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抛运动》教学反思(锦集12篇)由网友“gxxxxxx”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平抛运动》教学反思,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平抛运动》教学反思
在本周的教学中,我们学习了《平抛运动》,本节课是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研究的第一个曲线运动,对学生来说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平抛运动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出平抛运动各分运动的性质,然后总结运动规律,然后加以运用。我第一次试讲时,先复习什么是曲线运动,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复习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明确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然后按课本的顺序,先了解什么是平抛运动,然后就从理论分析,实验探究来认识平抛运动各分运动的性质。
讲完后,学生问为什么要将平抛运动进行分解,这使我认识到,这样平铺直叙的讲解,学生不明白我们的意图,就不会主动进行探究,只能是老师让怎么干,就盲目地跟着干,效果当然不会好。后来,我就修改了教案,先创设问题情景,做了一个平抛小球的游戏,然后提出问题:已知抛出点的高度和人与目标之间的水平距离,求要想投中目标,出手速度应多大?大多数学生想到的是用 来计算,但苦于不知道时间,无法求解。这时老师提示:适用于什么运动?平抛运动能用这个公式求解吗?学生会恍然大悟: 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不能用它求解平抛运动。
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已有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此时教师进行点拨: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道两个直线运动可以合成出一个曲线运动,那么一个曲线运动也可以分解为两个直线运动。不妨将平抛运动分解为两个直线运动来研究。怎么分解?各分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他们就有了探究的欲望,然后再开始探究,这样效果就好一些。所以探究式教学一定要找好切入点,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成功就在于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明确了实验探究的目的,从而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较大,无论是刚开始的理论分析还是实验方法的设计、对实验结果的预测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判断方法的阐述上,学生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其次是整节课教学过程比较流畅,遵循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流程: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验探究―规律总结―规律应用,在规律总结完后,回过头研究本课开始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讨论,自己提出解决的方法。一是起到了知识的学以致用,二是通过讨论,加强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会主动学习,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学生通过讨论,绝大多数同学按照平抛运动的规律能够解答出来。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引路人,避免了教师的包办代替,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强化学习的兴趣。最后通过拓展一步,进一步加深平抛运动的理解。课堂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生在理解接受平抛运动的规律时相对比较轻松。
纵观整节课,自我感觉较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的较多,但离新课改的要求还差的很远,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2:《平抛运动》教学反思
《探究:平抛运动》是一节实验课,希望通过本节课做两方面的尝试:
第一、如何提高盲生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对物体的运动有所认识,特别是对有物体的真动知觉、空间知觉的建立提供核实有效的方法。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一些简单的物理情景对于许多的同学(特别是全盲的学生)无法准确的还原为头脑中的景象。这种感知觉的素材的缺失直接导致学生无法建立有效的运动表表象,所以概念无法建立,思维无法形成。高中阶段作为中学生训练空间思维的最后一个关键期,只有在平时的课堂注意让同学们多参与、多触摸、多感知,才能弥补从婴幼儿时期就滞后的运动感知觉的思维素材,完善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第二、在低视力、全盲生混合编班的背景下,物理教学遇到了教学挑战,其中物理实验教学更是有许多不便,比如从设计、分组、实施等方面都是这样的,怎么让同学们都参与进来?是互相配合好,高效的实施实验方案,讲究团队合作,不用对每个同学都进行细致的讲解,只需要分工、计算、记录,做好分工呢,还是尽量让同学们多接触感知,为每位同学提供平等的体验的机会,细致的讲解实验步骤和仪器、原理等内容,这些都是通过本节课让我深思的地方。
另外、在本节课的课堂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也有许多许多反思、商榷和改正的地方。比如,课堂语言混乱,应在课前对课上的语言有
所设计,什么时候引入高潮,承前启后,循循善诱都应有实现的设计,最好能写一下详案,效果会刚更好;在就是在课堂实验的组织方面也存在实验前分工不明确,平时训练少,两组实验不协调,教师指导不够能问题,这些都是在以后的公开课、常态课中需要完善和规避的问题,在课后的教师评课中也获得了很多的指导和建议收获很大。
篇3:《平抛运动》教学反思
今天在高二(12)班上了一节高三一轮复习概念研习课,以下是对这节课的几点反思:
1、先复习曲线运动的条件及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再从学生自主看书入手,使学生认识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并清楚平抛运动的条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然后提出问题:如何研究平抛运动呢?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水平、竖直两方向的运动性质。学生不仅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学到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3、对于复杂的平抛运动规律的研究,我们可根据水平、竖直两方向的运动规律,研究、合成平抛运动的规律。这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学生必须掌握。
4、例题是与斜面有关的平抛运动,考查位移偏向角、速度偏向角与斜面倾角之间的关系,比较经典。可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平抛运动知识,并学会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具体分析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平抛运动)的话,可节约大量的板书时间,课堂容量将更大,效果可能更好。
篇4:《平抛运动》教学反思
高一《平抛运动》教学反思平抛运动是我们学习处理曲线运动的一个范例,重点并不在于平抛本身的价值有多么重要,而是通过对平抛运动规律的挖掘掌握处理普遍曲线运动的一般思想和处理方法。在这里,我们以平抛为例,将一个曲线运动转化为我们熟知的直线运动,进而就可以用直线运动的规律加以解决。具体转化的思想和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分为二,化曲为直”和一个数学工具“平面直角坐标系”。这是我们解决曲线运动的两把工具,借助这两把工具,我们就可以把一个运动进行合成与分解。下面就对平抛运动的分解做一个人浅析.一:我们知道,“力决定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如何,必须得考虑物体的受力情况,我们先将一个曲线运动分别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投影,即建立直角坐标系。由于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故而运动情况保持原有性质,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竖直初速度又为零,故而做自由落体运动,这样就把一个曲线运动分解为两个直线运动,等把这两个直线的规律解决后,再由运动的合成(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到物体的实际运动。 二:在处理平抛运动时,我们习惯上以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特别注意)。合速度与水平夹角为θ,合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而并非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所以,我们在得出平抛运动规律公式时,都是在这些前提条件下成立的,所以,在这些细节上还需注意。三:在平抛运动中,我们要解决合速度、合位移等问题时,最关键的就是v0 和t,而t又是连接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规律的“桥梁”。解决t有两个途径,一是竖直位移,二是竖直速度。 以上我们通过“一分为二,化曲为直”这种思想解决了平抛运动,也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处理其他曲线运动,如斜抛运动。这种处理曲线运动的思想和方法是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也就是“授之以渔”。
篇5:《平抛运动》教学反思
在上学期学习的直线运动中,处理的问题都是合力和速度在同一条直线的情况,而在本学期我们接触到更多的是曲线运动,速度与合外力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的情况,面对这样的复杂运动,我们处理的基本方法是:化曲为直,化繁为简。即:将一个复杂的曲线运动转化为几个简单的直线运动,一般最常用的方法是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将曲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分解到两个坐标轴上,这样就将方向不断变化的物理量转化到两个不变的方向上,将曲线运动的问题转化为直线运动的问题,而对于直线运动的问题,我们已经学过了处理方法。最后,在将两个直线运动的位移或速度进行合成,最终得到曲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要注意的问题是,位移和速度都是矢量,所以结果中不仅要计算出的大小,而且也要确定它们的方向,方向的确定一般用物理量与坐标轴间的夹角来表示,对于各类复杂的曲线运动处理的基本方法都基本类似。
在解题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进行规范性的作图,无论是解决小船渡河问题还是平抛运动的问题,如果能把图作出来,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图形,再运用相关的物理和数学知识就可以把题解出来,所以在这里尤其要重视学生解题习惯的养成。
篇6:《平抛运动》教学反思
《平抛运动》教学反思
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中两个很重要的特例之一,也是最简单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同时也是在学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后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对以后学好天体运动中的宇宙速度起到引入性的作用。不仅在第五章的习题中经常用到平抛运动的知识,也是考试常考的内容,同时贴近生活,学生容易接受。如果能让学生培养好一种思维方式,对后面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用到平抛运动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起到启下的作用。所以这一节的教学尤其重要,在此我对今天的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反思。
从演示实验入手,使学生认识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并清楚平抛运动的条件。后让学生提出设想如何研究平抛运动。这样的引入是比较合理,教学后从学生的反馈结果了解到效果不错,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提出设想如何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案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学生分组用平抛竖落仪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也有不少同学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比如平抛物体的运动位移方向如何表示?在进行中也有同学操作不当而无法验证设想,但是也不会有人提出解释,这点也许就是我们学生最欠缺的。实验完成后,证实了设想的正确,也对平抛物体的运动有了感性的认识。从课后的效果获知,学生不仅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学到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最关键一点也是最有利的一点就是学生积极参与。
平抛运动比直线运动复杂,不容易直接研究它的速度、位移等的变化规律,需要将它分解成较简单的运动来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演示课本中的实验,让学生从观察中总结出两球总是同时落地,得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结论,再结合频闪照片使学生认识: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利用实验事实得出结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应用力学的知识,分析平抛运动的受力情况,讨论平抛物体为什么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使学生对平抛运动的理解深入一步。
最后在分析平抛运动的规律时,讲解完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还要再将这两个运动合成平抛运动的规律。有助学生理解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也懂得它们各自的规律。但是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总是只求出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运动,而没有真正求出平抛运动的运动情况,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强调这点。抛体运动是曲线运动,是更为常见的运动形式。而对于曲线运动的研究,主要是采用等效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这也是物理学重要的思想方法。将这种物理思想贯穿于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提高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成功就在于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明确了实验探究的目的,从而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较大,无论是刚开始的理论分析还是实验方法的设计、对实验结果的预测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判断方法的阐述上,学生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其次是整节课教学过程比较流畅,遵循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流程: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验探究—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这种探究流程也体现了物理思维之美,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才能学以致用。在规律总结完后,回过头研究本课开始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讨论,自己提出解决的方法,加强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会主动学习。学生通过讨论,绝大多数同学按照平抛运动的规律能够解答出来。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引路人,避免了教师的包办代替,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强化学习的兴趣。最后通过拓展一步,进一步加深平抛运动的理解。课堂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生在理解接受平抛运动的规律时相对比较轻松。
在平抛运动这节内容中,重要的不是平抛运动自身的运动规律,而是要通过研究平抛运动的思想方法来扩展思维,掌握各式各样的曲线运动处理方法,即:“划曲为直,一分为二”。只要掌握好这种方法,对于一般的曲线运动,我们都可以解决它。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这种方法是难点,在讲完平抛运动后,给出学生一个一般的曲线运动,学生只知道“划曲为直,一分为二”,但是具体怎么样来建立直角坐标系,怎么样分解运动,分解运动后的分运动分别是什么样的运动,即成为学生的拦路虎,一般对合力和初速度方向垂直的情况都比较容易解决,但是只要碰到初速度与合力的方向不垂直的情况,学生就比较难理解,这就需要老师不断给学生强化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只要能处理好这个问题,我想大部分学都能很好的掌握本部分的内容。还有,在建立直角坐标系时,并非只有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在没有条件限制时,运动的分解是有无数种的,只是用不同坐标系分解后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在解题时,应因题而异,选择最好的,最简单的解题方法。
纵观整节课,自我感觉较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的较多,但离新课改的要求还差的很远,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7:〈平抛物体的运动〉教学反思
〈平抛物体的运动〉教学反思
一、本节教材的分析处理,及教学过程:
(一)、教育教学目的:
1、知识要求:掌握平抛运动的条件、性质、运动规律和公式,并会根据运动的独立性质解决有关平抛运动的问题。
2、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运用逻辑思维方式进行判断、分析、解决有关物理问题的能力。
3、物理思想教育要求:渗透物理方法(实验的方法、辩证的思维的方式和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知识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性质和规律,并用有关规律解决具体问题。
2、难点: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及运动规律。
3、关键:从实验及多媒体演示中分析得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及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4、创思设想:教材直接提出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并用平抛竖落仪演示加以证实,再用频闪照片分析后给出平抛运动的规律,并解例题,教材直接把结论给学生,学生的思维只能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不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设计了三个创思点:①。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什么方向的运动,由学生自己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实,并让学生亲自动手。②。例题㈠只提出部分条件,让学生设计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一般规律。③。例题㈡实验性强的题目,让学生用一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逆向思维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设计、过程安排:
<1>平抛运动的'条件
具有水平初速Vo
只受重力(a=g,匀变速)
复习引入:(为探索新知识作好基础知识准备、使新、旧知识自然过渡,学生易接受。)
提问: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2.曲线运动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运动,有何办法使研究的问题简单化?
生:1。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办法,把复杂的曲线运动当成多个简单的直线运动的合成。
师: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是物理研究中常见的重要方法,下面用这种方法研究一种常见的曲线运动。
<2>引导学生建立平抛运动的理想模型:(用二个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思考,得出平抛运动的条件及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形象思维能力。)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什么是平抛物体运动。
演示:1。将小钢球沿桌面弹出,问离开桌面到落地时,在空中做什么运动?(生答:平抛运动)
2.用力将充气气球沿水平抛出后,问气球是否做平抛运动?
(生答:不是平抛运动)
师:为何气球不做平抛运动?
生:因为气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师:小钢球也受空气阻力,为何可视为平抛运动?
生:因小钢球受空气阻力与其受到的重力相比可忽略,而气球受空气阻力与其受到的重力相比不可忽略。
{
平抛运动条件
只受重力(a=g,匀变速)
具有水平初速VO
师生讨论,得出:
VO
a=g
画出平抛运动条件示意图。
接着提出二问题:
①若物体具有水平初速度Vo,但不受重力。将如何运动?
②若物体只受重力,没有水平初速度Vo,将如何运动?
以上二个问题学生回答后,为研究平抛运动提供了一条思路。让学生思考、设计并提出猜想:如何研究平抛运动。问题提出:平抛运动
(猜想)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动
{
平抛运动
{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3>研究方法:(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想象,提出科学的猜想,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这是物理学常用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动手验证,培养了科学态度,又加强了实验技能。)
问题提出:(猜想)
师:如何证明猜想是否正确
生:用实验验证。
教师提供二个小球作为实验器材,让学生议论后说出如何实验:一球做平抛运动,一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观察是否同时落地(听是否只有一次较大响声)。
(出示平抛竖落仪,说明其作用后,让学生分组实验,得出结论:两球同时落地,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教师引导:实验只能说明全过程二球所用时间相同,不能说明二球在任何时刻都在同一高度,如何才能知道任一时刻二球都在同一高度。
学生议论后回答:抬高地面(或降低平抛竖落仪的高度),验证都能同时落地,即可证实二球在竖直方向的运动相同――分组实验验证。
(由于平抛竖落仪实验,二球落地经历的时间短。学生不便观察二球的运动情况,心存疑惑。让学生进一步研究频闪照片,使学生的疑惑消除,同时又能准确得到水平方向小球的运动规律。)
为了更精密地研究上述实验结果,将频闪照片(1/30秒)投影到银幕上,让同学们研究竖直方向二球的位置,每隔1/30秒二球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相同,得出结论:平抛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为了让学生能仔细分析、对比并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及规律,突破难点,利用电脑课件“平抛运动”进行演示。使学生更形象地了解平抛小球的运动规律。)
让同学们进一步研究平抛小球在水平方向的运动情况,进行仔佃测量得出结论:平抛的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4>具体一般规律具体。
(由学生根据给出的部分条件设计题目,让思维充分发散,有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题㈠、学生的设计可能出现求①位置;②速度;③位移等。若只求位移,学生也会求水平方向的位移s1,竖直方向的位移s2。再求小球的位移S=(s1+s2)1/2,让学生完成后,可引导采用直角坐标系,横坐标x代替s1枞坐标y代替s2,从而导出:X=VotY=gt2这样通过解例题㈠的具体问题得出平抛运动的一般规律。例题㈡让学生用一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可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
例题㈠、一小球做平抛运动,如图一所示,初速度Vo=40m/s运动时间经三秒后,……(由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设计题目)
(学生议论后,将题目设计完整)。
设计:求:①3秒末球的位置,②3秒末球的速度。
x
y
V
Vx
Vy
Y
X
V0
同学们解答所设计的题目。
解:①X=Vot=120m
Y=gt=45m
③Vx=Vo=40m/s
④Vy=gt=30m/s
图一
V==50m/s,
sin==0。6=37°
对该例题进行小结,得出平抛运动的一般规律:
{
{
X=Vot
Y=gt2
Vx=VO
Vy=gt
图二
VO
X
H
例题㈡将一小球沿讲台平抛出去,如图二所示,测小球的初速度Vo。该题由同学们考虑要测那些量才可求出Vo,并实际测量解题。(培养学生应用一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小结:
分解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复杂的平抛运动
并可根据水平、竖直两方向的运动规律研究、合成平抛运动。(这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
二、对上述教学过程的几点思考::
1、先复习曲线运动的条件及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从演示实验入手,使学生认识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并清楚平抛运动的条件。后让学生提出设想如何研究平抛运动。这样的引入是比较合理,教学后从学生的反馈结果了解到效果不错,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充分发挥人自身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在学生提出设想如何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案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学生分组用平抛竖落仪进行实验,证实了设想的正确。从课后的效果获知,学生不仅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到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3、让学生从课本上的频闪照片进行测量分析平抛运动的规律,从课后的效果分析较为不妥,其一,造成课堂时间过于紧张,上课时间不够;其二,课本上的频闪照片其标度已被缩小,测量时难以准确。(新教材的频闪照片已没有标度,也不给时间。)
详细分析平抛运动的规律,使用多媒体课间(平抛运动)效果更好。
4、例题(一)给出部分条件,让学生设计完整,并通过计算找出平抛运动规律,学生在设计及计算的过程事比较盲目。所以在这之前应复习运动规律是找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s―t;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t。使学生在设计补充例题(一)时目的清楚。
例题(二)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学会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篇8:对平抛运动的教学反思
第一、如何提高盲生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对物体的运动有所认识,特别是对有物体的真动知觉、空间知觉的建立提供核实有效的方法。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一些简单的物理情景对于许多的同学(特别是全盲的学生)无法准确的还原为头脑中的景象。这种感知觉的素材的缺失直接导致学生无法建立有效的运动表表象,所以概念无法建立,思维无法形成。高中阶段作为中学生训练空间思维的最后一个关键期,只有在平时的课堂注意让同学们多参与、多触摸、多感知,才能弥补从婴幼儿时期就滞后的运动感知觉的思维素材,完善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第二、在低视力、全盲生混合编班的背景下,物理教学遇到了教学挑战,其中物理实验教学更是有许多不便,比如从设计、分组、实施等方面都是这样的,怎么让同学们都参与进来?是互相配合好,高效的实施实验方案,讲究团队合作,不用对每个同学都进行细致的讲解,只需要分工、计算、记录,做好分工呢,还是尽量让同学们多接触感知,为每位同学提供平等的体验的机会,细致的'讲解实验步骤和仪器、原理等内容,这些都是通过本节课让我深思的地方。
另外、在本节课的课堂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也有许多许多反思、商榷和改正的地方。比如,课堂语言混乱,应在课前对课上的语言有
所设计,什么时候引入高潮,承前启后,循循善诱都应有实现的设计,最好能写一下详案,效果会刚更好;在就是在课堂实验的组织方面也存在实验前分工不明确,平时训练少,两组实验不协调,教师指导不够能问题,这些都是在以后的公开课、常态课中需要完善和规避的问题,在课后的教师评课中也获得了很多的指导和建议收获很大。
篇9:对平抛运动的教学反思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的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的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简单的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1《探究平抛运动规律》是沪科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节已经学习了平抛运动的相关知识,定性的了解了平抛运动的规律。而第二节的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关知识,所以《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第二课时就是以这些知识为基础定性的研究平抛运动的相关规律。复习要用到的相关知识是不可避免的。
2新课的引入用到了实例“飞机投弹”的问题,汶川地震时为了将物资送到灾区用到了飞机。让学生可以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到一起,引起学生的兴趣。
3纵观本节课的设计,不难发现每个环节都提出问题,这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组成一个步步攀升的台阶,带领学生走入科学的殿堂。
4这一节课的不足之处,我以为,在课前我已经做了充分的预设,我甚至有点得意。因为我在教案上不仅将每一个环节的时间调控精确到分钟,还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也进行了罗列,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紧张使得时间上和预期不符。“教然后知不足”,通过对教学反思之后,使我吃一堑长一智,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
篇10:平抛运动教案
何晓燕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研究并认识平抛运动的条件和特点。
(2)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进一步理解运动合成和分解的等时性和独立性。
(3)掌握平抛运动分解方法,推导平抛运动规律并会运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平抛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2)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中“化繁为简”的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重点、难点>
重点:研究平抛物体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难点:让学生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去探究平抛运动的一般规律。 <教法分析>
由生活现象入手引入课题,再启发诱导学生对平抛运动的特点进行分析,而后再进行实验验证,重点突破平抛的特点和规律。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以问题为驱动,逐步建构和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应用中进一步深化和活化物理概念、规律。 <教具>
两张相同的纸,粉笔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1:沿多个角度将粉笔头,纸片揉成团抛出
问题1:粉笔头和纸团做什么运动?
生答:抛体运动
演示2:将纸团展开抛出
问题2:纸片做的是抛体运动吗?什么是抛体运动?
师生共同总结:
抛体运动:以一定的初速度抛出,如果物体只受重力作用,这时的运动就叫抛体运动。
平抛运动:初速度水平的抛体运动。
今天,我们用运动分解的观点来分析抛体运动。
二、新课研究:
一、平抛运动
1.平抛条件:
(1)物体初速度沿水平方向(2)物体只受重力。
2.平抛特点:
(1)受力:只受重力。(2)运动:是a=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再引导学生分解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不受力,初速度为Vo,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分运动:受重力,初速度为0,自由落体运动。
强调:分运动与合运动,分运动之间具有等时性。
4、平抛运动的轨迹:
由X=V0t,y=12gt联立得: 2
y=g2=1
2xv0g2x 22v0
二次函数,即抛物线
结论:平抛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二、一般的抛体运动
一般抛体运动可以根据上面求曲线运动速度的方法,将初速度沿两坐标轴方向分解,从而求得该方向上的初速度,再结合受力情况和牛顿第二定律即可以求解。
三、典例分析
例:如图2甲所示,以9.8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为
A.
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
B.
C.
D.
图2
解析:先将物体的末速度分解为水平分速度和竖直分速度(如图2乙所示)。;又因为与根据平抛运动的分解可知物体水平方向的初速度是始终不变的,所以斜面垂直、与水平面垂直,所以与间的夹角等于斜面的倾角。再根据平抛运动的
就可以求出时间了。则
分解可知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我们根据 所以
根据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可以写出
所以
所以答案为C。
<课堂小结>
平抛运动的概念,条件,特点,即速度位移的相关公式。
<板书设计>
篇11:平抛运动教案
一、条件:
二、特点:
三、规律:
四、应用:
<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四2,3题
<教学反思>
课堂中向学生渗透运动合成的分解具有等时性与独立性的思想;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曲线运动的分析方法。
篇12:平抛运动课件
平抛运动课件
平抛运动课件
【学习目标】
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
2.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3.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这两个运动互不影响。
4.会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答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
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学习难点】
对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理解。
【学习用具】
几何作图工具、多媒体及课件
【学习方法】
探究式学习法、导引法等。
【学时安排】
1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
抛体运动很常见,演示:例如竖直向上抛出粉笔、斜抛出粉笔、水平抛出粉笔。本节课我们以平抛运动为研究对象进行学习。那么,什么叫平抛运动?运动性质是什么?平抛运动有何规律?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平抛运动
提出问题:让我们先学习两个基本概念!什么叫抛体运动?什么叫平抛运动?同学阅读材料并举例说明!
小结、板书:
1、抛体运动: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如果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这时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
2、平抛运动:如果初速度是沿水平方向的,这个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运动过程分析
1、建立直角坐标系:以物体被抛出的位置为原点,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x轴,
以重力的方向为y轴。
2、对x和y方向上受力分析:由于物体受到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它在x方向上的分力是0,所以物体在x轴方向的加速度是0.它在y方向,由于物体受到重力是远着y轴的,所以重力在y方向的分力等于mg
(1)从受力情况看:
a.竖直的重力与速度方向有夹角,作曲线运动。
b.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是匀速运动,速度为V0
c. 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没有初速度,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是自由落体运动。 总结: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0,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等于g
(二)运动规律
提出问题:平抛运动有何规律?
1、速度:假设抛出后t 秒末的速度为vt,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
(正方向和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则
(1)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2)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3)速度规律:Vx=V0 ; Vy=gt
ygt2.位移; 12tanαS位移规律:x=V0t ; ygtx2V02
3.平抛运动中的几个推论
(1)运动的时间取决于下落的高度; 与初速度v0 无关。
(2)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意位 置处设 其任意时刻、任意 位置处设 其瞬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B ,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则有tanB=2tana,如图所示.
(3)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
三、课堂探究
1.从高度为h处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个物体,要使该物体的落地速度与水平地
面的夹角较大,则h与v0的取值应为下列四组中的哪一组( )
A.h=30 m,v0=10 m/s B.h=30 m,v0=30 m/s
C.h=50 m,v0=30 m/s D.h=50 m,v0=10 m/s
2.物体以速度v0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当其竖直分位移大小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瞬时速度大小为v0
C.运动的时间为 D.运动的位移为
3.如图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
了从y轴上沿xt
g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
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 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
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 D.b的初速度比c的大
4.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ab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若在a点以初速度v0沿ab方向抛出一小球,小球会击
中坑壁上的c点.已知c点与水平地面的距离为圆半
径的一半,求圆的半径.
四、作业布置
导学案1、2、3、4、5、6、7
五、板书设计
1.平抛运动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规律(1)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vx=v0,x=v0t,ax=0.
(2)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vy=gt,y=2/1gt2,ay=g.
3.平抛运动中的几个推论
(1)运动的时间取决于下落的高度,与初速度v0 无关
(2)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意位 置处设 其任意时刻、任意位 置处设 其瞬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q ,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φ ,则有tanB=2tan a,如图所示.
(3)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
★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 平平的手说课稿
【《平抛运动》教学反思(锦集12篇)】相关文章:
高中物理教案2023-07-14
高一物理下学期教学总结2022-08-08
高一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2023-09-06
汽化之蒸发的物理教学方案2022-11-25
高二下物理工作计划2022-04-30
高二教学计划2023-11-22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下学期2023-08-27
高中人造卫星物理教案2023-01-13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024-03-19
高一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202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