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长巡逻记美文摘抄

时间:2023-06-04 07:32:40 经典美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黄连长巡逻记美文摘抄(锦集4篇)由网友“仓樱拍子”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黄连长巡逻记美文摘抄,欢迎阅读!

黄连长巡逻记美文摘抄

篇1:黄连长巡逻记美文摘抄

黄连长巡逻记美文摘抄

吃过晚饭,黄仕刚听见营长赵灿军叫他出去走走,连忙小跑两步跟上。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吊桥上。吊桥下是汹涌的怒江,江两岸是险峻的山峰,一边是高黎贡山,一边是碧罗雪山。走到桥中间,赵营长停下,探身向桥下望去。黄仕刚不明其意,站在那里看。赵营长招呼他也上前去。黄仕刚稍稍迟疑了一下,上前,用手扶着吊桥的护栏。赵营长非常敏锐地说,你有恐高症?黄仕刚立即否认:没有。赵营长说,那你能不能不扶护栏?黄仕刚顿了一下,把手背在身后,探头向桥下看去。尽管他努力克制着,脸色还是有些发白。赵营长看出来了,他的确有恐高症,但还不严重。

黄仕刚跟我讲到这个插曲时,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我说:真看不出你还有恐高症。我的意思是,他这么一个高大的藏族汉子,边防连长,怎么会有这个毛病?黄仕刚连忙说,我不严重的,我能克服。那着急的样子,就好像我是他的营长。

赵营长这次到他们三连,是专门为组建巡逻队来的。其实作为一个边防连,巡逻是家常便饭。

但这次巡逻不一样,这次他们要去的,是几个非常不易去到的界碑,全都在高海拔的山顶。尤其是43号界碑,在海拔4160米的德纳拉卡山口。那里方圆两百公里都荒无人烟。每年10月到来年5月,大雪封山,6月雪刚化,雨季就来了,泥石流山体滑坡随时发生,整个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故全年只有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可勉强通行。他们必须抓紧这短暂的时间,去43号界碑巡逻。

由于任务艰巨,云南省军区和怒江军分区专门开会研究,制定方案,确定人员。最后,确定巡逻时间为9月19日。一线总指挥为分区副参谋长董代尧。而副总指挥,就是独立营营长赵灿军。

赵灿军几次到三连,亲自挑选参加执勤分队的人员。确定分队长时,他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连长黄仕刚。黄仕刚自己也觉得,是铁定要参加这次巡逻的。一个连有几个连长?他连长不参加像话吗?

但他心里隐隐担忧,就是这个恐高症。这么些年来他一直在暗中锻炼自己,克制自己,甚至骂自己:你一个边防军人,藏族汉子,哪有资格得恐高症?

没想到竟然让营长看出来了。也许赵营长早有察觉,是有意把他领到吊桥上考他的。黄仕刚急得当即在吊桥上立正:营长,我没问题!我能克服!

营长严肃地说,这次巡逻的点都在高海拔地区,有几段路程就在山脊上,有恐高症根本没法过。你是连长,不但要自己过去,还要带领战士们过去。你跟我说实话,行吗?

黄仕刚说:行!我能行!我一定会克服的!

黄仕刚坚毅的目光感染了赵灿军。他像兄长一样拍拍他肩膀,让他蹲下来从桥缝儿往下看,耐心地说:关键是不要紧张,不要回避,越是怕越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我查过资料,恐高症是可以治愈的。我相信你。

黄仕刚睁大眼睛去看桥下的汹涌波涛,一阵眩晕伴随着一阵恶心。他用意志控制着,但脸色煞白。

从那天起,除了巡逻队高强度的适应性训练外,黄仕刚给自己增加了一个训练科目:专门上那些又险又高的地方往下看,从一次10分钟,到一次20分钟,逐渐加时,加量……

出发前的晚上,黄仕刚给迪庆老家的'父亲打了个电话,告诉父亲,明天一早他就要带领执勤小分队去最远最高的界碑巡逻了。往返大约6天,回来再打电话。藏族老阿爸没有说更多的鼓励话,只是简短地说:我会为你和你的战友们烧香祈祷的。

黄仕刚很感激父亲。虽然他嘴上说,没事,不用担心,心里却无法不担心。毕竟,这次的巡逻非同一般,仅仅海拔落差就有近3000米,还要越过18条河流。他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可能发生的意想不到的困难。

9月19日一大早,黄仕刚和战士们出发了。

第一天、第二天,从白马村到卡贡瓦,海拔高度从1200米升到2600米,其间翻越了5座大山和数条河流。相当艰难。老天爷开始为难黄仕刚了,下雨,下雨,他们一直在雨中跋涉。脚下的路越来越滑,越来越烂,稍有不慎就会摔倒。大家就憋着一股劲儿往前走,就不信战胜不了老天爷。平时常说的那两句话,不能把国土守小了,不能把界碑守丢了,已经化作了眼前非常具体的每一步,每一步。

第三天,迎接他们的是更加艰难的路程:先要登上海拔3700米的担当力卡山,再要经过冬雪融化后形成的沼泽地,然后向4200米的白马拉卡山进发。

沼泽地如死亡陷阱,步步心惊。赵营长不得不亲自拄着一根树棍在前探路,不断发出指令,走一步让战士们跟一步。两百米的沼泽地,他们走了整整40分钟。每个人的衣服都湿透了:那是由冷汗和热汗一起浸透的。

裹着湿透的军装,再向4200米的白马拉卡山进发。所有的人,体力都已到达了极限。偏偏高原反应袭来,个个胸闷气短,脸色煞白,有个战士还晕了过去。黄仕刚虽然没有晕倒,也明显感觉到了高原反应,脚好像不再是自己的,大脑一片空白。他努力站稳,定了定神,暗暗告诫自己,这种时候,自己绝不能出状况!有时候,人的意志真的很管用。黄仕刚一口氧气没吸,就挺过了高原反应。

到达了第3个宿营点拉达节后,脱下靴子,每个战士的双脚都是血泡。因为被泥浆灌满的靴子,摩擦力很大。黄仕刚催促战士们早些躺下休息,为第二天登顶养精蓄锐。而他和赵营长,则在战士们睡着后,捡起战士们的一双双靴子放到火堆旁烘烤。

9月23日,登顶的日子到了,就要抵达43号界碑了。

山中大雾笼罩,能见度很差。经卫星定位系统测定,43号界碑就在他们前方几公里之外的德纳拉卡山口。一线指挥部决定把最后的任务,交给黄仕刚去完成。

出发前赵营长对黄仕刚说:我要你记住两点,去的时候你要走在最前面,给战士们带路;回来的时候你要走在最后面,确保每个战士都在你前面,安全回到营地。

黄仕刚大声回答:是!

黄仕刚知道,最后的考验到了。在登上4160米的德纳拉卡山口之前,他们必须经过一道山脊。那山脊两边都是悬崖,宽不到90公分。每年只有在冰雪融化后才能勉强通过,是典型的刀脊背。那天刮着四五级大风。稍有不慎,就会从刀脊背上掉下悬崖。

黄仕刚先率战士们用绳索固定好,然后第一个走上刀脊背。比起训练场上的平衡木,比起怒江上的吊桥,眼下的刀脊背,是没有可比性的真正大巫。一些从来没有恐高症的战士,也感到双腿发软,微微有些打颤。黄仕刚却没有丝毫犹豫,率先走了上去。稳稳的,一步步的,过了刀脊背。

我忍不住问,你怎么克服的?恐高症消失了?

黄仕刚笑道,我也不知道。反正到了那个时候,我完全忘了自己有恐高症。责任在肩,只想着要完成任务,要给战士们做榜样,要保证每个战士的安全。脑子里想的全是这些,没有一点空余想自己了。

黄仕刚第一个冲上德纳拉卡山口,第一个扑向亲爱的43号界碑,他的兵跟在他身后一起扑了上来。他们激动地向指挥部报告,激动地用带来的矿泉水擦洗界碑,然后用红漆重新描摹界碑上“中国”两个大字……在那一刻,界碑就是他们亲爱的祖国。

站在山口,黄仕刚深深地吸了一口清冽的缺氧的空气。忽然发现,云开雾散,眼前出现了苍茫雄伟的梅里雪山!他故乡的山!尤其是那座被人们誉为神山的博瓦格纳峰,竟在阳光下清晰可见!

望着险峻而又秀丽,灿烂而又神秘的博瓦格纳峰,黄仕刚激动万分。原来,老天爷在给了他种种考验后,没有忘记给他奖励,那是最高的奖励:让他站在最高处,望见家乡,望见心中的神山。

篇2:豆芽出行记美文摘抄

豆芽出行记美文摘抄

豆芽的女儿今年考上南方一所著名大学,这对于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可谓凤毛麟角,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一边帮家里大人拾掇活一边上学,农家活又苦又累,女儿也象他爸豆芽一样苗条。女儿明天就要去南方上大学,说好让女儿自己去,可家里的亲戚劝道:一个女孩独自出去不方便,还是有个伴好。豆芽也不是不想去,可女儿的上学学费加上生活费快两万了,可这些费用大都是从亲戚家借来的,他去会多花一个人车费,来回好几百块钱,他隐隐觉得可惜觉得心疼。

一路上,吭哧——吭哧——的列车风驰电掣,没有买到座位票的豆芽爷俩,站在车厢过道,就象电线杆一样,麻木的双脚,长时间支撑,弄得豆芽爷俩坐也不是立也不是,或半蹲状或半卧状或俯卧状,姿势不断变换。豆芽环顾那些无座位的乘客,不也是和自己一样吗?每个想遣散困顿感觉的人,常不常在乘客方便时所打扰。“哎!借点光”这个人说道,“俺过去一下。”有时这句话刚落,又有人说:师傅!俺过一下。这些过客在夹满人行道的人丛中穿插,或小心翼翼或蜻蜓点水或天马行空,有一个小伙子一连几个鱼跃便人家头顶掠过,豆芽躲得快,便感觉好象一股风从眼前飘过,可有一个河南打工妹就没那么幸运,鼻尖被一股暗流击中,感觉酸酸的河南妹一阵唧唧喳喳过后,便是一声叹息。豆芽委曲求全,或佯睡或睁眼做呆状,好不容易有了入睡的隧道,又被一个年纪轻轻的过客造访,但见他使出浑身解数,闪展腾挪,来到豆芽跟前,他不得不把曾经的快镜头在瞬间变成慢镜头,毕竟困顿让豆芽不自觉把过道给堵了个严严实实,他轻提后脚轻放前脚,小心翼翼地前行。经他一个温柔零距离的接触,着实让豆芽隐忍着心中的不快,豆芽也不禁有了尿意,来到厕所前,已积聚了一谷堆行方便的人,呈扇叶状拥挤。一个年轻小伙子不停地敲门并哀求道:“里面的`人,你方便好了吗?你呆在里面已经半个钟头了,怎么还不出来?你快行行好吧!我都憋不住了。”大概两三分钟过后,厕所门打开,只见一个女子从里面匆匆出来且衣衫不整,她前脚刚迈出,那个小伙子就急急地钻了进去。“快出来!”刚出来的女子喊道,“我还没洗手呢。”旁人看到那女子尴尬的样子,便偷偷地笑了。还有一个不惑之年的女人,模样清丽,一头乌发就仿佛瀑布一样扑散开来,她也是送孩子上大学,不过人家是返程,来时就没有睡好觉,这次回家又没摸着座位票,一脸倦容一身疲惫,她自言自语不住劲地絮叨,让一位长着一副核桃皮似的脸象孕妇一样挺着一个大肚子的小老板听到了,便让出半个屁股蛋的地方,示意那女人落座。豆芽在恍惚之间,听到耳畔传来细雨般的笑声,他睁开惺忪的眼睛,看见核桃皮和瀑布女在睡意朦胧中依偎在一起,那核桃皮一手抚摩瀑布女的前胸一手从女人后面插入不该插入的地方,核桃皮那方头大耳抵在瀑布女的肩膀上,那女人睡着了吗?旁人寻思着。但见那瀑布女一会用双手护住脸一会扭动一下身子,感觉似是害羞又似不安。旁人的声响也没能惊动那对正在缠绵的鸳鸯,一阵阵窃喜象一枚石子击在水面上,所荡起的那一串串涟漪。豆芽一个晚上都没睡好,女儿在一个好心大嫂的帮助下,给腾出位置让女儿睡着了。

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豆芽与女儿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广州火车站。在车站广场一边是本省各高校打出欢迎新同学入学的横幅,豆芽一眼就瞅到女儿报到的学校,在学校接送站,学校志愿者热情接待着每一位新同学。当豆芽与女儿坐着接送车进入学校的时候,天将近晌午,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滋润着这个美丽的城市,父女俩不顾劳顿,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很快办好了入学手续。在学校餐厅里穿梭,希望找到廉价的饭,可转悠了两圈,最便宜的饭费还十拉块钱,着实让豆芽心疼甚至是茫然,两只红肿的眼睛湿润的发热,他问女儿吃点嘛好呢?女儿答道:怎么都行。女儿是个好女儿,她知道她爹此时的感受,只好保持沉默,女儿心里明白,如果对爸爸说吃点便宜饭的话,好要面子的爸爸会流泪。豆芽要了饭,居然不是便宜的,女儿感到意外,痴痴地看着爸爸。快吃吧!爸爸说道。本来来时说好让豆芽在这里住一两天,等孩子感觉稳当了才回家,由于学校没有多余留给家长住宿,没办法只好去学校外面的旅馆。豆芽问:住一个晚上需要多少钱?最底的标准间一晚上一百八十元,旅馆服务员答道。豆芽赶紧领着女儿出来,转悠了几家旅馆,价钱都是八九不离十。那么,我就回去呀!豆芽对跟在身边的女儿说道。那你要注意安全,女儿盯着爸爸。豆芽“恩”一声,就随同女儿找返程的车。路上,豆芽嘱咐女儿要量力而行,可这句话刚出口,剩下的话比如咱家里的条件你也知道以及你要节省点后面还有,不过,豆芽还是把这些话压在了心底。

豆芽在上车的一瞬间,对女儿说,你要多保重!女儿道:知道了。

在车厢里,豆芽流泪了,刚开始泪水只是汩汩往外冒,接着便哽咽起来,泪水是擦了一把又一把,旁人看着他哭泣抹泪,眼角不觉红了,毕竟都是同路人。豆芽躲在车厢最后一排座位上,一个旮旯里,独自倾盆起来。不过,在豆芽心里,不仅仅是依依惜别还有以后家里的日子今后怎么过,一年两三万元孩子的生活费,要想拿出来究竟有多难,这对于农民来说无异于水深火热无异于挤出苦胆。

篇3:三记耳光美文摘抄

三记耳光美文摘抄

他出生在台湾高雄眷村一个普通家庭,兄妹5人,他是父母的幺儿,一家七口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子里。父亲收入低微,母亲为了补贴家用开了个家庭美容院。姐姐站在板凳上给客人洗头的场景,至今还让他记忆犹新。可是,最令他难忘的还是父亲。

这是一个家规很严的家庭,诸如吃饭的时候不许发出很大的声音,看电视的时候不许大喊大叫等等。在他10岁的一天中午,一家人都在看电视新闻,他却针对电视里播出的新闻叽里呱啦地发了一通意见,没想到父亲不动声色地走过来,上去就是一记耳光,打得他泪珠在眼眶里打转转。自此,他心里植下了一粒种子,长大后他一定要坐在主播的位置上让父亲听他讲,而且不许父亲讲话。聪明好学的他成绩突飞猛进,这让一家人都为之骄傲。

小学毕业后,父亲倾其所有让他上了全台湾最好最贵的私立中学。一天有位同学嘲笑他:“你个子那么高,如此小的便当怎么能填满你那么大的胃,你家人也太抠了吧!”回家后他就开始埋怨父母,父亲听后一只手高高地扬在空中,这个巴掌被母亲生生拦了下来,母亲第二天就给他准备了一个大的便当。这个没有落下来的耳光却在他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和别人攀比,要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

高中的学习生活更紧张了,可是他在上高二的时候却被班上一位女生迷倒了。女孩清秀婀娜的身影在他心里挥之不去,他用最好的词汇表达自己的爱意,拿出自己最好的字体给她写纸条,约她出来吃饭。女孩对他也很上心,两人谈起了恋爱。有次周末,女孩约他出去玩,他欺骗父亲说学校要上课,他要马上到学校。父亲听他说的这么着急,提出要骑车亲自送他去,可他却推脱说自己要步行去,坚决不让送。正当他与心爱的女孩肩并肩逛街游玩的时候,他被身后戛然而止的摩托车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是父亲!父亲二话没说,上前一把将他抓起,一巴掌掴了过去,大吼一声:“你这个浑儿子,回家后你给我小心!”父亲的突然出现和暴躁行为让他在心爱的女孩面前丢尽了颜面,他又羞又恨,心里充满了对父亲的怨恨。原来父亲当时发现他言辞闪烁,感觉不对劲,儿子一定有什么事瞒着自己,于是一直骑着摩托车在后面跟随着。当他结束青春岁月里这段恋曲,甚至多年后才终于明白了父亲的一片苦心,也认识到了诚实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做人要永远诚实。

考大学时,父亲非要他报考古专业,而他却毅然选择了童年时就已扎根的梦想——大众传媒。大学尚未毕业,他就在600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中视”破格录用为节目主持人,随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华视”任新闻记者。他就是从台湾红到大陆,被评为当今人气最旺的著名节目主持人——胡一虎。

谈起自己的人生,他总要提起自己的父亲,因为他永远不会忘记父亲的三记耳光。这耳光让他树立了自己的目标,及时纠正了人生航向,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该如何做人。在自己做主播的生涯里,父亲精心剪下报纸上每一篇有关儿子的报道,积累下许多厚厚的剪报本;甚至他采访某个大人物之前准备提问,都离不开父亲的建议和启发。正因为有父亲这把大伞为自己遮风挡雨,他才能一步步走向今天的成功。

篇4:忘却有恩于人,记住有恩于我美文摘抄

忘却有恩于人,记住有恩于我美文摘抄

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与著名舞蹈家资华筠同是全国政协委员,因常在一起开会而相熟悉。2002年春季的一天,同时参加政协会议的孙冶方听说资华筠是著名学者陈翰笙的学生,就对她说:“你的老师是我的引路人。我是在他的影响下参加革命并且对经济问题发生兴趣的,我很感谢他。”

后来,资华筠将孙冶方的话告诉了陈翰笙,以为老师一定会为此而自豪。谁知老师却说:“不记得了。”

资华筠以为老人年事太高,记忆模糊了,就半是提醒半是嗔怪地说:“人家大经济学家称您是引路人,您倒把人家忘记了。”

陈老十分认真地回答:“我只努力记住自己做过的错事——怕重犯。至于做对的事情,那是自然的,应该的,记不得那么多了。孙冶方的成就,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我没有什么功劳。”

孙冶方——一个一生永远也不忘记曾对自己有恩,或者哪怕只是一点点帮助的人,这是一种常存感恩之心知恩图报的仁人君子的胸怀!

陈翰笙——一个只记得自己做过的错事,而不记得对别人的帮助和有恩于他人的人,这是一种可与古之圣贤比肩可称为贤之大者的胸怀!

半个多世纪前,在著名作家钱钟书夫妇与著名作家、记者萧乾之间,也发生了一件关于施恩与感恩、记恩与忘恩的小事。

1936年,萧乾在担任《大公报·文艺副刊》主编时,曾经编辑发表了杨绛的一篇作品。等到发稿费时萧乾才得知,杨绛已经随丈夫钱钟书去英国深造了。对这笔发不出的稿费,按照报社的惯例应当先将这笔钱存留,待到作者回国之后再发。可是出于对作者负责的心理,萧乾没有采取这样省事的做法,他自作主张地将稿费兑换成外汇,悉数寄往了英国。此后,他们之间再也没有人提起这事。

47年后,也就是1983年秋天,萧乾搬到了北京复兴门定居。一次,他偶然听说钱钟书夫妇就住在相距不远的南沙沟,于是就抽空前去拜访这两位几十年未见的.老朋友。

让萧乾有些意外的是,钱钟书开门后见到是萧乾前来,竟然躬下身子热情相迎,甚至还喜出望外地对里屋的杨绛说:“恩人来了!”这时,杨绛也迎了出来,夫妇两人你端茶我倒水,好不殷勤。这一番热情的礼遇倒让萧乾很纳闷,可当着两位文坛泰斗的面,他也没敢多问,只是寒暄几句就走了。此后,两家开始了走动。钱钟书夫妇也经常到萧乾家串门,并总以“恩人”相称,萧乾仍不明就里。

有一天,萧乾在钱家与钱钟书小酌时,终于忍不住了,他借着一点酒力问道:“先生德高望重,与我也未曾有亏,为何总称我为恩人?”

钱钟书脱口说道:“你还记得47年前,曾经给杨绎寄过稿费吗?那时正是我俩在英国最困难的日子,你可是帮了我们大忙哪。”

萧乾怔怔地想了半天,才记起当年的那件小事。他万万没想到,时隔半个世纪了,这位大学者依然将它铭记在心,念念不忘。他不禁感动地说:“原来如此!我对每个作者都是一视同仁,为他们服务只是我的本分而已呀!”

钱钟书却坚持地说道:“只要是帮助他人的事,分内分外又有何差别?我还是应该感激呀!”

一个对自己做过的帮助人的善举全然忘却,忘了自己有恩于人:一个对别人的帮助历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仍时时铭记,心怀感恩乃至终生难忘,记住别人有恩于我——萧乾的“忘却”与钱钟书的“记住”,尽管表面上意思相反,但折射出一种同样可贵而高尚的人格与美德的光芒。

优秀哲理作文:现代文明的困惑

跑步前进美文摘抄

双线合璧亮美文

第猎狗好词好句摘抄

美文欣赏:爷爷的感悟

美文赏析:雪中独行

大江保卫战的教学设计

割麦的散文

经典美文赏析1000字

请放弃你的无效社交美文摘抄

黄连长巡逻记美文摘抄
《黄连长巡逻记美文摘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黄连长巡逻记美文摘抄(锦集4篇)】相关文章:

美文摘抄写景2023-04-01

夏天美文2024-04-16

雷锋英勇事迹的作文2023-06-30

不笑是对面孔的浪费美文摘抄2022-09-23

小学创建勤俭型校园活动方案2024-02-08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2023-06-22

描写雷锋事迹的作文2022-05-27

别把混浊当高深美文摘抄2023-08-11

写景散文摘抄冬天2022-08-09

800字美文摘抄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