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学生论文(共13篇)由网友“凤凰山民”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管理经济学学生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管理经济学学生论文
关于管理经济学学生论文
1、宏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信息的应用的重要性
1.1经济信息推动宏观经济管理的发展
实践证明了在宏观经济管理发展条件下,如果经济信息能够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得到很好的应用,那么宏观经济的管理方式就会得到提高,变得更加的科学合理。我们可以通过在设备、人力、资金、产品等方面将经济信息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应用,将两者紧密联系,通过对经济信息的合理应用,让宏观经济管理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进步。
1.2经济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辅助作用
我们可以在经济信息统计整理的基础之上,对宏观经济的往常运行情况和当前的运行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剖析,从而预测未来的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然后对此进行分析和决策,制定出一个对应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案,加以实施和应用,这就造就了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辅助作用。
1.3经济信息引导宏观经济管理发展
我们通过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可以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管理计划,但是还有可能我们并未充分的了解当今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而让我们的计划偏离实际,变得不科学不合理不实用。
2、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应用的缺陷不足
2.1宏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信息应用不充分
根据有关数据表明,在宏观经济管理领域中,经济信息一致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能对经济信息进行充分的应用,那么宏观经济管理的发展必将得到促进和优化,也让宏观经济管理的质量提升,如果我们没有对经济信息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应用,制定了并不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案,并且加以实施,则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因此,只有对经济信息加以充分应用,才能减少宏观经济管理的决策失误。可以让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下得到很好的应用,并且让宏观经济管理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提高。
2.2对宏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信息的认识不充分
人们对经济信息的认识不正确或是不充分,很容易影响经济信息在一个宏观经济管理方案中体现出来的价值。有些人只是把经济信息当做某些数据的参考信息,并没有认识到经济信息的重要性。此外,还有的就是人们对经济信息的认识不充分导致他们在采集经济信息时,并没有那么确切的方向和目的,因此可能导致采集的信息并没有那么科学合理有效,因而影响到宏观经济管理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甚至有些地区和部门根本没有利用经济信息,不能很好的让经济信息服务于社会。
2.3宏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信息类人才稀缺
由于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也进展很快,从而信息的更新速度变得很快。因此就更加需要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类的技术人才,来从事经济信息行业从而加速宏观经济管理的发展。但是现如今从事经济信息类的人员大部分都不是特别懂这个行业,他们都是一边做着一边学着,并不能为宏观经济管理行业的发展做出大的贡献。除此之外,由于信息更新的很快,所以我们更加需要那些能够把握一手信息,利用好信息的时效性,为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带来很大的利益。因此我们更加需要培养经济信息类人才对经济信息的敏感度,让他们抓住一手信息,把握信息的最前端,提出更好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案。
3、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应用缺陷和不足的应对策略
3.1完善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当我们构建一个完善的、健全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就可以全面的把握宏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信息,这样我们在建立相对应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案时,就会有很充足的信息基础,也能够提出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案。同时也高度有效的利用了经济信息,实现了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价值和地位,促进了双方的发展和提高。但是我们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我们要确定我们构建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是和我们实际的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相匹配的,两者要相互对应,这样才能保证两者的功能都能发挥至极致。其次是我们构建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是具有可靠性、全面性、经济性、独立性和独立性的,这样才能使这个夏天更加科学有效的实施和运行。最后我们所构建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是以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为切入要点,使之能够适应于当前的宏观经济管理形势。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构建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时,要注意经济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以及着重性。我们都知道信息都是具有时效性的,一个新的经济信息可能会立马推翻之前的一个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在采集信息时一定要采集最新的信息。还有我们要注意要有针对性的手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根据我们的需要去收集可靠的信息可能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最后我们还要保证我们收集的信息是最有利用价值的,因为各种各样的信息肯会混淆我们的视线,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避轻就重的去收集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就能够节省时间,还可以增加系统信息的价值。
3.2让经济信息引导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由于我们建立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是根据我们所收集的经济信息整理分析建立的,因此经济信息引导了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如果我们的经济信息不是科学合理有效的市局和资料,就会让整个宏观经济管理系统陷入一个误区。因此把握经济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系统的引导性,让科学合理有效的经济信息引导我们所建立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目标,让我们的系统对整个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3.3保障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为了体现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我们要充分利用经济信息,因此,宏观经济管理的相关部门就要起督促和保障的作用,保证企业、部门等对经济信息的应用和发展,对那些缺乏宏观经济管理的部门和企业进行筛除。
4、总结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已经被很多人熟知。因此如何让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得到更加充分的应用和发展是我们当前最紧要的任务。让经济信息体现出它该有的地位和价值。也给我们的宏观经济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
篇2: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摘要:观瞻数百年来经济学思想史之演进和成长,西欧无疑是近代经济学成型和迅速成长的摇篮,在英国形成了一个所谓的“斯密—李嘉图—穆勒的古典体系”;英国剑桥堪称现代经济学的摇篮,马歇尔完成了从古典的“斯密—李嘉图—穆勒”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芝加哥学派”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信仰和捍卫,为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古典体系;新古典经济学;芝加哥学派
本世纪就要在我们面前走完它的最后时刻,人类将从此跨入又一个千年。世纪回眸,千年阅读和阅读千年,与其说是对我还不如说是对经济学的挑战。80年代初,研修中国古代经济及经济思想史的书,我确实知道经济和经济思想那悠久和源源流长的历史,但我并不真正知道今天我所理解的经济学到底有多古老。后来在西方,人们常说经济是古老的,但经济学却是年轻的科学。这显然是因为他们并不把比如思想大师亚里士多德视为经济学家的缘故。这自然是有道理的。我再补充一句希望能够破题的话:经济学虽然无法因过去的千年而显示其辉煌,但却因其辉煌而渲染着一个千年的结束。
一、古典体系
在19世纪末之前,西欧无疑是近代经济学成型和迅速成长的摇篮。从英国的配第到法国的魁奈,从斯密到萨伊,从李嘉图到瓦尔拉,从屠能到西尼尔,从格森到古诺等等。而在1750-1870年这段时期,也就是从重农主义到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的产生这段时间,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实际上又成了近代的“经典”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熊彼特好象说过,在这一段时期,英国形成了一个所谓的“斯密—李嘉图—穆勒的古典体系”。当然,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说,属于这个“古典体系”的除了斯密、李嘉图、穆勒之外,还应该包括象马尔萨斯、马克思等这样伟大的经济学家。作为古典的经济学,后人对于什么是古典经济学的中心论题以及什么又是古典的体系这样的问题在经济思想史上一直是存有争论的。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如何评价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学在“古典体系”中的相对地位?李嘉图的经济学是否继承了斯密的“体系”?
首先,我们必须重视“政治经济学”一词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的重要意义。在古典的意义上,“政治经济学”涵盖了今天我们称之为经济学和经济政策的全部内容。我所看到的许多文献在涉及古典的政治经济学的含义时都提到斯密在《国富论》第4卷的导言中所写的一段话:“作为为政治家或立法者服务的科学分支,政治经济学有两个明确的目标:首先,它要为人们提供,或者更恰当地说,使人们能够为自己提供丰厚的收入或生活资料;其次,向国家或全体国民提供足以维持公用事业的财源。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要使国富民强”。这段话后来也成为伦敦经济学院的领袖人物莱昂·罗宾斯(L·Robbins)教授在《过去和现在的政治经济学》(1976)一书中所倡导的研究传统的基础。
那么,古典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呢?在斯密52岁完成的5卷本巨著《国富论》中,经济学论述的问题的确是包罗万象的,但斯密提出并论证的“自然的自由制度”(特别是自由贸易学说)经济理论则在120年后的马歇尔那里转换成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实质性架构。可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古典经济学说史家都认为,李嘉图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的出版使斯密的经济学体系发生了从概念、范式到重点的变化。例如,有的当代学者认为,斯密学派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在1817年以后的确要由“李嘉图式的古典经济学”来限定了,甚至还有“李嘉图革命”之说。不过,正如熊彼特的观点那样,从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发展阶段来说,李嘉图的经济学体系可能的确是从斯密到穆勒体系这条发展主线的一个小小的弯路。这一点在丹尼斯·奥布莱恩(D·O’Brien)1975年出版的著作《古典经济学家》和1981年发表的论文“李嘉图式的经济学和李嘉图的经济学”中得到了发挥。在《新包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古典经济学”条目下,著名的经济思想史学家布劳格(M·Blaug)认真地比较了李嘉图的经济学体系和斯密体系的区别。他认为,好在李嘉图的“弯路”很快就被纠正了,因为在1823年李嘉图死后的10年内就基本上被他的“信徒们”抛弃了。因此,包括布劳格在内的不少人还是认为,古典经济学的整体体系仍然是一致的。
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论述的问题比斯密的《国富论》要少得多。不仅如此,李嘉图还没有继承斯密的关于价值(价格)决定的理论体系,而将注意力转到了“分配问题”。没有正确地把生产(价格)和分配问题统一起来的所谓“李嘉图谬误”,后来也成为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1954)中和芝加哥大学的富兰克·奈特(F·Knight)在《李嘉图的生产和分配理论》(1956)中对李嘉图式的古典经济学进行批评的根本原因。可是,李嘉图的这个“弯路”在英国古典经济学说史上插入了一个所谓的“作为剩余理论的古典经济学”的话题。当然,也可以这么说,没有李嘉图的这个“弯路”,就没有后来的马克思的经济学。如果我们把“剩余产品”的生产和分配视为李嘉图式的古典经济学的主线的话,那么,正如布劳格所说的那样,把马克思列为最后一批“剩余”的古典经济学家也是恰当的。
作为剩余理论的继承人,马克思无疑从李嘉图那里学到了后者的分析范式。然而,马克思创造性地发展了“剩余价值理论”,这是他对李嘉图式的古典经济学的超越。为《新包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撰写“马克思”条目的欧内斯特·曼德尔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他对(古典)经济学最具革命性的贡献,他发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长期运动规律毫无疑问成了他最杰出的成就,19世纪没有第2位作者能象马克思那样始终清醒地预见到资本主义怎样运行、发展和改变世界。的确,马克思首先是一位预言家和社会学家,他的经济学始终在充实他的社会学框架。在这个意义上,我更欣赏熊彼特在著名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1942)中对“作为经济学家的马克思”所作的这样的高度评价:“作为经济学家,马克思首先是一个博学的人。马克思作为一个作家,我一直称他为天才和预言家,而我认为有必要突出上面这一点,这似乎有点奇怪。然而,意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天才和预言家通常不是在某一专门的方面很杰出,正是因为他们不是某主面的专家,因而具有独创性。但是,马克思的经济学中没有什么能说明他缺少作为学者的素质,或缺少理论分析技术方面的训练。他是一位贪婪的读者、一位不知疲倦的工作者。他很少遗漏重要文献。他消化他读过的所有东西,深入思考每一个事实,怀着热情争论不寻常的问题的细节,他习惯于透视包含整个人类的文明和延续发展的历史。或批评,或反对,或采纳,或综合,他对每一个问题总是要探索透彻。最突出的证明就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这是理论方面的里程碑”。
不过,提起“作为剩余理论的古典经济学”,特别是李嘉图式的经济学,我们也不得不提及本世纪年轻的剑桥大学的斯拉法(P·Sraffa)所作的卓越贡献。在剑桥,他是和数学家兼经济学家的年轻的拉姆齐(F·Ramsey)和冯·诺伊曼(J·VonNeumann)一样仅靠3篇论著而成为名声大噪的伟大经济学家的天才。特别是,他于1960年出版的仅99页的小册子《用商品生产商品》可谓开创了一个把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结合为一体的“古典结构”。这种结构复兴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剩余产品”的分析范式,以至于人们今天干脆把古典经济学称为“斯拉法体系”。
二、剑桥遗风
“斯拉法体系”也许可以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斯拉法的出现则勾起我对美丽剑桥的回忆。150年来,这里曾活跃着马歇尔、庇古、凯恩斯、斯拉法、拉姆奇、米德、罗宾逊夫人、哈罗德等一代代杰出的'经济学家,这使剑桥堪称现代经济学的摇篮。
1929年5月,经济学家庇古在一次演讲中说到,我们最近先后失去了剑桥的马歇尔和牛津的埃奇沃斯(F·Edgeworth),他们俩毫无疑问是近30年来英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的确,在《新包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有关马歇尔和埃奇沃斯的条目都多达20页以上。马歇尔作为所谓“剑桥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经济学原理》(1890)和《工业与贸易》(1919)完成了经济学从古典的“斯密—李嘉图—穆勒”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换,成为现代西方正统经济学的基础之作。在马歇尔之前,欧洲的经济学特别由于法国的瓦尔拉(M·Walras)、古诺(A·Cournot),德国的屠能(J·Thunen)和英国的杰文思(W·Jevons)等经济学家在转换穆勒的结构和研究范式方面肯定对花去马歇尔20年心血的集大成之作《经济学原理》影响不浅,但马歇尔仍然代表一个时代的开端。马歇尔的“原理”建立了一个较为成熟的经济学的“静态学”分析范式(这就是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局部均衡分析法)。熊彼特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出版50周年的纪念文章中说,从根本上说,与其说马歇尔创造了还不如说他熟练地掌握了一种分析的工具,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真理,而是一个去发现真理的“机械”。另外一点值得一提的是,马歇尔也应该是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引路人。尽管我们都注意到,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并没有使用大量的数学和统计学,但正如许多经济学家后来指出的那样,他的“原理”是以数学为基础的,他把数学这个伟大的工具隐藏起来了。
马歇尔对经济学的另一大贡献可能就体现在他手下造就出来的一大批弟子了。从真正的意义上来说,这是马歇尔最重要的贡献。庇古自然是马歇尔最得意门徒和“剑桥学派”的继承人,他还是现代福利经济学的开创者之一。事实上,马歇尔的经济学是由庇古在剑桥为学生讲授并大力传播的。凯恩斯是马歇尔和庇古的学生中不算最突出的一个,但毫无疑问,凯恩斯是当代最具影响的马歇尔的弟子。
凯恩斯对经济学的贡献起源于他长期形成的货币思想的一系列发展。他在13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代表他思想发展三个阶段的重要著作:《货币改革论》(1923)、《货币论》(1930)和《通论》(1936)。《通论》是一部把货币理论过渡到“宏观经济学”的革命性的著作。对于《通论》在经济学说史上的意义的评价,我想再也没有帕廷金的下面这段话更合适的了:“在《通论》中,我们又重新找到了真正的凯恩斯。这里(正如凯恩斯许多的著作和文章一样)是这样一个先知的鼓舞人心的声音,他发现了一个新的真理,并且确信只有这个真理能挽救一个深深陷入各种危机与痛苦之中的世界。这是直接为了劝说全世界的经济学家皈依新的教规和向错误的先知们作斗争而发出的一种清晰而又雄辩的声音,因为后者们刚愎自用地坚持早已被凯恩斯否定了的古典神话中的种种错误的教诲。这就是凯恩斯的著作和文章不但因其重大的科学成就,而且也因为其成为每个经济学家所继承的一部分文献遗产而闻名于世的情况。还有谁不知道‘在长期,我们都死了’(《货币改革论》,第56页)这句话?还有谁不知道,‘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其力量之大,往往超出常人意料。事实上,统治这个世界的就只是这些思想。许多实践家自以为绝不受任何知识的影响,却往往当上了一些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执政的狂人,自称听到了上帝的指示,实际上却是从若干年前一些学术界劣等作者那儿拾取了一些怪诞的想法……比起思想的逐渐侵蚀力来,既得利益的势力被过分夸大了。’”②
可是,凯恩斯的《通论》的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一个被称为“剑桥园地”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氛围中完成的。在20年代,埃奇沃斯去世后,凯恩斯担任了英国著名的《经济学杂志》的主编,并倾心于《货币论》的写作。就是在这个时候,凯恩斯诚心地把曾向马歇尔发难的意大利青年经济学家斯拉法请到了剑桥。事实上,已经50岁的凯恩斯和一批25岁左右的剑桥同事和青年新秀组成了剑桥学术俱乐部的重要成员。在这个俱乐部里,除斯拉法之外,还包括拉姆齐这位年轻卓越的数学家和经济学家,还有凯恩斯的得意门生卡恩(R·Kahn)和卡恩的大学同学罗宾逊夫人(J·Robinson)、以及后来大名鼎鼎的哈罗德(R·Harrod)和曾荣膺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米德(J·Meade)。
提起拉姆齐,他杰出的才华和英年早逝(26岁)给这位剑桥的数学家的后代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拉姆齐与著名的数学家和博弈论专家冯·诺伊曼同生于1903年,每个人都只写了一生中最有价值的3篇论文。拉姆齐的这3篇论文分别是讨论主观概率与效用的“真理与概率”(1926)、讨论最优税收的“对税收理论的一个贡献”(1927)和讨论单一部门最优增长的“储蓄的数学理论”(1928)。他的后两篇论文均发表在由凯恩斯任主编的《经济学杂志》上。“对税收理论的一个贡献”实际上开创并奠定了现代税收理论的基础,但一直到1970年,拉姆齐的这一论文才得以普遍的重视,这主要归功于鲍莫尔(W·Baumol)教授等一批学者在70年代对规模经济显著行业的定价问题的集中研究。鲍莫尔还以“拉姆齐定价”为条目在《新包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介绍了拉姆齐的这一重要贡献。另外,在拉姆齐的这篇论文发表70年以后,从牛津刚转入剑桥任教的米尔利斯(J·Mirrlees)教授因为发展了这一最优税收理论而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拉姆齐的第3篇讨论储蓄的论文被凯恩斯在为拉姆齐撰写的逝世讣告中称为“对数理经济学所作过的最卓越的贡献之一”。
在“剑桥园地”,还有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她1922年入剑桥念经济学,当时马歇尔还健在,但主要是庇古给学生讲授马歇尔的经济学。可以说她是马歇尔、庇古和凯恩斯的学生。但同时也还是斯拉法、卡尔多(N·Kaldor)和卡莱斯基(M·Kalecki)的挚友,他们对马克思的《资本论》有很深的研究。1928年她开始在剑桥工作,研究经济学。她是“剑桥园地”的积极参与者。这个“园地”的定期讨论会在30年代实际上正在孕育着凯恩斯的《通论》的初稿。罗宾逊夫人1933年出版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使年轻的她一下子走在了经济学的最前沿。随后她致力于对凯恩斯《通论》的阐释和辩护工作。然而在30年代末,她与卡莱斯基的相遇改变了她后来对经济研究的重点,也改变了她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态度。她发现卡莱斯基已早于凯恩斯得出了后者的结论,而且卡莱斯基使用的是马克思经济学的语言。马克思的整体社会观深深吸引了她。1942年她出版了《论马克思经济学》,并于1956年出版了她开创性的、同时也可能使她最具影响力的作品《资本积累》。
人们今天为她没有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惋惜。曾经有人说,诺贝尔经济学奖有两大错失良机的遗憾,而且都与罗宾逊夫人有关。一是它至今尚未授予一位女性经济学家;二是它没有授予罗宾逊夫人。然而,无论如何,作为“剑桥学派”的重要一员,她的个性正好验证了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哲学家的一句话:如果真正追求真理,最好做一个持异见的学者。
三、古典主义的新世界
观瞻数百年来经济学思想史之演进和成长,我们会始终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科学力量。是它的存在诱导并推动了一代代经济学家恒久不懈的努力。没有这种追求科学的精神,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经济学面貌。80年代初,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和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将我带入经济学的。当然,那时我们念的《经济学》是高鸿业先生依照1976年的英文第10版翻译过来的,而今天出版的已是英文第16版的中文版了。
萨缪尔森在为他的《经济学》1948年第1版的纪念本所写的前言中风趣地说:“看到中世纪的三个正在劳动的人,乔瑟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说:‘我在挣钱,钱还不少’。第二个人说:‘我在把石头和玻璃雕刻成美妙的形状’。第三个人则声称:‘我在建一座教堂’。当我撰写《经济学》的第一版时,我实际上在同时做这三件事,尽管我当时并不知道”。的确,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的成功是数百年来发展起来的经济学的成功!作为在美国摘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人(1970),萨缪尔森对经济学的贡献代表了过去的50年一代经济学家在将马歇尔经济学体系的分析语言和图式转变成数理的推理方式方面所做的里程碑式的工作。萨缪尔森对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充满信心和热情。他25岁完成的博士论文于1947年出版,题为《经济分析的基础》,成为现代经济学分析的经典。1966-1986年连续出版的5卷本《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收入388篇论文)堪称现代经济学范式之非凡作品。
在萨缪尔森成长的30年代,正是英国的“凯恩斯革命”和垄断竞争理论的创新时期。萨缪尔森因之从芝加哥大学转入了“合适的地方”——哈佛大学。在哈佛的5年学习以及后来在MIT的终身教职使萨缪尔森最终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和美国的正统经济学之间找到了一种“综合”。然而,在萨缪尔森离开芝加哥时,弗里德曼、施蒂格勒这两位后来先后于1976年和1982年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年轻人正在芝加哥念研究生,而且在30年代后期,芝加哥大学的经济系正在形成以奈特和维恩那(J·Viner)为首的反对英国30年代的凯恩斯《通论》和垄断竞争理论创新的“风格”。就是说,他们始终希望坚持凯恩斯之前的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据说是芝加哥大学的凡勃伦在1900年最先发明这个词来描述马歇尔的“剑桥学派”的),信奉自由市场制度和价格原理,后经西蒙斯(H·Simons)和德累克特(A·Director)等一代经济学家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所谓的现代经济学的“芝加哥学派”。
至少在40-50年前,甄别“芝加哥学派”的最好方式是看看它的教授们对培养经济学博士的苛刻要求。这种要求博士的候选人必须通过关于价格理论的淘汰率很高的考试。掌握应用价格理论的能力是每个念经济学的学生必须树立的明确目标。芝加哥学派的这个所谓的“教义帝国主义”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不过,尽管如此,在30年代的芝加哥经济系,奈特捍卫新古典经济学的方式还是与维恩那保持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奈特比较反对经济学中的数理分析,而维恩那却更欣赏经验(计量)式的研究。有意思的是,在50-60年代出名的一批芝加哥的学生,特别是弗里德曼、斯蒂格勒和瓦里斯(W·Wallis)等,虽然更忠实于奈特,但他们却是十足的经验实证主义者,对在经济研究中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十分推崇和偏爱。
在西蒙斯1946年去逝后,芝加哥大学请来了年轻的奥斯卡·兰格(O·Lange)来主讲凯恩斯的经济学(据说这样做的原因是,校方试图让芝加哥在“宏观经济学”方面也有一些声音)。但兰格是一位杰出数理经济学家,与芝加哥的亨利舒尔茨教授成为芝加哥的数理经济学家。另一位舒尔茨这时候也调入了芝大并担任了校长。他就是西奥多·舒尔茨,农业和发展经济学家,他于1979年因为创造性地发展了“人力资本和教育”的经济学分析而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50年代,实证经济学的这一作风使芝加哥的确维持了30年代形成的传统的连续性。但属于“芝加哥学派”的经济研究在方法上并不始终囿于统计和技术的分析。弗里德曼在1953年出版的《实证经济学论文集》中对一套实证主义的方法作了最有挑逗性的表述(确实,后来曾引起萨缪而森的挑战)。他认为,重要的不是假设的可靠性,而是理论的可检验性决定着对理论的选择。但是,在芝加哥的少数经济学家并不完全坚持这一“原则”,对他们来说,逻辑的一致性是理论的更重要的原则。
50年代以后,芝加哥在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方面有了更辉煌的成就。我在《新包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里查到的“芝加哥学派”的条目对此作了介绍。本条目的撰稿人里德写道:“在50年代的中期和后期,芝加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了传统的教义之外。H·G·刘易斯(H·G·Lewis)应用价格理论解决‘供需结合’问题(刘易斯,1959)和加里·贝克尔(G·Becker)关于种族歧视的论述(贝克尔,1957)是早期的两个例子”。贝克尔由于在将价格理论成功地应用于家庭、教育、犯罪和婚姻等社会问题的分析而获得了199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根据里德的概括,教义扩展的另一个领域是公司财务学。也许财务学与经济学是相互独立的学科,但在芝加哥那里,把两者革命性地联系起来的是价格理论。莫迪里安尼(F·Modigliani)和米勒(M·Miller)1958年关于股票价格和股息的创造性论文引发了后来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诞生。接下来的创新是“理性预期”。这本不是芝加哥的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但在以米勒为首的芝加哥商学院和以卢卡斯(R·Lucas)所领导的经济系里得到了“发扬光大”。事实上,公司财务学的发展引出的“有效市场”思想与理性预期的思想一脉相承。米勒和卢卡斯分别于1990年和1997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5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最后一个创新是“法和经济学”。“法和经济学”的早期思想来源于对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的尝试。1939年芝大聘请西蒙斯来执教,西蒙斯开设了“经济分析和公共政策”的课程。现在看起来,这是芝大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从西蒙斯倡导的政策分析中后来逐步发展出了由弗里德曼掌舵的“货币主义”和对法律的经济学分析。对于后者,我们前面提到的德雷克特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创办了《法和经济学杂志》。不过,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科斯(R·Coase)为法律经济学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新制度经济学。他1960年发表在《法和经济学杂志》上的著名的论文“社会成本的问题”被施蒂格勒称之为“科斯定理”。科斯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虽然人们对科斯的学说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正在加速度地进行着,但我始终欣赏这样一句话:在科斯那里,真实世界总是趋于走向帕累托改善。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对“科斯定理”的最好概括,而且也是对芝加哥学派的最好定义。
毫无疑问,“芝加哥学派”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信仰和捍卫为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芝加哥的经济学思潮及其延伸以其与众不同的特征和风格成了当代主流经济学的主要基础。
注释:
①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②《新包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篇3: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古村落旅游规划
1 北京市昌平区长峪城村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利用开发资源环境等的同时考虑后续的利用问题,实行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前提和基础,结合北京市昌平区长峪城村古村落的实际情况,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是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1]。
在对长峪城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尤其是对古长城遗址和永兴寺等寺庙的开发中,更要注重历史遗迹的脆弱性和不可修复性等特征,拒绝一切破坏文物原貌的`行為,在开发和规划过程中,坚持保护和维护第一的原则,合理规划、合理利用,以期实现经济效益和人文效益的双效提升[2]。
二是要注重对原生自然环境的保护。
长峪城村有着“昌平小西藏”的美称,正是依托其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宜人的气候环境,所以对长峪城村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重中之重。
2 古村落旅游规划设计的原则
①开发旅游业要以保护古村落为主,实现经济增长和古村落可持续协调发展;②以当地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发展以当地古村落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业;③以人为主体,资源开发要考虑当地社区居民,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3 古村落旅游规划设计的基本方针
3.1 一个目标
将长峪城村古村落民俗旅游打造成为北京市远郊区县乃至整个北京市知名且特色鲜明的古村落旅游村品牌。
3.2 两个依托
一是依托长峪城村天然的自然景观,包括飒飒山风、清新空气、郁郁山林等;二是依托长峪城村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及文化传统,包括社戏、永兴寺、关帝庙、真王庙、菩萨庙、小龙王庙和古长城遗址等。
3.3 三个加强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配套接待设施的建设,加强古村落品牌的形象建设,加强“猪蹄宴”、长峪城老戏等的特色推广。
3.4 四个提升
提升长峪城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长峪城村游客的满意度,提升长峪城村当地居民的幸福感,提升旅游接待的服务水平。
3.5 五个抓好
抓好景区设施服务建设,抓好文物古迹保护,抓好对外知名度提升,抓好宣传和扩大客源的相关工作,抓好景区餐馆、旅店等的正规化管理。
4 古村落旅游规划具体方案设计
根据昌平区长峪城村的地理位置、交通网络建设情况、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的分布现状等,合理确定长峪城古村落的旅游业发展的“一点一带二区”空间布局。
4.1 一点:龙潭水坝钓鱼休闲点
4.1.1 地理位置。
长峪城村北有龙潭泉,泉水南侧则是龙潭塘,当地村民称之为“水库”,是从村庄到古长城的必经之地。
4.1.2 开发定位。
依托水库的天然景观,发展水库周边的休闲垂钓和水产养殖,使龙潭塘坝成为游客登山路途中的重要休闲场所,进而带动周边娱乐和餐饮业的发展。
4.1.3 重点发展项目
4.1.3.1 潭边古村屋。
依托龙潭塘旁的郁郁森林和湖光山色,建造潭水旁乡村旅舍,提供基本的北京农村特色住宿和农家菜餐饮。
具体设计包括:水塘周边的房屋建设要仿照长峪城村的城内原有房屋特色建造;收集村庄一些特色的古老家具装饰在房间内;房屋外面挂红色大灯笼,以营造乡村喜庆和古朴氛围。
4.1.3.2 龙潭“渔”乐。
主要是对龙潭泉水的水产养殖进行开发,开发项目包括休闲垂钓和水产放养。
休闲垂钓项目包括休闲渔船的乘坐和观光,休闲渔业材料、工具、用品的展示,体验水库的垂钓捕鱼,感受垂钓乐趣。
水产放生项目则是针对一些游客的祈福、许愿等情感设计,可以让游客在沉醉于山林之中时产生震撼之感。
4.2 一带:休闲观光农业带
4.2.1 地理位置。
长峪城村庄的沿街两侧。
4.2.2 开发定位。
重点打造沿长峪城村村庄主干道周边的休闲农业观光、民俗接待和餐饮娱乐项目,规划打造为长峪城村旅游接待核心区。
4.2.3 重点发展项目。
4.2.3.1 老岳家猪蹄宴。
北京郊区有很多的特色农家宴,如延庆柳沟的豆腐宴、房山窦店的牛头宴、房山蒲洼的蘑菇宴、怀柔的虹鳟鱼宴等,可以借鉴其他郊区的经营模式和推广方式打造长峪城村的特色猪蹄宴品牌,即以猪蹄为主的特色农家菜,少油少盐,清淡口味,按客人的人头收费,可以免费加餐。
4.2.3.2 休闲农场。
规划在长峪城村城中的古堡范围之外建设3处休闲农场,面积规划在20 hm2左右,以猪、牛、马、羊、鸡和鸭的养殖为主。
项目设计的活动包括体验奶牛挤奶、捡鸡蛋鸭蛋、好汉抓鸡、浑水摸鱼等休闲活动,依托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深度开发集观光、亲子、教育和娱乐等为一体的休闲活动。
4.2.3.3 农家有机菜园。
规划在长峪城村城中的古堡范围之外的农田开发建设一片菜园,种植大小白菜、黄瓜、豆角、西红柿等节令蔬菜,面积规划在20 hm2左右。
项目开展主要是在蔬菜收获季节,让广大的游客亲身参与到农家菜园的采摘过程中,体验采摘的乐趣。
4.3 两大片区之片区一:古堡村落戍边聚落生活体验区
4.3.1 地理位置。
主体位置位于长峪城村内古村落。
4.3.2 开发定位
篇4: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国家审计发展战略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改革的深入,政府职能模式从干预性向引导性转变,治国方式的转变,国家审计工作也随之显现出一些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本文重点研究新常态下国家审计发展的新战略。
一、国家审计发展战略目标
(一)总目标。
国家审计战略的总目标是对未来审计工作制度的完善、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做出部署和安排,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建立具有审计职业特点的审计人员管理制度,
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
到,基本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机制。
(二)具体目标。
根据国家审计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我们可以将总体目标进行进一步的分解为提高政府效能和促进改善民生、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廉政建设、促进依法治国、推动透明问责。
这样的目标分解能够使我们明确今后的审计任务,更好的实现国家审计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
二、国家审计发展战略目前存在问题
(一)国家审计覆盖不全面。
我国国家审计覆盖不全面具体表现在:第一,审计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由于隶属关系等方面的原因,在具体执行中还存在一定的盲区;第二,审计内容不够全面,目前国家审计在内容上还局限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传统审计领域,
现在的审计内容与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准确有用的决策依据的目标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第三,审计深度不足且形式单一基本上还限于事后审计,国家审计以查错纠弊为工作目标,缺乏从宏观上和制度上提出审计的建议。
(二)国家审计法治体系不够完善。
迄今为止,我国由宪法、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地方性审计法规和规章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法律规范体系框架已经形成,但是在独立性、立法性、执法性、审计程序规范、审计结果公开等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国家审计从组织机构和经费来源上看存在独立性弱的问题;其次,在国家审计执法方面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审计执法主体的法律授权不明确、多法交叉的冲突、审计程序安排有误,审前准备工作不到位、审计方案内容不完善和不按法定时间制发审计法律文书,审计复核制度不健全、法律依据适用不当,条文引述不规范等问题。
然后,存在审计结果公开与现行审计保密制度相互矛盾和审计机关内部对审计公开的准备不足的问题;最后还存在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的定义过于简单,明显不具操作性。
(三)国家审计资源统筹整合不到位。
目前,我国审计资源一方面表现出资源不足,另外,还存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审计技术手段落后的问题、审计机关与有关监督部门缺乏沟通与协作的问题、各级审计机关之间在开展业务方面相对割裂的问题、审计机关资金匮乏的问题,审计成果大量闲置的`问题,等等。
(四)创新审计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大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审计领域的顺利应用则是一项较为复杂、艰巨的工程和任务。
三、国家审计发展战略实现的路径
(一)国家审计全覆盖的实现路径
1. 国家审计全覆盖的目标要求。
审计机关要建立健全与审计全覆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类实施,注重实效,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通过在一定周期内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所有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和单位,
以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
通过审计全覆盖发现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廉政建设;反映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总结经济运行中好的做法和经验,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
2. 国家审计全覆盖的内容。
主要包括:对公共资金实行审计全覆盖、对国有资产实行审计全覆盖、对国有资源实行审计全覆盖和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
3. 我国审计发展战略阶段模型。
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国家审计发展战略具有不同的模式,我国审计战略发展经历了以行政命令为指导的审计发展模式,以依法治国为指导的审计发展模式和以社会责任为指导的审计发展模式。
以社会责任为主导的审计发展阶段是国家治理逐渐向以民主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演进。
这个阶段更加注重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领域的审计监督,以推进民主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4. 國家审计全覆盖的实现路径。
以社会责任为指导的审计发展战略模型的设计,首先考虑了新常态下国家治理对审计职能的要求,然后从高压反腐、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绩效履行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实现审计监督对象的全覆盖,具体对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管理使用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各部门和单位管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相关经济业务活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全面审计。
(二)完善审计法治建设的实现路径
1. 国家审计独立性模式的实现路径。
我国理想型的政府审计机构应该不属于任何国家机构,独立于政府、人大和法院之外,单独形成国家政权的一个分支。
国家审计机关独立于三权之外,是具有自治权的部门,只对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
国家审计署既不属于立法部门,也不属于司法部门,而是一个独立的财政监督机构,只对法律负责和作为顾问,为立法部门和政府部门提供帮助。
2. 理想的审计执法模型的构想。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国家审计的业务方向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结构调整。
理想状态下的审计执法,将审计单位界定于国家权力机构的顾问和监督者的角色上。
审计机关查出的财政违规问题将协同纪检监督部门共同处置;查出的专项审计问题将协同各部委共同处置;查出的经济效益问题由审计部门提出改进建议方案,各单位
篇5:经济学论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不仅为我国的GDP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在增加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强有力队伍。但是这些如雨后春笋般的中小企业大多寿命不长,究其原因,没有构建有效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是很重要的一点,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创新能力,还能够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凝聚力,从而延长企业的寿命。本文就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做一些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引言
某公司曾经的一位总经理说过:“企业大事,奖惩二字”,这是他管理企业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并且也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这句话。那么,何为奖惩?怎样奖惩?这就需要提到考核了,通过考核来更为合理地奖惩员工从而有效地管理企业。基于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在中小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化,且有利于由内而外地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1绩效考核的介绍
1.1绩效考核的目的
每一种企业管理手段都有着一定的目的,并且都是围绕着企业的经营目标展开来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任正非认为:企业有两件大事:①怎么管好干部;②怎么分好钱。马云也说过,企业留不住人才的两个原因:①钱没给到位;②伤了人家的心。他们都提到了薪酬分配的问题,那么怎样合理地解决薪酬分配问题呢?绩效考核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薪酬的合理分配问题。
1.2绩效考核的要点
1.2.1考核制度的建立
当我们分析一个企业的绩效考核有没有执行到位时,除了认识层面上的问题,还有就在于考核制度没有建立。考核制度可以说是支撑着考核体系的基础,只有考核制度落实到位了,才可以谈什么考核方法,考核方案等等系列的东西。
1.2.2定岗定编
一般来说,定岗定编解决了三个问题:①确定了不同生产单元的难易程度,这样来把握好企业内部薪酬分配的整体平衡;②确定了不同岗位的难易程度,以此来核定不同岗位的奖金系数;③确定了不同岗位人员的配置,这样可以倒推核定不同岗位的计件工资标准。
1.2.3薪酬设计
薪酬设计主要需要考虑两个问题:①结构问题;②模式问题。就薪酬结构问题而言,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薪酬包括两个部分,即固定部分和浮动部分。顾名思义,固定部分是不动的,不管企业经营状况好坏,都必须发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底薪;而浮动部分是变化的,这就要与绩效考核的结果挂钩了。固定部分和浮动部分所占薪酬的比例就不同的行业而言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因此需要具体行业具体分析。
2目前中小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存在问题
2.1盲目复制国外体系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都是跟风国外比较有名的体系,比如平衡计分卡(BSC)和关键绩效指标(KPI)等,没有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和自身企业实际的特点,照抄照搬直接将别人的体系运用到自己的企业中去,这样很可能会造成水土不服,得不偿失。
2.2考核体系与战略脱节
就一个企业的发展而言,企业内部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中心,都要围绕着企业的发展战略来展开并且为发展战略服务,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也不例外。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的发展看不到长远目标,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绩效考核更是根据员工的岗位不同来进行分解,没有一个企业的整体概念,没有从整体的战略的眼光来考虑企业的发展。这样制定出来的绩效考核体系与企业的战略是脱轨的,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3考核指标单一,考核方法模糊
考核一个员工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而不仅仅就他的工作业绩来评价,这种单方面得出来的结果过于片面,也不利于企业的综合发展。正确的考核方法应该综合员工的工作胜任能力、爱岗敬业态度以及道德行为素质等多方面来全方位地评价,这样有利于员工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建设,从而促进进企业的全面有效发展。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大多中小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法过于模糊,可能管理层自己也说不上来企业用的是哪一种考核方法,只是知道要这样做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而这样的考核可以说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
2.4考核体系缺乏透明度
虽然目前很多中小企业都有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但是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过程甚至考核结果都不公开,这样的考核带有管理层很强的主观色彩,很难具有说服力。并且最终的考核结果也不进行公布反馈,使得员工对于自己的表现,给领导的印象等都模模糊糊,不知道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以后应该怎么办,这样很难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
3中小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措施
3.1营造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
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企业文化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部分,可以说,但凡发展良好有一定历史的企业都有较好的企业文化。而要想一个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有效地运行,就需要良好企业文化氛围的支撑,只有一个企业注重绩效了,鼓励绩效,关注员工的成长,才能够更好地发展。
3.2夯实企业基础管理
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虽然简单但是也需要重视起来,因为一个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发展,只有基础管理工作夯实到位了,其它工作才能够更加顺利有效地开展。而关系到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工作就是设计好不同岗位的说明书与指导书,让它处于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在考核时,要打破单纯以业绩为指标的常规,要多方面综合考虑来评价员工。
3.3绩效考核的结果要合理迅速地应用
考核的效果要看得见并且要合理地进行分析应用,这就需要企业设立更加灵活的考核周期,并且在每一个考核周期结束后要尽快将考核结果加以公示,让员工知道自己的考核结果并且分析问题以便于下一个考核周期做出调整,这样循环下去每一个员工都不断地来完善自己,最后使得整个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得以提高。
3.4有效的绩效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和群体之间思想和感情的传递和反馈,是绩效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沟通是绩效管理的灵魂。绩效考核的对象是员工,而让员工更好地参与到考核中来的方法就是与之沟通,知道双方的需求,从而设定考核的标准与措施,通过沟通来完善这些,让考核更加人性化,让员工更好地参与进来,最大程度地发挥考核的作用与功效。
4绩效考核的保证条件
4.1建立考核小组
绩效考核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考核小组,建立考核小组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绩效考核评价,考核小组的主要指责包括考核制度的制定、考核方案的审议、考核结果的评判以及重大事项的奖惩等等。考核小组的成员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必须保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考核透明化,并且考核小组的成员应该相对固定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4.2把握系统平衡
系统平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职能部门与生产单位之间的平衡;②生产单位彼此之间的平衡;③考核单元之间的平衡。把握系统平衡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薪酬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更是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原则。
5结束语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项不容忽视且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体系,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从而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宗仁.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N].中国矿业报,.
[2]赵淑伟,杨春卫.华北公司推进信息绩效管理体系建设[N].华北电力报,,03.
[3]朱妙芬.中小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策略[J].科学管理研究,,21(1).
[4]王志强.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研究[J].经济论坛,,491(6).
篇6:如何写经济学论文
如何写经济学论文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如何写经济学论文。
1、有一个理念(Ideas)
第一步是产生一个理念、一个观点(ideas)作为建模的起点。这一步并不是太难,但要找到一个好理念需要较高的技巧(tricky)。要向做到这一点,就要提出并讨论许多许多的观点,然后把其中不好的抛弃。但是从何处得到一个主意是个问题。大部分研究生会认为是通过阅读期刊论文得到的。但是依我看来,期刊并不是得到原始理念的良好资源。你能从期刊中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技巧、洞见、当然还有事实,但大多数情况下,你仅能了解别人的某个理念。它们只为你留下很少的回旋余地,更何况文章的模型中那些有所放松的部分可能是作者已经思考过一段时间但尚不能指出怎样解决,或者这部分解决起来过于冗长乏味--这意味着对你而言会有同样的困境。我的建议是完全不同的:我认为你要到学术期刊以外去寻找主意--在各种报纸、杂志、座谈会、电视和电台节目中去寻找。读报纸时,要注意那些与经济学有关的章,也要注意那些与经济无关的文章,因为许多时候它们归根到底还是与经济有关。杂志比报纸好,
因为它们常常比报纸更深入的讨论事件。另一方面,一个较为浅显的分析可能更富于刺激性:没有比一个可能是谬误的论点更能刺激研究的进展。座谈会,特别是与商业人士的谈话,是十分富有成效的。在商业运做中,有许多管理的方法和途径,而且大多数商业人士从不反对一系列的经济分析。当然你注意不要把听到的一切都信以为真--商业人士通常知道运营自己商业的一系列原则,但他们通常不知道这些准则从哪儿来或为什么这些准则起作用,而这些恰恰是经济学家感兴趣的地方。许多时候,理念来自亲身的生活和经历。我对自己最为满意的论文是一篇关于销售模型的文章。那时,我想买一台新电视。为了知道它的合理价钱,我就去阅读报纸上的广告。我注意到从这星期到下星期价格波动相当大。这儿对经济学家的挑战不是价格什么有时很低(例如,电视出售时),而是为什么总是会变高。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这些商品会在接下
来几周会大减价,那么有谁在价格变高时购买从而被愚弄呢?但是这样的购买者总是存在,否则商店就永远会发现抬高价格是无利益的。有了这样的理念后,就可以来建立一个销售模型。在模型中有两种消费者:读过广告的知情者和没读过广告的不知情者。商店有销售量从而价格区分了知情者和不知情者。*但是那些具体资源可以去阅读呢?我常阅读的有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The WallStreet Journal(华尔街杂志) 和 The Economist(经济学家); 这些资料可能会是个好的起点。
2、你的理念是否值得继续?
那么就假设(这也是经济学家的偏好)你已有了一个理念,你怎么知道它是一个好的念头呢?首先要做的检验就是尽量用非经济学家也能懂的语言表达出你的理念。如果做不到,那它就有可能不是一个好主意。如果能做到,它仍然可能是一个的无价值的主意,但至少还有希望。在开始确定你的理念是否正确之前,你应该停下来并问问自己它是否有趣。假如它显得缺乏趣味,就没人会关心它正确与否。然后找一些人来做讨论--假如他们认为你的理念值得继续下去。如果这些主意是对的,接下来会得到什么?它是否有许多的含义或者仅仅会变成一个没有结果的结果?一定要记住,对一些细节的`部分花时间是有机会成本的--你可以把时间花在别的理念上,要确认你的期望收益大于机会成本。经济理论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培养洞察力。对自己最大的奖赏就是啊哈! 这样就能解释它了!这才是你应该追求的东西--忘记那些好的但已经固化的工作,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个啊哈的奇才。
3、不要太急于阅读文献
对大多数研究生而言,如果别人已经有了这个主意,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事是马上阅读文献。然而,我的建议是在读文献前先等一会儿。当然,最终你应该通读整个文章,但是我认为,如果在做系统的文献检索之前先自己独立工作一番,对你要好的多。这儿有一些需要延迟的理由。首先,你需要多练习去发展一个模型。甚至最终你只是重复导出了一些在其他文献中已有的结论,通过亲自动手,你仍然会学到许多东西--研究一个可出版概念,你会感觉十分有
益!(虽然你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出版它。)其次,你还可以提出和文献中不同的方法。假如只盯着别人做的东西,你的思想就会因为他的观点而变得狭隘--如果你彻底的投入研究,产现原创性的可能性就会有更大,而且自己的洞察力能最大化的得到发展。第三,你的理念需要时间来孕育孵化,因此要尽可能早的开始建模工作。那以后当你读到别人怎样来处理他们自己的理念时,就会和你产生某种互动,甚至有可能产生一些有趣的新东西。
篇7:关于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基础在当前经济管理类型专业中属于非常核心的课程,在其相关专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发挥关键重要作用,尤其现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对于经管类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我们必须加大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水平。[1]同时经济基础课程教学目的重在实践,但是其内容体系过于庞杂、知识偏重理论,但是日常的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教学环境发展较为滞后难以满足新时代对经济学基础教学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实施,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实用性经管人才的培养。
1“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发展现状
1.1“经济学基础”教学课程的安排偏重理论
现阶段,多数学校的“经济学基础”的课程安排偏重理论性知识,而经济学基础的课程本身内容体系庞杂,相关观念和理论抽象复杂、晦涩难懂,纯理论性讲解无法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清晰的理解,甚至适得其反,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这也极大地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长久以来,院校使用的考评系统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理论水准,没有重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考查评估。这些年,各院校致力于知识理论的研究,院校教师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研究以及论文的发表方面,忽略了对经济学基础中应用性教学的研究,而此类学科对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同时,现在大多数教学只是单纯掌握了理论性知识,基本没有从事任何经济学实践活动,也没有开展过任何经济业务。如此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无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经济学案例,课程内容空洞无趣、枯燥无味,不仅不能使学生很好地了解课程的内容知识,甚至极大消磨了学生的耐心,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之实践性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1.2教学案例的使用水平偏低
众所周知,经济学基础知识理论性太强,单纯照本宣科学生难以理解知识内涵,加之该学科对实践性还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课程中增加教学案例分量既是学科本身的要求,也是众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的学习需求。[3]但是,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案例分析课程安排较少,案例内容质量不高,脱离实际生活,案例分析不到位、不合理,使得最终案例教学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是涉及方方面面。其一,一般情况下,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人数限制,理想的授课人数大约为30人,但是各大院校实行扩招,学生规模持续壮大,然而与学生对应的教学资源并没有都得到很好的满足,班级人数不断增加,加大了授课压力,普通教学班人数扩大到60人左右,甚至部分学校由于人数过多组织合班授课,班级人数超过百人,这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效果。其二,教师普遍缺乏较强的案例教学能力。较之传统的教学,案例教学在教学能力等方面对授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校没有开展案例教学的相关培训,教师也普遍缺乏案例教学的学习,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授课老师往往不得要领,使得案例法的教学成效大打折扣,没有很好地发挥该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其三,学校经济学授课教师大都没有参与过专业相关的工作实践,经济学管理真实的工作情况根本不了解,在案例讨论环节无法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指导,使得教学最终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4]
1.3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基地
当前阶段,多数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基本不存在实践课程,多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门课程在经济管理专业中非常重要,而且这类专业对实践具有很高的要求,在课堂上开展简单的实践活动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广泛实行,经济现代化趋势明显,具有现代经济意识和经管能力的人才极度匮乏。[5]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也要求各个院校建立经济教学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必须对经济管理环境进行尽可能的模拟,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相关问题的体验和学习。
2“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措施
2.1增强教学的实践性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院校的经济学专业的授课教师都具有相对高的学历,其专业的理论知识储备比较丰富,然而受制于种种条件,授课老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极为匮乏,甚至完全不了实际的企业经济运行状况以及管理工作的实施程序。这也是长时间以来造成经济学课程枯燥、空洞非常关键因素。[5]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必须制定相关措施,有效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仅需要关注教学质量的提升,更要加强教师实践水平的提升。对于该专业的教师增强工作审核,要求授课老师适当压缩课程教学时间。首先,要求教师从事专业对应的实务工作,增强对相应职业具体工作的了解,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到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和企业等单位,参与其经济管理工作,掌握经济管理工作的最直接的资料,根据自身实践,对教学案例资源进行完善、充实,使之更加贴合生活,更便于学生理解。其次,激励授课老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等经济学专业资格考试,充实教师各层次的知识,有助于教师水准的提升。最后,从校外邀请经验丰富的经济学基础教学经济学专家或者企业经济管理者组织专题讲座,不仅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很好的补充,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和眼界。
2.2提高案例教学水准
经济学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效的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还可以实现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共同都得到提高。同时,在案例教学涉及的相关考试可以鼓励学生尽可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无须顾及试卷的限制。授课老师可以学生实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对案例教学进展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注意学生对案例的反映及其观点,站在客观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把该项评估情况加入学生的最终的成绩中,作为学生成绩评价的一个有效参考。
2.3经济学基础实践基地建设
现阶段,多数企业并不乐于接收实习学生,然而学生可以进入的银行、事务所、咨询公司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进入之后也只能从事一些基础性工作,甚至是劳力工作,无法真正涉及非常专业经济管理工作。因此,学校建立经济学专业实验室更加科学,效果更加显著。在实践基地,可以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行模拟,利用模拟情境,学生进行相关操作,处理相关的经济问题,进而更加深刻地掌握,改善教学状况,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工作环境进行高效模拟,尽可能再现企业发展情况,综合各类专业知识,一方面,有效帮助学生系统巩固教材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符合当前复合型人才的发展要求。
3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的经济学基础教学存在较多问题,教学模式刻板,教学环境封闭,无法满足实践性经管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无法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文中笔者从增强教学的实践性、改善案例教学质量、建立实践基地三个方面革新“经济学基础”的教学环境,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满足现代企业经济人才需求。
篇8:关于经济学论文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际经济活动的学科,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于一体,是传统经济活动在跨国领域的运作和延伸。该课程一般开设于大二学年上学期,是经济相关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国际类”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可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国际经济学》相关教材的选择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教材版本众多,选择余地大,但是由于理论发展迅速,内容庞杂,各版本教材的内容差异较大,选择不同的教材可导致学生学到的理论差异很大。比较经典的国内教材是人大版和高教版的21世纪系列教材,也是国内众多院校选择的教材,这类教材中规中矩,尽量选择的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传统理论,去掉旁枝末节,只对核心部分加以阐述,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缺陷在于这类教材一般理论性较强,知识更新速度慢,实例和练习题较少,导致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举一反三。国际上关于该课程的经典教材也比较多,像克鲁格曼和萨尔瓦多的版本,都是一版再版,受到许多国内985和211院校教师的追捧。这些教材内容全面,知识新颖,一般都配以大量实证分析和习题,并有网络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教学效果更好。但此类教材一般难度较大,计量模型类分析较多,基础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容易放弃。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校,我们建议还是以国内学者编撰的教材为主,以国外经典教材为参考书或课外阅读书籍,做到有的放矢,深入浅出,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的调整
《国际经济学》与其它课程由浅入深的内容编排不同,一开篇就是难点,关于西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难度较大,不好理解,依赖于较好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否则部分学生会觉得雾里看花,对该课程首先留下了晦涩难懂的印象。比如相互需求理论和提供曲线,不结合微观基础理论分析会觉得理论突兀,结合基础理论部分学生又无法理解,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主张是保证课堂教学的紧凑性,只讲解核心部分内容,并提供整个理论分析的参考资料供有基础的学生课外阅读,并把相关曲线的分析编入习题中,让学生熟悉它的推导过程。
《国际经济学》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国际贸易理论部分,分成不同的流派,形成不同的观点,许多派系直到现在仍然在发展充实。教师在进行这几章内容的备课时,一定要注意分类整理,避免逻辑混乱,并且在同一派系中还有不同分支,观点不尽相同,一定要注意分析和比较,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问题要点。其中有几个理论,诸如贸易保护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等,在现代国家的发展中有很好的运用,所以适合结合实际来分析,避免就事论事。否则,学生也会在其它课程里面从另外的角度再次学到这些理论,那么他们就会心存疑虑,认为这些理论描述不一致,很难对理论信服和认可。我们建议教授《国际经济学》的教师和教授《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师必须有集中备课的习惯,以便于知识的传承和衔接。关于国际金融理论部分的知识也在讲授中的一个难点,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是需要进行讲解的,但是该部分与《金融学》和《国际金融》的理论都有所重叠,许多教师甚至直接把备课的内容在这几门课上重复运用,没有做到严格区分,容易让学生觉得这些课程重复太多,学起来没用的假象。
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应侧重金融知识为贸易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国际经济活动是多重性的活动,实体贸易经济最终需要货币结算和资金流动等一系列的活动来配合完成,这才是《国际经济学》中编排金融知识的目的。所以金融理论知识的讲解一定要跟前面的贸易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主要贸易领域资金结算和投融资活动的分析,这样才能把《国际经济学》两部分的内容更好的融合,保持整体性和连贯性。开放经济政策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是该课程的又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是宏观经济学的延伸和运用,同时也是近几十年来经济学者比较集中研究的内容。要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布置一些课堂任务,让同学们下去查询相关学者取得的成就和经济政策在不同国家的运用,让他们主动发现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有了心态上的主动认识再加上课程的讲解,对经济政策的运用和不同国家的比较就可以学得更加透彻。《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众多,需要选择和取舍,分清主次,这就需要任课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有的放失,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习题和案例分析的甄别
(一)教学习题方面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重要课程,必要的练习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掌握解题思路的手段之一,国外众多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较多参考资料,但是难易程度不一,需要选择。诸如在讲解提供曲线时,许多教材都在习题中对这个问题以习题形式来分析,但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内容编入课堂教学中,以课堂思考题的形式直接提出并进行分析解答,可根据课堂反应来判断讲解的深入程度如何。纵观国内教材,习题编撰比较单一,一般都以简答或名词解释的形式呈现,没有任何新意,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习题编写,融入选择、判断以及计算分析等多种题型。比如在讲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时,往年习题集中于问答题型,但讲授时可以把中国关于自贸区的政策介绍进去,那么习题编写时就可以考虑到时事部分,把关于自贸区的内容变成填空、选择或判断题,来考察学生在课后是否认真了解了这些经济时事政策。在讲述外汇和汇率时,可从贸易角度讲述金融结算方面的知识,那么习题就可以出一些计算分析题,国际经济活动中不同情形需要用什么汇率结算,怎样计算和分析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该问题的应用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案例分析方面
《国际经济学》的案例众多,选择性大,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案例,要分析得当,讲解有深度,而且要为理论知识服务。比如在讲解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相关内容时,关于跨国公司的案例很多,但我们可以选取世界500强公司的前三十名进行比较分析,近三年来该榜单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济形势对跨国公司的经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该案例的分析再来讲解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课堂的教学效果就非常好,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直观。在讲解国际收支相关内容时,除了罗列国际收支平衡表让学生理解分析外,还可把这几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变化列出来给学生看,让其分析原因,再结合中国的“走出去”战略,让学生在学习国际收支平衡表内容的同时也知道了当前国际经济新形势下新的战略和选择。案例分析也要与时俱进,也要注重实例分析为理论服务的特点,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为了把《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更透彻,任课老师应该充分作好各种准备工作,多阅读参考教材,将各类素材整理归纳到课堂上来讲解,多准备案例教学,让案例导入理论,从理论归纳到做法,从做法再总结出案例,循序渐进。每一章都要编写配套习题,习题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内容配套,做到相辅相成,相互融合,才能起到习题的训练效果。另外,国际经济的活动日新月异,跨境电商贸易和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给该门课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在讲授时也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做到知识更新,才能取到更好的效果。
[关于经济学论文]
篇9:浅谈经济学项目管理解析构建论文
一、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发展现状
在发达国家,现代经济学项目管理专业已经发展成独立的学科体系,项目管理专业人员已经成为21世纪一个“黄金职业”、“金领”人才。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项目运作采用项目管理的国际模式。项目管理作为一个崭新的职业正逐渐成为市场急需的大热门,项目管理专业人员也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及其它机构青睐的对象。实行项目管理专业化,需要有专业教育、培训和研究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我国项目管理专业教育虽有了很大发展,但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特别是项目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进步较晚,只有少数大学进行试点建设,中央财经大学在的本科生招生计划中,才开始设立了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这是我国高等学校第一次在本科阶段设立“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力图培养出一批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擅长运用相关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管理技能的新型专门人才。
截止共有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7所院校开设项目管理本科专业。但这7所院校将项目管理专业放在不同的二级学院,其中辽宁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和山东经济学院开设在工商管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开设在管理科学和工程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开设在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农业大学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这也体现了这些院校对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不同培养方向。通过对以上院校项目管理本科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除辽宁大学项目管理专业基本具备“国际项目管理”特征外,其余几所院校的模式可概括为“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与一般意义上的项目管理专业教育模式相距较远。鉴于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开设时间较短,且不同院校培养方向不同,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二、项目管理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1.构建目标
适应学校办学特色和项目管理课程内容与形式变化的要求,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较宽、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项目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不同模块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社会对项目管理本科人才需求。
2.构建原则
系统性原则。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受到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学校办学水平的制约,又受到国家教育政策、教育观念、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此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真正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鉴于此,项目管理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做好课程体系综合功能、课程和课程间以及课程内部各章节等三个层次的协调。只有坚持系统性原则,才能确保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
少而精原则。鉴于项目管理专业涉及知识领域较为广泛与学生学习时间有限的矛盾,在项目管理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严格控制课程数量,提高课程质量,结合项目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选择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技能;通过开设综合性或多学科的课程,传递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的信息。
整合项目管理九大管理内容的原则。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充分考虑包括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的九大知识体系,按本科层次教学规律设置相应的课程。
三、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项目管理本科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应以“双平台+双模块+实践课”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以及“项目投融资”和“房地产经营管理”三个方向的专业模块知识。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
图1项目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1.“双平台”课程
双平台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是指同项目管理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联系的先修课程。根据项目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项目管理学科基础课应包括微积分、概率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专业基础课是强调项目管理专业的统一性和特色性,保证学生具备项目管理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素质。项目管理专业基础课应包括项目管理、财务管理、项目投融资、项目策划、项目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专业英语等。
2.“双模块”课程
“双模块”课程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各学院应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在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增加专业模块课程,结合专业指导思想和学生培养目标,形成2-3个专业模块。以山东财经大学项目管理本科专业为例,设置项目投融资方向和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两个方向。其中项目投融资方向设置的课程包括金融学、项目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造价、工程项目估价等课程。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课程包括房屋建筑学、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估价、房地产投资与金融、房地产开发、工程监理等课程。每个模块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中选择任一模块,模块一旦选定,模块内设置的课程必须全部修完。
3.项目管理实践课程
实践课是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为主的课程,包括实验课与实践教学环节,多以老师指导,学生自主操作完成。实践性课程的设计是专业课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可设计为课程内实践和集中实践模式,课程内实践并根据不同课程性质、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条件进行安排。项目管理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由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三类实践教学环节组成。
四、项目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保障
课程体系是项目管理专业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在系统中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部分互动、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目标的。课程体系的良性运作需要其他一系列部分的支持与合作,这就是课程体系赖以存在并向前发展的保障机制。
1.不断完善项目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教材建设工作
建立健全教材选用制度,规范教材选用程序。高质量的教材选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保障教学质量,对于教材使用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鼓励使用国家规划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最好是近三年的国家统编教材。严格规范教材选用程序,首先由认可教师提出选用教材的建议,经项目管理教研室主任初审后,由二级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复审,最后报教务处批准列入教材订购计划,通过严格的审批历程,确保教材质量。
稳步推进项目管理专业本科教材研究与开发。为保证项目管理本科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沿性,项目管理专业教师可以结合项目管理发展动向,依据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情况,结合自身的师资力量,编写项目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教材。自编教材要经常掌握使用信息,不断改进和提高,加强同各高校间的交流和联系,扩大影响。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要坚持把选用国内有影响的优秀教材和自编教材相结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教材建设。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结构
教师是决定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之一,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课程体系得以实施的关键和基本保障。增设多种类、多层次的选修课,实行课程综合化,必然对本专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重视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总体素质和能力。实践性和应用性是项目管理教学的主要特点,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运用为主,对于教师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理论基础之外,更多的是要求教师能结合具体项目的进行动态的分析和判断,以增强学生对项目管理更为具体、深刻的理解。为此除了通过选派骨干教师参加高层次的专业培训和实习考察,随时掌握国内外项目管理最新研究动态,同时也鼓励教师结合所承担的课程到相应的公司进行为期一到两年的实习,通过积累实践经验,提升教学质量水平。
进行师资的合理配置。大部分高校的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的时间都不长,为此该专业师资的合理配置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引进政策,积极选拔学科带头人及主干课程带头人,同时有计划的加强青年讲师培养,利用3到5年的时间形成由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教师构成的合理教师梯队;另一方面通过聘请从事项目管理实践的校外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改善单一的师资结构,提高项目管理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3.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就项目管理专业本身而言,其启迪性和实践性非常强,仅在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完全适应实际需要,也很难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统一,为此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育,增加实习时数,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为此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比较小但适用的项目,在校内实验室由教师指导,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团体方式完成,既可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其次,可以由学校定期地组织学生到社会实习,如建委、房地产管理局等政府管理部门以及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工作,以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4.充实项目管理专业图书资料
专业知识的课外补充是必不可少的,随着项目管理专业的.开设,还必须配套图书资料的建设。图书资料主要是分国内和国外两大块。国内部分可以包括一些由著名教授或学者出版的项目管理专业书籍,由一些典型的项目管理案例组成的案例汇编书籍,以及一些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及法规的书籍,如财务、经济、投资、招标投标、管理、造价、资产评估、项目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等。国外部分可以包括原版的英文书籍或翻译过来的经典英文著作和英文教材,所选择的书目主要都围绕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体系。图书资料还应包括一些项目管理行业和相关行业的期刊杂志,以便于学生及时了解行业信息和知识动态,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与社会体系进行良好的接触。
项目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必须紧密结合项目管理实践,随着我国项目管理应用领域的越来越广泛,对本科专业人才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应对课程进行改革创新,完善课程体系,让学生真正掌握项目管理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能掌握实际的管理技能。
篇10:浅谈经济学项目管理解析构建论文
一、工程管理论解析
(一)工程管理学科的特点
1.研究对象规律性
与工程技术活动相关的管理问题是工程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解决与工程技术活动相关的管理规律。简而言之,工程管理学主要研究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管理规律。由于,工程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因此,不同的研究内容其所采用的研究方式和技术都各不相同。现阶段,工程管理的共性内容与所在行业技术特征的有效结合是工程管理学科的主要特征。
2.发展互动性
工程管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协调配合,这表明其发展具有互动性。为切实保障工程质量,缩减工程成本投入,优化工程施工进度,相关的工程技术员应不断探索,合理运用经济学、项目管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工程建设。积累以往的工程实践,不断总结,形成特有的且适应自身发展特点的工程管理理论和方法,这已成为工程管理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工程管理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工程管理理论也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一定的验证和完善,进而提升工程管理的实践水平。因此,理论和应用相互作用,紧密相连。
3.应用范围广泛
工程管理可应用在大规模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企业的技术更新管理中等多个方面,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二)工程管理和相关学科的关联
系统论是工程管理理论研究中的精华。从系统的整体为切入点,利用系统论的学说和原理,深入研究系统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和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工程管理理论体系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上,这主要是因为工程管理活动也是实践活动和理论认知相结合的过程,在多个目标的工程管理和创新活动中,均包含着质、量、度和质量互变的哲学思想。遵循着和谐管理理念,这也是哲学逻辑思维的具体体现。工程管理也与工程学、管理学密切相连,因为,工程管理需要以一定的工程技术为背景,使得工程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围具有充足的调控空间,而管理学是这种调控手段中的主要原则,明确相应的运行规律,合理分配人、物和资源,进而提升生产力水平,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的进步和发展。其实,无论从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我们都能看到工程管理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伴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体系的日益完善,经济学逐渐成为工程管理学的主要学科之一,它指导着决策、计划等活动,其在工程项目投资、决策、评估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学知识的科学利用,有助于实现利益的做大化。另外,工程管理与信息科学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能够影响工程管理理论体系和调控手段,还能充分利用资源,在满足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条件下,缩减工程成本投入,选择最理想的管理方案,进而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拓宽市场,反之,也会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促进信息技术的更新。因此,全面掌握和工程管理相关的学科,能够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而促进我国的发展建设。
二、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研究工程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为有效提升工程管理的实践经验,则应恰当的梳理以往的经验和理论,合理利用工程实践经验和相关学科技术,推动工程项目,构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改变过度依赖于西方国家工程管理体系的局面。研究工程管理体系不但能够明确界定工程概念以及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挖掘工程本质特征,还能不断丰富与完善工程管理理论,进而为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提供基础保障,同时正确指导其它操作的运行。
(二)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框架
1.工程管理涉及哲学、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内容看,它通过对这些学科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整合,形成了适应自身发展特点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由此可中,上述学科为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推动了工程管理的进步。
2.工程管理实践活动是构建管理体系的逻辑起点,简单来说,工程管理理论源自于工程管理实践活动,若没有工程管理实践活动,则管理理论将变成空谈。现阶段,主要包含工程规划、勘察、生产、管理、新产品开发等工程管理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价值的体现,则为管理理论的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工程管理实践活动本质上是工程技术理论和基础理论的组合,通常工程实践活动会催生各种管理新方法与新想法,这些新的方法与想法会形成新的理论,一旦形成新的理论,其中一部分是技术理论,一部分是基础理论,这些均为应用理论,它在工程质量、成本和运行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应用理论源自工程实践活动,却又反作用于工程管理,同时还能为新的工程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结语
现阶段,我国工程实践的不断发展,显著增强了工程管理的影响力,工程管理理论日益完善,工程管理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工程管理的学科地位逐渐得到确认,然而一门完整的学科离不开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因此,工程管理理论解析与体系构建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研究课题。为进一步完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程管理论体系,我们应加强研究,不断探索,寻找更多有效、可行的方法构建工程管理理论体系。
篇11:对管理经济学研究综述论文
对管理经济学研究综述论文
天池公司的产品市场定位,上述三种方法均得到了充分运用。目前天池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主要为贫瘦煤,主要用途是动力用煤。通过对市场进行认真分析,再考虑到煤炭运输以公路为主,仅有部分上煤站,公路运输费用较高,而且道路以山路为主,不适合长距离运输等因素,对于这种贫瘦煤的使用者主要定位在周边300公里以内,与山西交界的河北中部和山东西部的电厂等企业,主要客户有河北涉县龙泉电厂、邢台的151电厂、邯郸码头电厂和聊城电厂等。
天池公司根据自身的条件,在市场定位中采用了跻身战略和取代战略。公司通过实地调研,认为在与山西交界的河北中部和山东西部的电厂等企业,煤炭需求量较大,而且对于煤炭的品种要求较多存在很大市场潜力。加之这些地区周边没有大型煤矿,产品需求主要来源于山西境内的小煤窑。由于小煤窑受自身条件的限制,煤炭质量不稳定,供应量以及供应价格起伏大,信誉等级不高。天池公司建成投产以后,充分发挥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优势,利用兖矿集团的品牌信誉,在市场定位中采用了取代战略,与上述用煤企业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逐渐取代了小煤窑在这些地区的销售市场。
产量及销售价格决策
按照管理经济学的原理,按照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特点以及能够超产的最大限额来进行生产量的决策和产品价格的决策;同时还必须通过对市场供求机制的分析来实现产品产量的决策以及产品销售价格的决策,以达到避免产品积压或脱销,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天池公司生产的煤炭产品,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产品。对于生产量以及产品价格的决策,首先必须考虑自身的生产能力以及超额生产的最大限度,同时还必须考虑市场对于煤炭产品的需求量以及销售价格,来决定生产量以及煤炭产品的销售价格。
4月末,天池公司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结合对周边地区煤炭市场的实地调研,对此后几个月的煤炭市场状况作出了如下分析:该年1-4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幅度较大,建设项目施工条件较好,主要钢铁产品产量以及建材行业的水泥产量均转降为升,电力用煤继续较快增长,在三个主要耗煤行业同时增长的拉动下,1-4月份煤炭消费量继续小幅增长。而且生产和运输状况持续看好,煤炭产运销呈上升趋势。煤炭价格在运输以及生产季节等多方面因素拉动下,将会继续保持略有回升的态势。从此后几个月煤炭市场的走势看,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运行,建材、冶金以及电力对煤炭消费的拉动,将成为煤炭市场回暖的一个重要因素。
天池公司自投产后,即具备了达产能力,即年产原煤120万吨,月产10万吨,并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超产能力在50%以上的能力。根据对市场的分析,天池公司决策,在此后几个月内,煤炭产量维持在月产原煤15万吨左右,价格在1-4月份平均价格的基础上略有提升。
生产成本决策
通过对决策成本的控制,企业能把其单位产品成本,降到其所在行业具有可比性企业的产品成本以下,那么,它就可以在创造利润方面,取得主动权―――它既可以通过按与其竞争者的产品价格相同的价格出售,而取得较大的差额利润;也可以通过按较低价格出售,而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天池公司所生产的煤炭产品,按照管理经济学有关成本控制的'原理进行成本决策,将生产能力定为年产销原煤120万吨,按照周边市场的平均销售价格400元/吨(按平均价格,不含税),每年实现的销售总收入为48000万元,固定单位成本约计为160元/吨(含固定期间费用),若按照这些数据,山西能化公司若想实现10000万元/年的利润,单位变动成本(含变动期间费用)应该控制的最高限额应该为:目标销售量=贡献毛益总额/单位贡献毛益120万吨=(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160×120万吨+10000万元)/(400元/吨-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156.67元/吨。
在产销量不变的情况下,若要实现更高的利润总额,单位变动成本要通过加强管理,将单位变动成本降到156.67元/吨以下。天池公司在年产120万吨时,实际已将单位变动成本控制在150元/吨以下;与其竞争者的产品按相同的价格出售时,取得差额利润明显高于竞争企业。通过对管理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山西能化有限公司在日常管理中已经在自觉地运用了管理经济学的部分原理;随着对管理经济学的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管理经济学的更多的原理将会在山西能化公司的管理中得到更多的运用。
篇12:管理经济学心得体会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使用有限资源,以达到成本效率管理的科学。初上课时,即有一种对世界重新认知的新鲜感。在接触这门课之前,我看到的只是表象,例如裁员,工厂关闭,银行利率提高,股市印花税大幅度下调~~~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
开课后,老师讲了很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现象。跟着老师的指引,我渐渐拨开了云雾,走到了那些问题的背后,虽然了解的还不是那么透彻,但已经是醍醐灌顶了,这真的让我欢喜不已。我开始学会用理性的分析去看待身边的问题:前几年父亲下岗了,最近因为厂里急需熟练技术人员重新回去上班,那时候政府关于最低工资的限定刚好出台,父亲的工资在原来基础上涨了三分之一,工作时间却由原来的8小时调整为12小时。我一直不解,劳动法的规定为什么企业不遵守?为何会出现如此急切的剥削?听完课,我明白了这个中缘由,提高工人最低工资标准,意味着企业的变动成本增加,但产品价格却不能说提就提,两者相减,利润空间就会大幅度缩水。
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必定会裁员,将原来由三个人做的事安排给一个人做,这就是父亲劳动时间增长的本质原因。而且我还知道:如果下岗的工人不进行妥善的安排,就会导致劳动力过剩,通过供需曲线可以看出,如果一直处于这种供大于求的状态,工资水平自然就会回到原来的状态,甚至更低。这也就是为什么政府要一直鼓励和推动下岗人员再就业工程的本质所在。
管中窥豹,已让我欣喜不已,更何况这门课程的涵盖范围很广,几乎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涉及到了,从“谷贱伤农”到“寡头垄断”,让我们站到了一个高度来俯瞰这个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动摇!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经济学学习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是吾辈认识当今世界的必经之道,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必要之匙。从战略意义上看,经济学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很有必要的。
篇13:管理经济学心得体会
“最有效的配置稀缺资源来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是《管理经济学》课程中李平教授反复强调的观点,为期四天的学习,也紧紧围绕着这一宗旨,阐明方法,结合案例,提纲挈领、有理有据的论证了管理经济学这一系统而又有逻辑的分析方法在企业各项管理决策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的管理,本质上来说,是对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资源的管理。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有效配置资源,合理做出决策,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每个企业管理者都需要思考和面对的核心问题。“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么生产?”,这些听起来枯燥空洞的问题,在李平教授深入浅出的系统讲解下,在全班同学热烈积极的案例讨论中,也变得鲜活起来。
“中关村E世界综合服务费纠纷”案例,通过对各方核心利益的梳理和分析,探讨了均衡分析方法在市场经营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往往受到有限的资源、利益相关方等多种因素的约束,如何在相互制约的条件下,确定各类因素的比例关系,使企业得到最有利的发展,均衡理论为我们在制定价格、明确规模及确定要素组合上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
“漫无边界——《喜羊羊与灰太狼》”案例,通过对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向我们展示了企业无边界运作的巨大魅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企业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无边界发展之路,在经营层面上:超越产品边界、超越时间边界、超越空间边界、超越运作边界;在管理层面上:超越垂直边界、超越水平边界;在操作层面上:虚拟研发、虚拟制造、虚拟销售、虚拟物流。通过对核心能力的复制,以连锁或联盟的形式在全球价值网络中延伸,以其灵活性、合作性、协同性、有机性,面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响应,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通过无边界发展,打造一个小核心大外围、小脑袋大躯体的企业,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企业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苹果——基于创新的品牌”案例,通过苹果公司创新及品牌策略的发展过程,充分论证了需求理论及影响需求的各类因素。通过不断创新形成差异化从而引导消费者偏好进而树立其品牌形象,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尤为重要。新经济时代,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企业战略的核心,是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关键。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等,需要企业的管理者树立全方位创新理念,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投入创新研发成本,提供积极创新氛围,最终形成企业的生命力。
“浙江江龙控股集团”案例,通过对江龙集团从鼎盛到没落的发展历程,论述了生产与成本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四天的《管理经济学》课程,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思考方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感谢武汉大学EMBA的课堂,让我们学以致用,受益良多。
★ 经济学毕业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管理经济学学生论文(共13篇)】相关文章:
优秀的论文2022-06-04
法律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技巧2022-10-20
新时期现代经济管理毕业论文2022-04-29
高级会计师论文2023-11-07
独立学院与工商管理论文2023-05-15
毕业论文选题查资料及写作技巧2022-07-02
金融学建设银行论文2023-12-06
硕士毕业论文标准格式2024-01-23
博士毕业论文评语2023-10-21
本科论文评语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