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龙渠小学张晓莉(精选4篇)由网友“碧天如水夜云轻”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龙渠小学张晓莉,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龙渠小学张晓莉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龙渠小学张晓莉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龙渠小学张晓莉 读了《这样教书不累人》感触很深。 每天忙忙碌碌觉得教学很累,很辛苦,看到这个题目就给人一种想读的感觉。 作者指出教师“累”的原因有:教师角色期待神圣化给教师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束缚,僵化的教师管理体制给教师带来的身心枷锁,教师教育思想的贫乏,教学行为模式化,工作方式的“封闭”与孤立,师生关系的对立等。 本书中,作者根据自己的教书经历和别人的教书心得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我觉得对我们很有帮助,例如,对于教师的“忙碌”,提出了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导师。对于教师的“盲目”,提出了“教师,富‘人’先富‘心’”,教师要心宽似海、心静如水、教育才能心想事成。 另外“教师,让学生‘好好’学习”、“教师,不做教育的‘复印机’”、“教师,识时务者为俊杰”等教书建议也都很值得我们学习。 认真读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篇2:《爱的教育》读后感龙渠小学张晓莉
《爱的教育》读后感龙渠小学张晓莉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这本书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是跳跃的心灵,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的崇高的爱.也许它听起来很口号,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炸断了双腿,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地厮拼,我被这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折服.我不需为祖国抛头颅了,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有很多.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全身心的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欣慰,用爱的泉水去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长!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篇3:《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二(老井小学 陈惠琴)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二)(老井小学 陈惠琴)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二) ――教师应尊重和舍得学生不需要的 老井小学 陈惠琴 《这样教书不累人》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一天,一位富豪和朋友在酒店小聚,酒店老板频频上前敬酒。事后,一个小伙子叫住了老板:“他们不会再来这里吃饭了!”之后,那位富豪真的再也没来过。 小伙子问满脸疑惑的酒店老板:“你认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尽量满足客人的.需要啊。”老板说。 “说的很对。但你有没有想过,客人们的需要当中,有一种需要叫做‘不需要’?你只知道客人需要什么,却不知道客人不需要什么。了解客人不需要什么与了解客人需要什么一样重要。”小伙子继续说:“你们一见到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就不断去敬酒,但他们是来参加他们自己的聚会的,而不是来接受你的敬酒的,你去敬酒实际上是在打扰他们,这绝不是他们需要的。” 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同样道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不需要什么和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同样重要,教师如果不厌其烦地硬是要给予学生不需要甚至反感的东西,最终可能导致学生对教师越来越厌恶与疏远。 例如,不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而硬是大讲特讲;不了解学生是否喜欢活动而硬是让学生成为“角色”;不了解学生是否需要合作而硬给学生拉来“伙伴”……于是,教师无微不至的的教学“服务”就难以获得学生的心服。因此,教师就应多多了解学生的需要和不需要,最大限度地去尊重学生的需要,并应舍得学生的不需要。因为,有效地教学往往很简单,就是必需的一个不少,没用的一个不多。篇4:《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一老井小学 陈惠琴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一)(老井小学 陈惠琴)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一) 老井小学 陈惠琴 假期来临时,为了鼓励、帮助老师们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学校为老师们购置了一批阅读书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选择了《这样教书不累人》这本书。读后,我深感这是一本贴近教学实际的好书。 首先,本书凝练的总结出了“教师累”的原因,我觉得非常贴合实际。造成教师累、学生累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一、教师累在“忙碌”。教师们的日常事务和常规工作本来就比较多,而我们有些教师却仍喜欢事必躬亲,事事到场、事事插手、亲自过问了才放心。二、教师累在“盲目”。我们许多教师只凭经验和模式做事,不懂得研究和反思,不懂得改进和变化,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环境只会“一视同仁”,认为多多才益善,对待工作,不加选择,不分层次,结果累了自己,也累了学生。三、教师累在“莽撞”。有些教师不顾实际的唯“新”,逢课必探究、必合作,一味的使用教学的新式“武器”,这种不合时宜的、装模作样的探究、合作,最后教学效果必定适得其反。四、教师累在“妄想”。有些教师妄想一鸣惊人、一夜成名,于是公开教学时热情洋溢、尊重学生、教学生动,而日常教学时态度冷漠、自以为是、教法老套。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在为满足教师的欲望而累着。 读了这些内容,对我启发很大。想到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就是总不相信别人,不相信学生,几乎是事事到场、事事插手、亲自做了或过问了才放心。结果,自己累着,别人或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太大的提高。另外,作为教导主任的我,对平时的教研工作不够重视,总是借口忙而聊以自慰,这样,就不能让老师们很好地反思、改进,造成我们学校的教育、教研不能跨上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 总之,对了这本书,我才茅塞顿开。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对大家的工作有个定位,分清孰轻孰重,根据学校工作和老师、学生成长的需要,把工作放手给相应的老师、学生做,这样来促进我们教师、学生和学校的成长。★ 小学期末考试作文
★ 救人牺牲感谢信
★ 财务转正述职报告
★ 会计转正述职报告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龙渠小学张晓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龙渠小学张晓莉(精选4篇)】相关文章:
公司会计转正申请书2022-07-29
财务转正个人工作总结怎么写2024-02-17
财务人员转正述职报告2023-03-24
教师述职报告2022-07-29
秋季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00字2023-07-20
财务统计个人转正工作总结2023-11-21
我的读后感2022-08-10
给男性笔友的范文2023-04-29
教师节活动计划2023-01-03
道德模范颁奖晚会朗诵诗稿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