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3-10-24 07:31:29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4篇)由网友“kxzm”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质疑问难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学具与多媒体课件穿插使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既发展个性,又培养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课是在学生能正确教出11―20各数并会读数的基本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通过数小棒,使学生认识数位,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学会11―20各数的写法,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重点突出。

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童话故事。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一个十和几个一),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感知十进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将数学与生活进行联系的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识教育,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且从中品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

教学难点

数字个位与十位的组成、分析与理解

教学流程示意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三、巩固延伸----四、全课总结

课前准备

多媒体、计数器、小方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你们看看,认识吗?

演示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图

生1:是我们在过马路。

生2:放学了,老师带我们过马路。

师:对,就是你们。队伍排得可真整齐。我们学校的门口就是一条马路,车来车往,小朋友们上学时也要和老师带着时一样,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并做到一停,二望,三通过。既遵守了交通规则又安全。

2、观察:图中有什么?有多少?

3、导入新课: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物体个数超过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数一数,让教师明确学生对新知识的已有水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当重点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数数

①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请你猜一猜多少根?

②指名来数一数,

③你猜对了吗?

④、探索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

⑤、集体交流:总结出好方法。

⑥、数出10根小棒,十个一是( ),捆成一捆,一个十是( )。接着数到20根,同桌互数,指名数。

⑥、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下面物体有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根数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并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来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圈10,为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法作准备。】

2、数的组成

摆小棒,说说是十几,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①指名说11

②、添上1根,同桌互说后交流。

③、13-18各数任选一个跟同桌说一说,再交流。

④摆19说一说再添一根有几个十是几根。

【设计意图:当前的教学改革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这里,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寻找好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

3、数的顺序

①看直尺上的数,从0读到10,再从10读到20

②提问:13的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1比13大还是小? 17比14大还是小?你发现了什么?

③指名数数,从七数到十三,从十二数到二十,从十八倒数到九。④P87 练习十四,连一连,看看会有什么惊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读数,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让学生把1--20各数连起来,学生既可以从大到小连,也可以从小到大连,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空间,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巩固延伸

1、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东西可以用十几来表示?

2、比一比谁翻得快

找出数学书第8、12、17、20页。介绍好方法,现在往前翻还是往后翻,再翻几张,为什么?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再数20张,看看有多厚。

【设计意图:不仅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且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板书设计

11、12、

十几 1

11-20各数的认识 、14、15、16、17、18、19、20、个十 二十是由2个十组成的。几个一 13

教学反思

1、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有三处:首先,导入比较自然,让学生在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中学会数数,导入本课,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其次,就是本课中设计的一些练习和游戏很大的丰富了课堂,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并且培养了孩子们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课堂气氛比较轻松,基本做到了人人参与。最后,就是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同学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摆小棒,如摆十几,并讨论,这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同学们学得轻松,老师教得也很轻松。

2、有成功之处,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课后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发现有几名同学还是没有掌握“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了十几”这样的题,说明在上课时,我对这部分内容的讲授的方法还是不够恰当没有让同学们都掌握了,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尤其还为下节课教授数位做基础。所以我又单独对几名同学进行了辅导,究其原因,还是在我课前备课时对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的情况没有考虑全面。

3、另外,在课上,我设计一个摘苹果并让学生计算的游戏环节,在引入这个游戏时,我想说“同学们,你们相不想吃苹果啊?”可是到了做这个游戏时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到“同学们,农民伯伯的果园丰收了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果子,可是他们忙不过来,你们愿意帮忙吗?”这样,同学们一下子很高兴,情绪都很激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学生学会了助人为乐。

4、如果让我再来重新设计这一课,我一会在备课时把各种在课上出现的状况都想全面了,备课一定要切合学生实际,让同学们学得轻松学得透彻。

这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浅显的个人反思,作为初为人师又初次教低年级的我来说,还需不断的探索学习。不过,在这将近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体会到了很深刻的一点,那就是教师在教学生知识时,没有什么比爱更好的方式了,你责备他十遍也不如耐心的教他一遍这样收到的效果更好。

[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2:一年级《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年级《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20以内数的数数,数序,数的读作和数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数一数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数数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体验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强了数数方法的练习。

三、教材分析:

《11~20的认识》这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数数,数序、数的读作和数的组成。其中,第四个目标数的组成是本节

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11根小棒的.方法,让孩子们自主探索11的组成,从而了解十几的数的组成特点,为孩子们数十几的数字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引入:

师:大屏出示五只学生认识的动物,然后让学生看着下一张不完整的图片猜一猜,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动物呢?

师:这只藏起来的小动物说:“我就藏在这幅图画里,只要大家能从1数到20,我就出来和大家见面。”那么让我们一起把他请出

来吧!

生:好。1、2、3、4、直到20。(大屏上出现一只小兔子。)

师:大家看一看,这些数里面有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宝宝吗?

生:1至10.

师:这里面有比10大的数吗?

生:从数字11到20,都比10大。

师:好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板书)。

(二)动手操作,攻破重点

师:冬天到了,兔宝宝准备拔一些萝卜过冬,让我们来数数有几个萝卜吧。

生:1、2、3……11,11个萝卜。

师:数字11要比10怎么啦?

生:大一个,多一个。

师:反过来,10比11怎么啦?

生:少一个。

师:接下来,李老师有个要求,请你们先数出11根小棒,然后想一想怎样摆放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11?

师:谁来说一下你的摆法?

生1:我是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正好数出了11根。

生2:我先摆5个,再摆5个,最后再添上1个。

生3:我左边先摆10根,右边再摆1根,合起来是11根。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大屏上的摆法。左边10根,右边1根,跟刚才第3个孩子的摆法是一样的。这1根小棒是1个一,这10根

小棒是几个一呢?(生:10个一)为了看得更清晰,我们把左边的10根小棒扎成一捆,看(大屏演示)这一捆就是几个十?(1个

十)哦!这一捆就是1个十,所以今后我们只要看见这1捆小棒,立马明白这1个十就是10,对吗?看看经过改善以后,和刚才的比

一比,你觉得这会儿看起来感觉怎么样?

生:比刚才清楚多了。

师:那就请你们把手中的10根小棒也像大屏上这样扎起来吧。

师:我们来看,11是由2部分组成的。左边的这一捆小棒是1个十,右边的1根小棒是1个一,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11。所以我们

说1个十和1个一组出11。

师:下面就请你们看着自己摆的小棒,用手指着说一说11的组成吧!

生:1个十和1个一组成11。(举着小棒说11的组成,把小棒归位)

(三)巩固练习,总结归纳,加强对十几的数的组成的理解

师:再来看看这堆小棒,这是几个十,这是几个一?

生:1个十3个一组成13。

师:这堆(15根小棒)小棒呢?

师:谁能说说其他的十几的数的组成。

生:1个十和7个一组成17;1个十和9个一组成19……

师:刚才这些数,都是十几的数,请大家想一想,这些数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呢?

生:都有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师:这就是十几的数的组成特点。在这些数里“1个十”是它们相同的组成部分,我们关键要数散着的部分,散着的部分有几个一

,这个数就是十几。所以我们在数这些数时,关键是数出哪个部分,就能很快知道答案啦?

生:散着的部分。

(四)拓展练习,指导数数的方法。

1、指导数数的方法。数草莓、拖鞋和果子的个数。这一题锻炼了孩子们数数的能力。知道生活中不仅可以1个1个地数,有时也需

要我们2个2个、5个5个或10个10个地数。

2、通过一把尺子,了解了数字之间的关系,练习了数的组成和数序。

3、通过凭票上车这道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十几的数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或用到20以内的数,请同学们课后用心观察在哪些地方会遇见这样的数呢?

篇3:《认识11至20各数》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在这节课里,学生已基本上能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读数,数的顺序和大小,因此确定这节课辅导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在注重以下几点: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兴趣,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新课前,我借助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数出5、7、10、19这些数,随着数字的逐渐变大,让学生意识到数数要认真,并从10里抽出了小棒图10个一是1个十。这既是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作准备。接着新课引入认真数这里的苹果。提问:数字12怎样表示出来。特别是摆小棒的方法予以了充分肯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策略,更是让学生通过想的活动,发展数学意识。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握教学的重点,处理教学内容。

1、教学时,从用什么方法让别人一眼就看出你摆了多少根这样一个问题入手,让学生拿出12根小棒,让他们自己摆一摆,看看怎样摆,才能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摆了多少根小棒?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他们感到运用旧知识已经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从而探索,寻求新方法。学生想出了2根2根地摆,3根3根地摆,5根5根地摆等方法,让学生感悟到把10根成1捆,表示1个十的必要性,并用拨珠子的方法表示1代10。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以1代10的表象,了解个和十的实际大小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计数单位,初步感受位值在计数中的作用。

2、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拨珠子再对齐的方法说出12的组成;并用相同的方法学习19与20。利用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然后再摆上一根,变成了20根,这时,我们应该怎样摆?学生很自然地想出:把这10根小棒扎成1捆的办法,并得出:2个十是20。在11教学时,注意让学生观察计数器中的珠子,提醒学生看清数位。在能够说出数的组成时,通过自己喜欢的数,说一说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练习数的组成;通过抢答题的形式让孩子练习数的组成。

3、11―20的数数,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根据学生的现状和发展水平,让学生直接参与数物体个数,离开实物数数的活动。在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教学中,我安排了:

(1)、摆放苹果并按顺序读,跳着读的环节。

(2)、并安排了习题让孩子练习,应用到具体的题目中,学以致用。

不足之处:

1、问题比较琐碎不明确,并提过一遍的问题,在孩子说出正确答案时又提了一遍,此时应该换一种提法谁愿意再说一说。学生能够说上来就进行下一个环节,不要拖太长时间,这样也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不专心听讲。

2、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组织教学,表扬鼓励性的话语较少,没有从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指名回答问题时只看到个别同学,没有面向所有同学。

3、让学生摆小棒过程中,应让这几名孩子拿着小棒到讲台摆一摆,这样几种方法比较之后能够更直观的看出1捆小棒与两根小棒的摆放方法数数方便。在引导学生把10根小棒扎成一捆时,学生还没有理解捆成一捆的原因,而老师也没有加以说明,所以学生对一捆就是一个十,理解困难。

4、由于12的教学处理时间过长,导致学习19、20时有些快,出现拖堂现象。

5、在数序教学中,我只是单一的让孩子顺着数数,改一种方法如不仅顺看数,也要倒看数的方法,让学生体验顺着数一个一个的大起来,倒着数一个一个小下去。这样处理教学内容,有利于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一系列数数的活动中领悟知识。

6、在学生练习数的组成时,可采取猜数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自己摆一个喜欢的数,只告诉别人自己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让别人猜猜自己摆了几;通过指名学生上黑板上来摆小棒,并说说数的组成;让学生在摆好一个数后,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摆的数是由几个一和几个十组成的。

篇4:《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打下算理基础。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动手操作和练习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力求做到:通过充分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熟练数数,掌握数的组成。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必须借助图象、操作等形象的感知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数学知识表象,然后通过表象的中介作用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概念。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在摆的过程中观察、掌握数的组成,在操作中感知数。

在教学中,我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在指导学生摆小棒的时候,由于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以及在备课前没有把每一个动手操作的具体流程预设好,所以没有很好的关注到中下生。

总的教学效果:

通过学习学生们能够迅速地数出数量是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认识了“个位”、“十位”,初步了解了十进制;能够迅速正确读写11-20各数。能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篇5:《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会正确地数数、读数、知道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几,掌握20以内各数的顺序,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2.结合11~20各数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对小数目的数感,发展抽象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4.通过动手操作、组织交流,培养学生参与和合作意识,主动探究意识。

教具准备:11~20数字卡片;每生小棒20根、皮筋一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数游戏,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老师手里拿着几根小棒,能看出来吗?(师手握11根小棒。)

那么谁来猜一猜?

2.学生猜数。(教师用太多了或太少了提醒孩子。)

3.师:猜对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然后让学生也数出11根小棒。)

4.师:刚才,我们猜了11根小棒,就是不能一眼看出。下面要请小朋友动脑筋想想办法,摆一摆小棒,使大家很容易就看出你摆的是11根呢?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学生操作摆小棒,教师巡视。

2.交流: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摆法介绍给大家。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点击课件,相应出示以下摆法:

3.比较、优化。

师:小朋友真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摆法,请小朋友比一比,哪一种摆法最容易让人看出是11根呢?

(10根和1根。)

师:小朋友真能干,想的办法跟数学专家想的一样。为了把这10根小棒紧紧地合在一起,看得更清楚,我们就把这10根小棒用皮筋捆在一起。(学生用皮筋捆小棒。)

4.学习11的.组成。

师:这一捆有几根?(10)是几个十(1个十)我们就说10个一是一十(或十)板书。

1个十,1个一组成几?(11)板书。

1个十,1个一组成11这句话谁还会说?(指名说。)

这句话也可以说成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让学生同桌互相说说。)

师小结:刚才,我们用小棒摆了11,知道了11是由一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下面老师再给大家一个数(15),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说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学习15的组成。

学生摆小棒15,教师巡视。

指名在实物展台上演示,并说说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

6.揭题。

(1)师:我们已经会用小棒摆11、15,并知道11是由(生答1个十和1个一组成,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的11─20各数的认识。(揭题)除了11、15以外,还有哪些数呢?请小朋友数。

(2)老师这里有这些数字宝宝,你认识它们吗?能把它们贴出来吗?(指名贴数字卡片。)

7.学习其他各数的组成。

师:请小朋友从这些数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1)指名答出我摆了几,它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哪个小朋友能说出你摆了几个十和几个一,让大家猜猜你摆的是几?

(要特别指出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3)游戏:跺脚表示十,拍手表示一,猜猜合起来表示几。

(三)观察直尺,感知数序、大小

1.师: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自己动脑知道了11──20各数的组成,下面看这把尺子,你能填空缺的数吗?

2.观察这把尺子上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从左往右看越来越大,从右往左越来越小。)

3.猜数游戏。

(四)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A师: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但知道了这些数的组成,还知道了它们的大小。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看谁能干。请选题。(题目需点击小猴、小兔等小动物才出示,让学生自己选,再答。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1.

13

20

2.

11

12

3.1个十和6个一组成。

1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0里面有()个十。

B完成作业本练习题二题。

(五)联系生活,运用新知

1.师:其实,我们今天学的这些数在生活中也经常用,经常出现。请看大屏幕,说说图中哪些物体可用今天学的数字来表示。

(出示课本主题图,结合斑马线进行安全教育。)

2.生活中你在哪儿经常看到这些数字。

(六)总结课堂,延伸新知。

今天小朋友学得真不错,希望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你会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

板书:

11─20各数的认识

篇6:《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74页例1、例2及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数11~20各数及读法。

教学难点

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橡皮筋。

多媒体课件、小棒、橡皮筋。

师准备:10根小磁棒

学生准备:20~~25根小棒(散放在盒子里),2根橡皮筋。

一.新课导入:

(一)师:之前我们认识了0到10的数,今天我们接着认识一些新的数(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会认这些字吗?齐声读一遍。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显)师:看看屏幕上堆放的小棒,猜猜有多少根?(生猜,老师提示多了还是少了,直到猜到为止。)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摆小棒,感知十

师:现在请同学们摆出11根小棒,谁愿意上来摆?(找一学生摆,其余学生自摆,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创设“猜出后摆小棒”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这节课的第一次操作活动,“哪种摆法最容易看出是11”,当他们将“10个放在一起”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计数单位“十”的建构:10个一就是1个十。同时对11的组成有了初步的印象。紧接着我又安排了第二步。

师:你们和xx摆的一样吗?再找一名学生说一说,有三个同学也和你们一样有不同的摆放,他们还发生了争论,我们去看一看。

(课显三种摆法)师:到底谁的摆法能让我们一眼看出有多少根,为什么这样摆就能一眼看出呢?(生:10根小棒放一起,另1根小棒单独放,这种摆法最容易看出是11根小棒)师:大家听明白吗?

师:是的,10根小棒放在一起的数数方法是比较方便。

师:同学们能用这种方法再摆一摆你们的小棒(摆好后坐端正看黑板)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的第二次操作,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中亲自体验“10个一就是1个十”,还知道了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这样学生就完成了对11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部分的教学,探究其余各数。

2.读一读捆一捆

(师贴小棒)师:1根小棒是1个一,2根小棒是2个一。一起来数3根呢?·····直到10根,那10根小棒就是10个一(板书10个一)。再看老师手,2个一是——210个一是——10

(课显10根小棒)看屏幕,数一数这是几根小棒,(生:10根)够10根就可以把它们捆成一捆,这一捆就代表1个十,(课显板书:1个十)

师:10个一是10一个十也是10所以说10个一就是1个十(课显板书:齐声读一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动手捆一捆,在动手前先要数出10根小棒,再用皮筋捆在一起。(师巡视,帮不会的)师:困好了吗?捆好后放在桌子上。

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在包装时候也是数量是10为一个包装的(课显包装)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在包装时候也是数量是10为一个包装的,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认识11,学习数的组成

师:我们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数的时候还要不要把它拆开来重新数

(课显)师:这一捆就有几根?(生:10根)是几个十?(又出现1根)1根小棒是一个一,一共几根小棒?(11根板书)请问同学们:1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也可以说(板书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4.认识15

(1).下面我们做一次那小棒的比赛,比一比谁拿的快,拿出来后摆在桌子上,看清楚拿多少根。(板书15)

(2)你能像刚才说11那样说一说15的组成吗?生汇报,师板书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

5.认识20

(1)再添一根小棒是多少?16再添一根呢?······一直到20根看看你们摆的和屏幕上一样吗?

(2)师:20根小棒用哪个数表示?(生说师板书20),观察摆的小棒你发现了什么?(20里面由2个十)师:这是1个十,还有一个十在哪里?把它们也捆起来。师:2个十合起来是20(板书20里面有2个十)。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的第三次操作,通过全体学生的自主探究,摆出了15,一直到19,它们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完成各数的认识。当摆到19时,让学生再添1根就是20根,将单独的10个1根动手捆成一捆,2捆就是2个十,2个十就是20.在“摆一摆,说一说”的过程中,掌握了它们的组成,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6认识数序

师:我们今天的课题是11~~20各数的认识,11~~20中除了11.15.20还有哪些数?(12.13·····19)这些数字宝宝可真淘气,你能给他们按顺序排好队吗?

根据你们排的顺序来完成这个尺子图(课显)

1尺子图填空

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的听力和观察力,就尺子图随机提问。

7.生活中找数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数很常见,你们在哪里见过它们?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数鸭子)

同学们表现真不错,老师要奖励你们,听一首歌曲来放松下(播放儿歌)播放的“数不清到底多少鸭”师:同学们,他们数不清有多少鸭,你们能数清吗?生:12只。师:你们都数的是12只吗?师:如果我想一眼看出是12只,谁能出个好主意?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以“十”为单位圈一圈,为后面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方法铺垫。

2、数小棒

3、数小正方体。

4、数珠子。

本节课课后作业:在日常生活中找一找11~~20各数!

篇7:《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使学生知道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道理,并能熟练地口算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用数学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道理,并能熟练地口算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11~20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11~20各数的组成,由以“一”为计数单位,到以“十”和“一”为计数单位的连用,是学生认知上的飞跃,也是学生认知的难点,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道理。

三、教学用具:课件、小棒等。

四、教学过程

(一)借助生活,引出新知

1、学生数出自己开学以来获得“红花”的数量。

2、指名汇报,教师利用板书简单记录学生汇报的数(9,18,12,20……)。

3、揭示课题。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数。

(二)探索新知

1、【电脑出示教科书P73的主题图】

教师: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比10多?小棒有多少根呢?

让学生随着电脑演示,一根一根地数。

问:如果10根分一堆,这20根小棒可以分几堆?(两堆)把每一堆捆成一捆,这20根小棒可以捆成几捆?每一捆就是一个十,捆成2捆,就是几个十?一捆里有几根小棒?(10根)。

10根就捆一捆,说明一捆就是一个十,一捆里有10根小棒。一个十就是10各一,10个一就是一个十。

20里面有几个十?

老师说出(111520),学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说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数的组成

手摆小棒

每个学生摆出10根小棒,再把10根捆成一捆,最后再摆出1根。

问:1捆小棒表示什么?1根呢?现在桌上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你知道桌上一共是多少根小棒吗?

教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全班齐读:“11”。

1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捆小棒表示几个几?2个十是多少?

教师:2个十是20,左边的“2”表示2个十,右边一个1也没有,就写0,这个数读作二十。全班齐读:20。

拍手歌。

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1;1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12;

1个十,3个一,合起来是13;1个十,4个一,合起来是14;

1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15;……2个十,0个一,合起来是20。

提问:1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电脑出示直尺图

(1)出示标有0~10各数的直尺,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

①从左往右,数越来越大;从右往左,数越来越小。

②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1。

(2)出示直尺11~20的刻度,让学生帮助11~20各数找到相应的位置。

(3)从小到大读一读0到20之间各数,再从大到小读一读。

(4)10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

15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

13比15大还是小?

14和16中间的一个数是几?

比10大又比15小的数是哪几个?

4、出示计数器

(1)分清个位和十位

出示个位1个珠子,十位1个珠子,问:用数怎么表示?是多少?

出示个位6个珠子,十位1个珠子,问:用数怎么表示?是多少?

出示个位没有珠子,十位2个珠子,问:用数怎么表示?是多少?

(2)小结: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有1个十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上写几。

5、教学十几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2,再在个位添上3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珠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2+3=

学生正确说出这道题的结果并不难,但要清楚说明算理,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

①谁知道12+3等于多少?

②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12是1个十和2个一,3是3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和5个一,所以得15。或用个位上的2和3相加,再加十位上的1,也得15。)教师说明,第一种想法是道理,第二种想法是算法,口算时怎么想都可以。

请你们试着算一算17-4=□。同学间相互说说怎样想的?(从1个十和7个一中去掉4个一,还剩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所以17-4=13。)

6、学习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在12+3=15这个算式中,我们把加号前的12和加号后面的3都叫加数,等号后面的得数15叫和。在17-4=13这个算式中,我们把减号前面的17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4叫减数,等号后面的得数13叫差。教师一边讲,一边板书如下:

小结:这节课学习的十几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口算时,可以用数的组成来进行计算,也可以用个位上的数相加减进行计算。

(三)实践应用

1、基础应用

(1)数数

学生独立数出教材第73页“主题图”中不同学具的个数。并说说用什么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按要求数数

同桌互相检查完成教材第74页“做一做”第2题。

(3)按要求读数

完成教材第74页“做一做”第3题。

2、巩固延伸

(1)比比谁的卡片举得快

学生拿出写有0~20各数的数字卡片,教师或学生依次提出问题,其他学生思考出答案后将相应数字卡片举起来,速度快且正确者获胜。

①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什么?

②在16和19之间的数有哪些?15前面的数是什么?

③学生像老师一样提问,学生按要求举数字卡片。

(2)向生活延伸

说一说在实际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11~20各数。

(四)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了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和相关的加减法。数学问题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课后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用11—20各数说一句话,通过进行有关数的表述,来加深同学们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同学们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这个道理。

篇8:《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例1、例2,第7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地数出11~20个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充分感知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1、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交流,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体验计数单位“十”。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铅笔,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看是什么?(铅笔)

请你猜一猜老师手中有多少支铅笔?(学生猜想)

同学们猜的都不一样,想要知道到底有多少支铅笔怎么办?(数一数)

师生共同数一数铅笔的支数,得到答案12支。

二、动手操作,经历探究过程

1、摆一摆:

用数一数的方法同学们知道老师带来了12支铅笔,可是每次都这样数多麻烦呀!怎样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有12支铅笔呢!请同学们数出12根小棒代替铅笔在桌子上摆一摆。

(学生实践活动)

2、说一说:

学生汇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大屏幕逐一出示各种情况)

你觉得哪种摆法最好,一眼就能看出是12呢?为什么呢?

3、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1)在数学中,1根小棒就是1个一,2根小棒就是2个一……10根小棒就是10个一。

(2)为了便于一眼就看出是10根小棒,在数学中就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小棒有几根呀?(10根)所以在数学上给它一个名字叫十。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

(3)10个一是几根,1个十是几根,所以10个一是1个十。(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4)在数学上只要是10根小棒就把它们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这样更容易看。

(让学生把10根小棒用皮筋捆起来表示1个十)

4、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1)引导学生用1捆小棒和2根小棒摆出12,并说出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

(2)出示数字11,12,13,14,15,16,17,18,19,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字,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这个数字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出示19根小棒

设疑:19根小棒再添上一根是多少呢?你发现了什么?

(这时又满了一个十,只要是1个十就要捆成一捆。)

现在有几个十了呢?(2个十是20)(板书:2个十是20)

5、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10个物体在一起的情况呢?(一盒铅笔,一板药片,一包湿巾,一盒巧克力,一套书等)

出示课本第77页第7题,指导学生完成。

6、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哪些数字朋友呢?(出示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三、认识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1,读一读:

从直尺上读一读各数。你发现了什么?

2、数一数:

从7数到13;从9数到20;从19数到10;从15数到8。

3、找一找:

比12多1的数是几?10和12的中间是几?与18相邻的数是几?

15在那两个数的中间?

四、实际应用:

1、数一数,画一画:P76。

师生共同边数边画,感受先找到10,再接着数比较容易数清楚。

2、数一数:P76,3、4

启发学生2个2个的数,5个5个的数,初步建立起数感。

五、总结收获:

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到过11~20各数呢?

六、作业布置:

在回家的路上,家里,电视里找一找哪里有我们今天认识的11~20各数,并把它们的组成说给爸爸妈妈听。

篇9:《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实录及反思

《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实录及反思

背景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学生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对于11—20的数数,读写11—20的数,学生并不陌生,已经具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是对于为什么这样读、这样写,或者对一个具体的数,用数的组成加以解释说明它的意思,会感到困难,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师必须把握的教学重点。我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出发点,确定教学目标和构建教学思路。为此,我把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划分为11—20的数数、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及读写数三大块。采用“学生操作—反馈展示—评价讨论—归纳点拔”这样的基本步骤,展开教学过程。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才能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为了符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各环节的设计,我安排了大量的游戏。如“考眼力”游戏、排队游戏、猜数游戏等,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做到“玩中学”。另外,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我觉得让学生获得有关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数感的培养尤其重要。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考眼力”游戏:分别出示四种动物,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数出各种小动物的个数,并把数填在方框里。

2、引入新课:

师:这些数都是几以内的数?

生:10

师:比10大的数还有哪些?你能举些例子吗?

生1:11

生2:15

生3:100

师:是啊,比10大的数多得数也数不完,今天我们先来认识11—20各数。

二、探索讨论,展开新授

1、出示主题图

师:快乐的周末到了,老师领着假日小队的同学去李奶奶家帮忙做好事。(电脑出示主题图)

师:哎,这是什么地方?

生:马路。

师:马路上这一条条白色的是什么线?

生:斑马线。

师:它提醒人们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这样才能保证人身安全。

师:你们看,这位老师正带着几个学生过马路,他们多遵守交通规则啊!赶快数一数过马路的有几人?生:(异口同声)10人。

师:周围这些人在干什么?生:骑车。

师:我们接着10的后面继续数,看看一共有多少人?(提示:数的时候可以先数马路这边,再数马路那边)接着师生一起数。

师:马路上一共有多少人?

生:(抢着说)19

师:再加上一个人是多少人?生:20

师:多少人加上1是20?生:19

师:小朋友再看看图上还有什么?

生:树、汽车……

师:赶快数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2、动手操作,理解数的意义及组成

师: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现在我们进行第二次“考眼力”游戏,看看这一次谁的眼睛最亮?

(出示一堆乱七八糟的小棒,马上消失。)

师:猜一猜一共有几根小棒?

生1:15

生2:20

生3:11

(数一数:验证哪些小朋友猜得最准确?)

师:小朋友猜得都不一样,那我们就来验证一下。怎么验证呢?

生:数一数。(师生一起数小棒)

师:(让生想一想)为什么这一次不容易猜准?

生1:太快了。

生2:太乱了。

师:怎么摆能让别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一眼看出有11根小棒?

(摆一摆:让每个小朋友自己动手操作)

师:小朋友可以自己摆一摆,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小朋友自由摆)

反馈: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出示画面,然后消失。(学生有一根一根摆、两根两根摆、十根一捆的摆……)

师: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摆法?

生:第二种。

师:为什么?

生:看的很清楚。

师(随手拿起一捆小棒):这一捆就是一个几?

生:一个十。

师:这个十里有几个一?生:10

师:刚刚摆的.是多少生:11

师: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生:1个十和一个一。

师:那11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生:11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

师:(小结)对,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师:如果要摆13根小棒怎么摆?

生:再加两根小棒。

师:那么1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1个十和7个一能组成几?再加一根是多少?(18)1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再加一根呢?(19)19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生:19是由一个十和9个一组成。

师:(小结)十几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师:19再加一根是多少?(20)20应该怎么摆?

生(想了想说):两个1捆。

3、联系生活,理解数的顺序及大小

(1)出示尺子

师:老师家隔壁的小弟弟非常顽皮,弄坏了尺子,你能帮忙把数字补起来吗?

师:(补好后)老师代表小弟弟感谢大家的帮忙,还要告诉小弟弟要爱护东西。现在从0开始按顺序数一数?

生:0、1、2、3、4、5、6……(从小到大)

师:还可以怎么数?

生:从大到小

师:刚刚是一个一个数,还可以怎么数?

生:2个2个数一起数。

师:还可以怎么数?

生:5个5个数

师:在尺子上陈老师能提这样的问题:16比15大几?谁也会提?

生:20比19大几?

师:(小结)在尺子上我们还可以提好多好多的问题?小朋友回家还可以给爸爸妈妈提问题?

(2)写一个自己最喜欢的11—20的数,用水彩笔写在放大的田字格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1:(学生发言积极)我喜欢20,因为它最大。

生2:我喜欢15,因为它正好是10—20的中间。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理由。接下来同桌互相读一读,比一比。然后四人小组读一读,比一比,把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学生自由活动,非常投入)

师:请小朋友按要求上讲台:16先上来(小朋友高举自己的数上讲台)

一个一个数,与16相邻的两个数

两个两个数,与16相邻的两个数

师:你写的数这里有吗?如果没有,你手中的数应该排在哪个位置?(小朋友都急着看自己的数,想上台排队)

三、练习反思,巩固新知

(1)读卡片,并说出数字的组成

师:(出示漂亮的水果)小白兔准备了一堆水果要送给大家,但它有一个要求:你得读准水果后面的数,并说出这个数的组成,才能拿走苹果,你行吗?(学生兴致高昂,教室里只听到“我来我来”的声音)

(2)猜数游戏

师:没奖到水果的小朋友不要泄气,看过李泳叔叔的幸运52吗?只要你猜出卡片上的数,就可以拿到奖品。(师读卡片上的条件,小朋友来猜。如:比11大1的数;比14大比16小的数;与19相邻的两个数;由2个十组成的数等。)(小朋友的兴致依旧很高)

(3)说一句话,让别人猜一猜你手中的这个数。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还觉得谁的表现特别好?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了许多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对11—20各数意义的理解及组成,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如下的体会:

1、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数感

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会“数学地”思考,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人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个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会数学地思考,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

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是靠教师讲解获得的,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数学活动得到感受和体验。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因此,我抓住这个契机,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数的信息。为此,我适时安排了相应的活动。新课引入时,我就先通过“考眼力”游戏,让学生通过数数,猜数。这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一种策略,更是让学生通过想和猜的活动,发展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又如在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有11根小棒,再通过比较得出以十为计数单位,以及在出示主题图时让学生数一数图上的事物各有多少。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数去观察事物,表达和交流生活中有关数量的信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领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另外,在尺子上除了让学生一个一个数外,还让学生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这些安排不仅加深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感。

2、玩中求知,体验生活数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感知的知识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的兴趣和情趣的兴趣之间的一种缓冲地区。游戏可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也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做到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这节课我尽量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该为生活服务”,如在马路上数数等。同时,设计了“考眼力”、“帮小弟弟补尺子上的数”、“按要求上讲台找位置”、“小白兔送水果”、“猜数游戏”等游戏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玩中,在玩中探求、合作,体验和巩固。特别是我拿出鲜艳形象的水果时,教室里只听到“我要,我要”的声音,学生简直忘了自己是在上课,只知道我答对了问题就可以拿到水果。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各数组成的理解,又使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内化了所学知识。

3、尊重学生,促使全面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应该“关注人”。人的发展应是全面的,正如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我们的学科教学应关注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三个维度的和谐统一,才会让每个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

为此,在引出11—20各数时,我让学生先数出过马路的有几人?再接着10的后面继续数图上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直接参与数物体的个数,并通过顺着数和倒着数的方法,让学生体验顺着数一个一个的大起来,倒着数一个一个的小下去。这样的设计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一系列的数数的活动中领悟知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需要,学习的意义,有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另外,在写数的时候,我让学生在放大的田字格中写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又如在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有11根小棒?再通过比较得出以十为计数单位。这一系列活动是既尊重学生,又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在评议讨论的活动中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篇10:《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会正确地数数、读数、知道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几,掌握20以内各数的顺序,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2.结合11~20各数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对小数目的数感,发展抽象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4.通过动手操作、组织交流,培养学生参与和合作意识,主动探究意识。

教具准备:11~20数字卡片;每生小棒20根、皮筋一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数游戏,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老师手里拿着几根小棒,能看出来吗?(师手握11根小棒。)那么谁来猜一猜?

2.学生猜数。(教师用太多了或太少了提醒孩子。)

3.师:猜对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然后让学生也数出11根小棒。)

4.师:刚才,我们猜了11根小棒,就是不能一眼看出。下面要请小朋友动脑筋想想办法,摆一摆小棒,使大家很容易就看出你摆的是11根呢?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学生操作摆小棒,教师巡视。

2.交流: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摆法介绍给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点击课件,相应出示以下摆法:

3.比较、优化。

师:小朋友真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摆法,请小朋友比一比,哪一种摆法最容易让人看出是11根呢?(10根和1根。)

师:小朋友真能干,想的办法跟数学专家想的一样。为了把这10根小棒紧紧地合在一起,看得更清楚,我们就把这10根小棒用皮筋捆在一起。(学生用皮筋捆小棒。)

4.学习11的组成。

师:这一捆有几根?(10)是几个十(1个十)我们就说10个一是一十(或十)板书。1个十,1 个一组成几?(11)板书。1 个十,1 个一组成11这句话谁还会说?(指名说。)这句话也可以说成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让学生同桌互相说说。)师小结:刚才,我们用小棒摆了11,知道了11是由一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下面老师再给大家一个数(15),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说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学习15的组成。

学生摆小棒15,教师巡视。指名在实物展台上演示,并说说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

6.揭题。

(1)师:我们已经会用小棒摆11、15,并知道11是由(生答1个十和1个一组成,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的11─20各数的'认识。(揭题)除了11、15以外,还有哪些数呢?请小朋友数。

(2)老师这里有这些数字宝宝,你认识它们吗?能把它们贴出来吗?(指名贴数字卡片。)

7.学习其他各数的组成。师:请小朋友从这些数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1)指名答出我摆了几,它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哪个小朋友能说出你摆了几个十和几个一,让大家猜猜你摆的是几?(要特别指出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3)游戏:跺脚表示十,拍手表示一,猜猜合起来表示几。

(三)观察直尺,感知数序、大小

1.师: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自己动脑知道了11──20各数的组成,下面看这把尺子,你能填空缺的数吗?

2.观察这把尺子上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从左往右看越来越大,从右往左越来越小。)

3.猜数游戏。

(四)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a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但知道了这些数的组成,还知道了它们的大小。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看谁能干。请选题。(题目需点击小猴、小兔等小动物才出示,让学生自己选,再答。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1. 13、15、18、20、17

2. 11、13、15、12、14

3.1个十和6个一组成( )。

1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0里面有( )个十。

B 完成作业本练习题二题。

(五)联系生活,运用新知

1.师:其实,我们今天学的这些数在生活中也经常用,经常出现。请看大屏幕,说说图中哪些物体可用今天学的数字来表示。

(出示课本主题图,结合斑马线进行安全教育。)

2.生活中你在哪儿经常看到这些数字。

(六)总结课堂,延伸新知。

今天小朋友学得真不错,希望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你会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

篇11:《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两部分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三)教材说明

整体结构与义务教材相同,数数――读数――数的顺序――――写数――通过操作教学不进位加减法。

教科书第84页,从实际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过马路”的情境引入,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数一数有多少人,为正式教学数20以内的数做好准备。同时老师可对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等的教育。

教科书第85页,例1教学数数。通过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接着数出另外的10根单根的小棒捆成一捆,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使学生不仅能在10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地数到20,而且直观地了解到11~20各数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还可以为进一步学习数的读法和写法做准备。

例2教学数的读法。通过操作在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在用小棒摆数时,突出10根小棒1捆就是1个十,还有几根小棒,与前面的1捆小棒放在一起就是十几;2捆小棒就是二十。

例3教学数的顺序。通过让学生读出直尺上的数,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科书第86页,例4是利用小棒图和计数器教学数的写法。通过让学生观察计数器十位和个位上每个珠子表示的数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了解进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对每个数左边的1表示1个十能够理解。老师们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第一次介绍数位,但只是让学生知道,不是正式教学数位,要到百以内数的认识才正式教学数位。这里所强调和突出的是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科书第88页,例5教学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一方面可以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同时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老师一定都有印象,义务教材是通过看图,一图四式来进行教学的,现在与原来不同的是加强了操作,通过操作帮助学生计算。

例6,通过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和在15以内的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为以后学习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准备。在这里第一次给出“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等名称,只是让学生认一认,不要求学生背下来,随着老师逐渐使用,学生会越来越熟悉。

这一单元的内容与义务教材相比一个突出的变化是加强数感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例如教科书第89页第3题,“你能看出图中大约有多少个辣椒吗?”就是一道不用数而是通过观察来估计一堆辣椒有多少个的题目。老师在教学中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例如遇到数一数有多少的题目都可以先让学生先估一估,再数一数。

重点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84页―――85页的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

完成“做一做”及87 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教学准备:小棒、苹果教具、尺子、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放录音,歌曲《快乐的星期天》

(同时)师:快乐的周末来到了,老师领着假日小队的同学去军属李奶奶家帮好事,这时他们正穿过一条喧闹的马路。(出示主题图)

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有什么?

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各小组讨论,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3、师: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想像很丰富,那你们再观察黑板上这些数,你们能发现什么?

生:这些数都没有超过20。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和11―――20各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数小棒,感知满十

师: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满十根后,捆成一捆放在一边,继续数,又满十根,再捆成一捆,明白了吗?(学生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一学生上台跟全班同学一起数。

数完后,师问:通过刚才数小棒,想一想,1捆小棒就是几个十?2捆呢?

2、摆小棒,学习数的组成:

(1)认识15

请小朋友拿出15根小棒摆一摆,看谁摆得又对又快。

(学生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摆法,把不同的摆法指名学生展示在黑板上。

问:这几种摆法你最喜欢哪种摆法?

看你摆好的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是由一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板书:15

教师领读

(2)认识11和20

问:谁能用你喜欢的好方法一下摆出11和20,并悄悄地告诉同桌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操作,并说理由)

反馈汇报,问:11和20是由 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 20)

同时领读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十几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且今后在摆小棒时,就可用较简便的方法摆了。

3、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

1)、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直尺,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读一读。(先学生自由的读,再同桌互读,然后指名读)

2)问:看着尺子上的数,你能提出些数学问题?

三、有趣练习,巩固新知

1、比一比,摆一摆

用小棒摆下面的数:12 16 17 20

(要求:摆每一个数时,指名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2、连一连,猜一猜(出示练习十四的第2题的点子图)

出示要求:从1到20。按顺序把点子連起来

师:这是一个隐形小动物,这很想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7页完成第2题。

3、读一读,排一排

(出示小狗汪汪并配音)

小狗汪汪:同学们,你们爱吃苹果吗?今天,我带来一大苹果送缎带你们,但是你们必须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才行,你们愿意吗?

这时,老师拿出小狗汪汪带来和上面有数字的红苹果教具,把它发给大家,让学生大声读出来,并说出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最后所有拿苹果的同学上台来按顺序排好队,找自己的位置站好,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4、找一找生活中的数

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数,你们能找一找,说一说吗?说给你的同桌听?

篇12:认识11到20 各数的教学设计

认识11到20 各数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冀教版一年级教材上册68----70页的“认识11----20各数”

1、材料简析

本册教材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以图画、故事等情境引出新课,改变了原来教材过分强调学科内容的系统性,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素材。使学生知道身边处处有数学,并学以致用。

2、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直观性思维较强,理解能力、自控能力都比较差。由于学生年龄差异造成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等的差异,要采用直观的图画、故事等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

3、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性,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逛超市我们运用11……20各数字表示水果的个数,同位互相交流劳动成果,激发学生认识数字的兴趣;设计估计花生米个数游戏。同位两人同时把估计数字写在纸上,再由一人数一数,另一人检查,看谁估计得最准,提高学生估计能力;让学生读直尺上的数,同位检查正确与否。再教师指一名学生到讲台认读。用尺子量课本一量课本、铅笔、小刀、橡皮,量完后,同位互相检查,并汇报测量结果,学以致用;看电影找位子的游戏,教师把20张票发给20个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位子,其他学生作为工作人员帮助、引导对号入座,提高学生的快速认知能力和协作能力。

4、教学目标

①教实物的过程中,认识11----20各数。

②能认、读、写11----20各数。会用20以内的'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③结合学习活动,培养做事认真的习惯,培养初步估计意识。

5、教学准备、学具准备

教具:1、投影仪;2、投影片(画有10种水果的68页上面的图、画有69页上面的鸡蛋图);3、直尺;4、写有1~20各数的卡片20张对号入座用)

学具:直尺;每个学生一张写有1~20的卡片描点用;花生米每人若干。

二、课堂实录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你们喜欢逛超市吗?

生:喜欢

师:和老师一起到超市看看水果,好吗?(出示画有68页上10种水果的投影片)

师:看一看水果架的水果多好呀!你们亲自数一数。看一看,都有哪些水果?各有多少个?(同学们马上写出水果个数)

师:数完后,同位互相交流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劳动成果

生1:水果架上有香蕉20根、菠萝17个、西瓜13个、芒果11个

生2:19个苹果、15个桃子、14个香瓜

生3:18个山里红、12个鸭梨、16个桔子

师:你们是怎样数的?

生1:我一个一个的数

生2:我两个两个的数

生3:我是从左往右数

生4:我是从上到下数……

师:同学们真棒,都数对了。

师:水果架上哪种水果个数最多?哪种水果个数最少?

生:香蕉的个数最多,是20根。

生:芒果的个数最少,是11个。

师:我们运用哪些数字表示水果的个数?

生:11……20

师:我们这节课就认识一下11~20各数(同时板书课题“认识11~20各数”)

2、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师:同学们把准备好的花生米拿出来,咱们一起做游戏。

方法:抓出一小把,你能估计花生有多少粒?同位两人同时把估计数字写在纸上,再由其中一人数一数,另一人检查,看谁估计得最准确。(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再抓出一小把交换检验,看谁估计准确。

3、解释与应用

请同学们收拾好花生,看投影片。

步骤一:出示投影鸡蛋11个图片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共有多少个?

生:11个

师:你们是怎样数出来的?

生1:我先数左盘10个,再数右盘1个,两盘共有11个。

生2:我先数左盘10个,再接着数右盘11个。

师板书:11

步骤二:出示投影鸡蛋12个图片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共有多少个?

生:12个

师:你们是怎样数出来的?

生1:我先数左盘10个,再数右盘2个,两盘共有12个。

生2:我先数左盘10个,再接着数右盘11、12个。

师板书:12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哪种数数方法最简单。

生:先数左盘10个,再接着数右盘,右盘几个,就是十几。

师:对,先数左盘10个,右盘有几个就是十几个。

步骤三:请同学们用上面的方法继续学习,分组练习,用13~20表示鸡蛋的个数。

教师指导书写11~20各数。

4、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①让学生读直尺上的数,同位检查正确与否。再教师指一名学生到讲台认读。

师:,用你手中的尺子量课本一量课本、铅笔、小刀、橡皮,看一看,你能得到什么。量完后,同位互相检查,并汇报测量结果。

1数到20,再倒着数回到1。

师:同学们,我们上电影院看电影时买票后,你要先做什么?

生:先找位子。

师:怎样找位子?

生:对号入座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看电影的游戏:我这里有20张票,你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你的位子吗?

师:把20张票发给20个学生,其他学生作为工作人员帮助、引导对号入座

三、教学反思

①逛超市,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我们运用11、12……20数字表示水果的个数,激发学生认识数字的兴趣。并复习了上、下、左、右的知识,还巩固了以前学过的“比较多少”的知识。

②估计花生有多少粒游戏,同位两人同时把估计数字写在纸上,再由一人数一数,另一人检查,看谁估计得最准,提高学生估计能力。通过竞赛的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③收拾好花生,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习惯。

④让学生读直尺上的数,同位检查正确与否。再教师指一名学生到讲台认读。用尺子量课本一量课本、铅笔、小刀、橡皮,量完后,同位互相检查,并汇报测量结果,理论联系实际。

⑤看电影找位子的游戏,教师把20张票发给20个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位子,其他学生作为工作人员帮助、引导对号入座,提高学生的快速认知能力和协作能力。教育学生在集合、集会等大型活动中,遵守秩序。

篇13: 一年级《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74页例1、例2及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数11~20各数及读法.

教学难点

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橡皮筋。

师准备:10根小磁棒

学生准备:20~~25根小棒(散放在盒子里),2根橡皮筋。

一.新课导入

(一)师:之前我们认识了0到10的数,今天我们接着认识一些新的数(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会认这些字吗?齐声读一遍。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显)师:看看屏幕上堆放的小棒,猜猜有多少根?(生猜,老师提示多了还是少了,直到猜到为止。)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摆小棒,感知十

师:现在请同学们摆出11根小棒,谁愿意上来摆?(找一学生摆,其余学生自摆,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创设“猜出后摆小棒”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这节课的第一次操作活动,“哪种摆法最容易看出是11”,当他们将“10个放在一起”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计数单位“十”的建构:10个一就是1个十。同时对11的组成有了初步的印象。紧接着我又安排了第二步。

师:你们和xx摆的一样吗?再找一名学生说一说,有三个同学也和你们一样有不同的摆放,他们还发生了争论,我们去看一看。

(课显三种摆法)师:到底谁的摆法能让我们一眼看出有多少根,为什么这样摆就能一眼看出呢?(生:10根小棒放一起,另1根小棒单独放,这种摆法最容易看出是11根小棒)师:大家听明白吗?

师:是的,10根小棒放在一起的数数方法是比较方便。

师:同学们能用这种方法再摆一摆你们的小棒(摆好后坐端正看黑板)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的第二次操作,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中亲自体验“10个一就是1个十”,还知道了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这样学生就完成了对11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部分的教学,探究其余各数。

2.读一读捆一捆

(师贴小棒)师:1根小棒是1个一,2根小棒是2个一。一起来数3根呢?·····直到10根,那10根小棒就是10个一(板书10个一)。再看老师手,2个一是——210个一是——10

(课显10根小棒)看屏幕,数一数这是几根小棒,(生:10根)够10根就可以把它们捆成一捆,这一捆就代表1个十,(课显板书:1个十)

师:10个一是10一个十也是10所以说10个一就是1个十(课显板书:齐声读一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动手捆一捆,在动手前先要数出10根小棒,再用皮筋捆在一起。(师巡视,帮不会的)师:困好了吗?捆好后放在桌子上。

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在包装时候也是数量是10为一个包装的(课显包装)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在包装时候也是数量是10为一个包装的,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认识11,学习数的组成

师:我们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数的时候还要不要把它拆开来重新数

(课显)师:这一捆就有几根?(生:10根)是几个十?(又出现1根)1根小棒是一个一,一共几根小棒?(11根板书)请问同学们:1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也可以说(板书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4、认识15

(1)、下面我们做一次那小棒的比赛,比一比谁拿的快,拿出来后摆在桌子上,看清楚拿多少根。(板书15)

(2)你能像刚才说11那样说一说15的组成吗?生汇报,师板书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

5、认识20

(1)再添一根小棒是多少?16再添一根呢?······一直到20根看看你们摆的和屏幕上一样吗?

(2)师:20根小棒用哪个数表示?(生说师板书20),观察摆的小棒你发现了什么?(20里面由2个十)师:这是1个十,还有一个十在哪里?把它们也捆起来。师:2个十合起来是20(板书20里面有2个十)。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的'第三次操作,通过全体学生的自主探究,摆出了15,一直到19,它们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完成各数的认识。当摆到19时,让学生再添1根就是20根,将单独的10个1根动手捆成一捆,2捆就是2个十,2个十就是20、在“摆一摆,说一说”的过程中,掌握了它们的组成,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6、认识数序

师:我们今天的课题是11~~20各数的认识,11~~20中除了11、15、20还有哪些数?(12、13·····19)这些数字宝宝可真淘气,你能给他们按顺序排好队吗?

根据你们排的顺序来完成这个尺子图(课显)

尺子图填空

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的听力和观察力,就尺子图随机提问。

7、生活中找数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数很常见,你们在哪里见过它们?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数鸭子)

同学们表现真不错,老师要奖励你们,听一首歌曲来放松下(播放儿歌)播放的“数不清到底多少鸭”师:同学们,他们数不清有多少鸭,你们能数清吗?生:12只。师:你们都数的是12只吗?师:如果我想一眼看出是12只,谁能出个好主意?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以“十”为单位圈一圈,为后面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方法铺垫。

2、数小棒

3、数小正方体。

4、数珠子。

本节课课后作业:在日常生活中找一找11~~20各数!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贴10根磁棒)

10个一是1个十。

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

2个十是20。

篇14:数学一年级上《认识11至20各数》教学反思

数学一年级上《认识11至20各数》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从而发展数感。

一、亲历建模过程,建立数感

认识11~20各数,是学生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让学生建立十进制的概念,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课前谈话中,教师选择一捆和十根之间的特殊关系,渗透以一当十的数学思想,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果。

当学生自主探究怎样摆放能让别人很快看出是12根时,呈现出8种摆的方法并各抒己见,学生无法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的优越性。但10根扎成一捆是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的支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此时,教师没有阐述自己的观点,只是巧妙地设计了三幅画面,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10根 10根地摆。当学生对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无法说出根数感到无奈时,10根10根地摆却带给学生惊喜、兴奋,异口同声说出12根。通过比较体验,让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并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激发学生我要这种方法,我喜欢这种方法的强烈欲望。然后通过摆小棒、说组成,在脑子中想小棒,说组成,看数说组成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也体验经历了数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建立数感。

布鲁纳强调: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学生经历实物操作(摆小棒)──表象操作(在脑中摆小棒)──符号操作(看数,直接说组成)的过程,从而建立起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几的数学模型。可见,建立数概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数感是不能传授的,它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感受、有所领悟,产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获得数的敏感性,从而建立数感。

二、重视实践应用,形成数感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现实的'生活背景下感受体验,内化知识,发展数感。生活中,你在哪儿见或用过这些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寻找教室里的,回忆经历过的。学生这分分秒秒地思考,反映出他们对数的兴趣,16个整体音节,18路汽车,12色水彩笔等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数,这些不是他们胡编乱造的,而是他们正在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描述生活,解释现实,这是数感的具体表现。

三、激励猜测验证,发展数感

数学猜测是一种数学想象,能简缩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验证是指学生在进行探索之后,需要对结果进行验证。引入时,从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猜猜有多少个草莓?既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的相对大小,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有兴趣地数数,又了解了学生的起点,可谓是一箭三雕。实践应用部分,翻书页、数出10页纸摸摸有多厚等问题情境的设计,促使学生加深对数意义的理解,选择参照物,逐步得出合理的结果,也促使学生有意识的将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主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数学意识,发展数感。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数的学习的核心目标,学生数感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有责任让数感贯穿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数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至20各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授课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1-20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

《11—20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一年级认识6至10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捆小棒》教案

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4篇)】相关文章: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2022-10-18

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一2022-05-06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2022-08-25

《认识11~20各数》教学反思2023-09-15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23-02-26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2-08-28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3-05-09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2-12-25

数学一年级上册《捆小棒》说课稿与反思2023-12-31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023-03-2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