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23 07:44:12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精选14篇)由网友“skyeee”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

篇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反思

熟练而准确地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本章也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设计时,注重了讲、练结合.同时在除了安排一定量的例题以外,还安排了相当数量的练习,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达到上述要求.

在设计整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过程时,始终遵照“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的教学原则.即在课上,凡是学生自己努力能解的方程都应由学生自己解决完成

篇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练习题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练习题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若a=1,则方程=x-a的解是

A、x=1B、x=2C、x=3D、x=4.

2.方程+10=k去分母后得()

A、1-k+10=kB、1-k+10=6kC、1+k+10=6kD、1-k+60=6k.

3.把方程+10=-m去分母后得()

A、1-m+10=-mB、1-m+10=-12m

C、1+m+10=-12mD、1-m+120=-12m.

4.把方程1-=-去分母后,正确的是()

A、1-2x-3=-3x+5B、1-2(x-3)=-3x+5

C、4-2(x-3)=-3x+5D、4-2(x-3)=-(3x+5).

5.方程x=5-x的解是()

A、B、C、D、20.

二、天空题

6.数5、4、3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________.

7.方程-1=去分母,得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8.下面方程的解法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1=解:去分母,得:3(x-1)-1=4x

去括号,得:3x-1-1=4x

移项,得:3x+4x=-1-1

∴7x=-2,即x=-

学练点拨:

去分母时要注意(1)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2)分子是多项式时,分子必须添加括号.

综合提高

一、选择题

9.解方程1-=-去分母后,正确的是()

A、1-5(3x+5)=-4(x+3)B、20-5×3x+5=-4x+3

C、20-15x-25=-4x+3D、20-15x-25=-4x-12.

10.把方程=1-去分母后,有错误的是()

A、4x-2=8-(3-x)B、2(2x-1)=1-3+x

C、2(2x-1)=8-(3-x)D、2(2x-1)=8-3+x.

11.解方程+=0.1时,把分母化成整数,正确的是()

A、+=10B、+=0.1

C、+=0.1D、+=10.

二、填空题

12.若代数式与-1的值相等,则x=____________.

13.若关于x的方程3x=x-4和x-2ax=x+5有相同的解,则a=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4.解方程:

(1)=(2)(4-y)=(y+3)

(3)=x-(4)1-=.

15.解方程:-=0.5

16.当x为何值时,x-与1-的值相等.

17.已知方程-=1的解是x=-5,求k的值.

18.已知关于x的方程3x-2m+1=0与2-m=2x的解互为相反数,试求这两个方程的解及m的值.

探究创新

19.解方程:++---+=.

20.已知关于x的方程ax+5=的解x与字母系数a都是正整数,求a的值.

篇3:《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一、4点说明

1、单元中的地位及重难点;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二课时——销售中的盈亏问题的探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是有理数、整式加减之后,以及在第三章2,3小节已经讨论过由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和解决一元一次方的一般步骤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探究”的形式讨论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选择了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销售中的盈亏问题”),设置了探究点,引导学生利用方程为工具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把全章所强调的以方程为工具把实际问题模型化的思想提到新的高度。一方面通过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进一步突出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应用具有广泛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在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在更高层次上得到提高,为以后几节列方程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埋下伏笔。

基于教材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建立实际问题的模型,让学生知道销售中的盈亏的算法。通过探究活动,加强数学建模思想,培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思想;

运用建模思想来指导七年级学生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在学生认知过程中建立起一种符号化的具有数学结构特征的“模型”载体,通过这样具有“模型”功能载体,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抽象,为后续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持。

3、育人思想;

通过对盈亏问题的探索,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与刻苦钻研的顽强毅力。

4、教与学的困惑、对策;

我的困惑:

1、一部分学生不习惯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偏爱算术方法;

2、学生掌握等量关系较弱,等量关系式列不出来,影响方程成形。

3、书写格式不规范,解方程过程中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经常出错。

优化对策:

1、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数学课堂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列方程简单;

2、选择能充分展示用方程解题思维上独特优势的练习题;

3、设计有坡度,使学生会用已有知识解决一个问题,通过解决此问题有助于下一个问题的解决。

二、3个设计特色

1、教学模式:安康市初中数学“四环五课”型第二类概念课教学模式,即情景诱导—探究指导—展示归纳—变式练习。

2、探究提纲简洁明了,层层深入。使学生能够在完成第一个题目的基础上,能独立完成第二个题目;在完成第一个和第二个题目的基础上。又能独立完成第三个题目。

3、变式练习是在探究题目的基础上,通过改编得到的,着重体现了以探究为依据,以变式为重点。

三、2个感悟

1、在“情景诱导”中,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通过智慧和艺术,充分展示数学的亲和力,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结合授课内容,凭借图画、音乐、表演等手段,使学生有感、所悟、所惑、所想、所动。

2、在“探究”中,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猜想、验证和推理,积累多样化的数学经验,引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

四、3个优化构想

1、设计时充分考虑师生互动性。

2、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评价要客观全面,面向全体,注重全程,以达到了解,促进,激励学生的作用。

篇4:《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曾遇到这样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小明和小李在笔直的公路上行走,小明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小李步行的速度为6千米/时。小明出发1小时后,小李才出发,同时小李带了一条小狗在他们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进行奔跑,小狗奔跑的速度为12千米/时。根据上面的事实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答。

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们大胆提出问题并尝试利用方程去解决,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非常活跃,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

(1)小李追上小明需要多少时间?

(2)小狗第一次追上小明需要多少时间?

(3)当小李追上小明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4)小狗第一个来回需要多长时间?

(5)小我狗第二个来回需要多长时间?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无穷级数问题,问题提出来了,怎么办?是简单的一句话带过,还是给学生说明白及如何才能说明白?而此时,已到了下课时间,我只能把此问题留在课后,我表扬了胡志波同学用心思考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课后先思考。

课是结束了,而留下了新的问题,此问题如何解决?我陷入了深思。

新的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由此,我认为:

1、应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不能打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2、使提出问题的学生有一种自豪感,通过此问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3、通过此问题要让学生发现数学之美,并深深的喜欢它。

于是,我这样安排了下一节课的内容:

1、首先提问学生们,你们自主探索的结果是什么?

2、和学生们讲了《阿里斯追不上乌龟》的悖论:

阿里斯与乌龟赛跑,阿里斯的速度是乌龟速度的10倍,乌龟先行100米,阿里斯开始追赶;等到阿里斯走过100米时,乌龟又走了10米,等到阿里斯再走过10米时,乌龟又走了1米;阿里斯永远也追不上乌龟。这个悖论所反映的问题是:无穷多个时间段,是否就是无限长的时间?

篇5:《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对一元一次方程进行简单的应用,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尝试了列方程解应用题,但本节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相对更加生活化,富有挑战性。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本节内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生活”的理念。基于以上认识,感觉本节课的引入还是比较成功的,通过生活情景,既加强了学生的`文化情感教育,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本次教学中我能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主线,采取合作交流的探究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在现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不断出现学习的欲望和热情,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使生活经验、学习方法等得到提高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成功之处

1、情景引入具有时效性,能从身边生活出发,激发学习动机,将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中。比如在引课的时候,通过电话计费,引出问题赵璇同学有一部手机,想去营业厅办一个套餐,营业员问你,你想要通话时长的还是流量多的?你能帮助他选择一个省钱的方案吗?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这些连续的阶段性问题持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知识的兴趣,促使学习达到最佳境界,对于后面的问题和习题我都采用了同样的处理方式。

2、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中来。本节课的所有题目均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通过合作独立的写出解题过程。让学生展示,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动手动口,以达到教学要求并借助多媒体展示来指导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再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教学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不足之处

1、探究的时间还需要考证,时间不易过长,应合理分配。

2、小组讨论的时候,老师一定要落实好任务,不要让讨论流于形式,而是让学生带有目的或者是问题进行讨论

3、过高估计学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很多小问题,今后应加强细节的设计和全面考虑。

4、有些学生还缺少主动性,还需要老师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学生展示还比较稚嫩,胆怯,需要后续加强锻炼。

三、需要改进的方面

针对以上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加强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要充分安排时间,有紧有松。

2、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给学生创造机会,即时表扬和鼓励。

3、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并与同行交流讨论。

4、创设情景,使学生能置身于熟悉的问题当中,充分调动学习兴趣。

篇6: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在本堂课中,我力图模仿马德君老师的“反串互动导学模式”的精彩,尽管上课前我在心里模仿了好多遍,但实际中仍有较大差距,我会再接再厉,努力赶上,并力图超越。

在抽象的数学学习中,尤其是面对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初期的初一学生,如何把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反串互动导学模式”是解决问题的现实方法,因为它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我设计这堂课的想法和理念,目的是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本堂课要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是方程的下位概念、子概念,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简易方程,实际上小学学习的简易方程就属于这节课中的一元一次方程,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熟悉的。通过呈现有关一元一次方程的实例与方程这些引导性材料,并让学生自己根据题意列方程,为学生已知的东西与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一道知识之桥,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这是有意义学习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通过学生的思考、操作,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回旋的余地,并有利于学生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教师把握好这一点,可以起到两个很好的作用,一是心理作用,学生更易接受知识,进入学习状态,二是促进知识间的联系,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相互作用,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即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在本堂课中,我非常注重了学习者的主体性,突出了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加工,这一点符合学习者接受知识的心理。通过方程作为过渡桥梁,使得学生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的有关知识点――简易方程,这有利于学生有意义学习的促进。

另外,在课堂中我注重了适时地课堂点拨,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正确性、有效性,保证了教学质量。考虑到初一学生理解能力差的特点,教学进程放慢了速度,尤其是列方程这一环节,适合学生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生对难点――列方程的突破。

在本堂课中,我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缺点――头重脚轻。我最初是打算让学生自己根据题意列方程,学生讲解思路,这一环节用时不太长,但实际中当我发现学生理解题意困难时,一着急进行点拨用时过长,导致后面环节处理草率,头重脚轻,尤其是我自认为的一个亮点――头脑风暴,即用开火车的形式学生自写方程,这一深化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重要环节没进行,是我这堂课中的一大遗憾。

总之,在本堂课中,我力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课堂环节时间的安排,避免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让学生在一个更好的课堂结构中学习,体会学习的幸福、快乐。

篇7: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移项,学生此前已经学习了等式性质和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

这一次的备课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在认真看完教参之后,花了一天的时间重新思考:这一课要讲的是什么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之后,才开始动笔写教案,把教学目标定位《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学反思(2篇)》/p><

为:会运用移项把方程转化成x=a的形式;理解移项的依据;能尝试利用“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式子相等”来建立适当的方程。

课后,有这样几点感想:

1、对课中的问题(应用题)讲解比较粗浅,学生并没有达到理解、掌握相应的方法的程度。

2、对移项的讲解不够深入,应该用不同的颜色来突出某一项移动前后的变化,而且,以后可以尝试用以下的方法帮助学生分辨是否进行了移项,是否需要变号,即,以等号(=)为界线,移项则相当于“越界”,凡是“越界”的都需要变号,没有“越界”的则不需要变号。

3x+20=4x-25

3x-4x=-25-20

界线

我觉得应该能找到一种效果更好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移项。

3、课上展示学生作业的机会太少了。这一点,毫无疑问是我课前准备不周到,原来是想请学生写在黑板上的,上课时才发现,黑板根本不够用。在以后的课前准备中,要把展示学生作业作为重要的一个内容来加以考虑。

4、关于板书,课前一直在想,板书是突出解方程的过程还是突出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过程,最终在上课的时候选择了前者,理由是,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过程不应该作为本节课教学的中点来加以强调,在之前的教学中已经强调过了。但是后来还是觉得有些不妥,毕竟,在学生的作业过程中,完整的解题过程是相当重要的,而对于聋生来说,不断的重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记住这些细节。

5、在后来的交流中,发现自己准备的练习没有形成层层递进的梯度,没有为学生设计一些有关移项的专项练习,这在以后的备课中要引起重视,即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一些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专项练习。使课堂练习更有层次感,能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

6、还有一点也是在课前比较纠结的,即课中小结与末尾的小结的关系,舍不下课中的小结,这对接下来的练习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如果过分强调课中小结,会有一种本末倒置的感觉。最后选择了需求,放弃了感觉,同时也忽视了必要的修饰,其实,课中小结确实是必要的,但是可以简单一些,而末尾小结的色彩可以重一些,也算是给这堂课画上一个句号吧,这一点在备课的时候没有仔细斟酌,颇为遗憾。

篇8:《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今天我讲了一节《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本来在备课的时候准备的很充足,考虑到了学生在课堂上将出现的各种情况,开始讲的时候很顺利,学生的状态和他们的发言都很令我满意,但是在讲完例题,引导学生做名校密题、做练习时出现了问题,学生的做题速度与准确度与我的预想有一点差距。当时我有点着急,一看时间所剩不多,没有对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而留到自习再逐一解决。

我在备课的时候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对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在很自然的状态下从一元一次方程过度到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其次,给出两道例题,让学生通过做例题和练习并从中总结出书上给的注意“方程两边同乘或除以的式子不能为零。”再次,引导全体同学做名校密题上的练习,并逐渐加深难度。最后,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留作业。

对于本节课我的感受就是,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太注重课堂的流程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与其讲究一些讲课的技巧,不如塌塌实实的讲一节课,真正做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是讲课的根本。

篇9: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在学生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都采用的五步变形方法以后,这节课重点探讨解下列方程的技巧方法,

如在解方程30%x+70%(200-x)=200×70%中,在去分母时,方程两边都乘以100,化去%得:

30x+70(200-x)=200×70,有部分学生就提出疑问,为什么在200那里不乘以100?在(200-x)的里面又不乘以100呢?为了能让学生明白,我想是否要将原方程变形为,然后再各项乘以100,写成,最后化去分母。

又在解方程中,怎样去分母呢?最小公倍数是什么呢?学生是有疑惑的,当分母是小数时,找最小公倍数是困难的,我们要引导学生:

①把小数的分母化为整数的分母。如把方程中的前二项都分别分子分母同乘以10,则二项的分母分别成为5和1,即原方程变形为

②想办法将分母变为1,即把左边第一项分子、分母都乘以2,右边第一项分子、分母都乘

10,则三项的分母都为1。原方程变形为2(4x-1.5)=10(1.2-x)+2

又如在解方程中,是先去括号呢,还是先去分母,怎样计算会简便些呢?

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多思考多练习,抓住特点,就能找到一些解方程的技巧方

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都采用五步变形灵活应用,除此之外,据不同题型,运用一些技巧方法,就能快捷地求出其解。

篇10:《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一、在教学设计上我通过两方面来突破重、难点:

1、设计简单而对本节课有启发作用的前置作业让学生提前完成,使学生在上课前对要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利用列表分析的方法,形象直观地把已知和未知的条件找出来,有利学生分析理解和找等量关系。

二、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小组交流与合作的模式:

1、小组内交流,中心发言人回答,及时让学生补充不同的思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情况。这样有利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勇气、才能和个性,使学生思维更清晰。

2、组外的交流,如果整个组的同学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则可以作为外援到其他组进行帮教,并利用加分的评价机制进行激励。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既能对后进生进行帮扶,也能引领和鼓舞优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讨论热烈,思维完全放开,有见地的结论不断涌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课堂应注意改进的方面有:

1、把应用题的等量关系写出来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可以改成填空的形式。

2、课堂容量不足,应把重点放在找等量关系和列方程上,解方程部分可省略,这样就可以增加题量。

3、如果能把工作量变式为分数,能提升学生对工程问题的理解。

4、提出问题以后,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以上都是有待改进地方。

篇11: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侧重讲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列简单的方程解应用题,因此,在课堂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同时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由于本节课是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一节课,只要学生能达到解题时步骤完整、格式正确就可以了。因此,本节课所选的例题及练习题中的等量关系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易于接受的。

3、始终遵照“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的教学原则。即在课堂上,凡是学生自己努力能解的方程都应由学生自己解决完成。

4、特别提醒学生要注意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找相等关系时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语句,从而列出方程。

但是,目标检测中课外拓展题,其中有一半学生做错,题目为:已知5xm-3m-3=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估算m的值和方程的解。此题为一元一次方程定义的应用,细分析,由于学生对定义的不理解,死搬硬套,没去分清题中的条件,我在教学中没有很好的对学生讲清,因为学生无法弄清m与指数的关系,所以学生无从入手,只能对结果乱猜。

第2天,我就把这题的思考过程讲给学生听,再讲清m就是未知数的指数,使学生很容易就把m算出来。从而使学生懂得了此题错的原因,知识得到深化。然后我又把此题变换了题意:已知5xm-1-3m+1=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估算m的值和方程的解。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与前面的题目进行对比,学生恍然大悟,接着又让学生进行对比性训练,其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我认为教师要上好一节课,一定要熟悉教材,在指导学生答题时,要灵活机动,较难的题老师要有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

篇12: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本节公开课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目标是会通过列方程解决“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教学的重、难点是能准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现将本节课的得失总结如下:

一、在教学设计上我通过两方面来突破重、难点:

1、设计简单而对本节课有启发作用的前置作业让学生提前完成,使学生在上课前对要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利用列表分析的方法,形象直观地把已知和未知的条件找出来,有利学生分析理解和找等量关系。

二、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小组交流与合作的模式:

1、小组内交流,中心发言人回答,及时让学生补充不同的思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情况。这样有利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勇气、才能和个性,使学生思维更清晰。

2、组外的交流,如果整个组的同学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则可以作为外援到其他组进行帮教,并利用加分的评价机制进行激励。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既能对后进生进行帮扶,也能引领和鼓舞优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讨论热烈,思维完全放开,有见地的结论不断涌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课堂应注意改进的方面有:

1、把应用题的等量关系写出来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可以改成填空的形式。

2、课堂容量不足,应把重点放在找等量关系和列方程上,解方程部分可省略,这样就可以增加题量。

3、如果能把工作量变式为分数,能提升学生对工程问题的理解。

4、提出问题以后,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

以上都是有待改进地方。

篇13: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当我上初一新教材第六章时,我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一元一次方程没多少内容,不用安排那么多课时,完全可以压缩课时,集中时间练一些方程应用题,一节课一个例题,有什么讲的,讲什么?找点课外题做一做吧。尽管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但通过阅读课标,按照课标的要求,为了贯彻课改的理念,终于领会到:教材既然是以情景为先导,以渗透数学模型为主线,充满了转化思想,不断强化思维的开放性,那我们就应该放开手,解放思想去尝试。这一章很快就结束了,我感到一个困惑,也明显的从三个做法中受到鼓舞和启示。

一个困惑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我们的学生掌握得很有限,教过来,心里没底。从教材内容上看,它不是用可操作的步骤去解题,而是用转化思想解题,把有分母的转化成带括号的,把带括号的成不带括号的,再实施同解变形,最后将方程转化到x=a的形式,也就是说数学语言:“x=a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解方程总的目标,为什么要实施这样的转变,为实施那样的同解变形,教材是通过例5转化成例4再转化例1的,而学生学习例1,例2到例5,对转化的思想体会的不是很到位。

三点做法是:

(一)在实践与探索问题2的教学中,有关情景的设置,教材把储蓄利率,打折促销问题作为一个问题来探索。我们在教学中,怎样把学生带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兴致勃勃的参与问题的探究呢?我通过自身的经历,买鞋的遭遇,解释市场打折促销的违法行为,结合教学内容,使教学变得生动,学生的情绪变得昂扬,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问题3的教学中,怎样渗透数学模型。注重教材中的特有现象,进行了一题多解的有益探索,这个复杂的发散过程,从哪个焦点发散呢?在怎样的模型下呈现给学生一个又一个好的解法呢?通过组织学生分析,建立了三个模型:

(1)公共汽车行驶剩余2/3路程所用时间比出租车行驶的时间长3/4小时。

(2)小张从家到火车站所用的时间比乘公共汽车所用的时间长3/4小时。

(3)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小张家到火车站全程的2/3。(或是小张乘公共汽车所走路程的2倍等)然后选择了灵活的开放途径,一是可设多条路程。二是可设多种的速度。这样就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探索方式,从而获得了15种左右的解法,总结给学生,达到了开放思维的目的,在学生的学习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三)对于问题4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一点教训。

根据情景,提出问题,编题是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怎样结合问题4的教学,达到课标对学生创造精神的要求。我进行了大胆试验和探索,在教学中,学生思维活跃,各种角度的问题层出不穷。情景围绕题意变化多端,一时难以及时诊断,便把探索的过程延续到课堂外,这种情况的发生,我深深的认识到,对一个问题的探索,特别是根据情景编题,这样一个极具想象的思维过程全靠40分钟的课堂去认识这是不可能的,把课堂的内容延续到课外,给学生一个再实践,再认识的全过程其本身也是想象力的真实写照,总结这些内容,学生仍感到回味无穷,达到了很高的教学境界。

反思第六章的教学:

一是对数学教学活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技能的形成,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息息相关。我们像以往那样天天作卷,考试,和我们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有着迥异的差异。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教师的发展出发,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一种学生数学学习机会的创设,学生数学知识的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将是我们今后数学教学发展方向。

二是我们对校本研究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课程教材从内容材料的安排的呈现方式,编写的顺序等。几乎所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时都有问题,题题都有问题,我们要从问题开始,精心设计,在实践中检验,最后不断总结,反思提高,再循环往复中螺旋上升。反思是为了提高,为了发展,为的是更好的研究、给课改积累经验教训。让我们同学生一起,教学相长,不断探索课改新思路。

篇14: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实际问题中的打折销售问题,前面已经学习过销售问题中相关量的数量关系及简单的换算,所以本节课内容在知识结构上难度不是很大,但是由于他和实际问题联系密切,学生必须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但是学生年龄小,加上他们缺少生活经验,所以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更好的去探究。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感到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动机,将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中。比如在引课的时候,通过各种打折甩卖的广告语引出问题:

(1)商家把商品打折卖给我们会不会真的赔钱?

(2)其中蕴涵着那些数学道理?这样将学生放在具体的问题中,可以激发他们对问题的一种好奇心,也能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方向,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中来。

本节课的所有题目均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合作独立的写出解题过程。让学生口述表达或板书,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动手动口,以达到教学要求并借助多媒体展示来指导学生,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后再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教学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和总结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探求生活经验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

3、探究方式灵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性学习关注的不仅是探究成果的大小,而是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

在探究的时候,适当掌握时间,能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及时引导。从而达到最优的探究效果。

从以上情况我认为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注重开发生活中蕴含的各种教育因素,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必要性和趣味性,能更好调动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去。

当然本课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我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

1、探究的时间还需要考证,时间不易过长,应合理分配。

2、有些题目原计划是不在数码展台上展示。有的题让学生板书并讲解,想法很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学生占用的时间太长。

3、最后学生自己编了一些实际的应用题,计划让学生自己上台去表演,把问题体现出来,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所以本节课最精彩的最能掀起高潮的环节没有展示出来。

针对以上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加强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要充分安排时间,有紧有松。

2、多给学生的语言表达的机会,即时表扬和鼓励。

3、多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置身于问题当中,充分调动学习兴趣。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教学反思

数学《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

分式方程说课稿

分式方程的教学方案

七年级下册《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举例》说课稿

分式方程的教学反思

《方程》教学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试卷讲评课》教学反思 王大钱

分式方程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精选14篇)】相关文章:

《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教学反思2023-04-24

七年级数学(上)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教案)2023-08-01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复习教案2022-05-06

《一元一次方程的复习》教学反思2022-08-29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的优秀说课稿2022-06-20

七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2022-09-06

《方程》的教学反思2022-05-08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2024-01-15

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2023-12-05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