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高境界的人生-古文读后感((共10篇))由网友“quiestu”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成就高境界的人生-古文读后感,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成就高境界的人生-古文读后感
成就高境界的人生-七篇古文读后感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经典古文名篇犹如一朵朵亮丽的奇葩,深深影响和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司党总支向全司同志推荐的《出师表》、《陈情表》、《进学解》、《报任安书》、《正气歌》、《岳阳楼记》、《前赤壁赋》等七篇文章,正是这些名篇中的经典。今天的我们重新读来,犹然百感交集,禁不住掩面涕泪。 从《出师表》,我们读到了一个“忠”。本是躬耕山野、不求闻达的农夫,为报一代明君的三顾之恩,为之“驱驰”几十载,“不懈于内”、“忘身于外”、“夙夜忧虑”,惟恐“托付不效”;作为承载先帝托孤重任的老臣,在出征前对后主做着事无巨细的叮嘱,披肝沥胆,语重心长,表明自己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一个“贞亮死节”的忠臣形象跃然于眼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诸葛亮的事业虽然失败了,但他这种忠君爱国的情怀,却让一代代中国人为之流涕。 由于时代的局限,诸葛亮的“忠”仅仅是忠于汉室,忠于刘氏一家,甚至也可能仅仅是为了报答先主的三顾和托孤之恩,然而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我们,不应苛求于古人。今天,我们再来读《出师表》,应该将这种“忠”升华为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自己的职业。党对我们的培养,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养育,这种恩情远胜于封建统治者对其臣僚的三顾和托孤之恩。为外交事业做好财务保障,则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光荣而神圣的任务。因此,今天的我们,应该比诸葛亮做得更好,不仅要忠于这份职业,更要以这份职业为荣,不仅要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懈于内”,“忘身于外”,“夙夜忧虑”,惟恐“托付不效”,更要主动开拓、进取、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陈情表》,我们读到了一个“孝”。古人云:“读《出师表》不流泪者,谓之不忠;读《陈情表》不流泪者,谓之不孝”。作者在自述幼年的命运如何坎坷时,你可以不同情;作者在自述面临的抉择如何艰难时,你可以不感动;但是,当作者表达自己与祖母命运共牵一系的情怀时,你却无法不为之动容!“臣无祖母,无以致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在忠与孝之间两难的他,首先选择了孝。他说:“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在这种感天动地的孝心面前,任何统治者都不能不理解他的苦衷,所以后来晋武帝同意了他留在家乡赡养祖母的请求,而且大力表彰了他的孝道。 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基础。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只有首先善待自己的父母尊长,才有可能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只有首先对父母尊长尽孝,才有可能尽忠于国家或组织。孝,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道出了万千中华孝子对于父母尊长发自肺腑的感恩之情。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宣称以“孝”治天下,君王的谥号中也经常出现“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等)凸显其人格的伟大。 曾经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孝”被当作封建礼教而冷落。然而今天,我们的社会更加懂得了“孝”的重要性。我们可喜地看到,在一些学校开学的第一课,老校长能在全校师生的面前为自己的母亲洗脚,以身示范我们民族渊远流长的孝道。我们可惜地看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孝”是考察的重要一环。一位哲人说:“一个社会对于老年人的态度,反映了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做到“老有所养”,尤其需要弘扬“孝”。古云“忠孝不能两全”,然而今天,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忠”和“孝”却可以如此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从《进学解》,我们读到了一个“勤”。文章全篇是国子先生(也就是作者韩愈自己)和弟子们的一段对话,全文实际上是作者的自嘲,处处都是反语,讽刺了当时社会的用人不公,表现了一位有理想的儒家士大夫在黑暗现实中永不妥协、追求进步的精神。作者借弟子之口道出了自己做学问时所下的苦功夫:“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我们看,口勤、手勤、脑勤,贪婪地吸取知识,夜以继日,皓首穷经,如此种种,正为文章开头的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做了最好的注脚。正是这种勤,造就了韩愈这位“攘斥佛老”、中兴儒学的一代宗师;也正是这种勤,造就了韩愈这位“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大家。 “勤能补拙”、“一生之计在于勤”、“书山有路勤为径”,这些传统格言都深刻地揭示了“勤”在人生成长中的意义。今天的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应该做到“勤”,要处处勤、时时勤、事事勤。只有勤,才能做到“业精”;只有平时勤,才能厚积薄发,在组织需要的关键的时刻顶得上。“德能勤绩”,我们欣慰地看到,“勤”也成为了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 从《报任安书》,我们读到了一个“韧”。这是司马迁写给友人的一封信,是一份“舒愤懑”、“感愤伤激”的血泪控诉书。作者在这封信中回顾了自己遭受李陵之祸的惨痛经历,表达了自己对昏聩残暴的封建君王和当时人情冷漠的无限愤慨。在非人的屈辱面前,是一死了之,“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无异”,还是忍辱负重,著书立说,“藏诸名山”,“以待来人”?司马迁以惊人的勇气选择了后者。他用“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的信念来鼓舞自己,他用众多古人遭受磨难而后成就事业的例子来勉励自己,毅然选择在痛苦和屈辱中迎难而上,勇担历史责任,最终完成了《史记》这部光耀千秋的著作。从这种意义上说,《报任安书》更是一封表达自己意志的决心书和宣言书。 今天,我们的一些同志,一旦遭受挫折,便灰心丧气,一旦身处逆境,便意志消沉,一受点刺激,便寻死觅活,将自己身上的使命忘到九霄云外。归根结底,都是缺乏一股“韧”劲。要知道,任何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坚韧不拔的人,才可能获得成功。这样的人,读了《报任安书》,是不是该好好掩卷反思? 从《正气歌》中,我们读到一个“正气”。这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敌人的狱中写下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名篇。当蒙古人的铁骑南下、自己的祖国风雨飘零之际,作者变卖家财,招兵买马,转战四方,以纾国难,直至兵败被捕;在元朝统治者的威逼利诱、软硬兼施之下,他坚守节操,慷慨赴死。如果我们想要深究他为什么能做到这样,那么《正气歌》就是最好的答案。 无论是在序还是在正文中,我们都可以从作者的笔下看到监狱生活环境的恶劣,但作者却乐观地告诉我们,因为他胸中有一股正气,所以他能“以孱弱之身”,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生活两年,“幸而无恙”,仿佛生活在“安乐国”一般。他就是以这种乐观从容的心态慷慨赴死的。在正文中,他也像司马迁那样,历数先贤,以明心迹。从他笔下,我们可以看到,一部数千年中国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历史。不断涌现的正气人物、正气故事,使我们的民族屡仆屡起,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文天祥自己,也像他列举的先贤一样,成为了其中最光彩的`一员。 今天,我们虽不必如文天祥一般以生命为代价来坚持正气,然而,存养胸中的一段正气,塑造自己的信念,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有了正气,我们就会坚持信仰,永不变节。有了正气,我们就不会蝇营狗苟,畏首畏尾。有了正气,我们就可以襟怀坦荡,昂首阔步,傲然立于天地。有了正气,我们就不怕背后被人戳脊梁骨,就不怕半夜鬼敲门。有了正气,我们就不会被人称为“病夫”。有了正气,我们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就会为之一新,社会会更加和谐。 从《岳阳楼记》,我们读到一个“胸怀”。在文中,作者想象了一般的“迁客骚人”在登楼望远时的两种情怀,一种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因己而悲”之情,一种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因物而喜”之情。作者认为,超乎这二者之上,更有一种胸怀,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是无论“居庙堂之高” 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在心忧天下的胸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有一句哲言说:“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是的,不同的胸怀决定了做人不同的境界。今天的我们,虽然每天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但是,我们不能放弃砥砺自己的心胸,我们要培养一种悲天悯人、为苍生计的胸怀,培养一种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已任的胸怀。有了这种胸怀,我们就不再是满脑子只有老婆孩子热炕头、整天打着自己小算盘的凡夫俗子。有了这种胸怀,我们就不再是那种追逐蝇头小利、计较个人得失、为一时的荣辱而悲喜的市井小民。我们的人生境界就会上一个台阶。 从《前赤壁赋》,我们读到一个“超然”。这篇文章与前面几篇风格都不同,它更像一篇美文,作者苏轼在这里记载了自己与友人在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的所见所闻所思,文笔优美,哲思隽永。但是,我们更能从文中读到一种超然物外、豁达开朗的气质。我们知道,当时作者刚刚经历过乌台诗案的冤狱而被谪贬到黄州,命运的坎坷和公务的繁忙并没有让他整日深锁愁眉、长吁短叹,相反,他通过寄情山水来寻找安慰。山、水、风、月,扣舷而歌,纵论古今,一切的一切,在他的笔下,都是那么美,那么清新,人与自然浑然一体。这种开朗乐观的心态和辽远旷达的胸襟,让今天的我们依旧为之叹羡不已。 李肇星前部长就曾经教导我们说:“我们提建设和谐社会,其实更要懂得自己与自己相和谐。要懂得生活,学会放松,保持身心健康愉悦。”说的多好啊!努力工作,并不是叫我们都做苦行僧。任务越是繁重,我们越要懂得休息。工作压力越大,我们越要懂得放松。心情越是烦闷,我们越要懂得排遣。只有懂得休息的人,才会懂得工作。只有身心健康愉悦,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前赤壁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超然和豁达中找寻一些启示。 七篇古文,揭示了成就一个高境界的人生所必不可少的七种元素,这七种元素篇2:飘萍人生境界高-作文
飘萍人生境界高-作文
浮萍生长在水面上,随波逐浪,无所归依,最终枯萎死去,化为浮沙沉淀于泥淖中。人们常把这种漂泊萍生拟人化,把远离故乡,劳碌奔波的生活喻为漂萍人生。有一首歌词写道:多少脸孔,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寻什么?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却在命运中交错……。这里描写的确实有点迷茫与凄清的感觉。人生如萍,萍如人生。我们对人生的感慨,实际上是对命运违人所愿的嗟叹。然而,命运是什么,如何去把握,又有谁能说得清楚道得明白呢?
不同的人生境遇,有其不通的人生感慨。大凡所有远离家园打拼谋生的人都会说自己是在过着“漂泊”的日子,把自己划归为“漂萍人生”的队伍行列。于是,失落的情绪,忧伤的情感油然而生。
不久前,“犀利哥”被网络炒得沸沸扬扬,焦点就在于一个流浪者,竟然还有一双炯炯有神、目光犀利的眼睛,有一股踏破铁鞋、看破红尘、永不服输的.刚毅。其实,他没那么坚强,也没看破红尘,他的命运并不因为那双犀利的眼睛而得到改善,所以他一直在滚滚红尘里飘荡长达7年之久。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饱经沧桑。饿了捡食废弃食物,烟瘾来了拾吸路边烟头。他时尔叩首天地,时尔仰天长啸。慢慢地,他失去了记忆,失去了语言交流功能。那双犀利的眼睛也开始失去了以往的锋芒,表现出来的却是无奈、迷茫与绝望。若不是救助站的救助,他一定会最终横尸街头。那么,他的这段人生经历,是不是称得上漂萍人生了呢?我看不是,只能算是流浪,流浪与飘萍有着本质上的不同。7年的飘荡流浪,在他的漫长人生路上只是一段难以抚平的创伤而已。严格说来,只有那些少小离家,一辈子都无所归依的,或者是到了晚年才拄着拐杖披着晚霞而归的余生者,他们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漂泊人生。
在我的内心深处,漂泊感由来已久。早在娘胎里,父母就已经为我规划了我的人生轨迹——漂泊。
我出生那天,恰是父亲病故13天的祭日,命运之神注定我从小没有父爱;两年后,母亲带我远嫁他乡,成为不受欢迎的外乡人,因此倍受村民的白眼与欺凌,过着寄人篱下日子,命运之神再次注定我不能过上安逸的日子。只有那份母爱抚慰着我这颗孤独的、受伤的心灵。所以,我自小立志,长大后一定要走出山村,闯荡江湖,像一叶浮萍,在人海中任由沉浮。于是,我去当铁道兵,打隧道、架桥梁、铺铁轨,转战在襄渝铁路线上,置身于“埋了还没死”的恶劣环境之中。几年后,我没有被埋掉,而是从窟窿里爬了出来,抖落身上的尘埃,疗愈身上的伤痛,光荣退役了;退役后,我走进大学门,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几年寒窗苦读,终得修成正果。命运之神第一次向我敞开慈怀,铺设了一条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从此,我彻底摆脱了寄人篱下的生存环境,可以昂首挺胸,堂堂正正地做一回人了。
然而,我刚走出寄人篱下,却又走进孤独寂寞,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无所归依的人了,在情感世界里少了一份最为宝贵的成分——故乡。我时常登高望远,问天问地问星月:我人来自何方?我魂将归何处?只见白云悠悠,默默无语,心头泛起阵阵乡愁……。
飘萍本有根,不在地上长。随风逐荡去,处处可安生。漂泊吧!人生本来就是在漂泊中诞生,在漂泊中成长,在漂泊中消亡。我们的祖先在穴居之前不也是过着随遇而安的人生吗?交错的命运,漂泊的人生,铸就了我乐于漂泊享受漂泊的人性品格。漂泊有什么可怕?我们可以在漂泊中寻找光明、把握机遇,改变命运,过着全新的生活。漂泊是诗,漂泊是歌,漂泊是人生最高境界。只有经历漂泊的人,才能真正懂得珍惜生命,品味人生,热爱生活。你说不是吗?
篇3: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
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一文里提出了人生境界的诸多问题,这种人生(即精神)境界,有高下(四级)之分,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他说,人的境界不同是由于人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之中的“觉解”不同而决定的。这种提法应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俗话说:人分三六九等。的确,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不在于个人财富的多少,官位的高低,人的差别体现在对人生的感悟,对人生的把握,个人“觉解”的差别上。正是这“觉解”的不同造就了人的不同,人生的不同。
冯友兰先生把它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与传统思想中把人分为人、大人、贤人、圣人四种是一个道理。
该怎样选择人生境界呢?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他做的事对于他并没有意义或少有意义。这种就是自然境界。自然境界作为四种境界中最低一级,凡非原始人或幼童之正常人按常理来说不会停滞在该境界。而处在功利境界的人做事往往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但其动机是利己的。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为了自己固然没有错,但若终身停留在该境界则难免有俗气之嫌。一个人若仅仅为利而活,那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种缺失。真正让人不同于人的在于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前两者是人本来就是的人,后两者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是传统文化中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即神于天,圣于地,即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人的意义应与天和地一样。天地人并称“三才”。天时、地利、人和才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
我认为人生的境界当以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最为高尚。贤人与圣人不同于市井之辈也就在于其人生“觉解”的不同。由感性到理性,由个人到自然,由“觉”入道达到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融入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才是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真谛。
篇4: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
曾读过这样的故事:有个叫杨密的官员,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拒收了属下送给他的贿赂。属下很诧异:这件事没有人知道,你这样清高是做给谁看的。只见杨密坦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人知道?天地之间,人最大。这种 “大”,不是个人形体上的巨大,而在于发自他心灵深处那种让人震撼、让人汗颜的东西。这是虽处“举世皆浊”的世道,仍能自觉保持洞察万物,淡泊名利的一种心态;这是摆脱世俗的监督、约束之后,仍能自觉保持清正廉洁的一种品行。杨密的行为充分体现了这种“大”,他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境界,成了封建士大夫中的佼佼者。
冯友兰先生将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做事完全出自“本能”,类似于原始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至于为什么要下地干活,他们也不知道。功利境界的人做事则是归结于一个字“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出发点是为了别人,目的却是为了自己,对社会有益,是积极的功利行为;损人利己,为了自己不惜损坏别人,对社会有害,是消极的功利行为;至于损人不利己,则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害人害己,是愚蠢的功利行为。与功利境界不同,道德境界的人做事则是另一个字“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这些话语是对“义”的最好解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还有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们,他们的伟大是他们对国家、对集体、对他人的那份牺牲,是那份不求回报的责任和良知。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正是由于这些人的执着追求与默默牺牲。他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不屈脊梁!天地境界的人做事眼界更为开阔,行为更显博爱。抗战时期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手术台就是阵地,最终牺牲在中国。他的爱心跨越了国界,着眼于不幸的人类,做了天地之间更大的“人”!印度洋海啸中的国际捐助,汶川地震中的国际救援同样体现了各国具有“天地境界”人们的爱心,彰显了他们对异国生命的尊重,对自然同类的同情,活出了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要活出自己的“境界”,也许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份坦然,也许是人生失意后的一份旷达。人生的境界是一个不断历练,不断成熟的过程,也是一次冷静选择,认真把握的结果。幸福始终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会以更高的人生境界,活出自我,活出洒脱!
篇5:半字人生境界高美文
半字人生境界高美文
晨起读书,有一句“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读来颇有意趣,品来很有禅意,思来蕴含哲理,让我心潮起伏,感慨良多。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细品之,有感于心,这说的是一个度的问题。半开之花,正是美丽绽放的过程中,会让人想到一日比之一日的鲜艳。而面对开到极致的花朵,我们难免会想到盛极而衰,想到落红如雨。有时人亦如此,不看碌碌无为时,不看飞黄腾达时,只看他在路上的跋涉,就是一生中最美的片段。此时,希望正好,信心正浓,已走过了黯然落寞、彷徨无助的凄凉,还未被骄傲侵蚀,未被光环掩映,正是最值得注目的时刻。人生事多是如此,莫要做到极致,就会回味悠长。如酒饮微醉一般,尝到了酒香,在微醺中陶然有真意。若是一醉酩酊,则境界全变。如此就想到了吃饭,一些聪明的人只吃到半饱便停箸不食,这大合养生之道。常有人吃饭时,不吃到撑绝不罢休,此时一想美味则憎恶盈胸,更有欲呕欲吐之感,全无美好回味之趣。不说养生方面,单就面对美食的那份自制力,就能体现出一个人面对诱惑时的心态。
“半”是一种完美的人生境界。世间之事多存缺憾,我们常强迫自己去追求完美,却总是落得满心伤怀。故此,人生当求半而不贪全,当我们贪恋追求一种完满,有时实如水中逐月,更可悲的是,我们还觉得自己是在积极地求取进步。求半即知足,知足当可常乐,这并非是消极,而是一种睿智。明末清初的李密庵,有一首为人称道的《半半歌》:“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倡导一种豁达从容、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生活状态。而知足并知不足,则是更高的境界。
“半”是一种安逸平和的理想生活。人们常常羡慕书中那些别样的人,如半官半隐的王维,或古代那些半耕半读之人,我们钦羡他们的安逸平和,而我们的烦恼来源于在世事奔忙劳碌中,心被填得满满,连梦里都不得清闲。究其根本,是我们不能把心腾出一半来,去容纳一些喜欢的东西。一直觉得全力以赴,全心予之才能成功,实则那是一种羁绊,若在心里融入自己所欣喜的种种,你会发现,脚步更从容,生活并没有那么疲累。晚清名臣曾国藩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求阙斋”,意在持满戒溢,知足自省,“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是他常诵的格言。中和谦恭,虚怀若谷,顺其自然,日积月累,才能兼收并蓄,为之大成。
“半”是一种智慧的处世之道。先贤给我们留下很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典话语:“满招损,谦受益”,“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百尺竿头,还要更进一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骄”。说话留有余地,做事掌握分寸,把握一个“度”,“中立而不倚”“味让三分,路留一步”,不顾此失彼,不剑走偏锋。杭州灵隐寺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人生哪能多如意”,下联是“万事但求半称心”,这副对联道出了处世的真谛。其意是奉劝世人心态要宽松、从容、大度、豁达,眼界放宽,心平气和地追求“半称心”的生活。古人说:“天下事不如人意者,十之八九。”假如事事尽如人意,那有什么努力和辉煌精彩可言呢?人生不存在十全十美,有遗憾才显出生活本色。人生几十年,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都有,故称“百味人生”。人生追求完美,但总会留下无尽的遗憾。西方有句谚语:“当你选择面对阳光,黑暗永远在你的背后。”所以,生活里有阳光就会有黑暗,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在五光十色眼花缭乱的花花世界的诱惑面前,特别是在激烈竞争,崇尚快餐文化的今天,只有“万事只求半称心”,才能坦然地面对人生,淡泊地看待荣辱得失。
一个简单的“半”字,里面却蕴含深意,仔细悟来,让我们受益无穷。“半”中有真意,是人生的本真所在,亦是尘世劳繁中的我们回首时那让人心动的心灵家园。
篇6:人生三境界读后感800字
有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第三重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重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可以是咿呀学语的孩童,也可以是情絮初发的少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一个人在他或她情窦初开的年纪,对爱情的纯洁是那么的坚信不移。说爱就是爱,说恨就是恨,爱憎分明。
随着年龄渐长,经事渐多,这个世界的复杂就显在眼前。社会上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圣洁爱情屡遭践踏,社会伦理常刚不在。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山不是原先的巍峨了;看水也叹息,水也不是那么清澈了。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愤世嫉俗油然而生。原本纯洁的心灵遭受玷污。用被污染的心灵来看世界,就像一副被玷污的眼镜看事物,一切都是污浊不堪的。这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周围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此时的人没有精神上的目标,一切行为以私利出发。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功利熏心,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什么道德,什么人伦常刚,皆抛在脑后。唯私利是生活的准绳。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若人没有精神支柱,整日为物质财富而拼命,拼命后又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何苦之有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愤世嫉俗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理想,也谈不上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正确认识了这个世界,认识了人生。认识到人不是生存在一个无菌真空的环境。这个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有鸟语花香,也有猛兽毒草。人生事事不能随意遂心,完美仅仅是个词语定义。人这个时候便会放下心态,接受原本所不能接受的事实。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仍然巍峨雄壮,只是偶尔会有山洪爆发,碎石坠落;看水又是水了,只是偶尔风起浪涌,泥沙涣起。
少年时,对人生,理想和爱情充满着美好的想象。埋头读书,认真考试。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国人刚从_的禁锢中解放,对国家的未来和自身的前途充满着满好的憧憬。此时的男女老少的心态也象少年初识社会,一切都是美好的。那时的老师才是真正的灵魂工程师,全心全意为学生,不计报酬加班加点。当时的社会在这些莘莘学子眼里是公平的,公正的。有多好的成绩,就能上什么样的学校。即使落榜,也不会怨天尤人。正如圣人所言的“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的精神。情感上也是如此,清纯若水,完美至上。想必也是正统教育的结果。
人生情感亦不过如此。最早的朋友就是最终的朋友。少时的伙伴,志趣相同也罢,臭气相投也罢,无关利益的友谊是最长久的。成年人的脑子里有着利益驱动的下意识,成年后的交友容易带上利益置换意图。这些朋友也不过是人生中利益相助的朋友,不是情感与思想相扶的朋友。对于情感,也渐渐懂得没有完美的世界,也没有完美的人。人生在世,五谷杂粮,七情六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要做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不能苛刻别人,也不能苛刻自己。苛刻别人,伤自己。苛刻自己,伤父母。爱你的人,只会希望你快乐,而不是希望你成为圣贤。
人生不能事事如意,必须接受一个真实而有瑕疵的世界,何况缺陷在某种情景中能够体现着特有的美。但有一点要强调,缺陷美是那种外表缺陷而内涵美的美。快乐就是你能接受缺陷,并在有缺陷的环境中自在生活。自在生活的含义是保持内心的真善美,适应有缺陷的社会,快乐地生活。
篇7:人生三境界读后感800字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知之、好之、乐之;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为知、为己、为人;有人认为理想、事业、爱情;还有人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掩卷思之,漫漫的人生历程,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对于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就“看山看水”的三境界作点浅析。
人生情感亦不过如此。最早的朋友就是最终的朋友。少时的伙伴,志趣相同也罢,臭气相投也罢,无关利益的友谊是最长久的。成年人的脑子里有着利益驱动的下意识,成年后的交友容易带上利益置换意图。这些朋友也不过是人生中利益相助的朋友,不是情感与思想相扶的朋友。对于情感,也渐渐懂得没有完美的世界,也没有完美的人。人生在世,五谷杂粮,七情六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要做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不能苛刻别人,也不能苛刻自己。苛刻别人,伤自己。苛刻自己,伤父母。爱你的人,只会希望你快乐,而不是希望你成为圣贤。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初识世界,纯洁无瑕,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你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不会故意认错,以致说1是1,2是2,丁是丁,卯是卯。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点:一群大人在进行智力竞赛,主持人说“6”“9”不掉头,就出了个题:“6+9=?”,大家都在想,智力竞赛题目决不会就字面那么简单,结果谁都不敢立即抢答,而是苦苦思索。
篇8:人生三境界读后感800字
有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第三重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重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可以是咿呀学语的孩童,也可以是情絮初发的少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一个人在他或她情窦初开的年纪,对爱情的纯洁是那么的坚信不移。说爱就是爱,说恨就是恨,爱憎分明。
随着年龄渐长,经事渐多,这个世界的复杂就显在眼前。社会上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圣洁爱情屡遭践踏,社会伦理常刚不在。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山不是原先的巍峨了;看水也叹息,水也不是那么清澈了。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愤世嫉俗油然而生。原本纯洁的心灵遭受玷污。用被污染的心灵来看世界,就像一副被玷污的眼镜看事物,一切都是污浊不堪的。这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周围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此时的人没有精神上的目标,一切行为以私利出发。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功利熏心,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什么道德,什么人伦常刚,皆抛在脑后。唯私利是生活的准绳。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若人没有精神支柱,整日为物质财富而拼命,拼命后又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何苦之有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愤世嫉俗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理想,也谈不上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正确认识了这个世界,认识了人生。认识到人不是生存在一个无菌真空的环境。这个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有鸟语花香,也有猛兽毒草。人生事事不能随意遂心,完美仅仅是个词语定义。人这个时候便会放下心态,接受原本所不能接受的事实。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仍然巍峨雄壮,只是偶尔会有山洪爆发,碎石坠落;看水又是水了,只是偶尔风起浪涌,泥沙涣起。
少年时,对人生,理想和爱情充满着美好的想象。埋头读书,认真考试。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国人刚从_的禁锢中解放,对国家的未来和自身的前途充满着满好的憧憬。此时的男女老少的心态也象少年初识社会,一切都是美好的。那时的老师才是真正的灵魂工程师,全心全意为学生,不计报酬加班加点。当时的社会在这些莘莘学子眼里是公平的,公正的。有多好的成绩,就能上什么样的学校。即使落榜,也不会怨天尤人。正如圣人所言的“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的精神。情感上也是如此,清纯若水,完美至上。想必也是正统教育的结果。
人生不能事事如意,必须接受一个真实而有瑕疵的世界,何况缺陷在某种情景中能够体现着特有的美。但有一点要强调,缺陷美是那种外表缺陷而内涵美的美。快乐就是你能接受缺陷,并在有缺陷的环境中自在生活。自在生活的含义是保持内心的真善美,适应有缺陷的社会,快乐地生活。
篇9:人生三境界读后感800字作文
人生,开始时孤独寂寞,创业奋斗时的艰难困苦,成功时的欣喜。的确,人生就是这样!
(一)未来――整个早上不知道在干什么,看着阳光从蓝色的玻璃瓶中像流水一样倾泻出来身体被风抽离出了灵魂,如一架摇摇欲坠的风车。瞳孔里的世界在轻轻的晃动,是“死神”要降临了?我想有火的话,也许这片最后的净地也会消失无疑,因为人始终不会和敌人成为朋友――这就是生存!河与海在不停地轮回着,就像古车轮不停地跟着方向转动。原始的七彩已经幻化为一种邪恶而有“圣洁”的光――颓废的黑!在这个世界里,只有一种生存法则,那就是无穷无尽的欺骗与渐渐的颓废,荒芜。29,当我在一次睁开暗黑的眼时,看到的竟是一幅幅如大地原始般的漠迹,于是我挣扎着托起早已麻木的脚,站了起来,对已经奄奄一息的天空和它身边越发寒冷的太阳大喊:为什么?难道这就是我所要找的天堂吗?这根本就是地狱!拼命地爱上这杂草似的片际,双手已经被这消失的却又强大的力量牢牢地捆住――永远的虔诚!愿这明媚的晨光不要这么快消失在眼睛里,踏着蓝色的空虚的路,悠悠地在拼命地晃荡,好沉寂!世界的幽灵在游离着,天空中响着翅膀挥动的沉重的音。
(二)现实――睁开双眼,昨晚的醉意仍然没有退去。太阳从东边向我砸来了碎碎的光,眼睛被刺得发疼。一切洗刷完毕后,我有踏上了去“那个地狱”的路。看着阳光砸在这肮脏的土地上,我还在这尘世的轮回里挣扎。时间的尽头会是什么,我是否还存在于这个世界。我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我是个人,我不是神,也不是魔!一个血肉之躯!
(三)过去――我在时光的隧道里沉浮,里面充斥着痛苦的记忆,快乐的过去。还有……那个自己。人不应该活在回忆里,但是我愿意,我不想长大。这可能很幼稚,但我希望是永久的沉沦于那纯洁的童年:有人说过:“小时侯把玩具当朋友,长大后把朋友当玩具。”所以我常常很害怕我的哪个朋友变成那样――我不希望――我要把自己埋藏在永恒的蓝色记忆里!
篇10:细品人生的境界读后感800字
“逢敌必亮剑“,这是我读完了都梁《亮剑》一书后,非常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我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何为亮剑?又亮的是怎样的一把剑?这把剑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又有怎样的意义与责任。
这使得我我想到了,书中的主人公李云龙。他是一个略带草莽气息,且有几分绿林好汉味道的人物。他虽然大字不识几个,曾经只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乡间篾匠。但是因为生存,因为骨子里的那一腔热血,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使得他积极的投身进了革命,从俩万五十里长征到全中国解放,他金戈铁马,整整征战了三十余年。
在战场上他抛头颅,洒热血,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只为民族可以长治久安,只为百姓可以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家家都能有口热饭吃,户户都能有件暖衣穿。他先抗日,后反蒋,平金门,战朝鲜。面对强大的对手,他明知不敌,却要毅然的与之斗争。即使全团倒下了,即使全团阵亡了。也终要化成为一座山,一道岭,不让敌人跨过这道山,越过这条岭来伤害一方百姓。
他为了民族大义而战,为了国之尊严而战。他曾经说过,“做为一名军人,就算是死,也要战死在冲锋的路上。”他没有空口说白话,李云龙用了他传奇一生的时间,去完美的做到与兑现了他曾说过的话,并且也展现出来了,中华铁血男儿的气魄。
我认为在李云龙身上所体现的,就是这种“亮剑”的精神。那是一种无敌可挡的大无畏精神,那是一种正义永远战胜不了邪恶的舍身救人精神,那是一种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军人,需要有这种亮剑的精神。
百姓,需要有这种亮剑的精神。
国家与民族,更需要有这种亮剑的精神。
亮剑,亮的是一种智慧与谋略,亮的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胆识,亮的是不屈服于殖民列强主意的堂堂中国人。
【成就高境界的人生-古文读后感(共10篇)】相关文章:
诗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2-08-17
世说新语读后感高中600字2022-11-07
古文观止读后感高三2022024-01-19
古文观止读后感高三2023-05-05
伯牙绝弦作文450字2022-05-07
古文观止读后感作文2023-01-08
世说新语读后感700字2023-05-31
古文观止读后感2024-01-15
大学中庸读后感600字2023-09-29
初中读书笔记陋室铭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