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下妇产科学论文

时间:2022-10-11 08:12:37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下妇产科学论文(共10篇)由网友“小罐头”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下妇产科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下妇产科学论文

篇1: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下妇产科学论文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下妇产科学论文

一、理论教学模式安排

妇产科学专业属于临床医学专业,通过5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学生需要保持临床医学专业基本特色和要求,同时具备妇产科学专业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加大人文知识学习

医学生综合能力是指具备人文知识、专业知识、社会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1-3]在课程学习时,安排系列人文选修课包括医学发展史、医学导论、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循证医学和医学思维与创新等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德,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让学生了解社会,懂得医生的特殊社会角色和地位,充分理解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解除人类病痛。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医学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培养他们追求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诚实、严谨和正直的科学态度。一旦进入社会,能够很快适应医生的角色。在学习临床课过程中,设定师生交流的固定时间,促进教师和学生学习过程的交流。在强化人文课程学习的同时,强化外语学习,并设置包括临床研究方法、医学专业英语、临床医学进展、英语网络自学等课程,为将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全面发展。

(二)理论课模块的建立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入学校后,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安排辅修内容学习,而且不影响临床医学专业主要课程学习,这是医学教育存在的共同矛盾。辅修妇产科学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三年级临床课学习妇产科课程时,可以把妇产科学一门课程拓展为妇产科学课程模块,妇产科学课程模块包括产科学、妇科学、妇产科手术与治疗学、生殖医学与计划生育,通过妇产科学课程模块的学习,拓展辅修学生的妇产科专业知识,夯实妇产科学基础知识,提供最新妇产科学知识进展,使辅修妇产科课程的学生在妇产科知识结构方面达到住院医师水平,有利于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

(三)加强课程学习过程中评估

国内医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一门课程的学习只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次考试,平时缺少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估和监控,有些学生往往平时不注意知识的积累,只是学期末才突击,因而知识的掌握往往不尽如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辅修妇产科学生妇产科模块课程学习过程中,最终成绩由多个部分构成,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安排两次测验,各占总成绩20%,期末考试占60%,以促进学生自我努力,不断学习。

二、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包括人文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临床实践技能包括临床疾病诊断和处理能力[6,7]。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关键途径,同时也是医学教育中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一)调整现有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紧紧围绕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和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调整和安排理论考试模式、题型使其与执业医师考试接轨。建立了妇产科学试题库、试卷库从而使得考教分离,并优化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开展引入PBL教学法,在妇产科课程开展以临床病例为主导的教学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觉得妇产科课程学习生动有趣;融合临床医学基础课知识如解剖学与妇产科手术,组织胚胎学与妊娠、流产、不孕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临床处理联系起来,有助于临床理论知识的贯穿和了解,并易于掌握。

(二)安排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早接触临床

安排学生在大二和大三暑期到医院了解和熟悉医院的工作流程,体验医院工作氛围,特别是与病人的沟通技能,通过暑期在医院的短期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妇产科工作的复杂性、严谨性,同时也为后期的妇产科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安排学生参与查房、门诊及手术,通过早接触临床病例,使学生得以改善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在临床实践中增加感性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爱心,培养与病人交流的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了解和掌握临床技能的意识。

(三)实施四级技能培训

当前,社会医疗环境不太宽松,学生在临床动手机会明显减少,为了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临床技能学习和训练平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临床四级技能培训,将基础护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及儿科学常用诊疗技术整合分成四级培训内容,在技能实验室进行内外妇儿各项临床操作培训,突出临床技能的基本功训练,体现临床技能培训的阶段性、层次性和整体性,在不同的学期开设不同的训练课程,让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就通过训练初步熟悉临床技能。

(四)实习前培训

在进入长达一年的临床实习之前,对学生进行短暂的实习前培训,内容包括实习前教育,再次利用模拟器具强化临床基本功训练和规范化培养,有利于学生进入临床后能很快进入实习医生的.角色,适应临床工作。

(五)强化临床技能培训

辅修妇产科学生按照实习大纲,在妇产科科室实习长达4个月,强化妇产科临床技能培训,分别安排在妇科、产科、计划生育手术室轮转,实行导师制一对一带教,使其完成实习教学计划规定的实习任务,熟练和掌握妇产科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出科考试包括妇产科临床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如产科的四部触诊、骨盆检查、妇科的双合诊、后穹窿穿刺等。

三、多种考核模式

辅修妇产科学专业方向的考核包括理论和实践能力考核。除以上多种理论考核方法,在临床实践环节采取以下方法来评估实习过程和结果。

(一)监控实习带教质量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辅修妇产科专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和辅修妇产科专业学生座谈会,了解和发现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予以调整和完善培养体系,使教学和管理更科学化和合理化。在学生一年的临床实习期间,要求实习学生按照实习大纲完成相应的临床工作,如20份以上临床病历的书写,参加外科、妇产科手术及内科、儿科操作,具体到每一项操作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的数量、参加手术的种类和次数,所有这些操作均需记录在实习手册上,并要求老师签字。

(二)分阶段考核及综合

在实习期间,进行三轮理论实习考试,考核通过不同时间、不同科室实习所需掌握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能力,最终作为实习理论毕业考试成绩,毕业考试不及格则延长实习时间推迟毕业。

(三)毕业前培训和考试

在学生毕业之前按照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和形式,再次对学生进行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进行强化培训和考核。通过培训和模拟考试,使学生熟悉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有利于毕业一年后能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别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对妇产科医生需求量逐渐增加的今天,培养出临床医学专业中具有妇产科学特色的将来从事妇产科工作的学生,具有较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只有不断探索,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具有高尚情操、牢固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妇产科医生,来满足国家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的需要。

篇2:学生自由发挥能力培养下美术论文

学生自由发挥能力培养下美术论文

一、正确激发学生的创作欲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世界上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从自然力表现出发,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张扬学生个性,是美术课程中最具有个性的教学层面;运用画笔进行表达展现自己,是学生情感放飞、态度表达、人生价值实践的体现。《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运用所喜欢的和有创意的表达方式自由表达”。基于这一理念,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解除羁绊学生绘画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在开放中自由表达,弘扬个性,展现情感,真正做到“随心所欲”。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所描绘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都是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是自己情感的一种外在体现。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部作品,不可小视。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刚布置完作业一会儿后,就有学生举起自己的作业本征求意见:“老师,你看我画得怎么样?”乍一看只是一些你不知名的点与线罢了,可是这已是悄悄给你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这名学生开始喜欢上美术了,他只是在试探老师对他们的态度,需要的是来自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对于这种发自内心地对美术的喜爱之情和表现欲,教师应给予正确引导和由衷的表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心理角度上,去发现学生的独特视角和情感,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创作欲望。

二、合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四年前我在一年级的实习教学中发现,有一名学生不管上课内容是什么,都显得心不在焉,敷衍了事,还经常在课上画小人物形象。我先是采取了制止的办法,要求他认真听课,完成课堂作业,可结果他的课堂作业还是完成得很不好。这种现象过了很久都没有改观,我试着改变了自己的'策略:故意不作声,让他尽情地去画,甚至还有意鼓励他画,结果发现他对小人物形象真的是情有独钟。不久,我还惊奇地发现他画了整整一本子的人物形象,看到这些人物形象时我都不敢相信是出自他手:不管是比例,还是神态都很准确、惟妙惟肖。后来我了解到画人物形象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拿手好戏。此后,我开始有意地去指导他,拿出他的小人物形象作品在班上传阅,也鼓励他进行小人物画创作。现在这位同学不管是美术兴趣还是绘画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学生为主体是现代教育的中心,我们应该承认儿童自身存在的自主发展自由发挥能力,应该理解大多数学生因个性等条件的差异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条件,启发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勇敢地去思考、去实践、去创造。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放开手脚,大胆地让学生用画笔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爱好和追求,给予恰当的辅导,就会让他们有一种极强的成功感与满足感,有助于学生绘画自由发挥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总之,美术教学,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自由发挥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在美术教育中自由发挥能力。教师就是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地张扬,让美术成为他们抒发情感、表现个性的载体,让他们在轻松愉悦自然的环境下,在完全放松的心情中,充满情趣地去画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享受来自艺术的乐趣与美好。

篇3: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下成人教育论文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下成人教育论文

一、职业和成人教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1创新教育观念,构建创新教育模式

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学校要开展创新性活动,给予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学校要对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如建立学生创新基金的科研竞赛,对立项的项目给予基金资助以及提供奖励授予证书。学校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改变用学业考试成绩的高低评价和管理学生的评价体系。要提高创新型人才,必须改变死板的理论考试模式,建立新的考核标准和新的考试模式。学校应该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体系,在考试的设置中,降低理论考试所占的比重,侧重于考核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要不断引导学生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学理念,肩负起重任,为国家、为社会不断地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2创新教学方法,真正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

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实行启发式、讨论式、调研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给职成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发现与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教师应给学生更多发表意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推断,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学中着重对学生进行强化技能训练,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技能型人才打基础。

3优化师资队伍,真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在观念上要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散创造性思维,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允许学生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不同经历,站在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不同的理解、感受、体会和看法。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要一味地照本宣科,要不断地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把繁杂的内容简单化、生动化。教师的授课形式要多样化,而且要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主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教师要从自身认识到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结语

在这个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各大高校要肩负起重大的责任,要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通过创新教育观念、构建创新教育模式、采取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师资队伍等措施,建立更为完善的创新教育体系,不断提高职成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4:电工电子学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论文

电工电子学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电工电子知识越发重要,在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思维培养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电工电子学课程,提出从系统理念、理论实际、软硬结合等4个方面出发,全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理念领先;系统思考;分层教学;理实一体;虚实结合

一、引言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明确提出学生应具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六大素养。《电工电子学》课程是我院针对部分非电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工程角度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的岗位工作、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由于电工电子学课程涉及数学、物理等多门学科,具有教学内容多、知识更新快、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学生普遍反映难学;再加上目前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课堂讲授、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主动参与机会不多,缺乏独立思考,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进而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因此,本文从以下方面探讨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多管齐下,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一)理念领先与系统思考

一方面,当下的学科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而是应该从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情感态度、生理基础、习惯方法及学科素养等。根据这样的理念,提出在电工电子学课程中采用BOPPPS模型来优化教学。BOPPPS模型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一种先进教学模型,在北美诸多名校进行应用[1]。BOPPPS模型根据教学育人的认知理论将教学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分别是B—Bridge-in(导言),O—Objective(学习目标),P—Pre-assessment(前测),P—Participatory-learning(参与学习),P—Post-assessment(后测),S—Summary(总结)[2]。它以参与式学习为核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5]。BOPPPS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强化他们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将这一先进的教学模型应用到我院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三大模块,知识点众多,容易给学生造成杂乱无章,从而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教师必须系统考虑如何将这三大模块内容融合在一起,形成综合的、系统项目,使整门课程内容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又有独立功能的整体。这样学生才可以对整门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才会对相关知识内容积极思考、拓展应用、深入学习,为学生打下工程设计的基础。

(二)生活出发与分层教学

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应用到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中,找出课程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提炼出贴近生活的教学案例,做到教学不只局限课堂,还能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课程初期就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比如让学生制作一个爱的小夜灯送给家人和朋友,对于这样的实际问题,学生十分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思考,能很好地设计实现。教学中结合元器件的选择,注意参数匹配,如电路的分析、计算,点亮LED灯(单色或彩色)所需的电压,直流稳压电路的设计等。再比如家里的家用电器(洗衣机)罢工,故障代码E32,请学生帮助查明原因,并指导维修。这些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让他们感受到这些电工电子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而有用,从而愿意多角度思考问题。我院开设《电工电子学》课程的学生层次有本科、士官大专学生,他们有的是通过高考入学,基础较好;有的则是从部队考取入学,学习能力良莠不齐,这样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区别。我们将一些基本知识放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集中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而且应该提供几个进阶性的学习内容,对于理论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同时,再额外完成一些有挑战性的项目,刺激学习;而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则以鼓励为主,在习题、实验和实践方面提供适合能力的项目,尽可能让他们展示出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为本门课程的学习建立良好氛围[3]。

(三)理实一体与虚实结合

《电工电子学》课程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众多的实验项目,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但在目前的教学中,理论与实验、实践分开进行。即在教室上完理论课后,再去实验室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完成,记录数据、填写表格、提交实验报告。整个活动流于表面,因为理论课非常枯燥,学生在学习具体电路时没有实物可查看、现象可观察,根本提不起学习兴趣,更别说培养其他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我们将理论与实践在同一教学场所(教室或实验室)一体完成,通过实验总结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很好地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在教室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利用一些开发套件,学生一边进行具体操作,教师一边进行理论讲解,做到即时反馈,有效学习;或者通过教师演示实验现象,由学生归纳总结,发散思维,找出问题、提出更好方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数电模块的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部分的实验课是直接使用元器件进行的,这就使得需要准备的元器件的种类、型号较多;再加上实验室设备的老化和元器件本身的不稳定性,很多实验根本做不起来,更不要说很好地完成。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入仿真软件的使用,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地得到实验结果,而且还便于随时调整元器件参数,改变设计电路,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使得学生愿意动手,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岗位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照实基础。

(四)减少验证性实验与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

虽然基础验证实验可以加深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应该减少,而且还要提前给学生挖好坑,故意设定故障,学生不仅要完成理论验证,还要动手测试故障电路,找出故障原因,这样才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另外可以提前让学生设计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电路带到实验课上一起做[4]。综合性实验项目是老师在充分考虑学生能力和实验内容的探索性和可行性之后,提供一批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选择独立完成或组团成组(不超过3人/组)完成(注:小组合作完成的要分工到人,以免个别学生浑水摸鱼),通过查阅资料、拟定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实施实验方案、记录实验结果,最后做PPT文稿汇报答辩。综合性实验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总结,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独立设计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三、结论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因此,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全面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宇,付绍静,李暾.从BOPPPS教学模型看课堂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6):16~18.

[2]ChungCC,DzanWY,ShihRC,eta1.StudyOnBOPPPSapplicationtbrcreativitylearningefl’ectiveness[J].IntJEngEduc,2015,31(2):648~660.

[3]任立红,等卓越工程师计划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创新教学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4)

[4]陈彬.问题驱动式教学在“人工智能”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36(A2):280~280.

[5]陈卫卫,鲍爱华,李清等.基于BOPPPS模型和问题驱动教学法培养计算思维的教学设计[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6):8~11,18.

篇5: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下的美术教育论文

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下的美术教育论文

一、勇于突破职高美术常规教学

在职高现有的美术教育环境里,教师应当突破常规,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美术课题要将其化整为零,采取分而治之的教学手段。如在水粉静物画的教学里,第一步,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握好颜色与色彩的关联性,有效运用色彩的原理体会颜色之间的微妙关系;第二步,教会学生把握水粉画的不同绘画工具以及色彩的技巧,熟练运用多种绘画表现形式,如湿画法、干画法及其工具的运用等。在学生接触色彩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熟悉构成色彩的原理,感受存在于色彩中的魅力,做一些简单的色块速写练习,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事物的比例、体积、形体及质感之间的关系。当学生的知识容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塑造形体并深入研究形体,以先前的色彩基础为参照,提升学生表现画面的能力。

在这一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作画的速度还是对事物的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等,学生都能获得有效提升。当下一些职高的美术课程仅与色彩、素描有关,没有相应的辅助课程,因此,职高的美术教师有责任重视提升自己的美术修养,不能仅仅停留于教学本身的需要。教师应当主动汲取人文方面的有益知识充实自己,并将这一修养渗透到美术教学环节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欣赏能力,要求学生也要注重作品的人文特征。教师还要促使学生经常交流,使美术专业学习不再停留于单一的课堂教学,要教会学生善于运用审美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事物,将美术课堂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用画笔抒发自己内心的审美情怀,从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二、要运用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

目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职高美术教学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为美术教学搭建了学术信息交流的共享平台。

其一,职高美术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网络获得美术课程资源,并挖掘先进的美术教育方式,鼓励学生主动运用网络汲取美术专业的更多信息。

其二,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作出平面设计作品,在互联网上发布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成果,与其他美术教育工作者展开交流,不断改进自己的美术教学方式,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美术教学是职高美术教师实施美术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学生传承多元文化功能、挖掘人文内涵等十分重要。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形成是以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等为基础的,其存在形式十分稳定、独特,是当地人熟悉的事物,也是他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之一。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独具审美意义,如果我们忽视了地域文化的特色,将会失去地方文化的精髓。

在丰富的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熏陶下,学生不仅能产生强烈的亲切感,还能在心灵上引起共鸣,激发出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加强抒发自身生活感受的力度,积极徜徉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切实感受到地域文化资源对自己学好美术课程的巨大帮助作用。因此,在职高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地域特色文化是改革以往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美术课程当代价值的体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结语艺术与人文的统一是职业高中美术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努力促进学生发展自我个性,进而促进他们思维的全面发展,在日积月累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6:新课标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

新课标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

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此同时,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与培养方面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那么,如何才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做法。

一、教师应树立阅读教学新理念

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就是教师应树立的阅读教学新理念。

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不应再是老师的理解与认识的传达,更不应只是教学参考书的照本宣科,而是要重视阅读主体——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书籍对于少年来说,并不是真理的仓库,而是内心体验的源泉”。阅读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精神的自由交流,是心灵的对话与撞击。从这一意义出发,阅读教学必须注重阅读主体,即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二、课堂应讲究阅读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三步读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给学生提出朗读的基本要求或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比如,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一是要准确、清楚,使用普通话;二是要自然流畅,节奏停顿恰当合理,语气畅达;三是要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是默读,也要提出相应的要求,如不动唇、不指读、注意搜集信息等。通过这种初读,要求学生能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能初步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初步了解人物的性格等。

2、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通过朗读,学会自己感悟、品析文章内容,这是精读课文的关键。所以,对文本的重要语段一定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以达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甚至有自己创造性体验的教学目的。

一篇文章的中心、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人物性格的鲜明体现、情节的高潮等,往往是重要语段所要体现的,所以,精读重要语段就显得特别重要。

3、品读课文,佳句赏析。

阅读文章,找出其妙处,从欣赏的`角度仔细品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及其语言的表达效果,这是阅读的较高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赏析的方法,帮他们学会捕捉品析的角度。比如常见的品析角度就有:句子表达方式的判定、句中字词的品析、句中标点作用的分析、句子形式的欣赏、句子内容的赏析、句子表达优劣的比较、句子修辞手法的认识、句子内涵、含义的揣摩、句子表达效果的分析等等。具体到赏析语言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体味句子是否用到修辞手法,是否是特殊句式,某些词用得是否传神等。

三、应注重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面

1、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及传统教法的影响,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上较为严重地存在着重记忆轻理解、重接受轻探究、重练习轻阅读、重课内轻课外的倾向。新课标中对初中生阅读量的规定和要求,使得我们必须拓展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因此,老师要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多下功夫。比如,可以经常向学生推介新书,经常讲一些名人大家的读书趣事,还可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开设名著讲座等。

2、要指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

为了克服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随意性,老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和学生一起列出初中选读书目,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西游记》《格列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男生贾里》《三国演义》《水浒传》《上下五千年》《冰心诗集》等。另外,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杂志报纸有很多,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小小说选刊》等等,这些报纸杂志上的时事报道、时文、美文,不仅能丰富学生们的阅读种类,更重要的是能陶冶学生的心灵,提高其综合素养,有益于他们健康成长。

3、要为学生提供阅读条件。

课外阅读教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缺少充裕的读书时间和能够阅读到的书籍。因此,应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探索和构建低负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任务及作业力求在课内完成,让学生在自习及课余时间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同时,还要在语文课内的阅读、写作、实践活动等课型中,力求课内向课外延伸,在这些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意、有机、有序地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发、方法指导和心得交流。

另外,班级还可以设图书柜,让学生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拿来充实,使班内学生可以互通有无,相互交换图书阅读,扩大图书阅读。当然,还可以进一步进行班与班之间的图书换读。如此,就可大大弥补学校馆藏图书的不足,改善学生课外阅读的环境。

总之,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训练、揣摩的过程,必须讲究方法,循序渐进,不断积累,才能达到切实提高的目的。

篇7: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力论文

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在教学中要如何来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综合能力呢?关于这个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各有各的见解,我汲取众人之观点,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浅谈一下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要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处理好教材,于教学中设计吸引学生兴趣的环节,低段可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调动学生阅读的乐趣;中高段可采用激烈机制来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在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之后,我们则要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读读画画、读读演演、读读编编、指导学生开展摘抄活动、于阅读中穿插游戏等多种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感到单调,而且于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当然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教会学生用多种不同的读法,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作者布局谋篇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去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读到一定的程度,很自然的就会达到“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的效果。

学习语言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听说表达的机会,给学生营造一个利于表达的情景,多给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在口语交际课上,不断引导学生练习表达。课外活动中,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都可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说,引导学生学会表达。阅读教学是写作的基础,那么要怎样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呢?作文教学是富有实践性的,不进行长期有效的训练无法有所收获,每天写日记学生必然感到缺少写作素材,那我们就可以从课文中挖掘素材来丰富训练。学完课文后,有针对性地布置小作文,不仅能巩固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能有目的地进行写作训练。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挖掘出略点、隐点、续点和触点进行扩展、补充、接编和改写。这样学生有话可说,也很乐意,既对学生进行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的训练,又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写作也因此变得很轻松。

一直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都太注重教学生如何去写,给学生讲太多的`写作方法,灌输太多的写作技巧,然而,结果却收效甚微,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是我们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是我们教写、批改、讲评的套路使得学生怕写作文。教学中,我们都将阅读与写作分离,忽略了大量阅读是写作的关键这个因素。如若我们有效的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书籍,当学生涉猎了群书,扩宽了视野,积累了大量的优美词句,领悟了各种表达方法后,再加以引导学生坚持练写,在不断的阅读积累与写作实践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就有了提高。

作文难”几乎是学生的普遍感受,一难没有内容可写;二难不知怎么写;三难不会取舍材料;四难不懂层次安排,五难语言干巴不具体。由此种种都是困扰小学生作文的原因。老师怕教作文,每到作文课总有言不由衷的心虚之感;更怕改作文,错别字、语病、选材、谋篇,一项一项都要精批细改,犹如蚂蚁搬山,费时费力,却吃力不讨好。学生作文水平不见长进,是师生心中越来越重的无奈和烦恼。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呢?对这个问题,语文教师的看法是一致的:学生缺乏作文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则是众说纷纭了,莫衷一是了。我以为,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爱写作文,能写作文,就应该在重视激发兴趣的的基础上,也要重视作文能力的培养。因为兴趣的产生可能源于偶然,也可能是一时的冲动,但要真正使这兴趣转化为动力,使学生对写作文乐此不彼,还必须有较强的作文能力。因此,要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双管齐下,既要重视兴趣的激发,更要重视兴趣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激发学生阅读、表达、写作的兴趣,将听说读写有机的联系起来,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加上学习方法上对学生的指导,那么,我们就能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阅读、表达、写作的能力。关于语文的解题能力,我们要在平时听说读写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与技巧的训练,这样就会逐步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来分析,我们知道语文知识各个方面都是有机联系的,只要我们善于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表达、写作、解题的综合能力培养。

篇8: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及其实施方案的论文

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及其实施方案的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对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思想、专业结构、管理方式、培养模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在于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高职学生 综合能力 培养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这种教育被称为能力教育。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只有重视学生的“潜质”,注重能力的全面培养,才能使学生凭借已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去扩展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基础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认识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对高职教育特色的认识,是探讨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着力点。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其特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的属性。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培养具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人,进行以人为本的教育,培养学生劳动道德、技术操作、集体合作和创业能力,传授人文价值观;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其培养目标具有职业性和技术性属性。

2.职业教育的范畴。职业技术教育不属于学科教育,而属于一种技术技能教育,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在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强调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专业理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专业设置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不是按学科要求来安排,而是按适应社会职业分工和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专业核心课程突出本专业的核心技术和主流技术。办学形式和相应的课程体系必须是灵活的,通过专业和课程的合理设置,培养和造就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4.教学内容的安排。职业技术教育按照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具有易变性,教学内容坚持三条主线:即理论与知识教育;技术与技能教育;全面素质教育。技术基础课以“必需”和“够用”为度,技术专业课设置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同时,更要突出客观实际需要,课程不仅要综合化,又要与职业资格标准和接受高等教育求得衔接。

5.教学方法的使用。职业技术教育以技术应用为主、以能力教学为核心。课程目标要突破传统模式,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现能力目标模式:用明确的.目标吸引学生→让学生运用方法去实现目标→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实际操作→学生具有自我生存、发展和超越的能力。

6.教学达到的目的。职业技术教育要处理好学科与职业、知与做、动脑与动手之间的关系,以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职业能力、加强基本技能与培养综合素质为切入点。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将技术成果应用于实践,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使学生一学就能用,一学就会用,并教学生如何去做一个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人。

7.学生的素质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技术基础课、技术专业课和技术实践课教学,把传授知识与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讲授理论、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综合实践等环节,使高职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和综合型的素质。

二、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探讨

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建立在知识载体上的,丰富的知识有助于能力的发展,较强的能力有助于获得较多知识。如何培养高职生的综合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努力。

1.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内在激情有助于能力的培养,能力提高反过来会激起更高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青年学生好奇心强,富有想象力,善于吸收新知识。马洛斯“层次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只有感觉到自己需要,才会激起积极性。对任何一门课程,首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这门知识对自己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他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就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该知识的重要性,然后恰当地讲解、提问、综合对比,使学生带着若干问题主动去学习思索,教师应该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将学习任务与学习愿望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平等合作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商定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制定个体学习计划。

2.注重精讲多练,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独立学习能力是获取知识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随着边缘学科的大量涌现,使知识具有了很强的渗透性和交叉性,要求人才必须具备纵横结合的知识体系,而这种知识结构必须依靠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如果没有很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就不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随时补充自己知识结构,就会被淘汰。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在当今和未来社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学生应当以教师指导下的自学为主,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注重自学能力的全面培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要循序渐进,对低年级学生要精讲重点内容,多提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随着学生读书能力的增强,讲课进度逐渐加快,留给学生的内容更多,这样不仅减少了课时,而且也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增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也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开展课堂讨论,培养思维表达能力

思维表达能力是其他任何能力的突破口,它要求人们要多动脑筋,勤于思索,善于分析。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可选择:变序——训练思维的多向性;抓点——训练思维的聚焦性;求异——训练思维的发散性;求同——训练思维的迁移性;设疑——训练思维的创见性。教师讲课时可以把一些富有启发性问题编成思考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索,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又能使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即使是错误的,也在辩论中明白其错误所在,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能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4.加强实习实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人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实践实现了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培养合格高职学生,更应该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必须更新思想观念,重视技能训练课的实践性,使学生对每一项技能操作要领理解到位,训练过程中,能用实物演示的,不用模型,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不单靠演示,能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的,应指导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实践。其次,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第三,推行观察性实习实训,积极开展实践锻炼活动。第四,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专业技能竞赛,促进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第五,搞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加实习环节,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通过分阶段实习实训教学,使抽象性的知识变成实际操作技能。

5.树立创新观念,培养创业创新能力

人的创造性必须通过科学和人文知识所内含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才能潜移默化地生成。为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必须改革培养模式,要求教师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倡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咨询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思想火花交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创造思想中,要特别注意求异和反向思维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创新与思考能力,可按以下环节进行:首先,安排学生在对应的专业,实际锻炼。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所学专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内容及能力要求。其次,进行首轮理论教学环节。按岗位能力要求安排相关理论教学,并且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应占主要部分。第三,进行第二轮实习实训环节。要求学生在实际职业岗位上动手操作,深刻地体会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第四,进行第二轮理论教学环节。目的是进一步训练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

6.采取多种形式,培养组织管理能力

随着现代职业劳动界限的超越,要求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注重对自己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要学会善于与人协作,注意发挥群体效益。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既要学理论更要参加实践,在学校里这种能力培养可以通过参与民主

管理、学生联合会、勤工俭学、公益劳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智力竞赛等活动来实施。参与民主管理主要是让学生参与学校各种学生组织机构的决策、评议等,使学生早期介入社会生活,参与管理活动,提高责任感和管理意识,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实施方案

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涉及影响的因素很多,本文分技术基础课、技术专业课、毕业实习三个阶段,提出综合能力培养的实施方案,希望能对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提供一个借鉴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邓泽民.CBE理论与在中国职教中的实践[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

[2]袁贵仁.WTO与中国教育发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毕淑芝.当今世界教育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9:工商管理学生能力培养论文

一、民办院校工商管理毕业生就业去向及职位分布情况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笔者所在的工商管理系组织全体教师,从开始,利用近三年的时间对05届(31名)、06届(28名)、07届(5名)、08届(16名)、09届(17名)等五届总计97名有代表性的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研。

二、渐进式的独立学院工商管理学生能力培养方式

结合企业实际调研结果、结合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拟定从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培养三方面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内容框架。

(一)理论知识培养

1.重视基础理论课与后续专业技术课的衔接即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层次性就是指在学生四年的教学任务中,专业课的难度应是递进关系的,且每年之间的专业课应有承接关系,避免专业课之间出现脱节现象。针对性,就是在设置专业课时要符合学生未来就业、考研等不同需求,以强化其适用性。

2.强化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需要的紧密结合主要从三个环节来保证:一是师资这个环节,要求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的理论研究加大深度,在此基础上,还要深入企业亲身体验,逐步增加“双师型”的教师比例;二是在教材选用上,尽可能选取突出应用性较强的课本;三是外语教学上,在推进英语四、六级的课程基础上,强化专业英语的学习,即结合就业后企业的实际需求,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外语课程,如行政办公英语、职场英语等。

3.增加理论课程中的实训环节为了突出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将对课堂授课进行改革,将专业理论课中同学难于理解的部分或与在未来实际工作中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采用实训授课的方式,如增大理论课中能在实验室教学的内容比例,工商管理专业有15门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的授课方式;另外根据课程内容设立研究专题,由老师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实际调查;结合授课内容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针对性的参观见习、顶岗实习等。

(二)实践能力培养

1.加强校内实践课程建设,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力求加大实训课程的范围,并纳到实验室来上。尽量选用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来完成教学任务。目前,我系共有7个实验室,分别承担着工商管理专业10多门主干课程的授课任务,其中包括生产运营、企业资源计划、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实训、ERP沙盘模拟实验等课程。走进实验室上课比在教室上单纯的理论课效果要好很多,这是强化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

2.增加校外实习基地,实现学生对口顶岗实践工商管理系近几年一直在努力寻求有代表性、并能让学生得到顶岗锻炼的实习基地。目前欧亚商都作为商业实习的主要基地已接纳了我们系四届毕业生的实习任务。我们还在积极寻找工业实习基地,以更好地完善实习基地建设。通过顶岗实习可以真正为学生在实习期间提供真实的独立操作的专业工作岗位,可以加深学生对校内所学专业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还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心,体验实际企业的管理模式从而尽快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综合素质培养综合素质高是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提出的新要求。

1.强化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教育各有其自己的内容要求,不能混为一谈。政治素质教育旨在引导、帮助和教育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增强大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增强实现民族宏伟目标的精神动力;通过思想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思想方法,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使得大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通过道德品质的教育,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道德准则与规范,树立共产主义的道德观,掌握做人标准,学会如何做人,培养优良品德、高尚人格。但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条件,三者的合力是共同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是充分发挥公共课堂教学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二是设立导师和辅导员并行的管理制度,使每个班级都有固定专业课教师负责学生的学习指导。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疏导并鼓励其去心理咨询室,使其及时调整不正常的心态,尽早步入正轨。三是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其行为,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得到健康发展。

2.增加人文社科课程,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原来我系课程体系在塑造学生人文高素质方面是有所忽视的,所以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修养、文明礼仪修养等方面都离企业要求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今后在引导学生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寻找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在选修课中,允许学生跨系全面选课。二是丰富第二课堂教育。定期开设人文知识系列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提升人文素养的大赛,全面提升自身人文素质。

3.培养学生为基层服务的意识现代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不够、为基层服务的意识较差。独立学院由于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都很优越,在家都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这方面问题就更为严重。而现在的用人单位恰恰又非常注重这点。因此我校逐步强化学生从底层做起、甘为基层服务、能吃苦耐劳的理念。一是课堂上要求教师不能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适时地向学生灌输社会用人的要求,让学生认识当前就业的严峻形式,逐步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形成踏踏实实、不浮夸的处事原则。二是通过顶岗实习这种手段,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现实企业的用人条件。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拥有吃苦耐劳精神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三是定期举办一些有意义的讲座。聘请企业的一些知名的成功人士来学院给学生做报告,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不断加深企业用人观。

4.实施“一本多证”的培养模式,提高就业率我系对学生实施“一本多证”的培养模式,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及个人特长,积极参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审员、人力资源师、心理咨询师等)。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带动就业率的上升。

篇10:工商管理学生能力培养论文

一、民办院校工商管理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实施影响因素分析

(一)师资队伍

开展工商管理本科生创业能力培养需要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民办高校在招聘时往往倾向于招聘那些直接从学校毕业过来的老师,有的民办高校教师虽具有行业执业资格证,但大多数都是在从教过程中通过考试取得的,并不具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也由理论课的老师承担,由于教师的知识背景有限,缺少相应的实践认知能力,限制了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今后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在招聘教师时,应在相同招聘条件下,优先聘用有企业实践经验的老师[2]。

(二)教学理念与方法

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中的内容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存在多学科的重叠和交叉的地方,比如和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有诸多相同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将创业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有机结合起来,而应该在教学设计时,利用案例教学方法和项目教学法、综合实验或实践教学法将创业能力培养和课程讲授以及实践相结合起来。

(三)环境因素

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就是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产生影响的所有外部要素的总和,这些要素包括高等教育政策,高校与科研机构及社会合作的关系,高校所秉持的教育观、人才观,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机制,师资队伍素质,教学基本条件,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考核评价机制等,充满创新精神的校园氛围,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创新的土壤。

二、民办院校工商管理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三维体系构建

通过对影响民办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选择的相关因素分析,借用霍尔三维结构分析方法,构建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三维分类模型。

(一)时间维

(1)第一阶段。大学前三年主要培养学生创业理念、企业家精神、各种创业方法、企业运行的全部过程等。相应开设《创业学》、《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ERP》、《中国税务》等课程,并开展创业项目竞赛、运用软件模拟企业进行注册、规划、全面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活动,让学生既能掌握创业理论知识,也能掌握具体实践过程。

(2)第二阶段。经过前期的知识和模拟积累,学生已经进入实习就业实践阶段,这时的目标是让学生适当了解企业重组或者并购管理,如危机管理、分立拆并、破产清算等复杂性专业知识。而对于有条件的民办学校,则可以创建学生创业平台,评估学生创业项目的潜力并给予适当资助,鼓励学生创设真实创业。

3.评估改进阶段每一个培养的阶段性计划完成后,要及时征求学生改进意见,并对已经毕业的学生,做2-5年的跟踪调查,以期改进前期的教学工作,为后面毕业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意见。

(二)能力维

民办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作为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其边界比较复杂,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评价趋向于两个方面:一是定性评价,从规范性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二是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定性评价界定比较清晰,但主观性强,一般难以对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作出明确定论,定量评价有较强的可测性,然而不同评价指标体系间的指标选择差别较大,指标权重的确定仅仅依靠主观赋权的方法,也有一定局限性[3]。所以把两者相结合能够更有效的反应学生的真实创业能力。

(三)环境维

优化知识结构,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加强产学研结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精神,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积极营造学术自由的氛围,加大民办院校自身优势,经费使用灵活、学生创业兴趣浓厚等特点,创设有利于创业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海洋类理科硕士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实践论文

论文指导评语

论文手册指导教师评语

论文评语

论文指导教师评语

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论文

毕业论文书面评语精选

答辩指导教师评语

教育技术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优选论文

硕士导师对学生的评语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下妇产科学论文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下妇产科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下妇产科学论文(共10篇)】相关文章:

硕士导师推荐信范文2022-05-07

论文的评语2022-04-29

答辩 指导教师评语2023-03-08

医学信息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分析与思考2023-09-24

硕士 导师 评语2023-10-07

博士毕业导师评语2023-10-15

论文评语大全2022-07-02

学位论文评语 范文2022-05-04

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学术评语2023-11-15

论文写评语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