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门石窟景点观后感(推荐14篇)由网友“elsevane”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游龙门石窟景点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游龙门石窟景点观后感
今年春节,我和以前一样回到了西安,因为雾霾的原因,我们不能放炮,在家也不好玩,爸爸妈妈就带我去了洛阳龙门石窟游玩,那里可漂亮、可壮观了!
从西安到洛阳的高铁需要1个小时50分钟的时间,爸爸就在高铁上开始给我介绍龙门石窟。爸爸说龙门石窟可以说是中国的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还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华遗产呢。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伊水两岸的龙山和香山崖壁上,开凿于北魏中期到北宋的四百余年间,里面还有2100多个窟龛,10万余尊佛像,3600余品碑刻。听着爸爸的介绍,我顿时觉得好神奇,就特别期待着能快点到龙门石窟,亲眼去看看这盛景。
列车准时到达了洛阳。一出高铁站,我们等了半个小时左右,坐上了开往龙门石窟的旅游观光巴士。大概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到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的景点分为三个部分:西山石窟、东山石窟和香山寺,分别在伊水河的两边,其中西山石窟在伊水的左边,东山石窟和香山寺在伊水的右边。
我们先去了西山石窟,远处看,西山整面都是一个一个的窟龛,嵌在山里面,特别壮观。经过大石门和石窟北大门,我们来到了禹王池,禹王池的水可都是热的哦,冬天感觉特别舒服,我一下就喜欢上了。在爸爸妈妈的催促下我才不得不继续向前走。我们看到了一座很大的山,上面有很多的窟龛,我们沿着楼梯走上去,很快走到了一个很大的石窟前,原来这是万佛洞,里面有一个很大的佛像,我一下子就被惊呆了。爸爸说:“万佛洞里的佛像都是唐代时候匠人雕刻的,还有只有两厘米左右的小佛像,总共有约一万五千尊的佛像。”我仔细一看,还真是有很多很小很小的佛像,数都数不过来。这些佛像雕刻得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真是神奇之极!
在万佛洞之后我们还经过了潜溪寺,浏览了宾阳洞,参观了摩崖三佛龛,看了各种各样的碑刻,每个景点的佛像都雕刻得如同真人一般,特别逼真。遗憾的是:很多佛像都是不完整的,听解说:国难的时候很多佛像被盗,现在都陈列在了美国或者日本的博物馆内,让人听了真是很气愤!
游玩了西山石窟,我们又去了东山石窟和香山寺,所有的景点都很漂亮,让人流连忘返。
下山的时候,我想好多的佛像,好多的石窟,当时的人们是怎么做到的啊?我带着这个疑惑问爸爸。爸爸说:“就是当时的工匠用心雕刻的,他们认认真真在干着这些活,才给我们留下了这么珍贵的这些石刻!”
龙门石窟我玩得很开心,听过了我的解说,你是不是也想去玩呢?
篇2:游龙门石窟景点的观后感400字
考完试,我和爸爸妈妈就开始计划这个暑假到哪去玩,在电脑上,查到了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还是国家5A景区呢!它经历了北魏等等的朝代,用了100多年的历史才建造成功。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还有10万多尊造像,碑刻题记2800余品……看了这么多,我好想去那里看看,所以我们一家就决定去龙门石窟游玩。
坐了3个小时的车,终于到达了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我一下车就像出了笼的小鸟一样跑(飞)出去,催爸爸快点买票。进去后看到一座大山正面光秃秃的只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窟窿,里面都是佛像,真如电脑上说的有10万多尊。我走上楼梯飞快跑到这些窟窿前面,仔细一看,这些佛像刻的好精致呀!!每个佛像手竖着放在胸前,两边还有一些小将在那站着,可能是在保护大佛吧。
我们走到中间时,看到了震憾的卢舍那佛。它高17.4米,头高4米。它的眼睛目视前方,脸上有微微的笑容。它双腿盘起来坐在那,我想:它坐着是的7.14米,那站起来要多么高呀!!这尊佛像高大,表现了佛国的祥和、雍容大度,这个最大的佛像太震憾,让我都用词语无法形容。
龙门石窟的景色让人震憾!也不知道很久以前的人是怎么把它们刻的栩栩如生。我要谢谢(他)它们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个如此壮观的景象!
篇3:游龙门石窟景点的观后感400字
今天天气晴朗,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玩。爸爸告诉我,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时候,分布在伊河两岸峭壁上,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来,经过北魏、隋唐至宋朝,连续大规模营造了400多年。
还没有走到石窟门口,我就看到了一座很漂亮的大桥。爸爸说这是龙门桥,连接东山和西山两处石窟。走进西山石窟景区,我首先看见了宾阳三洞,导游介绍说这个洞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里有11尊大佛像,窟顶上雕有飞天,我觉得很漂亮!
然后,我们到了万佛洞。洞中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只有几厘米高,导游说这里共有1500多尊。我听了以后,感觉真多呀!古代的人能雕刻出这么多精美的小佛像,太不容易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奉先寺,它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石窟正中的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特别雄伟壮观!
看了这么多佛像,我十分佩服古代人的雕刻水平,真是太棒了!
篇4:游龙门石窟景点的观后感400字
龙门石窟位于龙门山与香山上,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
那里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这里满山都是佛像,每个都雕得惟妙惟肖,姿态不一,大水也不相同,最大的高17.14米,头长4米,耳朵长1.9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长,无论大小,都雕刻得很精致,动作也不一样,有的佛像一手朝一手朝下,有的双手拉拢朝上,有的是盘腿坐,有的不盘腿坐,还有少数佛像是站着的。往前走,登上六十级台阶,抬头一看,七个巨大的'石像耸立在你眼前,他们每个人神态都不一样,中间一个坐在莲花上,一只手朝上,一只手朝下,双眼平视前方,听说是中国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替身像,我敢说这石像是世界上最像武则天的石像了。雕刻这石像的师傅平时肯定很细心观察,把这石像雕得这么栩栩如生,把她的特征都雕刻了出来,比如:武则天丰满的体态,方正的脸庞,嘴唇上一般很难发现的条纹等等。站在旁边的两尊石像是她的侍卫,形态紧张,好像从不放松警惕,随时准备迎战!余下的四个侍卫也都表情严肃,有的手持长矛,有的手托铁塔,动作很是威武。
龙门石窟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它里面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建筑等实物资料。
游龙门石窟景点的观后感400字范文
篇5:游龙门石窟观后感
在回到洛阳奶奶家的第五天,我早早地起了床,来到闻名遐迩的龙门石窟。
据说来到不得不观赏的是万佛洞和奉先寺。来到万佛洞前,环顾四周,用一个字即可形容这里的佛像,那便是“小”。在一个并不大的洞内竟有上万尊佛像,单单两壁就有佛像15000尊,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神态各异。
离开万佛洞后,大约走二百米的路就来到奉先寺。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中间的主佛为卢舍那大佛,此佛像高17.14米,头高4米,丰颐目秀,仪表堂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大佛的,双臂被人砸去,难以见其整体造型,不禁令人感到有些惋惜,但在惋惜的同时我也痛恨那些破坏佛像的人。
出得龙门来,只见那青山秀水的自然景色与鬼斧神工的人文雕刻更显得相映成辉。仅此龙门石窟一游,便是不虚洛阳此行了,我在心底对自己说,同时依依挥手,不舍地作别这座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自然宝库。
冰果熊的爱
篇6:游龙门石窟观后感
从语文书上了解到,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十分向往。寒假里,我终于有机会去游览龙门石窟。
站在山上远眺,看见全是洞窟,真是星罗棋布,密如蜂房。到了石窟边,才知道里面全是大小不一的佛,让我眼花缭乱。
顺着人流,走上台阶,来到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立刻映入我的眼帘。大佛两旁伫立着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及二力士。他们有的看上去比较文静;有的饱经沧桑;有的雍容华贵;有的则显得十分威武。奉先寺的另外八尊大佛也是形态各不相同,错落有致!
我靠近卢舍那大佛,仔仔细细地看,他好高啊!果然有十七米高,光是头部就长达四米,耳朵也很大,将近两米,比普通人大出一截。只见大佛随衣挂线,仅用没几笔,就显得朴素无华而又冼练流畅;面颊丰满又圆润;头发像波浪一样盘在头顶;双眉弯弯,犹如新月;小小的嘴角,略向上翘,带着一丝笑意,仿佛在说:“欢迎你,小游客!”宛如一弘秋水的双目流露出安详与和谐。
顺着人流往下走,我回过头来,继续凝视了一会儿,心中顿时升起一股宗教的神秘莫测之感。
望着十几万尊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佛,我想起了古代劳动人民来。那时候,没有现代技术,硬是靠着无数的双手和简单的劳动工具,才完成了这佛像之国――龙门石窟,这全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篇7:游龙门石窟观后感800字
今年大年初十,我们一家人开车到龙门石窟游览。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洛阳人,对龙门石窟并不陌生。但之前年龄小,每次去都流于走马观花,这次我刚好读了图书《河南寻宝记》中的《决战龙门石窟》一章,急切地想细窥石窟中蕴藏的奥秘。我们把车停到服务区,再坐电瓶车通往景区。啊!一路上景色真美呀!青山对峙伊水中流,水光潋滟山色俊朗!虽然置身户外还有一丝料峭春寒,我的心却热切地飞了起来。龙门石窟,我来了!
进了景区我们兵分两路,爸爸抱着弟弟一路悠悠晃晃地游玩,我和妈妈一路从入门处的禹王池开始,看简介读碑刻赏窟龛一个细节都不舍错过。由于外地游客众多,一拨一拨的导游在我身旁声情并茂地演讲。呵呵,我可蹭了不少历史文化知识。
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间,古代匠师在伊水两岸的西山和香山上凿窑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身临其境,我被大大小小的窟龛震撼了。
往里走,我们经过潜溪寺到了宾阳三洞,其中宾阳中洞最为壮观,它历时二十四年开凿,洞内富丽堂皇,桔红色穹窿顶上的彩绘历经一千五百年没有脱落,主佛释迦牟尼体态修长,表情温和,是北魏晚期风行秀骨轻像的典型代表。我真佩服古人的耐力和技艺。
我们又经过敬善寺摩崖三佛到了万佛洞。看到万佛洞真是吓了我一跳,墙上密密麻麻的小佛直觉得难以计数,实计一万五千尊,整个洞窟金碧辉煌,洞外南壁雕有观世音菩萨像,身体成S形曲线,匀称适度,优美端庄。导游说,这尊精雕细刻的观音身上展示的艺术风尚我们要差不多10后才能在西方艺术家拉菲尔的《西斯延圣母》中看到。
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器宇轩昂,博大壮美,凝望大佛会使人惊叹不已,你会感觉到它那永恒恬淡智慧的目光里饱含了慈祥。导游说,这里的一切表现的是大唐盛世的伟大和繁荣。
大半天游学下来,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让我惊叹折服自豪并满怀激动,我心里萌生出一股力量,要好好用功,学有所精,成为创造祖国未来更璀璨文明的生力军。
篇8:游龙门石窟观后感600字
“劈破层峦一水来,俨然双阙向城开。千龛佛像唐雕凿,万世神功禹削裁。”这描写的是龙门石窟的景色。回想起两次观赏龙门石窟的经历,心中不禁升起对龙门石窟景色的赞叹。
初见龙门石窟,我还是一个只会感叹“这座佛像真大!”“它的胳膊怎么断了啊!”的孩子。那时的记忆,仅仅停留在伊河上古朴的桥,千疮百孔的石山,并不宽阔的伊水……
直到前几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又一次见识到龙门石窟的壮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右侧一个个洞窟吸引了我的眼球。其中的佛像各式各样,有的双手合十,闭目沉思,有的上手放在腿上,仰首远望,有的皱紧眉头,紧盯前方,面目狰狞……还有一些洞窟里空空如也,我伸着头,眯着眼睛寻找,仍然一无所获。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尊高达十七米的大佛:卢舍那大佛,是根据武则天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佛像,更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仰望着这尊大佛。大佛身着通肩大衣,自右肩回绕至左肩,覆盖着全身的舒缓的衣褶,飘逸而浩荡。大佛的脸上仿佛洋溢着一抹神秘的微笑,正因为如此,大佛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
大佛的身后光艳夺目,是马蹄形的神光和宝珠形的头光,突出了大佛气宇轩昂之势。大佛旁边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这些雕像虽然是大唐佛教雕塑中常见的类型,但是仍然显示出中国古代艺术家独特的匠心。
久久凝望着这尊大佛,我不禁感慨,这么庞大的佛像,这么浩大的工程,在古代技术不先进的情况之下,是如何雕刻出来的呢?我不禁慨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雕刻技艺的精湛。我也希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能够继续传承下去,源远流长。
篇9: 龙门石窟景点导游词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的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阀,所以古称“伊”。龙门石窟里有成千上万尊佛像,它们各个姿态不一,精美别致。
关于龙门石窟,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在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了洛阳北面得邙山。向远眺望,看见了伊,就高兴地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不久,隋炀帝就砸洛阳建起了东都城。因为皇宫的正门正对伊,所以人们称伊为龙门。
雕琢龙门石窟,断断续续搭4之久。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石窟又称古碑林,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龙门石窟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是卢舍那大佛,通高17.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高,被人们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奇特的地方数也数不清,下面就开始游览。
在游览龙门石窟时要注意:
1.不能用手去触碰雕像。
2.要讲文明,不说脏话。
3.轻声说话不打扰他人。要在外国人面前展示中国人的文明风采。
篇10: 龙门石窟景点导游词
在北魏太和年间(447-499)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就在此营建,它不是一个朝代某一个时期兴建而成得,而是陆续开凿,经历了众多得朝代,相继大规模营建得。开凿时间长达400多年之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得历史了,我们以前可能也看到很多景点,但那些大多都是明清或者后来重建得,而龙门石窟确实从1500年前遗留下来得。现有佛像十万余尊,佛窟,佛龛2100多个,碑刻题记3600多块,洞内造像多为唐代河北魏时期开凿得、其中唐代占三分之二,北魏占三分之一,大家可能会问,朝代不同,我们要怎么区分哪个朝代得呢?洞窟中虽然都是佛或菩萨,但它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跟当时得世俗相结合得,唐代呢,有一个众所周知得审美观点,就是以肥为美,当时人们认为胖才是美,像唐代得武则天啊,杨贵妃杨玉环啊,她们都是除了漂亮以为,都有一个共同得特征,就是丰满。所以,唐代得造像都有圆润丰满这样一个特点。等一下到龙门石窟以后,大家可以找一下,脸庞,肩膀,身材浑厚,圆润得那种就是唐代典型得造像,而北魏,则以瘦为美,北魏造像>得特别是:瘦骨清风。所以高高瘦瘦得,很清秀得那种就是北魏得造像。在这里,我已经清楚得讲过了,所以到了龙门以后呢,我要考一考大家,看看你们能否分得出唐代和北魏得造像。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凌驾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艺术,由于魏、唐两代皇室的参与而形成了龙门石窟皇家风范的重要特色,许多窟龛或造象的兴废变迁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龙门山色”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首。北魏以来,这里松柏苍翠,寺院林立,到唐代有十寺最为有名。山脚处泉水汩汩,伊水碧波荡漾,唐代时行船往来,穿梭其中。精美的雕像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形成了旖旎葱茏,。钟灵毓秀的龙门山色。伊阙风光。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高僧大德徜徉于此,赋诗吟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的佳句,声名远扬,今诵尤新。潜溪寺朋友们,下面我们将参观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潜溪寺。潜溪寺为唐高宗初年雕造。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主像阿弥陀佛居中而坐,身体各部比例匀称,面容丰满,胸部隆起,表情静穆慈祥。两侧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体躯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静,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艺术的长足发展。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供奉的偶像。
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又一个繁盛期。佛教学风在“破斥南北、禅义均弘”形势下,南北佛教徒们不断的交流和互相影响,完成了对以前各种佛教学说的概括和总结,从而使佛教中国化的趋向更加明显,也使佛教造像艺术充满了清新与活力。因此,在造像艺术上发生了不同于北魏时代造像风格的变化,潜溪寺中的造像已揭开了盛唐那种丰腴、典雅的造像风格的序曲。
宾阳中洞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意义重大、比较彻底的汉化改革,历史上称为“孝文改制”。由最高统治者实行的政治上的改革必然对当时皇家贵族发愿开凿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一定影响。下面我们将参观的宾阳中洞的造像风格和服饰就是孝文帝改制在文化上的反映。
朋友们,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三座洞窟合称为宾阳三洞。宾阳三洞因统一规划、有计划开凿且并排布局而得名。这三座洞窟从公元500年开凿直到523年停工,历时长达24年还未完工,史书记载用工多达80多万。中间的为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开凿。洞中三壁造三世佛,从南向兹依次为过去世燃灯佛、现在世佛释迦牟尼和未来世佛弥勒佛。
宾阳中洞的窟顶是穹隆形,好像蒙古包的顶部,地面雕刻着大型莲花,周边是莲花花瓣、水波纹和其它装饰图案,如同鲜艳美丽的地毯式样子。这种形式使人很自然联想起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篇11: 龙门石窟景点导游词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龙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东山)与龙门山(西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后因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又称龙门。
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艺术技法风格融合交汇,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我们今天要看的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
洛阳龙门石窟的开凿是继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之后由皇室开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群,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规模、有效率的营建约计150年左右,分别出现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左右)时期。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造像,既是历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家无穷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又是外来文化和我国文化结合而成的一朵奇葩。富有才华的古代工匠和雕刻设计艺术家,面对光秃的悬崖峭壁,运用着简单的锤凿,雕出如此巍峨壮观又精工细致的群体佛像,这在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十分落后的条件下,确实令人叹为鬼斧神工。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已来到了龙门石窟,现在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下车跟我走,去参观石窟。
各位朋友,现在大家左手边的就是潜溪寺,它是我们进入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石窟。潜溪寺洞高、宽9米多,进深近7米,建于唐代初期,距今约1300多年的历史,因在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而得名。窟内洞顶雕刻了一朵大莲花,洞内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佛身高7.38米,面额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与主佛造像为龙门石窟唐代石雕中最优美的两尊。洞内前侧两壁各雕一护法天王,高颧大目、体魄雄壮、孔武有力、身披销甲,是唐代高级武将的形象。踩在脚下的夜叉,也塑造的十分生动传神。
请大家跟我向前走,路旁右侧并排坐西向东的这三座石窟,即宾阳三洞(中洞、北洞、南洞的俗称)。以中洞为代表,中洞在北魏时称灵岩寺,明清以后才改称宾阳洞,传说是根据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之字(洞宾)和号(纯阳)的末两字相加而命名的。此洞从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就是公元5开始雕凿到正光四年,即公元523年6月完工,历时达24年之久。宾阳中洞是一座三世佛窟。北魏由于受“法华经”影响较大,除了信仰释迦、多宝外,还信仰的对象便是三世佛了。在龙门石窟仅此一例。正面是以释迦牟尼佛像为主的五尊雕像。释迦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通高8.4米,面部清秀、神情饱满、高鼻大目、微露笑意。释迦左右侍立着二弟子、二菩萨(左文殊、右普贤)。二菩萨含睬若笑、温雅敦厚,给人以亲切感。窟顶做琼隆形,中央雕刻着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
请大家跟我一起离开宾阳三洞拾级而上,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万佛洞。万佛洞的形状是方形平顶,顶上雕一莲花藻井,因洞内刻有15000尊佛像,又叫“万佛洞”。该洞主尊名阿弥陀佛,有圆光和身光,结跏跌坐在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一手贴身斜举胸前,一手抚膝。原洞外除浮雕的二力士之外,还有两尊石狮,即龙门唐代浮雕的精品,在30年代被盗。现存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城纳威尔逊艺术博物馆内。
请大家跟我继续前行,现在我们来到了莲花洞。这里为什么叫“莲花洞”呢?这是因为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顶藻井多以莲花为饰,但像这样大型的莲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龙门石窟中这不多见。此洞开凿于北魏孝昌年间即公元526―528年前后,属于北魏后期作品。此洞高6.10米,深6.15米,主尊释迦高6米(为立佛)。两侧为胁侍菩萨,佛与菩萨之间,为侍立的伽叶、阿难二弟子。
朋友们,再登几十步台阶就到奉先寺了,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这个寺内,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气势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
奉先寺东西深约40米,南北宽约36米,其建造时间,据有关资料和专家推测,约始建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的永微六年,就是公元655年之后。完工于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费时约左右。
篇12: 龙门石窟景点导游词
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游览佛教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中国三大石窟之一、闻名中外的洛阳龙门石窟。
洛阳,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名城。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为使各位来宾在洛阳期间能对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古迹有进一步的了解,在乘车去景点参观的途中,我将洛阳的历史及龙门石窟的大致情况,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的南岸。因地处洛河北岸而得名,意为洛水之阳。
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称“九朝古都”。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洛阳曾长时间地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今天,我们去参观的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便是众多的文物古迹之一。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龙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东山)与龙门山(西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后因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又称龙门。
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艺术技法风格融合交汇,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我们今天要看的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
洛阳龙门石窟的开凿是继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之后由皇室开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群,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规模、有效率的营建约计150年左右,分别出现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10年左右)时期。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造像,既是历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家无穷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又是外来文化和我国文化结合而成的一朵奇葩。富有才华的古代工匠和雕刻设计艺术家,面对光秃的悬崖峭壁,运用着简单的锤凿,雕出如此巍峨壮观又精工细致的群体佛像,这在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十分落后的条件下,确实令人叹为鬼斧神工。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已来到了龙门石窟,现在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下车跟我走,去参观石窟。
篇13: 龙门石窟景点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这班车的导游,我叫xx,大家可以叫我x导,今天,我们要去龙门石窟游玩,龙门石窟建于公元493~9,批准时间为11月,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石窟南北长大约1000多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大家都知道,我国有四大石刻艺术宝库。它们分别为甘肃敦煌得莫高窟,山西大同得云冈石窟甘肃天水得麦积山石窟,而另一个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去参观得龙门石窟了。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处,行车约40分钟,那里不仅是著名得历史名胜,而且是自然风光很迷人得地方。整个龙门石窟由两山组成,一山为香山,因古代得时候,山上长有一种含香味得植物而得名。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就长眠与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居住了之久,名号为香山居士,逝世之后就葬在这座山得山脚下。另一座为西山,也是我们今天参观得主要景点。大多得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得。相传两山本为一座山,大禹治水时,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两半,于是就成了两座山,两座山远远望去,就好像一个天然得门阙,中间又有一条伊河自南向北流过,故称伊阙。可谓两山对峙,伊水中流。龙门山色,自古就被喻为洛阳八大景之首,是洛阳地区最好得风景区。自唐代以来,皇帝被喻为真龙天子,凡是与皇帝有关得东西统统用龙来命名。比如皇帝穿得衣服叫龙袍,皇帝住得地方叫龙庭等等。那么,位于皇宫龙庭南面得门,就得名龙门。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景点也是如此,不管多著名得景点,如果你不了解它,不懂得它得背景,历史,意义,你就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甚至没什么好看得,仅仅只是到此一游而已。但是如果你掌握这些情况以后,你就会觉得你所看得东西是非常有价值得,是值得一看得,所以,在看龙门前,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个龙门石窟龙门石窟。
篇14: 龙门石窟景点导游词
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艺术宝库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闻名于世的龙门石窟就坐落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它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营造时长达400余年,在这里您不仅可以看到北魏的清风秀骨、还可以看到唐朝的丰腴之美,龙门石窟不仅是中国佛教艺术的体现,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尚,堪称是一座巨大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石窟现有佛龛2300多个,佛塔70余座,佛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其中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和唐朝诸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都是书法艺术的珍品。我国著名的作家余秋雨曾这样描绘过石窟艺术:它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活了以前年的艺术,一千年始终活着,脉络相通,呼吸均匀,这是一种何种状阔的生活。
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龙门石窟中其实为磅礴,艺术为精美的洞窟――奉先寺,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尊大佛呢就是卢舍那大佛,卢舍那梵文音译,意为光明普照之意,她通告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您有可能会问,为什么不零不整刚好是17。14米呢?这是因为7是佛的数字,天的数字,佛语有曰:“救人一命,生造七级佛徒”那么再让我们我们来看看17。14,它有一个十,意为十全十美;14含有2个七在加上个七,就是3个七,拥有3个7的卢舍那大佛是无限大,无限宽大,功德圆满的。
有人说卢舍那大佛是“东方的蒙娜丽莎”是集善良与美貌于一身的,的确如此,不信您看,她嘴角微微上翘,目光下垂,略做俯视态,两道弯眉如钩如月,每次看到卢舍那大佛的微笑就有如沐春风之感,无论您从哪个角度看她,她的目光都会和你有所交流,像智者的询问,长者的关切,母亲的慈爱,这种由天上到人家,由出世到入世,从虚幻到现实的转变不正是中国儒家思想在佛教艺术上的折射吗?这是艺术的觉醒,人性的觉醒,中国佛教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唐代终于完成了汉化的过程,因此中国的佛教艺术在洛阳的龙门石窟也达到了一个光辉的顶点,所以李泽厚先生才会说:“卢舍那大佛是中国佛教艺术的典范。”
另外大家请看卢舍那两侧的是二弟子,左为迦叶饱经风霜,庄重严谨,有为阿难聪敏温顺,擅长记忆,他们两侧站的是菩萨、天王、力士及供养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奉先寺以其流利的线条,高超的技艺,玄密的宗教幻化出了一首壮丽无比的交响乐动人心魄。
扶今追昔,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如此宝贵的珍品,伴随着光荣和骄傲,将被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思之、思之、再思之……
朋友们参观完这麽雄伟的雕塑,您难道不为之震撼吗?那么就请您拿出手中的相机把他拍摄下来,留住这份心情,本次的景区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给大家自由活动的时间,我们11点在这里集合,由于刚下过雪,地面比较滑,大家在自由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 游恒山的作文
【游龙门石窟景点观后感(推荐14篇)】相关文章:
去盘山旅游的个人观后感400字2022-12-05
游览景点的小学作文2023-05-24
游洹园作文400字2023-02-16
暑假旅游去青海湖英语作文2022-11-11
游浙东大峡谷四年级作文500字2022-09-22
山西游记作文:魅力山西2023-08-04
介绍我的家乡左右2023-02-04
巫山,巫山张循之,巫山的意思,巫山赏析2022-05-07
大平原游记随笔2022-05-08
游览海洋的个人观后感600字作文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