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创建你自己的课堂》读后感

时间:2023-05-26 07:52:00 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从零开始创建你自己的课堂》读后感(精选12篇)由网友“来抱抱”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从零开始创建你自己的课堂》读后感,希望您能喜欢!

《从零开始创建你自己的课堂》读后感

篇1:《从零开始创建你自己的课堂》读后感

《从零开始创建你自己的课堂》这本书是美国史蒂文. 利维写的。被称为“一部实践杜威教育思想的书”、“一种做中学”的活动案例、一段从学生已有经历出发、从零开始的教育新旅程。书中生动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在一个优秀而富有人性化的课堂里,我们可以成就的东西是多么巨大。

史蒂文. 利维是美国来克星小学教师,教龄长达28年,全美卓越的小学教师。这在本书中谈到,他喜欢把教育理解成引导,这个过程意味着我们只要把已经在那里的东西引导出来或者发展出来就可以了。但我们教师经常把自己角色想成是填知识的人,认为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孩子脑袋填满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这种观点好像把我们放到了一个知识拥者的地位,然后把这些知识分发给学生就行了。但这样的环境会让孩子厌倦,也会剥夺他们自己发现意义和建立自己的理解机会。学习的乐趣和激动人心在于追逐的过程、发现的过程。对于老师来说,在于提供一些经历,使之像明灯一样照亮学生寻求知识财富的道路。

当我们的注意力过于集中在提供答案上时,我们都忽略了作为老师最重要的角色:“做一个学习者的榜样”。毕竟我们希望学生学到最基本的东西是如何去学。加大品味书中记录的成功课堂案例,得出一体会:教师更多是不是扮演学生知识的“填充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学习,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该怎么办,以及当路途艰辛时如何去坚持。等等。他们的参与整个思考的过程中,从问题中发展它,再假设、分析、测试、直到正确答案---一个反复的过程,把学生内化成一种习惯。

所以,蒂文. 利维教学成功案例中告诉我们,坚持付出,站在学生成长角度,多实践,“做中学”理念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应该是类似的理念,我校“五学”模式的实质也是与此些原理相近。我们要以这些理念与案例,大胆推进我校的新课程,力争上游,改变教学思维及方法;以这些理论为依据,让学生“动起来”,推动教育教学实践,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从零开始创建你自己的课堂》读后感]

篇2:创建魅力课堂读后感

古人云:“安其学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翻开《创建魅力课堂》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我详细的了解了魅力课堂的内涵、组织、教学设计及评价做了详细的介绍。书中讲到 “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我们的课堂教学也绝不应该只是技术,更应该是一门艺术;教师不能只是熟练工,更应该是艺术大师。‘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有魅力,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创造出魅力课堂。”。可见教师的魅力在教育教学中之重要,据调查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教育魅力的首要条件,远远超过师爱、学识魅力和形象魅力等。何谓人格魅力,用叶澜教授的话来说,就是真诚。“真诚是人格魅力的基础”。即使面对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也应该真诚对待。

从国内外的优秀教师的教育魅力谈到到中国自古到进的着名教育家们的教育魅力,让我们深深意识到,每一个优秀的教育者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教育魅力。教育魅力让教师从理论、行为、精神上引领学生求真、求知、求实,学生乐于接受具有教育魅力的教师的引导。

教师的魅力如何修炼呢?从“修炼”二字中,就可以看出其艰巨性,就好比孙悟空在八卦炉里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一样,是要历经诸多风雨,历尽无数煎熬的。无论是人格修炼、学识修炼、语言修炼,还是教学修炼,等等,都得日日行之,坚持不懈,虽九死亦不改其行;困难愈多,愈要坚持,读书愈久,其香自来。经过阅读,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注意自身形象

新世纪的教师形象应该富有时代的朝气。这种朝气,集中体现了当代教师应该更懂得美、追求美、体现美。讲究外在的美、仪表的美、风度美的教师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受学生的喜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是当代教师自我形象塑造应该追求的理想目标。

二、教师每天要反思一下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善于思考必定受益无穷。因为思考可以化解矛盾的症结,使僵化的思维方式疏通,变得清晰,构建新的思维和理念。凡成大器的人都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可关键是平时该怎样做?这里的意见为我指明了方向:要持续不断、读思结合、以写促思、系统性。

三、教师语言要有亲和力

一名有魅力的教师,他能尊重学生,对学生有亲近感,能走进学生心灵。他能学会洞察孩子的变化,懂得呵护孩子的`自信,懂得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孩子,会发现孩子的亮点,长处和不足。他能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孩子,去亲近孩子,以坦诚的胸怀去理解孩子。不会因为学生是“差生”而袖手旁观的,去批评他,指责他,而是会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尤其是能尊重那些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的学生,尽管他也会批评,但至少不会体罚和污辱学生的,而是很婉转地让学生接受,以致于学生心服口服。

四、教师在教学中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人们都说: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学生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可见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又能给予学生怎样的环境呢?这不禁让我感觉到身上的责任重大。

五、教师要有丰富的学识

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所谓“学高为范”。作为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准,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源,使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革新,理念不断提升,能适应新课标,

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个科研型的老师,懂得发展自己,度能善于反思,因为反思需要底蕴,而阅读可以滋养底气,懂得终身学习,走在读书潮的前头,具有主动求知的愿望和意识,具有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毅力,让书橱和头脑一天比一天充实。

做一名有魅力的教师,并不某些教师的专利。我们的教师如果能用自己真诚的“情”、真诚的“爱”去献给孩子,用自己的高尚的人格去征服孩子,使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老师,喜欢学习,那么同样可以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明白做为一名教师的,内心深处必须得坚守住那份教育理想,必须永葆对教育的那份热情,因为,对于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

篇3:如何创建你自己的Git服务器

尽管我是一个快乐的(同时也是付费的)GitHub用户,但是我多次想要在我自己的服务器上搭建私人仓库(github会提供给付费用户私人仓库―-译注),如果你连不上公共网络,或者你受够了呆板的管理,亦或是你只是单纯的想要不同与Github(以及其他类似的网站)所提供的服务,那么搭建你自己的Git服务器将会很有帮助。在Unix(Linux、Mac OSX、*BSD、Solaris、AIX)的机器上部署Git服务器并非难事,但是仍然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这里是一个完整的教程。

通过以下的步骤,你将在服务器上搭建并使用你自己的Git服务,例如myhost.example.com。其中的一些步骤,像email通知,限制用户的权限,特定分组的接入管理,都是依据你的要求和现实状况的可选项。还有很多命令,你需要root权限才能执行,所以别忘了用sudo,或者(最好不要)直接切换到root来执行。

为有读写权限的用户建立一个分组。根据你的操作系统,你可以用groupadd命令来实现,用vigr来编辑分组文件,或者直接编辑/etc/group文件。在最后,你会在/etc/group文件中看到如下一行

repogroup:*:10005:marry,john,violet

其中,repogroup是准许接入这个仓库的组的名字。10005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分组识别数字,marry,john,violet则是获准接入这个仓库的用户。

决定Git仓库的路径。它既可以放在你的home路径下(e.g./home/yourname/gitroot),也可以放在一个专用的路径下(e.g./var/gitroot).

配置权限,让Git用户可以访问这个目录

chmod g+rx /path-to/gitrootchown :grouprepo /path-to/gitroot

建立新的Git仓库,叫做newrepo

cd /path-to/gitrootgit init --bare newrepo.git

建立路径认证,以允许用户组访问,同时有针对性的设置Git

cd newrepo.gitchown -R :grouprepo .git config core.sharedRepository groupfind . -type d -print0 | xargs -0 chmod 2770find . -type f -print0 | xargs -0 chmod g=u

设置提交(commit)的email通知(commit是一条命令),这样当有新的修改提交到仓库的时候,开发者们将会收到一封关于修改内容一览的电子邮件。

echo 'One-line project description' >descriptiongit config --local hooks.mailinglist email-a@example.com,email-b@example.com,...git config --local hooks.emailprefix '[DI-PR] 'git config --local hooks.showrev “git show -C %s; echo”git config --local hooks.emailmaxlines 100

通过设置一个称为钩子(hook)的东东,来创建这些email通知,

cd hookscp post-receive.sample post-receivechmod +x post-receive

从post-receive的脚本中移除掉最后一行注释的#字号,最后语句应该是这样的

. /path-to-hooks/post-receive-email

在你的库中先放入一个文件(比如README)。为了避免其他用户在第一次提交时遇到奇怪的错误信息时感到困惑,这是有必要的。

cd to-your-personal-working-directorygit clone myhost.example.com:/path-to/gitroot/newrepo.gitecho “Short project description” >README.txtgit add README.txtgit commit -a -m “Add README file”git push origin master # 第一次仅仅需要T“origin master” 这个参数

为仓库的其他用户建立账户。依据你系统的不同,你可以通过useradd 或者adduser来实现。

设置用户可以通过公/私钥配对来访问。这包括以下几步:

1)已经有公钥的用户,只需要把公钥发给你就好。

2)没有公钥的用户,必须用ssh-keygen命令来生成一个,然后把.ssh/id_rsa.pub发给你就可以了。

3)之后你必须在他们对应的账户下面建立这种公/私钥配对。复制他的公钥,然后顺序执行下面的命令。

sudo su - usernamemkdir -p .sshcat >>.ssh/authorized_keys <<\EOFpaste-key-as-one-lineEOFexit

改变用户的账户让他们使用受限的shell。如果你想让你添加进来的用户仅仅使用Git,而不是Unix的所有东西,那么就设置他们的账户,让他们只能使用Git。Git提供了这种专为这种需求设计的受限shell。它通常被安装在 /usr/libexec/git-core/git-shell or /usr/local/libexec/git-core/git-shell。因此,对所有你想限制权限的用户,你可以执行以下命令。

sudo chsh -s /usr/libexec/git-core/git-shell username

告诉你的用户,用下面的语句来克隆仓库到本地。

git clone myhost.example.com:/path-to/gitroot/newrepo.git

到了这里,恭喜你,你成功了!

原文链接: spinellis   翻译: 伯乐在线 - 慕容老匹夫

译文链接: blog.jobbole.com/60505/

篇4:WordPress Planet:创建你自己的 Planet

SimplePie 是一个非常棒的 RSS 解析程序,WordPress 火星就是采用 SimplePie 制作的,今天把这个插件整理下,发布出来,希望大家都能利用它制作自己的 Planet。

安装和使用

插件下载,上传激活之后

在程序开始部分设置数组$planet_feeds为你的要聚合的 Feed,

创建一个页面模板。

在该页面模板添加wp_planet函数。

创建一个新的页面,使用前面创建的页面模板。

下载:WordPress Planet。

作者:雪山飞猪

原文链接:WordPress Planet:创建你自己的 Planet

相关阅读:

SimplePie: RSS 解析程序

篇5: 成为你自己读后感

《成为你自己》是我的属灵长者推荐给我的书。她说作者王学富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已经引起国际咨询界的关注。他主要的观点是:人要活得真实,要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不要活在虚假的伪装里面。里面有一句很特别的话叫:“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也就是这句话特别吸引我读这本书――为啥好女孩只能上天堂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世界不是天堂。

在拿起来读的时候,总有种在这里被揪了一下,在那里被拽了一下的感受。从第一个故事:一个长相十分年青的大学教师时就有了同感。几年前在学发展心理学时明显感受到自己有些层面停滞在了青春期或更小的年龄,那时的发现让自己惊愕不已。但现在再提及此事才发现那些被停滞散落的碎片已经回来了,回到身体里了。怎么回来的我不知道,但我想:对自己的情况有觉醒应该是很重要的一环吧。

现在来说说对我特别有帮助的地方。书中讲到很多孩子被教育得很爱惜时间――因为高考因为竞争――让他们变成了只知道时间是用来学习的人,如果时间用来做别的――比如:散步,和朋友聊天,游戏等等,便是浪费,便是不好的行为。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一般都非常勤奋,对自己很严格,在工作中能做出不错的成绩,但从另一个方面说:他们活得很辛苦、很乏味。不能融入周围的环境很痛苦,知道自己失落了什么又不知道到底失落了什么。

它特别引发我的思考:这是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带来的烙印。好像如果不抓紧时间,人就不能活着一样。我们在跟时间赛跑,你争我夺,不允许自己慢下来也不允许别人慢下来。在生活中我看到那么多妈妈不允许自己的小孩做小孩,认为是他们懒惰,愚笨,不会为未来打算。只有这些聪明的妈妈们可以帮助孩子走在正路上,所以孩子们的休闲时间和自己做主的机会都被剥夺了。致使这些孩子成年之后也不懂得与人交往,不懂得管理自己的生活。聪明的妈妈们又开始帮助他们,彻底摧毁他们的自信。

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因为曾经我也是很爱惜时间的人。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生活在极不满意里:认为如果哪一天没看书没学到新知识就是浪费,那一天就无价值,因而心情也会低落下来。以至于我那爱读书的妈妈都会说:你不是上班了吗?你不是做饭洗衣了吗?怎么就什么都没做呢?但我认为在这一切该做的事之外还应该学习新东西才是对得起自己。我常常很忙碌、很努力,对自己总有各种计划,而这些计划也常常能实现。你也许会说:这不是很好吗?但是我要说的是:我并不快乐也不满足。

当我带着疑问去教会寻求帮助时:他们给我的回答是:不要太努力。当时我在想这叫什么话?怎么可以不努力?估计这也是他们黔驴技穷的'说辞。

但是最近上帝给了我辞职在家里休息的机会。我开始慢下来读书学外语,慢慢整合这些年的经历和感受。突然想对自己说龙应台的那句话:孩子你慢慢来。这句话在我的心里,暖暖的,很感动。

以前总计划到假期可以去海边享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努力工作。但现在的每一天都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要你的心能春暖花开。

同时我也要感谢自己曾经的努力、曾经的奋斗。但人生的下半场要以不同的状态度过。允许自己慢慢来,也以欣赏的眼光看别人慢慢来。

如今我的世界慢下来了。暖暖的,恬静的。

篇6:闪亮你自己读后感

闪亮你自己读后感

闲来无事,随手翻开桌边的书看着,文章的.题目是《亮出你自己》。看完之后感触颇多。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自己及身边的同学都会在老师提问时把自己的头低下。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越来越大的我们变得沉默呢?有人说:太简单了,我不屑回答;有的同学说:大难了,回答不出来同学会笑话我……殊不知在我们沉默的时候多少机会与你擦肩而过呢?我想告诉你们“机会不会自动找到你,你只有亮出你自己,才会有机会”,

现在的我已步入教师的行列,在从教的这半年来我发现我班的几个学生就是这样。让他表演节目他却扭扭捏捏的退却掉,为什么呢?又不是不会,你在想些什么?让她上讲台给同学讲题,明明答应的很好却又临阵脱逃,是因为害怕吗?有什么害怕的?每个人都会经历第一次做的事,如果你不尝试,你又怎么知道你可以?如果你不亮出你自己,你有如何抓住逗留在你身边的机会呢?

请把握住今天,在每一件事上都尽心尽力,亮出你自己,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加油吧。每一个人……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文章信息,详情请登录:p>

篇7:成为你自己读后感

只有做真实的自己,才是最多彩的人生!读完《成为你自己》觉得收获甚多,就迫不及待的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这本书中,你将找回你“走掉”的生命、“四处飘散”的灵魂等。会让你重新用另外一种角度,另一种方式去再次观察、成为自己。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第5篇――活出真性情。

人生观如果只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活出真性情,便是最出彩。成功并不是我们人生观的最终目标。它只不过是成长路上与财富、名声、成就等一起的风景。所以,人生的终极目标便是活出真性情,不过真性情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它是从:1、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2、对外在功利的看轻,做到这两个方面,你才算活出了真性情。

古往今来,真正能做到活出真性情的人寥寥无几。更多地是表示自己的态度,并没有真正的实践。亚里士多德、布拉图、苏格拉底等伟大的哲学家毕生都在努力活出真性情。

作为学生,我们的真性情便是努力学习。只有学习,才有出路。我们学生的真性情就是好好学习,认真的完成各种学科的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积极配合老师的活动及遵守纪律规定。

在学生时代,只有重学轻利,看破红尘,不将成功、名声、财富、成就等放在第一位,你才会成功。

篇8:成为你自己读后感

这本《成为你自己》也好,还是其他的教育书籍也好,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在讲我们的精神。孙瑞雪讲“为了孩子,修为自我”,修的是什么呢?是我们的心。《秘密》讲外部世界是内心真实想法的投影,想改变外部世界,首先要改变我们心中所想。《成为你自己》讲“佛就是心,法就是世间万象”,心念转了,世间万象自然就不一样了。

到了最后,所有的教育书籍,灵修书籍,个人成长书籍,包括我看到的这本佛法书,都是在讲用“心”,了解自己心底最深处的想法,了解自己之后,从内心开始改变,然后个人成长才成为可能。因为我们在年幼的时候,基本都是弄丢了我们的自我,所以找到自己心底深处的自我是很困难的事情。加上各种各样已经固化在我们行为和思想里面的各种贪嗔痴,使得我们想要改变自己更加困难。即使我们能认识到自己成长中的总总不足,也知晓能够提升自己的各种方法,真的落实到实际中时,还是需要不断的和自己成长过程中累积的负面经验做斗争。总结起来就是“知易行难”。

不过至少,在成长的道路上,我在不断前行……

篇9:成为你自己读后感

读过周国平先生的《成为你自己》后,我收获很多,心中压抑已久的问题,也渐渐有了答案,让我明朗了很多,畅快了很多。我对追求、精神、孩子都有了点思考。

周先生说,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他不是自己就一点也没有冤枉他。《圣经》中说,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自我,又有何益?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的存在。细细想起自己的生活,我总是觉得很空虚,忙忙碌碌终究不知道为了什么,心中甚是迷茫。我总是很看重外界人的评价,却忽视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这样让我心中()很累,于是我改变了,真正为了自己。

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我必须想清楚自己心中真正想要什么。

要给自己找点独处的机会与时间,人要学会与自己交流。我要为自己定一个原则,每天夜晚,每个周末,每年年底,只属于我自己。在这些时间里,我不做任何履约交差的事情,而只读我自己想读的书,只写我自己想写的东西。如果不想读,不想写,我就什么也不做,宁肯闲着,也决不应付差事,差事是应付不完的,唯一的办法是人为地加以限制,确保自己的自由时间。作为教师,自由时间有很多,在这些时间,我有时候选择读书,大部分时间选择睡觉,这些时间属于我,但是我利用的不多,我很喜欢有那么多的自由时间,我也能有那么多的自由时间,只是自己不大珍惜,真该让自己惊喜了。

周先生说,要记日记。这个习惯,我要继续坚持,只是我抱怨自己写得过于流水账。

篇10:你自己就是伯乐读后感

我在这个假期里,读了一本书,书名叫《你自己就是伯乐》。我读了之后我的感受是,不管你是高还是矮都有自己的想法。别人说你不行,你要适量的去尝试!就像文章中的人物一样,同学的眼里没有他,但他还是勇敢地尝试了每一次的比赛!说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海边玩。那天海浪很大,我心里很害怕,虽然我学会了游泳,但我不敢下海。妈妈让我看其他小孩都玩得很开心,让我也去玩一下。这时我想起了这本书,我想我也应该勇敢地去尝试。于是我跟着妈妈小心地走进海里,我被海浪冲翻在沙滩上,但我依然爬起来跟着妈妈往前走,终于离开浅水区,可以漂在海面上,这时终于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快乐的享受冲浪。

我终于感觉到我自己就是伯乐。

篇11:重新认识你自己读后感

这是一本关于自我修炼的书。作者娓娓道来,一颗纯净的赤子之心是那么的让人心动赞叹。书中并未讲述具体操作,如何重新认识自己,因为作者认为任何能说出来的规则都是一种限制,心灵便不再自由。作者告诉我们要保持内心空寂,不受限于过去、经验,对自己的内心诚实;关注问题本身,才是正确解决问题之道。作者更强调问题本身及来源和行路,并不考虑如何去解决问题,因为作者认为“是什么”尚未清晰,“为什么”只会增加混乱。不要去不断想着解决问题,因为这本身便是在逃避问题。静下来,停止忙碌,问题是什么,从关怀心灵开始....

是的,关于内心探讨的书,多少都有相通之处。这本书不易理解,读起来有空浮之感,似道,难以名说,却又极其重要。但作者的思想我们只能领悟,却难以应用实践,而同时我们又不得不佩服他内心的纯净和超然。给我的感觉是作者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虽食人间烟火,却能看得清并保持内心纯净。

书中对哎的探讨超越了《少有人走的路I》,不给爱下定义。爱只能领悟,一旦有定义,便受限制了。保持内心平寂便是爱了。

书中所说的问题以及对待问题的态度也和《少有人走的路I》不谋而合,也更强调我们要关怀内心。当遇到烦恼时,停下来关怀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的心灵,烦恼也便渐渐消除。我们烦恼时,便是心灵需要关怀之时。时时关怀心灵,让她在呵护中渐渐长大。

整本书读起来,我能深刻感受到克氏思想的纯净博大,必须需慢慢领悟才能略晓一二。

篇12: 重新认识你自己读后感

读着克氏的《重新认识你自己》,关于如何认识你自己?心中一直有一个很大的疑惑,或许我们一面可以总结出一大堆的方法和途径,而另一方面也正如克氏在书中强调的那样,我的话只是一面镜子,供你观察使用。我尝试着对这句话解读,却也只能用他的另一番话来解答,你不能依赖任何人,事实上你并没有向导,没有老师,也没有权威,只有靠你自己――你和他人,以及你和世界的关系。因为生活是由关系构成的,所以坐在一个角落里冥想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通过观察我与外在人、事及内心种种活动的关系,我才开始认识自己。你是无法透过空想、文字障、期望或恐惧而得到它的。

可是这本身不就是一种矛盾吗?我们读着克氏的文字,可是他又告诉我们是不能通过文字障来得到的,那么克氏为什么还要为我们描绘出这些文字呢?这不就是在设置一种文字的障碍吗? 如果不能了解这个问题,那么我只是透过文字才知道这个自己充其量只是“二手货”人类中的一员的事实,知道自己处于一个并不能靠通过战争、革命、改造、法律、意识形态这些外在形式而带来改变的恐怖混乱的社会,而需要心灵的革新才能让我们获得转变,以及所获得的那些所谓的认识自己的方法也只是他口中所说的我们一直信奉的别人口中的言论而已。

很长时间以来我或许都是在把克氏的话语仅仅当成言论,比如在阅读克氏的过程中,当他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念头总是在迫不及待地希望马上看到他给出的解答,而不关心自己头脑中如何去形成对于问题的思索。或许这就是大多数时候让人苦恼的问题所在,对于问题丝毫的不关心,却一味地寻求着问题的结果。克氏说,如果我们的心不能全神贯注,而是支离破碎,甚至存心逃避,问题便产生了。只要我们继续心不在焉,继续把问题拖延到将来,问题永远都会存在。试想一下如果“二手货”在自己的眼里和平时的语言一样的一个词汇,却对于它的言辞背后一点也不关心,那么现在的我俨然成了一个崭新的却自以为是的“二手货”,如果我对于心灵的突变也不会深究其原因以及怀着极大的热情,那么我今后只会怀着一颗对现实毫不关心、麻木不仁的心却对于心灵的变革夸夸其谈。在读克氏之前的那个我和之后的我在心灵深处其实并没有实现什么真正的转变,心灵转变的问题依然会成为永久的一个问题。《重新认识你自己》或许和平时所浏览过的书籍一样,读完一遍之后,我也依然不为所动,就如同克氏所说的那样,我所说的话并不算什么,等你合上书的时候,可能你已经把它们忘了。但你就是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生活。你的生活、你自己、你的琐碎、你的残忍、你的暴力、你的贪婪、你的野心、你每天的痛苦和无尽的哀伤,这才是你该了解的。我们从不质疑,只希望别人告诉我们如何去做。我们的心理结构中有一种奇怪的东西,就是喜欢听别人的指使,这是上万年以来洗脑的结果。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认识自己,但不是根据我或其他分析家,哲学家的观点。如果我们还是根据别人的标准来认识自己,那么所认识的就只是“他们”,而不是“我们”,因此我们应该认识的就是自己的真相。

真相?自己内心的空虚、迟钝、愚蠢、丑陋、内疚和焦虑不安,以及我们从出生到死亡就接受的某种文化而被限制、被不断干扰而形成的狭隘的、逃避的、分裂的自我。大多数人只是照着成长教给我们的那一套,不假思索地反应着,心智和生活被扭曲着却不以为然,就像大多数人都反对暴君式的政体,内心却接受了别人的权威和专断。原来克氏让我们透过语言和关系的这面镜子来觉察自己的本来面目,认出我只为我,而非理想的我,让我们面对事物的本身,去觉察它。

可是,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时刻,我们会本能地害怕面对自己的真相,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想干,于是去关注一些无聊的人事,就像为什么我们总让生活被一些蹩脚的电视剧、一些八卦的新闻,被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充斥着,如果不去依赖任何东西,发现自己根本无处可逃。

克氏说,我们害怕面对自己的真相,我们会想尽办法逃避,服用迷幻、参加政治团体去怒吼示威、看一场球赛、拜访寺庙或教堂,或是找些其他的娱乐。让自己的脑袋装满东西,因为我们害怕看到自己的恐惧。面对恐惧本身,正视它,观察它;不逃避,不压抑,不去设法解决或克服。与恐惧共存,人心存活于当下,恐惧才无从生起。

然而,真相是什么,别忘了那只是克氏告诉我们的,被无处不在的谎言和恐惧包围着又如何能够发现自己的真相,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找不到自己真实的表情了,为了各种虚假的表达与对真实的遮掩,面具代替了真实的表情,我们已经越来越不知道真实为何物了。”我当时觉得这句话与自己是无关的,顿时映入我脑海的却是别人的虚假,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虚假,正如我总是能看到别人的无知,却看不到自己的无知,看到别人的丑陋,却看不到自己的丑陋一样。我知道自己的脑海中有太多先入为主的观念了,而真实存在着,自己却从来不去看,为什么真实离我们越来越远呢,或许丑陋也是真实的一部分,而我们却把它化为了真实的敌人,所以我们太久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丑陋,以至于真实到最后就没有存在的空间可言了。

克氏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理想的或想象的自我,就是那个自我形象彻底蒙蔽了我们的真面目。人一开始塑造形象,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也就结束了。生活是非常真实的。它绝不是抽象的概念,如果你靠那些印象而活,生活一定会产生问题。就像平时我们大多数人都活在一种自身投射的假象里,我们把自身的安全感建立在靠对外物的寻求上,就像车子、房子上,父母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我们又把自己对于生活的全部期望寄托在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上。难道我们就活得很快乐吗?这些难道不都是思想想出来的吗。克氏说,在思想的领域里根本就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因为都逃不出思想的范畴。没有一件事情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没有任何关系能带给人安全感。你可能在幻觉中享受一段美好的时光,你也可能在局限中看到一些幻像,例如基督、佛陀或任何你所信仰的对象。信得越诚,那信心所投射出来的幻觉就愈为清晰,这些都只不过是你自己内在的需求和冲动的外向投射。

可是尽管有些东西在继续阻碍我们看清真相,也并不妨碍我们去看清真相。就像克氏说的,要想超越暴力,既不能压抑它,也不该拒绝它。可是我们时常会忍不住谴责辩护,我们必须认出你的谴责和辩护,原来就是构成社会的要素;构成了你的种种限制的观念,逐渐钝化你的心智。我们必须懂得如何去分析,分析的过程会使我们的心智变得极为敏锐,这份敏锐、专注与认真,将有助于我们透视真相。人尚无一目了然的能力,要想看清真相,必须先认清细节,然后才能跃进。就像冥想一样,觉察每个念头和每个感受,绝不加以是非判断,而只是观察。随着它律动,从这份觉察中你会认清思想及它感受的所有活动,寂静就会在这份觉察中出现。实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你无法邀请微风入室你所能做的只是把窗户打开而已。

可是仅仅只是觉察,而不责难,又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啊,大多数人一边好像在寻求着什么,一边又开始失去什么。又在我们一方面在寻求物质生活,可是又在忍不住感慨着自己精神上的空虚,为什么这个世界如此的让人困惑,为什么我们的心灵充满了支离破碎?面对这个混乱的社会,我们人类有望让这颗经历了上万年洗脑与备受时间折磨的心灵能够从不是受制于自己的个性和倾向,便是受制于外在的情况和环境当中,从社会的心理结构中一下子有解脱出来的时刻吗?

克氏说 ,我们必须自己先改变,必须认清我与外在世界的关系的本质和结构。这份洞悉力就是行动,有了这份洞悉力,身为人类一员的我,就能为这个世界带来另一种品质。大多数人不愿意真正的改变,我们正在期待一个可靠的权威为自己带来内心的秩序。实际上,从外在强制下得到的秩序,反而助长了内心的不安。没有任何人,而只有你才能为这个世界、为自己的想法、感觉行为负起责任。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助长社会的斗争、分歧、丑恶、残暴、贪婪,因此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混乱和不幸都有一份责任。除非我们能够明白这一点,就像明白自己正在挨饿和受苦一样,我们才会开始采取行动。然而,幸运的是,作为在物质的襁褓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从未真正体验过饥饿的匮乏的我们,然而同样不幸的是,我们的内心却也正在经历着情感的匮乏,智慧的匮乏。

可是,面对这个伤痕累累的世界,我们虽然暂时无法去改变什么,可是却可以成为我们自身。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一直记得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自己究竟想干什么,当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时候,你就不会被随便催眠了。你内心的声音,你内心的热情很重要。

当忘记自己声音的时候,当失去生命的热情的瞬间。试着想想你自己,这个身为人的你究竟是什么?

《从0到1》读书笔记感悟

从0到1读书笔记字

安全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观后感

四大名著思维导图读后感

思维导图读后感

从零开始学Oracle―约束

小学文学社活动计划

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观后感怎么写

大学生个人发展道德计划

美丽乡村考察汇报材料

《从零开始创建你自己的课堂》读后感
《《从零开始创建你自己的课堂》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从零开始创建你自己的课堂》读后感(精选12篇)】相关文章:

从零开始学安装windows 72022-05-07

建军大业观后感500字2022-12-06

年级组长工作总结2022-08-17

建军大业大学生优秀观后感2023-01-31

读书的活动总结2023-01-12

从零开始学Android应用安全测试(Part1)2022-04-30

从零开始配置服务器服务器教程2023-02-26

《马云管理日志》读后感:企业用人一定需要精英吗?2022-12-30

考察美丽乡村心得体会2024-03-25

建军大业观后感800字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