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反思(共19篇)由网友“gundamaegis”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关键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注意两点:
第一,相同数位对齐;
第二,从个位算起。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联系口算过程中能理解列竖式计算时的写法,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在独立列式时错误很多,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主要是数位对不齐,有的学生把一位数加减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对到十位上,造成计算错误。
2、横式上的得数不写。
3、有的学生在写竖式时,总是把数字或符号抄错,如把23抄成32,把加号抄成减号。
4、有的学生竖式是写对了,但在具体计算时把减法当加法在做,或把加法当减法做。
5、有的学生口算了以后再把答案写在竖式上。要不就干脆连竖式也没有,直接一个横式。还有的学生先在横式上口算答案,再列竖式计算,造成横式和竖式两种答案。
对于学生的错误进行教学反思及改进:
1、我觉得规范学生的书写是很重要的,小到竖式从哪个位置开始写起,画横线用直尺比着画,都要严格要求。为此,学生的竖式写法规范、整洁。
2、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受口算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通过具体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竖式的练习,逐步使学生明白,笔算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比较简便。
改进措施:
1、加强平时的练习,使学生达到熟能生巧。
2、规范竖式的写法,严格按要求去做。
3、对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加强联系,减少错误。
数学教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
篇2: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关键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注意两点:
第一,相同数位对齐;
第二,从个位算起。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联系口算过程中能理解列竖式计算时的写法,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在独立列式时错误很多,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主要是数位对不齐,有的学生把一位数加减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对到十位上,造成计算错误。
2、横式上的得数不写。
3、有的学生在写竖式时,总是把数字或符号抄错,如把23抄成32,把加号抄成减号。
4、有的学生竖式是写对了,但在具体计算时把减法当加法在做,或把加法当减法做。
5、有的学生口算了以后再把答案写在竖式上。要不就干脆连竖式也没有,直接一个横式。还有的学生先在横式上口算答案,再列竖式计算,造成横式和竖式两种答案。
对于学生的错误进行教学反思及改进:
1、我觉得规范学生的书写是很重要的,小到竖式从哪个位置开始写起,画横线用直尺比着画,都要严格要求。为此,学生的竖式写法规范、整洁。
2、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受口算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通过具体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竖式的练习,逐步使学生明白,笔算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比较简便。
改进措施:
1、加强平时的练习,使学生达到熟能生巧。
2、规范竖式的写法,严格按要求去做。
3、对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加强联系,减少错误。
数学教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
篇3: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反思
新课改明确指出,计算应该与解决问题紧密相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因此本课中我重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学生能够进行探究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感受、体验知识,从而学会学习,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我首先创设光明小学二年级学生将要去鸟岛游玩的情景,接着出示交通工具――船,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提出各种问题,这时教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
2、重视计算方法多样化
在合作中学生想出了多种口算方法,其中有个学生提出这个方法:31+23先把31分成30和1,在把23分成20和3,然后30+3=33,33+20=53,53+1=54,这时有其他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用20+30=50,1+3=4,然后再算50+4=54这样比较简单。我适时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这两种方法都行,但第二种方法更优。
3、亲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本节课把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放在坐船这样一个问题情景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想办法把两位数变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这样两位数加两位数就变成学生都会口算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了,顺利完成了口算技能的迁移。同时,允许算法多氧化,体现数学的个性化,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4、练习形式多氧化
活泼多样的练习形式,使学生在掌握和巩固计算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乐趣。
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在学习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能通过摆小棒来进行口算,并能逐渐脱离小棒来说出计算过程,只是速度比较慢。
这节课是学生再次接触竖式,虽然算理相同,计算的难度不大,但是学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数位对不齐,有的学生把一位数加减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对到十位上,造成计算错误,这部分同学出错的原因还是对于算理没有理解透彻,在练习中还要强调。还有一些问题是学生还没有适应竖式的写法,练习不够引起的`,如,横式上的得数不写。还有就是有的学生在写竖式时,把数字或符号抄错,如把32抄成23,把加号抄成减号;有的学生竖式是写对了,但在具体计算时把减法当加法在做,或把加法当减法做,这和学生平时的习惯有关,在平时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各种数学习惯的培养。当然这些问题预先都有想到,学生不可能一学就会,一会就不出错,在后面的练习中,我会注意,多加强调,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
6、但我没有注重学生互相交流,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交流是学生的天性,学生总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与别人一起分享。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并没有要求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既要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取长补短,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注意让学生去用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学生自然学得不够轻松,学得很被动。我更没有注意学生的确实际情况,讲的内容太多,而且练习作业也做得不够,以后我会注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踏实一点,要尽量做到精讲多练。
篇4: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这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要把机会多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我们的改革才能有好的结果。
篇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竖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为他们今天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内容我都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或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本组的计算方法,再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积极创造,寻求更加简便的计算方法。在展示交流中互相质疑,补充回答,完全是学生自己在自主学习。作为老师的我,只是学生在出现不知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给予引导或补充,让学生自己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既不影响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通过此节课,我明白了教学中的重点就是知识点,难点就是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所以,课前一定要熟悉教材,备好课,备好学生,加上老师的创新就能上好课。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会以这节课为起点,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反思自己,多钻研,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努力的我会迎来美丽的彩虹。
篇6:《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1、鼓励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呈个性化发展。
我们的教学要关注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的意义建构,计算教学强调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所运用的方法必然多样化。因此,在新授内容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每个学习小组内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一环节,目的是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在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在此基础上,我还远不能满足,又提出了算法的优化,这让学生懂得了解决问题既可以用多种方法,又可以在众多方法中优中选优,拓宽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学中我们应把教材视为教与学的素材,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这节课中,我以教材提供的主题图为素材,加工处理成连贯的“情境串”,并从中生成教学所需的“问题串”,对于教材中的情境不再是单纯的出示情境图,而是将它与课外知识结合起来,既作为知识的载体,又作为内容新颖的课外知识介绍给学生,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练习中的各个题目均与情境紧密结合,吸引学生参与,使他们兴趣盎然。练习设计由浅入深,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
篇7:《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的口算。(和在100以内)
课前我先准备了几道整十数的加减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题目,学生做起来非常快。然后告诉学生,笔算是有效的计算方法,而口算方法灵活多样,可以更快速地进行计算。今天学习的口算就是要将复杂的两位数加减法转化成我们比较熟练的加减法,从而加快计算速度。这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为了使计算教学不至于太枯燥,使数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以二年级四个班乘船去鸟岛游玩为主线,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在探索口算方法时,让学生充分思考,把学生的想法在全班进行交流,让大家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爱动脑的好习惯。在口算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能理解的口算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我采取小组评比奖小红花的方法。每个组轮流派代表进行口算,根据他们口算的正确、快慢、口算方法适当三方面来进行总体打分。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口算速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是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有疑惑和不足的地方。
在创设情境引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式时,我用了过长的时间让学生来提问。学生思维活跃,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这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存在,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教育机智,并能够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引导,从而更好地把握时间。我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好。
由于学生先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先入为主”的观念使部分学生倾向于在心里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对于口算有种不重视的嫌疑,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不太高。另外,对于《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出现的算法多样化及优化的评价该如何实施,是本节课面临的又一个挑战。虽然教学过程比较民主,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但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因此,本节课教学后,学生的计算方法依然停留在相同于笔算的从个位算起的方法上。
篇8:《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口算方法。所以,让学生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掌握口算方法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在备课时我预计孩子能想到计算57+29=86的多种口算方法,体现出算法的多样化,同时我认为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合理有效的方法,所以对众多方法进行比较和算法的优化,帮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但是在算法的优化上,我觉得我的处理有些仓促,如果将孩子的`各种算法出示在一张幻灯片上,通过交流、比较,这样效果会更好、更直观。
而在计算57-29=的口算方法上我备课时就认为这个难度稍大些,因此我课件上设计了一种方法是:将29看成30,用57-30=27,27+1=28。但是课堂上出乎我的意料,有两个孩子想出了不同的算法。
一个学生的方法是:将57看成59,
用59-29=30,再用30-2=28
另一个学生的方法是:把29看成27,
57-27=30,30-2=28
虽然我准备的方法和孩子们类似,但是我认为这是本节课精彩的地方,因此我就没有出示我的方法,这也让我重新认识到要充分信任学生,大胆地放手,激励学生勤于思考。课堂上有些情况并非我们主观臆测的,我应该善于抓住教学中学生精彩的地方并让它成为一个个亮点。
其次是对于这两个孩子想出的好的方法时,我认为自己的评价语不够丰富,如果能多用些鼓励的话语表扬他们,同时鼓励其他孩子向他们学习,课堂效果会更加的好。
本节课口算有些枯燥,总是孩子说算法,孩子会表现出厌烦的情趣,这是课前我想到的,因此我设计了男女生竞赛、小组大比拼的形式激励孩子学习的欲望,但是缺少了合理的规则和评价标准进行比拼,因此设计的游戏显得逊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小组大比拼环节,我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学习小蜜蜂之间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共同进步,但是并没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不成熟之处请各位老师们多多指正。短短的40分钟的课,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它再次提醒我: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多反思、多学习。谢谢!
篇9:《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
关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比较容易懂,所以我采用放手让学生讲口算的方法,很多学生挖空心思想方法,方法是想出来很多,但一堂课下来,学生用的较多的还是最初的那种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的分三步走的方法,至于其它的'方法,只是出了一下场,根本没有学生想到用起来。那能说三步走的方法不好吗?不可以啊,因为他也算得很熟练,速度也挺快的啊。那究竟出示其它方法有用吗?又该怎样优化呢?这是上这堂课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一边讲优化算法,一边又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似乎两者难以两全。因此在今天的课堂上我有意识的叫两步算的学生回答是如何口算的,让其他学生对两步走有一定的认识,慢慢地在他头脑中渗透,希望学生能有一定的感悟。
另外,学生计算方法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学生在做题时总是容易出错,有的是粗心大意;有的是以前学过的加减法不过关。没有一定的训练,如何进行准确地计算呢?所以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新教材有很多优点,但有时我觉得新教材中给学生练习的系统性不强,虽说是加强了理解能力的培养,可是学生的计算能力无法提高,学生总是没有机会大量练习,这样形成了计算不太过关的现象。所以我们还是要让学生多进行训练,因为口算应该是必须人人过关的。
篇10:《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和上一节课相比,区别就是:加法需要进位,减法需要退位。从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入,让学生去关心他们熟知的卡通人物欢欢和乐乐所作的事,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说一说,使学生把收集的信息在头脑中进行了整理,从而能更好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建立在二十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的。通过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学具,动手摆一摆,在操作过程中体验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学生可以看到多样化的计算方法,拓宽了他们的思路,同时也让他们在比较中寻找最为方便的计算方法。此外,集体的合作还能让学生体会到集体智慧的成果。
在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加减法计算中,减法一直是大部分学生的难点,多种算法的展示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多方位的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选择他们能理解并运用的计算方法。这是包括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退位和不进退位)的综合练习,数墙是上学期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堆数墙比赛“看谁的数墙堆得高又稳”,能让学生综合所学进行运用,既巩固新知,又能让学生玩的开心。
先来说进位加法:
如:27+5,有两种主要算法:
1、把27分成20和7,先算7+5=12,再算20+12=32,所以27+5=32。(也就是把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再算两位数加整十数)
2、把5分成3和2,先算27+3=30,再算30+2=32,所以7+5=32。(这种方法,渗透了凑十的思想,27+3可以先凑到30,所以把5分成3和2)
从课堂反馈来看,由于第一学期教进位加法时,比较注重凑十的思想,所以两种算法,学生比较喜欢用第二种方法。
再来说退位减法:
如:32—5,也有两种主要算法:和上面两种正好是对应的。
1、把32分成20和12,先算12—5=7,再算20+7=27,所以32—5=27。(由于个位上的2不够减5,所以要把32分成12和20,这个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有困难,所以在课堂上,我增加这样的一个单项训练)
2、把5分成2和3,先算32—2=30,再算30—3=27。(这个和上个学期学习退位减法的思路比较接近,所以学生相对来说对这种方法理解起来快一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所以一定要让学生能够熟练计算。现在每天都是一节新课,所以爸爸妈妈在家可要让学生多练口算,提高他们的正确率和速度。
篇1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教学反思
今天早上我讲的这一课,主要学的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这一课我一直觉得不是很难的,很多孩子都可以做出来了。但是到上课的时候总会给你发生一些异想不到的事。第一节课是在1班上的,1班的孩子我一直觉得不错,可能是他们已经适应了我的教学方法了。整个课上,孩子们都是很活跃,让我觉得这节课上的是不错的。今年我的课主要是让孩子们说,其实那些问题是很简单的,但是让他们说一名完整的话,或是完整的来表述你要他们表述的意思,还有些难,现在我就一真在训练他们,只要是他们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一定要他们来说,比如:前天上的整十数的加减法,当我把第一个式子列出,20+30= 孩子们就很快的把答案说出来了,那我就会紧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我都看不出来,谁想给我说一说。这个孩子们高兴的都要说。(这时课上有些乱,但是课堂变的不那么呆板了,有了一些活跃,刚开始,课堂的掌控不是很好,但我相信一直这样,他们会变的很好的。)有的孩子就能说的很好,有说可以把0去掉,2+3是5,在把0写上,就是50了。还有一个孩子说个位和个位的加,十位和十位的'加,我当时一听,就觉得孩子们太厉害了,总结性这么强的话,一年级的他们就可以说出来,真的感觉很震惊。在课上难的问题孩子们就可以自己解决了。今天我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我同样用的是一样的方法,在1班上完我觉得还不错,在下课时孩子们过的只留下一个要我来慢慢抓的。可在2班就出现了差错。
用的是同一种方法,可是2班在我上完一节课后,还有将近6个的孩子说他们不会,不会算。我当时有些懵,一直觉得不难的竟然人6个左右的孩子说他们不会算,过后想了想,好的学生在听完别人的说法后,可能自己就慢慢理解了,学习底子差的孩子,自己本身就不是很能跟上的,那好学生在解释这个问题时,他们有可能是听不明白的。还是要你来给他们慢慢讲的。有的孩子是做的题多了,虽然嘴上说不清楚是怎么做的,其实在他们的心里已经是有点点的思路的,知道是怎么回事的。
我相信孩子们这样一直的训练下去是会变的更好的。首先,让他们喜欢上数学课,其次还让孩子们从以前的呆板课堂变成了活的课;我相信他们会变的更好的。
篇1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授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这对以后学习进位加法有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在前几天就准备好了精美的ppt动画,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保证本节课顺利的进行,孩子可以明了的接受知识并理解算理。
刚开始的引入,进行的`很顺利,孩子们很配合,可到后来的探讨算法时,如:45+30,让学生自主探讨,或用计数器或用小棒,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自己动手拨珠子操作,但有的孩子趁机讲话打闹着玩,待操作完毕,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算理的时候,孩子都沉默了,都知道得数为75,但是就是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引导,只有几个孩子可以明了的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
接着讲授45+3=时,还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来完成,孩子也都知道了该如何解答这类题目。其实本节课的重点及时让学生明白如果加30就在十位上拨三颗珠,如果加的是3就在个位上拨3颗珠子,然后我开始做练习,实验学生掌握的怎么样,不愿意说出来是不是在心里懂了呢?
练习题,让学生做,学生都可以指出来该在哪个数位上拨珠子,也都可以准确的得出得数,这证明他们是会的,我在想,是这个过程不好用语言来表达,还是我的语言不够精准呢,让孩子不知道该如何说呢?
我想应该是后者,以后在教学中要多让自己的语言精练,一针见血。
篇13:教学设计:两位数加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算法的`多样化,能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教师: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出示下面的练习题。40+50=20+30=40+50=3+3=11+5=12+6=
抽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是什么方法,是怎么想的。
教师: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就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月饼情景图。
教师: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左边有2盒和3个月饼,每盒10个月饼,2盒就是2个十,就有20个月饼,加上3个,就是23个,右边有3个月饼。
教师:问一共有多少个月饼,怎么列式?
指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就是求左边的月饼和右边的月饼的和。
教师:怎样求23+3等于多少呢?能看图说一说计算过程吗?
引导学生看图说:左边2盒月饼表示的是2个十,先把左边的两盒月饼放在旁边,左边的3个月饼加上右边的3个月饼,3+3=6,最后加上左边的2盒月饼就是20+6=26。
教师追问:为什么不左边的2盒去加右边的3个月饼呢?
指导学生回答:左边是2盒,表示的是2个十,右边的3是3个一,2个十是以十为计数单位,3个一是以一为计数单位,它们的计数单位不一样,所以不能加在一起。
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左边的3个能和右边的3个加在一起呢?
指导学生回答:左边的3个月饼和右边的3个月饼,它们都是表示3个一,它们的计数单位是一样的,所以这两个数能合并起来。
教师:对了,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左边的2盒月饼表示的是2个十,左边的3个月饼和右边的3个月饼都表示3个一,它们的计数单位相同,计数单位相同,它们的数位就相同,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3个月饼和3个月饼合起来是6个月饼。6个月饼再和20个月饼合起来,就是26个月饼。
教师一边总结一边板书,如下图。
教师:我们还可以从数的组成来理解23+6,我们可以这样想,把23分成20和3,然后怎样加呢?
引导学生说出3+3=6,20+6=26。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如右图)。
教师:我们还可以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方式,验证23+3是不是等于26。
学生计数器计算23+3等于多少,教师巡视,并做相应
指导。抽学生汇报。
教师:谁能来说说你的结果?
教师:你是怎样计数器计算的?
引导学生说:先在计数器上拨23,2拨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3拨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然后再加上3,3表示的是3个一,所以3应该加在个位上。最后十位上有2颗算珠,表示2个十,个位上有6颗算珠,表示6个一,就是26。
教师:加的3为什么要在个位上拨,而不在十位上拨呢?
引导学生说:个位上的3表示的是3个一,十位上的3表示的是3个十了,题中只要求加3个月饼,没有要求加3盒月饼,所以就只能在个位上拨3个一。
教师:说得真好,我们也来像他一样一起说说,拨拨。我们先在计数器上拨23,注意,十位上的2表示两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算珠,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在个位上拨3颗算珠;再加上3,3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所以我们也要在个位上拨3颗算珠,拨好了吗?
教师:是多少呢?
教师:上面我们采了看图说23+3的计算方法,想数的组成说23+3的计算方法,拨算珠说23+3的计算方法,这些思考的方式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在计算时我们都关注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同学们知道在计算23+3中哪一点最重要吗?
引导学生说出个位上的数对着个位上的数相加地最重要。
教师:对!只要遵照这样的计算方法,就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我们这个方法来算一算23+4,42+6,5+21,73+5。
抽学生计算,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强调个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2.教学例2
教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23+3的计算方法了,现在老师想把题改一改,你还能计算吗?
教师:现在老师把3个月饼换成了3盒月饼,你又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左边有23个月饼,右边有30个月饼。
教师:同样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又该怎样列式呢?
教师:想一想,怎样算23+30呢?你能刚才的方法在图中看出来吗?
引导学生说:把左边的2盒和右边的3盒放在一起,加起来就是5盒,把单独的3个月饼放在一起。5盒就表示5个十,3个表示3个一,所以50+3=53。
教师:是这样的吗?(出示下图)
教师:和上一道一样,除了看图计算,我们还可以采在计数器上计算和想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式来算23+30,下面请同学们选一种喜欢的方式来计算,然后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汇报,先抽计数器计算的学生汇报。让学生说出计数器算23+30,先在计数器上拨上23,再在十位上拨上3,这时计数器上的结果是53。
教师追问:你第二次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3而不在个位上拨3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第二个加数30是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教师:有想数的组成算23+30的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引导学生说:把23分成20和3,先20+30=50,再50+3=53了。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如右图)。
教师:不管哪种方法计算23+30,在计算的时候都要注意什么?
篇14:教学设计:两位数加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护绿行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板贴、计数器板贴、珠子板贴。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孩子们,请看屏幕,这是咱们校园的一角,五颜六色的花儿开得这么漂亮,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看亮亮、东东和芳芳已经行动起来了,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3条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啊?
学生可能提出:
(1)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2)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3)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师:要解决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要解决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该怎样列式?那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呢?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26+3、26+30、30+3,追问: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把几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孩子们,像30+3这样的整十数加一位数我们已经学过了,得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3(棵)
师:现在我们知道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30棵花。
【设计意图】以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熟悉的校园护绿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环保教育。直接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思考阶段,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1)选择学具,自主探究。
师:那26+3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说:等于29。
师:为什么等于29呢?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研究研究好吗?
(学生也可能拿不准。师: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算一算好吗?)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同桌准备了一些小棒和一个计数器,两个人先商量商量,一个人用小棒,一个人用计数器,然后算一算研究研究。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用小棒或计数器把研究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6根加3根?教师适时把9根单根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6根和3根都是单根的,都表示几个“一”,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把3拨在个位上,不把它拨在十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一”,所以要拨在个位上。
师:我还有个问题,十位上这几个单个的珠子,它们表示――?
学生回答。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3=9,20+9=29。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小棒和计数器帮着我们把26+3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一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6+3=9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 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9(棵)
(5)随机巩固:①24+3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小能手:42+3=5+33=54+2=6+23=31+8=44+4=
2、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师:26+3你们会算了,26+30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再请小棒和计数器帮帮忙。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篇15: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认知结构,并能合理、灵活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法进位和退位的计算。
2、提高学生归纳、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4、培养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00以内加减法进、退位知识的整理以及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100以内加减法进位、退位知识的整理以及灵活运用。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老师的年龄和同学的年龄加起来是36,同学的年龄是8岁,那老师的年龄是多少岁?生:用34―8=26得出老师的年龄是26岁。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退位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吧!老师出示问题。
学校组织学生春游,一年级一班有23人,二班有22人,三班有24人,四班有25人。一辆大巴车限乘50人。请问马两个班级能共乘一辆大巴车?
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乘车时会碰到哪些问题?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肯定引导,鼓励拓展思路,尽可能多提出问题。
问题1:一年级一班和二班能合乘一辆车吗?列式计算。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23+22=
生1:计算23+22=时,我是用数的组成,先算23+20=4323加整十数再算43+2=45得到的数在加一位数。
生2:计算23+22=时,先算20+20=50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加,再算3+2=5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算40+5=45最后两个和再相加。
生3:我是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的方法,现在计数器十位上拨2个珠子和个位上3个珠子表示一一班23人,再拨十位上2个珠子和个位上2个珠子表示一二班人数。
生4:我列竖式的计算23+22=55的,相同数位对齐,2+2等于4,3+2等于5。
(二)探究新知
师:先来看情境图,学校开设运动会。小红、小亮、小东进行1分钟跳绳比赛。
人员
小红
小亮
小东
成绩数量
50
23
39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可能有:
(1)小红和小亮(小红和小东、小亮和小东)一共跳了多少下?
(2)小红比小亮(小东比小亮、小亮比小东少)多跳了多少下?
师:谁能列式?
加法:50+2350+3923+39
减法:50―2339―2350―39
师:那下面请同学们在本子上列竖式计算,请6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加法:50+2350+3923+39
减法:50―2339―2350―39
师:现在请同学们找出这些式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我发现加法减法算式都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生2:不同点是一个是求加法,一个是求减法。
生3:加减法算式里都有今为何退位,也有不退位和不进位。
生4:我们在进行列竖式计算时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棒!那我们一起检验一下吧。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小马虎做的题对吗?大家帮帮他吧!
44+48=
病因:个位4加8等于12,向十位上进了一,但没有进位。
改正:把进位的1加上。
60―17=
病因:看错了符号,把减法看成加法。个位上的0不够减7,向十位上借了一没有减去。
改正:把借走的一减去。
师:在笔算加减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1)认真审题,看清数字。(2)看清运算符号“+”或“―”。(3)相同的数位要对齐。(4)横式上不要忘记写计算结果。(5)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竖式时,要注意从十位数上借和进的“1”。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复习得很好,知道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和退位的计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我们要细心做、勤检查。那么,好的学习之后更要认真检验并复习,请你把学习内容分享给你的爸爸妈妈吧!
作业布置:
1、列竖式计算
82―23=50―43=28+43=59+23
2、解决问题
汽车上已坐42人,还差9人刚好坐满。这辆汽车有多少个座位?
列式:
答:这辆汽车有多少个座位。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口算
列竖式
篇16: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4+8 32-10 3+7 61-60
42-20 15+30 60+4 88-80
2、填空:
17=( )+7 68=60+( )
42=( )+2 93=90+ ( )
二、新授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又学过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今天我们要学习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1、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
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教师提问: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
(1) 想一想:二(1)班、二(2)班都坐这一艘船能坐下吗?
(只要把二(1)班和二(2)班的人数加起来,看一下有没有超过68人就可以了)
出示:23+31
教师引导学生想:怎样计算呢?能不能改成我们学过的口算?把31看成哪两个数的和?(31=30+1)这一道题该怎么加?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
想:23+30=53 53+1=54
教师:54小于68,所以二(1)班、二(2)班都坐这一艘船能坐下。
(2) 想一想:那如果二(3)班、二(4)班合乘这一艘船能坐下吗?
引导学生思考,该怎样列式?
出示:32+39
教师引导学生想:怎样计算呢?
想:32+30=62 62+9=71
引导学生小结谁能说说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
提问:还能想出别的算法吗?(鼓励学生用多种思考方法)
A、先算30+30=60,2+9=11,再算60+11=71,所以32+39=71。
B、先算32+9=41,再算41+30=71,所以32+39=71。
C、也可仿照笔算的方法,从低位算起。即个位上的2加9等于11,写1进1,十位上3加3等于6,再加进上来的1得7,也就是71。
教师:71大于68,所以二(3)班和二(4)班合乘这一艘船坐不下。
2、教学例2。
(1)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二(1)班和二(2)班合坐这一艘船能坐下。有没有坐满?没有坐满,那二(3)班还能上多少个人?该怎样列式?
列式:68-54
提问:能不能也改成已经学过的口算呢?把54看成哪两个数的和呢?口算时是怎样想的?
想:68-50=18 18-4=14
或这样想:把68看成60和8,54看成50和4,60-50=10,8-4=4,10和4合起来是14。
教师:因为68-54=14,所以二(3)班还能上14个人。
(2)二 (3)班上14个人以后,二(3)班还剩多少人?
怎样列式?列式是:32-14
那这一道题该怎样计算?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一个小组讨论,然后再汇报讨论的结果。
汇报结果:
A、列竖式: 3 2
- 1 4
1 8
B、把14看作10和4,32减10等于22,22减4等于18,所以32-14=18。
C、把32看作30和2,14看作10和4,2减4不够减,30就退1剩20,退下来的1表示1个十,10加2得12,12减4等于8,20减10等于10,10和8加起来是18。
3、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步骤。
三、巩固练习
数学书第93页的做一做。
分别指名口算,并说说怎么想的。
四、小结
1、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结并出示课题: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应注意什么?
篇17:《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说课稿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以学生乘船去鸟岛春游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整节课赋以活力生机。这部份内容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
3、渗透估算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认知目标: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以及与他人交流的情感体验。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难点: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具体教学过程阐述如下: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为教学情境,自然提出数学问题,在口算的过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让学生体会口算的多样性,同时也比较、发现,最优化,最简便的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同桌交流、讨论明确算理,在练习、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我将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三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一幅春天鸟岛的画面,并配上“春天大自然的声音”。)
师:春天来了,小草变绿了,花儿变红了,鸟儿也在树林里快乐的歌唱。春天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华光小学将组织二年级四个班的小朋友去鸟岛春游,找找春天的脚步,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快乐。
(这一环节,创设“去鸟岛春游”的情境,运用学生生活中现实、有意义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产生良好的积极的“探究心向”。)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理解图意:(课件显示课本92页主题图)
(1)瞧,小朋友们来到码头准备坐船去鸟岛。码头上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①乘船去鸟岛春游②各班人数③船限乘68人……
师:“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生1:不能超过68人。生2:可以正好是68人。生3:还能少于68人。)
(2)师:如果现在让四个班的小朋友同时乘坐这一艘船前往鸟岛,你估计一下能坐下吗?为什么?
师:那你们再估计一下,至少要准备几条船才能将四个班的小朋友和老师送到鸟岛上去?
师:如果每两个班乘坐一条船,有那些组合方式?
(第一种:二(1)和二(2)乘一艘,二(3)和二(4)乘一艘
第二种:二(1)和二(3)、二(2)和二(4);第三种:二(1)和二(4)、二(2)和二(3))
列式算一算每种组合方式每艘船上一共坐了多少人?你采用的什么方法计算?请学生到黑板演示,其他学生在下面尝试计算,并选择一道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2、探究算法:
交流23+31=?的计算方法。
生1:20+30=50 3+1=4 50+4=54
生2:23+30=53 53+1=54
生4:列竖式方法
交流32+39=?的计算方法。
生1:30+30=60 2+9=11 60+11=71
生2:32+9=41 41+30=71
生3:把39看作40 32+40-1=71
生4:列竖式的方法
师:口算方法很多,我们就不再一一举例了,你觉得哪一种口算方法比较简单,最适合你计算,你就选择哪一种。下面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告诉老师其他几道题你是怎么想的。
师:根据每艘船上的乘船要求,那种组合方式最合理、最可行?
其他两种乘船方案为什么不合理?你能想办法使其他两种不合理的乘船方案变得合理吗?(小组交流)引出减法算式
3、小结、揭示课题: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前面我们学过笔算列竖式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口算方法(板书课题)。在口算时,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今天,你们运用口算数学知识解决了那么多问题,你们真是一群聪明能干的孩子,让我们也跟着华光小学的小朋友们一起到鸟岛上去参观吧!
(这一环节,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获得经验。重视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空。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学会与人交流数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1、来到了鸟岛,鸟岛的管理员准备发给每个小组游览券,但是他想考考大家,过关才发,你们有信心通过测试吗?(“做一做”第1题)。比一比,在鸟岛上我们哪一大组的小朋友表现得最出色,
(这一环节练习的设计遵循“多样性、趣味性、开放性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开放性练习,既联系了已有知识,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创新精神。)
2、课堂总结、体验成功
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情感等进行全面总结,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同时,进一步系统、完善知识结构。)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探索的乐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的引入以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配以清新美妙的旋律吸引学生,接着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春游情境,观看美丽鸟岛的动态的影像,在练习设计中,改变枯燥抽象的数字计算练习,选取了一组寓有童趣的素材。它们以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使学生感到有趣、有桃战性,激发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从而诱发他们去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鼓励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呈个性化发展。
我们的教育要关注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的意义建构,计算教学强调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所运用的方法必然多样化。因此,在新授内容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每个学习小组内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一环节,目的是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在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学中我们应把教材视为教与学的素材,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这节课中,我以教材提供的主题图为素材,加工处理成连贯的“情境链”,并从中生成教学所需的“问题串”。练习设计由浅入深,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
篇18:《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这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口算方法,明确了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的道理,用竖式计算只是形式不同,算理相同,计算难度不是很大,所以教材把加、减法笔算合并在一起教学。教学首先从小学生出去游玩引入,为观察例题的图片做铺垫;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提出符合图意的问题,列出加法算式,借助学具进行计算,初步发现用竖式计算加法的运算方法,并把这一方法迁移到用竖式计算减法中。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竖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竖式计算的格式这一环节上,因为我认为只有学生真正懂得了竖式计算的格式,才能从根本上理解竖式计算的好处和用处,所以我着重强调两方面的教学内容:1、竖式的书写格式与规范;2、竖式的计算过程。因为是第一次接触竖式,学生在独立列竖式时仍然出现一些问题:
1、数位对不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列竖式不成问题,一位数加减两位数错误比较明显,总会个位上的数对到十位上,造成计算错误。我觉得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还不是很透彻,涵义还是比较模糊,因此教学中要多次强调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
2、横式上的得数不写。
3、因为不进位不退位的竖式相对简单,有的学生口算了以后再把答案写在竖式上。还有的学生先在横式上口算答案,再列竖式计算。
计算是个常抓不懈的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提升上来的,只有多将数学问题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来,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这样每个学生才有自主发展和创新的机会,我们的教学效率才会有所提高。
篇19: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教学反思
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联小教师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我感到无比荣幸。在参与讲课的几名联办小学教师中,我可以说是年龄最大,教龄最长,应该说也是经验最丰富的。在2005年的时候我就参加过全市的讲课比赛获得了二等奖,我也曾经执教过县里的公开课。对于本节课课前我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对教材内容、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了研究分析,对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了较充分的预设,可以说是信心十足,没想到上课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我始料未及的现象以至于弄得手忙脚乱。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我是严格按照临沂市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来设计的,课堂上我也充分尊重学生,把探索知识的过程完全放给学生去完成,让他们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做到了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定位。可正是这个原因课堂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如:对于三种乘船方案的'研究上,学生开始说的不完整,只是说出两个班,其余两个班没说,我并没有进行任何提示,而是让其它同学补充,把话说完整,可是一连叫了好几个学生都没有说完整,等到把三种方案说完就花费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
再如:口算23+31这个算式时我也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他们进行小组交流,可当我巡视时却发现六个小组都只想出了一种方法,而且方法都是一样的,我也参与两个小组进行交流,可学生对我的方法没有理会,以至于在全班交流时也只出现了一种方法,迫于无奈我只好进行了提示,到最后也只有一名同学能理解。正是在这些环节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才最终导致了后面的减法的口算和练习题没有时间去完成。这充分说明我在教学过程的调控,教学环节的把握方面还存在的缺陷。
通过本节课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把课堂组织的得心应手、轻松自如,真的是很不容易。听了孙老师的课更让我深深体会到我现在和这些名师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驾驭课堂、组织学生、教学机智等方面我还有很大的需要提升的空间。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加强学习,就像孙老师一样,仔细研究教材,认真学习教师教学用书,认真研究每一学生,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优秀教学反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反思(共19篇)】相关文章: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2023-01-25
口算两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2023-01-22
两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2023-01-19
沪教版:一年数下《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教学反思2023-11-18
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期末复习计划2023-05-1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2022-08-26
整十数加教学反思2023-08-28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2022-08-12
一年级数学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2022-05-26
整十数加减及一位数的减法教学反思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