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23 08:12:49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精选19篇)由网友“猪柳炒双蛋堡”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比的化简》教学反思,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篇1:《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教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与以前人教版的《比的化简》有较大的区别,它是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商不亦或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教材中没有提及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时我首先通过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哪杯水更甜。让学生发现比可以化简,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两个相关比之间的联系。教学时先让学生复习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除法、比之间的联系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比的化简,学生自然会联系到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进行化简。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我发现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要比老教材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学生更易接受。

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以前教人教版教材久了,总觉得新版不如老教材系统性强,练习量也不够。但是我在教学中感悟出,新教材非常人性化,生活化,灵活性强,新教材的编排自有它的道理。所以如何使用好教材,使之发挥其特长和优势,是我们应该认真反思的问题。

2、教材中虽没有提及分数比的形式,但是在一个化简比的例题中出现了分数比,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渗透分数比的知识,并注意强调分数比在读法上的不同。

3、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化简比与求比值区分不清。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在备课时要预设问题,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去发现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这样学生对化简比和求比值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4、什么是最简整数比?化简比有什么标准?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同学,教材中也没有明确化简比的要求,我以为在教学时,我们应该把这个知识点明确出来,让学生明白:当比的前项和后项为负质数时,这个比老式是最简整数比。

5、在教学中发现当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位不一样时,学生使用商不变性质就比较容易出错。如:0.7∶0.08基础稍差的学生会这样化简:

0.7∶0.08

=0.7÷0.08

=(0.7×10)÷(0.08×100)(设同时乘上相同的数)

=7÷8

=7∶8

在这方面老师要多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并多举这方面的例子让学生加以巩固。

6、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多种解题思路为突破口,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如比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可以互通的,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学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的教材,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新的思考。如何更好的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效率,还是需要自己不断的思考和提升的。

篇2:《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比的化简与以前人教版比的化简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它是以前的分数与除法性质的再度使用,它是直接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性质关系,利用除法中商不变性质和分式里的分数值不变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

在本节课中,对于比的化简,如果是仅仅需要学生会化简那就比较简单了,但是要让学生对比的化简意义进一步理解却不是很容易做到。我是通过创设情境,举生活中的例子来让学生发现比是可以化简的,我们看到的比其实可以代表很多的具体数据,比如说两袋苹果的质量比为2:3,它代表的意义可以是4千克和6千克,也可以是8千克和12千克等,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两个相关比之间的联系。在讲解化简之前,我们还是要让学生复习一下除法算式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除法和比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运用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和分数的性质来尝试解决比的化简,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进行化简。(在这里,教材并没有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讲解)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发现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学生较容易接受。同时针对学生出现的对比和比值区分不清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对比和比值能清晰的认识,比是一个式子,代表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而比值是一个数值,可以是分数、代分数、小数、整数等。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存在着几点困惑:

(1)是对比的化简中“=”的困惑,在求比值的时候能把比(表示关系)与比值(数)用等号连起来。这是我产生的第一个困惑。

在化简比和求比值的过程中也是先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把比化成分数或者除法,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或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进行化简,最后根据要求把结果化成比或比值,整个过程都是用“=”号。还有一点不清楚,比化简到最简后,能直接跟比值划“=”,如果在一道题目中既让化简又让求比值该如何去写。

(2)教材中出现分数比的形式,这是我的第二个困惑。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教材中如果出现了分数比的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对比和比值的混淆,但有助于学生更清楚认识比和比值。

通过教学我也有几点思考:

(1)通过对比的学习,能增加学生解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题。

(2)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多种解题思路为突破口,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如比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可以互通的,通过对比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3:《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比的化简有两个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提供了一个“调制蜂蜜水”的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哪一杯更甜”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动手调制蜂蜜水。

教材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教材并没有给出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是因为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完全可以进行比的化简,也能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所以不想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基本性质,并运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但不作为基本要求。

二、教学构思

对于化简比的必要性,在“定向诱导”环节引入,我说,某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4:3,那么猜一猜这个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可能是多少?还要让学生说出你的思考过程,学生兴趣很高,说出了很多答案,既可以引入化简比的必要性,又对化简比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对于化简比的方法,在“自学探究”环节采用了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完成。我出了三道题(有整数比、有分数比、有小数比),让学生先自学课本中的例题,再尝试完成。我的自学提纲是:

1、看书中的例题,你认为什么是化简比?

2、课本中化简比有几种方法?过程有什么依据?

3、用你掌握的方法尝试解决黑板上的三道题。

学生基本上能够独立完成,有的'学生把结果写成了一个数,借此机会让学生比较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效果较好。在老师的引导下,把课本中的方法概括为两种:

1、约分的方法;

2、求比值的方法。依据分别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让学生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

“讨论解疑”环节我预设的问题是,化简比的结果怎样才是最后的结果,在讨论中引入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概念。

“反馈总结”环节给我的提示是,日日清,堂堂清非常重要。针对今天学习的内容我出了几道最基本的练习题,要求谁过关谁回家,效果很好。平时的几个“困难户”都完成了任务。就连王军鹏都兴致很高,积极要求再出几道这样的题目。以往对日日清,堂堂清不够重视,所以才造成学生掉队,补差困难。今天的教训告诉我,必须让学生做到堂堂清,至少日日清。

篇4: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1、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对化简比的理解,自己在练习中归纳化简比的方法每个环节的问题设计几乎都从学生出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概正是因为如此,学生学的也比较主动。我清楚地记得,当学生化简比(演板)时,一个学生这样写:

0.7:0.8=0.710:0.810=7:8

很显然,学生漏写了括号,不过,这个细节错误也是常有的事。以前,都是老师指出问题所在,让学生知道该加括号。而这次课堂上,我指着学生的演板让学生评价,他们竟真的发现问题了,于是比的前项、后项乘上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要添括号就根植在学生意识之中,这才有后面总结化简比的方法时,在前几个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有学生补充化简比的方法:遇到小数比,可先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写成分数的形式,再把分子、分母扩大变成分数,再化简比,这样就可以避免漏掉括号的失误。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此显示无疑。如果我们的课堂上的学生都是如此,我们的课堂将充满灵动力。

2、练习层次鲜明,层层递进。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安排了模仿练习(化简整数比)、提高练习(化简小数比、分数比)、综合练习,循序渐进,使学生练而不厌,让学生一步步体验化简比的方法,为后面概括做了准备。

另外,我注意照顾个性差异,分层练习。

化简比有几种类型,我并不强调学生必须用哪一种方法,根据他们的知识经验,允许他们选择自己喜欢,又拿手的方法。在最后的综合练习中,我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选择地做不同数量、不完全同类的题,既照顾了其个性差异,又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感受到,只要我们把握好教材,理解好课改的理念,多注意教学策略,同样能使我们的计算教学教出甜来。

篇5: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比的化简》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目的。我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比可以化简,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两个相关比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复习商不变性质与分数基本性质,再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除法和比之间的联系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比的化简,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进行化简。(在这里,教材并没有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讲解)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发现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要比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学生更能接受。同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学生对比和比值区分不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对比和比值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在整堂课中,学生与学生的之间的交流比较少。在教学设计中,本来想好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环节,但在具体的实施中,我却没有落实这一点,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本节课中,我应该把问题情境放给学生之后,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找化简的方法,这样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才高。而对于多种方法化简比,是想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来完成的 ,本节课也没有体现出来。

2、在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对化简比与求比值区分不清。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备课时要预设问题,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去发现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这样学生对化简比和求比值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

3、概念没有深入。什么是最简整数比?化简比有什么标准?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同学,教材中也没有明确化简比的要求。在教学时,我把这个知识点明确出来,通过练习让学生归纳最简整数比的特征。另外在给出概念后,后面的例题中我继续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对每个化简比的结果都请学生对比概念检查,这样学生的印象才深刻。新的教材,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新的思考。如何更好的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效率,还是需要自己不断的思考和提升的。

通过教学我的几点思考

(1)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多种解题思路为突破口,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比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比的化简的层层练习,能增加学生解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题。同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学生对比和比值区分不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对比练习,让学生自己得出两者的区别,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对比和比值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寻求不同题目的解决方法中巩固化简比的方法。

篇6: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教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与以前人教版的《比的化简》有较大的区别,它是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商不亦或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教材中没有提及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时我首先通过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哪杯水更甜。让学生发现比可以化简,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两个相关比之间的联系。教学时先让学生复习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除法、比之间的联系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比的化简,学生自然会联系到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进行化简。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我发现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要比老教材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学生更易接受。

篇7: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与以前人教版比的化简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它是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除法中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

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多种解题思路为突破口,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如比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可以互通的,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学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的教材,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新的思考。如何更好的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效率,还是需要自己不断的思考和提升的。

篇8:《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注重了一下两点:

1.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对化简比的理解,自己在练习中归纳化简比的方法……每个环节的问题设计几乎都从学生出发,注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概正是因为如此,学生学的也比较主动。

在课堂上有时学生会漏写了括号,我指着学生的演板让学生评价,他们竟真的.发现问题了,于是“比的前项、后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要添括号”就根植在学生意识之中,这才有后面总结化简比的方法时,有学生补充化简比的方法:遇到小数比,可先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前项和后项扩大相同倍数变成整数比,再化简比。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此显示无疑。如果我们的课堂上的学生都是如此,我们的课堂将充满灵动力。

2.练习层次鲜明,照顾到了个性差异。

我安排了模仿练习、提高练习、巩固练习和拓展延伸,循序渐进,使学生练而不厌,让学生一步步体验化简比的方法,为后面概括做了准备。化简比时我并不强调学生必须用哪一种方法,根据他们的知识经验,允许他们选择自己喜欢,又拿手的方法。在练习中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选择地做不同数量、不完全同类的题,既照顾了其个性差异,又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感受到,只要我们把握好教材,理解好课改的理念,多注意教学策略,同样能使我们的计算教学教出“甜”来。

篇9:《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比的化简与以前比的化简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它是直接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除法中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

对于比的'化简,是仅仅需要学生会化简就够了,还是需要对比的化简意义进一步理解?我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比可以化简,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两个相关比之间的联系。在学生通过复习商不变性质与分数基本性质,再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除法和比之间的联系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比的化简,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进行化简。(在这里,教材并没有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讲解)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发现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要比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学生更能接受。同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学生对比和比值区分不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对比和比值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教学我有几点困惑:

(1)首先是对“=”的困惑,在求比值的时候能把比(表示关系)与比值(数)用等号连起来。这是我产生的第一个困惑。

在化简比和求比值的过程中也是先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把比化成分数或者除法,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或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进行化简,最后根据要求把结果化成比或比值,整个过程都是用“=”号。

(2)教材中没有出现分数比的形式,这是我的第二个困惑。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教材中如果出现了分数比的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对比和比值的混淆,但有助于学生更清楚认识比和比值。

通过教学我也有几点思考:

(1)通过对比的学习,能增加学生解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题。

(2)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多种解题思路为突破口,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如比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可以互通的,通过对比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0: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比的化简这一课,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生活中熟悉的生活情境,同学们,我和我女儿每天都要喝蜜糖水,有一天,我调帛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蜜糖,360毫升水,而我女儿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我俩调制的蜂蜜水,哪杯水更甜 学生听了这一问题,展开了激励的`讨论,到底哪杯水更甜呢此时学生体会了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实际上是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来化简比,从而学生经过交流知道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课中,有同学还说到:“老师,在我们生活中煮菜材料一样,调盐,油比例不一样,味道就不一样,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怪不着有大厨小厨之分了.”这位学生的说法,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我还奖了他一个大红苹果贴到雏鹰奖台上.纵观整堂课,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成功之处

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2,让学生积极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教师从不包办代替;

3,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不足之处

在课堂上我没有强调指出,化简比最后不能写比值,导致学生做错,如有学生化简比时出现如下错误:

168:84=2, 1.2:0.12=1

篇11: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比的化简这一课,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生活中熟悉的生活情境,同学们,淘气和笑笑每天都要喝蜜糖水,他俩调制的蜂蜜水,哪杯水更甜?学生听了这一问题,展开了激励的讨论,到底哪杯水更甜呢?此时学生体会了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实际上是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来化简比,从而学生经过交流知道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纵观整堂课,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成功之处

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2、让学生积极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教师从不包办代替;

3、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对化简比的理解,自己在练习中归纳化简比的方法……每个环节的问题设计几乎都从学生出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概正是因为如此,学生学的也比较主动

5、练习层次鲜明,层层递进。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安排了模仿练习(化简整数比)、提高练习(化简小数比、分数比)、综合练习,循序渐进,使学生练而不厌,让学生一步步体验化简比的方法,为后面概括做了准备

6、我注意照顾个性差异,分层练习。化简比有几种类型,我并不强调学生必须用哪一种方法,根据他们的知识经验,允许他们选择自己喜欢,又拿手的方法。在最后的综合练习中,我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选择地做不同数量、不完全同类的题,既照顾了其个性差异,又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不足之处

在课堂上我时间把握不好,有的地方浪费时间,造成预定计划没完成。

篇12: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首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比可以化简,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两个相关比之间的联系。在学生通过复习商不变性质与分数基本性质后,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除法和比之间的联系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比的化简,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进行化简。(在这里,教材并没有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讲解)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发现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要比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学生更能接受。同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学生对比和比值区分不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对比和比值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篇3

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以前教人教版教材久了,总觉得新版不如老教材系统性强,练习量也不够。但是我在教学中感悟出,新教材非常人性化,生活化,灵活性强,新教材的编排自有它的道理。所以如何使用好教材,使之发挥其特长和优势,是我们应该认真反思的问题。

2、教材中虽没有提及分数比的形式,但是在一个化简比的例题中出现了分数比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渗透分数比的知识,并注意强调分数比在读法上的不同。

3、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化简比与求比值区分不清。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在备课时要预设问题,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去发现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这样学生对化简比和求比值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4、什么是最简整数比?化简比有什么标准?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同学,教材中也没有明确化简比的要求,我以为在教学时,我们应该把这个知识点明确出来,让学生明白:当比的前项和后项为负质数时,这个比老式是最简整数比。

5、在教学中发现当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位不一样时,学生使用商不变性质就比较容易出错。如:0.7∶0.08在这方面老师要多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并多举这方面的例子让学生加以巩固。

篇13: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以前教人教版教材久了,总觉得新版不如老教材系统性强,练习量也不够。但是我在教学中感悟出,新教材非常人性化,生活化,灵活性强,新教材的编排自有它的道理。所以如何使用好教材,使之发挥其特长和优势,是我们应该认真反思的问题。

2、教材中虽没有提及分数比的形式,但是在一个化简比的例题中出现了分数比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渗透分数比的知识,并注意强调分数比在读法上的不同。

3、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化简比与求比值区分不清。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在备课时要预设问题,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去发现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这样学生对化简比和求比值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4、什么是最简整数比?化简比有什么标准?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同学,教材中也没有明确化简比的要求,我以为在教学时,我们应该把这个知识点明确出来,让学生明白:当比的前项和后项为负质数时,这个比老式是最简整数比。

5、在教学中发现当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位不一样时,学生使用商不变性质就比较容易出错。如:0.7∶0.08在这方面老师要多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并多举这方面的例子让学生加以巩固。

篇14: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与以前人教版比的化简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它是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除法中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

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多种解题思路为突破口,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如比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可以互通的,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学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的教材,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新的思考。如何更好的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效率,还是需要自己不断的思考和提升的。

教学时我首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比可以化简,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两个相关比之间的联系。在学生通过复习商不变性质与分数基本性质后,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除法和比之间的联系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比的化简,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进行化简。(在这里,教材并没有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讲解)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发现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要比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学生更能接受。同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学生对比和比值区分不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对比和比值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篇15:比的化简反思

《比的化简》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目的。我是通过 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比可以化简,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两个相关比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复习商不变性质与分数基本性质,再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除法和比之间的联系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比的化简,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进行化简。

(在这里,教材并没有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讲解)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发现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要比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学生更能接受。同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学生对比和比值区分不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对比和比值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篇16:比的化简反思

通过教学我的几点思考:

(1)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多种解题思路为突破口,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比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比的化简的层层练习,能增加学生解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题。同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学生对比和比值区分不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对比练习,让学生自己得出两者的区别,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对比和比值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寻求不同题目的解决方法中巩固化简比的方法。

篇17:比的化简反思

(1)首先是对“=”的困惑,在求比值的时候能把比(表示关系)与比值(数)用等号连起来。这是我产生的第一个困惑。

在化简比和求比值的过程中也是先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把比化成分数或者除法,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或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进行化简,最后根据要求把结果化成比或比值,整个过程都是用“=”号。

(2)教材中没有出现分数比的形式,这是我的第二个困惑。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教材中如果出现了分数比的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对比和比值的混淆,但有助于学生更清楚认识比和比值。

通过教学我也有几点思考:

(1)通过对比的学习,能增加学生解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题。

(2)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多种解题思路为突破口,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如比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可以互通的,通过对比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8:比的化简反思总结

通过教学我也有几点思考:

1、以前教人教版教材久了,总觉得北师大版教材不如人教版教材的系统性强,练习量也不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北师大版教材也并非一无是处,它的编排自有它的道理。使用什么样的教材并非教师所能改变的,但如何使用教材,使之发挥其特长和优势,是我们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2、通过对比的学习,能增加学生解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题。

3、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多种解题思路为突破口,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如比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可以互通的,通过对比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9:比的化简反思总结

比的化简与以前比的化简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它是直接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除法中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

对于比的化简,是仅仅需要学生会化简就够了,还是需要对比的化简意义进一步理解?我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比可以化简,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两个相关比之间的联系。在学生通过复习商不变性质与分数基本性质,再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除法和比之间的联系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比的化简,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进行化简。(在这里,教材并没有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讲解)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发现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要比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学生更能接受。同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学生对比和比值区分不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对比和比值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比的性质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比的认识》教学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精选19篇)】相关文章:

比的认识教学反思2022-11-15

比的意义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2022-05-04

比的认识教学反思2024-03-09

一个降落伞包教学反思2023-02-10

六年级数学教案2024-04-09

六年级数学教案精选2024-02-06

认识比教学反思2023-08-26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2022-05-06

比教学反思2024-01-30

数学比的基本性质课件2023-12-2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