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鸟鸣,似是故乡美文欣赏(整理9篇)由网友“kkkk”投稿提供,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一声鸟鸣,似是故乡美文欣赏,方便大家学习。
篇1:一声鸟鸣,似是故乡美文欣赏
一声鸟鸣,似是故乡美文欣赏
细雨清晨,急切切揣把伞,踢踏踏奔下楼,边于一滩滩水迹间辗转腾挪,边一口口虎咽着冷硬的早餐,脚步匆匆,只是为了赶上上班的公交车。小区外已是人声鼎沸,车行不断,赶趟儿似的男男女女倏忽在小区门口闪过,眨眼便不见了人影……紧行处,一声鸟鸣,响在耳畔,霎时间,滞了心神,迟了脚步,隐约处,似是故乡。
抬眼细寻,鸟雀儿不知何处,却见墙头的绿藤萝缠缠绕绕,藤叶儿经一夜春雨洗礼泛着一层油亮的绿光,格外动人。清风中,薄雾携着几许雨丝扑面而来,轻抚面颊,惬意顿生;鼻翼翕动,清新之味扑鼻而来,忍不住深呼吸、细嗅闻,似吸得一肺腑的泥土香……此番情景,故乡有!
墙外车行不断,人声鼎沸,瞬间灌满了双耳,凝神的思绪随即被打断,又不自觉地合入人流,淹没在车水马龙的奔波中。但,那声鸟鸣,却像是一粒种子,刺破耳膜,冲进血管,随着血液流进心房,扎根,抽芽,开花,长成了满心满怀的故乡情韵。
那时候,山村里响起的多是鸡鸣狗吠声,牲口饿了嚷食的声音,男人耕地哟呵的.声音,女人呼唤孩子的声音,即使有一辆拖拉机响起,也不觉刺耳和嘈杂,相反更显悠远和空旷。而鸟鸣,是故乡最动听的天籁。
四五月时节,清晨伴着一夜好梦醒来,首先入耳的是声声鸟鸣,那情状,活脱脱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写意。午饭后,阳光和煦,人睡了,猫睡了,风儿也休息了,突兀中一只睡醒的鸟儿,脆生生鸣叫两声,真切切便是“鸟鸣山更幽”的注释。夏夜的傍晚,燕子啾啾呢喃,说着梦话,更衬得夜深睡意浓。
故乡的鸟儿们,不为乞食之哀而鸣,不为竹笼之困而哭,不为网箩陷阱而忧。似乎,除了寻觅吃喝、生儿育女这点俗事外,大多数时候,小鸟们更像是一个个歌者,热衷于卖弄歌喉;又像吟游的诗人,喜好吟诗作对。大自然无疑是它们表演的大舞台。倾耳细听,你总会听到它们的表演——或在密林间婉转,或在晨雾中缥缈,或在山谷里空灵,真正儿是“百啭千声随意移”,叫得恣肆,鸣得畅快。
犹记得,七八岁时,随着母亲下地,母亲在地里锄草,我独自在地头玩土。对面树林间传来的鸟叫声,很是好听。而我那稚嫩的嗓音也能学得几分,于是彼间它叫一下,此间我学一声,此起彼伏地呼应个不停。陡然间,彼间鸟鸣调儿高了些、尖锐了些,令我疑惑不解。母亲便告诉我,是小鸟在骂我呢,嫌弃我学它叫。听了好奇不已,小小的心灵并未曾怀疑母亲的话,也未多想什么。待到今日,我倒宁愿相信,定是小鸟怨我粗拙的声音搅浑了它诗意的歌唱吧。
记忆中,那脆脆的鸟鸣,随着回家的脚步渐渐远去了。现如今,更随着我奔向城市的步伐,那诗意的歌唱也一并远去了。
其实,城市中也有鸟,也有鸟叫,但因缺少了大自然的背景,失去了密林的烘托,没有了空谷的和鸣,鸟儿也显得局促而不安,那份清脆在喧嚣中破碎了,诗意也被搅混了。灵魂的歌唱者在钢筋水泥的大牢笼里展不开自由的喉咙,唱不出对大自然的礼赞。于鸟如此,于人又何尝不是呢?在这大城市里,有几多人是失去了故乡的灵魂歌者,又有几多人在偶尔的一声鸟鸣中,幸福得竟震颤起来?
时至今日,我仍不忘那一声鸟鸣,将我拉回故乡,让我在这嘈杂声遍布的俗世中,聆听到故乡的声音,嗅闻到自然的清香,让我于这种回归中,抖落掉满身的疲惫,灵魂暂得诗意。
故乡,我曾是她怀抱里一只自由歌唱的小鸟。
篇2:春山鸟鸣美文欣赏
春山鸟鸣美文欣赏
残阳如血,投入江中,教人泛起阵阵惆怅。
伪善、自私、欺骗、背叛,就像一双布满青筋的手,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咽喉。
屈服吧!
他们高声地向我嘶叫。
我也渐渐地失去了挣扎。
就在这时,众人慢慢地向我靠近。
心底突然生起了一股暖流,迅速贯通了全身。
那双紧抓我咽喉的'手,也渐渐松开了。
你们!
我扫视着众人。
此时的残阳仿佛比朝阳还要炫目。
众人的脸已经看不清。
我的意识也被替代。
这时,眼前出现的是一脉雨后春山。
繁花、青草、绿树,环绕着四周。
看,这边是蜜蜂在花丛中跳舞。
听,那边是小鸟在树枝上歌唱。
春风轻抚着我受伤的灵魂,花香也夹在中间向我扑鼻而来。
一切都那么美好,生气勃勃,甚至连空气都是甜的。
幸福绵绵,滋润着久旱的心田。
眺望远处,一道彩虹划过长空。
在七彩之中,人世间的各种善景历历在目。
慈母灯下密密缝,严父堂前教子深。
风中雨伞藏眷侣,穷山陋屋现良朋。
一方有难八方援,多情莫须怀私心。
敢问世间何为贵,重是真情轻是金。
亲情、爱情、友情、无私之情,溢满了天地。
世间万物都沐浴在大爱之中。
一众恶念悉数俱散。
此时,我心如明镜,仰天放歌。
世上众人欢欣乐,正是春山鸟鸣时。
篇3:关于爱的美文欣赏:一声叹息
雨夜,总是让人怀揣淡淡的愁绪和伤感的情怀,尤其是刚再读了一遍《红楼梦》。
凄美的宝黛爱情故事没有结局,让人唏嘘扼腕叹息,也感动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痴男怨女。其实美丽的故事都是没有结局的,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陆游与唐婉,薛涛与元稹……这就像为什么悲剧总是比喜剧更让人难忘。也许一开始人们确实想过用一颗心去坚定地温暖另一颗心,可是永恒的爱情几何?相爱也许只是那时的记忆,当时光渐渐发白,额上印痕渐渐鲜明,听到的只是泪滴破碎之声。
属于你我的幸福太遥远,我企盼渴求追逐却仍无法触及你渐行渐远渐模糊的身影……你是嵌在我眼中的一颗泪钉,流亦疼留复亦疼;我站在荆棘丛中不敢前进亦无法回望,只得踮着脚尖唱响那首千年绝唱。
逝了光阴,老了岁月,我在流年之外,孤独地等待。任凭风刀霜剑把我雕塑成永不褪色的望夫石,千年眺望,千年等待,千年寂寞……远航的旅人,你可明了?
生命如此脆弱,感情亦如此不堪一击。真是说着说着就变了,听着听着就倦了,看着看着就厌了,走着走着就散了……充斥这个时代的不过是浮躁和易变的心而已。如网上戏虐的话“男人无所谓忠诚,如果还算忠诚那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高;女人无所谓坚贞,如果还算坚贞那是因为受到的诱惑太小。”这话或许说得有点绝对有点过,但是多多少少说出了世人的心态。钱钟书老先生在多年前不就说过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吗?看来不管城里城外人都有自己的烦恼甚至苦痛。可日子依然不紧不慢地度着方步,月亮依然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太阳依然东升西沉……只是那些挣扎在梦魇中的寂寞荒芜,唯交给时间慢慢淡漠;并在茫茫的未知之中,庸庸碌碌地流转着所剩无几的生命……
于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旅行,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面对电脑屏幕发呆……可是爱呢,谁都无法一个人做到。
公众号:天府散文
篇4:怀念故乡的美文欣赏:故乡
深夜,我伫立在奶奶家陈旧的书柜前,翻看着老旧的相册。突然,一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映入了我的眼帘。
照片上的小女孩站在一座低矮的平房前,应该是刚玩完沙,手中还握着一个塑料铲,眼睛笑成了一个弯弯的月亮,看起来十分开心、满足。问起父亲才知道这是我六岁时在废弃的供应处工厂照的相。
这泛黄的照片勾起了我心中深埋已久的回忆,展现出一幅幅记忆中的景象。
我那已经逝去的童年便是在这里度过的,记忆中供应处的厂房就在我家旁边,那时沙地上耸立着一座座矮小的平房。没有世纪公园之前,我的乐趣便是每天到那里玩沙。虽说及不上抗战遗址那么历史悠久,但我想这房屋还是有一定的年头了:经过了无数风吹日晒的外墙已经发白,铁质的窗框也已锈迹斑斑……这些印记都是它“成长”路上的见证人。
回忆间,我仿佛又看见了许多孩童蹲在沙坑中玩沙的样子,欢声笑语,好不热闹。我仿佛又看见了自己在路边逗野猫,不时地摸摸它的脑袋,被它蹭得痒到开怀大笑。我仿佛又看见那废弃厂房中尘封的蜘蛛网……
如今,十年过去了,我早已寻不见那低矮平房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青石板铺成的道路和符合城市气息的一幢幢淡黄色建筑。而那欢乐的记忆也随着时光的飞逝全部躲进了心底的某个角落,等待着一个契机被再次唤醒。
我看着那张老照片,似乎明白:故乡,就是指你和她之间的联系不过是在那里度过了你人生中最普通的一段时光,她见证着你的成长,陪伴着你度过人生中最顺利或艰难的一个过程,并且和你一起承担着所有的喜悦与悲伤。她就像一首悠扬而缓慢的乐章,无论何时想起,仿佛点开了播放键,一听那曲调,记忆中的片段便浮现在脑海中。
故乡,一本老旧的历史书。它谱记着我生活的酸甜苦辣,每逢想起,总能令我遐思,给我以无限青春与奋斗的力量。
我爱你,故乡!
公众号: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
篇5:关于故乡的美文欣赏:故乡的小河
少年时期迁移至老河乡一个叫土门的山村居住,在那里渡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不知道那里能不能被称为故乡,在心里自己认为那里即是“故乡”了。
在“故乡”有一条小河它从山中流淌来,把一个村子一分为二,村子名叫“两半庄”这条河就被叫做两半庄河。
两半庄河,称河更象溪,它一路走来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最窄处一个健步就能跃过水面,只因山洪下泻拓宽了河崖才阔绰起来,具有了河的气派。
故乡的小河很美。
夹岸生长着粗壮虬扎的大栗树葳蕤蓊郁把小河趁托得更加优美,每年初夏河风轻扬满河充斥着栗树花浓郁的芳香,各种青葱药草又拥水而生披拂繁茂,明净的河水脉脉的从山石上淌过仿佛被这香气和草青浸染,越发地清凉而甘甜。河中大大小小的水潭,布满青青的水绵,那水绵云朵般飘浮在水潭里把潭水衬得越发深邃奥妙,也令小河更加妙趣横生。
一座由青石板架成的简单石桥连接了两半的村子也成为大山深处的人家与外界相通的唯一道路,桥上经常通过山里辚辚的牛车和挑担的村民。石板桥不远的一处水潭边就势砌着一口粗糙的水井。水井附近有两株高大的皂夹树,每年秋天从它们枝杈间吊下一角角皂荚,有风的时候皂荚就随着河风摇摆。
小河不大却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每天清晨附近的人们嗅着清甜的水气来到河边担水,井水打湿了青黑的井壁上生长的井荷叶,使它们显得更加翠色欲滴。取水的人们络绎不绝,一路迤逦路上留下一条湿漉漉的水泽。河边的洗衣石旁经常簇拥着洗衣的女人和弄水的孩子,棒捶敲打衣服的砰砰声响混在相互打趣的笑声里荡起满河的喧闹。这里又成了人们日常交流的地方,十里八村的趣事就在河边忙碌的人们中间传播。
大群牛羊也来河边饮水,清脆的玲珰声惊起觅食的鸭子和大鹅,它们扑打着洁净的羽翅惊叫着从水面掠去扑荡起一阵水花,溅湿了洗菜人衣服,洗菜人恼怒顺手抓起水底的石子投向这些整日不离水边的家禽,使那鸣叫声复又重叠闹起。劳动归来的村民来到河边掬一捧河水洗去满脸的疲惫,坐在水边的石块上磕掉鞋窠里的泥土静享一河的清爽。那青石上嚯嚯磨镰的大伯两膀加力把个镰刀磨得雪亮锋利。
在炎热的夏季里人们更离不开小河。
大家都来河边洗澡,夜色里妇人孩子一处,汉子们在另一处,相隔并不太远,他们高声呼喊着相互打趣笑骂,满河中人头簇簇笑声朗朗,随着夜风经常传出粗犷的梆子戏腔。近水的人家干脆将晚饭端在水边来吃,有人凑来也盛上一碗,就只管去吃,喝罢汤就着河水洗过碗筷,人就直接泡进水里好不舒服。摸出日间镇在河沙中的甜瓜捶开来大家分吃,满河又飘荡着瓜果的甜香。
人们太依赖这河的馈赠了,若没有了河,真不知道生活又该如何打理,河水直透进人们的生活与人们休戚相关。
小河,又是孩子们的乐园。
是河水乘载起了孩子们快乐的生活。拿着竹筐捞鱼是每个孩子的最爱,每次来洗衣服总是争抢着帮母亲㧟衣服拿棒捶,兴高彩烈地来到河边,先爬上滑溜溜高大的皂夹树摘几角皂夹,用石块砸碎在盆里滤出皂花碱水供母亲清洁衣物,剩下的时间便可泡在水里捉鱼了。站在水中用竹篮猛地扣向群群小鱼,然后迅速地拎起,漏尽溪水,篮中有时能得几尾小鱼。这样全神贯注地沿着河边捉去,全忘记母亲的叮嘱弄湿了衣裤。撅着屁股弯着腰两手轻轻地摸向水绵底下,惊得鱼儿四散。
幽深的水潭太深只有胆子大,水性好的几个大孩子才敢进去游水,他们一个猛子扎下没进白白的屁股和脚底板,却从另一个方向顶着一片水绵冒出来,如游鱼般灵巧。互相逞能时避开大人依次从水边几米高的皂夹树枝上向潭水中跳,赤溜溜光光的身子拍起了高高的水花,潭水翻腾从潭底荡出了染衣人埋在泥中稳色的衣料。附近的洗衣人听到声响一齐发现了这些出格,不管是谁家的孩子立急吼叫着制止住这种危险的游戏,这些善良的人们挥舞着棒捶,恐吓出了潭水中胆大包天的混小子。
潭里的鱼这时最好捉,趁着浑水在水潭边摸鱼,经常能摸到翻水的大鲫鱼和肥嫩嫩的白条。父亲带回家一扇小粘网,这是十分稀缺的用具,弟弟常常在放学后叫上几个友爱的同学拿着小网去河边网鱼。找个水口下好网,小伙伴们纷纷跳进水中趟鱼,那受惊的鱼儿投在粘网上挣脱不开柳叶子般徒劳地摆着尾巴,揪下来再用草径串起,都开心地裂开了笑脸。
在河里玩渴了就到井边喝水,井水清浅甘冽,皂夹树枝抠成的水勺子就挂井旁的树杈上供人取用。井里常有青蛙和鱼在游曳,它们在深蓝色静静的井水中格外醒目却没有人去捞。我很纳闷,小伙伴们悄悄地说:这井和河水一样能通到东海那鱼可能是龙。并告诉我一个鱼儿变成龙公主的故事。这小河井中的鱼儿会不会也能变成龙公主呢?我们都痴痴地虔诚地想象着,幻想着河水尽头的东海。当四下安静时去井边,伙伴们都会轻手轻脚地趴到井边先看看那鱼儿是否有变化。
平日里河水清浅,每逢下雨,河就突然变成一凫两崖浊浪滚滚凶猛的大河。那依河而砌的水井也淹没在水中。
从山里走来上学的学生们,赤着脚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裤腿挽到腿弯下,聚集在河边焦急地看水。胆大一点的用棍子拭探着想趟河,却被岸边的村民制止。这山水凶险一但被卷走,将十分危险。曾发生过这样的惨剧,有人大水渡河被河水卷走,四五十个劳动力奔来沿河打捞十多里跑掉了鞋子扎破了脚也没能救下人命。从此每次涨水的时候河边住的人家总会有警惕的眼睛打量着河边,不断告戒着想过河的人们。
不久有老师撑着伞从河对岸的学校走来,隔着河水先叫喊着点名,再布置回家学习的功课。这是大水阻隔时经常的做法。他大声反复叮嘱学生们注意安全,等学生离去后才转回。水不太深时老师会过河来让学生扯着他衣襟一个接一个相互拉扯好,用长棍子拭探着水深小心翼翼地接学生过河,放学的时候又这样送回,活象河中领雏的母鸭。
水落后水井露了出来,井水浑浊,人们不得已只能取浊水做饭。有一天村民慌慌张张地来找母亲,说是井水中出现白色的粉未。母亲是老师,被村民们信赖。她一看却发现是谁用石灰给井水做了沉淀,打水的人们都不懂得。她刚好在课堂讲过这一节化学反应的课,猜想一定是哪个学生暗暗做了好事。她课堂上表扬了这一行为却看到有人羞红了笑脸埋下了头。
这些可爱的学生啊,也象他们的长辈一样都有一颗河水般洁净敦厚善良的心灵。
井水清了,那井中的鱼儿却不见了踪影。
那鱼儿是否已跃过龙门游向它的东海去了呢,那些山里的学生是否也走出大山,如传说中的龙公主般遨游在他们当初憧憬的幸福里了呢,我相信那些经过小河滋养的灵魂无论在哪里都不会失去小河般纯洁明净的本色。
我爱故乡的小河!
公众号:红罗山书院
篇6:有关故乡的美文欣赏800字
中午下班路上,我骑着自行车正等红灯,电话响了,一看居然是老妈妈打来的,异常兴奋,妈妈从不给我打电话,我早已经习惯了。
电话那头,妈妈告诉我,七爷昨天去世了,初八上山,问我有空跟爸妈回老家一趟吗?算了算时间,初八那天是星期五,那天事情特别多……
我不确定到时候能不能回去一趟,满脑子却浮现出故乡高高低低的坟头。
想起了故乡的山山水水,眼睛越来越模糊,车都骑不稳了,只能推着走。是那个并不算美丽的小小山村,养育我们长大,空气、河水、泥土,为我们祖祖辈辈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保证。我们依赖于它们,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故乡的人们都很淳朴。就算我们回去的人再多,只要提前打个电话,他们都会在自己家里把香喷喷的饭菜给我们准备好。有时候突发奇想,想回老家住一两天,妈妈就会到院子里挨家挨户问问他们家里还有没有今年新收的稻草。只要有,他们一定会抱来最好的稻草给我们铺床。其实我们自己也带着帐篷,却习惯了闻着新鲜的稻草的香味入眠……我们走的时候,老家的亲人们总会从地里现摘蔬菜送给我们。而我们,并没有回报给他们什么,反倒像是不断地在向他们索取关心和照顾一样。所以,每当我感觉很疲惫的时候,总想躲开人群,悄悄跑到老家去躲起来。一回到故乡,心灵就找到了归宿,感觉特别安宁。我深深知道,这份安宁,来自于亲人们真诚的关心和对我无私的疼爱。
七爷去世了。再往前算算,春节期间也有个长辈离世。在我离开老家的二十多年里,老一辈的都陆续去世了,现在年长的已经没剩几个人了。每逢春节回家去,总会看到许多陌生面孔,他们不认识我们,我们也不认得他们是谁家的儿媳或女婿。
现在的故乡,诺大的一个村子,只有寥寥几个老人一直守着故土。我们每次回去都能看到他们围坐在长板凳上聊天,或者一前一后去赶场。他们看到我们,老远就过来打招呼;我们看到他们健健康康的,也很开心;而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却很少有机会见面,有的甚至二十多年也不曾碰见过一次。长大了的小伙伴们,你们都还好吗?
那些越来越少的长辈们,最后都进了生前就修好的坟墓里。他们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故土,死后依然守望着这片土地。他们是有根的。
所以,老家亲人们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眼前。老人们最常对我说的话就是:幺女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你咋那么瘦啊?要多吃饭,长胖一点……
话里话外,全是他们对我最最真心的疼爱!而我,在他们生病最后的日子里,并不知情!所以,这种愧疚、自责,让眼睛一直模糊着……
一想到故乡那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静静卧在山窝窝里的老房子,极少极少的几个老人和小孩,还有路边越来越多的坟墓,就有种揪心的痛!
公众号:天府散文
篇7:有关故乡的美文欣赏:故乡的枣树
我的家乡在豫北平原上,儿时的记忆中村子的周围都筑有高高的寨墙,寨墙外环绕着类似护城河的水坑,只是彼此并不相连而已。据说村子如此布局是为了防匪防盗,但从今天看来如此布局还承担了古老村落的原始排水系统的功能。水坑与寨墙的结合也就成了那个时代豫北农村的典型特点,高高的寨墙上栽种的枣树也就成了各个村落亮丽的风景线。
爷爷奶奶临寨而居,寨墙围住了半个院子。寨墙上和挺大的院子里种满了大大小小的枣树,以“零零”枣树居多,靠近寨墙也有为数不多的“娃娃头”枣树。每年清明时节,枣树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生息开始萌芽。“枣芽发种棉花”在北方农民的心中枣树发芽是一个时令的象征。按说在北方种植的所有果树中,枣树显然不是一个勤奋者,但绝对算得上一个“实诚人”。记得母亲经常念叨:“桃三年、杏四年、枣树开花就结甜。”是说枣树好养开花结果早。可见枣树不开狂花,结果不晚并且“不打妄语”。大约农历四月下旬,小麦黄熟的季节枣树开始进入盛花期,这时候奶奶家的枣园不但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更是蜜蜂的乐园。只是我们忙着在树荫下乘凉做游戏、挖知了猴逮马知了,蜜蜂忙着采花粉酿蜜。据说枣花蜜是蜜中的上品,能治疗多种疾病。反正是这个时候算得上枣园比较热闹的时节。于是院里院外到处便会弥漫着枣花的清香,稍晚些时候枣花的落蕊洒满一地,脚踏上去有一种软绵绵的感觉。嗅着枣花的清香人们便开始了对枣子成熟的憧憬。儿童们唱着“四月十五枣开花,五月十五捻捻转,六月十五青蛋蛋,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上杆”的民谣,静等枣子的成熟。
进入农历八月,枣就进入了成熟期。这对于我们孩子来讲是盼望已久的时候。因为在那个物质贫乏年代,能吃上酸甜可口的红枣就是莫大的幸福。孩子也知道哪种果子好吃,竞拣“娃娃头”枣吃,等不到开杆,枝头的果实已寥寥无几。盼望着、盼望着,八月十五到了,家里的大人开始做打枣的准备。孩子们也都跃跃欲试。打枣的季节也是大家庭团聚的日子,成人的欢笑、孩子的嬉戏和枣子噼里啪啦落地的声音,汇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也昭示了一个和睦大家庭的团结与幸福。一天的忙碌,一天的辛苦,一天的收获,满满的两大背篓红枣。接下来下一个工作是分枣,各家拿来竹篮、扒斗把枣子领回家。然后再分给亲戚和邻居共享收获的喜悦。由于“零零枣”不耐久藏,母亲就切成枣片晒干,作为过年时蒸粘窝窝的备料。
岁月流逝,爷爷奶奶先后离开人世。时代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增加。乡村开始规划,昔日的土寨销声匿迹,周边的水坑也日趋缩小,寨墙上的枣树由于品种的退化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家乡的枣儿也逐渐被来自新疆和田的大枣、若羌的灰枣所取代。但家乡枣树所承载的浓浓的乡情和儿时的记忆,却是今生今世永远无法取代的。
公众号:作家文苑
篇8:有关故乡的美文欣赏:炊烟
我的故乡在全椒屏山之南,她静静地立在山岭向圩区的丘陵过渡带上,北面连着小山,南边接着浅水。山水之间的家园,让我最难忘的是童年的炊烟。
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以后,我呱呱落地。幼年的故乡,夕阳里,家家户户的屋顶飘着袅袅的炊烟,炊烟下面,是母亲们此起彼伏的召唤:“稻子,快回家吃晚饭了。”“麦子,天晚了,别玩了。”“山芋啊,鸡都上笼了,你也该归窝了”……被饥饿折磨怕了的家长,都为孩子起了个粮食的名字,呼喊起来觉得心里踏实。
“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我童年故乡一年四季植被的常态。
初春,草芽萌动。刚一露头就成了小鹅黄小鸡苗的美食。即使是生命旺盛的春草,也都是猪牛羊的盘中餐,连苦树的叶子槐树的花也难以幸免。特别是耕完地的水牛,往往就像一台割草机,那长长的舌头就像镰刀一样,风卷残云,连草浆都囫囵吞下。
夏季的草地上布满了数不清的禽畜脚印,足以证明每一株草都经受过无数次的侵吞与宰割。
秋来家乡风景异,秋草与稻子一样金黄。一条条的田埂在收割之前就被镰刀砍得精光,几乎寸草不留。乡亲们把田埂上的草叫埂草,稍作晾晒后,用稻草绳拦腰捆起,统一堆放在打谷场上,在分粮之前分给家家户户。生产队集体砍草的时候,乡亲们常常能发现蹲在草丛中生蛋的乌龟,但基本都放生了,那时候油盐比乌龟精贵,谁也没有闲心和资本享受所谓的野味。
秋冬之际,略有闲暇的大人,便会扛着铁锹,拎着棒槌,挑着筐子,到田野里去捶巴根草——把砍不着的干枯的藤蔓葡伏草连根铲起,用棒槌敲打掉碎土,担回去充当柴草的补充。
故乡人习惯把出火旺的桔杆草叫硬草,像棉花杆;把冒烟多的绵柔草叫软草,稻草即是。
很小的时候,我就能从炊烟里看出燃料的种类。轻白的,锅灶中一定是烧着干硬的木柴;而浓黑的,灶堂里必然是闷着温湿的禾草。
那时候,假如有干牛粪巴巴架在灶堂里,更有甚者,如果能用上冒着生命危险从化肥厂污水里捞上来的煤渣烧水煮饭,那实在是令人羡慕至极。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学会了刮根头——用镢头刨荆棘的根。每天下午上学,携一口大竹篮,篮子里盛着书包和小镢头。晚上一放学,就顺着高坎搜寻灌木和炸刺的根,刨出来,抖净土,带回家,晒在门前屋后,那是过年熬山芋糖最好的柴火。
难忘的炊烟,淡得像一声浅浅的叹息,又浓得似一团重重的心事。
公众号:天府散文
篇9: 故乡的槐树美文欣赏
故乡的槐树美文欣赏
槐树,落叶乔木,常见的槐树品种有国槐,刺槐。国槐产于中国,又称家槐;刺槐则产于美洲,又被称为洋槐。
许多地方都把槐树视为吉祥福瑞的象征,《周礼.秋官》记载: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太师、太傅、太保”三公朝见天子时分别立于三棵槐树下,后人因此用三槐来比喻三公,象征高官显贵。更有民间流传着“家栽洋槐,繁华三代”、“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的说法。在我们家乡,就有一座种满槐树的公园,那里面有着许多种类的槐树,比如:蝴蝶槐,这种槐树的叶子一片片地像张开翅膀翩翩起舞的蝴蝶;平顶槐,之所以称之为平顶槐,是因为它和其他的`树木不一样,它的树冠是平的,整体的形状就像一把遮阳伞;龙爪槐,龙爪槐的特征相同于国槐,只但是它的枝条和叶片都是下垂的,形似盘状,像傲龙盘踞一般有一种威猛阳刚之气,因此叫作龙爪槐……
待到盛夏之时,你走进园子里,携一片槐叶,徜徉在槐树的海洋里,绿林荫翳,鸣声上下,阳光透过层层绿叶,在红色的石砖上斑斑驳驳地洒落下来,偶尔一阵清凉的风吹过,拂去林间的一丝燥意,吹起一阵绿色的波澜,碧波一时间荡阿荡,荡起一曲槐园独特的歌曲。目光越过稀落挺拔的树干,一道棕红色的屏障映入眼帘,它迎着日头笔直地站在圆形广场中央,骄傲地理解着世人的膜拜和敬仰,仿佛有一股特殊的力量,使人按捺不住内心对它的向往和好奇,抬起脚下意识地向它走去,“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从一块块由绳索连接起来的木制雕刻版《千字文》中,我们能够想象到一千多年前的才子周兴嗣因君王的一句“卿有才思,为我韵之”,竟在一夜之间将一千个单字编撰成了一部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包罗万象的文章,成为教育史上启蒙文学之首,是何等的具备有大智慧。而在这植满国槐的园林里,一边欣赏着幽香扑鼻,花浪翻滚,郁郁芬芳的槐林,一边学习感受着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也是一件好处非凡的乐事。
自小径西行数十步,立一小桥,名曰“三槐桥”,每每落叶入水,使湖中泛起阵阵涟漪,惹湖中鱼儿四处游窜,水中落叶随风向前飘荡,河边的垂柳依旧带着那份特有的淡然,清风过处,微微一笑,任脚下的狗尾巴草安居乐业。火红的花心向阳开放,纵然一身微小却璀璨了整个盛夏。抬眼而望,映入眼间的是一片枝柯交错的绿槐,让人不免联想起了苏轼的诗句《槐》:“采撷殊未厌,忽然已成阴。蝉鸣看不见,鹤立赴还深。”
“根在洪洞,祖在古槐”,我想,故乡与我,我和故乡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我走到哪里,故乡的槐香始终萦绕在我的身边……
★ 美丽蒙山作文
★ 清晨作文欣赏
【一声鸟鸣,似是故乡美文欣赏(整理9篇)】相关文章:
难忘的故乡写景作文2022-11-10
我心雀跃800字中考满分作文2022-08-05
家乡的夜-中学生作文2023-05-26
《苏幕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2023-06-02
乡情 作文2022-05-26
我的故乡泉州写景作文2023-01-19
乡情作文结尾2023-04-04
写景故乡作文2023-11-07
写景故乡作文400字2023-01-26
我与诗词作文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