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元帅经典语录

时间:2023-01-27 07:37:17 语录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陈毅元帅经典语录(精选15篇)由网友“experience”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陈毅元帅经典语录,供大家阅读参考。

陈毅元帅经典语录

篇1:陈毅元帅经典语录

陈毅语录:我们如果没有理想,我们的头脑将陷于昏沉;我们如果不从事劳动,我们的理想又怎样实现?

陈毅语录: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有时不能忍,猝然发雷霆;继思不太妥,道歉亲上门;于是又合作,相谅心气平。

陈毅语录:二十年来是与非,一生系得几安危?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后绽春蕾。

陈毅语录: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

陈毅语录: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

陈毅语录: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陈毅语录:志士嗟日短,愁人知夜长。

陈毅语录: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

陈毅语录:天地最有情,少年莫浪投。

陈毅语录: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

陈毅语录: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陈毅语录: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汝言惧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其实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缩。

篇2:陈毅元帅的经典语录

陈毅元帅的经典语录

1、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虚破由奢。

2、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3、二十年来是与非,一生系得几安危?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后绽春蕾。

4、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5、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6、志士嗟日短,愁人知夜长。

7、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8、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

9、我们如果没有理想,我们的头脑将陷于昏沉;我们如果不从事劳动,我们的理想又怎样实现?

10、一言九鼎重千秋。

11、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2、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

13、天地最有情,少年莫浪投。

14、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有时不能忍,猝然发雷霆;继思不太妥,道歉亲上门;于是又合作,相谅心气平。

15、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

16、毛主席说,如果我们的`同志对待工作,上级对待下级,对待我们的同志,对待群众,采取专断的、独裁的、不民主的报复打击的态度,他们就是当霸王。霸王总有一天要逼死乌江,演一出《霸王别姬》的。

17、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18、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汝言惧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其实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缩。

19、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

20、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

篇3:参观陈毅元帅故居四年级作文

参观陈毅元帅故居四年级作文

今年五一节,我和妈妈来到四川乐至县,去参观陈毅元帅的故居..

我们走进黑红相间的大门,立刻就看见两尊白色的雕像,一尊是陈毅元帅本人,他神情严肃,目光炯炯,专注的注视前方.另一尊雕像是陈毅元帅的夫人,她神情温和,慈祥可爱,好似一位美丽的天使。看完雕像,顺着小路我们走进第一道大门、来到了堂屋,只见里面摆放着一些朴素而又古老的家具:在正中央摆放着一张木制的'方桌和四把椅子,它们的颜色都是黑红相间,整体房屋色调一致,估计这些家具应该都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在堂屋左边和右边,分别有两间卧室,左侧的屋子分别是陈毅的母亲和夫人住的,右侧分别是陈毅的父亲和他本人住的。从堂屋里退出来,进入第二道门就来到了厨房,靠墙边陈列着一个大灶台,上面摆放着三口大铁锅和一个蒸饭的竹桶,由于时间太久,这三口大铁锅都已经锈蚀斑斑,而那个竹桶却安然无恙,看见这些在城市里没有见过的东西,让我这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小孩感到十分惊奇。从厨房里出来往右走,就来到了陈毅元帅出生的地方,这个房间里只有一张简易的古式木床,床上铺着那时的床单,放着那时的被子,让我们感到好似进入了时光隧道回到了民国时期......

参观完陈毅元帅的故居,我感觉到陈毅元帅小时侯的生活环境是多么的艰苦,可是他还是在逆境中成长,通过他的艰苦奋斗,为我们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让我非常敬佩他——陈毅元帅。

篇4:《布衣元帅》

再线练习:(1)填空:课文记叙了徐向前元帅生前生活中的三个小故事: 、

、 。歌颂了徐向前元帅始终保持革命者

的本色,做的崇高品质。

(2)“一块地毯”中秘书回答时,“这------”一句中的省略号表示 。

(3)“看门老人”中新娘想的和看到的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对比有什么好处?

(4)“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中的“铺路”、“审问”为什么要用上引号?

《布衣元帅》

篇5:《布衣元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独立概括三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的意思。

3.能复述其中一个小故事,感受徐帅朴实无华,做人民公仆的崇高品质。

一、揭题,悬疑。

学生质疑。(什么叫布衣元帅?这里的元帅是指谁?为什么称他叫“布衣元帅”?)

二、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学生自学。主要要求:

(1)读准生字词。

(2)读通课文。

(3)说说课文的大意。)

三、检查:简单介绍徐帅一生的情况

四、指名读课文。

五、学习第一个故事

六、用波浪线划出元帅说的话。自由读读元帅说的话。

1.指名两个同学表演对话。

2.议议“这……”其中省略号,再指名同学把省略号的意思补充出来。

3.齐读整个故事。

4.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七、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归纳小结。

八、作业。

作业本第1、5题的第一个填空。

板书

布衣元帅

功高盖世 虽然……但是

居功自傲 因为……所以

只有……才 朴实无华

篇6:《布衣元帅》

布衣元帅

教材说明

〔解题〕

《布衣元帅》是写徐向前元帅生前事迹的记叙文。文章通过3个小故事赞扬徐向前元帅不居功自傲,廉洁自律、朴实无华的革命者本色。

徐向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党、国家、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我国著名的“十大元帅”之一。1901年11月8日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一期学习。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他处处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始终保持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党、国家和人民无私地奉献毕生的精力。1990年9月24日病逝。

本文用一个偏正词组作标题,中心词是“元帅”。“布衣”,指用布做的衣服,在古代,平民穿布衣,所以,又用布衣代指平民,即普通百姓。“布衣元帅”,像普通百姓一样的元帅。这个标题概括了文章内容,赞扬了主人公的美德。

〔结构分析〕

本文结构比较特殊。先用一个自然段作导语,由3个故事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每个故事各立标题。从大的结构看,应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徐向前元帅始终保持革命者朴实无华的本色。这是本文的“导语”。

第二部分(3个小故事),写徐向前元帅保持朴实无华的3个小故事。这是本文的“主体”。

第一个故事,“一块地毯”。写徐向前让秘书把自己家里配发的地毯送到三座门招待所,表现徐向前元帅不讲求待遇,处处想着国家利益的克己奉公的优秀品质。

第二个故事,“看门老人”。写一个干部带妻子来访,把徐向前元帅误作看门老人,表现徐向前元帅不居功自傲、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优秀作风。

第三个故事,“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写徐向前元帅教育子女不要依靠父母,要自立做人,表现徐向前元帅不搞特殊化、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

〔语意理解〕

“徐向前元帅革命一生,功高盖世,但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革命者朴实无华的本色。办公室墙上,他亲笔书写的‘人民的公仆’5个大字的横幅,就是他一生品质的写照。”

这两句新闻导语性质开篇的话,概括了徐向前元帅一生的业绩与优秀的品质。第1句是一个转折复句,先概述“功高盖世”,再一转笔锋,赞扬他“朴实无华”的本色。“功高盖世”,盛赞功劳居世人之上。“居功自傲”,认为某件事情的成功是由于自己的力量,产生骄傲自大情绪。“朴实无华”,朴素踏实而无华丽的炫耀。“本色”,物体原来的颜色,本文指原本的品质。第2句是个单句,指出徐向前以“人民的公仆”为座右铭,并身体力行,最终成为真正的“人民的公仆”。“公仆”,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横幅”,横的字画、标语。徐向前自书横幅“人民的公仆”,表明他用“人民的公仆”来提醒自己保持革命者本色,坚持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公仆”是徐向前“一生品质的写照”,是说“人民的公仆”正描绘出徐向前的言行与品质,也就是徐向前做到了人民公仆的要求。

“买块新地毯要花好多钱呢。”“现在国家还很穷,每元钱都应该用到建设上!”

这是徐向前教育、动员秘书把地毯交给三座门招待所的两句话,是徐向前见到家中铺上地毯后“不高兴”的原因。第1句说明买地毯很贵,买地毯要花许多钱,因而不该买地毯铺。第2句进一步指出国家穷,要节约开支,把有限的钱用在国家建设上。这是讲要处理好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把国家建设放在第一位。这是《一块地毯》这个故事的关键句,表现徐向前元帅不追求物质享受,时刻关心国家利益的品质。这是徐向前元帅“朴实无华”本色的第一方面。

“做梦也没想到元帅会是这样,比普通人还普通呢!”

这是新娘子自言自语的话,也是她内心活动的揭示。前文提到新娘子心目中元帅的形象:很威风,车马盈门,卫兵不少。这是她按过去元帅的形象猜想出来的。一是盛气凌人(很威风),二是宾客及办事人员繁多(车马盈门),三是戒备森严(卫兵不少)。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两次错误判断,误以为徐向前是“看门老人”。当她确认这个布衣老人正是元帅后,才会惊诧不已。“比普通人还普通”是不正常的,这种感慨是对徐向前的颂扬,这句话是“看门老人”这个故事的关键句,表现徐向前元帅生活俭朴,平易近人,不搞特殊化的品质。这是徐向前元帅“朴实无华”本色的第二方面。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徐帅常常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靠爸妈去‘铺路’。”

这两句话是讲徐向前元帅教育子女如何做人。这是一个科学的教育方法。徐帅反对为子女“铺路”的做法,他主张“路是自己走出来”,即靠自己的才智和辛勤努力,开创自己的事业。这两句是并列关系,先肯定,再否定,否定是为强化肯定。这两句话是“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这个故事的关键句,表现徐向前严格要求子女不搞特殊化,不仅自身“朴实无华”,也要求子女不搞特殊化,,让“朴实无华”的好品质代代相传。这是徐向前元帅“朴实无华”本色的第三方面。

〔写作特点〕

文风朴实无华。

篇7:《布衣元帅》

再线练习:(1)填空:课文记叙了徐向前元帅生前生活中的三个小故事: 、

、 。歌颂了徐向前元帅始终保持革命者

的本色,做的崇高品质。

(2)“一块地毯”中秘书回答时,“这------”一句中的省略号表示 。

(3)“看门老人”中新娘想的和看到的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对比有什么好处?

(4)“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中的“铺路”、“审问”为什么要用上引号?

《布衣元帅》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8:陈毅诗词选

陈毅诗词选

1.《“七七”五周年感怀》

年代: 现代 作者: 陈毅

即今抗战艰难日,累累新坟启我思。

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

国中忍见儿皇立,朝内惟谋萁豆炊。

九仞为山争一篑,同仇敢与亿民期。

2.《车过兴国老营盘》

年代: 现代 作者: 陈毅

大战当年血海翻,今朝独上老营盘。

荒台废址无人识,一抚伤痕一泫然。

3.《乘车过雪峰》

年代: 现代 作者: 陈毅

昆仑雪峰送我行,唐古雪峰笑相迎。

唐古雪峰再相送,旭角雪峰又来迎。

七日七夜雪峰伴,不苦风砂乐晶莹。

同人举酒喜相贺,轻车已过最高层。

明日拉萨会亲友,汉藏一家叙别情。

4.《过微山湖》

年代: 现代 作者: 陈毅

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

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5.《梅岭三章》

年代: 现代 作者: 陈毅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

篇9:陈毅诗词

陈毅诗词

1.《忆亡》

泉山渺渺汝何之?检点遗篇几首诗。

芳影如生随处在,依稀门角见冰姿。

检点遗篇几首诗,几回读罢几回痴。

人间总比天堂好,宿愿能偿连理枝。

依稀门角见冰姿,影去芳踪我不知。

送葬归来凉月夜,泉山渺渺汝何之。

革命生涯都说好,军前效力死还高。

艰难困苦平常事,丧偶中年泪更滔。

2.《乐安宜黄道中闻捷》

千崖万壑供野宿,羊肠鸟道笑津迷。

半夜松涛动山岳,中天月色照须眉。

工农儿子惯征战,四破铁围奇中奇。

3.《野营》

恶风暴雨住无家,日日野营转战车。

冷食充肠消永昼,禁声扪虱对山花。

微石终能填血海,大军遥祝渡金沙。

长夜无灯凝望眼,包胥心事发初华。

4.《偷渡梅关》

敌垒穿空雁阵开,连天衰草月迟来。

攀藤附葛君须记,万载梅关著劫灰。

5.《赠同志》

二十年来是与非,一生系得几安危?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

6.《元夜火炬游行》

归来大醉歌元夜,火炬烧天拥万人。

如此军民邦国盛,待看战胜保和平。

7.《无题》

春光照眼意如痴,愧我江南统锐师。

豪情廿载今何在?输与红芳不自知。

8.《由宣城泛湖东下》

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

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9.《夜过江阴履国防废垒有作》

江阴天堑望无涯,废垒犹存散似沙。

客过风兴敌惶急,军民游击满南华。

10.《佳期》

烛影摇红喜可知,催妆为赋小乔诗。

同心能偿浑疑梦,注目相看不语时。

一笑艰难成往事,共盟奋勉记佳期。

百年一吻叮咛后,明月来窥夜正迟。

篇10:陈毅诗词

1936年春

恶风暴雨住无家,日日野营转战车。

冷食充肠消永昼,禁声扪虱对山花。

微石终能填血海,大军遥祝渡金沙。

长夜无灯凝望眼,包胥心事发初华。

篇11:陈毅诗词

1940年2月

烛影摇红喜可知,催妆为赋小乔诗。

同心能偿浑疑梦,注目相看不语时。

一笑艰难成往事,共盟奋勉记佳期。

百年一吻叮咛后,明月来窥夜正迟。

篇12:陈毅诗词

一九三七年春,敌寇策动侵华日急,

国民党反动派对我之“清剿”更烈。

余辗转游击于五岭山脉,时红军主力西去秦陇,

消息难通。而阮啸仙、贺昌、刘伯坚诸同志相继牺牲。

每夜入梦,故人交情,不渝生死。

游击各同志又与余分散活动,因诗以寄意。

风吹雨打露沾衣,昼伏夜行人迹稀。

秦陇消息倩谁问,故交鬼影梦中归。

瓜蔓抄来百姓苦,萁豆煎时外寇肥。

叛徒国贼皆可杀,吾侪南线系安危。

篇13:陈毅名言

陈毅名言

1、天地最有情,少年莫浪投。——陈毅

2、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

3、二十年来是与非,一生系得几安危?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后绽春蕾。——陈毅

4、志士嗟日短,愁人知夜长。——陈毅

5、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陈毅

6、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陈毅

7、一言九鼎重千秋。——陈毅

8、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汝言惧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陈毅

9、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10、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陈毅

11、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陈毅

12、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

13、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14、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陈毅

篇14:《陈毅市长》

陈毅市长

扬州中学  李洁

教学目的

1.理解作品中的戏剧冲突。

2.把握话剧的特点,理解个性化的语言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体会陈毅重视科学文化和尊重知识分子的优秀作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戏剧冲突和情节结构。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品反映的历史背景、创作意图)

上海市第一任市长是谁?(陈毅)陈毅不仅是一个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为上海市长和外交部长,也做出过重要贡献。

1949年5月27日,“冒险家的乐园”――上海解放了。虽然我们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但所接管的却是国民党反动派留下的一个烂摊子。当时的上海,工厂大半倒闭,商店纷纷关门,失业人口剧增,秩序混乱,垃圾成山,又面临着断粮、断煤的威胁;帝国主义对我进行海上封锁,敌机不时来偷袭轰炸,暗藏的国民党特务进行破坏捣乱,社会垃圾(流氓阿飞、小偷、妓女)也多得怕人。帝国主义曾狂妄预言共产党要“烂在上海”。陈毅依靠上海各阶层群众的支持,采取了恢复生产和发展生产的方针,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使上海的局面有了根本的改观。帝国主义的预言破产了。作者选取这一段时间作为历史背景,抓住了在上海这个特定环境中陈毅的工作、生活及与各种人物的关系,创作出话剧《陈毅市长》,以此作为对上海解放三十周年的纪念。

篇15:《陈毅市长》

1.剧情及结构方式:全剧共10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从不同侧面描绘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光辉形象,主要表现“陈毅同志对经济建设的巨大热情,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心,对各界人士的真诚团结,对干部作风的严格要求,以及自己对党风党纪的身体力行等等。”在结构上,该剧破除了“一人一事”的传统方式,采用了作者称之为“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方式来组织全剧。即“全剧没有统一的中心事件,但以陈毅这一主要人物来穿引全场;各场情节不相连贯,独立成章,但是在每一场的尾部或用几句台词或用一个细节来为下一场的情节展开找个由头或埋下伏线,做个简单的铺垫;最后一场,除了有自己独立的故事情节外,还将前面几场各自发生的事件都在最后一场里有所交代,使之画上‘句号’。”

2.课文选场是全剧的第5场,上一场写陈毅视察刚刚开业的国营百货商店,看到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国营商店买不到盘尼西林,不法药商又乘机连续涨价,普通劳动人民无力购买,因而引起了深思,由此引出了夜访化学家齐仰之这一场。(第5场结尾陈毅说:“我马上要赶到发电厂去,连三秒种也不能耽搁。”既很快拉下了这一场的大幕,又为下一场作了铺垫。)

三.分析课文

1.这场戏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明确〗矛盾冲突是陈毅与齐仰之之间的矛盾冲突,即陈毅说服齐仰之参加祖国医药事业的建设与齐仰之不问政治、闭门治学之间的矛盾冲突。(齐仰之固执、倔强、不讲情面的性格源于对国民党腐败政治的愤恨,他把与国民党腐败政治的“绝缘”关系也移用到与新社会政治的关系中来,因而,陈毅与齐仰之之间的矛盾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

2.这场戏的矛盾冲突有一个产生、发展、转化、解决的过程。从剧情出发,可把这场戏分为哪几个部分?并请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提示:这场戏中的人物只有两个,而且这两个人物自始至终都在舞台上,因此不能以人物的上下场来确定层次。可联系陈毅在夜访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及这些难题的解决来划分层次。)

〖明确〗碰到了被拒门外、谈话限时、请齐出山这三个难题。这些难题都被陈毅巧妙妥善地解决了。据此,这场戏可分为三个部分:(1)矛盾的产生(开头至“齐仰之请陈毅进屋”)――解决了难以进门的矛盾;(2)矛盾的发展(至“齐仰之又请陈毅坐下”)――解决了谈话限时3分钟的矛盾;(3)矛盾的转化、解决(至幕闭)――解决了请齐仰之出山的矛盾。第三部分是全场的高潮。

3.板书

陈毅:“为了工作专程拜访”→“有一门化学一窍不通”→“共产党人的化学”

↓                      ↓     &nbs

小学经典文学文化常识

经典传奇历史故事全集精选

徐志摩《先生!先生!》

名人写作素材:汪国真

高考语文复习:常见的文学常识

《陈毅探母》的教学设计

陈毅探母 教案

3《元帅和小棋手》

陈毅吃墨水课文原文

国旗下讲话 感恩

陈毅元帅经典语录
《陈毅元帅经典语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陈毅元帅经典语录(精选15篇)】相关文章:

关于《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教案2024-03-10

青松的作文怎么写2023-07-17

三年级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2022-10-10

名人故事-文武双全的陈毅2023-06-09

国旗下讲话感恩2023-04-14

山东孟良崮旅游区导游词2022-05-07

孝敬父母故事七年级600字2022-09-19

感恩老师的国旗下讲话1002023-02-14

以打开心扉为主题班级活动策划书2022-12-25

《青松》教学设计2022-05-0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