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本论对分析综合方法的运用论文

时间:2023-05-04 07:37:15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论资本论对分析综合方法的运用论文(精选16篇)由网友“一葉”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论资本论对分析综合方法的运用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资本论对分析综合方法的运用论文

篇1:论资本论对分析综合方法的运用论文

论资本论对分析综合方法的运用论文

分析综合的方法是《资本论》分析资本主义现象、揭示资本主义本质的基本逻辑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分析与综合作为t个统一的辩证方法来运用。在科学和逻辑的发展史上,分析综合的运用,存在着頗为复杂的情况。有的只强调分析,而不讲综合t有的只讲综合而不讲分析。也有的虽然在实际应用中,既应用了分析方法,也用了综合方法,但在方法论的概括上,却又陷入片面地强调一个而忽视另一个的形而上学的泥潭。马克思克服了、这种片面性,把分析与综合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统一的辩证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这样个著名的命题,他说:“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这个命题是说,剰余价值的产生,耍以等价交换为前提,它不能在买卖中产生,但又必须通过买卖而买到能生产剩余价值的商品,并在生产中把剩余价值生产出来。在这整个过程的每一阶段中,都是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的,如在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买的阶段中,就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分析与综合;在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阶段中就有劳动创造价值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分析与绦合等等。

分析与综合辩证统一的方法并不是马克思第一个提出的。黒格尔在他的哲学中,对这个逻辑方法已有相当出色的论述。黑格尔批判康德强调综合贬低分析时,就已经提出分析综合法了。康德主张只有综合才能为人们提供新知识。.黑格尔反对康德的拎面主张,并在他的《逻辑学》中钯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统一起来。黑狢尔认为:辩钲馬维的方法“是分析的……但同时也是综合的”对于思维从抽象上并到具体的过程,黑

格尔也有详细的描述,他说“这个前进运动的特征就是:它从一些简单的规定性开辦,而在这些规定性之后的规定性就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具体。因为结杲包含着自己的开端,而开端的运动用某种新的规定性丰富了它。”它不仅没有因其辩征的前进运动而丧失了什么,丢下了什么,而且还带着一切牧获物,使自己的内部不断丰富和充实起来。”但是,黑格尔的理论“是从完全错误的.出发点发展起来的”,迆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他的分析与综合的方法,都是为他的绝对观念这一哲学核心服务的。他的从抽象到具体的运动是绝对观念的上升运动,他的分析与综合是绝对观念的分析与综合,而不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的思维运动。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实质时说:“黑格尔陷入幻想,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自我深化和自我运动的思维的结果。”思维成为“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的外部表现。”马克思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原则,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对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过程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这就把分析综合法奠定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使分析综合法成为人们主观反映客观,实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的辩证方法。马克思对于这个历史过程曾经作过非常深刻的总结。他在给库格曼的信中说:“我的阐述方法和黑格尔不同,因为我是唯物主义者,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切辩证法的基本形式,但是,只有在剥去它的神秘的形式之后才是这样,而这恰好是我的方法的特点。”?这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分析综合方法之所以能够为此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曾经说过:“资产阶级社会是历史上最发达和最复杂的生产组织。”资本主义社会的复杂性就在于它用非常纷繁复杂的现象,甚至是假象,把资本主义的本质掩盖起来。在奴隶社会,奴隶的必要劳动甚至表现为无酬劳动,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封建社会的徭役地租,封建主对农奴的剩余劳动的梅取,无论在空间上或者在时间上,都是明摆着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动,通过工资这一转化形态,却表现为全部有酬劳动。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完全看不见了。本来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剥削关系却表现为“最公平”、“最合理”、“最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要把资本主义的这种复杂现象剥离开来,让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暴露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贫想的社会主义者曾经作过种种努力,由于历史的、阶级的以及世界观方法论的限制,他们都没有成功。正如恩格斯所批评的:在他们那里“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⑧因此,他们无法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马克思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把在等价交换掩盖下对剩余价值的无穷榨取这一资本主义剥削本质揭露出来。

《资本论》的分析是辩证的分析,它不是简单地把资本主义进行分解,把资本主义的矛盾体分为各组成部分,而是从多样性的象中把握构成规象所由产生的基础,因此,《资本论》的辩证分析能够深入到资本主义的内部,了解到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是了解资本主义矛盾的因素、矛盾的不同方面、矛盾的发展阶段、它的内部联系以及矛盾的层次,真正地掌握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资本论》的综合是辩证的综合,它把从资本主义整体分析出的各种规定以及内部本质、外部表现,按照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的联系有机地综合为一个整体,以达到对资本主义这一具体事物的具体和完整.的认识?通过分析得到的各种规定性以何种方式进行联合,资本主义本质之所以会表现为它的各种外部形式,只有通过综合才能达到,也只有通过综合,才能认识到各种规定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也才能认识资本主义的内部本质是它的外部现象的`基础,它的外部现象是其内部本质的表现。《资本论》正是采用这一方法而使资本主义各种关系和盘托出。

马克思的分析从现象开始,然后深入到本质。这就是说,他从资本主义流通开始,而后进到资本主义生产。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流通“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在“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他指出,所谓自由,商品劳动力的买卖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所谓平等?他们之间是以“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谓所有权,他们双方都只支配自己的商品所谓边沁,“因为双方都只顾自己”,“完成着互惠互利、共同有益、全体有利的事业”。办但璋些都是表面#象,在这里,剥削被等价交换掩盖着。因此,克思从资本主义流通进到资韦主义生产,他说:“让我们同货币灰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一道,离开这个嘈杂的、表面的、有目.共睹的领域,跟随他们两人进入门上挂着‘非公莫入,牌子的隐蔽的生产?场所吧!”在隐蔽的生产领域中,.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榨取,就会随着分析的不断深入而逐步显现出来》马鸾思说:“在那里,不仅可以看到资本是怎样进行生产的,还可以看到资本本身是怎样糠生产出来的。赚钱的秘密最后一定会暴露出来”。

经过马克思多个层次的分析,“赚钱的秘密”终于暴露出来了。他通过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分析,让人们看到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不仅同任何社会一样,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要生产出物质产品,而且因为生产资料为资本家占有,整个劳动过程都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时,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产品为资本家占有。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独具的特征,就是要生产出一个剩余价值。.马克思说:“资本家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马克思以生产棉纱为例分析了价值的形成过程。他举例说,资本家垫支12先令购买生产资料,.挚支3先令购买劳动力,这3先令等于工人6小时的劳动时间。如果这个资本家让生产资料同工人的劳动力结合起来而且也只劳动6小时,这样,价值是形成了,资本家垫支15先令,工人生产出15先令的商品,但这还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在这里,产品的价值等于资本的价值,价值没有増殖,剩余价值还没有生产出来。

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他指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日价值是3先令,相当于6个劳动小时,也就是工人半日的劳动。这并不妨碍资本家要工人劳动12小时,即整日劳动,因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本身不归它的卖者所有,正如已经出卖的油的使用价值不归油商所有一样j为了能够让工人劳动12小时,并把它凝结在商品中,资本家必须垫支24先令购买生产资料。这样,在生产过程结束时,工人为资本家生产出30先令的商品来,其中24先令是从生产资料上转移来的旧价值,6先令是工人在12小时萝动中创造出来的新价值。而资本家在生产过程开始前,只垫支27先令,其中24先令购买生产资料,3先令购买劳动力。结果是,工人替资本家生产出3先令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说:到这里,“戏法终于变成了,货币转化为资本了:剩余价值就是这样生产出来的。把价值的形成过程加以延长,工人不是劳动6小时,而是劳动12小时。问题的关键是,劳动力的价值同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是两个不相等的量,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会大大超过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所以马克思说:“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资本家给工人3先令,等于工人6小时劳动创造的价值。资本家叫工人劳动12小时,其中6小时补偿劳动力价值,多余的6小时,就是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家用价值3先令的生活资料换到能创造6先令价值的劳动力使用价值,这就是问题的本质。但它被流通领域中的等价交换掩盖了。直到马克思的《资本论》才把这个本质揭露出来。马克辱还通过对资本的不同部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的分析,说明了真正带来剩余价值的是祈变资本,而不是全部资本。从上述可见,马克思的分析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从现象深入到本质的。

当思维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之后,还要从本质返回现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这一本质揭示之后,就对工资这一趣象播态进行论述,这是从分析转到T综合。工资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4全部劳动报酬”。如果工人能够得到他们的劳动的“全部报酬”,那么,资本主义就将失去存在的基础?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s工资根本就不是“全部劳动.报酬”,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择化形态。马克思的这-说明是通过区分劳动力和劳动这两个根本不同的范畴而展开的。他首先论述了工人钯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为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如果是商品,就得有价值,而劳动又是决定价值的,?这样就会陷入同义反复,循环论证;劳动不是商品,也不可能是商品。因为它投有独立的存在形态;把劳动断言为商品,不是破坏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原则就是杏定资本主义存在的基硇。以上这些论述,揭穿了“劳动价值”这一虚幻用语的虚假性。接着马克思论述了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态。工人每日得工资3先令,是他的劳动力的日价值,但他必须劳动12小时,于是劳动力的日袼值被误认为曰劳动的价值。由于这一转化,有酬劳动与无酬劳动的界限消失了。马克思说:工资形式“消灭作日分为必要劳动和_佘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初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6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甩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工资这一现象的揭示和论迷,是以区分劳动力和劳动这两个根本不同的范畴力中心而展开的。但要科学迪这;分劳动力和劳动这两个范畴,就得有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正是运闬了劳动价值论,特别是劳动二重性的学说,才有可能劳动力商品进行料学的分析;对劳动力与劳动作出迗分,才有可能阐'明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徠性,论证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并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解决了古典学派无法解决的难题,科学地说明了_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这些理论是马克思在前面经过分析而获得的结论。在这里,马克思又运用这些结论,经过综合,用本质说明现象,建立了科学的工资迪论。

'在论述工资之后,马克思又对资本积累进行了分析,说明资本自身的生产。如果说,对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分析,揭示的是第一层次的本质,那么,剩余价值通过资本积累又转化为资本,揭示的则是更深层次的本质6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是这样地从分析到综合,又从综合到分析,在辩证运动的交作用中把事物的本质及其外部表现揭示出来。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甩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如果把抽象力理解为一个过程,它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构成的,一个是从感性具体到抽象规定;再一个是从抽象规定到思维具体。从而达到了在思维中复制具体的目的。这些不同的裏:展阶段构成了思锥掌握世界的客观进程。马克思是用分析综合法来实现这一过程的。马克思‘曾以认识人口这一事物为例籴说明。马克思说:“如果我从人口着手,那末这就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经过更切近的规定之后,我就会在分析中达到越来越简单的概念;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稀薄'的抽象,直到我达到-些最简单的规定。”'△可见5从感性具体到达抽象的规定是通过分析来完成的。马克思接着又说:“于是行程又得从那里回过头来,直到我最后又回到人口,但是,这回人口已不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而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总体了。”“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衷规为综合的过程。”3可见,从抽象的规定到达;思维的具体是通过综合来完成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了这一方法,实现t透视资本主义现象,揭示资本主义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目的。《资本论》的逻辑体系是沿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途径,有步骤地、有层次地、有节奏地展开的。《资本论》的先行范畴包含着后继范畴,后继范畴发展了先行的范畴,一个范畴紧扣着另一个范畴,随着逻辑运动的向前发展,其规定性不断丰富和增多,最后达到《资本论》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创立。

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外部表现,需荽运用分析综合法,但还应当运用归纳演泽法。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甚至是他们最优秀的代表李嘉图,由于不懂得辩证的归纳演绎法,区分不了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径直分析剩余价值个别,即利润、利息、迪租,结果造成了剩余价值一般与剩余价值个别的混同,而使他们的理论陷入了极大的混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运用分析综合法时,还恰当地运用了归纳演绎法,从而有可能科学地解决各种极为复杂的理论难题,最终到达了揭示资本主义本质的目的。列宁曾经指出:“《资本论》不是别的,正是4把堆积如山的实际材料总结为儿点概括的、彼此紧相联系的思想;”。3如对商品与货币的论述,马克思从商品引出价值,从价值引出价值形式、从价值形式引出货币,这是一个演绎的体系。但是在价值形式的论述中,马克思是从个别价值形式过渡到扩大价值形式,再从扩大的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然后从一般价值形式过渡到货币形式。显然这样的顺序又是归纳的体系。这就是说,在论述商品与货币是采用归纳演绎法的。但同时也是分析综合法的。马克思在分别分析丁商品的两个侧面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之后,把商品综合为:通过市场交换而满足人们某秤需妥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相统一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两重性。马克思在分别分析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个侧面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后,把生产商品的劳动综合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来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可见,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这两个辩证方法是同时并用的。分析综合法从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归纳演绎法从事物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揭示事物的本质,“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发挥各自不相同的作用。马克思对它们同时并用,充分地发挥了它们应当发挥的作用,达到了更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的目的。这是马克思对辩证方法实际运用的重大贡献。

马克思还把分析综合法同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结合起来,对分析综合法的唯物主义?础作出规定。他把资本主义现实和资本主义历史作为《资本论》逻辑运动的依据和基础,也作为分析综合法的依据和基础。正如恩格斯在论述《资本论》方法时所指出的:《资本论》的逻辑“需要历史的例证,需要不断接触现实。因此这里举出了各种各样的例证,有的指出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现实历史迸程,有的指出经济文献,以便从头追溯明确作出经济关系的各种规定的过程。”总之,资本主义的现实、历史以及其经济文献是《资本论》逻辑的材料来源、依据和基础,也是分析综合法的材料来源、依据和基础。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并非逻辑要时时、事事、处处与历史完全相一致,而是逻辑与历史保持一种本质的、有条件的、经过“修正”的一致。.就是说,逻辑以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揭示客观实在及其历史的本质和运动规律。例如“货币转化为资本”这是逻辑的,因为它表明,要“经过一定的过程,这个货币就转化为资本。”但也是历史的,在历史上,货币就先于资本。马克思说“在资本存在之前,银行存在之前,雇佣劳动等等存在之前,货币能够存在,而且在历史上存在过。”可见,“货币转化为资本”这一命题就显示出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但货币怎样转化为资本呢?马克思运用了分析综合法,以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揭示了这一转化的历史过程。马克思首先区分作为货币姐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m的本质差别,在经过从流通、从形式上和内容上对货币和资本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分析之后,指出资本必须经过流通过程而带来更多的货币。但马克思立即指出:这样却同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原则相矛盾。马克思说:“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公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很清楚,这个矛盾的提出,是经过综合而获得的。接着马克思继续运甩分析综合法,着手解决“带来更多的货币”究竟是从哪里发生的问题。扒上述可见,分析综合法是同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总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并不是把分析综合法当作一个孤立的方法卑独地加以使用,而是把各个辩证方法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当作一个方法论体系加以运用的。

篇2: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运用分析论文

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运用分析论文

摘要:统计南宁局管内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运用过程中发生的障碍,从设备运用环境因素、设备软硬件影响、维护管理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CIR设备运用质量。更多通信论文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关键词:通信论文

南宁铁路局管内在线运用机车、动车组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总计1158台套,主要用于司机与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车辆乘务员间进行语音通信,接收、显示调度命令和列车进路预告信息,发送和接收显示列车防护报警信息,操控列尾装置,显示列车尾部风压信息,并向CTC/TDCS系统发送车次号校核信息、调度命令签收信息等。随着CIR设备在保障列车调度通信及安全正点运行中发挥作用的日益显著,对设备运用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1障碍统计

1~12月,全局管内共计检测入库(所)机车、动车组CIR设备190056台次,检修、测试发现各类设备运用不良障碍信息216件,平均障碍处置延时43.6min。设备月度障碍分布如图1所示,障碍部位分类统计及所占硬件障碍百分比如表1所示。从图1、表1可以看出:1.障碍多发时间一般在暑运,6~9月CIR设备障碍共计发生111件,占全年设备障碍总件数的51.39%。2.送受话器、450MHz电台单元、MMI按键及主控单元为设备障碍多发部位,全年共计发生114件,占设备障碍总数的52.78%。

2原因分析

2.1运用环境

暑期高温极易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受机车构造及安装条件限制,普速铁路电力、内然机车CIR设备通常安装于机车中部动力机械间内,不具备良好通风散热条件。经实测,暑期7~9月间CIR设备运用环境温度普遍高达50℃~60℃。电子设备长期在高温条件下运用,易造成设备控制电路死机或接收门限等电气性能指标偏移,这是引起暑运期间CIR设备障碍高发的主要诱因。铁路枢纽地区无线同频干扰,影响450MHz电台模块承载业务的正常运用。目前450MHz电台单元除使用同频单工方式承载“大、小三角”车机联控语音通信业务外,还承载450MHz货物列车列尾风压查询运用功能。在铁路枢纽地区,因同一时间段内大量固定、移动用户集中使用相同通信频率,进行语音、数据通信所造成的同频干扰,导致列车车机联控、列尾风压查询不良的障碍申告数量,占450MHz电台单元模块障碍总比例的56%。而在同等条件下,开通了数字列尾系统区段的南昆线及南宁南枢纽地区,由于无线列调与货物列车列尾风压查询频率的隔离运用,同频干扰得到有效缓解,设备运用障碍申告比例也大大减少。

2.2设备

1.易损部件机械强度老化,导致送受话器等部件障碍率高发。随着CIR设备运用年限及使用频次的增加,送受话器及缆线、MMI按键的机械强度发生疲劳老化,出现连接线断(开)裂,按键动作、接触不良等,影响CIR设备的正常运用。2.设备软件运用功能存在漏洞,造成CIR主控单元及MMI设备障碍发生。CIR设备主控单元、MMI设备控制电路主板配置的BIOS文件,在突然掉电情况下,易出现错误程序识别,引起工控机死机或MMI设备黑、白屏等问题。

2.3人员

1.维修人员对CIR设备G网语音、数据单元,主控单元等关键模块承载业务的电路流程、数据应用分析掌握欠缺,业务水平有待提高。2.对出入库(所)CIR设备测试、验收工作仍需加强。目前对CIR设备各项运用功能的测试、维护,主要是结合CIR、LBJ出入库检测台进行,更多的注重各项运用功能检测、验证,而欠缺对CIR设备450MHz电台单元、G网语音单元、G网数据单元、800MHz电台单元电气技术指标的重点整修、测试和验收,增加了设备运用不可靠因素。

2.4专业管理

1.设备运用履历管理手段单一。目前CIR设备履历管理主要采用纸质填报,人工对设备启用状况、各修程指标测试、验收记录等资料进行填报管理,无法实现对设备寿命期内各项运用技术性能的动态分析卡控。2.应急处置延时过长。机车(动车)CIR设备发生障碍,不能通过重启复位操作,而是简单等待机车(动车)入库(所)后再进行障碍处理,人为造成设备障碍延时过长。

3采取措施

1.协调机务部门对CIR设备安装设备柜进行改造,在设备柜前、后侧门增加通风气窗,提高设备对运用环境的散热能力;针对南方暑运高温、高湿环境特点,与设备生产厂家协调沟通,严格把控设备元器件的选材运用,从生产源头上增强设备耐高温、高湿性能;从技术上对450MHz电台单元接收门限控制电路进行温度补偿改进,优化接收机接收灵敏度指标,提高设备运用可靠性。

2.加强对450MHz电台单元模块各项运用功能、指标的测试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良好运用。按铁路总公司最新技术标准要求,推广450MHz数字列尾系统或双模(数字+GSM-R)列尾系统运用,减少铁路枢纽地区同频无线干扰,减轻450MHz电台单元模块的业务承载压力。

3.定期更换易损部件。对送(受)话器及其缆线、MMI按键等有使用寿命要求的易损部件,按送(受)话器每2年更换一次,送(受)话器缆线每年更换一次的要求进行更新,预防及减少易损部件障碍的发生。

4.有针对性地对主控单元、MMI控制单元等软件程序进行补丁升级,优化软件控制流程,克服设备运用过程中存在不足。从设备生产、安装源头上加强对CIR设备各功能模块材质、软件版本运用信息的卡控,对设备寿命期内的软、硬件实行动态管理,掌控设备质量的运用质量趋势。

5.加强CIR设备业务技能学习及数据应用分析力度。通过邀请厂家研发人员至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以及由技术骨干进行传帮带的形式,开展对CIR设备各项业务控制流程、数据应用分析的学习培训,提高各无线车间维护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减少设备发生障碍后对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依赖程度。

6.加强设备集中检修能力。充分发挥各无线维修基地新配置CIR、LBJ车载通信设备综合检测台的测试优势,结合无线设备轮修、库修修程,重点加强对CIR设备450MHz电台模块、G网通信模块各项技术指标的测试,对技术指标有劣化趋势的部件及时进行更换,提高设备集中检修的'能力和质量。加强对出库(所)设备运用质量验收管理。严格实行出库(所)运用CIR设备的班组、车间、段“三级验收”制度,重点加强对设备各部机械强度检查和运用功能的测试、验证,对检测不合格设备严禁出库(所)运用。

7.采用大数据分析统计手段,加强对设备各阶段运用状况的动态管理。运用科技化、系统化管理方式,建立通信车载无线设备运用维护管理系统,加强CIR设备寿命周期内运用质量、检维修状况、出入库(所)登记、验收等运用流程的闭环监控管理。8.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坚持以“替代运用恢复”为原则,及时与行车组织单位协调,申请进行主、补机车互换运行,启用便携式应急无线电台替代运用,或在具备障碍处置能力的停靠站点,配备应急备品进行现场处置,减少车载无线通信设备障碍对行车组织的影响,压缩障碍延时,避免发生通信D类事故。运用科技手段,对CIR设备加装在途监测系统,实现CIR设备向监控中心实时上传各项运行数据,远程监控CIR设备的运用状况,提前判断并定位设备障碍部位,提早预防及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4小结

规范CIR设备的维护管理,减少设备运用障碍,提高设备运用质量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除需要各级维护管理人员不断的总结经验,创新维护管理模式外,还应当进行先进技术探索研究,采用诸如对机车(动车)CIR设备主要功能模块或整机进行主、备冗余备份配置等手段,确保CIR设备维护和运用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铁路总公司.铁总运[]295号.铁路通信维护规则[S].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科技运[]28号.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第二部分: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S].2009.

篇3: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对企业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的运用论文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对企业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的运用论文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财务报表的内容, 不仅能使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获得企业经营成效和资金规模的相关信息, 更直接影响到管理决策者对企业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的把握, 本文主要对财务报表的内容及功能、财务报表的作用和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及论述。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 企业; 财务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竞争日益激烈, 优胜劣汰成为企业的生存法则, 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融资、发展方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财务报表的分析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利用报表分析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 促进企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是企业财务管理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一、财务报表的内容及其功能

(一)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方面的内容, 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时点上资产、负债的结构和比重, 能够使信息使用者一目了然地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 也能根据企业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和企业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对内可以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 对外可以为企业的融资提供坚实的基础。针对资产负债表反映的问题, 能够改进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法,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从而实现企业的收益最大化。

(二) 利润表

利润表通过收入、费用等数据反映了企业的盈利状况和获利能力, 同时也反映了企业成本耗用的状况。利润表的报表分析中, 通常会对一些企业生产活动中比较重要的收入和支出数据进行统计, 并分析对企业的经济利益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 例如采购、生产、销售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及经济环境、市场利率等对收益的影响, 从而能使企业的领导者根据企业的实际问题, 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 改善企业的经营成果。

(三)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的流动情况, 体现了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现金的拥有量是企业拓展经济业务的强有力的保障, 分析现金流量表的数据, 能根据企业可利用的资金剩余情况, 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 例如企业投资的方向、各个项目资金的配置等[1]。能够让领导者结合企业的负债水平、资本结构, 协调企业内部各项资金流动, 评估企业在投融资活动中的风险,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

(一) 对内提供投资、管理决策

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针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体现出的价值也各不相同。对于企业的投资者来说, 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是决定其是否对该企业进行投资的重要参考因素。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来说, 通过财务报表提供的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利润率等数据综合能够判断一段时期内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状况和生产经营的成果, 针对其管理中产生的问题, 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管理模式, 调整生产经营决策, 判定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2]。同时, 也要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 做到防患于未然, 从而优化企业管理, 确保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 对外披露企业运营情况

对于政府来说, 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充分体现企业的收入状况, 根据财务报表, 可以有效核查企业各项税费的缴纳状况。作为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 通过企业财务报表, 能大致判断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对税收方面的筹划方针, 针对有问题的数据可以进一步进行账务的核查。而对于银行、社会媒介和其他债券所有人来说, 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对各项成本的控制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偿债能力。例如企业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 体现其资产实力以及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表则直接影响到企业是否能获得贷款。

三、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的分析需要借助各种手段, 对企业的账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 由数据得出结论, 其中常见的方法有财务弹性分析法、现金流动性分析法、收益质量分析法[3]等等, 在财务分析过程中, 通常是几种分析方法相结合, 综合运用。

(一) 财务弹性分析法

财务弹性反应了企业在短期内的财务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财务弹性有两项关键的衡量指标, 一是现金的投资比率, 体现着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二是现金股利的保障倍数, 体现着企业股利支付能力。这两项指标, 不仅能调节企业的投资决策, 也对企业的资金调动起着直接的影响。

(二) 现金流动性分析法

现金的流动性是衡量企业资产变现能力的标准之一, 能充分体现一个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 确保企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在现金流动性分析中, 主要是采用比较分析法的方式, 将同行业企业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和企业的数据相比较, 从而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强弱。一般而言, 企业的流动性比率如果大于0.5, 则说明企业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反之则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弱。

(三) 收益质量分析法

收益质量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企业实际核算的净收益和企业预期的经营成本进行比较, 计算出其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下资产收益的差距。通过收益质量法分析, 可以得出企业实际核算中和预期的经营成本之间的差异, 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四、结语

企业的财务报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至关重要, 合理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 不仅能客观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资金情况, 还能为不同的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因此, 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当充分重视企业财务报表的填报和分析, 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丽燕.论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 (7) :152.

[2]李文晶.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 (9) :45+60.

[3]孙栋梁.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3) :152.

篇4: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

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

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从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两方面考虑:?

基本分析的主要方面是:①国内外政治、经济、金融情势;②股票上市公司行业的整体分析;③上市公司中营运绩效及其展望;④政府对股市所采取的政策,以及股市的资金及人气等。技术分析是指运用各种统计科学的方法,依据股份变动的轨迹,去寻找未来股价变动方向。?

不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投资者,要具备足够的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将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确定对上市公司的综合分析。

?

第一,根据公开信息分析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负有向社会公众公布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以及定期公布年中、年度报告的法定义务。作为普通投资者,应该学会从这些公开信息中摄取有用的资讯,提高投资收益。分析上市公司公开信息的目的,就是通过了解上市公司的过去从而分析上市公司的未来,尽可能选择具有成长性、风险较低的公司,以规避风险,获取较好的投资收益。一般说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主要包括其业务情况、财务情况及其他事项。选择上市公司的主要依据是它的经营情况和市场表现。

?

第二,根据几个财务数据指标来分析上市公司成长性。

鉴于年报披露的财务数据不是确定不变的经营成果,而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对各种财务项目的时点或时期数作出的判断,即不反映公司停止营业或清算的实际状况,而是反映持续经营过程中的变动状况。因此,对公开的有关财务状况应偏重于动态评估。投资者仅仅重视和追求报告期内是否盈利、盈利的多少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根据上市公司的历史、现状来分析它的未来发展情况。?

1.盈利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最主要指标,其经济含义自有资金的投入产出能力。净资产收益率高,表明公司资产运用充分,配置合理,资源利用效益高。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左右,一般可认为盈利能力中等,超过15%则属盈利能力较强。具有成长性的公司,资源配置通常都比较合理。因此,净资产获得能力也相对较高。只有盈利能力达到中等以上水平,其成长才是高质量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高的盈利能力是不可靠的,应有所警惕。

同时,也要分析净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情况,波动较大说明不稳定,即使近期很高,也要注意有可能出现反复。?

2.业务与利润的增长情况?

(1)主营业务增长率。通常具有成长性的公司多数都是主营业务突出、经营比较单一的公司。因此,利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这一指标可以较好地考查公司的成长性。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高,表明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大,业务扩张能力强。如果一家公司中能连续几年保持30%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基本上可以认为这家公司具备成长性。?

(2)主营利润增长率。一般来说,主营利润稳定增长且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呈增长趋势的公司正处在成长期。一些公司尽管年度内利润总额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主营业务利润却未相应增加,甚至大幅下降,这样的公司质量不高,投资这样的公司,尤其需要警惕。这里可能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也可能存在资产重组等难得机遇。?

(3)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最终结果。净利润的增长是公司成长性的基本特征,净利润增幅较大,表明公司经营业绩突出,市场竞争能力强。反之,净利润增幅小甚至出现负增长也就谈不上具有成长性。?

3.分析影响利润变化的各种因素?

(1)利润总额的构成分析?

上市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其他业务和投资收益。其中投资收益有一部分为参股企业的回报,一部分是短期投资回报。如果短期投资回报所占比例过大,说明这家公司的利润很不稳定,公司的经营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营业务利润变化的原因,一是公司主营业务量的增减情况,二是营业成本和各项费用的增减情况。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成本和各种费用大幅增加,很可能公司经营管理或市场条件发生了严重问题。投资者还要分析利润总额中是否掺入了水分。为此,投资者尤其应该注意分析待摊及预提费用科目的金额和构成内容,看有无应摊未摊和应提未提的费用。分析财务费用支出与长短期借款是否匹配。分析公司各类资产的变化史,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是否正常。同时,也要看存货中是否隐含着利润或损失。?

(2)利润增长点分析?

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点可能来自很多方面,但比较可靠的主要是主营业务的扩张能力及其他投资交易活动。所以,我们一般还要注意上市公司的投资项目及发展计划。注意观察哪些项目能成为公司的利润增长点。?

(3)在建工程分析?

在建工程大致分成经营性在建工程和非经营性在建工程两大类,生产经营性在建工程可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促使公司进一步发展。因此应重视对生产经营性在建工程的分析。首先分析在建工程竣工后,能否扩大已有的品牌优势和市场占有率。其次分析在建工程规模的大小,这将决定公司未来利润增幅大小。再次分析在建工程建造过程,在建工程建成投入营运的时间也决定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的进程。?

(4)公司的重组、收购、兼并活动分析?

这些活动具有快速增加生产经营规模的特点,因而往往会使公司快速发展,但这些活动往往不易从公开信息中得到。

篇5: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的方法论文

在石油工程行业中,所说的工程造价综合分析,简单来说就是指的对石油工程造价的构成和变化情况所进行的统计及分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合理下达石油工程项目的投资计划、合理确定石油工程造价、提高定额管理水平以及为石油工程的施工成本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如今,对于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而言,石油工程造价管理无疑是一项必不可少、不可忽视的内容,而在石油工程造价管理的深化过程中,需要利用到大量基础数据,所以才应运而生了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工作。但在当前的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

篇6: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的方法论文

(1)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的概念如果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的话,其即指将石油工程造价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具体来说,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石油工程造价总量进行分析,例如对石油工程造价的趋势、对实际结算额和计划投资额之间的差异、对实际结算额和实际成本额之间的差异、对石油工程项目的施工队伍的能力及劳动效率等进行分析;二是对石油工程造价的综合指标进行分析,例如对新建产能的造价进行分析、对新增探明储量的造价进行分析、对老油田的投资效益指标进行分析等等。(2)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的作用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从企业的角度对石油工程实施综合、全面的分析,换句话说,就是对石油工程的计划投资和造价规模总量进行分析,目的是为详细了解石油工程的整体造价以及工程的计划投资总规模;二是响因素,以为该石油工程的后续计划投资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三是通过分析施工队伍及其行业结构,了解在现行条件下石油工程的施工所需的施工队伍数量,以为对施工队伍结构的合理调整提供依据;最后,通过对石油工程的实际结算额和实际成本额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寻找差异的原因和相关项目,从而有利于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

篇7: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的方法论文

(1)对石油工程造价的趋势进行分析在这部分分析中,应当要分区域及地形等对历年造价总量及各专业造价进行分析。一般采用的分析方法是时间序列分析法,即对以上内容按照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研究石油工程造价规模的发展、造价的变化速度,揭示造价变化的`规律性,以及预测石油工程造价的规模及单位造价。(2)对实际结算额和计划投资额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对实际结算额和计划投资额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要分区域及地形地来对比,并分析差异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保证对比口径相一致,实际结算主要选二三类费用,如甲方管理费等。通过总量上的对比,说明石油工程的实际结算额与计划投资的总规模和总差异。(3)对实际结算额和实际成本额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分析这部分差异明显的费用的相关项目,找出控制成本的关键因素。在收集数据时,应注意两者所反映的石油工程项目要同质、同口径。(4)对石油工程项目的施工队伍的能力及劳动效率进行分析对一定时期内,石油工程的施工队伍数量等进行分析,以便在合理确定石油工程投资规模的前提下,确定所需施工队伍数量。其次通过收集不同时期施工队伍的劳动效率数据,来合理确定施工人员数量,从而尽可能地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是一项重要工作,是通过对一定时期内的石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来寻找影响工程造价的相关因素及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预测。在当前石油工程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做好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工作乃重中之重,是保障石油工程造价管理效率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袁鸣.国内外石油工程造价编制方法对比分析[J].化工管理,,06:205.

[2]龚政.浅析石油工程造价分析与应用[J].化工管理,2014,17:263.

[3]徐宁.关于石油工程造价投资控制管理方法的探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11:211.

篇8: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的方法论文

(1)工程计划投资在一项石油工程前期,需要先编制工程计划投资文件,而从该文件中能够得到计划投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企业下达季度计划投资。注意计划投资数据在收集过程中需与实际结算的项目及范围口径保持一致。(2)工程预算、实际结算及招投标工程等数据纵观我国当前的石油企业造价管理现状,造价管理部门所掌握的石油工程预算及实际结算数据主要包括编制值、审定值以及报送值等,除此之外,对于使用招投标的石油工程项目,还需拥有收集标底的编制值和中标值。在收集这些数据时要,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石油工程的实际施工项目,并且要与其实际统计范围保持一致。(3)施工单位成本数据对于与石油企业具有业务往来的所有相关企业,都需要收集其成本报表,并且在收集时要与口径相一致。

篇9:对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的运用的分析论文

对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的运用的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建筑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进一步适应新的挑战和要求,协同管理应用而生。由于建筑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涉及的内容较多,并且涉及多个环节因素和多个主体的利益,为建筑项目施工顺利进行提供支持和保证。由此,我们应该重视建筑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建筑管理中应用协同管理,促进建筑管理的有序发展。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具体分析建筑管理中对协同管理的应用,并且进一步提出有效地发展措施。

关键词:建筑管理;协同管理;应用

一、引言

所谓协同管理实质上是通过合理、恰当的安排、组织局部力量,从而迅速的完成工程项目的一个过程。在协同管理的作用下,实现了对人、对资源、对事情之间的合理管理和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工作绩效。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协同管理主要是指通过协调管理、技术、施工、设计等所有涉及到建筑施工的单位和资源,来共同完成建筑工程项目。所以,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协同管理在整个建筑过程中,与工作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管理共同承担着施工企业的目标,为实现企业的业务和资源协同管理做出了贡献。面对当前的建筑市场环境,为了促进建筑协同管理的良好应用,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我们应该迅速解决协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建筑管理对协同管理的应用。

二、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的作用

协同管理在建筑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整体角度。从整体角度分析,协同管理在整个建筑施工管理属于核心内容,是有效解决管理体制、人员技术、素质、专业等方面的差异,促进建筑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协同管理促进了建筑施工中多个环节中不协同或者不配合的现象。2.管理角度。从管理角度分析,建筑施工管理对协同管理的应用,促进了施工参与人员的互相协调和配合,解决了管理与施工之间的矛盾,最大化的缩小了建筑工程中各个施工环节、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之间的和谐相处、互相配合,从而保证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技术角度。从技术角度分析,由于我国建筑领域相关的技术人员相对比较缺乏,从而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技术以及理论支持,所以为了促进建筑技术与施工的良好配合,需要专门的机构对各个方面进行协同,从而保障不同项目、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可以依照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三、建筑企业实施协同管理方法的意义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协同管理的应用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协同管理通过交互、协议、沟通、谈判、约定以及协商等多种手段,促进建筑工程各个部门、项目之间地协作与配合,从而实现了建筑施工各个方面之间的密切配合,进一步保证了建筑施工安全、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具体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建筑企业实施协同管理促进了资源、信息的共享,保证了建筑施工信息系统的高速、完整的运行,尤其是规模宏大的建筑工程信息。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处理,最大化的减少了人力工作量,进一步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效率。2.建筑企业实施协同管理促进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和作用,加之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管理人员对施工有效信息、数据的实时了解,从而为建筑施工决策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3.随着建筑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与规范化,建筑企业竞争越来与激烈,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的整体竞争了,建筑企业有效应用协同管理,实现了建筑动态管理过程,从而促进建筑企业快速、准确的获得信息、数据。建筑施工管理中对协同管理的应用,促进了建筑企业的之间的沟通,可以帮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行业变化信息,对于实现动态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准确化、快速化、规范化,提高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四、协同管理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

1.建筑项目施工招标的协同管理。1.1招投标协同管理。在施工招投标过程阶段应用协同管理,促进了施工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招投标管理中充分的发挥了施工招投标的功能,进一步为招投标人确定了目标,为了整个建筑项目施工招投标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建筑项目对协同管理的应用,我们总结了丰富的经验,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招标的成功率。协同管理在施工招标阶段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一定管理方法,并且遵循系统整体性原则的条件下,有效的.将施工招标各个因素统一协调起来,构建了一个可控的系统,充分的将企业的优势发挥出来。1.2组织协同管理。组织协同管理在招投标阶段应用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组织协同管理设计建筑项目各方的利益,由此在制定相关的组织协同管理机制过程中,必须构建了一个信息交互平台,为各个利益方提供有效地信息,以此保证协同管理的高效性。组织协同是将施工招标中的各要素统筹在一起,各利益相关方在组织协同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配合,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招标的最大效用。1.3施工招标的信息协同管理。施工招标信息主要分为完全公开信息、限制性信息、共享信息和内部信息四种,就共享信息而言,由于涉及范围广、沟通渠道长,信息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协调,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招标目标不能顺利实现。信息协同管理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来使信息共享的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促使整个招标流程的信息流动更为顺畅。通常,协同管理信息化平台并不是在建筑项目筹备中才建立的,而是在前一个项目竣工验收后就已经建立起来的。2.建筑项目咨询服务的协同管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建筑项目纠纷越来越多,且建筑项目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很多,咨询服务的协同管理主要是为业主方提供的,这能够更好地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最优投资效益。建筑企业应为业主方保持实时的沟通,在项目前期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吸收业主方的建议,以便为接下来的施工提供帮助。在建筑管理实践中,管理当事人因缺乏项目范围管理意识,使得对利益相关方的界面管理做的不到位,最终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和效率。因此,建筑企业有必要协助业主方制定适应自身组织结构的工作流程,以此来促进项目的开展,将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纳入建筑管理中,既丰富了建筑管理的内容,也是今后协同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

五、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建筑施工管理作为建筑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有序进行、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当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筑工程项目通常比较大,增加了建筑施工的难度,从而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的作用日益突出。所以,强化建筑施工管理中系统管理的应用,可以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不断壮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铭.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07:265.

[2]白俭清.试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09:268+320.

[3]王大成.工程项目沟通协调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4]张瑾.工程项目协调管理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5]石碧娟.基于协调管理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2.

篇10:分析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的几个方法论文

分析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的几个方法论文

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其身体形态、机体及心理和生理都在不断成熟,特别是到了高中阶段,在生理方面,此时的她们身体形态发展不断完善、体脂增厚、肌力变弱等特点,都决定了其动作协调能力的下降、动作迟缓、易疲劳等。而她们在心理方面正处于不成熟和不稳定时期,一般都比较内向、含蓄、敏感,在上体育课时表现出怕累、怕难,做动作时又躲又让,缺乏积极性。资料表明,目前中学在校学生中女生约占学生人数的一半。因此,如何培养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是目前中学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了解高中女生的身心特点,培养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上好高中女生的体育课,首先要了解高中女生的身心特点。高中女生大多十七八岁,发育普遍接近成熟,她们对参加体育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大多数女生较害羞,不喜欢体育运动,同时又爱面子、自尊心强、易闹情绪、爱使小性子,与初中、小学阶段的女生相比,高中女生更重视自己的外貌、体型变化,爱美之心更突出。四肢较短,重心较低,肌肉力量差等都是女生的不利条件。但是,针对高中女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好,艺术感、韵律感比男生强的这些特点,结合大多数女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注意教材之间的搭配,突出重点,使她们掌握基本的技能、技术和练习方法,把单个枯燥无味的练习巧妙地加以组合。

二、做好思想工作,激发高中女生体育活动的意识。

针对高中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体育教学和个别谈心中,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提高她们的积极性,鼓励其大胆地参加各项体育锻炼活动。例如:向学生讲解人体生理,特别是女生生理与体育活动、体育与健康等科学知识。以正面教育为主,批评教育为辅,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多谈心体贴关怀少严肃疏远,做到耐心、细心、爱心和热心,使每个女生都感到体育课中的'轻松活跃气氛,寓教于乐。

三、根据高中女生特点和爱好,科学组织课堂教学。

根据女生的特点和爱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力求把课堂组织得科学严密,生动活泼,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比如:在体育课的准备阶段,尽量避免千篇 一律地跑两圈后再加简单的徒手操,而是根据不同课程的要求,巧妙地配合跳绳、双人操、丢沙包等符合女生的运动项目,在课的主体部分教学中,除采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定目标,开始让她们轻松达到,然后逐渐加深,让她们感受学这些动作不难反而有趣和有信心,达到教学目的。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高中女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1.合理安排运动量。

正确选择教材内容。结合女生自身特点,正确选择教材内容,合理安排运动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极其必要的。

2.以鼓励为主。

要给 “落后生”多一些表扬、鼓励。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细致地了解、研究每一位“落后生”的不同情况,根据其不同特点,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要求,只要她们通过努力,不管是否达到要求,都要及时、恰如其分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她们每前进一步都产生成功感并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使她们更有信心达到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女生的生理阻碍了女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同时也决定了女性心理上的畏惧感,如果此时进行鼓励,就可以激发她们的勇气,所以对女生应多表扬、多鼓励、多帮助;少批评、少指责、少埋怨,更不要急于求成。

3.巧妙进行男女混组学习。

利用男生带动女生。依靠男同学的带动力使她们跟上集体的步伐、训练的步骤,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4.正确结合女生月经期特征。

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因为女生的生理特征,常会请假,这时老师需要做出合理的安排。在正常情况下,月经期参加适当体育活动是有益无害的,但要注意活动掌握住尺度。

5.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

正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在体育课上想“自由活动”,是她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对体育课提出的最实际的愿望,我们要结合她们的这种情绪表现,顺其自然,合理地将课堂内容融入她们的“自由”中,使被动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样化。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的多样化是提高女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基础。学校不同,学情也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使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多样化,并根据女生兴趣、能力、爱好和性格等心理特点合理地选择教材,适当地安排组织教学,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她们积极锻炼的情感。

总而言之,要培养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教师必须了解高中女生的身心特点、爱好,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自觉地培养、激发和巩固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调动女生的锻炼积极性,使她们掌握更多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

篇11:论学校社会工作学的理念和方法在高校中的运用论文

论学校社会工作学的理念和方法在高校中的运用论文

摘 要:传统的大学生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只有将社会工作原理和方法运用到高校大学生工作中,才能够增强高校大学生工作的合力,推动高校大学生工作的发展。文章从传统高校大学生管理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策略两方面,研究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在高校中的运用。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社会理念;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培养

学校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及技巧运用于教育机构和相关设施中,致力于改善学习环境和条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通过与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和社区的互动,协助预防和解决学生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构筑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引导学生寻求个别化和生活化的教育,建立社会化人格,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与未来生活的一种专业服务。当前,高校突发的危机事件偶有发生,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使高校大学生工作做得更好,需要学校管理人员不断探究和发现新的解决办法。因此,学校管理人员只有将社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用到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才能处理好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

一、传统高校大学生管理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 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工作往往会忽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当前,我国的一些高校的管理工作普遍采用政治教育为主,再配体管理的方式。但这种教育模式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培养。在传统的管理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采用约束性、规范化的模式对大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取得的效果往往不理想。而国外的一些高校已经将社会学的一些理念和方法运用到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的高校目前在这方面应用的还不多,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因此,我国的高校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要注意服务大学生,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2. 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工作过于约束

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大学生个性独立发展的空间很小。而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主要突出管理理念,强调大学生要服从学校的管理,学校要具有权威性。学校的管理目标是维护正常的秩序,使大学生不出现问题。传统的教育理念是采用大集体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管理,并制定严厉的禁止条文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如果没有个性独立,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也不可能创造出新的方法和理论来。在高校管理方面,高校要去掉大学生思想上的枷锁,全面解放大学生的思想,使大学生具有形象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同时,大学生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应对问题。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方式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也不能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3. 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方式以事为主

大学生的管理工作要满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求的多样化,就要改变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方式,把社会理念融入到大学生管理工作中。随着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管理人员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来提升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同时,高校管理人员要做好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既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又要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式。

4. 只运用补救性的问题处理方式,没有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多,高校的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传统的.管理方式中,问题产生以后才采取补救措施,教师疲于奔命,难以应对。因此,高校只有将社会管理理念融入到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才能有效地预防一些问题在管理工作中的出现。事后的补救措施往往是拆东墙补西墙,并没有取得一定的效果。因此,高校管理工作人员只有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才能促进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果高校管理工作人员没有采取及时的预防措施,那么补救工作做起来就会力不男摹

二、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策略

1.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工作人才队伍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在高等教育工作中越来越重要,要将社会管理理念融入高校大学生工作中,就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辅导员队伍。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对不同年级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也要对同一年级的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因此,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体现了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理念。

高校只有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才能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因此,高校管理工作人员要不断进行专业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不断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经验和教训,不断突破自己,不断打败生活中的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够战胜困难,才能够在管理工作上有所突破。高校管理工作只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够促进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要提高高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高校就必须对他们进行专业的训练和技能技巧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化水平。

2. 搭建为大学生服务的服务平台

高校要主动为大学生搭建服务平台,帮助大学生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高校搭建的平台,要能在实际的生活中对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同时,高校要吸引社会上的商家,帮助学校建立和完善服务平台,使其能够正常运营,从而帮助大学生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3. 建立学校社会工作制度

一种新的管理制度要代替另一种制度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时,要在短时间内让学校社会工作制度代替传统的学校管理工作制度,也是不现实的。学校社会工作制度是一种新的管理制度,融合了多门学科,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有交叉之处。将学校社会工作制度与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制度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促使这种新的制度逐渐代替传统的旧的制度,另一方面可以使这种新的制度逐渐成熟起来,弥补和完善自身的不足。

4. 贯彻以人为本,实现管理理念科学化

目前,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岁以上,个性已渐趋成熟,对自己的行为已经负有责任能力。因此,高校管理工作人员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以学生为本,既把他们作为被管理者,又要把他们看作管理者,把高校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以学生为根本,实现管理理念科学化,必须做到: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各部门应尊重他们的意见,比如,可以定期举行学生代表教务座谈会、学生代表后勤服务座谈会,可以利用各种调查问卷了解真实情况,设立专门的意见箱、电子邮箱听取学生对于教学、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考虑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不断完善。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就要针对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区别对待。比如,高校管理人员在做贫困生工作时要尤其注意他们的自尊心,对于不同性格的贫困生采取不同的方式。三是引导学生自己参与学生管理。学校的任务就是使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而严格,学校、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相互之间责、权、利明确,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学生,抓大放小。学生处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学生会、办社团,让学生会、社团在学生管理上充分发挥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适应新的发展变化趋势,为大学生做好服务,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作用。学校社会性工作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这种新型的管理理念能够促进大学生工作任务和目标的完成,能够优化大学生工作在教育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徐晓涵.学校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介入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的必要性研究[D].兰州大学,.

[2]方劲.嵌入式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的发展路径探索[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4).

篇12:佛教对道教心性论的思想影响分析论文

佛教对道教心性论的思想影响分析论文

佛、道两家的冲突与融合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一大现象。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内地后,又形成了中国佛教。道家,广义地说,包括了先秦道家、魏晋玄学和道教互有区别的不同成份。从佛、道两家互动的历史来看,首先是先秦道家和魏晋玄学影响了中国佛教的思想,随后是佛教影响了道教的思想。从佛、道两家互动的势态来看,中国佛教接受了先秦道家和魏晋玄学的思想影响,而先秦道家当然不可能受到佛教的思想影响,就魏晋玄学来说,也几乎没有受到佛教的思想影响;道教对于佛教的思想影响较小,而佛教对道教的思想影响则是全面和深刻的,几乎左右了后来道教的理论建设和思想发展轨迹。

道教初创时的主要教义是,通过养生和炼性两方面的修炼,以达到与“道”相合,长生不死,成为神仙,由此神与形、性与命、灵与肉的关系,以及如何成就神仙的问题,也就成为道教理论的根本问题。道教的宗教实践经验表明,人的肉体生命是有限的,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这一人生理想终极目标的失落,对于道教可谓是宗教生命攸关的头等大事,这就迫使一些道教学者逐渐调整、修改对人的生死的看法,逐渐在坚持性命双修的前提下,把修持重点移到炼性上来,追求心性完善,以实现精神超越。这也就是说,心性理论,心灵哲学越来越成为道教思想的核心内容。在道教思想的演变进程中,佛教思想尤其是禅宗的心性思想起了重要的刺激、促进、启示、借鉴作用。究竟佛教尤其是禅宗对道教心性论发生了哪些思想影响?本文试图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轮回果报与形亡性存

佛教对道教发生影响最早的是轮回果报观念。佛教从自身的基本理论缘起论出发,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众生依其善恶行为所得之报应,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生死轮回,或超越生死轮回而进入涅境界。由于因果报应是上推前生下伸来世,在理论上似乎更为“精致”,在实践上,又无从检验,也就为道教所接纳。道教学者修改了长生不死的说法,提出人的形体都不可避免地要死亡,长生不死的当是人的神性、精神。这种说法为道教日后转向重视心性修养埋下了重大的理论契机。不仅如此,道教还发展了原有的一套鬼神世界系统,如《云芨七签・天地部》模仿佛教说,上有三十六天,包括圣境、梵天、无*界、*界、欲界;下有地狱,地狱有十殿阎罗王。同时又突出了宗教伦理道德实践,并兴起斋戒义理和仪范的建设。仿照佛教法事使斋醮规戒更加规范化。这些变化都使道教在日后更加走向民间,深入千家万户。

道教本有一种承负说,认为人们生前所作的善事或恶事,会使本人得到不同的报应,也会影响子孙后代的福殃,但并没有灵魂转生和作恶受罚下地狱之说。东晋以来,一些道教书吸取了佛教的六道轮回和来生受报的思想。例如,约成书于东晋中后期的《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三上就说:“恶人死者入三途恶道,道士死者生天上、人间。……如此人等后有重罪,罪入赤连地狱水火之中,三千亿劫无有出期。”①《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说:“恶恶相缘,善善相因,是曰命根。”②又说,学道人如果堕情欲,随流俗,就将“身没名灭,轮转死道。”③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公元365-448年)改革道教,也引入佛教轮回果报说,在其《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中,宣扬作善业者在轮回中上升得道成仙,作恶业者在轮回中下堕地狱。又有《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④卷一还发挥说地狱遍设于中国的五岳⑤之中,又称仅鬼都酆都山的山上、山中、山下就各有八个地狱为死魂的处所。显然,这都表明道教学者将佛教的因果轮回思想和道教的承负说相融合,藉以加强劝善惩恶的社会功能与效果。这种思想倾向一时成为道教学者撰写经书的风尚。在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道教经书中,佛教的因果报应、三世轮回、天堂地狱的思想可谓俯仰可拾,比比皆是,成为道教的思想基调之一。

随着佛教因果报应、三世轮回思想得到道教的普遍认同,道教学者也相应地调整了长生不死,羽化成仙的理论。唐代著名道士吴筠(?-778年)在《玄纲论》第三十章中说:

“夫人所以死者形也,其不亡者性也。圣人所以不尚形骸者,乃神之宅,性之具也。其所贵者神性尔。若以死为惧,形骸为真,是修身之道,非修真之妙矣。”⑥这是说,人的形体是要死的.,而神性不会死,应当重视神性的修炼。后来全真道实际上也放弃了对“肉体不死”的追求,唯求“真性”解脱和“阳神”升天。此派创始人王重阳(公元1112-1170年),还抨击肉体不死说:“离凡世者,非身离也,言心地也。……今之人欲永不死而离凡世者,大愚,不达道理也。”⑦认为任何人都有一死,那种追求肉体长生而离开凡世是愚蠢的、不达道理的妄想。此派还宣扬人的肉身之躯实际只是一具“臭皮囊”,是“臭肉”、“一团脓”、“骷髅”、“走骨尸”而已,强调只有人的“真灵一性”,才是“真我”,才是值得追求、提升的。

二、万法皆空与忘身无心

佛教大乘空宗学派从缘起论出发,阐扬一切事物都无自性,万法皆空,认为现象、本体、工夫、境界都是空无自性的。这种思想体现出佛教的脱俗出世、追求外在超越的基本立场,成为佛教的主导思想之一。道教认为宇宙万物皆由“道”演化而成,是真实的、实有的。但是随着万法皆空思想在东晋和南北朝时代获得广泛的流传,道教也受到了冲击和影响,导致道教学者对道教原来的身心理论的重新调整和修改。

南朝齐梁时代著名道士陶弘景(公元456-536年)热衷于融合儒、佛思想,他吸取佛教的人生如幻说法,称:“人生者如幻化耳,寄寓天地间少许时耳。”⑧有些道经还论证了人的形体是“非我”,是“无形”:

我所以得生者,从虚无自然中来,因缘寄胎受化而生也。我受胎父母,亦非我始生父母也。我真父母不在此也。……今所生父母是因寄附我缘,……故我受形亦非我形也。……附之以为形,亦之以有无,故得道者无复有形也。”⑨道教在引入佛教大乘空观来观察人生、形体的同时,又进而提出了“忘身”的主张:

“当知三界之中,三世皆空。知三世空,虽有我身,皆应归空。明归空理,便能忘身。”上述“非我”、“无形”、“忘身”的思想是与道教的“贵形”、“重身”、“养生”的根本宗旨相悖的,显然,这是吸收了佛教空宗思想后所发生的观念的重大变化。

道教还吸收佛教“空无自性”的学说来阐述一切事物的本性,强调人的心灵本性是空寂的。南朝道士孟安排在《道教义枢》卷八《自然义》中说:

“义曰:自然者,本无自性。既无自性,有何作者?作者既无,复有何法?此则无自无他,无物无我。”⑩“无自性”是指无作者、无主宰,由此也是指无本性。这是说,自然本性是无自性,是空寂性。自(自然)与他(他然)、物与我因为都是无自性、空寂性的,所以是无差别的,都归结为空。由此引发出来,认为人的心性也是空灵明净的。对这种空灵明净的心性体验被认为是修道的重要境界。宋末元初道士李道纯说:“如道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即抱本归虚,与释氏归空一理无差别也。……且如佛云真空,……道曰自然,皆抱本还元,与太虚同体也。”(11)把“自然”与“真空”,修道与“归空”等同起来,从而使道教的修炼境界趋与佛家追求主体心灵空寂境界会通、一致起来。清代道士李西月也说:“炼丹至于空,已尽善矣。”(12)把炼丹至于空寂视为尽善境界。

由于佛教万法皆空思想的影响,道教学者还阐发了“无滞”、“无心”的观念。唐初著名道士成玄英说:“玄者深远之义,亦是不滞之名。……深远之玄,理归无滞。既不滞有,亦不滞无,二俱不滞,故谓之玄也。”(13)这是吸取大乘空宗的中道观,运用非有非无的思维模式来解说“玄”义,以强调“不滞”、“无滞”,也就是主张无任何执着,既不执着有,也不执着无。唐初著名道士王玄览(公元626-6)说:“勿举心向有,勿举心向无,勿举心向有无,勿举心向无有。”(14)要求彻底排除内心深处的一切滞留、执着。后来又有一些道教学者阐发“无心”的主张,如明初全真道士何道全说:“若情忘念灭便是生门,意乱心狂便是死路。其心不与万法为侣,一性孤明,湛然独照,此乃出身之处。”(15)也同样是要保持心性湛然不杂,不执着于万物。何道全对于“无心”,还有更为生动的说明:“师至静室,有僧聪都参师,问曰:‘假如有一女子迎面而来,看为女子,看为男子乎?’……师曰:‘见如不见,焉知男女?心若无心,焉有罪福?大道不分男女,你别辨做甚?’”(16)“无心”就是不作任何分辨,如见人就不作性别区分,见如不见。这也就是所谓从大道观之,一切事物都是无差别的。清代道士娄近恒(公元1689-1776年)说:“夫鉴觉之功不至于圆满者,心有所照也。欲泯照而觉圆,须无心而应运,故曰天地同归,物我一如。……是以世尊G明星而起悟,太上跨青牛而观化,……皆灼知万物之备于我,而未尝有心于万物也。无心于物,故心心皆佛;无心于道,故处处是道。心心皆佛,无一念非佛心,处处是道,无一处非道体。”这是说,能否做到“无心”是觉悟是否圆满的关键,而“无心”就是“灼知万物之备于我”,而又“未尝有心于万物”,这里所说的“无心”就是融合了道家、玄学和佛教相关思想的结果。

三、心生万法与心为道体

印度佛教唯心一系宣扬“三界唯心”、“万法唯心”、“唯心所变”,强调主体精神在把握世界、实现人生解脱理想上的决定作用。中国法相唯识宗也集中阐扬这一理论,天台、华严和禅诸宗也都接受了这一理论,唯心说与“一切皆空”说一样也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理论基石。

道教认为,宇宙一切事物都是“道”的演化,“道”是永恒存在的;坚持修道――积累功德和修炼形体,就可安神固体,与“道”合一,长生久视。道教原本并没有宇宙一切事物生于“心”,灭于“心”之说,也没有以“明心见性”为修持根本法门之说。但是,从宗教内部的思想结构来看,离开对主体“心”现状的认识与转化,是很难建构起超越现实人生的思想体系的。道教创建以来的实践也表明,它企图通过养生修炼,达到长生不死,羽化成仙的目的,除了在化学、医学、保健学等方面取得一定科学成果外,其成仙的理想完全是一种美丽诱人的幻想而已。这就迫使它不能不逐渐改弦更辙,调整神仙的内在含义,转换修道的方式方法,把修炼的重点一点一点地转换到炼心上来,转向内在精神的追求上来。而这一转变又是与佛教唯心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的。

篇13:基于集对分析的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集对分析的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在大坝安全评价中,存在诸多的确定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对于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中的确定性因素,目前已有一些较为成熟的方法加以分析;对于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目前尚缺乏成熟的分析方法,一些分析方法正处于探索之中;利用集对分析理论从同异反3个方面综合考虑事物确定不确定因素的`优势,建立了大坝安全集对分析评价模型,为综合评价大坝安全提供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法.

作 者:廖文来 何金平LIAO Wen-lai HE Jin-ping  作者单位:廖文来,LIAO Wen-lai(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10)

何金平,HE Jin-ping(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

刊 名:人民长江  PKU英文刊名:YANGTZE RIVER 年,卷(期): 37(6) 分类号:X924.2 关键词:大坝安全   综合评价   集对分析   研究  

篇14:对后进生的特点分析及其转化方法的教育论文

关于对后进生的特点分析及其转化方法的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后进生特点分析知识学习成绩文化素养思想品德基础较差观念淡薄注意力理解力学生兴趣能力纪律集中

后进生通常是指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等方面较差的学生。一般说来,后进生往往表现为:纪律观念淡薄,文化素养较低,知识基础较差,理解力低下,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缺乏信心,兴趣不浓等。究其原因,往往是学生不会学或不愿学,虽然有智力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却是非智力因素的原因。

有关人士指出:“学校要十分重视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光荣、有价值。”因此,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面临的重要问题。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后进生的特点及后进生的转化方法,谈谈一些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一、后进生的特点

1.自卑心强。

大部分后进生比较喜欢争强好胜,喜欢显示自己,企望获得同学的认可,树立自己的威信;喜欢自吹自擂,盲目自大;有时又自暴自弃,自卑感严重;对优秀生他们既敬佩又不服气,喜欢捉弄他们;喜欢在集体中出洋相,搞恶作剧等。

2.精力充沛,性格开朗,兴趣广泛。

一般说来,后进生喜欢一些消耗体力的活动,如:体育活动,郊游,做游戏,上网等;喜欢做一些冒险或破坏性的事情,较任性,自制力差。

3.思想行为带有明显的情绪性。

他们情绪变化快,波动速度大,反复性强,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理智往往无法驾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冷热病。

二、后进生的转化方法

尽量使班上没有一个后进生,这是每个班主任都应追求的工作目标。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认为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理解和尊重每个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信心,都有学好的愿望,但由于后进生在学习中常遇到挫折,造成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自信,得不到老师、同学的关心,感受不到班集体的温暖。他们由于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他人的严厉指责或嘲笑,往往比较心虚、敏感,常常主观地认为老师对自己轻视、厌弃,甚至有敌意。因此,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当理解他们,怀着浓厚的感情,从多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用热心和真诚赢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亲身体会到教师的善意,相信教师的真心;要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在班上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找回自信,树立自信,力求上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后进生不断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也才能使我们找到转化后进生的切入点,后进生的转化成功才有可能。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位后进生,他的名字叫张小东。一天,我发现张小东又没有来上课。按照学生登记表上提供的地址,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他的家。那是城镇最北边的最陈旧的一幢居民楼,他家的房子狭小而黑暗。家里只有张小东年迈的爷爷。从老人的叙说中,我才知道张小东的父母离异多年,各自在外成了新家,常年不回家,只是按时寄回生活费。张小东从10岁那年便和爷爷相依为伴,很懂事,对爷爷很孝顺,每天放学回家,就做饭、洗衣服,收拾房间,还烧热水给爷爷擦身子。听着老人的一番话,我尽量抑制住情不自禁的眼泪,笑着说:“大爷,您放心,张小东在学校挺好的,听话、懂事、成绩有进步……”看着老人欣慰的笑脸,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第二天中午,张小东来找我,怪腔怪调地说:“我知道我是差生,你为什么在我爷爷那给我唱赞歌?”我不假思索地说:“第一,我看到你爷爷的身体太虚弱了,我夸奖你,他心情就好,身体也会好一些;第二,差生的帽子是你自己给自己戴上的,至于我没有这样认为。如果我对你彻底失去了信心,就不会花时间去家访了;第三,我知道你是一个有孝心的好孩子。在有的同学对家人横眉冷对的时候,你如此心细地照顾爷爷;第四,我相信,你一定会有进步的,就算是为了你深爱的卧床不起的爷爷!”顿时,张小东的脸涨得通红,晶莹的泪珠在眼圈里直打转,嗫着嘴说:“谢谢您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我不善言辞,您就看我的实际行动吧!”从那次之后,张小东渐渐地变了,不再逃课上网了,经常主动地找我聊天,问我对他有什么看法,主动要求我监督他的学习。他认真做笔记,积极交作业,主动回答提问……各科老师经常表扬他,同学们也越来越喜欢他,他的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高。

2.用爱心去感化每个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必须以人为本。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热爱学生。”爱,如绵绵细雨,润泽学生“久旱”之心田;爱,似习习和风,温暖他们“长寒”之身体。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意识到该做什么还不一定产生去做的意向,如果说是在情感上想做什么便可能立即行动起来。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用无私的爱去感化他们,多宽容,少责备。清代教育家颜元有一句名言:“数之十过,不如奖之一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正确运用批评的艺术,促使他们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对后进生的教育应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批评。事实上,批评也是班主任教育转化后进生的一种手段,关键是班主任在使用批评的手段时要讲究艺术,那么,应如何运用批评的艺术呢?

(1)批评的对象应指向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本身,即所谓的“对事不对人”。班主任在批评时,应从爱的角度出发,指出学生行为本身有何错误,危害是什么,而不可对行为的主体即人进行人身攻击、人格侮辱等。

(2)批评要有针对性。批评学生不仅要考虑学生的优点,还要考虑学生所犯错误的情况,使批评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较强的针对性。

4.充分利用激励机制,促使后进生的转化。

常言道:“一好应百好,一错变百错。”班主任不要戴有色眼镜去寻找后进生身上的缺点,而要拿放大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会发挥其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否则,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甚至更低。因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充分引入和运用激励机制显得十分重要,如:开展争做文明学生活动,要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精神鼓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

5.培养学习兴趣,给他们以学法指导。

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许多人是从学习无兴趣开始的,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加上分辨是非的能力又差,而过剩的精力得不到利用,难免节外生枝,做出越轨行为。所以,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一定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若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低下,就会使他们产生苦恼,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学习方法的指导显得非常重要。首先,要指导后进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其次,要指导他们的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要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只要给予他们爱心、信心、诚心和耐心,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相信,后进生一定能转变成优秀生。因此,真正的教育似水的载歌载舞,轻柔、舒适而又不露痕迹,它存在于真情交融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这种不露痕迹的感动与激励,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转化后进生的动力。让我们像流动不息的水一样,沉下心来,弯下腰来,多一份理智,少一份冲动,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刻,多一份耐心,少一句埋怨,将每一个石子都雕琢成美丽的鹅卵石。

篇15: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方法分析论文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方法分析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学校很多教师对这个问题都感到很困惑。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摸索,我觉得,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最关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常常处于好奇和求学的状态下,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其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将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立足课堂,向课堂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就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请小学语文教师同行们批评指正。

1关于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始终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发展的实际。我把教学目标划分成三个方面,既:知能目标、方法目标、情感目标。但是,这三方面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并重,也就是说根据教材特点各有侧重,一般来说知能目标要重些。

知能目标指的是识字与学词、积累与运用,朗读与背诵、听说与练笔、思维与想象等。方法目标指的是读书方法、观察方法、自学方法、写作方法等。情感目标指的是教材渗透出来的价值观念、师生之间的沟通,个性的体验,以及行为习惯等。从理论上说,目标分类很复杂,但在操作上不必求全。笔者认为目标应该简单化、具体化、有可操作性。虽然有些目标没有提出来,但在教学过程中能渗透在里面。例如,获取知识必然隐含着方法与过程问题。所以,教学目标不要过大,过繁,表述明白就可以。

语文教学目标,既有具体的,也有模糊的。既有近期的,也有长远的。既有课内的也有生成的。

2关于教学结构

我说的教学结构指的是教学流程。课堂教学应该不应该有流程,一段时间以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新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有很大生成性,所以不应该有完整的流程,更反对教学模式化。笔者认为,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课堂教学没有预设的流程,也就成了断线的风筝。俗话说“成事在天,谋划在人”,这谋划者就是教师。没有科学的谋划,也就不可能有高效的`教学。因此合理安排教学结构是非常重要的。按着现代教学方式,我归纳有三种教学流程结构。即:“导学”结构、“学导”结构、“双主”结构。“导学”结构的特点强调教师为主导,也就是问题的设计,活动的开展,生成的体验,练习的设计都是教师来引领的,学生是在教师圈定的范围内完成学习任务。每个步骤要完成哪些任务,用多少时间都有周密的计划。“学导”结构的特点强调学生为主体,也就是纯脆的以学论教,例如问题由学生提出,方法由学生选择,练习由学生设计,体验由学生生成,教师的作用就点拨、引导、评价。“双主”结构的特点是强调教师与学生的都是主体。教师与学生始终都是以平等、商量的口吻建构学习内容或过程。教师靠人格的力量获得平等中的首席。

三种教学结构各有其利弊。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要根据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例如小学低年级,选择“学导”结构显然就不适应。另外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都有明显的差别。理想的教学流程,应该三种方式的交错运用。

3关于教学活动

语文学科不同与其他学科,它不仅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还具有独特的学科性质,即工具性、综合性、基础性。所以语文学科的本质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的学习,感知语言、理解语言、鉴赏语言、运用和发展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通过学习,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创造能力,提高认识水平,发展个性。为此,在阅读教学的活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它的上述特点,才能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语文教学活动形式多样,错综复杂,例如,听说读写、观察、想象、思维……都属于教学活动,但是,课堂教学主要看师生的互动过程是怎么样的,教师是否保障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占有活动过程。活动方式主要有:

教学式学习活动。这是教师主导的学习过程。如教师导语染渲情境,调动学生的情趣,身临其境地学习。这种学习活动方式的要点是教师采用的主导手段均要服务于激活、维持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

自学式学习活动。学生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如以自读方式整体感知课文,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一件什么事;或学生以圈圈、画画、评评(打批注)的操作方式自读自悟某一部分文章内容。这种学习活动方式的要点应是学习者的操作活动(如圈圈画画,有感情朗读,配乐诵读等等)要与他的内部思维活动紧紧相连,相得益彰,使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始终处于主动进取的状态。

互助式学习活动。生生之间进行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的要点应注意对生生互助方法的指导。如教师布置小组学习的任务:(1)共同学习某个自然段(划定学习范围);(2)讲一讲你读懂的内容,再把读懂的部分有感情地读出来征求组员的意见(授予交流的方法);(3)把不懂的内容提出来,小组内讨论解决等。布置学习任务的导语要明确,易于学生操作,以调学生互助学习的方向,保证活动的效率。

4关于学习体验

语文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体验活动。听读,是一种言语体验;说写,也是一种言语体验。语文学习主要是对言语的体验,而在言语体验的过程中也伴随着知识体验、方法体验、情感体验。所以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而言,体验又具有多元性。对学生的个体而言,体验具有亲历性、个人性和内在性等特征。语文教学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具有多元的感受,并且富有个性特征呢?

笔者认为,语文学习必须在语言实践的活动中生成体验。脱离了言语的实践,即使是学生也生成了体验,但是不是语文学习的实质。语言的实践活动贯穿在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无论课堂教学是怎么开展活动的,都必须遵循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原则。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知识、方法、情感的过程。如此之说,就是要摆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篇16:语文课堂对学生思维方法训练的方法分析论文

语文课堂对学生思维方法训练的方法分析论文

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必须运用多种形式千方百计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下几种方法是笔者在平时课堂中对学生思维进行训练的常用方法。

一、巧妙设疑法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而思考的源头就在于“疑”。疑问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和启迪剂。只有存在疑,思维才会开启,也才会应运而生。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在教学中巧设疑难,触发思维。如我在教授《伟大的悲剧》这一课时,书上有这样一句“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那么可笑。”写出了斯科特上校痛苦、沮丧的心情。我适时地向学生抛出了问题:作家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呢?这一问题,就像沉静的水面上,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叩开了学生的思维心扉。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更长久的思考。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作为教师仅仅会设疑还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怀疑思维因素”的培养,使他们敢于对人们常见的事物提出怀疑,勇于向旧的传统和习惯挑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通过比较开启思维

比较应该是开启确定对象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我们每个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要辨别真伪,见识好坏,就要进行比较。实际上,比较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维过程。按照学习的范围分类,可以是中外比较、古今比较。按照学习的内容分类可以是题材比较、主题比较、写作艺术手法比较。按照学习的方法分类,可以是课文之间比较、课文与同类课文比较、单元与单元比较等。如我在讲授《最后一课》时,在分析小弗朗士上最后一课前和上课后的变化时,就引导学生思考:小弗朗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最后一课上课时和平日上课有哪些方面的不同?设计这一问题的意图就是:通过对小弗朗士的心情态度变化情况的`把握,理解小说的主体情节内容。小弗朗士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他的心态就是作者所要着力表现的主题,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够比较容易地从整体上把握小说。

三、推根究底法

这种方法就是从语言现象认识思维实质的思维方法,或者说就是从人物、事件、环境等方面的描述去认识它所揭示的思想本质,或者从个别的人物事件中去认识它所代表的普遍意义。如《社戏》一文,作者通过在平桥村度假生活、看戏前**、月下航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看戏**几个片段部分描写了幼时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在讲授的过程中,我启发学生找出书中看戏带给孩子们感受的语句,学生很多找出“看的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等语句。再找出豆是怎样煮的――仅仅只是有盐。我让学生思考:结尾处为什么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者的表面写的是看戏,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通过思考学生明白了:作者并非是停留在表面看戏和吃豆,而是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这样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地探究下去,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叙事的纵向思维的能力也颇有裨益。

四、分析解剖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文章或问题分解为各个部分,或者把整体个别方面、个别特性像抽丝剥茧一样区分出来的思维方法。可以包括事物变化发展的起因、条件、发展、过程、结果,所涉及的方面,以及它所反映在文章表现形式上的结构、段落、详写、略写、过渡、照应等。如《背影》一课,通过分析解剖,我们就不难发现,这篇散文描写父子之间的感情,我们可以用四个四来提炼概括:四写背影、四次话别、四次“看”父、四次落泪。这样,对于文章的主脉结构,学生就很容易把握。也更容易理解父亲那种深沉的父爱。再如我在教授《变色龙》的时候,一改以往以“点评”式或“串讲”式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因为我在引导学生分析解剖课文的时候,发现课文竟是以“一二三四五六”六个数字来构思全文,层层递进的。即:一次环境描写;两次写围观群众;三次提到俄国的法律;四次写到军大衣;五次变色;六次关于小狗身份的判定。这样抽丝剥茧,既使学生容易把握文章的结构,也使学生很快理解了小说的主题。

以上这几种思维训练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对学生思维训练时也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有机有序地结合或穿插进行。当然,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只有将思维训练与语文课堂教学充分结合,语文教学才真正成为传授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完整的、科学的教学体系。

会计专业简单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选题背景范文

毕业论文选题查资料及写作技巧

会计毕业论文选题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选题

财务管理论文选题

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之比较论文

会计学论文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推荐

论资本论对分析综合方法的运用论文
《论资本论对分析综合方法的运用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论资本论对分析综合方法的运用论文(精选16篇)】相关文章:

新闻系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范文2023-11-13

财务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23-03-08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2022-08-14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2022-07-21

会计学论文范文2022-09-21

航天航空专业毕业论文题目2023-06-09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2023-07-23

毕业论文综述怎么写 范文2023-04-17

广播专业及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2022-10-11

选题策划书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