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时间:2022-07-19 05:57:32 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合集16篇)由网友“睡睡睡”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篇1: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近日,拜读了王晓春先生的新著《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被文中精辟的论述深深地震撼着,触发了我对“课堂管理”有了一个颠覆性的认识。仅摘取几个片段如下:

课堂对于学生,就是一个生活的地方,过日子的地方。他们不但想在这里学知识,而且要交朋友,要游戏,要打架,要了解他人、了解自我。课堂对于学生是多维的。

在一刀切的管理中,个性强的学生往往是“挨刀”的,枪打出头鸟,然而个性与创造性是分不开的,压抑了个性,就不可避免地会压抑创造性。所以,严格的管理虽然能提高班级平均分,却难以出尖子生,反过来,课堂较乱,平均分难免下降,但个别学生却可能格外出色。

有些教育者提出了学校的“军事化管理”或“准军事化管理”的口号,有的教师甚至想把课堂也管成班排那样,学生一个个像兵马俑一样肃立听讲,教师则像长官一样讲话——他们错就错在忘记了学校与军队本质上不同,孩子与成年人本质上也不同。学校的管理,课堂的管理,只能是柔性的,而绝不能搞成军队那样的刚性管理。

只要学生严重失去安全感,教师自己的安全感也将失去。因为失去安全感的学生有的会发泄自己的不满,有的则会变得神经质(也就是管不住自己了),这势必造成课堂的混乱,最后是教师走进课堂就头痛,甚至视教室为畏途,还没进教室就先紧张。这就成了互相感染,师生都失去了安全感,成为所谓“乱堂”。

书中还为我们介绍了一些课堂管理的实用技巧与方法。比如,有些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但是并未影响他人,或者对他人影响较小,这时候管一管也是必要的,但王老师建议应点到为止,速战速决,不可和孩子较劲;比如某个孩子迟到,教师批评他五分钟,这对于全班绝大多数从未迟到的孩子来说是浪费时间,而且不公平,那么这种情况下王老师建议教师一般简单询问一下就可以了,也可连问都不问,先让他回座位听课,课下再询问也不迟;又如两个孩子打起架来了,教师只要把他们分开,让他们不再打下去就好,不宜当时开庭审案,等等。该书语言浅显易懂,为中小学教师如何把握课堂管理特点,较快掌握课堂管理艺术带来了福音。

通过阅读《课堂管理,会者不难》以后,得到了一些启发,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明确了方向,对课堂管理工作增强了信心,相信能改善现在的局面。

篇2: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后感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急切地想寻求提高课堂管理效率的妙计。王晓春老师的《课堂管理,会者不难》,给了我一些启示。

一、我认识到了课堂是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

以前,我总想当然地以为学生就是应该遵从教师的规定,该干嘛,不该干嘛,都应由教师说了算。殊不知,学生处在课堂,也有自己的为难之处。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在课堂应该是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努力地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学生不一定会有这种意识,于是我们勃然大怒,觉得自己失败万分。其实,只要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想一想,或许我们就可以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作为教师,当课堂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清楚,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教师个人对课堂的把握。一个人的注意时间有限,那么我们该思考的是,自己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投其所好,来减少学生的分心时间。比如在课堂上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上英语课时让孩子们做游戏,唱歌谣,当记者,当小老师,这些形式都是小朋友很喜欢的,课堂管理应用了这些妙计学生在快乐的玩耍中学到了知识,而且对英语的学习培养起了兴趣。

二、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在课堂管理中语言上的技巧尤为重要。

同样表达一个意思,用不同的形式说的话,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教师的说教语言应该尽量简短,速战速决。课堂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如果太过冗长,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教师说的'第一句话一定要慎重,不要用指责的语气,避免发生无谓的争吵。限制使用“你应该”,这是指挥性的语言,而不是指导性的语言。这对学生的主体性的体现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永远的发号施令。用“让我们”代替“你们”,减少老师高高在上的感觉,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那样学生才有可能更接近你。

三、课堂管理也需要很多小技巧。

平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沉默,注视,这是静态的方法,这个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我也在使用,略微有些效果。倒计时,这招也挺管用,时效性很强,但是维持时间不久。评比,这个技巧相对来说比较有用,因为小孩子争强好胜,集体荣誉感比较强,所以他们会尽力保持安静来获得老师的奖励。还有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压低声音,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的变化,进而意识到自己也许出了问题,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整。

在课堂管理方面渴望得到帮助的我,通过阅读《课堂管理,会者不难》以后,得到了一些启发,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明确了方向,对课堂管理工作增强了信心,相信能改善现在的局面。

篇3: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后感

课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要想教学得以更顺利地进行,课堂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放假我读了王晓春的《课堂管理会者不难》感到书中的实用技巧还不错,尤其是思维方式。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说说自己是怎么看这本书的

1、在读本书时,先看看目录,内容简介,每节标题,先在心中想想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做法,在和书中做对比,吸取王老师的精华。

2、课堂管理强调“在实战中学习”,再过一个月,将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摘录一些书中精彩的字句,写写读后感。

二、摘入以下几段话与大家共享

课堂对于学生,就是一个生活的地方,过日子的地方。他们不但想在这里学知识,而且要交朋友,要游戏,要打架,要了解他人、了解自我。课堂对于学生是多维的。

在一刀切的管理中,个性强的学生往往是“挨刀”的,枪打出头鸟,然而个性与创造性是分不开的,压抑了个性,就不可避免地会压抑创造性。所以,严格的管理虽然能提高班级平均分,却难以出尖子生,反过来,课堂较乱,平均分难免下降,但个别学生却可能格外出色。

有些教育者提出了学校的“军事化管理”或“准军事化管理”的口号,有的教师甚至想把课堂也管成班排那样,学生一个个像兵马俑一样肃立听讲,教师则像长官一样讲话――他们错就错在忘记了学校与军队本质上不同,孩子与成年人本质上也不同。学校的管理,课堂的管理,只能是柔性的,而绝不能搞成军队那样的刚性管理。

只要学生严重失去安全感,教师自己的安全感也将失去。因为失去安全感的学生有的会发泄自己的不满,有的则会变得神经质(也就是管不住自己了),这势必造成课堂的混乱,最后是教师走进课堂就头痛,甚至视教室为畏途,还没进教室就先紧张。这就成了互相感染,师生都失去了安全感,成为所谓“乱堂”。

这些话如巨大的石头投入我心湖,我的心潮澎湃。

三、谈谈这本书中的实用技巧

王老师在此书中给我们介绍了17种使课堂安静下来的技巧,分别是:

1、不说话,在黑板上写出要学生做什么;

2、沉默、注视;

3、请求学生安静;

4、压低声音;

5、做手势;

6、题外话;

7、倒计时;

8、评比;

9、提示声等等。

除此之外,王老师还介绍了12种课堂管理的语言技巧,24种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和14种减少课堂时间浪费的办法等等,都非常实用。

篇4: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后感

近日学习了王晓春老师的《课堂管理,会者不难》一书,有春风沐面,亲切之感。

王老师以简朴的语言,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几位美国优秀教师的课堂管理策略,力图帮助广大教师搞清课堂是什么,课堂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差异,树立正确的课堂管理理念,创设有安全感的、有秩序的、有效的课堂。读后我感觉受益匪浅。

1.关于课堂本性

学生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课堂度过。王老师认为,课堂是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课堂对于教师和对于学生,含义是有差别的。对学生而言,课堂是多维的,不但是学习的地方,也是过日子的地方。过日子太枯燥了是不行的,它需要乐趣。我校第七周最受学生欢迎的一节课评选,七年(1)班在32节课中,选出了一节音乐课,理由是“老师教我们唱歌很好笑、我们大家都喜欢唱歌。”;七年(7)班选出了一节政治课,理由是“因为苏老师上课很会和我们开玩笑。”虽然有失偏颇,但从学生角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要让自己的课堂更让学生接受,就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想方设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只有更精益求精的教学,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管理的时间和压力。反之,课堂上教师教学枯燥无味,即使你课堂管理严格,学生不取造次,但他们可能到了其他课又去发泄情绪和精力。

2.关于惩罚

当下,谈惩罚学生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今年秋季开学,上海全面启动小学一、二年级“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沪上部分小学纷纷出台具体实施措施。一位小学老师反映:新学期,学校规定老师批改课堂作业时,不能用“×”,只能用“O”.有教师质疑,难道连孩子面对自己错误的勇气也不用培养了?更多人认为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王老师认为“作为教育者,头脑一定要清醒---教育是有强制性的。”“教育惩罚是一种客观需要,是教育手段之一。我们即不回避它,也不可迷信它,最需要的是把惩罚条理化、具体化、明晰化。”文中例举了美国优秀教师的案例,他们对待惩罚问题很坦率、很平静,定义明确,措施具体,操作性强。可见,其实惩罚也没有那么可怕。惩罚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育的途径。惩罚的方式很多,也可以有多种色彩,并不一定都是剑拨弩张的,也可以是轻松平静的。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不欢迎自己是因为太负责地管理学生,是片面的。我校不少优秀教师严格管理学生,但严而有格,同样深受学生欢迎。

3.关于课堂安全感

王老师认为建设课堂有三个主要目标:一是有安全感的课堂,二是有秩序的课堂,三是有效的课堂。其中建设有安全感的课堂给我的感受最深。“学生在课堂上能做到基本上不焦虑、不恐惧、不孤独,这样的课堂才能称得上安全课堂。”这个标准不高呀。事实上我们的课堂能达到这样标准的并不多。从我县中考各校与考数可了解到,厌学生比例仍然较大,问题生不少,有的学生已经发展到了学校恐惧症的程度,说明相当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上并无安全感。我以为无安全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害怕上某些课,这些课老是听不懂,在课堂上如坐针毡。二是“孤独”,有孤独感的学生在课堂上心情不好,没有朋友,与人很少交流,走进课堂的感觉就像走进沙漠一样。三是教师的强势,课堂上教师“肋迫性气势”起主导作用。为此,王老师书中介绍的几种解决方案很有借鉴作用。一要创造非胁迫性的课堂氛围;二不能用分数给学生加压;三对学生即要限制,又要尊重;四是给学生安全感的教室环境。

篇5: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后感

学习了《课堂管理,会者不难》很受教育,下面谈谈学习后的体会。

“言传”和“身教”作为教育的两种行之有效的基本手段,历来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的。“言传”固然重要,但是“身教”更重要,它是通过自己的仪表风度来影响、感染和教育学生。

一、要关注全体学生

老师的注意力总被这几个特殊学生所牵引,而忽视了其他同学的进步,其实班级还有许许多多正在一步一步前进的孩子,于是我要调整自己,关注整体,谈话或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把更多更正面的东西带给班集体。把特殊的学生教育转为课后或放学后。教师有没有威信,在于能否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敬重和信服,而这又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力量。

课堂的管理和教师的管理机智灵活有关,这是教师根据课堂管理原则,运用自己的智慧敏捷而恰当的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的方法和能力。

二、老师要有度量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宽宏大量是相当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不能依着自己的气,不要轻易的就发火。在这里值得一说的是,初中学生好动,有时管不住自己,回下头,或说句话。我们不要把它看作是什么大的毛病,不要马上就发脾气,批评他,那会显得老师婆婆妈妈的,说的次数多了,学生也会不在乎了,还会增长学生的厌烦情绪。我们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来调节课堂纪律。学生有了小动作,我们可以用目光来调节,那就是用目光注视他,提醒他,把要表达的愿望、态度传达给学生,使他知错后改正;也可以语气调节,就是变换语调或声音的强弱、节奏快慢来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弦外之音”是在提醒他;还可以停顿调节,那就是突然中止自己的讲话,让学生在静中感觉到自己违纪了,使其改正过来。我在课堂上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做的,我觉得这样做也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宽宏大量,而更加尊重老师。必要时,也可以用语言来提醒,那就是当学生重复出现类似毛病时,但也没必要发火,我曾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老师是不会轻易伤害你的自尊心的,希望老师不点名你就能做好。”这样说也管用的。当然这里说老师要宽宏大量并不是说就不对学生严格要求了,我觉得通过学习上的严格要求,也能让学生体会出老师在宽宏大量中也有严格。

三、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违反纪律的现象经常出现,我们肯定要批评他们,但是值得注意的就是我们要把批评和表扬结合起来,如果只是批评,没有表扬,学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结果会变得越来越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即使是后进生,也要看到他们的长处,通过表扬他们的长处,来让他们改掉自己的短处。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有利于我们的课堂管理。

总之,课堂教学管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很难把握自己的尺度,尤其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的改进课堂管理方法,才能适应社会,适应时代。

篇6: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后感

在假期里,我读了王晓春老师的《课堂管理,会者不难》一书,感想颇深。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埋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而王老师的这本书为我指明了课堂管理的方向,它既重视理论的探讨,又有具体的操作方法读后我感觉受益匪浅。

课堂是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交汇之处,二者既矛盾又互相支撑。没有适当的管理,就不能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如果讲课有艺术,能吸引学生,则管理就相对容易得多。好的管理有教育功能,好的教育教学也有管理功能。因此,我想,要让自己的课堂管理更有效果,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是一个方面,只有用更精益求精的教学,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管理的时间和压力;同样,也要把管理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使课堂学习更有效率。

王晓春老师认为,课堂是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而生活是活泼的、不拘一格的。课堂管理越严格,它离生活就越远,就越缺乏生活的情趣。课堂不但是个学习的地方,而且是个过日子的地方,过日子太枯燥了是不行的,它需要乐趣。所以,课堂管理过分严格,反而会刺激学生在课上干课外的事情,只不过转入地下了。教师首先要考虑如何和与学生交流,其次才是维护“规矩”的尊严。

王老师这本书列举了大量的生动鲜活的事例,这些事例差不多都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或亲眼目睹过的,让人读来倍觉亲切。更重要的是,许多困绕在我心头的问题,在他的这本书中,几乎都能找到答案,找到对策,找到理论依据。比如有些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但是并未影响他人,或者对他人影响较小,这时候管一管也是必要的,但王老师建议应点到为止,速战速决,不可和孩子较劲;比如某个孩子迟到,教师批评他五分钟,这对于全班绝大多数从未迟到的孩子来说是浪费时间,而且不公平,那么这种情况下王老师建议教师一般简单询问一下就可以了,也可连问都不问,先让他回座位听课,课下再询问也不迟;又如两个孩子打起架来了,教师只要把他们分开,让他们不再打下去就好,不宜当时开庭审案。这些建议,对我来说,无疑是黑暗中的明灯,是迷途中的路标,是课堂管理的指南。

王老师在此书中给我们介绍了17种使课堂安静下来的技巧,分别是:1、不说话,在黑板上写出要学生做什么;2、沉默、注视;3、请求学生安静;4、压低声音;5、做手势;6、题外话;7、倒计时;8、评比;9、提示声等等。

王老师还给我们提供了在处理课堂管理问题时的一些具体做法。1、震动面小的问题,装作没看见。2、一定要分清影响课堂秩序与影响教师心情两种情况。不要把个人情绪问题上升为“纪律”问题。3、能用提醒的,就不批评。提醒的方式要委婉。4、能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解决问题,就不靠嘴说。5、能课下解决问题的,就不在课上解决。6、避免“导火索”似的语言。说话不要太尖刻,伤害学生的自尊。还有,不株连、不扩散、不翻老账、不纠缠,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把学生赶出教室等等。这些看似我们做教师都懂的解决方法,往往在遇到问题时被我们抛到九霄云外,究其原因是我们对管理的认识问题没有解决。

王老师告诉我们:课堂管理是交流,不是外部控制;课堂管理是质的管理而不是量化管理;课堂管理是柔性的,而不应是刚性的;课堂管理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只是为了教育者的业绩。认识到这些,我们就能正确面对课堂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让课堂管理不再困难!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课堂管理,真的不难。

篇7: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学习了《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这本书,很有感触。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部分,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最佳切入口。所有教师都知道课堂管理的重要性。课堂管理再难,也只能管好,不能管坏。教了多年的书,最大的遗憾是自己曾经所教的班级中,总会有个别孩子课堂上调皮捣乱,有些时候真不知该拿他如何是好。更为可气的是,这些捣乱的孩子在课后往往又不是这样的,有的甚至还很可爱,对我也很友好,一直也不是太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状况。随着阅读了《课堂管理会者不难》一书,以上所述的疑团逐一地被解开了。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这本书力图帮助广大教师搞清课堂是什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书的前三章作者着重讨论课堂管理究竟“是什么”,侧重于理论的探讨,后三章讨论“怎么办”,则侧重于操作方法的探讨。特别是本书的第五章第四节“使课堂安静下来的技巧”、第五节“课堂管理语言技巧”、第六节“突发事件的处理”完全摒弃了以往同类书籍中令人昏昏欲睡的行文方式。在这里,没有动辄以“理论”自诩,而是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利用大量鲜活真实的案例说理,尽可能地列举了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教给我们如何积极地应对。让我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在领悟中成长……。它带给我全新的感受和莫大的`收益。

通过《课堂管理会者不难》的阅读,我觉得要想管理好课堂,老师必须发自肺腑地爱学生,关心学生,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尊重学生的表达权,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老师还要和学生有心灵的交流,要注意走进学生的世界,爱他们之所爱,关注他们之所爱,和他们取得共同语言。当学生发现老师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时,老师希望他们做的事情,他们会更上心地完成。

现在的学生中多数人在家里都是备受照顾、无人敢惹的“小皇帝”,他们挤在一个课堂里,经常出状况也是正常的。这就要求我们做老师的必须是聪明、机敏、应变能力强的人,这样才能对于课堂中突发、偶发事件灵活科学地处理。老师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干部和班级积极分子的骨干作用,让他们作为教师管理课堂的助手,用学生“好的自我”去控制“坏的自我”。

老师还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熟练地把握教材,教学语言要表意精确,做到科学、正确,合乎语法规范。应学会引人入胜的讲解,讲解时具有形象性、生动性,说话有趣味,这样必然会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篇8: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后感

本学期我校将《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这本书作为全校老师的共读书。

通过观看书封的作者介绍,我了解到作者王晓春,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观念更新,班主任工作,问题学生教育等。已出版《给老师一件“新武器”――教育诊疗》《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等十几部专著。

看完作者介绍,我立马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这本书能给我们一线老师,提供课堂管理的什么方法呢?这些方法有效吗?我能用上吗?

带着诸多疑问,我先梳理了本书的目录。本书共6章。前三章讨论“是什么”,侧重理论探讨。分别是课堂是什么?课堂管理是什么?课堂管理的4个支柱理念。后三章讨论“怎么办”,侧重操作方法。分别是如何创建有安全感的课堂?如何创造有秩序的课堂?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

接下来开始阅读正文。书中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新观点都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门窗。

其中,课堂管理的4个支柱理念,我看完之后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4个支柱理念包括,认清课堂的基本特点,预防意识,大局意识,合理的期望值。

课堂是教学与管理的交汇之处,那么管理,对教学有保障作用,也有干扰作用,课堂是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而生活是活泼的,不拘一格的,课堂管理过分严格,学生在课上,不该干的事儿会转入到地下,特别厉害的老师,学生不敢造次,只好把自由发泄到性格温和一些的教师的课上。

我作为一名带了10个班级的科学老师,更要明白课堂的这些特点,做到“不打无准备之战”,“防患于未然”。

首先,要对新担任的班级打“预防针”,将课堂上的规矩用合理、清晰、明确,可操作和可验证性的语言告诉学生,同时要向班主任或其他科任老师,了解这个班的特点,制定预案,比如,有的班级比较活跃,就适合放宽纪律,在规定时间完成了教学任务,可以听听歌,做个小游戏的;有的班级里有几个特别“刺”的学生,课上还做些小动作,作为老师,我们不要当面批评,只需要说声认真听课,然后课后单独找他谈谈。

同时,要具有大局意识。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老师们要迅速作出判断,哪些是课上必须处理的?哪些是可以课下处理的?不用“胡子眉毛一把抓”,反而乱了教学程序,完不成教学内容。

最后,作者提出,老师要有合理的期望值。大部分孩子,都是在家长和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成长,大人把什么事都管到了,孩子无从培养自觉性,所以,无论什么样的班级,对学生自觉性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我就经常会犯期望值太高这样的错误。一堂课下来,气呼呼地走回办公室,还和同事们抱怨,这个班的纪律怎么这么差,孩子缺乏自觉性。其实只能怪自己没有做好课前预案,小题大做。

想要实现有效的课堂。首先,我们要减少课堂时间的浪费。课堂时间用在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上,就是浪费了课堂时间。其次,要启动学生的思维,创建高效课堂,更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学生上课的思维含量,就是课堂的科技含量。然后,是增加提问的“含金量”。衡量提问质量的主要标准,是看提问能否启动学生的思维。作者列举了含金量低的提问,包括提问,设问,表态问,是非问,选择问,查找问,记忆问联想问。含金量多的提问,包括探究性思考问及探究性思考问。最后,老师要增加作业的“含金量”。确定家庭作业的首要原则是少而精。布置作业,要体现人文关怀,细腻而有梯度,周到而不嗦,能够照顾到所有学生。检查作业,如果有未完成作业者,可以的,负2分,学期末将负分数加起来,从期末分中扣除,学生如果想补救,可以在一个很短的期限内补做家庭作业,补了之后,还给他1点五分,这种具有人情味的惩罚制度,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这比打电话叫家长更有效呢!

希望在新学期里,王晓春老师给一线老师支的招,都能灵活运用在课堂上,提醒我们的坑,咱们就别再踏进去了。让课堂朝着有安全感,有秩序和有效的方向前进!

篇9: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后感

杜威曾经提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都在说明教育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虽然我们从上师范就背诵这些名言,但是理解到什么程度,是否落实,都是一个个问号。

最近在读王晓春《课堂管理,会者不难》一书,感受颇深。作为我最为推崇的一位教师,我对王晓春满怀敬意,他的所有书我都读过不止一遍,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做人做事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也多次向年轻老师推荐他的著作。王老师最大的特点是,说话一针见血,思考问题全面深刻,讲真话不讲假话、讲有用的话不讲废话、讲明白的话不讲玄虚的话。

拿到这本书,读到第二节的时候,就发现他提出了一个朴实的观点:“课堂是学生过日子的地方。”对于老师而言,生活丰富多彩,课堂不是过日子的地方,是工作的地方,是带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地方。而课堂对学生而言,不光是学习的地方,还是生活的地方,他们要在这里交朋友、做游戏、了解他人、了解自己……这就像过日子一样是多维空间。

教师站在讲台上,脑子里想的是自己的教学任务,需要学生不断来和自己“配合”从而完成任务,学生却和老师的角度不同,他们想的大不一样,也不可能把完成学习任务作为第一件大事和唯一的一件事情来做。“如果老师幻想学生和自己保持一致,都是一心一意完成教学任务、绝不分心,就抹杀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差别。”也正因为不一致,所以学生总想冲破老师设定的束缚和框架,他们要游戏、交友、看课外书、追赶时尚、聊天等,在学生心目中,课堂是过日子的地方,而不是单纯学习的地方。

如果老师不理解这一点,认为课堂里只准谈学习,别的都是“闲事”,自然就不会更多地眷顾学生的心灵,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久而久之,课堂在学生眼中就成了一维空间,这样一来,学校生活枯燥无味、无聊透顶,不产生厌学情绪才是怪事!

我深刻体会到,学生每天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度过,老师不必总是“端着”,也不能一味强调“学习”“教学”,而是在课堂上显现出“生活”的一面、“宽容理解”的一面,让课堂有情有趣、松弛有度。当学生接个话吧时,不必声色俱厉,一笑了之就是;当学生偷偷看课外书时,不必拍桌打凳,轻轻提醒就是;当学生因为人际交往余怒未消时,不必强求忘记,给他时间慢慢疏解就是;当学生愁眉苦脸烦恼不堪时,不必揪住不放,视而不见就是。

有的老师说:“这还得了,没有规矩就行了吗?学生还不疯了?”其实,“宽容”不是“纵容”,“严格”不是“严酷”,“优秀教师的本领就是灵活地在师生二者心理需要的结合点附近游动。何谓“灵活”?一定不是“刻板”,不是“打压”,不是“强制”。“高压”,压抑的是学生的心灵,限制的是学生的个性,虽然他们表面服从,其实内心并不服气,甚至逆反软抗,教育效果何在?也只有教师真正“尊重、理解、唤醒、期待”,学生才会自觉自愿、自发自主、轻松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课堂,学生过日子的地方。 既然是过日子,就不妨放轻松些。

篇10: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后感

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课堂管理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正好看到了王晓春老师的这本《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完以后,给了我一些启示。

一、我认识到了课堂是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

以前,我总想当然地以为学生就是应该遵从教师的规定,该干嘛,不该干嘛,都应由教师说了算。殊不知,学生处在课堂,也有自己的为难之处。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在课堂应该是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努力地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学生不一定会有这种意识,于是我们勃然大怒,觉得自己失败万分。其实,只要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想一想,或许我们就可以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作为教师,当课堂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清楚,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教师个人对课堂的把握。心理学上说,一个人的注意时间有限,那么我们该思考的是,自己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投其所好,来减少学生的分心时间。比如在课堂上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语文课时开小火车,当小老师,这些形式都是小朋友很喜欢的,多用用允许全民参与的形式教学,课堂管理或许就会容易一些。

二、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在课堂管理中语言上的技巧尤为重要

同样表达一个意思,用不同的形式说的话,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教师的说教语言应该尽量简短,速战速决。课堂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如果太过冗长,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教师说的第一句话一定要慎重,不要用指责的语气,避免发生无谓的争吵。限制使用“你应该”,这是指挥性的语言,而不是指导性的语言。这对学生的主体性的体现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永远的发号施令。用“让我们”代替“你们”,减少老师高高在上的感觉,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那样学生才有可能更接近你。

三、课堂管理也需要很多小技巧

平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沉默,注视,这是静态的方法,这个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我也在使用,略微有些效果。倒计时,这招也挺管用,时效性很强,但是维持时间不久。评比,这个技巧相对来说比较有用,因为小孩子争强好胜,集体荣誉感比较强,所以他们会尽力保持安静来获得老师的奖励。还有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压低声音,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的变化,进而意识到自己也许出了问题,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整。

在课堂管理方面渴望得到帮助的我,通过阅读《课堂管理,会者不难》以后,得到了一些启发,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现在,我已经把自己吸收内化的一些东西运用在课堂上,效果很好。

篇11: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后感

我原本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规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可是读了王晓春老师的这本《课堂管理,会者不难》以后,我又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在课堂管理方面给了我更大的启示。

王老师认为建设课堂有三个主要目标:一是有安全感的课堂,二是有秩序的课堂,三是有效的课堂。我就有效课堂谈谈我的认识。王晓春老师认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启动学生思维,让学生的脑筋转起来,把学生培养成名副其实的“学习者”。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由低效课堂到有效课堂,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培养学生的兴趣,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活动,应该使更多的学生头脑动起来,当学生真正陷入思考的时候,他们反而可能很安静。作为管理者,你就不用盲目地维持秩序。学生有兴趣就会在快乐中实现高效,学生就会成为真正的学习者。为此,我改变了原本“制定课堂规则、执行课堂规则、违反规则的惩罚、使课堂安静下来”的认识和做法。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更让学生接受,就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想方设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只有更精益求精的教学,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管理的时间和压力。反之,课堂上教师教学枯燥无味,就会增加管理的难度,学生不感兴趣,就不会实现真正的有效课堂。

当你认认真真的读完《课堂管理,会者不难》,你会觉得课堂管理真的不难。

篇12:课堂管理个人心得体会1000字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堂管理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个多月过去了,我与同学们越来越熟悉,也对同学们更加了解,但他们在课堂上也有所放放松,因此对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有所不利。我认为,首先,作为老师,我需要给学生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但轻松不是放松,老师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说过的话,自己定的纪律一定要执行,决不能拖拉或因为自己一时的懒散而食言,这样不但会使纪律松散,同时在学生中的微信就随之减弱了。所以,这就需要教师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

另外,我认为有效的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良好的课堂秩序,对于控制好课堂秩序的有效措施,我的看法是:

第一、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即既要尊重老师,也要尊重同学。在控制课堂秩序时普遍遇到的'问题是“一放就乱”。根据新课改精神,课堂必须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生是在讨论问题,但也有一些爱讲话的学生趁机捣乱。如果不加以制止,这种情况可能愈演愈烈,课堂纪律可能放了就收不回来。所以我认为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第二、明确课堂常规要求。制定相应的纪律要求,使全体学生认识到这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有了目标,学生自我约束便有了方向。例如,上课铃向后必须准备好学案,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准备上课。

第三、运用各种方法及时提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要及时的提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回到课堂中。通过向老教师请教,我发现提点的方法可以是用眼神提醒制止其行为,如果无效,可以边讲课边走到违纪学生的身边,也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中途停顿或者是加大声音从而达到提醒的目的,当然还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直接提问违纪学生。从而达到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规范课堂纪律的目的。

我认为有效的进行课堂管理是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的重要途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探索。

篇13: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是一篇《脆弱的幸福:关于卢梭的随笔》的读书笔记,当我回翻笔记本的时候,发现在这一笔记上还有一段来自《Lens 杂志》的笔记,很有意思,可一并放上。

《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

逃避是一种暂停。很多人会在不同时期达到生活的临界点,他们一步也迈不动,被死死钉在那里,而这时勇敢地选择离开,对一切说滚蛋,这是好事……失去工作了,没问题,妻子要离婚,可以,一切都完蛋了,也行。再也不需要什么安全感,能顶得住生活中的一切考验,这就是自由。

以上,顺应一撮人的“时代心声”。

《脆弱的幸福》

1. 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下的人种种不同都源自何处呢?

案是:在前一种状态中,人是独自一人的——不是说他像亚当那样是唯一的,而是他没有意识到他人的存在。人是独立的,人是孤独的,人与他的同类没有任何交流,他不需要别人,也不知道他人的存在。

相反,在社会状态,人完全由其社会属性,由其对他人的依存及其同类的交流来决定,人发现了他人的存在,感受到他人的目光:人开始注视别人并开始想让别人注视自己。人开始通过了他人的眼光看自己并开始建构一个与本身有区别的外在。人身上的一切,就如我们今天可以观察到的,都要归于他的社会性,这实际上就是所有这些不同的真实原因:

野蛮人活在他自身,社会人总是外在于自己,只能活在他人的见解当中,因此也唯有在他人的判断中才能获取自己的存在感。

是这样吗?是因为人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状态,所以不敢破坏破摔,做自己吗?想起莲池老板,他最近的微博里说:“人之所以为人,除了积累和占有外,还有很多事值得去做。该发的都发完了,愿都安好。”他关掉水吧后去了山上生活,现在不知道又干嘛去了。算不算一种放弃、一种暂停呢?

说累、说“想找回真实的自己”的人那么多,能做到却鲜有。哪怕是被尊为“先生”的杨绛,也说:“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呐,最多,我们可以构筑一个自己更喜欢的外在人,不管那个喜欢是来自他人还是本我。

2. 对于公共教育,他受到柏拉图的启发(他认为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有史以来最漂亮的教育学论著),希望将之完全托付给国家的执政者……“应该立法安排他们教育的内容,秩序及形式。”所有人必须一视同仁地接受这种教育:“所有依据国家宪法平等的人们都应该接受集体和同样方式的培养,并且这种教育应该囊括每个人生活的全部,包括在他们看来可能属于个人娱乐的部分:‘不允许他们各自单独随心所欲地玩耍,而是所有人都在一起,在公开的场合。’”

这种教育不只涉及到外部的举止,即行为,它还应该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因为没有什么应该与国家利益保持距离。“如果说我们应该懂得要按照人们是怎样的人来任用他们,那么最好还是使他们成为需要他们成为的那种人。最完全的权威要能洞悉人的内心深处,不仅要影响他的行为,也要同样影响他的意志。”如果教育进行顺利,学生们会学会“永远只成为社会想要他成为的那种人。”

想到太多,但我不太敢展开,试着列一下。

第一想到的自然是中国高考,然后是犬齿之家,然后是老子的小国寡民,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有我们的十年浩劫。

但是我会想到这些,是因为我是民,如果我是执政者,首要考虑的应该是执行难度,因为“一旦经过了社会状态,人类就不可能回到自然状态”,因为“从未见过一朝堕落的人回归美德”,也因为“人的天性无法回溯”,当下社会有千万种问题,还有越来越多的自我意识觉醒的人,怎么可能再回到被完全影响“行为和意志”的状态呢?

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理想的国,而是理想状态下的国。根本不可能实现。

卢梭也说:如果一个现代国家想要推出严格的公众教育,那么必将无可避免地遭到他的“公民们”的主体精神的抵抗,并且将只能以暴力强制推行,而二者也都将因之而毁灭。(还记得上一篇推送里的托尔斯泰吗?英雄所见略同)

可是又想,现在已经做不到使民蒙昧,可是,可以使人麻痹啊。用丰富的商品、欲望和类似咖啡馆一类的梦想来填充人民的思维,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意志,让他们逐利,让他们追梦,让他们夺名,让他们热闹、荣华,让他们文艺、清新,如此,就忘记了应在政治、应在“人之为人”上有所作为了。所谓乐不思蜀,还会有多少人去想其他呢?当然会滋生很多社会问题,但是于政体无伤,这是否就是:不择手段?

新瓶老酒,也是一种贯彻。

卢梭他说啊,“科学和艺术是防止人类更加堕落的屏障。”

再说Lens里有这样一段话:

“大量艺术青年的涌现,是泡沫时代的产物,他们在艺术和创意产业繁荣的时机选择接受艺术教育,却在毕业后遭逢收缩的就业市场,成了艾德里安在《日本当代艺术简史(1990——)》一书中形容的:‘冗余的创意阶层’。他们不愿意进入社会成为‘社畜’,只好寻找艺术零工,如在乡村举行的艺术节,就是个不错的机会。”

那说说“冗余的创意阶层”吧,有一次在川美看到一组毕业作品,叫《打包》,含义一目了然

西装领带代表的绅士和旗袍代表的淑女被扁平化,成了一件商品,数件这样的“绅士”被捆绑在一起,量产的社会。

不知道是不是国家真的在潜移默化地践行这种公共教育,现实就是,一步步接近了这一个变异的“理想国”了。

就算有“个体”,也有各种手段,让Ta不能在群体中发生,审查制度保证了社会的纯洁度。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剥夺了一系列以后,再给你看大千世界的满目琳琅,这样就想不起来那一巴掌疼不疼,以及为何而挨了。

我,一个支教老师,在扮演的角色,或许就是:沉默的执行者。

3. 卢梭一点儿也没有低估社会及其对人的影响——恰恰相反,他在《第三论》当中致力于从社会生活,这唯一的事实当中腿短人类目前的所有特征。正是从那里诞生了理性、意识以及道德感;www.i1766.com诞生了私有财产、不平等和奴役;以及现在所有经济生活的形式;诞生了法律、各种体制和战争;诞生了语言、技术、科学和艺术;甚至从那里诞生了我们的情感和激情,如我们实际所体验到的那样。

庸俗、肮脏、势利、冷漠、欺骗,这个社会从不缺少,可是这里有真正的伟大、爱和美。

4. 公共教育的成效以及由此引发的相互监督将使得人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性质同质化,也因此而大大简化了公众生活问题……在理想的国家中,“如果国家的法则就像自然的法则一样没有任何人能动摇,那么对人的依赖就会重新成为对事物的依赖。如果个体意志完全服从总体意志,就是说实施坚定不移的法律,那么所有的关系将重新统一起来——对每个人来说,别的人都和事物没什么两样,人将不必承认自己以外的其他主题,正如他也不被其他人承认为主体一样。对他来说人与事物具有同等地位,是工具或者对象,站在国家的视角上,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能在共和体制中融合自然状态和公民状态的所有优势。”

超级扁平的世界,不再有个体,因为个体没有意义,自然,就不会再有人问“是谁,哪来,去哪”的人生三题了,也没有人去探寻意义了。

可是,“提高XX素质,XX水平”,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同质化呢?将原本良莠不一的人置于同一标准下,若不“达标”,那就“努力提高”啊!

有语云:惩恶扬善。可善恶也只是一种标准啊,换一种语境,立场可能马上就会被改变,这种普世标准,只是为行为套上缰绳啊,告诉它往东不要往西,因为往西是“错的、恶的”。好比《择天记》里,杀人犯法谁都知道,可杀周通,尤其是陈长生或者王破、再或者折袖去杀,那就是人间快事了,可凭什么啊?周通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恶狗啊!如果那个朝代不流行杀人犯法,那至少杀人偿命是通行的吧?周通是杀人者,所以他应该被杀,可当他成为被杀害的那一个时,又有谁来偿命呢? 冤冤相报何时了,那到了“了”的那一个,我就想问,凭什么是那一个来“了”?为什么杀人偿命到这里就要了?

扯远了,回来。

“不必承认其他主体……”将人给物化成“物体、对象”只是其一,其二,人人都不再是主体,会怎样呢?

不会再有关注,或许说将不再关注“关注与被关注”这事,那就不会有自卑、自矜、虚荣、成见等等,很多问题,就会自行消解。

这或许是为什么我们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卸载微信微博的原因吧,以为卸掉之后,有一些问题会迎刃而解,以为自己会专注且自制,但是贯彻不彻底,永远只可能是“理想”状态。

再想想,如果真的走向了共和、共产或者完全民主,天下大同,那会怎样?

世界不再有趣了。

不会再有好奇心了。

日光之下,再无新事了。

所以现在,此刻,这多元的时代,真的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啊。

在这一篇笔记里,我没有任何坚定的立场。

篇14: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世界名著《飘》,独坐书桌前,忍不住低头沉思,《飘》究竟是怎样一本书呢?

这是一本关于战争的书。书中大部分都是对美国南北战争的描写,是对战后重建的描写,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描写的淋漓尽致,战争的无奈和痛苦,也写得入木三分。本书的主人公斯佳丽小姐就是在战争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个女人,由战前不谙世事,只懂得谈情说爱的娇小姐成长为一个战后坚强有力、无所畏惧、勇敢向前的女强人,当然,战争为她带来的恐惧、痛苦、悲伤和磨练,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是一本有关爱情的书。书中描绘了斯佳丽与卫希理的爱,斯佳丽与白瑞德的爱,卫希理与媚兰的爱。种种爱情,在作者的如花妙笔下,被描绘的淋漓尽致,感人至深。特别是白瑞德对斯佳丽的爱,那是一个成熟的、有能力的、有主见的、桀骜不驯的男人所能给予女人的最深沉的爱。为了斯佳丽他付出了一切,他开解她、安慰她、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帮助她,最后,为了斯佳丽的幸福,他冒着不为她爱的极大风险娶了她。卫希理对斯佳丽的爱不叫爱,充其量是一种肉欲的吸引。斯佳丽的爱比较复杂,最初,她盲目的爱上卫希理 ,而且爱的坚定、执着而长久,纯洁美好而无奈。有一个时期,卫希理成为她生命的支撑,没有他她简直活不下去。而对白瑞德的付出和深爱,她始终没有感觉,直到媚兰去世的那天,她才明白了自己的真爱,找到了心之所向往——白瑞德。而此时,被斯佳丽数次所伤的白瑞德终于伤心难忍,悲伤的离去了。斯佳丽终于失去了最爱她的男人,不过,她还有希望,因为它永远都是向前看,永远都是有希望的。

本书中有4位主人公,他(她)们分别是:。斯佳丽、白瑞德、卫希理、媚兰。她们几个都值得我一谈。

斯佳丽并不是我喜欢的女人。虽然她是故事的主人公,但我们之间没有共鸣,因为斯佳丽做事太也不择手段,但她坚强勇敢、永远向前的性格是我所羡佩的,这是斯佳丽性格特征中最为明显的成分,因为有这种性格和精神,斯佳丽才在战争这座死坟中打开口子,坚强的活了下去。

白瑞德是个成熟的、聪明的、狡猾的、桀骜不驯的男人,我喜欢白瑞德,喜欢他高大潇洒、风度翩翩,喜欢他文质彬彬、斯文有礼,喜欢他桀骜不驯、富有个性,喜欢他身上男子汉的刚强和坚毅,喜欢它独有的狡猾和叛逆个性,喜欢他为人夫、为人父的慈爱心肠,更喜欢他他身上那种成熟男人的味道。虽然在书中他似乎是个 “坏”角色,但我仍喜欢他。

卫希理是这样一个人,他高大威猛,有着金黄|色的头发,迷人的微笑,高尚的品德,所作所为有男子汉气概,是人们心目中(至少是斯佳丽心目中)的好男人。但他耽于幻想,沉湎与过去,对现实缺乏了解,没有实战经验,这是他的致命伤。当生活稳定是,这些缺点并没有什么,但当生活艰难,处于困境时,就能致他于死命。小说中的卫希理始终没有摆脱对斯佳丽的依赖,主要是由这些性格原因造成的。

本书中最不能不提的人物是那个瘦小病弱,没有美貌的媚兰,表面上她是最不起眼的,但是是最伟大的女性,她身上具备一个女人所能具备的一切优点,她是骨子里最坚强、最坚韧又最勇敢无畏的,她一直是斯佳丽和卫希理没有察觉得依靠!她又是白瑞德尊敬、信任并且愿意给予赞美的女性。这也是一个强悍的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女性。

《飘》这本书是我第二次拜读了,但有些感觉始终没有变,那就是对白瑞德的喜爱,对媚兰的欣赏,对斯佳丽的有爱有恨,对卫希理的有所认同。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

假期中,我在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三国演义》,读完此书,我从中受益非浅――世纪少年应有“胆”有“识”。

三国演义乃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里面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通过设置大量巧合,化不可能为可能,把人物的个性特点描述得淋漓尽致,把一个个场面描绘得更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使我过目不忘,即使抛开了书,它们也充塞天地,深入我心。

什么“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以及“粗中有细勇猛善战”的张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足智多谋”的忠臣诸葛亮;还有心胸狭隘的周逾,长厚的鲁肃等人交织在一起,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如草船借箭,连环计,空城计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看过之余,掩卷沉思,“草船借箭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要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这对当时的周逾和现在我们看来,真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瞒“过了多疑的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到了十万支箭,令周逾刮目相看。试想,诸葛亮不讲究“策略”能行吗?

细细思量,我们的学习不也一样吗?也应讲究方法,注意适当休息,劳逸结合,让大了大脑得到调节,为下一节课积蓄精力,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是这样,生活也如此。有一次,家里来客人,妈妈让我给客人沏茶,沏茶就要烧开水,清洗杯子,以及分放茶叶。烧开水约十分钟,洗杯子约要五分钟,分放茶叶约三分钟,这样一来,就要共花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可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条妙法:在烧开水的同时,就洗杯子,分放茶叶,等水烧开后,其余两项工作早已完成了。这样一来,我不仅节约了时间去做其它事情,还让客人在短时间里感受到了主人的热情。

做事情不仅要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的“识”,还要有“单匹救主”的赵云的“胆”。记得那次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让我们练习跳高。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就像猴子一样一跃而过。轮到我了,生怕摔着的我及得额头直冒冷汗,胆却的内心使我的动作变得缩手缩脚,最后落得个“嘴肯泥”的下场。体育老师摸透了我的心思,走过来,又耐心地给我讲解跳高的要领,在老师和同学们地鼓励下,我大胆地又重试了一次,这次终于成功了!漂亮的动作还博得同学们地欢呼,齐声叫好。唉没有胆量可不行啊!

是啊,我们虽是新世纪的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但是如果没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那样渊博的知识,横溢的才华,没有赵云那浑身是胆的气魄,试问,我们能有“胆”有“识”吗?少年朋友们,让我们携手乘风破浪,继往开来,做一个有“胆”有“识”的世纪少年吧!

篇15:1000字读书心得体会

《高老头》读书心得

《高老头》,这部小说出自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评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理所当然的,这部小说也属于批评现实小说的范畴。

故事起于巴黎的一个名叫伏盖的公寓里。我们故事的悲剧人物高里奥老头就生活在这座简陋廉价的包伙公寓里。和其他一些不同性格的人。惟一的相同点就是他们都不是生活奢华的上流人士。虽然本书以“高老头”为题。但主线却是围绕着一位名叫拉斯蒂涅克的年轻人。毕竟,这样的悲剧是需要一个见证人。

高老头本来是一位面粉商,在退休时还是一位富裕的老人。但是又因为什么原因使他从伏盖公寓中的最高等房间住进最低等的房间,什么原因使他绞了他深切怀念的妻子的遗物,又是什么使他的身体日渐瘦弱?

所有的谜团都随着拉斯蒂涅克想方设法逐渐挤近上流社会而解开。高老头有两个嫁入豪门的女儿,雷斯托夫人和纽沁根夫人。当拉斯蒂涅克成为纽沁根夫人的情人,终于在上流社会崭露头角时,故事也接近了尾声。

这两个自私的女儿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将他们的父亲榨干,直至父亲临终时,也迟迟不肯来看望自己的父亲。直到她们的生活也接近绝望时才来。可是这位无私的父亲早已气绝了。而她们淌出的泪水仍是虚假的。就算她们表现的如何真实。可是旁人仍是清楚的探清其中的虚假。高老头离开人世了。拉斯蒂涅克这位年轻人也完成了巴黎社会的启蒙教育,大彻大悟,然后向这个邪-恶的社会发起挑战。故事结束。起于这个简陋的公寓,终于这个简陋的公寓。

文字里的岁月是短暂的。却浓缩了时代色彩。极力表现了一个奢靡浮华的社会。刻画了许多鲜活的人物,他们虚伪,狡诈,虚荣……巴尔扎克用他文字的艺术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会,活动的,喧闹的,真实的社会。是当时资产阶级真实的写照。人们只为金钱而活的残酷。亲情,爱情,友情所有美好的情感在当时远远比不金钱,远远比不上上流的地位。人们之间的维系仅仅只有金钱。多么令人悲伤,多么让人痛斥,这个残酷而虚伪的社会。

马克思曾说过:“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我们悲剧的中心,高里奥老头。这个拥有崇高父爱的老头。他值得人赞美,他无私的为他的女儿奉献自己的一切。从一个富裕的面粉商变成孤独逝去的老人。而心安理得受着他给予一切的两个女儿给了他的父亲什么。是逐渐被败光的家产,还是在他临死前认清事实的绝望。我为这位可敬又可怜的老人感到痛心,悲哀,不值。可是这无私的父亲还是毫无怨言,只求他的女儿也能够爱的。这样简单的需求,他的女儿们却做不到。爱人究竟有这么难么,还是世人已经给利益蒙蔽了双眼。

但同时,悲剧导致的原因也有高老头的错误。他太过溺爱他的女儿。没有约束,没有责骂,尽由着他的女儿们任性。因此,她的女儿才会变得如此热爱物质享受,却永远也不能体味到她们父亲深切的爱,和无私的伟大。这种无私的溺爱,究竟是种悲哀。得不到回报也耗尽了自己的生命,也铸成了悲剧。但是酿就这悲剧到底还是那个弥漫奢靡之气的浮华巴黎。那个残酷冷漠的巴黎社会。

心中没有美好的情感,离开这人世时,是还能感到拥有金钱那样的的贪婪的满足,还是空空如也的悲惨心境呢,答案是理所当然的。

《水浒传》读书心得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飘》读书心得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世界名著《飘》,独坐书桌前,忍不住低头沉思,《飘》究竟是怎样一本书呢?

这是一本关于战争的书。书中大部分都是对美国南北战争的描写,是对战后重建的描写,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描写的淋漓尽致,战争的无奈和痛苦,也写得入木三分。本书的主人公斯佳丽小姐就是在战争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个女人,由战前不谙世事,只懂得谈情说爱的娇小姐成长为一个战后坚强有力、无所畏惧、勇敢向前的女强人,当然,战争为她带来的恐惧、痛苦、悲伤和磨练,也是绝无仅有的。( 励志天下 www.lizhi123.net )

这是一本有关爱情的书。书中描绘了斯佳丽与卫希理的爱,斯佳丽与白瑞德的爱,卫希理与媚兰的爱。种种爱情,在作者的如花妙笔下,被描绘的淋漓尽致,感人至深。特别是白瑞德对斯佳丽的爱,那是一个成熟的、有能力的、有主见的、桀骜不驯的男人所能给予女人的最深沉的爱。为了斯佳丽他付出了一切,他开解她、安慰她、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帮助她,最后,为了斯佳丽的幸福,他冒着不为她爱的极大风险娶了她。卫希理对斯佳丽的爱不叫爱,充其量是一种肉欲的吸引。斯佳丽的爱比较复杂,最初,她盲目的爱上卫希理 ,而且爱的坚定、执着而长久,纯洁美好而无奈。有一个时期,卫希理成为她生命的支撑,没有他她简直活不下去。而对白瑞德的付出和深爱,她始终没有感觉,直到媚兰去世的那天,她才明白了自己的真爱,找到了心之所向往——白瑞德。而此时,被斯佳丽数次所伤的白瑞德终于伤心难忍,悲伤的离去了。斯佳丽终于失去了最爱她的男人,不过,她还有希望,因为它永远都是向前看,永远都是有希望的。

本书中有4位主人公,他(她)们分别是:。斯佳丽、白瑞德、卫希理、媚兰。她们几个都值得我一谈。

斯佳丽并不是我喜欢的女人。虽然她是故事的主人公,但我们之间没有共鸣,因为斯佳丽做事太也不择手段,但她坚强勇敢、永远向前的性格是我所羡佩的,这是斯佳丽性格特征中最为明显的成分,因为有这种性格和精神,斯佳丽才在战争这座死坟中打开口子,坚强的活了下去。

白瑞德是个成熟的、聪明的、狡猾的、桀骜不驯的男人,我喜欢白瑞德,喜欢他高大潇洒、风度翩翩,喜欢他文质彬彬、斯文有礼,喜欢他桀骜不驯、富有个性,喜欢他身上男子汉的刚强和坚毅,喜欢它独有的狡猾和叛逆个性,喜欢他为人夫、为人父的慈爱心肠,更喜欢他他身上那种成熟男人的味道。虽然在书中他似乎是个 “坏”角色,但我仍喜欢他。

卫希理是这样一个人,他高大威猛,有着金黄|色的头发,迷人的微笑,高尚的品德,所作所为有男子汉气概,是人们心目中(至少是斯佳丽心目中)的好男人。但他耽于幻想,沉湎与过去,对现实缺乏了解,没有实战经验,这是他的致命伤。当生活稳定是,这些缺点并没有什么,但当生活艰难,处于困境时,就能致他于死命。小说中的卫希理始终没有摆脱对斯佳丽的依赖,主要是由这些性格原因造成的。

本书中最不能不提的人物是那个瘦小病弱,没有美貌的媚兰,表面上她是最不起眼的,但是是最伟大的女性,她身上具备一个女人所能具备的一切优点,她是骨子里最坚强、最坚韧又最勇敢无畏的,她一直是斯佳丽和卫希理没有察觉得依靠!她又是白瑞德尊敬、信任并且愿意给予赞美的女性。这也是一个强悍的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女性。

《飘》这本书是我第二次拜读了,但有些感觉始终没有变,那就是对白瑞德的喜爱,对媚兰的欣赏,对斯佳丽的有爱有恨,对卫希理的有所认同。

相关文章

篇16: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薛瑞萍有一本书叫做《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书中内容且不必说,光从题目就足见当一年级的班主任如何难当,要受多少的气,赞赏是最好的教育。一年级的孩子,天真、可爱却也好动,孩子们刚入学,对学校、课堂规矩还很难遵守,这一切都让一年级的班主任特别不好当。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严管只会令学生反感,赞赏是最好的教育。

报名时,看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听着一声声稚嫩的“老师好”,我心里由衷地喜欢他们,真心地称赞他们每一个:“小姑娘,你的眼睛真漂亮!”“你真懂礼貌!”“你会认这么多字呀,真了不起!”……孩子们很快就跟我熟了起来,报完名还不肯走,站在我的旁边,看着我做事,还不时地和我聊上一两句。瞧,适时的赞赏,让我成了孩子们的朋友,也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便于今后的班级管理。

上课了,40分钟的时间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很难坚持,坚持不住的孩子开始说话、玩纸片、画小人儿……如果这时大发脾气,只会让课更加无法上下去。每到这时,我总会用眼睛去找——找坐得端正、认真听的孩子,对他竖起大拇指,在全班表扬:“你坐得最端正!”“你上课真认真!”这时,受表扬的孩子坐得更端正了,其他不听课的孩子们,也马上就会学着受表扬的孩子的样子,坐好看,及时的赞赏,让我很自然地把课进行下去,孩子们又认真地听我讲课了。

凡是个可爱的女孩,但平时学习时有些粗心。期末考试的那天,她发高烧了,早上打完吊针妈妈送她进教室,准备考试。前一个晚上没休息好,再加上是烧得难受,凡想跟妈妈回家,不参加考试了。这时,我走了过去,轻声对她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坚持下去的,对吗?老师让妈妈就在教室外面等你,如果你考试的时候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妈妈就带你回家,好吗?”也许是因为在老师面前,孩子不好意思撒娇,凡让妈妈走了。考试前,我给孩子们强调考试注意事项时,特别在班上表扬她,生病还坚持考试,让全班同学向她学习。结果,这次期末考试,她考得出奇的好,语文99、数学100。这,就是赞赏的力量。

值日时,总有些孩子不会扫地,乱扫一气,地上是不扫还好,越扫越脏,看着脏乱的教室,正想大发脾气,转身发现妍正很卖力地扫着,一手拿扫把,一手拿灰斗,把自己的任务很快完成了。“妍,你真厉害!<莲~山 课件>是不是在家经常帮妈妈扫地呀!”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继续扫着。刚才还在乱扫的另一个孩子,听到我对妍的夸奖,也学着妍的样子扫了起来。看来,同伴才是最好的老师,当然,还有我赞赏的作用,我不由得在心里有些得意。

周虹在分享他成功培养女儿的经验时,主要强调了一条——赏识教育。女儿做的每件事,他都竖起大拇指。这,就是教育。每天走进学校、走进教室,我都告诉自己,要发现孩子们身上的每一个优点,让他们为自己而骄傲,不断努力,让老师和家长感到骄傲!只要我坚持,一定会有收获。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后感

发言稿写法

有关讨论高考的作文

实习记录本范文

小学作文:头脑风暴

听课记录本范文

《学习哪有那么难》读后感作文

课题年度个人总结

课题研究个人总结

“三案六环节”之教案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合集16篇)】相关文章:

班主任工作计划劳动卫生2023-01-27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师教育心得2023-09-22

领导练习好口才的方法2022-05-08

个人述职报告写法2023-02-12

快乐会议主持词结束2023-02-07

新年搞笑笑话2023-11-27

党校教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2023-10-12

泌尿外科医学学术会议闭幕词2023-12-19

试谈考察报告的写作要领2022-05-06

读书交流会讲话稿2024-01-1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