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环境检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整理14篇)由网友“狗蛋”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新形势下环境检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新形势下环境检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
新形势下环境检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环境检测科技方面,我国的技术也更加的先进,更好地促进了生态环境检查环节向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进行迈进。现在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已经成了我国环保部门开展环境监测的重要支持,在生态环境监测的效率方面提供了促进的动力。在我国的环境发展战略目标当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其中的一个目标,而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它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促进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简单化和便捷化,能够在满足环境监测需求的同时,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一、当前环境监测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的,在空气、水和其他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和不同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和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建设是离不开的',而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在新形势下,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能够科学的、系统的、精确的、快速的对我国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它在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数据性的描述。特别是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区域,展开数据性的描述非常关键,要通过环境检测技术明确地对区域中的污染物进行明确,同时对排放量等数据进行计算。要能够根据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情况提出具体的措施,对全国范围内的环境污染等重大事故的应急预案进行强化,从而推动我国环境履约方面有着更好的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和支持。
二、环境监测科技的发展现状和差距
在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发展,在环境监测技术和相关的研究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在很多具体的领域当中,我国都获得了一些显著的突破,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在如下几个方面有着体现:
(一)环境监测技术总体水平不高
在西方的发达国家当中,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已经实现了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对传统的简单实验室分析手段进行改变,可以利用实验室分析和现场快速采样进行结合。但是在我国还是以单一的实验室分析手段作为技术的主体,对实验室和现场的连续分析还比较薄弱,在一些地区,采用单一的点式采样方式,对发达国家的空中遥感监测分析方式,在我国来说还是一種遥不可及的梦想。
(二)环境监测技术的基层应用不到位
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人员对环境监测技术是比较缺乏认识的,宣传工作开展也不够到位。有的基层组织自身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就不够重视,因此,在宣传工作开展的时候,没有办法结合新技术的特点展开针对性的宣传,最终导致环境监测技术在基层当中的应用不够到位,没有办法发挥它的效果。
(三)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对于环境检测技术来说,技术的操作需要通过人员来进行的,因此,环境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他们的综合素质决定了环境监测成果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部门在环境监测技术培训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的现象,同时在培训的资金投入上也比较缺乏,从而导致基层的监测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直接对我国的日常生产环境监测工作产生了影响。一方面,会使得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出现耽误的情况,另一方面,会引发一定的监测事故。
三、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科技的发展展望
在新形势下,结合环境监测科技对于环境检测的重要性,我国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的建设,通过体系的完善改变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从而最终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在体系的完善过程当中,要结合制度的制定和法律法规的健全来没技术的提升以及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其次,我国要加强环境监测标准的制定以及相关方法的培训。在培训工作方面,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提升环境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使他们能够为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撑。在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要切实地提高他们自身对环境监测的认识,提升他们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促使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推动自己提升自己的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最后,我国应该加强环境监测接受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这些技术在基层就能够得到推广和应用。在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之下,还要投入研究的力度,推动我国环境检测科技朝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新形势下,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检测科技也要朝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进行改革,从而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发展需求,切实地在人们生态建设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康晓风,于勇,张迪,等.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环境监测,,(6).
[2]单晓岚,楼建光,陶超平.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J].科技展望,,(2).
[3]陈雯雯,孙铭阳,郭欣,等.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J].自然科学:全文版:00125-00125.
篇2:测绘生产管理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
测绘生产管理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
摘要:
当前随着测绘信息技术和数字制图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生产管理里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示出来。本文总结了测绘生产管理的现状,并针对测绘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字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
关键词:
测绘;生产任务;管理
1、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也随之进入快速实用化阶段,测绘理论、测绘产品模式、测绘保障手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现代测绘生产的数字化和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生产要求作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数字化测绘生产对软硬件有极强的依赖性等特点都对数字化生产管理作出了新的要求。而且,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数据规模正越来越大[3],目前地图数据的更新频率也明显加快。测绘生产现在既要满足国家的大规模、频繁性的数据更改,也要不断的改变,满足各行各业、各个用户的批量、个性化生产需求。这样在测绘生产数据安全、人力、设备等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测绘生产质量控制、成果管理等方面都对生产人员及管理人员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需求[2]。如何利用现有科学技术手段高效地监控、管理、规范测绘生产过程和数字测绘产品过程中大量数据,是测绘生产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
2、目前测绘生产管理方式
2.1非实时
现代测绘生产任务繁重,数字化测绘生产对软硬件有极强的依赖性等特点都对数字化生产管理作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测绘生产任务与管理部门不能达到实时任务进度情况、任务调整情况的转达。
2.2不规范管理
当测绘任务实施到某一重要阶段时、比如项目中期检核等重要日期时,对某些测绘任务完成情况和变更情况无存档,当出现某些错误和责任时,找不到对应任务责任人,这些也可能导致测绘生产陷入缓慢进度中。
2.3质量监督不到位
测绘生产质量管理绝对不仅仅是质检部门的事情,以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未来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谁都有可能发现问题,院领导、中层领导、项目经理等都具有质量保证的职责,而且需要起到保证测绘任务质量的作用。质量是测绘任务的生命,要坚持以质量为第一的做事方针,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首要地位,加强测绘任务质量管理工作,严格地推行质量“三检”制度。在测绘工程项目的质量过程控制中,应区别各种不同的项目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应该做到对所有项目100%的控制,坚决杜绝不合格项目,一旦发生不合格工程,影响单位信誉的,处罚措施要明确,处罚力度要加大。现实测绘生产任务中,质量监督不到位的现象因为管理问题却时有发生。
3、数字化测绘生产管理系统
针对当前测绘生产中出现的这些缺陷,应该利用现有的数字化生产大环境改善目前的测绘生产实施和进度掌握情况。当测绘一方向任务承担方给出大的测绘任务时,测绘任务承担方将任务进行具体的划定和分流,并实施,此时需要实时将任务进度和所使用人员、设备等资源、参照规范标准通过某特定格式的交换文件向布施任务测绘单位汇报,布施任务测绘单位审查该任务完成情况并根据当前完成情况提出相应的任务更改要求,将要求通过特定格式的交换文件传送给测绘任务承担单位,测绘生产管理软件的实现可以使测绘生产任务的实施更安全、方便且高效,也便于双方单位统一管理。所以测绘生产管理软件可以解决多个不同级别测绘单位之间的测绘任务管理、调度及生产计划的设计、传达、任务资源分配与管理、任务进度跟踪、任务完成情况统计、任务完成报表输出和资源管理。测绘生产管理系统可以包含系统管理、测绘生产任务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规范管理、质量管理等模块。系统管理可以实现使用该测绘生产管理系统的单位及用户信息的输入输出,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测绘生产任务管理,实现测绘生产任务的定义、上报、查询与统计、更改、调整等功能。质量管理可以保证测绘生产任务质量合格,杜绝不合格测绘生产成果现象的出现。
4、数字化测绘生产管理实现的支撑技术
4.1数据库信息缓存技术
系统可采用ORACLE、ACCESS数据库实现数据库信息的存储实现系统信息的存储和修改等,数据库信息缓存是在建立ACCESS数据库表的同时建立一张SOURCE表格,存储ACCESS数据库中其他有用的数据库中的源数据属性字段及其信息。在编写的对数据库访问的代码里不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而是利用建立的SOURCE表对数据库里面的数据进行本地缓存,通过对SOURCE表的数据间接的访问真正的数据,使得数据访问更加安全,也使得对程序的后续的维护更加方便和快捷。
4.2数据库传输技术
该系统在实现上级单位与下级单位的业务数据转达是将现有的数据库里面的数据通过加密的形式导出成特定格式的数据库文件格式,以某特定格式导入导出,不同单位之间进行上报和下达的时候直接导入该特定格式的文件,既可以简单方便的实现数据的导入导出,又通过加密的形式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5、结论
针对当前测绘成果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当前测绘生产管理中所存在的现势性不强及同步更新较慢等问题进行提出了测绘生产管理系统的数字化,在日后的管理中可结合ARCGIS、MAPGIS等地图制图软件对测绘任务的分配及下达和上报进行更加有效及安全的管理,并与地图制图软件结合,实现作业区划分,实时在地图上查看任务完成情况,对后期测绘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有比较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西勤,门葆红测绘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研究[J].测绘学院学报,,4.
[2]门葆红,牛德力测绘生产计划信息一体化管理的解决方案[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
[3]朱英浩,李成名,陈军,等.GIS在规划国土图文办公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2.
[4]法长,陈少雄城市测绘生产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4.
篇3: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
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虽然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但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不少的影响,因此,环境检测管理成为了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存在,导致我国对环境检测管理发展的速度较慢,且存在一定的漏洞,如何解决这些漏洞,如何完善環境检测管理,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检测;管理现状;发展方向
一、环境检测的含义
环境检测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对环境的变化进行随时检测和数值变化的一个过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评价环境质量的好坏。环境检测的介质对象主要包括空气检测、水质检测、土壤检测、生物检测和固体废物检测等。
环境质量检测是监测的重点内容,它主要是对环境中污染的状况和变化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改进,判断改善的进展,对数据进行保存,以确定在一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环境质量的变化和趋势。
二、我国环境检测管理现状
1.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整体发展较慢
我国对环境检测管理制度已经实施了几十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大方向上来看,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原有的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求,这就为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环境检测管理制度存在的这些年,相关部门并没有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导致我国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制度发展的比较缓慢。例如,目前我国检测设备仍缺少一些技术规范和更新,这就会严重阻碍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整体的发展。
2.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保障措施不足
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资金和物质保障不足。现如今,我国环境管理的相关部门不断增加对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力度,对环境检测的资金投入也是不断增强,但由于受我国环境监管模式单一的限制,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投入来讲,对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资金和物质保障仍显不足,这导致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制度无法正常有效的实施。
3.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缺乏有效性
我国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比较晚,发展模式和体系都比较简单,缺乏专门的监管机构。因此,想要完善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制度,就必须改变现在的单一的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比如环境检测预警系统的引进,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环境检测质量,并不断提高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4.环境检测质量保证措施的建设现状
各级政府建设部门不断出台和完善相关环境检测工作实施办法,并投入了一定数量规模的资金成本,然而,由于受到我国环境检测质量实施管理体制自身的约束性,投入的大量启动实施资金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对检测仪器的升级产生了不利影响,而对于环境检测物质样品的收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加大了检测工作开展的难度;在技术投入方面,缺乏对系统性较强、设备先进有机物检测设备以及在线检测新技术的应用,很多检测标准与国际规定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给环境检测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从环境检测人力资源角度而言,专业检测人员缺乏必备的综合性知识储备,需要加强检测数据分析以及其他科学知识的储备,从而推动工作人员检测技术的全面发展此外,很多地方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缺乏必备的质量控制意识,不能积极参加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从而导致收集的数据缺乏科学性和真实性。对实际检测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环境检测管理发展的对策
1.加强对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监督力度
想要加强对环境检测质量的监督,就必须建立专属的监督部门,并强化对他们的管理培训,用这样一个监督部门来有效纠正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错误。
2.完善我国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制度
制度作为行业中的基本准则,对于行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中应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按照制度办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中有依据可循。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做好环境检测的'重要前提。在制定制度时,必须根据我国环境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明确质量检测的内容和本质,并定期对制度进行检查和更新,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3.增强质量管理意识
增强环境检测质量的管理意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这是在整个环境检测过程中最基础的一点,这同时也为更好地实行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只有让管理人员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才能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并确立制度化的管理观念,共同为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做出贡献;最后,需要对质量管理团队进行强化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体系,对管理队伍进行培训,重视人才的发展。
4.规范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通过不断规范各项质量管理保障措施,能够对环境质量检测工作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全面提升整体检测效果,因此,首先要加强对于环境检测的项目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高科技含量技术设备,而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对其进行必要扶持和鼓励,加大科研产品的投入与研发,以此全面推动新型标准检测样品的普及力度;其次,使环境检测技术、标准更加规范化与科学化,推动环境检测新技术的发展,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市场考核准人体系,对其测试原理以及具体各个系统之间的规范化问题进行商榷,以此提高环境质量检测保障措施。
5.设定专项资金
由于大多数资金都没有用在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方面,导致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不能很好的实施。因此,政府必须对环境检测质量管理设立专用资金,保障检测活动的发展和壮大。这项资金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不可以被挪用,并且,监督部门需对资金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并向社会公开。
6.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报考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方面的学生人数不多,并且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是一项非常具有专业性的工作,这就出现了人才短缺的问题。想要改善这一问题,就必须对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和考核,保证员工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另外,应与各个大学联合办学,注重培养专业型人才,并加大环境检测质量管理重要性的宣传,改变大学生对相关专业的想法,投身到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中,为该行业储备人才。另外,环境检测质量管理部门应制定完善的考核绩效制度,讲求赏罚分明,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我国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工作开展了二十多年,在发展中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的进步,导致环境问题日益显著,传统的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对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使其适应环境发展的需要,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水平,为创造美好的环境而努力。
篇4:热泵现状展望的发展论文
热泵现状展望的发展论文
1、热泵发展的现状近几年来,我国热泵发展很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据统计,我国空调设备(指电动冷热水机组、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房间空调器以及单元空调机组,但不包括进口机组)的总制冷能力约为万kW,其中热泵型机组的制冷能力约占60%。在全部热泵型机组中,电驱动热泵容量约为1070kW,占90%;吸收式热泵容量约为130万kW,占10%。
(2)近几年来,我国的吸收式制冷装置发展迅速。据统计,19销售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约3000多台,其中直燃机1115台。
(3)热泵在工业中的应用已见端倪,木材、食品(茶和水果)、陶瓷、造纸、印刷、石油和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已采用了蒸汽喷射式热泵、吸收式热泵和电驱动热泵。例如,目前大约有400台热泵式木材干燥机正在运行,年处理能力约为200千立方米。
2、热泵发展的背景
2。1能源政策
我国一次能源年保有总量(不包括生物质能和新能源)为14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14。6亿吨,原油1。7亿吨,天然气300亿立方米,水电2400亿kWh,核电250kWh,进口石油4~6亿吨,火电电力装机容量2。9~3亿kW(平均每年增加装机容量1500kW)。据统计,我国电厂热效率为32。95%,电厂供热效率为83。68%,能源转换总效率为38。07%。采用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或称总能系统(TES——TotalEnergySystem),燃气热泵(GEHP)后,通过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热效率分析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效用率分析说明:由于利用废热,GEHP的综合利用可达到80%~85%;若通过轴动力传动热泵,利用了低位热能,故综合热效率可达到150%~170%。对于TES方式,实现热电冷三联供后,其综合利用率可达到65%~80%。《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三十九条将热电冷联产技术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通用技术,促进了热泵事业的发展。
2。2环境保护政策
采用热驱动热泵,CO2排放量亦明显降低。通过改善热泵性能,降低工质泄漏与使用新工质,热泵将在环境保护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3建筑节能法
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后,提高了建筑隔热保温性能,降低了建筑采暖能耗,结果是大幅度地降低了热泵采暖方式的`年运行费用,增加了热泵与集中供热采暖方式的竞争能力。
2。4城市能源结构的改变
大中城市人口集中,能源消耗量大,污染问题最突出,因此,必须实施国家能源政策,改善能源结构,提倡使用清洁优质能源,限制煤炭的使用,这就为热泵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2。5能源价格的调整
3、热泵技术发展的展望
3。1热泵技术的现状
所有型式的热泵都有蒸发和冷凝两个温度水平,节流采用膨胀阀或毛细管。只是压力的增加有不同的形式,主要有机械压缩式,热能压缩式、喷射蒸汽压缩式。
目前我国热泵发展有三种趋势:
风冷热泵型热水机组发展迅速,年比1995年增长近二倍。
直燃式溴化锂冷热水机组发展较快,占全部溴化锂吸收式热水机组的56%。
房间空调器比重最大。热泵型窗式、分体式和10kW冷量以下的单元空调机占总冷量的45%。但技术上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风冷热泵型机组存在体型较大,噪声较高,除霜技术尚不完善等问题。主要应用风冷热泵的地区是长江流域,该地区夏季闷热,冬季湿冷,1月份平均气温0℃~10℃,相对湿度大于75%。因此,要求热泵必须适应0℃以下低温高湿气候环境。
吸收式溴化锂制冷机组效率偏低。
房间空调器存在噪声污染、热污染(大量电机功率转化的热量排入住宅)和制冷剂污染,特别是(分体式空调机安装和使用时的泄漏)。1996年我国大约安装300万台分体机和40万台单元空调机,以每台安装时的排放量为50g计算,则泄漏总量达170t/年。
3。2热泵技术发展的展望
技术发展总趋势是发展高效率的供热、供冷热泵和超级热泵系统。
3。2。1机械压缩式热泵的发展
(1)制冷剂侧的热泵控制。
(2)压缩机能量控制。
(3)压缩机设计
(4)新工质技术
3。2。2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热变换器
3。2。3压缩—吸收式热泵
3。2。4高温热泵
4、热泵市场发展的展望
4。1热泵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
4。1。1我国的能源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是促进热泵技术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4。1。2自从我国政府1978年出台改革开放、节能政策以来,长江流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也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一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一月份平均室外温度变化范围为0℃~10℃,年平均室外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时间为0~90天。七月室外平均温度范围为25℃~30℃,年平均温度高于25℃的天数为40~110天)。根据上述原因,加以国外产品的大量进口,热泵空调系统在中国的应用迅速增长,目前家用空调器总量60%为热泵型甚至在较为寒冷的北京地区,有许多用户也喜欢在集中采暖期前后应用热泵型空调机组来采暖,冬季供应热水,夏季供应冷水的电动风冷机组在集中式空调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今后的应用将更为普及。
4。1。3我国建筑市场巨大,1995~,预计每年全国城市新建住宅建筑面积约2。4亿㎡,其中上海每年新建约1500万㎡,北京约1000万㎡,天津约600万㎡,大连约260万㎡。2000~,每年新建住宅建筑面积约3。4亿㎡。
4。1。4我国工业余热的资源很丰富,利用的潜力很大分布也很广,如化工工业占8。8%,石化工业占30。9%,轻纺工业占4。0%。石化厂、造纸厂、制药厂、冶金厂、食品加工厂和农业部门对热泵的应用进行了开发研究,如木材采用了电驱动高效热泵干燥机实现了工厂节能的目的;如石化厂广泛采用了蒸汽喷射式热泵回收生产过程中的余热用于生产和生活,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今后热泵市场的开拓创造了条件。
4。2热泵市场发展的展望
4。2。1建筑业应用热泵的展望
热泵适用区域为过渡区域和部分集中采暖区域,该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湖北、河南及福建、湖南的部分地区,据预测,该地区20城镇房屋建筑面积38。5亿㎡,其中住宅20。7亿㎡,(约占53。8%)。公共、商业建筑6。5亿㎡(16。9%),从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该地区至2000年空调普及率约为10%。据预测,2000年我国房间空调器需求量约为1000万台,其中包括制冷量在10kW以下的单元空调机,空调用总制冷量约为3500万kW。
据预测,九五期间吸收式溴化锂制冷机预计将以8%~10%的速度增长,即市场需求量将以每年200~250万台速度增长,至2000年,全国的需求量约为4000台。
4。2。2工业中应用热泵的展望
工业中应用热泵的潜力很大,据预测,至2000年工业中应用热泵的数量为:化工行业约300台;食品行业约150台;纸浆造纸约130台;农业约5~10台;冶金行业约150台;木材干燥约400台及制药行业约100台。
篇5: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论文
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论文
摘要: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后,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服务模式和服务产品,都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的态势,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逐渐加强。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电子商务服务业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多重任务都显示出了其积极的贡献,随着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将更加凸显。同时,产业的高速增长带来不少“成长的烦恼”,需要政府、产业和企业共同解决,使产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服务业井喷经济转型升级
一、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现状
进入“十二五”,在全球经济低靡,国内经济挑战重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作为为电子商务应用提供专业服务的电子商务服务业1,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呈现井喷增长的态势:1.产业规模井喷。进入“十二五”,尽管全球经济依然低迷,国内社会、经济面临系列改革,尽管电子商务在投资热潮中,出现了泡沫,遭遇了一些“成长的烦恼”,但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态势和趋势依然向好,电子商务服务业产业规模出现井喷式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产业收入在突破千亿大关,并在突破两千亿。从电子商务服务商数量来看,根据IDC数据显示,截至20末,中国电子商务服务商数量达到了15万家,比“十一五”末增长了数倍,20服务商数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企业年上半年达到了约3.9万家,比“十一五”末期的2.5万家增加了1.4万家,增长了56%;依托于平台的电子商务衍生服务业呈现井喷现象,以网络零售交易额最大的天猫、淘宝为例,2012年,天猫、淘宝卖家服务平台的第三方服务商数量已从年的600个左右,增加到2800多个,淘宝开放平台(TOP)聚集了大约49万独立软件开发商(IndependentSoftwareVendors,简称ISV),相比2011年增长超过3倍。
2.服务模式与服务产品井喷。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的井喷发展不仅仅体现在产业规模上,更为重要的是产业中的服务模式与服务产品呈现雨后春笋,百花齐放的爆发态势,形成了以电子商务交易服务为核心,以支付、物流和信用等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为基础,大量电子商务衍生服务共存的服务体系,这是电子商务服务业井喷式发展的最重要表现。随着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化,电子商务应用的普及和深入,一方面,交易平台向综合化和垂直化发展,交易产品和方式更加丰富,团购模式,O2O模式,C2B模式正在不断创新和引领交易平台的交易服务发展,另一方面,基于电子商务应用的大量电子商务服务需求开始社会化,包括运营、营销、数据分析、教育培训、导购、购物搜索等等,以淘宝和天猫为例,2012年服务工具数量增长四倍,达到8000个;与此同时,宽带升级与普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手机,社交网络的加速应用,使得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服务模式与服务产品的发展产生了质变,形成了井喷之势。
电子商务服务业的井喷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十多年积累的结果,也是电子商务自身特点带来的发展必然趋势。
1.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与交易范围是电子商务服务业井喷的基础支撑。服务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同样,电子商务服务业是电子商务分工细化的结果,而市场的规模与范围是决定分工深度与广度的重要条件。电子商务利用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市场交易的时空限制,使得电子商务市场范围比原有传统市场交易范围几乎无限扩大,这使得电子商务可以比传统商务在更广的范围内分工,这为电子商务服务业井喷式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基础。
而从市场规模来看,在电子支付、信用体系和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后,电子商务交易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都呈现出了快速发展态势,到2012年,全年电子商务交易达到8万亿,其中网络零售额达到13040亿元,是“十一五”末期的2.5倍,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从市场参与者来看,一方面,网商规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2011年上半年已经突破了8300万,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将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网商规模很快将突破亿级,另一方面,网络购物群体迅速扩大,截至2012年12月,网络购物用户数量达到了2.42亿。规模化的电子商务市场为电子商务服务业提供了规模化的服务需求基础。
2.开放是电子商务服务业井喷式发展所依赖的环境。开放发展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推动电子商务服务业分工的深入细化;可以充分地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在整个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开放尤其重要,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开放发展可以催生大量衍生电子商务服务。淘宝在就开始了开放之路,截至2012年2月,共有超过5.9万余家服务商接入淘宝开放平台,是2011年同期的7.32倍。
3.投资是电子商务服务业井喷式发展最直接动力。中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创业投资和私募基金的关注。从到2012年,电子商务行业披露的投资案例为306起,其中披露投资金额,共计55.57亿美金。尽管2012年电子商务投资受到宏观经济和行业的影响,相比2011年有较大回落,但投资金额依然超过了10亿美金,而且电子商务服务业开始成为创业投资人重点关注的投资领域之一。除了创业投资,大量传统企业、个人也纷纷投资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这些投资为电子商务服务业井喷式发展带来直接动力。
市场规模、范围的扩大,开放发展,投资热潮是电子商务服务业井喷式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同时电子商务服务业井喷式发展,并形成完善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会大幅提高电子商务应用效率,降低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门槛,进而加快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和市场范围的扩大,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的开放水平,并拉动电子商务投资。
二、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问题
电子商务服务业历经了十多年的积累,形成了近两年的井喷之势,但相比于软件业等发展较为成熟的现代服务业来说,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成长之路才刚刚起跑。从产业的发展阶段来看,电子商务服务业已经迈过了萌芽期,正从成长初期向中期过渡,已经形成了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的雏形,但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还不成熟,仍处于野蛮生长阶段,内部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在井喷式发展之后,往往在身后扬起漫天尘土,遭遇了不少“成长的烦恼”。
(一)产业发展环境仍需完善
在过去两年中,电子商务服务业频频发生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负面事件,显示出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环境还需要完善,特别是诚信环境。从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诚信环境建设工作来看,仍比较落后,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商务服务业规制与发展的平衡
这是一个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环境建设的难点。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技术在经济中的应用,它所具有的特点和发展所需要的环境与传统经济活动是不一样的,而且电子商务服务业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成长中的新兴产业。在过去几年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中,宽松的政策环境是其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当然随着电子商务的新发展和新问题的出现,对电子商务服务业的规范也势在必行。所以如何构建一个既适合电子商务服务业创新发展,又能规范其发展的诚信环境是一个挑战。
2.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管理缺乏协调机制商务部是我国电子商务的主管部门,互联网的主管部门是工业与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职能、销售产品管理属于工商管理局,互联网安全属于公安部的管辖范畴,而这些部门间缺乏协调机制。
3.我国缺乏全面的,具有指导性的电子商务法律尽管商务部、行业协会都尝试着出台文件对电子商务进行规范,但这些规范都缺乏强制性和法律效应,商务部也并不具备处罚权。只有通过全面的,一系列具有
指导性的电子商务相关法律对参与者、电子签名、电子合同、信息提供等各方面进行法律规定才具有实际效果。
(二)产业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特别是电子商务交易服务。从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内部发展来看,B2C交易服务模式创新和发展比较活跃,其中以引进外国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然后本土化复制是近两年电子商务B2C交易服务发展的主要路径。最为典型的就是团购,Groupon模式的成功被大量复制到中国(国内称团购)。较低的进入门槛,较快的盈利周期,广泛的商品范围,极具诱惑力的商品价格使得团购模式能够迅速获得创业者、投资者和消费者青睐,大量资金涌入团购行业,仅仅在一年多时间内,团购网站最高达到了5000多家;
然后由于发展速度过快,进入门槛过低,模式单一,恶性竞争、监管缺位等等,团购一度成为政府闹心,消费者担心的电子商务模式。
这种快速复制是电子商务服务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这在电子商务代运营服务业和P2P网络贷款平台中也正在出现。但长期来看,纯粹的复制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只有深入理解各种服务模式的特点,服务群体,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内部管理,在吸收基础上创新的电子商务服务业模式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从B2B交易平台服务来看,整体发展较缓,面临旧商业模式的发展瓶颈。以信息服务为主要产品,以会员费为主要盈利手段的B2B交易平台亟待创新。阿里巴巴B2B交易平台也受困于模式的创新和转型,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阿里巴巴B2B的香港退市。
(三)竞争手段单一、粗暴
从近两年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竞争来看,表现出手段单一和粗暴,价格竞争成为挤压对手,吸引眼球的唯一工具。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网商之间,大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之间的价格竞争就此起彼伏。
从短期来看,针锋相对的价格比拼让电子商务获得更多的眼球效应。而从长期来看,这种单一而粗暴的价格战是不可持续的。
其一,虽然低价竞争策略是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中最为常用和有效的竞争策略,但低价竞争不等于价格战,不计成本的价格战是短期行为,这并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其二,在资金实力相当、产品同质,信息对称,市场主体均采取低价竞争策略的条件下,价格战无法大幅提高某一市场主体的市场地位。
其三,随着价格竞争加剧,消费者的价格弹性在逐步降低,在价格背后所体现的物流服务、售后服务将会在竞争中凸显更为重要的作用。
最后,价格战可能会扰乱市场信号,不利于健康的零供关系发展,不利于产业的长期发展。
价格是电子商务交易的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但并不是电子商务优越性的全部。在以同质产品销售为主的发展期,价格优势是重要的竞争优势,但从未来发展来看,网络的社区化、移动化、市场的专业化、细分化,产品的个性化、品牌化,服务的品质化、高效化等趋势将会大大弱化价格的权重。我国网络零售商应注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勇于创新,多元化网络购物模式,多样化网络购物产品和服务,科学发展,转变过于依赖低价和规模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四)电子商务物流制肘电子商务发展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中无法跨越的一道坎,物流是电子商务服务业中的核心实体环节,物流服务并不像互联网信息传递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物流的发展需要长期投入,因此相对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物流服务业的服务能力还无法满足电子商务的需求,依然是整个行业的发展瓶颈。
近两年的电子商务促销,瞬时的订单爆发,往往导致物流的爆仓,大量商品挤压,订单延后,尽管已经有像五洲在线等专业的电子商务仓储物流服务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但物流基础设施仍需要加大投入和发展。
三、小结
尽管电子商务服务业在井喷发展中出现不少问题,但短期扰动无法改变电子商务服务业腾飞的趋势。
1.电子商务服务业拥有巨大的腾飞空间。无论从企业应用还是个人消费,中国都拥有最庞大的电子商务应用群体。在国家发展的重要文件中,电子商务已经非常明确地列入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目标到,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8万亿,其中网络零售额达3万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
这些都会带来大量的电子商务服务需求。从政策导向来看,电子商务服务业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扩大内需、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产业抓手。
2.电子商务服务业在供应链中逐渐起主导作用,并引领传统流通业和制造业的变革。“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和社会化物流”是对电子商务服务业变革供应链的精确概括。工业社会规模化生产模式在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中正在发生变革,以需求为主导的,符合信息社会碎片化特征的生产和流通模式正在形成。
3.数据应用服务将成为电子商务服务业重要的增长点。电子商务交易的发展积累了大量交易的相关数据,而这些数据的分析应用对于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中国最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天猫已经开放其数据给其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数据应用服务市场。未来,数据的进一步开发和深度开发利用将给电子商务服务业带来巨大空间,也为电子商务发展带来更大的推动力。
4.移动服务将成为电子商务服务业的重要服务提供方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服务正在成为重要的服务提供渠道。
参考文献:
[1]阿里研究中心:《网商发展研究报告》,www.aliresearch.com/
[2]李骏阳:《电子商务与我国流通模式创新》,《商业经济与管理》,第9期[3]荆林波,梁春晓主编,《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报告NO.1》,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年5月[4]荆林波:《阿里巴巴集团考察:阿里巴巴业务模式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
篇6:“互联网+电视”发展现状与展望
“互联网+电视”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 要:OTT电视和智能电视依靠互联网和智能操作系统, 整合了电视、视频网站等内容产业和终端产业, 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链条, 构建起新的媒介生态圈。本文以二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视频平台数据及案例, 分析“互联网+电视”背景下新的媒介生态圈的建构。
关键词:OTT电视; 智能电视; 视频网站; 互联网电视; 优酷; 爱奇艺; 小米盒子;
由于在线视频网站和OTT视频点播业务的繁荣, 广电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在线视频的收看模式更符合当今受众碎片化、移动化的观看方式, 而这种模式也间接导致家庭电视开机率降低了30%。中国广电业也在寻找发展方向以及出路。
一、“互联网+电视”的发展现状
1. 卫视频道寻找新的突破口
在一剧两星、制播分离、制播费用水涨船高等因素影响下, 一线卫视在制作经费、影响力和收视率上马太效应显着, 二三线卫视和一线卫视的差距正逐渐拉大。
2. 视频网站仍未找到稳定的盈利模式
随着视频网站对自制剧加大投入, 网剧呈井喷式发展, 数量增多且质量大幅提升。电视剧播出开始呈现出从“先台后网”“台网同播”到“先网后台”的趋势。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是各大视频网站没有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的状态, 在线视频市场仍是“烧钱”圈地的状态。
3. 资本力量进入网络视频领域
随着视频网站和卫视的竞争日趋激烈, 头部剧的马太效应日益明显。网络视频平台一方面面临虚高的版权费用, 同时在自身盈利方面也存在困难。付费用户、广告收入和版权分销显然不能覆盖网站成本。所以, 视频网站把目光转向资本市场, 谋求上市或者被收购, 寻求资金来源。
4. 智能电视逐渐成为主流
随着智能电视的兴起, 内容方面逐渐被各大电视厂商重视起来。智能电视作为平台, 不仅呈现出OTT视频点播的特点, 联合众多视频平台, 通过版权采购、自制、独播等多种方式进行内容建设, 将众多影视内容植入电视之中。同时, 一些传统电视厂商也开始涉足内容, 尝试自己布局, 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初现。
在此背景下, OTT电视和智能电视依靠互联网和智能操作系统, 整合了电视、视频网站等内容产业和终端产业, 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链条, 构建起新的媒介生态圈。
二、OTT电视与智能电视
OTT电视, 也称互联网电视, 是指以现有宽带互联网为基础, 通过获取丰富强大的网络资源来为用户提供视频服务, 它的终端比较多样, 可以是网络电视机、电脑、机顶盒、PAD、智能手机等。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 互联网公司开始推出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机顶盒, 一时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品牌的电视盒子, 例如优酷盒子、小米盒子、乐视盒子、天猫魔盒等等, 这些盒子就被称之为OTT电视, 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推广。而智能电视是配备高性能芯片和开放式操作系统、拥有开放式应用平台, 通过互联网应用技术集影音、娱乐、游戏、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电视产品。智能电视拥有智能操作系统, 包括了硬件与软件两个层面。与OTT电视相比, 尽管二者都提供视频内容, 但依然存在差异。OTT电视的服务是相对固定的, 用户只能在线点播节目, 而智能电视则为开发者提供了更为开放的平台, 可以在上面开发应用, 同时用户也可以任意观看和使用。本文把二者都列为研究对象。
三、用户分析
和传统电视相比, 互联网电视用户在看电视时可以留下身份特征、兴趣偏好、行为轨迹等数据, 这给互联网电视运作方进行用户分析提供了数据依据。根据奥维云网和群邑联合发布的《OTT广告投放指南》显示, 包括智能电视和OTT盒子在内, 20上半年OTT终端保有量达到2.34亿台, 用户数占到有线电视家庭覆盖规模的80%。从结构比例上看, 传统电视用户较为成熟, 70后、80后是主力军, 占比为70.2%;而智能电视用户90后占据主力, 比例为68.8%。相比传统电视用户, 智能电视用户的学历程度、家庭收入都较高。和PC、移动视频用户相比, 智能电视用户在年龄结构上相对偏高, 但经济实力更强, 这符合中国家庭“客厅环境”的国情。奥维云网《电视用户调查数据》显示, 在5085份样本总量中, 智能电视用户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上占比56.9%, 7成有房有车。而从CNRS中国城市居民调查数据库 (2017年上半年) 的数据来看, 智能电视用户整体比传统电视用户更有资产实力。
从整体来看, 智能电视拥有更为年轻的年龄结构和更高的学历水平, 同时家庭收入相对较高, 这就意味着用户的购买欲望和购买力更强。对硬件厂家来说, 可以在开机广告中更有针对性的投送广告, 而视频网站可以培育更多潜在的会员用户, 有利于媒体生态圈的建设。
四、内容的生产和提供
在“互联网+电视”融合发展的初级阶段, IPTV借助运营商的渠道铺垫, 成为主流。但此时OTT盒子开始流行, 主要是因为当时用户均使用老电视, 如何接入互联网成为关键所在, 这一阶段可称之为“互联网+传统电视”时期。在这一时期电视厂商只关注硬件本身, 对于内容整合几乎没有布局, 内容由运营商提供, 广电运营商甚至通信运营商主导了这个阶段。
, 乐视超级电视S50正式发布, 其开创的“软件+硬件+内容”大屏生态模式, 成为智能电视的起点。今天所有智能电视都采用了与乐视相似的“软硬件+内容”模式, 只不过又进行了各自的演化。可以说, 乐视成为中国智能电视的'开创者, 但小米、暴风、微鲸、PPTV等互联网电视玩家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TCL、创维、海信等老牌电视厂家的跟进, 直接让智能电视进入大众市场。
随着智能电视硬件的同质化, 内容成为核心竞争力。在这一阶段, 乐视最早基于自有版权内容做硬件, 电视只不过是其内容的分发工具。而小米、微鲸电视则以硬件起步, 通过联合视频网站平台, 采取战略合作的形式, 采买第三方内容, 丰富完善资源。这一阶段可称之为“互联网+智能电视”阶段, 如果说IPTV、OTT电视的出现只部分解决了内容问题, 智能电视的出现则真正构建了“互联网+电视”的媒介生态系统。
硬件设备的普及、用户习惯的改变、行业链条的完善、广告形式的丰富等都显示着智能电视已经成为客厅媒体的新入口
从目前看, 通过自制或采买版权已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内容的需求——不同平台有自己的特色内容, 有的擅长体育, 有的擅长娱乐, 没有一个智能电视品牌有实力采买所有版权,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智能电视版权的共享。智能电视领域, 视频内容已在面向智能电视开放, 比如PPTV在2017年6月就召开了发布会宣布百亿内容战略, 将其耗资百亿、包括欧洲五大联赛等顶级赛事在内的、覆盖国内外90%赛事的体育内容开放共享, 与传统电视厂商甚至是互联网电视平台合作共赢。
五、新型商业模式的建构
随着大量的电视用户从广电网转向互联网, BAT开始涉足“客厅经济”, 4月阿里巴巴十亿美元入股华数传媒, 更是为本来就已经在热锅上的OTT领域添了一把火。除了阿里之外, 腾讯、百度和小米纷纷布局。百度借助爱奇艺从内容角度切入, 通过和银河的合资绑定牌照商, 固定自己的内容地位, 借助爱奇艺的内容, 和下游的家电企业、盒子厂家进行广泛合作, 提升用户规模。阿里和华数, 以资本纽带形成双方的紧耦合。从操作系统切入, 牢牢把握平台的入口, 同时以资本来收购上游内容资源, 与硬件厂商紧密合作, 大手笔收购优酷, 积极探索DVB+OTT模式, 走在了OTT领域的前沿。腾讯投资了未来电视, 和家电企业推出微信电视, 和央广、国广进行内容、牌照合作, 扶正泰捷视频, 推出游戏盒子, 动作谨慎, 步步为营。小米以银河为播控, 整合未来电视更多的内容牌照服务资源, 陆续推出明星产品小米盒子、小米电视。针对智能电视, 爱奇艺、优酷和腾讯分别推出银河奇异果、CIBN影视和云视听极光等APK应用, 作为视频平台接入电视的接口, 进一步拓展用户数量。
除了资本的介入, “互联网+电视”融合背景下硬件厂家和视频平台出现了新的盈利模式, 包括视频内容服务、广告收入、视频购物、游戏内付费、在线教育等。而视频内容服务可进一步细分为付费视频 (独家内容、版权) 、付费直播 (演唱会、体育比赛) 、视频会员制以及广告植入等形式。以下就视频内容服务和广告收入两种形式进行分析。
2017年第二季度智能电视平台的广告投放量同比增长639%。硬件设备的普及、用户习惯的改变、行业链条的完善、广告形式的丰富等都显示着智能电视已经成为客厅媒体的新入口, 呈现全面爆发之势。根据奥维云网的统计, 在智能终端中各类APP的到达率最高的为影音类。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发生变迁, 偏好点播而不是直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 OTT大屏促使用户注意力重新聚合, 小屏流量向大屏回归, 在奥维云网的样本调查中, 9成以上大屏用户表示自从有了大屏电视, 就很少使用PC、pad和手机看视频内容了。而对各智能电视厂商来说, 视频分成占运营收入分成的比例是相当高的, 原有的生态链被重构。平安证券在《客厅经济专题报告》中预测, 到, 国内互联网电视视频付费市场规模将达到205亿元。按照电视厂商平均20%的分成比例, 分成收入规模预计达到41亿元。
除去视频付费, OTT广告继续保持爆发式增长。OTT广告在2017年上半年收入规模达到10亿元, 相当于全年的规模总量。当前OTT广告形态包括开机广告、屏保广告、贴片广告、渠道分发广告 (首页推荐、下载、搜索等) 。根据不同的广告形态, 资源归属不同。系统层广告归厂商, 内容层广告归视频媒体。同时, 调查显示, 用户针对广告的注意力大屏是小屏的1.2倍, 广告观看完整度大屏比小屏高出20%, 广告效果比小屏有显着提升。而按照OTT广告不同路径, 开机广告在接受度、记忆度、观看完整度方面均领先于其他广告形式, 在大屏广告中效果突出。
电视是继电脑和手机后, 进入互联网的第三大智能终端入口。在“互联网+电视”的背景下, 我们需要从产业发展的逻辑出发, 整合上下游的生态资源, 重新定义“电视”的价值。立足整个行业, 以电视为连接点整合行业的各种资源, 促进信息在人与人、人与媒介、媒介与媒介中间传播, 勾画出互联网和电视融合发展对媒介生态圈的重塑。
参考文献
[1] -2017中国智能电视市场专题研究报告.www.iimedia.cn/50391.html
[2]杨丽君.OTT TV、IPTV与传统有线数字电视之间的博弈.东南传播, 2016 (2) .
篇7:地球物理勘探发展现状与展望
地球物理勘探发展现状与展望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资源的需求,离不开工程建设,离不开环境保护.勘探地球物理学最终的'研究就是研究如何在解决资源需求、工程建设、环境保护中的地质问题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勘探地球物理学的作用,研究解决资源勘探、工程勘探、环境勘探中特殊需要解决的地质地球物理问题.
作 者:殷亚斌 作者单位:天津市勘察院,天津市,300191 刊 名: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年,卷(期): “”(29) 分类号:P631 关键词:地球物理勘探篇8:林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林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1我国林业科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林业技术创新不足
虽然我国在林业的发展在总体上较快,但在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与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分析产生这样情况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1)政府对林业科技创新方面投入资金较少。众所周知,林业科技的创新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政府在林业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视程度有所不足,因此在资金投入方面略显欠缺。2)对新的研究成果过于自信。林业科技的研究和创新存在很多困难,新的研究成果当然值得推广和使用,但不能盲目相信这些新成果和新技术,要注重实用效果,避免带来的负面效果。3)政府和高校对林业科技不够重视。在我国高等教育方面,高校专业教育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造成大多数林业工作者整体素质不高,林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得不到有效提高。
1.2发展体系不健全
我国林业科技在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形势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总体发展效果不佳、技术创新较为缓慢等,一方面是受到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于林业科技发展缺乏相对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新技术的审批需要较多的程序,在资金申请和使用方面也受到多种限制,即使出现新技术也难以快速得到推广和使用,制度上的不健全极大地影响了林业科技的整体发展,也打消了很多林业科技人员研究和创新的积极性,制约了林业科技的发展。
1.3林业科技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在信息化、网络化程度十分发达的'当今时代,林业科技研究和创新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和使用。但是从当前我国林业科技从业人员的结构方面,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不高、人员老化严重等现象,缺乏有力的后备支持,造成林业科技的发展受到层层阻碍,总体研究成果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方面,老龄化严重的林业科技从业人员接受能力较差,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研究,工作效率难以提高,科技创新更是流于形式。
2提高林业科技发展的对策
2.1加大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是林业科技发展的首要前提,林业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利国利民的工程,国家有关部门及政府主管单位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注重林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加大对新成果、新技术的资金支持和政策鼓励,提高广大林业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为新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工作竭尽全力,全面推动我国林业科技的发展。
2.2建立健全林业科技制度
完善林业科技管理制度是提高林业科技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进行科技研究与创新的基础。在进行这套体系建立时,不仅要着眼于中层和高层管理人员,还要根据基层人员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改进和设置。基层从业人员是林业科技研究和创新的重要支持,是各项工作开展和落实的有力支撑,是林业科技发展的有生力量。
2.3强化科技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专业的林业科技研究是促进林业科技发展的有效手段,要加大科技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制订一系列的学习和培训计划,定期对科技人员进行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同时注重引进高校优秀的林业专业人才,为林业科技的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加强后备力量的储备,优化从业人员结构,提高林业科技创新的效率。
结束语
林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工作人员不能满足目前取得的成就,要脚踏实地、着眼未来,以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现状为出发点,注重资金的投入、制度的健全和科技人员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蕾,吴丽娟.中国现代林业科技发展历程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4).
[2]钱丽娟.林业科技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绿色科技,(6):127-128.
篇9: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现状与展望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现状与展望
发展现状我国最初的孵化器大多都是综合性的,不管来自什么样的人员,不管来自什么样的专业,都是综合性的孵化器,主要是提供一些场地、设施,技术咨询和市场连接上的服务,现在看来这种类型仍然是最多的。我国最初的孵化器大多在高新技术园区里,这样可以依托高新区的好环境,依托它的政策、服务和硬件环境。因此在中国的孵化器高新区得到了很好的支持。另外,还有一些是高新区外的,主要分布在一些大中城市。在中国做孵化器的事情,大致涉及到这样的一些组织。科技部是一直在领导孵化器事业的国家最高部门,相关的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人事部、外专局,在留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科技园上有一些事务合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科委负责审批孵化器,并且给予经费支持。
中国孵化器的发展为什么跟科技非常密切呢?我们看到国外的孵化器,也不都是技术型的,而中国孵化器绝大部分都是科技型的,因此现在我们都叫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国开放以后,最初走出去的是一些学者,因此带来的更多的是跟技术方面有关的,而且感觉到中国要实现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应该把技术和经济很好地结合起来。反映最快和最敏感的也是在科技这样一个部门,因此在中国造成了孵化器首先接受的是科技部门而不是经济部门,后来经济部门也发展起来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但后来孵化器的工作仍然是在科技部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中国孵化器的发展得益于几个方面。一个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政府在里面的推动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纳入火炬计划,作为高新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政府不断推动,至少没有把孵化器的火熄下来,关键的时刻又发展上去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第二是中国市场的发展。中国原来是计划经济的'体制,后来十几年中往市场方面推动,并且法律上确认了私人企业发展的地位,这些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这么多企业都要找地方,这是孵化器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市场,因此孵化器就像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发展起来了。
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现在孵化器发展是很好的,但是发展当中,我这里要提出几个问题。我要申明的是,第一,这些问题不是所有的问题,第二,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可能国际上都关心这几个问题。
第一,物业化问题。比如盖一个楼,有物业管理中心,要和这个有区别。在孵化器发展过程中,场地是很重要的,要增加场地,提供一个非常好的环境。现在如何加速产业化,使它尽快成长是大家的一个目标,仅靠物业就很难了。孵化器的定义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场地,一个是公共设施,一个是服务。在这三方面,物业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公共设施也有一些了,更主要是企业成长、企业营销、企业融资等等相关的服务如何提高的问题。在提高方面,服务的机制要提高。
第二,孵化主体与创业主体的区分。有一些说是孵化器,是自己在办,找一些人打工,你们进行研发,最后创业中心一个一个企业出来了,是我控股的。在国际交往中,创业主体还应该是那个企业,企业家很重要。孵化器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包办,说有了孵化的经理,企业肯定能成长起来,不是这样,你应该创造一个环境,一个温床和条件,能否成长起来还是看企业家,这个环境对锻炼企业家很有好处。中国的孵化器这方面应该多注意。过去一些综合性的创业中心问题不是很大,但是现在增长数量很快,大家交流比较少,各种的理解就出来了。有一些说是办孵化器,实际是在自己干企业,也影响了企业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第三,政府的角色定位。政府的推动作用非常非常大,这在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存在着一个问题,对具体事务干预比较多,孵化经理有多少时间用在为企业服务上?实际很多人是围着领导转。政府不仅创造很多条件,还干预企业,说应该这样
[1] [2] [3]
篇10:空间环境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空间环境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空间环境研究的内容包括空间环境模式研究、空间环境效应研究和空间环境实验研究.当前国外空间环境研究注重对大型软件组织多学科、多单位长期合作研究;模式研究与实验研究紧密结合;注意开发对工程适用的`模式;工作重点是太阳帆板带电和低轨卫星表面带电.建议我国在今后的空间环境研究中加强联合,集中攻克急需的大型软件;加强对材料特性的实验研究;着手发射环境效应卫星;开拓空间环境研究的新领域;在空间环境效应研究中加强卫星研制单位、卫星操作部门与环境效应研究单位的合作.
作 者:焦维新 田天 Jiao Weixin Tian Tian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刊 名:航天器环境工程 ISTIC英文刊名: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年,卷(期): 24(6) 分类号:V416 关键词:空间环境模式 空间环境效应 空间环境试验 综述篇11:兽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展望
兽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展望
从生产能力、企业数量、新药研发评审等总结了国内外兽药行业的`现状,并对国内兽药生产企业的研发工作提出了展望.
作 者:冯忠武 FENG Zhong-wu 作者单位: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100081 刊 名:中国兽药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DRUG 年,卷(期): 43(11) 分类号:S851.66 关键词:兽药 现状 展望篇12:消防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消防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介绍了我国消防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科技期刊对我国消防工程学科建设和消防科学研究以及消防工作社会化的作用,讨论了消防科技期刊对我国消防工作的影响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 者:王铁强 邢玉军 WANG Tie-qiang XING Yu-jun 作者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天津,300381 刊 名:消防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4(4) 分类号:N1 X92 关键词:消防 消防工程学 科技期刊篇13:我国湿地监测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湿地监测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在详细介绍了我国现有湿地监测指标体系、技术方法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湿地监测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建立科学合理的湿地监测体系,包括湿地监测指标体系和湿地监测技术方法提供参考.作 者:赵威 汤孟平 ZHAO Wei TANG Meng-ping 作者单位:浙江林学院环境科技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期 刊:福建林业科技 PKU Journal:JOURNAL OF FUJI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35(4) 分类号:X171.1 X835 关键词:湿地 湿地监测 指标体系篇14:我国特种设备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特种设备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摘要:从我国特种设备的定义、数量、管理等方面出发全面分析了我国特种设备现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我国特种设备发展的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压力容器、电站锅炉、起重机、电梯、游乐施设的发展方向.阐述了近年来涌现的声发射检测、漏磁检测、相控超声检测、超声衍射时差 (TOFD )检测、超声导波等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NDT).在对比国内外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的差距和要求基础上,提出了特种设备检测技术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作 者:丁守宝 刘富君 DING Shou-bao LIU Fu-jun 作者单位: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 期 刊: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ISTIC Journal:JOURNAL OF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 19(4) 分类号:X9 关键词:特种设备 安全科技 无损检测【新形势下环境检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整理14篇)】相关文章:
论文题目审核表范文2023-02-02
对外贸易实习报告2023-10-19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内在联系研究的大学生论文2022-08-16
护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选择2024-02-21
财务管理述职报告格式2023-06-18
建筑节能论文2022-09-09
我国物流研究的现状及展望2023-05-25
焊接教学工作总结2022-11-20
会计类大专毕业论文范文2022-09-17
研究现状怎么写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