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时间:2024-01-30 07:40:58 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500字(共19篇)由网友“杨红”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5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篇1: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在网上购买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的时候,是因为看了她的《孩子你慢慢的来》被里面女性对孩子细腻的情感所吸引,想这本书应该是一本母亲与儿子沟通的或者如教育儿子的亲子书。

用了几个晚上,陆续的把这些书信读完,才感到这并不单纯是一个母子沟通的书信。里面更多的,也就是她更有意义的地方,是思考。无论是教授的母亲和十七八岁学生的儿子。他们能就很多课题,来互相交流彼此的看法。而且,很多问题。例如对于民主、对于贫富差距、对于政治思想、对品味或者生命等方面的对话和思考。我是在十七八岁的时候不曾想象过的。我现在还记得,邓小平同志去世的时候,我在高中,电视媒体上在报道这位伟人的功绩。学校将了半旗,并举行了追掉会。全校的同学们,初中的和高中的一起,排队到学校礼堂里,穿着深色(蓝或者黑)的衣服,带着统一配发的百花,表情凝重的去参加追掉会。

在参加的过程中,电视直播着江泽民的讲话,并且在江泽民讲话过程中流泪的时候,我也感到,我们失去了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也不由自主的流泪。但看到周围的同学。很多都是茫然的再走形式,或者压根没有思考这个问题。对于政治,我们的课本虽然学了。但对他真正的理解确是非常的浅薄,学校这生活的周围,也没有人真正对这些关心过,或者给过你更好的分析。所以,觉得安德烈在这个年龄有这么多自己的看法,并那么幸运可以与他的母亲进行这类问题的探讨和沟通。

第二次是在,南斯拉夫轰炸大使馆的时候,大学进行了聚会游行。我没有去参加。理由有两个,第一是开会第一课我们的教导主任给我们将过,89年的**,大学生被利用。要看清情况。学生运动的背后都会有政治势力,所以,学生在没有弄清真正形势的时候,不要去充当炮灰。这句话至今记忆深刻,理由二,我确实感觉自己对于政治有种天生的弱智和抵制。觉得是那好像是一个我无法进入的世界,我也无法那个领域去展现我的爱国激情。所以我才不会去参加。

我处于安德烈的时代与龙应台老师的时代中间。是个七十年代的人。我对于童年的记忆,平淡、资源的田野画面。我的童年在农村,父亲是普通的教师,母亲是有着高中学历的普通农家妇女。在八岁的时候,父亲将我和弟弟及母亲一家从农村带出来。到了镇上上,然后,在到县城里。在大学之前,虽然也搬过几次家。但并不是那么频繁,对我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八岁之前在农村,8岁那年从农村搬到镇里,第一次搬家,一住8年,中间换了几次房子,都是单位分的。但没有换单位,一直过了8年,8年后16到了县城,住了两年学校家属院,93年在县城买了文教局给老师的房子。但年花了3万元。一直到今天。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家里没有搬家或者频繁调动工作,是否也是出于对我和弟弟的考虑。我从镇到县城正好是要升高中。但弟弟那时在上小学。大概他体会了一下从落后的地方到现场后的感觉。

我的自我觉醒时在高中,比安德烈和菲利普都要晚的,他们15岁孩子的对话,独立的意识,思考的问题,很多是我到大学都没思考过的。当年我在16岁的时候,也是忽然间认识到自己的父母也是非常普通的人,不只是父母,也包括周围一起生活的老师,也是非常普通平庸的人。他们并不像以往心目中想象的那么高大。他们的思想也未必正确,甚至有些地方也没有见解。我很庆幸在那个时候获得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了判断力和分析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够去思考。但思考问题的领域,仍是比较有限,更多停留在友情、爱、人生等上面。对于社会问题、文化问题、道德问题等的思考是茫然的,是自己溜进去了。但没有目的,也没有受到任何指引的溜达了一圈。懵懵懂懂的。所以说。母亲是能够深深影响孩子的。虽然不一定使他变得特别优秀或者和自已一样,但会引导他的思维方式。

我的孩子现在3岁7个月。未来的日子,也会成长成一个个性十足的英俊少年、成人。信里有些情况我感觉也是将来我和孩子相处会遇到的。里面有一个母亲深深的爱,说的非常好。母亲对儿子的爱,是背后的。看着他,离你越来越远。我儿子对我的独立宣言会在什么时候,有时我也会想,未来在我儿子的眼中。我又想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呢?或者会留下什么给我的儿子。会使他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更加明澈、快乐、坚强。

这是本值得保留的书。里面有很多智慧的话语,思维延展的过程,也有深厚的母爱,并告诉你,该如何去爱,去沟通。

篇2: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从初中一开始就跟着老爸看有关台湾政治的节目,说起来还是陈水扁提起我这种爱好,因为关注着陈水扁的同时,我也开始关注起政治。老爸说女孩子别参与政治,但我可以关注吧,我越关注我就越感慨,还找不到地方发泄。所以看到《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的内容,我满心欢喜。

先说龙应台的第二封信——“为谁加油”。龙应台说“我们,被教导以中国人为荣,‘为荣’和‘为耻’是连在一起的。”文中有说到一个书名,对于很多人都不陌生了吧——《丑陋的中国人》。我因为民族主义很爱中国,但是我也有世界主义,我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很和睦,肯定有很多人鄙视我幼稚。可是中国有很多令我和更多人愤怒的事情,每天看着新闻最经常让我愤怒 最让我愤怒的就是贪官。我们的政府官员就是代表着我们在管理这个国家,是应该让百姓最放心的人,可是他们是这样来伤我们的心。我很气,看见杂志上说,有一位美国官员贪污了五万美元,举国震惊。可是我们的国家呢?这些事让我尴尬,我甚至害怕外国人会因为这些丑陋来嘲笑我们。我常常抱怨中国这个不好那个很差,我跟父母说我一定要出国,父母也同意,但同时跟我说:可能你到了美国之后就会想着回中国了。不可否认的,中国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毕竟,那是政府的事情,作为普通高中生的我们无能为力去改变什么。

当听到别国人说中国不好的时候,还是会鼓起勇气跟他们说,我的国家不是你们所想的那样!可能这就是所谓的爱国主义情怀。套用文中的话,他们给了我“膨胀的”不安和尴尬,但不会押着我远离“中国”这个概念。我想这是龙应台要告诉安德烈的吧。

但听到龙应台的世界公民主义,我又产生共鸣了。看到新闻上说到很多弱势国家,听到牙买加的选手说他连一双鞋都没有所以只能赤脚在炙烫的土地上跑步,我有一种道不明的伤感。在读到第9封信两种道德中,龙应台说“海啸的悲惨震动了世界,国家在比赛谁的捐款多,背后还藏着不同的政治目的”、“这些国家的人民,准许,或者说要求,他们的政府把大量的钱,花在离他们很遥远但贫病交迫的人们身上”,我也开始思考或许世界公民这个名词离我真的很远很远。

龙应台告诉安德烈,“我相信有两种道德,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你才十九岁,那个时间会来到,当你必须自己决定行不行动,如何行动,那个时刻会来到”。龙应台所在的台湾的贫富差距像一根刺,扎着她的心,令她难受,但她做不了什么,所以她写文章希望人们认识到这是一个有待改善和优化升级的社会结构,她鼓励人们追求公平正义去改造社会,她拒绝奢华,在离开厨房时把灯关掉,这是她所能做的,也是我能做的,这样一个微妙的小动作,所有人都做得到。

我跟我爸开玩笑的说,我要拯救世界!老爸却很一本正经的说那你就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才能做。是,我忘了我爸手上有我最大的把柄,我的梦想是建立在一张好文凭身上的,至少现在,我的价值体现在文凭上。文凭才是硬道理,比真人管用。我总是很痛恨我爸的这句话,可是,我爸问我,在现在这个社会你想得出别的公平的出路吗。我想了很久,没有。 我即使痛恨应试教育到每天把它和贪官并在一起骂三遍,可我还是要肯定它的位置。我现在所能做的,还是好好读书,这样今后我才能有比较强的能力做世界公民,拯救道德,改变世界。

——这就是《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的启示。

篇3: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这时《亲爱的安烈德》作者之一的龙应台女士所写的。

信中还有许多引人深思,感慨万分的道理和句子,像第26封信《孩子,你喝哪瓶奶?》中,龙应台给安德烈举了一个例子,你是追赶坏的,还是去享受好的呢?还有在最后一封信《伟大的鲍勃迪伦与他妈》中,安德烈说了一句话“马克吐温说:‘我判断一个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高的人,我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低的人。’”

这本书还有很多类似的引人深思的好句,激发人们的思维。在书中,我看到许多读者的来信,除了表示感谢,还有许多的认同与争论,读者与书本一起成长。

这本书非常的有益,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也让我知道了作为母亲,她们的担心,她们的关爱,她们的严厉等等,背后都藏着一颗爱我们的心。当然,这本书也谈到了许多世界时事,丰富了我的知识量,也让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有所改变,让我今后更加公平地去看待这类事情。

良书,就是益友,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我的妈妈。

篇4: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推荐

精选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 (一)

龙先生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安安才几岁,一个刚开始做母亲的妈妈充满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儿子的成长,岁月悠悠,可爱的安安已长成亲爱的安德烈,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的书信交流,龙应台对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给我深刻的启示。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联的描述,那些在我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此书中作者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例如对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价值的追结、对全球化的看法及讨论,也有读者的回应引申出人省思的议论。不仅仅动人,而且涤荡人的胸怀啊!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取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因此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资料是作者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必须比不上你和爸爸……,要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而龙应台回答:“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要你用功读书,不正因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正因我期望你将来能拥有有选取的权利……”“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读完这一段,龙应台对要求儿子读书的精辟诠释,带出另一种想法,“用功读书”其实是让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选取权。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谋生,这才会在心中产生成就感,而成就感会给我们快乐。为了传递这一信息,我也特意让女儿也读一读这本书,个性是对于龙应台关于“读书”的精辟见解,我们母子之间还进行了一次讨论:想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就务必具备必须的竞争潜质,就务必发奋学好本领。为了将来的快乐,这天务必用功读书。

参考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 (二)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给我的印象就是母子之间的亲密家书,原本儿时的情深,却成了现在的冷冷淡淡。让我们来看看这位传奇母亲——“龙应台”,是则样和儿子“安德烈”恢复原本的纯真、幸福的亲情吧!

三年的不断通信简直是不可思议。这本书的语言文字让人感到一种痛切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一个是帅气、年轻的儿子,一个是在渐渐衰老,想与儿子一起找回往日亲情的母亲。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不断的变化。让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亲情这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反的是一个青年对母亲的不屑。可随着母亲努力的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只为了稿费而写的单纯,到想要和母亲真的交谈而改变。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内心,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新年、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流着,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生活中的我,我常常会嫌饭菜难吃,水烫或太冷……再想想母亲的付出,又会有一丝抹不去的痛楚。

虽然我懂的那些孝敬母亲、懂事、担任起家的重任的大道理,却永远望不可及,父母的一句关心问候,会被我当成成年人的唠叨,拒之入耳。我只顾着我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背后,有着一双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待着渴望你回头看着他,扶她一把,暖他一辈子!

其实你不可能陪在父母身边一辈子,父母也不可能陪你一辈子,可能他们会在某一时刻忽然的离你而去,所以不要再把孝顺放在嘴上,多多陪着他们。你所能给予的,不是挂在嘴上的孝顺,让他们快乐一时,伤悲的无底深渊,是因为你不是为了孝顺而孝顺,来让自己心安;其实不久之后你会后悔自己为什么不能坦诚相对……所以趁现在不要把他们的日子一天天减少而是一天天的增加,因为父母永远都在你的身边。龙应台温文尔雅、亲情流动的优美色彩文字与父母的辛酸与无奈;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人在家等着你。——不管她有多老、多累、多苦,他都尽他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极限,他也会努力着不放弃的去做,记住他的好只为你,他,不曾后悔!不要嫌他对你冷,只是他暖的时候,你一直冷得刺骨!他是让你去锻炼,学会照顾她,暖他一辈子,等他暖你,那就吃了。她暖的永远是你!——爸,妈,我爱你们!

经典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 (三)

“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最近我读了龙应台和他的大儿子安德烈合着的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封面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一位知性、贴心的母亲和一个睿智幽默、天真烂漫的十八岁男孩,它也同时唤起我对生活的思考。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色彩,自由和乐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要放几首音乐;在放学后,他可以和几个哥们去咖啡馆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周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在闲暇的日子里,他还会和好友开派对或去旅行……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是十万八千里。更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位能宽容他、理解他的好母亲。龙应台深知自己和儿子之间有一堵无形的墙,但她没有越过这堵墙,而是透过墙上的窗户来仔细观察自己的儿子,并重新认识他。可是我们的父母呢?一心只追求成绩,却忽视了我们内心的感受。当我们成功时,父母总是觉得

理所当然、不足为奇,殊不知成功是由泪和汗换来的;当我们失败时,父母满是责备,却不知我们心里的委屈和痛苦。

之后,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造成东西方生活观念差异那么大?后来,我才知道,是生活的态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写道,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是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们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学习,为工作,四处奔波,每天都活在恐惧之中,无法静下心来去思考生活。而在西方,人们总是热爱自然,热爱乡村,热爱闲适自在的生活。他们为了生活而生活。他们可以一下午都呆在酒吧或咖啡厅里和朋友聊天,消磨时光,从而体会生活的乐趣。相比之下,我们活得更辛苦,我们体会不到生活的滋味,渐渐地,我们就会失去原有的真而变得麻木。

因此,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放下身上的包袱,还自己一份纯真,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 模板(四)

《亲爱的安德烈》,两代人身处不同国度地域之间的对话,妈妈虽然无法填补四年的空白,她选择的是这样的方式去主动了解儿子的十八岁,去参与儿子的成长,一封封信推倒了她和儿子之间那座无形的墙,儿子也通过书信第一次去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信是他们交流的桥梁,很真切,很生活,三年的通信时间,让他们彼此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

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会像书中的MM。一样缺失孩子成长中的四年,但为什么很多父母也渐渐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了距离感呢?比如你,比如我,会不会有相同的感受。什么时候我们开始陷入一种矛盾“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体谅”?

自打记事起,我的父母就跟我们讲他们以前的生活,怎么怎么样艰苦,那时候的他们是多么努力地才熬出了头,才有了现在的生活。我不是没有感触,只是我不了解那个时代,那段属于父辈的岁月。初读此书,我感受很深,文中的MM。也像我的父母一样给安德烈讲她的十八岁,她曾经的那些过去。想必我们这一代人永远也无法领会到那个时期的父母的艰辛。但每一代人都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我们也有我们要面对的世界,我们也知道要知足,我们也不想自己依赖着谁来过一辈子,来自外界现实的压力也是上一代人难以想象的。

我们这一代人有与安德烈相同的思想和太多太多的共鸣,我也曾向安德烈那样挣扎着寻找什么是我真正爱做的事情;我也曾戏谑地要求别人不要浪费粮食,只因非洲很多孩子不想我们那么幸运,他们死于饥饿,死于营养不良;我也曾质问过自己,该不该给街边的乞丐一些钱,为什么我也会陷于这种给与不给的犹豫中……我们90后在抛开一些轻狂颓废的外壳后,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发现我们的闪光点?在面对现实给予我们的重重压力时,我们希望听到的还是那句像文中的MM。那样一句话,“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是不是父母的疏于表达,还是表达了我们却未能察觉呢?

其实父母表达过,我们只是不能接受他们表达的方式,是否你经常听到“撑不住了,想家了,就回来,爸妈给你做好吃的”,他们不会问你“工资多少”,只会喋喋不休地问“辛不辛苦,有没有好好吃饭”。他们就像MM。一样关心仅仅是我们,而不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成就。永远不要埋怨你们为父母失去了自己,因为父母早在有了你们后,便失去了他们自己。我这样想过,是不是我的父母也像MM。一样曾经或者一直那么渴望想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他们也疑惑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我曾经无视他们做出的改变。试着问自己这些问题时,我不知不觉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看,去体会,愧疚之感油然而生,我能做的到底还是微不足道的,原来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要我们为他们做的事多得多。

这些属于两代人之间的疑惑,我想在MM。这位母亲与安德烈的对话中可以找到答案。希望每一位我们这代人,都能在为人父母之前去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微妙的角色转换,把“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体谅”转化为“互相理解”。

附上书评:《亲爱的安德烈》,两代人身处不同国度地域之间的对话,妈妈虽然无法填补四年的空白,她选择的是这样的方式去主动了解儿子的十八岁,去参与儿子的成长,一封封信推倒了她和儿子之间那座无形的墙,儿子也通过书信第一次去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信是他们交流的桥梁,很真切,很生活,三年的通信时间,让他们彼此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愿借鉴书中之事,可以引领我们每一位父母,或以后将为人父母的,在处理与下一代之间的隔阂时有所启发。

优秀的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 (五)

陆陆续续的最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状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取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

中国人之因此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能够剥夺他的发奋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篇5: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

合上书,我轻轻闭上了眼睛。这便是两代人的差距,两代人的代沟。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通过三年的时间,所写的36封家书。在这其中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时间总会让人改变,现在的安德烈已是一个成年人,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安安”了,龙应台面对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她选择了与儿子敞开心扉,试着去了解儿子,这个有些“陌生”的爱人。

母亲一直深爱着儿子,儿子也同样爱着她,但方式不一样,在每个父母心中,子女是永远都长不大的,永远都要被呵护的。安德烈面对唠叨的母亲也曾经说过:“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读到此处时,我心中莫名的一处酸楚,第一次那么强烈的感觉到,一个人的成长带给父母的喜悦,其实是夹杂着伤痛的。

在有一封信中,我很清楚的记得,有这样一个片段。安德烈问龙应台想要孩子怎样记住她时,龙应台只是淡淡的把自己比作一只火柴。她对安德烈说:“你带着走的、永远不破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又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上,火柴不会永远陪伴在谁的身边。只是来温暖寒冷的人,只是来点燃希望的人。

安德烈面对母亲“受伤”的心,表示了歉意,但龙应台先生清楚:她不再是儿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会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习惯了的旧房子吧。”时间依然前进着,我们在成长。长大了的我们,不再需要父母的过多关心,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已变得不能停留在一个角度上对待。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们,有着少年们一样的爱好,有着我们这个季节同样拥有的有别于“轻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与我们又太不同了,德国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让他和我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书中可以处处看到中西文化的冲突。

在国外,老师对14岁以上的同学称呼要用“您”,人人平等,同样有看待问题或提出观点的资格。而在中国,这简直可以说是登天之难。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与地球的交流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篇6: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

我有开明的父母,生活,学习,社会,国家,世界,我们之间无话不谈。有的时候亲密无间,不像是中国传统的子女父母之间的关系。倒更像是朋友。但是如今的朋友关系也是有代价的。他们从未干涉过我,但在对保送、高考与否;选择哪所大学这件事情上,他们完全把我的意愿否定,将我的梦想束之高阁,让我面对现实。然而在我进入大学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和梦想背离的痛苦的现实。如今的我仍然奔着梦想前进,并且因为大学父母为我做的选择,让我的追梦之路更加曲折,漫长。看到现在的我,我的父母应该是有遗憾和愧疚吧。所以现在他们对我的选择并不一味干涉。他们只要我对现实有清醒认识,对未来有明确规划,并且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我父母的转变,是以我的妥协和痛苦为代价的。我有过埋怨。然而在看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之后,我才明白其实大多数父母都会有这样一个对孩子不信任,想让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孩子之上的阶段。而这样强权的方式,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放缓孩子成长的速度,甚至让孩子处于痛苦之中。

“认为自己年长,吃的盐比孩子吃的米都多,走的桥比孩子走的路都多”的心态不只是父母专有的。身为老师的我们,可能也会不经意间陷入这样的思想状态。我们常常跟孩子讲应该怎么怎么做。然后用我们亲身的经验当例子说服他们,期待把他们引导我们认为的正道上来。但是孩子听的时候就算觉得万般正确,听了之后仍然走自己的老路子。

我有一个要参加保送考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听不错,就是做听力的时候没有读题目、预测问题的习惯,导致听力完成情况和她实际能力很是不符。我不知道讲了多少次:“一定要拿到听力题目之后,审选项。再通过选项对问题进行预测,这样听的时候才有指向性。即便是听力一开始就开始做笔记,效果仍然是不好的。这是考听力不是考速记,并且我们没办法把每一个字都记下来.”这样的话,讲到我自己都觉得自己都快成祥林嫂了。这孩子习惯还是没改。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我意识到我这样的做法是强行让我的意志凌驾于孩子意志之上。尽管,我的做法是对的,孩子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她仍然不会主动有意识地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她的错误习惯导致的结果并不是差到无法接受。所以她一直都保持着她的***惯。

《亲爱的安德烈》让我意识到其实教育并不是单纯的我说,你接受的过程,而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灵魂的对接。而这对接最直观的方式就是让他体验和参与。而不仅仅是告知。就像我的父母,当初为我选择的路,因为我们让我体验,参与,而是让我直接按着他们的路线行进,使得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痛苦。而今,虽然和父母违背我的梦想不同,但我一遍一遍地告诉学生怎么做怎么做其实犯的错误和我父母为我指路本质是一样的。所以,我要改变。

我挑了一段讲美国各州别称来历的VOA special English,没有发题目,也没有提问,就让这个学生听。听了一半,我把音频停掉,问学生听懂没有。按照学生的能力,我知道她肯定是听得懂的。果真,她说听懂了。于是我开始提问到目前为止,材料中讲了几个周别称的来历。学生愣了,于是她开始拼凑各种细节。零零星星各种找。还是没有给出正确答案。我没有责备她,也没有告诉她该怎么做,只说“我们继续听。你听听看后面部分讲了几个周别称的来历。”学生拿出笔,听到一个州的来历,就在笔记本上写上它的名字。这项任务对她来说并不难。材料放完,她开始数笔记上的州名个数。我打断了她:“我刚才问的是有几个州。没问哪些州。你看你这样是不是费力不讨好呀。”这一次,我看到她脸红了。并且使劲地点头,并且说“其实我只需要在笔记上画正字标出几个州就好了嘛。”对于她给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我很是满意。我继续道:“你看,前半段,你是不是没带着任何听,结果我提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因为没关注,就傻眼了。后半段你听了问题,但是却没抓住问题,花了不必花的功夫。你看以后听力要不要看题目,预测问题,有指向性地做笔记啊。”她的眼神坚定回答我:“嗯。”我知道她已经明白,并且一定会记住这次教训的。而事实证明她确实开始有所改变。

教育不在于老师对学生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多少,对多少有所感,并且吸纳为自己的东西。就像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的书信一样,对于各种问题,从彼此对的生活出发一问一答,互相启发,才能真正的有所收获和成长。

篇7: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

精选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一)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一定会变得比现在灿烂很多,很多!

参考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二)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明白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这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选取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明白,我们要自己出去探索。”这便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而我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上述般反叛的,具体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我产生“这么大的人同母亲还太亲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的观念开始的。只记得去年自己当选“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没人知道,直到颁奖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才因我的一句话“明天的颁奖典礼我是获奖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请了?怎样没和我们商量?”那一刻望着母亲惊愕的表情,心底却莫名地涌起一种快感,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自己做决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决定。于是每每当我想起这一经历,嘴角便会情不自禁地扬起一丝得意的笑。然而当我读到书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龙应台应对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惨状”,这抹浅笑满满的冻结、封存。

从未想到原来作为母亲的她们,应对这样的言语与场面是这般“无法应付”。那一刻,我首次于她们的角度开始试想。一开始的自己,只是个柔软地躺在母亲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亲切地叫着妈妈。然而,随着时刻的推移,我悄然成长,一点点地变得成熟,一点点地追求独立,然后毅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在母亲的眼里,而她只能远远地站在身后,惆怅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或许,在她心里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地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时代的我,而我却仿佛一夜之间变得亭亭玉立,说话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没话想和她说。这个时候,一旁的母亲真得会很心痛吧。

此时再回想自己,在这羽翼还未丰满之际,就早已想方设法地追求“独立”,是否的确疏忽甚至在无形中伤害了有着中国“保护式”教育心理的母亲。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貌。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应对学习、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却发奋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一个拥有和自己一样血液的优秀、感性、率真、诚实、幽默的可爱少年。

经典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三)

《亲爱的安德烈》,两代人身处不同国度地域之间的对话,妈妈虽然无法填补四年的空白,她选择的是这样的方式去主动了解儿子的十八岁,去参与儿子的成长,一封封信推倒了她和儿子之间那座无形的墙,儿子也通过书信第一次去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信是他们交流的桥梁,很真切,很生活,三年的通信时间,让他们彼此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

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会像书中的MM。一样缺失孩子成长中的四年,但为什么很多父母也渐渐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了距离感呢?比如你,比如我,会不会有相同的感受。什么时候我们开始陷入一种矛盾“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体谅”?

自打记事起,我的父母就跟我们讲他们以前的生活,怎么怎么样艰苦,那时候的他们是多么努力地才熬出了头,才有了现在的生活。我不是没有感触,只是我不了解那个时代,那段属于父辈的岁月。初读此书,我感受很深,文中的MM。也像我的父母一样给安德烈讲她的十八岁,她曾经的那些过去。想必我们这一代人永远也无法领会到那个时期的父母的艰辛。但每一代人都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我们也有我们要面对的世界,我们也知道要知足,我们也不想自己依赖着谁来过一辈子,来自外界现实的压力也是上一代人难以想象的。

我们这一代人有与安德烈相同的思想和太多太多的共鸣,我也曾向安德烈那样挣扎着寻找什么是我真正爱做的事情;我也曾戏谑地要求别人不要浪费粮食,只因非洲很多孩子不想我们那么幸运,他们死于饥饿,死于营养不良;我也曾质问过自己,该不该给街边的乞丐一些钱,为什么我也会陷于这种给与不给的犹豫中……我们90后在抛开一些轻狂颓废的外壳后,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发现我们的闪光点?在面对现实给予我们的重重压力时,我们希望听到的还是那句像文中的MM。那样一句话,“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是不是父母的疏于表达,还是表达了我们却未能察觉呢?

其实父母表达过,我们只是不能接受他们表达的方式,是否你经常听到“撑不住了,想家了,就回来,爸妈给你做好吃的”,他们不会问你“工资多少”,只会喋喋不休地问“辛不辛苦,有没有好好吃饭”。他们就像MM。一样关心仅仅是我们,而不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成就。永远不要埋怨你们为父母失去了自己,因为父母早在有了你们后,便失去了他们自己。我这样想过,是不是我的父母也像MM。一样曾经或者一直那么渴望想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他们也疑惑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我曾经无视他们做出的改变。试着问自己这些问题时,我不知不觉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看,去体会,愧疚之感油然而生,我能做的到底还是微不足道的,原来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要我们为他们做的事多得多。

这些属于两代人之间的疑惑,我想在MM。这位母亲与安德烈的对话中可以找到答案。希望每一位我们这代人,都能在为人父母之前去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微妙的角色转换,把“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体谅”转化为“互相理解”。

模板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四)

这本书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书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个高中的语文老师,极力推荐这本书,说他的学生看了都很有感触。拿回来看了之后还真有不少收获。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回到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联,但龙应台必须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刻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w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发奋,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明白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因此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正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我想这是此刻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因此就就应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发奋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必须的限度就会选取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杯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明白、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就应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期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优秀的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五)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她的书《目送》中的这段话,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心底最柔软最在意的那根弦。而已为人母的我也是因为这段话,开始读龙应台的另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依然清晰的记得,念大学的时候,往返市区跟学校的公交车上,总在播放一条叫做“Family”的公益广告。母亲一直在追孩子,从头发黑亮、身形挺拔,追到白发苍苍、气喘吁吁。而孩子,从家跑到小学、高中,再从大学进入社会,最后,才在疲惫的晚上停下了脚步,想起了家中步履蹒跚的母亲。就这样,在短短几十秒的时间里,几乎两代人的一生浓缩其中,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而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中,龙应台对母与子关系的描绘,也很有意思,与之前看的公益广告有几分相似。她形容母亲与儿子是萍飘,水浪一打,就四处散去。她说父母是孩子在大雪天登高跋涉时偶遇的小木屋,小木屋里有熊熊燃烧的柴火,她的两个儿子安德烈与菲利普在里面短暂歇脚,避风取暖,天亮时柴火熄了,又继续上路。她还说,母与子的缘分,就是一次一次看着孩子离开,对着他的背影默默挥手。这些描绘有意思在于,它们都以离开与被离开的关系力证了父母与孩子日渐疏离的不可抗事实。

世上的爱多以聚合为目的,爱他/她,所以要和他/她在一起。可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爱他,就给他自由,让他独立。在漫漫生命之旅中,我们的上半程没有孩子同行;孩子的下半程,我们也不可能与他们共度。无论我们和孩子彼此多么相爱,都无法一路相伴,他的旅程只能自己去走。为人父母,能为孩子做的,只是给他无条件的接纳,对他坚定不移的支持,让孩子时刻有被爱的把握,分享我们的人生经历和建议,帮他建立起照顾自己的能力,最终成就他自己。

所以,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里,记录了很多她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片段。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这一篇:安德烈二十一岁的时候,在争取交换留学的竞争中落榜了。十岁那年,安德烈参加一场音乐测试,表演曲目是《两只老虎》,因为太紧张,加上没自信,唱出来的声音就像指甲在刮着黑板壁,忽高忽低,一会儿断掉,一会儿又续上,歌词大半都忘了。而这些都不由让龙应台想起自己十四岁那年,从台湾的乡下苗粟县进入了台南大城市的经历。苗栗县的学校旁边是水汪汪的稻田、绿油油的清水池塘,体育课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少了那么几分“正式”的味道。而台南的学校,操场的周围被钢筋水泥的“森林”包裹着,上体育课就是操练各种器械,铅球,标枪,跨栏……这些全是身为乡下孩子龙应台没见过也不会使用的东西。扔铅球是城里孩子的基本活动,乡下孩子不会扔,会被笑,因为城里孩子从未见过不会扔铅球的人。

所有这些安德烈与龙应台经历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失败”。交换留学赛场上的安德烈是失败者,城里大学校操场上的龙应台也是失败者。做一个失败者的滋味不好受,就跟跌倒会痛,被落下会失望,被放弃会气馁一样。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关于“失败者”的奇怪定义。就跟龙应台的一个比喻一样,同样一个操场上,有人在跑五千米,有人在百米冲刺,有人在散步。五千米的人可以把慢悠悠散步的人称为“失败者”,百米冲刺的人可以把气喘吁吁的跑五千米的人称为“失败者”,气定神闲的散步者也可以把满面通红的百米冲刺者归为“失败”的。然而,实际上是,大树有大树的长法,小草也有小草的活法。小草充大树不行,大树装小草,也同样不行。

龙应台在体育课上的失败启蒙,给她的教训,不是要称为“成功者”的一员,而是在于反抗由所谓的“成功者”对失败下的定义。“失败者”要在失败的当下,四脚朝天、一败涂地之后,“从容地爬起来,有尊严的走下去”。“失败”的智慧,就在于你从中明白了自己的跑道,并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这是他们共同的成长与所得,不是做母亲居高临下的给予,而这也是我在书中最受触动的地方。

安德烈曾经问过母亲一个问题:如果你能搭“时光穿梭器”到另一个时间里去,你想去哪里?未来,还是过去?为什么?

龙应台说她要坐着时光机先去过去,看看孔子时期的中国。她还要去未来,到2030年,那时安德烈四十五岁,弟弟菲利普四十一岁。龙应台想偷看一下,安德烈与菲利普是否幸福。但她又不想去,因为她可能不敢看。

你呢?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你,你有时光机,你想回到哪儿去?如果是我,我想回到过去。我想回到父母还年轻的那段时间里去。

那 时候妈妈还穿那件凉凉的蓝格衬衫,头发绑起来,在青春里恣意飘散,跟现在我身边的漂亮女孩一样。我可以和她做朋友,听她讲她的秘密,帮她做她不会的数学题。

那时候爸爸也许很贪玩,70年代的娱乐,样样都会。冬天穿大黑呢子衣,再挂黑色大围巾。春天穿夹克,下面配高腰牛仔裤,卷起了裤脚,再蹬一双白球鞋。

那 时候爸爸妈妈还没有我这个烦恼,他们的人生好像还有无数可能。就跟我现在一样,在他们身后,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注视。

在那段时间里,我有的青春父母都有过。

篇8: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

儿子成长了,本来就和母亲渐行渐远,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抱负,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无法跨越进去的圈子。于是,和家人之间的感情也就渐渐平淡。

龙应台慌了,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于是,她邀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一方面她可以透过书信来了解儿子的想法、内心到底在做什么打算,以及为人母亲最渴求知道的——过的好还是不好?这36封信就是如此产生出来的。

龙应台出生于台湾上世纪50年代,来自一个渔村。她的儿子80后,台湾和德国混血,生活在德国。龙应台的18岁,1969、1970年,住在人车杂踏、鸡鸭争道,只有一条窄马路的海边渔村(当时台湾也属“第三世界”)。白衣黑裙,准备考大学,对阿波罗登月、中国一知半解,外边的世界不存在。安德烈的18岁,踢足球,和朋友酒吧聊天、讨论《华氏911》和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正义问题,准备考驾照、去旅游和学中文。音乐和美术对龙应台来说是知识,不属于内在涵养,自觉有美的贫乏和对生活艺术的笨拙。而安德烈一代人,在舒适、有教养的家庭长大(龙应台和安父亲都是博士),网络使其拥有广泛的知识,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

如此不同的两代人进行对话,他们讨论的话题涉及面很广,比如:族群问题和身份认同、_和政治人物、民主自由和个体权利、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流行文化和艺术鉴赏、生活习惯、个性发展、衰老、死亡以及恋爱问题等等,母子俩都在思考、解剖,贯穿其中的是坦诚和爱。

从他们的对话里,我看到的龙应台,是一个爱儿子的普通母亲,她在认真地了解、认识儿子,同时也在努力解释自己,三年的对话是成功的,母子收获了巨大的幸福。在我看来,龙应台对“中国”和“中国文化”非常热爱,反_、反独裁、反强权,追求民主、关心民生,厌恶作秀的政治人物,呼唤公平正义。在给儿子的信里,她对“贫乏”、“愚昧”的渔村娓娓道来(“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伪装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虽然艰难却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她对故土台湾爱的深沉。在一些话题的讨论中,她多次提到大陆见闻,关于将来,说在西安的一家回民饭馆里,16岁的从甘肃山沟小村里出来的女孩,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个月赚两百多块,寄回去养她父母,安德烈说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龙应台就问:“安德烈,那16岁的女孩,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你能想象吗?”回想自己,龙应台说:“18岁的我,不知道高速公路,不知道下水道,没进过音乐厅和美术馆,不知道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龙应台对安德烈说:“我对于享受和物质,带有几分怀疑的距离”,爬黄山的时候,她看到挑90斤重的少年挑夫,一边水泥、一边食品,早晨4点出门,黄昏爬到山顶,回到家深夜,肩膀被扁担压出两道深沟,一天挣30块钱。她说:“安德烈,30块钱不到3欧元,不够你买3球冰淇淋,山顶咖啡一杯20元,我不太敢喝,但是不喝,那个大眼的少年是不是更困难呢?”她讲黄山少年,我很激动,不知道安德烈是否也动容了。

从安德烈的信件中,我看到的更多是中西之间的差异,教育、意识,很多方面。比如,他们长于理性思考,而我们重情感抒发,他们会积极参与、干预现实,而我们更多是旁观。18岁的安德烈和他朋友讨论的内容在我们看来是不用讨论的,没什么好讨论或者讨论不出什么,我们受到的教育是接受,而不是思考,我们不会思考,也不会想去思考。我们依赖长辈、领导,我们相信权威,我们从众、附庸。就香港选举时间表出台问题,安德烈置疑香港游行人数的少,在他看来,争取小小的本该的权利,为什么不发出声音呢?龙应台是呼唤民主的,她在游行之列。当然,一些问题上,安德烈跟我们一样顾虑、烦恼。“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我几乎确定不太可能有你们的成就,你会失望吗?”龙应台说:“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要你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完全赞成龙应台,但事实上只有少数的人不是被迫谋生。以龙应台的这一段文来看,我认为,她衷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所有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什么世上还是有这么多的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压在孩子的身上呢?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顶尖中的精英,不断的期许孩子的成就能超越自己,这或许就是变相的施压吧。但……就放任着他一事无成、游手好闲?不!所有的母亲都会担心,会紧张。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寸,正是母亲的为难之处。

篇9: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

读了《小故事大道理》,我从中体会到:即使是出身在一贫如洗的家庭里,即使是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我们也不要泄气,不要因为自己的穷相自认倒霉。其实,努力可以改变一切,努力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努力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这本书中有个小故事叫《成功只与努力有关》,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故事写了一个叫施瓦辛格的人,他出生在很贫穷的环境里,很羡慕来自美国的商人,因为他知道只有他们才能吃得起比萨和牛排。有一次,商人意外碰上了施瓦辛格,商人见他勤劳善良,便邀请施瓦辛格去美国豪宅一游,在游完豪宅后,施瓦辛格赞叹道:“您真了不起呀!”商人却说:“这没什么,只要你肯付出努力,你也能够拥有我现在有的一切。”“这不可能吧!我家这么穷,还没有美国国籍。”施瓦辛格半信半疑地说。“努力与这些都无关,只要你去努力,就能做得到。”施瓦辛格听了这句话决定去美国闯荡一番。后来他终于成功了,有很好的事业,家财万贯。

这本书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努力,如果遇到困难也不要放弃,而要勇敢地往前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现在还是小学生,我们的任务是学习,当然,学习也需要努力。

是啊,人生要有奋斗的目标,朝着目标去努力,努力不会白费,终有苦尽甘来的一刻;虽然有时付出的努力与收获的成果不相等,但如果不努力,会一无所获的。

大家都去看《小故事大道理》吧!学习其中的道理,并用在实际生活中,成功之门将会为你打开。

篇10: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500字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通过三年的时间,所写的36封家书。在这其中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时间总会让人改变,现在的安德烈已是一个成年人,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安安”了,龙应台面对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她选择了与儿子敞开心扉,试着去了解儿子,这个有些“陌生”的爱人。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我意识到我这样的做法是强行让我的意志凌驾于孩子意志之上。尽管,我的做法是对的,孩子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她仍然不会主动有意识地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她的错误习惯导致的结果并不是差到无法接受。所以她一直都保持着她的***惯。《亲爱的安德烈》让我意识到其实教育并不是单纯的我说,你接受的过程,而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灵魂的对接。而这对接最直观的方式就是让他体验和参与。而不仅仅是告知。就像我的父母,当初为我选择的路,因为我们让我体验,参与,而是让我直接按着他们的路线行进,使得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痛苦。而今,虽然和父母违背我的梦想不同,但我一遍一遍地告诉学生怎么做怎么做其实犯的错误和我父母为我指路本质是一样的。所以,我要改变。

这本书,渐渐溶开了两代人,两国的代沟。也让我认识到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会给我们不同的震撼力。合上书,我轻轻闭上了眼睛。这便是两代人的差距,两代人的代沟。这本书让我学到的不仅是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且是一次对不同文化和背景学习和体验。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人生的哲学,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

篇11: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600字

虽然很久以前就有机会读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但是以前我都只是随便翻看了几下便放下了,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今天我认真看了下去,感觉越看越有趣,越看越想看,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安德烈的年龄也是十八岁,和我的年龄一样。他在书中向母亲诉说了自己的很多不满于困惑,这些都是我所感觉到的。同样是十八岁,同样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想干什么,同样不太能全面而且正确认识自己。

我来了两个多月了,然而我的方向是什么呢?我是为什么来到这里,直到今天我依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像很多十八岁的孩子一样很迷茫,很困惑,找不到方向......

我也和他有着同样的烦恼,每天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烦恼,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就像我买了一个发夹,但是它很不合适,于是我耿耿于怀了好几天,一直到我看到书上的故事。就在刚才我打卡时发现只有八十多块钱,而且我的卡好好像一直挂着在花钱,(虽然我不太确认是不是一直在花钱)于是我又为这个事开始烦恼,虽然我的意识一再提醒我刚刚才看过一本书,我应该从中得到应有的启发,但我还是在烦恼。其实那不过是几块钱而已,我并不需要这么烦恼。不过这会儿写着博客,我渐渐的没有了那种烦恼。真的,人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为小事而恼很久,真有点不值得。因为就算是烦恼了,也不会弥补回来!

这的确是一本很值得看的书,我还没有读完。待我读完后,再好好的写上一篇读后感。

心情好了!

篇12: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600字

最初听到龙应台这个名字的时候,只知道是一位台湾作家,而且一直理所当然地以为作者是一位思想很有深度的先生,直到读了《亲爱的安德烈》才发现她是一位女性,而且还是位和普天之下的母亲一样,对自己的孩子爱之深的妈妈。

《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三十多封书信组成,中间穿插了些读者的来信。龙应台因为与儿子几年未见,再相见时,两人已从亲密变得陌生。为了拉近两人的距离,龙妈妈提议两人通信,于是这本书便诞生了。

当时读这本书,我是被封面上介绍的,这本书让许多“亲子”由熟悉的陌生人变得能互相理解而触动。当时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我周围人与他们父母之间的关系。我们明明都深爱对方,却无法表达,无处述说。结果都这样僵持着渡过,然后挥手,带着对彼此的误解,走进自己的人生。我想这是无数人都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过的事。我不想让这样的遗憾继续,我也想通过这本书读懂我的父母,读懂我们的关系。

没想到,我已打开这本书,得到的却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在信里的交谈,那么陈恳。他们是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平等的地位交谈,他们的通信中,也许有过争执,也许有过分歧,但他们始终愿意试着去理解彼此。我和书里的读者一样,真的很羡慕他们这种关系。

我也曾和父母亲密无间,但那只限于小时候,而且只是单向的——父母对我很了解,而我对他们的过去和内心的想法却一无所知。也许是从小生活环境的影响,也许是因为母亲的正确引导,我没有出现青春期时的叛逆,反而倔强的脾气收敛了不少,也从没有偏离父母给我铺的那条人生道路,但直到我大学毕业后我才猛然察觉,原来母亲总是跟我说,我们总不能一直替你做决定,你要学会自己做选择,但既然选择了就要走下去,承担你自己选择的后果。但回顾过去的人生经历,才发现在我每次做重要决定的时候中,母亲总会在我身边,不断地给我意见,不断地给我洗脑,直到让我认识到我的那些幼稚的想法是多么的离谱,最后走上她认为的康庄大道,而事实证明母亲指引的那条确实是康庄大道,至少我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我与母亲总是在这样说服与被说服,我就像被她牵在手中的风筝,每当我要偏离方向的时候,她总是能够扯扯那根线,把我拉回正确的方向。

看过这本书后,我才猛然发现,通过电话和聊天,父母对我依然很了解,儿我对他们的理解,却没能加深。而现在看见别人做成功了曾经自己没做成功的事。我除了些许的嫉妒,便是由衷的感动。想想父母迟早会老去,自己迟早会长大。但我们却也许都再不能走进彼此的内心。我也许到老,都不会知道我的父母,他们年轻时有怎样的理想,他们是否也曾想去沙漠看看?他们又是如何把我们拉扯大,是否也曾灰心丧气?而他们又是如何接受自己正在老去的事实,会不会害怕?他们又是否会也在试图理解我们,试图走近我们的心?

我想时间不会重来,而我们有深爱对方,那为什么不试试再多打几个电话,多聊聊天谈谈心。我想知道父母年轻的时候是否跟我一样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他们是否也曾经年少轻狂过,也想知道他们的爱情,是平平淡淡还是轰轰烈烈,想触摸到他们的内心深处。。。

篇13: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感悟500字

母子分隔两地,一个在台湾,一个在德国 还记得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安安那对母亲的全心依赖。然而,文化的差异、时空距离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日益陌生。母亲渴望关心孩子,了解孩子,但孩子长大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开始有自己的见解与思考,使得母子间隔阂越来越大。

为改善这一情况,母子开始通信。 通信内容涉及两人对历史的看法,对文化差异理解,对社会的思考等等一系列反映两代人、不同地区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样作为一个成年人,虽然不能完全赞同安德烈的看法,然而他看问题的深度与高度是现在的我无法达到的。实在惭愧。

篇14:亲爱的安德烈心得体会

陆陆续续的终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的那颗温柔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港大的学生也和我们内地的学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英语看和读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对欧洲开始向往,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同龄人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

[亲爱的安德烈心得体会]

篇15: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回到台北,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联,但龙应台必须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刻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位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发奋,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明白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因此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正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我想这是此刻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因此就就应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发奋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必须的限度就会选取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杯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明白、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就应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期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篇16:亲爱的安德烈读书总结

想要追回拥抱却不敢声张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地对着背影既欢喜,又悲伤,想要追回拥抱却不敢声张的人。

——题记

一位母亲,看着子女发表“独立宣言”,问那些常人不愿提起的问题,是什么感受?一位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子女的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是什么感受?一位母亲,望着子女的坚实的身躯想要拥抱却不敢声张,是什么感受?

读《亲爱的安德烈》,我想,我知道了!

这是一位名为龙应台的母亲和她的十八岁儿子的故事……

有这样一次,安德烈问他的母亲“怎么面对‘老’?”“会希望我记住你吗?”这两句话给我的触动是深刻的。人会老去吗?我问自己,答案想必已经知道,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我看到这个问题有些愣,很可怕吧。我惊讶于安德烈的问题,但更惊讶于龙应台的回答:“老”就是放在药盒里那色彩缤纷的药片;“老”就是上楼到一半忘了自己是要上还是要下;“老”就是不说话时发出像咖啡机煮滚喷气的声音;“老”就是饿了吃不下累了睡不着,坐下去站不起来,记得的都已不存在,存在的都已不记得……

书中的安德烈已经长大了,成年了,可是龙应台这位母亲对他的爱却没有变,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她开始学着认识名为十八岁的儿子,书中里提到人生就像旅行,前半部分是平原,和朋友嬉戏打闹父母的陪伴下慢慢长大,后半部分是荆棘,需要一个人小心前行,在安德烈路途前半部分有龙应台的陪伴,但是以需要她耐心的等待,把焦急藏在身后,在后面不停地张望着安德烈,那越来越远的,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着那地平线有多远?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看到那坚实的身躯不畏艰险的在前,想要拥抱他,却不敢声张。

进入高中的我应该也将踏入人生路途中的荆棘地了吧,该脱离父母的怀抱,奔向这缭乱的世界,尽管这样,我也是不会忘记的是谁在跋涉中给予我一席休息之地,爱和希望。使我们充满勇气和力量,让心中永存着热度和光,不去畏惧前方的荆棘。更不会忘记在走远之后,回头抱一抱那在后头张望着,想去拥抱却不敢声张的你们……

篇17: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事实上,我是一个特别不喜欢看书的人,几乎是看到书的封面就会犯困。但奇怪的是,龙应台的书深深地吸引了我。从《野火集》到《目送》到《孩子,你慢慢来》再到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不知不觉我已经看了4本她写的书。从《野火》里的犀利笔锋,再到后来几本书中体现的她对待家人朋友的柔情,都对我影响很深,特别是书中渗透的对待社会的思想,改变了我对待很多事物的看法,让我感觉我离社会越来越近,社会与我息息相关。她的书就像一条引导我走向社会的绳子。

接下来,我想说说《亲爱的安德烈》中几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在这些通信中,安德烈的一封信说他觉得香港人都很繁忙,做什么都是匆匆的,只是为了完成目的而做的,从来都不懂得享受生活,不会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而是为了完成预先安排的一件事而去喝咖啡。他觉得香港缺乏文化。当然这引起了许多香港人的反应,有人认为他说的很对,香港永远在跟别人拼经济,停不下来,也有人认为,这就是香港的文化,香港的特色,香港的时间表。

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也是在赶时间,被时间牵着鼻子走。回想自己学习古筝的时候,好像总在为了快点考级而学;而且也很少时候会为了享受弹古筝而去弹古筝,所以每天一小时或者两小时的练习就像在完成一个目的罢了。

安德烈的一句话,也让我印象深刻“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这被龙应台称为儿子的“独立宣言”。

在中国,有很多孩子尽管读完大学了也无法学会独立,不能独立生活,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而这个问题出现的一大原因是,中国父母都太过溺爱孩子了,最终导致孩子除了学习以外,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依赖父母,这是不行的。而西方的孩子则比较独立,因为西方父母学会放手。当然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中国的教育方式,令中国家庭充满了人情味。而西方的家庭联系则没有这么亲密。

对于这本书,我表示我真的很喜欢。喜欢安德烈和妈妈一起讨论民主问题,让我对“民主”有了一定的概念;喜欢安德烈和妈妈坦白一切,打开内心,让我也学会如何与父母相处;喜欢安德烈的“独立宣言”;喜欢龙应台向孩子学习的态度和过程……

篇18: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在我的阅读感受里,龙应台是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名字。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我接触到龙应台的杂文集,即被龙旋风犀利深刻、颇具独立性、充满民主权利意识的文字深深折服,十分认同她被誉为思想界不让须眉的铁骨金刚、女斗士。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的母子书信集,书中收录了她与长子安德烈的36封往来书信。母子俩以通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相信更多的读者是被龙应台的文字感动着的。她是一个温情的母亲,用所有母亲都具备的关爱来关心儿子的饮食起居,譬如叮嘱儿子不要在踢球之后吹冷风、不要喝太多啤酒。但她又不仅仅是一个温情的母亲,她在信中谈得更多的是深入、知性的问题。她谈自己的青春岁月,谈价值观差异,谈对民族、国家、文化、道德的看法。这些从容的文字,一如我印象中的深刻、独到、优美,但少了咄咄逼人。也许,是她把儿子当朋友来理性地交流;也许,岁月沧桑、丰富阅历已略略磨平了她的棱角。

《亲爱的安德烈》已红遍大江南北,频频登上各大图书排行榜的领先位置。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共鸣,不管你是别人的父母,还是别人的儿女这本书一定能勾起你对人生的思考,以及顿悟。

篇19: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精选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一)

陆陆续续的最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状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取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

中国人之因此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能够剥夺他的发奋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参考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二)

《亲爱的安德烈》,两代人身处不同国度地域之间的对话,妈妈虽然无法填补四年的空白,她选择的是这样的方式去主动了解儿子的十八岁,去参与儿子的成长,一封封信推倒了她和儿子之间那座无形的墙,儿子也通过书信第一次去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信是他们交流的桥梁,很真切,很生活,三年的通信时间,让他们彼此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

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会像书中的MM。一样缺失孩子成长中的四年,但为什么很多父母也渐渐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了距离感呢?比如你,比如我,会不会有相同的感受。什么时候我们开始陷入一种矛盾“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体谅”?

自打记事起,我的父母就跟我们讲他们以前的生活,怎么怎么样艰苦,那时候的他们是多么努力地才熬出了头,才有了现在的生活。我不是没有感触,只是我不了解那个时代,那段属于父辈的岁月。初读此书,我感受很深,文中的MM。也像我的父母一样给安德烈讲她的十八岁,她曾经的那些过去。想必我们这一代人永远也无法领会到那个时期的父母的艰辛。但每一代人都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我们也有我们要面对的世界,我们也知道要知足,我们也不想自己依赖着谁来过一辈子,来自外界现实的压力也是上一代人难以想象的。

我们这一代人有与安德烈相同的思想和太多太多的共鸣,我也曾向安德烈那样挣扎着寻找什么是我真正爱做的事情;我也曾戏谑地要求别人不要浪费粮食,只因非洲很多孩子不想我们那么幸运,他们死于饥饿,死于营养不良;我也曾质问过自己,该不该给街边的乞丐一些钱,为什么我也会陷于这种给与不给的犹豫中……我们90后在抛开一些轻狂颓废的外壳后,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发现我们的闪光点?在面对现实给予我们的重重压力时,我们希望听到的还是那句像文中的MM。那样一句话,“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是不是父母的疏于表达,还是表达了我们却未能察觉呢?

其实父母表达过,我们只是不能接受他们表达的方式,是否你经常听到“撑不住了,想家了,就回来,爸妈给你做好吃的”,他们不会问你“工资多少”,只会喋喋不休地问“辛不辛苦,有没有好好吃饭”。他们就像MM。一样关心仅仅是我们,而不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成就。永远不要埋怨你们为父母失去了自己,因为父母早在有了你们后,便失去了他们自己。我这样想过,是不是我的父母也像MM。一样曾经或者一直那么渴望想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他们也疑惑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我曾经无视他们做出的改变。试着问自己这些问题时,我不知不觉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看,去体会,愧疚之感油然而生,我能做的到底还是微不足道的,原来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要我们为他们做的事多得多。

这些属于两代人之间的疑惑,我想在MM。这位母亲与安德烈的对话中可以找到答案。希望每一位我们这代人,都能在为人父母之前去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微妙的角色转换,把“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体谅”转化为“互相理解”。

附上书评:《亲爱的安德烈》,两代人身处不同国度地域之间的对话,妈妈虽然无法填补四年的空白,她选择的是这样的方式去主动了解儿子的十八岁,去参与儿子的成长,一封封信推倒了她和儿子之间那座无形的墙,儿子也通过书信第一次去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信是他们交流的桥梁,很真切,很生活,三年的通信时间,让他们彼此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愿借鉴书中之事,可以引领我们每一位父母,或以后将为人父母的,在处理与下一代之间的隔阂时有所启发。

经典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三)

龙应台和儿子的书信集《亲爱的安德烈》。书拿到手,由衷地喜欢。慢慢读下去,突然明白为什么龙应台的图片为什么这么不加处理和修饰,任由岁月的痕迹坦露无遗,原来在这本书里,她只是一个和我们所有的中国妈妈一样,面对孩子的成长和越来越远的距离而不断挣扎的本色母亲,心里一下子变得非常温暖。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正是这样的两代人,所受的教育熏陶迥然不同的两代人,两种环境下长大成人的两代人。却相互敞开了心扉,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感进行交流。

在龙应台的笔下,我们总能获得一些意料之外的欣喜,不管是那篇曾经名噪一时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还是那本风靡全球的《野火集》,又或者是现在被称为育儿典范的《亲爱的安德烈》。

读完全书,我惊奇的发现龙应台竟一改原本犀利的文笔,俨然成为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亲,以最朴实无华的言语打动安安的内心深处。遇到两代隔阂造成看法分歧的一些人、事、物,龙应台总能用温柔的口吻.坚定的语气,诉说中国籍的妈妈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不为说服,只是要诚实表达心中感受.

而这本普通的书籍所包含到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大到严肃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在三十多封书信中,说实话,里面涉及到政治的内容,我读不太懂,但我感动的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不管结果如何,这份良苦用心已足以令人感动。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模板(四)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虽是以母子交流为主,但大多通过对时事,对人生,对事情的交流来体现。文中涉及了许多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我就只拿一两个我很有感触的说一说。第8封,第9封信中,两人讨论了“两种道德”的问题。主要针对日益明显的贫富差距问题,不仅在台湾在德国,在大陆也是,整个世界也是。我们在吃着好几百块的大餐时,是否可以想到还有孩子在山区里不知道什么叫披萨不知道什么叫汉堡。在我们倒掉残疼剩饭的时候,是否可以想到非洲那些因饥饿导致水肿肚皮滚圆最终死掉的孩子。这是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个非常严峻的道德问题。于是龙先生就提到了两种道德,消极的和积极的。我们可以节约,可以不浪费,可以随手关掉无人房间的灯,在并非很热的时候不开空调,但是这个只是消极的道德。积极的道德是主动的抵制,主动的做一些事。而我觉得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话是“菲利普(龙应台二子)说,诶呀妈妈,那你鸡也不要吃了,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大量养鸡的吗?他们让鸡在笼子里活活被啄成一堆烂肉,你说人道吗?我说,我又不是圣人,我只管我记得、做得到的。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一定又逻辑来管辖。”虽然这话听起来自私,却确实解决的我的问题,许多次我徘徊于消极和积极的道德之间不知如何取舍——那只是个人的事。

第27封信《给河马刷牙》更是使无数人潸然泪下。文中龙先生主要写到他的儿子觉得自己会一直平庸下去,而问龙先生是否会失望,龙先生的回答是只要觉得有意义,可以带来快乐便不是平庸,平庸是和别的比的,自己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何来平庸?“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也让我明白了父母的心,他们要求我们好好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我们成为什么人,而是让我们有选择成为什么人的权利。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这样的文品、人品,值得我们去品读。

优秀的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五)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通过三年的时间,所写的36封家书。在这其中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时间总会让人改变,现在的安德烈已是一个成年人,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安安”了,龙应台面对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她选择了与儿子敞开心扉,试着去了解儿子,这个有些“陌生”的爱人。

母亲一直深爱着儿子,儿子也同样爱着她,但方式不一样,在每个父母心中,子女是永远都长不大的,永远都要被呵护的。安德烈面对唠叨的母亲也曾经说过:“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读到此处时,我心中莫名的一处酸楚,第一次那么强烈的感觉到,一个人的成长带给父母的喜悦,其实是夹杂着伤痛的。

在有一封信中,我很清楚的记得,有这样一个片段。安德烈问龙应台想要孩子怎样记住她时,龙应台只是淡淡的把自己比作一只火柴。她对安德烈说:“你带着走的、永远不破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又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上,火柴不会永远陪伴在谁的身边。只是来温暖寒冷的人,只是来点燃希望的人。

安德烈面对母亲“受伤”的心,表示了歉意,但龙应台先生清楚:她不再是儿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会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习惯了的旧房子吧。”时间依然前进着,我们在成长。长大了的我们,不再需要父母的过多关心,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已变得不能停留在一个角度上对待。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们,有着少年们一样的爱好,有着我们这个季节同样拥有的有别于“轻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与我们又太不同了,德国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让他和我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书中可以处处看到中西文化的冲突。

在国外,老师对14岁以上的同学称呼要用“您”,人人平等,同样有看待问题或提出观点的资格。而在中国,这简直可以说是登天之难。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与地球的交流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亲爱的安德烈》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本书,渐渐溶开了两代人,两国的代沟。也让我认识到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会给我们不同的震撼力。

亲爱的安德烈阅读笔记作文

亲爱的安德烈名著读书笔记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世界读书日优秀学生优秀读书心得

我的理想是作家六年级作文

感悟读书作文500字

我的理想是作家优秀作文

关于战争与和平的优秀

安德的游戏高中生读后感500字

读书报告会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5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500字(共19篇)】相关文章:

读书报告会策划书2022-10-31

以后的母校作文2022-05-07

读书报告会开场白2022-09-07

外国名著读后感500字2023-12-12

《战争与和平》电影观后感500字2023-06-24

春游改期以后作文2023-01-21

同学受伤以后的作文2023-05-18

国旗下演讲稿500字初中2022-11-21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总结2023-01-01

获奖以后作文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