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精选5篇)由网友“七四五六三二一”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易望文生义的成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望文生义成语
【拼音】:wàng wén shēng yì
【简拼】:wwsy
【解释】: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出处】:清·张之洞《輶轩语·语学》:“空谈臆说,望文生义,即或有理,亦所谓郢书燕说耳。”
【示例】:不论一名一物,都要切实证据,才许你下论断,不能~。 清·曾朴《孽海花》第四回
【近义词】:顾名思义、不求甚解
【反义词】:精益求精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或文章
篇2:成语望文生义
1.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2.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3.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4.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贬义。
5.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6.无所不至: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
7.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8.投桃报李: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9.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10.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11.奇文共赏:原是褒义,现多用于讽刺。
12.不以为然:不赞同。
13.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14.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15.左右逢源: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
16.情不自禁: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17.振振有词: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18.目无全牛: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19.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
20.上行下效:贬义,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21.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22.从长计议:放长时间慢慢商量。指不急于做出决定,慢慢商量解决。
23.可圈可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
24.不忍卒读: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悲惨。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25.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容易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
26.坐地分赃:赃,赃物。不亲自作案而坐等分取赃物。
27.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
28.马革裹尸:意思是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杀敌战死疆场。
29.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30.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
31.噤若寒蝉:噤,闭口。寒蝉,寒天里不再鸣叫的蝉。比喻不敢说话。也指默不作声或没有声息。
32.不(能)赞一词:赞,参与。指对完美的或不了解的事物不能提出一点看法,意见。
33.惨淡经营:本来是说作画之前的苦心构思,后来形容苦费心思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
34.计日程功: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程,计量,考核。
35.莫衷一是: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衷,决断。
36.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体,体验,实行。
37.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8.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39.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40.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41.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42.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43.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44.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4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46.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7.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4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4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5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5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52.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53.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54.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55.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56.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 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57.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58.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59.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60.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61.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62.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63.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64.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65.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66.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与患难与共不同。
67.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68.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69.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70.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不指某时。
71.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72.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73.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74.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75.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76.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77.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形容人没有心机。
78.胸无宿物:形容为人坦率,不抱成见。也形容心里藏不住话。
79.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80.俾昼作夜:俾:使。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81.妙语解颐:解颐:开颜而笑。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82.持之有故: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83.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84.如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与对“景物”的感受无关。
85.振聋发聩:比喻用激昂的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86.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不是指文章不用加标点。
87.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修改的言论,文章或著作,说明其质量高。
88.五风十雨:(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五天刮次风,十天下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89.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泛指见多识广,学问渊博的人。
90.三人成虎:三人谣传说有老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老虎。比喻流言惑众,容易使人误假为真。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91.明日黄花:明日,重阳节后。黄花,菊花。重阳节过后的菊花。古人讲究重阳节赏菊花,重阳过后,赏菊就没有多少兴味。比喻迟暮不遇之意。后也比喻过时的或没有意义的事物。
92.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已。也比喻乐曲高妙。又形容自然风光美好。
93.求田问舍:舍,房屋。到处谋求买田置屋,形容胸无大志,只知营私。
94.表里山河:表,外表,里,里面。山河,指太行山与黄河。后亦泛指高山大河。指一面依山,一面临河。形容地势险要。
95.不名一文:名,占有。连一文钱也没有。形容人贫穷到了极点。
96.阳春白雪: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而是指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艺作品。
97.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营私作弊。后指玩弄文字技巧,耍笔杆子。例,那些反动文人,除了~,替他们的主子帮腔以外,还能干什么呢?(含贬义)
98.屡试不爽:屡,多次。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99.久假不归:假,借用。本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语本《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后也比喻长期染上了坏习惯,不能改正。
100.差强人意:差,稍微。强:振奋。本指尚可振奋人心。后用以表示大体上还能令人满意。
101.万人空巷:大家都从家里出来聚向一处,使街巷都空了。多用来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所有的人都吸引来的盛况。
102.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的样子。形容现象奇异,色彩斑斓。
103.涣然冰释:涣然:也作“焕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冰一样消融。像冰融化一样流散消失。比喻嫌隙、疑团、误会等完全消除。
104.空穴来风:穴,洞孔,来,招来。空的洞穴容易招进风来。后多用以比喻流言蜚语乘虚而入。也代指流言蜚语。也指传言没有根据。
105.空谷足音:人迹罕至的山谷传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人事、音信或言论。
106.善刀而藏:善:擦拭干净。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比喻行事适可而止,善于收敛自己。
107.暴虎冯河:暴:空手搏斗。冯河,冯,同“凭”。不用舟楫趟水过河。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
108.酒囊饭袋:盛装酒饭用的袋子。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无能之人。
109.有口皆碑:碑:纪功的石碑。引申为颂赞。所有的人都一致称颂。
110.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与教训无关。
111.不以为然:然:是的,对的。不认为是正确的。多用于表示不同意。
112.不以人废言:以:因为。不因为人犯有错误,就将他的正确言论加以否定。
113.穿云裂石:穿透云霄,震裂山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114.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人清贫或生活简朴。
115.细大不捐:捐:抛弃。小的大的都不舍弃。表示兼收并蓄,毫不遗漏。
116.罪不容诛:诛:杀死, 。处以死刑都不足以抵偿其罪行。形容罪大恶极,死有余辜。
117.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含贬义三长两短安然无恙,例: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中生活,真是山高水低,不知何时就会陷入困境。
118.前无古人: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也指空前的。含褒义前。
119.千夫所指: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120.众矢之的:形容触犯众怒。例:中国国奥队在九强赛上的表现及其导致的失利为千夫所指。
121.尾大不掉: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含贬义。
122.言不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胡言乱语、鬼话连篇、信口开河一语破的、一针见血、言之有理含贬义。例:两个年轻小子,天天在一起。没有老年人在身边,他两个便无话不谈,正所谓言不及义。
123.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124.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篇3:成语误用之一——望文生义
前言
正确使用成语,是高考说明中考试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从近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看,对成语使用的正误判断题则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道“保留题目”。
所以对于即将走向高考考场的广大中学生来说,全面正确地掌握成语误用的类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它以其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成为我们日常阅读和口头表达、文章写作中密不可分的好朋友。
在使用成语的过程中,有一些事项需要大家注意。
首先,我们看一看一种最常见的误用——望文生义。
成语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来源大都有典故,不能只凭字面意思作想当然的理解,如果望文生义,就会闹许多笑话。
看一看几个误用的例子:
这次我考了43分,还算差强人意吧。
在大家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掉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编辑部收到的这些稿件都是不刊之论,无法采用。
我们隔壁的一家人十分慷慨,从不吝啬,被人们称为大方之家。
一句误认为差强人意是让人不满意的意思,想当然认为“差”是不好的意思。
二句将“点”理解成了“标点”,但“文不加点”的真正含义却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
三句中,将“不刊之论”的“刊”理解成了“刊载”。而实际上“不刊之论”这一成语意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消除;修改) 。”
四句“大方之家”这一成语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在这里“大方”音dàfāng。而“大方”(dà?fang) 意思是“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其不能与“之家”构成成语,作者显然是将这两个同音词混淆了。
所以,我们使用成语一定要注意,不熟悉的成语一定不能乱用,要先弄清它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相关典故,透析其意思,才能游刃有余,运用自如。
篇4:理解成语何妨望文生义(网友来稿)
湖北省鄂州市第二中学 万汉文
望文生义历来被指斥为理解成语的大忌。确实,不恰当的望文生义是不足取的,如果把“不刊之论”理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只能贻人以笑柄。于是当老师的千叮万嘱,理解成语要注重整体感知,切忌望文生义。似乎理解成语不必求甚解,只需会大意。于是做学生的记之以笔铭之于心的往往是些粗略大意。如此这般,往往会导致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似是而非。我们回顾一下近几年的高考成语试题,有几个成语不是学生常见于文常闻于耳甚至常出于口的呢?而天下学子又有多少不是下笔踯躅?之所以形成这种状况,依我看是很多学生不习惯、不善于“望文生义”的原故。
下面我略举一二高考题例来说明“望文生义”法的运用。
①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②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改时,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例①中“安步当车”,望文生义即安稳地慢慢步行,就当是坐车。抢险队员们若如此,或许能欣赏一场雨中风景。②中“有口皆碑”,望文生义即有口都称赞。放到句中,岂不与“一定都会”之“都”重叠?判断正误,易如反掌。
若要分辨成语间的差别,“望文生义”法则更显其能。如高考题:
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
是选“目不暇接”还是选“应接不暇”更好呢?“望文”而论,前者当专指眼睛所见;后者则不必非眼睛应接不可,因此它除有前者“东西太多看不过来”之意外,还有“人或事物太多来不及接待应付”之意。这种解释还不能让人信服地选出答案,但你仔细“望文”,考察它们的结构,当可发现,前者在“应接”上略显主动,而后者则偏于被动了。联系句意,此题选“应接不暇”更佳。
其实,中华几千年文化,成语浩瀚,很多是能“望文生义”的。试想成语的意义是怎样生成的呢?难道不就是由组成成语的“文”整合而成的吗?“文”是生成成语意义之根本之源泉,要理解成语意义必追本究源。常翻看语文报刊,常远近交流学习,每每看到听到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在讲成语应用时,往往提到要注意诸如感情色彩、语体色彩、适用对象、使用习惯等几个问题,这诚然对学生平时的复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如果深入思考,成语之所以感情属褒或贬,语体属敬或谦,适用于甲或乙,习惯于此或彼,难道是无来由的约定俗成吗?我想这些是能够“望文”解释清楚的。我依然举几个高考题例来说明:
①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②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③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历史上汗牛充栋。
④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例①中“无所不为”是贬义词,其意是没有不干的事,往好处想,至多好事坏事都干,难逃“贬”运。②中的“蓬荜生辉”是个谦词。“蓬荜”是用草、树枝做成的门户,当然非用简陋即可形容。试想若非玩笑或带恶意,谁会说别人还算不错的房子是“蓬荜”?只有谦称自己的了。③中的“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极多,不能用于人。用“望文生义”法解释,说人多得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还可敷衍过去,但要说人多得堆到屋梁上去是万万不可的。④中“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式。如果能望见其颈项和脊背,那么起码隔得不会太远,还可赶上。瞧句中意思其他球队恐怕是望尘莫及,当然“不能”望其项背了。
不过,我在此郑重声明,要用好“望文生义”法是需要平时多积累、多思考的,否则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把“万人空巷”理解为人们都在家里,巷子空无一人,那我可概不负责。
当然,有些成语确实是不能望文生义的,不过如果高考尽考一些只有通过查词典才能明白的成语,固然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但恐怕是有违高考以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的本意的。
篇5:望文生义误用成语一
望文生义误用成语36例(一)
1.间不容发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不是“形容距离小”。
【误例】近段时间,“超级女生”在全国巡回演出,每到一处,那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真可以用间不容发来形容。
2.对簿公堂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
【误例】事情一拖再拖,悬而不决,双方只得求助于法律,对簿公堂。
3.拍手称快 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不能直接用于那些欢快的场面。
【误例】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4.不足为训 足:值得。训:准则,典范。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误例】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5.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发表”。
【误例】这篇文章内容粗俗,只有华丽的`辞藻,竟然在报刊上发表,简直是不刊之论。
6.目无全牛 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不能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不能误用作贬义词。
【误例】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
7.下里巴人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误例】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8.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误例】我对任何邪教组织的言论不赞一词。
9.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误例】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10.长此以往 长期这样下去。多用于不好的结果。
【误例】新学期伊始,教师要引导高一新生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课后作业,长此以往,定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高考常用易错成语
★ 期末复习教学设计
【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精选5篇)】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反思教学点滴谈2023-03-18
三年级语文上成语积累之八字成语2022-10-05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有哪些2022-11-17
高考语文选择题的答题技巧2024-01-22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2022-11-22
高考常考成语2023-11-17
高考语文题答技巧2024-01-22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方法2022-11-21
《复习1》的教案2024-01-16
《穿越时空成语廊》的教案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