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中医研究的论文

时间:2022-05-04 03:20:36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胃下垂中医研究的论文((精选10篇))由网友“gxucbkb”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胃下垂中医研究的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胃下垂中医研究的论文

篇1:胃下垂中医研究的论文

胃下垂中医研究的论文

1病因病机

在机体的气血运转中,胃主要作用是降浊,脾主要作用是升清,只要是使胃降浊脾升清这一功能失常就很有可能导致胃下垂。从历代中医对此病的研究发现,胃下垂并不是单纯的“中气下陷”,此病成因复杂。

1.1脾气不升

脾气受损导致气血运化失调,气血精微不能供应到脏腑,久而久之筋脉就会弛缓但不能收缩,无力将胃的位置固定,最后导致胃的下垂。患者在进食之后更是气虚,此时就会有腹部不适之感。

1.2外感或误治

脾升胃降功能失常会由多种原因造成,常见的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

1.3病因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造成胃下垂的主要原因,早在《素问痹论篇》中就有记载:“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另有《素问本病论篇》中则介绍:“饮食劳倦即伤脾”,这是因为饮食不健康,暴饮暴食,造成了脏气不平,痞隔于中”。若再“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生胀满,或脏寒生满病。”见于《丹溪心法》,当中就指出:“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也……有饮食痰积,不能施化为痞者”。以上文献均可看出,如果吃了太多凉寒的食物,暴饮暴食且休息不好,就会导致脾胃受损,长久以往,则消化不良产生积滞,积滞又会引起腹胀,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胃下垂。

2治法用药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患胃下垂的`病因复杂,或实证,或虚证,或虚实结合,所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单一的按某一证治疗,要全面诊治,才能避免延误治疗最佳时机。笔者通过对胃下垂的治疗经验,将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汇总。

2.1益气健脾

在《证治汇补》中就有记载:“大抵心下痞闷,必是脾胃受亏,浊气挟痰,不能运化,初宜舒郁化痰降火,久之”意思是脾胃虚是胃下垂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治疗上,主要以益气健脾为主,《伤寒论》中有人参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参苓白术散,这些药方均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2.2宣畅气机

在《临证指南医案》就有相关资料说明脾升清功能受损,为降浊功能损,则气机不能通畅。只有气机通畅,脾升清胃降浊的功能才能恢复正常,痞气滞积的现象消除,那胃也能回归到正确的位置。在朱肱《类证活人书》中就有一药方是用桔梗枳壳汤治疗胃下垂,效果甚好,这是因为桔梗枳壳能通气机,可行气于下隔。

2.3消补兼施

在《景岳全书》中有曾说,只要是有邪气滞积的人都是实证,而没有邪气滞积的患者都是虚证,有腹胀腹痛的患者是实满,没有腹痛但腹胀的患者是虚满。真正的痞证和满证,都是可以治疗的,只要疏通消散即可,若是虚痞虚满的症状,就必须加大剂量进行温润补气的措施。像《千金方脾脏方》中的槟榔散,《普济本事方》中的枳壳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和胃丸,都是能够消补兼施的良方。笔者认为刘完素的枳术丸的疗效是极好的,其功效“治痞、消食、强胃”,在临床治疗胃下垂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篇2:胃下垂怎么办胃下垂的中医治疗方法

胃下垂的病因

综合古今医家的意见,胃下垂的病因分先天与后天两类。先天因素为禀赋薄弱,体质亏虚,后天则可归纳为饮食失调,久病或产育过多,七情违和等。其病位在脾胃,主要病机可概括为虚、瘀二字,而以虚为主。

气(阳)虚 (20%):

或因禀赋素亏,思虑伤脾,致脾虚气陷,健运失司,肌肉不坚,胃腑失固而下垂,或因素体阴虚,嗜茶多饮伤陌,过食寒凉伤脾,致中焦升降失司,水津停滞,化为痰饮,气血无生,经筋失养而下垂。

血瘀 (25%):

多因气虚日久,运血无力,或久病入络,血脉不通,而变生瘀血。血瘀是近年来引起人们重视的病机之一,有人曾系统调查过67例胃下垂患者,发现其中有血瘀舌象者占44.8%,有血瘀脉象者占35.8%。另外,光纤胃镜也发现有胃粘膜充血或粘膜苍白、静脉显露的瘀血现象。临床上也证实,用常规升提之法未见效者,加用活血化瘀之法可明显提高疗效。

阴虚 (25%):

多因素体阳虚,或久病多产育伤及阴血,五志气火内燔,致胃阴不足,胃之筋脉失于濡润,缓纵不收,造成胃下垂。

(二)发病机制

由于病因及原发性疾病和体质的不同,其肌力低下的程度,韧带松弛的程度存有一定的差异,其下垂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如无力型者往往伴全身脏器下垂,其悬吊,固定脏器的组织韧带全部为低张力,而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久卧少动者,往往是腹肌张力下降,膈肌悬吊力不足和胃肝韧带松弛为主,常不合并全身脏器下垂。

胃下垂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药治疗:

1、脾虚气陷型: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语言低微,气短乏力,食少纳呆,脘腹重坠,胀满,嗳气不舒,食后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脉象缓弱。治以补气升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枳术丸。少食纳呆可加鸡内金,炒稻芽、麦芽,恶心呕吐加半夏或合用旋覆代赭汤。

2、虚实夹饮型:脘腹坠胀不适,食后尤甚,喜暖喜按,必下悸动,水走肠间漉漉有声,恶心,呕吐清水痰涎,便溏,舌淡苔白滑。脉象沉细小滑。治以温阳化饮、和胃降逆,方用苓桂术甘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半夏,代赭石,或加黄连、吴萸。

3、肝胃不和型:两胁胀而不适,脘腹胀满,呃逆,嗳气,嘈杂噫酸,善太息,苔薄腻,脉弦小。治以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或四逆散与逍遥散加减化裁。

4、胃阴不足型:面色略红,唇红而干,脘腹胀满,灼热不适,口干苦,口渴思饮,嗳气,恶心呕吐,大便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治以濡养胃阴,方用益胃汤合一贯煎加鸡内金,炒麦芽,莱服子。如呕吐较著,可养胃降逆,方用麦门冬汤合竹茹汤。

5、胃络瘀滞型:胸膈痞满,脘腹胀坠,脐上刺痛,按之濡软,恶心,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舌暗淡或有瘀斑,苔薄,脉象沉细或涩。治以疏肝养血化瘀,方用血府遂瘀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化裁或用柴胡疏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化裁。

二、针灸治疗:

1、可选内关、足三里、中脘透梁门、脾俞、胃俞、气海、章门,任选2~3穴,以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min。如胃痛属实加期门、阳陵泉;偏虚者选脾俞、胃俞、章门;泄泻加关元;便秘加大肠俞、天枢、上巨虚。

2、以补法针刺太溪穴0、5寸左右,以平补平泻法针刺足三里1、5寸左右,三阴交1寸左右,间隔5min行针1次,留针25min。1次/d,10次为1疗程,有效率为96、94%。

胃下垂其他治疗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用维生素B1 0、1g与当归注射液0、1g混合液穴位注射,1次/d,每次3穴,交替使用,有效率为96、5%。另外,电兴奋疗法,按摩、推拿疗法、气功疗法以及几种疗法综合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

篇3:慢性胃炎中医研究论文

慢性胃炎中医研究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慢性胃炎的患者共有62例,男有34例,女有28例,年龄在16~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岁;萎缩性的胃炎有15例患者,浅表性慢性胃炎有34例患者,特殊性的慢性胃炎有13例患者;病程3~14个月的有19例,15~25个月的有16例,26~36个月有11例,17个月以上的16例。

1.2治疗方法

治疗该病,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症状:寒、热、虚、实结合性的辩证论治,针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中药中有特效药进行治疗,例如:蒲公英、黄芪、半枝莲、蜥蜴、白花蛇舌草等。对于脾胃虚寒的患者使用六君子汤并加上黄芪进行加减,通常情况的用量为:黄芪30g、大枣12g、白术12g、人参12g、陈皮9g、生姜9g、茯苓9g、半夏6g、甘草6g。针对血瘀凝滞着,以蜥蜴为君药,配上丹参和失笑散进行加减(当归15g、蒲黄和五灵脂各9g等);若为热证型的加以蒲公英15g,半枝莲11g,蛇床子10g并加上疏肝散进行加减。

2结果

2.1疗效的判定标准

无效果:患者在服用该药3周之后,病症仍然没有明显的改善,或者是病情加重。有效果:患者在服用该药3周之后,消化道的症状基本上消失,并且在3个月之内病情没有复发,也没有加重。治愈:患者在服用该药3周之后,病症完全消失,无复发。

2.2治疗效果

本组的62例患者在使用该药3周内的效果:治愈的患者:在服用1周后治愈7例患者,2周之后治愈10例患者,3周之后治愈了29例患者,一共治愈46例,治愈率为74.2%;有效的患者为:在服用3周之后病症得到明显改善的有14例,有效率为22.6%;无效的2例,无效率为3.2%。因此总的有效率为96.8%。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胃炎主要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而造成的,进行西药治疗时,短期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因而副作用是很强的,并且易复发。在本文中,我们所采用的纯中药进行治疗,并且使用的还是特效药进行组方加减,以便提高疗效,降低该病的复发率。本组的治愈率的有46例,治愈率高达74.2%。

3.1从“虚”进行论证

主要的`症状:胃时常隐隐作痛,口吐清水,脸色泛黄,精神不振、无力,进食较少,舌苔白腻质淡,脉象虚弱。发病机理:在我国的中医学中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若脾虚则外邪内阻,气血郁滞,然而升降、运化功能失常。治疗:标本兼治,让虚弱的脾脏得到振奋,调整上下气机,通淤血等,自然使其病症消除。所用之方药:选用黄芪为君药,配上六君子汤进行加减。魏氏等报道使用黄芪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胃炎疗效较好,使其治疗组的Hp转阴,症状得到缓解,炎症也相对减轻,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黄芪,味甘性温,益于元气,温三焦,能壮脾胃,从而生血生肌。

也可益气补中,治疗气虚无力以及气衰血虚者;还可利尿消肿、排脓托毒、敛疮生肌。现代的医学认为:黄芪能加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尤其是对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B细胞、T细胞免疫都有明显的效果;还能增强NK细胞的杀伤作用。因为对干扰素有明显的诱生和刺激的作用,因此可以增强人体细胞的生理代谢功能,从而调节体内的杆菌,以修补胃黏膜的炎症,改善消化道的病症。

3.2论治“血瘀凝滞”

对于此症状,主证:胃疼痛犹如针扎,没有固定的痛处,脉象细涩或者是沉弦,舌质有瘀斑或者是暗沉。发病机理为:胃是六腑之一,主要的生理特征为实而不能满,以通、顺为主。病变主要是:瘀滞不通,然而不通则痛,尤其是针对慢性胃炎的病患,病症越久,瘀滞现象越严重,所以治疗慢性胃炎必须要从“瘀”进行论治。使用的方药:以蜥蜴作为特效药,配合使用失笑散进行加减。在朱氏等的报道中治疗胃黏膜病变使用蜥蜴效果满意,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活血化瘀;其次:修复作用:治疗慢性窦道以及结核漏;然后,免疫的抑制作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3.3从胃“热”进行论治

主要的病症为:胃灼痛,胃泛酸,口苦,舌苔黄腻,脉象沉弦。发病机理:脾胃不和,气机不调,升降失常等。治疗的病症:和胃止痛,疏肝解郁。治疗的方药:主要是以白花蛇舌草或者是蒲公英、半枝莲为主药,配合使用柴胡疏肝散进行加减治疗慢性胃炎。

篇4:中医临床研究论文写法论文

中医临床研究论文写法论文

一、题目

论文首先要有简明而涵意丰富的题目。即题目应概括全文,简短明了,引人注目。

(一)内容

1、能概括全篇论文主要内容枣全文缩影。

2、包含有关键词(实词)。

3、应能反映文章的科学假说。

4、准确、易懂的学术语言枣避免文艺性、夸张性、广告性语言。

(二)要求

1、简短:一般不超过25个字,简洁明了,实事求是。例如:益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2、具体:包括具体研究内容,不能抽象、笼统、含蓄和过大。例如:高血压病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

3、引人注目,富有创意,使人看到题目,愿意读下去,了解具体内容。例如:温运阳气药在急性黄疸肝炎治疗中的作用、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不稳定、变异、心梗后)。

(三)注意事项

1、动笔前想标题,写完后定标题。

2、反复推敲,删除无用虚词如,“关于”、“研究”、“观察”、“系统”等。

3、题目中不使用缩写词、专用词、化学分子式等不易看懂的词。

4、题目中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二、作者和单位

(一)作者资格

1、对课题设想、设计、实施、数据处理及论文学术性解释有贡献者;

2、起草论文或作重要、严格修改者;

3、对论文内容负责,拍板定稿,可以解释问题者。

(二)要求

1、真名、全名。

2、按贡献排序。

3、行政领导、科研管理、投资者、仅做一般辅助工作者不应署名。

4、单位署名在论文第一面下边,写明联系单位的具体名称和邮编。

三、摘要

(一)内容

1、背景、研究目的、重要性。

2、完成了哪些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研究途径、方法步骤、数据处理方法。

3、主要发现具体结果:主要数据、统计结果及结论性意见。

4、意义和价值:创新点、学术价值和贡献。

(二)要求

1、内容精湛为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核心、创造性内容。虽然字数少但内容完整、系统、准确、便于收录文摘及检索系统。

2、写作上要概括性强,文字精炼,字数150个字左右。

四、关键词和主题词

篇5:弱视治疗法中医研究论文

弱视治疗法中医研究论文

1弱视病因机理

在中医古籍中并未出现和弱视疾病相关的记载,依据该病外无翳障,仅仅有模糊症状,将其归为小儿青盲或者视瞻昏渺的范畴。其病因机理多为精神疲劳、元气微弱以及血液稀少等虚证。当代医学家们对这种病的发病原因认识也各不相同,焦志军,彭建芳等人认为弱视主要是因为患者先天脏腑功能微弱,乌珠禀赋不足,神光散发无权,眼睛滞涩;后天未精心调养、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或者错误治疗,引发脏腑功能异常;或者是因为患者摄入的营养物质失衡,伤及脾胃所致。由此可知,人们之所以患弱视,主要和先天不足、后天缺乏调养以及患者引发脏腑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或者是肝血不足、或者是肾精不足、或者是脾气虚气血生化缺乏力气,导致精气不能上达至目,目失去濡养所致。

2中药治疗弱视

杨建芳,林燕子等人认为治疗弱视应该以补养肝肾、养血滋阴、有益于气血通畅、疏通经络为主,把中药材桂枝、太子参、枸杞子、丹参、黄芪、熟地黄、红花、桑葚子等蜜制成丸药给予患者服用,同时配合电脑增视仪器联合治疗,治疗效果较好。但根据赵玉成,赵勇等人的研究认为:治疗弱视应该以调养肝脏、滋补阴肾为主,可使用健明汤治疗,该汤主要组成成分为:山药、龙骨、熟地黄、菊花、菟丝子、茯苓等,其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5.8%。而岳丽菁,黄玉有等人认为采用中药明目地黄丸(白芍、丹皮、当归、石决明、菊花、山萸肉、熟地黄、蒺藜、山药、泽泻、枸杞子)配合弱视综合治疗仪,效果最佳。尤其是针对一些既往治疗没有效果的大龄弱视儿童患者,效果显著。宋峰伟采用自制的视明汤(白芍、党参、熟地黄、山药、女贞子、黄精)配合配镜矫正治疗,其治疗有效率高达92.6%。姜红,李彦明等人认为,治疗弱视应该以益气补中、健脾疏肝、养血明目为主,于是自制中药参明汤(谷芽、太子参与郁金)配合验光配镜治疗小儿屈光不正性弱视,其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9%.贾海波,庞荣等人通过观察中药佐治儿童弱视的效果,发现很多弱视患儿脾胃异常,故治疗应以调理脾胃,恢复脾胃正常为主。针对胃实患者采用午时茶冲剂(川穹、柴胡、防风、苍术、羌活、白芷)治疗;针对脾虚型的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茯苓、莲子、砂仁、扁豆、薏苡仁、桔梗)治疗,将治疗结果和对照组单一采用西药治疗方法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得出中药佐治弱视的效果良好。

3针灸、穴位刺激按摩治疗弱视

在治疗儿童弱视中,除了采用中药辨证治疗之外,多采用传统的针灸方法、穴位刺激方法治疗。刘伟哲,程凯选取特定的穴位组(经夹脊、百会、合谷、风池、外关、翳明区位)用梅花针局部轻轻叩刺儿童弱视部位治疗,其治愈率达到63.8%。以针灸治疗为主,同时配合耳穴贴压与健脾益气活血的中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武丹蕾,刘雅等人依照弱视的中医分配类型采用梅花针治疗,效果显著。并经过研究证明针灸联合眼部训练治疗弱视,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综合眼部训练治疗方法。王雁,周剑等人在患者太阳穴行电脉冲刺激治疗儿童弱视,当治疗半年以后,总有效率达到69.7%。何碧华,谢祥勇等人按摩患者的耳部、足底反射区、背俞及手部的相关穴位,同时配合消积导滞、梳理脾胃和中方法选取中药配方,对30例弱视儿童进行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2.6%。同时,何碧华,谢祥勇等人采用穴位电刺激联合加减中药治疗儿童弱视,对患儿眼部周围穴位(瞳子、睛明、丝空竹、攒竹、下睛明、鱼腰、四白)与手部合穴实施穴位电刺激,配合补肾健脾、通经活络活血的治疗方法,自制中药益视冲剂(白芍、党参、枸杞、木瓜、山药、石菖蒲、丹参),效果显著。

4耳穴贴压佐治弱视

现代中医研究认为,人体的耳朵部位时宗脉聚集部位,故很多医生都会采用耳穴贴压的方法治疗儿童弱视。张智银等人通过对比耳穴贴压方法联合弱视治疗仪(治疗组)和单纯采用弱视治疗仪(对照组)的治疗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4%,两组疗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说明耳穴贴压方法联合弱视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的良好效果。张茂梅,孟永慧等人采用耳穴压豆方法治疗小儿弱视,通过王不留行籽压迫耳穴,并使之达到热、痛、酸、胀的效果,其治疗总有效率为69.7%。郑锦华,刘国家等人采用自制的益视丸耳穴贴为主要治疗方法治疗弱视,效果显著。吴烈,张国亮等人把活血增视丹贴压在选定的耳穴部位,同时结合梅花针叩刺足太阳膀胱经颈段和合谷、风池与百会等穴位,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8%。刘伟哲,程凯,宫静等人在运用耳贴压王不留行籽联合特定组穴实行梅花针局部叩刺治疗,结果发现126例弱视儿童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6%。

5中医治疗弱视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经过本次研究可知:虽然中医药治疗弱视效果显著,疗效可靠,但存在着剂型单一、作用机理模糊的缺点。现阶段治疗弱视的很多中药药方都属于医院自制配方或者通过多年治疗经验改良方,获取国药准字的药品较少。复方类型的中药物主要以汤剂为多,丸剂、颗粒剂很少见,并且复方的组成成分复杂多样,一种复方通常由十几种中药材组成,熬制方法粗糙,剂量大,缺乏质量标准方面的研究,不能对制剂质量实施有效的.控制。儿童作为弱视的主要患病群体,剂型的中药在口味、服用剂量、方法等方面都不适宜儿童用药,同时,服用中药复方治疗很多都需要配合针灸、按摩或者现代治疗仪器辅助治疗,治疗时间较长,使得多数儿童难以坚持。中药复方治疗弱视目前临床对其治疗效果还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其作用机理模糊。谭伟华等人通过研究分析71例弱视儿童的临床资料可知,弱视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因为肝肾精亏、气血不充足及脾胃较弱所致。并且为了研究中药作用机理做了初步实验验证,推理中药治疗儿童弱视的效果可能和降低血清中微量元素——铜密切相关,其中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可以作为中药治疗弱视的效果评定和预后预测的客观指标。因此必须加强对中药治疗弱视的作用机理研究,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地改进药物剂型、认真筛选处方,进一步提升现有制剂的质量标准。参照中药主药物有效成分中的理化性质,增强疗效,尽量减少患者的服用药量,选取合适的剂型,深入研究药物在儿童身体内的吸收、分布及代谢特征,考察不同剂型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依照剂型的药物特征及主药物的特点,分析配入合适的辅料与矫味剂,并观察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情形。通过大量均匀设计与平行试验考究各种不同类型的影响因素,挑选出最佳组方与剂量,并进一步实施提取、浓缩及成型工艺等,以提高药物有效成分含量与药物稳定性,制备成疗效显著服用方便的新药物,充分发挥中药在治疗弱视方面的功效。

6总结

总之,临床普遍认为弱视主要是因为在儿童视觉发育过程中黄斑中心未受到清晰图像的刺激,导致黄斑部位的发育受到抑制,或者是患儿视觉中枢对黄斑实施抑制引起。所以应用传统的弱视训练、验光配镜及遮盖疗法是必须的,但这都是外部原因,而外因需要通过内部原因发挥作用,故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很重要。因此,需要在传统综合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配合穴位刺激、中药、耳压以及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对中医治疗弱视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苏丽萍,严宏等人采用中药联合戴镜、遮盖疗法避免患儿出现视力回退的良好效果。而王智,何湘珍等人从免疫组织化学与亚细胞病理学的角度思考,进行针刺拮抗弱视剥夺效应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相关性的研究,但临床治疗中不多见三年以上追踪与功能治愈的相关报道。由此可知,关于中医治疗弱视的机理、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篇6: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研究论文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研究论文

1证候研究

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证候表现与疾病性质、病程长短等有一定规律。黄平东观察10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中医证型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将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见症候分为气虚、血瘀、水停、阳虚4类。结果显示: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型依次为气虚血瘀、气虚血瘀水停、阳气虚血瘀水停和阳气虚血瘀,前两型多见于心力衰竭轻症,后两型多见于心力衰竭重症。陆姣姣等通过借助现代统计学方法,分回顾性和前瞻性两部分,对符合条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结果显示: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证候依次为心血瘀阻证、心气亏虚证、痰阻心脉证、心阳亏虚证、心肾阳虚证;病位类证候要素在回顾性和前瞻性病例中分布一致,从高到低依次为心、肾、肺、脾、肝;病性类证候要素中,回顾性病例中前5位的依次是血瘀、气虚、痰浊、阳虚、阴虚,前瞻性病例中前5位的依次是气虚、阴虚、痰浊、血瘀、阳虚。冯利民等利用数据库收集该院2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并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表明在中医辨证中本虚证中以气虚最多见,标实证中血瘀、痰阻者所占比例最多。

2辨证论治

2.1辨证分型治疗:辨证分型是中医治疗的基础,目前国内尚无统

一的心衰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临床医家多从八纲结合脏腑辨证来分型,大多数临床研究采用《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分型,具体分为6型:心肺气虚、气虚血瘀、痰饮阻肺、气阴两亏、阴阳两虚、阳虚水泛。邓铁涛认为心衰五脏相关,以心为主。心衰虽有气血阴阳的不同,但气属阳、血属阴,心气虚日久损及阴阳,故将本病分为心阳虚型和心阴虚型两大类。立温心阳和养心阴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基本原则,代表方为暖心方和养心方。王素琴将本病分为

①气虚血瘀型,治以益气活血、健脾利水;

②气虚阳虚型,治以补气活血、温阳利水;

③水犯心肺型,治以益气活血、利水定喘;

④气阴两虚型,治以滋阴益气;

⑤气血两虚型,治以益气养血安神。杨培君等将本病分为五型:

①心气阴虚证治以益心气养心阴,化瘀肃肺,方药以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化裁;

②气虚血瘀证治以益气化瘀,养心定悸,方药以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

③心肾阳虚证治以温补心肾阳气,佐以化瘀利水,方药以附子汤加丹参、桃仁、葶苈子、车前子;

④阳虚水泛证治以温阳化饮,泻肺化瘀,方药以真武汤合参附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⑤心阳虚脱证治以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方药以四逆加人参汤加味。张瑞华等从本虚标实着手,根据心衰的中医辨证分为3个证候进行治疗:

①心肾气阴两虚、水湿内停型,以益气养阴、利水活血治疗;

②心脾气虚、肾气虚损、水湿泛滥型,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治疗;

③心脾气虚、水湿内停型,以补益心脾、活血利水治疗。李介鸣根据临床常见证候将本病大体分为3类:

①气阴两虚、血脉不和,治以益气养阴、和血通脉;

②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治以温阳行水;

③肺肾两虚、水湿上泛,治以温补肺肾、纳气平喘。

2.2专方专药治疗:张翠英等

认为收缩性心力衰竭病性属于本虚标实,本虚在于心气亏虚、心肾阳虚,其标实在于瘀血内阻、水湿泛滥。治疗应当温补心肾、振奋心阳以治其本,佐以化瘀利水以顾其标。自拟参附强心煎(熟附子,仙灵脾,红人参,黄芪,北五加皮,桂枝,茯苓,丹参,益母草,川芎,麦冬)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51例;对照组32例服用地高辛。疗程均为3周。结果显示治疗组心衰总有效率为90.02%,显效率为50.98%;对照组治疗心衰总有效率为68.75%,显效率为28.13%,认为参附强心煎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有缓解心衰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刘金民等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心汤(生黄芪、熟附子、太子参、仙茅、红花、葶苈子、川芎、茯苓、香附、桂枝)治疗CHF病人33例,结果显示能有效地降低病人血清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NO,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小左室舒和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房(LA)内径,改善病人心室重塑。孙怡春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20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85%。顾旭等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治疗组60例患者予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54例患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4%和72.2%。通心络胶囊在缓解心衰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提高射血分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3治疗原则

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温则消而去之。”为后世的'辛温散寒之法创立了理论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用行气活血之法疏导气血的运行。由此可见《内经》中已有了活血化瘀法治疗心力衰竭的思想雏形。“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见于《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张志聪注曰:“鬼门,毛孔也。开鬼门,发表汗也。洁净府,泻膀胱也。开鬼门,则肺窍通而水津布,所谓外窍开则里窍通,上窍通则下窍泄也。”《说文针解篇》曰:“‘去宛’谓去血之瘀积‘,莝陈’谓消水之蓄积。”“开鬼门”旨在宣肺、肃肺、化痰;“洁净府”需当温阳化气利水;“去宛陈莝”意为活血化瘀利水。以上的治疗法则为后世治疗心力衰竭提供了理论依据。心力衰竭的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标实为血瘀、水停、痰饮,标本俱病,虚实夹杂;病变涉及五脏,形成以心为中心,肺、肾、肝、脾皆可致病的病理特征。所以在治疗时就需要以心为重,兼顾其它脏腑,且该病虚实夹杂,治疗时需标本兼顾。心衰以阳气亏虚为本,瘀血、水湿为标,治疗宜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其中益气温阳是治疗心衰的基本原则,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而活血、利水仅为治标之法。在临证时要注意邪正关系,单纯补虚则易恋邪,单纯祛邪更伤阳气,因此宜标本兼顾,根据标本的轻重、缓急,治疗用药则有所侧重。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气血相生、阴阳互根的关系。治疗当温阳益气,如此则正复邪去,气充血行。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适当配合化瘀行水之法,寓通于补当中,以补为主,以通为辅,祛邪而不伤正,不可滥用攻伐,徒伤正气,正气愈虚则气血愈难复。同时,活血祛瘀与温阳利水相互为用。而对于热瘀水结则需活血、利水、清热并用。心力衰竭阳虚日久,或滥用利尿药,必损及阴液。若阳虚阴伤,阴阳俱虚,则需益气养阴,阴阳并补,阳生阴长,正气康复。心力衰竭如现水肿,又有阴伤,则需温阳利水与育阴利水法配合使用,使温阳而不伤阴,育阴而不助水湿。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对于急性心衰,阳气暴脱、冷汗淋漓、面色灰白,口唇紫绀、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者,又当用回阳救逆法益气固脱。积极治疗原发病,心衰是多种心脏病发展的结果,在治疗心衰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可使心衰迅速得到控制,并减少复发。

4评述与展望

中医药对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病证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且疗效确切。近年来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在缓解症状及改善生存质量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明显不足的地方,如对慢性心力衰竭证型分型繁杂,辨证标准不一致;治疗方法差异大,临床治疗方案不利于推广;疗效评价标准不一致,注重短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缺乏对远期疗效和病人的住院率和病死率等终点指标观察,说服力不强。因此,加强CHF辨证分型的规范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标准化治疗是中医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篇7:中医论文

中医论文3000字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其中大部分使用的是草药疗法,也算是一门药学!接下来是中医论文3000字,欢迎前来欣赏!

中医论文1:儿童特应性皮炎中医药研究以及治疗近况

1 研究现状

现代医学认为,AD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遗传因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AD患儿常有先天过敏性体质,对某种或多种过敏原有明显反应。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的患儿可由鱼、蛋、奶等食物诱发,其血清中过敏源特异性IgE抗体阳性,且多伴有消化功能障碍,长期消化不良,或便秘腹泻,或有肠道寄生虫[2]。

传统中医学并无AD病名,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态特征,与中医文献中的“奶癣”、“浸淫疮”、“四弯风”相类似,多因母亲在孕育期间过食肥甘滋腻之品,湿热内蕴,或因情志内伤,郁火遗热于胎儿,致患儿先天禀赋不足,

素体偏热,复因后天喂养不当,饮食不节,致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挟郁热浸淫肌肤而发病。

尤氏[3]基于中医传统理论,以清热除湿、健脾益肾为法,采用中药特应性皮炎煎剂施治,发现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和血清总IgE在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且EOS计数显着低于氯雷他定对照组。

朱氏等[4]进行了中药皮炎消净饮Ⅰ号冲剂治疗AD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发现该制剂可明显抑制二硝基氯苯所致豚鼠耳肿及其真皮内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聚集,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作用与氢化可的松相似;并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AD患者治疗前后CD4/CD8水平,结果显示,该制剂除明显改善症状体征外,还可调节患者的CD4/CD8水平,使其达到正常水平,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李氏[5]的研究显示,AD皮损的炎症反应与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有显着相关性,与局部炎症的急性发展期关系较密切,中药补肾养血煎剂(山药、白术、茯苓、生地黄、当归、首乌、薏苡仁等)可减轻实验性皮炎豚鼠耳肿程度、真皮浸润细胞数,抑制动物模型皮损中ICAM-1的表达增强,对急、慢性AD均有治疗作用。

2 治疗近况

对于AD的治疗,西医目前主要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组织胺药、白三烯拮抗剂、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及紫外线照射等,但因其疗效与药物的不良反应几乎成正比,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十分不利,且远期疗效尚未肯定。

中医基于治病求本的理念,以调整脏腑机能平衡为目标,采取中医辨证、中药验方及中西医结合等方法治疗儿童AD,在改善症状、减少复发、稳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2.1 辨证论治

因各医家对AD的病因病机及所涉及脏腑的认识各有侧重,故辨证分型的方法也各有不同。

钟氏[6]按皮损表现分急性期和缓解期。

①急性期辨证为风湿蕴肤型,症见皮损潮红、剧痒、抓之糜烂渗出,治以清热祛湿,佐以健脾疏风,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

②缓解期辨证为血热风燥型,症见皮肤干燥肥厚、瘙痒抓痕血痂为主,治以养血润肤、祛风润燥,药用生地黄、玄参、何首乌、当归、泽泻、白鲜皮等,总有效率为82.8%。

张氏[7]也按皮损特点分渗出和干燥2型。

①渗出型表现为皮疹潮红,呈丘疹水泡,搔抓后有糜烂渗出,结黄色痂皮,奇痒,晚间为重,此为湿热风邪蕴于肌肤。

治宜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内服药用苦参、白鲜皮、生地黄、紫草、牡丹皮、蝉蜕、地肤子、防风、泽泻、竹叶;外用三黄汤水煎冷敷。

②干燥型表现为皮疹肥厚粗糙,有丘疹、结节及痂皮鳞屑为主,剧痒,此为血虚生风兼湿热阻络。

治宜养血祛风、利湿止痒。

内服药用黄芪、当归、生地黄、玄参、地肤子、僵蚕、赤白芍;外用青黛、冰片、蛇床子研末,麻油调敷。

结果:治疗110例,有效率为100%。

尤氏等[8]根据皮损形态及脏腑功能紊乱表现分湿热、血热血燥、脾虚、肾虚、肝郁5型辨证,治疗以清热利湿、健脾益肾为主要法则,以AD煎剂为基础方剂,根据不同证型作相应加减。

湿热重者重用黄芩、苦参;血热血燥明显者重用板蓝根、红藤,去熟地黄用生地黄;脾虚者加茯苓、薏苡仁;肾虚者加山茱萸、枸杞子;兼肝郁者加郁金、香附。

治疗44例,8周后统计,总有效率为70.43%。

李氏等[9]按病程的不同时期辨证,注意处理好正邪关系,初期以驱邪为主,治以祛风清热除湿,中期以调和营卫疏理肝脾为主,后期则侧重滋养气血津液,同时辅以活血化瘀、疏风止痒,使正胜而不留邪。

姚氏[10]按年龄分型,认为婴儿期属胎毒湿热,以清热利湿为治则,药用川草乌、牡丹皮、防己、生地黄、薏苡仁、六一散。

儿童期属血热风燥,治以疏风清热为主,方用消风散加减。

王氏[11]则以湿热、脾虚、血瘀3型辨治小儿AD,认为小儿气血未充,脏腑稚嫩,用药宜轻,药味宜少,多选甘、淡、凉之品;并认为小儿脾胃薄弱,而现代儿童大多过食,故健脾消导应贯彻始终。

2.2 中药验方

因小儿为纯阳之体,“心常有余”,“脾常不足”,且脏腑轻灵,随拨随应,故多数医家对儿童AD喜用单验方施治。

魏氏等[12]以健脾化湿颗粒配合皮炎洗剂、黄芩膏外用治疗64例儿童AD,痊愈显效率为68.75%。

陈达灿[13]从心脾论治,拟健脾利湿、清心安神的基本方治疗儿童AD,并根据皮损形态不同随症加减,如皮损干燥加沙参、玉竹、石斛养阴润燥;渗液多则加茯苓、白术、泽泻利水渗湿:瘙痒剧烈加白鲜皮、防风以祛风止痒等,均取得满意疗效。

运用文献记载的经方治疗AD亦有不少报道。

关氏等[14]以消风导赤汤治疗AD患儿50例,总有效率达96%;李氏等[15]以异功散合秦艽丸加减治疗儿童AD 94例,总有效率为92%。

2.3 中西医结合

为了在治病求本的同时能尽快缓解患者皮疹瘙痒、烦躁不安的痛苦,许多医家尝试各采所长,集中西医之优势,采取中西药并用的方法,多选用速效且不良反应小的传统抗组织胺药加中药验方。

李氏等[16]以咪唑斯汀片口服加中药当归饮子为基本方加减,局部外用尤卓尔,治疗AD患儿44例,治愈显效率达72.5%,总有效为95.46%,且治疗前后EOS计数和血清总IgE含量均有明显下降,与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

林氏[17]以口服仙特敏滴剂,外涂尤卓尔霜,并加服自拟健脾利湿汤治疗AD患儿136例,与纯用西药的对照组比较,近期疗效无显着差异,2个月内复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AD不仅能及时缓解症状,且复发率低,能获得理想的近远期疗效。

欧氏等[18]在口服氯雷他定、外用艾洛松乳膏的基础上加服四弯风汤加减,治愈率58.8%;西药对照组治愈率为33.3%,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

李氏[19]则以扑尔敏口服配合中药水煎熏洗皮损,总有效率为81.57%;对照组尤卓尔外搽的总有效率为52.63%。

其认为AD属反复发作性皮肤病,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类药不仅不良反应增加,且效价降低,中药外洗对于服中药困难的儿童患者尤为适宜,该组合长期应用患儿依从性好,安全性高。

3 结语

因AD是一类与遗传过敏性体质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病,多于幼年期发病,发作时皮损瘙痒难耐,常使患儿寝食难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且因皮损持续存在,影响外观,也会使患儿产生自卑,影响其心身健康。

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难度较大,西药治疗可暂时控制症状,但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成正比,不宜久用,故远期疗效差。

而中医药以其疗效确切持久、不良反应少,从而在儿童AD的治疗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上述医家的实践均验证了中医药的疗效。

但目前的资料大多仅限于个案观察和经验总结,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诊疗方案,而且中药发挥疗效的机理也欠明了。

笔者认为,今后可在选择相应的实验室指标或通过动物实验来确定中药作用机理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中医论文2:中医学方法论对医学员思维的培养

以大一新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人体解剖学”课程为例。

同样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研究对象,西医学强调的是物质概念的实体性,这种建立在近代生物学基础之上的,以实验、分析、归纳逻辑为主的思维方式与学生从小建立的思维模式接近,易于被接受和理解。

而中医学的五脏并非解剖实体,在中医学的脏象学说中蕴含了“取象比类”、“整体观念”等思维方式,这些从未接触过的理论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和认可。

篇8:中医论文

浅谈中医学与气功

【摘 要】 中医学的气的概念和气机的变化,对气功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大力整理和应用中医理论指导气功和学术非常必要。

中医学对于气功的指导地位的提升有助于规范中医气功学的术语和临床技术规范。

【关键词】 气功;中医学;内养功

中医学中对气的论述是权威的、实用的。

千百年来在临床运用中经过严格的实践检验,对中医的气的理解有助于气功练习和指导病人有效地习练功法健身祛病。

历来气功的解释多趋于使用佛家和道家术语,而使用中医术语进行是对气功诠释有助于加深对气功术语和气功医疗操作的规范,而且易于接受。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谈到了主观精神因素的平静恬淡,会使气机畅达回归到原来的自然状态,精神内守对于防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关于气:何为气?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特性。

气的生成来自于:

1.1 先天之精气:即受之于父母的先天禀赋之气。

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肾藏之精气的生理功能;

1.2 水谷之精气:即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后所得的营养物质;

1.3 吸入之清气: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其中先天之精气为基础,奠定了总体的根基,后天之气补充和滋养先天之气使之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循环不止。

水谷之精气和肺吸入的大自然之清新之气汇聚于胸中形成宗气,走息道司呼吸、贯心脉辅心行血。

呼吸和心血的运行直接影响气血之运行,在气功中呼吸调节能很好的调节气血的运行可见一斑。

2 气的分布与分类

根据所在的部位、功能及来源的不同,气分可为以下三类。

2.1 元气: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元气主要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补充和培养。

元气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循行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无处不在。

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因此说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机体的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就旺盛;反之就会因元气虚衰而产生种种病变。

在气功练习中,动功能使气机调达,推动元气敷布三焦。

静功意守丹田则有温补元气的功效,在练习中动静结合达到完美的练功效果。

2.2 宗气: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

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之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与宗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

宗气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走息道以司呼吸。

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二是贯注心脉以行气血。

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温度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若宗气不足,临床可见语声低微、呼吸微弱、脉软无力等症。

呼吸的停闭调节有助于宗气的生成和运行,改善气血的运行,加强心肺的功能,心主神明、主血脉、为一身之大主,肺主气,为脏腑之华盖,为相辅之官,心肺功能的提高对于防病治病是非常重要的,习练气功不能不行呼吸之功以改善一身之气血状态,气功一词由兹而生不足为奇。

2.3 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

因其富有营养,于脉中营运不休,故称之为营气。

营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血关系密切,可分不可离,故常常将“营血”并称。

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营阴”。

营气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营养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是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2.4 卫气:卫气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防御、温煦和调节三个方面,包括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调节脾胃功能的气功练习方法内养功是首选,早期时候的科研和临床都已证实。

3 气的功能

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3.1 推动作用: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

气是功能极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殖、生长与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3.2 温煦作用:是指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驱除寒冷。

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保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并使血液和津液能够始终正常运行而不致凝滞、停聚。

3.3 防御作用:正如《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是指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

一方面,气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素问·评热病论》),气又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以驱邪外出。

3.4 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可以保持胃、肾、子宫、大肠等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

3.5 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效应,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具体表现在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如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然后再化生为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等。

气的各种功能相互配合,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比如,气的推动作用和气的固摄作用相反相成,一方面,气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控制和调节着血液和津液的分泌、运行和排泄。

推动和固摄的相互协调,使正常的功能活动得以维持。

4 气机:气的运动形式

气机,即是气的运动。

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升、降、出、入四个方面,并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

人体之气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在,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因而气的功能是通过气机来实现的。

升与降,出与入,以及升降与出入,相互为用,相反相成,共同完成人体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化过程。

升者升其阳,降者降其阴,出者吐其故,入者纳其新。

升降出入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是生命规律的高度概括。

五脏中,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出入的枢纽。

如肺呼气为出,吸气为入,宣发为升,肃降为降。

六腑则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气机的升降出入应当保持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气机失常又称气机失调,是气的运动紊乱,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疾病。

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而引起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紊乱,导致体内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理状态。

气机失常是人体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出现紊乱的概括,也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的内在表现。

4.1 气滞

“滞”是指阻塞,不畅之意。

气滞,是指气机郁滞而阻塞不畅的病理状态。

气滞的发生多与情志不畅、痰饮、水湿、食积、瘀血、结石等阻滞有关。

由于上述因素,影响到局部或全身气的运行,形成气机郁滞不畅,可出现胀满、疼痛。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气滞可导致血行滞涩,而形成瘀血。

若气滞导致水湿停滞,则可形成痰饮。

气滞还可以使某些脏腑功能失调而形成脏腑气滞,常见的肺气、肝气和脾胃气滞,可见脘腹胀痛,时作时止,得矢气、嗳气则舒,以及完谷不化等症。

4.2 气逆

“逆”是违背,不顺从之意。

气逆,是指体内气机升降失常,当升者升之太过,或当降者不降而上逆的病理状态。

气逆的发生,多由情志内伤、饮食寒温不适、痰浊壅阻及外邪侵袭等所致,与肝、肺、胃等脏腑关系密切。

因肝主疏泄,升泄太过,肝气上逆,可见头痛而胀、目赤面红、烦躁易怒等症状,甚则导致血随气逆,出现咳血、吐血、中风、昏厥等症。

因肺主肃降,肺失肃降而致肺气上逆,则见咳嗽、气喘、痰鸣等症。

胃主降,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而见呕吐、嗳气、呢逆、腹胀等症状。

4.3 气陷

“陷”是升举无力,不足之意。

气陷,是指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气陷的发生常因素体虚弱,久病耗伤或思虑劳倦等所致。

气陷多发生于脾脏,故又称“中气下陷”。

脾主升清,一方面上输水谷精微于头目清窍,另一方面托举维系人体内脏器官位置的相对恒定。

因此,在气虚升举无力的情况下,既可导致清气不能上养头目清窍,而见头晕、眼花、耳鸣等症;又可出现脏腑器官的`维系乏力,而引起某些内脏的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还可兼见脘腹或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等症。

此外,因气陷是因气虚发展而来的,故临床中常见疲乏无力、气短声低、少气懒言、面色不华、脉弱无力等气虚征象。

4.4 气闭

“闭”为闭塞,不能外达之意。

气闭,是指气之出入障碍,气不能外达,闭郁结聚于内,而出现的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

气闭多于情志刺激而气郁之极,或痰饮、外邪、秽浊之气阻阔气机所致。

其发生,可因外感寒邪,束于肌表,阳郁而不达而无汗,感受秽浊之气而致闭厥、外感热病过程中的热盛内厥、突然遭受巨大的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等。

临床上,还可因气机闭郁,壅于心胸,闭塞清窍,可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则见四肢逆冷,拘挛、两拳握固、牙关紧闭;肺气闭郁,气道阻滞,则见呼吸困难、气急鼻煽、面青唇紫;气闭于腑,则见二便不通。

4.5 气脱

“脱”即脱落、不内守之意。

气脱,是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逸脱,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不足,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气脱多由正不敌邪、正气骤伤,或正气长期持续耗损而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出、大吐泻等,使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所致。

临床上,因气大量外散脱失,脏腑功能突然衰竭,常出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等危象。

5 病因中七情对于气机的影响

七情的致病特性 过度的情志活动可以直接干扰气机运动,造成气机的紊乱,如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等,气功的练习可以干预气机运动,气机平和则机体有机会得到修复,阻断了致病因素。

篇9:中医药学试验教学法研究论文

中医药学试验教学法研究论文

1研究方法与结果

1.1传统和文献研究结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将经济管理学院级公共管理、物流专业共56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同步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在传统教学进行同时实施文献教学法,在文献教学法实施之前,向学生开设文献研究方法讲座,学生根据自我兴趣选择与中医基础理论相关文献进行网上检索,收集文献并整理,之后撰写论文。完成传统教学法内容和文献研究结合教学法内容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理论考试。两组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试验组最后成绩以理论考试成绩与论文成绩作为评价指标,理论考试和论文成绩各按照70%和30%计入总成绩。两组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的平均成绩是86.54,对照组的成绩是77.26,统计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1.2传统和自主授课结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将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信息、英语专业共54名学生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方法,试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同时,实施学生自主授课方法。学生自主授课方法主要在传统教学进度的前1/3后进行,此时教师限定一定课时数,由试验组学生自主选择讲授内容,自主选择授课方式,每位试验组学生都要参与授课,进度和时间由教师全程控制,教师在学生自主授课结束后,总结和梳理知识体系,并对授课的.学生进行点评和打分。试验组最后成绩以理论考试成绩和自主授课打分作为评价指标,理论考试和自主授课成绩各按照70%和30%计入总成绩。两组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结果证明,试验组的平均成绩是88.23,对照组的成绩是75.31,试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明显差异。

2对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法改革的认识

2.1培养成就意识促进知识掌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情境的创新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1]。通过对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法改革,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2010级公共管理、物流专业的学生教学法的改革试验充分证明,传统教学和文献研究结合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提高对中医学基础内容的认识,勤加思考,激发学生探索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求知欲望,同时促进学生利用学校网上图书馆资源拓展知识广度和深度,通过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尝试撰写论文,最终获得中医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享受成功的喜悦。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法的改革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成就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达到学生主动要求学习中医知识,主动探求中医知识的目的。

2.2提高学习兴趣加强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去解决问题;教师应围绕“解决问题”而展开教学活动[2]。中医药学概论需要记忆的中医基础知识点非常多,抽象的内容也非常多,又缺少临床实践,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更不利于培养中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2010级信息、英语专业的学生教学法的改革试验充分证明,试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和学生自主授课结合能够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备课中的积极准备,进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结果表明,学生在自主授课过程中,增加了对课本知识的深刻理解,在较短时间内能够掌握中医药学概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影响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例如课程进度安排、课程设置、教辅手段等,要想真正培养出基本功扎实、高素质创新型中医人才,还需要各个方面的长期的共同努力。

篇10: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医医学教育研究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医医学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中医是我国整个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医医学教育相关问题也开始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为中医医学教育带来千载难逢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中医医学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带来诸多挑战。市场经济大背景下,还需要立足实际情况,对如何更好开展中医医学教育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市场经济大环境对中医医学教育的影响入手,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医医学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重点研究,以期更好立足市场经济背景,寻找正确、科学的中医医学教育方向。

关键词:中医;医学教育;市场经济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当前重要的经济体制类型,对不同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经济与教育之间向来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不同阶段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种经济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等,都会对教育事业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我国中医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会受到经济发展状态以及各种经济制度的影响。而面对现实经济条件,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也需要积极探索中医医学教育的有效发展途径。

一、市场经济大环境对中医医学教育的影响

经济与教育之间关系密切,经济环境也会对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具体来看,教育事业肩负着培养大量优秀的人才,以更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重任。中医医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学科之一,在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不同个体在中医医学方面的文化素质和劳动能力以及劳动熟练程度等,从而更好地为各种实际建设任务服务,促进整体建设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也需要提高对各种知识和科技成果的重视程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多种中医理论和资源得到了较大的开发和利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现代化的'思想和技术也开始被应用于中医理论和资源的开发之中。而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借助系统的中医医学教育来不断促进相应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以更好将各种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科技成果等应用到实际的劳动生产过程之中。

在这一过程中,各中医院校则属于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教育的中心,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必然会对中医医学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案产生一定的影响。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医医学教育存在一定的无法良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我国的中医医学教育历史悠久,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医医学教育也逐渐呈现出一定的滞后现象,无法很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例如,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的情况,相应的专业结构在设置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医药科技发展以及人才市场对不同类型和专业中医药人才的实际需求,相应的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没有很多好的针对市场以及各种中医药技术等。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医医学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

(一)进行科学的教育体制建设

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医医学教育,促进中医医学教育水平更上一层楼,首先需要积极地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建设。针对以往中医医学教育体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不适应现实经济条件的问题,还需要积极地立足中医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逐步制定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针对市场经济的特点,注重对教育评估所具备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予以应用,鼓励不同的中医类院校积极参与到激烈的投入与产出市场竞争之中。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断对中医类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予以“倒逼”,促进其管理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首先,要做好在教育理念方面的更新。在中医医学教育中,要努力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对中医医学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其提出的各种要求,从而制定完善的多方面对策,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积极的改革和优化。

例如,在专业设置方面,在立足国家教委所制定的专业目录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对当前的经济发展状态以及对中医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和科学分析,进而以相应的调研和分析结果为基础,依据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一定的自主专业设置,并上报国家主管部门备案。另外,考虑到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交流频繁,大量人才的流动速度很快,并存在频繁的职业转换现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还要注意适当对专业口径予以拓展,以更好地增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为其更好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内容以及课程的设置方面,要注意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包括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及经济条件下的市场需求情况等。并针对实际情况,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注重教学实践和创业教育以更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在中医医学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教育与实际市场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密切观察市场经济的发展动态,并积极对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等予以增加。加强中医药相关最新科技知识课程的设置以及建设,并加强中医药教材建设。尤其要注意在教材中对各种最新中医药科技成果予以收录和介绍、反映等,以及时更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帮助其日后更好适合市场环境。另外,加强实践环节,在教学方法和办学模式上要注意加强实践环节。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同的中医类院校可以积极建立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并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基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从而为中医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良好的条件。另外,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首先,完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开展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的计划设置、内容更新、方法改革、建设管理等环节,遵循创业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有效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实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育人,支持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实践,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营造全校创新创业氛围,积极构建学校“大创业”格局。其次,加强创新创业项目管理。以项目科学化、规范化运作为原则,加强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计划、创业实践项目等,按照小资金培育、梯次资助、不断推进的机制支持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和师生联合创新创业。另外,积极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注重创新服务平台和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师生共享学校的省部级开放重点实验室,服务于创新创业重点项目;引导成立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融合的校企联合培训机构,聘请校内外专家指导评价各院项目,选拔优秀项目给予基金支持和导师指导,进入校级创新创业孵化实战平台。

(三)对中医医学教育的管理体制予以改革和创新

以往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在管理体制方面,中医医学教育过程中采用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五统一”体制。在这一体制模式下,相应的招生计划由国家统一颁布。不同中医类院校所使用的地方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内容也是相同的,此外,还采用统一教学、统一审批专业以及统一办学等模式。这样的管理体制下,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培养出一定的中医人才,但也容易导致人才培养单一情况的出现,导致相应的中医人才在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之后无法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甚至遭到市场的淘汰。为此,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医学教育教学的水平,还需要在宏观控制的前提条件下,积极对中医医学教育的管理体制予以改革和创新。针对不同中医类院校的实际情况,给予一些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打破以往“五统一”的办学模式,鼓励通过多种不同的渠道进行共同集资办学。在具体的办学方式上,可以采取学校与地方、学校与企业等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例如,通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在合作模式下,学校将作为企业的专业技术支撑单位,双方可以开展多方面的合作活动,包括联合培训中医药健康产业需要的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联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和课题等。通过开展科研项目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中医药职业教育新方法、新模式,搭建企业“用人”和院校“育人”之间的桥梁,培养综合素质好的实用型医药人才。另外,也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智力引进工作,在中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临床医疗、临床医技、康复和护理专业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国内国际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1]刘红宁,袁杰,陈绍辉,等.市场经济与我国中医药发展[C]//华东卫生经济研究协作会第23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

[2]王屹亭,沃红梅,徐玲,等.中医现代化滞后的制度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2,(19).

[3]郑旭锐,李长秦,董正华,等.中医创新实验班《温病学》教学中PBL教学法初探医学教育[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3).

[4]耿直.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医医学教育问题的思考[J].新疆中医药,2004,(6).

[5]姚其煌.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刍议[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

[6]陈艳萍.中医院校创业教育实施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

关于中医的论文

关于英语中医论文范文

肾性水肿内科护理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护理个人年度培训计划

打工八年两次跳槽 一个自考生的心里话

男性补肾虚的调理方法

产后康复个人工作总结

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护理

医学检验检测系统性能评价论文

胃下垂中医研究的论文
《胃下垂中医研究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胃下垂中医研究的论文(精选10篇)】相关文章:

浅谈白血病的研究与治疗2023-01-24

传统中医饮食养生的特点2023-02-23

康复师个人工作总结2024-05-07

基础实验医学检验论文2022-09-12

出现子宫下垂能否治好2022-05-06

小雪节气调理身体方法2023-01-16

生活养生误区2022-05-07

青春期的丰胸方法2022-10-31

乡卫生院个人门诊工作计划2023-02-02

男人吃什么治疗肾虚好2022-04-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