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公司的灵魂》--读后感(精选16篇)由网友“取什么名字呢”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自学」《公司的灵魂》--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自学」《公司的灵魂》--读后感
「自学」《公司的灵魂》--读后感
《公司的灵魂》The Soul of the Corporation
如何管理你公司的身份特征
How to Manage the Identity of Your Company
哈米德・布希基(Hamid Bouchikhi)
约翰・R・金伯利(John R.Kimberly)著
孙颖译
6月第1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引言身份特征时代的领导力挑战The Soul of the Corporation
欢迎来到身份特征时代。我们正经历着一场全球范围的变革。这场变革之前,所有的个人和组织机构对其身份特征一直都有明确、清楚的认识,他们知道自己是谁,也知道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而现在,对于个人、国家甚至整个现代社会来说,“身份特征”一词开始变得越来越让人难以理解了。
全球化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都面临着环境的改变。它们以往都局限于或被保护在国内市场当中,而现在它们的商品、服务和资本流动超出了国界。这一环境的变化为它们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打挑战。
麦当劳(法国)公司管理者试图解决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即向法国公众解释,尽管麦当劳的商标是美国的,但麦当劳(法国)公司却是法国的。虽然它是一个由法国人组成的领导团队,连锁店归法国的总经销商所有,所有原料供应几乎全部来自法国,并且员工也都是法国人。
并购尽管文化差异总被认为是导致并购失败的主要因素,但很少有人关注到公司身份特征实际上对其有着更重要的影响。文化和身份特征并不是同一概念。文化层面的融合可能会掩饰身份特征在更深层次上的差异。
要想完成一个成功的并购,管理者必须找到一种方法,使企业自身的身份特征独立于其他许多企业的身份特征。当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人员都忘记了各自原来公司的身份特征时,他们就接受了企业身份特征的融合,并且开始意识到他们是作为一个整体被合并的。
剥离剥离企业表现不佳,不仅仅是由于剥离战略和财务管理的失误,事实上身份特征问题也是重要原因,企业的身份特征问题要求管理者能对企业进行积极的管理。
破坏性创新
破坏性创新并不一定会导致公司破产。企业能否在破坏性创新中存活下来,取决于在破坏性创新发生时高层管理者的判断力。这些管理者要能使他们的公司经受住深刻而痛苦的变革,进而在新的领域取得成功。那些没能察觉到破坏力的强度,以及那些对身份特征的惯性特征缺乏了解的管理者,将会使他们的公司在未来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撤销管制垄断的兴起抑制了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降低了成本效率。
随着撤销管制和私有化的逐步实行,许多已经建立了垄断身份特征的公司发现它们很难进行有效的市场竞争。撤销管制使得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
战略联盟、组织网络及无边界组织
许多行业的改革都是使一体化、自给自足的组织形式转变为界限模糊、彼此依赖的组织网络。这也使得公司的身份特征问题变得尤为突出。
当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责任意识时,公司的领导者就必须得员工对谁是他们的雇主坚信不疑。
组织的社会性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里,个人身份特征受到他们所参与的组织的影响。因此,公司也不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场所,而是一个具有社交活动和情感的实体。公司可能在无意当中已经成为个人和集体组织身份特征的提供者。这种变革给管理带来了新要求和新责任。
公司声誉与责任感
在一个社会中,当由谁来制造商品变得与商品本身的内在属性同等重要,甚至比商品本身更重要时,公司的领导者就必须确保公司对自身的看法与外界社会对它的看法是一致的。如果这两者之间存在矛盾,那么将会不可避免地引发一些问题。
在工作场所中改变社会身份特征的时候已经来临
在工业时代,工人们各自集中于一些职业并接受管理。他们往往通过工会组织与管理层进行集体谈判。同一职业类别中的个人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自我意识与消费者授权
在工作场所中彰显的多种身份特征与消费者中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消费者来说,为了要表达、维护和巩固个人和社会的身份特征,他们购买和消费决策的偶然性变得更大了。即使基于身份特征的消费所占比例仍然很低,但是由于它正在不断增长,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对商品和服务的主流供应商提出挑战,这使得它们重视消费者的身份特征。下列几种情况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
・为了适应他们的自身身份特征而进行明确设计的商品和服务的实用性;
・相关竞争产品及其供应商实时信息的有效性;
・与相关团体的成员及时沟通的机会的可获得性。
品牌渗透因为传统的证明和标签正在丧失其定义个人、组织甚至一个国家的有效性,所以对商标的关注成为身份特征时代的核心特色。
公司品牌的快速成长使得领导者将公司身份特征作为除了差异化竞争之外的另一种竞争武器。
领导者还用公司品牌对公司进行定位,使公司面对利益相关者时表现得更加令人满意,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现有的或未来的雇员、投资者、分析师、记者或激进团体等。
热衷于公司品牌的商业领导者应该知道,不管怎样,公司品牌都是一把双刃剑,有时也会很容易使公司成为竞争者的攻击对象。
如果你正打算用你的公司身份特征作为竞争优势的`基础,你就必须意识到一些常见的危险和易犯的错误。
1、确信通过打造品牌而塑造的公司身份特征是真实的。如果它不是真实的,仅仅是大量标语、口号以及言过其实的话语,那你的竞争者或者其他不友好的投资者就可能利用这些方面来攻击你。
2、在面对不同的投资者时,要确保公司品牌的一致性。
3、不管在公司内部还是外部,你都要认真地使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与公司的身份特征协调一致。
4、无论是将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其身份特征,还是在市场上将公司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作为单个的品牌进行销售,都要努力实现两者之间的协同配合。
第1章身份特征维度The Soul of the Corporation
当我们从外部检验一个公司时,我们会看到它有着既定的所有权、治理结构、产品、技术、经营战略和组织结构、运营体系、管理政策、经营规则、员工特点,还可能看到一系列公开表述的价值观念。在理想状态下,这些要素之间能很好地相辅相成,从而使公司有良好的业绩表现。
身份特征维度明显地存在于利益相关者的集体无意识之中,因为组织和大多数个人一样,会很自然地将它们的身份特征看做是理所当然的。
公司身份特征界定一个公司的身份特征维度,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比如它的核心业务、知识基础、国籍、经营理念、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创始人、公司治理结构,或者是这些因素的组合。
关键的利益相关者(雇员、所有者、供应商、消费者、银行家、股东)认为,任何关于公司的核心的、持久的、与众不同的方面者是公司身份特征的一部分。确定不同身份特征的权重和突出性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将一个公司改变为另一个公司。
均衡一:身份特征一部分是被设计的,一部分是偶然出现的
一个公司的身份特征往往出现在它生命的早期。创始人和管理者有意无意地对新公司的关键部分做出选择和决策,从而形成公司身份特征。这些关键部分包括行业领域的选择、经营战略、生产技术、组织形式、员工、竞争地位、产品组合,以及仅仅为了标新立异而进行的公司命名等。
均衡二:内部身份特征和外部身份特征一个公司通过内部程序产生它的文化(价值和信念体系),但是要在与外部环境的反复接触和互动中建立它的身份特征。
使公司对自身的认识与外界对它的认识一致,对于公司管理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均衡三:共性和特性
身份特征的归类和区别功能为身份特征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个好的身份特征管理需要在公司的共性和特性之间保持微秒的平衡,以使利益相关者很容易想到“这个企业是什么类型的”和“这个公司与同类型中的其他公司相比有什么不同”。
均衡四:趋同与趋异只要公司的身份特征与公司所处的行业和外部大环境是协调一致的,那么对于管理而言它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真正理解公司身份特征重要性的领导者还应该力求在趋同和趋异这两种力量中寻求一种平衡,以使得公司在达成集体行动的时候实现最大限度的趋同,而在无法进行改变的时候实现最小限度的趋异。
均衡五:分裂与聚合
当聚合与分裂两种力量相互碰撞的时候,公司需要在两种力量间加以平衡,并适当地进行改变。
公司身份特征高度聚合的话,它在员工中间就有很强的凝聚力,这可以使公司有畅通的沟通系统、内部的协调机制、共同的目标、更多的让步,以及在困难时的奉献精神。
身份特征中矛盾关系的协调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环境中,过分的趋同会使对公司身份特征的正常评价受到影响,但是过分的趋异又会导致公司发展停顿。最后,过分的分裂会威胁公司的内部凝聚力和对集体的认同感,但是过分强调聚合会更偏好公司内部的克隆,而排斥那些不能将自我身份特征与过于一致的公司身份特征融为一体的个人和团体。
篇2: 灵魂和肉体读后感
灵魂和肉体读后感
文:李慧敏
读了《灵魂与肉体》一书,我深深知道自己灵魂的价值!灵魂这个词并不陌生,世人们也常常去说,但是他们却不真正认识灵魂,他们只是观念性的知道、认为灵魂是人的精神、思想、感情等,但却并不认为灵魂是实际存在的。
认识真理之前,我不认识灵魂,虽然也在过信仰生活,但却像宗教人士一样,只是单单为了满足自己的良心,认为也许我去教会了,上帝就会祝福我,就会得到上帝的福分。
记得我高考那一年,每天都是在紧张忙碌的去学习,每天像机器一样,重复着做着无数的各种考试卷子,那时压力也是很大的,因为家人还有自己为此付出很多,每一个考生都想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考试临近了,妈妈还有家里人也是在为我祷告。但是高考之后,我没能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那时我埋怨上帝了,上帝啊,你不是全能的吗?祷告了不就成就吗?为什么我还是没能成功呢?我认为上帝根本不存在,或者他根本就不爱我,全世界那么多的人,我又这么渺小,他怎么可能会注意我呢?对于信仰我陷入了迷茫的状态!
认识真理之后,信仰还是在跌跌撞撞的时候,我读了《灵魂和肉体》一书,这使我在初入信仰的道路上更加清楚的指明了方向!让我更加认识了自己的信仰。人不仅有肉体还有灵魂,人不仅仅要为肉体活,更应该为灵魂活,肉体是宝贵的,但是比这更值得珍惜的是自己的灵魂,这是我前所未闻的。肉体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命特征,然而灵魂需要上帝的话语来维持灵魂的生命。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4
对于信仰的迷雾我终于打开了,原来不是上帝不爱我,是我不理解上帝的爱,就像在襁褓中的婴孩一样永远无法理解父母的爱,上帝不但爱我,更把他的挚爱独生儿子耶稣赐给了我,也为我预备了天国更美好的家园,就像金牧师在书中说的,“上帝一样在爱着我们,并且已经显明了对我们灵魂的爱!耶稣甘愿为我的灵魂舍命,这爱又是何其伟大。”即使在地上我们受尽苦楚、挫折,但是这些都不重要,能胜过这一切的是我灵魂得到了这爱!
我的灵魂终于苏醒了,我的灵魂是多么的渴慕上帝的爱,多么渴慕永恒的生命。
人也是和上帝有同样的属性——渴慕永恒的生命,世上没有哪一个人会不怕死亡,在中国古代人们也不是想方设法的去追求长生不老吗?即使现在,养生、保养也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但是上帝命定肉体的年岁也就120个春夏秋冬,谁都无法超越上帝的法则。肉体是非常软弱的存在,肉体来自与尘土,也要归于尘土。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创2:7
肉体的属性很强大,这个世界非常适合肉体去居住,可以满足肉体的一切欲望,世上不信者不是每天都在为自己的肉体去考虑吗,竭尽的满足自己的肉体的需要吗?但是我们作为属灵人要知道,灵魂最安逸的`地方是天国。我们要克服肉体的私欲,要让自己的肉体成为灵魂的工具,要让自己的灵魂当家作主。
世界有很多的东西迷惑我们,信仰稍不留神,就会被世界的风俗文化影响,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属魔鬼的,魔鬼想尽一切方法不让我们认识上帝,让我们误解上帝,让我们按照自己固有的观念去生活,他也会利用世界暂存的荣耀来诱惑我们,但是我们也要知道,这和上帝国度永恒的荣光是无法比拟的。
作为属灵的人,看待问题的角度、视野应该更开阔全面,要站在上帝的立场来看待世界,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而抛弃了上帝给予我们的永恒的福分,要知道万有的主人是上帝。在上帝哪里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属灵的生命、福分。
认识了灵魂和肉体,就应该合理的去安排自己的灵魂和肉体的关系,肉体是灵魂的衣服,是灵魂在地上得到生命、奖赏的机会,如果不好好利用肉体在地上短暂的时间,那么等到自己灵魂和肉体分开的时候,灵魂就只有死亡、黑暗、刑罚。
但是相反如果在地上积极的认识耶稣,认识真理,努力的真实的为灵魂过信仰生活,那么将来也会得到极大的冠冕、荣光和奖赏。
信仰的第一部要走好,就像扭扣一样,如果第一个错了,接下来就会一直错下去,要真正的认识自己,自己是如何的存在,自己和上帝是主人与仆人的关系,我们有什么理由在造物主上帝面前嚣张气焰呢?
要清楚的认识自己是如何的存在,自己是离开上帝就无法存在的,今天我们在主耶稣里面得到了上帝永恒的生命,就不要轻易抛弃,因为这样的机会稍纵即逝,我们灵魂不要和天国擦肩而过,要紧紧抓住耶稣基督的救恩。
要在信仰里面做一个真正的属灵人,不要欺骗自己,要为自己的灵魂预备,将来让自己的灵魂披着美丽的嫁衣等待耶稣的再来!
感谢上帝使用金牧师写出这么属灵的书籍,感谢圣乐教会汉语翻译中心,感谢教会的属灵前辈和我分享这宝贵的话语,感谢为真理的话语默默奉献的灵魂!感谢!感恩!
篇3:《营销灵魂》读后感
《营销灵魂》读后感
《营销灵魂》读后感在图书馆转悠时,《 营销灵魂》一书吸引了我。原因有两:一是它与我学的市场营销专业密切相关,二是“让销售业绩与人生价值完美结合这一全新理念”让我为之震撼。这二者能完美结合对于每一位营销工作者来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于是,我将它借出图书馆,仔细研读了一番。我感觉比较好并将此书推荐给大家。
如果你是听到“销售”这个词的时候,血液就会加速运行的人或是听到“销售”一词时,变得镇定冷静下来的人,那么着本书是为你而写。 本书通过针对你的特殊情况将销售灵魂这一方法加以个性化,从而为你提供循序渐进的逐步指引,同时还能够令你从中得到灵感鼓舞和重生。
第一部分,销售灵魂:(读后感 )为什么能够产生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这一部分为你概述了销售灵魂这一方法,以及令这一方法富有力量的六个步骤,利用这一方法使你获得的益处,以及如何处理销售过程中出现的进退两难的情况。
第二部分,六个步骤:让销售灵魂为你所掌握。这一部分对于六个步骤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同时配以各种练习,从而使每一个步骤都能适合于你的特殊情况,并且以最有效的方式令其发挥作用。
第三部分,掌控的力量:成为自身成功的源泉。这部分介绍了如何打造你的个人销售目标为他人提供支持并且获得支持,让销售将你塑造成为你一直希望成为的.人,以及建立一个有志同道合的销售人员所组成的协同增效团体。
前面对这本书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介绍。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在看本书时应该为本书中介绍的练习准备一个专门的记录本或一个读书笔记本。如果不喜欢用本子记录,也可采用小卡片的形式。你在这一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越多,那么你收到的成效也就会越大。
――――傅娜(上届管理营销学习实践社社长)
篇4:《论灵魂》读后感
《论灵魂》读后感
在拉斐尔的著名画作《雅典学院》中,用现在的话说,两位先哲的位置绝对是C位。柏拉图一只手拿着他著名的《蒂迈欧篇》、一只手指向天空,他推崇超越人类社会的理念世界,认为心灵可以升华,是一种精神体验;而他的旁边,就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一手拿着《伦理学》,另一只手则掌心朝下,他要告诉世人,现世的秩序和规则,是包括法律、道德、伦理的。一个感性、一个理性,构成了西方哲思的两大源头,也是人们追求智慧和真理的开始。
今天这篇读后感,就是对亚氏《论灵魂》的复习与思考。
《论灵魂》的汉文译者绪言中,先是把亚氏理论的衍变及本书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不要忽视,这个很重要。一般认为,作为弟子学生,一脉承袭老师的观点,是常理所在。然,我们从拉斐尔画中表现的俩人完全不同的两个手势,就看出亚氏与老师柏拉图观点的背道而驰。万事皆有因。亚氏的父亲是宫廷御医,加之较为宽裕的家庭环境,使得亚氏从小就受到科学行为的熏陶。即便后来从学医转去柏拉图学院,即便所有学生都听不下去柏拉图讲课、唯一留下来听课的就是亚氏,即便柏拉图称亚氏为“学园之灵”,亚氏还是在接受过生物学和实证科学的影响下,开创了自己的哲学领域。我觉得,如果说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很多论证不需要通过肉身,只靠大脑去思考就行的话,那亚氏对灵魂的论证,则运用到了所有的感官,当灵魂触碰到末梢神经的那一刹那,就是灵感乍现、哲思泉涌的时刻。
柏拉图的《蒂迈欧篇》认为灵魂参与了宇宙、天地、自然及生命物的创造,《斐多篇》中苏格拉底又论述了人的灵魂的不朽,而《论灵魂》则是以“实体”问题作为出发点。到底灵魂有形还是无形?
读《裴》的时候,虽然苏格拉底与学生们之间的对话非常精彩,但回归到自己的思考,总觉得还是没能说服我,虽然我不否认人的精神力量的强大,而且可以影响到的时间、空间会很广阔,但是相对于肉体的朽,灵魂可以不朽,我却还是没能接受。那就再读读亚氏的《论灵魂》,因为亚氏不仅仅是哲学家,还是古希腊时期涉猎最广、最具有科学精神的哲学家,那就来看看这位先哲是怎么论证的吧
和上一篇阅读的《裴多篇》不同,《裴》采取的是对话方式,而《论灵魂》则分3卷论述:第1卷,亚氏梳理和辨析了前辈哲学家关于灵魂问题论述,探讨了灵魂学说的地位和研究方法,以及前人关于灵魂的几种说法,具有相当重要的史料价值;在第2卷前3章中,亚氏论述了灵魂的定义,探究“质料-形式”“潜能-现实”问题,认为灵魂是形式、肉体是质料,灵魂是肉体的动因、是实体,灵魂包括理性、感觉和营养的机能3个部分,最终确定了“灵魂作为生命的本原”的观点;在最后9章中,他集中研究了感觉的问题,也是《论灵魂》的精华所在。
还有一件事,就是虽然我们是看的翻译过来的中文版,但是文章的基础架构还是西方的,得学会能“设身处地”,去习惯这些“繁琐的”论证方法,才能阅读的进去,或许还能啃出滋味儿。
412b10―我们已撰成了“何谓灵魂?”的一个通用(普通)定义:这是凭形式为之表现的本体(实是)。412b25―我们必须理解,所说那个潜在地具有生活功能的物身,只应是现正寓有灵魂(生命)保持着灵魂的,不可是一个失去了灵魂(生命)的物身;种籽与果实就是这样的潜在地活着的物身。413a―躯体相应的具有生活的潜能,但恰如瞳子与视功能之合而成眼,灵魂与身体合成一个活动物。于是,这可就明白了,“灵魂与躯体是不可分离的”。
对上面这段论述,我肯定的说深信不疑。前一篇读后感,我提到晚年的莫奈几近失明,却仍创作了睡莲等很多优秀的绘画作品,看似好像眼睛已经失去了作用,仿佛是灵魂在指引。但,瞳子有如照相机,拍照留存在记忆的档案库里,视功能则是可以加工、区分、提取的打印机。我们睁开眼睛好像可以看见很多景象,但若让你现在马上闭上眼睛细想一下,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我想,你说不出来太多,除非你经过刻意的训练。莫奈正是如此,倘若没有几十年的绘画积淀,没有他在花园里那么多年仔细观察睡莲的每时每刻,他所有当时的视觉、感知都已经牢牢的深锁在大脑中,所以才能在想要作画的时候,不需要眼睛也可以绘画创作。我想这就是灵与肉的联系。
有了前一段文字的铺垫,现在,再去理解“质料-形式”“潜能-现实”可能要容易些许了。还是围绕灵魂的定义,其中提到“实是”,亚氏认识,412a5――实是有三分义:
(1)物质(材料)(简称质料)由己而言,物质不是一“这个”;
(2)形式或形状,事物恰正由以得其怎是(个性)而成为“这个”(某物);
(3)前两者的合成。质料是潜能,而形式为实现或现实。可是,现实须在两个涵义义上来应用,譬如,说“具备知识”和“运用知识”是为义两异的。
比如,斧。斧的质料,可能木头或铁,但是我们不能把木头或铁叫做斧,它并非“这个”;斧有斧的形式,我们之所以把斧叫做斧,是因为这件事物拥有“斧的形式”,形式附带着它的功用与价值,由于它事物才被称为“这个”;斧作为存在的事物,必然是质料和形式的合成。质料作为潜能的存在,如木头,它可以形成斧,可以形成椅子,也可以形成房屋等等,形式是实现或现实。
“可是”后面,说“具备知识”和“运用知识”是为义两异,字面意思我们很好理解。但是我们在这里还需要了解一点的是,西方有神的存在,所以,在谁具备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理解层面,不同的哲学家也会有不同的思考。亚氏,就不认为知识来源于神,在他的《论灵魂》中就取消了神的维度,他认为知识来源于人对宇宙和整个自然的观察和研究,因为人是有灵魂的主体性存在,灵魂作为第一重要的知识,灵魂不能脱离人的躯体而单独存在。Nice,我也是无神论者,这里只是从科学维度去考量,与信仰无关。
关于“灵魂作为生命的本原”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实体。他将灵魂所属的范围由人推广到全部生命,认为灵魂是生命的“形式”,灵魂也就是生命的实现。415b10――灵魂是有生命物体(生物)之因与原(第一原理)。灵魂通有一切生物诸原因中的`三因。灵魂作为生命的实现(功能),首先,是不可以脱离“质料”的,起码是必须通过“质料”(肉身)才能实现的方面是不可以脱离“质料”;其次,是具有主动性的,甚至是绝对主动性。木斧头在被制作之前,在没拥有斧头的“形式”之前,只是木头和铁罢了;第三层含义,我们可以通过把握生命的功能来把握灵魂。
而有生命的躯体,具有各个部分,又是怎么实现其功能的呢?基于亚氏长年的科学实证性,也就有了长期的对各类事物的观察,因此,他把五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是怎么实现生命的躯体的,一一做了详尽的论述,这些构成了躯体形成的灵魂。另一部分,我们的思考思辨,则是形成、或知识实现的灵魂。灵魂还使生命体具有四种能力:营养能力、感觉能力、思维能力及运动能力。这四种能力分别作用于有生命的躯体,才是有生命的躯体存在的真正原因。
我也在想,无论是五官对身体产生的作用,还是思辨能力,我觉得,都是相辅相成的,虽然不知道敏感度与思辨的强弱关联度到底是多少,也不能确定四种能力共同的合作作用之比例,但是它们相互之间肯定是有影响的。
思维跳转回东方,我们都敬佩苏轼,现在仔细想想,自古都说东坡先生儒释道三通,如果说灵魂是独立存在的,那他的思想岂不就纷乱烦扰了吗!我觉得就是灵与肉的结合。所有他经历的贬职、降级、外调、入狱,他都用四肢和五官在体验,他很敏感,他的寒食帖,给我的启示,不仅仅是他书法上淋漓尽致的体现,那是他在黄州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对自己人性思考后才产生的笔触。而这种体验与思想的结合,非热爱生活人士之不能掌握,越是如此,越能充分的发挥生命之功能,去展现他丰富的精神世界,即灵魂。
我感动于“406b10――凡凭其自性而成善的,就必不于任何它物为善。凡为自己所求取的善,验之于任何它物,不必就是善”。细细品来,平日里,我们经常要求的许多事物,很多是为了其它的目的而去求取,为了需要在世界上活着,做好工作,更有甚者为了体现自己的高贵去求权敛财。却很少有真正为了自己而求取的一个善物。这一由己之善,既不由于任何从属的目的,大概就是世界之“至善”吧!我想,亚里士多德,也是如苏轼一般的人,他们毕生勤求的,就是这个“至善”。
愿我们都能积极的生、热情的活,用生命去体验精神上能带给自己的力量,那时,内心的强大才可能“至善”到更多,由心而生的喜悦,才会更长久!
篇5:《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神”和“神圣”只一字之差,意义上的巨大差异凸显无疑。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神”还是“神圣”都有一大拨信仰者,相同的是这两类人都有一个自我的崇高精神追求,而不同的是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却不可以信仰“神圣”。
是否信仰神取决于个人的民族文化传统或者特殊经历,这是一种宗教信仰,不需要勉强。拥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有一个高尚的精神标杆;但一个人不信奉宗教,仍可能是善良的。然而“神圣”就有所不同了,信仰神圣价值和观念的人有所敬畏,在他们心中总有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是不可亵渎和侵犯的,人格就是一种体现。一个人一旦人格沦丧,丢失了做人的基本信仰,任何物质或欲求的满足都无可挽救,并且表面越是丰富越是反映其本质的颓败。
一个高贵的灵魂不仅仅需要神圣的信仰,还必须在人生的旅途上孜孜不倦地前行,并且灵魂只能独行,这就是作者周国平本书想要表达的思想。没人敢说百分百地清楚另一个人,最熟悉的人莫过于两个心心相印的爱人,但是他们不可能达到彼此透明的境界。史怀泽在《我的青少年时代》中提到,彼此透明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任何人也都无权对他人提出这样的要求;他认为心灵也有其外衣,我们不应该脱掉它,他人也应当尊重。所以,相爱的至多也只是可以在黑暗中“并肩行走”,他们最动人之处在于两个独行灵魂之间深切的呼唤和应答,相互的感应和鼓励。
每个人都是一个秘密,所谓知己,难过或者开心他们扮演了比普通人多得多的情感分享者的角色,在精神的最深处,或伤痕或甜蜜都只有自己可以主宰。事实上,灵魂只有在独行的时候才能沉淀下来,真实地思考,人的灵魂往往在极尽孤独之后得到升华。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他的成就可以说与他几乎一生的孤独息息相关。尼采一生的经历十分坎坷,历尽人生的各种辛酸和艰辛,他曾不止一次地感到生命的无力和孤独。幼年时父亲的死亡让他深刻感受到死亡的无常,变得孤僻,他曾这样形容自己:“那一切本属于其他孩子童年的阳光并不能照在我身上,我已经过早地学会成熟思考。”小小年纪便开始灵魂孤独的行走,让他悟到了生命哲学、存在意义、悲观主义等对后世哲学影响巨大的哲学思想。尼采的母亲是虔诚的清教徒,她对尼采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尼采终生保持着清教徒的本色,如同白玉石雕一般纯洁,这又恰恰印证了灵魂中信仰的重要性。
人穷尽一生都是在与孤独斗争,同时在孤独中领悟世事。一个人不论多么热爱一份事业,都要为自己的灵魂保留一片开阔的灵魂空间,唯有这个空间才能细细品尝你生命的果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人已经迷失,他们被欲求的满足蒙蔽了双眼,以拉帮结派或者灯红酒绿来排挤灵魂的孤独。结果却是截然相反,物质越是富足,精神越是空虚,这样的人已是见惯不怪了。
面对死亡的孤独可谓最是深刻,也许有人可能会和你共赴死亡,但是没有人能同你一样体味到走向死亡那段心理历程;因此,许多迷失了灵魂的人往往会在将近死亡的时候幡然醒悟。
斯托尔曾说,孤独的最后一种价值好像是留给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的。他写道:“虽然疾病和伤残使老年人在肉体上必须依赖他人,但是感情上的依赖却逐渐减少。老年人对人际关系经常不大感兴趣,较喜欢独处,而且渐渐地较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作者显然是赞赏这一变化的,因为它有助于老年人摆脱对人世的依恋,为死亡做好准备。
灵魂只能独行,只能以信仰和孤独为伴,而我们则应该学会在品味孤独,并在孤独中提升灵魂的高度。
篇6:《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灵魂只能独行》集是他的心灵守望卷,在周国平眼中,人最重要的莫过于精神世界,也就是他所强调的灵魂。一个人在在物质上可以贫困,而在精神上必须是富有的。拥有灵魂的人在他眼中也是“天才”,“知识分子”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总是处于极端寂寞之中总是不被人所理解,甚至成了一些人心中的疯子。他们总是与时代潮流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可以是被废黜的国王,可以是有灵魂的疯子,可以是懂得满足的猪,可以使唯一的尼采,可以是有信仰的光,可以是人所能及的神圣,可以使守望者,守林人。
以下是我所摘抄的一些话,慢慢品味:
1. 人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世界。
2. 一颗觉醒的灵魂,它的觉醒的鲜明征兆是对虚假的生活突然有了敏锐的察觉和强烈的排斥。这时候他就会因清醒感到痛苦。
3.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惯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正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4. 人们不是献身于抽象的历史,而是献身于大地上活生生的生活。
5. 智者是不会有失落感的。领袖无民众不成领袖,导师无弟子不成导师,可是对智者来说,这样他守护着人类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即使天下无一人听他,他仍然是一个智者。
6. 天下滔滔,与我何干?大不了穷些寂寞些,信念犹在,志业犹在,安身立命之本犹在,何尝失落?
7. 世上本无家,渴望与渴望相遇便有了家。
8.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志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计较。
9. 一个行为有两个动机,一个光明,浮在表面;一个晦涩,沉在底里。当它们各居其位时,灵魂风平浪静。有谁想把它们翻一个个儿,灵魂就会涌起惊涛骇浪。
10. 即使两个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11. 读书的心情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有一些书最适合在羁旅中,在无所事事中,在远离亲人的孤寂中翻开。这时候,你会觉得,虽然有形世界的亲人不在你的身旁,但你因此而得以和无形世界的亲人相逢了。在灵魂与灵魂之间必定有一种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超越于种族和文化的差异,超越生与死,当你和同类灵魂相遇时,你的精神本能会立刻把它认出。
12. 发誓者竭力揣摩对方的心思,他发誓要做的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他以为对方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如果他揣摩的是地地上的人的心思,那是卑怯。如果他揣摩的十天上神的心思,那就是亵渎了。{自己理解}
13. 如果心地不明,我们在尘世所获得的一切都会成为负担,把我们变成负重的骆驼,而把通往天国的路堵塞成针眼。{周说,富人要进入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
14. 所谓信仰,其实就是不完美这对完美境界的永远憧憬和追求。无知并不可笑,可笑的是有了一点之时便以为自己无所不知。缺点并不可恶,可恶的是做了一点善事便自以为有权审判天下人。在一切品行中,狂妄离智慧,也离虔诚最远。
15. 凡真正的信仰,那核心的东西必是一种内在的觉醒,是灵魂对肉身生活的超越以及对最高精神价值的追求和领悟。
16. 日记的作用是帮助既享受孤独,在孤独中于自己谈谈心。
17. 在所有的人生模式中,为了未来而牺牲,现在是一最坏的一种,它把幸福永远向后推延,实际上是取消了幸福。人只有一个青春,也只能是在青春期。有一些享受,过了青春期诚然还可以有,但滋味是不一样的。
18. 我们每个人都最终要面对一种没有任何前途的苦难,那就是死亡,而以尊严的方式承受死亡的确是我们精神生活的最后一项伟大发明。
19. 我受人世的不幸胜过受天堂的幸福。我受过我的不幸胜过受他人的幸福。
20. 痛苦使人深刻,但是如果生活没有欢乐,深刻就容易走向冷酷,未经换了溢润的心灵太硬,它缺乏爱和宽容。
21. 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
22. 人生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着,还得朝前走。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有权力证明,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属于同一种能力。没有被苦难压倒,这不是耻辱,而是光荣。
23. 当你遭受巨大痛苦的时候,你要自然,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
24. 诗借瞬间把握永恒,哲学想直接把握永恒,但做不到,最后只好像诗求援。
25. 春天是诗人的季节,秋天是哲学家的季节。
26. 哲学家生活在永恒中,诗人生活在永恒中,他们都不会变老。
27. 一般人追求可望也可及的东西,诗人追求可望不可及的东西,哲学家追求不可望也不可及的东西。
28. 哲学和事都孕育于神话的怀抱。神话是永恒的化身,她死了,留下一双儿女。直到今天,哲学一醒来就谈论死去的母亲,诗一睡着就梦见死去的母亲。
29. 诗宣泄激情,哲学则把激情转向深沉的思考。
30. 哲学是男性化的,诗是女性化的,哲学充满理性之光,诗充满感性之美。
31. 我剪除哲学的晦涩为它嫁接上诗的含蓄。
篇7:《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我们常常这样问自己:“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或者问:“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但我们总是想不明白,也回答不了,于是就有活着还不如死了好的冲动。可真要去死又很不甘心,于是就感到无比困惑和焦躁不安。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物质生活比任何一个时代都丰裕,但我们仍然不快乐,很多时候感到莫名的失落和悲观。我们拼命地工作,无非是想过得更好一些,但渐渐地我们发现,越是拼命,理想生活似乎离我们越远。甚至还不如改革开放之初那个物质贫乏的岁月。我曾经对同一所大学两张不同时代的毕业留影做过对比,一张是1983年的,一张是20xx年的,相隔。1983年的那张是黑白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穿着十分朴素,但他们所有人都笑得很灿烂,那眼神和表情无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顿时内心为之一震,有种被冲击的感觉。20xx年那张是彩色的,学生年龄都差不多,衣服是五颜六色的,都较艳丽,但他们的笑容和眼神却是空洞的,有一种解脱式的喜悦,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甚至沮丧和麻木。单独看它们任何一张,也许你都不会感觉到什么,但把它们放在一起对比,你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当今,物质条件虽然非常丰富了,但我们并不快乐。或者说,物质生活的富有并不能带给我们精神生活以满足和愉悦。生活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生活的质量。周国平说:“人的灵魂生活比外在的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更为本质,每个人的人生质量首先取决于他的灵魂生活的质量。”这恰是被我们忽视的。
德国哲学家、生命哲学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奥伊肯(Rudolf・Eucken)19曾写过一本书,叫《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他那时便认识到这个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他所处的时代似乎是我们所熟悉的,是一个基督教信仰崩溃和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在这个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意义已经丧失。奥伊肯最忧虑的便是物质成果与心灵要求之间的尖锐矛盾。人们过分专一地投身于劳作,其结果会使我们赢得了世界却失去了心灵。“现实主义文化”一方面只关心生活的外部状态,忽视内心生活,另一方面又把人封闭在狭隘的世俗范围内,与广阔的宇宙生活相隔绝,从而使现代人陷入“社会生存情绪激奋而精神贫乏的疯狂漩涡。”(周国平在《灵魂需要独行》p11)
在这个漩涡里,我们忙碌得几乎找不到东南西北了,最终却忘了为什么这么忙碌?这是不是悲哀?
在这种悲哀中,我们感到生活没有意义,而又不愿自杀(当然,每年自杀的人也不少)。奥伊肯认为,那是因为“在精神的问题上,任何否定和不满的背后都有着一种肯定和追求。”用周国平的话说,就是:“我们普遍对生活意义之缺失感到困惑和不安,这个事实恰好证明了我们的本性深处有一种需求意义的内在冲动。”“因此,现代人的不安超过了以往时代,反倒表明了现代人对精神生活有着更高的要求。”
既然我们心还未死,追求还存,何不醒悟过来,开始行动……停一停手中的活,从物质的坟墓中爬出来,让精神晒晒阳光,愉悦一下,让无家可归的灵魂回到肉身小憩一会儿!
篇8:《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读了周国平的《灵魂只能独行》,很是喜欢,这里做了一点摘抄,共赏。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的付出和享受。但我同样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唯有籍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绝不会轻易丧失。而且,当我们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交往和独处原是人生活的两种方式,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两种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比例不同罢了,由于性格的差异,有的人更爱交往,有的人更喜独处。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视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而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人的天性是不愿忍受长期的孤独和寂寞的,长期的孤独和寂寞往往是被迫的。然而,正是在被迫中,人的创造力以外地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回应。
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
灵魂只能独行,但不是在一片空无中行进。你走着走着,便会在这里那里发现一个个的脚印。于是你知道,曾经有一些相似的灵魂也在这途中行走,你的灵魂的独行并不孤单。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人们常说:人与人之间,尤其是相爱的人之间,应该互相了解和理解,最好做到彼此透明,心心相映。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我们也不能(无权)提出这种要求。
相爱的人们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
读书的心情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有一些书,最适合在羁旅中、在无所事事中,在远离亲人的孤寂中翻开。
篇9:《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孤独是可耻的,直到我看到这本书。谢谢晓明的推荐。孤独并不可耻,孤独是应该享受的。
读完这本书,有很多感同身受之处。做些许摘录,大家共享。
(1)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
(2)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唯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
(3)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
(4)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5)孤独的价值P27、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从心理学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管你与谁同睡,你都只能独自进入你的梦乡。同床异梦是一切人的命运,同时却也是大自然的恩典。
(6)生活的减法P59、旅行时不得不精简的行李。有多少是你真正生活必需的。即使有一座大房子,又何妨要填满它。
(7)抉择P140、妻子和孩子同时落水,先救谁?答:“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边,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岂非多半如此?
(8)生命的得失P141、婴儿、老人、中年人均诉说自己的不幸。一个声音问:“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9)流浪者和他的影子P142、命运如同一个人的影子,有谁能够摆脱自己的影子呢?一个流浪汉对于自己的命运不堪忍受,请求神允许他和别人交换命运。神说如果能找到一个对自己命运完全满意的人的话就和他交换吧。结果事实上,世人所见的确只是他们的命运之河的表面景色,底下许多阴暗曲折唯有他们自己知道。流浪者终究没找到能跟他交换命运的人,直到今天,他仍然拖着他自己的影子到处流浪。
(10)白兔和月亮P143、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于是神将月亮归属于兔。说也奇怪,白兔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想着“这是我的月亮”,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她终于去拜见神,请神撤销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11)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到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来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12)我相信人必定是有灵魂的,而灵魂与感觉、思维、情绪、意志之类的心理现象必定属于不同的层次。灵魂是人的精神“自我”的栖居地,所寻求的是真挚的爱和坚实的信仰,关注的是生命意义的实现。幸福只是灵魂的事,它是爱心的充实,是一种活的有意义的鲜明感受。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奢侈的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至多是一种浅薄的优越感,也谈不上幸福感。当一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幸运儿仍然为生活的空虚苦恼时,他听到的正是他的灵魂的叹息。
篇10:《最后一个灵魂》读后感
一本好书不仅能带给人们快乐,还能带给人心灵的宁静。熊磊,一位作品曾获“冰心儿童文学”的儿童文学作者,在他的笔下,有一个真实与幻想的世界。
我最近拜读了他的短篇小说集《最后一个灵魂》。书中有着快乐与梦想。书里写得大多数是动物,那些可爱的动物有着孩子般的幻想,孩子般的天真。令我最难忘的是一篇童话,讲的是一只祖祖辈辈生活在沙漠地洞里的蜗牛,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一天,一只兔子的到来,使他的生命有了不一样的光彩,它们成为了朋友。后来,兔子走了,没有有再来,原来一直缩在壳里的小蜗牛决定寻找兔子,于是它终于迈出了洞口。但他是一只蜗牛,风会侵蚀他柔软的躯体,沙会毁坏他的外壳。他用了许久才找到兔子,可是他昔日的朋友却离死亡不远了。他花了一生去寻找兔子的家人并把他们带回兔子那儿,虽然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却有了梦想,因为梦想,他迈出了洞穴,因为梦想,他穿越了沙漠……
每一个故事,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每一个主角都有着自己的个性。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始终有着自己的目标,它们的心,容得下成功,也容得下失败。美丽的文字,美好的遐想,把我引进那个温暖的世界。让我和书中的那些仿佛鲜活的生命一起欢笑,一起体验生命的意义。
这本书带给了我思考,让我明白幸福就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与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人生要多为别人奉献,只要你坦诚相对别人,别人一定会和你真诚相对。
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它不仅能带给我快乐,还能引导我的思索。
篇11:《最后一个灵魂》读后感
是灵魂,总会苏醒。
小狄知道自己逃不过那些武士的追杀,他们渴望灵魂,哪怕仅剩一个,于是他准备带着那个少女的灵魂,向武士一搏。没想到,武士竟然比他们想象的要弱的多,并且可笑。小狄充满了正义与勇敢,他盯着武士的铁钩落下来的寒光,大声说:
“你砍不下来,这是幻影而我是个真正的灵魂!”
铁钩都软了,而小狄拿起他们的武器把他们打了个粉碎。但他们还是逃跑了。
这个情节是最感动我的,小狄的内心呼唤,让他的灵魂强大了起来,对那些虚幻的邪恶无畏惧,甚至让他们恐惧。他的呼喊,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砸在虚假的小水塘里,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这里转折。如果在故事的开始,世界上的人都选择对抗那些武士――那些心灵上的缺口,那么是不是都会让他们恐惧,甚至保留住其实人们都不在乎的灵魂。但事实上,他们都逃避了,他们看到武士后第一反应是害怕,并且害怕的是他们会不会夺走自己的性命,却没有想到自己灵魂的力量,可以抑制他们;可笑的是,武士们――那些心灵上的缺憾,要的就是人们的灵魂。
我有些害怕以后这样的面对,就像在本能和利益之间挣扎。像是童年在树下许下的心愿,能否真的实现;以后,到底会不会称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我是不是还能扔纸飞机,无惧于他人异样的眼光服从自己的心灵。
如果是我们,我们会不会坚持,用自己灵魂的力量抵御心灵上的缺憾。
篇12:《灵魂的事》读后感
《灵魂的事》读后感
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观后感,听后感,没有读后感了。这也代表我的生活啊:很久没有好好读过一本书。一本好书,从来就是一个世界。一本好书,一部电影,一种信仰,乃至一个宗教,当推崇者足够多,当共鸣足够浓烈的时候,就可以形成一个无形的平行世界的。表现在话的投机,酒逢知己千杯少,圈子感,共同语言……一直特别喜欢杜甫的“文章憎命达”这句话。因为真正有思想有哲理的东西十之八九来自于生活,而于生活,更多的是来自与困顿,潦倒,多难的人生经历。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不少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境遇的警醒和关怀。我恨自己没有更早的看到这本书。我恨自己居然看到这本书时,他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谁说我没有死过,在我出生之前,太阳,已经无数次起落,悠久的时光被悠久的虚无吞并,又以我生日的名义,卷土重来。” ――《重病之时》 史铁生散文思想意境的深邃与语言表达的明朗、他肌体的疾病与灵魂的崇高,使我为之敬佩。在《灵魂的事》里,史铁生回答了一些关于“灵魂的事”――生、死、爱、性、记忆、信仰、写作、故乡……那是一个经历了一次次死亡的人在面对生命时最真实的话。在《轻轻地来与轻轻地走》中,史铁生说,他听多了死神的声音,但依旧坚毅地活着,为了“一心向往的自由的夜行”,“去到一切心魂的由衷的所在”。一个身体的残者却是生命的强者。他在轮椅上呆了30多年,30多年,半辈子最曼妙最潇洒的年华在冰冷的轮椅上桎梏,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因为心中怀有光明,所以也予人以光明。他心中的光明就是对于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的感知与感恩。在《好运设计》中,作家写道:不妨在背运之时,遥想一下自己的好运。所谓好运,其实是一种强烈的幸福感。喜剧中的他,悲剧中的他,爱情中的他,重病中的他……因为作家灵魂的厚度,作品的语言便拥有了力度。史铁生对幸福的感受与体验,怎么不给我们以感染、启迪与震撼!对生命的乐观与喜悦,是智者的境界。人永远不可能圆满,但人可以追求思想上的圆满。所以史铁生在书的后记里说:人的残缺证明了神的完美。“午后,如果阳光静寂,你是否能听出,往日已归去哪里?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在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之中,生死同一”。 有些书,有些文字,当你观看的时候,无论你身处闹市,还是嚣乡,你周围会突然的变得刹那平静而安然的。你的肉身与灵魂、你所有的情绪将在这些清澈透明的文字面前无处遁形,你对你自己的存在与处境再也无法视而不见,你因此陡然变得清醒,你的肉身与你的灵魂相视而立,旁若无人,你的肉身热爱你的灵魂,你的灵魂订制你的肉身,四周空旷,内心孤独,生命宁静致远。史铁生的文字恰好有这种力度与厚度,《灵魂的事》,向我们昭示生命的秘密,书中每一段文字似乎都散发着他的精神体温,乐观又温情。我喜欢玉,因为玉暖身。而史铁生的文字就是这样的一块玉。 雨果曾说,人在面对自己的灵魂时,会黯然神伤。我想,当史铁生面对一次次的死亡威胁时,也会脆弱也会忧伤,不过,这种忧伤也许是因为,“我真的又活过来”,妻子在一边“泪水涟涟”。众生孱弱的身体,也许要经过苦难才有可能最终拥有自由的灵魂。史铁生对生命的思考,超越个体肉身的苦痛,超越个体经验的局限,一下子就抵达精神的普遍处境:精神苦难,乃至,生存缝隙中的少许精神慰藉。在这个疾病丛生的生存年代里,也许,与灵魂靠得最近的人,才会与神、与信仰距离最近。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很有名的人曾为文学是该给人心以安慰还是给人心以打击争论不休。我想,这其实是真正的文学将要长期面对的问题,尽管我们正渐渐将它们忘却。 在《灵魂的事》中,史铁生为自己设计了好运。所谓好运,其实是一种强烈的幸福感。喜剧中的他,悲剧中的他,爱情中的他,重病中的他,悲喜交织的他,书写出灵魂的'重量与厚度,营造出幸福的心灵感受,给人心以慰藉与震撼。 正是有这一“乐观的倚仗”,史铁生才有“不知死,安知生”之叹。每个人生而有缺陷有遗憾,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世界给予他的个性都是残缺不堪的,但由于医学、法律、道德伦理、文化风俗等因素的介入与干预,健康与疾病被严格区分,不同的身体被区分被隔离被放逐,瘟疫般的神经质到处生长,处于强势的人们总在设法不断为自己的同类设置屏障,不断制造“愚人船”。在史铁生的思考视线里,人永远不可能圆满,哲学和宗教永远不可能结束。因为,如果人类完满了,人类也就结束了。所以,上帝不可能只单单给你爱,你得同时接受苦难,连爱本身也是求助,爱是软弱,它常常陷入艰难窘境。同样的,也不可能让你长生不老,永远不走向死亡。 “爱才是人类惟一的救助。”我一向认为,优秀的作家,不该只在黑暗的极端徒步中不断涉险,还该看重黑暗中沿途的救赎,一种更深远的悲悯、同情与宽厚。正如罗曼罗兰说的对爱情的渴求,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劳苦大众最慈悲的怜悯是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这不是什么光明的尾巴,也不是追索意义的终极意义,而是文学应该有勇气赋予人性尊严,并尊重爱的尊严与权利。“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是消费主义盛行年代里,少有的文学清醒者。他那些源于苦难体验的清澈文字,那些充满爱的关怀的文字,将照亮并拯救我们日益阴郁沉沦的心灵。 这本书看了近半个月了,一直在想写点什么然后在看第二遍。可是,酝酿了很久很久发现自己还是言不尽意,无法言全。在网上看了下,有着太多人对这本书有灵魂的触动,综合下自己和他们的东西,列在这,强烈推荐大家去看下这本灵魂的事。篇13: 《营销灵魂》读后感700字
《营销灵魂》读后感700字
在图书馆转悠时,《营销灵魂》一书吸引了我。原因有两:一是它与我学的市场营销专业密切相关,二是“让销售业绩与人生价值完美结合这一全新理念”让我为之震撼。这二者能完美结合对于每一位营销工作者来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于是,我将它借出图书馆,仔细研读了一番。我感觉比较好并将此书推荐给大家。
如果你是听到“销售”这个词的时候,血液就会加速运行的人或是听到“销售”一词时,变得镇定冷静下来的人,那么着本书是为你而写。本书通过针对你的特殊情况将销售灵魂这一方法加以个性化,从而为你提供循序渐进的逐步指引,同时还能够令你从中得到灵感鼓舞和重生。
第一部分,销售灵魂:(读后感)为什么能够产生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这一部分为你概述了销售灵魂这一方法,以及令这一方法富有力量的六个步骤,利用这一方法使你获得的益处,以及如何处理销售过程中出现的'进退两难的情况。
第二部分,六个步骤:让销售灵魂为你所掌握。这一部分对于六个步骤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同时配以各种练习,从而使每一个步骤都能适合于你的特殊情况,并且以最有效的方式令其发挥作用。
第三部分,掌控的力量:成为自身成功的源泉。这部分介绍了如何打造你的个人销售目标为他人提供支持并且获得支持,让销售将你塑造成为你一直希望成为的人,以及建立一个有志同道合的销售人员所组成的协同增效团体。
前面对这本书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介绍。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在看本书时应该为本书中介绍的练习准备一个专门的记录本或一个读书笔记本。如果不喜欢用本子记录,也可采用小卡片的形式。你在这一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越多,那么你收到的成效也就会越大。
篇14:灵魂的微笑读后感
灵魂的微笑读后感
我不知道,对别人来说,这本书意味着什么,是感动,是钦佩,是微笑,是泪水,还是一次生命中美丽的邂逅……但,我遇上它,我爱上了它,请相信,至今我看过的书很多,爱上的也有一些,但从今天起,它成为了我的最爱。
诚然,我现正面临毕业,拮据的生活使我挤不出拥抱它,珍藏它的机会,可是,它会刻在我的心里。
我把它称为最珍贵的天空,因为它对于我的意义无物能及。它的脉动与我相同,它的情感与我相通,美丽,高贵的,如同我的一位师长。
长长的生命旅程,我已走过了四分之一,按人们说的,我已成为了青年。
进入大学时,我已经二十岁,我没有遇到逄志尧一样遭遇,没有得上什么癌症,没有学会辛苦地去爱一个人。我只是,猛然间失去了我的斗志,有人看着我的介绍,在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或许是同情,是嘲笑,是探究……我把自己淹没在大众之中,我的才华也一并淹没了,因为这样的环境里,争的不再是学习和成绩,而是家境和人脉,看的不是善良,而是你的无形的拳头,我淡淡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努力藏好自己的心,因为,怕它受伤。可,不知不觉间,它还是受伤了,你在帮助人,无私地奉献热情,别人在拿有色眼镜看你,甚至觉得你应该应份。我不明白,是我错了吗?外祖父的教诲是否只适合那个崇拜雷锋的时代?现在,人们大概只会在雷锋日才会想起那几句口号吧?
开始沉默,开始学着自扫门前雪了,开始变得冷漠了,我想,也许,这才是合群吧。我有如风的心态,却做不到心如止水……
既然,我的善良换来的是误解和心碎,那么,我保护好我的心吧,人性是自私的,不是吗?好吧,那么,我独善其身吧,可善良是一种天性,在我眼前发生什么事时,我还是会急风般地冲出,就不在乎受伤了。
后来,在网上我遇到了一个人,才华横溢,素质也是,可是,他不幸,患了抑郁症。我的亦师亦友的版主托附我来开导他,我不知道我要怎样去帮助这样一个人,因为我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事情,可版主不知道为什么认定了我可以帮助他,盛情难却,我答应了。接下来,我开始运用我所有的善良和热情来全力地劝导他,由于同是学生,同样喜爱文字,我们的聊天不快不慢,他从一开始的迟疑到后来的敞开心扉,一步步让我惊喜着。算是救了一个人吧,我想。同学们说我傻,不应该相信这样的事。可我相信,文如其人,既然,他的文字可以那么优秀,那么应该不会是虚幻……
在善良的路上走着,因为我善良,更因为我遇上了善良的人,很多时候,我会很累,我承认,自己是个平凡的人,没有想过要做一个愚公,相对于书中的主人公田新来说,我是渺小的,我只是封闭在一个小空间里,保护着与我相关的人,我没有想过带动别人。这本书的珍贵也就在此。你要救自己。这名话,是一次崭新的起程,面对困境的中的人,大多数人会像书中的一个善心人所做的那样,捐一些钱,或洒下同情或钦佩的`热泪,可是,会有多少想到需要给他们一个飞舞的舞台,而不是一支拐仗?“你要出书,我帮助你。”这句话里包含了太多的信心与鼓励。“不要觉得自己是个病人,你就什么也干不了。”
<1><2>在我这四分之一的生命旅程中,我先是接受各式各样的帮助,穿百家衣,吃百家饭,那样的同情,有时会让我不再高贵,我自卑了,真的。试想,总有一些人不断地在提起你的家境不好,你的相貌难看,你的衣服陈旧,你的发型落伍……你的心情会怎样,平和吗?淡然吗?真的做得到自然而然吗?或许,那些人不知道,我的微笑是怎样练成的,他们说我心大,说我平静,说我坚强,因为我没有崩溃。然而,什么是崩溃呢,一只美丽的蝶,你知道它是怎样抗争出来,即而见到这个世界?记得,我读过一本藤萍的书《香初上舞》,那里的圣香就是一个微笑的典范。
篇15:灵魂的事读后感
关于史铁生,对他的初步印象来自于学生时代的语文课本,仅有的感性认识就是一把轮椅和破败的地坛,再看看书名《灵魂的事》,心想:一位年轻时就腿部残疾的人,是如何用残缺的身躯书写灵魂深处的故事的?带着这样的阅读期待,慢慢地品读《灵魂的事》,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从消极到豁达,从纠结到释然,从绝望到内心重燃希望。他对不幸的正视,对生死的超脱,再到思想的丰满,深深地唤起我们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了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正视不幸
作者常常叩问自己: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在哪里?于是,他在《好运设计》一文中一厢情愿、天马行空地对出生、外貌、读书、恋爱、立业等做了一系列的好运设计,但设计着设计着,便自我否定了:他觉得这样顺利美满的人生也似乎淡而无味,人生在世,未尝到痛苦的滋味,又怎知幸福的可贵呢?
“苦尽甜来,对,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好运道。”这句话点出了好运的真正含义,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看看身边的同事、亲人和朋友,有哪一位的人生是顺风顺水、阳光明媚的?有一回记者问到史铁生的职业,他说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并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正如我们观看的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一个片段:唐寅和一个穷书生为了争取唯一一个进入相府做长工的名额,俩人真是使尽浑身解数比谁更不幸啊!虽然在影片中,这个情节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比较喜剧地表达了唐伯虎为抱得美人归而付出的艰辛,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真实写照:这世上没有最不幸,只有更不幸。反观自己的人生,曾经因为付出努力未得到回报而耿耿于怀,曾经因为被人误解而一时钻牛角尖久久不能释然,曾经因为生活的不如意而长吁短叹……现在想想,“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觉得当时的自己实在幼稚可笑。想到这,便会突然释怀,觉得一切身外之物皆过眼烟云,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用健康的身体去享受天伦之乐和工作带给我们的快乐。这样的人生,也许平淡,但很快乐。呵呵,这也许是我的初老症状之一吧!看来我是提前进入“知天命”阶段了!
看破生死
史铁生曾多少次想要寻死,在多少次的心灵抗争中,他终于明白: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生是不可能绕过死的,转世来生还不是要重负这样的逍遥和逍遥的被取消,这样的长寿和长寿的终于要完结吗?那才真可谓是轮回之苦哇!
不过,死终究是令人恐惧的,不恐惧的人甚少,凡是能够豁达的人必是大家。既然死是终究不可逆的,生才显得重要。他在地坛里的各个角落坐着,去和自己烦躁不安的灵魂作对,抗争,在那里他长时间的思考,因为他的身体也不允许他有别的消遣,他排解了死的压力,他发现了写作也许是宿命,直到成就了今天的成就。
孔子说,不知生,安知死?史铁生说,不知死,安知生?史铁生是在长年累月脑子里由死这个字填满的情况下勉强的开始对生的思考的,当他随后走进宗教走进哲学的时候,死已经不成为困扰人的一个问题,生才是问题――是否生,如何生?他认为是――过程!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所以,若要知生必先知死。想起一个同学这么说的,上了大学什么都没学到也学到了生命。这话是基于学校里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基于同学的病患做出的感慨,事实正是,人只有在面对死的时候才想起来思考生的意义和价值,因为看到了生命轻飘飘的说消失就消失的时候,才加倍意识到珍惜生的可贵。
我思故我在
有许多人也喜欢剖析灵魂议论生死,却远不及史铁生这般深刻,显然,肉体的某种残缺才让精神时刻都在丰富,当对生的前景越来越悲观的时候,停驻下来进行的思考才更接近灵魂,更接近生命的意义。史铁生认为:世世代代的生命,哪一个不是“我”呢?哪一个不是以“我”而在呢?哪一个不是以“我”而问呢?哪一个不是以“我”而思呢?的确!哪一个不是以“我”而问?哪一个不是以“我”而思,从而建立起意义呢?肉身终是要毁坏的,而这样的灵魂一直都在人间飘荡,“秦时明月汉时关”,这样的消息自古而今,既不消逝,也不衰减,思想和精神会代代流传下去!
有人说,中国是失去信仰的民族,不再相信因果报应,只信仰金钱和权力,因此,近几年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商家昧着良心做黑心棉、毒胶囊、问题奶粉等。记得在《读者》上看到一句话:当金钱站起来说话时,所有的真理都沉默了。孔孟思想源远流长,唐诗宋词流传至今……可见,思想是永恒的!但愿我们这群无钱无权的老师们还能坚守内心的底线,努力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教会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未来接班人。
篇16:灵魂的事读后感
初读这本书,我被史铁生优美的语言所吸引,而读完这本书,我被史铁生坚强的人格与睿智的人生所折服。
史铁生用自己残缺的身体,用他生命中最精华的思考,回答了一些关于“灵魂的事”――生、死、爱、性、记忆、信仰、写作、故乡……那是一个经历了一次次死亡的人在面对生命时最真实的话。
有一回记者问到史铁生的职业,他说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铁生的幽默与乐观令我为之震撼,他用无比坚定的信念支撑着残缺的身体,他用超群的智慧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人为什么要活着”和“人究竟要怎么活着”,史铁生给出的答案是:因为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定会降临的节日,所以活就显得必要了;至于该怎么活,就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想去做了。
?好运设计?这个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了。书中写道:“所谓好运,所谓幸福显然不是一种客观的程序,而完全是心灵的感受,是强烈的幸福感罢了。”作者是这样设计好运的:出生在普通知识分子的家中,占住聪明、漂亮和一副好身体的先天的优势,擅长功课、音乐、美术、体育,有一个完美的恋人,有一大群好朋友,有一个锦绣的前程……总之,你是一个幸运的人,你万事如意。但是,如果这样,那么人生就失去了挫折、坎坷、企盼、煎熬,那么成功又有什么价值?好运又有什么意义?所以,如此的好运设计是毫无幸福感可言的。史铁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懦夫映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没有不幸,何来幸福?所谓的好运设计就是要过好每一天,一步步走向幸福。
史铁生自从二十一岁时便被禁锢在了轮椅上,一个“狂妄”的青年突然失去了人类进化出的独有的行走能力,但是他的生命并没有结束,他的生活并没有暗淡。他用一支笔书写着自己残缺的躯体中的完美的灵魂,正如一位名人所言,“他(史铁生)似乎比我们攀登的更高。”
多少人提剑纵马,说诗酒趁年华,可这年华不过是弹指一刹。我们无法预见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生命的宽度和厚度,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甚至苦难,以淡然的眼光看待成功抑或失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让我们坚强、睿智、幸福的过好每一天。
★ 建议与箴言读后感
★ 读书会活动方案
【「自学」《公司的灵魂》--读后感(精选16篇)】相关文章:
德胜员工守则读后感2023-09-03
如何敲开职场大门的方法2023-07-09
《教师领导力》理论学习读后感2022-12-28
《品质》的说课稿2022-05-04
“文眼”,让佳作更亮丽!2022-12-21
大器网心得体会范文2023-06-11
求职信1500范文格式2023-01-10
个人读书与学习总结2022-06-23
个人读书月计划2023-03-17
创建学习型学校个人体会感言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