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题目

时间:2023-07-17 07:34:40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会计论文题目(精选12篇)由网友“过路人”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会计论文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会计论文题目

篇1:会计论文题目

最新会计论文题目

一、财务会计方向

1、民营企业会计监督研究

2、如何提升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

3、浅谈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4、小型企事业单位会计监督

5、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思考

6、集团公司会计委派制研究

7、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发展的探讨

8、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9、浅析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10、对资产减值会计有关问题的思考

11、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12、会计计量对企业会计收益的影响

13、谈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要求

14、谈如何做好一个出纳员

15、商誉的计价与会计处理初探

16、论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17、论企业成本核算与分析

18、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

19、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

20、浅谈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

21、浅析如何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监管

22、试论虚假信息产生的原因及治理

23、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24、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思考

25、论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不做假帐

26、浅谈企业的`诚信管理

27、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初探

28、新时期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探析

29、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探析

30、或有事项会计处理浅析

31、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分析

32、浅谈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

33、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探讨

34.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监督的影响

35. 刍议现代经济下的融资租赁

二、税务会计方向

1、所得税会计探讨

2、论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4、.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5、纳税人权利及其保障初探

6、现行增值税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

7、消费税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8、商品包装物租金,押金涉税会计处理探讨

9、税务筹划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10、债务重组涉税会计处理

11、论对外投资涉税会计处理

12、论企业合并与分立涉税会计处理

13、现阶段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利弊分析

15、论税收政策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7、论信息不对称与税收征管

18、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

19、论企业费用支出中税务因素的财务策划

20、税务筹划与财务管理的相容与冲突剖析

21、论视同销售涉税业务会计核算

23、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篇2:会计论文题目

会计论文题目

1、“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2、知识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3、现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相关研究

4、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探讨

5、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论财务会计的局限性

6、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和谐耦合模式与对策

7、企业碳排放财务会计分析

8、关于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9、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10、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

11、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主要差异研究

12、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13、IT视角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研究

14、网络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15、对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探讨

16、供给侧改革下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管理探究

17、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18、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9、浅述当代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

20、财务会计如何向管理会计转型

21、浅析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

22、行政会计行业财务会计系统分析与设计

23、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同探究

24、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25、论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26、浅谈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27、浅谈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28、论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发展

29、基于BPM的银行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架构设计

30、浅析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之间的关联

31、论当代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

3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边界讨论

33、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4、财务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35、浅谈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关系

36、财务会计:由理想到现实──兼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37、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适度分离

38、科学发展观下的财务会计发展

39、试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

40、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应并重发展

41、如何评价美国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42、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

43、论资本市场框架下的财务会计本质与边界

44、不确定性经济业务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45、当代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

46、论中国财务会计的目标

47、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理论基础

48、人力资源财务会计有关问题研究

49、中德财务会计若干理论与实务问题比较研究

50、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思考

51、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问题

52、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识别与防范

5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区别与发展

54、试探公允价值在我国财务会计中的应用

55、浅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

56、看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57、浅析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58、财务会计辅助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实务研究

59、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60、政府财务会计与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构建

61、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

62、如何完善医院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63、基于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探究

64、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系统性评价研究

65、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与协调路径探析

66、财务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67、财务会计定义的经济学解读

68、财务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69、企业碳排放财务会计研究

70、财务会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解析

71、论未来财务会计发展方向

72、基于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对企业意义的分析

73、如何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提升

74、论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发展问题

75、浅谈电子商务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76、浅析SAP系统的财务会计应用

77、财务会计现代化改革问题研究

78、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探究

79、财务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80、基于电子商务网络财务会计发展研究

81、财务会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82、财务会计的信任功能

83、财务会计逻辑体系探讨

84、论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财务会计

85、知识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86、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相关研究

87、浅议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发展与提升

88、浅谈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联性

89、商事思维下公司财务会计制度重构

90、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中的目标导向

91、主体偏移与信息视角的财务会计价值选择

92、论现代财务会计的基本程序

93、基于XBRL的财务会计报告改进研究

94、浅谈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95、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财务会计教学方法探讨

96、财务会计职能演进及评价

97、论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98、试论经济学是财务会计的基础

99、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100、试论财务会计核心价值

篇3:会计论文题目

会计论文题目大全

第一部分:

1试论收益、收入和利得的关系

2试论支出、费用、成本和损失的关系

3不同经济体制中的会计模式问题

4当前我国会计环境若干问题的探讨

5合并会计报表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

6会计的国际化和国家化辩证关系分析

7会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与促进

8会计方法选择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9会计环境的变化将导致会计理论的重构

10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1会计监督的基本理论问题

12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3会计监管与审计的关系

14会计谨慎性原则在实际中的应用分析

15会计理论发展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16会计人才的评价选拔与激励机制

17会计舞弊的.识别与治理

18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透视

第二部分:

1.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

2.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会计软件选购策略研究

3.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联分析研究

4.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雅戈尔为例

5.企业存货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研究

6.企业存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7.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

8.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9.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0.所得税会计问题研究

11.我国存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1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困难与建议

13.新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变化及影响

14.固定资产减值相关问题探讨

15.中外企业税务筹划比较研究

16.中小企业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7.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18.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基于东风汽车公司的案例分析

19.《作业成本计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20.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2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结构研究

22.房地产业成本控制研究

23.构建信息化的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2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问题研究

25.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

26.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纳税筹划研究

27xxx公司生产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28.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选择研究

29.基于新增值税条件下的企业纳税筹划研究

30.价值链分析

31.论企业全面预算与信息化管理

32.论小企业电算化过程中的风险与防范

33.企业的内部控制

34.企业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现状与完善对策研究

35.浅谈财务杠杆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36.全面预算管理

37.审计的重要性水平研究

38.审计重要性及其判断研究

39.xxxx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40.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研究

41.无形资产对企业的价值贡献研究

42.小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研究

43.新所得税法下资产的税务处理

44.制造业企业纳税筹划研究

45.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研究

46.作业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47.公司治理结构中审计机制问题研究

48.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纳税筹划研究

49.基于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50.基于现金流量表的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51.基于新增值税条件下的企业纳税筹划研究

52.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

53.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管控研究

54.审计期望差距及控制研究

55.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联动机制研究

56.无形资产对企业的价值贡献研究

57.新会计准则下重要性原则的应用研究

58.新审计准则对审计实务的影响研究

59.新所得税法下资产的税务处理与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

60.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问题研究

篇4:会计论文开题题目

会计论文开题题目

第一部分:

1.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

2.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会计软件选购策略研究

3.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联分析研究

4.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雅戈尔为例

5.企业存货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研究

6.企业存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7.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

8.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9.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0.所得税会计问题研究

11.我国存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1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困难与建议

13.新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变化及影响

14.固定资产减值相关问题探讨

15.中外企业税务筹划比较研究

16.中小企业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7.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18.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基于东风汽车公司的案例分析

19.《作业成本计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20.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2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结构研究

22.房地产业成本控制研究

23.构建信息化的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2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问题研究

25.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

26.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纳税筹划研究

27xxx公司生产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28.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选择研究

29.基于新增值税条件下的企业纳税筹划研究

30.价值链分析

第二部分:

标题: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研究目的:了解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相关方法,结合我国国情,比较分析适应我国企业合并的相应方法。

内容:1、企业合并的涵义及不同合并形成;2、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及适应情况;3、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国际比较;4、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及理由。

标题: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研究目的:辨别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规定;2、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国际国比较;3、关联方交易的定价政策;4、关联方关系的披露分析;5、关联主交易的规范措施;6、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的进一步完善。

标题:或有事项的分析研究目的:了解或有事项的意义和种类,掌握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大全(3篇)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大全(3篇)。

内容:1、或有事项的涵义与种类;2、或有事项的确认;3、或有事项的计量;4、或有事项的帐务处理及披露;5、或有事项准则的不足与建议。

标题:会计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探究目的:掌握已有的会计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熟练运用其要求处理实际问题。

内容:1、会计调整事项的涵义和内容;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处理原则和方法;3、会计政策变更事项的调整处理原则和方法;4、会计估计变更事项的调整处理原则和方法;5、会计差错更正事项的调整处理原则和方法;6、对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改进建议。

标题:实质量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分析目的:结合实际把握实质重于形式的精神,旨在会计实践中灵活加以运用

内容:1、实质重于形式为什么是修正性原则(要义);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确认收入时的.表现;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融资租赁业务中的表现;4、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确认资产时的表现;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其他方面的运用;6、对该原则在具体准则中进一步体现的建议。

标题:试论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二重性目的:介绍人力资源计量的两种方法:成本法和价值法,探讨建立人力资源会计成本计量与价值计量并存的二重模式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大全(3篇)工作报告。

内容:1、人力资源计量的成本法,其优点和缺点;2、人力资源计量的价值法,其优点和缺点;3、采用二重计量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采用二重计量模式的具体做法。

标题:商誉会计问题研究目的:通过此论文的写作,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商誉领域的专业知识。

内容:1、商誉的基本概念;2、商誉的确认;3、商誉的计量;4、商誉的摊销;5、商誉的诚值;6、商誉的披露。

篇5:会计论文题目怎么定

一、论文的选题包括的范围要小、要具体

一般来说宜小不宜大,宜窄不宜宽,题目太大把握不住,考虑难以深入细致,容易泛泛而论。有些大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多则上万字,论文的选题越大越好,岂不知选题越大越空洞,不能准确的、具体的去阐述,而应该结合自己实际,从小处着手,仔细研究,把选题做精,做透彻,做具体。

二、论文的选题要有实用价值,不能脱离实际

有些大学认为,学问越深越好,选一些别人陌生的领域去研究。其实不然,论文的选题要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要和大众关心的话题中去挖掘,引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进一步论文整体面貌和特点。

三、论文的选题要新颖,要有独到见解

一篇成功的毕业论文,选题要有新意,何为新意,就是论文中要有新观点、新看法、新见解,标题是一篇论文的灵魂,好的标题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只有这才能达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四、论文的题目要规范,言简意核

选题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力求简括、高度浓缩。

五、论文的'选题还要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着手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选题,自己平时有所关注和积累资料,才能比较好的去掌控和把握,去潜心研究和挖掘。论文写作是一个时间相对较长,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又很辛苦,没有兴趣或有反感的情绪是很难顺利完成。

六、建议关注热点,切入点要新颖

从何处入手,怎样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也是每一位大学生特别注重的问题,因为选题的切入点恰当与否、准确与否,将直接决定毕业论文的质量。研究的重点、难点要鲜明地列出,研究内容观点新颖、重点突出、难点明晰,创新见解要基本形成,不能让观点淹没在内容中。

篇6:企业会计论文的题目

企业会计论文的题目

民办高校经管类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探讨——以会计专业为例

新准则背景下土地使用权会计问题研究——以港口企业为例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以株洲市松本林化有限公司为例

基于流程再造的企业会计信息化研究 —以F公司为例

基于会计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感研究——以双汇集团为例

新三板上市公司财会规范化问题研究——以XX软件公司为例

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问题及对策——以JL集团为例

会计监督职能之我见——以XX企业为例

关于强化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以XX企业为例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以XX企业为例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的探讨——以XX企业为例

对私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以XX企业为例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以XX企业为例

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以XX企业为例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以XX企业为例

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以XX企业为例

关于××公司会计信息系统建设问题的研究

关于××公司会计制度建设问题的研究

基于价值管理的EVA财务业绩评价研究--以青岛啤酒为例

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重庆邮政企业为例

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财务风险和预防控制策略研究--以XXX公司为例

从“供给端”分析环境成本管理与控制--以XXX公司为例

基于云会计的集团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以XXX公司为例

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建议--以Z校为例

销售方式再造的税收筹划--XXX公司的合理避税实践

社会融资结构深化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以XXX企业为例

篇7:如何写会计论文

如何写会计论文推荐

一、怎样选择会计论文题目

1.出于兴趣。从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出发确定话题。如果你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在实际工作中更感兴趣,或者他们从事虚假的筛选,它是可能的问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标准,现实经济中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如全部或某些方面。

2.热点问题追踪法。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一阶段都有该阶段的热点话题。如前一阶段的会计委派制问题、上半年的会计准则制订权问题、现阶段的会计诚信问题,等等。选择热点问题的最大好处是比较容易取得相关的参考资料,而且选择途径较广,既可以是新闻媒介体,也可以是报刊杂志,还可以是专家研讨等。

3.延伸法。进一步加深对某个课题的研究,该方法要较全面了解已有的相关论文,并在那些论文所阐述观点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深化,避免泛泛空谈。如预算会计体系进一步改革探索对会计委派制新认识,等等。

4.补差法。对所研究的领域中尚未研究或研究不充分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些问题难度较大但学术价值也较大。

5.边缘学科交叉法。即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会计学科相结合,利用会计学科自身专门方式方法,为其他学科和会计学科自身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比如环境会计是将环境问题现代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说明等方式反映、记录、报告、考核资源和环境成本与价值,评价企业环境经济活动以及取得的环境效益对企业财务成果和社会价值形态的近期、长远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在这样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中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6.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几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来认识事物。如我国借款费用准则与美国相关准则的比较研究、股份合作企业会计核算的差异、中美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的研究、企业合并的基本会计方法及其比较分析,等等。

7.新角度法。即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或改变大家都采用的方法而寻求新的切入点。如模糊财务评价问题、财务工程学初探、从财政和契约关系的特征看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审计、信息不对称与审计,等等

二、会计论文资料怎样搜集与整理?

1.要围绕自己的论题,到各种会计期刊、经济期刊、相关论文集、会计报表、会计年鉴、政府文件以及其他文献资料中搜集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论文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要全方位”的'原则,即考察资料时,不仅要考察国外资料而且要考察国内资料;不仅要考察当代资料而且要考察历史资料;不仅要考察外国学者的有关资料,而且应该和必须同时考察中国学者写的有关资料。也就是说,必须围绕着论文主题要尽可能的考察和搜集相关的资料。

同时,尽量“要上机”即搜集资料时动用现代计算机设备来处理信息,如通过互联网寻找所需资料并下载。目的是最大可能地节省时间,节约成本。

2.对搜集到的材料认真加以鉴别,区别出直伪、主次、轻重,表面和实质,典型和一般,本义和旁义等,真正做到理解材料和吃透材料,以便有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加以利用。经过筛选,有的资料可用于总论点,有的用于分论点;有的用于叙述,有的用于论证;有的加以详细阐述,有的用于旁证补充,以使论文充实丰满。

3.消化搜集来的材料,即做到认真刻苦研究,实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特别是对于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见解,要采取严肃科学态度,合理借鉴或以此为起点开展新的研究。通过这一过程就可以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取舍,取舍的标准是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

4.数据处理。数据是会计论文写作的重要资料,对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详细列出有关数据;对某些数据根据需要进行整理和运算;保留科学的有代表性的数据;运用图表显示变化的规律和在不同变化条件下的数据状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会计论文怎样提炼观点、精心撰写

(一)提炼观点或中心议题

论文观点或中心议题就是作者在文章中立起的“靶子”,是文章论述的对象,是文章的中心。中心确立起来后,作者是就应围绕中心展开论述,并由中心近一定的逻辑向外扩散思路,最终又要向中心聚集并总结出中心思想。文章的论说阐述不可脱离中心。

一般来说,在论文中提出观点或议题,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是直截了当,或是间接揭示;是反问,还是设问;是引证,还是归纳事实,这部分内容在文章中基本上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二)精心撰写、独运匠心

在把握素材后,就应探索形式,选准论文的表现角度。通常有几种不同的表现角度可选择:(1)领悟精神、深刻剖析。即对一论题作前后左右的“面面观”,多方位地而又深入论证。如建筑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原因探析之类论题就可以采用这种形式。(2)抓住一点,重点阐发。即抓住某一薄弱环节,着重讨论,阐述己见,如论会计交接工作的不规范性问题、政府委派会计制不可取之类论题,可选择这种。(3)针对论争,解疑诘辩。选择有争论的论题,比较各种不同论点的优劣,树立自己的观点,如不要反会计职能无限扩大之类。(4)选准“靶子”,批驳陈说。即将某文或某书中的错误论点作为“对立面”,指出其不足之处,在批驳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如写“与谈税务筹划——与某某同志商榷”之类。

1.拟定提纲

论文的表现角度选准之后,就要拟定提纲。提纲是论文的骨架,它起着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材料的作用。提纲有详略之分。我们一般要求尽量撰写详细的提纲,目的是:其一,通过拟定详细提纲,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现出来,同时也检验了所掌握材料是否充分;其二,通过详尽的大纲,指导教师更容易指导;其三,详尽的大纲通过后,成文就相对容易,只需反大纲在内容上按照一定逻辑结构添加内容就可以了。

拟提纲一般应先粗后细,先大后小,由略到详。即先把大的部分定下来,确定大段标题,再斟酌、明确每个大部分的小层次(即小标题),再依次深入,经过周密思考,反复修改完成,论文的提纲拟就以后,就应以纲统目,以说理为主,必须有虚有实,把抽象的道理与具体的形象的比喻以及典型事例有机地结合起来,即结合实际实例去作有步骤的层层逼近的科学论证。同时,大纲一定要实现:(1)明确论文的具体部局,要以总论点、分论点搭起框架结构,否则论文可能会显得三乱。(2)内容的表现上,要选择如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分总(总分)式结构、综合式结构、散论式结构等。

2.如何写会计论文?要精心撰写

提纲编写就绪后,文章的撰写就进入了写作阶段、即对研究成果进行具体描述阶段。会计论文的定作应达到如下要求:

(1)容易理解。会计论文是表明作才观点的,要想把论文所包含的信息无障碍地传递出去,必须做到观点明确,结构得当,叙述准确。对于中心论点,是文章要刻意用力的地方、给出结论的地方,一定要讲得很详细,要讲透。转述的、人所共知的地方可简明扼要地讲。论文质量高低取决于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有无真知灼见、有无新意,道理是否说得中肯深透,而不在地篇幅的长短,在基本达到对论文的字数要求的情况下,以行文简洁为标准。

(2)引用要得当,注释要清楚。为此,要讲究引用与注释的方法。引文与注释可以在页尾注明,也可以在文尾注明,并且尽量提供大的信息量,以便读者查找与核对。

(3)表与图的运用。由于表与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借助它们常常可以使语言文字很难表达清楚的多种子要素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一目了然,而且可避免文章表述呆板,因此,要合理采用。

四、怎样改稿与成文

会计论文改稿的基本要求是:一要确切;题文一致,标题和内容吻合;二要简洁:概括得当,简练明快;三要生动:新鲜活泼,引入注目;四要适度:明确的科学态度。

按照规定要求加工成文。可以是手写,有条件的可以打印。成文稿子一般要包括封面、正文、其他说明等内容。标准就是:格式正确、标点符号规范、图表美观、数字准确。

篇8:会计论文

1提要

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途径之一,而盈利正是企业的目的,同时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中的动力。本文根据自己在电大开放教育三年的理论学习和自己实际工作经验,从成本控制的内涵及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现行成本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提出了加强市场观念、明确控制范畴、选择控制标准、确立控制原则等对策建议,以供同仁参阅。

2成本控制的内涵及意义

成本控制在市场经济实际应用中对企业有着重要意义,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也带来不同的经济效益,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搞好成本控制。

2.1成本控制的内涵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2.2企业强化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1、成本控制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2、成本控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3、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3现行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3.1传统成本控制缺乏现代市场观念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3.2传统成本控制的范围狭窄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3.3传统成本控制标准单一

预定成本限额即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成本一般采用“目前可能达到的标准”,这使得已达标的部门和员工不思进取。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中,在计算成本要素差异或进行成本分配时,以定额或标准为依据。但这种定额或标准只不过是过去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数据,不能随物价涨跌、生产流程的改进和高新技术的应用而及时得到修正,不能正确计算成本。如果以过时的定额或标准去考核、控制成本,就会失去公正性。这势必使得企业内部有的部门和人员很容易完成定额,以至出现大量的“有利差异”,从而不思进取。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4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4.1加强成本控制的市场观念

上文提出了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易发的存货损失等。

我认为,为了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冲破传统成本观念的束缚,对目标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以获得有关目标市场顾客需求的第一手资料,根据顾客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4.2明确成本控制的科学范畴

传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其具体范畴主要是:

1、成本控制的对象,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2、成本控制的内容,要扩展到经营活动的全方位。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3、成本控制的视野,要有不同的目标层次。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4.3选择成本控制的合理标准

成本控制采用什么标准,即成本控制定额、限额、预算等,按照什么水平确定,是成本控制理论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实际平均标准。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2、历史最好标准。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3、理想标准。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4、平均先进标准。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4.4确立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1、节约原则,亦即经济性原则。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2、全面性原则。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3、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以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可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

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4、分口分级控制原则。各个职能部门要分工合作,归口管理,完成本部门负责的成本控制指标,并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层层控制,形成一个成本控制网络。

5、责权相结合原则。要使成本控制真正发挥效益,必须贯彻责权相结合的原则,如果没有权力,就无法进行控制。此外为了调动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还必须以他们的业绩进行评价考核,并同职工的经济利益紧密挂钩,做到奖惩分明。

5结语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越发激烈,竞争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企业如何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因为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企业抵抗内外压力,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保障。企业应重视成本控制,针对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分析企业在成本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求全面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6参考文献

[1]万寿义. 成本管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0

[2]程文香. 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效益[J].水力发电,2001,3

[3]徐文丽. 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创新[J].上海大学报,2001,2

[4]翟雨良. 浅谈企业成本控制[J].财经贸易,,4

[5]常洪才. 浅谈企业成本控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4

篇9:会计论文

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思路

xx年5月,我国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了“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开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已经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要业务内容,然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配套文件迟迟未正式发布,其中就包括《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造成内控审计有点无所适从,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基本借鉴了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7月发布的《与财务报表审计相结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AS5),结合征求意见稿与AS 5,尝试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思路作出初步探索。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界定

《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中指出,“本指引所称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企业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鉴证,并发表鉴证意见。”对企业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与界定。

此处,不妨可以借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定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者公司行使类似职权的人员设计或监管的,受到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满足外部使用的财务报表编制符合公认会计原则提供合理保证的控制程序,具体包括以下控制政策和程序:

1.保持详细程度合理的会计记录,准确公允地反映资产的交易和处置情况;

2.为下列事项提供合理的保证:公司对发生的交易进行必要的纪录,从而使财务报表的编制满足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公司所有的收支活动经过公司管理层和董事的合理授权;

3.为防止或及时发现公司资产未经授权的取得、使用和处置提供合理保证,这种未经授权的取得、使用和处置资产的行为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要影响。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风险评估程序的联系与区别

当前,财务报告审计方法是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之前,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其中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与实施控制测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范围、审计方法大体一致,但是由于相关法规还要求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层就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单独发表意见,因此在审计程序上应比控制测试力度有所强化。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都是聘请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控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所以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利用职业判断,可以考虑将内控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加以整合,以达到节约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三、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思路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注册会计师应关注:

1.影响企业所在行业的事项,包括财务报告实务、经济状况、法律法规和技术革新;

2.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特征和资本结构;

3.企业的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

4.企业经营活动或内部控制最近发生变化的程度。

注册会计师的着眼点应重视被审计单位管理高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比如公司的道德规范、管理层的经营风格、角色和职责划分的清晰程度,以及是否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审计委员会等。

(二)制定审计计划

根据所掌握的控制环境及其对行为和财务报告完整性的影响,制定审计计划,确定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团队成员,界定角色、责任和资源;制定项目计划、方法和报告要求。对风险的考虑应贯穿整个计划过程。

以往控制测试往往流于形式,空有其表,其原因之一就是审计人员并不具备判断企业内控是否有效的能力。企业的内控制度,往往是管理层经过长期摸索逐步建立起来的,作为审计师,仅仅花几天或几周的时间,就要搞清楚企业内控在设计和运转上可能的漏洞,谈何容易,没有足够的经验以及对企业管理的理解,是无法形成正确的对内控的理解的。因此,在制定审计计划,必须分配好合适的项目人员,对项目助理人员做好具有针对性的审前培训与督导,并且根据需要,制定利用专家的计划。

(三)识别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并完成公司层面的评估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公司治理层面的内部控制,属于控制环境。AS 5允许减少业务流程层次的测试,尤其是在公司整体层面的控制较强,并且和业务流程层次的控制紧密相连时;或者公司整体层面的控制足以防止或发现相关认定的重大错报。这就需要注册会计师识别公司层面的重大风险并作出恰当的评估。

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包括对公司部门、人员的权责利划分、重大政策决策流程与重大风险管理政策、管理层的风险测评流程、反舞弊控制、公司内控自我评测流程等,注册会计师应评估公司层面控制对流程层面的控制评估有何影响。

注册会计师还应识别各流程的责任人,并与其沟通,掌握其是否明确责任。其中,需重点对审计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工作方式、在公司监管中的实际地位、行使职能是否受到制约等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的焦点应放在风险上,如果某一事项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风险的角度来看是重要的,就必须重点关注。风险评估理念应贯穿审计的全过程。

(四)测试各相关财务报告目标的关键控制

选择那些针对最关键财务报告目标的流程控制,并对这些控制的设计有效性进行评估。应重点识别那些用来管理会对财务报告产生影响的重要流程的流程层面监督性控制,实务中的审计办法是从公司的财务报表着手,识别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相关业务活动和流程目标,选择关键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事项。

在对公司层面评估的基础上,应考虑重要性水平,以及财务报表和其他支持性会计科目余额、交易或其他支持性信息出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分析财务报告中的关键风险防范事项,并从数量和性质两方面考虑会计科目和披露事项的重要性。

与重大错报风险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相关会计科目余额或交易的大小和种类;因错误或舞弊而产生错报的可能性t该会计科目反映的交易的数量、会计科目的复杂程度;披露事项或相关会计科目的性质;会计科目反映的交易类型导致公司承担或有负债的风险;是否包含关联交易等。

注册会计师应确定重要交易事项和业务流程的关键控制点,明确识别每一重要会计科目或披露事项是否都有管理层签字、声明等法律手续方面的认定。

测试方法可采取穿行测试,通常综合运用询问、观察、检查相关凭证以及重新执行控制等程序。在针对重要处理程序执行穿行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询问企业员工对企业规定程序及控制所要求内容的了解程威对于特定的相关认定,可能有多项控制应对评估的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没有必要测试与某个相关认定有关的所有控制。

(五)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在作出评价之前,应首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风险作出评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风险包括两个要素:错报风险与控制失效风险。影响某项控制相关风险的因素包括:1.该项控制拟防止或发现的错报的性质和重要性;2.相关账户和认定的固有风险;3.交易的数量和性质是否发生变动,进而可能对该项控制设计或运行的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4.账户是否曾经出现错报;5.企业层面的控制对其他控制的监督的有效性;6.该项控制的性质及其运行频率;7.该项控制对其他控制有效性的依赖程度;8.执行或监督该项控制的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是否发生变动;9.该项控制是人工操作还是自动完成;10.该项控制的复杂性,以及运行过程中需作出的判断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设计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是内部控制能否防止和发现导致财务报告不当披露的重要事项。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的依据:被审计单位是否针对每一个控制目标都制定了适当的控制措施;是否能够防止或检查出可能造成财务报告重大错漏的错误或舞弊。

评价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指设计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否得到了正确执行。控制未按照设计运行、执行人员未拥有执行控制所需的授权和不具备必要的专业胜任能力,发生上述情况之一,即说明内部控制存在执行上的缺陷。

(六)评价控制缺陷

对发现的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注册会计师应按其严重程度,评价其是否属于缺陷、应关注缺陷还是重大缺陷。如果控制的设计或运行不能及时防止或发现错报,表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应关注缺陷是指内部控制存在的、其严重性不如重大缺陷但却足以值得负责监督企业财务报告的人员关注的某项缺陷或几项缺陷的组合。重大缺陷是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具有合理可能性导致企业年度或中期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不能被及时防止或发现的某项缺陷或几项缺陷的组合。

控制缺陷的严重性取决于:1.企业控制是否存在无法防止或发现账户余额或列报错报的合理可能性,2.因一项或多项缺陷导致的潜在错报的重要程度。在评价一项或多项控制缺陷可能导致的错报的重要程度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受控制缺陷影响的财务报表金额或交易总额,以及受本期已发生或预计未来期间可能发生的控制缺陷影响的账户余额或某类交易所涉及的活动数量。

审计过程中,发现以下迹象,就应判断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1.发现高级管理人员舞弊;2.重述财务报表,以反映重大错报的更正情况;3.注册会计师识别出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该错报不可能由企业内部控制发现;4.审计委员会对企业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

(七)形成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根据鉴证证据得出的结论,以作为对内部控制形成鉴证意见的基础。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应关注缺陷与重大缺陷,审计师就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保留意见或者反对意见。

篇10:会计论文

摘要:

试算平衡是基础会计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承接复式记账法――会计分录内容,并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学好该部分内容可以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会计理论与相关实务打下牢固的基础。因此,对试算平衡授课的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

试算平衡;基础会计;授课规划

1教材的选择

教材的选择应根据基础会计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特色,并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选择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专用教材。尽可能选择以案例型教材为载体,理论与实务一体化的基础会计教材,有利于培养职业院校学生

2教学目标的制定

根据基础会计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对试算平衡的授课部分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是认知目标。要求学生记试算平衡的定义、分类等相关理论认知,理解试算平衡的基本原理。二是能力目标。需要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流程,并可以独立编制试算平衡表。三是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目标。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严谨踏实的学习、工作态度。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职业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标准,可将试算平衡教学重点和难点均确定为试算平衡的编制流程。只有通过试算平衡的编制流程,才能理解和掌握编制试算平衡的要求和意义。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流程环环相扣,需要学生静下心跟着老师的脚步去学习,如果存在不会的步骤,则会影响整个试算平衡表的编制,因此,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流程则是试算平衡的重难点所在。

4教学方法的选择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应从教法入手。众所周知,会计是一门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师生既为主体,通过课堂教学,充分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考虑到职业院校学生的自身情况,主要采取教师教学与学生示范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真正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充分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从而发展其思辨能力。当然教师自身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建议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4.1直观演示法

利用幻灯片投影等手段在课堂进行直观演示,带领学生一步步编制试算平衡表,插入短小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演练、示范讲解等活动方式获取、巩固新识,以学生为主体,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与活动组织能力。

4.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与协作精神。可以通过案例来学习试算平衡表的编制,并学生示范来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的认知与掌握,使得学生具有了直观的感受,接下来,教师在对学生示范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得对知识的认知更加清晰、深刻。

5学法的选择

试算平衡的学习可以大体分为理论认知的学习与案例演练实务操作的学习。前者的学习建议选择分析归纳法,如何将教师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分析归纳法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方法。案例演练实务操作的学习则可以选择自主探究法。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教学过程的介绍

6.1课前回顾

课前回顾主要回顾与试算平衡相关的内容,可以选择借贷记账法的定义、会计分录三要素等问题来提问,为新课的引入“热身”。

6.2新课讲授

由借贷记账法案例导入试算平衡的学习,先从理论认知的角度出发,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试算平衡的初步了解。可以分别从试算平衡的定义、分类、基本原理、方法来讲解理论知识,幻灯片展示的同时,可以将重点内容板书,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案例引导,依次从建立账户、录入期初余额、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簿、计算发生额合计与期末余额、最后讲授编制试算平衡表。案例讲授结束后,可以引入案例演练,学生分组讨论,按步骤编制试算平衡表,遇到问题,可以集体讨论,教师则可以在一旁指导。案例演练的成果可以派小组代表上台汇报,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然而,试算平衡只能代表账簿记录基本正确,并不能证明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试算平衡难以查出。例如,重记、漏记某项经济业务;会计科目用错;借贷方向记反;金额一多一少正好相等抵消等错误,试算平衡难以查出,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7教学总结

试算平衡的整个授课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理论结合案例演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到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中,亲自动手去做,是检验学习成果的较好标准。

参考文献

[1]郑在柏.基础会计(第二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篇11:会计论文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重视会计内控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用有效地会计内控风险管理为商业银行的有序运营提供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管理的现状,然后探究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控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最后提出针对性解决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探析,世界金融危机给全球商业银行敲响了警钟。我国商业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与世界金融接轨的银行管理机制。但是,在银行运营风险管控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管理方面,不少商业银行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管理问题。如何提高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管理水平,让我国商业银行能够从内部克服运营管理风险,已经成为摆在当前国内商业银行改革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1、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管理现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提供金融保障。依据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强化会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管控运营风险的重要内部手段。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运营管理特点,在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管理工作中已经取得明显改进。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大多属于国有控股或集体控股的股份制银行,很多商业银行行政化管理特色较为明显。因此,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工作中,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相对较多,尤其是上级金融主管部门有时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地方商业银行缺乏足够的运营管理独立性。这导致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会计内控管理工作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制约性问题。部门岗位职责定位不清晰、重经营轻管理、侧重事后追责忽视过程监管等因素,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在会计内控管理中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我国商业银行应当进一步研究当前会计内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之策。

2、商业银行会计内控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管理工作一直是商业银行防范运营风险的重要手段。结合我国当前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实际,会计内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2.1会计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部门岗位人员职责定位不清晰

会计内控制度是做好商业银行内控风险的重要制度保障。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出台制定了较为详细可行的银行业会计内控管理制度。但是,目前很多会计内控制度并未有落到实处,部分岗位人员职责定位也不清晰。以商业银行借贷业务为例,应当做好授信方财务状况的调研工作。但是,部分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把这项工作完全委托给办理借贷的工作人员,银行内部会计人员并不直接参与。这容易导致信用资质作假现象。其实,我国商业银行很多规章制度等已经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在借贷业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是一些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未能贯彻落实这一制度,导致会计人员在借贷业务中职责定位不清晰。

2.2过于追求营业利润,重经营轻管理现象比较突出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原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体系已经转变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为主的全新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也称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这迫使商业银行也需要参与市场竞争,获取营业利润,以实现自我进一步发展壮大。过去几十年,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把提高银行营业利润、降低银行坏账率等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导致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重经营轻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商业银行评价下属部门、员工的主要指标是看其是否给银行带来客观的利润。这种维利润至上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让商业银行忽视了会计内控风险管理等工作。

2.3侧重事后追责忽视会计内控过程性监管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会计内控领域还未能建立有效地风控管理机制。这导致当前很多商业银行侧重于事后追责忽视会计内控过程性监督的现象比较常见。,浙江萧山某商业银行营业点发生几名银行出纳做伪账侵吞挪用客户资金的问题。事情败露后,该商业银行对参与人员进行了严厉的追责,并追究其法律责任。但是,此事件导致的客户数百万元存款损失的弥补难度非常大。其实,早在该商业银行上级主管部门在内部巡查中就发现了上述苗头,但是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更没有采取有效地过程性监管措施。

2.4会计内控监管人员自身风险意识不足,监管力度不到位

会计内控监管人员是做好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工作的重要防线。但是,我国很多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监管人员自身风险意识不足,监管力度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分析原因:会计内控监管人员多由商业银行内部人员兼任,并未有设立专门负责机构。即便是一些商业银行设立专门机构,也相对不受重视。这使得会计内控监管人员自身风控意识也相对不高。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监管工作行业准入门槛低,使得一些不具备相关监管资质的人员也进入这一领域。这也是导致会计内控监管人员自身风险意识不足,监管力度不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3、加强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管理的建议

3.1强化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明晰部门岗位人员职责

强化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明晰部门岗位人员的职责,是做好会计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保障。我国商业银行下属各营业网点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内控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会计内控制度实施的步骤、程序和工作标准等内容。同时,要明确不同部门岗位人员在会计内控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责。要出台制定一些针对会计内控管理方面的评价条例等。要对内控制度执行中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的追责等。

3.2强化会计内控管理理念,实现内控管理与营业利润的双赢

我国商业银行要改变重利润轻管理的做法,要把会计内控管理工作当作商业银行的重要工作。要在追求营业利润的同时,不能忽视会计内控管理工作。从本质上看,会计内控管理工作本身也是商业银行获取更多营业利润的内部保障。商业银行营业利润的提升,与会计内控管理工作存在正向关系。西方商业银行运行管理数据显示,会计内控管理水平没上升1个百分点,可以增加0.3个商业银行盈利点。因此,强化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管理理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内控管理与营业利润的双赢。

3.3建立过程性内控监管体系,把终结性追责与过程性防范有机结合

建立过程性监管体系,改变以往侧重于事后追责的滞后性做法,实现终结性追责与过程性防范的有机结合。这是做好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管理工作的外在保障。因为很多商业银行运营风险隐患都可以通过过程性监管予以化解排除。如果单靠终结性追责不能真正发挥会计内控监管的效力。我国商业银行应当深入思考如何建立有效地会计内控过程系监管体系,把各种会计内控风险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过程性防范监控可能会导致会计内控工作量的增加,但是却可以有效防止各种风险的发生,进而保障商业银行有序健康的运营发展。

3.4提升会计内控监管人员风险意识,增强监管能力

要提升会计内控监管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监管能力。这是做好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管理工作的人力资源保障。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重视会计内控监管人员工作业务、职业能力的培训工作,让他们能够始终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会计内控监管工作的需要。同时,应当适当提高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监管行业的准入门槛,让一些具备更高监管素质的人员进入这一行业领域。对待一些不适合这一工作岗位的人员,应当及时为其调换其他岗位甚至脱岗。

4、结论

会计内控风险管理工作,应当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工作之一。只有强化会计内控风险管理工作,才能为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营业利润,推动自身做强做大提供内部管理层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海霞.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防范解析[J].财经界(学术版),(07)

[2]张安扶.我国商业银行会计运营中常见的内控风险、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11).

篇12:会计论文

摘要:

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时期,传统会计在财务的计算、汇总、管理、上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即使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它仍在一定的社会领域被人们所采用。但就像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一样,不断的更新,才使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增长的模式,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样的,在如今网络会计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会计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从另一个方面而言,这样的冲击对传统的会计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为其注入新的元素,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

传统会计;网络会计时代;挑战;发展

传统会计对于任何一个公司的工作人员而言都不陌生。但要更加准确的去了解传统会计,我的建议是从其定义入手。有人这样来定义传统会计----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计价依据的会计实务。从定义中我们可以找到两个关键词:首先,历史成本。什么是传统会计中的历史成本呢?无论是一个公司还是一个企业,目前属于他们名下的财产物资的各项成本必须是以当初在购进时或者像属于公司的公共财产的成本必须是当时在建造时所花费的成本作为现如今的实际成本的.依据进行记录和管理。更为关键的一点,这些都受到国家的严格管理,不能让人随便去更改。其次,会计实务。对于会计实务,近些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它指会计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一般从填制凭证开始到编制报表结束的整个过程。综上所述,传统会计面临两个关键的问题:第一,就如对一个公司而言,在历史的成本管理方面信息量大,而如果全靠人工去操作的话,工程量非常大,同时数据也不便于进行实时的汇总,人们也不能快速的获取想要的信息。第二,在会计实务方面也是大量的依靠人力,那么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无疑会非常的高,操作的难易程度也会大大的增加。正由于传统会计在这些方面需要去改进,那么如今的网络会计对于传统会计而言,又会对其带来多大的冲击和挑战呢?本文就以对传统会计和网络会计的发展特点的比较为基础,分析传统会计如今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及将会有怎样的发展?

一、传统会计和网络会计的特点

(一)传统会计的特点

第一,它非常注重收益的计量。简单来说,对一个公司的产品是盈利或者亏本,它给公司带来的收入是正值还是负值的评判,都必须在销售后才进行确认;第二,它的成本是以历史成本去记录的,不会考虑现时的成本。第三,它对进行投资的人履行的主要是会计的责任,对其投资资产的运营和收益。

(二)网络会计的特点

首先,从其名称就可得知,它肯定是基于网络的会计活动;其次,在信息的更新和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换方面其速度惊人;再次,当公司建立了专属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之后,只要是本公司的人员,通过一定的身份验证之后,就可以进入本公司的会计系统,可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方便快捷;就像本公司推行上线的ERP全方位财务信息管理平台,其实现了财务与供应链、市务报装、营销系统等生产环节的全方位对接,实现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共享与完整。最后,当人们想对已有的会计信息进行修改,去实现自己的某个目的,操作非常简单,只需在自己的PC机上进行一定的操作便可实现,也不用对不可进行更改的资料进行更改。

二、传统会计在网络会计时代面临的挑战

(一)工作形式的转变

在传统会计时代,任何一个会计信息的记录都是在纸上,存档的形式也是纸质版的;当公司会计员把公司的财务情况整理之后都是以会计统计表这样的纸质表进行汇总的。但网络会计时代的到来,打破了纸质版会计信息统计的时代,人们大多都是以电子商务表的形式对数据进行操作,这无疑加快了工作员的工作效率,也大大减小了人为因素的出错率。但是,这样的工作方式转变对于财务人员单一会计专业知识的挑战是非常大的,他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的专业技能才能慢慢的适应这样的工作方式。

(二)对传统会计的支付方式的冲击

在公司,这样的转变是随处可见的,比如说每个公司都会不时的对公司VIP顾客进行回访,及时了解公司产品的市场动向;而这样的回访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比如电话形式,邮件形式,应用APP等等;取代了以往的家访。不仅减少了人员的调配问题,在实际过程中也更能得到顾客的接受。还有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资金交易现在也大多都是采用网上电子银行,不仅操作简单,瞬间即可完成,同时安全性也值得信赖。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支付方式的冲击也随处可见,就最简单而言。现在的支付宝,微信等进行的交易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各种交易只需依赖一个虚拟的银行作为中间的交易媒介即可。

(三)促使财务报告的模式从固定向创新,多样的趋势发展

我们知道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的发展必然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人们思想的发展会对以往看似完美的东西有不同的理解,从而推陈出新。同样的,网络会计也可以说是对传统会计的再扩展和升华;就比如说传统会计的财务报告模式是不容人们随意改变的,一旦制定了,就为所有人使用。然而,随着知识的不断扩充,不同的人对财务报告的模式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有更多创新的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人们可以把财务报表通过网络的帮助制成更能反映自己思想的形式,这不仅不会出现冲突,反而更容易让人们快速的查阅到自己想要的讯息,也可以及时的更改。对于一个公司的高层领导人而言,这能够去听取不同的人对于公司财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让财务报告的信息更加丰富,进而使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得到更好的提高。

三、在网络会计时代,传统会计可进行的发展

(一)在收益计量方面懂得顺势而为

前文提到,传统会计注重收益的计量,但对收入的计量都是在销售之后。但我们知道现在任何公司欲推出一款全新的产品之前,必然会先对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细致的评估,使风险尽可能降到最小。最常见的是很多手机生厂商,在将一款手机上市之前,都会有一个预售期,看看前期的市场如何。人总说:有备无患。所以对于传统会计而言,可以尝试调整在收益计量方面的操作,收入的计量可以在前期进行,中期再更一步的评判,销售后得到的有用信息就会更多,计量就会更加到位。传统会计在这方面不断的去完善,扩大在这个方面的信息量,与时俱进才能免于淘汰。

(二)对成本的记录方面推陈出新

对于传统会计而言,历史成本这项数据无疑非常的重要,但不该作为一个完全不变的标称值,而应该和现时的成本相结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成本无疑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那么对于传统会计的历史成本而言,现实成本就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而言,就必须把控网络会计形式下的成本记录形式,不断的进行了解和更近,才可适应相关方面的变化。

(三)对财务报告的形式进行改进

网络会计的财务报告极具创新性和多样性。就如一个企业来说,它的财务报告可以对外开放,向人们展示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及在财务方面的情况表格,例如电子表格,各时期的利润表,资金流动表,相关人员的权益变动表等等。传统会计就可以学学网络会计,改变单一的财务报告形式,增加一些新的元素。传统会计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将原有的财务报告形式与现在网络会计下的形式进行磨合,才能不断完善。总之,虽然网络会计相比传统会计拥有很多的优点,但也有很多的缺点;比如信息的安全性不高,很可能遭遇骇客的攻击,导致信息的流失;此外网络会计对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有很高的要求,需要不断的培养创新性的人才,与时俱进,不断地改进技术才能更加发挥其作用。而相反,传统会计在上述两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因而,传统会计应该积极迎接挑战,不断发展,以求其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述珍,李为.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调整策略[J].科技资讯,2006,(14):215-216.

[2]高媛,王竞梅.论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J].工业技术经济,2001,(05):89.

论文题目的写作要求与拟定方法

会计论文的写作论文

体育学术论文写作的格式及要求

法律毕业论文选题原则是什么

会计论文的写作程序与要求

会计论文的写作基础、选题和格式

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法

大学毕业论文写作方法:原则要求

论文选题依据范文

会计论文题目
《会计论文题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会计论文题目(精选12篇)】相关文章:

学术论文提纲2022-07-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格式2022-05-08

毕业论文写作选题技巧与写作方法2022-07-01

班主任工作计划拟定2022-05-07

开题报告注意事项2023-04-11

标准论文格式范文2023-07-17

09届毕业论文工作计划2022-05-06

电大护理论著类毕业论文常见问题分析2024-01-04

论文的标准格式模板2023-07-07

科技论文写作方法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