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毕业论文

时间:2022-04-30 13:08:47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tommytao30”为你分享15篇“生物毕业论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生物毕业论文

篇1:生物毕业论文

生物毕业论文

所谓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

【一】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摘要】生物工程产业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主导性产业,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文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工科为背景、以化工学科为优势、以生物学科为基础,制定了满足社会需求的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并根据社会需求、生源质量和未来就业方向提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分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在学生个性化下功夫,培养满足社会同一行业不同单位对不同规格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

【关键词】生物工程;培养方案;分类人才培养模式

生物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于正式成立的专业,包括生物化学工程、微生物制药、发酵工程、生物化工等专业,并且首次将生物工程列为本科专业目录中工学门类中的一种,与化学工程、轻工等并列,对生物技术领域产业化发展以及人才培养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1,2]。

随着时代发展生物工程已经逐渐发展成主导性产业,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必将成为国家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极大的推动力。

生物工程专业发展迅速,但近年大规模扩招和许多学校现有办学条件的限制,致使生物工程专业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资源紧张且师资薄弱,教学质量方面出现较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办学力不从心;

(2)由于目前生物工程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许多高校又增设了生物工程专业,导致毕业生就业出现困境;

(3)生物工程本科专业为一级学科,但却没有生物工程硕士和博士点,从而导致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出现脱勾现象,对于生物工程领域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培养非常不利,为此应加快生物工程硕士和博士点建设,切实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种规格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

目前部分高校也实行创新型、复合型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同一个专业只实行一种培养模式,一种培养方案,学生入校后,只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去学习,学生却没有选择余地,结果导致同一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规格全国差不多[3-5]。

而社会同一行业用人单位对同一专业的学生要求却不同,即虽然来自同一专业毕业生,其工作岗位性质要求是不同的,然而学生在学校培养规格基本一样,这样的毕业生就不能满足社会同一行业不同性质岗位的需要。

比如现行生物工程专业按照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规范要求,生物工程专业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而学生毕业后有的出国、有的考研、有的到研究性质的单位、有的到技术岗位、有的到本专业管理岗位工作等等。

如果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与之配套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培养,这样的毕业生是无法满足上述这些不同岗位工作的要求。

所以说现实社会中,需要各种培养规格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如研发型人才、技术型人员、专业管理人才、教学型人才等不同规格的各类人才。

因此,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研究力度,培养不同规格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和学生本人的需求,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进而适应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

为此,我们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工科为背景、以化工学科为优势、以生物学科为基础,制定满足社会需求的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并根据社会需求、生源质量和未来就业方向提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分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在学生个性化下功夫,培养满足社会同一行业不同单位对不同规格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

我院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专业建设目标,认真总结专业办学经验,深入开展本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和分析,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对于创新能力和自身素质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进行优化,突出专业特色。

以增强人才创新性、实践性、前瞻性和适应性作为根本原则,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并做到持续改进,以保证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适应企业、行业、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着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真正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对口人才。

1拓宽专业口径,制定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1.1准确定位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紧密追随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按照企业和市场需要不断调整和重组现有专业,使生物工程专业更好的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另外要不断拓宽就业基础,着重增强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改变过去专业意识强和“填鸭式”的知识传授,按照社会发展需要使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更加合理。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体系。

遵循“横向拓宽,纵向理顺,加强基础,调整结构,更新内容,精简学时,突出实践”的原则,并根据吉林化工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和意见,重新构建培养方案,使其更加符合人才培养需要,其主要特点是:

(1)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目标更加明确;特别是增加了本科生在读期间,必须修满4个创新教育学分,否则不能毕业;

(2)明确主干课程的同时重点建设实践教学环节;

(3)拓宽专业口径,把注意力放在创新能力的培养;

(4)采用3+1模式,即大一到大三学年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大四学年重点进行实践环节教学。

新培养方案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符合新时代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对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由此,我们确定了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扎实的理化知识、社科知识和人文素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学会学习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掌握生物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从而成为在该领域从事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1.2明确生物工程专业分类人才(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培养要求

以“注重素质、强化基础、拓宽口径、增强能力、开拓创新”为教学指导思想,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培养素质高、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生物工程技术人才,并对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均做了明确的.要求。

对于素质结构要求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只有具备健全人格、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发展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对于能力结构要求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在相关领域进行独立研发和生产设计,才能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科研开发。

对于知识结构要求具备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生物工程专业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

只有掌握这些基本的理论和知识才能熟练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注重课程建设,建立科学、可行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修订与之适应的教学大纲

按照拓宽就业基础和增强创新能力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思路重新设计教学计划,综合考虑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协调发展,改变过去专业意识强和各门课程相互独立现象,增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

新的课程体系既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和文理工渗透也体现了上下游技术结合。

设置的课程选择性更强,专业任意选修课由原来的14门增加至20门,并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各专业主干课程综合大实验的重要性,设置了《基因工程综合实验》、《细胞工程综合实验》、《生物分离工程综合实验》等综合大实验课程,并增加了《发酵工程课程设计》。

增设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英语听力课。

同时修订生物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并确定重点建设《基因工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分离工程》等课程,每门课程均设课程负责人,由课程负责人制定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组织课堂教学。

另外,加强教材建设,制订“生物工程专业教材选用原则”,优先选用教育部获奖教材、优秀教材、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引进国外优秀教材的中文译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近3年出版的教材。

同时学院编写了生物类优秀教材推荐目录,供任课教师在征订教材时参考。

3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生物工程专业是生命科学从实验室研究通向工业生产的桥梁。

所以,我们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充分发挥科研的支撑作用,合理安排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建立一定的研发训练体系;而全程导师制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质量,贯彻了“全人教育”的思想,保证了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3.1结合生物学科特点,统筹安排实验教学

生物工程专业原来专业基础实验课大多为验证性实验,这样不利于交叉学科、前沿学科内容的引入,更不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为此,重新构建了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优化了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增加了综合和设计性实验。

将所有实验课分为专业基础实验和生物工程综合大实验两大类,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组织教学,突出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按照新思路,我们将生物学基础实验课程内容按基本技术、宏观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四个层次重新组合,优化课程体系,打破课程界限,内容合理衔接,由易到难,避免重复;将实验课程分为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三大类,使本专业的实验教学具有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先进性。

另外重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并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导师的科研课题以及各种学术讲座和Semi-nar形式的学术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前沿,从而使其明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最终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2建立“四个三”实践教学体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实行“四个三”实践教学体系,即三个实验层次:宏观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三种实验类型:基本验证实验、专业综合实验、研究设计实验;三种教学途径:必修实验、开放实验、创新实验;三种考核方式:实验习惯养成和基本仪器使用、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考核。

通过“四个三”实践教学实施使学生充分认识了各门课程的内在联系,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推动了学生进行独立研究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3.3尊重教师科研背景,理论实验同步建设

我们充分尊重教师的科研背景,使课程或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师科研方向一致,使之能将科研成果及时融入理论与实验教学。

由主讲理论课程的教师总体负责对应实验课程的建设,使之合理衔接,内容融汇贯通,从而促进了课程的整合和理论、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

篇2:生物教学毕业论文

生物教学毕业论文

要想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充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那么对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必不可少。其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优化教学模式,以及完善考核机制这几方面的改革尤为重要。

1 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学生能力

对于医用生物化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高校教师需要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将原来相对落后的“生物化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转变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必须理实并重”,让学生不仅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理论篇,还能实现多方位与生物化学现场实验“零距离”接触,增强学生感知医学生物化学实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学生自己探索生物化学实验的热情,掌握生物化学实验正确的操作原理与实验步骤,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医学奠定扎实的动手基础[1].高校教师在教学观念上面还应该积极树立起生物化学与医学科研有效结合在一起,避免只重视实验室数据,而忽略生物化学实验在医学上的临床应用问题。让学生不仅是在学校实验室里从事简单的生物化学实验,而是在为将来进一步学习临床医学实验做铺垫。让他们时刻能够了解最前沿的医学生物化学临床实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实验能力相结合,让学生不仅提高生物化学的实验学习,还能保证学生更早进入医学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学生后面开展其他医学实验。最后教师还需要转变只为培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能力的观念,突出生物化学试验设置的要求,体现现代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改革的目标,积极为学生在校综合能力以及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做出贡献[2].

2 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验方法

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对于该学科知识的掌握,所以设置好实验教学内容也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更贴近科研内容,实验更加综合化。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采用科学研究性教学实验,可以让在校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医学行业最先进的相关实验,及时获取医学领域最新的科技成果以及实验技术。让学生不仅提高了生物化学实验的动手能力,还能在医学最前沿的科技中寻找新的灵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提高学生思维以及动手能力,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行业观察以及吸取行业前沿科技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另外,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改革过程中,需要对实验方法进行变革。要多运用启发式实验教学方法以及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针对于生物化学实验操作教学不同于生物化学实验理论教学,所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选用利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启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方法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自己思考与探索的能力培养。高校教师可以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开始前对学生设定一些问题,让学生先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只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例如在“制备细菌质粒 DNA 以及琼脂糖电泳”试验中,教师可以设立关于质粒 DNA 的形态有哪些?以及在电泳过程只出现一条带是否意味着实验失败?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进行回答,教师只是从旁启发、引导。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掌握,就意味着学生基本掌握了该实验的原理以及注意事项了。通过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最终获得掌握实验的能力,还能有效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提升自己动手实验的能力,获得学习医学生物化学实验的能力[3].

3 优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

对于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中的教学模式也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需要创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将“教师主导医学生物化学实验”积极转变为“学生主宰医学生物化学实验”[4].实现学生自己全面而又系统地学习和培养实验所需技能以及思维方式,最终达到能够独立完成生物化学实验的有序操作,为将来其他更多的医学实验做好准备。自主学习的实验模式主要包括学生对于医学生物化学实验的方案选定与设计、所需实验材料、试剂的自主准备,实验自主操作、数据自主收集与整理,最终自主完成实验总结与报告等这些步骤。因为大学的生物化学实验更加繁琐与复杂,而且涉及的知识更加广泛,所以自主学习更多考验的是学生实验技术和能力的培养,综合提高学生创造思维以及动手能力之间的协调性。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这几个过程,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

另外还可以运用研究性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在教师科研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将科研、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检验和推进了高校教师的科研项目,而且在探索过程中还能让学生在资料收集、文献分析、论文撰写过程中都得到有效锻炼,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5].

4 完善考核机制

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完善实验教学考核制度是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一个综合环节。在全国大部分高校关于实验教学考核还处于主要查看实验报告时,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考核改革需要更大胆创新,更有效考核。要以学生实验的综合素质以及动手能力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成绩也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要综合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实际操作实验效果、实验报告等因素),以及期末实验技能考试两方面的因素进行考核。

正所谓“能力是关键,态度是基础”,面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考核机制改革,学生的出勤率在考核中占据一席地位,这让学生在学习实验过程中先要端正科研人员的心态,要严于律己。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以及优良的科研作风。保证学生能够形成严肃的科研精神,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中实际的实验操作能力肯定要占据实验考核的重要比例,教师在实验操作中要规范学生操作行为,指导学生正确完成实验步骤,最终养成自主完成实验的能力。实验报告对于生物化学实验是一个总结性报告,主要考察学生综合组织能力以及资料查阅与收集的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也要考核。期末实验技能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在规定时间综合运用各种技能进行有效的生物化学实验操作,主要考察其灵活掌握程度。

5 结束语

只有充分对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考核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能全面提升学生实验能力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立成,邹小明,国建忠,等 . 综合性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J]. 基础医学教育,,13(3): 263-265.

[2] 王林玲,苗雪,龚娟娟,等 .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 [J]. 课程教育研究,(4): 166-167.

[3] 王英超,李天俊,任健,等 .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J]. 实验室科学,,16(4): 53-55.

[4] 何大平.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讨 [J]. 才智,2011(13): 117-118.

[5] 王桔红,马瑞君 . 新课程背景下粤东地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 [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9(5): 110-113.

篇3:生物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生物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课题: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 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21世纪,必须非常重视人才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发展个性、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是教育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生物科学将成为21世纪带头科学,进行生物教学改革,提高培养人才的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结合当前生物教学的现状,把探究学习与生物教学有机联系起来,是生物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

(一)有效实施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的需要

1.长期以来,我国中学生物教师习惯于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从事各种教学活动,而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性学习是中学生物新课程的新重点、新难点、新目标、新方式。目前,大多数学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延续以往实验的操作程序,只是在部分环节上安排少量的讨论,大部分的探究实验都存在“表面化”“走过场”的现象。农村教师在开展探究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比城市教师更多一些,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知识性教学量过大,教师的认识和能力不足,实验教学的要求和评价没有细化,实验条件不完善。学生学习中最困难的事情是交流表达、实验设计、实验结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不知如何是好等等。总的来说,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已经有很多的尝试,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和误区。该课题的研究旨在改变教师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研究表明,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的过程。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题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充分发扬学生的自主的学习精神,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主动地搜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对培养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程理念是相通的,开展探究性学习是达成这一目标的载体和途径。采用探究式可被认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探究性实验的开展是生物新课程的核心和亮点。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需要

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求知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探究性的活动,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遵循“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的规律进行。不仅拓宽学生的只是领域,而且促进学生建立更为完善的生物学知识体系,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参与探究活动,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在发展个性,培养探究能力,开发创造性思维等方面,都显示出极为重要的作用,激励学生探索,提高综合素质。

生物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不仅要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感悟一些浅近的科学道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体会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这些直接经验的取得,必须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已有知识的累积才能获得。实践证明:通过探究性学习不仅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能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养成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独立自主、不怕困难、与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以及开拓进取、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

2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在中学生物课上,成功的探究性学习在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前提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智慧。学生在生物课的探究中不仅对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也有深入的了解,生物课上的探究式学习就是强调科学精神的培养。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兴奋点被诱发,好奇心得到鼓励。探究过程有独立操作、思考,也有集体的分析讨论,这既给学生独立思考,自我钻研,自我决策,自我负责的机会,又在讨论中强调对他人观点的容忍态度,强调尊重科学事实的态度,以及根据事实进行批判的思考的态度。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真实自然和生命宝贵价值观的过程。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真实的与动植物接触,让学生以科学的眼光看待生物的同时,也拉近了与生物的距离。这种既重视个性发展,又重视集体合作的民主氛围,既重视知识获得又重视能力培养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

3 研究内容、目标及方法

3.1 内容

(一)生物学科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科学探究品质培养的指导策略。

2.引导学生主动挖掘问题的探究价值

3.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完成探究活动

4.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分层次训练学生的能力

5.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二)调查中学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现状。

(三)分析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3.2 目标

(一) 通过对文献的研读,深入了解探究性学习的相关理论和探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二) 通过调查和文献研究了解目前中学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现状。

(三)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了解在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困难,通过文献研究讨论,得出相应对策。

3.3论文完成的方法

深入中学调查,真正的走近生物课堂,去体验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真切的感受探究性学习给学生的生物学习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反馈给教师,找到合适的策略,从而有效恰当地在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1. 调查访谈法:主要针对学生,其内容包括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态度及当前探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等进行问卷。对部分老师和学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探究学习中的问题。

2.课堂观察:课堂是研究教与学最合适的场所,通过对课堂中的相关要素的研究,从一线课堂实践中收集、整理和分析原始材料,发展、升华为有效的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

3.文献研究:针对国内外探究性学习实施,以及相关教育理论做出分析、借鉴,不断调整落实,形成发展。

4 进度安排

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开题报告 20XX.2.25-20XX.3.22(II学期:第1-4周)

确定调查方案 20XX.3.25-20XX.4.5 (II学期:第5-6周)

完成调查过程、撰写毕业论文 20XX.4.8-20XX.5.17(II学期:第7-12周)

问题整改、论文评阅、答辩资格审查 20XX.5.20-20XX.5.24(II学期:第13周)

毕业论文答辩 20XX.5.27-20XX.6.1 (II学期:第14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试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传版社,.

[2]刘恩山.中学生物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97-99

[3]占凤.探究性学习在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1:8-9

[4] 钟振芳.在生物教学中落实探究性学习[J].理论博览课改论坛,,10(24):23-25

[5]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普通高中新课标教师研修手册—生物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 行登科.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实施途径[J].今日湖北理论版,,1 (7):7-9

[7] 吴诗光.探究学习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作用[J].天中学刊,,(10):14

[8] 李玲玲,袁均林,崔鸿.中学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适应性[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1):69-71

[9] 朱靖.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1-4,13-15,24-26

[10] 李锦.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2(3):33

篇4:生物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要点

生物毕业论文是针对生物专业的毕业学生而言的,生物论文写作时往往要结合实际的研究才能写做好的生物专业毕业论文,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写好生物专业毕业论文的一些要点

方法/步骤

1

主题的写法

生物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生物论文是学术作品,因此其表述要严谨简明,重点突出,专业常识应简写或不写,做到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凝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或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语言。论文中如出现一个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随即解释清楚。

2

题目的写法

生物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例如:“在事实与虚构之间:梅乐、卡彭特、沃尔夫的新闻观”就比“三个美国作家的新闻观研究”更专业更准确。

3

摘要的写法

生物论文的摘要,是对生物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

通过阅读生物论文摘要,读者应该能够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结论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因此摘要的写法应力求精确简明。论文摘要切忌写成全文的提纲,尤其要避免“第1章……;第2章……;……”这样的或类似的陈述方式。

4

引言的写法

一篇生物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

1.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

3.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

4.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

5. “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

各章之间要存在有机联系,符合逻辑顺序。

5

结论的写法

结论是对生物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注意事项

注意理论需要联系实际研究才能得到比较客观的结果

根据学校的要求来写!

[生物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要点]

篇5:生物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生物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1、超高压对蜂蜜酒成分的影响

2、小米保健酒的研制及营养分析

3、甜型酥梨酒生产工艺研究

4、固定化细胞技术乳链菌肽发酵生产的研究

5、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生产乳酸及提取工艺研究

6、酸奶中亚硝酸盐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7、柚皮总黄酮对泡菜中亚硝酸盐消减机理的研究

8、泡菜复合发酵的研究

9、WD02菌株产红色素的性质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10、黑苦荞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11、黑苦荞茶中黄酮类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及抑菌作用研究

12、烟草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降低N-亚硝胺含量研究

13、食品级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

14、驻马店卷烟厂污水处理改造项目

15、高静水压处理拟南芥诱导稳定突变株系的筛选及突变体类型分析

16、高静水压处理对拟南芥植株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17、高静水压处理拟南芥诱导稳定遗传变异系的DNA分析

18、麦麸低聚木糖产品的脱色工艺研究

19、中普紫麦色素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20、嗜热酯酶cap结构域突变体构建及功能分析

21、嗜热酯酶点突变体P166G和P169G构建与表达

22、一株降解苯酚细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23、一株降解拟除虫菊酯细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24、酯酶芳香族氨基酸突变体Y164K和F168K构建与表达

25、废生物体资源化利用吸附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研究

26、天然植物材料作为吸附剂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的研究

27、柚子皮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行为的研究

28、不同分析法对有色金属矿样中有色金属含量比较研究

29、超声波提取辛辣调味料及其抑菌性的研究

30、郑州城市蔬菜基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31、酶解酪蛋白制备多肽工艺研究

32、降解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微生物菌株的筛选研究

33、真菌降解类胡萝卜素产生致香物质的研究

34、异养EM菌的分离与鉴定

35、粗柄羊肚菌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

36、柠檬酸发酵黑曲霉的诱变育种

37、香菇菌丝胞内多糖的提取

38、环境中分离的几种酵母菌的鉴定

39、混菌发酵木聚糖制备乙醇的研究

40、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工艺设计

41、丙酸菌与酵母菌混和发酵制备丙酸的研究

42、毛发水解液制备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研究

43、几种食材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析比较

44、果酒中塑化剂的来源分析

45、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

46、系列红枣酒的研制

47、米曲霉中果糖基水解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48、四个不同品系烟草转录组的初步分析

49、韭菜不同品系18S和nad基因的进化分析

50、韭菜不同品系的rbc1和tanl基因的进化分析

51、怀山药零余子中皂苷的提取和活性研究

52、怀山药零余子中多糖成分的研究

53、利用果胶酶降解烟梗中果胶的研究

54、镇江香醋醋糟对重金属Pb2+的吸附工艺优化

55、镇江香醋生产过程中微量元素Fe、Zn、Cu及重金属Pb变化规律

56、高产黄酮类物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筛选

57、高静水压处理拟南芥种子对其生长特性的影响

58、苹果内生菌的分离纯化及发酵产物分析

59、烟草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其发酵产物分析

60、流感病毒恒温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61、肠道病毒EV71恒温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62、超表达SOD棉铃虫病毒的扩增及生物学活性测定

63、烟草青枯病病原的噬菌体的分离鉴定

64、高产果糖基转移酶的微生物的筛选及分离鉴定

65、发酵烟叶表面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

6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动及其优化研究

67、混沌系统及复杂网络的同步问题的研究

68、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69、平落坝构造海相深层卤水中铷分离提取技术研究

70、超声振动辅助铣削LY12铝合金表面质量研究

71、基于纯水介质矿山大流量三用阀的关键技术研究

72、济世公司生命源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73、转基因克隆牛犊组织中形态学、印记基因表达和DNA甲基化检测

74、5个现代月季品种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体细胞培养的研究

75、天山冻土低温微生物多样性及产低温脂肪酶菌株系统发育分析

76、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黄嘌呤氧化酶的研究

77、核因子κB的`小干扰RNA防治大鼠自体移植静脉血管桥内膜增生及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78、小鼠IL-33干扰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吸烟引起的小鼠肺部炎症的作用

79、腺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抑制肺间质纤维化大鼠FasL基因表达的研究

80、人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诱导CTL对BGC823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81、论美国对转基因食品不实施强制性标签制度的原因

82、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电气比例阀控制系统的研究

83、心内导管三维定位导航软件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84、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与对策研究

85、一种新型的NADH荧光探针

86、掺镱双包层全光纤激光器的研制和测试

87、非线性混沌电路的设计与研究

88、活性污泥与反硝化污泥混合包埋脱氮技术研究

89、微喷部件群孔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脉冲电源的研究

90、模板法制备过渡金属氧化物空心微球及其性能研究

91、磁性纳米载体的制备及其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性能研究

92、纳米级MEMS定位平台的驱动与控制方法研究

93、含适应性驱动支链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94、基于视听觉刺激下左右手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研究

95、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

96、WNT信号通路在大肠锯齿状癌变途径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97、法舒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

98、去势对小鼠主动脉衰老的影响及生理剂量睾酮的干预研究

99、超声电导经皮透入微米中药的镇痛机理和应用基础研究

100、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农业推广服务研究

篇6:生物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生物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生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90年代诞生了基于系统论的生物工程,即系统生物工程的概念。

【一】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分析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依托吉林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实践教学体系、方法、评价体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吉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发展的实践教学道路。

关键词生物工程;实践教学;实训基地

1前言

生物工程作为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1]。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生物产业的前景也愈发广阔。

然而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却较为困难,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生物工程产业化水平较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三个能力”即实验技能、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过程,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本文在分析国内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弊端的基础上,依托吉林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实验中心),对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2生物工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忽视实践教学,教育理念落后传统教育观念重理论、轻实践,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是验证理论课的一种手段[2]。

因此,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门数较多,学生课业较重,课余时间不足。

相对而言,实验课不设考试,没有学分,只注意如何更好地配合理论教学,这就造成学生不重视实验课和实验技能,成为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育的一大痼疾。

实验内容陈旧,实验课安排不合理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大多是由课程指导教师独立设置,而部分指导教师科研方向与所教课程方向不一致,无法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引入实践教学内容中,势必导致实验内容陈旧,方法老套。

再加上各课程指导教师缺乏应有的沟通,故而实验课内容零散,实验内容重复[3],使得学生丧失主动学习的兴趣。

同时,由于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没有独立的学时,实验课普遍安排在学生课余时间,实验时间不足,学生对实验中的一些现象缺乏思考[4]。

由于整个实验中学生都是被动参与,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一旦出现问题便难以解决,限制了他们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发展。

实验教学经费投入少,师资队伍薄弱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很多仪器设备台套数不够,许多实验中几个甚至是十几个学生共用一套仪器设备,且难以更新换代,先进的技术设备进入不到教学中来,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5]。

加之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实验系列教师一直不被重视。

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普遍存在学历低、水平不高、进修机会少、职称评定和工作量计算不合理的情况[6],导致实验教学人员工作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3生物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近几年,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许多改革尝试。

通过专业整合,将原属于农业与机械学院的生物工程专业调整到生命科学学院,依托实验中心对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把实验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设计独立的实践课程和考核方法,理顺学科脉络,明确各课程的授业范围,引入学科交叉和开放创新实验,强化课程实验与实训实习内容的相互衔接,构建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

这样调整,使得课程内容既避免重复,又相互衔接;既反映学科前沿,又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之势。

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为目的,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训练。

同时,在每门实验课程内设计一定学时的设计实验项目和综合实验项目供学生自主选做,有一定加分,提高实验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

以微生物学实验为例,设计为64学时,必选实验有3项为54学时。

同时,设计6项选做实验,其中3项综合性实验“从酸奶中分离、培养产乳链菌肽的乳酸乳球菌及乳链菌肽效价测定”“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纯化及效价测定”“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选育”,每项为8学时;3项设计性实验“高产淀粉酶霉菌的分离纯化”“高产酒精的酿酒酵母菌株的诱变选育”“高产抗菌肽乳酸菌的分离纯化”,每项为2学时。

学生做完必选实验后,至少再选作1项综合性实验和1项设计性实验才能结课,这样有助于确立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兴趣,锻炼其实验技能。

另外,承办院、校、省级生物实验技能大赛,根据竞赛成绩选拔下一级参赛人员。

通过这样一种“层层递进式”的竞赛方式,学生的实验技能进一步得以巩固、加深。

实习实训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与生产的对接,将专业实践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个阶段。

校内实训建设了实训基地,配备了相应的仪器设备,如多台5~100L发酵罐、空压机、电锅炉、大容量冷冻离心机、高压均质机、喷雾干燥器、中试型流化床、滴丸机、冻干机等先进仪器。

同时,将基因工程、发酵工程、代谢控制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等课程有机整合在一起,以典型的生物产品和教师的科研成果为内容,在学生具备专业基础实验能力的基础上,从原材料开始到终产物的制备,用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术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好氧发酵—谷氨酸发酵”和“重组人白介素18的发酵、纯化及鉴定”分别是传统生物产品实验及科研成果实验的代表。

为了使课程内容与产品生产一致、仪器设置与生产要求一致、教学过程与工艺流程一致,校内实训以学生为主,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按照企业的生产流程通过小组合作生产出相应产品,通过这一过程使得学生对生物产品的开发、生产、提取、检验等一系列过程有了深刻的了解。

同时,积极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推动教师参与企业的产品与技术开发,从企业引进生产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到学校任教,并与16家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办实习基地。

在学生完成校内实训,掌握相关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后,带领他们到相关的工厂实地实习,了解工厂设计,熟悉生产流程,加深对自动化的认知。

这样既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也为教师和企业的合作提供了平台,实现了共赢。

创新实验创新实验依托开放实验、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吉林省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大赛、本科毕业论文等来推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科研兴趣。

在大创计划和创新大赛中,学生自主选择题目并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献、设计路线和进行试验。

在毕业论文中,教师以自己的科研课题为主设计题目,教师和学生实行双向选择,确保一人一题。

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了解科研过程,具备文献检索、设计实验方案、论文写作等科研工作必备素质。

经过几年的积累与沉淀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本科生承担创新实验项目47项,发表研究论文19篇,参与申请发明专利6项。

4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

“互联网+”实践教学不受时间的限制,学生可随时通过手机等现代通信工具进行选课、预习、复习、查询成绩、课后交流,由“被动灌输”变为“主动探索”,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自主学习。

以实验中心网站为平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数字化教材、虚拟仿真技术、微课等辅助教学。

1)在实验中心网站上发布本学期实践教学日程安排,学生根据选课查阅相应的数字化资源,通过相关仪器使用视频、课件和相关资料预习,尽早熟悉操作技能,理解实验原理,提高实验效率,减少实际操作中的错误。

2)通过基本实验技术、选做和验证性等微实验知识点或技能点视频的学习,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熟悉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进而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综合性、探究性实验上。

3)通过对操作复杂、大型设备使用技术、不可见的实验原理和不可见的实验现象或结果的虚拟仿真实验学习,如动物解剖、外源基因转入受体菌的过程,发酵罐控制、高效液相色谱的操作等,使学生网上模拟实验过程操作,形象、直观地熟悉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加深对实验过程的理解,为真实的实验操作打下基础。

4)学生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实现自主答题、自主测试、师生互动、成绩查询、教学评价等。

5)教师可登录后台,查看学生的观看视频次数、时间、模拟实验操作情况,评定学生自学成绩等。

几年来,中心开发网络课程13部、在编数字化课程3部、视频71部、多媒体课件89个、仿真实验6个,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实践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

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和实践,构建了一套以学生为主体、内容多元性、渠道多样化、注重评价对象未来发展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该体系由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和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两部分组成。

1)学生实践成绩评价体系由五部分组成:①学生预习实验、观看仪器操作的程度,占总成绩的10%;②进行仪器操作的考核,合格者发仪器使用许可证,占总成绩的20%;③良好的实验习惯,由研究生助教和实验系列人员对实验中的行为打分,占总成绩的20%;④全部实验结束后的考试,占总成绩的25%;⑤实验报告、实验结果电子分析报告,占总成绩的25%。

另外,如果实验为探究型实验,则降低④⑤各5%的占比,增加实验设计和论文撰写10%的占比。

2)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由三部分组成:①学期末,对在校学生、毕业一年的学生和任课教师做调查问卷,并收集网上反馈信息,以此作为改进的依据;②学期初,组织任课教师、校内专家、用人单位专家认真总结实践教学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并参与培养方案制订,使各项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符合社会需要;③设立实践教学督学委员会,指导并监督各项实践工作落到实处。

实践证明,该评价体系对促进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研素质等具有明显效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不断增加,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一直攀升,各级学科竞赛获奖大幅度增多,被国内外知名院校录取的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得到用人单位广泛认可。

6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

教师是培养方案的执行者,教师的素质、能力与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培养学生的社会认可度[7]。

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首先,采取老教师传、帮、带的措施,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指导,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最后,为中青年教师提供参加各种教学、科研会议的机会,帮助中青年教师申请教学、科研项目,提高业务水平,开阔科研视野。

经过几年的建设,中心教学团队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趋于合理,中青年教师比例为72%,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为39%,高级职称拥有者比例为28%。

教学成果不断涌现,主编出版实验教材15部、实验教改专著6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20篇,获各类教学改革奖励与荣誉158项,确保了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和实践育人质量的不断提高。

7结语

吉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于在工学部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础上开始建设,成立时间短、积累少,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阻碍了专业发展。

因此,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直重视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探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方法,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的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创新意识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篇7:微生物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应面法优化曲霉产多糖培养基的研究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研究现状:

多糖具有各种生理活性,活性多糖的保健功能是目前保健食品功能因子中研究焦点之一。活性多糖作为一类有前途的天然药物,在预防和治疗肿瘤、艾滋病等顽症上已显示出诱人的前景,但目前能够用于临床的多糖药物并不多,近年来,有大量有关糖保健功能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多糖的促进免疫、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另外,多糖来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阻抗放射性元素和毒素的吸收等作用。 从真菌中寻找新型药物已为世界瞩目,这是一个亟待开发的自然宝库,对生命科学、医药科学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了解真菌多糖化学结构、组成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基础上,提高多糖产量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曲霉产多糖培养基进行优化,为多糖产量提高和后继发酵放大试验研究奠定基础。

可行性分析:

实验所需条件和仪器具备:电热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超净作台、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CCS45恒箱培养摇床、水浴锅、721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pH计、烧杯、锥形瓶、培养皿等,实验药品满足,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已经设计完毕。

二、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1、研究的关键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主要是确定影响曲霉产多糖培养基中的主要因素,确定因素水平以及响应值的测定,利用响应面法分析结果分析结果。

2、解决问题的思路

曲霉由本院微生物实验室筛选获得,先将曲霉接种于种子培养基(PDA液体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待发酵完成后,测多糖含量,本实验所用方法是苯酚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苯酚硫酸法测得的是总糖量,DNS法测得的是还原糖量,多糖量=总糖量-还原糖量。苯酚易氧化,见光或空气逐渐变成淡红色,因此测定时尽可能避光且操作迅速。苯酚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故需限制苯酚用量,否则会生成乳白色沉淀或针状结晶而干扰测定。采用Plackeet-Burman法对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氮源、无机盐、磷酸盐几种主要营养成分影响曲霉产多糖量的多少进行优化。最后分析结果。

三、论文纲要

(一)概述:简要介绍关于多糖保健作用的情况。

(二)材料与方法:

1.曲霉

2.培养基制备

3.培养条件

4.糖含量测定

5.响应面法优化实验

(三)结果与分析

1.碳源的选择

2.氮源的选择

3.无机盐的选择

4.磷酸盐的选择

5.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

(四)讨论

四、主要参考文献

[1]赵玉萍,朱春等.田口设计优化曲霉产多糖培养基.食品科技,,36(7):16-19

[2]乔均俭,王世英,郝粉霞等.响应面法优化黑曲霉产果胶培养基中无机盐成分的研究.生物数学学报,,25(3):508-514

[3]刘伟雄.游离果胶酶和固定化果胶酶酶学性质.[J]食品研究与开发,,22(4):5-7

[4]Zhou X,Zheng Y,et al.Fermentation medium optimization of themophilic proteinase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J] 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22(1):113-118

[5]杜国军,刘晓兰,郑喜群.产果胶酶黑曲霉发酵条件的优化[J].农业与技术,,28(5):83-85

[6]牛广才,朱丹,李志江.响应面法优化桑黄菌产胞外多糖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研究[J]生物数学学报,,24(3):523-530

[7]张双凤,林香娟,于村.苯酚—硫酸法测定胖大海凉茶中多糖的研究.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1(3):144-145

五、指导教师意见

本研究可行性较强,有一定的创新性,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同意开题。

篇8:微生物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

1、选题意义和背景

根据预测,21世纪原油需求总量为2500-2600亿吨,按照现有油藏开发技术和措施年均仅能提供380亿吨。因此,要满足需求总量,必须将采收率提高到65%-70%,即现有水平的2倍。提高原油和天然气产量的.途径主要是增加地质储量和应用高效生产技术,而后者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石油天然气工业面对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就是提高采收率。在过去的里,采收率提高了10%,但这主要归功于油藏工程,提高采收率方法的贡献很小。由于较低的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油藏中有2/3的地质储量不能采出。波及系数可以通过油藏工程和化学工程的方法得到提高,洗油效率则只能依靠化学工程。按采收率达到64%-66%的目标,现有技术可将采收率提高20%达到48%,剩余16%要依赖于化学提高采收率方法的应用。近些年来,随着新开发区块的减少以及大量高产油田的减产,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IOR)正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就是一种主要利用化学原理提高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表明,这是一种具有潜在经济效益的方法,特别对枯竭的生产井更是如此。在美国,枯竭井(指产油速度少于10 bbl / d的井)的产量占总采油量的将近50%;我国的一些大油田近些年来相继进入高含水后期,所以需要一种低成本的提高采收率方法(I CFA.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方法尤其适合应用于今天这种经济环境。有足够的资料证明了利用微生物技术增加原油生产的可行性和灵活性。在世界各地,己经有大量的生产井和油田己经用微生物配方进行了处理。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我国的石油微生物学始于1955年,开始研究细菌勘探;20世纪60年代研究了油田微生物的生态学和生理学,参加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石油部、地质部及一些大专院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几年来,国外(主要是美国)在这方面己有成熟的技术,并开始向我国市场渗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这方面研究的发展。我国吉林油田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协作研究了一项微生物吞吐技术,有较好的增油效果,但在注入微生物的同时需要注入大量的营养液,这相对提高了原油开采的成本。大庆油田在“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简介中,介绍了利用微生物地下发酵的研究成果。利用微生物地下发酵提高原油采收率是当前引起石油界广泛重视的一种生物技术。大庆石油管理局和中科院微生物所在国内首先开创了将细菌直接注入地下提高采收率的室内评价方法,大庆石油管理局利用混合菌种进行了创造性的放大发酵工艺、注入工艺及矿场试验研究。

据中国石油报1995年5月19日报道,油田专用微生物工厂在徐州建成(投放1吨微生物可增产原油400吨)。它由华东输油管理局和美国迈克尔?白克微生物公司合资兴建,采用美国的技术设备,按美国标准生产油田专用微生物,年产微生物7万加仑。大大促进了国内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研究的进展。

3、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是一项具有很大应用前景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其中,微生物驱油技术由于能处理更大范围的地层,因而具有很好的增油效果,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原油采收率。本研究属于油气田开发工程的提高采收率领域。核心内容为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微生物驱油动态过程,阐述微生物驱油的原理。通过室内实验,对微生物菌种与油层环境的配伍性进行研究,利用选择的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方案优化,为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矿产应用及推广提供依据,并且验证选用的数值模拟软件的计算能力和准确性。通过对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的研究,详细分析微生物驱油过程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从而深入理解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因此,本文将开展如下的工作:

(1)建立模拟计算油藏的地质模型,详细描述油藏静态地质特征,包括地层构造、沉积相、储层、油藏类型,油层厚度等,为选用实验菌种培养物和数学模型提供依据;

(2)根据模拟油藏的环境选择提高采收率菌种,在室内开展微生物菌种与油藏环境的配伍性实验评价,优选出能适应油藏环境的、能最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菌种,这一步是关键;

(3)根据所用菌种的特点和模拟油藏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也就是要选择已建立的描述油藏渗流的偏微分方程组、相应的辅助方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4)利用选用的模拟软件,进行方案优选;

(5)根据矿产试验的结果,分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检验所用微生物菌种在实际油藏中的适应能力和提高采收率的能力,验证选用的数学模型的准确性。确定微生物驱油技术推广的可行性。

4、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试验区各井连通状况存在差异,驱油效果明显不同。与注入井主吸水连通好的油井效果明显,中心井和2口基础面积井油层发育较好,与周围注入井有2个以上连通方向,并且与注入井主吸水层连通厚度大,比例高,注微生物后见效早,综合含水下降幅度大,日增油高达14t,综合含水下降9.8个百分点,目前仍保持微生物效果。而试验区连通状况较差的井见效滞后,4口角井油层发育较差、单向连通、与周围注入井主吸水层连通厚度小,注入微生物第二段塞后开始见效,含水下降幅度小,下降4个百分点,日增油3t。以上数据说明在油层连通情况下,微生物驱改善水驱效果技术可行,因此,若今后再开展微生物驱油试验,应选择连通状况较好的井。

根据试验方案设计,影响到微生物驱油效果评价,下一步研究微生物注入浓度、段塞用量大小、交替注入次数及间隔周期的优化,以提高驱油效果。同时研究调剖与微生物菌液驱油的联作技术,可有效的调整注入剖面,扩大波及体积,提高微生物驱油效率。

5、预期的结果

微生物驱油技术能处理大面积的地层,增油效果显着,这是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能较大幅度地提高采收率。

室内实验表明,所选微生物与油藏环境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能有效激活水驱后的滞留油。

选择的包括组分运移方程、黑油模型、微生物动力学方程、渗透率降低模型和激活滞留油模型的三维三相多组分流动数学模型能比较全面地描述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

矿场试验表明,所选微生物在模拟油藏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使试验区降水增油幅度较大,试验效果较好,可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所选数值模拟软件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较高的准确性,能有效指导矿场试验。

6、参考文献

[1]Rebecca S. Bryant, Rhonda P. Lindsey. WORLD-WIDE APPLICATIONS OF MICROBIAL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OIL, RECOVERY SPE/DOE35356, : 127-134

[2]汪卫东。我国微生物采油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石油勘探与开发。, 29(6):87-91

[3]张训化微生物采油数值模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 9一10

[4]王岚。微生物采油及其作用机理。世界地质。2002, 21( 2) : 138-140

[5]裴雪林,刘丽,赵金献。微生物采油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实例。断块油气田 5(4):61一66

[6] Corapcioglu, M.Y and A. Haridas: “Transport and Fate of Microorganisms in Porous Media: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J. of Hydrol., Vol. 72, (1984):149-169.

[7] Bear, J: Dynamics of Fluids in Porous Media, New York, Elsevier, (1972):605一616.

[8] Bu'; Lock, J. and B. Kristiansen: Basic Biotechnology,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87)75一131.

[9] Bajpai, R.K. and M. Reuss: “Coupling of Mixing and Microbial Kinetics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Bioreactor,” Can. J. Chem. Eng., 60, (Jun. 1982):384-392.

[10] Cernansky, A. and R. Siroky: “Deep-Bed Filtration on Filament Layers of Particles Polydispersed in Liquids,” Intern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Vol. 25, No. 2, (1985) 364-375.

[11」Adamson, A. W:Physical Chemistry of Surfaces, 3rd Edition, Joh Wiley&;Sons, Inc., New York, (1976)。

[12]Knapp, R.M., F. Civan, and M.J. McInerney: “Modeling Growth and Transport ofMicroorganisms in Porous Formations,” Presented at IMACS, Paris, France, Jul. 18-22,1988, Proceedings of 12th World Congress on Scientific Computation, Edited by R.Vichnevetsky, P. Borne, and J. Vignes, Vol. 3, (1988) 676-679.

[13]Zhang, X., R.M. Knapp, and M.J. McInerney: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Microbially Enhanced Oil Recovery Processes,” Proceedings of the 199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Developments in Petroleum Science, Edited by E.Premuzic and A. Woodhead, Vol. 39, (1993):171一186.

[14] Chang, F.F, and F. Civan: “Modeling of Formation Damage Due to Physical and ChemicalInteractions between Fluids and Reservoir Rocks,” SPE 22656, Presented at the 66th Ann.Conf., Dallas, TX, Oct. 6-9, 1991.

[15]Popplewell, L.M., O.H. Campanella, and M. Peleg: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of Instant Coffee Mechanical Attrition,” J. of Food Science, Vol.

篇9:生物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生物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生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90年代诞生了基于系统论的生物工程,即系统生物工程的概念。下面是生物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请参考!

生物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摘要: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来说,对于本科院校来说怎么构建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成为了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在不断的创新和研究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从科学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对其如何建设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如今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学校结合自身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以及生源特点和办学模式,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应该是以创新与实践相结合,扎实基础又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为特征来进行的,这样就能解决实际生产所需的问题。同时,才能进一步的提高专业的教学水平,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本科院校,对于如何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计划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就针对此来进行分析探讨。

一目前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校教育与行业需求日益突出的矛盾中,“一刀切”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高校的教育中,所谓的“一刀切”现象是指高校还是把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作为培养的重点,也就是说重视高分而忽视其实践能力,只是为了考研而存在的理论型人才,这种人才对于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还差着很远的距离,也因为这种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相当的弱。生物工程专业本身就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它既涉及到了化学工程,同时也涉及到生物技术等,也就是说其学习的内容跨度比较大,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就会很分散,难以掌握重点。很多高校为了使课程不显得过重就会删除掉许多的相关专业课时,也就是说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课程是一样的,但是比起化工科或者生物专业的学生来说,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是没有他们深入的,过多的理论课占据了主要的学习时间,使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进行实践课的学习,这就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给耽误了。教育部把生物工程专业划分为正式的专业课程目录后,虽然许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专门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与国际本行业的发展进行紧密相连的,也因此就把重点放在了“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上。无论是课程的设置还是培养方案都是相同的,就是为了提升考研率,对于社会所需则考虑的过少,这就把高校培养人才的弊端给显现出来,就是有些脱离实际。高校为了提升考研率就会让学生牺牲专业课学习的时间专门只针对考研科目进行补习,对于整个专业的学习来说并没有什么益处,很多学生学完以后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内容还只是一知半解的了解,知识比较表面,在实践动手能力更是没有什么针对性的练习,这些不能继续考研深造的学生一旦进入社会就无法适应社会的所需,就会出现大量高分低能的现象,所以说这种只在乎理论学习的培养方式是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有关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高职教学中的技术培养和理论培养都有着一定的区别,其主要就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需求来设计人才的培养方案,从而对他们进行培养。首先要对课程进行有效的优化,从而合理的安排好每个教学的环节,同时要加强实践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在进行项目教学的时候,还可以提高学校的合作教育。然后就是根据当地的经济情况建立起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块。在对人才培养的时候,按照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同时对课程进行有效的优化和调整,把握住其中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相结合。在面对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中,要做好合理的选择,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的培养,而在专业课程的选择上,主要有一些基础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物质分离工程等,在进行选修的专业课程中,不需要学生把所有的知识都进行系统和完整的学习,而是需要学生结合自己当地的经济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1],从而真正的培养出适合当地市场的应用型人才。

(二)建立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主要培养目标就是要满足社会各界的要求,其主要奋战的地方就是社会的各种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的生产和企业的管理当中,这些人才主要就是工作在最为主要的工作岗位上,直接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维持企业正常的运行。根据《普通高校修订本科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高等工程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以及《高等学校本科生物工程专业规范》等文件,结合各大工程学院实际情况,在制定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要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保证他们将来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不仅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可以真正的为社会服务。在对他们进行专业性培养的时候,主要是对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基本理论,进行有效的培养,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相关的技术水平和基本技能等。然后结合当地地经济实际的发展情况,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对专业方向设置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加强实践和实验教学,从而真正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让他们真正的成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三)增加教学实践性

生物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增加教学的实践性,具体来说,可以增加实验课程的学时数,像实验课课程的学时可以增加到32学时,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生物实验等课程的课时增加到32课时;还有在学仪器分析理论时,对授课内容及课时进行有效的调整,根据专业的特点及需求修改教学大纲,增加相关内容的比重及实验学时,相应的减少其他内容的比重及学时;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学时也要增加。根据教学计划中一些没有开设实验课的理论课也可以增加的实验学时,像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总之通过加大实验比重来促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训力度

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实习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主要目的为了让学生掌握专业课程,并能借助校企合作平台进入到企业实习,学生在实践中可以运用课本中的专业知识,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发展与巩固,还有学生也能在企业中熟悉与掌握一定的企业经营与管理知识的相关体系,帮助学生提前认识社会。

(五)构建合理的生物工程专业体系

生物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学校构建出合理的生物工程专业体系,新型生物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课程体系的设想,构建出重视培养学生应用以及能力为重点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以及素质拓展的教学体系,结合精简、重组、融合、增设等方面的途径,来调整教学内容,开设选修课、实验课,给学生提供培养创新能力的机会;还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2],训练学生的行业能力,开发学生的综合行业能力。由校企联合来对课程进行研究,为学生制定出专业技术课程与技能的实训模块,突出专业课程的行业特点,以学生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的基础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重视人文与科学最优结合,使得学生的理论基础为专业理论服务,专业理论为技术的理论服务,使得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理论基础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另外,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提高课堂的多样性,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培养出适应行业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生物工程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工程意识的培养,对实验、实习、见习等是实现生物工程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重要途径,由此构建出完善的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独立设置等课程,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围绕生物工程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出实验课程、认识实习、毕业设计等组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构建完善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同时,要关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可以将实验课程课程分为必修实验、选做实验、自选实验等三种类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来进行自主选择,为实验课程的发展提供更加广泛的空间。另外,对于实验课程来说,要适当减少验证性的实验比例,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比例,逐渐将实验课程转变成为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组成体系。

三结语

生物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必须落到实处,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着实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篇10:生物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生物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硅酸盐细菌的分离筛选和纯化

一、选题的依据:

硅酸盐细菌又称钾细菌,是一类特殊的细菌。这类细菌能分解岩石矿物,把其中植物不能利用的养分释放出来。

自然界中含钾素很丰富的长石和云母等硅酸盐矿物,是组成地球表面岩石和土壤的主要成分(占60%以上)。这些矿物虽然含有丰富的钾素,可是并不能为植物所利用,因为它们都是很稳定的矿物。但是,有些细菌能分解稳定的矿物,把其中对植物有用的钾素释放出来,硅酸盐细菌即属此类。

硅酸盐细菌研究已有80多年历史,这类菌可分解土壤中难溶的磷、钾,此类菌发酵液中有激素类物质,在植物根际形成优势种,可抑制其它病原菌生长,达到增产效果。这类菌能分解土壤矿物,在瓷业中作添加剂,还可用来处理污水。其代谢产物如多糖、有机酸、蛋白质对作物有增产效果。

已经发现的硅酸盐细菌有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mucilaginosus)和环状芽孢杆菌(B.circulans)等。李凤汀等人在报道了分离到硅酸盐细菌HM8841菌株,经工业发酵制成菌剂,使农作物提高产量。

本论文通过分离、收集硅酸盐细菌,丰富菌种资源库,筛选高效解钾菌,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菌肥生产及农业生产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目的是分离筛选出具有解钾作用的硅酸盐细菌,并对筛选出的菌种纯化以利于保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硅酸盐细菌培养基的配制;

2、分离筛选硅酸盐细菌;

3、硅酸盐细菌的纯化;

4、高效解钾硅酸盐细菌的筛选。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以钾长石粉为惟一钾源的硅酸盐细菌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能够降解土壤中钾元素的细菌.利用梯度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对其中的细菌进行筛选并纯化。用纯化的细菌进行培养,利用ICAP仪器检测钾元素的含量,筛选高效解钾菌株。

技术路线:土壤样品稀释液制备→涂布接种→恒温培养→定期观察记录→挑菌落纯化菌株→ICAP仪器检测

实验方案:

1、土壤样品稀释液制备:所取材料为吉首大学内土壤

2、涂布接种:按梯度配制的稀释液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恒温培养

3、初次筛选:在平板上挑选大部具有一定特征的菌落进行纯化培养

4、经过两次的纯化后,得到纯的菌落

5、用纯菌株配制的检测液用ICAP仪器检测,从而筛选出高效解钾菌株

可行性分析:主要运用微生物的一些基本实验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细心和耐心。指导老师彭清静教授曾经做过此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经验,能很好的指导我完成论文。实验室也具备该论文实验的条件。

四、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第1阶段:(20XX年11月)论文选题

第2阶段:(20XX年11月至12月)查询资料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

第3阶段:(20XX年1月至3月)根据方案完成实验内容

第4阶段:(20XX年4月至5月)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并完成论文

五、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

[1]连宾.硅酸盐细菌的解钾作用研究[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2]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俞大绂,李季伦.微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4]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细菌鉴定分类组编.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5]王大耜.细菌分类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6]唐亮,张进忠,于萍萍,等.硅酸盐细菌的分离、纯化、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71-73.

[7]胡开辉.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95-97.

[8]李凤汀,郝正然,杨则瑗.硅酸盐细菌HM8841菌株解钾作用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37(1):79-81.

[9]刘光华,林洋,黄昭贤.硅酸盐细菌解钾兼拮抗活性菌株的筛选[J].应用和环境生物学报,,7(1):66-68.

[10]连宾.硅酸盐细菌GY92对伊利石矿粉释钾作用研究[J].矿物学报,1998,18(2):234~238.

[11]刘荣昌,李凤汀,郝正然,等.生物钾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A].葛诚.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应用及其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66~74

[12]MonibRoleofSilicateBacteriainReleasingKandSifrombibliteandorthoclasetheBiosphere.SoilBiologyandConservationoftheBiosphere[J].1984,(2):42-47.

[13][美]Breed等.BERGE’SMANVALOFDETERMINATIVEBACTERIOLOGY(EighterEdition)[M].WillansWilkins,1974.

篇11:生物制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HPLC法测定伏立诺他有关物质和含量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vorinostat (商品名Zolinza) 是Merck 公司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抑制组蛋白脱乙酰基酶( his2tone deacetylase ,HDAC) 的新型抗癌药物,该药于 年1月6 日获得美国FDA 批准上市,用于其他药物治疗时或治疗后仍不能治愈、或恶化、或病情反复情况下的转移性皮肤T 淋巴细胞瘤。vorinostat 化学名: N-羟基-N苯基辛二酰胺;英文名: N-hydroxy-N-phenyloctane-diamide

vorinostat 属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低浓度( IC5《 86 nmol、L - 1) 即可以有效抑制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1 、HDAC2 、HDAC3 和HDAC6 的活性,抑制组蛋白次乙酰化,因而从基因水平调控细胞周期,阻断癌细胞基因复制,并激活其凋亡基因,达到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效果。但vorinostat 的抗癌机制仍在深入研究之中,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6 - 7 ] 。两项临床试验证明了vorinostat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中包括107 名接受其他药物治疗后又复发的CTCL 患者。按皮肤损伤改善标准评分等级的判断,接受Zolinza 治疗的患者中3%有所改善,疗效平均持续168 d。

一些生物学数据已经证明了vorinostat 在皮肤癌,前列腺癌治疗中的有效性。而且近年研究vorinostat 不仅可以单独作为肿瘤治疗药物,还可以与其它抗癌药物联合用药, 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具有增效作用。可与转录调节因子(如52 杂氮22′2 脱氧胞苷、视黄酸、mRNA 转录抑制剂flavopiridol)[51- 53] 、凋亡受体配体(如阿霉素、长春新碱、依托泊苷、多烯紫杉醇)[54- 56]、化疗药物(如抗代谢药吉西他宾、全反式维甲酸) [57,58]以及激酶抑制剂、放射线等联合用药。近年来研究发现vorinostat

还可影响到有丝分裂、DNA 复制和修复以及调控非组蛋白的蛋白质乙酰化程度。但是该药用于临床治疗癌症仍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如: 抑制剂对HDAC 酶系的选择识别作用、选择最佳药用剂量、治疗周期以及寻找更多可以促进这种药抑制作用的物质等。毋庸置疑,随着对HDACIs 抗癌机理的深入研究,vorinostat 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伏诺立他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上市,我们准备仿制该品种,建立该药的质量标准,用建立的.标准对原料和制剂进行有关物质和主药含量进行研究。

[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

根据破坏试验的结果,结合伏立诺他合成工艺,建立伏立诺他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并对其进行方法学验证。

仪器与药品

Waters 996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Waters Empower色谱工作站,试药及其中间体均由南京海纳医药科技公司提供

色谱条件的建立

检测波长的选择

取伏立诺他适量,用流动相制成每1ml含15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版二部附录Ⅳ A)在200~40nm波长范围内扫描测定

系统使用性试验

色谱柱:Diamonsil C18 ( 25mm 4. 6 mm, 5μm)色谱柱为分析柱;乙腈- 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3.0)为流动相,不断调节流动相比例,梯度洗脱,流速为1.ml 、min- 1 , 检测波长为241nm, 柱温30℃, 进样量: 20μl。

根据合成工艺,伏诺立他成药中可能引入一系列的合成中间体及原料还有杂质,取本品可能带入的杂质、中间体分别加流动相适量溶解;另取杂质中间体及伏立诺他适量,用流动相制成适宜浓度的溶液,精密吸取杂质,中间体与吡非尼酮混合溶液各2μl,分别进样,考察分离度,理论塔板数,及拖尾因子,再根据具体条件进行调整,选出最适合的条件。

专属性试验

取供试品,进行高温、光照、酸、碱、氧化破坏试验。

热降解溶液的配制:取本品2mg,置25 ml量瓶中,置140℃高温4 h后,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光降解溶液的配制:取本品2mg,置25 ml量瓶中,用流动相制成每1 ml含吡非尼酮0. 8 mg的溶液,置紫外灯光下48 h;

酸降解溶液的配制:取本品2mg,置25 ml量瓶中,加2mol、L - 1盐酸溶液5 ml,放置4 h,用2 mol、L - 1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加流动相稀释定容;

碱降解溶液的配制:取本品2mg,置25 ml量瓶中,加2mol、L - 1氢氧化钠溶液放置4 h,溶液颜色变黄,另加2 mol、L - 1盐酸溶液调至中性,加流动相稀释定容;

氧化破坏溶液的配制:取本品2mg,置25 ml量瓶中,加过氧化氢5 ml,避光放置4 h,用流动相稀释定容。照高效液相色谱法,取上述各溶液各20μl进样,记录结果,进行分析 2.4线性范围:

精密称取伏立诺他对照品约15 mg,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分别精密量取贮备液1、2、3、4、5 ml置1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生物制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生物制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分别取溶液20μl分别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量取峰面积,由溶液浓度(C) 对峰面积(A)线性回归。

检测限:取空白基线一段,计算其噪音峰高,再将伏立诺他样品溶液用流动相稀释适当浓度进样,使其峰高为噪音峰高的3倍,记录检测限。

精密度试验

进样精密度:取标准曲线项下高、中、低三种浓度的溶液,分别重复进样5 次,以峰面积来考察精密度。

中间精密度:选择不同人员,分别测定同一批样品的含量。

重复性试验:分别取同一批样品, 6份,精密称定,照样品测定项下操作,计算含量。 2.8稳定性试验:照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配制高、中、低三种浓度 的溶液,分别于0、1、2、4、6、8 h测定。考察其稳定性

含量测定: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流动相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量取峰面积;另取经干燥至恒重的伏立诺他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有关物质测定: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流动相制成每1 ml含0.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 ml,置1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精密量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为满量程的10% ~25%;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4倍。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最大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1 /2 ( 0.5% ) ,各杂质峰面积总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 1% )。

参考文献:

【2】黄小平,徐江.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类抗癌药Vorinostat[J].化工中间体,2015,06:11-13.

【3】Sakajiri S, Kumagai T, Kawamata N, et al.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profoundly decreas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lymphoid cancer cell lines [J]. Exp Hematol, 2015,33(1): 53-61.

【4】Robert A.Parise, Julianne L.Holleran, Jan H.B#from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来自cnrencaiwww.cnrencai.com/ end#eumera, Suresh Ramalingama, Merrill J. Egorin. A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ic assay for quantitation of the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vorinostat (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acid, SAHA),and its metabolites in human serum[J]. Chromatography B, 84(2015) 108

相关文章推荐:

1.生物制药毕业论文

2.生物药品行业分析报告

3.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现状及前景

4.我国生物制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5.注重在生物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6.生物制药企业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探析

7.海洋生物制药的研究及展望生物制药论文

篇12:最有用生物制药毕业论文

摘要: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药物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药学原理。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研究组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76.47%,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活血化瘀药物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特点为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严重伤害患者身心健康。

本文将对我院自20XX年1月1日至 20XX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给予临床研究,

从而探讨活血化瘀药物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药学原理,为提高此类患者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方法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甘露醇、速尿联合滴注降低颅内压,给予安定或鲁米那肌内注射使其镇静,给予抗癫痫药物、重组活化因子 VII,

偏瘫应加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静脉血栓发生,及时补液维持体内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度平衡,伴高血糖患者可适当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治疗;

研究组在上述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由哈尔滨制药集团中药二厂提供)辅助治疗,将20ml丹参注射液加入5%、250m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变化情况及病残程度判断患者疗效:

①基本痊愈:经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0%,病残程度0级;

②显著进步:经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

③进步:经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8%-45%;

④无变化:经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7%;

⑤恶化:经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未减少甚至增加。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例(%)]

组别例数(例)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总有效研究组 3414(41.18)10(29.41)8(23.53)2(5.88)0(0.00)32(94.12)*对照组 3410(29.41)8(23.53)8(23.53)6(17.65)2(5.88)26(76.47)注:*表示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表1可知,研究组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6.47%,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研究表明,患者脑部实质血管发生破裂并出血现象即为脑出血疾病。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及生活习惯改变等多因素共同作用,脑出血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淘宝精品

祖国中医理论认为,脑出血为 离经之血 ,属于瘀血范畴,活血化瘀类药物可起到通行血脉、消散瘀血、促进血行等作用,因此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物辅助治疗,可获得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丹参具有通脉理气、活血化瘀等功效,是临床常用的中药材之一。

现代药理学研究可知,丹参可有效改善机体组织内血液供应状态,缓解供血供氧不足,抵抗血小板聚集,促进机体纤维蛋白降解,从而有效改善人体微循环、抗血栓形成、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

临床应用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疾病,可有效改善血液瘀滞状态,显著减少脑部血肿量,降低深静脉扩张过度发生率,增加血液中纤溶酶原活性[1]。

本文研究可知,对照组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临床常规治疗后总有效率仅为76.47%,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物辅助治疗后,

研究组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12%,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与康雷 [2]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活血化瘀药物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傅冬芹,杨风山,刘连升, 等.复方丹参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杂志,20XX,10(11):1035.

[2] 康雷,何泽云.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 20XX,13(9):88.

篇13:最有用生物制药毕业论文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零售药店开展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指出开展药学服务能够提升零售药店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带来经济效益。

通过提升药学技术人员的药学服务能力、配备必要设备、建立顾客健康档案等措施能够推进零售药店的药学服务工作。

药学服务的主体是药师,在我国按药学服务地点的不同可分为药师(医疗机构,包括药士)和执业药师(药品零售企业)两类,最上级主管部门分别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

运用好药学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开展药学服务是零售药店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 人 的关怀赢得忠诚客户,以专业的服务获取市场,是零售药店的发展方向。

零售药店药学服务概述

xxx年,美国学者Hepler等提出药学服务后,获得各国药学组织的认可,并在实践中得到运用。

药学服务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2]。

区别以往药学人员以药品为中心的调配、供应的基础工作,药学服务是强调与药物有关的服务,涉及对各个病人的药物使用决策,如药物的选择、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以及药物治疗监测、药物相关信息的提供和个人咨询。

同时,药学服务包含一个提供药品方案的全过程,体现对患者健康的关爱和关怀,并分享各种健康服务的信息。

药店是医疗保健体系中为大众提供服务的最终环节,药店从业人员的首要责任是确保顾客获得高质量的药学服务。

21世纪是人类追求健康的世纪,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是 治病 ,更是 治未病 。

零售药店作为医疗卫生的重要补充载体,其服务涉及自我诊疗、辅助提高机体机能、养生保健、护肤美容等大健康内容,零售药店的药学服务涵盖大健康相关药品和服务人群。

零售药店开展药学服务存在问题

制度上未能保证药学技术人员发挥药学服务作用

目前,我国尚未设立保障药师权力和义务的法律保证,零售药店药师的地位和权利没有得到相应的法律支撑。

虽然人事部、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布了《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并对执业药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作了相关规定,新版GSP也强调零售药店必需配置执业药师。

但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这些规定还未真正得到落实。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药品供给方式主要通过医疗机构渠道,零售药店只占不到20%,医院控制处方外流使得零售药店难以获得处方,限制了零售药店药师提供药学服务的机会,从而弱化了零售药店药师的作用

汇合营销

传统观念影响药学服务的开展

零售药店经营管理思维停留在零售药店提供药品销售最有用生物制药毕业论文(3)篇论文。

由于药品销售比重下降,而且药店主要以销售OTC为主,忙于维持药店生存的管理者们希望通过多元化经营来提高药店销售,在药品销售中崇尚高毛利品种,对提供药学服务的认识不足。

药学人员往往从事药品流通过程中的细节工作,如登记和记录药品进出过程,未能把工作重心转到以 人 为中心的沟通、收集、分析和运用。

因此,开展药学服务需要药店和药学人员共同转变。

一般消费者用药的主动咨询意识相对薄弱,需要零售药店的药学人员更多的主动意识。

现有条件还不能满足药学服务的需要

开展药学服务提升零售药店核心竞争力

开展药学服务提升零售药店药品经营能力

零售药店除管理规范、信誉度好,还需具备专业人员的服务,如用药咨询、药品鉴定等。

提供药学服务,以专业服务增强零售药店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改变病患者盲目用药的状态,使用药更加合理,提高药店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声望。

开展药学服务是零售药店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竞争的手段

零售药店开展药学服务成为联系医生、患者和生产企业的桥梁。

药学服务仅靠药师个人是很难成功的,通过医生对症状的判断,药师进行用药推介,指导患者准确、合理用药,可以提高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药学服务包含患者用药跟踪、收集药物使用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信息,这能帮助医生积累诊疗数据。

向生产企业反馈药品信息,有助于生产企业改进剂型,为新药研发提供有效数据。

零售药店通过药学服务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能提供的职能,其服务范围更广、更贴近顾客、服务效率更高。

开展药学服务抵御网上药品销售带来的市场冲击

零售药店的药学服务是药师与患者或患者家属面对面的交流活动,现场咨询、代量血压、代测血糖等体验过程是网络无法取代的。

因此,零售药店开展药学服务项目,突出差异化服务优势,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合理用药需求,而不被其他商业模式所取代。

开展药学服务为零售药店制造更多商机

开展药学服务为迎接 医药分开 做好准备

零售药店的药学服务开展比医疗机构缓慢,其药学服务无论内容还是质量与医疗机构还有较大差距。

在 医药分开 的政策下,零售药店需要重视药学服务的开展,缩小与医疗机构药学服务的差距,这是零售药店刻不容缓的责任

汇合营销

挖掘大数据为零售药店带来经济效益

信息是商业竞争的重要内容,在大数据时代掌握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的一方便处于主动地位。

零售药店应建立顾客健康档案,记录顾客的用药情况,分析顾客的生活习惯,调整服务内容,提供受顾客欢迎的服务项目。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为医生、生产企业反馈顾客的用药情况,让药学服务成为零售药店的增值服务。

开展零售药店药学服务需要推进的工作

提高药学技术人员的药学服务能力

加大对药学技术人员的培养力量,加强现有医学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特别是对临床药物运用、常见疾病知识以及合理用药技能培的训,提高药学技术人员与零售药店药学服务相适应的品牌推广、合理用药、辅助治疗和健康服务的能力。

配备必要的设施

如设立开展药学服务的专属区域,配置必要的硬件设施,根据药店特点配备健康知识书刊、血压仪、体温表、糖尿检验仪等。

建立顾客健康档案

建立顾客的健康档案,并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延伸药学服务。

借助短信、飞信、微信、微博等途径,宣传健康知识、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开发应用软件,帮助顾客在网络上进行疾病的简单自我诊疗、药品成分及作用的查询。

消费者可以直接利用手机进行会员申请、购物和参加活动,从而扩大零售药店的服务覆盖范围。

延伸药学服务

举行各种主题的免费健康讲座、合理用药宣传、整理家庭药箱等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居民的健康观念与习惯。

在药学服务上既区别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提供其他商业不可替代的功能,发挥零售药店独到的专业服务和商品销售的特点。

篇14:生物制药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题目:教学实践生物学科论文

1.新课标指导下,中学生物学科面临的新的难题

1.1学生调动性不足,课堂缺乏探究性新时期新的教学目标提倡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追求“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即把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设置积极的教学环节,合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在传授给学生新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根据近一个月的跟班听课我们发现,在目前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一般都还是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讲课方式,学生多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上课效果不佳。再如在苏教版的生物必修一教材中,有2课的课题探析课,9次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但在实践教学中,任课教师常常为了追赶教学的进度往往把这些开放式的课堂取消了,改变成传统的教学模式。如2次课程的探析课教师都取消了学生的讨论环节。

1.2忽略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度依赖多媒体随着学校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多媒体软件因其具有的新颖性、便捷性、开放性而受到广大年轻教师的青睐。为了节省时间、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也为了追赶教学的进度广大年轻的教师在课堂上多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虽然利用多媒体使得教师的板书更加简洁、课件更加清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逐渐滋长了教师的惰性。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教师采用的课件多是经过粘贴、复制而得来的。这样就造成了课堂创新难,课堂内容陈旧、教学活动因循守旧。如在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材中,第一章《走进细胞》,在研究“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一节中,多数教师一般是采用用PPT演示了细胞的演变过程,把论证“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一复杂的问题简化为“单细胞(最早生命形式)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物系统、生物圈几个步骤。以一篇PPT演示了整个问题的讨论,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全程都是教师在教授,学生只是被动的在接受。可见过度的依赖多媒体忽略了学生,使课堂缺乏了灵活性。

1.3只注重课内教学,放弃了至关重要的课外教学例如在讲述《生物链》这节课时,如果可以代领学生到野外去参与野外观察,让学生观看生物界中不同生物是如何生存下去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

2.解决策略

2.1“取之有度”,合理使用多媒体软件应用到教学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授固定的知识,还要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会学习的能力。所以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限度的使用多媒体软件,:生物学科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学科,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广阔,从动植物的生物密码到细胞机理,从世界上的生物到人本身,生物学的知识无处不在。生物学的复杂性使得传统的教学活动比较无聊,如何丰富课堂的教学活动,不能可以仅仅依赖于多媒体,如不能总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演示生活进化过程,还要结合传统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到学校环节中。例如:在讲《生物链》这节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白生物系统中有机物中的化学机能如何在生物循环系统中完成的层层传导过程。一般来讲,就是让学生明白生物链中是怎样完成一个动物吃掉另一个动物的。在讲授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合理的适度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视频播放软件,为学生播放几段视频。如在非洲的大草原上,有羚羊吃草,猎豹追赶野生鹿,老虎捕食野生兔子,鳄鱼追杀在河边喝水的斑马……一系列捕食图片构成了一个生物圈,选择不同的例子,让学生明白整个生物循环的过程。接下来,在教学课堂上,老师要开始演示PPT,PPT上有着本科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等。伴随着PPT 的演示老师要把抽象的语言形象清楚的向学生阐述清楚,如解释清楚,在老虎吃兔子,兔子吃草的过程中,哪种动物处于生物链较高的环节,在草被兔子吃掉后,兔子又被老虎吃掉后,有机物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转化的,并有效回答学生的疑问。

2.2开放教学环节,追求探析式的教学模式新课标要求在新时期的教学环节中要以学生为主导,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细胞》这一节中,把学生带到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如根据观察的图片思考该细胞处于分裂的哪一阶段。再如《种子萌发的条件》这节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种子,不仅传授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这种探究式学校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综而述之,新课标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结合实践我们也提出了新的解决策略。但创新改革的道路还很长,我们的责任任重而道远,还需要继续努力。

篇15:初中生物教学毕业论文格式

初中生物教学毕业论文格式

摘要: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作为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本文分析了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期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生物;发散思维;培养

发散思维是指多方位、多层次以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它的主要特征包括精细性、流畅性、独创性以及变通性。其中,流畅性是指思维十分灵敏迅速;变通性是指思维可以随机应变,并且触类旁通;精细性是指精细分析事物的原理或者整个过程;独创性是指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至关重要。

一、连环设疑,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传授生物学知识以及应用生物基本原理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不同层次和不同方位的问题以及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吃馒头,要求学生细嚼慢咽,亲身感受整个过程,然后提出相关问题,如“食物里面什么营养物质会被消化?在什么地方被消化?最终流向哪?”“食物的消化应具备哪些条件?消化发生在什么地方?”通过环环紧扣的提问,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接受长时间训练之后,就会逐渐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养成独立思考、探索知识的良好习惯。

二、质疑问难,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哲学家陈献章曾指出:“前辈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质疑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不断质疑问难的热情,引导学生思考、领悟、疑问以及学习生物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循环往复,最终养成发散思维。此外,教师还要不断鼓励学生对教材内容、学生和教师的表现发表个人意见。如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别决定》一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有的学生想知道两性人是什么样的人、两性人的体内染色体与常人是否存在差异、增加或者减少性染色体会出现什么后果等方面的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先赞赏并且肯定学生的疑问,同时简单介绍有关两性人的知识。问题的'答案不是这个环节最重要的内容,教师要利用这些问题,有效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获得独到的见解,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构建新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应倡导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人格、知识以及能力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让学生转变成终身学习者和自主学习者。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探求生物知识,充分发挥创造力,学生不再是教师的听众,更不是课堂教学的配角,所以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将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并将提升学生发散思维作为根本,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个人空间,并且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好以及个性,秉持着友善、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尤其是对“学困生”,教师应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及关怀,让所有学生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都可以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和学的过程,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营造一种宽松自然的教育环境。如在《测算和采集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实验教学时,初中生物教师可以亲身融入实验过程,并且和学生一起探究问题:“居民住宅小区里面的尘埃是否少于煤楼?”“楼层越高是否尘埃越少?”“室内尘埃是否少于室外?”“雨后空气里面的尘埃是否少于雨后?”然后和学生一起探究这些问题。等到学生测出结果后,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分析,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结果的兴趣,然后主动分析、解决问题,最后获得结论。当处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时,学生就能畅所欲言,自由抒发自己的意见,同时敢于纠正其他学生的想法,经过探讨之后获得最佳方法,实现提升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四、合理设计练习,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不能完全依照常规,而是要寻求变异,从多个角度以及不同方向分析相关材料信息,通过各种方法、途径深入分析并且解决问题。部分练习题的训练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能够通过串联知识,实现举一反三以及触类旁通的教学目标。习题设计的方法有:首先,一题多变。使习题里面的情节、条件以及问题发生叙述形式、扩缩、比较以及顺逆的改变。这样,学生就能在不同情况下,从不同角度了解问题;其次,一题多议。教师可创造问题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各个方面的技能以及经验,并且组织学生议论,产生思维撞击。如对于“为什么子女会和自己的父母比较相似”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如基因怎样控制性状、什么是基因、人体基因和DNA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等。

五、结语

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时,教师应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注重开展实践活动。同时,教师还需进行探究型教学,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慧.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J].成功(教育版),2010,(12).

[2]库里曼考开.发散性思维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6).

[3]唐述亮.发散性思维在初中生物课堂上的应用[J].东方青年教师,2011,(38).

[4]凌丽红.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虚拟仪器用于生物医学论文

生物试剂销售代表就业前景

生命、生物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

青海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生物工程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体系中PBL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论文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的论文

海洋生物制药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

生物毕业论文
《生物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生物毕业论文(共15篇)】相关文章:

生物技术专业自荐书2022-05-08

生物科学专业英文简历2022-05-13

问题教学生物教学论文2022-11-05

高中生物教学小论文2022-08-27

生物科学师范职业生涯规划书2023-02-08

农学类专业的就业现状与方向探析2022-05-20

生物工程研究生就业前景2022-05-07

浅谈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论文2023-01-12

八年生物教学论文2023-08-22

生物技术相关的论文范文202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