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下的物资管理-大专ERP专业论文

时间:2022-08-05 08:02:50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ERP系统下的物资管理-大专ERP专业论文(精选11篇)由网友“五十五间”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ERP系统下的物资管理-大专ERP专业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ERP系统下的物资管理-大专ERP专业论文

篇1:ERP系统下的物资管理-大专ERP专业论文

ERP系统下的物资管理-大专ERP专业论文

摘要:ERP系统凭借可以实现物资管理中统一采购,统一配用,统一存储等优势,极大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阐述EPR系统在物资管理中的作用,并对其实现过程做以详细论述,供有关人士参考查阅。

关键词:ERP系统;物资管理;正常运行

随着电子商务等各行业的不断发展,技术创新的不断延伸,传统的物资管理模式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套新的物资管理体系来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面对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工作效率和效果对于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基于ERP系统下的物资管理正是在加快企业管理电算化这一情况下产生的,它以其准确的核算体系及快速处理数据的能力给企业管理者提供方便。当然,作为相关工作人员,正确理解ERP系统在物资管理中的作用,并且深刻掌握其在物资管理中的具体运行措施将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分析ERP系统在物资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讲,ERP系统在物资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其一,实现物资管理系统信息共享。信息共享对于物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节省很多工作中不必要的麻烦,ERP系统下的物资管理可以让相应的管理信息同步到各个相应部门,对于实现采购,调度及库管等工作的服务一体化效果良好。

其二,完善物资管理业务流程。通常物资管理业务流程是比较复杂的,从一开始的采购、入库,一直到最后的出库都需要详细的记录,此前这些工作通常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不仅工作任务繁重,而且工作效果很差。ERP系统的使用很好的完善了物资管理业务流程,使得计划管理、采购及库存和核算业务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大家可以随时在ERP系统中查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及时做好调整及核算工作,让业务流程安全有序的进行。

其三,实现库存管理的最佳效果。作为企业来讲,库存管理十分重要,它往往决定了企业的命脉,所以近年来大家对于库存管理工作非常重视。ERP系统下的库存管理,可以实现货物的收、存、发三个环节数据的统一,并且实时监控这些信息,这样一旦有问题发生,可以及时处理,让整个物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其四,解决企业分公司政策难以统一问题。现在很多大企业,尤其是集团公司,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公司政策难以统一,这些都是因为信息在传达过程中出现疏漏而造成的。运用ERP系统来处理这些问题,一切方可迎刃而解。通常ERP系统对于货品的编码,价格,数量等信息都有明确的记录,这对于总部管理分公司有很好的监管作用,而且很多ERP系统还可以允许发送实时信息,这些都在解决企业分公司政策难以统一的问题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五,有利于解决库存周转慢等问题。因为ERP系统有提前预警功能,所以在解决企业库存周转慢及采购太过盲目的问题。通常此系统可以对超出及过期的库存进行预警,这样就提醒相关物资管理人员对货品进行定期清点检查,对于过期,损毁等物品及时处理,对于没有补齐的货品做相应的补货等措施,从而解决库存周转慢,货品积压多等各种棘手问题。

总之,ERP系统下的物资管理是非常实用且科学的,对于整个物资管理工作能否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二、详述保障ERP系统下的物资管理系统能够正常运转的措施

众所周知,ERP系统下的物资管理工作对于整个企业来讲都十分重要。所以如何保障其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关于这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讨论:

(一)完善相应管理体系。这里所讲的管理体系,主要是跟ERP系统相关的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众所周知,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很多人工工作都被软件技术所代替。但是由于ERP系统的研发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在我国来讲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此系统只在国家重要单位及相应较大的企业运转,还没有实现普及至各相关行业,这些都是因为其相应的管理体系还不健全造成的,解决此问题,我们应该做到:

其一,实施“一把手”工程,同时遵循先基础管理,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在应用,效益驱动”的指导下走出局部信息到全部们信息化的路线,实行边实施边收益的原则;其二,完善制度和规范业务流程。规范原始信息及信息传递渠道。严肃一线信息的采集真实性、准确性,建立规范化的数据采集、录入制度。从制度和流程上,对各种原始单据、报表和其他信息的各种数据进行规范,细化标准;其三,各部门要做好不定期的问题汇报工作,并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其四,积极培养相关工作人员对ERP系统的操作及认知度,对于各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工作予以重视。其五,重视企业内部审核制度,对于企业来讲,要对所采用的原料进行抽查,保证材料的合格,做到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强化物料管理部门的素质建设。ERP系统是一个处理信息的系统,它要求特定的活动要在特定的时间进行。所以单位作为主管领导一定要有相关的计划才行。像是准备日程计划,公布,修订生产计划,审核ERP系统、查询货品等问题都需要做相关的安排,这就要求物料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对于时间的安排和系统的使用有较好的掌控力。要做到这点其实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对ERP系统的熟练掌握,要知道系统所用到的信息都有哪些,让输入数据准确,并结合实际的出库入库时间,对系统进行及时修改,保证系统数据的及时准确性。其次,作为公司来讲,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奖惩制度来推进这方面工作的进行。最后,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培养员工及管理人员间的友好合作。说到底,素质建设不仅仅是培养技能,也应该对员工进行心理及生理辅导,只有员工觉得自己的'工作有成就感,有兴趣干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三)严格物料需求计划管理。在ERP系统中,我们严格按照生产单位提报的物资需求计划实施采购,所有采购物料的品种及数量由企业物资计划管理部门统一下达采购计划。没有采购计划,任何部门不能采取采购措施。保证计划、采购及管理职责的清晰,最大程度的减少人为干涉,体现物资采购计划的严肃性,力争形成从计划采购到采购入库全程的计算机监控,真正实现计划于采购职能间的剥离。

(四)加强采购订单的监控。采购订单在系统中形成后,相关业务部门可以利用采供订单查询功能对订单进行跟踪。通过不同物料或供应商的订单编号查询订单的执行情况,如批准是否通过、是否收货、发票校验等,通过显示采供订单历史可以查看已验收货的物料凭证和对应的财务凭证,发票校验凭证等信息。同时完善对采供订单完成情况报表的开发,提供系统外对采购员进行采购数量和质量的考核依据,实施监控采购合同的执行情况,便于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的及时沟通。

此外,技术的进步也是让此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所以某种程度上对技术人员的饿大力栽培也是企业关键的一步,这一点笔者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三、总结

综合全文,ERP系统下的物资管理为整个企业创造了更多的便利和利益。作为工作人员,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掌握好以上维护系统正常运转的各项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信如果做到这点,企业的运营将会越来越好。

篇2:ERP管理系统的论文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各个生产制造企业的竞争越发激烈,要想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对企业内部进行资源的优化整合,增强管理水平,细化任务分工,降低生产成本来获得价格优势。但是,我们很多生产型企业仍然没有实现这种高效率的管理方式,在某些方面还沿用传统的人工管理。在长期的企业运营过程中,诸多弊端就暴露出来了。譬如各个部门使用不同的系统,导致系统之间互不兼容,信息分散,数据的共享就难以实现;再比如,生产制造行业免不了要制定大量的计划,诸如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如果采用人工处理,其工作效率必定不高,很可能延误生产。因此,在这种形势下,急需有一种能将各个部门、各种资源进行统筹的体系,ERP系统就应运而生了。

二、ERP系统在生产制造业所发挥的作用

(一)ERP系统概述。ERP即企业资源规划,它把企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早在上世纪70~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就已经使用了ERP信息管理系统。而在我国因为计算机技术相对来说起步较晚,国内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八、九十年代还没有普及开来计算机技术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也比较滞后,所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步伐也较发达国家晚些。但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强,ERP系统的应用也随之普及开来

(二)信息化管理对生产制造企业的重要性。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内部组成较为复杂,除了包含一些基本部门,如人力资源部、行政部、财务部之外,还包含多个与生产制造相关的部门,像原料采购部、生产部、生产管理部、销售部等等。因此,对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就突显出来了。在这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在原材料的采购方面。在以往的采购模式下,普遍存在这样几种现象:比如某些新进采购员,因为对产品原材料的需求不是很了解,而导致在采购过程中随意性极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在生产管理方面。在一个生产型企业内,其产品的制造过程是由若干个组协同工作来完成的,如果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各个生产组的进度不一致,信息传递也不及时,就使得已完成任务的生产组空等其他组的产品,造成了资源的搁置。采用ERP系统进行管理后,可制定出一条合理的生产流程,利用系统传递信息,减少了人力传递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线的工作效率。

3.在销售管理方面。假如某家生产制造企业未采用信息化管理,销售人员不能及时地掌握产品的库存情况,当有客户要求订货或者是直接提货时,就不能准确地给予答复,影响了企业的信誉度。而ERP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反馈出产品的库存情况,以供销售人员查询,而且还能对客户的订单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从而对客户的供货承诺做的更好。

4.在财务管理方面。ER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与普通的财务管理软件不同。普通软件是独立的,很难实现与其他管理模块的衔接。而ER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都有集成接口,它能把采购、销售等过程所产生的数据输入财务模块,并直接生成报表,几乎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出错率大大降低。

三、ERP系统在生产型企业中的发展现状

目前来看,ERP在中国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它们对生产制造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对实现信息化管理都是持积极地态度。据调查,大型企业已实施ERP系统的占25%,正在实施的占9%,而中小型企业大多数还没有这个打算。可以看出,大型企业ERP系统的应用程度远远高于中小型企业[4]。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ERP系统的开发。在初期,企业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大多采用自行研发的方式,但是开发出来的产品却面临着难扩展、难升级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所以,我们转而投向成熟度和市场化程度都较高的软件供应商,委托他们进行实施,但是,每个生产制造企业的管理运行模式都不尽相同,使得不管是企业自身还是软件供应商都不能独立完成,这就必须依靠软件管理顾问的参与,并且监管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因而提高了ERP的实施成本。这也是中小型企业中仍有大多数未实施的主要原因

四、结论

不管怎样,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ERP系统的成功运行,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我们要深入地理解ERP系统的核心思想,及时地发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缺陷,并予以改正,才能全方位的发挥其管理优势。

篇3:ERP管理系统的论文

ERP实际上是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缩写,其中文意义是企业资源计划。该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对企业日常中各种业务的经营管理起到支持的作用,是一个信息管理的系统,企业在各个关键环节的管理都需要用到它;核心思想是通过一个高度统一的平台,来规范数据的管理和各项业务的操作流程,使其实现标准化,从而实现企业各项日常业务中物料管理、资金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的实时性和全面性;是企业的一个具有管理层次意义的信息系统,它和企业生产层次意义上的信息系统是不同的,也不是企业中日常的各种办公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建立的基础是企业内部网络,它利用内部网络来有机连接企业内部每一项业务单位。将企业资源计划应用在电力企业中,对于实现其现代化高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随着电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电力企业为了完成拟定的生产计划以及各项经济目标,同时还要确保发电厂中各种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需要根据电力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和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相符合的管理信息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力企业的各个生产要素满足要求,将企业的物资、资金以及信息等完美结合起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但是目前,很多电力企业中仍运用MIS来进行管理,该系统只能实现数据的简单收集、储存等作用,但是却无法带来更多更优越的功能。目前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其数据管理的功能不完善,采用传统数据管理系统,缺乏和电力市场相关联的技术支撑系统接口,只完成了数据的接收一级报价,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以及决策支持,导致了在申报具体电量电价时只能按照经验来进行,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2.传统系统的应用一般只适应于局部,而不能实现企业整个管理信息平台的数据规划和整合、应用等,使得各个管理系统分立,无法实现管理的统一。

3.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主要表现在信息编码缺乏统一标准,也没有先进的接口技术,从而不能实现企业各项业务的整体集成,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信息的有效利用率。

4.没有科学的管理流程。电力企业在管理设备时,经常局限在记录设备台账、检查维修等上面,没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流程来实现对设备的监督和考核。

基于电力企业目前管理现状,提出了运用企业资源计划这一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具有较高的统筹性和集成性,其在20世纪70年代就成为了各个企业之间开展竞争的重要武器。因此,本文利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尝试将其在电力企业中展开实施。

二、电力企业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的必要性和优势

1.电力企业不同于金融等行业,其信息应用的基础并不深,因此在首次采用企业资源计划时,不会有技术上的太多障碍,可以在企业中直接用较为开放的体系结构进行企业资源系统的设计。

2.电力企业中实施ERP管理模式,有利于增强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力企业将经营垄断,其内部体制的建设以及管理是很薄弱的,在世界贸易市场开通之后,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重要企业,由于国外投资商的投资,引进了各种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促使了其管理模式的转化,尤其是ERP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3.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有利于电力企业建立起一个高效业务管理平台。ERP系统能够将企业中各个具有关联的部门联系在一起,确保各个部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还要分清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厉害关系。

4.电力企业中各项业务流程的梳理与ERP具有紧密关系,该系统通过优化电力企业业务流程,促使其生产和经营精简化,明显降低了企业生产的成本,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现在以我国某电力企业为例,来探讨ERP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实施。

三、电力企业中ERP系统的实施流程

在电力企业中实施ERP系统时,应该按照一定的流程来进行,具体如下:

(一)电力企业ERP系统实施应围绕企业的调度、设备维护以及市场调查等来进行,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展开:

1.实施财务系统模块。通过该模块的实施可以很快获得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这是企业实施的核心部分。最好进行EAM系统建设,并且使企业资产管理能融于财务系统,从而形成财务系统中的一个台账,这是财务系统根据实时业务产生的数据进行整合得出的,而非人工干预。在电力企业走向市场的情况下,EAM可以作为实现ERP的子系统,它不仅可以成为ERP实现的基础,也可以为ERP的实现提供技术保证。此外,EAM还包含了企业和设备的资产管理。因此特别适合运转设备多,价格高,对设备的完好率和运转寿命要求高的电力企业,因此ERP不仅在现阶段能满足电力企业改革的需要,而且还能满足未来电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实施物资功能模块。也即实施生产管理系统、发/输/配电计划系统、电力销售系统、订单系统和设备材料采购系统等模块。当这部分实施完成后,就可以提供从物料采购到发电、输电、配电计划,再到电力销售的一整套流程方案。

3.是实施项目管理模块。进一步完善生产管理系统,并把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服务体系等也纳入该系统中,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集成系统。这一部分充分利用ERP系统的特点,帮助电力企业进行电力生产和调度,同时对电力系统进行质量控制和设备维护。

(二)成立优秀的项目团队。在成立项目团队时,应确保有一个开发组长,其具有专业的ERP技术,熟悉该系统每一个功能模块的特点,并具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了解各模块的功能和局限性,了解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掌握创新管理机制,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以带领整个开发小组来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应用。同时,还需要有较为广泛的学识,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企业的原则,同时也要懂得变动,善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矛盾,将企业中的管理层、决策层以及业务层等结合起来,了解各个层次的不同需求,同时在实施ERP项目时还应在领导小组以下再成立项目的工作小组,该小组的组长主要由设备管理部门中的领导层担任,负责设备管理、检修以及技术等工作。

(三)控制时间进度,保证质量。在实施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做好项目规划、组织保障与实施队伍的选择,做好资金保障,做好质量与进度控制。这种控制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执行:分层决策制:基本决策权下放到子项目组,重大问题由项目指导委员决策;定期联席会议制:使项目的实施不偏离方向,从而保证项目的成功;建设快报制:每次会议讨论后形成的纪要,做到全员知晓;成果提交制:提交各种客户化或开发需求报告等;先固化再优化策略:由于信息系统建设思路不统一或意见不坚决对项目顺利实施产生极大的影响,容易使项目实施人员从一开始就陷入不断争论或反复修改之中,项目进展十分缓慢,最终导致失败。因此,各项目组首先确立总体框架,理清主要思路,然后坚决执行,再在使用过程中逐步优化,使得项目实施按部就班,系统易懂、易学、易用。

四、电力企业实施ERP系统的特点

1.实现了电力企业各个功能的模块化划分。ERP系统在应用中具有物料、财务以及人力这三大管理模块,这几个模块之间相互协调来共同完成电力企业中各项生产经营和管理任务。我国某电力企业中采用FI模块来实现财务管理,CO模块来实现成本的分析与核算,PM模块实现设备管理,MM模块实现物资管理,PS模块实现项目管理,其中的PM模块是归属在物流管理中的,它主要实现对企业设备的缺陷、检修以及台账登记等管理工作,利用这一模块,可以在ERP中建立起一个企业中所有设备的管理系统。

2.ERP系统具有很强的重组业务流程的功能。因为它在设计各项业务流程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柔性。该电力企业使用ERP系统之后,实现了企业结构的优化,重新调整了原来的生产部门和系统配置,并对其相应的职责进行界定,设置了用户权限,重新设计了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以使ERP系统能够适应电力企业的发展要求。在设备和物资等的编码设计中,也具有较高的柔性,既可以采用内部编码设计,也能采用外部编码设计,它可以对电力企业中原有的计算机系统进行软件硬件兼容和功能拓展的设计,还能完成各种接口和其他软件等的开发,例如,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操作票、工作票等软件的开发,也能利用接口的形式实现ERP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连接。

篇4:erp系统论文提纲

0 引言 企业的生产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必须要有周密而统一的计划进行指导和控制,使各个部门能够协调配合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生产计划作为ER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信息技术将生产计划的复杂的工作用计算机来实现,不但能够保证计划的'精确性和合理性,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从而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调研我国中小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生产管理的业务流程,建立起适合它们的生产计划系统解决方案,从而开发出适用于中小企业ERP的生产计划管理系统。

1 中小企业生产计划的体系结构

2 ERP生产计划模块简介

3系统设计与实现

3.1平台的体系结构

3.3数据库访问

3.4 程序实现

4结语

篇5:erp系统论文提纲

一、引言

ERP系统之所以能被国内外公认为一种先进信息系统模式,其理由并非仅仅是因为这一信息系统模式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更是因为应用ERP系统有可能帮助企业获取巨大“收益”。而这种“收益”主要来源于ERP系统与企业管理的集成协同性效果。目前国内多数大企业已引进ERP系统,但应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与“期望”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是ERP系统与企业管理平台的集成协同性存在严重问题,即企业管理与ERP系统“不配套”。

二、ERP系统绩效产生分析

ERP系统应用的“理论绩效”和“事实绩效”既矛盾又统一,要对这一矛盾冲突进行深入解析,还需更进一步探析“第一绩效”先天不足性和“第二绩效”的集成协同性。

(一)“第一绩效”的先天不足性

(二)“第二绩效”的集成协同性

三、企业管理与ERP系统同步互动产生的集成协同性分析

如果将ERP信息系统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系统,系统外部的企业管理就是相对应的系统环境。ERP系统与企业管理同步互动产生的集成协同性,可从相对静止集成协同和相对运动集成协同两个方面分析和解释。

(一)ERP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相对静止的集成协同

(二)ERP系统与企业管理相对运动的集成协同

四、结论

篇6:erp系统论文提纲

ERP系统给企业带来了全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使传统的财务工作面临许多新的变化。笔者就如何发挥ERP系统财务的监控职能进行探讨。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国内许多大型企业为了尽快提高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化战略的需要,纷纷建成了ERP系统。

一、所谓ERP系统的管理理念与特点

(一)一体化管理的特点

(二)适应企业多种生产方式的特点

(三)充分体现了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特点

(四)强调管理环节中协调作用的特点

二、ERP系统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的变化

在ERP系统中,财务管理是核心环节,企业所有环节产生的信息最终都要通过财务管理进行集成,企业经营的成果也在这个环节体现,ERP系统赋予财务管理环节以更多的管理与监督的职能。

(一)对于财务凭证的处理

(二)ERP系统中的计划系统给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业务平台

(三)ERP系统的流程化管理给财务的监督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了可能

三、充分发挥ERP系统财务监督的作用

(一)建立企业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二)根据ERP系统进行财务工作的过程重组与再造

篇7:ERP系统与管理的论文

ERP系统与管理的论文

摘要: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仪式、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1]。erp系统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的软件系统,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合理的使用erp系统,能为企业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企业面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大大加快。

关键词:管理;erp系统;影响

一、erp系统的应用

企业应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目的之一就是加强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计划与控制[2]。erp的投入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其他固定资产设备的投入和产出比较,并不那么直观、浅显和明了,投入不可能马上得到回报,见到效益。它所贯彻的主要是管理思想,这是企业管理中的一条红线。它长期起作用、创效益,在不断深化中向管理要效益。此外,实施erp还必须因地制宜,因企业而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上相应的系统,而不是笼统地都上小型机,或者不顾企业的规模上windowsnt,这样长期运作,对企业危害性极大。其次,这种投入不是一劳永逸的,由于技术的发展很快,随着工作的深入,企业会越来越感到资源的紧缺,因此,每年应有相应的投入,才能保证系统健康地运转。中国erp系统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erp是一个应用软件系统,是在mrpii软件系统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做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并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可对企业内部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中国erp系统发展的主要基础是其一个子系统:财务系统,例如,国内erp系统的生产厂家用友软件就是从做财务软件起家的。因此,国内的erp系统带有明显的财务软件特色。如何有效发挥erp系统的强大信息处理、存储能力,使之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微观经济效益服务是企业所关心的问题的之一。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生存并繁荣下去,需要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职能,要将其提高到一定的战略高度。但是,erp系统的实施对企业管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多大?这是企业管理者在决策是否进行erp系统时所困惑的问题。

二、erp系统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一般来说,如果erp系统仅在财务部门应用,只能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改善应收账款和资金管理;仅在销售部门应用,只能加强和改善营销管理;仅在库存管理部门应用,只能帮助掌握存货信息;仅在生产部门应用只能辅助制定生产计划和物资需求计划。只有集成一体化运行起来,才有可能达到:降低库存,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控制经营风险;控制产品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合格率;减少财务坏账、呆账金额等。这些目标能否真正达到,还要取决于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效果。一个erp系统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的软件系统,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软件的应用将跨越多个部门甚至多个企业。为了达到预期设定的应用目标,最基本的要求是系统能够运行起来,实现集成化应用,建立企业决策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这种集成的系统意味着数据一旦进入系统,就能够在系统各个部分使用,减少了传统业务中的多次数据录入。这样有可能改变传统业务的工作流程,也就是说erp系统的使用通常意味着业务流程再造。已有研究表明,erp系统成为了业务流程和企业结构再造的最大动力而不仅仅是业务功能的变革动力[3]。erp系统的应用使得企业各部门间信息共享程度提高、团队工作协调性提高。从而,企业的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erp系统在企业中大量采用使得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和管理会计人员有减少的趋势,作用有所下降[3]。erp系统的应用使管理者们能够及时得到企业作业多元化信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企业成本和预算中去。已有的研究通过对报表和会计工作的关系比较,发现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意味着管理者可以更加快捷、及时的获取成本、作业信息[4]。因此,管理者不用为了得到财务人员提供的报表而等待,提高了决策的效率。

三、应用erp与企业的关系

对于现在的企业管理者而言,任何的投入必须产生回报,否则就是利润的损失。因此对于信息化的投入,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回报,这是所有企业经营决策者在作出决定时最关心的事,我想这也是这些年围绕着企业实施erp的是是非非的根本所在。信息化的投入,特别是erp项目的投入,是一项特殊的投资。首先,这种投资不是一个一次性的投入过程,企业一旦选择信息化之后,可能产生一次性的购买硬件和软件的费用,但随之而来的相应的维护和服务确是一项常年的投入,特别是由信息化而引发的对企业整体人员基本素质的提高的需求,更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训投资过程,因此一般评估信息化的投入,我们采用的是总拥有成本(tco)这样一种说法,它包括有资源的成本、管理的成本、技术支持的成本和最终使用的成本。其次,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它涉及的'是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很难有一个绝对化的指标来说明它所产生的回报,所以给人们造成的感觉是在信息化中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从而使管理者不能明确其要害,要么盲目投入,要么不愿意投入。第三,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管理将经历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由于企业的经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旧的管理模式不可以在一夜之中被打破,新的管理模式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被确立,双方的磨合和逐步的替换,使得人们的管理工作量在某一时期将大大的增加,其间很多没有预计的成本将不断产生。由于这种投资的特殊性,很多管理者在投资之初并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往往会出现项目的拖延,甚至半途而废,其结果是产生了更多的投入,去弥补他们认为的失败,造成花了很多钱,却造就了一个吃钱的系统。那么如何避免这些不良结果的发生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决定投入的时候,就明确的知道我们需要产生什么样的信息回报,也就是要建立一个项目的评价体系,以明确的、量化的基准来判断应该做什么样的计划,应该做什么样的投入,应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随着企业市场化、管理自主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经营者需要的评价体系的根本点,已经从对业务过程的评价,提升到对企业价值的评价的要求,除了对“库存量”、“资金周转期”的要求外,更要求对“企业投资回报率”、“市场价值”、“股东投资增值率”等的评价。因此对于一个erp项目而言,更需要一个全面的评价手段,来明确地反映它的项目效果,也就是要了解信息的回报到底有多大。相当多的企业畏于erp系统的高失败率和erp系统可能给管理带来的影响而出于观望状态。

四、国外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从国外发达地区的研究成果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对中国企业的几点启示。

首先,应该努力把会计工作重点放在管理学方面,向战略方向转移。企业对会计的需求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把它放在管理学这个大环境下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会计的具体细节对有效的管理极为重要。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条理化、规范化的方法,由同一个信息来源,提供企业经营、战术和战略所需要的信息。这才是有效的会计工作的核心所在。

其次,erp系统对于企业管理者得到经营方面的实时数据具有强大的能力。我们可以结合erp系统强大的数据采集和管理能力与传统的成本分配方法和作业成本法来共同为企业服务[5]。

,美国著名的标准化研究机构benchmarking partners提出了一套erp项目评价体系。在这套评价体系中,包括项目驱动因素、事务处理指标和关键成功因素等三个方面的评估内容。项目驱动因素:通过对不同行业的研究,现实的erp项目主要有三种驱动因素。对于那些市场较成熟、产品变化相对稳定的行业,比如化工、半成品加工业等,驱动他们实施erp的因素是:关注业务成本的降低。对于产品急剧变化、市场高速增长的行业,比如高新技术行业、电子行业等,这些项目关注的是:提高响应市场和技术的能力。对于综合性的集团型企业,他们关注的是:全面、高速和标准化的管理流程。通过对项目驱动因素的评估,实际上是为整个项目寻找到一个基点,和一个总体目标。事务处理指标:对于事务处理的评估,可以分为战略性收益和经济收益,战略性收益是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考虑项目的收益,比如业务处理的集成性、信息利用度、对客户的响应度和灵活度、成本和业务活动以及对新的应用的基础架构等;经济性收益是用价值来评估项目引起的业务流程变化而产生的效益,它包括对财务管理、人员管理、it成本、库存管理、订单管理和供应管理等。关键成功因素:根据erp项目实施的过程,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评估,是从项目管理、高层支持、培训、管理改革、合作伙伴管理和流程重组等方面进行的,在这里又对每个因素进行具体化的衡量,比如项目管理的衡量就包括有资源、团队、技能和管理,高层支持包含有目标、活动等参与度指标,培训则包含费用、内容和时间,管理改革包含有交流度、期望度、阻力和可见度等,合作伙伴管理包含有角色、价格和经验等,流程重组则包含费用和时间。erp对企业来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任何一个不断发展的企业而言,现在不是讨论上不上的问题,而是应该讨论怎么上,如何尽快实现的问题。而对于产品的供应商和咨询服务的提供者而言,现在更为重要的是提供给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绪君.管理学基础[j].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报,,(5).

[2]蒙文静.erp系统在现代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4).

[3]赵冠华.erp的主要管理理念以及在会计中的应用[j].齐鲁论坛,,(3).

[4]林姗姗.erp在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

[5]段启广.erp网络与现代会计管理[j].四川会计,,(7).

篇8:ERP系统投资管理培训

名词解释:

PR:Pre-request的缩写,即采购申请

PO:purchaseorder的缩写,即采购订单

IO:Internalorder的缩写,又称内部订单,ERP系统中一个结算工具,分为结算型、统计性和业务性,其中结算型可以将归集在该订单下的金额结算到特定项目中如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每个内部订单都有结算规则,即订单结算时所归集金额的接受方,对于投资型内部订单,通常结算到指定的资产号上。

资产主数据:资产的主要描述,包括名称,对应的成本中心,折旧年限,残值率等

1.投资预算控制信息化

对于公司所有重大投资项目,我们采用了投资预算控制,两层审批制度,即按照项目下达预算控制指标,大体描述项目内容,此为第一层级的审批,是系统外的审批,第二层的审批是第一层审批的层层分解,需列示出具体的采购项目、数量及预算金额,也称PR审批,该层级为信息系统审批,在该系统内完成所有的审批流,包括上至中国区总裁、中国区财务总监,下至投资主管部门、财务部、申请部门及采购员,审批数据会跟ERP系统有接口,以保证全流程的顺畅接续。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财务人员在审批时除了关注金额外,还要根据资产管理的要求,对PR项目如何划分提出建议并对每个行项目给出基本的资产核算单位即内部订单号(简称10),这是利用ERP系统对投资进行管理的关键一环,是前端控制。不同类别的资产对应的10是不同的,只有完全相同的资产才可以给出一个10,在创建10的同时,还要创建相应的资产主数据,并维护10的结算规则,就是告诉系统将来该10对应的金额要结算到哪个或哪几个资产上面。简单的说,在此财务人员要有清晰的投资管理思路,将预算细化到每项资产上面。

财务部门会在ERP系统中维护一个投资架构,该架构对应于全部投资预算,也就是将两层审批的投资预算在ERP系统中作出树形结构图,并将相应的预算数据输入。最小的预算控制单位就是IO,每个10在将来过账时如果超过预算金额是无法过账的。

由此也就实现了利用ERP系统进行投资控制。

在投资预算控制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预算审批不严,业务部门需求不够清晰,财务部门资产管理不清晰,内部订单划分混乱,这些都会对后续的工作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我们需努力提高业务人员素质,尽量减少或降低各类差错出现。

2.采购订单生成

PR审批结束后,就进入实际采购流程,采购部门会同技术部门进行招标或询价过程,挑选供应商,洽谈技术条件等,一旦谈判结束,会签订合同或协议,这是ERP系统外的流程,同时采购部门需要将PR转化成采购订单即PO,即系统内流程。PO就是电子版的合同,包含货物信息、运输信息和财务信息,其中财务信息有货物收货时对应的科目编码、内部订单号或成本中心以及供应商的付款条款。如果是投资类的PO,科目编码一定要搭配内部订单号而非成本中心。

该步骤易出现供应商主数据或采购订单付款信息维护错误问题,比如付款方式、付款期、账户信息等,由于此类信息可能会导致无法付款或提前或延迟付款,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公司信誉,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导致供应商停止供货以至于影响公司及时交货,所以一定要特别重视。

3.实物到货处理

资产收到并验收合格后,业务部门会在ERP系统中进行收货,产生的财务影响是此订单当初给定的科目及内部订单就会有金额发生,由于跟投资相关的订单都为结算型的,即当月必须结算,首先是结算到在建工程,业务部门在该资产满足转固条件时,提交相应资料,财务再执行转固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实物流与信息流实现了同步,大大提高了资产管理效率,并且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也会相互监督,财务部门能及时掌握实物接收情况,业务部门也可以随时向财务了解资产账务明细及供应商后续付款等事宜,ERP系统能提供各类查询报表,大幅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财务人员,一定要积极主动的想问题,如果货物已经收货很久了,业务人员却迟迟没有办理转固手续,就需要加以关注,是否是业务部门职责不清无人办理还是有其他原因。ERP系统功能强大,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各种功能,却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应该作什么,所以它只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工具,资产管理关键还是在人。

4.资产后续管理

ERP系统支持资产后续资本化、转移、出租、出售、报废等各类后续管理业务,我公司涉及不多,故不再详述。

跟传统核算方式相比,利用ERP系统进行资产管理无疑高效的达到了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而且能很好的将内部控制的要求贯穿其中,是制衡性要求的完美体现。但要作好资产管理,除了依托ERP系统这个强有力的工具外,更多的是需要资产管理人员多动脑,勤思考,根据本公司的资产特点及现状提出契合实际的管理要求,再利用ERP系统得以实施,这也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本篇文章的主旨。

[ERP系统投资管理培训]

篇9:浅论ERP系统与治理论文

浅论ERP系统与治理论文

摘要:治理是治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仪式、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1]。ERP系统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治理的软件系统,其核心治理思想就是实现对“供给链(Supply Chain)”的治理。公道的使用ERP系统,能为企业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企业面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大大加快。

关键词:治理;ERP系统;影响

一、ERP系统的应用

企业应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目的之一就是加强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计划与控制[2]。ERP的投进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其他固定资产设备的投进和产出比较,并不那么直观、浅显和明了,投进不可能马上得到回报,见到效益。它所贯彻的主要是治理思想,这是企业治理中的一条红线。它长期起作用、创效益,在不断深化中向治理要效益。此外,实施ERP还必须因地制宜,因企业而别,具体题目具体分析。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上相应的系统,而不是笼统地都上小型机,或者不顾企业的规模上 WindowsNT,这样长期运作,对企业危害性极大。其次,这种投进不是一劳永逸的,由于技术的发展很快,随着工作的深进,企业会越来越感到资源的紧缺,因此,每年应有相应的投进,才能保证系统健康地运转。中国ERP系统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ERP是一个应用软件系统,是在MRPII软件系统的基础上扩展了治理范围、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做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给链,并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可对企业内部供给链上的所有环节。中国ERP系统发展的主要基础是其一个子系统:财务系统,例如,国内ERP系统的生产厂家用友软件就是从做财务软件起家的。因此,国内的ERP系统带有明显的财务软件特色。如何有效发挥ERP系统的强大信息处理、存储能力,使之为加强企业内部治理、进步微观经济效益服务是企业所关心的题目的之一。对于企业治理者而言,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生存并繁荣下往,需要加强会计工作的治理职能,要将其进步到一定的战略高度。但是,ERP系统的实施对企业治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多大?这是企业治理者在决策是否进行ERP系统时所困惑的题目。

二、ERP系统对企业治理的影响

一般来说,假如ERP系统仅在财务部分应用,只能实现财务治理规范化、改善应收账款和资金治理;仅在销售部分应用,只能加强和改善营销治理;仅在库存治理部分应用,只能帮助把握存货信息;仅在生产部分应用只能辅助制定生产计划和物资需求计划。只有集成一体化运行起来,才有可能达到:降低库存,进步资金利用率和控制经营风险;控制产品生产本钱,缩短产品生产周期;进步产品质量和合格率;减少财务坏账、呆账金额等。这些目标能否真正达到,还要取决于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效果。一个ERP系统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治理的软件系统,其核心治理思想就是实现对“供给链(Supply Chain)”的治理。软件的应用将跨越多个部分甚至多个企业。为了达到预期设定的应用目标,最基本的要求是系统能够运行起来,实现集成化应用,建立企业决策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这种集成的系统意味着数据一旦进进系统,就能够在系统各个部分使用,减少了传统业务中的多次数据录进。这样有可能改变传统业务的工作流程,也就是说ERP系统的使用通常意味着业务流程再造。已有研究表明,ERP系统成为了业务流程和企业结构再造的最大动力而不仅仅是业务功能的变革动力[3]。ERP系统的应用使得企业各部分间信息共享程度进步、团队工作协调性进步。从而,企业的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ERP系统在企业中大量采用使得企业财务会计职员和治理会计职员有减少的趋势,作用有所下降[3]。ERP系统的应用使治理者们能够及时得到企业作业多元化信息,将更多的精力投进企业本钱和预算中往。已有的研究通过对报表和会计工作的关系比较,发现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和治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意味着治理者可以更加快捷、及时的获取本钱、作业信息[4]。因此,治理者不用为了得到财务职员提供的报表而等待,进步了决策的'效率。

三、应用ERP与企业的关系

对于现在的企业治理者而言,任何的投进必须产生回报,否则就是利润的损失。因此对于信息化的投进,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回报,这是所有企业经营决策者在作出决定时最关心的事,我想这也是这些年围绕着企业实施ERP的是是非非的根本所在。信息化的投进,特别是ERP项目的投进,是一项特殊的投资。首先,这种投资不是一个一次性的投进过程,企业一旦选择信息化之后,可能产生一次性的购买硬件和软件的用度,但随之而来的相应的维护和服务确是一项常年的投进,特别是由信息化而引发的对企业整体职员基本素质的进步的需求,更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训投资过程,因此一般评估信息化的投进,我们采用的是总拥有本钱(TCO)这样一种说法,它包括有资源的本钱、治理的本钱、技术支持的本钱和终极使用的本钱。其次,治理信息化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它涉及的是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很难有一个尽对化的指标来说明它所产生的回报,所以给人们造成的感觉是在信息化中只有投进,没有产出,从而使治理者不能明确其要害,要么盲目投进,要么不愿意投进。第三,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治理将经历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由于企业的经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旧的治理模式不可以在一夜之中被打破,新的治理模式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被确立,双方的磨合和逐步的替换,使得人们的治理工作量在某一时期将大大的增加,其间很多没有预计的本钱将不断产生。由于这种投资的特殊性,很多治理者在投资之初并没有作好充分的预备,因此往往会出现项目的拖延,甚至中途而废,其结果是产生了更多的投进,往弥补他们以为的失败,造成花了很多钱,却造就了一个吃钱的系统。那么如何避免这些不良结果的发生呢?实在很简单,就是在决定投进的时候,就明确的知道我们需要产生什么样的信息回报,也就是要建立一个项目的评价体系,以明确的、量化的基准来判定应该做什么样的计划,应该做什么样的投进,应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随着企业市场化、治理自主化程度的进步,企业的经营者需要的评价体系的根本点,已经从对业务过程的评价,提升到对企业价值的评价的要求,除了对“库存量”、“资金周转期”的要求外,更要求对“企业投资回报率”、“市场价值”、“股东投资增值率”等的评价。因此对于一个ERP项目而言,更需要一个全面的评价手段,来明确地反映它的项目效果,也就是要了解信息的回报到底有多大。相当多的企业畏于ERP系统的高失败率和ERP系统可能给治理带来的影响而出于观看状态。

四、国外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从国外发达地区的研究成果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对中国企业的几点启示。

首先,应该努力把会计工作重点放在治理学方面,向战略方向转移。企业对会计的需求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把它放在治理学这个大环境下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会计的具体细节对有效的治理极为重要。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条理化、规范化的方法,由同一个信息来源,提供企业经营、战术和战略所需要的信息。这才是有效的会计工作的核心所在。  其次,ERP系统对于企业治理者得到经营方面的实时数据具有强大的能力。我们可以结合ERP系统强大的数据采集和治理能力与传统的本钱分配方法和作业本钱法来共同为企业服务[5]。

,美国著名的标准化研究机构Benchmarking Partners提出了一套ERP项目评价体系。在这套评价体系中,包括项目驱动因素、事务处理指标和关键成功因素等三个方面的评估内容。项目驱动因素:通过对不同行业的研究,现实的ERP项目主要有三种驱动因素。对于那些市场较成熟、产品变化相对稳定的行业,比如化工、半成品加产业等,驱动他们实施ERP的因素是:关注业务本钱的降低。对于产品急剧变化、市场高速增长的行业,比如高新技术行业、电子行业等,这些项目关注的是:进步响应市场和技术的能力。对于综合性的团体型企业,他们关注的是:全面、高速和标准化的治理流程。通过对项目驱动因素的评估,实际上是为整个项目寻找到一个基点,和一个总体目标。事务处理指标:对于事务处理的评估,可以分为战略性收益和经济收益,战略性收益是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考虑项目的收益,比如业务处理的集成性、信息利用度、对客户的响应度和灵活度、本钱和业务活动以及对新的应用的基础架构等;经济性收益是用价值来评估项目引起的业务流程变化而产生的效益,它包括对财务治理、职员治理、IT本钱、库存治理、订单治理和供给治理等。关键成功因素:根据ERP项目实施的过程,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评估,是从项目治理、高层支持、培训、治理改革、合作伙伴治理和流程重组等方面进行的,在这里又对每个因素进行具体化的衡量,比如项目治理的衡量就包括有资源、团队、技能和治理,高层支持包含有目标、活动等参与度指标,培训则包含用度、内容和时间,治理改革包含有交流度、期看度、阻力和可见度等,合作伙伴治理包含有角色、价格和经验等,流程重组则包含用度和时间。ERP对企业来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任何一个不断发展的企业而言,现在不是讨论上不上的题目,而是应该讨论怎么上,如何尽快实现的题目。而对于产品的供给商和咨询服务的提供者而言,现在更为重要的是提供给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绪君.治理学基础[J].中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5).

[2]蒙文静.ERP系统在现代治理会计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4).

[3]赵冠华.ERP的主要治理理念以及在会计中的应用[J].齐鲁论坛,,(3).

[4]林姗姗.ERP在会计与财务治理中的应用[J].上海市经济治理干部学院学报,,(3).

[5]段启广.ERP网络与现代会计治理[J].四川会计,,(7).

篇10:ERP系统下的会计档案管理

ERP系统改变了传统企业的运行模式,它将会计从业人员领入一个全新的空间,改变了会计从业人员在传统管理模式中的角色,实现了由核算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变,变换了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信息的搜集和处理方式,改变了传统原始单据的流转方式,企业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ERP环境下的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

ERP对会计档案工作的影响

企业ERP系统的实施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的范畴,ERP系统实现了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具有高度集成性的特点,企业各项业务与会计核算实现了同步,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单据流转方式,对会计档案管理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凭证的种类和形式发生变化。ERP系统实施前,会计凭证全部由会计人员手工录入产生,会计凭证主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ERP上线后,除财会人员手工处理的会计凭证外,还增加了来源于企业的销售SD、物流MM、投资PS、资产AM等各个管理部门的系统集成凭证以及系统月结生成的调整凭证等,会计凭证的种类大大增加。

2.会计档案的数量成倍增加。ERP上线后除财务人员录入的FICO凭证,从SD、MM、PS、AM等其他模块集成的凭证按单笔业务直接集成财务凭证,销售、采购的财务凭证将成倍增长。另外,ERP系统作为一套管理系统,还会产生大量的管理信息凭证,如进行“月结”操作时,系统产生的归集润中心和业务范围调整的会计凭证,从而导致会计凭证数量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地增加。

3.会计凭证、账簿格式的变化。在ERP系统中,不论是总账、商品及其他科目明细账、日记账,会计账簿等只能取得三栏明细账的金额数据,而不具有通常使用的数量金额明细账和多栏式明细账。而且ERP所提供的会计凭证、账簿打印功能与传统的财务软件系统提供的功能相差较大,从ERP系统中打印出的凭证格式、内容等均与传统意义上的凭证格式差别较大,并且很难在系统中进行调整,与目前执行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的有关要求存在一定的冲突。

4.会计凭证分类编码方式发生变化。ERP系统中对会计凭证按凭证类型进行分类排序归集,各凭证类型全年连续编码,而系统中的凭证类型非常多。由于SAP的这种排序编号方式,不区分利润中心、不区分月份,不进行汇总编号,与传统的按业务发生时间排序归集有很大区别,给企业会计凭证的归集、装订、查询等检索造成影响,不符合传统财务凭证编码习惯。

转变会计档案管理思路

基于ERP系统实施后对传统会计档案产生的诸多影响,我们必须做好会计档案管理的思路转变工作,制定出既符合ERP系统本身业务流程,又能符合石化系统特点的档案管理模式。

在传统会计实务理念下,会计记账凭证必须连续编号,一般将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一起管理,即记账凭证从系统中打印出来后与原始凭证装订在一起,称为“统一管理”模式。而ERP系统下则产生了与之对应的“分类管理”模式,包含了纵向分类管理和横向分类管理。

纵向分类管理就是根据石化销售企业分省、地(市)两级管理要求,按利润中心区分数据来源(也可以按制单人区分),实行系统凭证单据就地保管的原则。在体系中可以设置自定义内表,将ERP系统凭证编码与分利润中心的自编码建立对照表,该自编码可以灵活定义按利润中心、月份进行编码,凭证打印时从自定义表中取得最大编号,来生成新的自编码。地(市)级公司按凭证打印出来的自编码进行排序装订,同时ERP系统中可以开发一些自定义表的对照查询,方便日常检索。

另外,由于ERP系统下所有业务按流程管理,一些主要的业务模块产生的记账凭证编号都是分类别连续编号的,即形成横向分类管理。横向分类管理为 ERP下的复核和审计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管理平台,使相关人员可以按业务类别对相关凭证进行快速追溯。ERP系统下会计凭证的概念与传统会计实务下会计凭证的概念已有所区别。ERP系统下既包括以会计分录形式存在的会计记账凭证数据,还包含大量链接信息和集成数据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与电子基础凭证进行关联,实际上就是企业的经济活动信息在财务上体现的一个链接和集成平台,而这个平台是无法打印在纸介质上与相关原始凭证一起管理的,因为其中包含大量的企业采购、物料、销售等其他经济活动信息。一般销售、物料信息可以按销售组织或工厂以清单的形式打印,既能反映整体的业务经营概况,又便于单据装订归档。因此,必须按凭证横向分类管理要求,将财务记账凭证从ERP系统中分离出来,并结合前面的纵向分类管理,单独进行连续编号。

浙江石油ERP环境下的会计档案管理改进措施

为适应ERP实施后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针对ERP上线后企业会计档案管理中面临的新的问题,结合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事业部《中国石化销售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达标考核(暂行)办法》,制定了《ERP财务凭证打印及装订规定》、《ERP系统财务账页打印及装订方案》等制度,并在ERP系统中开发了相应的ABAP程序,

1.规范凭证分类管理制度,开发自动连续编码程序。根据ERP系统财务凭证分类的本身特点,将SAP系统的会计凭证在纵向分类的基础上横向分为:单项会计凭证、集成会计凭证和系统调整凭证三个大类。

(1)单项会计凭证是一般指财务人员手工录入(或导入SAP系统)形成的会计核算凭证,必须逐份打印。单项会计凭证有19种类型,分别由总分类账GL、应收账款AR、应付账款AP、固定资产AM、电子银行TR和项目管理EAM等模块录入生成,凭证类型主要有总账SA、冲销Z0、清账AB、资产 AA、折旧AF、项目ZC等。在ERP系统中各类会计凭证是按公司代码全部连续编码的,针对单项会计凭证进行设置分地区自编号,直接按单张凭证分利润中心连续编码,先打印先编码的原则,自编号按月连续。如浙江省石油公司单项会计凭证的自编码按“ZJFI00001”的方式编码;杭州分公司单项会计凭证的自编码按“HZFI00001”的方式编码,自编号按地区、月份连续编码,符合传统会计凭证的顺序装订方式。在ERP系统中设置用户自定义表,将ERP系统凭证编码和生成的分地区自编码建立对照表,保存在自定义表中,打印时将ERP系统编码和分地区自编码同时打印在凭证上,各地区装订时按自编码顺序附上原始凭证进行装订,并将编码对照表作为凭证汇总表一起装订。规范了单项会计凭证的编号规则后,有效地解决了凭证按编码连续装订问题,在ERP系统中会计凭证也可以解决按对照表快速查询、分利润中心准确检索的问题,为税务、审计等外部检查单位提供了便利的检查条件。

(2)集成会计凭证是主要指由销售SD和物料MM模块自动集成的会计凭证,目前ERP系统中主要包括销售RV、发票检验RE、移库WA、入库 WE、成本WL等5种类型。在ERP系统中,销售开票、物料移动按单笔逐一集成财务凭证,凭证量十分庞大,按单张凭证打印是不现实的,只能以清单形式打印。

集成凭证按模块分两类进行打印装订。销售模块的集成凭证(RV)类凭证按销售小组、天打印销售凭证清单,并以销售小组、日期设置为自编码,如商业客户中心开票点2的销售清单编码为GIJ1001;杭州配送中心开票点的销售清单编码为GIV20071001。程序从系统VBRP、VBRK 等表取数,编码按用户录入信息进行编码,无须再保存,装订时附上该销售小组当日营业日报表和销售发票,按月进行顺序装订成册,财务部门定期进行检查。

物料模块的集成凭证(WA、WE、WL)类凭证按工厂、天打印物料清单,并以工厂、日期设置为自编码,如省公司南阳油库的物料凭证清单编码为 ZJA120071001;温州状元油库的物料凭证清单编码为ZJC120071001。程序从系统MSEG、EKBZ、EKKO等表取数,编码按用户录入信息进行编码,无须再保存,装订时附上该工厂(油库)组当日全部的发票转储凭证、发货凭证、接货凭证、收货暂估凭证等出入库单据,按月进行顺序装订成册,财务部门定期进行检查。规范了集成会计凭证打印规则后,有效地解决了由于ERP系统会计凭证数量过大造成的打印成本高和财务人员工作量增加的问题。

(3)系统会计凭证是指ERP系统自动生成的管理信息凭证,如成本差异分摊凭证、预算分配下达凭证、电子银行自动对账凭证、利润中心凭证、系统执行“月结”时生成的业务范围调整凭证等。该类凭证不影响会计业务本身,无须打印装订。

2.制定科目分解规则,规范账页分类装订管理。在ERP系统全省统一核算情况下,系统本身实现了全省一本账,但是为了与凭证就地保管原则相适应,账页必须按业务本身发生的归属分地区打印,在各科目分解时必须按ERP系统中各科目的具体情况,制定各科目的分地区标准。具体各账页的分类标准如下:

(1)银行现金类科目。按账户的开户或使用单位为区分标准,直接按单个科目打印“普通三栏账(或日记账)”,年初数以该科目本身的年初数为准。

(2)往来(客户、供应商)科目。按往来单位的开设或使用区域为区分标准,按各往来单位打印“单位三栏账”,年初数以该往来单位本身的年初数为准,同时取消已清项中的簿记差异数据。

(3)总账类科目。按凭证的制单人为区分标准,按明细科目打印“普通三栏明细账”。浙江石油公司ERP系统是正式单轨运行,那么,总账类科目涉及20年初数分地区的问题,为方便程序处理,将期末数手工整理出分单位数据,存入ERP系统中,打印账页时,从该自定义表中取数。另外,内部拨入拨出款、内部投资、递延税款、内部资本、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科目,由省公司统一打印,无须分地区打印。

(4)费用类损益科目。按各科目行项目的利润中心(成本中心)为区分标准,按明细科目打印“普通三栏账”,损益科目没有期初余额。

(5)资产类科目。按资产项目的使用单位(使用责任部门)为区分标准,按各资产主数据打印“固定资产明细账”。

(6)集成科目。主要是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商品采购及库存商品等科目。在全省统一采购、资源统一配置的情况下,商品类科目已不适宜于分单位打印。该类科目是ERP系统自动集成的,数据量较大,如销售收入每月行项目平均达到31万行,按每页22行计算将达到1.4万页,进行打印显然是不现实的。

篇11:ERP系统环境下会计信息化思考论文

ERP系统环境下会计信息化思考论文

为适应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走向了信息化,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本文基于国内外会计工作对ERP的应用现状,分析我国企业ERP系统环境下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会计信息化演变过程

会计电算化从起步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并且逐步代替传统的手工记账。但是会计电算化只是在财务、报表等方面实现了核算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还是处于自我封闭状态,没有模块之间的互相联系。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发达及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会计电算化已不能满足管理的要求,需要把各个独立的信息资源合理的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因此会计工作从电算化时代走向会计信息化时代。

ERP系统的实施,促进了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改变了会计工作方法,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会计人员的职能不再仅仅局限于核算,可以参与经营管理,真正实现会计工作的核算、监督、管理职能。因此,会计信息化的实施不仅是公司的一个技术项目,而且是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变革的一个战略性的管理工程。通过ERP实施,一个企业不仅能提高自身计算机水平、自动化水平,还可以为企业带来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借助ERP的实施,企业可以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内部的运营效率和整体经营水平,促进企业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二、国内外应用会计信息化现状

(一)会计工作应用ERP现状。自从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的咨询公司提出ERP概念以后,ERP系统就在逐渐被应用于各行各业。截至2000年,发达国家运用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企业已经超过85%,工业发达国家对于会计信息化的普及已经达到80%~90%。国外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也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阶段,为ERP系统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经营模式方面,发达国家的企业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飞跃,对会计信息化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对于国际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情况来看,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还停留在会计电算化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我国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企业超过100万家,应用ERP的企业只有2,000多家。从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应用会计ERP的态势主要有两个:质量上不断地提高,数量上不断地增加。这都是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国际会计信息化的启示。与国际相比,我国企业对ERP的.应用呈现不平衡状态。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的差距较大,能够真正全面有效地应用ERP系统的企业占少数。此外,由于技术缺乏,好多企业虽然运用了ERP技术,但是还处于单一模式阶段,因此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的首要任务。

三、我国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对会计信息化没有较高的认知度。大多数企业认为会计工作就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涉及不到其他部门,没有必要进行信息化,更没必要浪费人力、物力去研究。就算有的企业认同会计信息化,能为其带来方便,也投入了ERP系统,但是由于ERP经常会涉及到升级、转化等问题,企业不愿再投入资本进行维护,不投入就不能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ERP系统就不能发挥其强大的功能,形同虚设。

(二)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不到位。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与否。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封闭的管理模式,会计信息没有公开透明化,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管理不到位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失真。在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每个部门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责,负责每个子系统,对会计工作进行操作和监督。

(三)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首先,我国会计人员很多,但精通网络信息化的会计却很少,这是阻碍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缺乏对于会计软件开发和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样就造成会计软件在运行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因此,缺乏会计信息化综合人才是阻碍我国会计信息化的主要因素。

四、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化应用的建议

(一)完善企业内部环境。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管理机构不合理导致的内部环境控制问题,对会计信息化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建立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企业年度利润的考核,有些企业为了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在年度报表中虚增了利润,导致会计信息失去了真实性,违背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原则。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保障会计信息化实施的最根本条件。

(二)培养会计信息化综合性人才。企业采用ERP系统,会计工作性质完成了由数据采集录入的核算工作向ERP系统管理工作的转变。这需要综合素质更高的会计人员来担当此重任,他们应当转换工作思维,实现核算角色与管理角色的转变。此外,企业还应该培养一批既懂业务流程又懂财务流程的会计人员,以及熟悉ERP系统程序及操作流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而且企业还要开展跨流程操作的培训,使得会计人员对各业务模块都知晓精通。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各个岗位的培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让企业财务、业务、信息等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充分利用ERP系统综合管理功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准确度高、相关性强、可靠的会计信息。

(三)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监管。ERP系统应该提高监管业务范围,不但要对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而且要对企业开展的业务流程进行监督,深入了解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监督管理机构需要更新检查方法,升级检查技术;检查管理人员应改变传统的检查思维模式及传统的检查操作方法,以适应ERP系统的监督管理。各大监管机构应尽快掌握ERP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充分理解ERP系统各模块数据信息的处理方式,明确传输到会计模块的加工方式及数据来源,充分理解ERP系统各模块数据信息的处理方式,对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审计带来有利的帮助,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企业与市场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

五、总结

本文通过对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以及为我国企业信息化带来的影响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对以后的会计工作有所帮助。会计ERP系统的实施,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解决了企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加强了会计的监督管理作用,推动会计技术方法和理论的更新,促进会计工作健康发展,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了帮助和指导,促进了企业有序发展,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必要趋势。只有将会计工作与ERP系统相结合,才能实现会计工作的计划、预测与控制,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做出更大贡献。

ERP工程师个人简历

电脑部经理求职简历

仓库主管个人简历范文

企业运行中的安全问题-企业管理类论文

超市仓库经理岗位职责

仓库经理简历

仓库经理年度计划

物流行业规章制度

系统管理员英语简历

酒店管理大专毕业论文格式

ERP系统下的物资管理-大专ERP专业论文
《ERP系统下的物资管理-大专ERP专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ERP系统下的物资管理-大专ERP专业论文(精选11篇)】相关文章:

公司仓库主管简历2023-07-11

物流行业竞聘稿范文2023-07-02

探析物资供应管理系统-物流管理毕业论文2022-08-16

外资企业财务主管求职简历2022-11-18

物流生管个人简历2022-04-29

科主管级岗位竞聘演讲稿2023-01-18

采购总监工作总结2023-01-11

采购总监的年终工作总结2022-06-03

生产计划管理论文2024-02-24

物流行业心得体会2023-12-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