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艺术素养教育与艺术生创新能力培养(精选11篇)由网友“jieshu”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论文化艺术素养教育与艺术生创新能力培养,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论文化艺术素养教育与艺术生创新能力培养
论文化艺术素养教育与艺术生创新能力培养
知道该如何加强文化艺术素养,如何提升艺术生的创新能力吗,不知道的赶紧来看看这篇论文吧。
摘要:文化艺术修养能丰富人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形象,良好的文化修养是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动因;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创造灵感的诱发。本文就如何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来提升艺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设计人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艺术设计;文化艺术素养;创新
一、艺术设计学生创新意识现状
艺术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其基本特点是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即赋予设计物功能和审美的双重作用。设计活动是一项以审美创新为主旋律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过程就是围绕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审美创新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创新,艺术设计失去了生命活力,也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在知识产权已经普及的今天,艺术设计本身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更加受到了社会、企业、以及设计者本身的关注和重视。创新已成为艺术设计引领市场的灵魂,对于身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更为重要,是他们今后走上社会能否很好生存的法宝。然而就目前高校艺术生的创新能力来看,尤其是民办院校艺术生,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一)主动创新意识不强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 有的学生缺乏创新的欲望, 头脑中未形成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 有的学生不满足于现状, 想超越现实, 却又缺乏行动的信心; 有的学生虽然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但在生活中又不够主动, 缺乏创新的毅力, 一遇到困难就退缩, 没有勇气挑战新的事物;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 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不多。
(二)拓展创新思维的想法不够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提炼、抽象加工,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和感悟,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和方法的先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 “老师授课, 学生听课” 的艺术理论知识教学模式, 缺乏必要的启发教育和学习讨论, 学生按照同一思维模式接受教师的教学观点和教学内容,在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观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拓展新思维。有的学生想去创新, 可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 缺乏指导他们去创新的力量, 传统教学模式所灌输的单一思维方式, 未能为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
(三)文化艺术知识的缺乏导致创新思维滞后
在全国高考中每年的美术考生大军浩浩荡荡,蔚为壮观。由于高考对文化课单设了一个艺术类的文化考试科目,所以在高中时就把学生分了类,优秀的学生学理科,次一点的学文科,文科中再次的学生为了找出路,无奈地报考艺术设计,但他们没有绘画基本功,大部分考生匆忙补习三个月的素描,色彩就应对考试,考生中真正酷爱艺术设计的并不多,再加上本身文化艺术底子就差,在大学的设计学习中,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就比其他一些同学滞后。
尤其是在21世纪,流行时尚文化的冲击,偏重于用电脑进行各种活动,轻视了书本的知识,忽视对文史知识的提高,尤其对传统文化,如戏曲、书法、艺术鉴赏等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去进行启发式联想创意了。曾有教师在一堂广告设计课上布置学生以中国传统佳节为主题设计公益广告,要求文案撰写贯穿古代文人诗词作为烘托。不少学生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案中的诗词文不对题,人非人、事非事,不知其意,错字连篇,闹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创新谈何而言,思维方式也只能一度的停留在模仿借鉴上了。
二、文化艺术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一)文化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设计者首先要面对的是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没有文化根基,驾驭艺术设计时就难以达到纯熟的境界,难以挖掘艺术的深意。在设计作品中注入相应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增强艺术设计作品感染力不可或缺的手法。尤其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特色,创意思维的源泉将会连绵不断。
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寓,而
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十全十美之意,洋溢着古老东方的吉祥之气。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东方文明的传承观念的提炼,这就是典型的文化对创意的影响。
(二)艺术修养在设计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素养是创新灵感的来源之一。艺术修养,属于美育的范畴, 它主要指:文学艺术欣赏、审美能力、艺术才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具体包括: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艺术、造型艺术,以及自然美、环境美的熏陶。艺术修养最终体现为审美的感情、判断和鉴赏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陶冶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人的判断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支动听的乐曲、一幅优美的画卷、一座造型高雅的建筑,无不给人以美的愉悦、感情的升华、心灵的震颤,让人体会到高尚、优美、庄严、宁静, 不仅能使人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而且在艺术活动中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灵感。
三、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课堂上综合知识点,积极引导,变复杂为简单,变被动为主动艺术教育是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敏锐的视知觉观察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民办高校艺术生的性格特点在于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自控力和自觉程度上很难把握,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文化理论课时无精打采,更不用说课下读一些有关的专业书籍。对此,我们必须在平常的上课过程中就应该教会同学们养成多读专业书、多了解当代先进的艺术设计思想的好习惯,引发大家学习学科前沿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必须加强整合人文艺术教育的学科资源,让大学的艺术教育课渗透更多的人文内涵,而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授。还要注意将美学、艺术史、设计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专业指导和交叉构建。把复杂的艺术评论或者设计史通过简单有趣的方法概括归纳将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调查、收集并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进行PPT讲解,通过比较鉴赏并挖掘作品背后隐含的意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挺高了。
篇2:论文化艺术素养教育与艺术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论文化艺术素养教育与艺术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一、艺术设计学生创新意识现状艺术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其基本特点是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即赋予设计物功能和审美的双重作用。设计活动是一项以审美创新为主旋律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过程就是围绕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审美创新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创新,艺术设计失去了生命活力,也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在知识产权已经普及的今天,艺术设计本身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更加受到了社会、企业、以及设计者本身的关注和重视。创新已成为艺术设计引领市场的灵魂,对于身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更为重要,是他们今后走上社会能否很好生存的法宝。然而就目前高校艺术生的创新能力来看,尤其是民办院校艺术生,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一)主动创新意识不强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 有的学生缺乏创新的欲望, 头脑中未形成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 有的学生不满足于现状, 想超越现实, 却又缺乏行动的信心; 有的学生虽然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但在生活中又不够主动, 缺乏创新的毅力, 一遇到困难就退缩, 没有勇气挑战新的事物;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 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不多。
(二)拓展创新思维的想法不够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提炼、抽象加工,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和感悟,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和方法的先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 “老师授课, 学生听课” 的艺术理论知识教学模式, 缺乏必要的启发教育和学习讨论, 学生按照同一思维模式接受教师的教学观点和教学内容,在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观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拓展新思维。有的学生想去创新, 可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 缺乏指导他们去创新的力量, 传统教学模式所灌输的单一思维方式, 未能为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
(三)文化艺术知识的缺乏导致创新思维滞后
在全国高考中每年的美术考生大军浩浩荡荡,蔚为壮观。由于高考对文化课单设了一个艺术类的文化考试科目,所以在高中时就把学生分了类,优秀的学生学理科,次一点的学文科,文科中再次的学生为了找出路,无奈地报考艺术设计,但他们没有绘画基本功,大部分考生匆忙补习三个月的素描,色彩就应对考试,考生中真正酷爱艺术设计的并不多,再加上本身文化艺术底子就差,在大学的设计学习中,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就比其他一些同学滞后。
尤其是在21世纪,流行时尚文化的冲击,偏重于用电脑进行各种活动,轻视了书本的知识,忽视对文史知识的提高,尤其对传统文化,如戏曲、书法、艺术鉴赏等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去进行启发式联想创意了。曾有教师在一堂广告设计课上布置学生以中国传统佳节为主题设计公益广告,要求文案撰写贯穿古代文人诗词作为烘托。不少学生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案中的诗词文不对题,人非人、事非事,不知其意,错字连篇,闹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创新谈何而言,思维方式也只能一度的停留在模仿借鉴上了。
二、文化艺术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一)文化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设计者首先要面对的是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没有文化根基,驾驭艺术设计时就难以达到纯熟的境界,难以挖掘艺术的深意。在设计作品中注入相应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增强艺术设计作品感染力不可或缺的手法。尤其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特色,创意思维的源泉将会连绵不断。
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寓,而
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十全十美之意,洋溢着古老东方的吉祥之气。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东方文明的传承观念的提炼,这就是典型的文化对创意的影响。
(二)艺术修养在设计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素养是创新灵感的来源之一。艺术修养,属于美育的范畴, 它主要指:文学艺术欣赏、审美能力、艺术才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具体包括: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艺术、造型艺术,以及自然美、环境美的熏陶。艺术修养最终体现为审美的感情、判断和鉴赏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陶冶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人的判断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支动听的乐曲、一幅优美的画卷、一座造型高雅的建筑,无不给人以美的愉悦、感情的升华、心灵的震颤,让人体会到高尚、优美、庄严、宁静, 不仅能使人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而且在艺术活动中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灵感。
三、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课堂上综合知识点,积极引导,变复杂为简单,变被动为主动艺术教育是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敏锐的视知觉观察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民办高校艺术生的性格特点在于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自控力和自觉程度上很难把握,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文化理论课时无精打采,更不用说课下读一些有关的专业书籍。对此,我们必须在平常的上课过程中就应该教会同学们养成多读专业书、多了解当代先进的艺术设计思想的好习惯,引发大家学习学科前沿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必须加强整合人文艺术教育的学科资源,让大学的艺术教育课渗透更多的人文内涵,而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授。还要注意将美学、艺术史、设计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专业指导和交叉构建。把复杂的艺术评论或者设计史通过简单有趣的方法概括归纳将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调查、收集并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进行PPT讲解,通过比较鉴赏并挖掘作品背后隐含的意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挺高了。
(二)课堂外给学生提供资源、拓展知识,在实践中激发灵感?
利用我校艺术大楼图书阅览室这一平台,每学期购买一定量的图书学习资料,可以包括文学、史学、绘画、书法、雕塑、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集、杂志期刊等,让学生定期的去借阅,并规定一学期至少要读两本书,并写出相应的提纲总结,把学到的知识进行一次公开的或者小班的`课堂汇报,然后结合汇报给学生提出一设计主题,让其结合所看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贴近生活的设计体验,要紧密结合绘画技法、知识涵养和审美欣赏这三种与美术相关的能力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体现创作主体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化的元素,同时把这汇报和设计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那么这样学生的课外知识量不仅扩充了,而且也加强了思考的主动性,同时在开展设计活动的时候能自觉的引用课外知识,灵感也随着知识的丰富油然而生。
(三)结合学生要求,举办各种艺术门类的专题讲座
开办校园专题讲座一直是我设计专业所注重的,并且在这方面一直在做,学生从中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是这方面还做的不够好,应该涵盖各个方面,让学生自愿听讲、自愿参与、根据学生反映意见开展相关的讲座,这样无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高水平的专题艺术讲座集学术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艺知识,拓宽视野,扩展知识面,使学生学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学生看的多,听的多,了解的多了就无形中会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启发创作灵感。
(四)走出校门,参与活动、增长见识、激发灵感
走出校门,多去看看别人的东西,不论纯艺术绘画,还是设计作品,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把知识禁锢于书本或是课堂。可以多参加一些各高校间的作品交流活动,参观一些名人画展,设计展;还可以经常去艺术馆、美术展览馆和历史博物馆去取取经;甚至在采风、考察活动中广泛了解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收集素材充实自己的资源库,目前很多艺术类高校都采取了最后一学期外出采风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旅途中将自己所看的,所经历到的用相机或者笔或者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虚心请教,比较观点、提炼精华、学习经验,慢慢的发现自己在多听多看多问中不断进步,从而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设计不是独立存在的行为,坐井观天的学习方式不可取,要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中寻找设计元素和构成方式。
四、小结
艺术设计的灵魂与本质在于创新思维。创新的能力来自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文化蕴积和修养的综合体现。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会
让你感到设计工作别有一番情趣,让你在今后的职场中游刃有余。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的培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成为目前我国设计教育应遵循的定位法则,也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有力途径。
篇3:试论文化艺术素养教育与艺术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论论文
试论文化艺术素养教育与艺术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论论文
论文关键词:艺术设计;文化艺术素养;创新
论文摘要:文化艺术修养能丰富人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形象,良好的文化修养是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动因;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创造灵感的诱发。本文就如何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来提升艺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设计人才进行了探讨。
一、艺术设计学生创新意识现状
艺术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其基本特点是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即赋予设计物功能和审美的双重作用。设计活动是一项以审美创新为主旋律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过程就是围绕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审美创新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创新,艺术设计失去了生命活力,也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在知识产权已经普及的今天,艺术设计本身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更加受到了社会、企业、以及设计者本身的关注和重视。创新已成为艺术设计引领市场的灵魂,对于身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更为重要,是他们今后走上社会能否很好生存的法宝。然而就目前高校艺术生的创新能力来看,尤其是民办院校艺术生,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一)主动创新意识不强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有的学生缺乏创新的欲望,头脑中未形成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有的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想超越现实,却又缺乏行动的信心;有的学生虽然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在生活中又不够主动,缺乏创新的毅力,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没有勇气挑战新的事物;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不多。
(二)拓展创新思维的想法不够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提炼、抽象加工,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和感悟,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和方法的先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艺术理论知识教学模式,缺乏必要的启发教育和学习讨论,学生按照同一思维模式接受教师的教学观点和教学内容,在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观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拓展新思维。有的学生想去创新,可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缺乏指导他们去创新的力量,传统教学模式所灌输的单一思维方式,未能为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
(三)文化艺术知识的缺乏导致创新思维滞后
在全国高考中每年的美术考生大军浩浩荡荡,蔚为壮观。由于高考对文化课单设了一个艺术类的文化考试科目,所以在高中时就把学生分了类,优秀的学生学理科,次一点的学文科,文科中再次的学生为了找出路,无奈地报考艺术设计,但他们没有绘画基本功,大部分考生匆忙补习三个月的素描,色彩就应对考试,考生中真正酷爱艺术设计的并不多,再加上本身文化艺术底子就差,在大学的设计学习中,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就比其他一些同学滞后。
尤其是在21世纪,流行时尚文化的冲击,偏重于用电脑进行各种活动,轻视了书本的知识,忽视对文史知识的提高,尤其对传统文化,如戏曲、书法、艺术鉴赏等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去进行启发式联想创意了。曾有教师在一堂广告设计课上布置学生以中国传统佳节为主题设计公益广告,要求文案撰写贯穿古代文人诗词作为烘托。不少学生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案中的诗词文不对题,人非人、事非事,不知其意,错字连篇,闹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创新谈何而言,思维方式也只能一度的停留在模仿借鉴上了。
二、文化艺术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一)文化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设计者首先要面对的是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没有文化根基,驾驭艺术设计时就难以达到纯熟的境界,难以挖掘艺术的深意。在设计作品中注入相应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增强艺术设计作品感染力不可或缺的手法。尤其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特色,创意思维的源泉将会连绵不断。
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寓,而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十全十美之意,洋溢着古老东方的吉祥之气。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东方文明的传承观念的提炼,这就是典型的文化对创意的影响。
(二)艺术修养在设计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素养是创新灵感的来源之一。艺术修养,属于美育的范畴,它主要指:文学艺术欣赏、审美能力、艺术才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具体包括: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艺术、造型艺术,以及自然美、环境美的熏陶。艺术修养最终体现为审美的感情、判断和鉴赏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陶冶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人的判断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支动听的乐曲、一幅优美的画卷、一座造型高雅的建筑,无不给人以美的愉悦、感情的升华、心灵的震颤,让人体会到高尚、优美、庄严、宁静,不仅能使人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而且在艺术活动中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灵感。
三、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课堂上综合知识点,积极引导,变复杂为简单,变被动为主动艺术教育是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敏锐的视知觉观察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民办高校艺术生的性格特点在于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自控力和自觉程度上很难把握,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文化理论课时无精打采,更不用说课下读一些有关的专业书籍。对此,我们必须在平常的上课过程中就应该教会同学们养成多读专业书、多了解当代先进的艺术设计思想的好习惯,引发大家学习学科前沿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必须加强整合人文艺术教育的学科资源,让大学的艺术教育课渗透更多的人文内涵,而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授。还要注意将美学、艺术史、设计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专业指导和交叉构建。把复杂的艺术评论或者设计史通过简单有趣的方法概括归纳将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调查、收集并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进行ppt讲解,通过比较鉴赏并挖掘作品背后隐含的意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挺高了。
(二)课堂外给学生提供资源、拓展知识,在实践中激发灵感
利用我校艺术大楼图书阅览室这一平台,每学期购买一定量的图书学习资料,可以包括文学、史学、绘画、书法、雕塑、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集、杂志期刊等,让学生定期的去借阅,并规定一学期至少要读两本书,并写出相应的提纲总结,把学到的知识进行一次公开的或者小班的课堂汇报,然后结合汇报给学生提出一设计主题,让其结合所看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贴近生活的设计体验,要紧密结合绘画技法、知识涵养和审美欣赏这三种与美术相关的能力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体现创作主体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化的元素,同时把这汇报和设计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那么这样学生的课外知识量不仅扩充了,而且也加强了思考的主动性,同时在开展设计活动的时候能自觉的引用课外知识,灵感也随着知识的丰富油然而生。
(三)结合学生要求,举办各种艺术门类的专题讲座
开办校园专题讲座一直是我设计专业所注重的,并且在这方面一直在做,学生从中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是这方面还做的不够好,应该涵盖各个方面,让学生自愿听讲、自愿参与、根据学生反映意见开展相关的讲座,这样无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高水平的专题艺术讲座集学术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艺知识,拓宽视野,扩展知识面,使学生学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学生看的多,听的多,了解的多了就无形中会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启发创作灵感。
(四)走出校门,参与活动、增长见识、激发灵感
走出校门,多去看看别人的东西,不论纯艺术绘画,还是设计作品,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把知识禁锢于书本或是课堂。可以多参加一些各高校间的作品交流活动,参观一些名人画展,设计展;还可以经常去艺术馆、美术展览馆和历史博物馆去取取经;甚至在采风、考察活动中广泛了解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收集素材充实自己的资源库,目前很多艺术类高校都采取了最后一学期外出采风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旅途中将自己所看的,所经历到的用相机或者笔或者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虚心请教,比较观点、提炼精华、学习经验,慢慢的发现自己在多听多看多问中不断进步,从而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设计不是独立存在的行为,坐井观天的学习方式不可取,要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中寻找设计元素和构成方式。
四、小结
艺术设计的灵魂与本质在于创新思维。创新的能力来自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文化蕴积和修养的综合体现。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会让你感到设计工作别有一番情趣,让你在今后的职场中游刃有余。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的培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成为目前我国设计教育应遵循的定位法则,也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1]杜大恺主编.清华美术3: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李祖超.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教育[j].山东教育科研,,(6).
[3]王明时.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吉林工学院学报,2001,(1).
篇4:论中学语文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论中学语文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一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江泽民总书记在1992年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高素质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面对知识经济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格外重要。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国民的创新素质,创新能力成了21世纪国民最重要的能力。
21世纪的语文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作为母语,一方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我国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增强,关系着民族兴衰的命运。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能,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二
创新,就是走前人末走的道路,干前人末干的事业。
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更加要导之以“创”。它是要在全面优良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迸出智慧的火花。从这种意义上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
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在价值观取向坚持以未来理想与成功为价值的“明天”教育价值观,它不以“重复过去”为已任,旨在人文本质上创造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的人格教育,它努力塑造智商与情商和谐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强调人格发展的独立品质。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属于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语文,作为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学科改革的排头BING,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
中学语文教育应该顺应21世纪的时代潮流,高扬创新教育的主旋律,肓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创新能力,即创造力,它是人类最高级的一种能力,是各种能力综合的结果,如记忆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以及好奇心等。其中想象力起着重要作用。
中学语文教育的创造能力培养,主要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并且要强化实践性,切切实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①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月25日)要实施语文创新教育,就必须真正尊重学生人格,民主平等,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查阅工具书,去思考,去探求,去讨论,去争辩,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这一语文学习过程中,YING导运用已有知识和已有能力,使已有的智力在实践中运用中得到重组、得到发展,开发每一个学生创新潜能。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索过程的心理历程,丰富、砺练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准。这种实践的、活动的语文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丰富和改造主体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也就是创新能力的养成、内化的过程。
四
在语文教育活动中,要通过一篇篇教材(特别是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领悟力。每一篇活生生的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每一篇作品都呈现出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每一篇作品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观念,从“以教师为本位”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从“模式教学”的观念转变为“开放教学”的观念。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欲,启发、YING导学生各SHU已见,鼓励肯定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素养、生活经验和情感气质,对作品作出各自不同的解读。这种体语、解读的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这是语文课的独特MEI力所在,这本身也是潜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鼓励与肯定也就保护了探索、创新的积极性,而决不能用教师的“权威”、统一的“模式”、所谓的“标准答案”去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语文(尤其是文学作品),是历史的一面明亮的镜子,是生活的多彩画卷,体现着作者关于人世、宇宙如幻想世界的形象思考,体现着人的思想、感情、情操、人格和个性。一代代的人逝去了,但他们的精神笑貌却活生生地存留在语文(文学)里。语文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对语文(文学)审美感悟,可以从历史的深度认识生活,了望人生,从中汲取营养,接受人文素养的陶冶,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语文教学可以从语文(文学)作品中“复活”历史,甚至可以“创造”历史,从文学作品中体悟远逝了的作者的活生生的精神笑貌,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更加应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创新的自由度,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充分的`自由发展。写作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造,是人的精神生活的物化和外现。我们应当鼓励并引导学生很真实地SHU写自己所体验到的生活,切忌人云亦云的假话空话;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SHIU发感情,发表议论,不必拘泥于事实,也可编述故事。在写作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发现自我,并体会到创造的乐趣。的全国高考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六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②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与学的活动是最富生命活力、最具个性色彩的活动,也是最有创造空间的活动。教师本身应当具有正确的语文教育思想,摒弃应试教学,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自身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教师心中要发始终怀有“育人”、“立人”的崇高目标,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既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既重视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又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教学观更新了,教师的观察力、想象力、思辨力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有望了。如果教师的思想僵化保守唯上唯书,缺乏创新意识,那是决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
让我们师生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纪中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春天!
篇5:论音乐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音乐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要成功地在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澄清音乐教师对“创新”问题的两点模糊认识。……其一,“创新”并不专指科学发明创造,如果把指导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当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惟一途径,显然是从狭义上理解了创新教育的含义。这种模糊认识的存在,导致部分音乐教师把自己当作局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实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学科密切协调,需要教师全员参与。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胆识,具有良好的创新意志品质,要帮助学生掌握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基本方法,绝非单靠某几门学科的教师所能完成。相反地,音乐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它可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故而音乐课堂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
其二,对“创新”的含义不可定位过高,新与旧是相比较而言的,以什么作为比较的参照系,决定了音乐教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持有的态度。那种把“创新”的含义定位为“前所未有”、“世界首创”的认识显然是以人类历史作为参照系的。在中小学生中有多少人能搞出这种意义上的“创新”呢?对“创新”的含义定位过高,直接地引发了教师们的畏难情绪:就凭我们这样的水平,能指导学生创出什么新玩意儿来吗?其实在创新教育中,“新”的比较参照系是被界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的。班级或团队中别人没有说过、没有做过的可以看作是新的,甚至在学生个人历史上没有说过和做过的也可以看作是新的。当然,判断某行为是否属于“创新”,还牵涉到价值取向问题。在学校创新教育中,如果过于看重创新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则很容易滑入“功利主义”的泥沼。学校创新教育应该着重于评判“创新”的发展价值,假如学生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思考某一问题,能用别出心裁的方法完成某道习题,都应视为有较高的价值的“创新”,因为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样的学生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创新并不神秘,创新教育并不是无从下手。
澄清了以上两点模糊认识,也就解决了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行性问题。有了这个大前提,我们才有可能探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的观念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当作知识的承载体。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传输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增大课堂容量,于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几乎成了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方法。反映在音乐教学上,教师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得到落实,一味地强求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不厌其烦地、长时间地讲解乐理知识,要求学生背诵大量音乐家的生辰年月、代表作品等等。这种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客体的做法,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古代中国尚有四大发明,而当代中国虽然拥有的科技人员的绝对数在世界名列前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明却聊聊无几。中国人突然变笨了吗?当然不是。说到底,还是教育出了问题。在中国的学校里,教师是学生的管教者,是“上帝”。而在美国的学校里,学生是教师的“上帝”,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前不久新闻媒体曾报道:美国有两名女教师赤身裸体给学生上生理课,此事引起舆论哗然。我们姑且不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评说此举的是非功过,但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去观察美国的教师是如何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的。此时的教师既是学生探索人体奥秘的引导者,又是学生观察、了解的对象,这种煞费苦心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不正是我们的教师所缺乏的吗?当然,国内也有不少教师正在尝试角色的转换,比如有的音乐教师一改过去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俯视众生的做法,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围坐在一起,甚至也像小孩一样戴着头饰与学生一起唱唱、跳跳,把个音乐课上得生动活泼、轻轻松松。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上课形式的变化。其实,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学生创设高度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的环境,才是这种变化的实质。归根到底,教师观念的变化才是这种变化的实质。
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接着就应该考虑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应该着眼于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学生创新的意识、胆识以及意志品质均属于非智力因素。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学生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不想标新立异,即使偶有另辟蹊径的“非分”举动往往也会在初尝失败的苦涩后就心灰意冷,这就反映了学生在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要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缺陷,首先要打破学生对老师的迷信,不要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要让他们用质疑的态度去听取老师的'讲解,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因为没有怀疑就没有科学的发明,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
许多成功的教学实例给我们一个启迪,教师在课堂上故意作错误的讲解和示范,可以打破学生对老师“盲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现在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当作一群羊,驱赶着他们在一条狭长的巷道里“一直向前走,不要朝两边看”,这样的学生怎么可能有创新的精神呢?如果我们的音乐教师能作一些尝试,我想一定受益匪浅。如在上音乐课之前告诉学生,老师在讲解音乐作品、音乐知识时,在示范演唱和演奏时都故意安排了一些错误,谁发现的错误多,老师就会奖励谁。可以想象,只要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学生的学习态度定会由“被动接受”型转变为“主动探究”型。长此以往,学生的求异思维将会逐渐养成,创新的意识亦将由此而生。
有了创新的意识不等于就能进行创新。我们的学生普遍地还缺乏创新的胆识。其实这胆识孩子们本来是有的,只不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胆识就在家长和老师的“紧箍咒”中逐渐消失了。比如说:幼儿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见新奇的玩具一定会拆开来看个究竟,然后再随意地东拼西凑,哪怕那是家长花几百大元新买的遥控电动玩具也照拆不误。碰到这种情况,恐怕很少有家长为之拍手叫好,而让孩子尝点皮肉之苦的做法,倒是司空见惯。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学校里。孩子们进了音乐室就喜欢摆弄陈列在教室里的乐器,他们从自己胡乱“制造”出的嘈杂音响中获得无限乐趣。在国外,老师会用赞赏的眼神鼓励学生们的“胡作非为”。而在中国,这种“不轨”之举一旦被老师发现,照例会遭到一通臭骂。可想而知,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造冲动也就随着老师的臭骂声飞到了九霄云外。由此而造成的对学生的伤害还只是浅层的。有极少数教师以粗暴的态度嘲讽、训斥那些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学生,从而彻底、干净地摘了学生的“胆”,无情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的例子,充分说明了这种情况的严重性。
在一节音乐课上,教师引导学生们欣赏琵琶曲《大浪淘沙》,讲到兴头上,教师像是在提问,又像是在自语:“那起伏的旋律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色呢?”一学生抢嘴道:“像空中乱云翻滚。”教师听罢,脸色一沉,讥讽道:“就数你神气!也不想想这首曲子的曲名是什么。是大―浪―淘―沙!难道乱云是可以淘沙的吗?信口开河。”
在另一节音乐课上,老师问学生们:附图的节奏型模仿了什么动物奔跑的声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马──。”然而混杂其中的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引起了老师的警觉:“刚才是谁在说‘牛’?”老师大有兴师问罪之意。这时,一个毛头小子怯生生地站了起来:“是我。”老师一见,气不打一处来:“我看你倒是像头牛,不动脑子!”学生一片哄笑。在这哄笑声中,坐在后排听课的我,隐约听到那学生在低声嘟哝:“笑什么?牛急了也是会奔跑的嘛。”我不知道上课的老师是否听到了这句话,也不知道这位教师是否熟悉名曲《西班牙斗牛士》的旋律。
音乐确实是一种语言,但不是一般意义的语言。它所描述的形象通常带有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给人们提供了展开想象的巨大空间。如果我们的教师一定要以自己的理解去统一学生对某音乐形象的认识,这无疑是给学生的思维罩上了一具大铁笼,对学生与众不同的言行作不适当的评价,更摧毁了学生的自信心。我想,上述事例中的两个学生,恐怕这辈子也不敢“乱说乱动”了。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学生的“胆”其实是教师给的。当你要求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而学生依然正襟危坐,默不作声时,不要埋怨学生;当学生在探索与创造的过程中因碰到困难而退缩时,不要埋怨学生。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干”的氛围。当学生碰到困难时,教师应该积极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应该鼓励他们不要惧怕挫折和失败。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坚毅的创新意志品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新世纪的中国培养出一群“虎”,而不是一群“羔羊”。
学生仅仅“敢创新”还不够,还要“会创新”。要使学生会创新,就必须帮助他们储备丰富的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养成多向可变的思维习惯,学会基本的创新方法。一言以蔽之,要注重从智力因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世界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与已知元素密切联系,都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之上。实行传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的转变,不等于就可以降低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那种把“传承”与“创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没有“传承”何以“创新”?如果让一个既不认识也唱不准乐谱的学生创作一段短小的旋律,他能做到吗?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进行创新性教育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将会更高。问题是: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应该废止,那些并非经常使用的知识信息不要强塞给学生。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有条件的地区要让学生学会使用电脑,学会通过互联网络检索、调阅所需的资料。谁都不会怀疑这一点:电脑在记忆的容量与准确程度方面远远胜过人脑。而人脑与电脑相比,其优势在于,人能够利用已知信息进行创造性思维。如果我提出让小学生完成一份“维也纳古典乐派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报告,你一定会说:“这种研究生做的题目,小学生怎么做得出来?”然而,这题目如果让美国的小学生去做,他们一定会让你吃惊!奥秘就在于他们会迅速敲击键盘,把世界各大图书馆中有关的资料统统调过来,经筛选后连拷贝加摘录,最后成为自己的文章。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成功地进行创新,创新成果是优是劣,其知识储备是否丰富是重要的,但不是决定性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他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信息,如何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就存在一个创新思维的质量问题,也就是创新性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多向性的问题。有一例子能清楚地说明这一点。
在一节音乐课上,老师教唱歌曲《小熊请客》。这首歌有三段歌词,第一段歌词是:“喵喵喵,真呀真快乐,今天过节小熊请客。我们到它家里去,又吃又玩又唱歌。喵喵喵,喵喵喵,真呀真快乐。”另两段歌词除了动物的叫声换成小狗、小鸡的叫声外,其余部分均不变。学生会唱后老师说:“小熊不仅请了小猫、小狗、小鸡来作客,还请了其他许多动物。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创作一段歌词,唱出别的动物快乐的心情呢?”这个创作要求并不高,学生们很快地就把小羊、小鸭、青蛙的叫声填进去创作了新的歌词。但有一个同学在创作时碰到了困难,他起先想创作小白兔的歌,觉得不行;接着想创作小刺猥的歌,还是不行;第三个他想到了大象,又不行。老师问他:“为什么不能给这些动物创作歌呢?”学生回答:不知道这些动物怎么叫。这时另一个同学急切地向
[1] [2] 下一页
老师表示:他能够创作大象的歌。原来,这位学生用大象的脚步声“噔、噔、噔”替代动物的叫声,创作了大象的歌。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前一位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没有问题,因为他明白:不知道某种动物怎么叫,就不能创作该动物唱的歌词。从逻辑学的角度讲,这是一种因果关系。然而,他在思维的多向性方面出了问题,“模仿动物的叫声”这种思维定势,限制了他的思维方向,使他的创新进程受到了阻碍。在学生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思维的轨迹,并加以引导,提高他们思维的质量。能否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这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上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创新成果问世,然而细细分析这些成果的作者们所采用的创新方法,也不过就那么几种!比如“加减法”、“重组法”、“模仿法”、“迁移法”等等。把铅笔加上橡皮,就有了橡皮头铅笔;坦克加上船,就有了两栖坦克;雨伞去掉柄,就有了降落伞;火车去掉轮子,就有了悬浮式列车。以上就是“加减法”。把原先手术室中无序排列的灯重新组合,就有了无影灯;把传统式店铺的柜台、货架重新排列,就有了超市。这就是“重组法”。模仿鸟的飞行,就有了飞机;模仿蝙蝠捕虫的方法,就有了雷达。这就是“模仿法”。由利用电话线路开发电脑网络,想到利用有线电视线路开发电脑网络;由利用电视台开办远程教育,想到利用电脑网络开办网上学校。不用说,这就是“迁移法”。
以上这些创新方法,教师必须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逐步“发现”,加以总结并学会运用。其实,不少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这么做了。比如,有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节奏创作时准备了四张卡片,卡片上分别写有如下节奏:附图。把四张卡片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含有四个小节的节奏谱。老师提示学生用重新排列这些卡片的方式创作新的节奏谱。这实际上就让学生了解了创新的方法之一:“重组法”。再如,有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旋律创作时,要求学生在附图后面续写两小节,有的学生感到困难。这时老师提示学生:“能不能从老师给的两小节曲谱中‘抹’去一些音,把剩下的音调整时值后,用来作为后两小节呢?”经过讨论,学生们终于完成了这个创作任务。下面的曲谱中,后两节是学生们的得意之作(箭头所指的音在后两小节中被‘抹’去):
附图
在这次创作实践中,老师让学生掌握了“加减法”这种创新的基本方法。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此恕不一一列举。
我们切不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能通过作曲训练来实现。其实,在音乐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均可达成这个目标。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途径是广泛的。
在唱歌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为歌曲重新填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歌曲;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甚至可以指导学生把某些歌曲加上少量对白,改编成有情节的音乐小品。
在欣赏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边听边用体态及简单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对某段音乐的感受尝试用文字或语言表达出来,甚至可以要求学生画一幅画来表现音乐的意境。
在律动和歌表演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自由分组,并设计本组的队形变化等。
在器乐教学中看来很难有机会渗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有的老师在进行打击乐训练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简易的打击乐器,这不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吗?还有的老师在训练学生吹奏竖笛时,自己吹出一个“问句”,要求学生吹出“答句”,虽然这“问句”与“答句”都是极短的旋律,但对一个相同的“问句”,被“问”的学生要作出与其他若干同学不同的“回答”却是要费一番脑筋的。
有人说,在乐理知识教学中很难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某教师在讲解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时,不是先写出这两种记号,而是先让学生听老师敲鼓声的力度变化,再要求学生用动作或图形来表示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听完后用渐渐蹲下又渐渐站起来表示渐弱、渐强的变化;有的同学用吹气球时气球大小变化的动作来表示这种感受;更多的同学用五花八门的图形表示了自己的感受。下面列举几种表示渐强的图形:
附图
老师根据这些图形的共性,抽象概括出了音乐常用力度记号“∠”,从而既讲解了乐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例给我们一个启示:只要教师自己具有创新的意识,就不愁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最后,我想就外部环境问题提出几点看法。第一,现行的音乐教学大纲和教材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尚存在严重缺陷。大纲中对学生创造力的要求过于笼统,没有明确的指标。我们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修订自己的大纲和教材。第二,要重新构建学生音乐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选择合理的考评方法,使之既能测定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水平,又能衡量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劣。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对音乐教学有导向作用,故而不容忽视。第三,各级领导及学生家长要理解、支持音乐教师的教学改革工作,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路子、新方法。
上一页 [1] [2]
篇6:论音乐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音乐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整个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要成功地在实施音乐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澄清音乐教师对“创新”问题的两点模糊认识。……其一,“创新”并不专指科学发明创造,如果把指导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当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惟一途径,显然是从狭义上理解了创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含义。这种模糊认识的存在,导致部分音乐教师把自己当作局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实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学科密切协调,需要教师全员参与。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胆识,具有良好的创新意志品质,要帮助学生掌握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基本方法,绝非单靠某几门学科的教师所能完成。相反地,音乐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它可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故而音乐课堂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
其二,对“创新”的含义不可定位过高,新与旧是相比较而言的,以什么作为比较的参照系,决定了音乐教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持有的态度。那种把“创新”的含义定位为“前所未有”、“世界首创”的认识显然是以人类历史作为参照系的。在中小学生中有多少人能搞出这种意义上的“创新”呢?对“创新”的含义定位过高,直接地引发了教师们的畏难情绪:就凭我们这样的水平,能指导学生创出什么新玩意儿来吗?其实在创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新”的比较参照系是被界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的。班级或团队中别人没有说过、没有做过的可以看作是新的,甚至在学生个人历史上没有说过和做过的也可以看作是新的。当然,判断某行为是否属于“创新”,还牵涉到价值取向问题。在学校创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如果过于看重创新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则很容易滑入“功利主义”的泥沼。学校创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应该着重于评判“创新”的发展价值,假如学生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思考某一问题,能用别出心裁的方法完成某道习题,都应视为有较高的价值的“创新”,因为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样的学生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创新并不神秘,创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并不是无从下手。
澄清了以上两点模糊认识,也就解决了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行性问题。有了这个大前提,我们才有可能探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的观念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当作知识的承载体。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传输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增大课堂容量,于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几乎成了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方法。反映在音乐教学上,教师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得到落实,一味地强求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不厌其烦地、长时间地讲解乐理知识,要求学生背诵大量音乐家的生辰年月、代表作品等等。这种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客体的做法,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古代中国尚有四大发明,而当代中国虽然拥有的科技人员的绝对数在世界名列前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明却聊聊无几。中国人突然变笨了吗?当然不是。说到底,还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出了问题。在中国的学校里,教师是学生的管教者,是“上帝”。而在美国的学校里,学生是教师的“上帝”,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前不久新闻媒体曾报道:美国有两名女教师赤身裸体给学生上生理课,此事引起舆论哗然。我们姑且不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评说此举的是非功过,但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去观察美国的教师是如何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的。此时的教师既是学生探索人体奥秘的引导者,又是学生观察、了解的对象,这种煞费苦心为学生
[1] [2] [3] [4]
篇7: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教育论文
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教育论文
摘要:通过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智力和思维的深刻性、严密性、创造性、广阔性和敏捷性等得到了行之有效的开拓训练。在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中,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思维 探索性实验 创新意识
在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中,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在实验教学中,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例如,在初中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我的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设问在日常生活和我们所学过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学们就会举出很多生成二氧化碳的例子。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按照我们实验室制取的可行性、讨论这些方法是否合适?这样同学们就会积极地思维,参与讨论,最后概括总结从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明确了利用缓慢氧化、炭及含碳化合物燃烧、炭还原金属氧化物、碳酸盐分解等方法都不适于在短时间内用简便方法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然后演示“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大理石颗粒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通过对比观察实验,设问哪个反应最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应该是大理石和稀盐酸。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设置疑问,注意在关键处设疑,在重点、难点处设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要创造条件学生质疑,使他们有充分的发言权,同时积极组织学生相互设疑,相互探讨,相互启发,相互辩论,勇于发表不同见解。启发学生不断探索、发现、总结、激活思维,启发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变验证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知识的创新
要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必须改革现行实验教学模式,充分挖掘课本中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点,加强实验的设计性和探索性,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实验技能、知识应用、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创新。
例如:初中《分子》一节中,讲分子间有间隔时,课本中有一个演示实验,把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结果体积小于200毫升。直接按教材讲授,学生就会被动地接受,而引不起对知识的探究,如果改进一下该实验:①把100毫升水和100毫升水混合。②把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酒精混合。③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在做这三个实验时,学生就会用实验现象和自己的思维来判断,为什么等体积的同种物质混合体积不减少,而异种物质混合体积会减少?很容易自己就会得出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这样变验证为探究,比原先的效果要强得多。
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教学,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同时教给学生一种认知事物的方法:即创造性地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适当补充和改进一些演示实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打消学生中可能存在的疑问,不防根椐实际需要适当补充一些演示实验,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绪言课上,除了做好课本上的四个演示实验外,为了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可以再补充几个趣味实验,如讲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不妨补充做“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既能帮助学生理解“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燃烧不一定都是可燃烧物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的认识,等等。此外,在做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仪器装置或药品及操作方法做适当改进和完善。在使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前,需向学生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改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创新。
四、拟定实验题目,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
在已学的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拟定一些化学实验习题让学生完成。实验的过程由学生自己设计,这对于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他们借肋实验研究解决某些问题的能力,以及课本中的实验习题可供选择外,还可以根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安排适当的实验习题。
例如,在学习了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的'鉴定方法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习题:现在三瓶未知无色溶液,分别是“氯化纳”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碳酸纳溶液,怎样通过实验来鉴别它们?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每个小组至少设计出一种实验方案。然后收集整理,学生可能会有如下几种方案设计:
第一种: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鉴别,根据产生的现象不同,可鉴别出氯化纳溶液和碳酸纳溶液,现象不明显者为硫酸纳溶液。
第二种: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来鉴别:根据产生的不同现象鉴别出硫酸纳溶液和碳酸纳溶液,无现象者为氯化纳溶液。
第三种:先用稀硝酸鉴别出碳酸纳溶液,再用氯化钡溶液鉴别出硫酸纳溶液和氯化纳溶液。
第四种:先用酚酞试液鉴别出碳酸纳溶液,再用氯化钡溶液鉴别出硫酸纳溶液和氯化纳溶液。在实验课上,按照上述四种方案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先将四种方案公布,让学生评选,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学生很容易就能指出实验步骤最少、现象最明显、结论最可靠的第二种方案为最佳方案。这样的实验活动课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很大,既增长了许多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分析、判断是非的能力;既激励了创新精神,又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使得学生情绪高涨,兴趣倍增。
当然,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也不是通过一两次实验或活动就能培养起来的,它要求学校、各科教师、学生本人共同努力,密切配合,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培养化学科学素质应把着力点放在实验功能开发上。这就要求一个化学教师自己首先具用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造能力,不畏艰苦,勇于开拓。通过言传身教,不断向学生渗透创新思想,不断激活他们的创造思维,同时尽可能地多给学生提供亲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化学领域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
篇8:体育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浅析论文
体育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浅析论文
【摘要】创新浅谈体育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所谓的“创新能力”是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课的教学目标,运用自己的所了解的知识,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展开探究性的学习,并开拓发展新的思维,产生独特的、有利干记忆的、便于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品质。素质教育是教育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现代教育就是为了培养新世纪的创新性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
陶继新先生说“法不在术而在道”,道就是规律。体育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起着什么重要的作用,而要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引导者,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运用所学的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注重训练学生的求异、发散、对比、迁移等思维能力和具体的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际的创新能力作为自己的主体思想和理念。在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学生主体性教学思想,真正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建立良好、合协的师生关系。
二、给学生创建创新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想让教师从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感到快乐,就应该引导教师投入到教育研究中去。”而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就必须从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角度出发,创建一种师生平等、合协、互助的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己的语调,鼓励性的眼神,回答正确的.微笑等形体形为来对学生鼓励和表扬。这样才能是使学生在教学中,大胆回答,展开想象,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的从疑惹,了解,熟悉掌握知识。并能举一反三。那么,作为体育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敏锐,创造新颖,让学生经常进行自练、自控、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参与各种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独特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力求科学、灵活多样,创设一些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学习情境,在特有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开放的课堂,广阔的空间和氛围。这就是体育教学自身优势。因此,我们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利用和把握这种优势,在传授知识与技能时,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体、促智、审美、益心等功能的教育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教学时,还要注重采用启发、诱导性的练习,向学生提供富有刺激创造的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选用符合学生适用的素材。
1、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尖子”学生,在班级树立榜样,激励学生以“优点”带动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多方面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在班级里建立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喜欢的运动中去锻炼,去提高身体素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挖掘学生的兴趣能更大的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热受和喜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设立和创建这样的教学的环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A: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是“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放手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的给学生创新力创建环境。从感知,去尝试、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到感悟。在活动中体会到快乐,在愉快的活动中学到知识,学到技能。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思想。处处设疑,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展开思维,主动探索发展。利用对比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讲“蹲距式”起跑,可用站立式起跑和蹲距式起跑二种起跑方式对比,从对比中感悟出起跑的本质,在极短的时间内,速度达到最大。并创设疑点:为什么蹲距起跑能起到很好加速过程?在电视转播的短跑比赛中,你能从中找到蹲距式起跑的优点吗?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B、目前,学生还处于发育还不完善,生理还不成熟的阶段。而学生的对出现的事物和事情,总会产生疑问,但这个领域的能力还比较弱。在脑子出现了问题和疑问,但学生不敢提出来,而教师也不能及时处理问题,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良好的解决疑问的氛围和环境。采启发,鼓励,与学生沟通,探究,开拓创新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尝试中产生问题,在活动中探索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找到问题的答案,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爱护和鼓励学生的和种大胆质疑,促进学生在疑问去追寻创新思维的发展。如:采用小组讨论法,打破以前教师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创设有目的、有指导性的条件与环境。
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结论,并进行选择性的讨论。如在进行实心球教学中,对出手角度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练习时,有意识从各个角度尝试,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进行对比性总结,掌握动作技术和动作技能。并熟练运用,从而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动眼观察,到动手实践,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展开思维能力,各抒己见,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勇力,也提高了自己在活动中解决疑问的能力。
新世纪,新起点。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抓好育真人,求真知,练真才,培真情四个方面的教学工作。立足于“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本职工作,为培养更多的社会栋梁之材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葛长名.浅谈以“主体”参与为核心的体育教改策略.体育教学.
[2]陈俊.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体育科学.
篇9: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理论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理论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理论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高校与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重视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采用各种途径,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作 者:李锋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35) 分类号: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艺术设计理论教学 学生创新能力篇10:论教师教育素质的培养与教学能力的提高
论教师教育素质的培养与教学能力的提高
人才的培养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目标,如何培养有能力,并能够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们所需要重点研究了发展的..重点从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的培养方面,对于教师的培养现状,教师素质提高所要面对的问题,及如何提高教育素质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的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作用,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增加效率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 者:姜营 陈柏林 陈晓梅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系,广西,桂林,541004 刊 名:现代商贸工业 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642 关键词:教育 素质 培养篇11:论科学假设能力的结构与培养的创新路径论文
论科学假设能力的结构与培养的创新路径论文
科学假设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科学理论、科学知识对新的科学事实和未知的规律所做的假定性阐释与说明。培养学生的科学假设能力是理科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当前教学实践表明,人们只重视假设的检验,如设计实验、数据处理等,而对学生假设能力的培养并不关注。因为部分人认为提出假设依靠的是灵感和直觉,是不能被教的。这是由于人们还未发现科学假设产生的逻辑机制以致设计不出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国内学者文庆城、罗星凯等从科学假设的数量、质量、对所提出假设的解释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科学假设能力的结构及其培养。[1][2]国内其他学者认为应从“加强‘双基教学’、尊重学生所提出的假设、加强假设方法的教学”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假设能力。[3][4]国外学者奎因(Quinn)、劳森(Lawson)等[5][6]分别从假设质量的判断和假设论证方式来探讨学生科学假设能力的培养。这些研究或仅关注科学假设自身的含义和质量评价标准,未注意科学假设能力的其他维度;或属于自身的教学经验,理论基础薄弱。要完整了解科学假设能力结构,制定科学假设能力培养的合理策略,还必须从科学家提出假设的逻辑机制去探讨。
一、科学假设产生的逻辑机制
科学家究竟是如何提出科学假设的?经验主义者认为,科学发现是个归纳的过程,所谓的科学假设也就是由归纳而产生。现代科学哲学研究表明,我们不可能从事实归纳出任何假设,因为如果没有假设的指导,人们就不知收集哪些事实。换言之,即使是归纳也是以假设为前提。演绎也不能产生任何假设,因为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推知个别,如果前提为真,其结论也为真,即演绎推理并不会产生新的命题。因此,科学假设既不是通过归纳,也不是依靠演绎推理产生,而是科学家发明出来的。除直觉、顿悟等非理性因素外,科学假设的发明过程是否遵循一定的逻辑机制?目前科学哲学界的共识是,提出假设具有一定的逻辑模式,皮尔斯提出的溯因推理是产生科学假设的唯一逻辑操作。溯因推理是由结果推出原因的一种推理方式,它的触发条件是事实与预期不符,如新事实、异常事实的出现。溯因推理的目的就是要形成假设以解释这些事实。其逻辑形式可用如下模式表示:
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A被观察(推理的前提和诱因)。
找到一个假设H(省略了另外的前提――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它能作为A的原因并解释它,使A变成不吃惊。
因此有充足的理由去推敲H,使它成为可能的假设。[7]
其中,H与A之间在认知上存在着相似关系。由此可见,溯因推理的逻辑起点是已有的事实、知识和理论,结论具有或然性的逆向推理方式。皮尔斯认为,要从事实过渡到假设,溯因推理重要的认知特征是相似性。[8]其中,模型推理和类比推理在假设溯因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科学家提出假设的具体思维过程
从有待解释的事实开始,分析它们,然后发明出科学假设,溯因推理产生科学假设的具体思维过程是什么呢?以下用卢瑟福发现原子结构模型来说明。
意外的现象被观察: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粒子散射实验时发现,大多数粒子可以照直透过金箔,偏转很小的角度,但有小量粒子产生很大偏转,极少数粒子竟被反弹回来。这些现象可以概括为:原子里面大多数应该是空虚的,而中间有个体积很小,密度很大的原子核。
从已有的经验知识和理论中寻找相似的现象: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占99.87%,而体积却占太阳系的很少一部分,这些与原子结构相似。太阳与行星之间遵守万有引力定律,而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电吸引力遵循库仑定律,这两个定律的数学关系式也基本相似。
借相似现象的因果解释提出假设:原子的行星结构模型假设的提出。
根据上述案例,我们可以想象,卢瑟福在面临迷惑的问题时,必定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思考了多种相似经验现象,然后选择最合适的一种作为问题的假设提出。科学史上,类似的科学发现比比皆是,如麦克斯韦的光的电磁理论是把光与电磁波进行比较而做出的发现,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卫星过程也是不断地用所掌握的恒星和卫星的知识与观察到的证据做对比。由此可知,从意外现象到假设之间存在一条可以逾越的鸿沟,那就是从已有知识和理论中寻找相似的经验现象或理论,并借用其中的因果解释而提出假设。科学假设提出的整个溯因过程可用以下图形来描述:
其具体思维步骤为:(1)科学假设的产生过程从分析问题,探讨其中的因果关系开始;(2)推理者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寻找与当前问题情境相似的经验现象;(3)探讨各种相似经验现象的因果解释;(4)把各种经验现象与当前的问题情境进行比较;(5)借用经验现象的因果解释提出假设;(6)选择合理的科学假设。图中“”表示问题情境和经验现象间的对比。由此可见,假设产生的溯因推理程序看似简单,其实包含复杂的思维过程,如探索、比较、综合、选择等思维操作。由于人类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创造,我们就不能把上述环节狭隘地理解为类比推理过程,如寻找相似经验这个环节,除类比推理外还包括利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想象出与问题情境相似的结构模型,如凯库勒的`苯分子结构的发现。其中,非理性思维的灵感、直觉等也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科学假设能力的含义及结构
(一)科学假设能力的含义
由科学假设产生的逻辑思维过程可知,要提出科学假设,推理者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备丰富的经验性、陈述性知识;二是具有溯因推理能力。而要选出合理的科学假设,推理者还应知道假设质量的判断标准和具有一定的溯因论证能力。由此可见,科学假设能力是集科学事实知识、方法知识、溯因推理能力等因素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能力。我们对科学假设能力界定为,面对令人迷惑的自然现象,推理者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顺利提出符合质量标准的假设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科学假设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是一般假设能力和科学学科的有机结合。它又随假设思维的发展而发展,是一般假设能力的发展和科学教育的结晶。
2.科学假设能力有显性的逻辑操作机制,是可以培养的。科学假设能力体现在其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3.科学知识、已有经验是科学假设能力的前提,但缺乏溯因推理能力,不懂科学假设能力基本操作,科学假设能力也无从谈起。因此,科学假设能力是科学知识和溯因推理能力的有机结合。
4.科学假设过程也是科学思维不断地调整、监控、反思和评价的过程。
(二)科学假设能力的构成要素
吉尔福特认为,智力结构是由操作、内容、产品所构成的三维度空间结构。虽然该三维结构模型能较全面地反映智力的基本成分,但科学假设能力也有自身的特点,比如在假设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思维的调整和监控以及思维品质的作用。这些都是在智力基本要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思维能力要素。因此,我们认为,科学假设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五点。
1.科学假设能力的内容
科学假设能力的内容是指提出和评价假设所依据的科学知识、经验等,是假设产生的前提条件和原始动力。缺乏对问题本质的理解,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及不能准确提取相应知识,人们很难提出合理的科学假设。因此,科学假设能力的内容包括对科学问题的理解,科学常识、规律、概念的掌握和运用、生活经验等因子。
2.科学假设能力的操作
科学假设产生遵循一定的逻辑机制,也有具体的思维流程和方法。科学假设能力的内容、品质和监控等要素都要通过操作要素体现,因此,操作是科学假设能力的核心要素。此要素因子有5个,即分析问题本质、寻找与问题现象相似的经验知识、对比问题情境和各种经验现象、借用经验现象的科学解释提出假设、选择合理的假设。
3.科学假设能力的产品
产品是指科学假设能力的结果。其判断标准是科学假设的质量水平。波普尔、亨佩尔等从简单性、可以检验、强大的预见功能、经验和理论支持等方面来判断假设的质量。[9]据此,产品要素包含的因子为:基于经验、可以检验、预见性和简单性。
4.科学假设能力的品质
科学假设能力的品质是在假设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它反映了科学假设能力产品的质量,是衡量个体科学假设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和敏捷性共5个因子。
5.科学假设能力的自我监控
科学假设的自我监控就是在提出、评价、选择假设的过程中自我监督和控制。其表现为:明确解决问题方向,了解提出假设思维的过程;懂得假设产生常用的推理方法;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使思维集中到问题的假设上;能够不断地调整思维的方法和方向,及时发现经验现象和问题间的差异等。
(三)科学假设能力的结构模型
要建构科学假设能力的结构模型,应以科学哲学和青少年假设思维发展理论、系统科学原理、知识和方法与能力关系理论为依据。综合上述论述,且能力必须在具体的活动中得以体现,我们认为,科学假设能力是以操作为核心要素,科学假设能力的内容、品质、监控、产品4个要素分别位于四个顶角,这5个要素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科学假设能力结构可用图2表示。
该模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整体性。科学假设能力是一个多要素、多侧面、多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内容、操作和产品是科学假设能力的基本要素,操作又是基本要素的核心。品质和监控是在科学假设能力基本要素基础上发展的。科学假设能力的内容、操作和产品这3个基本要素是科学假设能力的品质和监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科学假设能力的品质和监控又使提出的假设更具科学性、多样化、合理化。第二,层次性和动态性。由于学生的科学假设能力与年龄相关。皮亚杰认为,儿童要到形式运算期(11岁以上)才能形成对科学现象的假设检验能力,而劳森认为,形式运算期的儿童只能依据可感知的因果关系提出假设,要根据不可感知的理论成分创造出科学假设,必须到后形式运算期(约18岁以后)。因此,科学假设能力有一定的层次性。它又是动态的,将随着学生年龄、科学知识和经验、推理能力的增长而得到发展。同时,外在环境,如鼓励创新的宽松教育环境有利于科学假设能力的发展。所以,它是层次性和动态性的统一体。第三,自调性。该结构模型内5个要素构成了科学假设能力的内核,年龄阶段是科学假设能力的内在环境。在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这5个要素为达到平衡,能产生依靠其内部规律而进行的自我调节。
四、学生科学假设能力的培养
(一)以科学假设能力的内在环境为教学前提,同时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使学生科学假设能力螺旋式发展
年龄阶段是科学假设能力的内在环境,它使科学假设能力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是内因;教学环境和教学策略是科学假设能力培养的外在环境,是外因。皮亚杰、劳森等研究表明,很小的儿童就具有假设思维能力。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期的儿童能使用表象和词语来表征假设推理,但他们的词语或其他象征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只能在不脱离实物和实际情景的场合应用。形式操作期或因果阶段(大约11至12岁以后)儿童不仅能够运用语言表达假设推理,而且能脱离直观表象对假设进行因果论证,即这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控制变量,但只能依据可感知的因果关系提出假设。后形式运算期或理论期(大约18岁以后)的学生提出的假设将包括不可感知的理论成分。因此,教学设计必须根据上述分类,不断创设“最近发展区”,同时营造民主宽松的环境,使学生科学假设能力螺旋式发展。针对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学生,应引导他们在具体的实物操作中提出猜想,科学假设只涉及简单的变量关系。初中学生也要以直观的自然现象引发他们提出假设,引导他们用科学语言论证假设中的变量关系,针对不可观察的因素尽量用可观察的实物来比喻,如用水流、水压来比喻电流和电压。高中及以上的学生可以涉及理论假设,除让他们用可观察到的经验来解释问题外,还必须引导他们用微观、符号模型、科学理论来解释宏观自然现象。
(二)加强科学解释教学,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增强提取知识的能力,从而完善科学假设能力的内容
谈到科学假设能力的培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应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因为基础知识是科学假设产生的原材料。但学生不能提出合理的假设,往往并不是学生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而是不能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10]因此,笔者认为,科学假设能力的内容不仅包含基础知识,还应包括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及具有结构化知识。也就是说,知识在头脑中杂乱无章地堆积是不能被提取的重要原因。
形成结构化知识的方式是使不同知识间互相关联。对科学问题的解释是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完善科学假设能力内容的教学策略之一。学生要能对科学问题提出合理的解释,一是必须理解科学问题;二是需把不同的知识与科学问题进行关联;三是要准确提取相关知识。科学研究的实质是对科学问题的解释活动,只不过有些科学解释是成功的解释,无须验证,而有些科学解释还有待证实,假设就是有待证实的科学解释。如将水加入盛有固体的试管中,待形成溶液,滴加少量酚酞试液,溶液先变红,半分钟内褪为无色,为何?成功的科学解释:酚酞变红是因为生成了NaOH;有待验证科学解释(假设):酚酞褪色可能是生成的的作用,也可能是溶液中NaOH浓度过大。这两类科学解释都有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提取知识的能力。
(三)加强科学假设思维过程训练,掌握科学假设能力的操作,是培养学生科学假设能力的关键
科学假设能力必须在假设活动中进行培养。学生不能提出合理的假设,关键原因是学生不知怎么做、从何着手,即不理解科学假设能力的基本操作。这归咎于当前的探究教学存在简单化、程序化的弊病,忽视了学生假设形成的思维过程及围绕假设进行的系列论证活动。假设是学生表达观点、交流和自由创造的活动,忽视了学生的假设活动就等于扭曲了真实的科学探究。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提供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观点,鉴定学生的观点,让学生探讨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提供刺激使学生发展、修正或改变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建构主义理论与科学假设产生的逻辑机制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
[案例1]“质量守恒定律”探究教学设计。
教师引入一些化学反应图片来创设问题情境,同时提出“我们是否可以像拉瓦锡一样从量的角度来探讨化学反应”的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核心问题: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质量总和与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存在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用头脑风暴法寻找经验现象:如蜡烛燃烧、铁生锈、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等。
要求学生对经验现象作出科学解释。如蜡烛燃烧质量减少,原因是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放在空气中;铁生锈质量增加是因为铁吸收了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如学生的解释不正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实验等各种方法纠正。
把经验现象和核心问题进行比较。如蜡烛燃烧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是蜡烛和氧气,生成的物质是水和二氧化碳。铁生锈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是铁、水和氧气,生成的物质是铁锈。
借用经验现象的因果解释提出假设,选择合理的假设。学生可能提出“质量增加、减少、不变”三种假设。选择合理科学假设的标准是这个假设既要包含核心问题所指示的变量关系,又要符合经验现象的科学解释。通过对经验现象和核心问题的比较分析,师生可以发现前2种假设不符合这个标准。以铁生锈为例,“质量增加”的假设就没有考虑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还有氧气和水这2个变量,因此,“质量不变”的假设最符合此标准,即参加化学反应的三种物质质量总和很可能等于生成铁锈的质量。我们选择“质量不变”作为最合理的假设。
最后,师生共同设计白磷燃烧、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进行验证。
大家可以发现,我们常见探究教学设计与上述案例有重大区别。常见探究教学设计也要求学生提出“质量增加、减少和不变”三种假设,但这些假设只是摆设,教师在这个环节并没有认真去追究学生为何提出这些假设,如何纠正学生不合理的假设和存在的模糊观念,而是放在实验设计环节中去探讨这些问题。换言之,当前的探究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产生假设的环节。因此,必须把科学假设思维过程融入到探究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科学假设能力的操作,从而体现探究的真实性。
(四)提高监控意识,学会评价科学假设能力产品的合理性
科学假设的提出是一个伴随着思维不断地监控、调整、评价和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学生克服了思维的盲目性,保证了假设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评价是提高监控意识的途径。通过评价,学生可以发现假设思维过程中的缺陷,从而在不断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科学假设能力。评价主体可以采用个人自评和集体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为:假设与问题相关性,证据和理论的符合程度,提出的假设是否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冲突,是否可以检验,假设的预见度如何。
溯因论证是评价假设合理性的重要方式。它是一种弱的假设检验方式,用于至少保证所提的假设能解释令人迷惑的现象及由此得出推论的可检验性。这种论证方式的基本操作程序:如果这个假设合理,而且也观察到证据,并且这些证据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符合(如不符合,则该假设直接被否认),然后,由此假设可以得到一些可以检验的推论,因此,该假设是合理的。
[案例2]:教师提供“把点燃的蜡烛用一个倒扣的玻璃杯罩住,然后压入水中。蜡烛熄灭之后,为何杯子里的水面上升?”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溯因论证。某生的假设:玻璃杯中的氧气被消耗。溯因论证如下:如果是“玻璃杯中的氧气被消耗”的假设,且观察到玻璃杯中气体减少的证据,已有理论是气体减少导致压强变小而水面上升。然后,由此假设可以推测,即使在玻璃杯中放两根、三根或更多点燃的蜡烛,玻璃杯中水上升的高度应一致,该推论可以检验,所以此假设是合理的。
最后,还必须加强学生科学假设能力品质的培养,并把它作为科学假设能力培养的突破口,前文已经对品质的培养有所论述,这里就不再一一探讨
★ 教学论文的题目
★ 德育教学论文题目
【论文化艺术素养教育与艺术生创新能力培养(精选11篇)】相关文章:
小学教学论文题目精选2023-05-21
学科教学语文论文题目2023-12-06
小学一年级教学论文题目2023-05-26
论素质作文2023-11-27
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教育论文2023-06-26
教育学论文题目2023-05-04
论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论文2023-07-03
音乐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模式论文2022-04-30
艺术教育教学论文题目2024-01-24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论文题目2022-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