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说课稿

时间:2022-11-22 07:29:56 说课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学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说课稿(共11篇)由网友“蜜桃味儿一刀”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小学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说课稿,欢迎阅读!

小学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说课稿

篇1:小学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说课稿

小学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说课稿

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侧第五单元《青青竹海》中的《月光下的凤尾住竹》一课。

教材分析

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原是一首节奏舒缓、优美缠绵、富有傣族风情的歌曲,表现傣族青年男女之间互相倾慕、纯洁真挚的感情。用葫芦丝独奏形式演绎此歌,使旋律之美得到更突出的张显,民族特色也越发浓郁。不一定要求学生对乐曲的内涵有多么深刻的理解,可以从音乐情绪和和音色特点的感受、体验上做要求。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情感目标:了解竹的特性,感悟竹的精神,领会竹与人类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知识目标:了解葫芦丝的音色,能跟着音乐哼唱旋律,感受每段旋律的不同的情绪,色彩、旋律线条和力度,并能积极参与到音乐中旋律线条和力度。

3、方法目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每一段的情绪,色彩,旋律线条和力度。

教学重点:在分段欣赏时,能跟着音乐哼唱出每一段的旋律,并能说出每一段旋律的情绪,色彩,旋律线条和力度。

教学难点:学生能听辩每段音乐的情绪并能做出不同的律动。

说教师教法:

富有情感的艺术,有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他们能诱发儿童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促使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美感。

具体的教法有:

1、情景导入法。

2、预设悬念法。

3、谈话导入法。

4、节奏律动法。

5、图谱示意法。

6、对比演示法。

7、学生学法。

学生的学习需要方法,好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这节课,孩子们在听,唱,动,创造中反复感受歌曲的情绪,色彩,旋律线条,力度和意境的美。他们将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视觉图象法。

2、联想想象法。

3、完整听赏法。

4、分段听赏法。

5、对比听赏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筷子。

教学过程

合理的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

一、认识竹的作用。

二、了解葫芦丝及它的音色。

三、完整和分段欣赏乐曲。

四、认识各种竹子做的乐器及音色。

下面我将结合教法和学法具体的阐述这节课的主要流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彩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使我们的教学得心应手。

(一)激趣导入

1、首先我运用情景导入法,以《月光下的凤尾竹》做为背景音乐,展示一组竹海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感受,同时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观看:

(1)画面声出现的是什么?

(2)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2、随后出现竹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做成的工艺品:手,老鹰,茶壶,扇子,房子等引出葫芦丝,并让学生观察葫芦丝的哪部分是竹子做的,并听一听,说一说葫芦丝的音色(师范奏),在学生回答后,老师点题,刚才我们欣赏的就是《月光下的凤尾竹》中的一段。

设计意图:主要让学生了解竹的特性,让学生知道竹子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拉进竹子我们的距离。

(二)完整欣赏

1.让学生选择个最舒服的姿势来欣赏,可以把眼睛闭起来聆听音响,运用联想想象法,享受音画结合带来的美感。

在课件上出示两个问题:

(1)乐曲给你带来了情绪是怎样的?

(2)听了这段曲子,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1)三四拍的。

(2)情绪是优美的。

(3)仿佛眼前看见一只美丽的金孔雀在竹林中跳舞。

我顺着他们的回答引出问题:“你们知道孔雀是哪个民族的吉祥物,学生说是傣族的,接着我在音画中让学生欣赏傣族的竹林,竹楼,傣族姑娘和她跳舞的姿态等图片,为分段欣赏的情景做铺垫。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有一个整体感受,为下面的分段学习歌曲做铺垫。

(三)分段欣赏

在此环节主要解决歌曲的重难点:我把四段旋律设计成了一个情景,分别是:听音乐模仿凤尾竹的摇摆,学傣族姑娘做孔雀点头的手形,竹楼的小伙子用竹竿为姑娘伴奏和孔雀在热闹的竹竿声中开屏的情景。

欣赏A段时,我用葫芦丝范奏了乐曲,主要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在欣赏乐曲后,我引导学生模仿凤尾竹的摆动把三四拍的这种强弱弱的节奏表现出来,启发学生说出这段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的),适合用什么颜色来表示(兰色),学生可以任意说,最后我选择他们其中的一种颜色,,接着我让学生跟我用LU哼唱了这段旋律,并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说出这段旋律适合用大波浪还是小波浪(小波浪)来表示和力度是强还是弱的(MP)。(下面几段也同样用这样的方法)

欣赏B段时,我设计的情节是傣族的姑娘听到A段的优美旋律跳孔雀舞,我让学生模仿孔雀点头的手形,并指导学生,然后我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这段的情绪是欢快的,色彩是粉红色,旋律线条用点状来表示跳跃,和力度是MF。

欣赏C段时,我用筷子跟着音乐的节奏模仿了竹竿的声音,并要求学生听出我加入的什么声音,在第拍上加入的,待学生回答我是在第二拍,第三拍加入的时候,我让学生用我事先为他们准备好的筷子跟着我一起来徒手敲一敲,然后再跟着音乐敲一敲,从中指导学生听好音乐的节奏,不要抢节奏,最后还是引导学生说出这段的情绪是热烈的,色彩用红色表示,旋律线条用大波浪表示,力度用F。

最后欣赏D段时,我让学生学一学孔雀开屏的动作,比一比哪只小孔雀最漂亮,并跟音乐做一做,随后我让学生观察这一段由几句构成,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会说有四句构成,并且每一句的开头一样,结尾不一样,然后我就告诉学生这样的作曲手法叫做同头换尾并跟琴感受一下,最后我再让学生分析这段的情绪是优美的,色彩用黄色,旋律线条是大波浪,力度是MP。

设计意图:通过听一听,唱一唱,做一做,,感受不同乐曲带来的不同的感受,让学生自主的感受乐曲,而不是老师一味的灌输,体现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四)完整欣赏

学生再次完整欣赏时,分成A、B、C、D四大组,每一组在听到自己相应段的音乐时做出不同的动作,其他没有轮到的组看大歌谱哼唱旋律。

设计意图:更进一步的感受歌曲,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

(五)拓展:

让学生说一说其他用竹子做的乐器,老师介绍三种乐器:巴乌,笙,和竹笛并听一听和说一说他们的音色。

让巴乌的音色:低沉,浑厚。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音质纯正。

竹笛的音色:清脆,明亮。

请学生总结一下这三种乐器的共同点:

共同点:

1、都是竹子做的。

2、都有孔。

3、都是吹管乐器。

最后我再给学生介绍一下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民族乐器安格隆和演奏方式。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竹子做的乐器以及他们的音色。

最后在《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篇2:《月光下的凤尾竹》说课稿

《月光下的凤尾竹》说课稿

[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侧第五单元《青青竹海》中的《月光下的凤尾竹》一课。

[教材分析]

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原是一首节奏舒缓、优美缠绵、富有傣族风情的歌曲,表现傣族青年男女之间互相倾慕、纯洁真挚的感情。用葫芦丝独奏形式演绎此歌,使旋律之美得到更突出的张显,民族特色也越发浓郁。不一定要求学生对乐曲的内涵有多么深刻的理解,可以从音乐情绪和和音色特点的感受、体验上做要求。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情感目标:了解竹的特性,感悟竹的精神,领会竹与人类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知识目标:了解葫芦丝的音色,能跟着音乐哼唱旋律,感受每段旋律的不同的情绪,色彩、旋律线条和力度,并能积极参与到音乐中旋律线条和力度。

3方法目标:

用对比的方法比较每一段的情绪,色彩,旋律线条和力度。

[教学重点]

在分段欣赏时,能跟着音乐哼唱出每一段的旋律,并能说出每一段旋律的情绪,色彩,旋律线条和力度。

[教学难点]

学生能听辩每段音乐的情绪并能做出不同的律动。

[教师教法]

富有情感的艺术,有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他们能诱发儿童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促使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美感。具体的教法有:

1、情景导入法

2、预设悬念法

3、谈话导入法

4、节奏律动法

5、图谱示意法

6、对比演示法

[学生学法]

学生的学习需要方法,好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这节课,孩子们在听,唱,动,创造中反复感受歌曲的情绪,色彩,旋律线条,力度和意境的美。他们将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视觉图象法

2、联想想象法

3、完整听赏法

4、分段听赏法

5、对比听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筷子

[教学过程]

合理的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

一、认识竹的作用

二、了解葫芦丝及它的音色

三、完整和分段欣赏乐曲

四、认识各种竹子做的乐器及音色

下面我将结合教法和学法具体的阐述这节课的主要流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彩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使我们的教学得心应手。

(一)激趣导入

1、首先我运用情景导入法,以《月光下的凤尾竹》做为背景音乐,展示一组竹海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感受,同时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观看,(1)画面声出现的是什么?(2)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2、随后出现竹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做成的工艺品:手,老鹰,茶壶,扇子,房子等引出葫芦丝,并让学生观察葫芦丝的哪部分是竹子做的,并听一听,说一说葫芦丝的音色(师范奏),在学生回答后,老师点题,刚才我们欣赏的就是《月光下的凤尾竹》中的一段。

[设计意图:主要让学生了解竹的特性,让学生知道竹子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拉进竹子我们的距离]

(二)完整欣赏

1.让学生选择个最舒服的姿势来欣赏,可以把眼睛闭起来聆听音响,运用联想想象法,享受音画结合带来的美感。

在课件上出示三个问题:(!)乐曲给你带来了情绪是怎样的?(3)听了这段曲子,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1)三四拍的(2)情绪是优美的(3)仿佛眼前看见一只美丽的金孔雀在竹林中跳舞。我顺着他们的回答引出问题:“你们知道孔雀是哪个民族的吉祥物,学生说是傣族的,接着我在音画中让学生欣赏傣族的竹林,竹楼,傣族姑娘和她跳舞的姿态等图片,为分段欣赏的情景做铺垫。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有一个整体感受,为下面的分段学习歌曲做铺垫]

(三)分段欣赏

在此环节主要解决歌曲的重难点:我把四段旋律设计成了一个情景,分别是:听音乐模仿凤尾竹的摇摆,学傣族姑娘做孔雀点头的手形,竹楼的小伙子用竹竿为姑娘伴奏和孔雀在热闹的竹竿声中开屏的情景。

欣赏A段时,我用葫芦丝范奏了乐曲,主要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在欣赏乐曲后,我引导学生模仿凤尾竹的摆动把三四拍的这种强弱弱的节奏表现出来,启发学生说出这段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的),适合用什么颜色来表示(兰色),学生可以任意说,最后我选择他们其中的一种颜色,,接着我让学生跟我用LU哼唱了这段旋律,并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说出这段旋律适合用大波浪还是小波浪(小波浪)来表示和力度是强还是弱的(MP)。(下面几段也同样用这样的方法)

欣赏B段时,我设计的情节是傣族的姑娘听到A段的优美旋律跳孔雀舞,我让学生模仿孔雀点头的手形,并指导学生,然后我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这段的情绪是欢快的,色彩是粉红色,旋律线条用点状来表示跳跃,和力度是MF。

欣赏C段时,我用筷子跟着音乐的节奏模仿了竹竿的声音,并要求学生听出我加入的`什么声音,在第拍上加入的,待学生回答我是在第二拍,第三拍加入的时候,我让学生用我事先为他们准备好的筷子跟着我一起来徒手敲一敲,然后再跟着音乐敲一敲,从中指导学生听好音乐的节奏,不要抢节奏,最后还是引导学生说出这段的情绪是热烈的,色彩用红色表示,旋律线条用大波浪表示,力度用F

最后欣赏D段时,我让学生学一学孔雀开屏的动作,比一比哪只小孔雀最漂亮,并跟音乐做一做,随后我让学生观察这一段由几句构成,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会说有四句构成,并且每一句的开头一样,结尾不一样,然后我就告诉学生这样的作曲手法叫做同头换尾并跟琴感受一下,最后我再让学生分析这段的情绪是优美的,色彩用黄色,旋律线条是大波浪,力度是MP。

[设计意图:通过听一听,唱一唱,做一做,,感受不同乐曲带来的不同的感受,让学生自主的感受乐曲,而不是老师一味的灌输,体现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四)完整欣赏

学生再次完整欣赏时,分成A、B、C、D四大组,每一组在听到自己相应段的音乐时做出不同的动作,其他没有轮到的组看大歌谱哼唱旋律

[设计意图:更进一步的感受歌曲,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

(五)拓展:

让学生说一说其他用竹子做的乐器,老师介绍三种乐器:巴乌,笙,和竹笛并听一听和说一说他们的音色

让巴乌的音色:低沉,浑厚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音质纯正

竹笛的音色:清脆,明亮

请学生总结一下这三种乐器的共同点:

共同点:

1都是竹子做的

2都有孔

3都是吹管乐器

最后我再给学生介绍一下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民族乐器安格隆和演奏方式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竹子做的乐器以及他们的音色。]

最后在《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篇3:大班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大班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傣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葫芦丝柔和、婉转动听的音色。

2.在音乐欣赏中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以及傣族乐器葫芦丝。

3.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尝试跳孔雀舞。

活动准备:

1.音乐录音《月光下的.凤尾竹》、电脑、音响。

2.课件1与音乐相匹配的傣族风景。课件2泼水节。

3.葫芦丝一个、孔雀头饰及服装一套、傣族女装一套。

4.孔雀羽毛头饰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身穿傣族服装以傣族姑娘的角色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一位傣族姑娘,你们知道傣族吗?

师:我们傣族是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我们那里风景秀美,人们都能歌善舞,今天我就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傣族音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幼儿初步欣赏音乐

师: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受?

师:你知道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呢?

3.了解傣族乐器葫芦丝,再次欣赏音乐。

老师出示葫芦丝问:它为什么叫葫芦丝?

师:因为这个乐器上面部分是一个葫芦而它吹出来的音乐就像丝绸一样柔和、婉转所以我们傣族人把他叫做葫芦丝。

师:让我们一起学着用葫芦丝来演奏这首曲子吧。

4.看课件1通过欣赏风景进一步欣赏乐曲。

师:我们傣族除了有葫芦丝之外还有秀美的风景呢!我们再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师:你刚才看到了哪些风景?

师:你最喜欢什么风景?

师:我们傣族的竹林是最有名的,特别是到了晚上天上挂了一轮明月,月光照在凤尾竹上特别美所以人们就用葫芦丝演奏了一首乐曲就叫作《月光下的凤尾竹》。

5.通过欣赏孔雀舞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尝试跳孔雀舞。

师: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音乐还引来了谁呢?(老师带上孔雀头饰,穿上孔雀裙)它会做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欣赏老师跳孔雀舞。

(2)说说看到了哪些动作,孔雀在干什么,并学一学。

(3)师幼共同听音乐跳孔雀舞。

(4)幼儿戴上头饰和老师一起来跳舞。

(5)请个别幼儿来表演。

6.去参观傣族泼水节结束活动。

师:我们傣族除了有美妙的音乐,有秀美的景色,有漂亮的孔雀,我们傣族人还很喜欢过泼水节呢!瞧那边的泼水节开始了,我们快过去吧。(放可见泼水节,师幼跟随音乐跳着欢快的舞步出活动室。)

篇4: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教案

大班《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教案

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现场欣赏葫芦丝等乐器演奏及随音乐舞蹈,多通道感受乐曲柔美、流畅等特点。

3.积累合作舞蹈的智慧,体验其中的乐趣。

准备:

1.乐器(葫芦丝、笛子、陶埙),录音带。

2.教师用的'少数民族服装,幼儿用的自制羽毛腕饰。

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完整欣赏录音乐曲第一遍,感受乐曲的美妙、动听。

2.幼儿欣赏乐曲第二遍,教师引发幼儿注意听辨主奏乐器DD葫芦丝。

3.教师现场用笛子、陶埙、葫芦丝分别演奏,请幼儿分辨乐曲中的主奏乐器。

4.教师用葫芦丝现场完整演奏乐曲。

5.教师与幼儿讨论乐曲的相关信息,如云南、傣族、凤尾竹以及曲名等。

6.男女教师穿上傣族服装,合作舞蹈。

7.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带上腕饰参与表演,分别进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芦丝表演,教师提示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做不同动作。

8.幼儿分角色两两组合随音乐完整表演1D2遍。自我反思活动以音乐欣赏为主线,用整合的手段营造了一个审美的艺术氛围,借助葫芦丝、陶埙、笛子、少数民族服装、孔雀舞、教师现场演奏等多种与乐曲相关的要素,帮助幼儿全面感受、理解乐曲。幼儿通过多通道的参与,发展审美能力。男女教师共同执教为幼儿双人舞表演提供了模仿的榜样。

同行点评:

第一,在男女教师表演双人舞之前,如果教师能预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两位教师是如何配合的,具体有哪些动作或造型,表演之后教师再组织幼儿交流和尝试,那么幼儿即兴跳双人舞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第二,在与幼儿讨论音乐背景之前,教师可让幼儿观看云南傣族人民生活和歌舞的录像资料,使幼儿的经验和体验更加直观、丰富。

篇5:月光下的凤尾竹诗歌

月亮,静静泻着皎洁的光

鸟儿,酣睡心中的梦

小树,收拾昨夜的歌

花儿,羞涩甜美的笑

我想,你一定会看到的

不然,今晚的风,为何会如此地柔软

柔软的风,轻轻拂着柔美的光

美丽的凤尾竹,开始叶影婆娑

竹叶,低吟着沙沙的歌

竹节,拍打着沉醉的音

我想,你一定会听到的

不然,今晚的歌,为何会如此地撩人

你,静静地就这么站着,站在这茂盛的竹林下

让月光,漫漫洒上你的身

让绿色,轻吻着你的双眸

让时间,驻留在妳的怀里

我想,你一定会知道的

不然,今晚的心,为何会发出如此的颤音

篇6:月光下的凤尾竹诗歌

温柔地捻成一个柔情的念

悄悄在你的心中蔓延滋长

如片片竹叶,密密相连着

我想,你一定会感觉到的

不然,今晚的你,为何会如此地泪眼迷濛

篇7:月光下的凤尾竹诗歌

多么希望

你可以,用每一片竹叶去传递那遥远的情

多么希望

你可以,用每一个竹节去伸展那圣洁的爱

让寂静的灵魂,绵绵地渗过你的心

月光,凤尾竹,我的爱人呀

让我们在风中彼此默默地凝望

让我们的心,开始静静地聆听

让爱的世界,从此唯美地绽放

让孤独的生命,从此回归安然

让我们虔诚地热爱着,爱在月光下的凤尾竹

篇8:月光下的凤尾竹作文

动听的音乐在我心中回荡,它浸润了我的整个童年,感谢它让我遇到了那样温柔的老师,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冬季的夜晚总是来得那么快,才刚放学街边就亮起了路灯。晚风轻轻吹拂着这个城市,心里的最后一丝烦躁也被吹散,马路那边的红灯再没有平时那么令人讨厌了。一群学生簇拥在红绿灯下说说笑笑,汽车在公路上来回穿梭,这就是马路边六点钟的景象。

等红绿灯的时间总是漫长的,漫长得就像树上慢爬的蜗牛,漫长得让人无聊。突然,不知道从哪传来了葫芦丝的曲声,记忆中的某个闸门被打开了。仿佛又回到了小学,同学们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老师在讲台上唱:“月光啊,下面的凤尾竹哟..……”

在小学,星期五下午总会有一节葫芦丝课,慈祥和蔼的葫芦丝老师脸上永远挂着笑容,她年纪大了,管不住我们班,讲台下总会有窸窸窣窣的说话声,但她却从来没有为此发过脾气,她姓金,我们总是叫她金老师。

金老师不喜欢化妆,更不会穿高跟鞋,一年四季都留着短发,衣服来来去去都是那几套,她也不喜欢穿太花的衣服,偶尔会披上一条素色丝巾,全身上下都透露着一种淡雅的气质。她脸上的皱纹不算太多,平时隐隐约约能看见一些,但她笑的时候就比较明显了,细密的皱纹在眼角周围散开,而让人惊奇的是,在五十多岁的年纪,她的那双眼睛依然闪闪发亮,好像眼里有微波在荡漾。

金老师虽然年纪大了,但她上课时从不坐在椅子上,她也从来不用电脑,要抄谱子的时候就把谱子写在黑板上,让我们抄。抄完谱子就让我们自己练习吹葫芦丝,她在讲台上研究曲谱,这时候就是我们班最吵闹的`时刻,她仿佛听不见这些噪音似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偶尔还会唱出声来,直到班里的吵闹声把她拉回现实,她才会敲敲手中的指挥棒,让我们安静下来。

后半节课就是我们演奏的时间,她拿着指挥棒在空中挥舞,尽管我们看不懂她的手势,吹得一团糟,但她也不会批评我们,只是微笑着,用她那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每一个同学,那双眼睛就像潭水一样深沉、温柔。如果我们哪节课表现好,她就会唱几句歌词,同学们在下面鼓掌,她就在上面笑着,那样的笑容是多么可爱、天真。

葫芦丝的声音是清脆动听的,那优美的声音在我的记忆中不会消失,那样优雅、可爱的老师我也不会忘记。可惜时光流逝,我再也见不到葫芦丝老师了。我只能轻轻地唱:“月光啊,下面的凤尾竹哟……”

篇9: 月光下的凤尾竹串词

忽然一阵清幽的葫芦丝乐曲

听起来是那么舒坦曼妙

又是那么亲切和耳熟

哦,是那首人民音乐家施光南作的

著名的傣族歌曲改编的

篇10: 月光下的凤尾竹串词

男(宏):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蒙学经典

男(臻):弟子规汇集了古代圣贤的智慧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

女(昀):它犹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男(宏):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打造精彩人生底色

男(臻):请欣赏四年二班弟子规唱诵表演

男(标):月光下的凤尾竹轻柔秀丽像绿色的雾

女(妍):竹楼里的好姑娘歌声甜润像果子露。

男(标):下面请欣赏三年二班的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篇11:月光下的凤尾竹节目主持词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典雅而倍受人们的喜爱。由著名作曲家施光南谱曲的《月光下的凤尾竹》被一管葫芦丝演绎得婉转柔美,让人听后如醉如痴。

请欣赏由...为我们带来的葫芦丝伴奏演唱的《月光下的凤尾竹》。

《月光下的凤尾竹》说课稿

《月光下的凤尾竹》舞大班教案

舞蹈说课稿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设计

小学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说课稿

红星歌教案

七年级说课稿

川剧变脸教学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说课稿

小学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说课稿
《小学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说课稿(共11篇)】相关文章:

十九 美丽的西双版纳 (八年级上)2023-07-16

三年级语文上册《蜗牛》说课稿2022-11-22

伯牙绝弦说课稿范文2022-05-02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2022-08-24

井冈翠竹 说课稿2022-06-21

五年级科学《研究透镜》优秀说课稿2023-10-13

《伯牙绝弦》的说课稿2022-11-04

《美丽的武夷山》说课稿2022-09-21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2023-05-13

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计划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