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细节》读后感((整理14篇))由网友“咸鱼要翻身”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民主的细节》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是我最近看的书,作者是刘瑜。书是主要是专栏文章构成,讲述美国人最普通的生活以及背后的制度理念等。一本讲述民主,自由,伦理的书,不是理论的堆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活中的例子。读起来没有理论的生涩,充满了生活的趣味。按理说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一次很快乐的阅读体验。不过一次对话让我重新有所思考。
偶然一个大叔看见我看这本书,说看多了这种书人会格格不入,觉得这样不对,那也有问题。我起初一听到这个想法,觉得很荒谬,觉得难道了解民主社会的运作,了解一种更好的制衡与平等不对吗?难道知道了后就一定会觉得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吗?虽然我心里许多想反驳的,但是突然我却觉得这话也不无道理,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
既然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社会格局,该多收的税不会因为你说其他国家咋收税国家就少收,该政府一手拍板决定建设的化工厂不会因为你说没有听证会没有经过全民投票而不建,该通过潜规则交易的东西不会因为你说要透明而改变,等等反正该咋样就咋样。不会有人问你对事情的看法的。以前高考完,谈论读大学的问题时,一个我母亲的朋友在犹豫是否送孩子去香港读大学,在我看来香港大学那么好应该去啊。她说怕孩子回来变傻。我当时不理解,现在我有些明白了,如果在香港读大学,形成的是一个相对民主,相对法制的价值观。以后回来思想还没马上转变的话,那可能有些行为可能有些天真。比如香港能参加游行表达看法,这里行吗?如果你对自来水涨价,对你家附近建化工厂有意见你能去,你敢去游行吗?就算是这里号称自由之思想的大学,如遇到游行且不论游行是为了什么,老师领导的要求都是不能去。当然你可以说去不去是我自己决定的,那就是你天真了三。当然这是我自己乱想的,我想应该没有这样死脑筋的人,我想人都是很会适应社会的。
篇2: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这本《民主的细节》是刘瑜的代表作,显然也比她的另一部作品《观念的水位》水平要高、也更引发大家的兴趣,皆是从生活小事展开有趣浅显但思辨入理的解读。
尽管此书光环加身,但也依然需要不轻信不拒绝,冷静思考理性分析。不得不说,该书几乎回答了我对美国政治所有想提出的问题,而且皆出于柴米油盐福利教育,不空洞说教学究颐指,理应对比之处老辣明智。
一般,流水账而已,深度不够,由一些专栏汇总起来的一本书,还能期盼什么呢,恼火的是,序言有必要搞那么长吗。
豆瓣上得分很高,评价都很好,真的有那么好,实际就是一本快餐书而已,怪不得上了很多排行榜,只能说明当今没有几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在认认真真写书了,几年的专栏汇总,就成一本书,炒作宣传,作者出名了,钱也赚了,出版社也赚了,何乐而不为呢。
篇3: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大约一周,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读完了刘瑜《民主的细节》,百度作者简介方才知如此“有理、有利、有节”的著作出自一位女性专栏作家。继而回味文中的笔触,对社会政治的叙述如泉水汩汩涌出,既充满力量但也不至于突兀。
作者既充满理性也具有深度,理性表现在文章观点与表达的恰如其分,而深度则恰恰是因为它的通俗易懂,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以上两点足以看出刘瑜的勇敢与智慧。
也许因为我是冲着她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的头衔去的,我期望的大约是比较系统的、中美政治体系对比入门书。但是,就像副标题“随笔”一样,这本书真是一本随笔、杂文、感想集,她基本是拎来一个美国政治的轶闻野史加几句关于中国国情的点评,便成一片杂文。当然,人题目也说了,是“细节”,所以真是凌乱风中的细节,完全没有一点框架。公正一点的说,这杂文集里面散落着一些睿智的语言,她的文笔的确不乏犀利、活泼;这些轶闻野史也可以茶余饭后消遣一读。但是,就不要抱着读名校政治学博士著作的期望来读就对了。我想起那句话,也许是对的:认真你就输了;象牙塔外不谈学术。
篇4: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作为一部政治评论性的文集,其文章写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对像我这样没有去过美国但却对其有着好奇心的人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让我能够对美国政治进行初步了解的书。当然如果有机会能够亲身到美国感受其政治氛围固然是对其民主最直接的感受和认识,所以我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也适当地带着积极地批判性思维。
在我看来,社会的相对稳定是一个多种社会元素均衡博弈的过程,而政治正是这些社会元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而单纯就政治本身而言,其相对稳定也是一个多方势力均衡博弈的过程——如果博弈均衡,那么政治制度会被不断完善;如果博弈失衡,那么政治制度会被推翻。所以保证博弈均衡,是一个政府乃至整个社会体系需要共同做的事。
在保持博弈均衡的过程中,不同政治制度下的相同社会因子会扮演不同性格的角色,因此会产生比较,我则认为比较结果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毕竟这些行为都只不过是维持社会均衡的方式罢了。
就一个国家的某一时期而言,如果其社会体系处在一个较长远的均衡的状态当中,那么其政治制度终究适合她的。
篇5:《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自孙文先生提出“三民主义”后,民主一词大行其道。然读过这么多的书,听过这么多人的言论,无一不是生硬的理论与死板的定义,我又何曾真正明白过民主究竟为何?而如今,我遇到了刘瑜。“她替这些苍白的名词补回了该有的细节和血肉,有专业学养的根基,又有平近亲和的故事,她的评论正是这时代最需要的营养剂”梁文道如是评价她。如果有谁能把政治问题变成老少咸宜的八卦贴,除了北京的哥,就数刘瑜了。
凡读过《民主的细节》的人都会发自内心地赞叹这本书,作者刘瑜是一名剑桥大学讲师,哈佛大学博士后,是一位可以用专业术语展现高深的人。而她却立足于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用7年时间在美国观察,体会,理解一个又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现象,然后有条不紊地,平铺直叙地娓娓道来,她将虚无缥缈的民主拉进现实场景,告诉大家,民主与民生息息相关,是每个人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中与政府的关系。
本书通过列举一个个小事件从各个角度将美国的民主在读者面前铺展开来,每一个事例都看似细小且不引人注目,但却总能由浅入深地讨论该现象所体现的民主现状及相关问题,而后一步步将这些问题多方面地阐述清楚,最后联系我国国情现状,得出一个顾全大局的结论或悲天悯人的愿景。这一切都是在让读者明白,想要真正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就要抛弃那些所谓的意识形态,从细节去感受这个国家。
美国是一个细节的国家,它的政治也是细节的政治。从那些小人物细微的生活中,我们体会到了细节的民主:地铁工人可以因为交通局要提高从工人工资中提取养老金的比例,在公会的组织下组织全系统的大罢工,并最终取得补偿;哈佛大学的学生可以仅仅是因为学校解雇了某清洁工,而为他组织游行,向学校施压,并最终迫使学校重新雇佣该工人并向其支付过去的薪水和医疗费。因为,在这里没有人能够随意鱼肉“小人物”。这是弱势群体身上的民主。美国的前司法部长可以高举着“法律高于政治的旗帜”,成为萨达姆――这个美国敌对政权领袖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他明确表示萨达姆是无辜的。而更有千千万万个美国群众来信支持他的做法。这是法律上的民主。小布什在任期间,每天晚上在脱口秀的节目都能整出几个“布什笑话”,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杂志,每次都能找出拿政治人物开刷的新闻和评论。在这里即使你在大街上指着总统的鼻子脱口大骂,也不会关进监狱。这是在言论上的民主。还有很多很多,这些细微的生活,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美国的自由民主之风。
当然,这些细节的背后,还能看到中国一些热点事件的影子,类似的事件以及不同的处理方法,实在发人深思。美国的民主制度能发展到这个程度,是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支撑着,是其深入人心的自由平等、权利意识等观念在支撑着,并在实际中实践推行而保障着的。与此同时,我们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前进中不断摸索着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
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去判断“西方制度”的好坏,以至于我们没时间去了解它真正是什么。我们喜欢笼统地谈论“美式自由主义”并以这个概念为分界线来站队,但这个概念纠结是指什么呢?指出这个概念和现实的具体关系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它要求深入细节,回归事实本身。而刘瑜的写作主导思想便是不去做缺乏精确性的概念判断,在这一主导思想下,其写作方式上自然偏向于讲故事,找数据,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更是一目了然,清晰明了。
“这本书是尝试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当中,告诉大家民主到底是什麽。一个本可以用专业术语来展现高深的人,却选择了使用生活化的语言,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知识分子。”文章最后就借用“战地玫瑰”闾丘露薇的这句话来作为结尾吧。
篇6: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有的作家,你是先听说这个人,再喜欢上他的书;有的,则是你先读了他的书,才慢慢喜欢上这个人,而刘瑜属于前者。读研期间在图书馆偶然瞟到这本书,续借了两次总算断断续续地读完了第一遍,借这次机会又重读一遍,依然收获满满。本书是作者过去几年在《南方人物周刊》专栏文章的集结,以讲故事、找数据的方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故而书名为《民主的细节》。
作为一名理科生,一直以来都觉得“政治”离我很远,“民主”也只是教科书中模糊的概念。而刘瑜,这位在美国哥大政治系和哈佛东亚研究中心留学七年的女博士,在书中帮我们卸掉了“民主”的浓妆,让它以素颜示人,使它变得更加丰富生动了起来。这让我发现其实政治离我们每个人并不远,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就在我们身边的地铁票价、食品安全和退休金中。这也激起了我从细节出发,把政治作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来观察的兴趣。
回想起来,研一那会儿收到学校行政部门群发的邮件,内容是对学生会抗议清洁女工时薪过低问题的相关说明,我看完后一头雾水;后来学校引进麦当劳餐厅,因为学生会抗议快餐店付给雇员的时薪低于最低标准,麦当劳最终被赶出校园,当时觉得不可思议,但也默默记在了心上。
如果说这两件事都只是听说不是经历,那么研二在食堂吃饭时收到书院学生会发的问卷调查就是亲身经历了,说是问卷调查,其实仍然是抗议书,是学生会征求对食堂擅自引入某咖啡店的反馈意见,希望大家携手共同抵制消费,或要求食堂换成另一家支持公平贸易的咖啡店。难道是这些学生都很闲吗?跟他们沟通后了解到并非如此,对于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的提升才是他们所关注的重点。可以说,不是政府、不是大学、不是媒体、不是网民,而是学生会这个独立的组织,有力地行使了其结社、集会与自由言论的民主权利,最终用普通人的“四两”拨动了学校、麦当劳以及食堂的“千斤”。
我们对于民主的认识,从不理解到慢慢认同,终是需要一个时间的。正如刘瑜所说,比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更重要的,是他抵达一个立场的方式。
(作者:应用开发六部 周倩文)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二)李燕: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
本书的作者刘瑜是人民大学硕士,毕业后旅美,并取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学位,曾任剑桥大学讲师,现于清华大学政治系,担任副教授。最初知道她是看南方周末评论版上她写的政论,内容诙谐幽默,又令人获益匪浅,并先后出版过《余欢》、《送你一颗子弹》等小说、随笔,这本《民主的细节》就是她写的政论。
在中国大多数人的眼里,政治仿佛只是一些专业术语的堆砌,是高高在上的大道理,“民主”只有模糊的印象,各种阶级社会的民主翻来覆去也无非就是三权分立、人大、多党制、君主立宪制、总统联邦制等。正因为此,政治并没有给人民带来一种对于追求社会正义、建设理想社会的热情,“民主”一词不过是无数政治名词中比较有名的几个罢了。
而在《民主的细节》中,刘瑜用她在旅美生活中亲身经历,用一个个发生于美国政治、法律、经济、福利、教育中的真实小事,让飘渺虚无的民主与油盐酱醋的市井生活、人间冷暖相联系了起来。这些不够完美却足够震撼我们的故事,足以回答我们所有疑问,把民主从高高在上一把拉了下来,让人们看见,民主与你息息相关的,至少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是这样的,一下就让“民主”变得有血有肉。
通过这本书让我了解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一个真正民主的国家,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中,都有民主在闪光。民主的细节远比民主的口号重要,比如之于我们而言,高呼一万句“民主万岁”也抵不上村委会的一次民主选举重要。“民主”对每一个国家或人都有它自己的理解,他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具体在社会中的表现,值得我们读后深深地思考。(系朱家角镇后备干部)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三):从“细节”看“民主”
自孙文先生提出“三民主义”后,民主一词大行其道。然读过这么多的书,听过这么多人的言论,无一不是生硬的理论与死板的定义,我又何曾真正明白过民主究竟为何?而如今,我遇到了刘瑜。“她替这些苍白的名词补回了该有的细节和血肉,有专业学养的根基,又有平近亲和的故事,她的评论正是这时代最需要的营养剂”梁文道如是评价她。如果有谁能把政治问题变成老少咸宜的八卦贴,除了北京的哥,就数刘瑜了。
凡读过《民主的细节》的人都会发自内心地赞叹这本书,作者刘瑜是一名剑桥大学讲师,哈佛大学博士后,是一位可以用专业术语展现高深的人。而她却立足于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用7年时间在美国观察,体会,理解一个又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现象,然后有条不紊地,平铺直叙地娓娓道来,她将虚无缥缈的民主拉进现实场景,告诉大家,民主与民生息息相关,是每个人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中与政府的关系。
本书通过列举一个个小事件从各个角度将美国的民主在读者面前铺展开来,每一个事例都看似细小且不引人注目,但却总能由浅入深地讨论该现象所体现的民主现状及相关问题,而后一步步将这些问题多方面地阐述清楚,最后联系我国国情现状,得出一个顾全大局的结论或悲天悯人的愿景。这一切都是在让读者明白,想要真正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就要抛弃那些所谓的意识形态,从细节去感受这个国家。
美国是一个细节的国家,它的政治也是细节的政治。从那些小人物细微的生活中,我们体会到了细节的民主:地铁工人可以因为交通局要提高从工人工资中提取养老金的比例,在公会的组织下组织全系统的大罢工,并最终取得补偿;哈佛大学的学生可以仅仅是因为学校解雇了某清洁工,而为他组织游行,向学校施压,并最终迫使学校重新雇佣该工人并向其支付过去的薪水和医疗费。因为,在这里没有人能够随意鱼肉“小人物”。这是弱势群体身上的民主。美国的前司法部长可以高举着“法律高于政治的旗帜”,成为萨达姆――这个美国敌对政权领袖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他明确表示萨达姆是无辜的。而更有千千万万个美国群众来信支持他的做法。这是法律上的民主。小布什在任期间,每天晚上在脱口秀的节目都能整出几个“布什笑话”,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杂志,每次都能找出拿政治人物开刷的新闻和评论。在这里即使你在大街上指着总统的鼻子脱口大骂,也不会关进监狱。这是在言论上的民主。还有很多很多,这些细微的生活,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美国的自由民主之风。
当然,这些细节的背后,还能看到中国一些热点事件的影子,类似的事件以及不同的处理方法,实在发人深思。美国的民主制度能发展到这个程度,是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支撑着,是其深入人心的自由平等、权利意识等观念在支撑着,并在实际中实践推行而保障着的。与此同时,我们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前进中不断摸索着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
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去判断“西方制度”的好坏,以至于我们没时间去了解它真正是什么。我们喜欢笼统地谈论“美式自由主义”并以这个概念为分界线来站队,但这个概念纠结是指什么呢?指出这个概念和现实的具体关系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它要求深入细节,回归事实本身。而刘瑜的写作主导思想便是不去做缺乏精确性的概念判断,在这一主导思想下,其写作方式上自然偏向于讲故事,找数据,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更是一目了然,清晰明了。
“这本书是尝试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当中,告诉大家民主到底是什麽。一个本可以用专业术语来展现高深的人,却选择了使用生活化的语言,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知识分子。”文章最后就借用“战地玫瑰”闾丘露薇的这句话来作为结尾吧。
篇7: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在毛概老师留的几本书中,出于个人兴趣选了这本民主的细节来完成本学期的作业。关于《民主的细节》,作者在标题旁写到“美国当代政治观察随笔”虽然作为一名工科生,不过对于一名男生,对于政治虽然并不时很了解却还是非常感兴趣。全书一共分为五个篇章:权力制衡篇,公民社会篇,福利平等篇,法治自由篇和人物篇。
刚开始接触这本书的时候,只是因为要去完成老师留下来的作业,在几本书名中选了一本,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书中的一些故事和事例本身以及作者给予的解释让我更加有读下去的渴望。而且觉得作者将每一个小标题都写的恰能诠释概要又给人以想要翻开阅读的愿望。
就以其中一个与我们关系比较密切的故事为例吧,名字叫做“大学向左,草根向右”。作者在开篇第一段就写到,在美国知识分子圈子里,尤其是在高校里,做一个左派是非常时尚的事情,做一个右派才需要真正的勇气。文中还说到“但是实际上,右翼倾向文化保守的同时主张经济的自由化,左翼主张文化自由的同时又主张经济的控制,严格来说还真说不清谁比谁更拥护真正的自由”当然,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是中国美国的大学生的想法也就截然不同,大学的氛围也就更加不一样。学生会想到政治甚至左右翼之类的事在中国也就应该不会产生。我有位同学在人大读书,聚会的`时候就会和我说他的有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什么都敢讲,在这里也不太适合说老师的名字,当然其实老师可能并没有讲什么不当讲的,只是比较客观的说出了某些问题,这也与我同学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事有关吧。毛概的孙老师也是人民大学毕业的,您也一定会感觉到学校氛围或者谈论话题的宽度在人大与华电有很大的不同吧。
书中还有一个是听证会的故事。和昨天老师上课讲到的议员议案的问题由中国与美国的对比一样,目前中国听证会仍存在许多问题――发言代表缺乏代表性、民众“被代表”导致听证会与民意调查结果发生分歧、有些地方的听证会还不许媒体采访等等。这样完全与听证会的意义相违背,试问这样的听证会如何能做到行政决定的民主,又如何服众,如何要求民众服从其决策呢?
当然,无可否认美国是一个民主的国家,民主在美国就如一朵玫瑰花,美国人民在享受民主给他们带来的美丽的花朵的同时,也可不避免地遭受带刺的民主带所来的弊端。
读书的同时也从网络上了解到一些其他讲美国关于民主的话题的看法。由于美国过于注重民主平等,在经历了245年的奴隶制度后,美国一直在在处理种族的问题上小心翼翼,十分注重“政治正确”,甚至电视荧幕中黑人的形象也是健康、善良、正义的代表。所以,美国曾掀起了一场“平权运动”,即在大学录取学生、公司招收或晋升雇员等等的时候,应照顾少数种族。而这场“平权运动”出发点虽然是好的,就是保护黑人这一一直以来的弱势种族,但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出现极大的问题――反向歧视。高校录取制度是“平权运动”的热点,为了迎合“平权运动”,各高校以降分等措施招收少数族裔的学生,而白人学生进校门槛反而大大提高。这样的“平权”,必然会导致各高校的学生素质大大下降,原本不够分数的,能力不够的黑人学生被拉进了名牌高校,能力比黑人学生强的白人学生就成了这场运动的牺牲品,上不了大学。
我非常赞同刘瑜的思想――不去做缺乏精确性的概念判断。许多人总是喜欢笼而统之地谈论美国的民主平等,无限放大了美国民主平等的好处,而忽略了其背后带来的副作用。而《民主的细节》这本书,对美国式民主的分析深入细节,回到事实本身,通过对比中美现状,给人们展现出美国民主令人向往的方面,同时也揭示了美国民主背后的痛。
篇8: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在西风东渐的今天,对民主自由的向往估计不仅仅是“愤青”的时髦,而且成为大多数人的追求。但西方式的民主到底是什么?估计也是大多数中国人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因为它本身不是中国人的传统,且网络时代充斥着太多对它似是而非的阐述,导致它成为现实中人们发泄不满的证据和途径。
如何让我们这些好奇的人们能近距离的理解民主究竟是什么?阅读刘瑜的《民主的细节》是极好的途径。正如《南方周末》年度致敬评语中的评价――“在专栏精英化的时代,深刻并不稀缺,深刻且好看才更为难得,刘瑜润物无声的写作无疑已达此境界。”我愿意把该书分为三个大的 篇章,第一章的标题为《托克维尔的那场旅行》可看作是总论,而第二章节可分为权力制衡、公民社会、福利平等、法制自由、人物等 篇章,用了翔实的故事和数据来表达总论中的若干观点,用作者的说法是在“耐心甚于才华的写生”。后记可看作第三 篇章,既阐述了行文方式的原因,也对总论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生发。所以如果要在短时间内了解本书框架,只要读前后两个章节就行了,作者努力想表达的深意都在字里行间了。
但人的理解是主观的。就像我这样不求甚解的人,感受特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美国式的民主主导思想本来就不是“民主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美国宪法是美国开国之父中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折中的结果,因此联邦党人的“精英治国”和“充分制衡”和反联邦党人的“平民自治”、“权利底线”精神至今仍然是美国政治的两大支柱。美国的制衡有多个途径: 1 、三权分立。 2 、联邦制。 3 、活跃的公民组织。 4 、媒体和文化产业;() 5 、投票选举的本身。
二、民主的完善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权利”慢慢扩散的`过程,而且每一个进步都不是自动出现的,都经历了来自民间的抗争,但这种抗争也仰赖于制度提供的空间,正是斗争的“自由”使得“平等”的成果变得可能。
三、一定的政治制度总是和一定的政治文化相对应。美国人I卫权利的意识几乎到了“敏感”的程度。这种“过敏”不但表现在人们对任何可能侵犯他们权利的“风吹草动”都“大惊小怪”,而且表现在对“别人权利”的感同身受,并因此“多管闲事”。也就是说他们不仅有权利意识,更有责任意识。
四、要判断一件事务的好坏,首先要了解它到底是什么?它的现实表现是什么?这种概念和现实的具体关系的揭示并不容易,因此需要我们深入细节,回到事实本身。要用微观的形式,比如案例、数据。这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的一个启示。
篇9: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喜欢刘瑜,是从几年前《送你一颗子弹》开始。在这本偏生活化的散文集中感受到她的幽默和才气,而那之后也知道有《民主的细节》一书,一直没有买来看是因为听书名就有一种政治类学术书籍的气息扑面而来。读过之后发现并不全是这样,当然政治主题的散文少了点自嘲式幽默,但这不失为一本从细节外了解美国民主现象的好书。
知乎网友曾对此书作以下评论:“文章结构可以总结如下:民主的美国发生了这样的事云云,其实这样的事存在种种弊端云云,但这正好反映了民主的优越性云云,这事发生在中国将会是这样的云云。” 确实总结得十分到位,基本每一篇都按这个思路进行。曾经将此书推荐给一位读政治学的朋友,朋友听了书的简介便表示不齿,认定这种书必然是在过度吹捧美国民主制度的优越性。诚然,书中正如以上结构一样,对事件进行中美对比,并对其利弊发表观点,看上去似乎是在吹捧美国自由多么好,贬低中国多么缺乏民主。但我认为看一本书的好坏并非根据它所表达的观点的对与错,而是它能否给读者带来更多的知识,进而引领读者在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即使不认同其中的观点,也能从书中对特定事件的细节描写更进一步了解美国的民主现状,从另外的角度看民主和自由。
正如知友所说:“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就越多,就越不敢轻易下判断,最后的决定却也往往越准确。” 我向来不是个随便下定论或咬定某种观点的人,因为我明白自己知道的不多,没有资格作评价。这也促使我抱着学习和怀疑的态度去了解更多的知识和观点,这样一来,便不会轻易被某种观点洗脑,也不会轻易下定论。即便不知道自己要积累到什么程度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但至少不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狭隘。
书中通过多个案例对美国的民主和自由现状作了介绍,目前相对完善的制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200多年以来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不断修正的结果。我们不能简单地一边倒地说美国民主好,中国应该向其学习,因为这其中有许多历史和国情因素的影响。要走向民主,并不只是简单地将制度复制过来,或者让中国政府去向美国政府学习,核心的主体应该是有民主和自由意识的素质公民,如果没有这些公民在日常与政治相关的大小事上进行推动和完善,无论多么民主的制度也只是没有活力的一纸公文。
人类总在进化,政治制度亦然。我们难以断定哪种制度最好,因为我们正处于历史的巨轮。正如丘吉尔所说,民主是最差的一种政治制度,除了所有那些其它被实验过的政治制度之外。
篇10: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以前,对于民主的了解,限于课本、新闻,看过这本书,真真切切,从生活的细节上,有了一番领悟。
民主的关键词 ——制衡。联邦党人提倡精英治国,反联邦人号召更有活力的平民自治。谁也不比谁更好,于是,制衡成了一剂良药,在两者之间寻求相对平衡,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良性运转。
哈贝马斯说,充分有效的对话是政治现代性的要旨。制衡体现的就是强制性的对话,制衡体制下社会拥有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三权分立+联邦制+活跃的公平组织+文化产业,经过这四种路径,各种分歧不断碰撞最后趋于相对平衡。
政治制度有对应的政治文化。最好的公民文化应该是参与意识和服从意识的平衡,既有热情又有秩序。公民责任意识最好的起点是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不均衡发展,结局有二,要么政治冷漠,要么破坏性参与。所以,一个理想的结果应该是趋于平衡的。
在美国,选A和B的差距其实没那么大,选谁都一样。既然都一样,那还大张旗鼓竞选会不会多余呢,不会,正是在这个竞争的过程中,实现政党趋中化,最后考虑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
书里还从教育、医疗、养老等很多个细节阐述了美国的民主,总体感觉,那里的工人很牛,老人很牛,老妇人很牛,总之就是普通人都很牛,动不动就能吓对方一声冷汗。
但是这种牛,也是有个底线的。某地交通局工会为了工人权益全城罢工的时候,做得太过分,到后面工人自己都骂起娘家的不是了,工会只好低下头来乖乖回到谈判桌上。
呃...话题又回到制衡了。想起经济学中,最佳的点都是那个平衡点,A=B的点上,效益最大。平衡,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篇11: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因为是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关系,学生期间先后接触了很多欧美国家的电视电影以及欧美文化等专题,个人还是喜好用当前自己所处所见与欧美国家去对比,纯属兴趣与打开眼界。
刘瑜这本书我给好评是因为它不像其他书一样生硬的传递着“这就是美国这就是美国的民主”“这就是美国的三权分立”等等,因为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是不喜欢这种说教式的铺垫,而它采取了在序言一开始就慢慢吸引你的眼球,正文内却是一个个小故事诠释美国的民主美国的教育美国现存制度所产生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一点点小思考。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制度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制度是由人来实施的国家是由人组成的任何人由于文化制度风俗习惯教育差异宗教习惯等对同一件事都会产生不一样的反应,所以无谓的西方的月亮就比东方亮,美国的三权分立就一定有优势等是值得商榷的。
本书开头摘抄法国作家扎克维尔一段话很是喜欢:“我考察美国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一种合理的好奇心,我的愿望是找到一些我们自己能够从中受益的启示。。。我承认在美国,我看到的并不仅仅是美国,在那里我寻找民主形象本身,它的倾向,特点,偏见和激情,从而了解它的发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恐惧和希望。” 这个观点可以用在我们在了解或者探讨任何未知领域时候所应该有的一种心理暗示。
整本书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论调在,所以才会让人看清楚美国所谓的民主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公民全员的参与性,无论是大到某部法律的颁发小到公家的电线杆占据了我家小狗的撒尿地方。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说美国的民主制度有多好普世价值深入人心,其实“制度像是钱,如果没有人去花它,那么它就什么都不是,不过是一堆废纸,而不断消费这些钱的习惯,则是文化。”所以公民积极参政责任甚至不仅仅是为了完善政治或者社会,而是为了完善个人自身----公共生活中对真,对善,对真理的追求,是个人自省和提升的必经之路。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看到西方的月亮比东方亮,看到人家积极进取民主发达的一面,但殊不知人家在走向这条路上所经历的不公正待遇以及为之所付出的代价,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我们总不能只看到贼吃肉却看不见贼挨打。
因为他们始终有以下的信念----
一个真正牢固的民主制度,需要的不仅仅是“当我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我要捍卫自己的权益”,“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你要捍卫你的权益”,而是“当我的权利受到侵害,你要坚决捍卫我的权益,反之亦然。”的责任共同体意识。
所以扎克维尔也说了:民主把一个人永远地抛回给他自己,最终将他完全禁锢在内心的孤独里。
是为读后感。
篇12: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本书的作者刘瑜是人民大学硕士,毕业后旅美,并取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学位,曾任剑桥大学讲师,现于清华大学政治系,担任副教授。最初知道她是看南方周末评论版上她写的政论,内容诙谐幽默,又令人获益匪浅,并先后出版过《余欢》、《送你一颗子弹》等小说、随笔,这本《民主的细节》就是她写的政论。
在中国大多数人的眼里,政治仿佛只是一些专业术语的堆砌,是高高在上的大道理,“民主”只有模糊的印象,各种阶级社会的民主翻来覆去也无非就是三权分立、人大、多党制、君主立宪制、总统联邦制等。正因为此,政治并没有给人民带来一种对于追求社会正义、建设理想社会的热情,“民主”一词不过是无数政治名词中比较有名的几个罢了。
而在《民主的细节》中,刘瑜用她在旅美生活中亲身经历,用一个个发生于美国政治、法律、经济、福利、教育中的真实小事,让飘渺虚无的民主与油盐酱醋的市井生活、人间冷暖相联系了起来。这些不够完美却足够震撼我们的故事,足以回答我们所有疑问,把民主从高高在上一把拉了下来,让人们看见,民主与你息息相关的,至少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是这样的,一下就让“民主”变得有血有肉。
通过这本书让我了解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一个真正民主的国家,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中,都有民主在闪光。民主的细节远比民主的口号重要,比如之于我们而言,高呼一万句“民主万岁”也抵不上村委会的一次民主选举重要。“民主”对每一个国家或人都有它自己的理解,他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具体在社会中的表现,值得我们读后深深地思考。
篇13: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有的作家,你是先听说这个人,再喜欢上他的书;有的,则是你先读了他的书,才慢慢喜欢上这个人,而刘瑜属于前者。读研期间在图书馆偶然瞟到这本书,续借了两次总算断断续续地读完了第一遍,借这次机会又重读一遍,依然收获满满。本书是作者过去几年在《南方人物周刊》专栏文章的集结,以讲故事、找数据的方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故而书名为《民主的细节》。
作为一名理科生,一直以来都觉得“政治”离我很远,“民主”也只是教科书中模糊的概念。而刘瑜,这位在美国哥大政治系和哈佛东亚研究中心留学七年的女博士,在书中帮我们卸掉了“民主”的浓妆,让它以素颜示人,使它变得更加丰富生动了起来。这让我发现其实政治离我们每个人并不远,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就在我们身边的地铁票价、食品安全和退休金中。这也激起了我从细节出发,把政治作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来观察的兴趣。
回想起来,研一那会儿收到学校行政部门群发的邮件,内容是对学生会抗议清洁女工时薪过低问题的相关说明,我看完后一头雾水;后来学校引进麦当劳餐厅,因为学生会抗议快餐店付给雇员的时薪低于最低标准,麦当劳最终被赶出校园,当时觉得不可思议,但也默默记在了心上。
如果说这两件事都只是听说不是经历,那么研二在食堂吃饭时收到书院学生会发的问卷调查就是亲身经历了,说是问卷调查,其实仍然是抗议书,是学生会征求对食堂擅自引入某咖啡店的反馈意见,希望大家携手共同抵制消费,或要求食堂换成另一家支持公平贸易的咖啡店。难道是这些学生都很闲吗?跟他们沟通后了解到并非如此,对于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的提升才是他们所关注的重点。可以说,不是政府、不是大学、不是媒体、不是网民,而是学生会这个独立的组织,有力地行使了其结社、集会与自由言论的民主权利,最终用普通人的“四两”拨动了学校、麦当劳以及食堂的“千斤”。
我们对于民主的.认识,从不理解到慢慢认同,终是需要一个时间的。正如刘瑜所说,比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更重要的,是他抵达一个立场的方式。
篇14:《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是我最近看的书,作者是刘瑜。书是主要是专栏文章构成,讲述美国人最普通的生活以及背后的制度理念等。一本讲述民主,自由,伦理的书,不是理论的堆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活中的例子。读起来没有理论的生涩,充满了生活的趣味。按理说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一次很快乐的阅读体验。不过一次对话让我重新有所思考。
偶然一个大叔看见我看这本书,说看多了这种书人会格格不入,觉得这样不对,那也有问题。我起初一听到这个想法,觉得很荒谬,觉得难道了解民主社会的运作,了解一种更好的制衡与平等不对吗?难道知道了后就一定会觉得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吗?虽然我心里许多想反驳的,但是突然我却觉得这话也不无道理,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
既然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社会格局,该多收的税不会因为你说其他国家咋收税国家就少收,该政府一手拍板决定建设的化工厂不会因为你说没有听证会没有经过全民投票而不建,该通过潜规则交易的东西不会因为你说要透明而改变,等等反正该咋样就咋样。不会有人问你对事情的看法的。以前高考完,谈论读大学的问题时,一个我母亲的朋友在犹豫是否送孩子去香港读大学,在我看来香港大学那么好应该去啊。她说怕孩子回来变傻。我当时不理解,现在我有些明白了,如果在香港读大学,形成的是一个相对民主,相对法制的价值观。以后回来思想还没马上转变的话,那可能有些行为可能有些天真。比如香港能参加游行表达看法,这里行吗?如果你对自来水涨价,对你家附近建化工厂有意见你能去,你敢去游行吗?就算是这里号称自由之思想的大学,如遇到游行且不论游行是为了什么,老师领导的要求都是不能去。当然你可以说去不去是我自己决定的,那就是你天真了三。当然这是我自己乱想的,我想应该没有这样死脑筋的人,我想人都是很会适应社会的。
所以,我就想我看这些书,到底有啥意思。难道就是面对某些新闻时内心不自觉的吐槽,不自觉的惆怅。这些何苦呢?记得有个故事讲,本来一个深山里的山村很宁静,人们虽然贫困,虽然夜郎自大以为大家都这样贫困的生活,但是他们内心平和而幸福。一次偶然遇到了旅游的城里人,才知道自己的世界是如此贫乏。结果变失去了平和与幸福的内心。年轻人都向往城里的生活了。这可能不仅仅是故事吧。但这样真的好吗?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一个朝鲜人一直没出国,永远的坚信他们的领导人光荣正确,是他们的神,他可能幸福。但如果他见到了美国的生活,他还会愿意过以前“幸福”的生活吗?
其实啰嗦那么多,就是一个很古老的道理。苏格拉底说过:“人是痛苦的,猪是快乐的;我宁愿做痛苦的人,也不愿做快乐的猪。”
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了,其实我一旦开始想这个问题时就已经死脑筋了。我想有些社会经验的人都不会这样天真的死脑筋。我恰恰缺乏社会经验,所以才啰嗦那么多。记得有个很经典的心灵鸡汤故事,讲述萝卜,鸡蛋,咖啡面对逆境(沸水)的改变,一个变脆弱,一个变硬,一个改变了水。其实以前对这个故事的寓意不太清楚。现在我想到一个电影里的表述来诠释——让这个世界因为自己而有所不同。嘛,很远大的理想呢。同时还有个故事,据说英国西敏寺大教堂的一个墓碑上有段很有名的话。大意是我原想去改变世界,发现不行,那就改变自己的国家吧,发现也不行,那还是先改变自己的家庭吧,发现依然不可能。最后醍醐灌顶通悟我就先改变自己吧,说不定就改变了家庭,国家,甚至世界。
我现在如果要反驳那个大叔的说法,我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虽然我没想过要去改变社会,但是我希望自己多见识,面对许多社会现实的问题也会去死脑筋四川话说方脑壳。至于内心是否充满愤世嫉俗想法,我想那只可能是我还知道的太少罢了。
不过我确实应该多看看让内心柔软的书吧,去年母上让我推荐些心情平和的书,我给她买了星云大师的《修好这颗心》和六祖慧能的言论集,还有于娟的《此生未完成》。前两本我想让人有个信仰会坚强许多,学着看开点。至于最后一本书,我当时想,有一种很简单易得的幸福便是看着别人的苦难油然而生,不自觉的情感。 所以说人比人气死人也是这个道理。
★ 民主与教育读后感
★ 赢在执行观后感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整理14篇)】相关文章:
《桃花心木》读后感:树立成长意识2022-11-12
辛亥革命的观后感2023-10-25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2024-01-03
汪曾祺散文《金岳霖先生》2023-04-27
爱国主义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2022-07-09
西方那一块土读后感2022-06-29
庆祝建国70周年题材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有哪些2023-01-05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读后感1000字2022-05-06
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读后感2023-01-11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随笔202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