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论文

时间:2022-04-30 13:03:17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花轮轮爱怼怼”为你分享16篇“生态论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生态论文

篇1:生态论文

1老子生态伦理的基本思想

1.1“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的生态自然发展观

“道是老子自然哲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主要源泉。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并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同时,“道又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之间最理想、最和谐的发展状态,是人与自然向本真和天性的复归。

1.1.1道生万物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产生“一,“一是宇宙万物原始混沌状态。

“一产生“二,“二是哲学上阴阳,或说天与地。

“二产生“三,“三是阴阳相合而形成的和气,尽管这里对其“一“二“三的具体解读各有说辞。

但是,我们在这一段浓缩的言语中可以清晰地体会到老子是在向人们表达一个“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过程与其有规可循的道理。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等句子中也均是想充分地表达出其“道生万物和有“道可循的基本观点。

因此,可见,对于老子而言“道乃“万物之母“天下之源。

1.1.2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四法之蕴意,可谓是妙义纷呈,博大精深。

“人法地是指:君主、民众均要效法大地,按照大地的规律和法则进行活动。

“地法天:大地要效法上天,日月星辰、斗转星移、风霜雨雪、春夏秋冬地运行和轮回。

“天法道:天不可违背于道,道,乃德全覆。

“道法自然:道所效法的就是其自我本身,自然而然。

所以,这句话从整体上可以理解为在告诫我们:无论是人类自身社会还是自然界,我们都不要刻意地去改变其发展和运行的规律,相反,使他们顺其自身的进化轨迹,自然而然的发展。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七章曰:“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等篇章均是老子“道法自然的最好引证。

1.2“万物自化,少私寡欲的生态社会进步观

“万物自化,少私寡欲是老子生态伦理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原则,也是老子自然哲学观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统一。

老子在《道德经》中的多处诗句均是在向世人描述他的“天道无为,万物自化,少私寡欲,淡泊名利的理想社会,他主张社会、

经济的发展应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2.1万物自化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指出:“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该句话意指:天地阴阳之气相调和、相统一,就会降甘露滋养万物,尽管民众们没有命令它,但结果甘露却是自然均匀地分布。

从老子这简短的一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天地万物之间是在不断地实现自我进化、自我完善的过程,而在过程当中,他们之间又是相互和谐、相互统一的。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也提到:“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等篇章都是在表达着天下万物的自化过程及在自化中人们过着幸福、

安逸的和谐生活,从而进一步勾勒和描绘出老子其“万物自化的理想国。

1.2.2少私寡欲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在告诫人们:虚名与生命哪个重要?身体与荣华富贵哪个重要?损失财务和丢掉性命哪个损失更大?人们不要过分地追逐功名利禄,过分地贪得无厌。

相反,要懂得物极必反,适可而止的哲学道理,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就会越多,要不断地培养自己少私寡欲、淡泊名利的生活情操。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也写道:“知足者福。

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等语句也表达出了老子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守道存真的高尚情操和良好品德。

1.3“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生态和谐统一观

在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中蕴藏着丰厚的“天人合一,物我为一和谐观念。

“合一“得一“为一的哲学思想是万事万物和谐统一、共生共荣的生存机制。

1.3.1天人合一

在《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指出:“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

老子指出:“一就是“道,“得一就是“得道。

“道主宰着天、地、神、谷,乃至于万物、侯王,如果能“得道便一切和谐。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老子的主张:“道可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统一的基本理念。

1.3.2物我为一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曰:“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这种将王,即将人与万物放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来讨论人与自然之关系,可谓是对人与自然,物与我之间关系的一个和谐的界定与统一。

综上所述,“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的生态自然发展观、“万物自化,少私寡欲的生态社会进步观和“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生态和谐统一观,共同构成了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与此同时,老子的这些生态伦理思想又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具有着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对我国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极其巨大的时代价值。

2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评价

老子生态伦理思想不仅对其当时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而且对当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同样发挥着巨大的推动意义。

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巨大的启迪和现实意义。

当前生态环境的种种退化、恶化现状均和人类的不合理行为有着密切的关联,人类为了眼前利益,为了一己之私而毫无节制地破坏

自然,破坏生态,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而这一系列的罪恶举动最终都会使人类社会自食恶果,受到应有的惩罚。

因此,通过学习和掌握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帮助我们人类社会尽早地意识到和纠正好自身极端错误的不良行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

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中积极地贯彻和践行生态伦理观,从而为把我国建设成青山、绿水、蓝天的美丽家园而努力奋斗。

为了帮助人们走出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必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误区,为了引导人们树立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统

一观,为了实现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构想,不仅需要全社会健全生态文明意识,更需要不断地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吸收、

借鉴和传承,而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伟大发现就是我国生态文明社会最好的传家瑰宝。

综上所述,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积极作用是可点可圈的,是应不断地发扬光大且丰富、继承和发展的科学理论。

3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文明是人类社会文化进步与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和。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遵循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共生共

荣、良性循环、和谐发展的重要文化伦理形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尽管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牺牲环境、生态与资源为代价的基础上产生的。

据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国GDP年均增长为9.5%,其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来实现的。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间关系问题,而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伟大生态构想具有巨大的现实启迪。

3.1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自然信念

在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类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已经开始危及到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日益显现出逐渐恶化的趋势。

全国特大洪水、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难的频发,无疑不是人类破坏自然,无视自然最终所获得的有偿报复。

自然界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人类社会改革与进步的重要力量,以牺牲自然界为代价而谋求进步与发展的社会必将走向衰退和败落。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生于自然且统一于自然的,其生存与发展是离不开自然的,人类只有从自然界中汲取营养和能量才能维持其自身的繁衍生息。

因此,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自然信念已刻不容缓,同时,该信念的树立也有利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3.2提高遵循自然界客观发展规律的生态意识

自然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其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其特定的、不以人类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规律,人类在面对规律时,只能遵循规律,把握规律,利用规律。

一旦人类有意或无意地破坏和违背了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例如:土地荒漠化、饮用水短缺、海平面上升、雾霾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就是人类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的例证。

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是自然无为,万物自化。

自然,是事物本性自由伸展的状态。

无为,则是顺其自然,遵循其客观规律,不强加妄为的意思。

老子认为:“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常就是事物的发展规律,老子认为,认识并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是聪明的举动,而不尊重其规律的惘然行为必将会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而这种顺应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遵循规律的生态意识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题中之意。

3.3确立实现人与自然平等发展的文明观念

中国古代“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与西方自卡迪尔以后的主体性思维一直在某种程度上主宰着近现代社会中人与

自然之关系,他们认为,人作为实践的主体,自然作为实践的客体,主体作用于客体,人类可以对自然任其攫取和征服。

但是,事实上,他们却忽视了自然作为一种与人类平等的生物,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物质,他也会对人们的不宜行为进行有力的回击。

《道德经》中第五十二章写道:“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这句话恰恰是在告诫我们:不要强调自我中心主义,不要强调自我的主观意志,我们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人与万物平等的文明观念。

而在人与自然关系愈加紧张和恶化的今天,人们更应该树立一种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最高价值取向,树立一种人与自然、人

与社会共生共荣的平等观念,同时,这一取向和观念的确立也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篇2: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文明论文

财政部于11月推出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顺应会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国特色会计体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必要举措,是推动中国会计工作转型升级的重点所在。如何将党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必要的协调融合,以适应新形势下党校财务工作向现代化、科学化的变革,将是党校是否能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新体系的基础。

一、党校财务管理的特点及问题

(一)党校财务管理的特点

1、党校财务管理的概念

党校财务管理是党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校包括财政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非税收人征缴、事业支出、国有资产管理等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反映与监督,按照国家预算所规定的用途开支,合理分配各项经费,科学配置学校资源的管理活动。党校是培训中共党员干部、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基地,在为党的政策服务的同时,既要注重教育规律开展培训工作,也需要依循经济规律掌控资金运转。新形势下,党校财务管理工作将会面临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管理会计的纳人将会大大促进党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更优质服务

2、党校财务管理的特点

党校财务管理与一般企业或者其他高校、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或民间非营利组织相比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党校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为党的培训任务服务的。党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遵循经济规律、党校的建设规律、党校的教育规律,将学校教学资源和服务资源有机结合,为教学与科研的有序开展科学合理配置经费与资产,以保障党校培训任务的正常开展,为参加培训轮训的各级党员干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2)经费物资的计划性

党校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预算资金、财政专户拨款、非税收人等,党校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财务制度。日常经费必须根据财政部门核定的预算指标,配合党校年度预算经费、预算外资金的收支计划开展工作,并且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各项事业收人、其他收人全额缴存财政专户纳人预算管理。这种有制度保障的计划性对党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大为有益,也是党校前进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

(3)成本核算的简化性

党校财务管理贯彻专款专用原则和实际成本原则,会计核算采取收付实现制。现阶段主要核算预算资金及预算外资金收支及其余额,不计算盈亏,一般不计算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各项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人,党校资金的来源渠道在扩展,特别是各种有偿办学形式和各种有偿劳务服务的增加,无形中扩展了党校资金的使用领域,这也将改变党校财务会计的核算模式,增加新的成本核算内容。

(二)党校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

1.国有资产利用率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党校在资产管理中还存在如国有资产利用率不高,资产老化及沉淀情况严重等问题,固定资产从购建、使用、报废到处置等各环节的规章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校内部各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还有待强化,相关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真实反映党校的固定资产状况,促进固定资产利用率的提高,加强经济核算,加强财务监督,加强固定资产信息资料的整理和分档工作,调动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内在积极性,开源节流,所有这些工作将提高党校被产管理效率,保障党校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

2.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

党校财务部门是面向全校所有部门以及对外开展工作的重要窗口,党校管理工作中所需的绝大部分信息是由财务部门提供。所以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党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直接影响党校整体管理效率。当前,党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财务管理职能未充分发挥,财务与各部门信息沟通、互动等现代信息交流模式还远没有建立。如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以财务电算化平台为基础,以财务信息化为前提,实现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成为目前党校面临的重大问题。

3.财务管理综合性人才不足

现阶段党校财务人员大多数是核算型会计人员,会计基础知识较扎实、操作能力强且工作细致,但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传统财务会计领域,上升到管理的复合性和创造性则明显不足,至于准确预测、及时决策、协调合作、危机应对等体现现代财务管理人员水平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尤其缺乏。在未来改革继续深化的形势下,党校财务管理的内容将会逐步扩展,管理环境变得复杂,对党校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达到专业型、复合型、创造型人才的要求,才能以高水准的财务管理水平,为党校的培训和教研任务提供最规范、最全面、最科学的服务。

二、管理会计纳入党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意义及思路

(一)管理会计纳人党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意义

管理会计做为一门多学科的综合管理类别,可以根据需要跨学科、多方法、多视角地寻找最佳解决之道,还可根据内部管理者的要求进行局部或整体的预测分析,进行有选择、不定期的信息报告与披露,从而为管理部门正确地进行优化决策服务。简而言之,管理会计就是针对管理中遇到的特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控制现在,预测和规划未来,为改善内部管理提供预测决策和控制考核所需信息资源的“内部会计”。

1、管理会计的加人将会提升党校财务管理预测决策水准

管理会计做为“内部会计”的核心任务就是为单位内部管理服务,它可以随时为党校管理者提供特定问题、特定阶段、特定范围具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从基础数据中发现规律并遵循管理会计的原则,制定一系列管理控制模式,包括制度、预算、评价、激励等控制模式;制定一系列管理控制标准,包括财务标准和非财务标准,前者是资金管理和运用标准,如党校财务预算、经费开支预算、资产管理预算等,后者则是人力资源与培训需求标准,与党校管理者、服务提供者及培训学员等相关。有了以上系统科学的模式,再经使用规划、组织、控制、预测、决策、评价等管理会计方法所得到的信息,将极大提升党校财务管理水平乃至党校整体包括教学行政各处室的行动力。

2、管理会计的加入将会提升党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准

管理会计的中心内容就是以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与评价、控制与决策,要实现这些就必须依靠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手段,以帮助管理会计实现应有的目标。一旦建立起有管理会计组成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首先将有助于会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工作有机结合,使得会计职能从核算向管理转变、从记账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其次将有助于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减少信息收集成本,党校各职能部门都可以从此平台搜索有效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第三管理会计依赖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所需要的会计数据和其他数据,可以通过此信息平台得到保证与反馈,并对预测决策规划起到助推作用。

3、管理会计的加入将会提升党校财务管理报告评价水准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统一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对不同事业单位的内部分析与评价则无法面面俱到。做为党校这所特殊的干部培训学校,需要在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党员干部调学计划、培训经费收缴及使用计划、特殊经费特殊问题处理计划等等方面做单独分析报告,但由于目前会计人员自身和体制限制,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责任考核机制,会出现预算编制及预算指标分解粗放、专项资金管理混乱、财务分析报告存在主观性片面性等情况。管理会计将通过对目标的改进调整和优化管理,从大局出发,进行多层次规划与控制,提供多视角分析评价报告,从而及时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

分析党校财务管理特点与实际问题,如资产利用率、信息化程度、人力资源问题等,可知党校财务管理已经有了变革的理由;揭示管理会计纳人党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意义,如提升预测决策水准、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准、提升报告评价水准等,可知党校财务管理已经有了变革的动力;学习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如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推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等,可知党校财务管理已经有了变革的助力。管理会计在强化党校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方面的卓越能力,将会为党校事业地蓬勃发展提供最有实力的帮助。

管理会计纳人党校财务管理体系,是党校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突破口,是对党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在满足信息使用者如党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多方面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资源浪费与工作重复状态,也帮助处于相对薄弱地位的管理会计借助财务会计成熟平台快速搭建起自身框架,提升管理会计在党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水平。

(二)管理会计纳人党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思路

1.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提升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度,从领导层开始支持、引导、鼓励、推动管理会计纳人党校财务管理体系,同时强化专题学习与培训,从规划、决策、过程控制、绩效评价等方面把握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在加强党校自身建设和开展财务监管工作中积极推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并最终落实到党校事业的管理和-86-发展之中。中央提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正是发展党校新型财务管理体系的大好时机。通过实践探索和有效运用,进行经验总结,加大横向交流,提升党校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服务质量、提升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速度,最终推动党校全新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

2.强化管理会计教育,提高党校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从来都是关键。只有对党校会计人员和相关的管理者加强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促使全员了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才能促进兼具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能力的财务管理队伍的建立,才能促进可提供优化决策信息的管理会计人才的涌现。新型党校财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财务会计核算能力之外,熟悉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预算绩效管理、决算分析和评价工作能力。

3.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党校财务管理工作之一就是要提供及时准确、真实全面的会计信息,这就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平台,高效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管理工作。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平台,有助于党校管理不同环节、不同岗位的相互衔接、流程控制与管理效能。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应当是用数据支持相关决策的管理平台,也就是使用会计语言,利用管理头脑,控制工作流程,发现分析问题。新型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是会计与管理有机融合的重要基础,是会计职能从核算向管理决策转变的重要支撑。

4.改善会计数据采集基础,确保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科学融合

管理必须用数据来说话,管理人员也必须用数据反映和解决问题。党校会计也应顺应发展要求对基础数据进行信息整合,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合理。要改善会计数据采集基础,提供客观依据,探索有效机制,将不断变化的经济活动用精确的数据反映出来,并通过科学加工整合,揭示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与规律。这是确保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能够科学融合的一项工作,也将会提升党校资源分配的效率和效果。

5.建立财务预算的分析机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应从一种单纯的费用控制手段向财务资源配置高度转变。应依据科学的指标体系、客观的评价体系、合理的预算制定程序保证财务资源在党校事业中效益最大化。长效有序的财务预算编制分析机制,能够通过正确的分析方法,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第一时间找出差异因素。同时规划、协调、控制与业绩评价多职能齐头并进,预算目标分解清晰明了、责任明确,并与激励制度结合起来,将责任和利益紧密挂勾,使预算管理工作高效率,�{质量进行,保障整个财务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转。

三、管理会计纳入党校财务管理体系标准框架的设立

管理会计纳人财务管理体系,必须有一个系统化、逻辑化的框架,具备可操作性的管理会计,才能真正与财务管理体系相衔接,才能真正全面地发挥出管理会计的作用。笔者针对党校财务管理工作特点,做以下“一体两部三标四核”的大致构架,如下图:

(一)建立党校财务管理“一体两部”格局

“一体两部”格局是指在党校财财务管理大体系下,设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平台,结合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多方面协调运作,将党校财务会计的资金核算和管理会计的价值分析、信息管理充分结合,从动态和静态的总体角度把握党校财务管理工作,从线性发展到点面结合反映和控制党校的财务管理活动。整合财务会计信息与其他内部信息,并延伸到党校教学和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中,使得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管理等工作能更全面深人地展开,这是管理会计应用对财务管理的有效支撑,与财务会计共同发挥决定性作用,是提升党校资源分配效率的强力保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具有同源性的理论,数据、分析、报告的有机融合将会使党校财务管理的数据归集与分析决策功能更积极全面。

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运用还在探索阶段。党校财务管理体系正可以利用财务会计成熟的架构,将管理会计支配资源的职能权限与协调范围同财务会计进行组织结构上的配置,并赋予决策权限,让财务会计的归集核算与管理会计的控制、分析、评价都能在新财务体系中体现出来。

以财务会计数据资源为信息基础,以党校教学和管理活动为中心,建立党校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将财务数据和管理数据进行整合、统筹,打破部门、系统、时间、内容的限制,达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深度融合,这是建立党校财务管理一体化管控平台的基础,以使会计职能前置服务、管理职能后续监控,从而满足党校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多角度、多维度的管理需求。

(二)建立党校财务管理“三标四核”模块

“三标四核”模块是指在党校财务管理一体化管控平台下,树立“费用标准、预算标准、绩效标准”三大标准模块,同时建立预算控制中心、资产管理中心、绩效评价中心、内部控制中心四大管控中心,进行控制调节评价、分析预测决策,以达到预期目的,保证平台管控工作系统、规范、高效。

1.党校财务管理体系费用标准、预算标准、绩效标准模块

(1)党校财务管理体系应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费用控制和资产配置标准

目前党校收人主要有财政补助收人、上级补助收人、附属单位缴款、非税收入、事业收人、其他收入等来源渠道,支出有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等,应当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统一核算、综合平衡。日常应对经费使用状况进行跟踪监管,随时核��,保证监管的有效性与及时性。这不仅有利于国家加强财政的宏观调控,有利于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更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全面合理、真实准确。

成立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将资产配置纳入财务管理。党校资产在各归口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之间按照效率优先、服务优先原则进行配置,明确使用者的'责任,细化职责分工’明确使用、维护、监管三方责任,形成协调一致的管理分配体系、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财务监管体系,努力确保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党校财务管理体系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指标及定额标准

在制定财务预算标准时,充分考虑历史纵向水平、内部平均水平和系统横向水平,使制定的预算指标科学合理,以一种规划、沟通及协调的形式而非压力与惩罚工具激励党校各部门及全体教职员工。从认识预算的重要性人手,进行客观分析,建立高质高效的预算控制组织体系,实行预算分级分口管理责任制。科学规范地采用预算编制方法,坚持“量人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保证合理的支出结构,保证编制的预算与党校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相吻合,保证预算管理与经费管理的配比度,保证预算编制与资金管理的透明度。

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应有明确的定额量化标准,无论相对数指标或绝对数指标,都必须保证分解后的预算数据与总预算目标一致。应重视预算控制和评价分析,选择采用差异分析、对比分析、对标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比对实际执行效果,便于随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达到预算控制的预期效果。同时逐步运用权责发生制结合现金流量现代模式,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进一步融合提供数据基础和体系保证。

(3)党校财务管理体系应当建立一套适合党校决策和管理评价的财务报告和绩效标准

在建立财务决策和财务管理报告系统时,应充分融合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原则和标准,秉持全面性、真实性、重要性原则,定期进行对资产结构、收支结构的分析评估反馈。在使用常规会计标准进行财务会计报告的同时,根据各方需要形成预算执行报告、资产管理报告、政府采购情况报告、现金流量报告、绩效控制报告等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财务管理报告。

应建立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校各职能部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应将工作绩效、资产管理、费用控制等评价结果纳人年度考核内容,制定奖惩措施,定期考核评价。针对考核内容,设定相应绩效考评指标,如业务标准化指标、资产管理指标、预算执行指标、岗位责任制指标、职业作风指标、服务满意度指标等等。绩效标准设定应因岗而异,结合预算指标与实际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人积极性,通过绩效标准的设定应努力达到一个高度,即从“事”的绩效目标实现向“人”的绩效潜能提升的质的飞跃,实现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

2.党校财务管理体系预算控制中心、资产管理中心、绩效评价中心、内部控制中心

(1)预算控制中心:该中心应严格对照制度和预算指标,分层分级控制落实预算管理责任,对预算执行进度跟踪分析、监督考核,杜绝出现问题造成浪费。不允许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改变预算用途、变动预算标准。这一中心的目标就是在最基础的工作中加强财务预算执行的约束性、控制性,保证预算完成进度与实际工作的配比。杜绝不顾实际工作进展与质量,一味追求预算进度,造成与总目标的偏差,产生失误导致事与愿违的情况出现。

(2)资产管理中心: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是该中心的目标。借助党校财务管理一体化平台,依据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保证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保证固定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保证资产使用登记与盘点制度的有效执行,确保党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资产闲置和浪费。

(3)绩效评价中心:党校财务管理有其特殊性,它的绩效评价中心可设立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大类。财务指标指:预算执行部分、经费支出部分和资产使用效益部分;非财务指标包括财务制度执行、财务工作情况、财务人员培训情况、外部评价情况等。应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保证综合性和导向性,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个方面,使党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中心的工作更具客观、公正、完整及有效。

(4)内部控制中心:该中心目标是保证内控制度的执行、内控程序的完善、内控责任的到位。它即是独立中心,又是把握全局的总控中心,应依照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体系设立。它的核心任务应包括:宏观财务目标控制、全面预算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务信息系统控制、政府采购控制、资产管理控制、财务报告控制等。内部控制中心要真正发挥监督内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的职能作用。应依托党校财务管理一体化平台,建立有效保障内控执行的独立机构。岗位设置应权责分明、相互牵制,完善工作程序和步骤,指定参与的部门和人员、确定责任和配套制度,明确内控评价报告反馈对象,最终达到控制与改进的目的。

如上所述,建立“一体两部三标四核”新型财务管理一体化整合模式,对推进党校财务管理工作结构和内部控制的提升将会起到重要作用,也将推动党校事业更加蓬勃地发展。

篇3:生态建筑论文

城规0912班

沈斐

092211

浅谈生态建筑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摘要: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从对生态建材和生态技术的分析入手,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观在建筑领域引发的一系列变革,并最终使建筑走上了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生态建材;生态技术;生态建筑;生态建筑体系;生态审美 在进入21世纪之际,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受了一系列“建设性”的破坏,随之而来的水土流失、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使人类社会陷入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人类已开始探求一条综合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于一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意味着人类对自身的发展权利终于有了明确的认识,从而开始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自身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而确立了一种新的文化观和文明观。人类的这一努力在建筑领域中首先表现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生态化倾向,与此同时,建筑设计观念也由传统模式向生态模式转变,二者的结合终于促成了生态建筑的产生。伴随着后者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建筑领域中一场新的变革已经到来。 1 生态建材与生态技术

同其它领域一样,建筑领域中生态时代的到来其背后必然有着可供依赖的物质和精神基础,而发生在建筑材料和技术领域中的变革恰恰是其中的前者,它成为建筑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物质原动力。

1.1 定义

从方法论的角度论证,生态建材是材料学与生态学、能源学、智

能学等现代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的产物,其含义存在三个层面的认识:第一,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第二,有利于身心健康;第三,与环境协调甚至改善环境。这种高性能材料作为生态建筑必备的物质条件之一,构成了生态建筑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生态建材的高性能离不开诸如节能、利废、智能等技术的有力保障,后者加上诱导式构造技术、现代绿化技术等内容构成了生态建筑的基本技术支撑体系--生态技术体系。

1.2 关系

现实中,生态建材与生态技术之间相互包容同时又相辅相成。一方面,生态建材(尤其是复合型)往往本身就是生态材料与生态技术的有机结合体,而生态技术体系中也少不了关于生态材料的内容;另一方面,生态建材的发展对生态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生态技术的不断创新,而生态技术的进步又为生态建材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生态建材与生态技术之间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推动了二者的共同发展和完善,从而为生态建筑的产生及发展铺平了道路。

1.2.1 生态建材和节能技术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能源供给价格低廉、数量不限。本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使人类第一次切实地认识到矿物燃料资源是有限的。同时,这种资源在开发和转换成能源的过程中破坏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出于一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未来的负责态度,节能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在早期的节能实践中,人类主要关注于如何有效利用不可再生能

源。具体到建筑领域,建筑的围护和承重结构成为节能重点。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降低围护和承重结构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二是通过改善它们的物理性能达到降低建筑使用能耗的目

的针对前者,人类开发了如玻璃纤维增强水泥等低生产能耗产品,针对后者,人类研制了如加气混凝土等保温隔热材料。后来人类的注意力投向了对洁净能源太阳能有效利用并最终发明了复合型生态建材(图

1)。这种材料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材料,而是集多种生态节能材料和构造技术于一身的高技术综合体。

1.2.2 生态建材和全面绿化技术

立体绿化作为改善建筑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起初是指通过对建筑屋顶、墙面、室内等进行植物栽培,达到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的目

的。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这一概念被赋予了新的诠释:其手段已不仅仅是种植植物,而且包含了有的放矢地选择具有保健功效的生态建材。例如一种新型陶瓷复合材料可以通过波效应控制空气中的氧化还原电位,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而另一种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装饰材料,通过对其色彩和质感的拟自然处理(色彩上采用象牙白或浅豆绿,质感上采用木纹或石裂),使之在美化居室的同时,给人一种朴实亲切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活工作给人带来的压力,达到健康休闲的目的。生态建材的不断发展使全面绿化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新的突破,而这一突破将给建筑装饰领域带来新的变革,亦即从单独的美观实用转向卫生保健的多功能用途。

2 生态建筑与生态审美

如前所述,当代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作用,促进了生态建材与生态技术的大发展,后者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一起成为生态建筑产生和发展的物质精神基础,进而对建筑设计由单一的个体形象设计向整体环境设计转变以及建筑审美由传统审美向生态审美转变产生 深远的影响。

2.1 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人类面临严峻生态危机时提出的一种对策“其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是前面提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领域的革新”而其所依赖的思想基础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西方以人为本的哲学观影响下“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营造了千篇 一律的“住人机器”。

的。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这一概念被赋予了新的诠释:其手段已不仅仅是种植植物第一文库网,而且包含了有的放矢地选择具有保健功效的生态建材。例如一种新型陶瓷复合材料可以通过波效应控制空气中的氧化还原电位,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而另一种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装饰材料,通过对其色彩和质感的拟自然处理(色彩上采用象牙白或浅豆绿,质感上采用木纹或石裂),使之在美化居室的同时,给人一种朴实亲切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活工作给人带来的压力,达到健康休闲的目的。生态建材的不断发展使全面绿化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新的突破,而这一突破将给建筑装饰领域带来新的变革,亦即从单独的美观实用转向卫生保健的多功能用途。

2 生态建筑与生态审美

如前所述,当代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作用,促进了生态建材与生态技术的大发展,后者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一起成为生态建筑产生和发展的物质精神基础,进而对建筑设计由单一的个体形象设计向整体环境设计转变以及建筑审美由传统审美向生态审美转变产生 深远的影响。

2.1 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人类面临严峻生态危机时提出的一种对策”其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是前面提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领域的革新“而其所依赖的思想基础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西方以人为本的哲学观影响下”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营造了千篇 一律的“住人机器”。

到了本世纪后期,当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的问题不断出现时,人类才意识到自己苦心经营的人工环境是非人性的、割离于历史的,致使建筑走到了十字路口。而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恰恰为建筑的未来走向提供了思想基础――从以人为中心转变到人与环境并重(这里的环境包含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遵循这一原则,人类在建筑活动中应当自问,自己的行为是否对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是否对地区的古老传统构成了威胁。具体而言,建筑行为已不仅包括了对材料、结构等物质因素的考虑,还包括了对历史、文脉等人文因素的关注。以此为出发点,生态建筑设计不仅涉及到采用生态建材、倡导生态技术等物质上的要求,还包括结合地域特色、创造人文环境等精神上的需求。

2.2 生态审美

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增长模式,使人与环境的关系重新定位,由此引发了建筑领域的一大变革(生态建筑理论体系的产生),进而推动了建筑审美由空间形式美向生态和谐美的转变。 传统的建筑审美讲究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注重体量,色彩,质感等视觉审美要素给人的心理感受,是一种外在的审美标准。而建筑的生态审美在注重外在美的同时,更加注重建筑的内涵。其特征有三。第一是生命美,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份子,建筑对生态环境的循环过程起促进而非破坏作用;第二是和谐美,人工与自然互惠共生,浑然一体。在这里和谐已不仅指视觉上的融洽,还包括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持续发展;第三是健康美,建筑依然服务于人,在实现与自然环境和谐

共生的前提下,建筑应当满足人类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可以说,生态审美是对传统审美的一种升华和扬弃,标志着人类对美的追求在建筑领域上一种高层次的回归。在现实中,符合这一审美标准的建筑创作并不多,但都以其鲜明的场所性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如以提出生物气候设计闻名的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的自宅。其中的弧形遮阳板和局部架空的二层平台是传统建筑坡顶与骑楼的缩影,它们在遮阳通风的同时又延续了当地的传统。

以上成功的实例对中国本土建筑师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设计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因素;同时,还要注重对传统建筑理论和经验的总结,中国传统建筑中诸如,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顺应天时地利的建筑布局、体现功能和形式有机统一的构造技术等都是值得思考与借鉴的。

建筑领域发生的上述一系列变革标志着该领域一个新时代――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在这一根本性转变到来之际,应当对历史做再一次的反思:过去被人们推崇的金壁辉煌的建筑物,如果以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为代价,那么它还美吗?发达国家的建筑标准是否是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追求的目标?他们的今天是否是我们的明天?无疑,新的机遇和挑战已经来临。

3 新机遇与新挑战

综上所述,经历了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到生态材料、生态技术直至生态审美等一系列变革之后,建筑产业将成为整个生态产业的一份子,而伴随着各产业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建筑设计的内涵也将更加广

泛和深远,这一切标志着人类认识和协调环境能力的提高。

落实到具体的建筑设计中,作为一名建筑师应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维持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持久性为目标,及时了解新的设计语言,同时应当注重对当地传统建筑的研究和总结,将其中的精华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去。如果建筑师能够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始终不渝地贯穿到未来的设计中,那么所谓“诗意的栖居”离我们将不再遥远。

篇4:环境生态论文

1汾河水库周边自然环境

1.1地形地貌

汾河水库周边水环境地貌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体,土石山区次之,还有少量河谷阶地区。

1.2河流水文

汾河水库入库水源主要由汾河干流及其一级支流岚河、涧河组成。

汾河由北而入,流经娄烦境内11.7km注入水库;岚河、涧河分别由北、西向流入水库。

汾河水库周围地表水主要为支沟小溪水、小泉水、客水及降水径流,区外客水主要为汾河和岚河,地表径流量变化较大,丰水年7785万m3,平水年6979万m3,枯水年仅2251万m3。

据统计,汾河水库上游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52亿m3。

地下水主要是潜水,广泛分布于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孔隙之中,出露于地表基岩的裂隙和山前沟口冲积、洪积物孔隙,储量较大,水位较高,水质良好,便于开发利用,是人畜吃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

1.3气候气象

水库周边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少雪。

据当地气象资料,年均气温7.9℃,极端最低气温-26.8℃(1985年12月8日),极端最高气温36.7℃(7月30日)。

年降水量426.2mm,主要分布于6-9月,占年降水量的75%。

年蒸发量1734.5mm。

无霜期140d左右。

全年的主导风向为SW,年均风速1.9m/s。

1.4土壤植被据资料,汾河水库周边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和草甸土,褐土主要分布于丘陵区,草甸土主要分布于库区河漫滩地及较大支沟的沟谷地带。

天然植被主要为黄蔷薇与长芒草、茭蒿、白羊草混生的灌草类型。

灌木主要有柠条、酸枣、沙棘等,分布于沟坡与地坎;乔木主要有杨树、柳树、榆树等,分布于村庄、道路旁;经济林主要有苹果、桃、李等,多分布于庭院及近村果园。

2汾河水库周边水土流失情况

据调查,汾河水库周边总土地面积565km2,水土流失面积423.75km2,占总面积的75%。

其中,轻度侵蚀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1.09%,中度侵蚀面积占28.57%,强烈侵蚀面积占41.46%,极强烈侵蚀面积占22.45%,剧烈侵蚀面积占6.43%。

根据《山西省土壤侵蚀类型分布图》,属黄土梁峁状丘陵低覆被极强烈侵蚀类型区。

随着1988年以来汾河上游一、二期水土流失集中连片治理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为6000t/km2左右。

3汾河水库周边水土保持现状

为保证汾河水库的水质清洁和防止泥沙淤积,1960年以来,娄烦县积极开展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特别是1988年实施一期治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治穷致富,拦沙保库治汾方针指导下,娄烦县围绕汾河水库库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共完成治理面积229km2,其中,机修梯田2957.6hm2,治滩造地1472.6hm2;营造乔木林10716.3hm2,

灌木林3749.1hm2,经济林185.4hm2,封禁治理3822.9hm2;修筑淤地坝38座,河坝14km,沟头防护工程2.5km。

在后实施的二期治汾期间,以小流域为单元和大户治理为主要模式,以“建精品、上档次、要效益为基本

思路,共建成初具规模的精品小流域8处,发展民营水土保持大户125户,关闭选矿企业121家,关闭尾矿库96座。

水土流失治理度由原来的26.7%提高到54.04%。

4汾河水库周边水环境生态修复措施

经过多年努力,汾河水库周边水环境区域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治理,但还存在较大差距。

今后应把“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作为主要方向。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是指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沟道基本保持自然生态状态,人类

活动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小流域。

采取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通过推广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经验,建设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和小型污水净化处理设施,控制入库泥沙和防止农田面源污染。

4.1综合治理措施

针对目前水土流失仍较为严重的实际,根据水库周边水环境区域发展农林牧综合生产的需要,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科学配置治理措施。

采取坡改梯和建涝池、水窖、截洪渠等小型蓄排水工程,使天然降雨径流得到就地拦蓄利用。

沟坡通过水平沟、鱼鳞坑整地,营造乔灌混交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以植被的有效覆盖控制坡面的水土流失。

沟道从上到下,从毛沟到干沟,从沟坡到沟底,因沟制宜,全面布置,层层设防,分类施治,通过修筑沟头

防护、淤地坝、谷坊、塘坝、排灌渠系工程等,形成蓄、引、淤、排、提相结合的沟道工程治理与开发体系,控制沟头前进、沟岸扩张和沟底下切。

4.2生态自然修复措施

在水库周边水环境区域的人口稀少区,设置围栏和封禁标志牌,实行封山禁牧。

对疏幼林采取补植措施等,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依靠生态环境系统本身的自我组织和自我调控能力恢复植被,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使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原有的生态功能。

篇5:环境生态论文

一、生态危机的价值体验性的出场逻辑及内在的特质

生态安全是人幸福生存的生命线,当代人在单向度追寻财富与发展中,遭遇到的是生态环境破坏、生镜丧失和

心灵生态失序的艰难发展困境,这种“发展困境与生存安全的时代境遇,充分彰显着当代人已经不可能把金钱财富以外的东西放在心上,人的高层次生存安全性被迫建立在流沙之上。

人类生活的生态危机成为直接制约人类一切高层次自我实现的瓶颈,呼唤生态治理就成为社会最具公共性价值的

文化理想,因为当代人已经在物的增殖和人的贬值中深刻地体验到人之生态生存的艰难性“,生态人的价值信念成为一个形而上学的符号。

人的现实生存状态就像巴赫的奏鸣曲:没着没落,漂浮如云,备受蹂躏,昏暗无光,尽管每个人一听这首奏鸣曲都马上觉得大受启发,其核心部分却是奥妙莫测的。

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时代发展目标和人文哲学形态的价值性异化体验方式,呈现了一种线性发展观和世界观,人已经忘记了自己与大自然密切相关、共生共荣的互生关系。

理性确定性之世界观主导的发展进步模式的普遍性展演,让人类成为世界的孤独存在者,人的自由自觉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

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效果,则完全被忽视了。

重视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彻底性地遮蔽了生态效益的可持续性发展价值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变得如此的严峻,日

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同人类精神心灵痼疾同步性出现,导致社会出现新的整体性状况:一边是现代性进步文化价值的真切体验,另一边是生态危机价值性的恶性体验。

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精神心灵生态危机、文化生态危机构成了人之生存安全性的公共性危机。

人之生存安全性的公共性危机的不断发展与变化让普通民众真实地体验到了一种社会公共性价值危机的现实存在,而生态危机则是社会公共危机的一个客观方面的显性呈现。

近一二年,“雾霾现象创下很多新的历史记录,居生活领域十大流行语之列,全国主要城市居然都有被雾霾严重笼罩的日子。

民众真切地体验到了生态性生存的危机,人之生态性存在成为人的一种价值实践奢望,因为人类正陷入一场深重的生态危机之中。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锐减,具体表现为森林滥耗、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土地占用、能源短缺、水资源紧张、粮食匮乏、物种消亡……。

二是环境污染,具体表现为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酸雨、酸雾、飘尘、有害气体和光化学烟雾、河流污染、海洋污染、土壤污染、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噪声污染。

三是人口激增,四是社会危机,具体表现为,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多发、刑事犯罪、道德堕落、精神空虚等。

这些显性的环境生态危机和隐性的心灵生态危机在社会场域中的并场出现,证明了人之单向度的占有人格的根本性缺陷,这种缺陷将把人类安全性生存引向一个生态危机价值体验的逻辑结构之中。

在此种结构之中“,控制自然的观念导致了生态危机,也在危机的价值体验中成为化解危机的合理观念之一,这种

逻辑的背反成为常见的观念出场逻辑,因为任何观念都难以全面地深刻洞见现实生态危机本身,在莱易斯看来,控制自然

的观念不仅造成对自然的控制,是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更可怕的是它也带来了对人的控制。

它把全部自然(包括人的自然)作为满足人的不可满足的欲望的材料来加以理解和占用,直接造成了“生产无限地扩张,也导致“评价它的成果对于人的价值的一切合理标准却遭到了破坏。

生态危机在物质需要而发展生产和人之消费逻辑中成就了自身的多重特质,一是现代性社会以科学理性、发展进步建立自

己的社会价值观时,追求数量消费为根本目的.的生活方式就成为其衡量幸福与否的尺度,“消费满足的幸福价值观一直占据着工业文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二是生态危机空间向心灵空间的挪移,导致生态危机更具有文化公共性危机的特质。

这种认知逻辑的转换直接引出的是一个心灵生态的危机现象,心灵生态的危机让人的心灵空间呈现出一种无序化的存在结构。

三是生态危机存在总是在人的心灵或心智逻辑运演中呈现出特有的行为序列,这种行为序列建构了心灵的异化集合逻辑。

二、生存的环境生态与生存的心灵生态:生态治理的生存安全性逻辑的交互维度

生态治理的生存安全性逻辑,是自身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观和价值观的深层领悟与转向的结果。

卡普拉认为:“新范式可以被称为一种整体论世界观,它强调整体而非部分。

深层生态运动却已看到,生态平衡要求我们对人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角色的认识,来一个深刻的变化。

简言之,它将要求一种新的哲学和宗教基础。

新的哲学的出场的基础就是要在现实理论的实践中运用治理思维,寻求多元共生之文化存在的优化证成逻辑。

“治理一词是20世纪90年代流行起来的,和“全球化一样富有弹性,可以被不同立场、不同语境接受。

“治理是在全球化和现代性背景下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中的,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和现代性所导致的复杂场景,传统的统治已经根本不能适应多元文化主体的国家和社会的根本性诉求。

“治理是作为一种前景光明的现代化运动所出现的新的公共性观念形态,成为经济、政治、社会管理、国际关系等领域一个聚焦性理念和话语。

治理理念的出场正是对现代性所造就的权力世界的全新性、多样性、多中心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一种积极的回应,治理

在哲学上本质是一种差异共在基础之上的文化公共性视域中的多元、共生逻辑的理性选择与优化证成。

“治理并非是由某一个人提出的理念,也不是某个专门学科的理念,而是一种集体产物,或多或少带有协商和混杂的特征。

治理的最初(或再次)出现也是多极的(或多领域的),这一点和它的研究对象———决策过程———是一样的,治理产生的多

极性正是对复杂化和复杂性一种自我适应和集体决策逻辑的优化关系的选择。

治理在加速了复合现代性中之前参考物的衰亡过程中,也作为新的参考物确立起来。

生存的环境生态与生存的心灵生态是生态治理的生存安全性逻辑的交互存在的不同纬度。

人之生存的环境生态与心灵生态是共生、共存、共进的意义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破坏自然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自己的身体和

篇6:地理生态论文

地理生态论文

摘 要:生态式教学充分贯彻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念,符合高中地理的学科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能力、弘扬人文科学精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构建高中地理生态式课堂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 生态式课堂 构建策略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态失衡问题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对稳定。生态失衡是指外来干扰超越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能恢复到原有状态。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是由课堂环境、教师、学生和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社会舆论、高考制度等)构成的。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生态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行的考核机制的偏向高考,导致学校系统的能量流、信息流失衡,导致高中地理教师生态群自我效能感偏低;二是由于当前社会中或多或少存在“重理工而轻文”的思想,地理学科夹在文理科之间,无法成为高中学科中的主角,地位在无形中降低,外部环境的变化势必引起地理课堂这个微观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三是高中地理课堂的内部生态失衡,这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教师过多以教材为中心,教法不适当,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差异。由于高中生即将面临高考,有的教师会片面追求教学效率,这样就压缩了学生成长的空间,由此带来的还有师生关系的异化。

二、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的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地理课堂成为促进师生生态主体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一要协调师生生态主体和课堂生态环境的关系,营造舒适的精神氛围;二要协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三是提高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倡导多样性的教学风格。

(二)整体性原则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坚持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性的统一,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整体发展。首先,地理课程的目标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制定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地理课堂中的诸生态因子协调、调动起来,使之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三)生成性原则

地理知识不是刻板呆滞的,而是动态的,地理课堂中教师要贯彻生成性原则,及时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与学生的周围事物相联系,动态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还要加强教育学之间的交往、互动。比如在学习天气系统和地貌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当地的气候、地貌相结合,启发学生多发言,不断生成新的知识。

三、构建高中地理生态课堂的策略

(一)注重地理教学的有机整体性

地理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地理书本中个章节的内容也不是独立的,而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制定教学目标,还要注重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构建开放的知识和开放的课堂,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竞相迸发。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摒弃单一的讲授法,将小组讨论、社会调查等新型的教学方法和讲授法相结合。比如在教学“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不良影响,并让学生就自己的看法进行调查、收集资料,最后相互讨论。

(二)创造积极的课堂生态环境

积极的课堂生态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学习环境,构建良好的精神环境就需要教师在地理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地理资源信息流,让学生感受地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开辟积极向上的课堂生态心理空间。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求教师关注地理课堂情境的动态生成,避免僵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迁移情境,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交流,构建生态式课堂。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高中地理生态课堂的'关键一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是维持生态课堂的基础。教师要明确自己主导者的地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对话,充分利用教育机智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动态交流。比如在学生“城市化问题”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这块内容分成“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几块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发组成探究小组,就本组选择的内容收集资料、分析数据等,然后各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交流、相互评价,这样就能充分发挥生态群体的动力效应,促进生态课堂的构建。

三、结语

地理生态式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协调课堂上的诸多生态因素,不可顾此失彼,营造和谐舒适的课堂氛围,创造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师生身心的共同、持续进步,营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学习气氛。

参考文献:

[1]谭成权.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新探[J].新课程学习(下),(3).

[2]刘猛.对高中地理新课改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师教育),(01).

[3]吴作诚.谈高中地理课的预习――高效地理课堂的基石[J].中学教学参考,2011(15).

[4]秦风洲.浅析高中地理课堂“学案”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师,(S2).

[5]崔桂兰.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要“四注重”[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10).

[6]吴庆峰.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疑[J].华章,(9).

篇7:森林生态论文

1森林生态环境监测评析方法

天然林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向人类社会提供木材资源、薪材资源和林副产品,同时也能向人类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涵养水源、改良土壤、保护水土、改善小气候等多种生态环境效益。

指数评价方法是自身及其指数评价系统,选择评价指标和标准时,既要体现天然林自身的结构和发展规律,还要体现生态、经济、社会环境的保护、增益和调节功能。

同时还要考验评价指标的社会服务功能,因此,评价指标必须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系统性。

2森林生态综合效益监测评析

天然林生态效益的主要计量类型可分为涵养水源效益、水土保持效益、改良土壤效益、改善气候效益、改善大气质量效益、生物多样性效益、森林资源与生物产量。

计量方法有直接经济收益计量评价和生态效益计量评价,主要涉及到如下森林生态效益作用。

2.1生态环境的保健作用

牡丹江地区有多处旅游胜地,如镜泊湖、海林影视城、位于柴河局内的东北小九塞和莲花湖水电站、雪乡、兴凯湖湿地等。

当二氧化碳含量由原来的0.04%增加到0.05%—0.07%时,就会使人感到很不舒服,甚至呼吸困难,当浓度超过0.4%时,人就会呕吐,达到1%时人类就无法生存。

据研究,1hm2森林每年能吸收氯气43kg、二氧化碳1000kg、二氧化硫730kg,并释放氧气731kg、一昼夜可分泌出30—60kg的杀菌素,完全能清除一个中等城市空气中的各种细菌。

所以森林被称为天然大氧吧。

森林产生的负氧离子,及分泌的树脂能保持人体生物电场的平衡,改善植物神经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机能。

由于负氧离子具有预防治疗疾病和强身健体的奇效,被称为空气中的多维素,对患有气喘、慢性支气管炎、偏头痛、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人有神奇的治疗保健作用。

另外森林中还生长着许多的山珍野味,这些无农药、化肥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是膳食养生的佳品。

2.2改良土壤和涵养水源作用

森林植被形成的立体空间是多层的,层层阻止和减轻自然降水对土壤的冲击,植物庞大的根系具有很强的固土能力。

林地内只要有1cm厚枯枝落叶层,就可以把地表径流减低到四分之一以下,泥沙量减少93%,有林林区比无林林区集水量多80%,每公顷林地年

平均持水量达m3;林内的`枯死落叶及根系分解的有机质可增加土壤的氮、磷、钾及一些微量元素,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还可改善调节土壤

结构,调节小气候、减轻水旱灾害、调解温湿度、增加降水量、减少蒸发量、蓄水保墒等作用,能有效避免和减少旱灾和山洪,降水可增加7.6%,蒸发量可减少9%。

森林调解气候效益最低使农业增收幅度提高10%。

2.3提高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巩固社会稳定发挥作用

牡丹江林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奇特的火山保护区及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内涵,是环保生态教育的大课堂,丰富的动植物群落

展现了生物多样性,自然环境优美,为社会各界休闲度假提供了理想场所,可促使民众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由被动参与变成主动参与保护

生态环境的风尚,对激发群众热爱自然的热情,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保护生态安全、稳定社会起到保障作用,对于维护生态

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结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4森林生态旅游效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通过旅游业的开发,将给周边地区经济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特别是名胜景区镜泊湖、东北小九塞、海林影视城等不但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质

量,也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善农、林、牧业生产经营,增加周边无业人员就业问题,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森林旅游业直接就业1人,将给社会提供5人就业机会,世界上每9个就业机会中就有1个是由旅游创造的,森林生态旅游每收入1元,将给国家经济相关产业带来5-7元的增值效益。

生态旅游是朝阳产业,其旅游人数和收入以较大幅度逐年上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篇8:森林生态论文

1林区基本状况

1.1自然资源概况

海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行政区面积8814km2,辖8镇1乡、123个行政村。

地处北纬44°02'~45°38',东经128°03'~129°57',地貌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境内有林地面积6381km2,森林覆盖率72.4%。

活立木蓄积量6000多万m3,占黑龙江省总蓄积量的12.6%。

林木树种繁多,有红松、水曲柳、柞树、黑桦等针阔叶树种约20科120多种。

现存虎、鹿、貂、熊、榛鸡、雉、野猪等野生动物130多种。

水资源充沛,有大小河流144条,年水资源总量43.39亿m3,水能蕴藏量达500万kw。

境内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20余座,风速在8米/秒以上,风能蕴藏量达10万kw。

矿产资源富集,有金、铁、水晶、白云岩等金属、非金属矿藏34种。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人文景观众多,文化底蕴丰厚,拥有世界最大的东北虎饲养繁育中心、世界漂流组织认定的AA级海浪河漂流、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东北最大的人工水体———莲花湖。

1.2地方国有林区概况

海林市林业局局机关内设12个职能科室,下设7个国有林场、1个苗圃和5个木材检查站,全局现有在册职工1108人。

全市地方国有林区经营总面积为44283hm2,森林总蓄积204万m3。

林业用地面积为43965hm2,其中,有林地面积33006hm2,疏林地33hm2,灌木林地10hm2,未成林造林地249hm2,无立木林地209hm2,宜林地221hm2,苗圃9hm2,辅助生产林地10228hm2。

2林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生态保护问题

2.1.1生态系统退化

一是生物多样性降低。

乱捕滥猎、过度采挖珍贵草药、森林的“收割式砍伐、过度放牧和大气、水、土壤的污染等,使生物种类大大地减少,部分物种将有灭绝的危险。

二是生产力下降。

植被破坏导致植物量减少,对太阳能的利用减弱,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净初级生产力下降,次级生产降低,即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的数量大大减少。

动植物的生物量显著降低,导致整体生产力下降。

三是食物链、食物网简单化。

食物链缩短、部分链断裂和解环,单链营养关系增多,种间共生、附生关系减弱,甚至消失。

这样使系统稳定的食物网变得简单化、破碎化,系统会越来越不稳定。

四是生物利用和改造环境能力弱化,功能衰退。

植被的减少,会直接导致植物固定、保护、改良土壤及养分能力弱化;调节气候能力削弱;水分维持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增加,引起土壤退化;

防风、固沙能力弱化;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能力弱化;美化环境等文化环境价值降低或丧失。

五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出现危机和障碍。

由于系统退化,食物链、食物网简单化,使得生物循环的周转时间变短,周转率降低,因而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弱,能量流动受阻,大量的营养元素滞留在环境中,系统能量损失增多。

2.1.2灾害发生情况

由于森林资源的锐减和生态功能的失调,导致气候、水文等生态因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90年代以来,年林地蓄水量由70年代的21亿m3下降到15.6亿m3。

目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6.8万hm2,形成侵蚀沟1251条,每年剥失表土2-3mm;江河含沙量剧增,由60年代的0.6kg/m3,

增加到1.7kg/m3,年流失总量177万t,当年清彻见底的牡丹江江水已成为混浊水流。

2.1.3水土流失情况

在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680km2中,亟待治理的面积近580km2。

山坡上部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66.2t•km-2•a-1,山坡中部为1907.3t•km-2•a-1,山坡下部为1308.5t•km-2•a-1。

水土流失现象导致土地退化,耕地遭到毁坏;江河湖库淤积,洪涝灾害加剧;同时,生态系统调节功能不断削弱,生存环境逐步恶化,对辖区内生活的人们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随着水土流失的加剧,土层有效持水量降低、热量状况变劣,裸露土地温度升高,土壤调节水分的功能也随之下降,影响水资源利用,进而导致水旱灾害加剧。

2.2森林资源问题

一是森林分布不均,全市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和中部丘陵山区,而牡丹江、海浪河流域等生态脆弱地段的森林

资源很少;二是可采资源少,全市地方林业林木绝大部分是生长在高山陡坡、江河两岸、湖库周围,主要发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

作用;三是林分结构不合理,全市地方森林中,幼、中龄林比重大,面积26048hm2,占78.9%,近、成、过熟林面积6958hm2,仅占21.1%,且多为多代萌生的柞树林。

2.3林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传统的经营体制制约了地方国有林区产业发展。

林区经营始终以消耗资源求发展,新的林区支柱产业还没有形成。

二是地方林区经营管理水平粗放,集约化程度不高。

木材深加工、采伐剩余物利用、冠下经济及林业养殖产业还没有形成,资源浪费较大。

三是林业高新技术推广少,技术型人才短缺。

四是替代产业少,新的财源没有形成。

3生态保护措施

3.1调减森林采伐量

规划在“十二五期间,采伐量由“十一五期间的2.05万m3下降到1.23万m3,下降40%,林木产量由“十一五期间的1.11万m3下降到0.61万m3,下降了45%。

规划在“十三五期间,采伐量下降到0.72万m3,下降了65%,林木产量下降到0.33万m3,下降了70%。

加大中幼林抚育力度,同时对生态公益林停止主伐。

3.2森林管护和保护

划定管护责任区,配备专人管护。

划定管护责任区300个,配备专职管护人员300人,其中,生态公益林管护人员240人,商品林管护人员60人。

强化森林防火监管。

在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林区野外用火,在林区设置防火设施;发生森林火灾,立即组织当地军民和有关部门扑救;分区分片组

建专业防火队伍,完善防火设施设备建设,提高防火机构和防火队伍应急和作战能力。

完善病虫害防治监测体系。

每年按照春秋两季及时组织开展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随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制定病虫害预警预报制度和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预案,完善病虫害防治监测体系建设。

3.3森林资源培育

在-规划人工造林356hm2。

中幼龄抚育面积7400hm2,其中透光抚育面积3000hm2,生长抚育面积4400hm2。

低质低效林改造500hm2。

3.4退耕还林

全市地方国有林区现有耕地450hm2,其中,15°以上的坡耕地150hm2,对超过25°以上的耕地及易造成水土流失的耕地及时退耕

还林,保护生态环境,总计退耕还林93hm2,规划在2010-全部完成造林任务。

3.5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与恢复

建立黑龙江莲花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新建保护管理占3个,保护管理点6个,实施封山育林2300hm2,新建防护林带30km。

对林场的现有340hm2湿地(沼泽地)采取保护措施,增加涵养水源的功能。

3.6林区替代能源建设

规划完成装机2万kw的风电厂建设。

建立生物质固化站7个。

4经济转型路径

4.1生态型林业

4.1.1加大森林资源的培育力度

在规划期(2010—20)完成人工造林449hm2,森林抚育7400hm2,低质低效林改造500hm2。

篇9:网络生态论文

一、关于人脉和人际关系的相关论述

人脉,顾名思义,即人际关系所组成的网络。

《现代汉语词典》对人脉的解释为:“人各方面的社会关系。

有的学者根据人脉的来源或形成过程,也就是人的社会关系从哪里获得,将人脉分为六类:血缘人脉、地缘人脉、学缘人脉、事缘人脉、客缘人脉、随缘人脉等。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为了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关系的总和,简单地说就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各种关系。

根据人际关系在满足人们需求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把人际关系简单地分为情感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

情感性关系主要满足人们在情感方面(如关爱、温暖、安全感和归属感等)的需求。

而工具性关系主要满足人们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是个人因某种需要或目的与不很关联的他人所建立的某种时效性关系。

无论是情感性关系,还是工具性关系,它们都是个人正常、健康、全面发展所必需的。

另有学者认为,人际关系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三种,它们分别是:权力依附型的人际关系,有人可以据此结成“权力网。

利益相关型的人际关系,有人可以据此结成“专业网。

情感交融型的人际关系,有人可以据此结成“人缘网。

前两种人际关系主要受理性逻辑支配,维系这两种关系的主要因素是披着情感“外衣的权谋和利益。

最后一种人际关系主要受“情绪逻辑支配,维系这种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人格认同。

二、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认知的问卷调查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基于上述人际关系类型,结合大学生实际生活、学习等情况,我们设计了与大学生相关的21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试图通过调查得出现代大学生心目中应该重视和建立的人际关系网络。

考虑到当今社会中所谓的“拼爹观念盛行,我们在问卷中先预设了三个关于“拼爹的问题,用以考察大学生对该问题的相关态度。

经过前测和优化,人脉关系被调整为23种,每个问题设计了6个选项: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说不清。

最后收集了答卷大学生的个人相关信息,包括:性别、来源地、年级、是否做过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驻新乡五所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调查总体。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首先结合各自院校的特色选定了各具代表性的共40个专业,然后从每个专业中任意选择一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平均每个专业分配25份问卷,要求按照男女生比例来发放。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3份。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1.对预设问题的调查结果解读

问题一:有人认为现在是个“拼爹时代,你认为?该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考察大学生对社会现状的认识。

从结果来看,认可(36.8%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正确和“正确)明显高于否定(21.5%的学生选择了“不正确和“很不正确)的认识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高达41.6%的学生选择了“说不清。

问题二:“拼爹时代中的“爹你认为是(可多选)。

对于“拼爹时代所谓的“爹,“用得上的关系户认可度(36.7%)最高,然后是多选“有钱人、有权人、用得上的关系户(26.4%)。

或许大家觉得“有钱人、“有权人可以是“用得上的关系户,但后者不一定都是前者,只要对自己有用,就应该受到重视。

问题三:与我无关,主要还得靠自己。

该选项意在考察学生对将来步入社会工作与生活时的一种态度取向。

结果显示,作为相对高素质的大学生,被调查学生在靠自己发展方面的肯定性取向上占有绝对大的比例(68.2%)。

说明关系固然重要,但也不是人人都有关系,或者即使有关系也不一定能用上,真正有用的还是自己。

同时四分之一强(25.9%)的学生选择“说不清,说明大家对当前个人决定自己前途的能量方面不再充分自信,处于矛盾之中。

2.对各种人际关系重要性调查结果的分析

我们将问卷中的问题按照“重要与“非常重要选项选择结果合并解释为“相对重要,然后合并“不重要与“最不重要选项解释为“相对不重要。

通过对比发现,排列前6位的人脉关系竟然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在大学生心目中这些人脉关系的相对重要性与相对不重要性是非常稳定的。

后面的人脉关系相对有些错位,但相差也不是非常明显,基本上都在相邻或隔一个位置的顺序上出现,说明大学生对这些人脉关系的重要性与不重要性有细微的分歧,但总体处于稳定状态。

因此,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尝试着将大学生心目中的人脉关系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包括“家人、“同学中的交心朋友、“舍友、“有知识的亲戚、“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上大学前的同学6种人脉,认为相对重要的超过了六成人数。

与预料一致,家人无论如何也应该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支撑力量,不管是在哪个领域,说明最直接的血亲浓情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无以替代。

各选项中,“说不清1人,“很不重要3人,“不重要8人,“一般64人,这相对于153人的“重要和734人的“非常重要显然不成比例。

选择前者的学生更多的可能是出于对自我顽强奋斗非常看重,或者有些个人的原因在里面。

“交心朋友位居“家人之后占第二位,证明了学生对于这种纯粹友情的珍视和对这种关系之于自己重要性的高度认可。

“舍友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上过大学的人都有体会。

除了家人,还会有谁能够和自己同屋共眠3~5年?所以这种感情是永远难以割舍掉的。

可能因为调查对象是大学生的缘故,大家对“有知识的亲戚的信赖程度之高有些出乎预料,彰显了学生对知识重要性的认可与依赖。

尽管当前社会现实日益证明“知识改变命运越来越不靠谱,但相对于当前日益异化的社会来说,知识的力量永远是正作用。

金钱和权力只能给予你一时的帮助,而有知识的人对一个人的指导、示范或塑造作用影响的是人的一生。

“共同爱好是大学生走到一起寻找快乐的最直接的因素。

一起运动、郊游、看球赛、打游戏、去图书馆等等,这些爱好为彼此之间的大学生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很多值得回忆的精彩瞬间。

此类朋友的重要性也得到多数学生的认可。

作为曾经在一个“战壕内艰苦奋战的“战友,53.2%的学生依然惦记自己原来的同学,认为比较重要。

这里面其实包括了发小(问卷后面的列举中很多人列出)、小学、初高中同学。

这份感情的确值得珍视。

第二大类以相对重要性比例在半数(班主任或班级导师为49.6%,这里视作半数)及以上、六成以下为标准,包括“专业

课老师、“有权的亲戚、“上大学前的老师、“恋人的家属、“班主任或班级导师5种人脉。

作为专业课老师,我们在看到结果之前真不知道自己会在学生心目中获得什么样的一个地位,真的有些不安。

当前社会外在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强,能坐冷板凳的人实在太少了。

结果还算令人欣慰,近六成(59.3%)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相对重要,一来说明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很看重,二来也说明学生比较认可专业课教师的授课等相关能力水平。

鉴于当前中国社会的现状和历史发展过程中权贵思想的根深蒂固,“有权的亲戚得到大学生的重视绝对无可厚非。

众多的“萝卜招聘现象无不强烈昭示着现代社会依然是有权人的天下。

上大学前的学习生涯在中国是一个极为艰辛的历程,学生们由几乎一无所知经过老师们的不断灌输,掌握了考上大学的基本知识,其中很多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恋人家属选项是前测结束后增加的,数据(51.1%)显示其重要性深得大学生的认可。

现在高校中的“班主任或班级导师,通常由专业课老师担任,主要负责学生们专业学习方面的事情,基本上是个虚职,没有什么实质性利益。

但这样往往容易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畅快和有效率,很多老师还是非常负责地去履行自己的导师职责的。

所以调查结果(49.6%)显示该角色的认可度比较好。

第三大类以30%~50%的重要性比例为标准,包括了“辅导员、“有钱的亲戚、“邻里、“老乡校友、“院系领导、“大学其他同学、“院系干部中的朋友7种人脉。

“辅导员的角色在当前的高校当中日益重要和奇特,学生除了学习之外的所有内容都必须和辅导员相联系,甚至学习也受其很大的影响,为之“翘课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结果显示认为相对重要的占了相对多数(44.2%),选择一般的占了35.6%。

在将来的社会中生存,得到“有钱的亲戚的支持和帮助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

43.9%的人选择了“一般,41.5%的人选择了“重要和“非常重要,说明在大学生的心目中,金钱的力量在考验着大家的生存观念。

只有10.9%的学生选择了“很不重要和“不重要,且后者比例占到了9%。

中国是一个乡土气息非常浓厚的差序格局的社会,“邻里之间的关系曾经那么亲切与和谐。

然而现在社会的转型使得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部分异化,尤其对城市社区里生活的学生来说,邻居之间的陌生是正常的事情。

但对于更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邻里关系依然具有很多美好的记忆,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

“老乡这个词曾经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词汇,老乡彼此之间的照顾感觉很贴心。

随着大规模的扩招,大学内老乡的规模越来越大,彼此间的感情和关系就显得淡漠起来。

45.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

但也有30.8%的人选择了“重要,地缘因素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

“院系领导之于大学生的重要性,从结果来看,36.1%的学生选择了肯定的一面,低于认为“一般(39.6)的学生比例。

事实上,从培养和就业的角度,院系领导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主要从课程设置和就业推荐等方面显示出来,不过学生似乎觉得影响不直接。

除去交心朋友,大学中的其他同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明显降低,高达52.1%的学生认为其对自己将来的发展重要性一般。

学生会干部似乎是积累人脉的很好的圈子,然而有近半数(47.9%)的同学认为这种关系对自己的重要性一般。

但从“重要(28.7%)与“不重要(10.8%)的对比来看,还是更多的人选择了前者,证明可用之处还是有的。

最后是第四大类,重要性认可比例在30%以下。

包括“公共课老师、“加入社团的朋友、“打工或实习中结识的朋友、“普通朋友、“经常交往的网友5种人脉关系。

“公共课老师的地位基本上可以认为不会太好,事实证明也不算很差,至少选择相对重要的学生比例(26.7%)超过了认为相对不重要的学生比例(20.4%)。

另外还有5.2%的学生处于纠结状态,表示“说不清,近半的学生(47.6%)选择了“一般。

这里面的原因不应该单单归结为教师的问题,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等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评价的重要方面。

大学生社团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群体,相关的文章也很多。

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加入社团的朋友的重要性认可度一般(51.5%),或许很多人进到社团之中更多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相关能力,而对于结交朋友的作用看得相对较淡。

篇10: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摘 要:生态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生态社会的最基本标志,具体表现为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基本内容,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论文关键词:生态社会;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最高台阶,生态文明社会(可简称生态社会)是我们人类尚未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积极开展生态社会研究,弄清其特征标志,有助于推进生态社会建设。

总体上说,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生态文明。具体而言,生态社会的基本标志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

在工业社会,市场原则被证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市场失效的现象日益严重。作为由工业社会进化升华而来的生态文明社会,一方面还须借助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优胜劣汰等市场资源配置原则,另一方面必须增加生态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化解市场配置原则下市场失效的问题。

生态文明社会资源配置生态原则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五项:

1. 生态平衡原则。资源配置的生态平衡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行的稳定状态,至少不剥夺生态系统应对外来干扰进行自我调节恢复原初稳定状态的能力。依据生态平衡原则进行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巩固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自然生态平衡条件下能够达到生态产出的最优化,但常常不是经济产出的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 环境安全原则。资源配置的环境安全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系统的相对稳定与协调,至少不剥夺自然环境系统应对外来干扰冲击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这里的自然环境系统主要是指人工生态系统,也包括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如农地、森林、牧场、工厂、村落、城镇等次生环境,涉及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全球气候等,实施环境安全原则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促进经济效率提升、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与环境退化问题、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3. 资源节约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符合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要求,做到不可再生资源的节俭节制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使用。实行资源节约原则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冲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的资源节约立足于生态平衡环境安全,经济意义的资源节约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增加,两者既相契合又有矛盾,生态文明社会强调前者的前提地位。

4. 协调进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互惠共赢。落实协调进化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进化的本质要求。

5. 永续发展原则。永续发展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需要,又能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长远协调和谐、发展进化的要求。贯彻永续发展原则,有利于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日益严重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

生态生产是指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冲击所进行的生产,其成果即生态产品一般以生态平衡的恢复与维持、自然环境的改善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维护与增加、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消除等形式呈现。在社会生产方面,生态文明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显著不同,在于除了依然存在规模庞大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生产以外,生态产品生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构成对生态平衡的巨大冲击、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严重威胁,必须通过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增加生态产品生产加以补偿。

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生产的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生态产品在社会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物质产品,它通过对物质资料的加工制作形成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要;一类是服务产品,它借助物质资料手段提供各类服务,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服务需要;再一类就是生态产品,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保养形成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前两类产品生产都建立在人类对大自然索取的基础上,随着索取强度的提高必须要有适当的方式途径进行回馈补偿,生态产品生产正是人类回报补偿大自然的最佳途径,正因此,在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品成为社会产品中具有特殊功能作用、无法替代、不可缺少的基本产品,其规模、种类也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而相应扩张。

2. 生态产业成为社会最基础的前提产业。社会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社会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在生态文明社会除了传统的或经过生态化改造的一、二、三次产业以外,生态产业将成为社会的基础性、前提性和标志性产业。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为产业目标的专门产业,内部又包含污染治理业和生态资源培育维护业两大产业,前者专司污染减排和受污染环境治理之职,后者专指修复、维护和培育生态资源,促进地球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

三、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环境友好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或者不至于恶化资源供求关系和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绿色消费有以下显著特点:

1. 绿色消费是一种减量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注重减少资源消耗量,放弃传统消费大量消耗资源、追求最大限度物欲满足的奢靡倾向

和极端做法,转而采用适度消费以谋求足够程度的满足和多方面的满足。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强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通过减少浪费、减少资源消耗、循环式消费及废弃物的再消费以及消费排泄物向社会排泄物处理业集中,减少消费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量,不让消费排泄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

2. 绿色消费是一种综合效用型消费。绿色消费效用由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宏观效用、长期效用等多种效用构成。其中,直接效用包括人们消费产品和服务获得的特定需求满足,因采用循环消费、再消费、减量消费方式节约消费成本获得的收益需求满足,因采用绿色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贡献而获得的心理满足;生态环境因绿色消费方式而直接得到的维护、改善(如人们化废为宝,对废弃物的消费直接减轻了环境压力;人们参与植树种草治沙等体验性休闲、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直接效用是人们采用绿色消费方式的主要动力。间接效用主要指绿色消费方式因节约资源、减少排放而最终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它与某一项具体的绿色消费行为并不直接挂钩、对应,具有一定的曲折性、隐蔽性。宏观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积极效用是由众多的绿色消费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个人、某一次、某一项、某一局部的绿色消费仅产生有限的积极效用,但要取得积极的宏观效用必须从自己、从局部、从现在做起。长期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效用除直接效用以外,其他效用的取得往往要经过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绿色消费的效用也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绿色消费的综合效用,是人们从理性高度选择绿色消费方式的原因。

3. 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为当代人的后续消费预留资源,也为后代的消费预留资源,有利于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绿色消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对绿色产品的追求,促进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的营造和生态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可持续消费提供生态环境基础。这些特点说明,绿色消费符合生态文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能够兼顾人类福利水平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要求。也正因此,在生态社会绿色消费能够取代传统消费方式,成为社会的主体消费方式。

四、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

工业社会,人们按照市场法则和经济法制行事,经济利益是决定人们言行的内在动力,在经济规律这根看不见的指挥棒的指挥下,人们在经济法制划定的界线内从事生产经营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而在生态文明社会,人们不仅从事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的生产消费,还要从事生态产品的生产消费;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和经济价值,还要追求生态利益和生态价值。因此,人们的社会活动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经济法制,也必须同时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而且应该更加强调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目前人们制订的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都是立足工业社会,从传统经济社会的视野出发,依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这些法律规范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还无法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理念的精神,无法完全适应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更高要求。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我国),为加快追赶步伐,环境保护往往要向经济发展让步,导致生态法制常常形同虚设。

作为生态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法制至少具有如下四方面特征:

1. 以巩固、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法制建设跳出传统工业社会窠臼,立足生态文明社会来进行,从而遵循全新的指导思想,设定全新的建设目标,确立全新的法制原则,建立相应的内容框架。

2. 很好体现生态规律的基本要求。体现生态规律要求是生态法制建设的核心,只有充分体现生态规律要求,生态法制才能很好反映其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发挥促进生态平衡、推动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3. 努力借助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规律仍然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导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生态法制建设不仅不排斥经济规律的作用,还必须努力注意与经济规律的协同契合,借助经济利益的推动促进生态法制的落实。在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出现矛盾的情况下,从有利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出发,寻求合理的立法司法平衡点。

4. 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原则。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贯彻生态和谐原则,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人与自然两者不能偏废。因此在生态法制建设中要防止出现两个偏向,一个是片面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另一个是极端生态主义倾向,做到以人为本,兼顾双方。

五、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生态意识是指人们了解生态规律、尊重生态价值、努力追求生态平衡、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认识状态和思想倾向,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它是人们自觉开展环境友好活动、采取维护生态平衡行动的内在动力。工业社会经济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观念,人们围绕经济利益这个核心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经济效益成为衡量经济活动乃至其他社会活动成败得失的主要标准,最终导致工业社会的畸形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在对工业社会扬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社会发展阶段,也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社会观念,用以指导人们的言行。作为社会主流观念,生态意识不仅受到社会舆论大力推崇,也受到政府、公民、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方的充分认可肯定,还是各类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成员的行动指针,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体现生态社会文化特征的核心理念之一。

生态意识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认识层面,具有对自然生态、生态平衡、环境安全、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自然生态及其价值的尊重,对生态规律、生态机制的认识和掌握。

二是行动层面,对生态价值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内化为推动人们采取环境友好行为的动力,人们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看作是一种崇高的行为,不惜付出某种代价去付诸实施。高水平的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仅有认识没有行动,说明认识难免肤浅;仅有行动没有认识,很难保证行动的自觉和持久。

根据上述五方面标志的全面、显著程度,可以将生态文明社会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如生态社会初级阶段、生态社会中级阶段、生态社会成熟阶段或高级阶段等。

篇11:金融生态文献论文

金融生态文献论文

金融生态文献论文【1】

摘 要:目前关于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的论述较多,但有关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不清晰。

为此,本文首先对前沿学者有关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界进行梳理,使得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更加清晰,然后从金融生态评价体系、金融生态评价方法、金融生态评价未来的改进方向等方面进行梳理,为未来研究者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研究参考,最后是分析国内有关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研究的一些成功和不足之处,以供未来各级政府、金融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进行金融生态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生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一、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

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助于整个金融系统的快速、高效发展,高效运行的金融体系反过来又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因此,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要提升其竞争力,就得有一个运转良好的金融系统,要有这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就必须重视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关于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早在白钦先就已提出,但是,直到,周小川才首次把生态学引入金融学,并且系统而较为深入地分析了金融生态问题。

自此以后,有关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论述大量涌现。

(一)金融生态

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二者并不等价。

金融生态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动态平衡系统,它不但包括金融生态环境,而且还包括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调节等。

徐诺金指出,金融生态是金融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金融组织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其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的长期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李扬等(2005)认为,金融体系的运行不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基本要素,还包括这些要素的自身构成及其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金融生态系统的影响,它是由这些要素以及要素变化所形成的一个动态平衡系统。

(二)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则主要从金融外部运行机制、金融基础条件等方面来探讨改善金融生态的相关运作机理。

白钦先()最早阐述了金融生态环境,他认为金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开发利用过程和效率状态则构成一国经济的金融生态环境。

同时,还阐述了维持保护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作用,得出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金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为前提。

周小川()认为金融生态指的主要不是金融机构的内部运作,而是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即金融生态环境。

他认为金融生态就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环境以及这些环境的改善。

徐诺金(2005)认为,金融生态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由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构成,软环境由社会习俗、文化传统等构成,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对金融生态主体的行为及运行情况有重大影响。

二、影响金融生态的主要因素及评价体系

毫无疑问,不同金融发展水平的地区,其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不一样,由此构成的评价体系也各不相同,以下就影响金融生态的主要因素和评价体系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讨论。

(一)影响因素

就金融生态的影响因素而论,金融生态环境观的学者多从造成不同区域金融生态巨大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从中寻找改善的关键要素。

如李扬、王国刚(2005)、徐小林(2005)、钟敏(2005)、湖南大学金融管理研究中心()等几乎都从法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金融机构独立性、信用体系和文化等几个方面研究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认为这些因素是造成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

中国人民银行德阳中心支行()认为金融生态环境的条件状况、金融主体的形态状况、金融生态关系的互动状况等是影响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其中金融生态的条件状况包括经济、法制与诚信环境,金融主体的形态状况包括风险、结构与活力状况,而金融生态关系的互动状况则包括维护与协调状况。

金融生态系统观的研究者则侧重于分析金融生态系统失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从金融生态系统主体、生态环境和生态调节等方面进行阐述。

其中,金融企业的产权治理是其分析的重点。

皮天雷()认为,我国金融生态法制缺陷的深层次原因是没有真正实现从“人治”、“权治”到“法治”的根本转变,以及非正式约束与市场经济还存在诸多矛盾。

赵振宇(2009)认为,金融生态失衡的原因在于内部环境失调和外部环境恶化,主要包括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国家过度保护、地方政府干预、缺乏有效中介服务、金融企业产权不明晰、金融体制落后、监管不力、退出规制不完善和信用环境不良等。

郭佳(2009)从法律制度缺陷、信用法律环境和金融执法环境等方面分析了金融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黄可权(2009)从委托代理交易成本、产权制度、制度变迁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二)评价体系

除了影响因素外,一些学者在对金融生态或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中构建了相应的一些指标体系,由于各自视角不同,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存在差异。

人民银行南充中心支行()在做金融生态环境分析时,其指标体系的构建分为三个层次:一级指标包括经济运行、社会信用、交易保障和金融综合指标等四个方面,每个一级指标包括若干个二级和三级指标,共计14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

其中经济运行包括经济规模和增长能力、产业结构与城市化水平、企业竞争力、居民生活和保障水平四个二级指标;社会信用指标包括企业信用、居民信用、政府信用和征信制度发展四个二级指标;交易保障指标包括法律环境、政府行为和中介服务三个二级指标;金融综合指标包括金融业务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部门独立性三个二级指标。

胡滨(2009)在做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时,指标体系由政府对经济的主导、经济运行的质量、地区金融发展和信用基础以及基础建设四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构成。

①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指标体系构建及将其运用范围最广的是中国社科院的李扬等(2005、2007、2009)所做的研究,他们对全国各省市和核心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都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

另外,像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2006)、人民银行西安分行(2009)、湖南大学金融管理研究中心(2009)等都对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

不过,这些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观性比较大,各自之间共性较少,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三、金融生态的评价方法

在构建了指标体系之后,接下来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客观、科学地评价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差异问题,与评价指标体系一样,不同的研究者在对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做评价时所采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即使是相同的研究者,他们在不同的时期,或者面对不同的评价主体时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如中国社科院的李扬等(2005)在对各省市和核心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做评价时采用的是数据包络分析法,之后,他们进行了持续的跟踪研究和指标修改并在采用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省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

人民银行南充中心支行(2007)、刘伟玲()等在做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时所采用的则是加权函数法。

胡滨(2009)采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多因素综合模型。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生态办公室课题组(2010)在对湖北省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估时所使用的则是因子分析和主成份分析法。

韩占兵()则使用面板数据回归的方式对河南省的18个省辖市的金融生态环境水平进行测评。

蔡则祥(2011)等在对长三角地区的金融生态系统运行环境绩效评估时所使用的是DEA模型。

总之,不同的研究者在对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时使用了不同的方法,这与研究者的喜好和所掌握的方法有关系。

同时,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数据要求的差异,也是造成研究方法不同的主要原因。

然而,相同研究对象,相同的数据,如果使用不同的测评方法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这是金融生态环境测评中遇到的难题。

四、金融生态的改进和优化

由于金融生态不但包括金融生态环境,而且还包括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调节等,而金融生态环境则不但包括金融外部运行机制、金融基础条件,还包括如何改善金融生态的相关运作机理。

因此,金融生态的改进和优化也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周小川(2004)从五个方面提出金融生态的改进和优化方向:其一是建立良好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其二是加快企业客户的市场化改革,其三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其四是提高审计、会计、信息披露等标准,其五是提高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徐诺金(2005)指出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在法律上存在立法思想滞后、体系不完善、执法效率低及司法不规范等问题。

李扬等(2005)分析了非均衡制度是如何加大地区间金融生态环境的差距。

他们认为,在统一的经济体内,各个地区之间不应当存在明显的金融生态环境差异,但我国各地区之间的金融生态环境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造成金融生态环境巨大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非均衡制度加大了地区间金融生态环境差距。

同时李扬等还强调,无论造成各省市金融生态环境差异的原因有多复杂,但在这当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地方政府行为。

因此,他们建议改变地方政府行政手段干预地区经济发展的倾向,转而以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搞好经济调控为主。

侯连卿等(2005)认为,由于金融业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特殊行业,因此,金融生态状况的改善,首要的问题就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并形成良好的诚信机制。

他们分析了信用缺失对金融生态的制约及缺失的原因,提出了重建社会信用,改进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

与侯连卿的观点类似,张紫平(2007)通过分析社会信用体系和金融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李扬、王国刚、刘煜辉等(2008)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及其对地区金融生态的影响,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个从中央向地方分权的过程。

分权化改革曾经极大地激发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活力,但过于强调下级政府自主动员资源的能力,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的行政化不断加强,从而导致当前的金融运行出现各类问题。

五、各省(部)市有关金融生态的研究

各省市有关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其中定量的居多。

在定量研究中,一般是先构建一定的指标体系,而后采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对各地区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大部分使用的都是前面所述的方法。

在所有这些研究当中,最为权威的当属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为组长的课题组的研究,他们历经四年,对金融生态环境作了三次评价:,对全国29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金融资产质量进行评级,对50个大中城市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进行排名并做出评价;20,进一步深化20的研究成果,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地域范围大幅扩展,包含了30个省份和90个核心城市;2008-进一步扩大,对我国30个省份和100个核心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以及338个地区的信贷资产质量等级进行了评估。

除此之外,部分省市、中国人民银行部分省市的分行或中心支行、高校的课题组以及某些个人研究者都对地区生态环境评价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人民银行南充中心支行(2007)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不过遗憾的是没有带入数据进行实证;胡滨(2009)采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法对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金融生态环境都做出了评价;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生态办公室课题组(2010)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湖北省16个州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刘伟玲(2010)对黑龙江的金融生态环境体系进行了分析。

段福印(2011)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对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对比分析,韩占兵(2011)通过构建一定的指标和评价方法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金融生态建设进行了评价;蔡则祥(2011)等利用包络模型(DEA)对长三角地区的金融生态系统运行环境绩效进行了评估。

注释:

① 这20个指标是政府经济实力、预算内外财政收支、财政缺口、预算内外财政收入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比重、行政事业收入比重、政府消费比重;人均GDP、投资效率、居民收入增速比、城乡收入比、非国有工业总产值比重、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非国有金融部门金融支持、私人部门获得的金融支持、消费信贷;律师比重、注册会计师比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面、事业保险制度建立面。

参考文献:

[1] 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 周小川.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3] 徐小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J].金融研究,2005,(11).

[4] 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02).

[5] 钟敏.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金融,2005,(15).

[6] 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 侯连卿.论金融生态的信用基础[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11).

[8] 皮天雷.金融生态中的法律制度探讨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J].财经科学,2006,(03).

[9] 人民银行南充市中心支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研究[J].观察与思考,2007,(02).

[10] 张紫平.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J].西南金融,2007,(03).

[11] 李扬、刘煜辉等.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及其对地区金融生态的影响[J].新金融,2008,(03).

[12] 中国人民银行德阳市中心支行.中国县域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13] 李扬.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8-2009)[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14] 黄可权.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金融生态建设研究[J].理论观察,2009,(01).

[15] 郭佳.构建和谐金融生态与金融法制化[J].决策探索,2009,(04).

[16] 赵振宇.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9,(04).

[17] 胡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9,(06).

[18]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关于西安分行辖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EB/OL].中国人民银行网页,2009-07-07.

[19] 湖南大学金融管理研究中心.衡阳市县域金融生态评估报告[N].衡阳日报,2009-11-04.

[20] 刘伟玲.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体系评价分析[J].理论探讨,2010,(02).

[21]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生态办公室.湖北省金融生态监测评价实践与思考[J].武汉金融,2010,(10).

[22] 韩占兵.河南省金融生态水平的实证评估研究[J].企业经济,2011,(03).

[23] 段福印.城市金融生态比较与上海金融生态改善[J].上海金融,2011,(05).

[24] 蔡则祥.长三角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环境运行绩效的测算[J].经济问题,2011,(05).

金融创生态环境建设文献研究【2】

[摘 要] 20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了“金融生态环境”这个概念:要求整个金融发展在更高层次上追求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经济性,也是实现内生机制对外生机制的替代,最终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

截止目前,已有大量的学者和金融实践者开始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

篇12:翻译生态学论文

翻译生态学论文

一、翻译生态学

首先,翻译生态学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跨学科应用。在达尔文“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理论指导下,翻译选择适应理论应运而生。所谓翻译适应选择理论,是以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为指导,以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体概念为基调,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为核心,能够对翻译本体做出新的解释的翻译理论范式。在生态学上,我们把一种植物或者动物从一个地方移植或者迁移到另一个地方时,被移植或迁徙的物种只有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够得以生存。类似的道理,翻译也是将一种文化下的.文化产物一直到另外一种文化中去,如果能够做到很好的融合,能够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并且被其所接受,那么这就是一次成功的翻译。其次,翻译生态学还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作为一个好的译者,要实现翻译材料从原语文化成功“移植”到译语文化中,这就要求译者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根据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特点,结合自身对原语文本及译语读者的先验判断和体会,实现成功的翻译文化。翻译中,译者在发挥主体性的同时还应该更充分考虑译语的受众,努力做到思想信息的有效“移植”,避免过度尊重或者尊重不足,由此实现真正翻译的“原汁原味”。

二、教学启示

1.关注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能否翻译出优秀的译文,关键是看译者是否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是否考虑到了译文的受众。因此,在培养学生时,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翻译生态环境”意识。授课时教师要注意把翻译教学置于翻译生态环境之中,教学重点由基于语法的分项讲解转向面向实践的整体关联,培养学生充分考虑译语国家的文化、社会等情况,建立由此文化向彼文化的相互关联,从而实现译文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使译文适应新的“环境”。

2.注重词汇、修辞等的区别

要想译出一篇好的译文要求译者能够熟练地掌握两种语言及其在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差异。这一点上,除了平时多注重词汇的积累,还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源语文章掌握语言表达技巧。一般来讲,学生比较难于掌握的像俚语,如果没有事前阅读过相关内容,单纯靠上下文联系去猜测是很难译出准确的译文。

3.时时更新社会信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国内市场交流加快,这就对翻译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课堂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教材更新太慢,学生练习材料与时代脱钩,联系不够紧密。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根据“社会”这一消费者的需求调整教学选材,把有效信息、知识、社会需求体现出来,并且针对相应的供求,制定课程内容,筛选教材。

三、结语

翻译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翻译生态融合了生态学理论与翻译理论,着重强调语言生态环境对于翻译教育的影响。在全新的理论指导下,翻译教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在教学中注入新的思维理念,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完善,构建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翻译教学模式,由此使得翻译人才培养有了新的导向。

篇13:生态环保的论文

生态环保的论文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依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世界能源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加强节能减排,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本文就如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进行探讨,提出了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具体观点,以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当前,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能源开发、交通运输等内容为主的项目建设发展势头突飞猛进,这些项目在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一些地区、尤其是一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带来了挑战。那么,按照我国提出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努力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双促进的发展道路,实现环境保护工作历史性转变的工作要求,有效地加强对项目建设单位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完善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意义。

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环境保护让位于发展经济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已经刻不容缓。我国已经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可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 进行全民教育,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人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首先要进行全民教育,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光靠国家和政策的支持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人民的共同参与,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培养全民生态意识,建立生态城市、生态学校、生态社区、生态企业等。不但要对全民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增强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应该加强对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让人们知识保护环境的方法,从而在生产生活中提高自身约束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生产观、价值观,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中来。

2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机制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应该从管理机制入手,完善管理机制,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有章可循,落实环境污染责任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把环境保护落实到地区或者部门之间,避免出现环境问题相互推卸责任,找不到负责人的情况出现。要建立全面系统的监管体系,国家监管地方,地方监管企业和单位、企业单位监管自身,对自己的生产活动负责,国家应该加大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环境保护法执行力度进行监察,督促地方政府或部门重视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并且时刻紧抓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不放松,履行政府职能。地方政府需要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负责,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落实对污染的治理和防治。企业和单位应该解决好自身生产经营带来的环境问题,主动承担环境污染的责任。

3 要不断加大财政资金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支持

各地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资金支持,逐年提高和增加资金投入额度,以便购置各类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专业工具,提升监管工作能力。生态环境保护监管部门则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斤”的作用,最大程度地降低工作成本,本着“勤俭节约、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高效使用资金,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监管工作最需要的环节,提高监管工作效能。

政府应该在政策上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政府应该加大政策的推动力度,运用一些经济手段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政府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把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列为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监管的等项目的支出,按照周边城市的投入比例,增加财政预算。引导社会资金的参与,鼓励民间投入,扩大环境保护的投资渠道,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投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融资体系。

4 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大多数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都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在发展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不是对立的,如果处理得当,两者是可以协调发展的`,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工作中,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要重视生态指标考核,适当的弱化经济指标,在保证经济增加的同时,要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坚持规范领先,实现保护生态建设到发展生态经济的飞跃,用最低的生态资源和最小的生态破坏来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构建完整的生态经济体系,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5 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效手段,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应该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创新生态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研究生态节能和环保技术,使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国家应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建设,实施环保科研项目,并把重大的环保科研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加大对环保科技的研究和资金投入,加快开发和推广节能技术和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的技术。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培训,加强环保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6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体系

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必须构建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综合协调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国家环境保护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是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基本特征。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管理体系。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和问责制,真正把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落到实处。要加强环境综合管理,积极探索大部门环境管理体制,团结和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环保工作合力。要加快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努力提高环境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建成科学、高效的决策支持系统。要加强环保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推进管理机构向基层延伸,强化地方环保部门的基础能力,形成政令畅通、高效有力的决策执行系统。

7 结束语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政府资金的投入,还需要全社会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为下一代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懿,韩勇,齐先朴.广西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思考[J].广西科学院学报,,2:132-136.

[2]毛明芳.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与地位――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4(5):92-96.

[3]马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问题的几点思考[J].贵州信息与未来,2010,5:35-37.

篇14:农村生态文化论文

一、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社会生态系统内容及特征

(一)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社会生态系统内容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吸收了生物学、生态学后形成的一套分析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互动关系与指导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理论。

该理论在质疑和抛弃了不良社会行为的“个人归因模式后,转而在更为系统、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寻找“病态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助人方式。

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查尔斯•扎斯特罗(CharlesH.Zastrow)与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作出了巨大贡献,二者都把人类行为的主体与包绕于其的社会环境划分为不同层次。

扎斯特罗按照个人—周围群体—社会设置顺序,把社会生态系统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

而布朗芬布伦纳则在此基础上,把宏观系统进一步分解为外部和宏观两个系统(这种说法是一种大约的区分)。

根据他们对社会生态系统的描述,结合莫拉莱斯(ArmandoT.Morales)与谢弗(BradfordW.Sheafor)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分析与我国隔代抚

养留守儿童问题实际,为方便分析,文章把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生态系统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个人系统。

主要包括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系统及特点。

家庭系统。

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所处的“祖代—孙代家庭形式以及家庭关系模式。

实践操作系统。

指除家庭成员外,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日常在生活实践中能够直接产生互动的同龄群体、班级、老师等社会因素。

外部环境系统。

指包绕于隔代留守家庭的社区、学校、教育或其他公共机构等可以为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提供服务的社会设置。

文化系统。

指流行于我国农村的价值观、信仰以及其他社会认定的社会准则。

历史系统。

儿童价值的历史认识及变化,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生活经历,主要是父母离开的生活事件特征以及他们对事件的认知。

由内及外、由微观到宏观,是影响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社会心理因素的不同层次系统,当然每个层次都不会独立发生作用,总是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情境中。

即微观系统中的个人行为涵聚着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因素,是这些因素的个体表现方式,系统之间存在着开放式的互动关系。

反而言之,对某一群体或个人的社会生态特征进行分析,也能够关照到这些特征最终会给群体或个人施加何种影响。

查尔斯•扎斯特罗认为,了解每一系统的正常成长标识(Nor-malDevelopmentalMilestones)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标识就是个人成长状

况的衡量标准,即符合社会期待的个人心理、生理、社会功能的行为方式。

因此,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总是与正常的成长标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缺陷也会较多地导致群体或个人行为对社会期待的偏离。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厘清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社会生态系统特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预知他们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可鉴材料,也可以在预防、矫正他们偏离社会行为时做到有迹可循。

(二)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社会生态系统特征

1.个人系统特征

当前研究成果大多数认为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与普通儿童存在差距,但是笔者通过与两种儿童直接谈话与问卷调查,发现隔代抚养留

守儿童与一般留守儿童以及非留守儿童在生活认知、言语表达上并没有表现出较大差距。

与同年龄段儿童相比,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比较突出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个人自主能力较强,自尊水平较高。

生活中的小事大多是自己做主,并且能够坚持自己的意见,应对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事件表现得更有信心。

生活能力上呈现性别差异与年龄上的两极分化,即女性生活能力相比男性稍弱,吃饭、洗衣等生活问题对祖父母依赖较大,初中儿童生活能力很强而小学儿童很弱。

从学习能力上看,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学习自主性稍有欠缺,但学业成绩与普通儿童差异不大。

2.家庭系统特征

在家庭结构上,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空间直接与祖父母产生互动,而祖孙代际之间年龄差距过大,生活历程与信息接受程度大不相同,使得二者在互动中出现诸多困难。

在笔者所调查的隔代留守家庭中,祖父母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不足10%,绝大部分是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

在与祖父母的互动中,生活上高度依赖而情感互动又极不充分。

与父母亲生活距离的拉大,造成亲子之间的情感互动相对匮乏,情感互动的形式多为电话沟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多来自于“言传而非“身教,较多的互动产生于父母对子女较为宽松的经济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扩展性家庭成员,比如叔伯、姑姨等在家庭系统中的作用相比普通家庭更加明显,在生产帮助、节日团聚以及日常探望中与隔代留守家庭的互动更加频繁。

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与一般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们的家庭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父母对子代负有的抚养、监管、

教育与情感功能,绝大部分都转嫁给了祖代,但除抚养功能尚可替代外,祖代对监管与教育功能的承担实属力所不逮,而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互动不是其他情感方式所能代替的。

3.实践操作系统

实践操作系统是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社会互动发生强度与频率最高的生态系统。

同龄群体由于学习经历、心理发展水平相近,彼此间更加容易交流,因而具有其他人群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

分析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与同龄群体的关系,主要考察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能否主动适应并融入同龄群体。

第二,同龄群体会不会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进行“标签化,对他们的接纳程度不够。

经过调查,发现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对同龄群体的融入与其他类型儿童没有区别,同龄群体也没有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标签化的倾向,接纳程度主要依赖于儿童的个性表现。

但是,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在同伴关系中具有“自我标签化倾向,即更容易接纳那些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尤其是小学阶段,这种特征更加明显。

以上分析同样适用于儿童与班级的关系,班级不仅是学习组织,更具备自我管理的功能,有班干部、课代表、组长至普通学生的层级结构,

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能不能具有在层级上端扮演角色的资格以及会不会受到这种层级结构的排斥,都对他们的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

师生关系是学习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在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与老师的双向关系中,老师不会对他们在情感与心理上具有排斥感,相反,都对这些儿童进行了格外的关照。

调查中老师普遍认为,如果抛开个体,整体来看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还是与普通儿童存在差距的,但老师将此归因为缺乏了父母对

学习的监督而祖父母自身知识水平较低,无法对儿童在学习上提供帮助。

在儿童对老师的认知、情感与行为的联系中,总体来看老师充当了学习“监督者的角色,小学阶段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较多,容易形成“依赖型与

“亲密型师生关系,而初中阶段,由于学业加重而儿童自主性增强,儿童对老师的情感互动明显减少。

4.外部环境系统

外部系统是延伸于实践操作系统之外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社会组织,它们一般不会直接影响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但它们却会对儿童的家庭系统以及实践操作系统施加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

在正式设置中,社区是距离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最近的社会设置,但遗憾的是,农村社区基本没有对这些儿童额外照顾。

在访问社区(村)干部时,他们解释的原因是隔代留守家庭数量较多,社区(村)收入较少且村里也没有人手对他们进行照顾,更为重要的是,

上级政府既没有针对这种家庭的相关政策,也没有额外的财政投入。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报告中,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但是,相应的具体配

套政策与措施从中央到地方还没有出台,政府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关爱大多是通过团委、妇联等组织进行。

比如山东中部某县,妇联对各级学校提出必须建立“留守儿童工作站,工作站要配有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

但是,几乎没有学生主动到工作站寻求帮助,原因可能是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忽略和认识不足,有时感觉到心理上有问题也羞于表露。

很大程度上,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关注成了一种仪式性活动,即每到六一儿童节期间,妇联或团委都会为留守儿童提供篮球、羽毛球等体育用品以及图书、文具等学习用具。

教育行政机关也有专门的文件要求学校对留守儿童包括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提供力所可行的照顾。

应该看到,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基本上还处于提出问题阶段,解决问题的措施仍然处于“零敲碎打状态,当

前的关爱行动还不能为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且覆盖面较小。

学校层面基本是在教育行政机关或者妇联、团委等组织的政策框架内自主进行活动。

在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很多学校都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活动。

大部分学校都是针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祖代进行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安全防护等知识的培训。

一些非正式组织已经开始对留守儿童开展社会工作,但是专门针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开展不够。

相对来说,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从业人员匮乏。

据《京华时报》的报道,截至,我国拥有资质的儿童社会工作者仅486人,占社会工作者总数的0.3%。

而美国20服务儿童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就有27万人,占社会工作者总数的48.6%。

针对性的社会工作主要来源于高校的志愿行动,很多高校将“关爱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作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尤其是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

5.文化系统

根据费孝通先生对社会关系的描述,家庭在我国传统社会关系中处于绝对核心的地位,而家庭的结构在于“两人间的关系靠了第三者的存在而

得到固定,即父母与孩子构成了稳定的家庭三角,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延绵符合“抚养—赡养的“反馈模式,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是婚姻与家庭的基本功能,这与西方单向的抚养模式大有区别。

可见,在传统文化中,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是一种绝对责任,但是祖父母对孙子女不是传统上的应有责任,何况我国一直就有“隔代亲的俗话,

因此,对孙子女的监护,(外)祖父母处于比较尴尬的角色,太严了会引起孙子女的强烈不满,太松了则很难对他们产生应有的约束力,由“含饴弄

孙到全面监管,无论是(外)祖父母还是孙子女,都难以接受这种角色的转变。

6.历史系统

子女的价值认识在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前后截然不同。

在这一制度实行之前,“多子多福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而且也在实践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在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的生育水平居高不下,致使在单个孩子身上,父母难以付出更多的精力与经济投资。

但在1979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家庭中孩子的数量急剧减少,孩子对于父母的意义则急剧上升,孩子成了整个家庭的唯一重心,这造

成了家庭不仅更加注重孩子的质量,也更注重孩子在成长中的安全,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隔代留守家庭中的祖代对孩子的心理、情感上的忽略。

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自身来说,他们自己所经历的事件也是对他们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最重大的生活事件莫过于父母的离开。

不同年龄段儿童对父母离开的认知不同,对于低年龄段的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来说,很容易产生被父母“抛弃的感觉,但是对于高年龄段的隔代抚

篇15:葡萄生态学论文

葡萄生态学论文

1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的改革

1.1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国内外仍然没有一本专业的《葡萄生态学》教材。虽然以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主要参考了张光伦教授主编的《园艺生态学》教材,并结合葡萄生态学自身的特点制作了课件和讲义。但是,生态学的研究日新月异,分支也越来越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讲授葡萄生态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适当拓展理论视野,密切关注葡萄生态学领域科学研究前沿和动态,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中,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过去5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发现,《园艺生态学》教材能系统地为学生提供生态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课程组则结合最新的葡萄生态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进行补充和优化。如在葡萄气候区划方面,授课老师根据研究结果补充了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条件下葡萄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再如我国优质葡萄酒产区主要位于干旱缺水、生态脆弱的区域,保护生态环境一直是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坚守的重要目标。在葡萄生态学的讲授中不断更新了沙漠产区、戈壁滩产区、盐碱地较为严重的产区等发展葡萄酒产业的生态需求。另外,根据不同生态因子对葡萄与葡萄酒质量的影响不同,课程组采用了区别于园艺生态学、森林生态学等课程的授课架构和顺序,对涉及重要生态因子的章节加强了学时和内容。例如目前水分缺乏和低温冻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这两章的讲授则更为详细。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只有深刻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对葡萄原料质量、葡萄酒质量和风格等方面的评价才能更加客观和深入。

1.2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

1.2.1提高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过去由于没有参考教材,并受“注入式”教学思想的影响,上课时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忙于记笔记,强调讲授的作用。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穿插提问、增加小测验,这样既可以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温习和思考。另外,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鼓励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由授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思考,在下课前5~10分钟进行解答和评论。既提高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又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全班同学共同思考,相互学习。改革实践中另一种互动的方式是提前定向发布生态学热点主题,如气候变化对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影响、环境污染与葡萄生产等,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同学们经过准备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把过去以教为主变为教与学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良好。

1.2.2增加学生主导的课程讨论课课堂讨论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辅助环节,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果。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来,一直安排4个学时进行学生为主导的课堂讨论。具体做法为首先按照我国行政区划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将每个年级全体同学分为31个小组,通过查阅文献、数据统计,并结合生态学课程讲授的内容,对每个区域进行生态评价,并结合当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进行论述。所有讨论内容需制作成幻灯片,并上台讲解5分钟。同时,随机挑选5名学生作为评委,授课老师辅助点评,其它同学进行交流和质疑。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导,授课老师主要进行引导和辅助点评,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讨论课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也锻炼了材料收集与组织能力、演讲能力等。另外,各小组通过查阅文献、上台讲解,对该产区的生态条件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所有小组通过集体交流,使得全年级的每一个同学对全国的生态条件都有了全面的了解和独立的思考,为以后葡萄栽培学、葡萄品种学学习,以及进入产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3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的'手段已完全实现多媒体教学,但是由于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概念较多,所以仅依靠幻灯片进行讲解有时仍显得较为枯燥和抽象。因此,授课老师在尽量制作更为优美的幻灯片的同时,根据章节内容,收集整理大量实地照片、视频进行讲解。授课老师利用科研活动、考察等机会,分别在新疆、辽宁、山东、吉林、四川等产区从生态学的角度拍摄了大量实地照片和视频,如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地形地貌、园地建设等,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真实而直观的例子。另外,课程组还积极下载和制作各种视频,补充说明各个知识点,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课程组在新疆北疆地区拍摄了戈壁滩产区从原地选择、葡萄园管理到酒厂生产全过程的视频,以生态学知识为切入点,为学生详细介绍了北疆产区的生态条件及其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我国干旱地区葡萄与葡萄酒的特点及其生态学基础。

2改革考核方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采用考试、课堂讨论以及小论文撰写等多种考核形式,可以综合评定教学效果。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来,从以前的成绩构成仅为期末试卷考试加上平时考勤改为讨论课成绩、平时考勤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4大块,而且期末试卷成绩的比例由原来的80%降为65%,更加注重了对平时讨论、实验、实践能力的考核,导向性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

3展望与建议

经过5年的改革与实践,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内容进一步得到了优化,教学手段和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学生对“三基”知识点掌握得更加透彻,基本能应用生态学原理分析我国不同产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就教学本身而言,还需要从多方面进一步进行改革。第一、实行小班上课,尽量让每一个同学得到动手、动口、动脑锻炼的机会。第二、增加课时数,特别是增加实践教学量。葡萄生态学是研究葡萄与环境关系的学科,学生应多走出教室,深入葡萄产区和基地,进行试验、实践。第三、针对专业特点改革培养方案。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虽然是工科,但农科的知识点也非常密集和重要,建议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使学生前期先修完土壤学、气象学、植物学等基础课程,为葡萄生态学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篇16:生态文明的论文

关于生态文明的论文

生态文明是中国走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韩丽丽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形态。本文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出发,探讨在我国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民群众日益渴望美好生活的现实面前,中国共产党选择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战略决策的客观必然性。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

工业文明的增长是一种反生态的经济增长,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对人类生存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工业文明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为此,人类必然去探索新的文明形态,这样生态文明就应运而生。生态文明正在以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世界性革命快速崛起,并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生态文明建设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它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的未来。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把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1]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客观必然性。

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马克思指出:“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上的。”也就是说,生产方式决定人类文明的演进。梳理人类文明的历史轨迹,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四个历史形态,生态文明正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迅猛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一)原始文明时期人们只能依赖自然

原始文明,也叫渔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约在公元前200 万年到公元1 万年的石器时代。马克思指出“: 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在原始文明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幼稚而混沌的,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极其有限,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人是自然界里的弱者,在极其“恐怖”可怕的自然界中寻找最起码的生存条件。人对自然物的图腾崇拜,就是对不可战胜的大自然的顶礼膜拜。

(二)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开始改造自然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业文明最早兴起于东方,大约在公元前1 万年到公元18 世纪。当时铁器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农业文明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占据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的封建社会持续了近两千年,发展高度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公元500-1500 年的中国建立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与繁荣发达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是一种依赖于天时地利资源的经济,在长期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道法自然、敬天崇地的天人统一观。在农耕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是和谐的。虽然人类也不断向自然索取,但在整个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在总体上还没有超出自然界自我调节和再生的能力,自然的秩序没有发生紊乱,生态环境也没有失去平衡。

(三)工业文明时期人们极力征服自然

从血腥的原始资本积累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地印象。18 世纪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步入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同时,工业文明误导人类认为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应运用各门科学去发现、认识、研究以至征服它们,以期向它们无限索取来满足人类日益扩大的物欲。于是,人类大量地毫无顾忌地开采资源,排出有毒有害物质,以追求利润而不考虑后果和长远影响。在工业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四)生态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上世纪60 年代,人类开始关注生态危机。1972 年6 月5 日,第一次“世界人类环境大会”召开,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80 年代以来,人类开始寻找新的文明形态。1992 年,第二次“世界环境大会”召开,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对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反思与扬弃。尽管人类还生存在工业文明其间,但工业文明越来越走向绝路,生态文明已经以其巨大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面对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生态危机,扬弃工业文明,选择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思想路线,也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一种必然。

(一)我国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

1.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由此带来自然灾害频发。中国人用30 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的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高速惊人的发展,也被世界称为中国增长的.奇迹。但是,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007 年,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合作完成《中国污染代价》研究结果令人震惊,该报告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用的流行病学模型,发现中国每年约有75 万人因空气污染和水污染而过早死亡。2009 年《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有250 亿立方水受污染。在全球20 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了16 个。

2.资源短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 亿亩红线。《2011 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1993 年为6%,2012 年高达56.7%。石油储备不足30天,日本65 天,美国180 天。石油是国家战略资源,体现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我国石油进口大部分要通过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又被美国控制,也就是说,仅石油一项资源就严重影响国家安全。铁矿石对外依存度56.4%。20 年内,我国就剩6 种主要矿产能自给,绝大部分都不能自给。我国45 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率不到世界平均值得50%,400 处主要矿区因资源枯竭面临关闭。下面是我国部分资源可使用的年限统计表。

到2020 年,我国45 种可开发的主要资源就剩下14 种,如煤、稀土、�镁矿等。据专家推测,本世纪内地球基本上地下无矿可采了。

(二)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已经行不通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的工业化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人口最多的工业化,而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七国总人口也才7.2亿。西方七国是在工业化完成后才遇到污染等问题,而中国在起步阶段就受到环境因素掣肘。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0%,加上长期实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能源消耗量巨大,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无节制地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已经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中国30 年的高速发展,已经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巨大代价,中国模式是不可复制的。“发展是硬道理”,当代中国不但要发展,而且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样就决不能走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老路。在世界资源与环境危机处在一触即发的时代背景下,两倍于发达国家人口总数的中国的崛起,不但面临着地球承载空间的挑战,而且还存在“挤车效应”导致与西方不断得出经济摩擦。环境与能源的容量,确实没有给中国登上工业化列车留下空间。据科学家测算,如果中国继续走西方式的高能耗、高消费工业化模式,将需要5.6 个地球能源。[2]

(三)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分为五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人民群众对水、空气、食品、居住环境的要求都与以前不同了,要求水是干净的、空气是新鲜的、食品是洁净安全的、居住环境是优美宜居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与期待是应该的、合理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是最广大的人们群众,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八大报告令全国人民精神振奋,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为重大战略部署是非常正确的。同时,把生态质量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作为政府的公共服务,是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必将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纵观世界风云,中国共产党具有独特巨大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具有无限的感召力。我们相信,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让我们始终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一定取得巨大成功,“美丽中国”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财务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后的参考文献格式

写论文参考文献

教学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文献范文

论文书写格式

教学设计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英文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

大学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哪里找

生态论文
《生态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生态论文(推荐16篇)】相关文章: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格式说明2023-04-25

论文参考文献的符号2022-09-23

论文参考文献2023-08-14

论文技术路线2024-05-16

教学相长论文文献2022-05-24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2023-12-05

税收论文的参考文献2022-08-15

毕业论文提纲10篇2022-10-30

大专生毕业论文提纲2023-03-09

本科毕业论文提纲202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