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治安保障的互动关系 论文

时间:2022-09-26 07:39:29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市场经济与治安保障的互动关系 论文(共15篇)由网友“kkkkk”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市场经济与治安保障的互动关系 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市场经济与治安保障的互动关系 论文

篇1:市场经济与治安保障的互动关系 论文

市场经济与治安保障的互动关系 论文

一方面市场经济负面效应所产生的治安问题在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治安保障的需求也十分旺盛。

第一,政治安定需求。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政权和执政党地位必须从多方面改革,才能与此相适应。而在上层建筑改革时期,政治上不稳定的因素大量增多,急需良好的治安环境来作保障,以用于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和执政党地位的巩固。

第二,公共安全需求。市场经济活动使社会各方联系越来越紧密。任何一起刑事、治安案件或治安灾害事故都是对公共安全的一个重大威胁。

第三,产业运营安全需求。要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建立一种防爆炸、防诈骗、防贪贿、防盗窃、防抢劫、防经济纠纷、防火灾事故等全新的治安机制。

第四,生命财产安全需求。市场经济使社会总财富和个人财富急剧增长,保护个人财富和生命不受侵害的群体意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

第五,调节社会关系的需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各种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各种关系之间发生了一轮又一轮新的矛盾。理顺这些关系,解决这些矛盾用传统的政治手段、文化手段、行政手段已不能完全奏效,呼唤着治安手段的介入,用治安手段理顺和解决其他手段替代不了的社会关系和矛盾。

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社会治安问题总的`对策是: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指引下,以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历史经验为基础,遵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贯彻执行“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原则,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技术的等多种手段,融打、防、教、管、建、改为一体,形成严密有序的预防犯罪体系,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控防犯罪和减少犯罪,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目的。

篇2:论市场经济与民法典论文

论市场经济与民法典论文

摘要:市场经济选择什么样的法律机制作为调节器,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条件,应以市场经济关系的内在需要为依据,而不能由立法者的主观意志来决定。市场经济的核心要求是,经济运行要以市场为基础。高度分散并自主的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来实现生产要素的组合和利益分配,使之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市场经济关系的这种内在需要通过法律形式加以表现,这就构成市场经济的法律选择的客观依据。可以说,市场经济呼唤有中国特色的民法典。

关键词:市场经济;民法典;研究

中图分类号:DF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00)01-0025-05(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云南昆明650034)

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形式,交易制度已是经济进程中的中心制度,商品同整个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人们衣食住行所需的种种物质资料几乎都离不开市场,只有通过市场交易才能获取。因此,市场经济关系必须法律化、制度化,市场运行机制才能正常有序地进行。按照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一般规律性要求,商品经济、交易制度需要根据市场共同准则,以一定的法律形式加以确认和表现出来,赋予国家意志的一般表现形式,这就是民法典的实质所在。

法是联结个人与社会的重要纽带,法是社会的调节器。法律的主要功能是调整社会关系和维护现存社会秩序。法律的这种功能不仅表现为每个法律在自己的领域中发挥作用,而且表现为各个法律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科学体系,在调节社会关系和维护社会秩序中发挥出整体功能。民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不仅关系到民法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关系到整个法律是否科学合理。民法不仅调整商品经济关系,而且对上层建筑其他领域也产生重要影响。民法所创立的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法律原则和法律思想,逐渐被其他法律接受和吸收,这就决定了民法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和基础性地位。

“经济关系反映为法原则”(《马恩选集》第四卷第484页)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

一、民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基础地位是市场经济的法律选择。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充分化,而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民商法作为市场经济的法律机制是商品关系的最佳选择。由于民法的渊源在西方,人们在研讨民法时不得不光顾西方社会发展史。西方奴隶制社会时,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了罗马法,进入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又产生了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现代民法。从“简单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到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历史虽然绵延两千年,商品经济一直在发展着,但是自罗马法开始所选择的民法制度和民法的基本原则始终没有改变。除了这种法律形式更加完备以外,迄今各国法律都没有对它作出任何实质性的修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的不同,但是,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普遍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本身具有26共同的客观规律。因此,借鉴西方经济、法律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法典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

民法是商品经济法的法权表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每种生产形式都产生出它所特有的法律关系”。法律调整的最深刻的根源,来自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以及这一活动中所生产的经济关系的必然要求。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取决于世代流传的道德原则和人们在共同生产、分配和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习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人占有,形成了商品交换关系。民法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并且是商品经济的法权表现。马克思说:“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场去,不能自己去交换。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它的监护人商品所有者”。“为了使这些物品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商品监护人必须作为有自己的意志体现在这些物中的人彼此发生关系,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

[1] [2] [3]

篇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论文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与制造业关系密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制造业也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现代的制造业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生产性服务业要素。基于地区差异,各国学者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以及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也是各不相同,本文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评述。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产业协作互动

一、引言

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之初基本都是以制造业为服务对象的。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带来产品附加值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整合优化程度也对一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和产业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引起社会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各国的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定义、范围界定、与制造业的关系、产业布局、区域产业调整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较为繁杂,本文就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进行综合评述。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生产性服务业,也称为生产者服务业,是伴随着制造业发展起来的,本质上还是一种服务业。诸如金融、猎头、培训、研发、设计、咨询、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行业,涵盖企业的产品设计、流通、生产组织、销售等一系列环节。格鲁伯、沃克(1993)对生产性服务业定义为那些被其它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行业。[1]李江帆、毕斗斗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并非面向最终消费和个人消费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制造企业、商业企业的中间需求的行业。也有学者试图通过服务资本品率大于50%这一具体数值来界定生产性服务业,比如江静、刘志彪等。还有学者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存在产业内化和产业外化两种形态,内化是企业相关专职部门,外化是从事具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的集合,但不管形态如何,本质上都是为生产或商业而服务的。根据学者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具备了如下特征: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润滑剂;制造业的成本表现;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最新的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从传统的辅助与补充转变为提升产业价值的间接投入,从润滑剂作用转变为催化剂的功能,成为类似某种资源禀赋的投入,尤其是知识的投入。所以,不管对生产性服务业定义如何具有差异,但核心内容基本形成,具备中间特性,具备知识特性,具备服务特性。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中外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的研究具有很大差异,同时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或产业结构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从服务业中衍生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分类业各不相同。我国在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也是从粗糙到具体细化的过程,而且由于分类无法统一,以及数据的不完整,OECD把商业与专业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以及房地产行业统一规定为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在英国标准产业分类中,包含批发配送业、废弃物处理业、货运业、法律服务、金融保险、协会组织及其它专业服务业。随着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的越来越明显,我国也开始着手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来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进行界定,近年来,一些地区如北京、上海等统一出台了比较明确的分类标准,虽然在大类上大同小异,但是一些小类还是具有很大差异,这就造成了统计和研究的困难。6月,国家统计局出台了《生产性服务业分类()》,范围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3]这为界定生产性服务业范围,建立各地区、各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监测体系提供了依据。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综述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1.制造业主导观点。该观点认为,制造业在二者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支配权,生产性服务业处于从属地位,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前提和基础。陈宪()认为服务业就是附属于制造业发展起来的,处于从属地位。张世贤()认为由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且具备一定的规模水平,生产性服务业才能形成市场和需求,获得更多的要素投入和回报。江小娟(2004)通过对我国在20多年的经济发展研究发现,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并没有对经济增长速度产生负面影响,由此说明服务业市场还没有发展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刘培林、宋湛()从机会成本角度研究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成本要高于制造业的投入成本。

2.生产性服务业主导观点。该观点认为高度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打造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素。Pappas&Sheehan()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部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江小娟、李辉(2004)也在研究中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因素,对制造业创新和突破发展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这种观点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了各行业的运行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推动力量。

3.互动观点。“互动论”认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无所谓主次,不分是否从属地位,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互相促进。随着制造业的高度发展,对运输、金融、贸易等服务业的需求快速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扩大,极大提高了制造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同时,制造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资源要素投入,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自身发展。一些学者也认为,在经济高度发达阶段,服务业与制造业是处于相互卷入,高度相关、高度补充的关系。顾乃华()在对我国经济转型期研究中,认为除了应该关注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外溢生产效应”外,还应关注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外溢改革效应”。[4]尤其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推动力量,不仅为制造业的效率提升发挥作用,也要为制造业企业的改革发挥作用。

4.融合观点。“融合观点”主张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没有明确的边界划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学者认为,两者融合发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综合各种文献来看,普遍比较能够接受的是“互动论”的观点比较实际和研究价值,制造业主导观点与生产性服务业主导论都过于片面,只看到单一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没有全面的分析;而融合论反映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缺乏数据和实证,目前难以进行研究。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内在互动机制论述。

1.分工理论。Riddle(1986)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在其它行业部门发展中充当了“推动剂”的作用,降低了经济交易成本,提高了产品生产、流通等效率。郑吉昌、夏晴(2005)在研究中引用了Riddle的经济交互模型阐述了,服务业在采掘业和制造业中发挥的黏合剂的作用。格鲁伯、沃克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智力资本,为制造业的发展传送了资本、人才等资源,增加了制造业各部门的中间投入,这符合奥地利学派生产迂回学说关于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观点,更多的生产迂回活动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力和智力要素。薛立敏(1993)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更像一个行业专家的集群,这个专家集合体为其它产业提供专业知识、资本等生产要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传统观点认为生产效率取决于自身的活动效率,而现在,产业活动的相互关联度和迂回度越来越成为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根据社会分工的观点,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社会分工不断的细化和深化,原来属于企业生产、运输、营销甚至管理的企业内部职能,将由更加专业的社会部门所承担,企业效率将会大为提升。

2.基于竞争策略理论的机制研究。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从企业分散风险和集中资源以提升效率出发,从竞争策略理论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外购、分包等方式在企业界中的应用。美国的服务业在经过业务外包给更专业厂商,提升了企业的自身竞争力,使得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与人员结构发生了变化。郑吉昌(2005)研究指出,既然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基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生产性服务业在企业价值链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产品价值和企业差异化战略的.主要来源。格罗鲁斯从服务营销的角度论述了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策略和途径来自于顾客关系的长久维系,而要取得顾客的忠诚度更多是依靠于更多的具有生产性服务业特征的服务项目。

四、结语

关于论证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的方法,主要从投入产出的观点来研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共生和依赖关系。李冠霖()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效应,尤其在运输业、通讯、金融、房地产等行业中,随着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具有高度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台湾学者薛立敏(1993)比较台湾制造业与服务业后发现,在台湾制造业快速发展并且向外输出的过程中,那些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具有服务性质的部门和行业,发展成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第三方厂商来提供,并积聚成行业的发展,同时伴随着制造业向外输出,扩大了区域范围。[5]20我国经济迎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发展,能够带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优化发展,对一国的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创新,质量和品质提升都是非常有益的。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应当更加着眼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融合的研究,着眼于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全面的衡量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格鲁伯,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和影响[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2]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5~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Z].2015,6

[4]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外溢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12:9~13

[5]薛立敏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之研究[D].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1993

篇4:市场经济与林业革新农科论文

市场经济与林业革新农科论文

1993年g月2旧一23日,由中国林经学会和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在哈尔滨市联合召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林业改革”学术讨论会,来自管理、企业、科研、教学等单位的40多位同志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们就林业市场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讨论。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间题综述如下。

1.要从总休上把握林业市场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

一是要明确产权界定清晰的市场主体;二是要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体系,包括通过市场形成的明确的、非扭曲的价格信号和由价格信号引导的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三是要建立林业的宏观调控体系,实行有效的政府干预。林业市场经济新体系的形成,要对上述三个方面加以总体把握,进行配套改革。

2.林业产权和市场主体

市场交换实质上是市场主体间所有权的交换。林业完整的市场主体的确立,要从改革林业产权入手,这就是要有明确的林地与林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权、林木及其它林产品的出让和收益权、各类林业市场主体对自身财产与收益的合法的处置权(以下简称“三权”)以目前面临的问题看,国有林区的森工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计划生产、计划调拨、计划价格的层层约束下艰难地生存和发展,企业在“三权方面缺乏自主性,企业发展缺乏动力,长期酿成的后果就是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权力近乎于丧失的结局,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压力;在集体林区,目前在资源经营中所存在的三种主要经营形式(分林到户、乡村林场、股份制经济)在产权上均有模糊不清的现象,要么受经营者短期行为的困扰,要么受权力经济的干扰,要么在林农产权的实现上陷入农村集体经济原有痛疾的漩涡中难以落实。这是长期以来林业生产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缺乏内在动力机制的根本原因之一。

林业产权的改革和完整市场主体的形成,目前可有重点有步骤地着手进行。在国有林区,应着手有步骤地推行企业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实行政企分离(应十分关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无主管”企业的试验,并及时总结经验),对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并实行股份制试点,逐步在有条件的企业落实“三权”,在集体林区,立足于落实产权前提下的联合,走.三权”独立的股份制合作道路,对乡村集体林业经济组织则要排除权力经济的干扰,真正办成林农自己的经济组织。

3.林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

目前在改革森工企业管理体制和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仍面临着一系列间题有待解决。突出的是,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得不到全面的贯彻落实,如企业应享有的投资决策权、机构设置权、人事调配权、留用资金支配权、产品自销和定价权,以及减轻企业社会负担等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加之森工企业在长期采取“取之过重,予之不足”政策的作用下积重难返的资源危机、企业负担等问题,使企业发展缺乏应有的活力。围绕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这一核心,林业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着眼于简政放权。

改革的长远目标是通过清产核资,建立‘股份制”的‘三权”落实的‘主体”企业,从目前看,应按照《条例》要求,把该放的两权全部放给企业,主管部门重点管好: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特别是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恢复;企业的承包合同,企业法人。还要在政策上对陷入危困的企业给予必要的支持。企业内部管理,重点是按现代化企业管理和市场竞争的要求,力争在转变观念,增加科技含量,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内部竞争机制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

4.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森林资源管理

目前突出的向题主要是两个:一是木材采伐限额,二是木材流通管理。在采伐限额方面,一是统得过死,二是下达指标的.间隔期过长。

一方面,部分森工企业在原定采伐限额的压力下不得不向中龄林开刀,造成过伐,另一方面,有一些进人主伐期的林子(如一部分国营林场)受限额制约而不能采伐。5年不变的限额制度进一步加剧了上述矛盾。在木材流通方面,集体林区的独家收购、独家经营虽然是林政管理中一种相对有效的手段,但权力经济的渗透和由此造成的对林农产权利益的侵蚀,还在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

这些都干扰了林业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运行。对上述两方面存在的间题,从产权制度改革和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的要求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背离现象,但从现阶段看,由于存在短期行为和现实经济利益的推动以及集体林区林业政策不稳定的后效应等因素,保留资源和林政管理的上述手段仍是必要的。但要对政策进行相应的修订:在采伐限额管理方面,现阶段应着手在下列几方面进行调整:

①原则上在5年的计划期内,下达采伐指标采取“总量控制、适当浮动”的方式,同时,这一期间每年的采伐量由地区一级(或大型企业集团)根据市场和资源变化情况灵活掌握,

②核定采伐限额应充分考虑以工业纤维利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以及低产林改造的采伐量,条件成熟时可实行计划单列;

③对国营林场的采伐限额实行计划单列,

④在采伐限额的计划管理上,实行“限量不限价”制度,⑤限额指标实行总量控制,取消对树材种和规格的结构控制。在木材流通管理方面,国有林区主要是减少行政性的中间环节,在集体林区,对独家收购和经营,要实行严格管理,杜绝权力经济的渗透和对林农经济利益的侵占,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办木材交易市场,使产销直接见面、自由流通,同时开展这方面的试点工作。

5.林业市场的建设与发展

林业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市场培育,要给予支持和引导。从目前重点来看,第一,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有意识地培育森林资源市场。林地市场和木材市场,资源市场的建立,将缩短单个经营者的经营周期,分散经营风险,加速资金周转,并有利于增加资源再投入。为此,要做好基础工作,如森林资产(林地和林木)评估,林经学会愿承担这方面的工作。第二,有计划地建立木材和林产品专业市场。第三,要培育林业生产要素市场,当前的重点是林业技术市场(提供技术服务)、资本市场(通过股份制吸引投资、投劳)和信息市场(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等)。第四,逐步取消价格双轨制及各种限价,实行市场调节。

6.林业市场经济与林产品贸易

在林业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把与国际市场接轨放到战略位置。目前由于国际产业分工、资本流动和许多国家对林产品出口的限制性政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复关”的机遇,给发展林产品贸易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间题,一是在经济管理体制上要突破各行其事的行政壁垒,逐步实现区域性的进出口贸易集团(可与企业集团的建立相衔接),统一协调,并建立稳定的出口生产基地,先期可选择有条件的重点林区实行试点,二要加强国际商情信息的调查和经贸人员培养工作;三要对那些有较大出口创汇能力的地区和产品在运力安排上给予重点倾斜。了.林业宏观调控

第一,要建立企业发展的经济补偿机制。国有林区企业生存危机的产生,既不是企业本身的责任,更不能归咎于林区的干部和职工,而是长期以来国家.取之过重,予之不足”政策的后果。企业当前除直接生产力的衰退外,还背负着巨大的社会负担。因此,国家应给企业以必要的补偿和扶持。一是对以综合利用“三剩”或以安置劳动力就业为主的生产项目减免税费,二是建立“两危”企业专项补偿基金,实行贴息有偿使用,重点支持那些面临生存危机企业的有效益的建设项目;三是在投资结构上,加大对速生丰产林和有一定规模的木质纤维利用工业项目的投入。

第二,逐渐打破林业市场体系中的垄断性经营和各种壁垒。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行政性垄断和体制壁垒、区域壁垒及权利经济的渗透。应以建立区域性企业集团为契机,打破行政和体制界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通过立法,约束各级林业管理机构对林业生产单位或林农的不合理干预和经济利益的不合理占有。

第三,对林业的外部性经济,由国家承担起补偿责任,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推进外部经济的内在化。目前主要是生态林业建设和沙漠治理间题,各级财政要根据建设需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由林业主管部门集中使用,实行直接投资,对有条件的生态效益项目,如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由林业部组织重点调研,制定计量和计价标准,由国家制定相应的办法,逐渐实行收费制度,以逐步实现外部经济内在化。

第四,制订和完善林业产业政策,要把林产工业企业,全面推向市场,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但目前存在着项目建设盲目性和规模经济性差、区域市场混乱的状况。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林业生产结构、组织结构、区域结构等提出政策性意见,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稳步推进林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同时,还应制订专业性产业政策,如松香发展产业政策,林业制浆造纸产业政策等。

第五,要加快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各级林业管理部门要负担起这样的责任:为林业企业和各类林业生产者提供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及其它社会化服务。这就要求与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同步,着手考虑上述各类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间题,组织人员,建立机构,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整套服务网络。

篇5:浅谈中国北方畜牧业产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论文

浅谈中国北方畜牧业产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论文

1 引言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采集、渔猎、畜牧是与原始农业相伴而存在的生产部门。虽然在采集、渔猎中萌生了原始农业,而原始农业又分化出畜牧业,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明显的部门区别与区域分异,各生产形式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结构特征。例如在我国内蒙古东西部许多史前时期聚落遗址中都发现有代表畜牧文化的细石器与表现鲜明定居农业的陶器、石器共存的现象,其中内蒙古西部老虎山遗址出土的器物就是一则农牧共存的典型事例[1]。进入国家阶段以后,这样的事例也仍然存在,如夏商周三代时期华戎之间的地域分异仍然十分不清晰,许多中原民族往往在农业中杂以狩猎与畜牧。由于广泛存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以至于在中原文人撰写的文献中,也不过用西北多牧畜少农耕,中原多农耕少牧畜描述而已,你我之间还没有明显的界限。

萌生于原始农业的畜牧业,不但在地域上与农业相互交叉,而且由于早期的畜牧业是与原始农业相伴而生,因此并不具备迁移特征,属于放养型畜牧业。随着农业生产内部结构进一步分化,以迁移生活为代表的游牧业逐渐游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而依附于定居农业的放养型畜牧业继续与农业生产保持着密切联系,并以家庭舍养、近地放牧等不同形式持续发展到近现代。

游牧型畜牧业与放养型畜牧业存在许多差异,其中在以下几方面尤为突出:1)规模:放养型畜牧业中牲畜的食物来源主要限于聚落周围地带,因此畜养规模有限,与农业生产之间的依存性很强。游牧型畜牧业中牲畜获取食物的空间范围很广,完全脱离了农业聚落的束缚,畜养规模很大。2)区域:由于放养型畜牧业与农业生产之间的依存关系,其分布地区多与农业生产结合,出现在农耕区或半农半牧区。与放养型畜牧业分布地区不同,游牧型畜牧业则跳出农耕区的基本范围,成为草原环境的产物,并在迁移中建立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在各类非农业生产类型中,游牧型畜牧业(简称游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无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还是在由人类活动而塑造的人文景观中,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学者就游牧业与骑马民族的产生提出了多方面的见解,其中日本学者江上波夫认为骑马民族的发生和发展,极大程度上决定于地理环境。尤其欧亚大陆中部的茫茫草原,既因干旱缺雨而无法进行农耕,又没有大型食肉动物对草原牲畜造成威胁,是理想的牧场。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则就中国历史背景指出,草原游牧的产生与马的应用关系密切。乘马可以使依草原而生存的牲畜与依牲畜而生存的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由部落发展成草原国家。那么除了草原环境与马具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原因成为游牧业脱离农业而趋向草原的动力呢?离开中外史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我们将问题的视点放在环境上,并指出游牧业的产生与环境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2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兴起与气候变迁

在广义农业的范畴之内,游牧业出现最晚。就中国的历史背景而论,对亚洲草原民族研究具有权威地位的拉铁摩尔、江上波夫等外国学者认为,公元前4世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游牧业与骑马民族兴起的标志[2~5]。对于这一观点的理解应包含这样的内涵,即胡服骑射是中原民族对抗草原骑兵的应对措施,因此这一时段不但标志着骑马民族的成熟、强大,而且也显示了真正以文化、生产手段与分布地域不同而区别出农耕与畜牧两大区域的历史进程。在此之前游牧生活已经在北方民族中存在很久了,只不过那时这些民族的空间发展还仅限于北方草原地带,农牧民族双方还没有在空间上发生激烈冲突,以中原诸国为代表的农耕民族也用不着采取任何防御性的应对措施。

2.1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人

见于文献记载最早活动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是匈奴人。战国以前的文献中也将其称之为“鬼方”、“猃狁”等,战国时期“匈奴”一词开始反复在文献中出现。大约从战国初期这些活动在山陕、内蒙古一带的非农业民族逐渐具备了骑马民族的特征,不但有成群的牲畜,而且有极具战斗力的骑兵部队,屡屡对秦、赵等国构成军事威胁,并以中原诸国北方劲敌的定位而见诸于史籍。伴随游牧活动,整个民族具备典型的“行国”特征。“行国”之称始见于《史记・大宛传》,其中提到所谓的“行国”就是“随畜迁移,与匈奴同俗”。这时匈奴已经成为人们理解中的典型“行国”。正像所有游牧民族一样,匈奴人的马背生涯扩大了他们的活动空间,不但带领他们驰骋于欧亚大陆中部草原地带的东西南北,而且这一骑马民族自从公元前5世纪左右登上历史舞台后,在近10个世纪内影响着中国历史,影响着中亚乃至于世界历史。

2.2 气候变迁导致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的考古依据

匈奴人如何骤然兴起、如何发展成影响中国北方乃至于整个欧亚草原的“行国”,是研究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游牧业的重要问题。在对文献记载进行考辨的同时,考古发现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大量的依据。

1974~1984年内蒙古文物考古队在伊金霍洛旗纳林塔乡朱开沟村进行了近的发掘工作,其中取得的成就对于探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起源的问题作出重要贡献。朱开沟遗址的文化遗存共分五阶段,表1归纳了这五阶段文化遗存的年代、环境、文化以及经济特征。从中可以看出朱开沟遗址的文化时期内,这一地区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方式的互动关系以及人类活动方式由农耕、狩猎、采集向畜牧业为主方向的渐进过程。

植被类型是环境特征的标志性指示物,朱开沟遗址不同阶段木本与蒿科、藜科等草本植物花粉比例的变化,显示出遗址所在地区环境的基本面貌与变化特征。蒿科、藜科均属于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草本植物,这类植物对旱生环境有较明显的指示作用。虽然在整个朱开沟遗址文化的5个阶段中,木本植物中针、阔树种花粉比例的变化,反映了气候存在冷暖、干湿波动的特征,但从整体看变干则是气候变迁的基本趋势。在朱开沟遗址第一段文化层中蒿、藜科植物花粉的比例仅占50%,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植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由50%增至70%,至第五段已达到93%,成为占绝对优势的植物。由于蒿科、藜科植物的旱生属性,这类植物比例增加反映了环境逐渐向干旱方向发展的变化特征。对于全新世湿润期以来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具有明显的干旱化趋向,地理学家从另一角度也给予了证明。

早期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十分密切,因此伴随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人类活动方式与生存手段也出现了相应的转变。在朱开沟遗址第一段发掘的生产工具中既包含农业生产工具,也有用于射猎的工具,这些工具证明了人们在这一阶段不但从事于原始农业种植,同时也将射猎作为辅佐农耕的重要谋生手段。在农耕与射猎两种生存方式之外,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朱开沟时期的人们在从事农耕与射猎的同时,还存在放养业。如果对于朱开沟遗址五个阶段的环境、工具以及猪、羊、牛骨骼数量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就会发现遗址文化层从第一段到第五段随着气候干旱程度逐渐增加,羊、牛与猪之间的比例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猪、羊、牛虽然都属于人类驯化、饲养的动物,但由于动物之间生理特征的差异,一般将猪的饲养视为农业生产的标志,而羊与牛的饲养则成为畜牧业的象征。朱开沟遗址五个文化段中猪、羊,牛比例的变化,说明的正是农业与畜牧业比例的消长。第一段中猪所占比例超过羊、牛比例的总和,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在各业中占有突出地位,此后各段中随着气候转干,农业逐渐消退,而畜牧、射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着的《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中指出,当文化发展到第五段时,不但房址、墓葬数量明显减少且分散,而且人们使用的工具中已经出现了大量青铜工具,这些青铜工具与后来在内蒙古其它地区发现的青铜器均带有游牧经济的文化特征。

朱开沟遗址的文化信息清楚地显示了随着气候变干,草原边缘民族一步步放弃农业生产,转向畜牧业生产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没有像拉铁摩尔曾经指出的那样,由于农业民族的强大,逼迫游牧民族从自然条件较好的农耕区退向草原,也不是源起于与农耕区对立的其它环境中,草原边缘民族在由原始农业转向放牧业几乎没有发生空间区域的位移,或许几代前他们的祖先就从事着原始农耕业,到了后来他们却渐渐放弃了农耕技艺,将谋生的方式变换为射猎、畜养,而导致所有这一切转变都与气候变化有关,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当然,促使畜牧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的环境背景,并不仅仅限于气候变干一个环节。大量的研究明确指出距今3500多年前中国北方经历过一次变干且变冷的过程,随着气候变冷、变干,温性森林减少,草原扩大,那些原本在草原与农耕区的边缘地带生长的农作物,渐渐失去了生存条件,而面对环境变化牛、羊等牲畜却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生活在这里的草原边缘民族失去了农业这一食物来源,自然而然将生存的依托转向畜牧业,并在越来越多依靠畜牧业的同时,不断积累动物驯养经验,从牛、羊的畜养到马的驯化,进而使驯养牲畜变得更加成熟、独立。

2.3 游牧业产生

朱开沟遗址第五段发掘的青铜工具虽然带有游牧经济的文化特征,但若对遗址的全部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时朱开沟人从事的仍属于放养型的畜牧业,而不是游牧业。前文已经指出放养业与游牧业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放养业是在定居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物饲养过程,而游牧业则完全脱离了定居生活,随阳而居,逐水草而迁。在整个朱开沟文化的发展阶段中,尽管定居农业的比重越来越低,但定居生活在遗址中却始终显示出核心作用。定居生活与畜牧业相伴的现象维持很久,直至春秋时期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畜牧业中仍含有定居、半定居的经济成分[10]。

在活动区域上游牧业与放牧业最大的不同在于空间的拓展,对于游牧业来讲,决定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在于土地占有权,而更多地取决于迁移权,只有在随阳而迁的迁移过程中,草原民族才能不断获得丰美的水草,发展壮大。因此驯化马匹,发明控制牲畜行动、适应频繁迁徙的用具是草原边缘民族摆脱定居农业,迈向游牧生涯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中外学者就马具出现与游牧业兴起的因果关系早已形成共识。其中拉铁摩尔在论证这一问题时,就注意到草原与农耕区的边缘地带存在既非完全农耕,也非绝对游牧的草原边缘民族,随着马具的产生使这些民族脱离定居生活,放弃过渡文化最终成为真正的游牧人[11]。与这一观点相应,由朱开沟阶段代表的放养型畜牧业向游牧业转型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马具、车具的应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宁城南山根3号石椁墓及其它墓葬中发现了成套马具,包括马衔、镳、銮、铃、节约、铜泡等,其中马衔有两种形式,一种比较罕见,两端有齿状倒刺;另一种为常见套环式。两端有齿状倒刺的马衔外侧有可以转动的环,只要马头偏离方向,倒刺便刺入嘴中,任何野马也会被驯服。南山根墓葬的年代相当于西周晚期、春秋早期,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12,13]。内蒙古考古队在鄂尔多斯地区墓葬中也多次发现马衔、节约、马镳、轴头等马具、车具,经研究证明,这些马具、车具的所属时代早于公元前6世纪[10]。有了马具,有了骑马术,才有了真正的骑马民族。内蒙西杭锦旗桃红巴拉遗址是一处时代相当于公元前665~590年的典型匈奴墓葬,墓内已没有殉猪、殉鸡以及任何表明从事农耕的遗留物,而是以数量可观的殉马、牛、羊的头、蹄为主,显然马、牛、羊牲畜是当时主要的财富与生活来源[14]。如果说马具的产生是草原民族脱离定居生活,走向游牧化的标志,那么至少早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二百多年前,以匈奴人为主的北方游牧民族已经形成。在以后的二百年中随着匈奴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成长壮大,逐渐与中原诸农业国构成文化、生产方式以及活动区域的分异,至公元前4世纪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正是在空间上明确这一区域分异的标志。

2.4 匈奴等北方草原民族的空间扩展

匈奴既是典型的北方草原民族,也是最早见于文献的游牧民族之一。自70年代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在鄂尔多斯地区开展考古工作,相继发现大量极具特点的青铜器,这些被称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珍贵文物经考古学界研究,认为是以匈奴为主体的中国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与游牧业伴生的文化。这批青铜器不但反映了匈奴人的游牧生活方式与文化内涵,而且也揭示了这一草原民族的起源历程。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属于起源于鄂尔多斯以及临近地区的土着文化,其早期往往与商式铜器伴出,以后不断向东、向北扩展。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鄂尔多斯青铜器分布范围很广,并在不同时期形成各自的分布中心。其中:相当于商代晚期的多分布于鄂尔多斯、山西吕梁地区以及陕西北部。相当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相继在鄂尔多斯,北京昌平、延庆,河北平泉,内蒙古赤峰、宁城等地发现,并在外贝加尔出土了相似的器物。相当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的主要发现于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宁夏固原和河北北部。其中仍以鄂尔多斯地区发现为最多,向北在蒙古以及西伯利亚也有类似发现。相当于两汉时期的除鄂尔多斯外,蒙古境内诺颜乌拉、海尔罕山、色楞布贝勒赫、呼尼河等地以及俄罗斯境内叶尼塞河左岸、科伊巴尔草原都有一定数量器物发现[10]。

上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分布中心的变化,既证明了朱开沟所在地――鄂尔多斯地区与匈奴等游牧民族的渊源关系,也清楚地显示了匈奴人的空间发展历程与气候变迁的对应变化。在匈奴历史早期,即相当于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具有游牧文化特征的民族从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以及山陕等地开始向塞外延伸,这一点可以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分布区多与夏家店上层文化区吻合得到证实。这一时期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农耕区尚处于岛状分布状态,农耕区之间还存有大片未开发地带,这里或保持着原始自然风貌,或成为非农耕民族的活动区域,这一切都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穿插式出现在山陕一带构成了背景条件。大约距今3500多年前中国北方气候开始转冷,气候变迁不但促进畜牧业进一步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使塞外辽河流域具有农耕文化特征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转向含有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与此同时以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为标志的草原民族也进入了辽河流域以及毗邻地区。当历史进入战国时期,随着以匈奴为主的北方草原民族逐渐强大,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之间的对立日趋明显,农耕民族在作出“胡服骑射”的应对性措施的同时,也在双方的交接地带修筑了防御性工程――长城,在长城的制约下匈奴等游牧民族南下活动受到限制,故这一时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多呈现沿长城一线分布的特征。秦至两汉是匈奴人壮大的时期,这时匈奴人不但建立了王庭,而且依凭马上优势将自己的势力从漠南伸向漠北,直抵西伯利亚的旷野之中。

2.5 中国北方畜牧业与欧亚草原文化的同步性

畜牧业的产生地不仅限于中国北方草原,整个欧亚草原现已发现多种典型畜牧文化类型。这些畜牧文化虽然显示了各自区域性的文化特征,但在发生时间上却表现出极大的同步性。与朱开沟文化晚期、夏家店上层文化时代相近,欧亚草原除长城沿线及以北地区的鄂尔多斯青铜器外,黑海北岸的斯基泰文化、咸海沿岸、谢米列奇耶和天山地区的萨基文化、叶尼塞河中游米奴辛斯克盆地的塔加尔文化、图瓦的乌尤克文化、阿尔泰的巴泽雷克文化、蒙古西部的乌兰固文化、蒙古东部和外贝加尔的石板墓文化等都是典型的畜牧文化。这些典型的畜牧文化几乎出现在同一时期,从欧亚草原的中部一直延伸到中国长城沿线,构成世界上连续性最长的文化景观。能够在如此广大的范围内,驱动欧亚草原上不同地带的人们同时脱离定居农业生活,走向草原与畜群相伴,其促动因素不应仅来自于人类活动本身,全球变化是其最主要的驱动力。目前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全新世温暖期结束之后,气候转冷、转干的地区不仅限于中国北方,在气候变迁的共同背景下,欧亚草原不同地区的人们作出了共同的选择,放弃原始农业,融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15]。

3 结语

畜牧业作为人类的生产方式之一,它的起源不但取决于人类生产自身的发展,而且深受环境变化的影响[16]。距今3500多年前随着气候变冷、变干,萌生于农业生产内部的放养业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游牧业。游牧业一旦兴起之后,就在中国人文地理区域分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与包括渔猎、采集、放养型畜牧业等非农耕生产部门并存,构成北方草原与森林草原地带的基本文化景观。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岱海考古――老虎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北京:科学出版社,.360~377.

[日]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张承志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3~6.

Owen Lattimore.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New York: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tety,

Carl Sauer.Agricultural Origins and Dispersals.New York: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44~48.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所.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78~295.

史培军,王静爱,等.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环境考古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1-2):168~171.

史培军.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18~123.

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迁.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4~27.

[10] 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227~305.

[11] Owen Lattimore.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New York: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12]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宁城南山根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1):117~140.

[13] 翟德芳.试论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青铜器.见: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4.296~316.

[14l 田广金.桃红巴拉的匈奴墓.考古学报,1976,(1):131~143.

[15] 乌恩.欧亚大陆草原早期游牧文化的几点思考.考古学报,,(4):437~470.

[16] 韩茂莉.来我国人类活动与环境适应以及科学启示.地理研究,2000,19(3):324~331.

篇6:市场经济与财务报告规范研究管理论文

市场经济与财务报告规范研究管理论文

[提要] 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为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土壤。研究会计理论,规范我国的证券市场,特别是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当前会计学术界应重视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市场经济和财务报告的规范问题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需要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规范的问题;第二部分从财务报告规范的性质、行为和影响等方面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的问题;最后一部分归纳了财务报告规范理论给我们的一些启迪。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需要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市场调节论和政府规范论。

(一)市场调节学说

市场调节学说认为,如果市场是完全有效的,那么公司的财务报告如何呈报应由市场调节来决定,没有必要做更多规范。支持这一学说的有代理理论、信号理论和私有合同理论。

1.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认为:公司的投资者与公司的经营者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签定契约来实现的。在签定契约时,双方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契约的实现就是他们的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财务报告体现的是经营者管理公司的业绩,是投资者评价公司的经营者是否履行契约的最可靠的依据。因此,公司的财务报告呈报是经营者自愿履行契约的行为。如果有人怀疑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那么投资者可聘请审计师,通过审计鉴证来解决。

在公司经营者的报酬与公司的利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的前提下,对财务报告的规范越多,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就越高。因此,公司的经营者就不会赞成市场对财务报告需要规范。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只要他们手中有衡量经营者业绩的依据,即契约中的各项规定很详实有效,他们也不希望对财务报告有更多的规范,因为规范越多,他们支付的监督费用也就会越大。

2.信号理论

信号理论源自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向供求双方发出产品供销的信号。公司定期向市场呈报财务报告,这也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产物。如果公司自愿向市场公布财务报告,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越充分,公司的筹资成本就越低,公司就能赢得竞争,带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个结论已被美国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报告证实。因此,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公司能够向市场公布财务报告的核心。公司自愿呈报财务报告信息有三种情况:经营好的公司,有动机公布公司好的财务信息,因此,这些公司会自愿公布财务报告;经营中等的公司,因为怕被认为经营不好,所以也有自愿呈报财务报告的动机;经营不好的公司,如果不呈报财务报告,就可能被市场默认为是经营不好的公司,因此有压力去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业绩,也会自愿呈报公司的财务报告。

因此,信号理论认为,市场已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规范公司财务报告的呈报,就不需要再有更多的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

3.私有合同理论

对于上述的两种观点或许有人会提出:公司呈报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并不能满足个别使用者的需求。对此私有合同理论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设法得到它,即通过签订私有合同或出资去购买。

如果市场上存在职业的财务分析家,那么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就可以通过与职业财务分析家签订私有合同,来获得需要的信息。如美国证券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另外,信息使用者也可以通过购买专业的报纸或杂志来获得所需的信息。购买时发生的支出,就是信息使用者为获得财务信息所支出的成本。这也可归结为是市场常常利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信息产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从而达到对市场上的信息产品进行合理的配置。

私有合同理论进一步提出,公司的财务报告是一种信息产品,政府并不需要对公司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如何披露,进行强制性的规范。公司的财务报告如何编制和呈报,完全可以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因此,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应采用放权(Deregulation of disclosure)的政策。

(二)政府规范论

政府规范论认为,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因此政府必须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规范,同时,这也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利益的。

1.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有效的,有时往往失灵。有以下三个具体理由:

(1)如果政府不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规范,那么市场上就会出现生产信息产品的垄断 者。

如果市场是一个竞争的、但不规范的市场,那么生产的竞争就会带来垄断。其后果是,垄断产品的价格提高了,生产的数量减少了,最后导致市场上产品的短缺,使产品的使用者购买和消费这一产品的成本增加。公司的财务报告在市场上是一种信息产品,它同样符合其他产品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一切规则。因此,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政府应该对财务报告这一信息产品进行规范,才能有效抑制信息产品生产垄断者的产生,降低全社会信息产品的购买和使用的成本。

(2)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的失误,会导致财务报告的信息的质量下降。

尽管公司有向市场自愿公布财务报告的动机,但是如果政府不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就可能会影响到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因为公司经营者对财务报告编制的方法的选择性一般较大,各公司间的财务报告的信息的可比性较差,如果没有统一的财务报告信息规范的标准,就市场的总体来看,财务报告信息就会失去可比性,导致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不高和有用性程度的下降。而如果审计师在审计时缺乏统一的审计依据,则可能导致审计的失误,即没有发现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公司的财务报告的信息的质量问题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要依靠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而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建立的信心来自于高质量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因此,政府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使会计信息能够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3)公司财务报告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

公司的财务报告作为该公司会计的信息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最明显的有两个:一是消费的非排他性;二是生产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表现为可以被所有与它相关的使用者免费使用,因此它的生产成本往往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如果在一个市场生产的产品是可以被消费者进行免费使用的,那么生产者就不愿意生产这种产品,导致这种产品在市场上的短缺,这就是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的表现。显然,如果会计信息产品是短缺产品,这样的状况是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的,因此政府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以防止和解决信息产品的短缺问题。

但是这样做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即规范所带来的成本应由谁来承担。如果由政府承担,就成为政府对财务报告信息呈报的公司的一种“补贴”,这会导致公共产品的生产过剩;如果由公司承担,就会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公司则不会赞成政府这样的规范。对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将在本文的第三部分讨论。

2.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社会经济利益的驱动,要求政府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能够使全社会的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使社会获得最大的利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仅依靠市场的调节是不够的,政府必须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规范和调整。因为在一个不规范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各自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如果不纠正这种信息的不对称,那么市场的竞争就可能不公平。对此,政府规范学说认为,规范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使市场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对称的信息;法典理论解释:规范就是为了解决社会各个集团之间的利益的合理分配。规范具有公开性和民主性。因此,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是完全符合社

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利益的。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一)财务报告规范的性质

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规范,看起来是一种经济行为,实质也是一种政治行为。规范本身具有政治行为的性质,它与政府行为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我国对财务报告规范机构主要是政府,财政部代表行使规范的职能。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尽管是一个民间组织,但得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强有力的支持。SEC是美国的一个准立法机构。1973年SEC公布的第150号公告(ASR150),阐述SEC与FASB的关系。“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通过其公告和解释性文件所颁布的原则、标准和实务,将由本委员会作为具有重要的实质性的支持来加以考虑,而那些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告相对立的意见将被认为不具有这方面的支持。”

(二)财务报告规范的行为

财务报告规范的行为是指参与制订规范的主体的行为。规范的成功与否,规范的参与者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是政府作为财务报告规范的主要参与者,对规范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以美国为例,FASB在制订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遵循的程序是,准则的起草、准则的讨论、举行听证会、投票表决。而最后准则是否能够在市场上由各公司采纳,取决于SEC的认可程度。从美国的历史看,国会和SEC都曾有否定FASB已制订的会计准则的先例。SEC的官员曾这样认为,由民间组织FASB制订会计准则、然后由SEC批准会计准则的实施,这是最好的模式,因为既能发挥专家在制订中的作用,又能体现准则实施过程中所必须的政府的权威性。而我国的财务报告的规范主体是政府,这样的规范主体显然代表了我国国家和政府的利益。

(三)财务报告规范的影响

财务报告规范的影响是指财务报告规范实施的后果。财务报告规范的实施会影响到方方面面的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涉及到他们各自的经济利益。

Watts and Zimmerman(1978)的实证研究表明,对于即将公布的规范财务报告的新准则,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影响是不同的:1.对于政府来说,政府一般会支持新准则的制订与实施,以更好地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2.对于公司的经营者来说,如果新准则能够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那么公司的经营者会积极地应用新准则;反之,则会反对应用新准则。3.对于审计师来说,在一般的情况下,审计师会支持新准则的应用以减少审计师的审计风险。但是,如果新准则要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越多,那么审计的风险就会越大,审计师就可能反对新准则。4.对于财务报告信息的免费使用者(Free-riders)如财务分析家来说,他们一般都会支持新准则的应用,并希望新准则越多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准则的制订者就应十分谨慎,因为财务报告的规范越多,就意味着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就越大,这些成本应由谁来承担?这是准则制订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报告规范理论给我们的启迪

(一)在制订财务报告规范时,必须要考虑它所产生的经济后果

既然财务报告规范的主体是政府,它的行为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不是经济行为,那么规范所产生的影响有多大、经济后果如何就应成为规范时最重要的问题。如美国把财务报告规范研究归为“会计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of Accounting)。在美国会计学术界,如何规范财务报告、改进财务报告已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

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形成和财务报告的规范的探索阶段。1992年至今的8年中,我国颁布了十多个会计准则,但对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产生的经济后果、经济影响,会计学术界却研究得不多。如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就引进了西方国家固定资产采取加速折旧的思想,但至今在企业的会计实践中却应用得并不广泛;稳健性原则是西方会计中常采用的一个基本原则,但为什么在我国应用时有些企业愿意采纳,有些企业却不愿意采纳;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采用会计准则来规范公司的财务报告,可使公司会计人员有更多的选择公司会计政策判断机会,但我国会计准则实施后也会产生如此的影响吗?

笔者十分赞成刘峰、李少波(2000)的观点。他们撰文认为当前我国在制订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可归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会计理论的研究不够而引起的知识存量不足,对会计准则制订产生不良影响;二是我国制订和公布的各项会计准则都体现了很强的英美取向,即会计准则无论在外表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借鉴了英美模式。他们认为:我国目前为止的会计研究总体水平不高,很多研究是对同一问题在低水平上的重复。

(二)重视对公司财务报告规范所产生的成本,解决好“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

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是由政府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具有强制性这一特征所带来的。如果规范财务报告的准则过多,就会带来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的增加和准则在应用上的困难。尽管人们认为美国是一个对公司财务报告规范比较完善的国家,但是美国也有许多会计学家批评FASB制订的准则过多,目前FASB制订的准则有130多个,每年的费用高达1500万美元,制订的成本过大。我国在制订准则的过程中必须引以为戒,不能认为制订的准则越多越好,也不能认为大、中、小公司都必须应用同一的准则,更不能认为所有的企业都应与国际接轨。会计准则的制订和实施应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以减少不合理的成本的支出。另外,过去对于“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会计界研究的不多。SEC曾设想:随着财务报告规范的增多,编报成本的增加部分应由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来承担。但究竟如何操作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松年,薜文君.(1999).《论财务报告的改进》.《会计研究》第7期

2.刘峰,李少波.(2000).《会计理论研究对我国会计准则制订的影响》.《当代财经》第6期

3.冯淑萍.(1999).《市场经济与会计准则》.《会计研究》第1期

4.葛家澍.(1999).《美国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会计研究》第5期

5.汤云为,钱逢胜. (1999).《会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6.Harry I.Wolk,Michael G.Tearney,.ACCOUNTING THEOTY,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an ITP Company

7.吴联生.(2000).《美英日法上市公司会计报告规范体系一般模式》.《外国经济与管理》第2期

篇7:电子商务发展战略与体制保障论文

电子商务发展战略与体制保障论文

摘要: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子商务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因此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完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与体制是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地位作为论述切入点,阐述经济新常态下电子商务发展战略与体制保障的策略。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电子商务;战略;体制

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战略的重要组织部分,不断发挥电子商务的创新优势,以创新思维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动力,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要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优化体制保障,以此推动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下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地位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经济增长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发展,其中电子商务是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万亿元,其中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到达6.3万亿元。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的对接、电子商务与物流行业的对接以及电子商务与金融体系的融合等等。电子商务在经济新常态发展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首先,电子商务是产业升级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产能过剩的问题;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市场并对生产能力进行准确的调整,从而降低企业的盲目生产性。其次,电子商务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互联网+”模式下,电子商务助推地方经济打造了新的发展模式,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了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地方经济的科技创新能力,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引领经济常态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经济新常态下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一)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采取任期聘任、项目承包等多种形式引进海内外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推动我国电子商务人才梯队建设。要强化高端人才生活保障、创新创业良好环境,提供高水平公共服务产品,让高端电子商务人才“留得住、用得上”。二是引导电子商务企业加强内部培训,提高企业员工岗位工作水平,强化员工信息化知识和应用技能能力提升,满足企业发展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三是深化电子商务产学研合作,加快培养电子商务人才。通过深化高校教学改革,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强化政、行、企、校合作育人机制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快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进一步加快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电子商务的商务活动开展基于信息网络通信的建设,以必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涵盖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开发、信息传输网络建设、信息传输设备开发等一系列基本的建设。目前从电子商务发展的形式来看,需要达到实际环节的实时互联网交易,必须要求网络的匹配速度和相应的带宽,由此需要硬件水平对网络速度的支持。当前,我国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仍与企业发展需要、人民消费需要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有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已经形成的网络水平也十分低下,公众出的使用费用相对较高,网络的速度还有巨大的提高空间,距离快的响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水平,这也是我国顺利实施电子商务战略的重中之重。

(三)完善电子商务贸易体系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完善电子商务贸易体系。通常,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贸易体系包括:电子合同有效性、交易双方的合法性,以及监督管理的实效性等问题,这些是规范电子商务有序发展的关键所在。经济新常态下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完善电子商务交易体系,并通过多种途径确保电子商务贸易能够安全稳定开展就显得非常重要。电子商务贸易体系建设与物流发展关系密切。当前,随着多年的发展,以邮政物流、顺风物流、圆通物流、中通物流等企业为主体,我国的物流体系已经初步建成,但是整体的实力还不够强,还需要继续完善、提升质量,从而满足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条件下,我们就需要充分运用好企业和政府各自的资源优势,逐渐构建一个充分竞争、对外开放的物流配送体系,满足更加多元的物流运输需求,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经济新常态下电子商务发展的体制保障

(一)电子商务的信用制度保障

电子商务从出现到现在,信用体系建设一直没有达到理想的发达程度,交易双方的信用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信用制度建设。首先,要建立职业道德体系。通过规范职业监管、社会监管以及个人的信用评价,从而营造一种长治久安的信任制度。其次,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要继续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消费者权益和整个交易体系运行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在目前我国法律法规还不是十分完善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方机构的权威性来保证电子商务的正常开展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二)建立电子商务税务制度

政府应当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制定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首先,要研究如何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同时带动相应的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如免征电子商务的营业税、对通过电子商务进行服务业的免征营业税、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的可以增加出口退税等。其次,根据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来建立税务登记制度。根据电子商务的不同模式来区别对待,建立电子商务的税务登记制度。

(三)强化电子商务安全体制保障

电子商务的安全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以及支付安全。加强电子商务安全体系保障,必须要建立电子商务市场准入,强化政府主体监督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提高电子商务体系的安全保障。同时,还要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发展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全面保障电子商务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娟娟,秦炜.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探索[J].中国流通经济,.

[2]孙春光.关于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思考[J].环球市场,(28).

[3]梅宝林.河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战略[J].中外企业家,2016(32).

篇8:保障公共利益与维护著作权论文

保障公共利益与维护著作权论文

一、利益平衡是著作权法的根基和基本原则

著作权法的制定以及出台是为了平衡各个利益集团的基本利益,利益平衡是著作权立法得以产生并顺利实施的基石和基本原则。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复制和传播的技术也在随之进步,著作权法旧有的平衡不断被新的社会环境、政策等多种因素冲击的情况下,利益平衡被打破,针对著作权法旧有弊端而对赋予著作权人的新权利加以改进并附加相应的限制,以此来保证平衡,保证了公共利益的同时又不至于造成著作权人对于权利的垄断,以此提高社会效益。著作权立法的基础,就是国家宪政原则中的利益平衡,著作权与圣神的私权理念是并存的,著作权法立法的原则与私法自治的原则和理念是相似的,立法目的就是打破主体之间的制约状态和封闭状态,促成近代国家各方经济、文化等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和在不违背私法自由原则下创建“共赢机制”。权利等于责任,从这种意义上讲,限制自己的自然权利,亦是法律上无义务即无权利的反应。这就必然要求在著作权的对价中,实现多方共赢的目标,否则,一旦只有单方面的共赢触犯到公众利益,社会公众的容忍限度会被这一暂时的让渡所打破,这也会导致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以及表达自由等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频频发生。

二、公共利益在著作权法中的不同视角的体现

从某种程度上讲,著作权所体现出的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辅相乘,两者密不可分。一方面,著作权法的创制源于对保障公共利益的考虑,著作权法维护了作者的个人利益,激励了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则与之相反,根据公共利益的定义来看,著作权法的创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对公共利益的有效保障。从英美著作权的观点看,著作权创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作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被权力所赋予的公共利益,其重点在于要最大程度地保护合法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从理论上讲,公共利益的保护和对智力作品的创作一样都是需要足够的鼓励和肯定的,一部完善的著作权法能带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公共利益的保障起到重要作用。公共利益介入下维护个人的著作权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个人信息采集。公共利益所涉及到文化科学和信息的流动等方面都需要著作权法来确认。为了实现著作权法在社会群体中的利益平衡,首先就要保证创作者和传播者之间平衡,只有两者维持平衡的状态,才能促进社会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在著作权法中有不同的视角可以作以下理解:第一点,从增进民主目的的'视角认识。

著作权法的实施使民主的范围扩大化,同时也可在实现信息自由、教育利益和知识的扩散等方面达到促进效果。为了鼓励作者学习、促进艺术发展和科技文明的传播,国家以法定形式授予创作者控制和使用处理文章的权利。由于著作权法涉及到社会文明的各个方面,所以著作权与思想、信息、和知识的表达、传播有着密切关系,言论自由也是作为著作权中的权利之一,在民主社会中有重要的价值,在维护著作权和保障公共利益的过程中要体现言论自由的公共利益。对于著作权言论自由的权利,其目的是为了公民的公共利益。也就是说,言论自由一样是一种宪法性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在进行科学研究、文学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时,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就是言论自由。

第二点,从著作权法对著作人的激励角度来看。在激励理论中,著作权法的目的是通过激励作者积极创造文学作品使其传播促进社会公众对其思想和知识的学习,其次才是对其作品价值的强调。从对著作权的激励理论分析中,可得出在定义著作权法时所要实现的公共利益,激励理论主张在创造性作品中的著作权利享有时要以有限的权利来激励著作人对文学的创造。这种激励制度体现了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原则,是有利于公众对于创造性作品的学习和“公共利益”维持的。第三点,从立法效用的理论角度谈。通过不断探究著作权法的效用经验来看,著作权立法的是为了维护作者在创作智力知识作品的专有权,体现作者个人价值,激发创作的积极性,已达到实现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目的。促进人民对知识文化的学习与进步,保障公共利益。在著作权效用理论的有力实施下,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两者都能得到最佳体现。著作权效用理论是对著作权中利益平衡的考虑,利益平衡既是对主体利益的最佳调整和分配,也是对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体现。

三、总结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在维护著作权和保障公共利益的关系探究中,发现合理使用制度在协调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方面有特殊的功能,能平衡两者,在在保证著作权人私有权利基础上确保公众的利益最大化,是著作权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21世纪,随着世界互联网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技术有了一个质的飞越,其中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遇到了新的挑战,尽管如此,它在维护和保障著作权法的公共利益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使用制度的基本价值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篇9:基于市场经济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应用与发展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运输凭借其运输灵活、通达性好以及覆盖面广的优势,将全国各地的交通站点联成统一的整体,并由此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完善,公路运输已经由单纯的运输行业转变为新型的经济增长点,凭借其优质的运输能力,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吸引了更多的外资投入,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市场也在不断的改革创新,公路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顺利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关需求,加快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优化与完善,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公路运输管理中的重点问题。在此,本文从加强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改革措施等三个方面出发,针对当前我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完善措施,做以下简要分析:

一.加强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在当前经济市场的迅速发展下,传统的经济体制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与完善。公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着经济市场进行改革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的跟上经济的发展步伐。由此可见,完善公路运输管理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形式,在其加强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在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其核心在于满足当前社会的生产需求,换而言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是经济市场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在实践管理的过程中,必然要随着社会发展而加强、完善。其次,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公路运输作为当前经济管理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与公路运输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联系,良好的公路运输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保障,而经济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公路运输的稳定发展。由此可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俗话说“要想富,先铺路”,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公路运输的重要性,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对我国各地间的区域联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核心基础在于公路运输,表现较为突出的在于内陆地区以及经济不发达地区。作为整个交通运输的主干线,公路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相关工程项目的建设及发展,且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成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的“领头羊”,由此不难推出,公路在当代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其次,在公路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对公路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只有直接影响。面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其核心在于完善公路建设,推动该区域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一个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公路网的状况将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完善的公路建设,能够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再次,在发展地区经济的过程中,良好的`公路运输能力,能够更好的吸引外资,带动地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此来加强该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往来。此外,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公路运输发展也在很多成都上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最后,完善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作为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基础,公路运输能够有效的推动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人们生活中各种物质需求,同时能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为促进建立和谐的公路交通体系奠定结实的基础。

篇10:基于市场经济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应用与发展论文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应用于发展,在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同时,还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其改革措施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结合着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对其完善,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统一的整体。针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公路运输管理

完善公路运输管理,是实现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确保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顺利实施的重要依据。在当前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公路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由此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够结合着我国公路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出科学、完善的运输管理政策,以此来促进公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

在公路运输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公路建设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能够在保障公路建设质量的同时,还能确保公路投入使用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也是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改革中的基本措施。在加强公路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编制工程施工预算,其核心在于完善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并结合着公路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使工程预算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完善,在建立责任、权能、利益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各责任单位的预算体系,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监督、激励及分配等功能,完善施工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同时完善施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程的预算成本也在一定基础上反映出公路施工企业的平均成本水平。在整个公路建设计划成本建设的过程中,是指结合着公路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根据计划期内的相关资料,由相关人员在实际成本发生前预先编制出人工费成本控制计 划、材料成本控制计划、机械设备成本控制计划、管理费用成 本控制计划、临时工程费用成本控制计划。在公路工程实际施工中,每一项公路项目都需要专业人员

进行精心的预测,并在项目开工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精心选出合适的施工方案,严把施工原料关,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从根本上减少工程的成本投入,为其今后的投入使用奠定基础。

(三)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在完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着网络计算机的优势,促进信息整合。且在当前的公路管理中,多数公路已经使用了现代电子工程设备,在提高管理质量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公路运输管理,为其今后的发展做好了铺垫。

(四)将经济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

公路在建设的过程中,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以及施工环节多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路建设的成本投入。除此之外,与其他工程管理不同的是,基于公路的社会性、公共性、规模性、非营利性以及不可替代性,在建设的过程中具备投资大、回收慢以及经营风险高等特点。由此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与管理,并赋予特定企业的垄断经营权,在符合公路运营发展规律的同时,还能体现出政府宏观经济的目标要求。

总 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当前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应用于发展,在提高公路运输质量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体现出公路运输的经济效益。由此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完善我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着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进行完善,在提高我国公路管理质量的同时,还能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伟,颜飞.公路运输经济管制研究的回顾和进展[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 .

[2]段增英.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18) .

[3]陈志华.对道路运输管理的若干思考[J].交通与运输,,(06) .

[4]彭春莉.浅谈我国高速公路经济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4) .

[5]王纯忠.优化环境 重点扶持 完善机制 发挥大中型国营公路运输企业的作用[J].交通企业管理,2009,(02)

[6]梁振芹.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J].商场现代化,,(12)

篇11:马克思经济伦理与市场经济实践结合论文

马克思经济伦理与市场经济实践结合论文

中国已有的市场经济伦理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惯性导致个人经济自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行政垄断与差别待遇常态化导致竞争严重缺位;科学产权伦理的缺失制约民众的创富热情;政府职能错位干扰了经济自由和主体平等。为此,必须采取弘扬个人主义伦理、树立正确的产权伦理观念、减少市场经济中特权主体的存在、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等措施,以更好地构建中国市场经济伦理。

一、马克思经济伦理的内涵

(一)马克思经济伦理的出发点

马克思经济伦理认为现实生活着的人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环境中的人不仅具有经济活动的意义而且具有道德层面的意义,是具有完整行为标准的人。现实生活中的人,首先其凸显的是其自然属性,其次是具有社会生活层面上的属性,现实中的人具有现实性与实践性而不是抽象的。人既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性首先相对于人的自我本身同时也是社会的客观存在。人是无法孤立与社会生产之外而进行独立的生产活动,社会生产活动也不能忽视人这个客观活动的主体。人在社会中当中的实践活动是人与客观世界关系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人作为社会主体的客观证明。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经济活动是人的实践活动也是作用于人的实践活动。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在经济领域进行生产与消费等经济行为也是道德规范的创造者。这种道德规范的创建可能产生于经济行为但更多的是非经济活动时的创造。人在经济活动中也是道德规范的执行者,执行经济行为的同时也在间接执行着道德的内容与规范标准。

(二)马克思经济伦理史具体性和历史性的伦理

马克思经济伦理认为人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是基于人在社会环境下与其他客观活动主体间的相互行为关系而产生。这种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关系,主要是人的经济关系。人在社会活动中与的生产行为以及与其他主体间的商品交换行为,推动着已有伦理道德关系的转变与发展也催生着新的伦理道德关系产生,并且是伦理道德产生变化的主要动因。任何伦理道德标准的形成,都是现实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道德的存在基于以及发生过的社会经济活动,同时道德也是现实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的产物,伦理道德的动态形式与经济活动的变化规律之间呈现出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道德是可以依照经济活动关系而具体进行观察的,同时也是可以因经济活动关系而变化的。所以道德是呈现出具体性和历史性。

(三)馬克思经济伦理是集体主义伦理

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根据参与的行为方式与社会集体的组成形式,给人以特定的身份。这种特定的身份是人的社会关系象征,也体现着在此范围内的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本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界定一个人,同时人也可以代表自身的个性参加社会活动,而不受社会关系界定的局限。正是人的这种个性化行为方式,使人在社会活动中呈现出主体性和具体性。在人在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行为,无论是发生体还是接受体,都是以主体身份进行的。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个性化行为,以及主体性的体现,是伦理道德的基本。也是马克思经济伦理始终都在提倡而追求的发展方向,即,解放人的自由。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道德的真正主体。道德进行实践必须以人的个性社会活动为载体,进而形成了社会道德。社会道德也是现实道德,社会道德向现实道德转转化的过程是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个性化行为的发生结果。

只有把现实中的人当成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才能实现人的自由与发展。社会经济活动只有将人的主体性地位进行强调与发挥,才能将社会经济活动有效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一过程是正确伦理道德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伦理道德的体现形式。所以伦理道德的衡量标准即是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体现的主体性与自由性。这是马克思经济伦理观的内涵精髓,也是市场经济进行实践的引导方向。

二、经济伦理与市场经济价值取向

(一)伦理道德与经济的辩证统一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思想家们对经济伦理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断地进行着论证,体现为两个主要的论点:一种是认为经济活动是伦理道德的外在体现,伦理道德是经济活动的本质而且伦理道德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经济活动的方式。另一种观点认为伦理道德是经济发展的一种策略或者手段,经济发展通过伦理道德来进行一定行为指引和界定,伦理道德是经济活动的要求。

这两种观点具有一个相同的特征就是伦理道德与经济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两种观点之所以独立也正是基于这种价值取向的差别。两种价值取向的对立观点在论述的规程中,并没有对价值取向进行针锋相对,而是侧重于对于因果关系的强调。这种因果关系都是基于同一现实结果进行比较的,也就是说其中具有一定层面的统一性。两种观点对于结果形成的原因展开价值取向的论述,但是结果却是客观现实的存在。客观现实的统一性,掩盖了理论层面价值观的对立性。马克思经济伦理的内涵对这种内与外的矛盾进行了充分的解析,市场经济在现实环境中的发生不仅转变着既成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能推动新的伦理道德观念形成。两者之间无论是在社会现实层面还是在理论现实层面都是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哲学关系。伦理道德在社会现实环境中的实践,以及市场经济在社会现实环境中的实践,都必须以人为活动主体来进行发展。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人的关系,成为了其个体实现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比如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在尊重并强调人在现实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并协调好经济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为前提进而形成正确的市场经济伦理观,并以这种价值观念指导其市场经济活动策略,才能实现经济本身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经济伦理与市场经济进行有机融合的核心实践途径。

(二)伦理道德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两种作用方式

伦理道德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基于两者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如果没有实际发生的行为,两者之间就不会存在实际关系。现实中的人为实现自身生存与发展而产生社会行为以市场经济活动来实现,就产生了以人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发生的同时,通过人这一活动主体,使伦理道德也在产生动态变化或者进行新的形成。同时伦理道德对市场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力,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经济伦理对市场经济发展有两种作用方式。两种方式是基于伦理与经济的辩证统一本质,而又体现出的两种不同外在形式。首先是自发经验式的作用方式,市场经济在社会现实环境中实际发生时,相关经济活动主体间存在着一定的利害关系矛盾,需要相应的规则或规范来进行界定和指导。经济伦理在各经济活动主体之间发挥着界定和指导的作用,使各经济活动主体间的经济行为关系能够协调,進而实现市场经济活动的顺利展开。经济伦理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受社会法律制度的支撑,两者之间协同对市场经济活动产生实际作用。同时在经济伦理也在非社会法律制度支撑范围发挥着影响力,这也是经济伦理自发经验式作用的主要价值体现。但是在没有社会法律制度支撑的前提下发挥的影响力,很容易受到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主动性破坏。产生非经济伦理,但是不受社会法律制度约束的市场经济行为发生。这种市场经济行为使某一市场活动主体利益受益而有市场活动主体利益受损的情况发生。另一种是自觉理性式的作用方式,自觉理性式是基于自发经验式出现影响力不足的情况自动产生的。是经济伦理对市场经济活动更深层的影响力,也是对市场经济提出的更高要求,基于经济伦理被否定的前提之下,经济伦理以伦理价值观的立场进行辩护性的行为来影响市场经济活动,或者更为强烈的采用革命性的行为来对市场经济活动产生作用力。旨在将市场经济活动规范在经济伦理的要求与规范之内,进而实现保证绝大多数人利益的社会现实要求。

三、马克思经济伦理的方法论原则

(一)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价值判断体系,所以马克思经济伦理也是以批判思维来发挥影响力的。这种批判式的价值判断和解决问题方式,这种科学的精神和辩证的眼光是市场经济实现发展的、理念层面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经济伦理对市场经济活动的批判,使市场经济能够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使市场经济能够实现对主观和客观问题的全面而系统的掌握。所以经济伦理对市场经济的批判是市场经济实现自身发展的建构需要,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是马克思经济伦理方法论的核心原则。

在社会现实环境中,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很难做到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批判性与建构性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秉承建构性的原则,可以保证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实现利益的积累,而经济伦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利益积累产生了负作用了,而强调伦理道德价值的维护。这种经济活动问题的本质是利益积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价值矛盾。伦理道德其本质上并不是利益积累的矛盾体,相反的是伦理道德的价值观正是基于以人为主体的利益实现最大化。在一定的情况下产生的伦理道德与利益积累之间的矛盾根源是在利益实现的层面上,构建主义强调的是基于当前目标的利益实现,而经济伦理的伦理道德价值标准要求的更加长远而宽泛。这就产生了市场经济活动主体需要面临的价值选择问题,是选择侧重构建性的单一目标利益还是着眼长远的批判性利益。这种选择最终的结果取决于市场活动主体的综合辨析能力,而不是批判性与建构性矛盾冲突的获胜者。批判性与建构性在本质上都是着眼于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利益积累,两者并无根本矛盾。矛盾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自我选择。

(二)“以人为本”的经济趋势

从马克思经济伦理的批判性与建构性统一原则中不难看出,就市场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利益积累的最大化,而利益积累的最大化正是基于以人为主体的需求。所以服务与人的基本需求、满足人的发展需求是马克思经济伦理的核心原则,也是其内涵核心。“以人为本”是马克思经济伦理的内涵主旨,也是经济伦理进行实践所需要秉承的原则。商品经济的社会化发展和人性化发展是人类历史前进的必然,“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市场经济中将占有核心的经济行为指导地位。

市场经济在社会现实环境中进行经济活动时,重视发挥人在经济活动的主导性,利用人的创造性劳动产生实际利益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最高价值实现方式,同时也是经济伦理与市场经济进行融合并实践的理想化境界。在“以人为本”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强调的不单单是发挥人的劳动生产能力的利用。应更加强调市场经济活动服务与人的本质,只有将市场经济活动的价值产生在人的利益获得上,市场经济活动才能真正实现本身的自我价值以及利益的积累。市场经济利用人的创造力来生产,并服务人的根本需求,是经济伦理的要求、“以人为本”原则的要求、是市场经济活动主体本身实现发展的必然途径,更是经济伦理与市场经济进行融合的实践体现。

四、马克思经济伦理的精髓——劳动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

市场经济活动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人类通过在社会现实环境当中经济活动来创造利益并逐渐的积累利益,以满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本身是其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将生产力转化为实际的利益。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人,在劳动过程中通过对自身的利用以及对工具的使用产生了劳动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在一定的市场环境的标准下转化为实际效益,而实际效益就成为了人的最终收益。但是这种最终收益并不能等向代表生产力的价值,这是由于市场环境的价值转换标准决定的。当市场环境价值转换标准下,人的劳动生产价值高于实际转换效益时,人的收益就会受损,生产力就会处于弱势被压迫地位,导致人的发展受到限制。

马克思经济伦理的出发点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受到的压迫,实现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目标是马克思经济伦理的内涵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经济伦理中的体现。生产力是人实现发展的根本,将生产力有效发挥并获得公正的效益回馈是人实现发展的必然途径。但是在社会现实环境中,社会内部往往充满着矛盾与竞争,人与人之间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这就产生了一些人实现发展而另一些人则受到压迫的资本主义经济现象。以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为根本核心的马克思经济伦理,以打破这种矛盾性的束缚,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社会现实环境中发挥对市场经济活动的作用力。首先,将利益的概念超脱与单纯的物质财富利益,而是着眼于人类长远发展的综合利益,如:人的物质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伦理道德的形成等。这种利益标准是人与社会实现长远发展的价值标准,在正确价值标准进行确定的前提下,还需要对市场环境的价值转换标准进行革新才能最终实现人类的价值获取。市场环境的价值转换标准是影响生产力转换为实际效益的核心因素同时也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环境的转换标准是社会体制、经济体制、社会意识形态、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力量共同作用形成的。将其进行有效的改革,需要国家行为的长期作用,而经济伦理可以从中发挥正确引导的作用。以一定的价值衡量标准来引导改革的方向与实施措施。

五、以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为核心建构市场经济伦理

适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伦理,就是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伦理精神。将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现作为改革基本点,以引导社会生产力创造性的发展为实效标准,构建以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伦理,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也是时代的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中华传统文化在社会各领域当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并形成了一定的伦理道德标准。这种中华文化的伦理道德不仅影响着经济领域的经济活动,对我国社会各领域、各层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是我国精神领域的核心支配力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是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精神力量,指引社会现实环境中市场经济活动的行为标准,并有力的推动着市场经济活动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不是一种硬性的规范制度,而是基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基本的利益需求,将人民群众的劳动生产力最大化、最合理化的进行发挥,并实现最为公正而平等的价值转换,进而实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宗旨。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实践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是统一的,是建立在法律制度基础之上,作用于法律制度不能控制的范围,发挥着法律制度不能发挥的积极影响力。同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关系依托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观念而树立的市场经济伦理,是中国优秀传统道德观念在当代经济建设中发挥影响力的体现。由于受到经济伦理中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市场经济活动本身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色彩。社会主义价值观在这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获取与反馈中,积极而显著的影响了社会伦理道德的形成,最终使社会道德风气与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重要的改变。

所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间接的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并且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是时代的发展对国家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霄.马克思的伦理学:分析的马克思主義的贡献与黑格尔的遗产.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

[2]杨立英.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制度伦理建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

[3]张彦.论当代企业伦理建设中的价值排序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学的一种现实解读.伦理学研究.(5).

[4]安慧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西方经济实践经验和理论的借鉴与超越.商场现代化.2009(12).

[5]张桂珍.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制度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研究.(12).

篇12:论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论文

国家工商管理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经济发展效率, 与市场经济之间相互作用, 能够有效地协调企业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完善企业经济体制, 保护合法权益, 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1 国家工商管理职能

1.1 监督职能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工商管理具有较为良好的监督职能, 在一定程度上, 能够更好地对企业的交易过程以及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有效地规范工作人员的自身行为, 使市场交易的科学性、合理性得以保障, 有利于市场秩序的维护。同时, 工商管理也可以作为市场活动的裁判, 更好地提升市场经济发展的秩序性。

1.2 加强合作效率

国家工商管理不仅可以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还需要监管相关经济体制以及公共服务效率。工商管理作为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桥梁, 促进企业与市场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工商部门, 设定了较多的系统部门, 要求能够更好地提升法律效应, 对于不正规的经营与合作、违法的垄断等严格惩治, 有利于对消费者的权益进行维护, 此类部门的建设, 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合作效率, 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篇13:论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论文

在国家工商管理发展过程中, 相关人员应该了解其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企业的管理人员, 要想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能力, 就要重视以下几点内容的分析。

2.1 市场经济发展

是工商管理的基础我国的建立与发展, 是由于人类的进步、商品的生产与营销所形成的。所以, 国家建立了工商管理部门, 以便于对社会中的商品经营体制进行监督, 保证能够更好地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市场经济是由商品的生产与交易形成的, 此时, 相关管理人员会根据工商管理规定对市场经济秩序进行有效维护, 使其能够更好地提升市场经济效益。由此可见, 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各类生产、交易是工商管理发展的基础, 只有良好、正常地维护市场经济发展, 才能更好地提升工商管理效率。

2.2 市场经济与工商管理之间的促进关系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工商管理的基础以及前提, 同时, 经济发展与工商管理存在较大的`促进关系。主要是因为商品的经济效益在不断提升, 此种情况下, 需要加大力度对相关工作做出重整。以便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序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 需要工商管理对市场进行一定的监督与管理, 意识到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 可以培养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市场经济的现代化, 进而体现出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此类现象的出现, 有利于为工商管理提供较好的物质支持, 使其能够与试产经济同步发展, 在规范工商管理的基础上, 提升市场经济发展效率。由此可见, 市场经济与工商管理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团。

2.3 市场经济发展促进

工商管理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生产力的提升, 先进技术的引进, 生产与营销之间的关系得到有效的优化。此时, 企业中的利益主体矛盾增加, 不能更好地提升其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需要健康的引导, 单一的市场经济管理制度是不能满足相关管理需求的, 再加上市场经济发展体制本来就存在较多问题, 不能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所以,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与工商管理相互合作。

同时, 工商管理可以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断地对自我进行完善, 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管理需求,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更好的管理作用。由此可见, 市场经济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工商管理的发展, 在彼此监督与管理的基础上, 提升国民经济的发展效率阎。

3 工商管理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加强工商管理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对市场经济发展进行有效地改善。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 可以对市场经济主体进行规范。工商管理要求市场经济体制的合理以及合法性,在对市场经济发展行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能够更好地对市场经济主体进行规范, 在一定程度上, 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同时, 工商管理设置了市场经济主体的相关制度, 可以有效地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秩序, 更好地提升制度的规范化, 使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其次, 强化市场监督。工商管理要求市场主体与市场监督工作的均衡性, 主要对市场经济的各类违法情况进行监督,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垄断问题与不正当竞争问题, 工商管理可以有效地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同时, 还会出现侵犯商标权的问题, 工商管理应该极力地对企业商标权进行维护。

另外, 市场经济发展中还会出现各类虚假甚至违法的广告, 工商管理应该予以严格的惩治, 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对其市场秩序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完善社会经济体系。工商管理在对市场经济发展进行监督的过程中, 应该重视社会经济体系的完善。工商管理利用自身的行政职能, 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与教育, 积极地培养规范化市场, 这样可以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 对社会经济体制进行优化管理, 工商管理能够更好地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保证能够更好地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同时, 还能有效地引导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 进而提升国家经济发展效率。在一定程度上, 能够对市场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 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 结语

市场经济发展与工商管理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其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监督、互相管理的作用, 能够更好地提升市场经济发展效益。

国际在执行工商管理的过程中, 不仅需要及时地发现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还要重视先进人才的引进, 严格要求工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阶段性地对其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调控培训, 使其能够有效发挥自身管理与监督的优势。

篇14:配电安全保障与安全管理研究论文

0引言

由于配电的运行稳定性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行稳定性,需要解决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但部分配电企业对安全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甚至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有一定的威胁,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提高管理力度,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配电运行稳定性,保障人们能够正常用电。

1配电存在的安全问题

(1)安全意识不高。

配电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安全意识不高的问题,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部分配电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甚至部分工作人员在线路上晾晒衣服,容易发生线路安全问题,影响人们的正常用电。第二,部分员工对配电工作的了解程度不高,进而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导致线路容易发生故障问题。

(2)线路存在安全问题。

配电运行的过程中,线路存在安全问题,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部分员工在配电工作中,没有合理控制配电工作量,部分设备在运行时,存在负荷运转、超时运转的问题,导致设备容易发生故障问题,影响正常供电。第二,部分配电企业施工设备过于老旧,甚至设备中的材料质量不达标,导致设备在运行时设备容易出现故障。

(3)安全管理不完善。

配电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安全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部分配电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甚至相关的行为规范也不完善,在配电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人为导致的事故,影响配电安全。第二,部分企业对配电安全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员工的安全意识不高,甚至部分员工的专业能力不高,影响配电工作效率。

篇15:配电安全保障与安全管理研究论文

(1)提高安全的重视程度。

在研究配电安全保障与安全管理时,需要提高安全的重视程度,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为了能够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开展员工大会,例如:在会议中可以为员工讲解安全工作方法,用电、配电的安全方法,提高员工安全工作重视程度。另外,管理人员可以在培训的过程中,为其展示安全方面的实际事故,使员工能够提高对安全事故的重视程度[1]。第二,由于部分员工的综合能力不高,甚至缺乏职业道德素养,为了提高其安全意识,需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2)完善配电安全保障体系。

在研究配电安全保障与安全管理时,需要完善配电安全保障体系,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为了提高配电工作的安全性,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落实这一制度,使员工能够提高安全施工意识,例如:在制定管理制度时,管理人员需要先了解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工作情况等,之后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应用这一方法进行管理,使员工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2]。第二,由于配电工作中的配电箱、防雨措施等方面与设备安全有一定的`关系,进而在安全管理时,需要对这一部分进行安全管理,使其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行稳定性。另外,由于员工的工作能力与配电稳定性有一定的关系,进而在需要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施工培训,使其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施工能力,保障电网运行稳定性。

(3)加强配电管理。

在研究配电安全保障与安全管理时,需要加强配电管理,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由于配电管理与设备运行稳定性有一定的联系,在配电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将员工分为几个小组,并将配电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划分,例如:员工在进行配电安全检查时,需要对线路磨损情况、零件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提高配电检查准确性,需要在检查时将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提高员工对检查工作的重视程度。第二,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配电运行稳定性,需要检查线路的布置情况,并将线路布置中存在问题的部分进行记录,在整理结束,设计人员需要重新设计线路的布置方法,避免其在车流量、建筑较密集的区域,提供线路运行安全性。

(4)提升电网运行质量。

在研究配电安全保障与安全管理时,需要提升电网运行质量,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由于部分企业设备中的零部件较老旧,对电网运行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进而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行质量,企业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更换设备中的零部件,使其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行稳定性。第二,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配电运行效率,管理人员可以引进先进的电气设备,并将其应用到设备中,使其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行稳定性。另外,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配电运行质量,可以聘请配电专家,为员工进行培训,使其能够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减少工作中的人为失误,提高配电安全性。但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员工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可以在培训之后对员工进行考核,并将综合能力不高的员工辞退,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促进员工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

3结论

综上所述,部分电力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导致配电常发生安全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用电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其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与安全意识,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设备检查频率,将其中存在问题的零部件进行更换,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促进电力企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海民.县级供电企业配电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6):193-194.

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制度完善分析论文

谈谈社会公共安全论文

小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网

校园暴力案件的调研报告

教学论文网

法律毕业论文选题原则是什么

单位年终工作总结

前期物业管理论文

年度工作总结 单位

市场经济与治安保障的互动关系 论文
《市场经济与治安保障的互动关系 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市场经济与治安保障的互动关系 论文(共15篇)】相关文章:

社区建设考察汇报材料2023-05-21

安全教育论文参考2024-03-14

单位年度工作总结2023-08-09

保卫科科长的工作总结2023-05-14

保卫科科长岗位职责2023-11-16

单位年终工作总结精选2022-11-24

个人建设工作计划2022-09-04

安全教育教学论文范文2023-12-05

医院检验员工个人总结报告2022-10-31

单位的年度工作总结2023-01-0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