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29 08:01:14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反思(共13篇)由网友“狗都不用拴铁链”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反思

篇1:《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教学反思

一、配方法解方程教学反思

本节共分3课时,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转化得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第二课时利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般一元二次方程,第3课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又进一步训练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在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让学生掌握配方,配方的对象是含有未知数的二次三项式,其理论依据是完全平方式,配方的方法是通过添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构成完全平方式,对学生来说,要理解和掌握它,确实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及课后批改中发现学生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在利用添项来使等式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公式时,等式的右边忘了加。

在开平方这一步骤中,学生要么只有正、没有负的,要么右边忘了开方。

当一元二次方程有二次项的系数不为1时,在添项这一步骤时,没有将系数化为1,就直接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因此,要纠正以上错误,必须让学生多做练习、上台表演、当场讲评,才能熟练掌握。

二、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真正认识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对我今后课堂教学有了一定引领方向有了很大的帮助。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主要有以下3点:

1.找出a,b,c的相应的数值。

2. 验判别式是否大于等于03. 当判别式的数值符合条件,可以利用公式求根。

在讲解过程中,我没让学生进行(1)(2)步就直接用公式求根,第一次接触求根公式,学生可以说非常陌生,由于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结果出现错误较多。

其实在做题过程中检验一下判别式着一步单独挑出来做并不麻烦,直接用公式求值也要进行,提前做着一步在到求根公式时可以把数值直接代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详略得当,不该省的地方一定不能省,力求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板书不太理想。板书可以说在课堂教学也起关键作用,它可以帮学生温习本课的内容,而我许多本该板书的内容全部反映在大屏幕上,在继续讲一下个内容时,这些内容也就不会再出现,只给学生瞬间的停留,这样做也有欠妥当。

4、本节课没有激情,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学生地鼓励性的语言过于少,可以说几乎没有。

三、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各自求解,然后进行交流并对学生的方法与课本上对小颖、小明、小亮的方法进行比较与评析,发现分解因式是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较为简便的方法。利用分解因式法解题时。很多同学在解题时易犯的错误是进行了非同解变形,结果丢掉一根,对此教学时只能结合具体方程予以说明,另外,本节课学生易忽略一点是“或”与“且”的区别,应做些说明。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介绍十字相乘法,它对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简便。

通过以上的反思,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自己存在的优点我会继续保持,针对不足我将会不断地改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步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2:《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教学反思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之间的比较:

1、直接开平方法应用简单,但受形式限制;开平方的时候要注意正负。

2、配方法较麻烦,用公式法更方便,故一般不采用。但配方法是一种较重要的数学方法,公式法就是由它推导出来的,而且在后面的函数中还要用到配方法,所以要掌握好。它的重要性,不仅仅表现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在今后学习二次函数,到高中学习二次曲线时还将经常用到。配方的时候,要注意二次项系数应先化为1,再把常数项移到式子的右边,然后把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左边就变成了一个平方的形式,再运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求出方程的解。

3、公式法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对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都适用;用公式法的时候要先把方程变为一般形式,在求出方程的判别式,最后用公式求出方程的解。

4、因式分解法使用方便,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但不是所有的二次三项式都能很方便地进行因式分解。应用时要注意,等号的右边一定要为0,然后再把方程的`左边进行因式分解,将方程左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的形式,令每个因式分别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每个方程就求出了原方程的解。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选用:

1、先观察能否用直接开平方法,能用就优先采用;

2、再观察能否用因式分解法;

3、用公式法。

篇3:《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教学反思

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找出a,b,c的相应的数值。

2、验判别式是否大于等于0。

3、当判别式的数值符合条件,可以利用公式求根、学生第一次接触求根公式,学生可以说非常陌生,由于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结果出现错误较多。

其实在做题过程中检验一下判别式这一步单独提出来做并不麻烦,直接用公式求值也要进行,提前做这一步在到求根公式时可以把数值直接代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详略得当,不该省的地方一定不能省,力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总体感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本节课第一个例题,我在引导解决此题之后,总结了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例2、3是例1的变式与提高,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也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这是这节课中的一大亮点,在讲完例题的基础上,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这样学生感觉到成功的机会增加,从而有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课堂上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总之通过各种激励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课堂收效大。

需要改进的方面,由于怕完不成任务,教师讲的还是多了些,以后应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篇4:《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题地位,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教学,参与小组讨论,提高学生“我是课堂主人”的认知,课堂上看似学生学的很认真,但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并没有理解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把所有的项移到方程左端,右边为0,再对左边进行因式分解,由于0乘任何数都得0,因此才有两个一次因式分别为0的这一步,感觉学生学习好像囫囵吞枣,并没有理解真正含义,懒得取分析算理,导致出错。

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质——算理,而不能只局限于学生的参与度。学生课堂上的活跃很容易给我们一种假象,看似热闹的背后,值得我们深思,优生可能更优秀,学困生可能更落后,这样,学生的两级分化会更严重。所以,对于简单内容的教学,尤其是运算,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让学生理解算理,运用算理进行相关计算,而不是机械的套用公式,只有理解了算理,学生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篇5:《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教学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教学反思

一、配方法解方程教学反思

本节共分3课时,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转化得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第二课时利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般一元二次方程,第3课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又进一步训练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在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让学生掌握配方,配方的对象是含有未知数的二次三项式,其理论依据是完全平方式,配方的方法是通过添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构成完全平方式,对学生来说,要理解和掌握它,确实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及课后批改中发现学生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在利用添项来使等式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公式时,等式的右边忘了加。

在开平方这一步骤中,学生要么只有正、没有负的,要么右边忘了开方。

当一元二次方程有二次项的系数不为1时,在添项这一步骤时,没有将系数化为1,就直接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因此,要纠正以上错误,必须让学生多做练习、上台表演、当场讲评,才能熟练掌握。

二、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真正认识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对我今后课堂教学有了一定引领方向有了很大的帮助。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主要有以下3点:

1. 找出a,b,c的相应的数值2. 验判别式是否大于等于03. 当判别式的数值符合条件,可以利用公式求根.

在讲解过程中,我没让学生进行(1)(2)步就直接用公式求根,第一次接触求根公式,学生可以说非常陌生,由于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结果出现错误较多.

1. a,b,c的符号问题出错,在方程中学生往往在找某个项的系数时总是丢掉前面的符号

2. 求根公式本身就很难,形式复杂,代入数值后出错很多.

其实在做题过程中检验一下判别式着一步单独挑出来做并不麻烦,直接用公式求值也要进行,提前做着一步在到求根公式时可以把数值直接代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详略得当,不该省的'地方一定不能省,力求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板书不太理想。板书可以说在课堂教学也起关键作用,它可以帮学生温习本课的内容,而我许多本该板书的内容全部反映在大屏幕上,在继续讲一下个内容时,这些内容也就不会再出现,只给学生瞬间的停留,这样做也有欠妥当。

4、本节课没有激情,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学生地鼓励性的语言过于少,可以说几乎没有。

三、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各自求解,然后进行交流并对学生的方法与课本上对小颖、小明、小亮的方法进行比较与评析,发现分解因式是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较为简便的方法。利用分解因式法解题时。很多同学在解题时易犯的错误是进行了非同解变形,结果丢掉一根,对此教学时只能结合具体方程予以说明,另外,本节课学生易忽略一点是“或”与“且”的区别,应做些说明。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介绍十字相乘法,它对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简便。

通过以上的反思,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自己存在的优点我会继续保持,针对不足我将会不断地改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步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6:《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反思

(1)一元二次方程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引课时从生活中常见的“梯子问题”出发,根据学生应用勾股定理时所列方程的不同,引导学生对所列方程的解法展开讨论,进而获得开平方法。引课时力求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注重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2)如何配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在进行这一块内容的`教学时,教师提出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提供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在巩固、应用配方法时,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讲到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情况,从方程的配方讲到代数式的配方与证明,呈现形式丰富多彩,教学内容的编排螺旋式上升。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篇7: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重点、难点分析

(1)熟练掌握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用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种是直接开平方法,另一种是配方法。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未知数的平方或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另一边是一个非负数,或完全平方式,如方程 , 和方程 就可以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在开平方时注意取正、负两个平方根。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就是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 的形式来求解。配方时要注意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和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这两个关键步骤。

(2)熟记求根公式 ( )和公式中字母的意义在使用求根公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做到 、 、 之间没有公因数,且二次项系数为正整数,这样代入公式计算较为简便。

2)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 、 、 代入公式时,注意它们的符号。

3)当 时,才能求出方程的`两根。

(3)抓住方程特点,选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如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零,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时,就可以用因式分解法求解。这时只要使每个一次因式等于零,分别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两个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我们共学习了四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时,要认真观察方程的特征,选用适当的方法求解。

二、教法建议

1. 教学方法建议采用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获取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一系列思维活动完成,启发诱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严谨、深刻等良好思维品质.

2. 注意培养应用意识.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解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b≠0, c≠0)可以转化为适合于直接开平方法的形式(x+m)2=n;

2. 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配方的关键是“添加的常数项等于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3. 在数学思想方法方面,使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和掌握配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凑配成完全平方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复习

1.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样的?(注意a≠0)

2.不完全一元二次方程的哪几种形式?

(答:只有三种ax2=0,ax2+c=0,ax2+bx=0(a≠0))

3.对于前两种不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ax2=0 (a≠0)和ax2+c=0 (a≠0),我们已经学会了它们的解法。

特别是结合换元法,我们还会解形如(x+m) 2=n(n≥0)的方程。

例  解方程:(x-3) 2=4  (让学生说出过程)。

解:方程两边开方,得  x-3=±2,移项,得  x=3±2。

所以  x1=5,x2=1.      (并代回原方程检验,是不是根)

4.其实(x-3) 2=4是一个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我们把原方程展开、整理为一元二次方程。(把这个展开过程写在黑板上)

(x-3) 2=4,     ①

x2-6x+9=4,   ②

x2-6x+5=0.    ③

二 新课

1.逆向思维

我们把上述由方程①→方程②→方程③的变形逆转过来,可以发现,对于一个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不妨试试把它转化为(x+m) 2=n的形式。这个转化的关键是在方程左端构造出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完全平方式(x+m) 2。

2.通过观察,发现规律

问:在x2+2x上添加一个什么数,能成为一个完全平方(x+?)2。   (添一项+1)

即   (x2+2x+1)=(x+1) 2.

练习,填空:

x2+4x+( )=(x+  ) 2;     y2+6y+(  )=(y+  ) 2.

算理  x2+4x=2x・2?,所以添2的平方,y2+6y=y2+2y3?,所以添3的平方。

总结规律:对于x2+px,再添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就能配出一个含未知数的一个次式的完全平方式。即 .+ ( ) ④

(让学生对④式的右边展开,体会括号内第一项与第二项乘积的2倍,恰是左边的一次

项,括号内第二项的平方,恰是配方时所添的常数项)

项固练习(填空配方)

总之,左边的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问:如果左边的一次项系数是负数,那么右边括号里第二项的正负号怎么取?算理是什么?

巩固练习(填空配方)

x2-bx+(  )=(x-  ) 2;            x2-(m+n)x+(  )=(x-  ) 2.

篇8: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目标

1.  初步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 的方程;

2.  初步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3.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能够运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4.  会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

5.  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降次”的数学方法,进一步获得对事物可以转化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

难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1)熟练掌握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用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种是直接开平方法,另一种是配方法。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未知数的平方或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另一边是一个非负数,或完全平方式,如方程 , 和方程 就可以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在开平方时注意取正、负两个平方根。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就是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 的形式来求解。配方时要注意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和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这两个关键步骤。

(2)熟记求根公式 ( )和公式中字母的意义在使用求根公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做到 、、之间没有公因数,且二次项系数为正整数,这样代入公式计算较为简便。

2)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 、、代入公式时,注意它们的符号。

3)当 时,才能求出方程的两根。

(3)抓住方程特点,选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如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零,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时,就可以用因式分解法求解。这时只要使每个一次因式等于零,分别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两个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我们共学习了四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时,要认真观察方程的特征,选用适当的方法求解。

二、教法建议

1.教学方法建议采用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获取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一系列思维活动完成,启发诱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严谨、深刻等良好思维品质.

2. 注意培养应用意识.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第 1 2 页

篇9: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目标

1.  初步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 的方程;

2.  初步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3.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能够运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4.  会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

5.  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降次”的数学方法,进一步获得对事物可以转化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

难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1)熟练掌握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用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种是直接开平方法,另一种是配方法。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未知数的平方或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另一边是一个非负数,或完全平方式,如方程 , 和方程 就可以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在开平方时注意取正、负两个平方根。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就是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 的形式来求解。配方时要注意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和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这两个关键步骤。

(2)熟记求根公式 ( )和公式中字母的意义在使用求根公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做到 、、之间没有公因数,且二次项系数为正整数,这样代入公式计算较为简便。

2)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 、、代入公式时,注意它们的符号。

3)当 时,才能求出方程的两根。

(3)抓住方程特点,选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如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零,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时,就可以用因式分解法求解。这时只要使每个一次因式等于零,分别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两个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我们共学习了四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时,要认真观察方程的特征,选用适当的方法求解。

二、教法建议

1.教学方法建议采用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获取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一系列思维活动完成,启发诱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严谨、深刻等良好思维品质.

2. 注意培养应用意识.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解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b≠0, c≠0)可以转化为适合于直接开平方法的形式(x+m)2=n;

2. 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配方的关键是“添加的常数项等于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3. 在数学思想方法方面,使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和掌握配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凑配成完全平方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复习

1.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样的?(注意a≠0)

2.不完全一元二次方程的哪几种形式?

(答:只有三种ax2=0,ax2+c=0,ax2+bx=0(a≠0))

3.对于前两种不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ax2=0 (a≠0)和ax2+c=0 (a≠0),我们已经学会了它们的解法。

特别是结合换元法,我们还会解形如(x+m) 2=n(n≥0)的方程。

例  解方程:(x-3) 2=4  (让学生说出过程)。

解:方程两边开方,得  x-3=±2,移项,得  x=3±2。

所以  x1=5,x2=1.      (并代回原方程检验,是不是根)

4.其实(x-3) 2=4是一个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我们把原方程展开、整理为一元二次方程。(把这个展开过程写在黑板上)

(x-3) 2=4,     ①

x2-6x+9=4,   ②

x2-6x+5=0.    ③

二 新课

1.逆向思维

我们把上述由方程①→方程②→方程③的变形逆转过来,可以发现,对于一个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不妨试试把它转化为(x+m) 2=n的形式。这个转化的关键是在方程左端构造出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完全平方式(x+m) 2。

2.通过观察,发现规律

问:在x2+2x上添加一个什么数,能成为一个完全平方(x+?)2。   (添一项+1)

即   (x2+2x+1)=(x+1) 2.

练习,填空:

x2+4x+( )=(x+  ) 2;     y2+6y+(  )=(y+  ) 2.

算理  x2+4x=2x·2,所以添2的平方,y2+6y=y2+2y3,所以添3的平方。

总结规律:对于x2+px,再添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就能配出一个含未知数的一个次式的完全平方式。即 .+ ( ) ④

(让学生对④式的右边展开,体会括号内第一项与第二项乘积的2倍,恰是左边的一次

项,括号内第二项的平方,恰是配方时所添的常数项)

项固练习(填空配方)

总之,左边的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问:如果左边的一次项系数是负数,那么右边括号里第二项的正负号怎么取?算理是什么?

巩固练习(填空配方)

x2-bx+(  )=(x-  ) 2;            x2-(m+n)x+(  )=(x-  ) 2.

篇10: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目标

1.  初步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 的方程;

2.  初步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3.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能够运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4.  会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

5.  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降次”的数学方法,进一步获得对事物可以转化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篇1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重点、难点分析

(1)熟练掌握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用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种是直接开平方法,另一种是配方法。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未知数的平方或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另一边是一个非负数,或完全平方式,如方程 , 和方程 就可以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在开平方时注意取正、负两个平方根。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就是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 的形式来求解。配方时要注意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和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这两个关键步骤。

(2)熟记求根公式 ( )和公式中字母的意义在使用求根公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做到 、、之间没有公因数,且二次项系数为正整数,这样代入公式计算较为简便。

2)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 、、代入公式时,注意它们的符号。

3)当 时,才能求出方程的两根。

(3)抓住方程特点,选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如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零,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时,就可以用因式分解法求解。这时只要使每个一次因式等于零,分别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两个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我们共学习了四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时,要认真观察方程的特征,选用适当的方法求解。

二、教法建议

1. 教学方法建议采用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获取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一系列思维活动完成,启发诱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严谨、深刻等良好思维品质.

2. 注意培养应用意识.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解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b≠0, c≠0)可以转化为适合于直接开平方法的形式(x+m)2=n;

2. 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配方的关键是“添加的常数项等于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3. 在数学思想方法方面,使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和掌握配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凑配成完全平方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复习

1.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样的?(注意a≠0)

2.不完全一元二次方程的哪几种形式?

(答:只有三种ax2=0,ax2+c=0,ax2+bx=0(a≠0))

3.对于前两种不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ax2=0 (a≠0)和ax2+c=0 (a≠0),我们已经学会了它们的解法。

特别是结合换元法,我们还会解形如(x+m) 2=n(n≥0)的方程。

例  解方程:(x-3) 2=4  (让学生说出过程)。

解:方程两边开方,得  x-3=±2,移项,得  x=3±2。

所以  x1=5,x2=1.      (并代回原方程检验,是不是根)

4.其实(x-3) 2=4是一个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我们把原方程展开、整理为一元二次方程。(把这个展开过程写在黑板上)

(x-3) 2=4,     ①

x2-6x+9=4,   ②

x2-6x+5=0.    ③

二 新课

1.逆向思维

我们把上述由方程①→方程②→方程③的变形逆转过来,可以发现,对于一个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不妨试试把它转化为(x+m) 2=n的形式。这个转化的关键是在方程左端构造出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完全平方式(x+m) 2。

2.通过观察,发现规律

问:在x2+2x上添加一个什么数,能成为一个完全平方(x+?)2。   (添一项+1)

即   (x2+2x+1)=(x+1) 2.

练习,填空:

x2+4x+( )=(x+  ) 2;     y2+6y+(  )=(y+  ) 2.

算理  x2+4x=2x・2?,所以添2的平方,y2+6y=y2+2y3?,所以添3的平方。

总结规律:对于x2+px,再添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就能配出一个含未知数的一个次式的完全平方式。即 .+ ( ) ④

(让学生对④式的右边展开,体会括号内第一项与第二项乘积的2倍,恰是左边的一次

项,括号内第二项的平方,恰是配方时所添的常数项)

项固练习(填空配方)

总之,左边的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问:如果左边的一次项系数是负数,那么右边括号里第二项的正负号怎么取?算理是什么?

巩固练习(填空配方)

x2-bx+(  )=(x-  ) 2;            x2-(m+n)x+(  )=(x-  ) 2.

篇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

课题名称

§13、3公式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过程,掌握公式特点并根据公式会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

根据公式会解一元二次方程

策略和方法

讲练结合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

配方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

我们发现,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相同的。因此,如果能用配方法解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aχ+bχ+c=0(a≠0),得到根的一般表达式,那么再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就会方便简洁得多。

你能用配方法解方程aχ+bχ+c=0(a≠0)吗?

小亮是这样做的:

aχ+bχ+c=0(a≠0)

两边都除以a

χ+b/aχ+c/a=0

配方

如果b-4ac≥0

一般的,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χ+bχ+c=0(a≠0),当b-4ac≥0时,它的根是:

上面这个式子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公式法实际上是配方法的一般化和程式化,利用他可以更为便捷的解一元二次方程。

公式法的意义在于,对于任意的一元二次方程,只要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就可以直接代入公式求解。他的依据就是配方法。

学生可自主探索求根公式。

牢记公式

二、

例  解方程:χ-7χ-18=0

解:这里a=1,b=-7,c=-18

∵b-4ac=(-7)-4×1×(-18)=121>0

随堂练习:

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2χ-9χ+8=0

(2)9χ+6χ+1=0

(3)16χ+8χ=3

2、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为三个连续偶数,求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作业 :习题2.6   1、2

要求学生先找出a,b,c,对b-4ac进行验证,然后代入公式,熟练后可简化步骤

解方程

课后记

根据公式会解一元二次方程

课题名称

§13、3公式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过程,掌握公式特点并根据公式会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

根据公式会解一元二次方程

策略和方法

讲练结合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

配方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

我们发现,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相同的。因此,如果能用配方法解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aχ+bχ+c=0(a≠0),得到根的一般表达式,那么再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就会方便简洁得多。

你能用配方法解方程aχ+bχ+c=0(a≠0)吗?

小亮是这样做的:

aχ+bχ+c=0(a≠0)

两边都除以a

χ+b/aχ+c/a=0

配方

如果b-4ac≥0

<

篇13:《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不足的是:1、对于字母系数的方程,因为比较抽象,学生在用配方法解比较陌生,需要过多的时间,使得本节课未能完全按计划完成任务。

2、学生在用公式法解题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a,b,c的符号问题出错,在方程中学生往往在找某个项的系数时总是丢掉前面的符号 。

(2)当b的值是负数时,在代入公式时,往往漏掉公式中b前面的“-”号。

(3)部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没有先计算b

a,b,c的相应的数值代入公式求根。

其实在做题过程中提醒学生先确认a,b,c的相应的数值准确后,再检验一下判别式,这是很关键的两步,不要过于着急待入求值,在教学中,这一点还是需要进一步强调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详略得当,不该省的地方一定不能省,力求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回想本课的教学,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整节课的实施过程还算顺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程度还不错,基本上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数学《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举例》说课稿

《方程》的教学反思

分式方程说课稿

分式方程的教学方案

分式方程的教学反思

分式方程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教学反思

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解简易方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反思(共13篇)】相关文章: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2022-12-23

《方程》教学反思2023-01-23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2022-05-07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2022-11-11

分式方程数学课堂教学反思2022-05-06

五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2023-08-26

小学数学《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2023-09-09

《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教学反思2023-04-24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的优秀说课稿2022-06-20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反思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