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坊溪雪景教学反思

时间:2023-09-20 08:39:36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松坊溪雪景教学反思(精选13篇)由网友“安吉牌椰汁儿”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松坊溪雪景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松坊溪雪景教学反思

篇1:《松坊溪雪景》教学反思

《松坊溪雪景》虽然是一片略读文,但是语言特别优美,好像是诗一般的文字,读者光是读着这样优美的文字就足以陶醉了。在本文的学习中,我采用学生自主朗读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句子的优美。进而体会松坊溪雪景的美丽。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让学生背会四、五自然段,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借鉴这样优美的景物描写,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本篇课文使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并且很喜欢的事物——雪花,学生对雪花会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觉得音乐和图片的使用非常的必要,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欣赏美丽雪景的同时,欣赏这么优美的文字。除此之外,学生听着音乐,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总之,这节课上,再利用音乐的图片这一方面,我做的还不够好,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能不断的提高自己。

篇2:《松坊溪雪景》教案设计

《松坊溪雪景》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课《松坊溪雪景》

教学要求:

1.知识技能

(1)读通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雪景的特点,体会课文运用比喻、排比等把“雪景”写得生动、形象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遵循阅读语文教学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品悟文中优美的句子,以读为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了解松坊溪雪景的特色,体会作者流露在其间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松坊溪冬天雪景之美,培养学生品味、欣赏祖国的语言文字之趣以及热爱祖国山河之美。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雪景的特点。

2.体会比喻等修辞的妙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喜欢雪景吗?今天我们要走进松坊溪,去看看那里的雪景。(板书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感受雪美 ,

1、自读课文,感知文意。

思考:松坊溪的雪景给你怎样的感觉?在你的脑海里呈现出哪些画面?(指名回答)

三、品读句子,感受雪美

( 一)、提出研读专题:

同学们,你认为松坊溪的雪景哪一部分更美呢?请你把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美在哪里?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告诉大家。

( 二)、朗读、同桌交流。

重点点拨:

1、探究“下雪了”的美景,引导学生美读句子。

(1)雪: 作者分别把雪比作了什么?这让你感受到了雪的什么特点?雪(象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雪的特点(轻盈、柔美)

(2) 白雪覆盖的溪石: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展开想象后说说。(象小牛在溪中饮水、象白色的睡狮在酣睡、象白色的熊在溪间行走。)

(3)石桥:指名读写石桥的句子,说说这美在哪里(象玉雕的 )

2、研读雪止了的世界,引导学生读、感悟。

(1)村庄是怎样的:(白雪世界)

(2)溪水:引导学生读,找出最能体现此时溪水特点的词语。(发亮)再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发亮是什么样的?用文中的所描绘的景象说。

(3)溪鱼:学生自由读,然后指名反馈,你看到了什么?(自由嬉戏)

3、松坊溪雪景很美,请同学们读一读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的句子。

4、学生自由诵读喜欢的句子。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美随处可见,只要你善于观察,就能感受到我们身边的每一分美丽。希望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能够学学作者的写法,把你心中的喜爱的美丽景色描绘出来。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2、写一篇心中喜爱的景色的随笔。

六、板书设计

篇3:《松坊溪的冬天》教学反思

《松坊溪的冬天》这篇课文在选择材料和材料安排上很有特点,他选取了松坊溪的三个画面,营造了空灵雅致的意境。

教学时,我结合本单元的作文训练项目,没有过多的去分析课文内容,只是在写作特点上做了一些安排,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有所启发。提醒学生值得注意的第一点是:作者截取了松坊溪初冬、雪景、雪后松坊溪的美景以及溪中彩鱼儿游得欢的.情景。作者截取这三个画面,显然是作者在选择材料上做了精心的处理的,因为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他们只会直奔“冬天”这一方面写作,这样的审题面很窄,说不出什么精彩的内容来。第二点是在材料安排上也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比如作者在描写“初冬”这一画面时,着重抓“色彩”,突出初冬时“色彩绚丽”的特点;在描写“雪景”这一画面时,着重抓“形状”,是分雪飘落时的形态和飘落下来后溪石被覆盖后的形状来突出雪景的“形状绚丽”的特点;在描写“雪后松坊溪的美景以及溪中彩鱼儿游得欢的情景”这一画面时,作者运用了“对比”,用地面雪景与溪中彩鱼进行对比,这一静一动的对比,显得非常生动,突出了这幅画面“对比生动”的特点,这样选择和安排材料,显得文章结构分明,条理清晰,值得我们借鉴。

当然,对于课文内容的学习也不是忽略不计,而是对重点段进行了探究。比如,在学习第二幅画面时对“那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好像溪中生出好多白色的大蘑菇了。”让学生谈谈这样写的好处,突出文章重点段的学习。

我认为,这样既可以了解课文内容,又学到了写作方法。真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篇4:《松坊溪的冬天》教学反思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松坊溪的冬天》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有韵律有气势,瑰丽动人。课文用优美的文笔勾画了松坊溪平时和冬天令人沉醉的画面,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节课的是张建中主任设计的,在实小也听过了示...

《松坊溪的冬天》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有韵律有气势,瑰丽动人。课文用优美的文笔勾画了松坊溪平时和冬天令人沉醉的画面,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这节课的是张建中主任设计的,在实小也听过了示范课,在感受着刘老师巧妙熟丝的设计方案的同时也在感慨实小老师对课文把握的游刃有余。接下来我就简单地说说教学流程。课文一共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松坊溪平时的景色,另一个就是松坊溪冬天的景色。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有个清晰的脉络。在讲两部分时,方法是相同的,首先找到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的相关句子,然后再分别找出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设计的问题难度低,而且也达到了学生理解课文的目的。但是在我的课堂上有很多的不足。

当我带着这个设计走上讲台的时候,猜发现直接拿着别人的东西而不掺入自己的想法,讲的课就跟背教案是一样的,虽然可以不落环节,但是学生谈的感受和自己的感受不能有机结合,这样就造成课堂上生成的东西和学生感悟的不深。

1、对学生的指引性评价不到位。

比如在上课的时候,我虽然有意识让那个学生把话说完整,却没有激励其他同学也如此学习。

2、课堂上的语言不够精炼准确,语速也太快。

在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在找冬天的松坊溪是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的时候,多数都找到了松坊村,那么这样的问题肯定是出现在我的.身上,说话的时候重音应该落在松坊溪上,而不是发亮白雪。

3、对教材把握的不够,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学生的感悟不到位,肯定是老师的引导不到位,那我的问题就出现在

对教材的把握不够,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上起课来,生硬得很。

这几天,我静下心来,认真的把教材、教参读了几遍,把上节课的教

案重新进行了整理。在班里重新讲了一遍,语速也放慢了许多,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引导到他们抓重点词句、展开想象、练习说话、感情朗读,教学过程进行的有条不紊,就这样,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一堂课结束了。

课后,我认真的回味了这节课,后来再讲这课时候,效果就好多了,后来之所以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其实就是我在经历几次备课时,能够踏下心来,走进教材,就如刘老师在教材辅导时所讲的那样,以读者、作者、教者的三重身份分别去细 细研读。在研读中我认真的分析着教材,抓住文章的重点,想象着学生在交流自己对文中句子的理解时,他们会抓住哪些句子,会怎样想,怎样说,而对于他们所找的句子,他们的回答,我又应该怎样对他们进行引导,使他们能抓住关键的词句,谈感受,有感情的朗读,从而真正的体味到文章的美。这样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去设计问题,选择教法,学生自然而然的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能够主动的发言,使课堂气氛既轻松又活跃,有了学生的配合,我当然感到轻松了许多。其次,学生课前对这篇课文的充分预习也是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预习,所谓“预”就是“事先”、“预备”;“习”,是“学习”、“练习”之意。预习就是在学习新课之前的自学,有准备地去听老师讲课。这样由于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使教学过程进行得更顺利。再者,教师的充分备课也是不容忽视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教师只有深入的研究了教材,抓住了教材的重难点,在课上才能熟练的驾驭教材,轻松的上好每一节课。而这些也正是我在第一次讲课时所缺少的,看来,作为教师是马虎不得的,是容不得我们偷懒的,哪怕是一次也不行,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的课上反应为我的做法做出了一个有力的回答。

篇5:松坊溪雪景的说课课件

松坊溪雪景的说课课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松坊溪雪景的美。

2、抓住课文中描写松坊溪雪景的优美语句,学习边读文章边作批注的方法。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 并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冬天雪景)。

教学过程

一、回忆交流:

同学们,请回忆一下,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几篇写景的文章?(学生答)在这些课文中,作者主要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景物?(师出示:练习册上的题目)(生总结:《桂林山水》主要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记金华的双龙洞》主要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还写了作者真实的感觉;《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用上了确切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恰如其分的形容。)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写景的文章。(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生读)这节课,我们就要运用在一单元学到的知识来阅读课文,并且要学习边读边作批注的方法。(板书:批注)

二、检查预习,初识批注:

1、课前预习时,老师给大家提出了这些预习要求:(可设计为预习单)

(出示:1、用“〇”圈出生字,用“( )”括出生字新词,读几遍。2、用“①②③……”标出每个自然段。3、围绕课题提问,并用简洁的语言把问题写在旁边。4、读了课文后,你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请用“——”勾出有关语句,并在那里打个“?”。)

现在请在小组长带领下,分四人小组交流预习情况。合作学习之前,老师给大家一些建议:(1)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词,相互提醒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2)交流根据题目提的问题,把有价值的记下来。(3)对没读懂的地方,小组内同学相互解答。仍旧弄不懂的,请在全班交流时提出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下面我们进行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在本课中,那些字特别容易读错或写错?

组1:我们觉得容易读错的字有“坊”“絮”。“坊”读fāng,不读fng;“絮”读xù,不读suì。容易写错的字有“覆”。

我们小组汇报完毕。其他小组同学有补充吗?

……

师:读了题目,你们想到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哪个小组来汇报?

组2: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松坊溪雪景怎么样?美吗?

师:你们关注了课文的内容。答案是肯定的:“美!”我想你们是想问:松坊溪的雪景到底有多美?对吧?(板书:有多美))

你们还提出了哪些问题?

组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松坊溪雪景的?(或:课文写了什么时候的松坊溪雪景?)

师:你们居然关注到了课文的写作顺序,很厉害!这个问题提得太有价值了。其他同学都可以把这个问题写在课题旁边。(师板书:“按什么顺序写”,生跟写)

师:还有吗?其他小组的同学,你们还提出了哪些问题?

组3:我们提出的问题是: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松坊溪雪景的?

师:你们很聪明,竟然想到把课后的思考题作为自己的疑问。其实,课后的思考题就是本文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也请大家在课题旁写下这个问题。(板书:从哪些方面写)

(4)预习了课文,你们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哪个小组来交流?

组4(小组长提没弄懂的地方):同学们,你们能帮助我们解答吗?

如果简单,小组长就请其他组学生给予解答。

师:(对有价值的较难的问题,老师在自己书上打“?”)这个问题有点难,我们在深入学习课文时再来解答。

4、总结:

师:看来同学们预习得很认真。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学习的重要任务是(生:——学作批注)。你们一定在想:什么叫批注呀?其实很简单。批注就是指我们在读书时,把自己读书的感想收获、疑难问题等,随手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我们在预习中,其实就已经用上了批注。看,我们用 “○”、“( )”、“①②③……”、“——”和“?”这些符号在书上圈点勾画,这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批注方法。它叫做“符号式批注”。(师板书:符号式)

在预习中,我们还不止用上了这一种批注方式呢。看,刚才你们根据课题提问,并把问题写在了课题旁边。这也是一种作批注的方法。只是它不能叫“符号式批注”,它该叫——(生接:文字式批注)。(师板书:文字式)“文字式批注”的方法很多、很灵活。“围绕课文题目或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了记着方便,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简称为“提问”。(师板书:提问)。好记吗?

三、整体感知,理清顺序,尝试运用符号式批注:

师(指黑板):既然同学们在预习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我们现在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我们先来解答第一个问题。

1、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松坊溪雪景的? (或:课文写了什么时候的松坊溪雪景?)

生:课文是按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写松坊溪雪景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第一自然段的“下雪了。”和第七自然段的“雪止了。”这两句话,很明显地告诉了我们文章就是按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写的。

师:他从课文中找到了两个明显表示时间的句子,所以很轻松地弄懂了课文的写作顺序。够聪明!大家就要像他那样细致地读书。那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松坊溪下雪时的景色?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松坊溪雪后的景色?请大家一起告诉老师。

(生:……)

师:请在第六自然段后划上一个“‖”,在全文结束的地方也划一个“‖”。

(生用“‖”分段)

师:你们用“‖”这个符号给文章分段,这也是一种 “符号式批注”。

四、研读写“雪中景色”这一段,继续教给学生作批注的方法。

1、师:第一个问题弄明白了。咱们接着来看大家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松坊溪雪景有多美?”(或“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松坊溪雪景的?”)得细读了课文后才知道。现在,同学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自己阅读写“下雪了”这一部分课文内容。

学习之前,老师也给你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课件)自读建议:

(1)默读课文中写“下雪了”这一部分内容(1~6自然段)。(2)用“~~~~~”勾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简单写上你喜欢这句话的原因。(3)再有感情地读一读。时间为5分钟。

2、学生自学课文第1~6自然段,勾勾画画。(约5分钟)

3、交流学习情况:刚才,我发现每个同学都读得很认真,真不忍心打搅你们。可时间有限,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

学生交流,根据学生交流的顺序,分别勾画重点句子点拨:

(1)“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1生(读这句话后):我喜欢这句话,因为这里作者用了三个比喻,把在风中飞舞的雪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或:作者用了三个比喻句,把在风中飞舞的雪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写出了雪花的轻、白、美。)

师:你见过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吗?(生摇头)那见过柳絮、芦花吗?(生摇头)(或:雪花有多轻、多柔、多美呢? )

师:大家都没见过?没关系,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它们的图片(课件出示: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等图片)追问: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把雪花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了吗?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或: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等图片)。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感觉?)

生:它们都是白色的。

师:还有吗?

生:它们都很轻。

师:还有吗?

生:它们在空中飞舞的样子都很好看。

……

师: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轻轻柔柔地在风中飞舞,那是多美的一幅画啊!你们能读出这种美美的感觉吗?自己先试一试吧。

抽生读

师:太美了!全班同学来读一读!

(全班读)

师:是啊,就像大家说的那样,作者把在风中飞舞的雪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就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的洁白、轻盈、好看。

刚才老师巡视时,发现喜欢这句话的同学很多。在写喜欢的原因时,大多数同学都谈到了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却没有说出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这是不完整的。建议大家可以加上刚才几个同学的发言要点。例如加一句:“写出了雪花白、轻、美。”(或:刚才这个同学特别能干,知道抓住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来谈体会,还说出了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同学们,你们是这样写的吗?如果你只谈到了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却没有说出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就赶快加上去吧。)

师:看,刚才我们读课文时,勾出了自己喜欢的句子,还写出了自己喜欢它的原因。这种做法也是批注。因为我们是在欣赏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所以这类批注方法叫做“赏析语言”。?(板书:赏析语言)

我们继续来欣赏品味这句话。

你们喜欢这句话,还有其它的原因吗?

生:因为这句话还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加了这句话的气势。

师:老师想表扬你两点。第一,我们以前在《语文园地一》中学过有关排比句的知识,你的记性真好;第二,我们刚刚才总结到可以抓住文中的修辞手法来谈体会,你马上就学以致用了,很不错!

师:你们还喜欢哪些句子?咱们继续交流。

(2)“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

生1(读这句话后):我喜欢这句话,因为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溪石比喻成小牛、狮、熊,写出了溪石有趣、可爱,简直把这些溪石写活了。

师:你看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说出了这样写的好处。这样的批注非常完整,可见你刚才听课非常认真。其他同学喜欢这句话,还有别的原因吗?(此处如学生仍没有说出用了修辞手法的好处,老师一定要引导)

生2:这句话还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溪石的不同的姿态。

师:对,这里的三个短句,就写出了溪石的三种姿态。当然,溪石的样子远不止这些(出示图片)看,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它们还像什么呢?请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模仿课文的句子来说一说。(课件出示:我会说:“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 。”)

生:好像一群鸭妈妈带着小鸭去玩耍

生:好像一条大鳄鱼在捕捉猎物。

生:好像一只大乌龟在溪边产卵。

……

师:在你们的想象中,这些溪石好像都活了!请把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两句写在这段话的最后。例如:“好像一群鸭妈妈带着小鸭去玩耍”。

(生写)

瞧,我们读了文中优美的语句,还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模仿文章内容写话。我们以前也这么做过。对吧?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批注方法呢。老师把这种方法简单地写成“仿写”。(板书:仿写)

你们还喜欢哪句话?

(3)“松坊溪的石桥上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生:(读这句话)我喜欢这句话,因为我觉得松坊溪这座石桥很美。

师:有多美?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

生: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这句话的确是个比喻句。它把什么比做什么?

生:这句话把石桥比作白玉雕出来的桥。

师:同学们,你们赞成吗?(生摇头)这句话到底把什么比做什么,仔细读读再回答。

生:这句话把雪比作白玉。

师:这下对了。看,咱们读书得仔细些。作者这样写好在哪里呢?

生:这样写好在写出了石桥的晶莹剔透。

……

(4)引读1-6段:同学们,你们喜欢的句子真多。也难怪,作者就是用诗一样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松坊溪那童话世界般的雪景中。(音乐起)师引读:看,下雪了,雪降落在松坊村了。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手势——生接读:像柳絮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师: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生接读:好像……

师:松坊溪的石桥上覆盖着白雪了:——生接读:好像……

(过渡)师: 细读了写“下雪时”这一部分内容后,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还没有解答的问题。现在,谁能说说,在1—6自然段中,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松坊溪雪景的?

生:课文是从雪花、溪石、石桥来描写松坊溪雪景的。

师:看,仔细读了课文后,解决这个问题就轻而易举了。

五、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布置阅读写“雪后美景”这一段。

1、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学到了一些给文章作批注的方法。(指板书)读一读。(生读板书)当然,作批注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今后我们还可以归纳出更多的方法。

2、今天的课外阅读作业是阅读课文写“雪后景色”这一部分。请大家用上作批注的方法,先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再写出自己喜欢的原因。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篇6:《松坊溪雪景》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

2. 了解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松坊溪的美,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冬天雪景)。

教材简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课文描绘了松坊溪冬天美丽动人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雪中松坊溪的美景,一切都披上了雪白的盛装;第二部分写松坊溪雪后的美景,彩色的溪鱼给这银装素裹的世界增添了勃勃生机。

松坊溪冬天的景色令人陶醉。轻盈的雪花装点着溪石、石桥、村庄、树林……一切都是那么洁白,一切都是那么有趣,再加上溪间的鱼群,更是增添了生机。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松坊溪冬天美丽动人的景色。本课的文字简洁朴实,文笔清新而优美。通过阅读品味,我们不但能真切地感受到松坊溪的美,还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魅力。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松坊溪雪景独特的美。

建议本课教学用1课时。

解读与提示

*一句一段,层层递进,把雪与松坊溪连在了一块儿。

*第4段:课文把在风中飞舞的雪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这里连用三个比喻就写出了雪花轻、柔而洁白的特点,还写出了雪下得很大,雪在空中飞舞有许多种姿态。让学生好好品味这些句子,展开想象。

*第5段:又是几个连续的比喻,我们能感受到的是那溪石的姿态多变而好看吧!这里用比喻手法把溪石写得栩栩如生,增强了动感。抓住它,我们就能感受到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及妙处。

*第6段:“白玉雕出来的桥”让我们想象到石桥落满了雪,洁白如玉。

*可以利用插图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第9段:一串排比和上文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我们看到了一个洁白的世界。这一切构成了那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多读读,在读中我们能对松坊溪雪景的美丽有更深切的体会。

*第10段:为什么要写溪鱼呢?原来这样写静中有动,寒中有暖,洁白中有色彩,严寒中蕴涵着生机。

*课后1题:本课的语言优美,所描绘的景致也极其优美,学生在感受文本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是他们对文本理解的最好展示。第二个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通读课文后,能抓住每段的主要事物,知道作者是从溪石、石桥、村子、山林、溪中的倒影、溪中游行的鱼群这几方面来写的。

*课后2题:这是一道积累题。本文的词句清新优美,是学生积累的好素材。这样的练习,利于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设计参考

一、以题激趣,引入课文

1. 板书课题,齐读。

2. 读完这个题目,你想问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 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 开火车抽读课文,注意读准确、流利。

3. 默读课文,思考:松坊溪的雪景给你怎么样的感受?

4. 交流。

三、品读词句,感受美

1. 提出研读专题:

同学们,松坊溪的雪景哪一部分更美呢?请你自由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把你认为写得最美的一个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美在哪里呢?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告诉大家。

2. 小组讨论。

3. 朗读、交流。

重点点拨:

(1)研读“下雪了”一层。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课文把在风中飞舞的雪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连用三个比喻写出了雪花轻、柔而洁白的特点,还写出了雪下得很大,雪在空中飞舞有许多种姿态。

板书:满天飞雪舞村溪。

(2)研读雪中的世界。

“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

作者描写时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溪石写得栩栩如生,增强了动感。

板书:石披银装。

“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想象白玉雕出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石桥落满雪,洁白如玉,描写出了雪中石桥的美丽。)

板书:桥玉砌。

“我看见溪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发亮的白雪世界”是指远山、石桥、溪石的雪影倒映在溪水中的美丽景象。

板书:白雪世界溪中映。

水中的溪鱼有什么特点?

(一群又一群,多;色彩艳丽,美;姿态、动作迅速,活。要求读出情趣。)

分两大组比读,比比谁读得有情趣。

为什么写雪后景色要写溪鱼?

(静中有动、寒中有暖、洁白中有色彩,严寒中蕴涵着生机。预示春的到来,使人回味无穷。)

板书:更喜彩鱼添生机。

(3)小结:赞一赞松坊溪冬天的美丽。(用不同的句式)

四、诗画创作表达美

同学们,我们一起体验了松坊溪冬天的美景,你也可以创作一首小诗或写一段话来赞一赞这里的雪景。

[《松坊溪雪景》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7:《松坊溪雪景》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查看文章

松坊溪雪景教学设计-03-06 13:32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的雪景图片和配乐朗读的音乐。

学生:搜集有关描写雪景的诗文。

教学重、难点

边读边想象,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雪景,质疑导入

1 配乐欣赏松坊溪雪景图,导入课题,读课题。

2 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3 带着你的疑问,让我们和作家一道去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 松坊溪的雪景,让作家郭风印象深刻,他用非常优美的文字记录了那片雪景。让我们来读读他的作品,读了课文,松坊溪的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雪的?先写(下雪)时的景色,再写(雪止)时的景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开始欣赏美文吧。

3 课文哪些段写下雪时的景色?哪些段写雪后的景色?

三、研读课文,感悟景美

(一)研读“下雪了”一层。

1 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雪中美景的段落,一边读一边想象,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你的同桌听听,最好能讲讲喜欢的原因,互相交流一下学习感受。

2 朗读、交流。

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交流得也不错,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咱们在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的顺序分别投影重点句子点拨:

(1)“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课文把在风中飞舞的雪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连用三个比喻写出了雪花轻、柔而洁白的特点,还写出了雪下得很大,雪在空中飞舞有许多种姿态。

带着你们的体会再来读句子。抽读。学生相互评价,是否读出雪花的美、雪的大。再全班读。

(2)“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动感,把溪石写得栩栩如生。

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还会像什么呢?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看谁想得最美妙。

(3)“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想象白玉雕出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石桥落满雪,洁白如玉,描写出了雪中石桥的美丽。)

(4)你们看,置身于这么美的雪景中,你们的心情会怎么样?指导读“下雪了……落在松坊溪上了”,读出欢快喜悦之感。

(二)研读雪后美景一层。

读书是做“学问”的,边学边问,边读边动脑。让我们来看看描写雪后景色的有关段落,把你喜欢的句子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读出你的感受来,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来。

重点研读:

1 “我看见溪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发亮的白雪世界”是指远山、石桥、溪石的雪影倒映在溪水中的美丽景象。溪中映着雪白的世界,雪白的世界又在溪水旁,不禁使人想到“这样的山倒映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围绕着这样的山”的句子。这样美丽的画卷足以和桂林山水媲美。这不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吗?真是“画意在眼前,诗情在心中”啊!诗一般的文字怎么能让它只躺在书里呢?让我们美美地读读吧。配音乐朗读第9段(诗情画意,无限深情)。

2 水中还有小生灵呢,溪鱼又有什么特点?(多、美、活。)

小鱼儿们是那么漂亮,那么活泼。同学们,如果将你们自己想象成这一条条小鱼儿,那么你们在这么美丽的溪水里畅游,心情会是什么样的?你最想对你的家园松坊溪说什么?

3 为什么写雪后景色要写溪鱼呢?

这样描写使静中有动,寒中有暖,洁白中有色彩,严寒中蕴含着生机。鱼儿们使这原本恬静、雪白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了。鱼儿们,你们继续向前游吧,去饱览松坊溪周围无限的冬日风光吧。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呢?又能听到什么呢?请写下来好吗?

4 交流赏析。

5 同学们写得真棒,让老师身临其境了,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表达此刻的心情,这样吧,请允许老师用作者郭风的一首散文诗来表表心声吧。(师读散文诗)

四、积累拓展,读写迁移

1 这么美的雪景,这么生动的文字,让我们牢牢地记在心里吧!选择你最喜欢的句段读背。

2 教师配乐让学生有感情地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3 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其他写雪景的诗文或作家郭风的作品,课后可办成小报

[《松坊溪雪景》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8: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松坊溪雪景》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松坊溪雪景》教学反思

《松坊溪雪景》是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文情并茂。课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雪中松坊溪的美景,一切都披上了雪白的盛装;第二部分写松坊溪雪后的美景,彩色的溪鱼给那银装素裹的世界增添了勃勃的生机。

20xx年4月,我重新上这篇课文,主要是想通过本篇课文的教学,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批注方法,并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有针对性地给文章作批注。这是我这堂课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是我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和我们几位老师参加的“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研究”课题情况来确定的。前几年我曾专门细读了西师版教材中的批读文教的批注方法,并做了不成熟的归类总结。从学生方面看,这个班我才接手半年,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比较差,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也不够强。如果能教会他们作批注的方法,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应该会更认真,也更有实效。而《松坊溪雪景》一课,语言优美,结构清晰,很适合我教给学生对写景类文章进行批注的方法。

我的这种设计,应该算是一种技能训练课。也就是说,孩子们通过学习,学会某种语文技能。当然,这篇文章的语文味儿也不能丢,因此,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模仿课文写话,让他们充分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的美丽,也是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上完课后,我自己颇有收获。

1、次我重新修改了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让自己总结的.批注方法更加准确,经得起别人的推敲。我从预习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批注的定义,知道批注大致分为符号式和文字式两大类。我把以前归纳的“抓课题,提问题”这种批注方法改为了“提问”;把“抓修辞,说好处”这种批注方法改成了“赏析语言”……我的设计由易到难,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去主动获得知识,因而在课堂上,学生们对这些知识掌握得很快。

2、节课体现了学生“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多数学生都学有所获。起初,孩子们在赏析文中优美的语言时,只能找出文中的修辞手法,却不知道还要写出使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我就以第一个学生的发言为例,引导学生学习作批注的方法。例如,我展示了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什么要把雪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结合在一单元所学的有关修辞手法的知识,很快就懂得了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的白、轻、美”。此时,我马上请他们把这句话补充在自己作的批注旁边,同时,提醒他们回头看看,还有哪些句子也用了修辞手法,自己有没有批注这样写的好处。如果没有写,就立刻补上去。后来,在学生们展示自己对其他句子的批注时,我可以明显看到孩子们的进步。他们的批注都写得比较完整了,可见他们已经掌握了这种批注方法。

3、节课极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读了课文中描写大小溪石的这一段时,我出示了图片,让学生们想象,并模仿课文写话:“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 。”因为我班的孩子有些胆小,平时思维不算活跃,我担心他们不能积极发言。结果却不是这样的。孩子们纷纷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说:“像一群小白兔在溪边喝水”,有的说:“像一只大海龟在溪边休息”,有的说“像几只洁白的天鹅落在松坊溪上了”……这个环节之所以很出彩,一是课文内容本身写得生动有趣,示范作用好;二是我提供的图片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想象。

篇9:《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3、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富于想象的意识。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中松坊溪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 :

学习抓景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词语卡片

五、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内容,学习生字生词。

一、提出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带着问题朗读。

2、标出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字词。

4、:

(1)查出生字音、形、义。

(2)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准字音。

(3)扩词。

5、提出本课中不懂的问题。

二、学生预习:

1、学生各自预习。

2、教师个别辅导。

三、订正词语:

1、订正生字的音、形、义。

2、读准下列生字读音:

fāng pú róng àn

松坊溪蒲公英绒毛溪岸

3、扩词

四、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思考:

(1)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雪在风中飞舞?

(2)哪几个自然段写雪停止后,松坊溪的美丽景色?

2、分段朗读

五、作业 、

1、读课文

2、积累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2、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新课: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雪在风中飞舞的样子,找出有关句子。

3、分别找出描写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

4、读雪后松坊溪景象的段落。

三、细读课文,分段学习:

1、学习1到3自然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学习4到5自然段

(1)指名读

找出描写雪在风中飞舞的句子。

(2)指名答,读句子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3)说说作者把飞舞的雪都比作了什么?读读这句好在哪?

(4)指导朗读

学习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

1、指名读有关句子。

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2、说说作者把被白雪覆盖后的大小溪石比作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

(形状样子特点)写他们干什么?

(1)生答

(2)教师小结抓住样子的特点,细致观察富于想象写活了学习石桥上覆盖白雪的景象

1、指名读

2、说说作者怎样描写的?

3、学习6、7 自然段

(1)指名读雪后松坊溪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2)我看见溪中映照着什么?

(3)为什么说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指导朗读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全文

2、想象雪中松坊溪的美景。

3、指名说说松坊溪的'冬天怎样美丽?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预习《语文实践》第十一课

板书设计

篇10:《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雪花: 向柳絮、芦花、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

溪石上:小牛溪中饮水、狮子睡觉、白熊准备上岸(观察想象)

雪中美景

石桥上:白玉雕刻、到处披着白雪,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复习本课内容。

2、进行朗诵训练。

一、朗读课文想象松坊溪的美丽景色。

1、读全文配乐

2、想象画面。

二、分别找出下列意思相关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1、雪在风中飞舞。

2、溪石上覆盖着白雪。

3、石桥上覆盖着白雪。

4、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三、读一读,写一写。

溪水溪中溪石松坊溪

映照倒映反映放映

柳絮芦絮花絮棉絮

披着披风披散披甲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像( )一般的雪,像一般的雪,像()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2)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的桥,()在松坊溪上了。

五、朗诵同学们摘抄的写景文章。

六、作业 ;

预习下一课。

篇11:六年级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有韵律有气势,瑰丽动人。课文用优美的文笔勾画了松坊溪冬天三个不同的令人沉醉的画面,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从整体入手,在学生通读课文后提问:你看到了松坊溪冬天的什么景物?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细读各部分,读出景物的特点。

在备课时,我就发现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个很显著的特色,就是运用了比喻、排比写法的句子特别多,于是针对文本特点,发挥文本作用,我让学生重点感知、积累并运用这些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由扶到放,以读为本的方法,努力去落实这个目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以致用。例如:

雪降落下来了,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在风中飞,雪降落下来了。

作者把自己对松坊溪的满腔爱意都倾注与笔端、融入三个比喻句的'描写中去了。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透过表面的文字去感受作者对松坊溪丰富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从而真正读懂课文呢?备课时,我苦苦地思索。想象!只有引领学生去想象,就能走进作者心里,就能感受到作品语言文字的魅力。所以教学时,我让孩子们先找到这个句子,然后练读;接下来说说这三个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找到他们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共同点;然后想象:你读到这个句子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通过学生的想象我们得出了结论,雪很大、很白,而且飘飞的姿态非常动人。最后,我们再回归到文本,再读句子,感受松坊溪的雪之美。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观点的过程。而无论是把握作者的思路、文章线索,还是理解文章所描绘的情景场面、人物形象或者是受到文章中的色彩、音响、都需要丰富的想象。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语文教学中一旦有丰富的想象积极参与,语文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篇12:《松坊溪雪景》教案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授课人:刘保忠   学校:老鹰山镇中心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自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雪景的特色,体会课文运用比喻、排比等把“雪景”写得生动、形象的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遵循阅读课文教学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相关雪景图画的欣赏,引导学生品悟文中优美的句子,体会松坊溪雪景的特色,体会作者流露在其间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松坊溪雪景之美,培养学生品味、欣赏祖国的语言文字之趣以及热爱祖国山河之美。

重难点

1. 把握雪景的特点。

2. 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用。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雪景,导入新课

1.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雪景图画,师生共同观察各幅雪景,交流自己所看到的景物。

2. 学生交流、讨论自己所看到景物及说说对雪景的初步认识。

3. 教师导入新课:通过我们刚才对这么多雪景的欣赏,大家一定能想到一句话,那就是:“画中有书,书中有画”。大家想不想走进课文?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松坊溪,到文中去感受我们刚才所看到的雪景。(出示课题:松坊溪雪景)

4. 学生齐读课题:《松坊溪雪景》

二、自读课文,感受雪美

1、教师出示要求:(1)松坊溪的雪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3)课文那些段写下雪时的景色?那些段写雪后的景色?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阅读)

3、学生交流、共同探讨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指名、举手回答,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4、文中哪出景物最吸引你?自己多读几遍。

三、集体品读,探究雪美

1、老师在屏幕上出示“雪花飞舞”的雪景。学生欣赏、讨论、交流,在文中找到描写画面的相关语句,并用波浪线划出来: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1)、学生齐读这一句话。

(2)、在这句话中,作者把雪花分别比作什么?

(3)、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他们的外形一样吗?各自有什么特点?

(4)、从作者把雪花分别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这一比喻中,你体会到了雪花的什么特点?

2、老师在屏幕上出示“溪石覆雪”的景色。师生共同欣赏、讨论、交流:同学们在画面上看到什么?溪石上有什么?远远看去像什么?你们能在文中找出描写该画面的句子并用波浪线划出来吗?

“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

(1)、学生朗诵这句话。

(2)、这句话,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作者把溪石分别比作什么?

(4)、作者由白雪覆盖的溪石联想到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联想到这些事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6)、由此,你又会联想到那些事物呢?

(7)、这句话中,作者除了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之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8)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3、老师在屏幕上出示“石桥披雪”的句子。师生共同欣赏、讨论、交流:在这幅图中你又看到了什么?桥上有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在生活中,什么事物是这种颜色的?在文中能找出描写该画面的句子吗?

“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1)、白雪覆盖的石桥是什么颜色的?

(2)、从这一特点上,作者联想到什么?

(3)、所以,白雪覆盖的石桥像什么?

(4)、中,你又体会到什么呢?

(5)、学生朗诵这句话。

4、老师出示“倒映雪景”画面,学生观察、讨论:画面中有那些事物?他们的身上披着什么?溪水中是一个什么世界?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描写这一画面的句子?

“我看见溪中映照着远山的雪影,映照着石桥和小溪石的雪影。我看见溪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1)、学生齐读这句话。

(2)、联系上下写文,思考:这“白雪世界”是指什么?

(3)、这个“白雪世界”,从动静角度去考虑,它是动景还是静景?

(4)、这句话文中那句话照应?

5、老师出示“溪鱼戏水”的画面。师生共同欣赏、讨论、交流:画面中有什么?他们是什么颜色的?他们在干什么?在文中找出描写该画面的句段。

(1)、学生找到描写溪鱼戏水的句段。

(2)、学生齐读这段。

(3)、他们有那些颜色?

(4)、这么多的颜色同学们能用我们学过的一个形容颜色多的成语来概括吗?还有那些?

(5)、雪地是什么颜色的?这同溪中小鱼的颜色够成什么?

(6)、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溪中小鱼都在干什么?从小鱼的活动中,你体会到小鱼有什么特点?

(8)、作者为什么要向我们展示这一画面?这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在这篇文章中,师生交流、讨论,给所欣赏到的画面取个优美的名字。

四、全文总结

同学们,美随处可见,只要你善于观察,就能感受到我们身边的每一分美丽。希望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能够学着作者的写法,把你眼中所看到的美描绘出来。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描写雪景的句子。

2、写一篇描写雪景的作文。

六、板书设计

松坊溪雪景

雪花飞舞

溪石覆雪

石桥披雪

倒映雪景

溪鱼戏水

[《松坊溪雪景》教案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13:松坊溪雪景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

2. 了解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松坊溪的美,积累好词佳句。

一、以题激趣,引入课文

1. 板书课题,齐读。

2. 读完这个题目,你想问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 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 开火车抽读课文,注意读准确、流利。

3. 默读课文,思考:松坊溪的雪景给你怎么样的感受?

4. 交流。

三、品读词句,感受美

1. 提出研读专题:

同学们,松坊溪的雪景哪一部分更美呢?请你自由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把你认为写得最美的一个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美在哪里呢?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告诉大家。

2. 小组讨论。

3. 朗读、交流。

重点点拨:

(1)研读“下雪了”一层。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课文把在风中飞舞的雪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连用三个比喻写出了雪花轻、柔而洁白的特点,还写出了雪下得很大,雪在空中飞舞有许多种姿态。

板书:满天飞雪舞村溪。

(2) 研读雪中的世界。

“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

作者描写时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溪石写得栩栩如生,增强了动感。

板书:石披银装。

“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想象白玉雕出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石桥落满雪,洁白如玉,描写出了雪中石桥的美丽。)

板书:桥玉砌。

“我看见溪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发亮的白雪世界”是指远山、石桥、溪石的雪影倒映在溪水中的美丽景象。

板书:白雪世界溪中映。

水中的溪鱼有什么特点?

(一群又一群,多;色彩艳丽,美;姿态、动作迅速,活。要求读出情趣。)

分两大组比读,比比谁读得有情趣。

为什么写雪后景色要写溪鱼?

(静中有动、寒中有暖、洁白中有色彩,严寒中蕴涵着生机。预示春的到来,使人回味无穷。)

板书:更喜彩鱼添生机。

(3)小结:赞一赞松坊溪冬天的美丽。(用不同的句式)

四、诗画创作表达美

同学们,我们一起体验了松坊溪冬天的美景,你也可以创作一首小诗或写一段话来赞一赞这里的雪景。

[松坊溪雪景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松坊溪雪景》教学反思

冀教版《松坊溪的冬天》教学反思

《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案

教坊歌儿,教坊歌儿孟郊,教坊歌儿的意思,教坊歌儿赏析

《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 之一

《松坊溪的冬天》 之一

四年级语文上《去年的树》教案

南冶小学汇报课总结-学校工作总结

大学下雪主题日记

松坊溪雪景教学反思
《松坊溪雪景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松坊溪雪景教学反思(精选13篇)】相关文章:

下雪记叙日记500字2024-02-01

渤海所小学 --1汇报课总结2022-08-19

《写读后感》教学反思2023-05-24

关于下雪的作文日记2022-08-27

写建议书教学反思2024-01-25

下雪日记经典2022-09-19

初中下雪的500字日记2023-12-07

还语文课堂朗朗书声(网友来稿)2022-04-30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题以及复习方法2022-05-06

写反思202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