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剧情片《何以为家》观后感(共20篇)由网友“年糕小豆汤”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黎巴嫩剧情片《何以为家》观后感,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黎巴嫩剧情片《何以为家》观后感
与两友在纽约film forum看黎巴嫩导演Nadine Labaki新片《迦百农》,戛纳评审团奖。一友哭得很惨;我极力克制与分析,也有一段没忍住眼泪(似乎是第一次出现监狱那场,感觉到了、读导演访谈也印证了,那是真的监狱、真的犯人,很多孤苦无依的小孩,很多“非法移民”,大概是这种真实的惨令人难过)。
与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与《小偷家族》一样,关于贫困家庭、关于父母生了孩子却不养护或无能力抚养给孩童造成的痛苦与创伤。而在黎巴嫩,因为多年战乱,及近年的叙利亚战争——难民绝大多数都由发展中国家接收,如黎巴嫩和土耳其。近年黎巴嫩已接纳超过一百万的叙利亚难民,而扮演主人公Zain的12岁男孩Zain就是叙利亚难民,已随父母在黎巴嫩生活了八年,没有学上,在街头长大,艰难度日,从未睡过真的床,全家人挤睡在地上——也明白为何片中多次出现全家人拥挤睡眠的镜头,皆来自真实。Zain因为这部电影获得一个难民署的注意,已全家移居挪威,终于睡到了真正的床,也开始学读写。
而成千上万在黎巴嫩或巴西贫民窟或美墨边境“骨肉分离”的孩子,并没有像Zain那么幸运,依然挣扎在饥饿中、置身于战争、政治体系、街头或父母的暴力之下。Labaki怀孕期间更加留意贝鲁特街头巷尾的穷孩子,他们乞讨或作童工为生,她花三年时间调研,采访这些流浪孩童,了解他们的境况,让他们的真实经验说话。她与摄制组在街头找到Zain,找到叙利亚难民女孩Maysoun。也找到Rahil,那位埃塞俄比亚非法劳工,及婴儿Yonas(她现实中是女孩)的真正父母,而他们,拍摄之后也真如电影中一样被逮捕。
因为他们表达自己的真实经验与情感,有颇多现场发挥,比如Zain追着妹妹Sahar跑那段,他忽然跑起来,全摄制组都跑起来,于是有大段纪录片般剧烈晃动的手持摄影长镜头。实景拍摄,真实人们,所有力求导演不干涉的真实性使得职业演员出身的Labaki认为自己在片中出现不妥,只给扮演Zain律师的自己几个简短镜头(依然有点违和感)。影片拍摄六个月,素材五百小时,初剪12小时,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剪到现在的版本两个小时,但感觉最后半小时还有剪裁的可能。Labaki与丈夫(也是本片作曲)Khaled Mouzanar抵押了房子才获得资金拍摄此片。音乐在后半段偶有不克制之嫌,再少点煽情力量会更有力。
《迦百农》以法庭戏结构全片令人想起伊朗导演阿巴斯《特写》;关于这个战乱中儿童承受成人之罪的令人惊异与心痛的小男孩又令人想起罗西里尼的《德意志零年》。“Capernaum”(迦百农)原为圣经中一个地名,阿拉伯语意为“混乱”。这些最易受到伤害的孩子怨恨自己为何被带到这成人制造的人间地狱……这些令欧美观众认为匪夷所思的“奇观”,也被有些影评人批评为“poverty porn”,导演对这种cynicism不以为然,她说:“应该走出你写批评的咖啡馆,到真实世界去看看”----很遗憾,绝大多数写批评的人都不会去到贝鲁特,看到他们认为惨绝人寰到虚假的“奇观”真的是那里的日常。真正的Zain认识小女孩12岁被迫结婚或被卖,儿童被强暴、被虐待……这样的电影,不需要多高深的哲理或技巧,这样有切肤之痛的题材、这样真切的关注、这样并非猎奇的态度,就值得推荐。当很多人从欧洲视角妖魔化叙利亚难民,我们可以从近乎难民“发源地”理解他们的苦痛,而身在充当了战争灾难催化剂的美国的影评人却鲜有人提到此点,只狭隘地解读为个体卖惨故事。
《何以为家》观后感影评
法庭上,十二岁的男孩赞恩向法官状告他的亲生父母,原因是,他们给了他生命。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举动?故事中,赞恩的父母在无力抚养和教育的状况下依然不停生育,作为家中的长子赞恩,弱小的肩膀承担了无数生活的重压。当妹妹被强行卖给商贩为妻时,赞恩愤怒离家,之后遇到一对没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强生活。然而生活并没有眷顾赞恩,重重磨难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
看完这种类型的影片后,我们必须自问的三个问题
1 我们看这类“边缘底层视角”的影片之后究竟应该明白什么?
2 身不由己的作恶者(影片中卖掉女儿的父母)应该受到惩罚吗?
3 人该如何面对阶级和个人命运问题?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影片本身。
主角赞恩的故事其实很有层次感。影片一开始直接的制造差异和矛盾,给人的感觉像是一部写实的印度电影的开端。近年来看的如《神秘巨星》式的影片,所采用的故事模式一般是“遭遇挫折—反抗—更深层次的挫折—成长后反抗成功”,假如将其模糊化,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当成是英雄之旅理论的模板。
然而这部影片是有区别的,针对主人公赞恩,故事的发展模式是“反抗矛盾—出走—回归—再次反抗”,他们的不同点在哪?
赞恩从一开始就是个成熟的孩子,影片的开端我们看到他四处工作、照顾小孩、处理家事,甚至帮助妹妹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理期。从他懂事开始他就没有享受过一个孩子应有的宠爱和权益,他早已深知体制和现实如同大山一样横亘在自己面前。许多其他影片也采用边缘孩子的视角,这些孩子在成长中从幼稚到成熟,逐渐理解这个世界的差异。而比起他们,本片则更为残忍,因为在影片的开端,这个孩子已经是伤痕累累的反抗者了。
以前听过一句话:“孩子就应该是孩子本身,而不应该当成是‘成为大人’的预备时期”,片中的赞恩显然从来没有成为过孩子。在现实的压迫下,无论是被迫工作的赞恩,还是被卖掉换取好处的妹妹,都成为了一种目的或是工具。孩童关于“人”的那部分被抹去了,这第一幕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边缘世界中孩子的异化问题。
妹妹看向赞恩的表情
最让人心疼的两个点,一个是自顾自把坏男人送的东西扔进了垃圾桶,这是一个十二岁孩子的独立判断,无论多困难也在执着的用自己的方式作出反抗,这照应了后来入狱后扔掉母亲送的东西。第二个是回到家与坐在那个坏男人旁边的妹妹交错的眼神,妹妹是如此依赖他而他却无能为力,只能挥舞自己娇小的拳头,但改变不了什么。
第二幕“出走”的核心则是孩童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相继唤醒。在家的时候,他是一个承担家庭责任且要保护妹妹的“大人”,而出走后才发现,他还处在会被蜘蛛侠老人吸引的年纪。在游乐园里他脱去了设施中女性模型的外衣,使其露出乳房,没有身份证明的女人哈瑞看到了这一幕。这么做并非是这个男孩恶作剧,别忘了这发生在与残忍的母亲发生冲突之后。赞恩没有真正被“哺乳”过,他在潜意识里寻找“真正的母亲”,从来没有体会过人性与爱的他想在外面的世界寻找一种庇护,这是孩童的原始本能。哈瑞也明白这一点,就把他带回了家,他首次获得了庇护。
潜意识中寻找哺乳
哈瑞被捕后,赞恩带着她的孩子尤纳斯开始了流浪,他开始明白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庇护只能是暂时的,自己必须长大。
在家的时候,赞恩是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对抗他认为不正确的事情,他是这个体制和恶劣环境的第二级受害者,他的反抗对象更多的是对他的父母。而在出走后,他却真正需要承担起责任,从此刻起他的角色转换成为了“父母”,成为了这个环境的第一级受害者,他这次不是要面对家庭中的妹妹被送走,而是要在残酷的现实中活下去,面对的是血淋淋的存亡问题。
在获得母亲、获得庇护后,沉重的责任让他真正社会意义上的长大了。
第三幕“回归”有我认为影片最出彩的点,他成为了尤纳斯的“父母”后终于发现了自己面对社会时也是如此无能为力,他被逼无奈把尤纳斯交给了男人,如同他自己的父母将妹妹送走一样,到头来还是保护不了谁。送走尤纳斯后在理发时哭泣,就和哈瑞一模一样,因为理发台上的镜子能完整的照出自己,看到自己的软弱和无能为力。此刻他才真正明白,他不仅被父母抛弃了,还被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抛弃了。
回到家中,发现自己是失去至亲的人,是没有身份证明的人,是在哪里都没法活下去的人,而这一切在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决定的,这就是命运的残忍,这不过是上帝的一场游戏,而自己却毫无理由的吞下所有苦果。
倒叙手法,影片的最后和开头连在一起,“我要起诉自己的父母”,他起诉的真的是父母吗?是有的,但不止这些。因为父母的愚蠢和无力也是这个体制的一部分,妹妹的死亡也是结构性的死亡,是社会的压迫和命运的侵袭将他们变成这样的。比起起诉,更像是一种质问,质问他们的愚昧,质问体制的残忍,质问这个巨大而又荒诞的世界。
所以在我眼中,这部电影是通过“孩童的异化—孩子的依赖和责任意识的相继唤醒—接触到更深层次的社会现实—对本源的控诉”这样的一个故事发展,以赞恩的视角展示了他社会意义上的成长。在没有选择权的时候救不了妹妹,而有了选择却依然救不了尤纳斯,“罪犯父母”比自己更加无助,救世主始终没有出现,即使抗争了也没能成为英雄。在环境的底端人到底能改变什么,能依靠什么,能拯救什么。既然终究会失去,不如赌上自己来控诉自己的源头。社会是罪人,父母是罪人,假如我也会变成罪人,那不如从来没有出生过。
影片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核心表达都很成熟,我认为这是因为并没有像之前同样题材的电影做的那样,设置一个完全清晰的二元对立,因为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只有“嫌疑人—受害人”的世界,由于社会的复杂性,每个人都被迫承担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边缘的人在面对命运的时候,除了挣扎和犯错以外是无能为力的,因为体制摆在那里,社会需求没有改变。社会经济连带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使得“新的愚蠢父母”源源不断的产生,悲剧重演。那么结构性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呢?我想在我们不知道且不可说的地方,欢迎大家来讨论。
以赞恩视角回顾影片后,我们再来看上面的三个问题。
第一问:我们看这类“边缘底层视角”的影片究竟应该明白什么?
对于普通的个人来说,除了“献上绵薄之力”,最标准的回答是同情,是对真正边缘的人产生共情。
但是同情是世界上最傲慢的东西。
《南方公园》里有一集我印象特别深刻,kyle在冒犯了黑人token后觉得很抱歉,就去了解各种黑人文化,遭受到了一些黑人会受到的痛苦。Kyle在向token道歉后说,现在我可以理解你作为黑人的痛苦了,对不起。然而token不买账,迟迟不接受道歉。最后kyle明白了,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共情的,你可以换位思考,但如果你觉得换位思考后就能真正理解他人就是傲慢。最后kyle对token说,对不起,我不能理解黑人的痛苦,token就原谅了他。
虽然很难以接受,但是同情对自己来说是值得感动的,而对“受害者”来说作用几乎可以忽略。同情只是一种情绪,即使在短时间里可以给予支持,在长期依旧阻止不了社会结构对“受害者”的侵害。
一些年前社会频道总会播出对偏远地区人民的生活采访和慰问,但是在展示真实生活和发表同情后,无疾而终的情况偏多。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能产生长期实质性的帮助,这些包裹着同情的生活考察反而会是对他们生活的扰乱,人们更多的带去的是惊吓和差异感,我就不提世界上最邪恶的节目《变形记》了,这档节目就是撒旦路过地球的产物。
我要声明,不是说看完影片后的同情是不好的,同情是自然而然的流露,但你最好不要傲慢的觉得真正理解到了他们的痛苦,我们更多的是要“知道”他们的存在,并真正理解差异的存在,对他们保持最低限度的尊重。
豆瓣上经常有人因为过于“小布尔乔亚”而受到攻击,的确是有一部分人总会觉得世界上的其他人都和自己一样。总沉浸在自己所谓的“精神乐园”里,却喜欢指点严肃的社会问题,喜欢把爱和同情挂在嘴上,觉得任何事物本质上都是美好的。有人辩护说,他们也没有主动伤害什么,而且出发点都是好的,凭什么指责呢? 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如果要用你的狭隘去指点公共端的现实问题,这是傲慢的,也是对其他人是极其不尊重的,福柯说“语言即权力”,你的语言会伤害到他人且造成很大的压力。就像是一知半解就去模仿黑人文化一样,无知又傲慢。
我举上面这些例子是想说明,我们必须知道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有能力就出手帮助,没法帮助不要拿同情当自我感动的资本,不要扩大同情的作用,要认真的了解边缘生活和其他人的生存方式,尊重他们,并在日后碰到的时候认出他们,保持敬畏,无法帮助就不要打扰,不要多说。
第二问:身不由己的作恶者(影片中卖掉女儿的父母)应该受到惩罚吗?
答案是显然应该的,但是惩罚并不代表事件的结束。如果总是遵循“犯错—受惩罚”这种简单的逻辑的话,很可能会造成非此即彼的思考模式。
看待一个问题,应该用更加系统的视角。犯错者受到惩罚,这是司法的程序,但如果你不去了解犯错者为什么会犯错的话,这是很不负责的表现。
之前有个新闻,一个长期遭受母亲虐待的男人最后去幼儿园杀害了几名儿童,在报道这个男人童年事迹的时候,底下的评论都是“杀人就是杀人,就得审判,他的童年根本不需要了解,没有人原意知道。”但是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想说:
“加大力度严惩犯罪者”,和“承认犯罪者同时也是受害者”,这两件事情并不冲突。
的确,他没有任何理由去犯罪,这是说什么都无法辩解的。但是你要知道,假如你生活在他的成长环境中,很可能也会因为精神失常而做出极端的事情。这样的事件产生后,网民的关注重心应该在如何减少这些精神失常情况的发生,最低程度应该好好对待自己的子女,尽力减少极端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减轻社会环境的压力,而不是传播一知半解的愤怒。
转到影片中,我觉得片中父母的选择,和《唐山大地震》中,母亲在无法选择的情况下,在两个孩子中只救了其中一个而舍弃了另一个,这两件事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前者更加触动道德。
也就是明确一点:真正的敌人不是片中的父母。如果你坚持认为他们就是恶的源头,可能有一天恶会降临到你身边而你却不自知。
所以这个问题的理想答案之一是:我们应该严厉惩罚犯罪者,同时要了解犯罪背景,努力从自己做起减少该类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并更加关注体制问题和社会结构固化问题。
第三问:人该如何面对阶级和个人命运问题?
有这么一种说法,“美国梦”才是稳固社会阶层的最佳手段,因为美国梦宣称人人都有实现梦想的机会,人们陶醉在泡沫般的理想中,就不会对阶级固化产生怨恨,从而威胁统治。你还记得《猜火车》里“选择生活,选择一个大电视机”吗,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说,包括人人向往的大电视机,所有接触到的东西都有麻醉功能,当然这么说有些阴谋论,不必当真。
举上面这个例子是想说,有的时候人与生活贴的过于紧密,其实并没有完美的普便适用的方法论。你必须了解“改变命运”是一个可能事件,但不是努力就一定可以达到的,而关键在于在付出努力的同时,你要明白究竟想要什么,究竟什么东西能让你真正感受到自己正在活着。
假如你是影片中的赞恩,你会怎么选择。命运如同高墙摆在面前,假如他没有离家出走,而是留下来上学读书,给家里减轻压力,或者等待其他时机去救出妹妹,也许能够改变些什么,过上相对更好的生活。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想要的并不是凑活着活在那堆烂泥地里,父母送走妹妹夺去了他的爱和尊严,他选择赌上自己的人生。即使入狱,赔上了自己的一切,他还是要控诉。他赢了吗?他的抗争战胜命运了吗?我认为对他自己来说并没有战胜命运,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现实过于残酷,并且没有遇到好的机会。但是我想他不会后悔,至少在命运面前,他做了自己,做出了跟随自己的选择。也许他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控诉,为了告诉更多的人这个世界的不公,他尝试了,他面对了命运,他留下了自己最想留下的痕迹。这个问题很不成熟,如果让你来回答,你会怎么说?
篇2:黎巴嫩剧情片《何以为家》观后感
相信这几日中大家除了追漫威电影之外,另一部在这几日崛起的电影,想必也是不会错过了。《何以为家》的到来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现实观,在今年的影视市场,我们都在讲求着“现实主义”,那么这部来自于黎巴嫩的电影《何以为家》完全是现实中的现实。
该片最让人受到震撼的并不是其中的剧情,而是在片尾的时候赞因那个带着笑容纯真的笑容,这部电影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拷问,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孩子的成长,似乎都离不开“原生”,没错,“原生”这个词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是在电视剧《都挺好》中,在这部电影中,“原生”的确是有些残酷了。
至于剧情方面,暂时不做任何的解释,这种经典电影还是自己去电影院体会比较好。而《何以为家》观影之后,深思的却是我们任何一个人。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会成为父母,也会成为子女,在如今的生活环境下,我们不会像扎因那样,毕竟黎巴嫩对于大家来说其实并不是很太平。
生活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中,能造就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家庭暴力、不负责任、视自己的子女为生活的筹码?这些元素的出现让这部电影走上了一个高潮。赞因的父母对他家庭暴力这点,的确是让人泪目,毕竟这样的场景似乎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甚至是我们自身。正如在片中赞因提到的“要起诉自己的父母,为什么生下来他?”这是一句来自良心的拷问,那么在现实身边,不喜欢孩子、家庭暴力、打骂孩子,那么父母又为什么要生下来呢?
没错,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作为赞因小小的内心受到的伤害,更是这种来自于原生家庭的伤害,这就是原生最纯正的伤害了。小孩子的内心教育在这几年越来越重要,小时候的悲剧会导致内心的扭曲,更会导致无法预计的后果出现,正如我们看到的青少年犯罪中,鲜活的案例足以说明一切了。在《何以为家》中,即便父母双全,即便姐妹弟弟都在,但是这种没有爱的家庭中,延伸出来的只是悲剧。
要说错在于父母?其实也是正确的,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的父母有大多数是没有太多的文化,就如片中赞因的父母是一样的,总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孩子是父母生的,父母便是有一种优越感,孩子无时无刻都要服从自己的安排,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了。
《何以为家》哪里才是家?这是全片拷问我们的一个问题,不过看着年仅12岁的赞因就学会了赚钱、学会了家务、干重活,这一点不能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但是足以说明如今现实中孩子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安逸,蜜罐教育永远是让孩子失去了飞向天空的翅膀,被宠大的孩子会有一颗自力更生的心吗?或者问,会有一颗感恩的心吗?赞因的坚强和能干,是我们在片中唯一钦佩这个小孩的地方,大家可以想想自己的童年,这个时候,究竟在做什么?
“原生”的创伤是很难愈合的,它总是需要一个爆发点,这部电影中的爆发点就是扎因的姐姐离开了这个世界,这让赞因终究突破了内心的那道良知。毕竟12岁年龄的他,在众目睽睽下,状告了自己的父母。一个不甘于现实的孩子,他的内心更是压着火,有父母对他的打骂、有现实生活的磨砺、种.种压力下,谁都会爆发。“兔子也会咬人”就是道理了。
或许现在还在用棍棒教育孩子的家长应该反思,或许现在还在与父母置气、花父母钱的子女也应该反思,给予的终究不会永远给予,失去的达到一定质变后总会失去。家庭教育与现实的真实写照,《何以为家》有爱的一部电影,却也是有伤的一部电影。收养赞因的好人家,终究却看着自己的儿子不在了,而这种悲痛对于扎因来说也是一种触动,他仅仅是一个12岁的孩子,有些事情,他真的无能为力。
“家”原本是温暖的港湾,在这部电影我们看到的却是“原生家庭”和“大环境”下延伸的悲剧,环境影响人,这句话一点都没错,真实的故事总是有人关注,正如我们的主人公赞恩·阿尔·拉菲亚一样,只希望这悲惨的童年,成为终究的回忆,只希望未来的他,过的“都挺好”。
篇3: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的感人观后感影评精选
2019何以为家观后感
这是一座地狱之城。
没有尽头的苦难,混乱,堕落,战争。
没有鸟儿愿意在那里停留,没有色彩,没有希望。
12岁的黎巴嫩男孩赞恩用刀捅了人,并将他的父母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因为生下了他。
赞恩作为家里的长子,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义务,当他看到年仅11岁的妹妹被父母抓去卖给别人时,无能为力的他离开了这个绝望的家。
之后他遇到了一对没有合法身份的母子,互相扶持生活。
但当他再次回到家时,却听到了妹妹的死讯,他去捅了那个买下妹妹的男人。
镜头回到了法庭之上。赞恩接着说,我希望,无力扶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关于穷人是否应该生育,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了解的不多,就不多阐述了。
这部电影看的让人压抑和悲伤。整部电影从开头到结尾的配乐都是沉重的,我能想到的唯一一处轻松的音乐,是赞恩被关进监狱里时教徒弹着吉他慰问犯人们,监狱里看着电视唱着歌的犯人比监狱外的绝望的人们更快乐。
电影之外,扮演赞恩的演员也是一个难民,在出演了电影后,得到了联合国的帮助,和父母一起去往挪威这个和平的国度生活。对于赞恩来说,这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在被战争和混乱包围的地区,还有多少个赞恩,正在背负着苦难,绝望而艰难的前行着呢?
在影片的结尾,办理护照,赞恩终于露出了笑容
而生在中国的我们,不知道比赞恩幸福多少倍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天,我们能看到这美丽的风景,能吃上美味的食物,有爱我们的家人,还有希望,是不是应该感到知足?当面对困难的时候,请想想,在那个充满苦难的国家,弱小的赞恩尚可拥有无比坚强的内心和强大的勇气,哪怕身处在在绝望之中仍然守护心中那一点光芒而不放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和自怜?
作为一个人,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都要坚强和勇敢。并且要记住,知足才是幸福,这是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最大的启发。
2019何以为家感悟
影片讲述了一个12岁黎巴嫩男孩Zain的辛酸故事,他出生于首都贝鲁特的贫民窟中,多年来与父母和兄弟姐妹七口人一起挤在一个破旧的阁楼里。Zain和弟弟妹妹们从未上过学,每天除了打零工和贩卖手工果汁外,还不时受到父母的辱骂和殴打。
Zain经历生活的磨难,在想要逃离这个国家时,却发现原来自己的存在不具有“合法性”。这些孩子都没有能证明自己存在合法性的出生证明或身份证件,这对糟糕的父母甚至也不清楚他们的确切出生日期。
而被父母卖掉的妹妹Sahar惨死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Zain因为故意伤人入了狱。母亲在狱中告诉Zain他又要当哥哥了,而他们打算把新的孩子取名叫Sahar,这显然是一个让Zain更感到绝望的消息。
在绝望中,他将父母告上法庭,原因是他们生下了他。他们给了他生命,却没能够好好地抚养他,没能给他应有的教育、健康和爱。
11岁的妹妹Sahar初潮被发现的那一天,父母将她卖给了破旧阁楼的主人的儿子,一个足以当Sahar叔叔的杂货商贩。这对糟糕的父母以冠冕堂皇的理由阻止Zain“捣乱”:“我们没有能力给Sahar好的生活,但他们可以。”他们将未满12岁的Sahar强行卖给了中年商贩为妻,就此断送了Sahar短暂的一生,也让怒不可遏的Zain坚定了离家的决心。
当母亲拦住想要追上去的Zain,父亲对Zain拳打脚踢之余一把将Sahar放到摩托后座上疾驰而去,他们口口声声说着“为你好”,是否真的就是“为你好”了呢?也许私心里确实有爱的成分,但口袋里肮脏的钞票却是最赤裸的嘲讽。
以“爱”为借口的暴力,往往由于理由的“正当性”而让施暴者得以站在一个制高点上,愈加地肆无忌惮。因而也显得更加残酷,受害者同时承受着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压迫,只有一部分人可以勇敢地反抗,而更多的是习惯了这样的“棍棒教育”,逐渐变得逆来顺受。
Zain是勇敢的。
他逃离了原本的生活后又遇到了一对没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强生活。当这对难民母子中的母亲Rahil被拘留后,Zain带着尚年幼的Yonas一边寻找Rahil一边维持生活。而最后他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照顾一个孩子是需要担起莫大的责任的。
于是他将Yonas交给了承诺会好好照顾他的人,换来了他急需的一笔钱。但这时候的他没有想到那个承诺的人其实是个臭名昭著的人贩子;更不会想到他此时此刻的行为,其实和他的父母卖掉Sahar别无二致。直到在监狱里重遇Rahil,Zain才意识到这一点。
有时候,看似善意的“为你好”,却恰恰是给他人带来伤害的刺刀。
在法庭上,面对Zain的控诉,他的父母激动地辩解道:“我们生你养你,你却将我们告上法庭?你有什么权利批评我?你有我这种处境吗?”
但正是因为曾经处于这样的处境里,Zain才会明白养育一个孩子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才会对他的父母漠视儿童人权的行为加以控告。他的父母曾经也是和他一样天生注定要受尽苦难的孩子,当他们长大成人后又将苦难传递给一个又一个的孩子。
Zain不希望成为这样的人,更不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带着苦难降生,于是,便有了从影片开头以双线叙述贯穿至结尾的这场诉讼。
“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Zain说道。
在一个畸形的社会里挣扎成长
黎巴嫩拥有23.2%的难民占比,是世界上难民比例最高的国家。
过去宽松开放的收容政策与后来收紧的难民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过去遗留的问题发展到如今已变得更加棘手。
在这里,女性压迫、拐卖儿童是理所应当;由于交不起居留许可的费用,难民多为黑户,只能夹缝中生存;没有登记在难民署的难民还需要黎巴嫩籍的担保人,这给了他们有机可乘的机会,担保人开出高昂的担保费用,以此谋取利益;阶层固化,富人与贫民之间永远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个社会无疑是畸形生长的。
不足12岁的Sahar被父母卖给商贩为妻,并在三个月后因为怀孕死去,这在我们看来是件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商贩却在法庭上说:“我们这里的人一向如此。”
对女性的压迫也反映在了影片中另一个女性角色Rahil的身上。任何一个外来务工的外国妇女都必须放弃生育权,只要怀孕,就立即丧失一切权利被遣返出境。而所有的难民都仅有一年的居留权,一年过后,或是离开,或是支付200美元申请新的居留许可。
Rahil正是处于这样的处境,她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难民,一边抚养偷偷生下的儿子,一边借着假身份打着各种零工存钱以获取居留证。在被游乐园的餐馆老板辞退后,她迫不得已走上了卖淫的道路,却也因此被警方抓获,以“没有身份”的罪名被拘留,在监狱里等待被遣返出境。
这种“身份”的束缚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密不透风的,困住了这个畸形社会里的底层民众的自由。
主角Zain也是其中之一。没有身份,没有归属,无处可去,无以为家。这个畸形的社会远比我们想象中要荒谬得多。
正如影片的导演娜丁·拉巴基所说:“我们建立起这套系统和规则:一个小孩的存不存在完全要看他/她有没有一纸登记文书,这是一件荒谬的事。他们怎么可能不存在呢?他们就在这里。”
2019何以为家心得
刚开始的那些镜头,让我以为Zain是一个单纯不服管教会偷摸的坏小孩,正在心里感慨这么小会这样肯定和生活环境有关,接下来出现的他发现妹妹萨哈的初潮而采取的一系列果断的措施,恍然大悟这是个因为家庭原因而早熟通于世故的温暖的小孩。
影片的情节很紧凑,一步步剥开事实的真相,辛酸又令人悲惨。就是只有最后Zain有一小段批判性地叙述会让人觉得是特地安排的发言,其他都很顺其自然,甚至让我非常惊讶这小孩子的演技可以如此高超——他只是导演从难民区里挑选出的一个非演员小孩,一起看电影的朋友说,可能他也不需要刻意去演,因为他之前的很多经历本就如此,唉。我也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越穷越想着生孩子来分担生活呢?为什么没想过在养育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多少生活和思想上的精力。七个小孩,横排竖排挨的紧紧的不留缝隙地睡,不能有正常的身份证件更是难以读书、工作,只能苟且偷生,不艰辛吗?不过如果有这种思维的话,估计也不会去生那么多,也不会把生活过得那么苦难了。
影片大部分并没有很刻意的煽情部分,却也能令人是不是动容落泪。而在穷苦人的生活中,生活也不尽然完全生涩难咽。特别是刚开始Zain照顾小Yonas的好多小细节,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他耍的许多小聪明,比如利用镜子的反射给自己弄了个小电视同步看,还能给电视配音,那一段真是太可爱了!真是个小机灵鬼~当然,故事的最后是以相对美好的结局收尾的,虽然也不尽完美。替现实中的Zain庆幸,当然还有不知多少个像他一样的难民依旧水深火热难以自救。希望联合国能真正地施以援手,让美好的曙光能重新穿透叙利亚这个国家。如果没有能力给孩子一个正常健康的成长环境,请止住不断生孩子还引以为豪的这个能力。如果生下了,请给予多一些爱,他们被迫来到这个世上,希望得到的,应该不是种.种磨难。真心祝愿这个世界的难民可以少一些,再少一些。
2019看何以为家有感
《何以为家》是我心里的满分电影了,全程都有一种沉重感但是又很感动,故事叙述的节奏刚刚好吸引我,小男孩长得超级好看,本以为是个有名的小明星,但是最后没想到这部电影就是他的亲身经历,又一次震撼了我。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无比同意这个观点,如果没有做好父母的准备不知道如何做父母的人,千万不要生下孩子让他们受苦。不是卖惨,是真的惨,如果单说故事中对亲子关系的讨论,让我想起来如父如子。
虽然这个故事更加残酷,但都说明了比血缘更重要的是亲情,相比身份,关系才是我们长久为伴的条件。同样的苦难境地,黑人妈妈把孩子当成唯一的寄托,而赞恩的妈妈却也能为了生存把11岁的女儿送给别人当新娘。 我们应不应该讨论其中的苦衷,或许意义不大,我们已经看过那么多令人唏嘘的故事,那一个没有点所谓的苦衷呢,悲剧的演绎有千千万万种,但终点总是一样,没有谁比谁更惨,只能庆幸赞恩最后还是笑了,虽然这个笑容看起来比从头到尾那个看破的眼神更让人心酸。
由于被小伙伴放鸽子了,差点错过这部走心的好电影,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在票房和舆论上都会在上映后引起轰动,当下17岁少年高桥跳水的新闻引起全民讨论,与这部电影的部分立意不谋而合,父母究竟该如何对待孩子,电影伊始,就有一个问题在我脑海里闪现,既然如此困难,为什么要生这么多的孩子,直到庭审上,赞恩父亲说,都说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会给我们人生以支持、我哪里做错了,那一刻我有些明白了,其实我一开始以为正确的价值观不过也是我们的想象,赞恩的父亲相信的是另一套而已。我们无权对他人信仰的主义指手画脚,做好自己也就罢了。
这是一部让人看时会痛的影片,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赞恩给我们展现了他的经历,也是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演的那么的让人怜惜。正如译名何以为家,家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出生在这个世间的每一个人应该被怎样对待,又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能让一个不足12岁的小孩有着超乎成人的生存能力。这样的片子值得被更多的人看到,也正像片尾的那句话,愿每一个勇敢的孩子,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我们生在和平社会,未能完全理解他们战乱国家,但这一切的发生,又不得不让我们想起多少年前战乱的中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而现在中国贫困地区又有多少这样的家庭呢,所谓的救济慈善款,层层剥关关削,到他们手上所剩多少呢,生活所迫,又有多少人在水深火热中走向了歧途,感谢导演的故事选题,感谢这部电影如此真实,让我们看见不为所知而又为止动容的故事,同时传达勇于争取创造,改变自己的正能量。愿勇敢的孩子,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很有感触的一部电影,今年看过的特别棒的电影,可怜的小男孩简直就是本色出演,小小身躯有着扛起全世界的力量。最后小男孩难得的笑容镜头真是让人泪崩,还好现实生活中他有了更好的归宿,希望世界能够更温柔的善待那些善良的生命啊。
2019何以为家体会
《何以为家》的导演娜丁·拉巴基坚持尽量地还原真实,在现实与电影之间搭建了一座奇妙的桥梁,让人们得以透过镜头看到另一个世界的真实。
在影片之外,尽管Yonas的饰演者最终依然同父母一起被遣返非洲,但Zain却因电影得到了移民挪威的机会,开始接受教育,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现实中的挪威仿佛就是影片里的瑞典,是在“迦百农”之外的梦里的伊甸园。
尽管现实里成千上万在畸形社会里挣扎成长的难民中,能得到安置的只有不到1%。
也许这样的挣扎最终也只能湮灭在时间的洪流里,生活也依旧是个婊子。
但他们就在这里。
再微小的改变,也是一种力量。
这部电影很短,短到只有两个小时,100多分钟。导演将真实呈现给了我们,却没有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也到底没告诉我们究竟何以为家。
一部讲述现实的电影能改变什么呢?
娜丁·拉巴基说:“要认可电影拥有改变一个人、改变世界的力量,它会影响一个人自我与个性的树立和改变,要愿意去相信自己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也许答案就藏在电影所呈现的真实当中。我们都希望电影能带来一些改变,而改变正在发生。
篇4:《何以为家》观后感精选
十二岁的男孩赞恩在法庭控告他的父母,原因是父母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 赞恩是一个成熟懂事的孩子,他不停的在找工作照顾家里的小孩并且处理家事,甚至还帮助妹妹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理期。但是懂事的孩子并没有糖吃,他从来没享受过一个孩子应该有的宠爱和应有的权益。小男孩就是一个伤痕累累的反抗者。影片中的赞恩从来没有有成为过小孩子,在现在的逼迫下,无奈下找工作,都成为一种目的或者工具。 电影的官宣卖点“不是所有人的父母都有资格做父母”,故事中,赞恩的父母在没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无力抚养以及教育孩子的状况下,不停的生育。这是在鞭策成年人,也同时在变成孩子们,对比起来自己的生活有多幸运。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很少想到自己的事情,懂事的像个成年人。一个被生活百般折磨,没有得到关爱的孩子,却始终有一颗善良而柔软的'心。 影片最后是赞恩拍护照的镜头,按要求要摆各种姿势,可是就是不会微笑,这时,摄影师说这是照片不是用在监狱上,是用在护照上时,他笑了,笑的那么猝不及防,阳光灿烂,这是长达两小时电影里赞恩最开心的时刻。愿每个孩子都可以被世界温柔对待。 归根结底,当我们谈论家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家不是一栋建筑,也和家长的性别、人数无关,更非只有富人才有家。应该有人提供庇佑,有人受到保护;有人承担责任,使孩童免于流浪、迷茫和惶恐。免于错位、伤害和憎恨。 不要让孩子憎恨生育和生命,让他们明白这是伟大的创造。 影片中还有许多有意思的细节设计,无论是小男孩还是其他人物或者环境因素,或者是剧情许多的细节点。当你沉下心去体会,一切都是如流水般一点点的流入你的血液扎进你的心里。
篇5:《何以为家》观后感
《何以为家》观后感
得知了生活的魔难算不得明智,是我之前一篇文章的题目。其时,我深陷在对付自身怠惰与普通的迷惘之中。这是人类常常遭遇的事情,因为欲望的无法满足,或者其他。
所以,观《何以为家》的时候,我就想:那么,认清边缘人群的魔难,又能干什么呢?难不成展露我们这些世界幸运儿,处于大多半人类地位的幸运儿流露出来的同情?对魔难产生同情不是一件坏事,但如果仅仅只有同情,同情带来的怜悯与不自觉的过分关心,则只会显得幸运人类狷介无比。就如同,人们风涌般夸赞范雨素的文章写得好,但这些赞扬都是以范雨素是一名保姆作为前提预设。“一名保姆,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可真棒,真不容易。”这样话,如果不加断定,似乎也没啥差错的。
可将话拆解开,读者观官们可能发明,围看的人类是因为同情而进行俯视,重新树立一套文学标准夸奖范雨素。这种夸奖与同情在互联网上传布由来已久,无法溯及过往。所以,观见弱势群体、边缘人群时,在自然而然流露出同情以外,我们还得知道该如何该他们最大的尊重与体面,好不因为他们的身份或者标签而俯视、甚至是歧视他们却还感觉本身是在献出爱心。
以上只是我对《何以为家》的第一层想法。第二层是,坏人或者说小孩们眼中的坏人是从哪里来。赞恩眼里的坏人是本身的亲生父母,他们生了太多的孩子却又付不起责任,还将本身的妹妹卖失落。然而,赞恩在影片中也选择卖失落朋友的小孩,以获取前往荷兰的金钱与机会,奢想从此开脱叙利亚糟糕的生活。成为坏人,或许便是生活命运在不经意间的支配,甚至当事人身处此中都没有发觉本身成为了一个利欲熏心卖失后进代的坏人。他们只是觉得本身遵循的是自古以来,长久生活里的'惯性。而并非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更为残酷的是,当小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甚至是有反抗精神的赞恩这样的小孩子也不自觉地成为了相似本身父母的人。
生活不停如此!有些恶,被大人承担住了,而小孩只能观到大人糟糕、不堪的一面,等到观见生活带来压力、无奈、残酷的另一面的时候,他们也就长大了。而且有些器械无法转变,是彻彻底底时代的悲剧。
篇6:何以为家观后感
近日,XX市安安社工办事中心携手才知国际影城,组织我市未成年人掩护中心的困境儿童,看观了影片《何以为家》。
影片的主人公赞恩从一开始便是个成熟理智得让人心疼的孩子,从他懂事开始他就没有享受过一个孩子应有的溺爱和权益,他早已深知体制和现实如同大山一样绵亘在本身面前。在没有选择权的时候救不了妹妹,而有了选择却依然救不了尤纳斯,“罪犯父母”比本身加倍无助,在情况的底端人到底能转变什么,能寄托什么,能拯救什么。既然终究会失去,不如赌上本身来控诉本身的源头。因此,才有了开始,赞恩镇静的面对法官,坚决有力的表达出“我要告状我的父母,告状他们生下了我……”这一度让全世界的看众为之泪奔。
对付赞恩来说他不停都在艰巨的抗衡着他所生活的情况,都在死守着他觉得对的事情,过上本身想过的生活,因为心中有愿景所以对近况很不满意,他用本身的顽强抗衡着这个让人失望的情况。
马斯洛的人类五种需求由低到高:生理需求、平安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生理需求如吃喝拉撒睡等是人类最基础的生存下去的需求。赞恩所面对的正是最低的需求,可能许多人面对的需求的'层面不一样,已经满足了基础的生理需求和平安需求,那么此生无忧,何必再进一步让本身难受呢?而生理需求还得分多种,是简单的照样优雅的,是普通的照样更好的? 影片背后延伸出的问题,引人深思。
而我们,被小赞恩赚走的不仅是眼泪,更是直击心灵的震撼!整部影片都对照沉重,那一张稚嫩的面容全程无笑,但在结尾那个长达17秒的笑容真的很治愈又暖心!这可能是赞恩的人生中笑的最璀璨的一次了!
片子观完后,孩子们表示这个影片太沉重了,回程路上社工先生与孩子们互相交流看观后的感想,小龙不由得问先生:“赞恩为什么不到中国来啊,我们这里那么好…”,童稚的话语除了对主人公遭遇的同情,也让孩子们意识到,比起选恩,他们在当局、社会组织及各界人士的关爱陪伴下,是异常幸福了。异常庆幸我们故国的枪垠,为本身长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而庆幸。借此机会社工先生教育人人,无论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情况中,都不要自我放弃,要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并且为之支付尽力,岂论遇到什么艰苦都邑尽力降服向着本身的目标尽力,那么问题确定会化解,所有的艰苦都邑迈曩昔的。
篇7:《何以为家》观后感
男主角是在拍摄电影时年仅12岁、不识字的小难民赞恩,和电影里不同的是,他的父母很爱他。赞恩以亲身经历出演本片,天赋异禀的他在女导演娜丁·拉巴基(Nadine Labaki)的调教下奉献了影帝级的精彩表演,其实他没有表演,只是把自己的过往再现在世人面前。
赞恩有着与实际年龄不符的弱小身躯,他在镜头下表现出与之反差巨大的成熟和担当,这些都是因为他远未成年就承担了养家活口的重担。他和父母以及众多的弟弟妹妹在贫民窟苟且偷生,由于他们是难民,没有身份证,找不到像样的工作,甚至不能上医院。作为长子,他协助妈妈制毒、带领弟弟妹妹自制饮料并上街兜售、试图保护妹妹,因为妹妹萨哈被父母强行“卖”给杂货店店主做“老婆”,他愤而离家出走后还照顾过一个婴儿一段时间;后来为了偷渡,他回家拿身份证时发现萨哈因为生产大出血、没有身份证而得不到医院的救治不幸身亡时,对父母的怨和对害死妹妹的男人的恨登时井喷,操刀伤人而被收押大牢……
有网友及影评指出“贫穷是原罪”,但贫穷真的不背这锅。赞恩一家人的.窘境确实和贫穷脱不了干系,而难民问题其实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逃到黎巴嫩定居的叙利亚难民身上放大这个问题,以赞恩一家为例,由于全家没有身份证,找不到正式的工作,被迫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作为父母的并没有为人父母的样子,不节育、不努力工作赚钱,反而把未成年的子女当作给自己破烂的人生翻盘的筹码,摆明一符“我穷我弱我有理”的样子并附以“大家违法乱纪我跟风,别针对我也不应该抓我”的歪理。
难道不是因为他们愚昧、低智、自私、贪婪、无责任感及盲目跟风而让自己和亲生子女在生死线上苟延残喘,不得安生吗?社会有错,制度不完善固然是一方面的原因,他们就能全身而退,不为自己没能好好保护孩子而内疚、自省和身体力行地避免悲剧重演吗?
应了赞恩扔掉他的妈妈到监狱探望他而送上的点心时一句话,这是对即使失去萨哈还没汲取教训、居然敢再次怀孕的那对夫妻的最佳诠释。
故事最后的高潮-----赞恩把父母告上法庭,控诉他们不应该生下自己、也不应该继续生育。他的话简直掷地有声!
正是这些父母的存在,使越来越多的新难民群体在历史遗留问题里泥足沉陷;他们对生命的儿戏态度及草菅人命让下一代于苦海中轮回。这种人怎么配为人父母!
幸运的是,赞恩参演影片之后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得以举家移民挪威,不仅获得了挪威护照,他还开始读书写字了。然而,在排山倒海的难民潮里,幸运儿不过是凤毛麟角,还有千千万万的孩子像电影里的儿童一样遭受着折磨,他们的家庭也在夹缝中备受煎熬,苦日子不知何时到头。
我们应该感恩身处和平年代并拥有着平淡但幸福的生活,同时对国际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力所能及的帮助,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他们目前享有的一切,这并非理所当然。珍惜美好生活,谢谢强大的祖国让我们可以安居乐业!
篇8:《何以为家》观后感
这是一座地狱之城。 没有尽头的苦难,混乱,堕落,战争。 没有鸟儿愿意在那里停留,没有色彩,没有希望。
12岁的黎巴嫩男孩赞恩用刀捅了人,并将他的父母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因为生下了他。
赞恩作为家里的长子,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义务,当他看到年仅11岁的妹妹被父母抓去卖给别人时,无能为力的他离开了这个绝望的家。 之后他遇到了一对没有合法身份的母子,互相扶持生活。 但当他再次回到家时,却听到了妹妹的死讯,他去捅了那个买下妹妹的男人。
镜头回到了法庭之上。赞恩接着说,我希望,无力扶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关于穷人是否应该生育,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了解的不多,就不多阐述了。 这部电影看的让人压抑和悲伤。整部电影从开头到结尾的配乐都是沉重的,我能想到的唯一一处轻松的音乐,是赞恩被关进监狱里时教徒弹着吉他慰问犯人们,监狱里看着电视唱着歌的犯人比监狱外的绝望的人们更快乐。
电影之外,扮演赞恩的演员也是一个难民,在出演了电影后,得到了联合国的帮助,和父母一起去往挪威这个和平的国度生活。对于赞恩来说,这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在被战争和混乱包围的地区,还有多少个赞恩,正在背负着苦难,绝望而艰难的前行着呢?
而生在中国的我们,不知道比赞恩幸福多少倍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天,我们能看到这美丽的风景,能吃上美味的食物,有爱我们的家人,还有希望,是不是应该感到知足?当面对困难的时候,请想想,在那个充满苦难的国家,弱小的赞恩尚可拥有无比坚强的内心和强大的勇气,哪怕身处在在绝望之中仍然守护心中那一点光芒而不放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和自怜? 作为一个人,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都要坚强和勇敢。并且要记住,知足才是幸福,这是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最大的启发。
篇9:《何以为家》观后感
看了一部电影《何以为家》,说的是一个12岁的少年要起诉他的父母,当法官问他起诉的目的是什么,他说,希望他的妈妈再也不要生孩子了,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太贫穷了,他的父母生了一堆孩子,可是却养不起,家里的女孩不到12岁就卖去给有钱人当性奴,被折磨致死;家里的男孩到了上学的年龄不能和别人一样去读书,只能到处乞讨,这个少年振聋发聩的质问:为什么要生下我?
是啊,既然养不起,为什么要生那么多?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特别是放开二胎之后,很多家庭选择生两个,或者三个,其实我不是反对生小孩,只要自己有能力,又愿意生,那么,生八个我也不反对,我只是反对只生不养,按照现在的养育成本,一个小孩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再到结婚,所花费的钱对很多家庭来说是天文数字,如果夫妻两人看看自己的工资单,没有办法支付这笔昂贵的费用,那么,生小孩这件事情就要慎重。
或许有人认为,上一辈可以提供帮助,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当然可以,可前提是上一辈得是富豪,而且愿意出这个钱。否则,做儿女的难道忍心看着自己的父母,把辛辛苦苦一生的积蓄都用在帮你们养育孩子,自己连出去旅游一次都不舍得?忍心看着已经年迈的父母,腰酸腿疼帮你们带大所有孩子吗?无论上一辈如何愿意鞠躬尽瘁,作为孩子,都不应该心安理得地接受。
关于生养小孩这件事情,我觉得还是要明确一下责、权、利的,比如:如果是爸爸想要孩子,妈妈不太想要,但为了对方妥协,那么,抚养费主要由爸爸出,生下来爸爸负责带孩子,妈妈辅助;如果是爸爸不想生,妈妈想生,那么,抚养费主要由妈妈出,生下来妈妈负责带孩子,爸爸辅助;如果夫妻两个人都不想生,爷爷奶奶要求生,夫妻二人妥协,那么生下来由爷爷奶奶出钱养,爷爷奶奶负责带孩子;如果是外公外婆想要孩子,那么,抚养费由外公外婆出,孩子由外公外婆负责带。。我觉得这样的责、权、利设置非常合理。
生养小孩这件事,不是看着别人生,自己就可以生,即使当妈妈的不怕孕育、分娩之苦,养小孩也是需要能力的。当然,关于生小孩这件事情上,主要应该由妈妈说了算,因为是妈妈怀胎十月孕育小孩,我一直主张,女人不要做生育机器,这句话任何时候都有效。
刚才我灵感闪过,似乎想通了一件事,就是我作为父母的第二个孩子,出生的时候,父母一定没有那么期待,因为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生第二个的时候一定希望是男孩,结果却是我,失望肯定是有的。而老大就不同了,爸妈期待,爷爷奶奶期待,外公外婆期待,几乎所有的人都期待,所以,会当宝贝养,而排行第二的孩子,就只能当小草了,怪不得三岁前都没人管我。。。当然,这也是很多家庭第二个孩子比较有出息的原因,哈哈哈,我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有人说,婚姻不是女孩人生的必选项,经济独立才是,生育更不是女人人生的必选项,活出自我才是,我非常同意这句话。小孩子确实很可爱,但是成长的过程需要用很多爱去呵护,要把孩子当宝贝养大,给TA好的教育,TA才能成为优秀的人,而不是像放羊、养猪一样,赶着一群,吃饱饭就行。
一个十二岁的少年都能明白的道理,我想每个成年人都应该明白。
篇10:何以为家观后感
稀疏平常的日子,有点懒洋洋累累的身体,几分颓废的精神,和两个令人舒服的人(晴姐和马博士),很自然很轻松的走进影院,看了部名叫《何以为家》的电影。
影片讲的是没有身份证的人艰难的生活和一个孩子的抗争。整体比较沉重,比较压抑。“黑户”这个词离我很遥远,作为一个生活在和平国家的和平时代,很难接触到这些社会话题,看的过程没什么感同身受,也没什么触动泪点的。很多看过电影的人都说哭的稀里哗啦,我们准备了很多纸,但一张都没用上。
小男孩起诉他们父母时说不要让养不起孩子的人生孩子。这个点也一直是我迷惑的,为什么贫苦的人家要很多孩子。孩子并不是生来了就完事,相反,给予孩子生命仅仅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还是养育孩子,给与这个你亲手赋予的生命一个完整健康的独立人格,赋予这个生命一个正确善良的世界观。小男孩有句话是这样:我以为会成长为一个好的大人,但真主不让我们成为那样的人,他让我们被人踩在脚下屈辱的活。(大概意思是这样)。
刚开始,我有点讨厌男孩。他太过精明理智,聪明过头了。他最后把那个小孩给了那个会帮他偷渡到瑞典的人,那一刻人性在他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他感念孩子母亲对他的收留,在孩子母亲消失后也拖拉着孩子。他或许是因为相处久了对孩子也有感情,或许还抱有有孩子母亲会回来的一丝希望吧。谁能说的清,人性这个东西,太复杂。从来不是以好坏二字就能概论的。最后决定把孩子送给别人,是负担不起了,还是厌烦了,亦或是想让小孩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谁又能说的清呢。他也只是一个不到十二岁的孩子。
这个小男孩无论对谁说话的语气都是带刺的欠扁的,这也是让我不喜欢的一个原因。可是看到最后突然明白,那样的家庭,那样凄惨的生存劳动,他何来对这个世界的善意,何来对他人的友好?世界未教给他宽容,他只能用一切审视批判的目光敏锐的观察这个复杂的世界。别人买东西递给他,他想拿又犹豫的样子到底是谁的错?男孩的错吗,这是社会的错吗。我不懂。
心理学家荣格先生说过,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就已形成的性格。而我觉得这正是父母影响给孩子的,或孤独、或无助、或坚强、或真诚......再或是终身受用,或一生挥之不去......
做父母的,不光是给孩子生命的馈赠,还要教会孩子怎么面对这个世界,怎样做一个人。如果一开头父母都在信手涂鸦,那么这幅画该经过怎样的奇迹才能成为一幅真正画?
影片最后,男孩说我一直生活在地狱里。我理解男孩了。我不厌恶了。(杨莎)
篇11:《何以为家》观后感心得体会
刚开始的那些镜头,让我以为Zain是一个单纯不服管教会偷摸的坏小孩,正在心里感慨这么小会这样肯定和生活环境有关,接下来出现的他发现妹妹萨哈的初潮而采取的一系列果断的措施,恍然大悟这是个因为家庭原因而早熟通于世故的温暖的小孩。 影片的情节很紧凑,一步步剥开事实的真相,辛酸又令人悲惨。就是只有最后Zain有一小段批判性地叙述会让人觉得是特地安排的发言,其他都很顺其自然,甚至让我非常惊讶这小孩子的演技可以如此高超——他只是导演从难民区里挑选出的一个非演员小孩,一起看电影的朋友说,可能他也不需要刻意去演,因为他之前的很多经历本就如此,唉。我也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越穷越想着生孩子来分担生活呢?为什么没想过在养育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多少生活和思想上的精力。七个小孩,横排竖排挨的紧紧的不留缝隙地睡,不能有正常的身份证件更是难以读书、工作,只能苟且偷生,不艰辛吗?不过如果有这种思维的话,估计也不会去生那么多,也不会把生活过得那么苦难了。 影片大部分并没有很刻意的煽情部分,却也能令人是不是动容落泪。而在穷苦人的生活中,生活也不尽然完全生涩难咽。特别是刚开始Zain照顾小Yonas的好多小细节,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他耍的许多小聪明,比如利用镜子的反射给自己弄了个小电视同步看,还能给电视配音,那一段真是太可爱了!真是个小机灵鬼~当然,故事的最后是以相对美好的结局收尾的,虽然也不尽完美。替现实中的Zain庆幸,当然还有不知多少个像他一样的难民依旧水深火热难以自救。希望联合国能真正地施以援手,让美好的曙光能重新穿透叙利亚这个国家。如果没有能力给孩子一个正常健康的成长环境,请止住不断生孩子还引以为豪的这个能力。如果生下了,请给予多一些爱,他们被迫来到这个世上,希望得到的,应该不是种.种磨难。真心祝愿这个世界的难民可以少一些,再少一些。
篇12:电影《何以为家》观后感
一看到这部电影的宣传片就很想去看了,感觉带孩子去看不太适合,里面有一些负面的镜头,看了之后确实是这样的。比如刚开头的镜头,一些小孩在抽烟就不好了,小孩子极具模仿力,还是等长大看吧。
以前看《神秘巨星》时哭的稀里哗啦,而这部片子感到特别心酸,看后自己更大的体会是要珍惜现在。
主人公赞恩是生活在黎巴嫩底层社会的一位小男孩,故事主要围绕起诉他的父母展开的。
对比一下我们周围的孩子,幸福指数马上飙升。
电影中有两位母亲,赞恩的母亲,她不停的生孩子,到底有几个孩子,具体孩子的生日都不知道,没有边界感,给自己贫穷的生活找理由,各种抱怨,充满了对社会的不满。
另外是拉希尔(另一位小男孩特雷达的母亲),她为了孩子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在夹缝中用尽全力去爱护她的孩子,也看到了母亲的潜力无限,那种充满母爱的笑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没有逃避做母亲的职责。
从小主人公身上看到了太多的闪光点和无奈。
1、帅气,那种忧郁的眼神真的令人爱怜,他和《暮色之城》男主人公很像。最后拍身份证照的笑容也令人难忘。终于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明了!
2、聪明而富有智慧,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小小年纪就担负起养家糊口的任务。他抱不动拉希尔的孩子-特雷达,就弄了一个滑板车把特雷达放在上面拉着他去找他的妈妈。别人问他和特雷达的关系时,他说是兄弟关系,说他妈妈生弟弟的时候喝了很多咖啡才导致弟弟很黑。
3、正直,当拉希尔让赞恩帮带她孩子时,因为她们开始不是很熟悉,拉希尔还是有一点担心的,别人说赞恩会不会把她的孩子卖了,事实证明赞恩还是很正直的一个孩子,到最后为了去瑞典把小孩子卖了,也是很无奈的举动吧。
4、有爱心,赞恩为了姐姐可以不顾一切,他看到姐姐来了例假,知道这会给姐姐带来很大不利,帮她姐姐洗内裤,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姐姐当卫生巾,告诉姐姐可能带来的一切危险,可以预知的事都无巨细地告诉姐姐,这位姐姐有这么好的弟弟,太令人感动了,相比之下那可恶的父母,令人叹为观止。
5、尊严感,虽然穷,但依旧充满希望,不妄自菲薄,活的坦坦荡荡,在法庭上质问他的父母,那种勇气令人佩服。当特雷达的妈妈被捕不能回家时,他也质疑世界上还有和他妈妈一样的母亲?当拉希尔问他有几个兄弟姐妹时,他说很多,竟然数不过来了,更有讽刺性的是,他妹妹被害死了后,他妈妈又怀孕了,这下把他最后那根底线给击穿了,导致了他把父母送上了法庭。
当看到杂货铺老板对他妹妹那种邪恶的眼神时就提醒他提高警惕,那人给他妹妹的东西,他接到后在回去的路上直接扔进了垃圾桶,不贪图小利,保持自己的尊严。
6、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希望,当有人告诉他可以去瑞典过美好的生活时,他全力以赴,为了证件也是豁出去了。
这部影片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去控诉没有责任和担当的父母,面对孩子,作为父母更应该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自己都无能为力,又怎么能去保护孩子呢?拉希尔也是一样,她确实很爱她的孩子,当她因为非法身份被逮捕后,她更无力去照顾她的孩子了!
只有自己变得强大才能为孩子撑起他前行的伞,才能为他护航!
导演拉巴基说,“这是在隧道尽头给你的一点点胜利的光芒,正是这点光芒,让你可以继续前行。”
一方面让我们懂得感恩,另一方面让我们看到多样化和真实世界的样子。
篇13:何以为家观后感600字
何以为家观后感600字
寒假里,我和父母、奶奶、妹妹一起看了《何以为家》这部电影。
《何以为家》叙述的是叙利亚难民小赞恩跟随家人一起逃难到黎巴嫩。赞恩的父母不停地生了很多的孩子,却无力抚养。因为家庭贫寒,赞恩要到房东的店里去帮忙,干各种体力活,还要和他的'姐姐妹妹们一起卖甜菜汁赚钱,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有一天,房东的爸爸和房东来到了赞恩的家里,要让赞恩十一岁的妹妹嫁给房东。赞恩很着急,想要带着妹妹逃离。但是,没等到他准备好,爸爸已经要将妹妹送给房东。赞恩想要阻止,他的母亲把他摁在地上打。父亲一把扛起妹妹放到了房东的电动车上,赞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妹妹被带走。
赞恩非常愤怒和绝望,于是他搭车离家出走。他流浪了几天后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帮助一位黑人女士照看她的孩子。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女士因为证件过期被捕入狱。赞恩带着孩子,四处流浪,食物吃完了,就想办法赚钱。但是,他自己也是个孩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终于撑不住,要放弃了。赞恩找到了一个据说能带人去瑞典的中间人,这个人让赞恩把黑人女士的孩子给他,说孩子会过得更好,然后让赞恩回去拿身份证明。
赞恩不得不回到家里,却被父母发现了。父母无意中说出妹妹已经死了,赞恩很生气,带刀去捅伤了房东,被捕入狱。狱中的赞恩打电话向电台求助,要求起诉他的父母。最后在控诉的时候,赞恩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故事的最后,黑人女士找回了自己的孩子,赞西也终于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到瑞典留学了。电影结束时,屏幕上打出一段文字:本片均为事实。
我感到十分震惊,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人在这么艰难地生活着。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深深感到:有强大的祖国,才有我们的安居乐业。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并且要努力上进,为了国家更加繁荣而好好学习。
篇14:何以为家电影观后感
有一位作家这样说过,他从不看最近五年内出版的书。他的道理简单又科学:一本书如果经历了五年的时光洗礼,还能占据在头排书架的位置上,或者说还能被读者提及,这就不会是一本烂书。按照他的方法,我也如此这般地去寻找电影。电影实在太多了,看惯了五颜六色、光怪陆离的画面,听多了喧闹鼎沸、乱作一团的人声,如果电影开场前二十分钟还没有激烈的打斗、疯狂的赛车和惊险的狙击、跌宕的剧情,就很难再坚持看下去。以这样的标准,《何以为家》恐怕是要落选了。
不敢去网上看其他的影评,担心别人的思考会影响自己的感受。小主人公扎因控告自己的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好好的抚养他。父母也振振有词:都是贫穷的原因。我非常理解扎因父母的处境,因贫穷所带来的难堪与无助,这种排山倒海的力量,是倾盆而下的冰水,是一种摧毁式的打击。
现在,稳定的国度、昌盛的社会免除了我们在物质上的后顾之忧。父母,这是一种无需技能、无需认证、无需资格便能上岗的职业。况且,无论你的表现优秀与否,没有人会轻易让你下岗。作为父母而言,孩子可以有很多,可以收养领养,可以挑三栋四,甚至可以失而复得。可以要,也可以不要;可以管,也可以不管;可以把他放在福利院的草丛边,也可以把他紧紧贴在心窝上。对孩子来说,别无他路地选择了我们,充满信任地接纳着我们,用他们的一生作为赌注,付出的代价是多么的昂贵且又不可逆转、不可轮回啊。孩子把父母作为世界的一切,以父母的言行视为人间最规范、最崇高的模版。
好友彭海涛说,孩子来到我们身边,是来教育我们的,是我们的老师。
篇15:《何以为家》电影观后感精选
拍给生育癌看的。我就不说卖惨了,因为是真惨。善良而倔强的叙利亚小男孩,默默把全世界扛在瘦弱的肩上,拖着生活往前走。最后他露出全片唯一一个微笑我一下就泪奔了。在这里,女孩是一种商品,可以换钱;男孩是一种工具,负责养家糊口、照顾更小的小孩。 父母只管生,不管养,将孩子当做摇钱树和免费劳动力。他们不但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只会给他们带来苦难和折磨。 现在做什么都要考证,做父母却不需要考证。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配当父母,也并不是生了孩子就自动成为妈妈。 他们只图一时的快活,让孩子跟着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一起受苦,他们根本不配做父母。 如果不能给予孩子幸福,当初就不应该把他们生下来。 他们是你的孩子,但他们更是他们自己,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和思想,不应该被虐待,更不应该被贩卖。 父母有管教孩子的义务,孩子也有权利将父母告上法庭。 赞恩什么都不要,他只要父母别再生了。 因为一个人在还没有学会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之前,Ta不配拥有孩子,更不配当爸爸(妈妈)。
两个小男孩演得太棒了!
篇16:《何以为家》电影观后感精选
《何以为家》讲述的是一个12岁小男孩的艰难人生
电影在各大国际电影节收获了一致好评
并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在《复联4》的全方位碾压下
《何以为家》是近期电影院唯二值得一看的电影了
作为一部没有场面没有IP的小众文艺片
《何以为家》拼接不俗的口碑一路票房逆袭
相比《复联4》这样的万种防剧透大片
《何以为家》是即使全盘剧透
你也会被深深震撼的电影
故事讲述12岁小男孩扎因一家生活在黎巴嫩的底层
一家人挤在一间租来的破房子里
父母除了抽烟酗酒打骂孩子
就是不停的造人接连生了一堆的孩子
但是他们只负责生不负责养
孩子们不仅没有户口
无法正常上学还要负责养家
大点的孩子就在街头卖东西赚钱
小点的就用铁链子拴在家里
年龄最大的扎因则成了养家糊口的顶梁柱
除了要在房东的杂货店打工
扎因还要去药店行骗
帮助妈妈购买制度的原材料
对于扎因来说
家里都不是温馨的港湾
而是榨光他每一滴血汗的黑心工厂
纵然生活艰辛如此
扎因也一直默默承受
直到父母为了钱把他最爱的妹妹卖给杂货店老板当童妻
扎因痛心之下选择了离家出走
就在他身无分文饥肠辘辘的时候
好心的服务员希拉尔收留了他
拉希尔其实不必扎因好过多少
她是非法移民带着年幼的儿子
孩子是个黑户见不得光
上班的时候就把他藏在厕所里跟扎因的父母不同
拉希尔从来都没有逃避自己的作为母亲的责任
她一边想尽办法延续假身份
一遍拼尽全力爱护孩子
扎因的到来让她有了喘息的机会
白天拉希尔外出上班扎因在家照看孩子、
晚上拉希尔下班的时候会带上客人吃剩下的蛋糕
三个人在一起渐渐有了点家的感觉
可温情总曾不过三秒
拉希尔因为没有证件被抓入狱
独自带着孩子的扎因迟迟等不到拉希尔回家
也找不到她在哪里
为了养活拉希尔的孩子
扎因只好重操旧业
去药店骗药制毒
去救助机构骗物资
可这一切都是杯水车薪
两个孩子最终还是弹尽粮绝
走头无路之下
扎因决定把拉希尔的孩子交给人贩子
毕竟他保证给孩子找一个好的下家
那一刻扎因终于明白自己也只是一个孩子
谁都保护不了
人贩子还答应只要有身份证明
就能帮扎因办理移民去一个自由的国度
就在扎因回家寻找证明的时候
得知妹妹难产大出血死了
妹妹才只有11岁
悲愤交加的扎因拿起尖刀
刺伤了按年龄都可以当爸爸的妹夫
然后因此入狱
妈妈来监狱探望告诉他自己再次怀孕的消息
这让本就绝望的扎因彻底绝望了
他终于明白父母永远不可能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
最终他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向他们发出直击灵魂的拷问
要求他们不要再生孩子
虽然他无法改变自己和妹妹的命运
但至少可以保证不会有新的弟弟妹妹
重新过一遍这样的悲剧人生
本片导演娜丁拉巴基曾经亲眼目睹显示生活中的战争和混乱
所以她花了五年的时间来构建这个故事
想要揭露底层难民的真是处境
就连电影的小主角也不专业演员出生
而是导演从叙利亚难民找来的
被导演发掘时12岁左右的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其实扎因一家不过是千千万万底层家庭的代表
他们生活在满目疮痍之中
颠沛流离食不果腹
更别提基本的社会保障稳定收入和优质的教育
不负责任的父母把孩子作为赚钱的工具
把女孩作为售卖的物品
贫穷和无知形成恶性死循环
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电影还打脸了世界各地每一位身患“生育癌”的父母
生而不养是为人父母的罪大恶极
篇17:何以为家观后感400字
何以为家观后感400字
《何以为家》这部电影之前就看过预告,因为剧情的原因,一直都没有勇气敢看,今天实在无聊,而且也没有什么电影看的,最后还是鼓起勇气选择看它,我也并没有完完整整看完,因为我看不下去,即使这样,我也是带着泪水看完了。
这部电影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到底什么是家呢?家能给予的是什么?家应该是幸福的代名词,家能给予的除了幸福还是温暖,可是电影中的家给他们带来的只有苦难,丝毫没有片刻的幸福和温暖,他们的父母是自私的,当然了,这个也跟当地的国情有关,因为战争最终受苦的'总是平民,最后变的流离失所,剧中的主人公逃离到别的国家为生,但是丝毫没有尽到做父母的的责任,条件已经很有限了,确一而再再而三的生孩子,这也为整个家庭带来了更多的苦难,而作为哥哥的赞恩真的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我非常佩服他,他是一个有勇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想法的孩子,更是个善良的孩子,是他一直想要维系这个家,可是他的父母确丝毫没有反思他们的愚蠢,最后迫不得已将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才把整件事情推上高潮,这部电影的结局是圆满的,而剧中的男主角也因为幸运吧最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可是现实生活中,因为战争还有很多像他这样的家庭和孩子无法有个家,所以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中国,感谢祖国给予了我们了和平和安定的生活。
同时,这部电影也告诉了我们,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要明白自己的责任是什么,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系我们的家,给予孩子幸福和温暖,给予老人关心和爱护,虽然现在这个社会很浮躁,但是我们还是要从自身做起,尽自己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篇18:何以为家电影观后感
《何以为家》终于来了,该片在国内上映之前,很多观众应该已经看过这部原来被翻译为《迦百农》的电影。当时的观影范围仅限于有意愿到网络上寻找资源观看的观众,主要是对该片抱有好感的人群,那时的高分并不是完全客观的。
现在《何以为家》经历过院线公映的洗礼,豆瓣评分依然坚挺在8.9分。可以说,在大量涌入持有各种态度观影者之后,《何以为家》的口碑经受住了考验。高分佳片的头衔实至名归。
很多观点认为,《何以为家》的高评分不是高娱乐性的功劳,这些观点认为,这部电影并不具备娱乐性,甚至不该存在娱乐性,把这样的悲惨故事作为娱乐是罪恶的。
不知从何时“娱乐”这个词成了“花边新闻、名人绯闻、明星生活周边和八卦”这些元素的代名词。就如同麻将牌成了“赌博”的代名词。
我们可以看到,现今有许多人将学习作为一种娱乐,享受充实自身知识和见解的快乐。也有人以欣赏交响乐为娱乐,体验情感随音乐跌宕起伏的快乐。学习知识和欣赏艺术又有什么罪过。我要说的是《何以为家》不光是一部具有很强娱乐性的影片,同时有力的证明了娱乐是无罪的。
电影用一场庭审当作引子,从一位12岁的少年犯状告亲生父母讲起。少年赞恩因持刀伤人被捕,如今他控告自己的父母毫无节制的生育后代却无力抚养,他们不负责任的繁殖造成妹妹不幸死亡,导致赞恩为妹妹报仇而持刀行凶。赞恩请求法官禁止他的父母再生育更多的孩子。
最为刺激感官的场面本应该是赞恩得知妹妹的死讯,手握尖刀,找害死妹妹的人渣寻仇的那一段。这组画面却只持续了几分钟,镜头如同赞恩被仇恨冲昏的头脑一样眩晕模糊。可见创作者并不想花太多力气详细描述犯罪过程。毕竟观众不希望在电影院观看一条耸人听闻的新闻报道。作者把镜头指向了事件的背后,一个12岁的男孩,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扛起全家生活的重担,这样了不起的一个孩子,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孩子的视野中,犯罪的是不负责任的父母,但是在作者的讲述中,控诉的矛头直指“贫穷”。这样的一个故事是怎样具备娱乐性的呢?
首先是《何以为家》带给观众的情感体验,在观众跟随赞恩走过120分钟的人生历程,体验他生活的价值从一个极端坠入另一个极端。这种体验是意味深长的,足以触动观众情感的深处。其次是《何以为家》带给观众丰富和可信的见解,电影展示了儿童身处极度贫穷中的日常,他们的生存状态残酷到难以置信,电影所呈现的却如此真实。电影的娱乐性就取决于这两点,他们在一位出色的电影创作者手中就成了雕刻思想的工具。
优秀的电影创作者雕刻的不是光影,而是思想。他们具有将思想融进光影艺术楔入观众心灵的能力。由于作者把一段残酷到难以置信的故事拍成极富娱乐性的电影,通过《何以为家》精彩的诠释,任谁都很难说服观众不要去相信“贫穷”这个社会问题对儿童的残害有多么残忍。这样的娱乐怎么可能是有罪的!
篇19:何以为家电影观后感
于是好奇心促使我也去观看了一遍。
故事的开头是一个混乱、拥挤、嘈杂的家庭,家里大概有六七个孩子,主要是围绕其中一个小男孩写的,他的名字叫赞恩,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他没有户口,也不能像普通的小孩子一样上学,他小小年纪就在一家杂货店打工,以此来养活全家人。生活虽然有些艰苦,但好在赞恩和妹妹萨哈一直相互扶持,直到有一天赞恩回到家中,发现家里有些不对劲,看到自己杂货店老板阿萨德和他的老爸在自己家,并且妹妹萨哈穿得很漂亮和他们坐在一起,这时赞恩已经明白了爸妈的意图,她们想要把萨哈嫁给阿萨德。于是第二天一大早,赞恩就偷偷收拾好行李想要带妹妹逃跑,但是被爸妈发现并制止了,最终赞恩也没能把妹妹留下,于是对这个家失望透顶的他,选择了离开。
他自己一个人在外漂泊,找到了一个阿姨收留他,阿姨叫泰格斯特,她白天上班,让赞恩在家里照顾自己一岁的儿子约纳斯。时间长了,三人的感情越来越亲密,但是有一天,泰格斯特外出知道第二天早上也没有回来,迫不得已,赞恩只能带着约纳斯外出寻找,最后也没找到。于是,赞恩就自己想办法谋生,为了填饱他们两个的肚子,赞恩和坏人打交道,卖给他们东西,他一直攒钱想带约纳斯去国外好好的生活,但是有一天他回家的时候,却发现他们被房东赶了出来,而自己的全部积蓄还在家里的管道里藏着,这时,赞恩真的崩溃了,他再也承受不住了,为了不让约纳斯饿肚子,他把他卖给了之前那个叔叔。当他回家以后,又一个噩耗等着他,他的妹妹萨哈由于失血过多去世,于是, 他生气的去找了阿萨德报复,最后被抓了起来。影片的最后,他的妈妈来看他的时候,他说希望不要在生孩子了,希望所有没有抚养能力的父母不要再生孩子了,并且把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
这部电影最可悲的就在于,有的父母生了孩子,却并不养的行为,小男孩赞恩在这个年纪本该是无忧无虑的上学,但是却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懂事和成熟。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善待自己的孩子。
篇20:何以为家电影观后感
今天我又看完了一部电影,《何以为家》。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电影一开始,10多岁的小男孩赞恩就以坚定的语气在法庭上说出了上面的话。
随后的2个小时,我一直在寻找这个控诉的起因。最后终于明白了原因,却早已泣不成声。
原来,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地抚养他。
黎巴嫩,赞恩是家里的长子,为了养活自己和兄弟姐妹,被迫为当地的杂货商送货,更谈不上读书,甚至连一张身份证都没有。当他的父母把最亲爱的妹妹卖给杂货商时,他彻底绝望,离家出走,到了一个一个海滨小镇。在那里,他遇到了埃塞俄比亚移民的拉希尔。她的生活只比赞恩稍稍好一点点。为了逃避政府的监视,拉希尔隐瞒了她有个一岁的儿子约拿斯。赞恩一直帮拉希尔照顾孩子,直到后来她被抓走,他再也撑不下去了,才被迫走上绝路。为了给死去的妹妹报仇,他握着菜刀冲向杂货商……
电影中的人,都有着说不出的难处。赞恩的话很少,气氛极压抑,催出了一片“泪海”。此时,无言胜万语。
这个故事,让人毫不怀疑它的真实性,因为它的的确确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这部电影,反映了特殊家庭中儿童的悲惨命运,也改变了主演这部电影的主角的命运。看过影片的人,都会惊叹主角赞恩·阿尔·拉菲亚的表演。一个12岁的小男孩,他的眼神里,可以读出沧桑,读出坚强、悲悯与仁慈。那是被生活摔打过的眼神。
这部影片的成功,相当程度应当归功于这个小男孩精彩的演绎。这个小男孩为何能有被人们惊叹的表演才能?其实,他根本没有在演,只是在过一遍自己的真实生活罢了。
赞恩·阿尔·拉菲亚本身就是一个难民,他的童年就是在流亡中度过的。12年的时光中,他有8年流离失所,以至于在贫民窟中被选为影片的男主角时,赞恩甚至连字都不认识。他的表演让人沉浸于影片所构建的场景中,这是因为影片中的情节有许多跟他的经历极其相似。片中的其他演员,也有着类似的经历。
忽然觉得,让这个小孩再重温一遍过去的痛苦,也是一件残忍的事情。他有没有哭过呢……但我知道的是,现在他过得很好,不仅得了大奖,还搬去了国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世界温柔的光,终于降临到了他和家人身上。
看完电影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看看世界的另一端,原来还有那么多小孩成长于那样的环境之中。和所有家人挤同一张床,上不起学,办不了身份证,从小就要担任起养家的责任。女孩会被无情地买卖,从母亲的手中被推给一个老男人。在这里我们随手可见的东西,或许是他们花了一辈子要去争来的。差距之大,不得不让人深思,这个世界,真的和平了吗,真的每人都幸福了吗……世上还有多少个像赞恩这样的孩子,像拉希尔可怜的女人……
再回到影片开头,父母赐予子女生命,倒成了原罪?
不,真正的罪是生而不养。
生育固然是一种权力,可被生育者的权益为何保护呢?这恐怕才是电影提出的最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愿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降生,被生活温柔以待。
★ 何以为家观后感
★ 有国才有家作文
★ 心愿作文:愿望瓶
【黎巴嫩剧情片《何以为家》观后感(精选20篇)】相关文章:
天将雄师观后感900字1000字字2022-05-04
我爱我家演讲稿初中2022-05-08
关于二战电影随笔作文2022-06-22
《天将雄师》观后感2023-04-09
八年级语文教案2023-10-04
《战狼2》观后感作文600字2022-11-26
小说《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作文2023-11-19
看《为家而战》观后感影评精选2022-07-05
魔鬼与天使作文2023-08-03
电影花木兰观后感作文20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