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设计的观念的更新策略(精选16篇)由网友“不醒人事”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谈数学教学设计的观念的更新策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数学教学观念更新略论
数学教学观念更新略论
数学教学观念更新略论靳玉民
(河北省隆化县蓝旗中学)
摘 要: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教学,首先需要观念更新。以下围绕创新方法和意义展开解读。教海浩瀚,一蠡之测,分享同仁。
关键词:数学教学;观念更新;个人魅力;数学建模
一、观念创新
很多学生以为数学极其枯燥,谈起数学头疼欲裂,久之恶性循环,成绩每况愈下。因此,要破臼除窠创新教学。可以运用风趣的语言,风度翩翩的举止,不萧规曹随的教学方法,不一定按照教材顺序,不一定要给学生留大量的数学作业,绝不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有压力,更不能使之“谈数色变”.教师本人需要有很高的语言素养和智慧,很多优秀的数学家、科学家就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比如,杨振宁教授初一时背《孟子》,数学家苏步青教授13岁背下来《左传》,当然功夫的拥有匪朝伊夕,须长久锤炼。
二、提高个人魅力
学为人师,尤其要有感召力、亲和力。一位教师板书漂亮至极,他徒手画图堪称一绝,我由此推理,他的学生数学成绩好是必然的,经过询问果不其然。也就是说我们数学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给教学不断地增加营养,让学生喜欢我们的'数学老师,让学生喜欢我们的数学课堂。
三、学习中要让知识有生命力
生活和知识彼此印证、桴鼓相应才能焕发生命的光彩,才能够体现出知识的价值,任何知识都来自生活,如知识不能够生活化,成为纸上谈兵,没有加强学生的切身体验,就成为死的知识,过后也容易忘到九霄云外。成语说“身体力行”,形象地说明知识在于边学边用,动手去做、去体验的价值是非常大的。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三者统一。”三者必须紧密结合。学习随即巧妙地应用,能够促进对知识的感受,自然地形成良性循环,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四、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之具备数学建模观念
通过回忆,将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中运用自如,让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感知数学,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学习数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提出数学问题,启用数学思维思考数学,以数学眼光看数学,用数学心理揣摩数学,依据年龄、爱好、心理特点,与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条件,给他们创造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经久成习,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有意义的知识、经验,走进数学的广阔天地,进入饶有趣味的数学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战胜难点。
总之,教学讲策略,课堂上会有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以及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应用意识和探索数学的能力与精神,为一生的数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篇2:谈数学教学设计的观念的更新策略
谈数学教学设计的观念的更新策略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数学教学设计的优劣密切相关,数学教学设计则往往取决于数学教学理念,数学教学理念是数学教学设计的“导航仪”.时下,新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教学理念,尤其是教师的数学观、数学学习观、数学教学观.我国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有余却创造力不足――张奠宙老师称之为“花岗岩的基础上盖茅草房”[1]的现象着实让所有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担心,我们出于研究教学设计的需要,查阅了不少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发现一些老师的教学设计往往被应试教育这一“紧箍咒”束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教学理念.限于篇幅,我们仅例举部分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所反映出来的教学理念并提出我们的一些想法.一、结论与过程的倾斜
“重结论,轻过程”似乎成为人们对知识教学进行批评的常用词,我们在不少的场合及杂志上遇到过,甚至出现了有些极端的口号:“知识仅为思维的载体,知识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过程.”仔细思考一下,发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数学过程及结论是需要一个抉择的,里面也充满着设计者的智慧!
案例1 立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教学设计
我们查阅了不少的资料,也听过一些老师的课.发现一些老师在立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教学设计中,把立方体展开图各种可能的情况都罗列出来,然后让学生观察展开图的规律,最后用一句口诀:“‘一四一’‘一三二’,‘一’在同层可任意;‘三个二’,成阶梯,‘二个三’,‘日’状连;整体无‘田’.”来概括,并且要求学生记住.我们想:“观察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并下结论无可厚非,记住就免了!”理由有两个:一是学生即使记不住,看到展开图想象一下就可以了;二是试题是多变的,假如考到一个无盖的立方体展开图,一些靠死记硬背的学生恐怕就“没辙”了!
其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结论与过程的抉择有四种:一是数学结论与过程并重,例如圆周角定理,它的发现与结论都很重要;二是知识产生的过程相对不重要但知识本身作为结论的作用则要重要一些.例如,有些数学名词的由来,一些教师即使不清楚也不太会影响教学.另外,有些数学知识形成过程非常复杂,超越学生的能力,暂时不让学生知道其形成过程是完全可以的,也是教学的一种策略.例如,为什么是无理数?圆锥侧面为什么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而球面则不可以?等等.三是知识产生的过程重要但知识本身作为结论的作用则相对不重要.中学生所做的练习(包括证明题)大部分都是为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服务的,教师教学设计关注的应该是其过程,而对这些习题(本身也是知识)的结论关注度就要相对弱些,除非某些习题的结论具有“特殊的用途”.四是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知识本身作为结论的作用都相对不重要.陈省身先生在回答梁东元的提问时说:“举个例子,大家也许知道有个拿破仑定理,据说这个定理和拿破仑有点关系,它的意思是说,任何一个三角形,各边上各作等边三角形,接下来将这三个三角形的重心联结起来,那么就必定是一个等边的三角形,各边上的等边三角形也可以朝里面作,于是可以得到两个解.像这样的数学,就不是好的数学,为什么?因为它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2]我们认为,凡是数学都需要“人在动脑筋”,都具有“训练思维的作用”,但对学生而言,应该让他们学习一些对培养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具有很强迁移效果且结论对后续知识及现实实际都有重大作用的数学:(1)结论并不重要的数学知识对以后学习起不了多少平台作用,就像陈省身所说的,“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记住反而加重记忆负担;(2)过程不重要,有些甚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误解.例如,观察数列的前五项,写出这个数列的第六项:61,52,63,94,46,答案是18.理由是把这个数列的每一项数码的个位数与十位数对调:16,25,36,49,64,按照这个规律,接下去是81,然后调换个位数与十位数,即得答案.按照现在时髦的语言,这是“脑筋急转弯”!我们认为,这种“整人的数学”还是少出现为妙!这种数学或许可以作为一种“茶余饭后”的“游戏数学”但不能成为数学教学的主角.
二、宏观与微观的协调
在阅读一些教学设计时,我们发现“宏观思维”的培养设计存在明显的不足,往往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局.我们经常在听完一些老师的授课后,询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本节课的内容?”非常遗憾:经常出现绝大多数学生回答不出来的尴尬局面!得到的答案要么是“课本里有!”“老师叫学就学!”“考试有用!”等,或者干脆就摇摇头:“不知道!”
案例2 整式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教材中的每一章甚至每一节中都有一个导言,而有些老师往往“性子急”,对这个导言(这个导言其实往往是从宏观思维到微观思维的引导)经常视而不见,起始就把学生往细节上引导.这种做法对学生宏观的思维培养很不利,而宏观把握是一个人聪明才智的一个很重要特征,忽视不得!
三、感性与理性的抉择
数学教学讲究理性,但不否认感性,尤其是数学灵感.灵感在数学发现中所起的作用我们不再细述,数学史上很多重大发现与灵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数学灵感的培养纯粹靠数学推理的训练来达到目的恐怕少有人赞同.新课程强调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为此,针对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对感性与理性的培养设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合理的安排.
案例3 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喜欢讨论的重要课题,我们也阅读了不少关于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发现不少老师是先创设一个关于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问题情境(比如:一棵树半腰处被雷劈折但未完全断开,树尖触地,留余部分长为4米,被劈折部分长5米,树尖触地点距树根部恰好是3米),要求学生算这三边的平方(或者算以这三边分别为三个正方形边长的三个正方形面积),并问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有的老师甚至要求学生把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算出来并和斜边的平方进行比较),以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勾股定理.这种煞费苦心的设计似乎想培养学生的运算、推理及发现的能力,但我们认为这是对数学灵感的“不尊”,也对学生的发现能力培养起不到多少作用.因为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根本想不到去关注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平方关系.在查阅一些教学设计中,我们隐约感觉到目前似乎存在这样的一种认识:数学发现都是有章可循的.其实,关于数学灵感还有很多方面我们目前仍无法解释.我们大家应该有这样的一种体会:一些问题当我们自己解决后,人家问我们是如何找到解决方案的,我们自己可能也讲不清楚,因为它是属于“灵光一现的产物”.试想,一些前人都讲不清楚自己是如何发现的东西,在后人的教育中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这是否是教育成功的表现?
我们认为,数学学科的教学设计有时应该向语文、历史等学科学习,语文老师绝对不会把李白的诗词“剖析”得似乎是很自然、应该写得出的事情,而是和学生一起欣赏李白的诗词,努力带领学生去体会李白当时醉酒写诗的意境,边欣赏边引导学生反思和感悟如何写好一首诗,因为语文老师深知李白自己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在几乎醉酒状态下是如何写出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受此启发,我们觉得,数学中有很多发现及采取构造性证明的数学问题(很多数学名题正是因为它很难发现或很难证明而出名的,如勾股定理、韦达定理、多面体的欧拉公式等)的教学策略,应该与语文、历史等学科一样引导学生欣赏的`同时,让学生带着仰慕的心情在欣赏前人勤劳和聪明才智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反思.
勾股定理的教学真正是集灵感欣赏与逻辑推理的“一道数学文化教育的大餐”:从设计一定逻辑关联(也是教育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开始,提出即将要研究的问题,从对前人劳动的欣赏到引导学生进行猜测与反思,无不显示着教学设计者的数学教育观念和聪明才智.也有学者通过文化视角审视勾股定理的设计[3],让我们耳目一新,值得我们借鉴.
四、发现与技能的博弈
“发现”与“技能”似乎不是在“同一个范畴”上的用词,但在课堂教学中,它们往往存在着时间上的“博弈”.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倡“再创造教学”,指出我们数学教学应该像数学家发现数学一样让学生经历这一发现过程,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到底是需要让学生经历这一发现过程还是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训练数学技能?这往往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案例4 圆周角定理的教学设计
“圆周角定理”的教学被一些老师称为“数学教学的一道大餐”,因为它涵盖了数学发现、数学技能形成的“整个过程”,这道“大餐”往往被要求“在一节课内完成”,这堂课有两个难点:一是圆周角定理的发现;二是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这两个环节都需要相当时间和一定的教学技巧.这迫使一些老师进行抉择:到底哪个更重要?从理论上讲,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人若发现能力得到加强,那他将终生受用,但是,数学技能的形成却是眼前的需要,甚至是急需.或许有人会说:“这两者不一定是矛盾的双方.”我们也无意让这两者成为“对立派”,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同的教师由于观念的差异往往在时间的分配上会有所博弈.有的老师就干脆先给出圆周角的概念,然后用几何画板边演示边问学生:“圆周角的顶点在圆周上移动的时候,圆周角大小有什么变化?”得到的答案自然是“没有变化!”甚至是“等于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我们认为,这种设计表面上也有“发现”过程的设计,而且“很顺”,节省了时间!其实,这无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提高!
假如我们肯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能力上花时间,或许这样的设计思路可以一试:教师先在引导学生回顾圆心角的概念后,问:“假如我们把圆心角的顶点移动,角度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当得到学生的肯定回答后,教师顺势引导:“我们能否把这些角分分类?”在学生得出“依据顶点在圆内、圆上、圆外进行分类”的
篇3:数学《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是帮助人们做出判断和进行决策的工具。
教学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都有到商场或超市购物的经验,你在购物时见到过哪些促销方式?
打折、赠品、返卷、抽奖、免费试用……
2、如果你要购买一件商品,面对名目繁多的促销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3、看来,购物也要讲策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购物策略》。
二、探索打折的不同方式
1、上面这些促销方式中最常见的是哪种?
促销方式中最常见的是打折,出示课件:一律九折图片。善于观察的孩子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打折的.方式也不是完全相同,例如:满30元打八折。如果你要买一件商品,你会选择哪种打折方式呢?
2、使学生体会:如果购买物品不足30元按第一种方式买合适,如果购买物品超过30元按第二种方式买合适。
三、探索打折和有赠品,哪种方式更合适
1、出示问题,甲商店:买一大瓶赠一小瓶。乙商店:一律九折;出示一组数据,大瓶饮料1200毫升,10元;小瓶饮料200毫升,2元。通过计算,说说在哪个商店买饮料合适。
2、使学生体会:
(1)如果买一小瓶饮料,去乙商店买合适。
(2)如果买一大一小两瓶饮料,去甲商店买合适。
3、重点讨论买一大瓶饮料的情况,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比较方法:
方法一:1400÷10=140毫升1200÷9≈133.3毫升
甲商店1元钱大约可以买140毫升,乙商店1元钱可以买133.3毫升,所以去甲商店买合适。
方法二:甲商店需要10元,乙商店需要9元,所以去乙商店买合适。
使学生体会:标准不同,结果不同。
四、解决问题
1、数学的价值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我们用刚才学习的知识解决下面问题。
班里要举办联欢会,给每位学生准备200毫升饮料,参加联欢会的同学乙共25人,去哪个商店买合适?
甲商店:买一大瓶赠一小瓶;乙商店:一律九折;丙商店:满30元打八折。数据,大瓶饮料1200毫升,10元;小瓶饮料200毫升,2元。
2、学生可以通过前面探索的结果直接得出结论,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五、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这节课上我们分析、比较了常见的促销方式,同时也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做出判断,进行决策。
篇4:数学教学设计的五大策略
数学教学设计的五大策略
数学教学设计的五大策略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林良富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安排教学内容、构思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创设对话情境。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倡导对话、合作与探究,力图超越传统的“记忆型教学文化”,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所需求的“思维型教学文化”。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投入比传统教学更多的精力,进行创造性思维,与课程标准对话,与教材对话,与学生对话,从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高度,自主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呈现生成和开放的状态。
我认为,数学教学设计应该注重五大策略,即:确定具体可行、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指向策略,安排合理精当、质量适中的教学内容--组合策略,构思清晰畅通、逻辑适用的教学程序--有序策略,选择灵活多样、综合适当的教学方法--优选策略,创设开放互动、促进思维的问题情境--推进策略。
五种策略精心设计教学
浙江省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校长、特级教师林良富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与课程标准对话,与教材对话,与学生对话--
教师进行对话,必须具有以下四种思维活动:一是体验专家的思维活动,即钻研以书面语言为载体出现在教材上的例题、习题、教参内容等;二是呈现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度,回想、联想、猜想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三是激活自身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思考自己在课堂上应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专家的思维活动成果;四是整合课程资源的思维活动。
教师必须跳出自身之外,把专家、学生、自我的思维活动进行整合,从而创设具体实践情境,使师生共同创造和开发课程。
这种追求可以具体落实在以下五种设计策略中:
策略一:指向策略
指向策略,即确定具体可行、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是评价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教师在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时,既不能单纯地考虑认知性目标,也不能将发展性目标制定得面面俱到,失之笼统;既不能将三个维度的目标简单叠加,也不能将整体目标机械分割。而要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状态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机统整三维目标。
如设计教学“2、3、4的乘法口诀”,做到三维目标的整合,在目标阐述上既要注意到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又要强调在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熟记口诀,培养能力,同时还不应忽视在编口诀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情感。基于上述考虑,可以试着将教学目标制定成:
一是让学生在学习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2、3、4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让学生在应用2、3、4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熟记这些乘法口诀;
三是在编乘法口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上述目标指向,从知识体系上看已经打破了“就口诀教口诀”的单一被动模式,将其纳入整个“乘法系统”之中;从目标的维度上看,已经将原来的单一变为了多元。但依据单元整体安排,结合学生实际细细推究,上述目标有些地方还不够具体,缺少可行性。
如目标1中提到的“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然适合每节与乘法计算有关的课,而本课刚开始学习乘法口诀,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不是最主要的,可以不在目标中表述,如要表述可改为:在经历编、记、用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3过于“冠冕堂皇”,缺乏针对性,很难检测,不妨改为“体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感受学习乘法口诀的好处。”通过这样一次调整,这节课的三维目标既有机融合,又具体可行。
策略二:组合策略
组合策略,即安排合理精当、质量适中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它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不确定的,需要通过教学法对它科学加工后,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掌握,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材内容既是安排教学内容的基本线索,也是提供教学内容的重要资源。
因此,教师对教材不能简单地执行与传递,而要作二度开发和创新,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结构性和生成性特点的学习内容,并通过易于课堂教学表达的逻辑顺序,安排出合理精当、质量适中的教学内容。
如我在教学“比的意义”一节,考虑到这一节内容过于充实与庞杂,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将教材中的“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求比值的方法”等后移到第二节去完成,腾出时间来创设不同背景下的问题情景,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安排教学内容,除了思考如何处理教材内容外,还须思考如何引入生活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或关心的题材,让学生拓展应用。
策略三:有序策略
构思清晰畅通、逻辑适用的教学程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时空里能为学生所接受的`、能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教学操作过程顺序。在构思程序时,不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有序地组织教学内容上,还应根据教学动态特点巧妙地设计学生思维程序,使教学过程不仅能展示知识体系固有的逻辑结构、学生认识体系的心理结构,而且能显示教学的有序性和互动的有效性,增强教学过程动态生成式展开的内在逻辑性。
如《圆的周长和面积》一章概念多、公式多、计算又繁,如何上好这节复习课,需要精心构思教学程序。我在设计时,首先回忆,通过画圆回忆起圆的各部分名称,同一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什么是圆的周长和面积等;其次梳理,已知一个圆的半径,如何求它的直径、周长和面积,同时揭示公式d=2r,c=2πr,s=2πr2,用同样方法揭示出其余6个公式;再次记忆与沟通,设计几组讨论题,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最后练习与应用,利用公式计算、求阴影部分面积。构思教学程序要自觉运用系统原理,合理确定教学系统的结构因素,调整各因素的数量与比量,努力体现“引、探、练”三位一体,达到“趣、实、活”的效果。数学新课程理念下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这一结构框架作为基本教学模式。
我在设计《比的意义》的教学程序时,就遵循了这一模式:通过对生活情景中相片的观察、比较,学生对比较数量间的倍数关系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初步感知比的意义。再通过题组训练,引发问题讨论,让学生在认知矛盾的对立中走向统一,既让学生明白比的外延范围,又对比的内涵有深入的体验和感受,进而全面、系统地建构起新知的模型。最后通过解释应用,帮助学生拓展延伸比的认识,深化理解比的意义,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策略四:优选策略
怎样来优选一节课的教学方法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选择有利于改变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的教学方法,成为了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实践的重要方面。
要想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首先要关注其不同的课型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譬如,一般说来,起始的概念教学,我们为了让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会特别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因此在教法选用上主要是直观演示法、实验法和讲解法等;而后继的计算教学,则更多的是为了巩固计算法则与算理,掌握计算的技能,因此在教法的选用上会考虑尝试法、自学法和练习法等。
一节课中,也会因为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呈现的先后顺序,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我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利用学生编儿歌“数青蛙”,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变化的未知数,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一教学环节主要采用了引导发现法。尔后在教学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简写规则时,则采用了自学法。我个人认为,现在的教学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发现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之间的关系。
策略五:推进策略
精心创设创设开放互动、促进思维的问题情境是教学设计中的又一重要环节。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师生间年龄问题的操作,让学生理解“a+26”这个式子的意义,这时我送给学生一首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为了引导学生从儿歌中发现数学规律,推进学生的思维进程,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请同学们用10只青蛙来编一首儿歌。2.你们发现了儿歌中一种什么样的规律?3.请你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本领,想个办法把这首儿歌读完。
在后来的实际教学中,我通过上述三个问题予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了规律,并运用学过的知识,创造出了七种编法。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仅引起了学生积极的探究欲望,而且成为了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学生说出七种不同编法后,我又根据互动信息再生成三个问题:1.选择:你觉得哪些编法既简洁又合理,你喜欢哪一种?2.归类:与这种创编法接近的还有哪几种?3.质疑:对其它几中编法有什么意见?
这样的问题,既强化了“有效信息”,又利用了“错误信息”,开发了学生的原始资源,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从而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
人:邱廷建转载《福建省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会》网站
MSN(中国大学网)
篇5: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数学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不断反思,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并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今天陈老师到你们学校参加活动,我是从海门,然后经过大千,大兴,再到天补车站,最后来到天补中心小学。活动结束时,我还想沿原路返回到海门,该怎么走?(返回时,应该从现在的位置,倒过来走。)一、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些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你认为怎样做就能突破难点了呢?
出示91页第5题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师:是啊,知道了现在的情况,我们要求出原来的数,用这种倒回去的方法还真管用。板书:倒过来原来←—————现在继续看,老师这儿还有两个杯子,装着一些果汁,两杯共有400毫升,我现在从甲杯中倒40毫升到乙杯中,现在两杯同样多。(出示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倒的过程吗?(你知道甲杯原来有多少毫升吗?)【教师在原来的甲图下面用?板书】请你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甲杯原来有多少毫升,我们可以也从现在出发(现在甲杯有多少毫升)师:我们顺着题目给我们的信息,你们知道现在他们各有多少毫升吗?(200毫升)你从哪句话的出这个结论的?那么知道甲杯现在有200毫升,原来呢?
师:我们把乙杯的200ml果汁中取出倒进去的40ml果汁还给甲杯,我们看看甲杯和乙杯各有多少毫升的果汁呢?让生自己填表.教师根据下面的表格来边讲边填甲杯/ml乙杯/ml现在00原来200+40200-40知道了甲杯,那乙杯现在和原来各有多少毫升呢?现在能写答了吗?刚才我们解决了生活中的几个小问题,走返回的路线,比较两个杯子中水的多少,求甲乙两杯果汁原来各有多少毫升,都是采用从现在出发,倒回去想原来(指着板书说),这种方法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教学新课逐层递进,感知还原刚才我们所涉及到的变化过程只有一次,假如变化的过程超过一次呢。继续请看,(小黑板出示例2)谁来读读上面的信息。解决这个问题,你们会用什么策略解决它呢?大家想不想自己先试试啊?在试之前老师先有几个小建议:请看:1、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整理条件。2、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3、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听明白吗?开始吧!(老师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适时点拨)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这道题数量的变化过程,→整理条件(指一名学生说)你是怎样整理条件的?【原有?张→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刚才大家用这样的方式:把条件整理成(板书)(上面)+24-30【还有同学这样:————→()————→52】大家看得懂他整理的方法吗?整理好条件,你们用什么策略想这个问题的?(倒回去想)也就是从现在出发:送给小军的'再拿回来,收集的变为不收集。原有?张→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原有?张←去掉收集的24张←跟小军要回30张←还剩52张如果上面的“送”我们用-30,那现在要我们这个地方的“要回来”用什么呢?(+30)+24-30()————→()————→52(在原来的板书上写下面的数字)←————←————-24+30你们会列算式吗?老师把它写下来,同意他的这种做法吗?(52+30-24=58)师:还有其它的解法吗?现在能写答了吗?你知道自己解决的是否正确该怎么办呢?(要检验)☆师:现在我们把求出的答案,放到题目里,再顺推过去,看一看剩下的是52张吗?现在我们可以放心的写答了。刚才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的探索,共同研究解决了这道问题,有没有想过,刚才解决问题你们用的什么策略。(倒回来想、倒推、倒着想………)那么遇到怎样的问题,可以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呢?(已经知道变化后的结果,要求原来有多少,可以用这样的策略)
继续请看:算一算:练一练(出示题目)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如果你是小军,你会拿这一半多一张吗?多送的在倒推时应该多补回来,同学们在下面试试,试着解答。三、巩固新知应用于实际生活
早晨,老师上班时,看到有人锻炼身体——向前走几步,向后退几步,医生说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那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经常也能倒过来想想,对我们的思维也有帮助。同学们想不想让我们的思维能力变得更强些?下面我们轻松一下,做个小游戏,大家都玩过扑克牌吧?将四张扑克牌,放在①-------④号四个位置上,老师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看看这几张牌是怎样摆放的,并把答案写在纸上。
现在老师把这四张牌——这四张牌位置改变了,不过老师告诉你,如果这四张牌是这样:一、将2号位与4号位的牌交换位置二、将3号位与4号位的牌交换位置三、将1号位与3号位的牌交换位置最后得到的四张牌是8、7、6、5你们能猜出这四张牌原来分别是怎么摆的吗?(6857)有点难度了吧?没关系,咱们每组都有这4张牌,咱们推推看,试试看。那我们来验证一下。
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了,但是我并不希望这就是一个结束,恰恰相反我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你们把今天所学到的,应用到生活中去。猜年龄:老师今年的年龄乘3再减9,然后除以6,就是你们的年龄(12)。你能算
出老师今年多少岁?学了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
在本次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首先我用走返回的路线和一直现在的数要求原来的数引入,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的根基,这是为了更好的为后面的内容做铺垫,让他们在学习新知时更能顺其自然,做到“润物细无声”。
接着在教学例1时我用自己预先准备的画代替例题图,这样能更明显的看到“倒过来推想”的过程。在过程清晰的解决了这题以后,出现不止一次变化的例题2,于是我精心设计了三个小问题作为让他们自己攻克难关的引路石
1、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整理条件。2、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3、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有关数量发展,变化的线索,感受“倒过来推想”的必要性,体会不同策略在不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价值。上到这里似乎已经结束新知,其实真正的难关就在后面,练一练中的“拿出了这些画片的一半多一张”成了此刻的难点,在如何突破这个难点上,我想到了动手操作,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我让生自己先预演如何分步拿出6张纸的一半多一张再分步放回去,以这样一个形式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最后我结合相关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两道新颖的练习题作为巩固:翻纸牌和猜年龄。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解决问题策略的理解。从而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运用相关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篇6: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xx版第十一册89-9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早上喜欢和牛奶吗?和牛奶有益身体健康。
我女儿在家也喜欢喝牛奶,每次早晨喝一小杯(出示一小杯)。我早晨每次喝一大杯(出示一小杯)。大杯中的牛奶大约是小杯牛奶的2倍。
出示1大杯和2小杯,问1大杯可以够我和几次?2小杯可以够我女儿喝几次?
1大杯和2小杯都给我喝,可以喝几次?
1大杯和2小杯都给我女儿喝,可以喝几次?
指名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
说明:刚才想的过程其实就是替换的策略。
揭示课题: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索
1、出示: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思考:你能解决吗?为什么?(使学生联想到都是大杯或者都是小杯比较容易解决;或者告诉大杯容量与小杯容量的关系。)
2、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说说所增加的条件,你是怎样理解的?
思考,你准备怎样解决?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明怎样替换,替换之后是什么杯子,总量是多少?
使学生感悟到无论怎样替换之后的果汁总量是不变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以课件演示替换的过程)
思考,为什么要把1大杯替换成3小杯,或者把3小杯替换成1大杯?(感受替换的依据)
4、学生列式解决。
指名汇报,注重结合替换的思路,理解算式。
师:像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用替换的策略进行解决,是否正确呢?
学生提出检验的方法,并阅读书上的介绍,然后进行检验。
5、小结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加深对解题思路的理解。
6、体现价值。
教师介绍用方程解答的方法,还可以请学生说说不用替换的策略,还可以怎样解决。然后进行比较,使学生深深感受到策略的价值。
三、完成练习的第1题。
1、在题中用图表示替换的过程,然后解决问题,并检验。
2、汇报交流,将学生的作品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注意体现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有可能出现线段图)
3、结合图说出算式。
4、这个题目还有不同的替换吗?为什么?使学生认识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四、指导练一练
1、读题,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
2、练一练与例题相比有难度,因此让学生在指导下完成,可以用优秀生的思路来提示其他学生。
3、重视图的作用,以图来帮助理解。
五、思考
1、本课应该以策略的价值体现为主,还是应该以替换的依据为主?感觉难以合理安排。
2、课堂教学时,忽视了学生在替换过程中语言的准确表达。如:用什么替换什么,或者把什么替换成什么。在数学中语言应该是规范、到位的。
篇7:谈教学设计
谈教学设计
谈教学设计-3-9星期二
我经常说好课不是上出来的,而是备出来的。现在我依然对自己的看法很满意,我想一堂好课只有不断的吃透教材,然后细致的去安排每一个环节,这样课堂才能实现它的有效性。可以这样来概括自己这些年的教学,我至今对教学设计,还没有悟出一些好的方法,说简单些就是没有一套进行教学设计有效的方法,自己对教材的挖掘还是停留在表面上,我很羡慕那些名师们,一拿到教材就能整出一套与这课文相关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更精彩,我一直认为冷清清的语文课是毫无语文味可言。我认为语文可要在快乐中学到东西,当然我也反对轰轰烈烈花样纵多,然后没有教会孩子更多的实质性的知识和能力,那也不是语文课。所以我觉得一位语文老师要上好课,就必须具备分析和吃透教材的能力,这才语文老师最基本的能力,只有吃透了教材,才能达到教得轻松,教得到位,教得精彩,让孩子都喜欢上你的语文课。为了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我接触,了解了新教育,并很荣幸的加入到这样的团队中去,让我真正看到优秀教师背后的汗水。每一次的交流都能给自己心灵一个巨大的洗礼,让自己收获不少。
在上周的周六,我完成了《构筑理想课堂》的第一次作业,最后的结果是不合格,我并没有气馁,反而有丝丝的激动,激动自己找对了团队,可以看出那些老师是真正用心的老师,他们都很用心的去分析了自己的作业,才能给出这样的成绩,一个负责,有责任的新教育团队,我非常愿意在这样的团队中成长。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精彩,让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富有新颖性,从而让自己的课堂具有实效性的同时,变得更精彩。一直以来备课心中都没有一个真正的目标,课堂更没有围绕自己所定的.目标进行教学,虽然说课堂生成性的东西太多,但是所谓生成也是对环节和形式的生成,目标并没有因为生成而发生变化,再怎么生成,我认为也是讲解知识的形式发生变化,比如并来是打算自我描述的讲解,但是最后孩子们很热情,所以就让孩子们进行表演式的讲解,这是没有预料到的,但是不管才用那种形式,最终的目的是把这知识点讲解给学生了。所以我发现自己的课堂和自己所定的目标经常性的发生严重的脱节,有的时候一节课下来自己都不明白教给学生什么了?
第一次接触新教育的《构筑理想课堂》,并且第一次去完成这个作业,虽然没有合格,但是自己收获却不少:就是自己的每一个教学行为都是有目的的,是为了实现哪个目标而进行的,并不是盲目的教学,我就拿自己写的作业进行分析。
【网师作业・《构筑理想课堂》】
《藤野先生》框架设计
提交人:顾启淋
主题贴:提交时间:2010-3-7
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设计人顾启淋
课题:《藤野先生》课时数:2
文本及教材解读: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从而来体现鲁迅鲁迅先生当时内心的一种爱国情节,通过这样来体现自己思想变化历程并鞭策自己努力向上。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本课教学可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1、本文的叙述线索。2、人物刻画。3、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语言
教学
目标A类
1、学习并积累课文词语
2、了解鲁迅生平及散文集《朝花夕拾》和习作背景
B类
1、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3、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
C类
预习
作业1、读课文,完成对课后生词的掌握。(正确阅读、书写,能结合上下文了解词意。)
2、按照时间和地点的转移,本文可分为以下三部分:(1)在,表达对的厌恶;(2)在,回忆与的交往;(3)在,表达对藤野先生的和。
3.提出自己的疑问,特别是“无疑之疑”。
4.找出体现鲁迅“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词语或句子。
教学板块
学生课堂练习单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初步感知课文【目标A15分钟】
1、投影ppt出示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鲁迅生平及散文集《朝花夕拾》和习作背景。
3、出示预习题2。(引入讲解正文)
1、检测预习题1 2、了解背景为学习文本铺垫
3、检测预习题2
第二板块DD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目标B225分钟】
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
(2)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
2.、明确:
(1)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明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暗线:鲁迅的爱国情感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1、学生快速浏览全课文
2、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说文章线索
3、感知课文,探讨,说文章主题
4、整体感知课文,再次明确课文的主题和文章的两条线索。
第三板块DD品读课文,理解人物【目标B125分钟】
1、外貌描写。
2、通过四件具体的事件,突出精神性格。
A、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
B、为“我”改正解剖图。
C、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D、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序号事例思想品质
1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
2纠正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
3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品读第6自然段,从外貌体现人物特点。
2A、细读12-15自然段,品出藤野认真负责的精神。
3 B、细读16-19自然段,品出藤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
4 C、细读21-22自然段,品出藤野热情诚恳,关心入微。
5 D、细读23自然段,品出藤野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第四板块DD百花齐放,深入探究【目标B315分钟】
1、划出体现作者思想变化的句子。
2、学生提出疑问进行交流。
3、
1、检测预习4 2、检测预习3
第五板块DD拓展阅读
1、读读《朝花夕拾》中作者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更深入的了解作者的思想变化
其中让我明白了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让每一个环节的教学都是有强烈的目的性的,整个课堂的教学都要围绕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还有一个让收获更大的是:要吃透教材,明白教材文本的意义所在。要把教材真正的含义挖出来。让自己的教学具有明显的目的性。我想自己今后要努力的向这样的设计靠拢。
篇8:谈现代诗歌教学实施策略
谈现代诗歌教学实施策略
谈现代诗歌教学实施策略 以余光中《乡愁》为例◎钟菊莲 邱 慧
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语言极为浅易,内涵却极为丰富的现代诗歌。正如诗人流沙河所说:“这是一粒水晶珠子,内无瑕斑,外无纹痕,而且十分透明,一眼便可以看穿,叫我说些什么。我看见了的,别人也都看见了,还要我来说吗。看来看去,这粒水晶珠子仿佛不是工匠琢磨成的,而是天然形成的……”回顾《乡愁》的教学,发现大多数执教者将本诗的解读定位在两个角度上:第一、《乡愁》是对中国诗歌“乡愁”主题的拓展;第二、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内容。在以上两个角度的解读中,被过滤掉的恰恰是《乡愁》中明显传达出的余光中独特的“乡愁”。
诗歌就是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余光中由于独特的经历和历史境遇,使得他对“乡愁”的理解是有独特性的,而这种独特性反过来成为他观照自我情感的一种独特表达,并最终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如何引导学生悟出余光中独特的“乡愁”?古人主张吟诗品诗,要反复吟咏品味,这样才能感受诗的妙处;朱自清认为“文艺的欣赏和了解是分不开的,了解几分,也就欣赏几分,或不欣赏几分,而了解得从分析意义下手。”[1]所以,笔者认为,要读得认真,品得仔细,读品结合,方能悟出余光中独特的“乡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教学引导。
一、把握基调,了解独特的内容
余光中独特的“乡愁”对于缺乏生活阅历的九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隔膜的、难以理解的。因此,在教学起始阶段,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来营造氛围,激发联想,唤起学生的情感。余光中在回忆《乡愁》创作情景时曾动情地说 “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余光中的“乡愁”不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不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因此,在创设情境时,与其引入大量的“乡愁诗”,不如还原诗歌创设的真实情境,如“1972年的一个深夜,离开大陆二十年已经四十四岁的余光中感到回乡无望,于是仅仅20分钟,一首小诗就从他的笔端缓缓流出……”教师边播放《思乡曲》,边深情朗诵《乡愁》。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利于直接将学生带入余光中独特的“乡愁”氛围中,学生先是静静地听,继而自然进入美美地读。
在学生自由朗读之后,教师问“从诗歌中读出了哪些情感?”这一问题指向《乡愁》四个小节表现的四个不同情感内容,即思念母亲,想念妻子,怀念母亲,思恋祖国,从整体上真正把握了诗歌独特的内容。
二、关注意象,体会独特的距离
在学生了解诗歌独特的内容之后,要真正引领学生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关键在于品读诗歌中的意象。意象简单说来即有意之象,“是反映诗人人格的一面重要镜子,由于人格的独特性,诗人的诗歌意象也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使同样的物象形成异于他人的意象。”[2]可见,细细地品读诗歌中的意象,就是开启余光中独特“乡愁”的金钥匙。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问“乡愁本来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诗中仿佛触手可及。在诗人的笔下,乡愁化作了什么?”不具体给出意象这一陌生的概念,却让学生自然关注到了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重要意象。
(一)涵咏音韵
诗的言说方式首先以音乐性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余光中在《缪斯未亡》一文中明确指出“一首诗的生命至少有一半在其声调,如果不读出声来,其生命便尚未完成,不算完整。”对于诗坛现状,他认为“缪斯未亡”,但“缪斯哑了”。为了治愈此疾,余光中十分注重诗中每一个的音质、音声以及在诗中产生的音响效果。例如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前,诗人就饶有意味地点缀上了四个相应的叠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教师可以设置两次对比朗读,第一次“去掉这些叠词,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第二次“是不是有了这个特点就能很好地传达出这种愁绪呢?将叠词换成‘小的’、‘窄的’、‘矮的’、‘浅的’,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通过两次对比朗读,学生能感受到意象前的叠词将诗人的愁绪拉长了,从而更能表达出诗人愁绪的绵长、深重,而这正是余光中在独特“乡愁”言说时特有的审美创造。
(二)想象补白
品读意象时,除了遵从作者独特的审美创造,还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调动丰富的想象力,从读者的角度对意象进行想象补白,从而架构起通往余光中心灵世界的桥梁。
此环节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关注四个意象前都相应缀有四个叠词的基础上追问“大家再想一想,这四种具体的形象还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深入比较思考后能关注到这四个意象都代表着空间的隔绝,它们的背后都有着一种距离。此时,再配乐介入教师想象补白的例子,并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补白,如“有人说,乡愁永远是一种距离。距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乡愁的存在。端详邮票,诗人也许会这样想:那错落有致的齿纹,在千山万水的穿越中已经被掀起了几个弯弯的角落,它是飘过了多么漫长的距离,承载了多么丰厚的思念,才来到了我的身边。不知邮票那头的母亲是否安康,亦不知她是否又添白发,更不知何时,这枚小小的邮票又会承载着母亲的思念来到我的手里……万水千山,只能端详邮票怀念曾经的团聚,回味母亲的味道啊。昏黄的桐油灯映着已经湿润的眼,我怅然了……当诗人手执船票、跪在坟前、遥望海峡,会怎么想呢?请从二、三、四小节中任选一节,写一写。”
学生想象补白时,也正是学生真正面对距离,感悟诗人心声时。想象补白后,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创作的文字,再回到诗作,有感情地朗读相对应的小节,此时诗中对童年的追忆,对妻子的思念,对母亲的悼念,对中华家园同构文化深切认同真正浸润学生的心田。
(三)咀嚼形式
有人说,“诗语符码组合也是余光中‘有意味的'形式’,它将诗人的情感轨迹以外化形态最表层地呈现出来。”[3]《乡愁》一诗中,四个意象的排列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值得学生咀嚼玩味。当学生能体验到每小节中诗人所倾注的情感时,教师适时地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种具体形象的背后都有分离造成的空间距离,每一小节都是余光中生命中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那么诗歌四小节的顺序能调换吗?”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四个意象排列的形式是以时间为序,四个时间牵起了余光中的少年、青年、中年,余光中的乡愁不是一时一刻而是囊括了一生的沧桑;在情感浓度上,由淡及浓,即从生离到死别,从家愁到国愁。学生惊喜地发现,四个意象排列形式的背后,交织着的是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这正如余光中自己所说“《乡愁》这首诗具有横的地域感,纵的历史感,纵横相交而成的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当学生体悟到四个意象排列的“有意味的形式”之后,可以展开自由朗读,学生范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读出越聚越重、越酿越浓的乡愁。
三、品味沧桑,理解独特的乡愁
聚焦意象,从意象的审美创造、意象的想象补白,意象的表达形式三个维度读品结合,关注并嚼咀玩味了余光中意象背后的“距离”,是否就真正悟出了余光中独特的“乡愁”了呢?“乡愁如果只有距离,没有沧桑,是单薄的”余光中自己如是说。可见,要真正理解余光中独特的“乡愁”还要品味诗中的“沧桑”。
观照《乡愁》的创作情境,可以发现,余光中独特的“乡愁”不仅指涉着思家、思国之苦,而且也指涉着无数大陆人被集体放逐于台湾孤岛后的漂泊之苦。尽管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尽管台湾人也是炎黄子孙,但无可置疑,当几百万大陆人漂泊至台湾时,从一开始,他们却被土生土长的台湾人视为外来的闯入者加以看待。他们在狭小、封闭的孤岛环境中充满着失落和无奈,他们在情感和理智上无法认同一个与大陆的“泥土以及日渐消失的农业社会”阻隔的台湾现实空间。他们焦虑、痛苦,因为“他们不仅找不到一个安身立命的避风港,也不能为漂泊者的身份找到意义上的确切地位与归宿”[4],这种情感体验是何等“沧桑”!
当然这种“沧桑”并没有直观地呈现在诗歌中。在课堂实施时,需要教师先缓缓播放背景资料拓展学生的认知“1949年,近两百万人突然之间被内战连根拔起,丢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海岛――台湾。更没想到,这一去,他们就永远地留在这片土地,无论心中留有多少大陆的记忆。从此,咫尺成天涯,他们有家不能回,望归不能归,成为‘无根的一代’……”再出示同为漂泊者的心声,如龙应台坦言无根者的沧桑:“任何人问,龙应台你是哪里人,我理所当然的回答就是:‘我是湖南人。’可是我不会说湖南话,没有去过湖南,对湖南一无所知。”如于右任无根生涯中始终萦绕的中国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唯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此时,学生在悠悠的曲调中,在殷殷的言语中已经真正开始触摸到余光中独特的“乡愁”情绪,最后出示余光中的尴尬身份――“在大陆被称为‘台湾诗人’,在‘台湾’被称为‘大陆流亡诗人’”,学生在双重角色的冲突中真正悟出了余光中的乡愁中果然不只有距离,还有沧桑,深深凝聚着一代无根漂泊者的思乡梦。
注释:
[1]朱自清。朱自清选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2]黄秀英。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意象分析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版,,(07)
[3]吕进,刘静。余光中的诗体美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07)
[4]赵小琪。身份冲突中家的构建与功能[J].江汉论坛,,(06)
参考文献:
[1]阙银杏。继承传统 读品结合――《乡愁》教学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10)。
[2]余光中。逍遥游[A],余光中散文选集:第1辑[C].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
(钟菊莲 邱慧 浙江省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 324000)
篇9:谈“策略教学”的优化策略
谈“策略教学”的优化策略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任卫兵一、问题的提出
上学期学校组织的六年级数学调研中,有这样一道题:学校图书馆买来两种图书,简装《水浒》每本33元,精装《西游记》每本52元。两种书一共用去406元,这两种书各买多少本?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学生在解答这道题时失分较多。显然学生把这道题“归属”到了“鸡兔同笼”的问题范畴,认为应当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可问题是题中并没有告知两种书的总本数,学生一下子找不到现成的解题模式可以套用,失分也就在情理中了。尽管也有一部分学生找到了正确答案,即“简装《水浒》买了6本,精装《西游记》买了4本”,但从他们的解题过程中并不能看出清晰的解题思路,更看不出他们所采用的是哪种解题策略,如果不是凭借一种直觉的话,那充其量也就是凑出来的。当然从几百份试卷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比较独特的解法:
① 因为52是偶数,所以《水浒》的本数也一定是偶数。 《水浒》本数 2 4 6 是否符合题意 否 否 是 (406-33×2)÷52=6(本)……28(元)
(406-33×4)÷52=5(本)……14(元)
(406-33×6)÷52=4(本)
答:简装《水浒》买了6本,精装《西游记》买了4本。
② 406÷(33+52)=4(本)……66(元)
66÷33+4=6(本)
答:《水浒》买了6本,《西游记》买了4本。
③ 解:设《水浒》买了x本,《西游记》买了y本。
33x+52y=406
推算出 x=6,y=4。
答:《水浒》买了6本,《西游记》买了4本。
④ 406÷(33+52)≈5(套) 《水浒》 《西游记》 价钱 比较 5 5 5×33+5×52=425(元) 多19元 6 4 6×33+4×52=406(元) 正好 答:简装《水浒》买了6本,精装《西游记》买了4本。
笔者又把这道题给五年级的部分学生解答,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应用“一一列举”的解题策略顺利地作出解答。列表如下: 《西游记》的本数 1 2 3 4 5 6 7 《水浒》的本数 - - - 6 - - - 其实并不是五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比六年级学生强,而是因为上述这道题与五年级学生所学的诸如“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恰好类型相同。
苏教国标版自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安排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单元,这样安排虽有利于学生对某一种解题策略的掌握和应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旦所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的不相匹配,那么大部分学生将束手无策。从以上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问题:其一,学生拥有的“策略性知识”越多(按理说六年级的学生所拥有的“策略性知识”要比五年级的学生多),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从拥有策略性知识到解决问题能力的真正提升,其间还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其二,尽管有部分学生已具备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如上述第3种解法,学生应用的是代数思想),但由于缺乏一些相关的知识技能,因而也影响到学生策略水平的提高。数学思想、策略虽总领于方法,但没有方法把握与数学模型的支撑,策略的运用仍无从实施。究竟有别于方法的策略教学更多地应关注什么、追求什么?其三,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教师的认识水平、教学策略的不同以及学生之间个性特征、思维习惯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学生在解决同样的问题时呈现出不同的思维水平。“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如何帮助学生进一步优化解题策略?
二、策略的优化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目标的四大领域之一,而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又是这一目标的具体内容之一。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要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策略性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智慧,促进其元认知的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其学习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知道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什么、有什么功用、包含哪些具体的操作步骤。这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阶段。以“转化策略”的教学为例,课始,通过比较不规则的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向学生揭示出“把不规则的图形通过适当的变化,变成规则的图形,使原本比较困难的问题变成了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这样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叫转化。”接着引导学生回忆“在哪些知识的学习中应用过转化策略”,通过回顾和梳理,帮助学生发现“我们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时,几乎都是通过转化,把未知的变成已知的,从而获得新进展、新突破的”,从而明确转化的方向――困难转容易,未知化已知。这是“转化策略”教学的第一个阶段。
再以“学会逆向思考”的教学为例,课始通过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应用逆向思维,成功发射第一种中近程火箭的事例介绍,向学生揭示出“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也经常要用到逆向思维。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从正面入手按习惯思维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时,不妨变换一下思考的角度,逆向进行思考,往往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借助感性的材料说明“逆向思考”的解题策略是怎么一回事,它有着什么样的功效,基本的思考方向是怎样的,这同样属于第一个阶段的教学。
第二个阶段是结合该解决问题的策略适用的情景,对如何运用这一策略进行练习,逐步达到能够熟练甚至自动地执行认知策略的操作程序。这是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阶段。以“转化策略”的教学为例,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两组练习:
㈠ 第一组练习题:
⑴ 36.3×4.5+6.37×45
⑵ □15+1□8+36□=900
⑶ +++
㈡ 第二组练习题:
⑴ 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见课本第74页练习十四第2题)
⑵ 兄弟三人合资购买一套别墅。老大出资20万元,老二出的钱数与另外两人的钱数比是1U2,老三出的钱数与另外两人出的钱数比是1U3。这套别墅一共多少万元?
由“扶”到“放”,让学生对几种常用的转化方法如“变形法”、“数形转化”、“分割法”、“关系转化”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转化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不断地积累使用转化策略的经验,为策略的习得奠定了基础。这一阶段的学习属于第二个阶段。
在“学会逆向思考”的教学中,教师同样借助不同类型的三组题:
第一组题:求出□里的数。1÷( ×□- )=3
第二组题:将50拆分成10个素数之和,要求其中最大的素数尽可能地大,那么这个最大的素数是多少?
第三组题:小虎算加法,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2当作了7,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9当作了4,结果加得和是128。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让学生了解逆向思维的三种实施途径,即“由顺而倒”、“由正及反”、 “执果析因”,并通过相关的练习加以巩固和强化,使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提高。这是将陈述性知识上升到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清晰地把握策略的适用条件,知道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使用这一策略,并主动运用和监控这一策略的使用。这是达到元认知阶段,只有达到这一阶段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才具有广泛的可迁徙性。以“转化策略”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最后阶段让学生设计测量“土豆和三角积木(三棱柱)”体积的实验方案,并思考“哪种方案更便于操作”、“用同种方案还可以测量出哪些物体的体积”以及“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等,意在让学生主动运用和监控“转化”策略的使用,这属于第三个阶段。当然一节课就让学生达到策略学习的第三个阶段也是不大现实,比较困难的,还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地激发学生使用该策略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该策略的能力以及多种策略综合运用的'能力,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还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一是渐进性原则。通常一次只能教少量的策略性知识,而且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熟悉此类策略的适用情境,掌握运用此类策略的常用方法,使学生对此类策略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层阶段,而要尽量向纵深发展。
如五年级上册“一一列举策略”的教学,教材是凭借简单的组合问题以及租船问题,向学生介绍列举的常用方法的――先分类,再有序列举,意在让学生能初步体会到蕴含其中的分类思想。在随后学习“公因数和公倍数”、“正比例和反比例”等有关知识时,仍然会用到“列举”的解题策略,这时学生对“列举策略”的认识也就更为全面、深入了。
二是系统性原则。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需要的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它一般是不能立竿见影的,必须坚持长期、系统的教学训练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学习一类策略之前,可结合有关内容进行适当的渗透;在学习此类策略之后,更要及时地跟进,通过一些变式练习让学生从已有的策略性知识中选择合适的策略,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它出自我国古代的一部算书《孙子算经》。比如: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二十一头,下有五十八足,问鸡兔各几何?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在参观中国珠算博物馆时,意外地发现了“鸡兔同笼”问题的另一类解法,即借助算盘来求解的方法。先假设21只都是兔,从算盘的最左边一档起拨上四颗下珠,表示一只兔有四只脚,这样共有21档84颗下珠。因为84比58多出了26,再从最左边一档起,每档依次拨去两颗下珠(把一只鸡看成兔就多出了4-2=2只脚),共拨十三次。这样共有13档,每档只有两颗下珠;有8档,每档有四颗下珠。也就是说鸡有13只,兔有8只。
儿子上四年级,按理说“鸡兔同笼”问题要到六年级时才正式接触。如果借助算盘这一古老的教具来阐释“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孩子是不是也能欣然接受呢?如果在孩子学习用“假设”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解答“鸡兔同笼”问题之前,就对此类问题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有了一定的经验储备,那不是更有利于孩子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跨越,实现从“经验”到“能力”的提升吗?在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后,我们再通过一些变式练习,如“广场前有三轮车、摩托车共9辆,它们共有24只轮子。三轮车和摩托车各有多少辆”、“学校正在进行乒乓球单打和双打比赛,共有12张球台,40人在比赛。进行单打、双打比赛的球台各几张”等,使孩子对此类策略的学习更为扎实、有效。
三是活动性原则。我们可以结合一类策略的学习,开展一些数学观察、实验等活动,以检验学生自觉运用策略的意识是否形成,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否得到了发展。“没有了活动,就没有了载体,学生的学习就容易遇到障碍;不理解活动的本质,不理解活动背后的理论支撑,就容易失去活动的方向。”
在学习了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后,教材与配套的练习册中均安排了比较多的变式练习,如计算蔬菜大棚需要多少塑料薄膜、大棚所占空间是多少,做一只多层蛋糕需要多少奶油等等。有些题目由于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解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帮助学生搭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更好地理解数学本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萦绕在头脑中,久久挥之不去。一次上班途中,笔者蓦然发现在熟悉的校园中就有许多与圆柱体有关的实际问题――那一排郁郁葱葱的香樟树,每一棵树干下端都刷上了一层白色油漆,刷一棵大约需要多少油漆?把所有的都刷上一遍呢?葫芦池上那彩虹般的小桥,不就类似于菜农搭的蔬菜大棚吗?如果在桥的内侧抹上水泥,那么抹水泥部分的面积该怎么求呢?滑梯下面的立柱贴满了“马赛克”,近看不就像是一只超大的“奶油蛋糕”吗?求贴“马赛克”部分的面积也就相当于求大、小圆柱的哪几部分的面积呢?草坪旁那一只只路灯造型新颖,灯管下面的底座都刷上了绿色的油漆。那底座犹如一根圆柱铁管被斜着切成了两半,如果要求刷漆部分的面积,该如何应对呢?……
接下来的数学课,笔者把学生领出了教室。在暖风吹拂下,我们漫步校园,边看边思考着“生活中有哪些与圆柱有关的实际问题”。活动中,学生或独立思考,或相互商讨,最终他们想到了多种不同的转化策略。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思维方式、能力水平,教师适当地作出评价,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继续应用和改进策略的学习动力。
四是择优性原则。有别于方法的策略教学,不能仅满足于方法与建模,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在面对问题时,知道从何入手,怎样调整;要在学生自主尝试运用个性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交流理解不同的策略,比较不同的策略,促使学生自主优化、选择并正确运用合适的策略。没有学生个性化的尝试,就不可能促成策略的建构与优化;没有对策略的理解与比较,也不可能对策略作出适当的选择和运用。
回看文前的案例,我们在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以从中择选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如第一种解法,虽然同样采用的是“列举”的策略,但难能可贵的是学生敏锐地捕捉到了题中数据的特点,由于总钱数406是偶数,而精装《西游记》的单价也是偶数,因此购买简装《水浒》(单价是奇数)的本数也一定是偶数。这样有选择地列举明显要比简单地一一列举“高明”许多。再如第二种解法,显然采用的是“假设”的策略(假设成套购买,可以买4套),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发现“余下的钱数恰好是33的倍数”,因此无须过多调整,一下就可求出正确的答案。在对不同策略的解读中,学生从中领悟到: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不必拘泥于某一种解题策略,有时可以综合应用多种解题策略。在此基础上再敦促学生调整、优化自己的解题策略,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篇10: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年级数学苏教版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直接出示你知道吗?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它出自于我国古代的一部算书《孙子算经》。书中的题目是这样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师:你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学生回答。
2.师说明:解答鸡兔同笼问题时,我们会用到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同时要用到以前的策略画图或列表。教师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二、以鸡兔同笼为例
探究假设
1.教师出示题目:鸡和兔一共有8只,数一数腿有22条。你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教师边出示边说明:为了解答方便,老师适当的改了几个数据。师:看到这个题目,是否觉得比较难?师:这样吧,我们用以前的一种策略画图来解决。师让学生上台画鸡或兔,当学生有疑问时,问:这样画鸡或兔是否很麻烦,能否用其他方法来代替?师应引导学生用圈来表示鸡或兔,用2脚与4脚区分鸡与兔。问:能不能马上确定鸡兔各有几只?因此,我们画图时不能马上画出几只兔几只鸡。师:这时我们可以假设全部是鸡或兔了。分别板书:假设都是鸡 假设都是兔。师:我们先来假设都是兔,兔有几条腿?我们就用短线段表示脚,请同学们把所有的脚都画上。数一数,一共有几条腿?为什么会多腿?(要求学生一定说出因为把鸡当成是兔)了多几只腿?一只兔比一只鸡多几条腿?师:因为每只鸡比每只兔少2条腿,所以我们每次拿走2条腿。要拿走几次,你是怎样算的?师:现在你能发现什么吗? 现在兔有几只?鸡有几只了?你能否把刚才的过程表述出来?请同桌互说把刚才的过程表述出来。师:刚才的过程我们还可以用式子表示,谁来说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84=32(条) 表示假设全部是兔总共有32条腿。32-22=10(条) 表示实际多画了10条腿。4-2=2(条) 表示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条腿。102=5(只) 表示鸡有5只。8-5=3(只) 表示兔有3只。教师重点多次提问要求学生回答出每句话的含义。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首先假设全部是兔,然后数出兔的.腿与实际的腿的差距,因为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条腿,所以看这个差距里有几个2,所求出的与假设相反的鸡,最后求兔。
2、刚才我们假设了全部是兔,如果假设全部是鸡,应该怎样想?先让学生小组内交流,然后有能力的学生独立完成,其他学生画图完成或看提示完成。在交流时分别对每步提问。问:82=16表示什么?(假设全部是鸡总共有16条腿)22-16=6表示什么?(实际少画了6条腿)4-2=2表示什么?(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条腿)。102=5表示什么?(鸡有5只)8-5=3表示什么?(兔有3只)师:上面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师:除了全部假设为鸡或兔,我们还可以假设每种各有一半,可以怎样假设?师:如果是总过8只可以假设鸡有4只,兔有4只。如果是11只呢,我们可以怎样假设?师:如果是偶数,我们可以假设每种各有一半;如果是奇数,我们可以假设一种为一半多一点,另一种为一半少一点。而且,此类假设我们用表格来解决。师出示表格 鸡的只数 兔的只数 腿的条数 和22条腿比较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4 4 42+44=24 多了2条在这里多了2条,表明什么?按照刚才的假设兔4只太多了还是太少了?如何调整?如果在这里少了4条,表明什么?该如何调整?师小结:此种方法我们首先假设各有一半,然后按照这种假设算出腿的总数,根据与题意差距,合理地调整。
4、师:要知道我们所求的答案是否正确,我们还应检验,如何检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检验。
5、小结:刚才我们用了三种方法解答了鸡兔同笼问题,都是采用的假设法,可以假设一种全是,也可以假设另一种全是,还可以假设各有一半,在解答时,可以选择你比较喜欢的一种来解答。
三、以引入题为辅,再次巩固假设法。
1、师:刚才我们采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我们回到刚才的你知道吗。老师把题目转化了。出示题目。现在你会解决了吗?这样吧,行的话你们可以直接完成,不行的话半分钟后会出现提示,还是不行的话一分钟后可以两人或四人商量商量。学生独立解决,完成后要求学生检验。
2、交流时在实物转换仪展示学生作业,师提问学生每步的意义。方法一:354=140(条) 方法二:352=70(条) 140-94=46(条) 94-70=24(条) 4-2=2(条) 4-2=2(条) 鸡 462=23(只) 兔 242=12(只) 兔 242=12(只) 鸡 462=23(只)方法三: 鸡的只数 兔的只数 腿的条数 和94条腿比较
18 17 182+174=104 多10条
20 15 202+154=100 多6条
23 12 232+124=94 正好
小结:对于此类题目,我们可以假设全部是一种量,先求出另一种量,再求出一种量,也可以假设两种量各一半,然后适当调整,到最后与题目相符。
四、以例题为练,提炼假设方法。
1、师:刚才我们解答了两道鸡兔同笼问题,知道了此类题目的方法,接下去老师来考考你。(出示例题)全班51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了11条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交流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2、师:现在你能归纳这种方法的解答过程吗?小结:于此类题目,我们可以假设全部是一种量,先求出另一种量,再求出一种量,也可以假设两种量各一半,然后适当调整,到最后与题目相符。
五、总结。
师:你什么收获?
篇11: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特点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特点论文
【摘要】基于协作建模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其教学框架与常规教学设计相同,都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要素,但是在设计特点上有所不同,这一设计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关注学生认知过程的组织形式,将之划分为协作前的独立探究和协作建模任务支架设计两个模块,而教学过程则被划分为问题情境、独立探究、协作学习、构架模型、应用拓展这5个模块。
【关键词】基于协作建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是较为基础的,包括一些数学概念、数学运算方式及数学思维方式,起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相对于学生而言,其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学习难度比较大,不过在多媒体技术等新型教学手段的支持下,数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且呈现形式更为直观,让学生的学习压力显著降低。小组合作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常用模式,但是大部分时候,成绩优异的同学都会成为掌控者,而其他学生只能游离于学习和讨论的边缘,针对这种情况,人们提出了小学数学协作建模学习的理念,要求学习小组成员以独立探究和协作学习两种方式,通过彼此间的交流与协商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及知识应用方式,提升每一个成员的参与度。
一、基于协作建模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特点
基于协作建模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其基本框架仍然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要素组成,不过在设计特点上,与传统教学设计上不同。在教学过程设计结构中,协作建模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关注学生认知过程的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循循善诱,根据知识形成过程中,由浅入深设置阶梯性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中逐步掌握新知识。设计是理想的,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设置的问题上,逐步解决问题,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断点,则整个学习流程将无法获取应有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协作建模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设置了独立探究和协作建模这两个环节,让学生能够通过两种形式来学习数学知识。除此之外,基于协作建模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更加强调教学目标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对于单一知识点的独立探究,让学生在有准备、有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为此,协作建模任务支架分为了以下两个模块:
(1)协作前的独立探究。设计独立探究任务,并以任务单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去学习数学知识,并进行自主思考和独立探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疑惑记录下来,与小组成员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任务的答案会应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产生变化,这有利于促进学习过程的多元化交流。
(2)协作建模任务支架设计。学生的自主探究,所积累的都是一些感性素材或表面的知识现象,此时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表面,而这些知识都会在协作建模学习中得以深化和延续。在协作建模学习过程中,让小组成员将自己学习的知识填写到表单中,然后再经由小组讨论进行汇总和分析,提取关键数据信息,发现其中存在的深层数学规律,归纳数学方法。
二、基于协作建模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基于协作建模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设计框架与传统教学设计相同,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章《倍数与因数》中最小公倍数的学习为例,其教学内容就是最小公倍数,教学目标是掌握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且学习两个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的含义,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学会在实际情境中应用这一数学理念,教学过程则由问题情境、独立探究、协作学习、构架模型、应用拓展这5个模块组成,具体内容如下:
1、问题情境设置一个情境:小区里有一群流浪猫,四个有爱心的人会定期去给他们喂食,其中小红每2天去一次,小青每3天去一次,小白每5天去一次,小黑每7天去一次,从现在开始计算,他们什么时候会碰面呢?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情境,并且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倍数的关系,联想到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知识,并且应用相关知识去解决这个问题。
2、独立探究每个学生都可以任意选择两个角色,然后计算从即日起这两个角色碰面的时间,以及最早会在哪一天相遇。独立学习任务单的内容如下学生自主填写任务单,观察数据并将相应的数据圈画出来,解答出这个问题。通过独立探究,学生能够清晰掌握两个数的倍数之间的练习,加深对于倍数及最小公倍数这两个概念的认知。
3、协作学习将学生的独立探究成果填写在表单中,由其他同学对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同时思考每一个角色的各自天数,与两个角色之间碰面的时间及最早碰面时间的联系。例如,小红每2天去一次,天数一定是2的倍数,而小黑每7天去一次,天数则会是7的倍数,二者碰面的时间,就必须同时是2和7的倍数,也就是2和7的公倍数,而最早碰面的时间,就是2和7的最小公倍数。通过写作学习,学生汇总了各类数据,丰富了学习的素材,并且在这些数学数据中找到了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规律及应用方法。
4、构架模型由小组成员协商,定义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并且探究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式,例如,两个互质的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二者的乘积,如2和7;两个成倍数关系的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那个数,比如说2和6。
5、应用拓展掌握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数学规律及应用方法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完成数学课本上的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解题思维和路径,掌握解题方法。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本来数学的内容就较为抽象,掌握数学学习思维和思考路径,成为了提高数学成绩的战略制高点,但是因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各异,在付出同等努力的情况下在水平上却会出现较大的差异,采用协作建模学习的模式,能够有效弱化这种差异,促进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基于协作建模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其设计层次高于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通过相互的交流与协商,去建立、解释并调整数学模型,并在此期间学习数学的一些新概念或者是公式,并且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这种学习模式,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是同等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演绎的角色,怀着这种责任感,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与其他成员携手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叶再波,佘建位.从两道探索题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J].读与写,2018,(02):185.
[2]曲辉,王玉芬.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J].学周刊,2018,(04):27.
[3]樊立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7,(18):81.
[4]杨莲芳.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思考[J].读与写,2017,(11):182.
[5]王莉.浅谈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6,(05):53.
[6]王成营.“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教育论坛,2016,(05):54.
篇12:谈数学教学中的游戏设计
谈数学教学中的游戏设计
教学中的游戏一般是把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把它适当安排在教学过程中。
数学游戏能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
设计游戏的目的要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所以,设计数学游戏,安排课堂教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思想性,激励性
游戏必须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以正确的思想激发学生竞争精神,树立为祖国争光的学习动机。如游戏“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两侧贴上题卡,选两队队员当“登山队员”分别从两侧向顶峰挺进。其他学生当裁判,哪队答对一题就插上一面红旗表示前进了若干米,哪队先到达顶峰,哪队夺取山上的“先锋号”红旗。在游戏中,参赛队员像登山运动员那样坚韧不拔,勇往直前,裁判员们默默地抢先算出答案以便正确评判。全体学生愉快地在游戏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并借此了解一项我国的世界之最,渗透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情感,激发昂扬奋进的精神。
2.多样性,情趣性
游戏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主动地学、愉快地学。
如形式活泼又有竞争性的“数学扑克”:“争上游”、“拍大数”;富于思考启发性的“猜谜”、“问号旅游”;富有情趣的“小猫钓鱼”、“摘苹果”、“帮白兔收萝卜”、“小鸟回家”;结合地理知识教学的'“火车开往北京城”等游戏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们都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3.直观性,形象性
直观形象的数学游戏可以在学生“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1] [2]
篇13:谈数学教学中的游戏设计
谈数学教学中的游戏设计
谈数学教学中的游戏设计[作者] 覃汉坤
教学中的游戏一般是把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并把它适当安排在教学过程中。
数学游戏能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
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
设计游戏的目的要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
所以,设计数学游戏,安排课堂教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思想性,激励性
游戏必须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以正确的思想激发学生竞争精神,树立为祖国争光的学习动机。
如游戏“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两侧贴上题卡,选两队队员当“登
山队员”分别从两侧向顶峰挺进。其他学生当裁判,哪队答对一题就插上一面红旗表示前进
了若干米,哪队先到达顶峰,哪队夺取山上的“先锋号”红旗。在游戏中,参赛队员像登山
运动员那样坚韧不拔,勇往直前,裁判员们默默地抢先算出答案以便正确评判。全体学生愉
快地在游戏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并借此了解一项我国的世界之最,渗透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
情感,激发昂扬奋进的精神。
2.多样性,情趣性
游戏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主动地学、愉快地
学。
如形式活泼又有竞争性的“数学扑克”:“争上游”、“拍大数”;富于思考启发性的“猜谜”、
“问号旅游”;富有情趣的“小猫钓鱼”、“摘苹果”、“帮白兔收萝卜”、“小鸟回家”;结合地
理知识教学的“火车开往北京城”等游戏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们都喜形于色,跃跃欲
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
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3.直观性,形象性
直观形象的数学游戏可以在学生“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
座桥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形象地表演“数的组成”、“数的分解”、“数字歌”、“找邻居”、“找朋友”、“送信”、“争当优
秀售货员”等游戏都是借助学生的表演动作和生活常识来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儿歌“2字像
小鸭,圆圆小脑瓜,斜着长脖子,直着小尾巴。”形象地描述了数字“2”的字形和书写要领。
如“找兄弟”,学生拿着数字卡片“6”说:“我今年6岁,弟弟比我小两岁,弟弟在哪里?”
学生们想出答案举起数字卡片“4”说:“我今年4岁,比你小两岁的弟弟在这里。”学生继
续问:“比我大1岁的哥哥在哪里?”学生举起卡片“7”说:“今年我7岁,比你大1岁的
哥哥在这里。”在这个游戏中,开始学生依据数序知识想出结果,为学习有关的应用题做了
铺垫。
4.针对性、启发性
数学游戏的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设计游戏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要有助于突
出重点,突破难点,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会思维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例如:(1)“数
学接力赛”可以突出分析问题的层次,培养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如分析应用题:“桃树
有8棵,梨树比桃树多3棵,梨树有多少棵?”请4名同学参加数学接力赛,每个学生完成
一层任务。
第一棒:从“梨树比桃树多3棵”这句话里知道了谁和谁比。(梨树和桃树比。)第二棒:还
知道了谁的棵数多?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梨树的棵数多,梨树的棵数是由两部分组成
的:一部分是和桃树同样多的8棵,另一部分是比桃树多的3棵。)第三棒:求梨树有多少
棵,应该怎样做?用什么方法计算?(求梨树有多少棵,应该把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 算。)第四棒:列式6+3=9(棵)答:梨树有9棵。
如此一来,一人只说一句话,突出了思维的程序,渗透了思维方法,分散了学习应用题的难
点,对分析能力尚低、语言表达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2)“猜一猜”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训练优良的思维品质。如“老师手里拿10根小棒,
藏在背后,让学生猜老师左手拿几根,右手拿几根?”用此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10的组成,
显然要比让学生反复背诵好得多。
(3)提供“小擂台”、“点将台”等游戏,可以激励学生互帮互学,是互相竞争的小战常游
戏式的教学除了要遵循以上的原则外,还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全过程,教学游戏要简
单易学省时高效率。
篇14:谈数学教学中的游戏设计
谈数学教学中的游戏设计
教学中的游戏一般是把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把它适当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游戏能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
设计游戏的目的要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所以,设计数学游戏,安排课堂教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思想性,激励性
游戏必须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以正确的思想激发学生竞争精神,树立为祖国争光的学习动机。如游戏“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两侧贴上题卡,选两队队员当“登山队员”分别从两侧向顶峰挺进。其他学生当裁判,哪队答对一题就插上一面红旗表示前进了若干米,哪队先到达顶峰,哪队夺取山上的“先锋号”红旗。在游戏中,参赛队员像登山运动员那样坚韧不拔,勇往直前,裁判员们默默地抢先算出答案以便正确评判。全体学生愉快地在游戏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并借此了解一项我国的.世界之最,渗透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情感,激发昂扬奋进的精神。
2.多样性,情趣性
游戏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主动地学、愉快地学。
如形式活泼又有竞争性的“数学扑克”:“争上游”、“拍大数”;富于思考启发性的“猜谜”、“问号旅游”;富有情趣的“小猫钓鱼”、“摘苹果”、“帮白兔收萝卜”、“小鸟回家”;结合地理知识教学的“火车开往北京城”等游戏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们都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3.直观性,形象性
直观形象的数学游戏可以在学生“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形象地表演“数的组成”、“数的分解”、“数字歌”、“找邻居”、“找朋友”、“送信”、“争当优秀售货员”等游戏都是借助学生的表演动作和生活常识来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儿歌“2字像小鸭,圆圆小脑瓜,斜着长脖子,直着小尾巴。”形象地描述了数字“2”的字形和书写要领。如“找兄弟”,学生拿着数字卡片“6”说:“我今年6岁,弟弟比我小两岁,弟弟在哪里?”学生们想出答案举起数字卡片“4”说:“我今年4岁,比你小两岁的弟弟在这里。”学生继续问:“比我大1岁的哥哥在哪里?”学生举起卡片“7”说:“今年我7岁,比你大1岁的哥哥在这里。”在这个游戏中,开始学生依据数序知识想出结果,为学习有关的应用题做了铺垫。
4.针对性、启发性
数学游戏的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设计游戏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要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会思维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例如:(1)“数学接力赛”可以突出分析问题的层次,培养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如分析应用题:“桃树有8棵,梨树比桃树多3棵,梨树有多少棵?”请4名同学参加数学接力赛,每个学生完成一层任务。
第一棒:从“梨树比桃树多3棵”这句话里知道了谁和谁比。(梨树和桃树比。)第二棒:还知道了谁的棵数多?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梨树的棵数多,梨树的棵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桃树同样多的8棵,另一部分是比桃树多的3棵。)第三棒:求梨树有多少棵,应该怎样做?用什么方法计算?(求梨树有多少棵,应该把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第四棒:列式6+3=9(棵)答:梨树有9棵。
如此一来,一人只说一句话,突出了思维的程序,渗透了思维方法,分散了学习应用题的难点,对分析能力尚低、语言表达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2)“猜一猜”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训练优良的思维品质。如“老师手里拿10根小棒,藏在背后,让学生猜老师左手拿几根,右手拿几根?”用此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10的组成,显然要比让学生反复背诵好得多。
(3)提供“小擂台”、“点将台”等游戏,可以激励学生互帮互学,是互相竞争的小战常游戏式的教学除了要遵循以上的原则外,还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全过程,教学游戏要简单易学省时高效率。
篇15: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采饶策略
南和县大郝小学 刘社民
根据自己多年的数学从教经验, 要想调动小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效果,我认为在教学中采取课堂提问的方法,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
1.教师 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死板硬套, 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 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了解到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二、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在教学实践中 注意以下几点。
1. 备教材要“懂、透、化”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
2、养成了解学生的习惯, 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3. 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1)改变观念,树立“问题”意识。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修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题意识。因此,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2)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把这一时间真正利用起来,而不是走走过场而已 。
(3)“善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对提问题有安全感,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
总之,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课堂上积极发言。同时课堂上教师要讲究提问技巧,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篇16:《谈骨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学习本文用充分的事实作论据举例论证的写法。
2.正确理解“骨气”的含义,认识文中赞扬“骨气”与“江湖义气”的本质区别。
3.理解“骨气”的内涵,以我们伟大先人为榜样,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第二课时
1.把握严密的层次结构。
2.理解课文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归纳的说理结构。
教学建议
课文结构内容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并展开阐述。(第1-4段)
第一层: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第1段)
第二层:引用孟子的话,阐述“骨气”的含义。(第2段)
第三层:从历史和继承的角度指出“有骨气”的传统和意义。(第3、4段)
第二部分:用事实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第5-9段)
第一层:以文天祥拒绝降元的故事,从“富贵不能淫”的角度来论证论点。(第5、6段)
第二层:以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从“贫贱不能移”的角度来论证论点。(第7、8段)
第三层:以闻一多横眉怒对敌人暗杀的故事,从“威武不能屈”的角度来论证论点。(第9段)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具体表现。号召我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第10段)
本文议论中的记叙的特点
其特点之一,即它不是单纯的写人记事,记叙文字是为议论服务的,其目的是为作者阐明的道理提供事实依据。比如《谈骨气》一文中,作者所讲述的三个故事,绝不是为了刻画三个人物,而是要从三个方面证明作者提出的“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观点的。
特点之二,即议论文中的记叙,其作品不同于记叙文中的记叙,在记叙的时候要求简洁、概括,仅仅交代清楚事件或者人物的概貌即可,大家熟悉的内容更可以一笔带过,一般不在各种描写上下功夫,但是要注意突出对论证观点起主要作用的一方面。
论证方法
文章开头点题,提出中心论点,并引用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解释骨气的具体含义。文章在对骨气作了社会的阶级的简要分析之后,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逐层论证中心论点:举文天祥铁骨铮铮在外族入侵者面前“高官厚禄收买不”的事例,侧重从“富贵不能淫”的角度进行论证;举饥饿者在为富不仁的“慈善家”面前,甘愿忍受贫穷困苦的折磨,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侧重从“贫贱不能移”的角度进行论证;举闻一多在国民党c面前正气凛然、“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事例,侧重从“威武不能屈”的角度进行论。三个例证各有侧重,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贴切而又有针对性的解释了中心论点。文章结尾联系现实,进一步点出了无产阶级的骨气,从而深化了文章的题旨。全文逐层阐释,首尾呼应,层次井然,脉络分明。
文天祥例子与论点的关系
文天祥的例子完全是围绕着论述中心展开叙述的。文天祥组织南宋武装力量抵抗元军,由于力量相差悬殊,兵败被俘,被送去见元军的统帅张弘范,文天祥誓死不肯跪拜,表现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后来,元军押送他经过珠江口的零丁洋时,张弘范让他写信去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挥毫写下了《过零丁洋》这首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虽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章引用了最后两句,作者还作了通俗具体的解释。“汗青”指史册,为民族利益而死,就要把忠心记录在史册上。但元朝统治者还不死心,还想利用他的声望收买南宋人心,并许以高官厚禄,文天祥却不为之所动,敌人毫无办法,于是便把他移送到燕京(北京)兵马司衙门,拘禁在一间阴湿的地牢里。文天祥在狱中写出了气壮山河的《正气歌》。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高官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文天祥历受折磨坚拒高官诱降,而忠贞之心毫不惑乱。从容就义,从而论证“富贵不能淫”。
层次结构
文章叙议结合,说理透彻。引用的三个例证都采用叙中有议、议中有叙、叙述和议论有机结合的写法,但又有所不同。文天祥事例是先叙后议,先叙文天祥抵抗、被俘、拒降和被杀害,再引出“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的议论饿者事例是夹叙夹议,叙故事,评价“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的意义,继而联想,使故事得以发展,最后进一步评价“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闻一多事例首尾是议,中间是叙,先议闻一多被害的事迹,最后引用毛泽东同志的话高度评价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叙议的紧密结合,使材料和观点有机的统一起来,论据能说明论点,论点能统帅论据,叙议结合,说理就更为实在、充实而透彻。
重点、难点:
第一课时:
1.明确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议论的区别。
2.领会作者如何围绕中心论点,精心选取典型事例进行论证的写作方法。
第二课时:
1.讲读课文第五至十自然段。
2.分析本文议论方法的特点。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笔记。
二、指名在黑板上听写字词并注音释义。
三、教师归纳并投影展示。
四、今天我们学习《谈骨气》,合上课本,说说你对“骨气”这一词义的理解。
讨论并明确:刚强不屈的气概。
作者对“骨气”又是怎样阐释其含义的?
讨论并明确: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
以上阐释是作者的观点么?(明确:是孟子的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请直译孟子的三句话。(富贵不能使之迷惑,贫贱不能使之动摇,威胁与武力不能使之屈服)。
五、阅读第3、4自然段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问题
从课文的标题可否看出这篇课文的体裁?明确下面的问题。
讨论并归纳:“谈”一般是议论的标志,因此,这是一篇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明确:论点、论据、论证)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以什么方式提出来的?
讨论、归纳并板书: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课文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提出论点。
① 分析第3段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先请判别:以下三句中哪一句是第3段的中心句?判定的根据是什么?
A、每个时期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
B、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
C、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参考答案:选C,C句中的“传统”一词是对A、B两句内容的概括。
②课文第4段概括指出“骨气”的社会性、阶级性,揭示出我们学习古人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从哪个角度阐述了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
本段概括指出“骨气”的社会性、阶级性,从继承的角度,提出学习“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的意义。这是对“骨气”含义的深层次分析,增强了文章的说理力度。
六、小结性提问:
A、第二、三四段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这三段的主要作用是阐释论点。
B、本文作者怎样为达到阐明自己的观点,使论点具有说服力的呢?
讨论并归纳:用论据证明观点。
第二课时
一、学生分组阅读课文第5至9段并复述三个事例的梗概。
二、分析本文论证的特点,研讨下列问题。
本文选用了哪些事例做论据?这些论据与中心论点的关系如何?这些论据(事例)在顺序的排列上有什么特点?其顺序能否调整?
研讨并归纳:本文举三个事例来论证中心论点:文天祥,宁死不降元朝;穷苦人,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横眉怒对敌人(板书)。
三个事例分别依次用以论证孟子的三句话,因此其顺序不可调整。文天祥的事例从“富贵不能淫”的角度来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其中“做大官”印证“富贵”,“他坚决拒绝”印证“不能淫”。“穷苦人”的事例从“贫贱不能移”的角度证明“我们国中人是有骨气的”,其中,“穷人”印证了“贫贱”,拒绝“嗟来”的施舍,印证了“不能移”。闻一多的事例从“威武不能屈”的角度,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其中,“国民党的手枪”印证“威武”,“不愿屈服”印证“不能屈”。
三、结合课文,体会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有什么区别?
研讨并归纳:本文所举的三个例子从表达方式上来说都属于记叙。议论文中的记叙比较简明概括,只是充当立论的依据或论证的材料;记叙文中的记叙则要求通过具体生动的人与事的叙述和描写以情动人,表现中心。
四、阅读全文,思考解答下面三个问题。
(学生各自带着问题诵读,然后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并修正)
①同学们能再举出一些中国人有骨气的事例吗?课文中的人物能否用其他人物替换?
讨论并归纳:此类例子并不难找,教师可启发学生从读过的
课文和已经学过的历史人物中去找。如《同志的信任》中写道的方-志-敏,孟子的三句话从他身上也可以体现出来;《春》、《背影》的作者朱自清,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体现了“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历史人物林则徐与刘胡兰则体现了威武不能屈的精神。
讨论并归纳:课文中的人物不能替换。原文三个人物分别代表了从古到今“有骨气的中国?quot;,都具有典型性,分别代表了士大夫、平民及知识分子这些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人物。体现了”我们是有着优秀革命传统的民族“这一观点。
②学生学习本文有何意义?学生怎样才能算有骨气?
讨论并归纳:在学习上不向困难低头,敢于迎难而上,勇攀高峰。(应当鼓励学生独立发表各自的见解)
③总结性提问:怎样理解本文的最后一段(第10段),此段的意义何在?
研讨、归纳并板书:全文按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归纳”三个层次来安排结构,第10段归纳了“骨气”的现实含义(为了……胜利,不向任何困难低头),深化了中心论点。
③总结归纳本文的结构。
【谈数学教学设计的观念的更新策略(精选16篇)】相关文章:
初中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023-09-24
谈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2022-11-03
教师读书活动计划2023-02-12
高效课堂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2023-03-07
低段数学教研计划立足常规2022-05-08
研修成果2022-11-21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2023-01-04
教师校本研修成果总结报告2022-04-30
五年级数学教研计划2022-12-04
对《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思考论文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