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农业在农村经济的作用论文

时间:2023-03-09 09:04:53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效农业在农村经济的作用论文(共11篇)由网友“豆豆豆豆”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高效农业在农村经济的作用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效农业在农村经济的作用论文

篇1:高效农业在农村经济的作用论文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准确分析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以高效的农村经济发展为前提,按照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标准,以有效的规模形式拓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按照农村高效综合发展趋势,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从而提升农村经济的综合水平。针对当前农村经济和发展效益,分析高效农村经济产业的必要性,分析高效农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农业;效益;综合效率

1农村经济水平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受地理、环境、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经济水平受到很大制约。需要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准确分析现有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结合实际情况,快速提升农村经济,完善农村产业发展,建立符合产业经济的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1]。

2高效农业综合经济的基本概述

2.1农业经济的基本定义

农业经济是一种以市场发展为导向,根据本地区的实际资源发展水平进行合理利用,对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分析,完善土地产出量,尽量避免资源浪费,控制农产业产量与质量的增长控制效果,最大限度提升综合产业经济水平的经济形态。在实际操作中,要按照农业生产综合效率水平,社会效益发展需求,提升农产业经济的生产,加快农产业生产革新,重视整体的拓展效果[2]。

2.2高效农业的效益

总体来讲,高效农业的本质性内涵大致可以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本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原则,紧跟市场发展的指向标,对农村现有资源有效整合的同时,进行高效而合理的使用;②对现有农村的生产结构加以优化与调整,改变农村传统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并实现转变,提升单位面积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③满足并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有机结合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的统一。

篇2:高效农业在农村经济的作用论文

3.1提高土地产出量水平

按照人口数量和产量需求提高人均耕地产出面积,完善粮食生产的安全可靠价值水平。按照耕地面积的基本情况,采用有效的现代化管理办法,加强土地产出量。按照农业发展需求,提升粮食作物的自然抵抗能力,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水平,明确土地的资源利用量,提高土地产出率。

3.2增强生产能力的拓展和发展

按照高效农产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分析农村综合经济的发展促进效果。按照粮食质量、产量的水平,与高效农产业经济发展优势相结合。按照农村综合土地应用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产业生产能力和发展效果,增强粮食的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完善农村生产环境的改善效果,拓展农村经济发展。聘请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到农户家、田地头,为农民指导技术操作方法,引导他们使用机械操作生产方式,提升农耕产业的效率,提高产量、产品品质。

3.3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

随着高效农业的切实推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必不可少。通过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发展,研发新型而节能的农用设备和先进而成熟的农业技术。

3.4农村生产结构的.转型与提升

随着新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生产者与劳动工具的关系,而是形成新的农村生产结构。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急需高效农业的出现。高效农业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达到因地制宜目的,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利用自己当地丰富的资源,生产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发展特色产业,吸引更多人来此投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促使在农业方面由产品数量取胜到以质量取胜,改变农业的生产结构,适应市场发展,发展高效、高产农业。农业生产稳定是关乎社会民生的重大问题,而发展高效农业,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有效发展,还能够从多个维度、多种途径来促进农村在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整体性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性、现实性需求,其必将成为现阶段农村经济面向未来发展新的立足点与增长点。当然,高效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以实际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按照实际的策略制度标准,重视有效实施拓展发展过程,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落实,促进综合资源的产出和利用效果,进而有效提升社会、经济、生态综合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吴翠梅.高效农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2):198

篇3: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的作用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深刻的转型,同样地农业经济也需要进行转型,所以,农业经济管理是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本篇文中当中,笔者结合相关的工作经验和查阅相关资料,首先阐述了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然后比较深入的分析了当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基于这些详细介绍了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希望这些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1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1农业经济管理是解放农村经济发展思想的重要途径

在当下的农村,人们的发展思想还跟不上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这直接限制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只有彻底的解放农村的发展思想,才可以使得农业经济管理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40年了,这也给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环境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农民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这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所以,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要靠农民自己,农民的素质急需进行提升,也要在发展观念上进行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在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要认真的'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可以从成本管理,产品组成等一些方面来开展相关的工作,以便更好的解放农村经济发展思想。

1.2农业经济管理是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基础

当下,我国政府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这给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一个清晰的方向。所以,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也需要适当的融入现代农业的理念,从而给我们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增加更多的基础。在具体的农业经济管理当中,现代农业的各个方面是非常明确的,例如,经营模式,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可以更好的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相关的指导。此外,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符合现代农业的理念的,它们具有一定一致性,这就给农村发展增添了更多的内在动力。因此,农业经济管理是符合农业发展的相关需要的,可以更好的推动农村的发展,需要认真的落实好。

2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2.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落后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化时代,谁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谁就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农业经济信息管理信息有多个方面,最主要的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得相关的农业信息与知识,从而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有效的提升整体生产效率。目前的情况是,政府只有很少的资金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投入,同时也缺少专业的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还是很完善,有些偏远的地区甚至没有,很多农民还是用那些传统渠道来获得有用的农业信息。所以,现代化农业需要农业经济信息网络的有效支撑,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当下我们急需进行农业经济信息网络的建设。

2.2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下,我国还没形成与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相符合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农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发展却止步不前,这就导致农业经济活动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使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很慢。当下的农业经济体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也没有办法确保农业从业人员的相关权益,使得一些本不该流失的利益流失,这非常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3从业人员缺乏管理理念

改革开放40年,给我国的农村地区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让许多人认为农业不重要,致使农业人员管理理念流失,缺乏专业的农业管理人员。此外,国家也主要注重工业经济的发展,实行的是优化发展工业经济,这些都对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3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对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应用和推广,那么就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完善思想认识,这就要求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义务教育得以实施开来。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农业知识培训班,让广大农民接受新鲜事物,并学会如何运用新型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技能水平,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做新时代的“绿领”。

3.3注重现代农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

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及时引入新型农业科技,发挥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实现高产稳产的目标,同时,科学技术还能在良种选育以及病虫害防治等领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提升机械自动化水平,有效节省了劳动力开支,创造更高的农业价值。可以说,农业生产引进了科技,并转化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4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

我国工业发展速度之所以如此之快,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更多地采用先破坏、后治理的方法,殊不知,后期环境治理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走工业发展的老路,注重环境保护,走上一条绿色农业发展道路,使各种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3.5提高农业投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状况

发展农村经济,就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在发展农村经济初期,农业机制不完善,生产技术水平低,信息资源较少,销路不畅,这时就需要政府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在农业发展上增加农业投入,使农民生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3.6组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

农业经济管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整体实力,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影响重大。所以,就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把关,对其进行专业的前期培训,定期进行继续教育,转变其管理方式,打造一支责任感强、素质水平高的经济管理队伍。作为一名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自我约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断参加专业培训,了解农村经济政策,多学习农业经济管理的内容。同时,鼓励大学生回乡参加新农村建设,为其提供合理的薪资待遇和提升空间,提高其工作热情,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气氛,为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篇4: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的作用论文

4.1为农村经济发展在制度上提供保障

农业经济管理很好地结合农村经济现状,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发展制度,并形成相应地发展模式,可以说,农村经济管理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制度上提供了有效保证。使得农村经济发展行为更加规范化,农业发展也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相符,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行为的规范化水平。农业经济管理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制度得以优化,为农业发展提供制度化保证,使得农业生产质量得到提高,经济发展实现腾飞。

4.2指导农村经济发展

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能够从理论层面指导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在规范化的引导作用下,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不再盲目,经济发展速度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可以说,实行了农业经济管理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地位更加明确,经济地位也更为明确,并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更加需要政策扶持,这对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4.3帮助农村经济发展摆脱制约

我们知道,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会受诸多因素和问题的制约,而通过加强农业经济管理,能够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使问题得以彻底解决或有效控制,取得突出成效。通过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合理的规划方案,提出了有效地发展方法,提高了农村发展资源的有效性,使各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大大减小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有效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农村经济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国民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在面临更多机遇的同时需要应对各种挑战,而要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往往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让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证、理论指导,并帮助其顺利摆脱制约,依托国家政策与资金支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飞跃,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海涛.农村经济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X):107-108.

[2]王玉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之我见[J].农业与技术,,36(12):151-151.

篇5:农民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帮助农民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对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双阳区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相关富民政策,加强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以此为全体农民成员谋取更大的利益。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发展;作用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实现伟大中国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更加专注于农业组织化建设,特别强调加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此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双阳区政府积极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充分的肯定,助推“三城一区、幸福双阳”建设进程,为双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

篇6:农民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1.1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推动农民快速致富农业专业合组织是一种秉持农民自愿的原则,生产方式和经营分配管理采取合作制度的经济合作组织。此组织能够充分同现阶段的农村经济条件、以及特有的农产品相结合,将特色农产品作为合作基础,并且对农产品进行进一步深加工,进而将农业生产同当地市场合理结合起来,最终在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下平稳运转。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带动本地区农产品的销售数量,同时能够实现城乡文化需求的互换,满足各层所需。在实际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中,能够加强各项科学技术的交流,丰富农民知识掌握程度,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不断完善发展,市场会更加活跃,农民技能会更加牢固,农民收入会更加增多。

1.2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有助于强化社会化服务功能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能够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对现阶段的农村经济组织,进行重新的塑造和创新,在市场、农民、以及政府三者之间架起一座有效的沟通桥梁。首先,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能够发挥工作职能,实现对农民的指导和引导,将国家惠民政策和产业政策具体落实到每一环节,避免出现生产中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其次,农民可以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下,将自身需求及时有效的想政府反映,同时能够及时获取政府的有效答复,以及相关农业政府和科技方法等信息,进而有利于实现政府对农村经济的针对性、以及实施性调控。合作组织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性和合作性,有效将农民和市场连接起来,加强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双方能够优势互补,进而将服务覆盖所有的生产、流通阶段。

1.3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农产品形成规模效应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能够积极利用闲暇时间,对国家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方针进行解读和学习。在学习阶段,农民可以相互交流探讨,以此提升自身农业科学知识,同时能够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动态,进而找寻处促进农产品销售、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拉近农民之间距离,帮助农民掌握市场营销信息、以及农业种植技术,以此扩展农民视野。

1.4建立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现阶段的农业生产,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如果农业发展无法同市场经济具有一致性,将会限制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提高农民的实际经营手段,对促进农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但是由于农民力量有限,只有充分结合所有农民的力量,加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才能提升农民抗风险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在于,在农民进行生产的基础之后,对农产品的经营活动全权负责,将所有农产品进行统一销售,以此帮助农民获取更多的经济价值,以此提升农业的整体经营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帮助按照市场行情进行农业生产,防止出现生产的盲目性,使农民处于经济发展的有利位置。

1.5建立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需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比较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农业的向前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此种制度在一些方面具有局限性,不利于中国农业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制,以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热情,但是由于产量有限,在经济收入方面不够理想。因此,可以采取规模化经营,农民的自有土地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掌管,负责统一的经营和管理,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专业化,有利于提升土地使用率,保证农民收入。

篇7:农民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2.1双阳区政府有关部门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重视起来,将核心设定在《农村专业合作社法》上,严格规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推动其发展。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基础,将主导产业视为纽带,以“民办和民营以及民受益”作为中心原则,对“基地+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进行推广并实施,依据各地不同的有利条件,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心放在特色农业的发展和优势资源的创办上,鼓励各地农民加入到专业合作社中去,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共同建设专业合作社。

2.2重点关注培训方面,将培训基地的建设提到日程上来,对农民合作社社员的培训学习加紧完善。

2.3提高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尽量发挥各个社员职能的作用。依照各个专业合作社不同的特色,将对应的组织结构建立起来,并保证该结构具有合理的运行和决策机制。

2.4在政策方面,要将扶持力度加大,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法律素养。此外,因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要给予合作社宽松的环境。并且国家相应的法律应对农村专业合作社进行保护。因此,增加政府的扶持力度和提高社员的法律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3总结

为进一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双阳地区农业经济大力发展,双阳区政府需要充分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合作,在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中实现共赢。农民合作社作为较为重要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能够对现有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全新调整,推动农村产业化建设,以此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

篇8:云南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云南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摘要: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在发展中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重大挑战。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云南经济出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当前该省农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云南农业;现状;发展趋势

1 云南农业的发展现状

云南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云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2654元,比全国农村居民收入低很多。新农村建设遇到很多障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和优化,第2、3产业的效益不断提升,第1产业的产值比重也在上升,由1990年的168.13亿元增加到的750亿元,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云南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其一,云南位于我国的第一阶梯,地势较高,属于山区农业。云南省的总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1%,而山区面积在全省面积中占绝大多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成交通不顺畅、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水平低、科技化水平低等不良后果,从而使云南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但是云南省丰富的水资源和物种资源又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生产了一些名贵的农产品和一些珍惜的物种基因,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好了基础。其二,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与邻国的交界线有4000多km,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广泛,形成一种资源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形势,有利于该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三,因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云南省已经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服务业。

2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云南省的农业基础脆弱

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地质构造疏松,地势高,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在发展和科技投入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比较多。

2.2 云南省独特的地貌形式引起交通闭塞,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有很多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严重影响了云南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在由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换过程中的产业化机制还不够成熟,分散经营的传统经营模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科技投入少,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是制约云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另一桎梏,云南省的科技队伍量较少,科研水平落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产销服务脱节,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4总体投入不高且投入渠道单一

一是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不能提供充足的资金带动农业发展。二是农民缺乏投入产出比的'意识,多数地区的农民知识投入能维持一般再生产的量。三是投资机制不健全,股份制、引资渠道机制并没有建立。四是优于支持农业的款额被挪用,挤占。

3 农业发展趋势

3.1 加快产业化发展,扶植特色经济

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部边陲,虽然存在一定的发展弊端,但也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其区域优势,我们需要扶植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畜牧业、花卉、旅游等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同时大力引进一些新品种,合理改造产业结构。再加上云南省地区差异明显,城乡差异大,可以在不同地区重点扶植一些有区域优势的产品,增加农产品的档次。

3.2 根据市场化调整农业结构

农业市场化指根据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产量,改变因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业生产效益低,农产品过剩或者不足等现象。其核心和实质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这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农、林、牧、渔业在农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大力发展饲料加工,扩大水产养殖面积,种植安全营养的植物;另一方面体现在农业产业链上,实现产销一条龙,这样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盲目所带来的弊端,改善分散经营引起的不良后果,增加对市场预见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3 扶植乡村工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加快云南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农业、商业和工业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展私营经济,在不同地区建立私人工业园区,培养私营大户来带动小型私营经济的发展。二是重视小城镇的建设,鼓励农民相互交流,进镇进城从事非农产业,既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速度。三是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企业协调并重,以创造出更多的生产资本。

参考文献

1 毛玉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范小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与农业固定观察点工作重点[J].我国农村研究,(28)

篇9: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郊区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

暨20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郊区工委书记(年2月28日)

同志们:

在市“两会”胜利闭幕,今年春耕生产即将全面开展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20郊区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暨2006年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总结年农村全面工作,兑现党、政、经目标责任书奖。二是传达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06年重点工作任务,并签订党政、经济目标责任书。三是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六次全委会和市人大、政协“两会”精神,正式出台郊区“十一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四是以“十五”农村工作展现出的良好基础、成功经验、明确的思路、求真务实的精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与时俱进中开拓创新的推动新农村建设。前面,王铁同志代表工委、郊办和农林局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的重点工作,李耀山、王玉珉同志分别传达了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2005年责任书完成情况,工委、郊办、农林局又与三镇签订了今年的责任书,三镇党委书记都作了表态发言,市上领导还要做重要讲话,对今年的工作提出明确有力的要求,会后,三镇和直属各单位要认真抓好落实,确保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下面,我结合落实今年的工作任务再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扎实向前迈进

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十五”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虽然农民增收工作由于农资价格上涨、支柱产业洋葱产量与价格受到了自然高温与市场的影响,但是工委强抓非农二、三产业、花卉与蔬菜制种产业等,强化了增收措施,依然取得了农民收入增加343元的好成效。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是农口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精神,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有力地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确保了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和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另一方面是市委“两个率先”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决定精神,有力推动了近两年农业和农村经济新产业的拓展,工委关于农村工作的思路进一步给农村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2005年,农村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五个新特点:

一是认真推动中央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以“四抓”即抓思想认识的高度、抓组织建设的保证、抓转变作风的行动、抓思想教育的基础,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制度建设和党员干部管理进一步加强,“三结合一目标”管理法及“党、干、科、经、貌”五个重点有机结合,农口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进一步上台阶。

二是认真推进中央、省市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委坚持三批联动,围绕先进性教育活动四项目标,积极开展“服务‘三农’争先进,带领群众奔小康”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党的建设,精心筹划,集思广益,在先进性教育中全面完成了郊区、镇、村三级“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三是认真推动郊区“两品一游”生态观光旅游高效农业,提出了花卉蔬菜制种产业与“四个万元”科技增收新亮点并列入年度目标责任书,已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

四是认真推动郊区农民十年来从事二、三产业的经验,从思想上、行动上开拓创新狠抓二三产业,取得了突破性的翻一番的良好成效,目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正在从一产业内部向二三产业拓展延伸。

五是认真推动干部培训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组织三级干部赴省外考察学习,验证了工委工作思路的正确性,并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拓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新途径”为题上报下发,同时在市委未来五年发展研讨班上交流发言,对郊区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决策予以强有力的指导。

可以说,过去的2005年,我们经受住了诸多困难和挑战,也抓住了很多的机遇和优势,有力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回首,一是农民增收情况,“八五”期间年均增长18.2%,“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5.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8.2%,“十一五”期间年均需增长11.19%,任务艰巨。二是农村建设情况。“八五”期间农村负债建设,“九五”期间得以休养生息,“十五”期间农民储蓄上升(人均3000多元),“十一五”期间需要我们既抓经济建设,又抓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三是面对“十一五”繁重而又艰巨的工作任务,农口广大党员干部经过三批先进性教育,提高了思想认识,加强了组织保证,改进了工作作风,坚实了教育基础,心齐、气顺、劲足的浓厚氛围是前所未有的,有政治基础。四是有“十五”坚实的种植结构、农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和农电、水利、林业、农机

基础建设,增加了我们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全面完成2006年工作任务,为十一五农业和农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的主题。这“二十字”方针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在今年元月底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认真研究部署了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突出抓好“五个基本问题”,即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不断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拓宽农民基本增收门路;坚持强化农村劳动力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基本素质;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基本保障。并将嘉峪关市列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这充分说明今年省上将花大气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市委、市政府对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并决定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涉农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我们深受鼓舞。今年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关键年,在开好局、起好步中我们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1、以思路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十一五”期间,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将是我们始终研究的课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市委“两个率先”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按此目标,“十一五”期间农民增收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要求我们各级干部,特别是科以上干部要认真思考,在思路上求创新,在措施上抓落实,即做到超前思维,超常胆识,超速运转,超常发展。按十一五规划,深入落实“七翻一保”措施。2006年重点任务已同三镇签订目标责任书。会后,三镇将召开人代会,经济会予以层层落实,向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迈进。

2、以开发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2006年,在新农村的建设上,第一是要及早考虑抓好近郊的峪泉镇区、安远沟村,嘉峪关村、河口村、横沟村和远郊的新城、文殊两个镇区所在地中沟、石桥村及新城草湖旅游区所在地新城村八个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第二是立足农村实际,对现有的居民点进行新环境美化改造。第三是加强镇村组道路建设,对已形成的移民点道路也要纳入规划建设。第四是加大教、科、文、卫、体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公共设施水平和农民保障工作,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市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三个突出,两个协调”的原则,把农村三镇纳入城市统一规划之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分步向三镇延伸是今后的发展趋势。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中,今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将投入4.39亿元,是历年来投资最大的,务必引起农口各单位的高度重视。工委、郊区办、农林局将集中抽调科室人员加强对省上投资项目的研究,三镇、局属各单位也要进一步加大对省上投资政策的研究,树立创新意识,树立竞争意识,努力在同一起跑线上,努力争得省市对新农村建设的多渠道多投资,等等,并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联系点和抓整改与包项目责任制。2月24日,刚刚召开了联系村、包村、驻村干部05年工作总结与06年工作动员会,目的就是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服务三农工作水平,形成新农村建设中你追我赶的竞争机制,要在工作的高度、广度、深度、成效上大做文章。

3、以先进性教育为动力,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当前,党员先进性教育三批联动活动,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促进各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一是坚持三批联动,互相促进,建立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要继续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活动,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把一、二批先教的成果推广运用到第三批先进性教育中来,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整改成效来检验一、二批整改的延伸功效,使先进性教育成为党建的一项长期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重点在“联”和“创”上下工夫。“联”就是工委牵头抓总,镇、村各负其责、共同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联动机制。“创”就是工委、镇、村三级党组织根据各自的规划和目标任务,采取切实措施扎扎实实抓创建。要坚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一起抓,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三是进一步抓干部队伍管理。要进一步提高三级领导干部驾驭全局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注重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研究问题、谋划工作。努力提高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指导农村经营实践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四是抓行政体制和政权建设。在新的一年,要积极向市上争取,公平、公正、公开补充空编人员,特别要努力理顺抓二三产业的机构和人员,做到不放松一产业和拓展二三产业。同时三镇年底将面临换届,年内要维护好、稳定好班子,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团结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全体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同心同德、勤政为民的良好风气。四是加强制度建设。要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纪委“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工委6条、科级干部22条廉政公开承诺,郊区、镇纪委要加强对人、财、物、工程、商务活动监控,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党员干部的监督教育管理,加强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来信来访核查处理工作,推动农口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要通过加强管理,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树立全局意识、政治意识、能力意识、表率意识、责任意识、自律和竞争意识,进而做到政治上顾大局,能力上增提高,表率上创先进,责任上压担子,自律上包廉洁,特别是廉洁自律上要做到反腐上能够拒人,律己身正上能够服人,无私奉献上能够感人。

4、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支柱,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丰富,在新农村建设“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市委的要求,当前正着手“二改三规划”。农口各级组织和全体干部职工要全面理解“二十字”方针,促进农村各方面协调发展,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多精神物质实惠。要通过进一步加强镇容镇貌村容村貌建设,继续按照工委修订的评选标准,抓好文明单位评选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工作。要加强工会、妇联和共青团工作,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积极发挥各自作用,做到有影响、有作为、有声音。计划生育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婚姻法、计划生育法等的宣传,继续抓好求实稳健的工作导向,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在正视成绩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苗头,在一些容易出现的突发性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一定要迅速行动、抓住不放,无效果决不收兵。要继续关注和下大力气解决弱势群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使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深入人心。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同志们,“十一五”的规划已经确定,2006年任务已经明确,市委、市政府计划召开全市新农村建设专题工作会议,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五次、六次全委会议、市人大、政协两会会议精神,团结拼搏,真抓实干,为完成今年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基础建设,增加了我们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全面完成2006年工作任务,为十一五农业和农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的主题。这“二十字”方针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在今年元月底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认真研究部署了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突出抓好“五个基本问题”,即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不断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拓宽农民基本增收门路;坚持强化农村劳动力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基本素质;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基本保障。并将嘉峪关市列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这充分说明今年省上将花大气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市委、市政府对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并决定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涉农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我们深受鼓舞。今年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关键年,在开好局、起好步中我们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1、以思路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十一五”期间,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将是我们始终研究的课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市委“两个率先”的决定中明确提出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按此目标,“十一五”期间农民增收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要求我们各级干部,特别是科以上干部要认真思考,在思路上求创新,在措施上抓落实,即做到超前思维,超常胆识,超速运转,超常发展。按十一五规划,深入落实“七翻一保”措施。2006年重点任务已同三镇签订目标责任书。会后,三镇将召开人代会,经济会予以层层落实,向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迈进。

2、以开发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2006年,在新农村的建设上,第一是要及早考虑抓好近郊的峪泉镇区、安远沟村,嘉峪关村、河口村、横沟村和远郊的新城、文殊两个镇区所在地中沟、石桥村及新城草湖旅游区所在地新城村八个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第二是立足农村实际,对现有的居民点进行新环境美化改造。第三是加强镇村组道路建设,对已形成的移民点道路也要纳入规划建设。第四是加大教、科、文、卫、体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公共设施水平和农民保障工作,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市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三个突出,两个协调”的原则,把农村三镇纳入城市统一规划之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分步向三镇延伸是今后的发展趋势。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中,今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将投入4.39亿元,是历年来投资最大的,务必引起农口各单位的高度重视。工委、郊区办、农林局将集中抽调科室人员加强对省上投资项目的研究,三镇、局属各单位也要进一步加大对省上投资政策的研究,树立创新意识,树立竞争意识,努力在同一起跑线上,努力争得省市对新农村建设的多渠道多投资,等等,并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联系点和抓整改与包项目责任制。2月24日,刚刚召开了联系村、包村、驻村干部05年工作总结与06年工作动员会,目的就是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服务三农工作水平,形成新农村建设中你追我赶的竞争机制,要在工作的高度、广度、深度、成效上大做文章。

3、以先进性教育为动力,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当前,党员先进性教育三批联动活动,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促进各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一是坚持三批联动,互相促进,建立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要继续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活动,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把一、二批先教的成果推广运用到第三批先进性教育中来,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整改成效来检验一、二批整改的延伸功效,使先进性教育成为党建的一项长期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重点在“联”和“创”上下工夫。“联”就是工委牵头抓总,镇、村各负其责、共同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联动机制。“创”就是工委、镇、村三级党组织根据各自的规划和目标任务,采取切实措施扎扎实实抓创建。要坚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一起抓,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三是进一步抓干部队伍管理。要进一步提高三级领导干部驾驭全局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注重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研究问题、谋划工作。努力提高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指导农村经营实践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四是抓行政体制和政权建设。在新的一年,要积极向市上争取,公平、公正、公开补充空编人员,特别要努力理顺抓二三产业的机构和人员,做到不放松一产业和拓展二三产业。同时三镇年底将面临换届,年内要维护好、稳定好班子,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团结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全体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同心同德、勤政为民的良好风气。四是加强制度建设。要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纪委“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工委6条、科级干部22条廉政公开承诺,郊区、镇纪委要加强对人、财、物、工程、商务活动监控,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党员干部的监督教育管理,加强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来信来访核查处理工作,推动农口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要通过加强管理,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树立全局意识、政治意识、能力意识、表率意识、责任意识、自律和竞争意识,进而做到政治上顾大局,能力上增提高,表率上创先进,责任上压担子,自律上包廉洁,特别是廉洁自律上要做到反腐上能够拒人,律己身正上能够服人,无私奉献上能够感人。

4、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支柱,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丰富,在新农村建设“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市委的要求,当前正着手“二改三规划”。农口各级组织和全体干部职工要全面理解“二十字”方针,促进农村各方面协调发展,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多精神物质实惠。要通过进一步加强镇容镇貌村容村貌建设,继续按照04年工委修订的评选标准,抓好文明单位评选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工作。要加强工会、妇联和共青团工作,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积极发挥各自作用,做到有影响、有作为、有声音。计划生育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婚姻法、计划生育法等的宣传,继续抓好求实稳健的工作导向,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在正视成绩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苗头,在一些容易出现的突发性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一定要迅速行动、抓住不放,无效果决不收兵。要继续关注和下大力气解决弱势群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使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深入人心。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同志们,“十一五”的规划已经确定,2006年任务已经明确,市委、市政府计划召开全市新农村建设专题工作会议,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五次、六次全委会议、市人大、政协两会会议精神,团结拼搏,真抓实干,为完成今年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篇10: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论文

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论文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需要各类资本的配置,而随着科学理念的不断提出,对于资源的需求也从一般有形的物质资本转变一些无形的资本。即如人力资本、人脉资本以及市场资本等等。虽然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是市场对于人力资本的重视度却从未改变,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而研究其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特别是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关键词:人力资本;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分析运用

虽然农村地区属于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但是其对于经济增长的渴求度也远远超过了城市,物质资本虽然可以作为判定标准,人均收入不足,同时物质资本积累周期较长也是目前存在的实际状况。而相对而言,相关研究曾指出,农村具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本,可作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笔者将通过本文,就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表现

截止到目前而言,无论国内外的专家或者学者,对于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都具有一定的依据[1]。即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著名经济学者卢卡斯(RobertLueas,1988)和罗默(PaulRomer,1990)曾经就把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模型的一个变量,这也是证实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存在的简单关系。而我国国内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即21世纪初期,即如,侯风云、徐慧等就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然后剖析人力资本的外部特征,而且也将城市与农村两个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本进行对比,即指出前者人力资本溢出表现为内溢;而后者则恰恰相反。由此得出农村人力资本能够有效推动城市发展;而到了2005年,李勋来等学者则提出了国内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的联系的研究成果,同时得出结论物质资本投资造成的作用最多,而劳动力和人力资本造成的作用更小,而产生这一差异结论的.原因还是由于当时农村劳动力投资与力资本投资增长远远低于物质资本增长;而,朱长存、马敬芝也在《农村人力资本的广义外溢性与城乡收入差距》中大概估出了农村如果出现人力资本转移,则会产生外溢性价值的具体数值,进而还分析出了城乡收入的差别,同时得出缩小差别的主要解决方案是采用降低人力资本外溢性的手段;而周群与王大勇也提出了《人力资本的外溢性与经济增长一基于1990-年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并且以卢卡斯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联系进行分析,同时也区分了加入人力资本外溢的条件与不加入外溢条件。而目前来说,针对两种情况进行区分考虑的研究相对较少。

二、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1.提升农村农民的生产力

对于农村生产力的理念,简单来说就是在固定资源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加工利用,最后获得生产的能力。而对于人力资本投资来说,则可以明显提升农民整体的素质水平,而且还能够强化运作于农业生产的劳动质量,另外,农民不管选择何种技能学习渠道,都可以让他们有效吸取技术理念,进而获取对于成本利润的管控能力。这也是根据世界有银行的调查资料所得的,即世界银行曾经运用粮食作为衡量农业生产力的指标,同时将低收入农业国家的农民知识水平进行横向对比研究,最终得出受过四年初等教育的农民的粮食生产产量并不会高过未收到教育的农民。

2.强化农民配置资源能力

首先,因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作用是提升农民对于自身目前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水平,同时大大提升资源利用率,并且将其与农民个人收入进行联系分析,最后得出资源配置科学性会让农民社会、产业以及区域等多方面实现流动,最后保证配置能力的需求。而且能够体现资源配置的优先性要高于农业正常的生产活动。

3.提供农民信息收集能力

对农民来说,一般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之前,都需要进行相关信息的获取,即如生产活动的类型以及机遇信息。而强化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则可以在侧面上提升农民的信息认知能力,即从信息中获得更多有用的资料;而且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以及科技的创新也让农村经济对于人力资本的结构需求得到相应的改变,同时能够让农民通过信息收集及时获取机会,并且调整他们错误的就业思想,进而对于经济的管理也是一种改变。所以综上所述,人力资本投入可以强化农民信息收集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强化他们的人口素质水平提升。

三、发挥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策略

1.调整人才培养,普及人力资本投入计划

要发挥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先需要注意的是人力资本的思想需要调整,特别是对于人力资本投入的科学认识,同时对于传统评估人才的方式,即以单一学历进行评估,而是应当对于人才的价值观念具有一定认识,即如一些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等等,同时强化教育宣传工作,普及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投入计划,调整整体农村思想观念,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同时鼓励农民不断加入高等教育,以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带来重要的贡献。

2.普及初等教育,降低低素质人口比例

基础教育问题也是目前农村地区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目前来说,人口素质的低下往往也是由于初等教育未能普及造成的,甚至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基本教育。所以对于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来说,政府的兽药任务是对农村地区进行基础教育普及。即如九年义务教育落实免费与普及政策,同时加大基础教育的政府经费投入,同时加大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除了对于队伍的人数进行拓展,还需要完善教师整体的素质以及能力以满足农村教育需求。

四、结语

从研究以及目前的诸多现象表明,人力资本的投入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著的,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资本外溢对于人力资本产生的影响明显,因而需要进行更加详尽深入的研究。

作者:张亚娥 单位:中共渭南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王旭辉.区域人力资本配置、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J],改革与战略.,30(11):19-20.

[2]贾彧.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12(14):142-144.

[3]龚立新,杨飞虎,吴良.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江西省的数据检验[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04(04):80-81.

篇11:论农业园区对农村经济的示范带动作用

论农业园区对农村经济的示范带动作用

农业园区的本质特征是对农村经济的示范带动作用 农业园区是园区的一种具体形式.真正认识园区,就要首先认识一般园区的本质特征.所有的园区都是各种要素集中投入的一个相对封闭的区间.建立园区的`好处有以下几点:1、节约交易成本.相对集中的空间可以节省交通、信息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的成本.2、很好的示范作用.

作 者:谢柯凌  作者单位:山东聊城市委党校 刊 名:苏南科技开发 英文刊名:SUNAN SCI-TECH.DEVEL. 年,卷(期):2004 “”(3) 分类号:F7 关键词: 

机械发展设施农业论文

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方向论文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建议论文

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的论文

历史选修模块教学效率研究论文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助力生态农业建设论文

现代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论文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对策论文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论文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研究论文

高效农业在农村经济的作用论文
《高效农业在农村经济的作用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效农业在农村经济的作用论文(共11篇)】相关文章: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论文怎么写2024-05-01

论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农科论文2022-08-27

梧州市农田水利建设改进路径研究论文2022-08-14

论农业园区对农村经济的示范带动作用2022-05-05

农业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文2023-02-13

煤炭循环经济的论文2023-05-06

保护性耕作与农机化发展的建议论文2023-01-16

浅谈农业推广发展对策探讨论文2022-09-14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2023-04-25

新常态下煤炭物流发展对策论文202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