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论文

时间:2023-06-13 08:09:18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论文(精选16篇)由网友“谛听”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论文

篇1: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论文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内部控制机制并不是仅靠领导层就能够施行起来的,其需要企业内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来施行。随着时代的前行,企业内部组织形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相对应的,内部控制工作也在不断的发展和革新中。其大概经历了点状结构的内部牵制模式、直线结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平面三角结构的内部控制结构、立体三角锥结构的内部控制框架以及立方结构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在1992年,最早提出内部控制框架的是美国全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其包含五大要素,分别是内部控制的环境、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活动、企业内部各活动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以及对企业内部各活动的监督。以后,在,依然由该委员会提出了革新制度,在原有五大要素的基础上添加了另外三个要素,分别是对企业目标的设定、对运营风险的识别以及风险来临时的应对措施。

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的辩证关系

内部审计机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要素之一,其又对其它内控的要素起到了监督和评价的作用。这两种机制的最终目的均是在于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管控,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能力和相关制度的完善程度,同时也是为了完成企业相应的运营目标。因此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和企业的内部审计是相辅相成、互惠互助、共同促进的关系。其具体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内部审计是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的手段,企业在施行内部控制工作时,不能忽视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促进作用,另外,内部审计工作的切实施行也有助于公司内部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其二,内部控制工作是公司在进行内部审计时的基础和保障。一个科学、完备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有效地为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制度、机构以及人员基础,其可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平稳、高效地运行,反之则会导致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运行不畅或缺失,对公司整体运营造成巨大影响。

三、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

目前国际经济正在从第三次经济危机中逐渐恢复,因此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在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石油企业作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类企业之一,其在现阶段需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和管理力度,以此满足公司外部和内部的监管要求,促进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发展,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

1.石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内部资源现状

石油是目前全球主要的机械能源之一,我国从建国初期便已经开始了石油的勘探工作。而现在的石油企业内部员工很好的继承了老一辈石油工作者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优良传统,并且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培养出了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发展观念。同时当代的石油公司审计人员对于石油企业的运转、经营以及生产等情况的熟悉程度均要超过以往,其对我国石油的实际情况掌握度高,工作效率高,对公司运营成本控制工作较好。但目前我国石油公司的审计人员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的方面,在进行工作时由于公司内部利益关系,使得审计工作的客观性以及独立性有所降低,同时优秀的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明显不足,人员数量亟待补充。另外审计人员为使公司利益最大化,往往会降低审计预算,这也就使得审计工作整体涵盖率下降,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

2.石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外部环境现状

在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企业经营者所重视,这也就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在石油公司内部的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同时,金融危机的到来也使得石油公司对于内部管理的力度逐渐加强,现在虽然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但各企业管理层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力度还没有消退。另外,目前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系统也使得石油公司对各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本质上的提升,我国石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已经逐渐向着世界级的水准迈进。但目前国际原油价格正处在波动状态,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等政策对原油价格影响较大,这在给石油公司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风险。但我国目前石油企业内部审计中对风险的控制能力还没有到达应付这种情况的程度,因此需要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对审计制度的完善。

四、内部控制理论对石油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启示

1.石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原则

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有四大基本原则,其主要包括增值性、动态性、开放性以及协同性。由于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应该选择的发展策略为增长型策略,因此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首先要做的是突出增殖性原则。强化企业利益最大化工作目标的实施;其次是增强动态性原则。让企业内部审计机制渗透到石油公司内部的各项活动中去,进而推动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的动态化,使得相关工作脱离静止状态,多点结合,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第三是提升开发性原则。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管理制度,其不能被局限在单纯财务管理的范围之内,应该将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石油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更加完整的基础条件,使得审计工作向着开放性方向发展;其四是完善协同性原则。将石油公司内部的各部门进行合理整合,摒弃过去部门独立的经营理念,加强各部门的合作管理,增加各部门合作机会,这样才能够实现公司内部信息交流,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进展。

2.石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具体策略

结合审计工作的四大基本原则,笔者提出了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几点策略,其包括深化投资的审计、完善经营成本的审计、强化产品质量的审计、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应变速度、加强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发展进程、推动公司审计工作的协调发展[7]。

五、结语

石油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主要依托于内部控制机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正处于不断发展上升的阶段,因此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深化内部审计机制,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度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在对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的辩证关系与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理论对石油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启示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石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石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钟志华 单位:青海油田天然气开发公司审计监察科

篇2: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审计监督,规避经营风险,提高运营效率,增加企业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等有关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内部审计,是指公司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企业的运营。它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第三条公司贯彻“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求真务实”的方针,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强化内控、立足服务”的原则,在公司范围内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审计。

第四条公司至少应当关注涉及内部审计的下列风险:

(一)公司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组织架构不科学、不合理,或职责分工不清,可能导致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

(二)内部审计未经适当授权,可能因得不到有效支持而导致内部审计失败。

(三)内部审计人员不具备应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内部审计方法滞后,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可能会造成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低下。

(四)内部审计人员不遵守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影响审计的客观公正性,可能导致道德风险。

第二章机构设置

第五条公司设立审计部,负责开展整个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审计部

-1-对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公司应确保内部审计在确定审计范围、实施审计和报告审计结果时不受干扰。

第六条公司下属各单位(指公司分公司、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可根据需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内部审计人员。原则上,营业收入达到公司总收入10%及以上的生产型企业应设立内部审计机构;达不到公司总收入10%的生产型企业或从事贸易业务的企业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内部审计人员。各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人员)在行政上接受所在单位领导,在审计业务上接受公司审计部的指导和监督,并向公司审计部报送年度内审计划、年度内审总结及内部审计报告。

第三章审计范围和方式

第七条公司的审计范围包括公司及其下属各单位,以及根据有关约定需要进行内部审计的公司的联营公司和有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

第八条公司审计部对属于内部审计范围的.被审计单位,可根据需要分别采取直接审计、委托审计或联合审计的方式。

(一)直接审计:即由公司审计部为主,组成审计小组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

(二)委托审计:即由公司审计部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相关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

(三)联合审计:即由公司审计部会同国家审计机关、中介机构或有关单位组成联合审计组进行审计。

第四章职责和权限

第九条公司审计部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独立地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

第十条公司审计部的职责是:

(一)按照有关法规和公司要求,及时建立、健全公司内部审计制度。

(二)制订公司内部审计发展规划和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2-

1 2 3

(三)独立进行公司内部的各项审计业务,并及时报告审计结果。如发现公司存在重大异常情况,可能或已经遭受重大损失时,应立即报告公司董事会。

(四)负责对公司及下属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及时反馈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督察改进情况。

(五)负责对公司及下属各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六)负责对公司及下属各单位财务收支、经营成果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真实性进行审计。

(七)负责对公司及下属各单位各项资金、各类资产的使用和处置情况进行审计。

(八)负责对公司及下属各单位主要经营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

(九)负责组织对公司各项工程建设项目的中期及竣工审计。

(十)负责对公司及下属各单位的各项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或配合公司有关部门进行专项检查。

(十一)负责委托、协调外部审计机构,并监督其审计过程,评价其工作质量。

(十二)负责对公司下属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负责总结、宣传、交流内部审计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

(十三)其他有关审计工作。

第十一条公司审计部的主要权限是:

(一)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要求有关单位按时报送制度、流程、计划、预算、决算、报表和其他有关文件、资料等。

(二)检查经营活动中有关的文件、合同、银行账户、会计凭证、账簿等内容;核查资金和资产;财务软件登录查询和有关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电子数据等资料的查询。

(三)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证明材料,被调查者应保证所述内容客观、真实、完整。

(四)对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的财务和

-3-经济行为,有权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可以直接向公司主管领导或董事长进行汇报。

(五)对拒不提供有关资料、拒不回答提问等阻挠、妨碍审计工作的,可以采取要求立即配合、限期报送、现场封存等必要的措施;对提供虚假资料或配合不力,造成内部审计工作误判或审计工作无法进行的,有权通报批评,有权建议调离原工作岗位,涉嫌犯罪的,有权要求移交司法机关。

(六)对严格遵守法规和公司制度、经济效益显著、贡献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可以提出表扬和奖励;对违反法规和公司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提出限期整改、通报批评、移交有关部门处罚。

(七)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重大缺陷和薄弱环节提出审计建议的权力。

(八)对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汇报的权力。

(九)根据审计需要,有申请调动公司相关部门专家及技术人员协助审计工作,或依据审计业务内容指定和督促相关部门、相关人员配合审计工作的权力。 第五章审计工作程序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包括:准备、实施、报告、督察检查四个阶段。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年度、月度工作计划或公司之临时决定,结合实际需要确定审计项目。

第十四条审计项目确定以后组织成立审计小组,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拟定审计方案,并在审计实施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情况,经公司主管领导或董事长批准,审计人员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1)(2)(3)

第十五条被审计单位在接到《审计通知书》后,应当配合审计人员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并在规定期限内按通知要求准备齐全审计所需要的相关资料。

第十六条审计实施阶段,审计小组根据审计范围和重点,实施必要的

-4-审计程序、收集充分的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初稿。

第十七条审计报告阶段,审计报告初稿应当在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出具正式审计报告,提交公司审计委员会审批。

第十八条审计对象必须执行审计报告;对审计报告存在异议的,应在审计报告送达之日起七日内向公司审计委员会或董事长提出书面意见,逾期视为无异议。

第十九条督察检查阶段,对审计报告述及的重大审计事项和审计建议及决定,内部审计机构将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跟踪检查,必要时实施后续审计。

第二十条审计完毕后,所有形成的与审计项目有关的资料经整理后纳入审计档案管理。

第六章审计人员

第二十一条内部审计人员的调动,应事先征求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意见;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应由主管领导提名并报审计委员会批准。

第二十二条内部审计人员原则上应持有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发的《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内部审计人员应参加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第二十三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熟悉本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通过学习来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公司应安排内部审计人员参加每年不少于两周的脱产学习、培训或进修。

第二十四条内部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严格遵守内部审计职业规范,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到独立、客观、公正。

第二十五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内部审计职责过程中所获取的所有资料和信息应视为公司机密,不得泄漏。

第二十六条内部审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第二十七条内部审计人员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的,由公司根据情节轻重,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5-

第七章内部管理

第二十八条公司审计部应确定年度审计工作目标,制订年度审计计划,编制人力资源计划和财务预算,并交由公司审计委员会审批。

第二十九条公司审计部应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审计工作手册,以指导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

第三十条公司审计部应建立内部激励约束制度,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评价其工作业绩。

第三十一条公司审计部应在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支持和监督下,做好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工作。

第三十二条内部审计的工作结果和档案资料,未经审计委员会批准,不得向外披露。

第三十三条审计部应当每年编写一份审计工作报告,并报送公司审计委员会。审计工作报告应当着重说明重大的审计发现和建议。

第三十四条审计委员会应当定期检查公司审计部的工作,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制度由

篇3: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根据《公司法》、《审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的的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内部审计是依法对全公司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系统审计和监督,以严肃财经纪律,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单位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第三条 公司所属各事业部、全资、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及办事处均应按照本制度规定,接受内部审计监督。

第二章 任务、范围与依据

第四条 审计工作的任务是:

确保国家有关财经政策、法规制度以及财经纪律在企业的正确执行,强化企业管理,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第五条 内部审计的范围:

(一) 年度财务计划或单位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二) 财务收支、经济往来的真实性、合法性;

(三) 对全资、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及办事处的经济效益审计(年度审计每年进行一次,半年进行监督检查;

(四) 经济责任审计。包括中层干部(正职)或负责人进行离任审计;

(五) 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管理控制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严密程度和执行情况审查;

(六) 与对境内外经济组织进行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及合作项目的合同执行情况;长短期投资、财产的经营状况及其效益性进行审查;

(七) 检查国家财经法规和企业财务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八) 对公司直属具有财务、金融、经济活动的职能部门进行年度预算指标或承包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以审计结果为最终考核依据);

(九) 对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开展专项审计调查;

(十) 对国家税款的缴纳的合理性、合法性及税收政策掌握和执行的完整性进行审计;

(十一) 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十二) 公司领导和上级审计机构交办的审计事宜。

第六条 内部审计依据:

(一) 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二) 公司规章制度,董事会决议。

(三) 公司经营方计、计划、目标。

(四) 经营责任单位的经营责任制度、责任状及合同。

(五) 总经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各种管理措施。

第七条 审计机构的主要权限:

(一) 召开本公司、部门、下属企业有关审计工作会议;

(二) 参与重大经济决策的可行性论证或可行性报告的事前审计;

(三) 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要求有关单位按时报送计划、预算、决算、月度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等;

(四) 审核凭证、账表、决算,检查资产和财产,检测财务会计软件,查阅有关文件资料;

(五) 参加有关会议;

(六) 对审计涉及到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索取有关文件、资料等证明材料;

(七) 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及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经公司领导批准,做出临时制止决定;

(八) 对阻挠破坏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行为,经公司领导批准,可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九) 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和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意见;

(十) 对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和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直接责任人员,提出处理的建议,并按有关规定,向上级审计机关反映;

(十一) 对公司下属全资、控股子公司年度经济效益承包指标提出鉴证,承包状按审计结果兑现。

(十二) 参与与制定、修订有关规章制度。

第三章 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第八条 根据公司具体情况,拟定审计项目计划,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实施审计前,应提前三天书面通知被审计单位(领导临时决定的突击性审计任务除外)。

第九条 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可随时向有关单位和人员提出改进的建议。审计终结,提出审计报告,征求被审单位的意见,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批。经批准的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审计决定,进行相应的财务调整工作。

第十条 对主要项目进行后续审计,检查采纳审计意见和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对拒不执行审计意见、审计决定的单位及其负责人,审计机构应向公司分管领导提出处置意见。

第十一条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如有异议,可以在接到正式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七天内向公司分管领导提出。分管领导应当及时处理,在领导未做出处理意见前,必须执行审计意见的审计决定。

第四章 审计种类和方式

第十一条 内部审计种类

(一) 财务收支审计。对被审单位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检查。

(二) 专案审计。对被审单位及人员违反公司财经纪律问题进行审计查处。

(三) 专项审计。包括:

1、管理审计。对被审单位管理活动的效率性进行审计;

2、效益审计。在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对其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合理性进行审计。

3、任期审计。对被审单位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审计。

4、审计调查。对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调查。

第五章 审计机构和人员

第十二条 公司设立独立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在总会计师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十三条 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其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至少是会计师或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内审人员在企业内部的技术职务资格的确认和公开聘任,根据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泄露秘密、玩忽职守。内部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第十五条 公司内部实行内审回避制度。凡有内审人员直接参与被按时计单位实际经济活动的,必须回避对该单位所进行的内审工作。

第十六条 公司建立特邀内审员制度,特邀内审员用于临时补充内部审计力量不足,协助解决内审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特邀内审人员按照本制度规定在审计机构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十七条 公司在内审人员不足时,由总会计师提出建议,报经总经理同意,正副董事长批准方可聘请特邀内审员。

第六章 审计档案管理

第十八条 审计部门应当建立建全审计档案管理制度,审计档案的归档、保管由内部审计人员负责。

第十九条 审计档案管理范围:

(一)审计通知书和审计方案;

(二)审计报告及其附件;

(三)审计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

(四)反映被审单位和个人业务活动的书面文件;

(五)总经理对审计事项或审计报告的指示、批复和意见;

(六)审计处理决定及执行情况报告;

(七)申诉、申请复审报告;

(八)复审和后续审计的资料;

(九)其他应保存的资料。

第二十条 档案管理具体办法参照公司档案管理制度、保密管理制度执行。如借阅审计档案,应经有关领批准。审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十年。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自股东大会通过后即生效。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的解释权属公司董事会。

篇4:公司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公司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制度是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讲,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为此,我们一般要求大家共同遵守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来提高办事效率,才设定一些制度。下面是我们大学网提供的制度文章供您参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根据《公司法》、《审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的的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内部审计是依法对全公司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系统审计和监督,以严肃财经纪律,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单位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第三条 公司所属各事业部、全资、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及办事处均应按照本制度规定,接受内部审计监督。

第二章 任务、范围与依据

第四条 审计工作的任务是:

确保国家有关财经政策、法规制度以及财经纪律在企业的正确执行,强化企业管理,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第五条 内部审计的范围:

(一) 年度财务计划或单位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二) 财务收支、经济往来的真实性、合法性;

(三) 对全资、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及办事处的经济效益审计(年度审计每年进行一次,半年进行监督检查;

(四) 经济责任审计。包括中层干部(正职)或负责人进行离任审计;

(五) 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管理控制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严密程度和执行情况审查;

(六) 与对境内外经济组织进行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及合作项目的合同执行情况;长短期投资、财产的经营状况及其效益性进行审查;

(七) 检查国家财经法规和企业财务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八) 对公司直属具有财务、金融、经济活动的'职能部门进行年度预算指标或承包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以审计结果为最终考核依据);

(九) 对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开展专项审计调查;

(十) 对国家税款的缴纳的合理性、合法性及税收政策掌握和执行的完整性进行审计;

(十一) 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十二) 公司领导和上级审计机构交办的审计事宜。

第六条 内部审计依据:

(一) 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二) 公司规章制度,董事会决议。

(三) 公司经营方计、计划、目标。

(四) 经营责任单位的经营责任制度、责任状及合同。

(五) 总经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各种管理措施。

第七条 审计机构的主要权限:

(一) 召开本公司、部门、下属企业有关审计工作会议;

(二) 参与重大经济决策的可行性论证或可行性报告的事前审计;

(三) 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要求有关单位按时报送计划、预算、决算、月度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等;

(四) 审核凭证、账表、决算,检查资产和财产,检测财务会计软件,查阅有关文件资料;

(五) 参加有关会议;

(六) 对审计涉及到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索取有关文件、资料等证明材料;

(七) 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及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经公司领导批准,做出临时制止决定;

(八) 对阻挠破坏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行为,经公司领导批准,可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九) 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和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意见;

(十) 对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和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直接责任人员,提出处理的建议,并按有关规定,向上级审计机关反映;

(十一) 对公司下属全资、控股子公司年度经济效益承包指标提出鉴证,承包状按审计结果兑现,

(十二) 参与与制定、修订有关规章制度。

第三章 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第八条 根据公司具体情况,拟定审计项目计划,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实施审计前,应提前三天书面通知被审计单位(领导临时决定的突击性审计任务除外)。

第九条 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可随时向有关单位和人员提出改进的建议。审计终结,提出审计报告,征求被审单位的意见,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批。经批准的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审计决定,进行相应的财务调整工作。

第十条 对主要项目进行后续审计,检查采纳审计意见和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对拒不执行审计意见、审计决定的单位及其负责人,审计机构应向公司分管领导提出处置意见。

第十一条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如有异议,可以在接到正式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七天内向公司分管领导提出。分管领导应当及时处理,在领导未做出处理意见前,必须执行审计意见的审计决定。

第四章 审计种类和方式

第十一条 内部审计种类

(一) 财务收支审计。对被审单位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检查。

(二) 专案审计。对被审单位及人员违反公司财经纪律问题进行审计查处。

(三) 专项审计。包括:

1、管理审计。对被审单位管理活动的效率性进行审计;

2、效益审计。在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对其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合理性进行审计。

3、任期审计。对被审单位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审计。

4、审计调查。对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调查。

第五章 审计机构和人员

第十二条 公司设立独立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在总会计师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十三条 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其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至少是会计师或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内审人员在企业内部的技术职务资格的确认和公开聘任,根据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泄露秘密、玩忽职守。内部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第十五条 公司内部实行内审回避制度。凡有内审人员直接参与被按时计单位实际经济活动的,必须回避对该单位所进行的内审工作。

第十六条 公司建立特邀内审员制度,特邀内审员用于临时补充内部审计力量不足,协助解决内审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特邀内审人员按照本制度规定在审计机构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十七条 公司在内审人员不足时,由总会计师提出建议,报经总经理同意,正副董事长批准方可聘请特邀内审员。

第六章 审计档案管理

第十八条 审计部门应当建立建全审计档案管理制度,审计档案的归档、保管由内部审计人员负责。

第十九条 审计档案管理范围:

(一)审计通知书和审计方案;

(二)审计报告及其附件;

(三)审计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

(四)反映被审单位和个人业务活动的书面文件;

(五)总经理对审计事项或审计报告的指示、批复和意见;

(六)审计处理决定及执行情况报告;

(七)申诉、申请复审报告;

(八)复审和后续审计的资料;

(九)其他应保存的资料。

第二十条 档案管理具体办法参照公司档案管理制度、保密管理制度执行。如借阅审计档案,应经有关领批准。审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十年。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自股东大会通过后即生效。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的解释权属公司董事会。

篇5: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一、国有企业加强内部审计的重要意义

内部审计起到规范企业财经支出和经济行为的作用,从而确保经济的合理合规性,对企业在开展经济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发挥一定作用,进而有利于早日完成经济管理目标。国家为了规范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先后出台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使得企业的内部审计向法制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国有企业为了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加强了内部审计力度,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国有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过程中,能够有助于避免资产流失,国有企业在对内部进行控制时,通过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对企业内部予以严格监控。同时,由于国家作为出资人,为了对国有资本的经营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并防范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等,国有企业必须在内部审计的作用下,保证国有资产增值,而且资产具有安全性。此外,国有企业的规模比较庞大,人员结构相对复杂,经营环节多增加了各种风险,为了避免发生违法违纪的行为,减轻侵占资产等现象出现,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对经营的各个环节予以控制,提升国有企业全体成员的法律意识,从而对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审职能未能有效发挥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水平还有待提升,内部审计主要停留在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审计等方面,内部审计职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国有企业将履行评价职能作为主要目标,其他职能没有发挥一定的作用,因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没有在根本上满足经营管理的需求,从而加剧了风险的产生。

(二)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从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情况来看,审计方法比较落后,主要以静态审计和事后审计等方式为主,与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关,部分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未能胜任其工作,主要与其不专业相关,是从财务等部门抽调而来的,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的知识,所以导致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偏低。

(三)组织机构单一

国有企业在实施内部审计过程中,其独立性与报告的对象有直接联系,对于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而言,内部审计机构和相关人员缺少独立性,并且有些国有企业设置的内部审计比较简单,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确定内部审计增值目标

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应当确定内部审计的增值目标,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其中,图1是价值链的内部审计增值模型,需要在内部审计活动的前提下,对其他辅助活动和基本活动等的价值链加以协调,突显显性和隐性等价值,然后对后续审计加以改善。总之,通过对审计成本加以分析,从而促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突显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因此,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应当明确内部审计增值目标,对企业内部的各种组织活动进行审计,通过增值内部审计内容,将生产、决策、销售和企业的基本活动等都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增值的功用。同时,国有企业要将对内部审计的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加以调整和优化。国有企业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在进行内部审计控制活动期间,应当坚持遵循性审计和后续跟踪审计的原则,对于内部审计时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然后突显内部审计显性价值的功用,这样国有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在开展内部审计时可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具有自律性,不仅降低了审计成本,而且增强了审计效果。总之,国有企业通过确定内部审计增值目标,能够为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二)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国有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导致审计质量偏低的原因与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所以为了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并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必须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对国有企业内部的科学控制和监控。内部审计是项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程,因而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国有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对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目标,在专业化的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期间,需要充分引入具有高素质和审计认证资格的人员,然后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在丰富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国有企业在发展时,要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国外由专业的审计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所以我国国有企业必须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因此,国有企业为了保证内部审计活动具有独立性,需要健全内部审计机构,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具有威性和独立性,然后对审计工作加以规范,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四、结语

国有企业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经济形式,是由政府和国家有关组织投资而成立的经济组织形式,国家和政府参与对企业的管理和控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转变的环境下,国有企业在兼并和重组下规模更加庞大,所涉及的行业也逐步增多,国有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健全经济结构,需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加强开展审计工作,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篇6: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内部审计是我国社会主义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 经济越发展, 审计越重要, 内部审计在企业乃至经济发展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作用。分析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其成因, 探讨审计发展趋势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对审计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成因

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几乎形同虚设。二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较低。

审计科班出身的人少, 改行的人多, 这就势必会影响内部审计质量。三是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不高。造成上述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立法、执法不到位。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理论和实践历史不长, 加上改革开放和人世的成功, 企业环境、企业规模和形式等的空前发展变化,使得我国内部审计在相关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的同时, 政府有关部门的执法力度和企业知法守法方面都还很不到位, 难于真正实现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

2.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缺乏内在动力。

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是在政府干预下而不是出于企业的内在需要建立的。建立企业内部审计的企业负责人, 只是企业资产的经营者, 而不是企业资产的所有者, 对企业内部审计没有主观要求, 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性质、作用与职能认识不足, 根本未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看成是企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企业内部审计的角色定位矛盾。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明确规定, 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内设机构, 独立行使监督职能。《审计法》规定, 企业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 在国家审计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工作。这种双重身份, 使许多企业把企业内部审计视为国家审计机关的“内线” 和 “ 坐探’,o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得不到企业领导的信任, 不容易了解到企业重大经济活动的内幕。企业内部审计一方面受国家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 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监督检查, 维护国家利益; 另一方面又要受本单位行政领导, 工资福利由本单位解决。业务工作的“外向型” 与行政待遇的“ 内靠型” , 使内审人员进退维谷, 很难进人角色。

4 .国家审计机关对企业内部审计指导远远不够。

许多国家审计机关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态度是“ 理论上重要, 计划中次要, 实际上不要” , 导致企业内部审计机构“ 上够不着天, 下挨不着地” ,像个没娘的孩子, 只能自生自灭。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1 .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将从查错防弊转向为内部管理服务。长期以来,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投人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上, 审计的主要职能就是查错防弊, 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 其主要工作都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人到管理和经营领域。这种以查错防弊为主的传统审计, 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不再是审计的主旋律了, 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与有效性, 评价决策的科学性, 评价资源利用的效率与效果, 评价过去经济活动的效益优劣,评价项目和投资的可行性等, 都将成为内部审计重要内容和日常工作。

2 .内部审计的内容将从以财务审计为主转向以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效益审计等内容为主。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 内部管) 理水平的提高,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账务表面的错弊会越来越少, 内审的职能也必需从传统的“查错防弊” 转向为内部管理服务, 内部审计的重点也应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内部分析和评价方面转变。内部审计的内容也不可能只局限于财务领域, 它将扩展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领域。

3 .内部审计风险将逐渐加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 审计风险也已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如取证风险、判断风险、处理处罚风险等。

4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将进一步提高。随着企业制度的规范, 审计部的设置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 审计部及其审计人员应在业务上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 在行政上向总经理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对于规模较小、不设审计委员会的企业, 审计部及其审计人员应对董事会负责, 并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提高了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有利于内审作用的充分发挥。

5.内部审计的实施方式将从单一靠内审机构人员的力量向与外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内审工作可分为两部分, 一是对财务数据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 二是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分析和评价。对于第一部分, 可由内审人员根据不同类型项目的不同审计目的, 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每一项目的具体要求,委托事务所按照内审目的进行审计, 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和完整。内审人员由于对本公司的情况熟悉, 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公司业务过程的分析和评价上, 并对整个审计工作全过程进行参与和监督。内外审的有机结合, 既可解决内审机构人手少而任务重的矛盾, 又有助于提高内审的效率与质量。

6.内部审计的形式将从事后审计逐步转向事前及事中审计。目前我们的内部审计都是事后审计, 主要起监督作用。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 内审的作用将不仅限于事后监督, 更多的是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 它将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

7 .内部审计工作将由分散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目前, 各单位内审机构的设置, 内审人员的配备, 内审程序的建立, 内审标准的制定及内审质量的监督等均无统一的管理, 不利子内审作用的发挥和内审工作的开展。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内部审计要不断发展,必须设立内部审计师协会, 对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行业自律管理, 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8.内部审计理论将有较大发展。随着审计职能、审计内容和审计作用的变化与发展, 随着审计程序、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的不断完善, 企业内部审计理论无疑也会大大发展, 可以预见, 内部审计理论将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理论体系。虽然我国内部审计在近十几年来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目前内部审计自身的状况与形势发展的需要差距还很大, 展望未来审计发展的趋势, 我们应该在以下方面有新的发展: 不断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法律法规(这是内部审计理论和实践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 ; 努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从实际出发, 立足现有条件, 本着“ 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 的原则, 不断提高在职人员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水平,以便真正实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运用现代审计工具, 不断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树立审计风险意识, 提高审计质量; 开辟内审新领域, 积极探索内审新路子。

篇7: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摘要:事业单位具有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多项职能,它是我国各项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其运行状况不仅关系到单位自身的正常发展,也影响到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央加大了反腐力度,使很多事业单位逐步改善了内部控制效果。不少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也因而得以加强,但整体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主要问题,阐述加强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问题;解决方法

我国在颁布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对推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该项规范的实行时间比较短,事业单位又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因而内部控制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事业单位经济资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相互关系

首先,内部审计是推动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主要手段。通过内部审计,单位能发现内部控制上的缺陷,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准确地说,内部审计也属于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在内部审计的评价、监督下,内部控制质量会不断提高,单位的运营效果也会不断增强。其次,两者都是单位提升经营成果的内在要求。事业单位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涉及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员工权利与责任的合理匹配、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等。只有各部门员工尽职尽责地开展工作,才能保证单位的正常经营发展。而实行内部控制制度和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就是达到上述目标不可或缺的方法,因而也是单位增加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问题剖析

(一)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由于事业单位往往受到其他单位的管理监督,因而很多领导人员认为没必要加强内部控制。在这种思想认识的指导下,很多领导人员主观上对强化内部控制有抵触情绪。

(二)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我国推行内部控制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使行政事业单位逐步建立起内部控制体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但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现状来看,其内部控制体系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单位内部的职责分工还不是很明确,部分单位的职责分工不太合理。最严重的是,少数单位仍未建立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员工在开展工作时就没有标准的操作规范。在内部控制流程不统一的情况下,监督、审核工作也就很难顺利实施。

(三)预算和资产管理水平不高

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事业单位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这使得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在当前的预算管理中,由于事业单位经常出现追加项目的情况,因而预算管理人员需要经常调整预算。但部分事业单位图省事,不将单位的预算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之中。此外,很多预算管理人员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的观念,不能切实地落实监控、考核单位各项活动的计划。不仅如此,一些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也比较低下。

第一,部分单位缺少资产管理制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责任人专门负责这项事务,事业单位的.成本控制意识比较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第二,资金管理存在一人多岗的情况。这种不良现象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单位的票据管理水平很差,而且非常容易引发账实不符的问题。

(四)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

就目前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现实情况看来,其独立性较差。这是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是由过去的行政部门转换而来的,内部审计在开展工作时,往往会受到行政部门的干预,这就使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另外,这也与我国内部审计发展时间较短有关。由于缺乏内部审计的实践经验,内部审计人员不能高效地完成检查、评价活动,从而影响了其独立性的发挥。

(五)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事业单位带有很大的公益性质,其内部资金都来自财政部门的拨款。为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收益,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也就应运而生了。通过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使得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效果得以大大改善。但目前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还很不完善,造成单位不能有效了解不同时期的财务收支状况,也很难严格审查、监督各种经济活动。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是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增强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必须改善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领导人员应注重学习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材料,深化对该项制度的理解,转变思想观念。其次,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其宣传内容包括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实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内部控制的重大意义等。员工只有明白了内部控制的基本含义及其重要作用,才会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内部控制。

(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程序既承接着内部控制环境,又连接着会计系统。事业单位在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时,必须认真分析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应认真分析内部控制程序的实施效果。

(1)明确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这不仅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改善内部控制效果的主要方法。内部控制制度的良好落实,就是建立在各部门、人员明确的职责分工的基础之上的。单位可以分解既定目标,并合理分配给不同部门,从而初步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2)推进信息化建设。单位内部各种经济信息的汇总、归类,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了保证所得到的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内部控制强度,就必须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将单位内部各部门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各部门、各级员工既能有效配合又能相互制约。在此基础上,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就得到了较好的完善。

(三)提高预算和资产管理水平

针对预算管理水平较差的问题,单位可以考虑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该项制度不仅能监控考核各种财务资源的运行状况,还能对各种非财务资源进行监督考核。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辅助下,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能得到很好的加强。首先,单位应扩大预算范围。因为单位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追加项目的问题,由此而导致单位预算经常出现变动。针对这种情况,单位应将各种资金收支纳入预算管理之中。在预算管理的协调下,单位的资金收入与支出就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其次,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由于全面预算管理牵涉的范围较广,所以单位应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来编制预算。一般而言,领导人员对单位的发展目标、整体情况比较熟悉,而各级员工对单位的具体情况比较熟悉。采用上述的编制方法,一方面能吸收领导成员的优点,另一方面也能吸收各级员工的优势,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最后,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单位应将资产核算任务明确到具体员工,并实行岗位轮换制。对于在岗员工,单位应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员工能尽职尽责地开展工作,以保护单位的各项资产。

(四)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对于单位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内部审计部门设置在单位内部,但该部门是检查单位各项经济活动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从内部审计的主要特点来看,内部审计也应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确保所得到的结果客观、公正。为了使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能很好地体现,单位可以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不仅如此,单位还应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审计人员的工作程序,同时防止由于领导人员干预而削弱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问题。所以,从单位的长远利益出发,领导人员应积极推动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使内部审计充分发挥作用,以提高单位内部控制质量。

(五)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在单位设置了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之后,还应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为了较为顺利地实现该目标,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第一,确立内部审计专人负责制。内部审计部门的其他员工应定期的将审计工作进展情况如实的汇报给负责人,负责人再根据所得到的材料,分析单位内部控制状况,并撰写出一份较为翔实的报告,递交给单位领导参考。这不仅能提高内部审计监督的效率,还能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

第二,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良好的制度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面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依照制度做出相应处理,从而保证内部审计监督的实施效果。所以,单位应对内部审计监督的操作规范、操作流程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第三,抓住内部审计重点。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各种问题,会给单位造成大小不一的影响。在内部审计人员有限和提高内部审计效率的前提下,单位应将风险大、资产规模大及预算管理不完善的部门作为重点审查、监督对象。

四、结语

总之,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对于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两者之间关系紧密。因此,针对内部控制上的缺陷,单位不仅要从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着手解决,还必须加强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使单位内部审计功能得到完善的同时,又能促进单位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希望本文的分析及相关论述,可供参考与借鉴,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内部审计,,(1):63-65.

[2]张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审计监督探析[J].新会计,2015,(1):60-61.

[3]董雪琴.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思路[J].时代金融(下旬刊),,(7):198.

[4]李红霞.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相关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财会学习,2015,(16):148,150.

篇8: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一、什么是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内部审计有助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改善企业风险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目前,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的民营企业还比较少,即使建立的也因机构设置模式等问题未能形成内部审计氛围。主要原因有:对那些没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企业,主要是认识上有问题或自身管理上存在问题,一种是仍然认为内部审计可有可无,他们认为设置了财务管理、稽核制度等,都是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经营决策服务的,内部审计部门不是创造价值的部门,作用不明显,不用设置或可有可无;

另一种是认为有了社会审计组织,不用设置内部审计,他们认为已聘请了专业的社会审计组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及有关会计资料进行公允性的鉴证,而设置内部审计需要支付一笔机构和人员的费用,在经济效益上不划算;

再就是因为内部管理机构及制度不健全,仍未走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内部制衡靠的是血缘和亲情,没有科学的监督机制,甚至于没有充足的力量设立单独的内部审计机构。

三、民营企业建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了,有了相当积累和发展之后,开始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随之也出现了各种矛盾。一方面涌现出大量相当规模的子(孙)企业、分支机构,经营层次增多,地域不断扩大,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家族制被打破,职业经理人被引入,外部人才进入到企业的管理层,两权分离使产权所有者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企业内部随时可能引发信任危机。

另一方面家庭企业管理模式发生剧烈变化,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主已不可能事必躬亲地直接控制各生产经营环节及有关的经济活动,从而导致内部管理失控,导致漏洞增多,风险加大,效益下降。在企业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建立内部审计就很必要,因为内部审计可以在会计管理之后进行再监督、再控制;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使他们对企业的盈利水平、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或经营决策。

同时,企业制定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也应该有一个公正的评判部门,通过监督与检查促使这些内控制度得以顺利实施,这项工作由内部审计部门完成是最合适的。

内部审计作为民营企业内部一个具有超脱性、独立性特点的职能部门,为企业发展担当着“经济卫士”的独特职能,可以通过独立、公正地审查企业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会计资料,评价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建立在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基础上,保证民营企业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

再者,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也是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需要。

因此,在企业中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也就显得尤其重要。

四、如何建立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

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对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讲确实还是一个难题,我们认为在民营企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不外乎如下几个环节:

首先,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审计机构,设立内部审计机构要据企业的不同性质、不同规模而定,要明确审计机构独立于经营管理层,一般应直接受董事会等企业权力机构领导,直接向权力机构汇报审计结果。必要的情况下,一些超大型企业还可以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内部审计人员直接受审计委员会的领导,审计报告直接提交委员会。对下属企业以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来确定派出专职审计人员或设立审计派出机构,以便进行日常审计监督。当然,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也要考虑经济监督的必要性和企业内部机构的精简性。

其次,根据企业规模及生产特点来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既要通晓会计、审计、税务、统计、计算机信息系统等专门知识,同时又要具有更新(综合范文 本网网 )

知识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诚实的品德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审计机构负责人(审计委员会主任)选用应由股东大会(董事会)提名和任免,对一般审计人员选用应由审计机构(审计委员会)聘用或选用,对主要的内部审计人员还应该要求有一定的实践积累。另外,随着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财务资料的处理和存储方式,这就要求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还要配备具有一定计算机水平的审计人员。

再次,制定和颁布《企业内部审计条例》及《实施办法》等规章,以对内审工作制度、行为准则和报告制度,和对内审机构人员的职能、权限、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作出明确规定,使内部审计工作在制度上得以保障,以便有规可牛有规必拧9家的发展要靠法治,内部审计发展同样也要靠制度来管理,一个制度管理不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很难对下属部门、单位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尤其是制度建设较弱的民营企业。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内部审计制度,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后,还应结合民营企业各自的经营特点,根据《企业内部审计条例》等规章制定具体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程序应贯穿于审计立项、审计组织、审前准备、审计查账、审计报告、审计处理、执行反馈、档案管理以及后续审计等全过程,由于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审计目的不同,采用哪些审计程序和选用哪些审计方法才恰当并不容易确定。如果审计程序和方法选择不当,会造成审计时间延长,成本增加;也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审计内容,未能觉察重大的错弊行为,未能收集到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导致审计结论与实际不符,因此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制定要有可操作性。

五、如何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现在,部分民营企业出于维护自我产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已经开始自觉地建立起内部审计制度。但已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民营企业很多未能良好运行,主要原因有:内部审计机构模式不合理或是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的约束。这种民营企业要不是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置于总经理甚至财务部门的领导之下,结果造成了内部审计倒成了总经理的参谋和助手,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没有起到审计监督的作用,结果事与愿违;要不就是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限制,一方面工作能力不足,面对复杂多变的审计内容,束手无策,另一方面有的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观念,循私情或害怕担当责任,故意放弃对重大问题的追查和揭露,提供与事实不相符的审计结论。如浙江省有一家大型民营纺织企业,虽然年营业收入已达几十个亿,业务范围涉及纺织、房地产、物流、医疗等多个领域,但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还是家族内部成员,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更是家族骨干,这实际上就形同虚设,无实际审计监督权,使企业经营的透明度不高,生产、管理、财务等数据信息可靠性极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这类企业往往会不自觉中陷入困境,甚至走向衰败。针对当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已建立或正在建立的民营企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内部审计工作:

第一、从思想上提高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让他们真正看到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服务的作用。要他们明白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不仅仅指对国家政策、法规的遵循情况进行审计,还包括对本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的监督、检查等等。这种内部审计具有强大的服务功能:可以通过调查、了解、评价、分析、判断为决策层出谋划策,促进管理,提高效益,发挥参谋与助手的功能;可以通过参与某些项目的有关规章制度、计划方案的制订,发挥提供相关的审计建议的建设功能;可以通过查错纠弊,发挥为本企业的平稳发展保驾护航的保护功能;

此外,更重要的是,内部审计还具有企业内部制衡的功能,“信任不等于监督”,只有超脱、独立的内部审计才能实施有效制衡、监督。这些作用和功能不是其他管理部门可以代替的。而且内部审计还具有经常性、及时性和针对性的内向服务特点,内审人员对本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等情况都比较熟悉,可随时了解企业经济动态和信息,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出建议,督促纠正和改进。而这种随机的服务和监督,恰恰是社会审计组织所不能代替的。

第二、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内部审计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要不受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制约,独立客观地开展工作。具体的做法可以建立由股东会(或董事会)等企业权力机构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委员会)来全面负责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明确规定审计工作不得受其他机构(或人员)干预,同时还要保证在人员、工作和经费方面的独立性,从而改变内审部门地位低下的现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第三、将内部审计纳入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明确规定内部审计的职权、责任、工作范围、行为规范等,使审计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规范化和制度化以后,才能淡化人际关系,内部审计工作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建立内部审计处理处罚标准,建立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职责、内审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核激励制度等。

第四、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搞好内部审计工作要有一支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的内部审计队伍,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自身考核办法,接受上级领导和企业员工的监督。同时,一方面要搞好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搞好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包括网上培训及参加国家举办的资格考试等。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政策法规水平、专业知识技能、经验、计算机水平、审计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等综合素质。

第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当前民营企业要改造家族制的企业文化,建设现代企业文化,关键一点是要对财富进行重新认识,使人人树立社会责任感。民营企业财产尽管记在企业主名下,但它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为企业创造财富,也就是为社会创造财富。有了这样的认识,企业才有凝聚力,企业主与员工之间、“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才会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

第六、积极拓展内部审计业务领域。为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除继续搞好传统项目审计外,还要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要增加经济合同审计、内控制度审计、资产重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等。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要从财务收支审计向富有建设性的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转变,突出风险评估。

总之,民营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更新观念,自立自强,自我约束,自我完善,与时俱进,自觉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实现科学管理,只有这样,民营企业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篇9:企业内部审计职能论文

【摘要】

企业内部审计的本质和内涵决定了内部审计应具有的职能,内部审计的需求—— 现代 企业经营管理也对内部审计应提供的职能提出了要求,由两者的“交集”得出了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是检查、评价和咨询。三个职能共同构成一个辨证统一体,其中检查和评价职能是基础,咨询职能是升华,三者统一于增加企业价值,实现企业目标。

【关键词】

内部审计;职能;内因;外因

内部审计职能是连接内部审计 理论 与实务的桥梁,内部审计实务工作的开展实际上就是内部审计职能的实施过程。随着 经济 的 发展 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社会 对内部审计的需求,特别是内部审计职能——如何更有效实施的需求日益加强,在这种状况下, 研究 内部审计职能既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仅能丰富内部审计理论体系,也会促进内部审计实务的完善,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然而一直以来,理论界关于内部审计职能的研究并不多,且其观点主要集中于监督职能、鉴证职能、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但笔者认为上述职能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并不十分准确。

一、对于一些内部审计职能观点的思考

(一)监督职能

“监督”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监察和督促”。即监督有两层含义,不仅监察,而且具有督促能力。而由于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并不具有要求机构(或个人)执行某项活动的强制权利,因此无法担负起“督促”的职责。

(二)鉴证职能

这是独立审计的重要职能,以独立审计所具有的超然独立性为前提,而内部审计隶属于企业的管理当局,所具有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因此鉴证结果的公正性就要“大打折扣”,而且从企业内部审计的实际工作 内容 来看,几乎不涉及鉴证业务。基于这两点考虑,鉴证职能之于内部审计亦很牵强。

(三)管理职能

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但为管理服务不等于管理,正如为领导服务而不等于领导,检验为生产服务而不等于生产一样”。而且,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特殊的一部分,不同于一般的管理”,内审人员不能像一般的管理人员一样参与到直接的、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而只是通过检查、评价、咨询等 方法 ,从旁协助管理者解决 问题 ,提高管理效率。因此,管理职能不能是内部审计职能之一。

(四)服务职能

服务是一个宽泛、笼统的概念,广义的讲,企业内的各项活动都从不同角度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着服务。萧英达等也认为“服务是共性,不是内部审计的特性。” 因此,服务应是内部审计职能的延伸。

二、基于供给需求理论对内部审计职能的分析

迄今为止,内部审计诞生已有百余年 历史 ,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发展,不断的丰富。那么,发展到今天的企业内部审计应该具有哪些职能呢?本文认为,回答这个问题应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是企业内部审计的本质和内涵,;二是现代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前者是决定内部审计职能的内在因素——内因,解决了内部审计能提供哪些职能的供给问题;后者是决定内部审计职能的外在因素——外因,解决了现代企业需要内部审计提供哪些职能的需求问题。当两者有效对接时,即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时,两者的交叉部分(交集)就是企业内部审计应该具有的职能。

(一)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内在决定因素的分析

决定企业内部审计具有哪些职能的内在因素是内部审计的本质和内涵。企业内部审计的本质是一种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特殊的管理控制活动。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并不同于一般的管理行为,行使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管理活动,而是按照管理当局的职责分工,代替管理当局检查、评价相应的经营管理活动,并帮助管理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些经营管理活动。理论界对企业内部审计内涵的研究表明,企业内部审计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以独立、客观的态度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进行检查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以改进建议等方式提供咨询服务,目的是为发现并预防错误和舞弊、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增加企业的价值,以帮助企业实现既定的目标。

由此可见,企业内部审计执行的是管理活动中的检查活动、评价活动和咨询活动,所具有的职能应为检查职能、评价职能和咨询职能。这三种职能也与内部审计的目的相对应,查错防弊要依靠检查职能的有效实施来完成,提高效率和增加价值要依靠对相关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评价寻找其中的缺陷,提供建议等咨询服务——即评价职能和咨询职能来完成。

(二)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外在决定因素的分析

企业经营管理对内部审计的客观需求是内部审计职能的外在决定因素。这种客观需求因需求者的身份不同可分为二类:第一类是董事会和监事会对内部审计的需求;第二类是高级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需求。

1. 董事会和监事会对内部审计职能的需求

这种需求主要是董事会和监事会领导内部审计开展有关工作,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结果来履行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责。这主要是因为董事会和监事会由于人员数量、工作时间、信息获取等限制,难以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完成各项具体工作。而内部审计凭借其相对独立的地位,丰富的审计经验和专业的人力资源,就 自然 而然的充当了董事会和监事会大部分工作的实际执行者。但仍需强调的是,内部审计仅仅是董事会和监事会领导下的具体工作者,它所执行的是为董事会进行决策和监事会进行监督提供相关信息的基础工作,并不能“替代”董事会作出任何决策或者监事会作出监督行为。按照我国《公司法》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有关规定,董事会和监事会将利用内部审计完成以下工作:

(1)检查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各项目标的贯彻、执行情况,包括战略类型的选择,战略的具体实施,战略目标的实施结果,以及评价管理者的战略管理能力;

(2)检查和评价管理者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包括对国家和行业的各项 法律 、法规、规章和行业标准规范的遵循情况,以及对企业制定的各项政策、制度、程序的遵循情况;

(3)检查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审核企业编制的对内、对外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以及财务信息对外披露形式的恰当性;

(4)检查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有效性,风险管理过程的'客观性、合理性,发现并预防各种形式的错误和舞弊,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咨询建议;

(5)评价企业董事会制定的经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标准,提供反映经理人员业绩的相关信息,以供董事会对其作出业绩考核;

(6)根据需要提供专项的咨询服务。

从上述各项工作内容可以看到,检查、评价和提供咨询的活动一直贯穿始终,正是这些职能的实施,使董事会和监事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2. 高级管理层对内部审计职能的需求

这种需求是企业高级管理层为了有效实施管理控制,而通过内部审计来监督较低层次的管理者和员工的职责履行情况,并借助内部审计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就是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管理过程的合理设计、有效实施、客观评价和不断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将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管理过程,并将提供改进咨询的任务分配给了内部审计,这就是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需求。具体而言:

(1)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管理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健全,运行是否正常、有效,特别关注无故超越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事项,对存在的缺陷,提供完善和改进的咨询服务;

(2)检查和评价各经营单位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管理过程的遵循情况,并注重查错防弊;

(3)关注各项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为提高各部门和 企业 整体经营活动的效果性和效率性“出谋划策”;

(4)按管理者的要求,提供一些临时的、专项的咨询服务,如为企业ERP系统的研发和构建提供咨询。

从这些具体活动可以发现,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需求也主要集中于检查、评价和咨询职能,而且更为重视咨询职能的发挥。

综合上述两类需求可以得到结论: 现代 企业管理对内部审计的需求表现在内部审计的职能上就是企业内部审计应该提供检查职能、评价职能和咨询职能。

(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界定:检查、评价和咨询

企业内部审计的本质和内涵的 分析 表明,内部审计是一种检查、评价和咨询活动,具有检查、评价和咨询职能;同时,企业管理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分析揭示,内部审计应该提供检查、评价和咨询职能,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期望。二者所表现出来的职能“不谋而合”。企业内部审计的三个职能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检查职能和评价职能是基础,是咨询职能的前提;咨询职能是升华,是对检查职能和评价职能的利用和 发展 。内部审计通过检查和评价职能的实施,获得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的相关信息,在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处理的基础上为管理当局提供咨询服务,从而实现服务于企业的目标。可见,为企业增加价值的咨询职能是建立在检查和评价职能基础之上的,而检查和评价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咨询服务,即检查、评价、咨询职能辨证统一于增加企业价值、实现企业目标。

需说明的是,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内部审计的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边界的。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是一个独立于具体经营活动的机构,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也不对这些经营活动具有决策权,亦不能强令机构(人员)执行某项活动。内部审计只是以“参谋”的身份向管理者传递信息,提供咨询,由管理者自己决定具体的决策,这一点对于界定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至关重要。

篇10:企业内部审计职能论文

摘要:

在国企改革视角下,审计工作成为了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改革发展,企业要不断创新审计理念,将集体审计和内部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挥它们的作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帮助。本文对国企改革中集团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如何有机结团审计和内部审计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集团审计;内部审计

一、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无法公正、客观的进行

目前,大部分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受权力的影响很大,集团内部审计不仅要依照企业集团的安排做事,受企业集团的严格监督和管理,而且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由于很多企业内部职能划分不明确,再加上领导层和管理层的一些错误观念的引导,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只起到对企业经营和财务活动的监督作用,所以内部审计部门并不具备独立性,无法独立的开展审计工作,从而无法保证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客观、公正。

2.缺乏专业的审计人才,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较低

由于国内市场审计人才的缺乏,大部分企业的审计人员都是由财务人员来担任的,这样一来,由于财务人员在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极度缺乏,从而使得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无法有效的展开,没有使用专业的审计方法统计抽样法来进行审计,再加上目前大部分企业任然以人工查账的方式来进行审计,没有建立起信息化的审计模式,导致企业的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较低,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3.错误定位内部审计职能,无法充分发挥其效用

很多企业由于领导层和管理层缺乏专业的审计知识和科学的理念,在审计的职能划分上出现偏差,将内部审计视作优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监督的工具。而事实上,内部审计是对企业所有活动的进行检查、审核的工具,从而防止各项活动的各个环节出现错误,有效的防范风险,减少企业不必要的财务损失,而企业对内部审计认识的偏差使得内部审计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

4.内部审计相关理论较落后,无法支撑企业的内部审计发展

虽然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在内部审计的理论方面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例如内部审计实务理论和内部审计基本理论所涉及的范围较窄,理论的深度也不够,对于审计还没有明确作出系统化理论,而在理论落后于实践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审计很难取得更好的发展。

二、国企改革视角下集团内部审计对策

1.构建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对于集团来说,需要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委员会,而且该内部审计委员会位于董事会之下,保障内部审计委员会能够客观、公正的对你也集团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审计,从而保证各项活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使其能够真正的发挥其监督作用。对于企业来说,企业集团需要将内部审计机构直接交于总经理领导,使其能够在不受其他权力的干扰下有效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各项活动的进行,有效规避风险。

2.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养,提高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水平

企业必须聘用专业的审计人才来开展内部审计相关工作,审计人员不仅要充分掌握审计方面的知识,还要对计算机、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同时企业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通过组织参观内部审计水平高的企业和邀请审计方面专家进行审计知识的讲座不断通过企业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除此之外,企业需要合理的运用审计人才,充分发挥各个人才的作用,帮助员工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使其能够将更多的心思花在工作上,并对工作做得好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质量和水平。

3.构建内部审计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内部审计信息质量

在改革视角下,国有企业需要建立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和结果共享的平台,并编制完善的平台管理制度和分级管理制度,同时不断更新审计技术和通信方法,并不断的提出建议来加强对信息共享平台的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最终发展目标。企业还需建立完善的审计质量评价体系,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使其具备深刻的服务意识,推动其与各部门的合作之间对内部审计中问题的成因和潜在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编制完善的解决方法,进行一定的风险防范,不断优化内部审计,同时推动审计人员其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审计水平,保障内部审计的公正、独立,提供内部审计水平和质量。

4.强调事前审计、监督、开展和管理,有效防范风险

目前,大多数国企所施行的审计方式是事后审计,这样的方式使得审计缺乏时效性,还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所以企业应将审计的重心由事后审计放到事前审计,通过强调事前的风险防范来加强内部审计,企业可以通过在业务活动之前进行内部审计,预测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的风险点,编制出完善的处理方案,从而形成事前防控的内部审计,有效降低运营风险。对于企业监督部门来说,其应从风险管理入手,在业务开展之前就进行全面的调查,从而在事前加强对内部审计防范风险监督、控制和管理,并对风险防范能力进行评价,建立起完善的绩效审计体系,从而不断优化内部审计风险防范体系,保障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5.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优化内部审计流程,有效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对于集体审计来说,其需要建立起“大审计”模式,通过编制完善的内部审计章程并明确规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权责、各审计小组的权限以及工作范围和相应的内部审计制度来约束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行为,从而不断优化审计工作流程,最大限度的发挥审计发现问题、防范风险的作用,同时,集团审计需要明确内部审计经济责任,并对审计流程编制相应的审计手册,从而不断加强对建设项目投资的审核管理,不断提高各利益方和国有资本对内部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和资本的价值,不断提升项目内部审计的质量,有效发挥集团审计和内部审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倩倩.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转型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王巧妮.国企改革后的内部审计[J].经济研究导刊,,(7):105-106.

[3]马永珍.浅谈国企改革背景下集团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机结合[J].广西电业,2015,(5):55-57.

篇11: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论文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论文

企业是一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经济组织,它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围绕着“盈利”二字而展开的。而企业若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要做好内部财务管理审计工作。可以说,企业进行内部财务管理审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价值最大化以及股东财富的最大化。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各行企业在迎来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此,如何才能做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工作就变成了企业内每个财务人员都必须要深思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的作用

(一)确保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安全与准确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确保企业内财务信息的安全与准确。财务信息的安全与准确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之一。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审计工作可以有效控制与规范企业内相关人员的财务行为,从而保证企业内各项财务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避免因为财务信息的纰漏而给企业带来的经济风险。另外,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审计工作不仅仅是对企业内各项财务信息进行核对与审阅,它还能够负责对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与控制,从而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避免舞弊事件的发生。

(二)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和有序

确保企业内各项工作的正常和有序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的另一大重要作用。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审计工作是通过建立一个功能完善与协调有效的内部财务监督控制机制,来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统筹控制,尤其是对其中的某些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控制,从而有效规避企业的经济风险,使企业内各项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审计工作还能够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的有效性,使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开展各项工作活动,并结合相应的奖惩制度来激发出员工的最大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的地位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大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正因此。我国各行企业的经营情况也随之变得非常复杂。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之下,在企业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基础上,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审计工作所占有的地位正越来越重要。总体来说,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审计工作主要包括有资金的筹备、活动的组织以及企业财务的处理等几大步骤,而这些步骤几乎涉及到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对企业的整体运转流程来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再者,因为企业内部进行财务管理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员工能够更加有效地对企业内各项事务进行决策。从而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这正符合企业发展的根本利益目标,因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的地位也就随之提升,并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青睐与重视。

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的现状

(一)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工作的主要现状问题之一。虽然现阶段我国众多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正逐渐顺应着时代的发展形势而开始发生变革。但仍有部分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较为落后,其表现之一就是部分企业尚未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有的虽然设立了独立的审计部门但职能薄弱、作用不大,因此也就导致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低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低下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工作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它会严重阻碍企业内相关财务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并且也不能够使财务人员正确衡量与评价企业内各部门的'经营绩效。

(二)对财务信息的管理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工作的又一大主要现状问题是对财务信息的管理不够完善。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企业除了要拥有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以外还要拥有完善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系统同样都是企业内部开展财务管理审计工作的必要前提。可以说,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能够有效促进内部控制系统的高效运行。然而目前在我国很多企业当中。其信息系统的建立却并不完善,因此使得企业在内部财务管理审计工作中对财务信息的管理也不够完善,企业内相关财务人员不能够较高效率地获得其在财务管理审计工作中所需要的各项信息,从而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影响了其控制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三)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力度不够

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力度不够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工作的主要现状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企业内相关财务人员对企业资金的管理力度不够或者管理方式不当。因而造成了企业资金的闲置或者不足等现象,即企业对资金的使用缺少了一些必要的合理计划与安排,从而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资购入这一环节进行得过于盲目,不是物资购入得过盛就是物资购入得不足,导致企业在亟需某项物资或者亟需资金周转时面临极大困境。二是部分企业内相关财务人员对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力度不够,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内的赊销政策不够严格以及缺少回收账款的有力措施所导致的,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好转,便会使得企业的资金链出现断节,严重阻碍企业的资金运转。

四、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的措施

(一)加强对现金的控制 加强对现金的控制是企业内部开展财务管理审计工作的主要措施之一。就目前来说,企业若想加强对现金的控制主要应当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尽量使企业内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趋于同步,即尽量使其两者的发生时间趋于一致,从而令企业所持有的交易性现金余额降到最低:二是尽量加强对现金浮游量的使用,从而使企业资金的流转更加灵活,减少企业的额外资产投入,促进企业利润的快速产生。

(二)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也是企业内部开展财务管理审计工作的主要措施之一。企业若想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主要应当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尽量将企业的财务数据核算准确,以及将债权与债务的关系明确。企业最好要建立起一个完整完善的应收账款核算体系,并且必须要保证原始单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二是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有效评价。企业最好制定相应的信用标准,而后企业内相关财务人员则可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来控制其应收账款。三是企业应当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并结合销售

合同来明确收款率以及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等,从而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性。

(三)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控制

企业若想有效开展内部财务管理审计工作,还需要做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控制。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既是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监督企业内部其他财务控制环节的有力工具,因此企业内相关财务人员必须要定期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工作进行一定的检查与考核。并设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从而做好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企业只有加强了对内部审计的控制,才能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做好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审计工作是促使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企业内相关财务人员必须要学会利用最科学与最合理的方法进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篇12: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一、中小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管理层素质参差不齐,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中,大部分是实行家族式管理的家族企业,一方面由于中小民营企业受家族文化的影响深远,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中小民营企业领导人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决策管理习惯凭经验办事。虽然有些企业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实行了总经理负责制,但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制约机制,由于管理层素质参差不齐,对于内部审计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却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受家族制管理模式的影响,往往依靠“人治”而非“法治”来管理企业,再加上国家对于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没有相关的规定,从而导致其管理制度往往会屈从于人情法则,所以中小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往往会呈现出“人治”的特点,而忽视了制度的建立,从而导致内部审计工作随意性较强,造成审计工作没有计划性、没有一个系统的审计流程和规范引导工作,在处理审计事项时也难以把握,导致内部审计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并发挥其监督效能。

3、内部审计手段落后。在我国,虽然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速度惊人,但中小民营企业审计工作大多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基础上,通过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审核,核实货币资金、财产物资、审查各项财务收支及债权债务,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判断,其工作仅仅停留在查错、防弊上,不能利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针对企业管理现状做出分析、评价,给管理者提出合理化建议。

4、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由于社会上对中小民营企业尚存在种种误解和偏见,一些优秀人才不愿意到中小民营企业就业,从而导致中小民营企业人才匮乏,相当一部分中小民营企业没有专职的审计人员,大多由会计部门人员兼职。这些人员大都没有通过系统化的审计知识培训,对内部审计工作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深刻的认知。再者高层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缺乏重视,致使内部审计人员岗位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因而造成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相对较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二、加强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

1、提高企业高层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中小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切实做到内部审计机构由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并赋予内部审计机构一定的地位和广泛的权利,使企业的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大力推广“审计无禁区”的思想,保障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在企业营造“尊重审计、支持审计、自觉接受审计”的工作环境。

2、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一要科学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明确内部审计机构与各职能机构分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开展。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明确审计内容和工作流程,规范操作程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三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一步探索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和评价的工作方法,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创建内部审计的最佳运行模式,促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随着中小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管理要求日趋现代化,内部审计也面临着转型,其根本目标是要实现六个方面的转变,即在审计理念上,对内部审计本质的认识由检查系统向控制机制的认识转变,由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在审计的职能上,由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在审计的目标上,从查错纠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转变;在审计内容上,由财务控制向业务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转变;在审计的方式上,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转变;在审计的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转变。

篇13: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摘 要]

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民营企业设立内部审计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然,也是民营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试图对某一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出发点,以历史背景—企业现状—未来发展为研究思路,以××集团总公司为例研究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等内容。

[关键词]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内部审计日益成为民营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也在逐步扩大,成为集团内部有效控制和监督的重要方式。但内部审计在机构设置、工作方法、审计内容和职能的深度与广度等方面,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更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控制和监督效果。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是当前民营企业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民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一)民营企业的界定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的界定,从广义上看,民营企业只是与国有独资企业相对,而与任何非国有独资企业是相容的,包括国有持股和控股企业。民营经济是指由民间人士、民间机构、民间力量经营的经济。民营企业是一个与国有企业相对应的概念,是一种非国营、非官方的方式和组织形式。本文认为民营企业可以细分为7种类型:一是个体、私营企业;二是乡镇企业;三是民营科技企业;四是股份合作企业;五是“三资企业”中国家不控股的外资企业;六是股份制企业中国家不控股的企业;七是国有民营企业,如实行承包和租赁等方式进行国有资产经营的企业。本文论及的民营企业,主要指除第五、第七种以外的民营企业。可以归纳总结民营企业的概念是:非国有独资企业均为民营企业。

(二)内部审计的定义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为企业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它运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改善和评价组织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中的效果,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

我国现行的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内部审计原定义的表述为:“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的直接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人负责并报告工作”。新旧定义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①增加了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与监督职能同等重要;②增加了内部审计的目的,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三)民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内部审计职能是连接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桥梁,内部审计实务工作的开展实际上就是内部审计职能的实施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社会对内部审计的需求,特别是内部审计职能——如何更有效实施的需求日益加强,在这种状况下,研究内部审计职能既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又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丰富内部审计理论体系,也会促进内部审计实务的完善以及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1)加强内部审计可以确定财务和运营信息是否准确和可靠,财务和运营信息是管理层做出筹资、投资、分配等财务决策的基本分析依据,相关信息是否准确和可靠关系着企业的成败。加强内部审计可防止集团内部各部门为渲染本部门业绩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而背离集团总目标。

(2)加强内部审计可以确定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是否已经被识别和最小化。企业走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在经营运作和管理方面,都会使企业监督、控制日益艰难,所面临的风险也会逐渐增多,内部审计使得一些高风险业务可能产生的巨额亏损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制止。

(3)加强内部审计可以确定外部规章制度和可被接受的内部政策与程序是否已经被遵循。仅有一个好的自我约束机制,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监控队伍,企业就会很容易在市场竞争的风浪中被冲垮击败,内部审计可以减少和杜绝不合规行为的发生。

(4)加强内部审计可以确定是否达到了令人满意的运营标准。运营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测试缺乏客观性与公正性,内部审计部门作为独立性较强的部门可以对组织内不同的运营和控制实施系统、客观的评价。

(5)加强内部审计可以确定资源是否被有效地、经济地加以利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的一个基本特点,产权所有人将财产托付给企业经营者,企业经营者就应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内部审计是加强管理和监督的必要手段。

二、××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 ××集团公司简介

××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集团)设立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该集团公司具有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土石方工程总承包二级资质;煤炭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质测量、煤田灭火、岩矿分析等甲级资质。总公司有12家分公司和2家检测中心。现有员工2 906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1人,其中有高中级职称的285人。拥有大型的专业设备425台(套)。具有承揽大型勘探工程项目和建设工程项目能力。2001年公司通过ISO 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重合同、守信誉”单位。

(二)××集团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集团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995-l996年)。这一时期因为公司规模相对较小,没有或有较少子公司或分公司,公司内部管理信息通畅,公司没有正式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但是在后期出现分公司以后,分管分公司的财务人员在监管分公司财务过程中,实质上具有了类似内部审计的部分性质,可以说是内部审计工作的萌芽。

第二阶段:财务部门代行内部审计职能阶段(1997-l999年)。随着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公司已从单一的公司成为了企业集团。无论是人员规模、经营规模,还是管理结构,都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跨地区分(子)公司的出现和增加,更使得企业内部迫切需要加强管理。为了进行内部监督,当时由财务部门代行内部审计的职能。财务部门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对各地分(子)公司进行财务检查,主要工作是审核财务收支、检查财务规章的执行情况,审计的范围和作用非常有限。

第三阶段:独立审计起步和发展阶段(2000-2003年)。由财务部门行使内部审计职能,使审计工作的范围和作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随着集团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管理跨度的加大,2000年集团董事会要求成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内部审计职能也正式从财务部门中分离出来。当时虽然审计人员都是从财务部门出来的,但因独立性有了提高,因此审计的效果和效率很快有了提高。

第四阶段:向管理审计的探索阶段(2003年至今)。2003年,集团审计部对外招聘了具有内部审计经验的专业人才。并借鉴国外公司的经验,建立内审工作制度,完善审计工作流程,使整个审计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审计作用在集团内部逐步显现出来。

××集团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也基本上代表了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从单一的财务审计到经营管理审计,可以说是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一个缩影。

(三) ××集团内部审计的运作模式

1、内部审计部门的机构设置

××集团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主要特点是:内部审计工作上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但行政上归属集团财务总部管辖,在公司的架构体系上表现为双重管理模式。这种设置模式有利的地方表现在能配团财务总部进行监督和管理,审计意见和建议能通过集团财务总部的力量快速推行下去,而且通过财务总部的影响力有助于推动审计工作的展开;不利的地方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影响,因为行政上受财务总部的管理,很多涉及财务总部高层的审计项目开展时审计结论会受到影响。

2、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

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就是内部审计工作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开展内部审计活动,一方面在于可以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善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评价,确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而后提出改善意见,最终促成系统的改善。整体而言,本文将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分为3个层次(见表1)。

目前,××集团内部审计活动还主要侧重于对现有流程中各运作环节的监控,通过对各个环节进行大量的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找出已发生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改善意见。

3、内部审计的工作方法

××集团旗下有众多分(子)公司,内部审计需要在一定期间对这些公司的经营业绩情况、内部控制运作情况、财务收支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和鉴证;需要对管理层的一些重大决策进行审计和监督。另外,还需要对一定级别以上的员工离任进行离任审计。

(四) 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中已逐步得到了认识和推行,内部审计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局限以及所面临的制度、政策和法律环境等问题,内部审计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与大多数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样,××集团内部审计主要有以下问题:

1、对内部审计存在认识上的差异

××集团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只是处在初级阶段。与很多成熟的民营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区之间的差异。因为民营企业发展水平在我国地区之间差异相当巨大,如在沿海城市,民营经济相当发达,民营企业的规模较大,管理水平也很高,很多企业早已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常规性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但在欠发达的中西部省份,很多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还处于萌芽阶段。二是企业之间的差异。同地区相同条件的民营企业,有的很重视内部审计,将内部审计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而有的却忽视内部审计,把内部审计看成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内部摆设,没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在管理中的作用。

2、内部审计定位不明确,独立性差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特征,独立的程度决定了审计职能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效果。民营企业的特殊性质和经营环境决定了其内部审计,无论其机构设置还是人员安排都受制于企业主。和我国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一样,××集团的产权特征也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和封闭,这样企业的决策通常都是企业主自己说了算,企业主的经营理念、经营作风、文化水平的不同,就会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的方向和重点,影响到审计结论的表达。而且由于产权高度集中在家族成员手中,“内部人说了算”,缺乏专业背景和技能的家族成员成为特殊阶层,他们很多被委任于重要岗位,其中包括内部审计部门。这种内部人相互审计的做法,严重违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使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

3、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规范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需求普遍处于初级阶段,国家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引导,设立内部审计是民营企业的一种自主行为,这样在民营企业在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时,××集团选择了照搬国有企业模式,在此过程中未考虑民营企业本身的特点,只是机械地照搬套用,造成了目前机构设置上的混乱。

4、内部审计内容不全面

内部审计的内容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范畴。现代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以财务活动为对象的内部财务审计和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的经济效益审计两大类。但在具体实施审计时,大多数民营企业仅仅局限于内部财务审计,即监督公司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审查公司的财务会计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合同、文件、财务报销、审批是否符合公司的规定以及专项审计等。忽略了经济效益审计,不能通过内部审计找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5、内部审计职能单一

××集团内部审计除了审查组织的财务资料是否合法、公允,经营活动的目标是否恰当外,很少对管理组织合理性、管理功能健全与否、管理工作是否有效等进行确认和评价,缺少主动提供咨询服务,在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经营目标的确立,经营方式的选择,管理理念的确定,管理措施的实行等方面不能及时有效地为管理层提供有益的建设性意见。内部审计工作长期局限在对财务会计信息的查错防弊、查漏补缺上,在组织的经营管理、经济评价方面贡献微乎其微,不能及时有效地为管理者提供积极的建议,内部审计的职能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6、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集团审计部门内审人员配备不足、人员素质不高。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化竞争日益加剧,民营企业面临更多的新问题、新困难和新风险。只有那些精通企业业务、具有经济、法律、会计、审计等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员才能满足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多方面服务的需要。集团内部审计队伍中虽然不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整体而言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还很难胜任当前和未来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而且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做得不够,大多数内审人员仅具有财务领域的知识,还停留在以财务审计为主的审计初级阶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三、原因分析及解决的对策探讨

(一)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本文认为类似××集团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民营企业本身的特性,包括产权特征、资本结构、管理层观念等诸多方面;二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经营环境、法律环境和内部审计行业发展水平等。笔者对这些方面进行必要的分析。

1、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产权特征

资本结构影响着企业治理结构即所有权的安排,而治理结构与内部审计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资本结构的特点是:资产负债率严重偏低。在这种资本结构的作用下,民营企业的决策权与经营权、主要投资者与主要管理者的身份呈高度合一的状态,缺乏债务治理机制。在这种单一的产权结构下,所有权和经营权都集中在内部人手中,企业缺乏社会化的监督机制,企业处于一种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合一的状态,致使内部审计的发展受阻。

2、经营者的理念

在当今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的领导人素质更是参差不齐。他们在创业之初靠胆识和经验创立了企业的根基,但在管理水平、文化水平、道德水平和守法诚信等方面素质还普遍有待提高,科学和规范经营始终是很多民营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受经营者素质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之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发展水平不高,致使很多民营企业主尚未了解和意识到内部审计能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或者只是认识到内部审计很肤浅的一面,这样使内部审计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相当低,缺乏必要的重视,因此成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一大障碍。

3、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理论研究滞后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实践发展很快,机构和人员数量都迅速增加,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我国现有的有关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理论十分匮乏,仍停留在以监督检查为主要手段的层面,过分依赖其监督的职能,忽略了其他职能。现在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很大程度是借鉴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模式,即以传统审计概念中的行政色彩和手段,以监督检查和查错纠弊为主。显然,这种侧重事后监督,而不会解决问题的内部审计模式无法满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不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虽然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有相同之处,但由于其产权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同,必然还存在很多特殊之处,而整个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领域,无论是大的理论框架,还是小的实务理论,都还没有深入的研究成果,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4、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法规不健全

法律法规不健全是导致我国内部审计制度不尽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内部审计作为经济社会中一种行为还需要职业道德来规范和制约。从我国已颁布的审计法律来看,有关内部审计的法律依据主要是1994年颁布的《审计法》和1995年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但它们只是为搞好国家审计监督服务的,范围也仅限于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纳入其中。显然这些立法远远不能满足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无论在数量、规模和竞争力等方面都能与国有企业相提并论,也同样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和规范性运作机制。内部审计领域没有统一的执业标准,从而使审计工作凭经验、按习惯行事,严重削弱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而市场发达国家对内部审计的资格和执业标准都用法律的形式规范下来。这些规定为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和权威性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探讨

鉴于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其定性定位、体制机制或方法方式等,都无法进一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完善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又是一个长期的、全方位的提高和改善的过程,笔者认为应该根据企业的特点,从其自身特征、内部审计行业组织和政府政策法律等多方面着手,有计划有目的地逐步改善和提高。针对××集团的情况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明确内部审计的性质与定位

民营企业必须首先认识到,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其各组成部门工作的导向,而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和顺利进行是实现企业目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并能够随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与客观评价。内部审计在强化内部控制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的作用:它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其他部分的主要力量。不仅如此,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各种风险增多、公司治理加强及内部组织重整,内部审计工作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审查、评价及促进作用,由此也赋予了内部审计人员更多的职责和使命。

2、合理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

调整理顺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合理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完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体制,确保内部审计机制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对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隶属关系提出了下列要点:①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对组织中一个具有足够权力的负责人负责;②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之间应能直接交流信息;③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应由董事会一致同意确定;④内部审计机构的年度审计工作项目计划、人员计划及财务预算,应提交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备案;⑤内部审计机构应每年一次或在必要时多次,向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交工作报告;⑥内部审计机构应定期评价其《章程》中规定的宗旨、权力和职责是否继续适用和有助于完成任务,并通报给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

随着企业制度的不断创新和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集团也应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合理设置其包括审计部门在内的内部组织机构。就内部审计机构及其设置而言,我们主张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经理层之下分别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三者之间由上而下宜存在业务指导关系,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其在业务上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业绩,在行政上向经理层负责并报告工作。

3、改进内部审计的方式和方法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集团内部审计应该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中心,监督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利用内部审计独有的优势来完善经营管理的预先控制工作,合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标准,打破传统的、单一的、事后审计方式,逐步把注意力集中在事中审计和事前审计上。内部审计工作不再局限于事后监督, 不仅要监督和评价经济项目、预算及合同的真实、合理、合法、有效,及时反馈信息和意见,又要对集团内部的重大经营决策、重点投资项目及占用资金数额较大的主营业务实施事前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面、及时的监督和评价。

在信息化技术普及和应用水平提高的大环境下,集团内部审计人员还应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和审计操作平台,对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及会计工作进行高效的监控与评价,对集团资产流向情况密切跟踪;改变传统的以手工作业为主、以计算机操作为辅的审计模式,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在信息化条件下实施审计监督与评价的能力,通过全过程的审查、监督与评价,逐步实现审计过程的转变。

此外,改变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单纯依靠内审人员的现状,可以适当借助外部审计的力量,实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优势互补。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有机地结合一起,既有利于缓解内部审计人员的压力,又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拓宽审计内容的领域

企业要从以检查、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控制审计向以改善机构运行状况和推动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审计转变。审计部门不仅要发现问题,而且还要参与解决问题,要站在管理控制的角度不断完善制度,积极促进和推动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构改革、业务创新等活动 。

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重点围绕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一些规模相对较小、涉及面相对较窄、容易操作的项目开展管理审计试点,逐步摸索方法、积累经验,应该以敢于实践创新的审计理念,逐步拓展审计评价的内容和范围,尝试开展比较全面的任期管理责任审计评价等。

5、加强内部审计职能的扩展及创新

审计职能的注重内部审计职能由单一的经济监督职能向以经济监督和经济评价为基本职能的多职能转变、内部审计的本质已不再定位于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而是以服务为导向的经济控制机制。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为集团内部的管理控制服务,从而达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标,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然由传统的财务审计过渡到经济效益审计,即由传统的“检查系统”向“控制系统”转变,从查错防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转变。

在内部审计传统定义中“确认”职能已不能适应集团在当今市场日益注重未来导向的情形下,对内部审计职能做出的更广泛探索,比如尝试利用“咨询”职能,在内部审计经济评价的同时,从事咨询活动,主动积极地向管理者提供咨询服务,进而达到对组织经营与控制直接改善的目的。

6、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和竞争的更加激烈,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在熟悉财务会计审计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了解其他业务领域,掌握其他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拓宽知识结构,才能更得心应手地开展审计工作,为企业创造财富。现代内部审计工作逐渐由财务管理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渗透和扩展,内部审计人员的组织结构也应该趋向多元化,不仅要有懂财务及审计的专业人才,还应配备精通各项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聘请有丰富经验和较高业务水平的人员充实内部审计部门,还应适应审计领域日益拓展的需要,使内部审计机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 结论与展望

展望未来,××集团内部审计充满了希望和挑战。随着集团业务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审计部门在集团内部的地位和重要程度也不断提升,内部审计部门前瞻性地制定了部门未来的发展战略,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部门远景。成为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中心和咨询中心。②人员规划。企业内审部门领导意识到人才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决定因素。为此,制定了根据企业规模增长比例来确定内部审计人员增加的规定;确定了每年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计划等,试图建立一个集多种管理型人才的学习型组织。③审计实务。企业内审人员试图通过不断健全审计的流程和制度,使内部审计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和流程化。④创新要求。企业内审人员意识到停留在财务和低层次的经营性审计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无法体现内部审计更大的价值。为此,部门内部应大力提倡审计创新意识,包括使用新的审计方式方法、拓展新的审计领域、使用新的审计工具等,希望能紧随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步伐,结合集团实际,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进来,消化后及时在实务中推广运用,使内部审计发挥更大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艳利,刘英明.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4(5).

[2]张宇.谈推进我国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J]、财会月刊,2008(9)、

[3]李亚、民营企业公司治理[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4]林钟高,龚明晓、离任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张庆龙、企业内部审计指南[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6]赵欣、内部审计原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7]汪景福、从内部审计的职能辨析内部审计外部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z2)、

[8]邱胜利.内部审计控制与操作风险管理——操作实务指南[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篇14: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摘要: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民营企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市场繁荣,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民营企业的特殊性,使得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下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难以满足时代的要求,为民营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障碍。本文将简述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意义,分析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和发展会计信息化环境下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民营企业;内部审计

一、信息化环境下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意义

1.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环境的不断完善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其涉及到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包括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等等,内部审计工作的复杂性与技术性越来越高。因此,在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就必然促进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特别是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要求管理人员从多个方面考虑,进而提高了其综合素质与治理水平,能从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为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建设性意见。

2.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而言,其最基本的职能就是查错防弊以及监督评价。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开展使得企业各项内部工作的运行得到了有效而全面的监督与审查,使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得以发现并得到处理,同时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也能够得到弥补,进而使得资源浪费的情况得到有效避免。此外,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能为企业的建设提供科学的一局,确保企业管理层决策的正确性,避免其判断失误,使企业运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得到最淡成都的避免,为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组织管理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的制度建设越来越完善,特别是对民营企业而言,其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其职能已经不再停留在监督这一方面,更多的是已经朝着服务的方向发展,并且注重对业务过程的审计,具有更强的综合性。企业内部审计除了要进行查错纠弊工作,还需要分析与评价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类管理问题,例如,经营环境、风险、信息传递与沟通等等,并以此为企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企业的组织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4.为企业提供咨询,改善组织运营效果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其内部审计工作的改革与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与范围不断扩大,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更多是体现在为企业管理的服务中。企业内部审计是基于企业整体情况进行的审查工作,通过对企业运营管理的数据分析,为企业的管理者的决策提出真实可靠的依据,以此保障决策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使企业面临的风险得到有效降低,为企业组织运行效果的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5.为组织增加价值企业内部审计的目的就是为组织增加价值。通过对企业运营管理中各项工作的有效性评价,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的改善提供充分的依据,促使企业组织价值的最大化得以实现。

二、信息化环境下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制约了其职能随着会计信息化不断深入,会计工作模式与企业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会计管理理念、业务流程的调整使内部审计的工作中心偏移,会计信息的特征也有一定的变化。而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使得内部审计的问题被扩大。众所周知,大部分民营企业都带有家族性质,其内部管理层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家族网络,企业持有者主要为家族人员,其凝聚力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家族,企业的管理手段也以家庭事务管理为主,也就是说企业利益即代表家族利益。如此一来,通常情况下企业主就是企业的主要决策人,而由于不同的民营企业其持有人有着不同的特点,包括经营理念、文化水平等等,这就会对内部审计产生直接的影响,决定了其方向与重点,进而使审计结论的表达受到影响。并且对于产权高度集中的家族式民营企业而言,家族成员基本是企业内部各项事务的决定者,即“内部人说了算”,而有的家族成员在专业背景与水平上有所欠缺,这一类特殊群体通常担任重要职位,其中内部审计部门也不例外,这就使得内部审计的职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出现“内部人审内部人”的不合理情况,进而难以保证企业目标得以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使得审计的效率与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2.民营企业忽视现代企业制度及内审制度的建立现代民营企业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内审制度建设不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对现代企业制度及内审制度的建设没有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企业制度建设的缺失,使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并不明确。与企业治理不同,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是更加具体。然而在实际内部审计工作中,大部分企业的目标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将财务工作中的“查错防弊”作为主要目标,而忽略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由于国家并没有强制规定民营企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使民营企业在内审制度的建设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中,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主要由行政管理人员负责,缺乏有效的监督,难以保障审计工作的客观性与独立性。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内审机制,使得民营企业缺乏对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导致企业财务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又或者是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的设置存在很强的随意性,导致内部审计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3.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不够广泛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内部审计制度恢复以来,受到该改革开放与经济转轨的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基于财务会计审计开展的,其主要职能就是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尽管有的企业针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相关机构的建设,也加强了人员配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的发挥,约束机制的建立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升。然而就整体而言,民营企业的财务审计的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及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大部分审计工作都是由财会人员承担的,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的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同时其包含的范围也不够广泛,仅仅停留在财务的审计方面。

4.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手段不够完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并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民营企业在管理与经营的方式方法上也必然发生巨大的改变,这就对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其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反战。然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内部审计手段仍然不够完备,难以发挥内部审计的应用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内部审计队伍建设不到位,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缺乏对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掌握,相关专业人才也比较匮乏,导致企业内部审计手段落后,仍然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的方法,对于层次较高的工作而言,这具有十分大工作量,同时错误率极高,难以保障内部审计的质量与效果,与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审计提出的要求完全背离。

三、信息化环境下完善和发展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1.民营企业的最高领导层要认识到内审的重要性不同民营企业的领导者在文化水平,经营理念上有所不同,许多民营企业领导人的自身素质有待提升,难以转变传统观念,并且受限于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水平,导致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并不高,难以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为此,为了确保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完善,首先就需企业高层领导人员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明确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要求领导人员基于对内部审计的认知程度,利用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业务流程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进行揭示,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审计措施,使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得到解决,进而才能让领导层看到内部审计的作用。

2.民营企业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的家族性质很强,而为了实现向现代化企业的过渡,就必须针对家族式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调整,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确保企业管理人员的职责得以明确,使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弊端得以解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建立集体决策机制,确保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与管理。目前,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管理难度越来越复杂,仅仅凭借企业主的个人意志来进行决策难免会出现失误,进而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集体决策机制完善,不仅使企业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能使高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得以提高,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认同与肯定,使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得以增强。其次,还应调整用人制度,任用非家族集团的人才,如此才能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此外,还要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竞争,以此使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再者,还应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建设,提高监督力度,确保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处于一个严格监督环境之下,以此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性。

3.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内容与范围要合理扩大除了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民营企业还应适当扩大内部审计的内容与范围。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企业在经营手段,运行机制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对民营企业而言,必须对其管理模式进行积极的优化与调整。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应转移工作重心,注重预防工作的开展,实现部门审计向业务流程审计的转变,应从全局出发,扩大内部审计工作内容与范围。在以往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内容主要为财务会计审计,具有经营性质,而随着内部审计内容与范围的扩大,民营企业除了财务会计的审计之外,还应对企业治理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不仅要对财务指标进行考核,同时还要将非财务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并且实现静态与动态的审计。应考虑企业风险的防范来实现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强化,促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得以有效提高,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民营企业内部审汁的审计方法和手段要更新上文提到现阶段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审计方法不完备的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与水平,就必须加强内部审计方法与手段的更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针对传统的审计方法与手段进行调整与改革,并采用新的审计方法,例如,内控制度评审、风险基础审计等等,同时还要控制审计成本,使审计风险得以降低,保证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得以提高。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其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应以内部控制与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主要目标,以此才能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对传统审计方法的改进,并发展与应用新的分析评价技术,同时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审计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保障审计工作结果的合理性与客观性,避免舞弊行为。此外,还应加强先进审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在计算机系统的审计监督的实施过程中,还应采用新的内部审计方法,以适应电算化环境的不断深入。此外,为了确保新的审计方法与手段得到有效实施,还应从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入手。作为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主体,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而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财务管理以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工作越来越复杂,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这就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在知识结构、专业水平以及工作能力方面进行不断提升。为此,必须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水平,如此才能确保审计人员能充分掌握新的审计方法与手段,适应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需求。

四、结语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与完善对于企业的建设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此,我们应根据民营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和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规划,找出问题的关键,把握信息化条件下创新的解决方法,使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得以强化,为其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小林.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理论思考和发展对策[J].财会月刊,(1).

[2]姚晓春.探析民营企业内部审计[J].企业经济,(6).

[3]吴军.浅谈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1).

篇15: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论文

一、引言

在我国的社会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成立目的除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之外,还担负着控制国民生产命脉、确保民生稳定的重要作用。因此,国有企业的内部管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内部审计是一项客观、独立的专业性活动,主要通过建立规范化的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发挥控制和治理的作用,保证企业流程架构的合理性和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等,使企业增值。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国企内审制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企业运营和发展。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现状研究

(一) 内审体系表面健全,内审职能目标不清。

纵观目前我国国企,尤其是大型国企,内审体系建设表面上都比较全面,各种监督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等等一应俱全,会计流程、审计流程、审批制度、管理制度也很规范,但企业领导一般只在国家或上级部门检查时,才会重视内部审计,其他时候便极少过问审计工作。企业通常只关注经营效益,忽视了对内审部门的建设,这就导致内审部门在企业内部地位低下,起不到实际的管控作用,在现行的国企的内审制度中,内审的目标仍以财务差错纠弊为主,内审局限在财务审计层面上。

(二) 内审部门地位低下,独立性较差。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缺乏独立性,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组织中的地位较低,甚至将内审部门归总会计师领导,或与其他部门合并现象,企业内审工作的开展受到不利的牵制和干预,不能保证审计组织的独立性难以发挥内审机构的作用,很难反映真实情况,做出有效的监管。

(三) 专业人员欠缺,内审手段落后。

审计是一门专业的学科,从业人员需要专业的会计和审计知识,同时还要有丰富的经验。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许多因素影响,导致内部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人员配置单一化,审计观念、审计方式方法落后。国企内部审计主要重视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而忽略对企业风险事项的审计,对企业风险事中的分析、防范等,从而导致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不能实施全过程的监控,不能及时进行风险预测、防范和应对。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对策探讨

(一) 明确内审职能和目标,落实审计工作。

国企内审应从传统的差错纠弊转向内部管理服务,从财务领域扩展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做好内控评价,以内控为主线组织开展内部审计,使内审能够更好地实现公司目标,监督管理企业内各部门的经营情况。只有将内部审计的流程化实际做到实处,才能有效地为企业规避财务风险,达到有效内部控制的目的。很多成功的企业都非常重视内部审计,很多高管也是从内审部门提拔出来的。公司对内部审计的重视使公司的财务风险得到了很好的规避,也从内部培养了能适应公司发展的财务人员。

(二) 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由于经营者和企业所有者经营目的不一致,在内部审计时,审计人员往往被一些经营者的意志所左右,不能实际反映财务问题。内审部门的审查权被流于形式,审计师往往要以管理者的利益为重。因此,树立内审部门的权威性,才能从根本上规避企业的审计风险。作为公司控股股东,要实施监督审计部门是否实际反映问题,作为经营管理者,要从长远看待公司的成长,树立正确的审计观念,让下属树立合规意识,审计部门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审计部门可以直接向董事会报告问题,增加了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审计工作往往能够得到被审计部门积极的配合和相应。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建议内部审计由董事会领导,使审计计划安排,审计方法措施更有针对性,避免内审由企业管理层直接领导等情况存在,减少高管对内审的人为干预,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三) 组织专业培训,丰富审计手段。

首先,要求内审人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必须对内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修养和政策水平,牢固掌握国家财经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才能对企业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审计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依据,其次,要求内审人员较为扎实基本功、业务能力和审慎的工作态度,同时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也需要定期组织会计和审计知识的培训,丰富审计的手段和流程,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了国有企业不能够及时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新要求,在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中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国有企业要能够更合规地开展业务,更有效的获取经济利益,就要求管理者要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赋予内部审计审查的权利,培养出更专业的内部审计队伍。创造好的控制环境,有利于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能够发挥国有控股的优势,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篇16: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论文

【摘 要】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正所谓“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因此企业做好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不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章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进一步阐述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环境;风险控制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含义

1.内部控制的含义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完整、安全,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措施、手续的总称。

2.内部审计的含义

单位内部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成立独立的审计机构,根据有关制度、法规,采用一定方法,对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益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检查,作出建议、提出报告的一种监督活动。

我国内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内控有效性以及经营活动效果、效率等开展的评价活动。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当今并列的三种审计类型。

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作用

1.内部控制的作用

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财产物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内部控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对盗窃、贪污、滥用、毁坏等不法行为的有效控制,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

保证生产和经管活动顺利进行:内部控制系统通过职责确定分工,严格各种制度、手续、检查监督手段、审批程序等。可以有效地控制本单位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纠正失误和弊端,防止出现偏差。

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审计监督必须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依据,揭露弊端,检查错误,评价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只有具备了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资料的真实、信息的准确,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2.内部审计的作用

防护作用: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本单位经济活动以及财务收支情况等进行审计,对本单位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加强防护措施,保护合法、抑制非法,防止本单位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制约作用:内部审计人员按照我国的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对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监督检查,对各种违法、违规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促使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在合法、效益的轨道上运行,保护国家和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

管理、控制职能: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本单位各部门的经营管理、财务收支、经济效益等进行系统的审查、取证、分析,客观公正地作出结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协助本单位领导进行更为科学、更合理的决策,改进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管理和控制职能。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控环境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我国企业内控环境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例如,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权责不明确,缺乏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监事会没有发挥其监督管理的作用。其次,经营者往往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蒙骗所有者,甚至有的企业领导者不顾法规法纪,粉饰政绩,弄虚作假。最后,人员业务素质和思想认识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尤其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有的老企业领导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水平上,这大大限制了内部控制的制定与执行的有效性。

2.缺乏风险评估机制

企业必须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并适时的加以处理。一般,企业的风险管理就是按公司规定的经营战略,选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 风险评估是分析和识别妨碍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困难因素的活动,通过风险评估找出业务风险点,并采取恰当的方法降低风险。我国许多企业都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3.信息沟通不畅

会计信息是企业投资者、管理者和债权人,以及政府有关部门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做出投资决策及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可以保证有关各方及时对企业经营活动实施管理和控制。

4.内部控制不健全或得不到有效执行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两个方面,内部控制的失败要么是制度设计不合理,要么是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造成的。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是保证企业良好运作的关键,但设计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得不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也就会形同虚设。有些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陈旧过时不适应变化了的生产经营环境或不符合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要求,有些企业甚至没有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具体执行时走了样,成了有章不循,内部控制制度也就成了一张空文。

四、需要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1.构建严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的内控制度是企业有效运作之前提,建立企业内控制度可以消除隐患、堵塞漏洞,及时纠正、防止舞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内控体系就好比企业的神经网络,要全方位的建立企业内控制度,使“可控”的生产经营活动都纳入其范围,真正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可控”,使内控网络触及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每个角落。

2.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第一,把经者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紧密挂钩,建立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营者的积极性。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相应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根据相关规定给予处罚。做到动力与压力结合,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目的。第二,使董事会不仅要有职有责,更要尽职尽责,建立制度,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董事会是内部控制的最高层,所以董事会只有具有相应的能力和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监控、引导的职责。第三,完善企业内部的用人机制。建立企业家持证上岗和人才资格考评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提拨和任用,一律经过严格的考评、考核。第四,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的控制,提高人员素质,更要提高会计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素质。企业员工的素质不仅仅包括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素质,更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道德方面素质;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我国部分企业员工的价值水准和道德观念尚未达到可自觉遵守内部控制有关要求的情况下,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并将其直接纳入内部控制结构当中,将更为必要。

3.改善企业监督制度

内部控制是过程,这个过程要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来实现。内部控制必须被监督,实行授权监督,监督者既履行权利又履行义务,职能到位,如果监督者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监督,就要负相应责任,这样才能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切实有效地执行。通过国家监督、社会监督等多种形式对企业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监督,真正建立起包括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在内的“三位一体”监督体系。

4.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

一般而言,企业的财务和管理信息构成企业的信息系统,财务信息以会计为主,提供财务方面的有关信息,而管理信息还提供许多非财务信息。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及时掌握企业营运状况,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利用资产财务一体化系统,实现财务和产、供、销数据集成及信息共享,保证预决算、监督、考核、评价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五、结论

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离不开内部审计。一个现代化企业健全、完善的内控系统,必须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及高素质、高责任心的内部审计人员,它们既是内控系统中重要的分支系统,又是实现内控目标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制度是否完善,是健全内控制度的重要内容。同时,内部审计还能为改进内控制度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我国经济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正在和世界经济接轨,为增强我国企业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对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解宝贵.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

[2]黄*荣.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初探[J].品牌,2010

[3]邓春娟 等.浅析内部控制的实施[J].商业经济,2011

[4]王文涛.浅析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J].管理学家,2011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毕业论文

会计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大学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会计毕业论文的范文

硕士毕业论文感谢信

天津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标准格式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技巧

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规范

会计学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论文(精选16篇)】相关文章:

大学生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022-11-28

的会计学专业开题报告2022-10-23

会计学本科专业论文2022-05-06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推荐2023-09-12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22-08-05

函授会计专科毕业论文2022-04-30

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要点探讨论文2023-11-09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2022-08-14

内部控制论文2022-06-24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答辩书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