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互助式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时间:2022-05-06 22:05:24 其他教学心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和谐互助式教学模式心得体会((精选13篇))由网友“雪碧渴了”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和谐互助式教学模式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和谐互助式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1: 和谐互助式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上周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组织和安排下,有幸到即墨28中进行参观学习。在这一天的学习中我们认真听课学习,参观校园文化建设,听取学校领导的极具特色的报告,深受启发,感触颇深。

上午到校后,我们先到致学楼参观了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看着装在档案盒中的各种材料,真被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然后,我们观看了28中“和谐互助”教学策略专题片,听了孙校长关于这一策略的专题报告,了解了他们的教学特色:“和谐互助”高效课堂。具体地说,“和谐互助”就是学生同桌两人为一个学习组,学习优秀的做“师傅”,学习较弱的当“学友”,课堂上通过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一师一友,最终实现师友互助双赢。这样的课堂达成率很高,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是高效的课堂。在课堂上的每一次发言都是师友一对一同起立,都由学友先回答,师傅再做补充和评价。这样给了后进生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发展自我,也给了他们更多关注、鼓励与帮助。让那些学习本来较弱,没有自信的学生,也能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师傅再给学友讲解和帮助的时候,也加深了自己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同时,他指出教学新授课的五个基本环节:交流预习,互助探究,分层提高,总结归纳,巩固提高 。课堂上教师的角色转变为: 1、课程资源的构建者,调控者 2、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 3、学生对话的交流者,组织者 4、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引领者 5、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在听完这些之后,对“和谐互助”课堂模式有了些许认识,挥着好奇的心走进九年级十班的教室,王老师正领着学生们复习七年级英语下册,师傅和学友在互相提问,互相检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情绪高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不管是师傅还是学友,都不甘落后,然后,师傅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昨天的作业互相讲评,徒弟说明不会的题目,老师让其他师傅给与讲解,在整个过程中,体现的是轻松与和谐,学生很喜欢老师的这种上课模式,对所学内容的掌握非常到位。

下午,带着较为明了的心情,我们继续听了一堂八年级英语复习课,课上,老师先把本单元的重点内容用课件呈现出来,师徒互相检查背诵,自告奋勇站起来讲解,不当之处老师补充说明,然后老师又呈现相关的练习题补充说明,把个别典型题目细致的讲解,整个过程老师把课上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轻松。不知不觉中下课了,心中对这种教学模式有了清晰的认识,感觉好轻松,同时又学到了很多东西。

回到学校,自己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假如我们在课堂上也学习着用这种模式,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变被动的学习为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并学会合作与交流,把课堂放心的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倾听”、“观察”、“思考”、“合作”、“交流”、“评价”等,那每一堂课都会其乐融融。最主要的,在学习中要组建好学习小组,选出各方面都很优异、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学生来当学习小组的组长。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增强学习小组的凝聚力、学习力和战斗力。再定期对组长和小组进行培训。建立完善的小组内捆绑式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团结合作、学习竞争的热情,提升整组的学习力和水平。

任何东西都不能照抄照搬,要不断地的学习他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是我们今后的教学方向,只有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该进完善,才能找到适合我们的教学模式。

篇2: 和谐互助式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11月15日,教育局领导带我们一行19人到即墨28中进行了一周的学习。我们先参观了校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又听了28中副校长做的报告,对和谐互助教学有了初步的理论认识。 走进课堂听了几节课,亲身体验了即墨28中的师友和谐互助学习的方式,感受颇多。

走进即墨二十八中的课堂,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教师满堂灌、口若悬河唱独角戏的现象;老师简单的几句话引导便引来学生热火朝天的学习,学生同位之间有讲的、有听的、有练的,有时还有下位请教问题的……正如教育部新课程教学专业组评价的那样:“一半师傅一半学友占据课堂的整个江山,师友同桌和谐互助,真正实现了生命的狂欢;教师只占15分钟的授课时间,点拨、总结、提升,真正实现了价值的浓缩。”“和谐互助”教学策略让师生在共同体验、探究中,充满愉悦和活力,思维不断被丰富、提升,实现了生命与生命的交流。课堂上,教师以学定教,根据课堂上学生互助的具体学情进行巡视点拨、引导,只有在师傅们都不会或全班遇到共性的问题时,教师才走向讲台讲解。同时设计的分层提高练习,有效的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验证了课堂的培优补弱、水涨船高的道理。

“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模式归纳为“五步(自主学习、探究释疑、理解巩固、互助提高、归纳总结)十环节”教学法。在28中听的几节课让我很受启发。教师不能不放心学生,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不要把重点放在如何教上,要多考虑学生怎样才能学会。要还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不要过多的师生对话,要让生生互动。师友在讨论学习时,教师不要旁观等待,要随时观察,适时介入。老师要善于激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谐互动的课堂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也激发了教师的创新能力,使教师在引导点拨,驾驭课堂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自主学习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开始和基础环节,为加强自主学习环节,二十八中特别强调学案的“学习问题单”的环节设计。在每个环节都是在学友充分自学的前提下,由师傅去帮助学友,绝不是一上来就有师傅去教学友。通过学生自己、师友之间的和谐互助,动手、动脑、动口有机结合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师友”之间捆绑式发展,师友动态管理。

总之,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是我们今后的教学方向,只有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才能找到适合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育要创新,要发展,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篇3: 和谐互助式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在“五步十环节”的教学模式中,都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小徒弟”会的先让“小徒弟”讲,“小徒弟”不会的时候“小师傅”再给“小徒弟”讲,“小徒弟”会了再讲给“小师傅”听。师徒都不会的时候,再由“小师傅”自主地向其他“小师傅”请教后再讲给自己的“小徒弟”听。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后,就重难点进行纠正点评。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质量的变化。

“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特别关注了“小徒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为“小师傅”展示自己为师者的风采提供契机。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而要靠教师在师生、生生的交往中去激发、去培养。

这种课堂模式让学生免除机械记忆、重复练习之痛苦,以自我表现的形式,一方面消化、深化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凸现主体、张扬个性、加强合作,养成活泼自信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课上主要在“动”字上下功夫,教师采用或模拟表演、对抗辩论,或演讲朗诵,或趣味游戏等形式鼓励学生动起来,做到身动、心动、人人动。

一堂课的学习活动是否成功,关键要看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学生解答一个问题后,教师可提问:这是不是最佳办法?此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换一种说法是否效果更好?这里是否有错误或漏洞?以此鼓励学生质疑书本,鼓励学生创新思想,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身体力行。

教师彻底摆脱那种生浇硬灌的教学模式,突出让学生“自主求索”,体现 “教在学后,学在教前”,师生交流中教师真正做到“三不讲”,即学生通过预习能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弄懂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独立思考能明白的不讲。在课上一般采用“师徒交流法”、“问题讨论法”、“主题研究法”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从形式上看,教师已经退居次要位置;其实,教师的作用又无时不在,只不过这个作用是更好地发挥了全班学生的能动性而已。因此教学的整个过程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

“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几乎颠覆了原有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互助的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及共同发展。互助大大增加了学生表达、交流、思维碰撞、展示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变得“胆大包天”,变得异常自信。由此,学生从以个体学习为主转向了以互助学习为主,“以讲为主”的课堂被“以学为主”的课堂所取代。课堂不再是教师讲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互助在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先生的“讲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学堂”,有力的促进学生自主和谐的发展。

首先是教学内容不拘泥于课本,体现开放性。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利用讲义便于发散,便于拓展,放眼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在教材之外寻找活的教学资源,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现实的.光彩、文化的内涵和情感的魅力。其次是学习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灵活多变的学习形式,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大胆想象和创新求异,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开放性、丰富性,进而产生思维的深刻性,形成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知识、智力、情感、人格意义的构建过程,让课堂富有生命的活力。再者是学习时空的开放。课堂不局限在教室内,充足的校外时间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亲近自然,拥抱生活,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作为协作学习的一种――和谐互助学习,是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学生两人之间的互助。在互助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课堂中,师生关系是主体之间的对话、合作、互动的关系。“对话”意味着合作,意味着互动。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放下了指导者的架子,改变了居高临下的“发问”习惯,搭建民主的平等“对话”平台,教师、师傅、徒弟均成为平等学习伙伴。让学生轻松起来、愉快起来,在轻松中积极思考,在愉快中大胆展示,让学生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潜能尽情发挥,这样学生的心智之灯时时闪现智慧的火花。

总之,通过这一次的山东之行,认识到我们的教学难以顾及每一个学生的认识前提,更难以解决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问题,而认知前提(即学生已有经验)是影响学习成效最敏感的因素之一,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前提;认识到和谐互助教学策略采用师徒一对一的跟进式讲解,学生教学生,由于是同龄人,更容易沟通,更容易找到恰当的语言来表述知识点,学生的讲解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不仅就题讲题,而且在讲解过程中能够适度的拓展,认识到在“和谐互助”教学中,“小师傅”常常为了很好地给“小徒弟”讲解,首先自己钻研教材,而“小师傅”在给徒弟的重复讲解过程中也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小师傅又一次“温故而知新”;认识到这种“兵教兵”、“兵练兵”、“兵促兵”、“兵强兵”最终实现了“兵”与“兵”的双赢,大大提高了课堂有效学习时间,提高了课堂容量和效率;也深深的让我们认识到自己学校的教学弊端,促使我们下定决心实施课堂教学改革。

篇4:学习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体会与反思

走进即墨二十八中,美丽的校园,静立的雷锋,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在今天,当人们淡忘雷锋时,二十八中不仅开展学雷锋活动,而且将学雷锋活动“课程化”,并将“雷锋精神”提升为校魂。

听了二十八中校长李志刚的专题报告,初步知道了“和谐互助”的课堂以师徒互助贯穿始终,这样的课堂共有5个环节,即“交流预习”、“互助探究”、“分层提高”、“总结归纳”、“巩固提高”。那么,这种看起来一目了然的教学环节是如何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而且能学好的效果呢?带着疑问,我走进了化学教师王玲的《分离和提纯》的课堂。

老师在导入新课以后,就让学生们“交流预习”。老师始终穿插在各对师徒之间,观察、答疑、抽查、询问。后让师徒上讲台就本节课的'重难点为全班讲解。 “互助探究”时,师徒共同学习例题。之后,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习题,师徒各自独立做题,互相纠错,徒弟会的先让徒弟讲,徒弟不会时师傅给徒弟讲,徒弟会了再给师傅听,师徒都不会的时候,师傅向其他师傅请教后给徒弟讲。教师点拨。“分层提高”环节,教师出示不同难度变式题,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选择放弃1—2道基础题,挤出时间做难题。之后,集体交流,订正答案,基础题让徒弟讲给师傅听,徒弟解决不了的题让师傅帮忙解决,较高难度的题经老师点拨后小组讨论,分层练习。“总结归纳”时。师徒交流、总结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学生集体交流,教师点评、提升。课堂最后环节“巩固反馈”,老师出示两个典型题,让学生当堂限时完成,并让师徒互批,教师总结提升。这就是一节完整的“和谐互助”课堂教学过程。不完全是教师讲,而且是一讲到底,教师仅仅是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调控者。

课间我找了几个师傅交流。一位小师傅非常兴奋说“在‘和谐互助’课堂上我收获了徒弟信赖的目光后知道什么是责任,看着徒弟学习进步我自豪!”

回校后,我对“和谐互助”的教学模式思索了好几天的,“和谐互助”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善于鼓励表扬,学生不仅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在课堂上能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更容易在全班形成了一个团结友好的集体,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成绩,还收获了如何做人。相信,有了这些收获,在人生的任何考场上,都将一往无前!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进去,要借鉴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探索出有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篇5:导学式教学模式初探

“导学式”教学模式初探

郭小华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是教学规律的具体体现,具有指导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功能。我校在近几年的政活教学实践中,初步探索出了“导学”教学模式。

该模式是在教师己经认识和掌握了教学规律的基础,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导学式”教学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教师“导”,学生“学”,“导”为主体 ,“学”为主线,把讲授、自学、讨论、谈话、练习等各种形式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有创造精神的人,无疑是大有益处,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维规律的。“导学”教学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课前复习,即“复”。根据记忆规律知识应隔一段时间就进行复习巩固 。一上课老师对上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简短提问,或根据学生己知知识创设意境,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第二步,提出问题,即“导”。 新编教材风格活泼具有可读性, 但对于一个新课题 ,读什么?怎样读?读到什么程度? 学生并不清楚,而且学生读书往往易犯两个毛病: 一是:走马观花, 浅尝辄止 。二是:无疑可生,似乎无师自通。 怎样克服这两种毛病呢 ?这就需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当好导游小姐的角色 。我们通常在备课时,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点 ,设计一些具有明确目的性、知识阶梯性的“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 ,沿坡求源地去感知教材内容 ,激发学生发挥智力潜力,循序渐进地探索问题的答案。老师应在开学初就把全书的重难点编成自学提纲发给学生 。一旦老师把本节课要讲的知识结构、知识重难点告诉了学生 ,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目标和兴趣。

第三步,学生自学,即“学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自学是关键 ,自学是内因, 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学生的认知是任何高明的老师都无法替代的。 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依靠他们的心理活动,极积思考自觉探索,动手动脑自我获取知识。 学生采用符号圈点法,即“勾”“画”“圈”“点”法。 要求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内容及掌握知识的程度。 在学生自学时 ,老师有两个任务: 一是指导学法 ,如时间的分配,记忆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角度、哪些知识自己独立完成、哪些需要讨论等 。二是掌握学生自学情况, 老师置身于学生中巡回检查、个别辅导,通过学生的自学情况和个别询问,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备讲解时有的放矢。

第四步,学生讨论,即“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题可以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得到答案。讨论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同座位的两人,或前后四人为一组,也可以是小组、全班讨论,还可以是设立正反两方观点的争论。教师应有意识、有准备地设置问题,将讨论引向深入。既要防止讨论过于简单,出现众口一声的场面;又要防止问题过于深奥,出现无言应答的冷场。讨论可以挖掘学生的发散思维,打开学生的想象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自我培养和锻炼。

第五步,教师讲解,即“讲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疑点迫切需要老师精讲点拨。一般情况下,教师在精讲时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紧扣热点、清除思维障碍、 侧重联系等几个问题。 老师讲的正是学生所要听的,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解渴”。

任何知识都处在特点的体系中,并与体系中的其它知识密切联系。 教师在讲的过程中应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知识问内在的联系, 把知识纳入整个体系中, 掌握它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 ,使所学知识融为一体逐步系统化, 这样既促进学习,又便于记忆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的听讲是有目的的听讲, 接受教师具体指导,并将自己在自学中获得的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教师讲解的内容相对照,改错、补漏、加深、提高。

第六步,巩固知识,即“练”。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习题应源于教材,又要活于、高于教材,既要履盖知识点,又要突出重点。要体现启发性、针对性、多样性和系统性。练习的形式要活泼多样:从题型上,要有选择、判断分析、理解说明等;从学生回答方式上分,要有口答、笔答、个别回答、集体回答、竞答、抽签回答等。 练能使教师及时地获得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和进展程序, 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然后及时补救。

“导学”教学模式的以上六步,在时间上可分配为:第一步、第二步共约5分钟,是良好课堂的基础。第三步、第四步共约20分钟,是课堂质量的关键。第五步约10分钟,是良好课堂质量的保证。第六步约10分钟,是课堂质量的检验。这六步骤紧密联系、自然过渡、环环相扣。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我们认为: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取知识,培养独立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科学的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风和思想品质。采用这种课堂教学结构形式,对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提高课堂效果等都具有较好的作用,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当然,由于探索这种课堂结构形式才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

篇6:探究读写互助式教学模式 寻找阅读、写作教学新思路

探究读写互助式教学模式 寻找阅读、写作教学新思路

探究读写互助式教学模式 寻找阅读、写作教学新思路

摘要:读写互助式教学模式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把教材中的写作因素,把读的因素和写的因素对应起来,然后通过模仿创作、板块重组等手段强化依法创作,以读知写,以读带写;在写作教学中,尝试教材自编,丰富写作素材,然后通过对统一制定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的深度开发、重新组合与多向激活,指导学生从规范的创作中理解阅读的章法,写后求证,写后互读,以写悟读。这样可以将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使本来千篇 一律的教材更适合学生,使本来只是乏味的创作更具有情趣和价值感。因而更容易做到因材施教,使教学充满人性化的色彩。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摸索,探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的新路。

关键词:记叙文教学      读写互助        内化和提高

在我们平时教学中会发现这一现象,作文水平很好的同学,记叙文阅读能力也相对好;记叙文阅读能力好的同学,作文水平也一定不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呢?

其一,任何文章,都脱离不了恰当的语言表达,所以要想文章写得好,一定要具备扎实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水平,否则,便无法写出像样的文章。

其二,任何语言,也只有在组成文章(诗篇)时,才能更加彰显它的不同于生活语言的艺术魅力,所以,要想语言运用的好,一定要具备扎实的炼字为文的水平,否则,语言就会失去它的生命力。

因此,能够理解语言的内在精神的人一定会运用语言,会运用语言的人也一定深悟写作的宗旨。而理解书面语言就是阅读,书面运用语言就是写作。据此我们可以明确,记叙文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个同等重要的方面。只有两者并重,才能以读促写,以写助读,读写互助,才能是语文教学这架天平保持平衡。

可是现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一:现状例析

各种各样的教材编写绝大部分都以阅读为主旋律,各级各类的优质课展示课绝大部分是阅读课,学生上语文课以学习理解文章为主,以练习写作为辅,家长多给孩子的作业任务也还是多读书。作文在哪里呢?每个单元后面?周末的休息时间?还是……

按理说,花了这么多的阅读时间,记叙文阅读能力应该很好才对,可是如果你去调查,绝大部分学生都会说,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差很差,作文更不用说了,更差更差……

1、教时比重,严重失衡

文本教材,限定了“读文”“写文”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教师们对待“阅读”和“写作”,通常不是平均用力,而以“阅读”的时间居多,作文约占总课时量的1/6,可是在当前的考试试卷中作文的分值约占到1/3,这两者形成反差。这么重要的作文,为什么没有重视呢?

2、教学流程,厚此薄彼

从课堂的流程看,我们认为阅读的环节包括: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明晰结构,扫清字词障碍。精读课文,认真揣摩:确定重点段落,反复阅读,品味语句。再读课文,阅读延伸:在把握文章特点、风格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扩展阅读。

而作文教学呢的流程大致是命题,创作,讲评 .在这三个环节中,命题有时候过于随意,一般情况下都是到了写作文的时候教师信手拈来,这个文题学生从何入手、需要注意哪些、怎样才能写得更好、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多时候根本就不考虑,更可笑的是,因命题的过于随意,一些已经写过多次的题目毫无变化的反复出现,因此学生不爱写作文,不会写作文便可想而知了。

3.学生态度,同样被动

现在的学生课外书的阅读量一般都很大。除了每册语文书后的三本必读书目外,每学期省市的读书活动以及学校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都使他们的阅读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可是质量又如何呢?铺天盖地而来的阅读书籍,急剧增加的必读书目使学生对读书产生了厌倦感。看到一本好书,他们不是如饥似渴,而是避之唯恐不及。在这种情况下,被动的阅读效果可想而知。所以书虽然读多了,可是理解能力似乎并未得到提高,解题思路也呈现散乱状态。

作文情况呢,多说教,少情感;多呻吟,少内容;多铺垫,少过渡;多赘言,少精彩……除了这些文病之外,还有更加致命的:多牢骚,少兴趣。谁不想使学生的文章挣脱简单的“送老奶奶过马路”的无话可写生搬硬造的可悲局面;谁不想使学生的文章挣脱记事、写景、抒情水火永不同炉的简单形式;谁不想使学生挣脱写过算数、写过和没写过区别不大的艰难处境,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所有的愿望都无一例外的停留在了梦想阶段。

为改变这种艰难的局面,老师们曾做过很多努力:作文擂台赛,自己修改或者小组修改,提供范文指导学生模仿……可是,总感觉收效甚微。这篇文章会写了,下一篇又不知道从何入手。

怎样才能走出作文教学的低谷?使阅读教学扎实有效、至锦上添花?为此,笔者进行了三年多的探索实践,寻找可以改变目前语文教学尴尬状态的契机

二、理论依据

1.内化理论和知识巩固

维果茨基认为,内化就是指对一个外部操作的内部重建过程。基本的概念就是我们先观察我们周围环境中以特定方式进行的动作,然后我们就将这些动作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例如,我们可能是通过观察我们的父母是如何教育我们来学习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的;或者是通过看别人是如何说话,如何骑车和如何读书而学习说话、骑车和阅读的。

知识需要内化,即内化了的知识,才能成为学生的知识,才能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据此,要想教会学生某种解读文章和创作文章的技巧,我们必须通过一些具体可行的实例解析让学生通过模仿而使知识内化。

维果茨基还认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因为一个简单动作的模仿而发生内化。内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且,有些活动虽然已经内化,但它与其他内在的活动建立联系仍需要相当的时间。

据此,教给学生的知识最好应该是连续的,但不要是简单的重复。通过一系列具有相似点或共同点的知识的连续呈现,促进知识的`加深和巩固。

2.最进发展区理论和提升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的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认知发展的潜力受限于 “最近发展区”(ZPD)。最近发展区就是学习者个体在能力更高的同伴、成人或工具的帮助下可以达到的行为区域。按照维果茨基的观点,同伴之间的交互、脚手架和建模以及成人的帮助对于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知识获得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对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兴趣激发促进学生阅读彼此的文章,完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教师的范文导航和对比阅读则使学生在阅读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可以快速促使学生优化自己的创作技巧,强化自己的有目的有筛选的阅读。

三、策略研究

对于记叙文的理解,不外是理解内容和形式两个大方面,而正常的途径是通过形式去接触、感知、理解、鉴赏内容。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他认为从‘缀文’的角度看,一篇文章的写作,往往是先构思、立意、布局。然后才遣词造句,但从“观文”的角度看,倒是先从语言文字入手去理解 篇章结构和作者立意的所在。 由此可知,阅读和写作是文章的一体两面。

(一)以读促写

学生对已掌握语言、知识的重组性训练,是阅读教学中强调读写结合的基本途径。

1.以读知写,读懂如何写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教材中的写作因素,把读的因素和写的因素对应起来,以读知写。如教学《心声》一文时,在阅读过程中,就可以指导学生讨论课文用了哪些手法?是按什么顺序写下来的?重点是哪一部分内容,它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样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写作知识的教学:对比和映衬,选材和组材等。

2.以读带写,明确怎样写

当学生理解了教材内容,掌握了教材语言、知识时,可以在不破坏阅读教学整体性的前提下,以课文内容为写的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对课文的句、段、篇进行重组性的语言训练,即“以读带写”,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抓课文的简约处,让学生进行想象扩展;抓课文的“空白”处,让学生进行补白;抓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让学生展开人物内心世界的想象等等。

3.切入精当,模仿段落创作

现今语文教学基本上使用文选式教材,即教材所选文章基本是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无论在语言运用还是写作技巧上或者是主题表达上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模仿的地方,教师在教学时,最好能够突出学生最容易接受,最容易模仿的环节,进行精讲细析。在学生对这一手法了如指掌之后,进行有的放矢的课堂写作训练。一段也好,几行也罢,只要学生去模仿,去积累,作文水平就一定会提高,而且,当这种手法一经反复训练内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学生就会主动使用这种手法。

4.板块重组,强化依法创作

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都是按部就班的上新课,写作文。但是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不同的情况,当我们面对班上绝大部分同学阅读写作能力都很薄弱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他们无力每天都去面多崭新的知识,必要的时候重复,反复,可以巩固他们对这类文章的理解能力,当然,据此进行的创作,自然也会巩固他们对这类创作技巧的运用能力。例如教学《紫藤萝瀑布》,选择托物言志会更利于学生阅读、写作。为使他们更好掌握这一知识,可以将《白蝴蝶之恋》《暗香》等运用了象征手法的文章一并印发给学生。这样,学生的阅读会有章可循,创作也会有法可依

(二)以写助读

1. 范文导航,拓宽思维宽度

规范学生创作,读后创作,写后求证,即在反问导航后创作,然后从自己的文章中总结经验,再从课外的美文中寻求验证。

任何优秀文章,都有法可依,学生的文章也是如此。我们会经常发现学生的好文章,但是,我们除了在课堂上范读评讲之外,很少或基本想不到也为学生的文章找找同类的阅读材料。笔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尝试。在学习《紫藤萝瀑布》后,引出象征手法,然后通过一系列辅助材料的阅读巩固后进行以“坚强”为话题以象征为主要手法的创作,最后,选出学生的佳作,与阅读材料《石缝间的生命》进行对比。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为文之技,也拓宽了阅读面,提高了自己的阅读水平。

2.作文修改,激活阅读意识

作文一定要修改点评。有句话这样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点评竞赛是作文学习活动最富有生气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但能使学生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而且是学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学生只有对自己或同学的文章进行反复阅读,比对批判,才能进行更好的修改,而这种修改,自然也会使他们意识到阅读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而最后的展示总结反思是提升写作水平和创作自信心的必要途径。经历这一环节,学生读了大量的文章,他们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3.链式创作,总结阅读技巧

作文前先组织学生围绕某一素材或主题进行观赏调查实践等可操作的活动,然后进行以同一素材为核心的多次创作。每一次创作在运用这一素材时,都必须关注它在不同背景下的异同,比较联想,同中求异,通过挖掘异所蕴涵的独特精神,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对人事物的感受,从而形成以同一素材为核心的以几篇独立的文章为环节的写作链条,最后通过总结鉴赏展评等活动让学生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这样的创作会促使学生通过比对,总结为文技巧,从而得出阅读此类文章的相应的阅读技巧。

4.佳作展评,拓展阅读空间

经常发现有很多文章通过指导,写的很有特色。此时,千万不要忘记展评。鼓励同学将文章写在稿纸上,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可以打印,也可以作适当装饰。文章写好后,统一贴在教室墙壁上,请同学评判优秀作文。评判方法:在自己认为是优秀的作文上工整地签上自己的大名,每人最多可以评15篇优秀。评价采用课堂自由评价。 认为优秀的段落或整篇文章可以借来抄,认为是病文的可以提出修改意见,无论是否中肯,都希望被评判的同学开心的接纳。

看似作文教学,但他与阅读教学仅仅联系在一起,而且,这是完全的最贴近学生的,最能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对创作技巧的强化式阅读,它可以使学生牢牢掌握很多必须的语文知识,同时,对他人文章的品评阅读也会使学生提高炼字为文的水平。

四、实践意义

1.使教学充满人性化的色彩。

对统一制定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的深度开发、重新组合与多向激活,使本来千篇 一律的教材更适合学生,更容易做到因材施教,使教学充满人性化的色彩。

2.使教学拥有更多的“活”的空间

使教学过程不局限于教材,不受制于“华山一条路”, 弹性化的教学方案为课堂教学过程的“活”提供了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不陷于信马由缰的松散状态,也不拘泥于已有的“绝对化”的“单一”的设计思路。这样教学便有了更多的“活”的空间,

3.使教育真正成为充满智慧挑战的事业

教师必须在课前娴熟教学内容前提下,创设“弹性化教学方案”,才能根据课堂生成的资源,根据学生的状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与要求。

4.为阅读和写作双赢提供了可能。

读中有写,写中带读;读书有道,创作有法。读写互助,相映成趣。这样,阅读不再铺天盖地,难抓要领,写作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这样坚持下去,使作文教学走出低谷,使阅读教学锦上添花,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双赢,便有了可能。

[参考文献]

1、《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2、《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

陈琦  张建伟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4、《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

5、《创造性思维与作文个性化》

李振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7:探讨互助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应用论文

探讨互助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本文从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出发,探讨了互助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互助式教学;中职计算机;职业能力

互助式教学指的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氛围,形成不同观点的碰撞,进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与合作性,以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助式教学不仅为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良机,同时又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仍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旧模式当中,先理论后实践,理论教学的比重远远超过实践教学。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达不到应有标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上机演练。教师教学模式老套单一,在课堂上或照本宣科,夸夸其谈,与学生的沟通少之又少;或生搬硬套、强制灌输,使学生如听天书,导致学习兴趣下降,产生自卑、厌学和悲观心理。

二、互助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中的具体应用

1.以任务目标为导向,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传统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固定的“师讲生听”模式已不再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要想提高计算机教学课堂效果,就必须给学生想的空间、问的机会、说的权力,以任务目标为导向,制订计算机教学目标。比如学习PHOTOSHOP/CORDREW,首先要将目标细化,将细化好的目标编制成不同的任务步骤,将任务下达至每一位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更快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2.以实操基地为战场,引领实践互动先锋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大约80%的授课是通过硬件设备来实现的。互助式学习的本意在于通过双方或多方的配合碰撞,进行实践互动。中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不能只是机械地模仿,更重要的是教师指导下的个人探索。例如学习编程,计算机教学的案例多为书本的经典案例,年年重复不变。因此,在互助式教学模式下,初始阶段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模式,结合行业热点推陈出新,授课内容要新颖,以引起学生兴趣,使他们主动钻研,在演练互动中迅速成长。3.以小组分工为方法,营造多边教学氛围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较为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因此,小组分工完成教学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计算机教师应综合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性格差异、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划分小组。其次,每一小组安排一名班级学习标兵,让其作为“领头羊”活跃小组气氛,激发小组追求上进的热情。教师适当在小组之间走动,了解每组小组的进程和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最后,与校外企业合作,让学生的创意与职场现实碰撞,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4.以职业规划为主导,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教学最终的目的和主导方向在于帮助学生做好未来的就业规划,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师的职责在于将学生培养成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所以要建立以职业规划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计算机专业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新兴通信产业、文化科技产业等几大支柱产业,涵盖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领域。因此,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应让学生了解专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加强校企合作,注重研究重点专业的教学,例如数据库开发、设备排除技术故障、顾客售前售后服务、软硬件安装、监控与维修、配置更新、系统操作、电子商务、互动媒体等。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随处可见,衣食住行、游购娱乐等皆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总之,中职计算机教学应改变传统只重理论、忽视实践,紧紧围绕教材,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以任务目标为方向,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实践操作基地为战场,以小组分工为依托,以职业规划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慧蓉,罗涛.自主互助式教学模式构建中职计算机专业高效课堂的应用[J].通讯世界,(12):310-311

[2]殷莉.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实践中互助式教学法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16(9):85.

[3]曹亚红.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15(21):87.

[4]韦玲.互助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11):107.

[5]金铁钰.互助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2015(23):81.

篇8:式教学心得体会

12月27日,我参加了深圳福田区“汪颖(小学数学)教与学方式转变特色教师工作室”复习课型展示与交流活动。杜郎口中学副校长任景业老师做了有关分享式教学的讲座,学习了独特的教学理念:意识前移、人人参与、教师让座、参与无错,我也深深记住了分享式教学的前提是我们老师理解、欣赏、认可学生。

接着,听了天健小学张老师上了一节全新方式的复习试卷讲评课,这是节真正把分享式教学付诸实践的成功课例,给了我不小的震撼。这节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学生针对考试试卷,完成《错题分析预习纸》,要求写出错误步骤及答案、正确步骤及结果,并进行错因分析。

2、教师整体分析进步与不足之处。

3、小组交流个别不懂的或出错率高的题目,分享独特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4、各小组选取一题在黑板向全班讲解。

5、重点题目练习考评。

整节课老师只有寥寥数语,把课堂、讲台实实在在地开放给了学生,每个小组的两三个的代表在讲台上分工协作,画图、分析、板书、总结、提问,俨然一个个小教授,能把一道题讲得清楚、透彻,这得经过多严密的思维过程呀!他们还能用自己的错误经验提醒同学,这又是多么宝贵的学习资源呀!

之后,现场老师与任校长积极互动,我听到了一些老师独特、大胆的教学尝试,如以自由组织小组形式订正试卷、学生自己录下分析解题的视频再全班分享等等,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任校长及时、机智、一针见血的互动更另我情绪高涨,内心也充满着尝试的激情与对美好的憧憬。

篇9:式教学心得体会

4月12日,在县委招待所大礼堂,我有幸听到了来自xx小学名师团队带来的新课程模式――分享式教学。三位教师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让我们欣赏了两堂不同学科的课程。

两位教师的这种分享式教学模式打破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向学生们教授合作、交流、学习的方法,而对于课文中的字、词、句、段只字未提,完全放手让学生小组自学、交流、汇报,以达到学通课文的目的。整堂做到了有序、有趣、有效,课堂中,孩子们个个善于学习、乐于思考、积极展示。教师们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知,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前辈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者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导师,因为学生不是“空瓶子”,他们是活生生的社会的“生活体”,是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把课堂变成基本上由学生自学的课堂,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会自学、会讨论、会发言、会倾听”是这种分享式教学课堂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质量非常重要,但是课下平时要下足功夫。培养学生能力要从低年级做起,学生的自觉学习的能力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它是在教学中反复训练、培养起来的,又是在学习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要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

在听完这两堂课后,我有一些疑问:

一、在这种课堂模式中,学生在自学中如果有没有学透的知识怎么办?谁来帮他解决?

二、我们目前的“大班额”教学现状,老师在巡视过程中,是否蜻蜓点工水式的照顾到每个学习小组,还只是有目的的重点指导几个小组?

篇10:式教学心得体会

3月19日,在县玉沙小学,有幸听到了来至宜昌天问小学名师团队带来的新课程模式――分享式教学。几位教师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让我们欣赏了三堂不同学科的课程。

这种分享式教学模式打破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向学生们传达合作、交流、学习的方法,课文中的字、词、句、段只字未提,完全放手让学生小组自学、交流、汇报,以达到学通课文的目的。整堂做到了有序、有趣、有效,课堂中,孩子们个个善于学习、乐于思考、积极展示。

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知,做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者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导师,因为学生不是“空瓶子”,他们是活生生的社会的“生活体”,是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把课堂变成基本上由学生自学的课堂,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会自学、会讨论、会发言、会倾听”是这种分享式教学课堂常规的重要部分,对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质量非常重要,平时要下足功夫。培养学生能力要从低年级做起,学生的自觉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又是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的。同时,培养自觉能力要贯彻整个教学过程。

听完三堂课后,心中难免有些疑问:

1、这种课堂模式中,如何落实学生自学中没有学透的知识?

2、对于我们目前的“大班额”教学现状,老师在巡视过程中,是否蜻蜓点工水式的照顾到每个学习小组,还是有目的的重点指导几个小组?

3、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对于略读课文和侧重语文人文性的文本比较适合,对于精读课文和倾向于语言工具性的文本该如何把握呢?

篇11:式教学心得体会

12月27日,我参加了深圳福田区“汪颖教与学方式转变特色教师工作室”复习课型展示与交流活动。杜郎口中学副校长任景业老师做了有关分享式教学的讲座,学习了独特的教学理念:意识前移、人人参与、教师让座、参与无错,我也深深记住了分享式教学的前提是我们老师理解、欣赏、认可学生。

接着,听了天健小学张老师上了一节全新方式的复习试卷讲评课,这是节真正把分享式教学付诸实践的成功课例,给了我不小的震撼。这节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课前,学生针对考试试卷,完成《错题分析预习纸》,要求写出错误步骤及答案、正确步骤及结果,并进行错因分析。2、教师整体分析进步与不足之处。3、小组交流个别不懂的或出错率高的题目,分享独特的解题方法和策略。4、各小组选取一题在黑板向全班讲解。5、重点题目练习考评。整节课老师只有寥寥数语,把课堂、讲台实实在在地开放给了学生,每个小组的两_在讲台上分工协作,画图、分析、板书、总结、提问,俨然一个个小教授,能把一道题讲得清楚、透彻,这得经过多严密的思维过程呀!他们还能用自己的错误经验提醒同学,这又是多么宝贵的学习资源呀!

之后,现场老师与任校长积极互动,我听到了一些老师独特、大胆的教学尝试,如以自由组织小组形式订正试卷、学生自己录下分析解题的视频再全班分享等等,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任校长及时、机智、一针见血的互动更另我情绪高涨,内心也充满着尝试的激情与对美好的憧憬。

静下心来,好好想了想应该怎样在我自己的学生中实施“分享式教学”呢?要真正操作起来,我还是有以下几点顾虑和疑惑:1、杜郞口经验很成功,但那毕竟是中学生,如果是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在低年级大面积实行“分享式教学”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吗?2、“分享式教学”适合在所有课例中推行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能全部忽略吗?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在活动中要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这些仅靠学生的自我摸索能实现吗?3、开展“分享式教学”对学生的自制力要求极高,我们怎样关注那些不爱学习、不听讲的学生?4、怎样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与评价机制?

篇12:式教学心得体会

4.12日,有幸聆听了任教授的分享式教学研讨会,并且观摩了两节课,接触到了分享式教学的一些理念和构建规则,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困惑。

在整个分享式教学的课堂上,依稀能够找出我们日常教学方式的影子,只不过,我们并没有如此的系统化。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多的好处,它的前景是美好的。

首先,它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要角色,他们学会了质疑,学会了提出问题,在独立的思考和合作交流中自主的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快乐的分享自己的成果,这样的形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增强了合作探究的能力,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不无裨益。

其次,它能够让学生自信,在自信的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补充,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去解决发现的问题,在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在和同伴的交流与集体的智慧中共同取得一定的进步。

最后,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并不是按照自己的预设和备课来组织课堂。他必须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机敏的课堂机智,依据学生的发散思维来构建自己的课堂语言,来引导学生在“无序”中走向“有序”,而不至于使学生偏离了方向,教师对于课堂的驾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是的,学生需要的才是最好的。能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所得是一件相当快乐的事情。然而,对于这种教学形式,在现实的教学中,我觉得只能是取其精华,借鉴使用。全盘的“拿来主义”对于我们目前的教学来说是不现实的。有很多种方法我们都需要虚心学习,博采众长,因为教无定法。但是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对于这种教学形式,我们只是了解了表面的东西,对于具体的文本内容,具体到每一篇文章如何实践,依然模糊不清。例如: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没有价值性,而对于需要学生感悟的一些有价值性的问题如何解决呢?如果不以课文为例教给我们学生一定的表达方法,那学生如何进行读写的结合呢?有些文章是需要学生精读品味的,这样的文章又如何进行操作呢?总之,当我们无法解决困惑的时候,盲目的模仿只会让我们迷失了自己教学的方向。不过,对于任何有益的教学方式,都值得欣赏和学习,这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许多事情,是有人在做,才会存在。而许多事情,是有人在思考,才会存在的更好。教无止境,学无止境,一边学习,一边思考,让我们的学生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篇13: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5月16日下午,我校利用周三业务学习时间,刘校长为我们讲述了赴太谷县参观学习的所见所感,听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太谷的24字教学模式——“导入目标,自学质疑,合作交流,展示点评,训练拓展、反思小结”。

日本该学校的课堂预习,做得很扎实,为上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堂平实,没有大盖帽似的导入,没有华丽的形式,没有激情的演讲。有的只是教师的引,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目标的严格落实。无论是第一环节的温故互查,还是以后环节的设问导读、应用实践、拓展延伸,一直是学生在动,是学生在二人合作小组中完成。这样的小组合作是真真正正的在合作,或校对答案,或交流方法,或帮助后进生,学生的汇报语言流利,声音响亮,归纳总结条理清楚,叙述完整。教师学生角色定位准确,主体和主导恰到好处。教师从从容容,没有一句废话多余的话。一直穿行于学生课桌间,巡视检查学生的情况。学生紧跟学案上的过程,积极探究,或练习,或思考,或动手操作,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动的状态中。学生获得的是实实在在的能力,以前,也听说过“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个性化体验、个性化阅读”;还有什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类的句子,但背会了都不一定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回才真正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并不是用来说的,是用来做的。

日本太谷教学法注重的是一个“导”,真正体现了老师的“主导”,学生的“主学”。教师要想引导好学生,就得在备课中下功夫。备课中,问题的设计,教学程序的设计无疑是课堂成功的前提,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老师应该设计出不同的练习,基础差的学生尽量把基础达标和课文内容理解的习题完成,而对于有语感的学生要在完成以上练习的同时,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悟,并且把想法同小组内其他同学交流,锻炼他们的说话能力,同时也让小组其他同学学习他的表达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导学规范了课堂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有一定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也给我们的管理和教师教学提出了挑战: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驾驭新的课堂。更加理解了张四保主任提出的多与少的关系:教师课上讲得越多,学生学的东西越少;教师备课的时间越多,课下辅导、批改用的时间越少;教师选得题越精,学生得到的思路、方法越多。我的理解是:教师功夫在课外,轻松在课堂。学生轻松在课外,收获在课堂。

总之,日本太谷教学法都做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这一点真正体现了课改新要求。借鉴日本太谷教学法,我们以后在教学中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我觉得,只要学生敢于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们都应该给予鼓励,毕竟他们己迈出了第一步。“不管对错,只要回答;不管对错,只要胆大”,也许会成为我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的一种课堂方式。

分组互助法教学心得体会

探讨互助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应用论文

师友作文800字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参观学校个人心得体会

参观学校心得体会

普通高中会考的工作总结

辅导员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动物面具小学美术评课稿

参观学校四年级作文

和谐互助式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和谐互助式教学模式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和谐互助式教学模式心得体会(精选13篇)】相关文章:

高中优秀教师教学工作心得精选2022-05-06

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2022-04-29

团结互助,同创辉煌的演讲稿2022-10-28

团结教案2024-01-16

《金色的脚印》教学方案2022-05-14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事迹材料2022-05-06

导学互助教学反思2023-08-15

关于互相关爱的作文2023-09-10

高升学校初中部-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2024-01-02

345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2023-05-1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