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精选18篇)由网友“谷噜噜”投稿提供,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方便大家学习。
篇1: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700字
Journey 宁之白
十一假期归来,但心情还是停留在假期前的期盼和假期中的快乐。恍惚间竟又一周溜走,也许是闲下来的时光过得快。
今天终于把计划中要读的龙应台先生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完了,也终于明白这本书为何如此经典。36封来往家书,她与大儿子安德烈推心置腹的诉说与质问,一桩桩,一件件,哪件不是我和我们所经历或在经历的日常。
论个人,他们聊个人的信仰、自由和理想,这些字眼像是穿越千年来到我眼前。从打算留在这个城市的那天起,我们要开始奋斗,为房子,为谋生,为立足,而渐渐与故乡等这些字眼好像断了联系。家里人以我为荣,但褪去看似光鲜的外衣,内里的'煎熬只有自己知道。日渐麻木的内心,对这些字眼不再敏感。忽然读起18岁的人信中这些字眼,唯忆起少年不更事之时。
论家庭,可能书中的安德烈还没有到这个地步,不知现在的他会跟母亲聊家庭的事情吗。想想我们二人之家成立半年以来,和以前的二人生活并没有任何改变。张先森每天都在窗外的楼灯快灭完的时候回到家,比之前更辛苦。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而能替他做的只有准备好水果倒一杯水。想起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想象自己以后的样子,一定像电视里那些厉害的人,为身边的人撑起一片天,能够让父母不再操劳,能够和自己爱的人一起享受生活……原来,生活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论社会乃至这个国家,我理解龙应台先生的经历让她没有那种强烈的爱国感,我也羡慕安德烈生在一个和平美好的年代。我也算是,我见证了这个国家的昌盛,我爱这个国家,但出身草根,也见过底层的穷苦人,也庆幸我对他们保持着一种清醒的同情心。现在的工作,让我进入一个新的圈子,看到不一样的事情,也对这个社会运行有了更多认识,最深刻的感受是,很多事情不是靠一句话的浪漫情怀就能改变的,只凭一个人,力量太有限。
我也相信龙先生所说的,“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愿你出走一生 归来仍是少年。
篇2: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这本书以写信的形式写出了母亲(龙应台)与他的儿子安德烈的故事。 这本书对我的震撼很大,龙应台生下儿子安德烈后,把他送去德国接受德国式的`教育,母亲由于事情多而回国。不久,龙应台开始给安德烈写信,并要求安德烈回信,去讲述自己一天所发生的事与感想,没想到安德烈竟然坚持了下来,完成了35封信,加上龙应台的信共70封著成此书。 母亲永远是母亲,不论自己的孩子长到多大,都只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我认为,母亲与孩子应该平时多沟通,让母亲去了解孩子的想法,避免产生代沟。 母亲是伟大的,当你要求母亲给自己买一包薯片或路边小贩卖的食品时,母亲也很想给你买,让你尝尝这些美味,但这些食品都对身体没有好处,有的甚至有添加剂,对你的身体不好,所以,你一定要体谅自己的母亲。只有她,才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李沛锴 A8
篇3: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在这本《亲爱的安德烈 》的书中,我知道了香港文化和德国的差别,但是安德烈,却不这么认为香港文化比德国文化的差,我是从菲力普给你的来信上知道的。
他说:香港是超级大城市,德国的克伦堡是美丽小镇,这当然差别够大,可是我觉得最大的差别还是人的态度,差异实在太大了。我看的这里就感到奇怪,为什么香港和德国的态度差别很大呢?我就抱着期待的心情, 继续往下看。原来是这样的,菲力普说:你去过深水湾吗?那里常有人烤肉,整个下午,整个晚上,香港人在那里烤肉、谈笑,笑得很开心。可是安德烈却说香港没有咖啡馆,MM说她买了一堆书,到处都找不到咖啡馆,很少。跟台北和欧洲城市差很多。我想反问:那在德国怎么样下午四点去找餐厅吃饭,吃得到吗?大多数德国餐厅,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是不开门的。或者,你在德国晚上跟朋友去吃夜宵,包你自认倒霉,街上就像死了一样。
总体来说,菲力普喜欢香港,香港比较容易交朋友,香港人比德国人开朗。香港最珍贵的地方就在,他有完美的制度,而且个人价值被放在很尊贵的地位。
我喜欢读你和安德烈的来信,尤其是你们谈论香港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我想问各位,谁说香港没文化!
篇4: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寒假,读了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合作写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受益匪浅。整本书我读出了两个词,尊重和自由。
龙应台对儿子的尊重和儿子与母亲交谈的自由,颇让我们感动与羡慕。我们常说,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可是能做到的家长又有多少?龙应台女士在这36封家书中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记得书中这样叙述到,龙应台非常讨厌自己的儿子吸烟,每当他吸烟的时候,都想狠狠地训斥安德烈,但终于还是忍住了,理智告诉他,安德烈已是成年人,他有选择的权利。而我们做家长的和龙女士所区别的,就是我们面对这样的行为,常常忍不住训斥孩子,甚至对他们大打出手。因为我们恐惧,恐惧孩子走弯路,恐惧孩子走向我们所不希望的道路。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甚至亚洲的传统教育方法。《独立宣言》一文中写道:
一天,一些中国大陆记者来采访龙应台,她的二儿子菲利普恰好在跟前。朋友刚离开,菲利普便说道:“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女的华人朋友的特征?”
他说,“就是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却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
从这可以看出,在我们中国,甚至亚洲传统思想中,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跟前都是孩子。这也是我们做父母的常常不尊重孩子的原因之一,因为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其次,龙应台女士对于孩子的尊重还表现在,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平庸”。作为中国的家长,我们常常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形当中,便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孩子和安德烈一样,害怕自己的平庸,害怕自己所获得的成就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这里,很喜欢龙应台女士给安德烈的这样一段话与家长们共勉: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这两句话使我醍醐灌顶,因为我也是一名家长,我也渴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不平庸,但是对于不平庸的意义,我理解的很狭隘,能上一流的大学,能有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其实,正如龙应台女士对安德烈说的“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其次,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冲击就是安德烈在母亲面前是自由的。从书中可以看出来,安德烈,想谈什么就谈什么,毫无顾忌,就像对待自己的同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即使说得有些过分,有些无礼,对方也不会因此而大发雷霆。记得,第14封信,《秘密的、私己的美学》中,安德烈在和妈妈讨论音乐,说了这样一段话:
“拿着曲子和同样有兴趣的朋友分享,大伙一起听,然后会有无穷无尽的讨论,讨论歌词里最深刻的隐喻,和最奇怪的思想观念,那真是不可言传的独特经验——我不能给你解释,因为那种经验是只为那一个时刻和气氛而存在的,就如同那些歌曲本身,不可言传而独特。”
又在结尾时这样写道:“我不知道你要怎么回复我这封信,因为你不是乐迷,但是,MM,你‘迷’什么呢?你的写作,或者文学,所带给你的,是不是和音乐所带给我的一样,一种独特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窥探的一种秘密的、私己的美学经验?”
这哪是和妈妈对话呀,这就是和同龄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在探讨自己的隐私。
真好,通过这样的对话形式母亲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儿子,儿子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篇5: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从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大多数父母和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一样,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和阻隔,而横在他们之间的这堵无形的墙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和年龄的差异造成的,安德烈代言的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而龙应台则代表着五十岁上下的父母辈,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品味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冲突。不过,可贵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并没有让他们之间的代沟越拓越宽,而是以书信的方式坦诚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龙应台由此进入了一个二十岁少年内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其实,就像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的故事一样,父母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代沟、阻隔甚至情感冲突,但两代人之间其实完全可以像朋友一样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坦诚交流,互相了解包容。父母辈不要总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代替孩子去看世界评社会,孩子们也不应把自己内心的小宇宙隐藏起来,不要总以为自己的世界与父辈们格格不入。十八岁的我曾经也认为自己的世界父母是永远不会懂的,也没必要让他们了解。现在,二十岁渐显成熟的我回想起自己十八岁时的那些想法和做法,其实真是那么的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如果说我那时候能主动打开心扉,让父母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遇事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那么我以后的人生轨迹或许会转变,当然是向好的方向转变。
除此之外,书中“独立宣言”一章中菲利普(龙应台的二儿子,十六岁)对于自己妈妈及她朋友们的某些做法感到不满尤其引起我的共鸣。有几次龙应台带着菲利普到外面与她的朋友见面,又或者是朋友来他们家做客,这时候朋友们总会首先看菲利普一眼,然后转而望向龙应台,笑着向她询问菲利普几岁啦,读几年级啊,懂几国语言啊等等,仿佛以为菲利普还小不懂得回答这些问题,又或者是菲利普辈分小不够资格与他们对话,应该让大人来为他“代言”。这种行为其实在我们身上也一定发生过,我就经历过好几次,饭局上一些大人总是当着我的面向我爸妈询问关于我的一些问题,望也没有望我一眼,更可气的是我妈妈有时候竟然还会在我刚想发言时主动“抢答”,脸上竟然颇有几分自豪得意,我那时候真想夺门而出,为什么要忽视我的存在呢?难道我一个大学生还回答不上你们那些“高深”问题?而妈妈你为什么总要为我“代言”呢?就因为我辈分小,没有说话的地位?你们说我在面对生人时不会说话,不敢说话,天啊,你总是这样为我“代言”叫我怎么打开话匣子啊?还有,你们谈的总是房子、车子、票子、关系,官场,乐此不疲,你叫我怎么好意思插话,和你们畅谈一个二十岁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啊?
书中另一个有趣的情节是有一次龙应台和菲利普还有她的朋友去郊外游玩,朋友想去上厕所,便顺口问她读大学的女儿要不要上厕所,这时龙应台也想上厕所,便也顺带问菲利普要不要上厕所,结果这一举动引起了菲利普的不满,他向妈妈说:“第一,这种问题,不是对三岁小孩才会问的问题吗?第二,上厕所,你不觉得是件非常非常个人的事吗?请问,你会不会问你的朋友”要不要上厕所“?是怕我尿在裤子里吗?”结果弄得龙应台无言以对。也许在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里,自己想上厕所时叫上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去是很平常的事,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关心,但菲利普所说的也不无道理,这也可以理解为菲利普不愿自己母亲过于关心呵护自己,他要自己独自飞翔,而不愿永远活在妈妈的襁褓中。
写到这,我想起了发生在我们家中的一件事。今年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在酒店吃年 夜 饭,酒足饭饱之余,我爷爷突发奇想,建议我们一家人明天一早去郊游。三叔听后,便问了他的两个儿子明天一早有没空一起去郊游,两个儿子异口同声说太早了不愿出去。这时爷爷不高兴了,他以命令的口吻说道,不行,这是家里少有的聚会,明天一早你们必须去!话音刚落,轮到三叔不高兴了,他反驳道,孩子去不去是他们的自由,你怎么可以强迫他们去呢?结果两人为此争吵不休,弄得最后好好的饭局不欢而散。其实,爷爷和三叔的意思我都理解,爷爷的意思是既然是一家人就要有长幼辈分之分,要有家庭礼节,辈分小的必须服从家里安排,以家庭大局为重。而三叔的观点是,小孩再小也有他们自己的自由,在一些事上他们有权选择自己什么可以同意,什么可以拒绝,这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的选择,旁人就算是父母也无权干涉。照我理解,爷爷和三叔的争论进一步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和西方自由文化的一种冲突,在这里我还真的不能判断谁对谁错,家庭稳定重要,个人自由也同样重要,要我在这两者之中取其一,我还真的做不出选择。我只能说,两代人之间的价值冲突只有在彼此坦诚交流、理解和宽容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共处,交融。
最后,我还想说,我真的羡慕安德烈,他能在一个如此精彩的人生环境中成长,不到三十岁的他已经跑遍了差不多半个地球,拥有一群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但却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遇事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安德烈的人生注定充满挑战,充满色彩。我希望至少有朝一日我能走出国门,去感受外国世界的精彩,进而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上留下那么浓重出彩的一笔!
篇6: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它讲述了一位中年女子与她的儿子之间三年的通信。
这本书的语言直接让我感受到一种痛切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两人之间的感情也随着三年的通信不断变化着。其中我看到了一位想深入儿子内心,想打开儿子内心中那扇无形的大门的一位伟大的母亲。然而与这位母亲相对的是一位对母亲所做的一切不屑的儿子。但是伴随着母亲的不断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的为了稿费而写,直到最后纯属想跟母亲谈心。
在书中有一个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或许许多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信念、家人之间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流者,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的那些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但却永远做不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会被我当做唠叨。我只顾着自己,却不顾父母的逐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背后,有一双关切的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渴望着你回头看看她们。
龙应台用她那优美并带有色彩的语言向我讲述了父母的无奈与辛酸,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家,在等你……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给我的印象就是母子之间的亲密家书,原本儿时的情深,却成了现在的冷冷淡淡。让我们来看看这位传奇母亲――“龙应台”,是则样和儿子“安德烈”恢复原本的纯真、幸福的亲情吧!
三年的不断通信简直是不可思议。这本书的语言文字让人感到一种痛切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一个是帅气、年轻的儿子,一个是在渐渐衰老,想与儿子一起找回往日亲情的母亲。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不断的变化。让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亲情这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反的是一个青年对母亲的不屑。可随着母亲努力的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只为了稿费而写的单纯,到想要和母亲真的交谈而改变。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内心,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新年、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流着,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生活中的我,我常常会嫌饭菜难吃,水烫或太冷……再想想母亲的付出,又会有一丝抹不去的痛楚。
虽然我懂的那些孝敬母亲、懂事、担任起家的重任的大道理,却永远望不可及,父母的一句关心问候,会被我当成成年人的唠叨,拒之入耳。我只顾着我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背后,有着一双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待着渴望你回头看着他,扶她一把,暖他一辈子!
其实你不可能陪在父母身边一辈子,父母也不可能陪你一辈子,可能他们会在某一时刻忽然的离你而去,所以不要再把孝顺放在嘴上,多多陪着他们。你所能给予的,不是挂在嘴上的孝顺,让他们快乐一时,伤悲的无底深渊,是因为你不是为了孝顺而孝顺,来让自己心安;其实不久之后你会后悔自己为什么不能坦诚相对。。所以趁现在不要把他们的日子一天天减少而是一天天的增加,因为父母永远都在你的身边。龙应台温文尔雅、亲情流动的优美色彩文字与父母的辛酸与无奈;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人在家等着你。――不管她有多老、多累、多苦,他都尽他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极限,他也会努力着不放弃的去做,记住他的好只为你,他,不曾后悔!不要嫌他对你冷,只是他暖的时候,你一直冷得刺骨!他是让你去锻炼,学会照顾她,暖他一辈子,等他暖你,那就吃了。她暖的永远是你!――爸,妈,我爱你们!
篇7: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母子通信三年,两人重新变成朋友,在龙应台先生的《亲爱的安德烈》中,我看到了一对与众不同的母子。
在这本书里,只有36篇长长短短,絮絮叨叨的书信。然而,龙应台却将安德烈所遇到的问题不偏不倚,毫无掩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我看来,再也没有什么话题比书中的话题更真实,再也没有什么沟通比龙应台与儿子的沟通更动人了。
“信迟了,我和朋友去旅行了3个星期……别埋怨,儿子18岁了还愿意和你写信,你应该得意了。”书中这样的句子数不胜数,当我读到这样的句子时,总会为儿子和妈妈说话的语气感到惊讶。随即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当龙应台兴致勃勃地点开儿子的电子邮件,刚看前两句,还松了口气,接着看就开始埋怨儿子不懂事让自己担心,当看到最后两句后就坐立不安了:“没错,我们在黄金时代里,生活的信条就是性、药、摇滚乐”。
这样的话儿子也敢说,而且是对着母亲说,外国真是这样开放?上次上生物讲到生殖系统时,老师都不出一言,只是让我们自学?更别说这么多的敏感字眼,简直是大逆不道。不吃爆栗,也要挨一顿训吧?
出乎意料的是面对这样的情形,龙应台慎重地选择了沟通,她立刻回了一封他们通信以来最短的信:“请你告诉我,你信中的“性、药、摇滚乐”是现实还是隐喻?”在经过了几个胡思乱想的不眠之夜后,她收到了儿子充满讽刺意味的回信:“能不能拜托你,不要只和我谈大知识分子的话题。这当然是隐喻,生活中有许多乐趣,药可以是酒精,也可以是足球或任何让你全心投入、尽情燃烧的东西。”。
尊重孩子,去理解孩子,才达到了母子的沟通,避免了母子之间的情绪对立。
有一次,安德烈写了一堆关于摇滚和嘻哈的历史,然后得意地说:“你听不懂我的意思,对不对?我们的代沟就在这里。”龙应台马上回信给儿子,恶补了一顿关于摇滚乐和嘻哈的知识来越过儿子所说的代沟。
真是一位睿智的母亲。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让那个已十八岁,冷冷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接纳他。以至于马上赢得了儿子心悦诚服的表态:“我和我的母亲有了连结。”
可很多时候,我那当老师的父母一点都不懂得这些,除了给了我吃穿,便硬逼着我埋头苦读。当我说说LOL,听听E神的歌,不是遭白眼,就是用更多的作业来限制我。
进走孩子的生活,倾听我们的声音,才能顺利的沟通。
其实,青少年和父母总会或多或少产生一些代沟,为什么就不能像这对母子一样,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呢?为何不可以像朋友一样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家长不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帮孩子做出一切的决定;孩子不再是畏畏缩缩,而是畅所欲言,把自己所想的像流水一样倾泻出来。因为只有在尊重与沟通中,孩子和父母才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宽容,互相影响,互相激励,才会有更融洽的父子或母子关系。
在我们身边,许多家长信奉“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或“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较少看到父母在孩子“放浪不羁”的时候先去尊重我们,与我们坐在一起耐心地沟通,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究竟在想什么,然后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实施。如果我们的父母都能像龙教授一样该有多好。
尊重与沟通,这个最容易被养育的辛劳所掩盖的母亲的最重要的工作,龙应台在不断地努力实践中做到了。她真是一位智慧的母亲,她让我懂得了生活中如何去尊重,如何去沟通。
篇8: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我很惭愧,自从离开学校上班后,很少这样安静的看完整本书了,感谢老师安排了这次亲子阅读,有幸读完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同为母亲感触颇多。这本书是龙应台和读大学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书信集,为了了解安德烈,龙应台决定和安德烈互通书信,在征得安德烈的同意下,两人一坚持,就是三年。在36封来来回回的信件中,母亲慢慢走近了儿子的世界;在36次来来回回的争论中,儿子逐渐了解了母亲,而作为读者,也在这36封你问我答、我争你论的信件中,逐渐澄清了两代人的人生观以及东西方的文化区别、思维区别,因为这不仅是两代人在对话,更是两种文化在对话,很能引起共鸣的一本书。
不过很可惜,据我观察,儿子你并没有认真去看这书本,只为完成作业――摘抄。龙应台与儿子之间存在的问题其实也存在我俩之间。全书最触动我的是“独自宣言”那章,其中安德烈的一段话印象深刻:“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与方式,还是把我当成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与’。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你并不明白,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是的,我相信这是大多数像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的心声,你们渴望独立,你们也知道父母爱你,可是,却并不喜欢父母”太爱“你,你们觉得这种”爱“令你们透不过气来。14-18岁是快速成长期,这时成长的不仅是个头,更重要的是思想。对于孩子来说,父母这个时候的任何关心和关怀,在你们来说都是唠叨,烦不胜烦。我自认为在养育你的过程中,还是采取的”放养“态度。像平时QQ空间你对也我们加密;跟同学网上聊的火热,满脸讨好地问你聊些什么,即使你别有深意的瞄我一眼一笑置之,搞的我像《小红帽》中的狼外婆似的,很尴尬,我也从来不深问,也不会去想方设法地探询,因为想想当年,妈妈我何尝不是对大人们敬而远之,和同伴儿却有说不完的小秘密。妈妈对你是开放的、尊重的,但是我又无法除去自身血液里中国传统的部分,希望你最好听我的,最好永远依赖着我。
还记得儿子你进入初中住校后,第一次不在妈妈身边了,回家后特别不习惯,跟你通完电话会哭,那个整天腻在我身边的孩子不见了,心情极度失落!我知道长大后的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独创世界,这来得太快了!初中、高中、大学,你真正陪在妈妈身边的时间少之又少了,所以你只放假在家我很少独自出去玩,每年暑假我们也会抽时间全家出游,那些将是我回忆的最好时光!
龙应台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她说:”父母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父母啊,只是子女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而已……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就是在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母亲读到这里是多么感伤呀!是啊,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子女年幼时给他以守护,长大后给他以守望,并且,这守护和守望,还都是一厢情愿、自愿付出,仅此而已,你未必会领情。
但作为东方人母亲,我不可能做到像西方人母亲那样放任孩子你自由发展。你现在对很多问题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对妈妈的话会有诸多反驳,甚至是不削、对抗。你常说我们之有代沟,可是我自认是讲理的,我不会将自已的价值观强加于你,你也不用觉得我们之间有多么格格不入,平心静气总是可以相互沟通的。有时父母对你一些不当行为的指出未必就是一种管束,青春期总是叛逆的,当你真正成熟时回看自己会觉得当时自己是多么幼稚,所以作为过来人的我们的提醒总是有收益的,至少会让你少走弯路。
读完《亲爱的安德烈》,我认真地审视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父母之于孩子是爱,但爱不是占有,是希望,我们希望你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安分地做个拉拉队员,欣赏、鼓励、支持,而不是跳下去干预、指挥,让你去自由飞翔。我们永远爱你!
篇9: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一次去新华书店,看到了书架上的一本书,作者的名字吸引了我――龙应台,那是我们期末考试时课外阅读的作者啊,我对她的了解不过在于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安德烈,一个叫菲利普,而这两个儿子都十分会做菜。怀着对她的兴趣,我从书架上取下这本书。
刚回到家,耐不住的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页。封面上有一行字“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原来,这里面是家书啊。我暗自想到。一本好书,就像一种迷香,吸引你,不断诱惑你看下去。我就抱着这本书,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看了许久。
平常看书的习惯让我一气呵成读完了这本几百页的书。读完了书,似乎还意犹未尽。书中的安德烈18岁,与母亲在报纸的专栏上写家书,并一直坚持了3年。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她小心翼翼地从书信中那些只言片语内和孩子交流,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而安德烈,与母亲讨论天南地北的事,在有不同见解时与母亲有理有据地争执。看到一些政治上的事我也很好奇地询问爸爸是怎么一回事,仿佛这样就更能读懂他们在讨论什么一样。他们谈论是事情在我眼中都是那么有意思,比如在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独立宣言》,我看到了一个好笑的场面。一位母亲询问自己二十几岁的女儿上不上厕所,龙应台正好也要去上厕所,也顺便问了一句菲利普,没想到菲利普非常质疑为什么自己的母亲要问他这个问题。这在我眼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比如,当我想上厕所时,如果妈妈在我身边,我一定会问一句,你上不上厕所?可是在菲利普眼中,他却难以理解。他认为这种问题是对三岁小孩问的,并且这是一件很个人的事。也许是我还小吧,并不能体会,如果我的同学在我旁边,我仍然会这样问一句。当然,这同学一定要是女同学。也许这是因为东西方国家的差距吧,在西方国家的孩子更独立一些。在他们那里,只要满14岁,老师便要用“您”称呼自己的学生。而我如今也满14了,想想我的老师要是称呼我为“您”,不禁打了个冷战,真是想都不敢想。也许在中国的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一个“孩子”,不管他们的年龄是否能算得上“孩子”。那么我想西方国家的孩子等成年之后,父母对待他们,应该就像对待一个与自己同辈的大人一样了吧。这就是他们的独立宣言。
看完一本书,我像是洗了一个热水澡一样舒服。36封家书,里面无不透露着孩子的自主以及母亲的尊重。也许我还未真正读懂这本书,毕竟有些事我仍然不是十分明白,不过,一本好书,是可以不断去翻阅,去品味的。爱就像流水一样柔柔地流进你的心房,即使书中并没有那么明显的流露,我但仍是能品味出那份亲人间的爱。
篇10: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放假这几天在家一直在读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提起龙应台,大家应该都会想起这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渐行渐远。”这段话说出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疼点,我们这一生中,被父母目送着,我们又目送着我们的孩子!
选择看这本书的理由可能是出于好奇。因为在当今社会,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交流的工具的时候,为什么还会有人用信来交流?也许就是带着这样的疑惑我选择了先阅读龙应台的这一本《亲爱的安德烈》,为什么他们母子会写信,而一写就是36封?
原来因为工作关系,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十四岁时离开欧洲到台北,等龙应台再次回到儿子身边时他已十八岁,四年没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们之间有了一堵无形的墙,她发现儿子爱她却并不喜欢她,所以她决定用写信来了解她的儿子。
从这么多封信中可以看出安德烈是个幸运的,自由的人。书中的他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她不像其他母亲那样给他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许。相反的她认为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母亲她也无权干涉。龙应台用书信的方式来了解儿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放下作为长辈的架子。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儿子交换彼此的想法,这正是我们学习之处。
希望天下的父母和孩子们之间都能多一些沟通和了解,少一些责备和批判。
篇11:安德烈有感精选
安德烈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儿子,一个中德混血的可爱大男孩。阳光帅气,乐观开朗,自由独立,不受约束,最可贵的是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绝不随大流。
因为国籍地域文化年龄等方面的差异,龙应台担心自己和儿子之间会越来越陌生,于是想了一个办法:跟安德烈约好彼此书信往来,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告诉对方,让对方知道你在做什么。她也深知年轻人可能难以坚持,所以告诉安德烈,把写信当做写文章一样完成,会有稿费哦。于是就有了这本《亲爱的安德烈》~
全书以三十六封书信组成,其中也参杂一些读者的来信,但主要以他们母子的书信为主。内容非常丰富多彩,涉及的话题有政治、经济、文化、战争、艺术、美学、旅游、体育、社会道德等等。从一来一往的书信交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智慧的妈妈和一个可爱的儿子。
不少读者纷纷写信给龙应台和安德烈,表示非常羡慕他们母子之间的这种感情,无话不说。而回顾自身,有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几年不和自己说话了,不懂他们在想什么;也有的年轻人抱怨自己的父母总把自己当小孩子一样管得死死的,什么事都不允许做,很是烦恼。
其实龙应台和安德烈又何曾没有这种烦恼?
例如安德烈也会抱怨龙应台似乎没有见过世面,对年轻人抽烟喝酒嗑药听摇滚音乐,都表示出一副大惊小怪的样子,而这些在年轻人的世界里都是很正常的事。还毫不留情面地说龙应台的穿着打扮没有审美可言,仿佛把一个装土豆的麻包袋披在身上……
而龙应台听到儿子抽烟喝酒嗑药时,内心确实惊恐又恼火,恨不得扇两巴掌给他。以及对哪些所谓的嘻哈音乐也欣赏不来,歌词都是些什么鬼?
但是,所有的一切,她都忍住了。她不但没有表示出生气,反而默默地去查阅了很多资料,争取不落伍,多了解年轻人的世界。
龙应台的智慧体现在她善于理解和包容,很好地结合了东西方的教育理念。虽然内心很担忧孩子,也忍不住想唠唠叨叨。但她也明白,孩子逐渐长大,会慢慢脱离父母的掌控,拥有自己的想法和喜欢的事物,父母应该适当放手给他空间成长。
在众多书信中,最感动我的是第28封信,题目叫“给河马刷牙”。
安德烈觉得自己将来的事业和学历都不可能超越爸妈,问龙应台会不会因自己有一个平庸的儿子而感到很失望?
龙应台当然担心自己的儿子一事无成,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但她回信时却这样写到:“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但她又不是那种溺爱型的母亲,盲目的支持儿子做任何事。她给儿子温暖的同时,也会适当告诉他应该努力学习。那段经典的对话就出自这封信: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这就是一个母亲的智慧。虽然内心很担忧孩子,但表面上却装得云淡风轻,从容自如,给足了孩子信任和支持,以及理性的建议。这样的龙应台,实在叫人喜欢和佩服~
篇12:安德烈有感精选
离开了渔村,走到世界的天涯海角,在往后的悠悠岁月里,我看见权力的更迭和黑白是非的颠倒,目睹帝国的瓦解、围墙的崩塌,更参与决定城邦的兴衰。当价值这东西被颠覆、被渗透、被构建、被解构、被谎言撑托得理直气壮、是非难分的地步时,我会想到渔村里的人:在后台把婴儿搂在怀里偷偷喂奶的歌仔戏花旦、把女儿卖到”菜店“的阿婆、那死在海上不见尸骨的渔民、老是多给一块糖的杂货店老板、骑车出去为孩子借学费而被火车撞死的乡下警察、每天黄昏到海滩上去看一眼大陆的老兵、笑得特别开畅却又哭得特别伤心的阿美族女人……这些人,以最原始最真实的面貌存在我心里,使我清醒,仿佛是锚,牢牢定住我的价值。
作为这个历史坐标点上的台湾人,”民族主义"使我反胃--不管它是谁的民族主义。你知道,一个被长年过度灌食某种饲料的人,见到饲料都想吐。我们都被灌得撑了,被剥夺的,就是一份本来可以自自然然、单单纯纯的乡土之爱,纯洁而珍贵的群体归属感。它一经操弄就会变形。
如果你年轻却不激进,那么你就是个没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却不保守,那么你就是个没脑的人。
物质满到一个程度,就失去意义,但是我仍旧享受物质的满。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
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篇13: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龙山县人民检察院 李秋君
最初接触《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就被书封面上注明的“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所吸引,以“家书”方式成书的并非前无古人,《曾国藩家书》就是采用书信集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但是什么样的内容能够让两代人“共读”,且不显乏味,值得让人去一睹“芳容”。
《亲爱的安德烈》叙述的是作者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通过36份书信一起探讨民主、音乐、政治、恋爱观等内容,当时的龙应台已经回到台湾工作生活,而安德烈继续留在德国学习生活。文中母子两人探讨的主题以及发表的不同的观点是该书的主要内容。从她们的探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人在血缘纽带下相互牵引的感情表达方式,以及两人在不同生活背景下对待民主、文化、音乐、足球、性等所表达的不同观点。
龙应台的文字总是带着女性独有的柔美,柔美中又夹有着一种深深的理性,读起来既赏心悦目,又发人深省。相信更多的读者是被龙应台的文字感动着。她是一个温情而又不失优雅的母亲,如同所有的母亲,时刻关爱来关心儿子的饮食起居,譬如在信中叮嘱儿子不要喝太多啤酒、不要抽烟。但她又不仅仅是一个温情的母亲,她在信中谈得更多的是深入、知性的问题。她谈自己的青春岁月,谈价值观差异,谈对民族、国家、文化、道德的看法。这些从容的文字,一如我印象中的深刻、独到、优美,但少了些许的咄咄逼人。也许,是她把儿子当朋友来理性地交流;也许,岁月沧桑、丰富阅历已略略磨平了她的棱角。在文中第5封“对玫瑰花的反抗”一信中,龙应台在发现安德烈非常爱玩耍。此事如若从父辈的角度去看,大多数父母都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务正业,贪图享乐。此时父母与孩子就会产生较大分歧,但龙应台在回信中从安德烈父亲年轻时同样爱玩耍的故事说起,其父亲是为玩而玩,而与父亲同时代的自己理解的玩是“自强”、“爱国”。龙应台向安德烈呈现的是两个国别在文化背景、思想方式的不同情况下,如何看待“玩”,龙应台向安德烈承认不会玩是自己的缺点,从正面上肯定了安德烈父亲那一代的“玩”是小心翼翼的尝试,而安德烈的“玩”已经是一种自然生态。在肯定的“玩”的同时,龙应台告诉安德烈:“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济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这段文字既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玩的天性的赞美与认可,又体现出了母亲对儿子“玩”过后会带来的心态变化的担忧及丝丝告诫。此段语重心长的话语道出两个道理:一、“少年轻狂”是人的自然天性;二、十八岁的年纪,自己得为自己负责。
与母亲龙应台相比,读安德烈的信可以看出,安德烈是一个在德国自由主义背景下成长的孩子,他大胆、勇敢、个性、独立、敢爱敢恨,他的文字总是透露着对龙应台提出的'问题一种淡淡的“难以想象”、“不懈”的态度。但是这种不懈不是对上辈人的批评,而是作为在德国生活了十多年、受过德国正统教育的孩子对待六七十年代的台湾背景下母亲所经历的一种懵懂和无知展露出的不懈。而这种“不懈”是有因可寻的,龙应台的童年,文中描绘其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海边的渔村里,十八岁那年她还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不知道垃圾是要处理的……。而安德烈的十八岁,网络让他们拥有广泛的知识,社会富裕使他们习惯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这两种文化差异下长大的人本身就有差异。比如在文中安德烈告诉母亲,自己是与“国家”保持距离的文化和教育中长大,在他们的这一代人身上,很少有像母亲那个年代爱国宣传、政客操弄的情形。所以自己难以想象母亲的童年,安德烈流露文字透露出来的是自然是“不懈”;又如在本文第27封信――21岁的世界观一文中,龙应台文安德烈如何看待男女平等问题,在龙应台的成长过程中,男女性别的差异极大,而在二十一世纪的德国,男女平等问题几乎是新一代年轻人在历史书本上知晓的问题。所以安德烈回答她“你的问题我懒得回答,这个问题有够落后”。
映射到当今的中国,其实中国父母与孩子之间文化的差异、成长环境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就是父母对孩子不努力的不解以及孩子对父母总是干涉自己生活的满满抱怨。两方的对峙总是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如在自己的身边,总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努力,也总有许多孩子埋怨父母总是干涉自己的生活。如何化解这种矛盾,我想可以在龙应台与安德烈的对话中找到答案。沟通是人类建立友好关系的心灵桥梁,善于沟通需要一定的技巧。其实说是技巧不如说是一种互相理解。龙应台通过书信找到了一种好的沟通方式,通过书信,让安德烈愿意与自己沟通,通过一个月一封家书的形式持续掌握安德烈的动态以及他的思想变化,发现他的优点,了解足球对他的重要性,了解他的朋友们,了解他的生活习惯与方式,了解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在安德烈做得对的事情上积极鼓励,在安德烈在人生中可能出现碰壁的情形下及时提醒。而本文的主人公之一安德烈同样通过书信,即保持了与母亲的联系,加深了感情,又更全面的了解了母亲的成长过程。
从翻开《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开始,如同走进了两个世界,欣赏了两个世界的各自美景。在龙应台的世界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一束同时散发智慧与柔情之美的光芒,伴随着光芒细细窥探着一个人的世界,她对孩子的爱、关心、担忧、生活中的琐碎一一展现出来。她担忧不在孩子身边陪伴的自己会跟不上孩子的节奏,会渐渐变得不认识孩子。她说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实则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此她要改变她与安德烈爱的方式,所以她最终选择了用互信的方式跨越陆地与海洋,去触摸自己孩子的灵魂。在安德烈的世界,我看到了一个渐渐成长为大人并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的年轻人,他对母亲别样的撒娇方式、询问方式、探讨话题的方式以及独有的思考问题方式。其实每个子女都是渴望与自己父母能交谈融洽,能在某些问题上袒露心扉,只要具有合适的机会,父母与儿女可能出现的矛盾只需要通过合适的沟通即可得到解决。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积极寻找沟通的方式极其重要,如今的我们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父母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迫不得已外出打工,一年能与儿女通话的时间非常少,因此,每月留出那么几个小时的时间互相了解,彼此关心问候,谈的话题不需要那么严肃,长话家常也是一种家庭和谐。
在读完《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后,你会发现这本书实则横跨了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横跨了母与子的世代价值观。龙应台与儿子沟通的方式、讨论的语气、探讨的话题、看待问题的方式等等值得让当代中国下为人父母的人好好细细品读一番。而为人子女的我们,在向父母宣布自己的主权的时候,在向父母埋怨的时候,在自己孤独成长的人生路上,同样可以细细品读一番,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篇14: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500字
寒假,读了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合作写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受益匪浅。整本书我读出了两个词,尊重和自由。
龙应台对儿子的尊重和儿子与母亲交谈的自由,颇让我们感动与羡慕。我们常说,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可是能做到的家长又有多少?龙应台女士在这36封家书中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记得书中这样叙述到,龙应台非常讨厌自己的儿子吸烟,每当他吸烟的时候,都想狠狠地训斥安德烈,但终于还是忍住了,理智告诉他,安德烈已是成年人,他有选择的权利。而我们做家长的和龙女士所区别的,就是我们面对这样的行为,常常忍不住训斥孩子,甚至对他们大打出手。因为我们恐惧,恐惧孩子走弯路,恐惧孩子走向我们所不希望的道路。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甚至亚洲的传统教育方法。《独立宣言》一文中写道:
一天,一些中国大陆记者来采访龙应台,她的二儿子菲利普恰好在跟前。朋友刚离开,菲利普便说道:“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女的华人朋友的特征?”
他说,“就是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却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
从这可以看出,在我们中国,甚至亚洲传统思想中,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跟前都是孩子。这也是我们做父母的常常不尊重孩子的原因之一,因为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其次,龙应台女士对于孩子的尊重还表现在,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平庸”。作为中国的家长,我们常常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形当中,便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孩子和安德烈一样,害怕自己的平庸,害怕自己所获得的成就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这里,很喜欢龙应台女士给安德烈的这样一段话与家长们共勉: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这两句话使我醍醐灌顶,因为我也是一名家长,我也渴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不平庸,但是对于不平庸的意义,我理解的很狭隘,能上一流的大学,能有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其实,正如龙应台女士对安德烈说的“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其次,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冲击就是安德烈在母亲面前是自由的。从书中可以看出来,安德烈,想谈什么就谈什么,毫无顾忌,就像对待自己的同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即使说得有些过分,有些无礼,对方也不会因此而大发雷霆。记得,第14封信,《秘密的、私己的美学》中,安德烈在和妈妈讨论音乐,说了这样一段话:
“拿着曲子和同样有兴趣的朋友分享,大伙一起听,然后会有无穷无尽的讨论,讨论歌词里最深刻的隐喻,和最奇怪的思想观念,那真是不可言传的独特经验——我不能给你解释,因为那种经验是只为那一个时刻和气氛而存在的,就如同那些歌曲本身,不可言传而独特。”
又在结尾时这样写道:“我不知道你要怎么回复我这封信,因为你不是乐迷,但是,MM,你‘迷’什么呢?你的写作,或者文学,所带给你的,是不是和音乐所带给我的一样,一种独特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窥探的一种秘密的、私己的美学经验?”
篇15: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初中
这段时间利用午休的时间重读完此书。值得反复重温的一本书,特别是作为母亲的角色。我也在想,当孩子十八岁成年后,我有没有可能这样与孩子畅所欲言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最喜欢的还是那篇《给河马刷牙》,网上疯传的那段话就出自这篇。“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其中有一封读者来信深深触动了我。”人生的吊诡就在这儿,当时急于想逃脱的,往往是现在追忆或追悔的。“这段时间颇有这样的感受。看着儿子的模样,心里想,怎么不知不觉就长大了?还记得有一次,我出差回家,他躺在床上看到我,在床上高兴得打起滚儿来,嘴里还喃喃自语到,”妈妈回来了!妈妈回来了!“(心都化了。)这样的软软的小不点儿只在记忆中了。”我们谁没有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过遗憾呢?如果错过了他们童年或青少年期的任何一段,何不谦卑的感恩,幸好还有下一段。然后给孩子这个阶段所需要的。“是的。我以后更要学习的是--放手。
另外还有一个体会,这么多家书绝不是婆婆妈妈的拉家常,内容涵盖了对政治、民主、文化、艺术、人生等多方面的探讨。也让我意识到,要有一个优秀的孩子,优秀的母亲是多么的重要!
篇16: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初中
漫漫雪花,微风飘舞。窗外,一片含情脉脉的灯火,在寒夜里细微地闪烁。烟花滑落夜空,似夏萤,似流星——一生的等待只为一秒的绚烂夺目,奢求的并不是永恒,仅有的只是那时温存的记忆……
四年,并不太长也不太短,但足矣使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从年少走向成熟。然而时隔四年,当龙应台再次见到安德烈时亦是如此。安德烈眼神里的宁静和深沉让她感觉陌生。虽然彼此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久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
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同样,人生也不是一场没完没了的party。离散重逢只是记录下时光的脚步,人生总有一个终点,无论最后的决别是浪漫,是完满或是凄美,这沿途的风景仍会在尽头凝聚在眸中,久久不愿散去……
若是有人问我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读懂了什么?我只能说我读懂了时光,它就像是一个慈祥又严厉的老者,它会把美好的时光毫无保留地赠予,同时它也会将这美好变的短暂、耐人寻味。
时光永远不会老去,但它的消逝却悄悄带走我们的青春,岁月的流逝,独留依稀的回忆、心底珍藏……时间永远不会停下它匆忙的脚步,无法抹去的是记忆里独特的美……朦胧中仿佛又想起:满天繁星,皓月清光,海浪击石,只是——,那些晨昏相处,相濡以沫的好朋友们,从此各奔四方,岁月的尘沙,滚滚扑面,再重逢时,也已不再是原来的少年了。
篇17: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初中
她,51岁;他,18岁。她刚过知天命之年;他刚跨入成年人的行列。龙应台,华人世界具有影响力的一支笔;安德烈,香港大学经济学的学生,龙应台的儿子。
在安德烈的十八岁来临之际,龙应台认为自己失去了“小男孩安安”,用每月一封家书的方式重新认识了一个陌生的大男孩安德烈,安德烈也在互通家书的方式中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三年时间,36封家书,构成了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书中,既有母亲记录儿子成长的点滴,又有儿子看母亲的独特视角。书中,儿子对母亲“嘲笑有加”,如安德烈嘲笑母亲“买衣服从不加考虑,那些衣服像装马铃薯的麻布袋”;母亲对儿子“认真研究”,如龙应台为了了解安德烈去听嘻哈音乐。
在这本书里,我感觉最可贵的一点是安德烈与母亲对现实问题的探讨。在这方面,龙应台“坦率得近乎痛楚”。当儿子诉说自己的平庸时,她认为“对自己最重要的,不是成就,而是快乐。但快乐的工作是既能给人意义,又能给人时间。没有绝对的高贵与平庸。有时候,去做金融管理还不如去给河马刷牙。”有些家长的想法是正好相反的。也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快乐,却不知道什么是快乐,怎样真正的快乐。这就是龙应台的高明之处。其实,每一位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读书。龙应台当然希望安德烈学习用功,但他认为,学习为的不是出人头地,而是为的以后有选择,能选择那些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曾几何时,我也想过“我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赚大钱……”看了这段文字以后,我感觉以前的想法是多么愚蠢。像庄周厌恶仕途而辞官,像奥威尔为自己警察的身份感到罪恶而写出了《1984》,像马云辞掉教师工作而创建了阿里巴巴……这些人都是选择了让自己觉得快乐的工作,所以让后人记得。
龙应台的文笔以豪情万丈而闻名,又因为她的书卖得极快,掀起了文学界的“龙卷风”。但不管再大的风暴,风眼处总是出奇的平静,云淡风轻。龙应台的这36封家书,如同把孩子放入了最温柔的风眼,一边阐述,一边倾听,读后令人感到温暖与感动。这些,都与批判无关,与尖锐无关了。
篇18: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800字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亲爱的安德烈》的主人公之一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她这样说。
看了这本书,我不由自主地跟随他们书信的印迹,开始了一段心灵之旅。
这本书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为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是啊,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像他们母子一样无法聚在一起。有的母亲为了生存离家弃子,外出打工赚钱,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有的母亲因为意外事故或是疾病缠身,离开了孩子,亲人再也无法相守;有的孩子尚未成人便外出打拼,早早地脱离了母亲的陪伴。所以,现在的孩子与母亲之间的相处时间越来越少,距离也越来越远。渐渐地,母亲已不再是最懂孩子的那个人,她已经渐渐远离了孩子的心。
母亲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共同找到一个透着天光的窗口,透过36封电子家书,两代人开始了“打开天窗说亮话”。他们通过书信诉说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有玩笑话,有关心与在乎,但更多的是相互坦诚的交流。
我想,对于许多人来说,书信也许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36封家书里,让我最有感触的是第四封信——《年轻却不清狂》。这封信是安德烈写给龙应台的,里面讲述了他十八岁的生活。他的十八岁也正是我们所向往的自由、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是一种没有大人管教的有些放纵的时光。对此,龙应台在回信中给予了理解:“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玩,也同样是在达成一个集体的意志”。但她也同样给予了提醒:“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却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在闪避道路上的荆棘。”——深沉的母爱渗透在每个字眼之中。
爱,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无非就是家人、朋友给予的温暖与体贴,它更多的来自于家人。在看完《亲爱的安德烈》之后,我才明白,当两个无法经常待在一起的母子,对爱的理解也是完全不同。
而且,即使是长久相处在一块的母子,其中的代沟也赫然存在。就如现在的我和妈妈,我们每天都会见面,这样的无间无疑是件让人羡慕的、特别幸福的事情。有时我也会惹妈妈生气,平时别看我大大咧咧的,但每当事情过后,当时觉得理直气壮的我,内心其实还是很后悔,都希望下次自己有更好的表现,让妈妈觉得欣慰。
是啊,随着时间的流逝,成长中的我们渐渐明白,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我们却总是忽视他们的辛苦,把这些无私的奉献看成理所当然。扪心自问,我们为父母做了什么?时间的变迁,带走了父母还来不及挥霍的年轻,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沧桑。感恩,理解,支持,帮助……趁我们现在还与母亲在一起,好好沟通,别让母子关系再次生疏。
在人生这个过程中,尽管我们要遭遇未知的艰难险阻,尽管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我们要珍视亲情,善于沟通,把父母丰富的人生经历分享,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中的真、善、美!
爱,只是十个笔画、两个拼音拼成的一个字,只是四个字母组成的一个单词。但正是这个简简单单的字,却蕴涵着很深的含义。不能轻易看待任何一个平凡的事物,或许就是因为平凡,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不再平凡。
爱,是一场心灵之旅。
★ 《娜塔莎》教案二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精选18篇)】相关文章: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总结2023-01-01
有意义的书的800字读后感2023-11-18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500字2024-01-30
读者读《战争与和平》有感2024-02-15
龙应台作品的读后感2024-02-20
读《让他安静地离开》有感2022-05-06
八年级语文作文读狼图腾的感想2023-10-30
观《安德的游戏》有感2022-04-30
读战争与和平后感2023-05-26
独立宣言优秀作文202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