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论文500字范文(精选14篇)由网友“feilongf8”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生物论文500字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生物论文
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探讨【1】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分析生物校本课程必要性的基础上,就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原则进行探讨。
为提升成效,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以生为本,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加强与其他学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精选课外作业,巩固课程成效。
关键词: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校本课程开发已成热点话题。
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一些学校已开始尝试校本课程开发,以体现自身的办学特色,提高课程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性。
本文就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分析,以期对校本课程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一、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就课程间的联系而言,目前,包括江西、安徽、湖北等在内的省份,初中阶段的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课程都是作为单独学科而存在的,各学科间的知识有时会被打乱,知识点较为分散;就生物课程的内部属性而言,生物学科内部的关联性不强,一些知识点会被人为地打乱,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而校本课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加强各学科间、生物学科内部知识点的联系,将各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在校本课程中,有利于学生在自己的知识构图中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校本课程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生物、化学、物理等知识进行整理,让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
如针对“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相关知识内容,校本课程设计“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实验方案,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思考:从生物学科知识出发,利用人体呼吸需要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原理进行考虑;从化学学科角度出发,就二氧化碳遇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解释;从物理学科中气体扩散的相关知识出发,加深对气体扩散的相关了解。
这样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加深了知识间的联系。
二、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一)选取教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主动喜欢校本课程,其内容就应该有趣味性。
初中学生首先接触的实验就是生物实验,实验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生对实验仪器、药品、材料、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都感到新奇。
因此,校本课程应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多开展多样化的实验操作,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夯实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选取的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教学大纲
如果将校本教材仅仅当作学科兴趣活动延伸或学科教学的零碎补充,那其课程开展会受到很多影响。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尝试将校本教材和中考有机结合起来,让校方、教师、家长、学生等均能接受,以实现互利共赢。
新余某初中就尝试开发《初中生物的实验设计》等校本教材,围绕实验等中考的重要内容开展相关教学工作,这既能让学生有兴趣,又能紧密联系中考内容。
有的校本教材则鼓励学生进行一些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这既能联系初中生物知识点,又能让学生自己亲自探究,这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
(一)校本课程要以生为本,立足本地的实际情况
校本课程首先要进行调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选择,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理念。
在开发生物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各学校要立足本地实际,发挥特色。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价值取向已由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了学生全面发展上,课程内容选择要与自然、生活、社会实践相联系,使自然、生活、社会成为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不应只是一本教材,各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与地方资源,如当地公园、校内风景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单独设立生物学科的情况下,在校本课程开设时,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应注重学科拓展延伸类课程的开发,如,一些学校在开发生物校本课程时,生物教研组与学校的化学教研组合作,围绕环境保护、综合实验等章节内容,强化了生物与化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
同时,也可以将生物校本课程与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融合为一体。
这种形式的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较好提升。
(三)精选课外作业,巩固课程成效
根据作业主题与教学内容的相关程度,笔者把校本课程的研究性作业分为三种类型:收集类作业、延伸类作业、自主类作业。
收集类作业需查阅相关生物专业书籍和教材,一般采用调查和资料收集的方法进行,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延伸类作业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自主类作业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从生活实践中寻找相关主题,自主开展拓展性学习。
四、结语
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属于新兴事物,各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以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提升的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郭安源.试论生物校本课程开发[J].教学与管理,(24):36-37.
[2]黄梦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创新[N].浙江教育报,-11-29.
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探讨【2】
摘要:广大教师要在新课程体系下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同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并采用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先进、高效的教学手段,科学、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标;有效教学;实验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之后,对初中生物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未能明确和深入。
笔者从事初中生物教学多年,对于如何在生物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等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愿与同仁们分享。
一、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多做教法探索
新课标对生物课程的实用性要求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应变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学理念,找到一些新的方法来适应这些要求与变化。
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适当地改变了教学流程的具体实施。
比如,对于课前提问,笔者特别将它细分为复习提问和预习提问两大方面。
复习提问是对之前学习的课程内容的回顾和扩展,考查的是学生对之前学习内容的吸收情况以及课后独自探索的成果;预习提问则是笔者在上节课程结束前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接下来要讲授的内容规划了提问的大致方向和可以适当了解的趣味知识。
这两种提问的设计加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比如,将比较教学和辅助工具教学相结合,将提纲教学法、引导教学法和伙伴教学法相结合等。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每一节课都感到新鲜、有趣,又能将知识点较好地消化吸收。
二、教师要从多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如果一门科目的教师十分和蔼或是幽默,就会对这门科目产生兴趣。
所以,作为教师,要努力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让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真诚的关心和贴心的关注感受到师爱。
当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与期望、尊重与体谅,自然就会信赖这位教师,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该门课程的学习中去。
(二)要善用疑问教学法
质疑精神是人得以进步的'重要因素。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过程中的“疑”是促进其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的基础。
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学会捕捉教学中的“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设置疑问的教学手段在导入新课阶段是非常实用和有效的。
比如,在学习“裸子植物”时,笔者就讲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松树与杨树、杏树、桃树的童话故事,用故事暗示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让学生急于详细了解故事情节发展的真正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进入知识点的学习中去。
(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物学科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初中生学习生物,往往有种陌生感,甚至会产生“学生物有什么用”的疑惑。
此时,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把生物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自然就会激发出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比如,可以把科学家通过研制“生物导弹”治疗肝癌,从而有效地延长了患者寿命的新闻讲给学生听,让他们了解生物技术的神奇,自然产生学习的兴趣。
(四)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
新课标中特别强调了生物课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而能够动手实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因为初中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事物的形、态、质的变化,能够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对其产生兴趣,进一步研究生物、利用生物,并从生物学习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立体的、多方位的影像呈现,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呈现相关知识点,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感受具体的画面,受到声音的感染,从而激发求知欲望,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结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想教好初中生物这门课程,就需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特点,多方位激发其学习生物的兴趣。
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有效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立彦.浅议初中生物教学的方法[J].教法研究,(18):55-57.
[2]彭晓亮.提高初中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7):60.
[3]李玉玲.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培养[J].教育教学研究,2007(8):186-187.
[4]赵国华,王玉珍,赵文英.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教学中作用的分析[J].教育探索,2007(8):130-131.
篇2:生物论文
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探讨【1】
摘要:现阶段的教学改革,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比较注重,而在生物实验室管理工作方面的优化也比较重要。
通过生物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就能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笔者结合实际,对初中生物实验室的管理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生物实验室管理方法进行探究,希望该研究能对实际的管理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现状
生物实验室是进行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在这一方面加强管理对生物教学发展比较有利。在素质教学的实施背景下,对学生加强素质教学就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生物教学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在实验室的管理方面比较重要。
对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加强研究,对解决实际管理问题比较重要。
1初中生物实验室的管理现状分析
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生物实验的正常操作,对学生学习效率水平的提高比较有利。
从实际的实验室管理现状来看,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
由于生物实验室当中有一些感染性的物质,所以在安全工作方面就要充分重视[1]。
生物实验室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实验人员不注重安全意识的加强,这就使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出现诸多问题。
再者,初中的生物实验管理工作实施中,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应的管理监督也没有加强。
当前一些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实施中,虽然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也规范了具体的操作程序,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没有有效落实。
在制度规定当中只有原则性的规定,但在落实上缺少明确性指示,缺少安全以及管理的措施实施。
另外,在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对相关的实验室设施以及设备没有进行有效完善。
这些方面对实际的生物实验教学的进一步实施存在着诸多影响。
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在经费上没有充分的投入,这就使实验设施的配备得不到完善,阻碍了生物实验教学[2]。
对这些层面的问题要能充分重视,只有在这些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对生物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保障作用。
2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方法探究
要想保障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就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笔者结合实际对初中生物实验室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深究,在这些措施的科学实施下,就能保障实验室管理整体水平的有效提高。
第一,加强对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人员生物安全知识的专业培训工作。
实验室人员在专业知识上的提高,对其具体实施管理工作比较有利,能够通过专业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低。
在具体的措施实施上,注重理论政策的科学实施,在思想认识层面能进一步强化,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3]。
对实验人员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行有效加强,只有从这些方面得到加强,才能真正有利于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第二,注重对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完善提高。
要想对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质量水平加以提高,就要能充分注重制度的完善制定和落实,在制度的`规制下,才能使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
制定这些规章制度时,要和实际相结合,维护实验室的日常秩序,使生物实验的顺利进行得到保障。
在制度的制定上,在生物实验人员的岗位制度以及开放管理制度的制定层面,都要和实际相结合,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要强,对实验室的操作安全性要有效保障。
只有这些管理制度得到了完善和规范,才能保障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三,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实施中,在开放管理层面要能充分重视。
生物实验室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着紧密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场所[4]。
在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上要科学规定,加强专业指导老师的管理,对学生的实验理论知识和器材的管理要加强。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过程。
教师可利用活动时间提前培养好实验小组长,再由这些骨干学生去辅导带动其他同学做好实验。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挂图和实物这两种直观教具,带领学生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逐一对各结构进行辨认和识记,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实验过程及方法步骤做到心中有数,为下节实验课作好准备。
让学生在平常的时间中,能够充分利用好实验室。
第四,生物实验室的具体管理工作实施中,要能够注重原则的遵循。
例如在对生物实验室中仪器摆放的管理中,对仪器的摆放就要符合自身的特征。
在相应仪器的存放过程中,就要将全部开关置到零位上,要能符合美观的原则。
对生物实验仪器的存放要保持整齐和美观大方等,存放和取用要和方便。
遵循这些相应的原则,才能使实验的器材得到良好的管理。
再比如在对生物实验室中药品的管理过程中,就要能够做到分类存放,易燃易爆以及有毒的危险品要单独存放,在药包上贴上标签等。
第五,对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要注重核心工作的管理。
在专人管理层面要能有效加强,管理人员要在相应的资料管理工作上进行完善和强化。
在实验室的表册管理工作上要有效强化,并及时进行汇总。
在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实施中,要充分注重对学生定位的要准确性[5]。
为了将生物实验室的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就在每堂课的开展前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详细了解,然后在实验小组的搭配方面充分重视。
在分组后每组的学生要选出一个组长,对小组人员的实验进行规范化,起到管理员的作用。
这样就能优化管理工作。
第六,初中生物实验室的管理中,要对学校的网络加以充分利用,构建网络生物实验室。
这一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网络管理系统的有效形成,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要能简单化以及实用化地呈现。
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上课时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再由带教老师强调实验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然后学生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边看边做。
实验结束后,老师点评、小结。
网络装备的实验预约、登记,课上学生的分组登记和演示记录,及时有效要便于各项检查,验收。
在这一方面得到了加强,就能有助于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
3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初中生物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就要注重对实际问题的及时解决。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没有成熟,老师在学生的生物实验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该文从多方面对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希望能解决实际的实验室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舒,汪秋宽,刘琦,等.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50):15-16.
[2]刘康,赵云霞,王婉,等.高校实验室管理[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3):178-179.
[3]于航.关于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几点探讨[J].时代教育,2015(3):90.
[4]方世林.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信息,(14):12.
[5]徐静,阎斌伦.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问题初探[J].实验室科学,(6):168-169
篇3:高一生物论文
高一生物论文模板精选
[摘要]高中生物学是一门关于生命的学科,主要研究生命的产生、发展、变化及遗传的一些规律。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能大大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了解,并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其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发展,为以后深入探索生命的规律打下基础。高中生物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生物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及转变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策略,以供教学中进行参考。
[关键词]生物;教学;观察力;教学方式
一、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基本策略
(一)加强学生观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生物产生了兴趣,才会集中精神进行学习,同时也会认真动脑思考,所以首先要注重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兴趣培养。教师无论是在课堂讲解还是在实验课上,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上,都要注意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细心观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断提高。再有,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通过问题及悬念的设定,辅以有趣的演示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细致观察的意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使学生的观察成为一种习惯
有了兴趣才会专心,观察才会细致深入,才能在平淡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才能引发思考,才能有所获。所以,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都要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持之以恒,使深入观察成为一种习惯。要通过牛顿、达尔文、袁隆平等生物学家的故事告诉学生,伟大的发现是同细心观察及深入思考分不开的,让学生拥有细心观察的潜在意识。如观察田野中蚱蜢的体色变化,能够加深对保护色的理解;在池塘边观察蛙的成长过程,能够强化对变态过程的学习;在农村观察公鸡争斗,可以了解动物的攻击及防御行为……在对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进行观察时,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并在思考中得到启发。
(三)观察方法是观察效果的.决定因素
观察并不是一味地瞎看,一定要讲求方法,如果不讲究方法,所获甚微,不仅浪费时间,反而会渐渐使学生失去观察的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为不当的方法使观察行为变得盲目,使知识点分散,不容易串联,从而影响能力的提高。为了避免观察中的无目标瞎看,教师要注意加强对观察方法的指正,要结合教材的进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观察的目的、对象,指出观察的重点。先有目标,然后再有所侧重地进行观察,才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四)注重学生在观察时动脑发现问题
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因为有了思考,才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才会寻求解决方法,寻找答案,通过对问题的解答,能加深学生对所观察事物的了解,从而对其进行探索,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比如观察马铃薯块茎与甘薯的块根,虽然都在地下生长,但是区别还是很大的。除了两种不同生物各自属性不同外,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来了解,这样才能认识到块茎和块根的不同,使学生知道:虽然表面看起来很相似,但实质却有不同,提高其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在以后的生物课学习中能够更求甚解。
(五)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高中生物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实验课程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边动手边观察,同时进行深入的思考,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这个过程是个有机的整体,对于其学习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合理的实验布置,强化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的培养。在实验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原理,进行思维拓展,对于学生思考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益处。在实际观察中,还可以纠正一些学生固有的错误认识。比如观察蝙蝠时,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了蝙蝠的生理结构,教师再将其与鸟类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蝙蝠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不属于鸟类。从而避免学生错误地认为在天上飞的像鸟的动物都是鸟,还有别的可能性。
二、关于高中生物教学转变的策略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策略
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方式。过去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整个教学过程都由教师掌控,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生什么,知识的传递基本以“填鸭”的方式进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被动接收知识,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变化,教学方式有了改革和创新。在整个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角色、行为及方式都要发生转变,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心点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并助其养成独立的人格。
(二)教学技能提高的策略
不论哪门学科的学习,都是一方面要求学生努力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引导。从教师自身来讲,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综合的,它由反思、评价、课后辅导、作业批阅、课堂讲授及教学设计六个方面组成,因此,教学技能的提升是这六个方面综合提升的过程,既有独立性又有互联性,每个方面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一个方面不足就会成为整体的短板,导致教学技能无法提升,从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教技能,教学互长,不断反思、探索和提高,通过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策略
实践出真知,特别是生物学这门学科,与生命直接相关,而且与人类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如人口、环境、生态、医疗等等问题,都与生物学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扎实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将理论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理性方面及感性方面都有深刻的体会,加深理解,这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及潜能的开发都十分有益。比如在学习“生物进化论”时,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及学生自身的一些生理现象。将生活实际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生物学科的亲切和实用,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既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教学的事半功倍效果。
(四)课上及课后的问题策略
学和问密不可分,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本,但由于多种原因,很多学生在发现问题以后,不能及时把问题解决,甚至很少提问,即便不会也不主动提问,这对于学习来讲是一种障碍。问题意识薄弱的情况普遍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怕所提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拒绝,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处于隐藏的状态。对于教师来说,就要充分鼓励,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发挥作用。
问题意识薄弱情况普遍存在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由于受传统教与学思想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进而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淡漠或没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调整。首先要加强同学生的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使学生慢慢产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其次要对一些活动课程进行强化,增加实验课程,促进学生亲自动手,自主学习,在实验中观察、质疑、提问;再次,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提问的欲望。
三、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不断进行,各学科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断深入。对于学生而言,要努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动手解决,形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对于教师而言,也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学习,提高教学技能,转变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起引领的作用。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在生物教学中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个版本的比较苏科庚生物学教学-08-25
2、浅析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陈欣;福建教育学院学报-10-25
篇4:生物教育论文
生物教育论文
www.0010100.com/jiaoyulunwen/Class.asp?ID=17 浅谈在生物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04-01 点击:2 评论:0 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把“观察、观察、再观察”当做座右铭。在讲授生物知识时,教师应通过多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以使学生完成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生产实践的认识...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2010-04-01 点击:2 评论:0 家乌斯基也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化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二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将知识趣...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 2010-04-01 点击:3 评论:0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生物教学,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要使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教师必须采用多方位的办法,让学生对所教内容产生极大的兴... 浅议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0-04-01 点击:2 评论:0 当前,高中生物授课过程中简略的语言和固定的程序限制了学生的深入探究,学生无法真正完成对生物学知识的主动“建构”。由此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无法真正以“主体”身份参与到学习中,学生的探究能... 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2010-04-01 点击:2 评论:0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彻底转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学校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而课堂教学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由此组织好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至于... 浅论生物课育人功能的发挥 2010-04-01 点击:2 评论:0 在初中学段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逻辑思维,并逐渐占主要地位的。根据这一特点,在生物教学中,要让学生多种感官协调,多了解社会、自然、生物等方面的知识,要多鼓励学生自觉参加实... 增长率与增长速率区别 2010-03-31 点击:3 评论:0 v\:* {behavior:url(#default#VML);}o\:* {behavior:url(#default#VML);}w\:* {behavior:url(#de... 小议生物课中的“兴趣教学”和“快乐学习” 2010-03-30 点击:5 评论:0 摘要:教学方法是教育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传统教学比较侧重于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尤其是生物课容易上成枯燥乏味的课,怎么... 高中生物总复习要重视处理好四个关系 2010-03-13 点击:16 评论:0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中学 贵州 遵义 563500) 高中生物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较为紧密的学科,也是一门尤为有趣的学科。然对于正备战高考的高三学子,复习时间紧、内容覆盖面广,如何... 生物教学课堂提问之我见 2010-03-13 点击:19 评论:0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因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出色的课堂提问可起到引发学习动机,诱发...篇5:生物细胞论文
医学院校遗传与细胞生物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论文题目:医学院校遗传与细胞生物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论文语种:中文
您的研究方向:遗传与细胞生物学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否
您的国家:中国
您的学校背景:一般重点
要求字数:3000字左右
论文用途:发表论文-国家
补充要求和说明
医学院校遗传与细胞生物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摘要:本文以遗传与细胞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目前此门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
结果表明: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不利于此门课的教授,只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改变学生提出的意见,才能在此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遗传与细胞生物学 问题 教学改革 多媒体 PBL
遗传与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前沿性学科之一,是支撑其他医学学科发展的基础学科。
此学科是位于微观的分子生物学和宏观的个体生物学之间,同时也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学科,遗传与医学细胞生物学既是医学的基础学科,
又是医学的前沿学科,许多医学疑难问题的解答和最终解决都有赖于遗传与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因此它是每一个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
一、存在的问题
二、解决方法
总之,遗传与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已经不适合当今遗传与细胞生物学的发展速度。
只有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方法,增加教学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艺,王韵,连小华,等,提问式教学法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 5) : 452-454.
[2] 高强国,连小华,杨恬. 在大学新生中开展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探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10( 4) : 402-404.
[3] 刘云,陈保锋,申跃武,等.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索[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25( 4) : 393-395
篇6:生物论文学术
荔枝果肉多糖之分离纯化与结构表征、抗氧化活性研究
第一章 绪 论
1.1 引言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属无患子科,古称荔枝、离支、丽支,果实成熟时果皮红艳诱人,故又俗称丹荔;果肉(实际上是荔枝的假种皮)为白色、半透明、香甜多汁、柔软而脆[3]。
荔枝为广东四大名果之一,俗有“岭南果王”之称,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多种滋补养颜效果,一直被视为“果中珍品”。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荔枝最早的国家,已知有 100 多个品种。
目前,亚热带地区气候和土壤合适的地方都有荔枝种植[4],我国荔枝栽培主要在广东、海南、广西、四川、福建、云南、台湾等省区。
在国外,越南、老挝、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波多黎各、菲律宾、毛里求斯、马尔加什、南非、古巴等也产荔枝,但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引入栽培的[5-6]。
年广东荔枝种植面积 400 万亩,产量达到 96 万吨,2008 年种植面积 413 万亩,产量达到 91 万吨,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60%,面积为全国种植面积的一半[7]。
但是荔枝不耐贮藏,采后短时间内极易发生褐变和腐烂变质,加之产量的大幅增加与贮藏、运输和市场方面的制约,往往造成大量鲜果因未及时处理而败坏,屡屡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所以,开展荔枝精深加工,开发荔枝功能性食品已迫在眉睫,这对于提高广东省农业生产效率,推动荔枝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阐述了荔枝及荔枝果肉多糖研究现状、国内外多糖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2 荔枝及荔枝果肉多糖的研究进展
荔枝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据《开宝本草》记载,荔枝可止渴、美容。
荔枝全身都可入药,荔枝树根(行气止痛、固肾涩精)、树皮(疏肝解郁、祛风健胃)、树枝(治虚喘)、叶(解暑消滞、收湿敛疮)、
花(治喉痹肿痛)、果壳(治血崩)、果核(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均可药用,荔枝果肉则是岭南佳果之一,适量食用,有补脾、益肝、养血、悦颜之功效[8]。
结合本课题我们主要讨论有关荔枝果肉营养成分和果肉多糖功能的研究概况。
1.2.1 荔枝果肉营养成分
荔枝果实中含有大量的糖分、维生素C、磷、钙以及少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等营养物质,荔枝果肉中矿物质元素含量也较丰富。
研究认为荔枝中的酸主要是苹果酸、琥珀酸和柠檬酸[9],而另有报道在荔枝果肉中采用相同的方法没有发现琥珀酸[10]。
荔枝果实的糖/酸比较高,存在品种差异,妃子笑为 65.7,糯米糍高达 92.3[10]。
Chyau等[11]发现荔枝果肉的香气成分由游离态和结合态两种形态组成,游离态气味成分主要有三羟基-2-丁酮(30.1%),香叶醇(15.6%)等;结合态气味成分主要为香叶醇(73.7%)和香叶醛(7.95%)。
刑其毅等[12]用冷冻收集法收集到的荔枝果肉头香水溶液研究荔枝香味成分,鉴定出 34 种香味成分,主要成分有醋酸、异戊醇、醋酸甲酯等。
荔枝果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13];荔枝汁中氨基酸种类齐全(17 种)、含量高,每 100mL含 136.44mg氨基酸,
除色氨酸外,含有人体所必需的 4 种氨基酸;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达 44%,其中天冬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蛋氨酸含量较高[14]。
有关荔枝果肉的功能性有效成分的研究,国内外都有报道。
日本学者Minakata等报道荔枝果肉提取物在抗诱变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Shela等[15]研究发现荔枝鲜果中总的多酚含量为 3.35mg/100g鲜果,五倍子酸的含量为 307.2 ug/100g鲜果,这些成分可能对人体有保健功能。
第二章 不同荔枝品种多糖含量及不同干燥方法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2.1 引言
荔枝品种是由来自一个实生单株的营养繁殖系的群体组成。
通常认为生产种植广、栽培面积大、产量较高、适应性较强、品质较好的品种为优良品种。
荔枝品种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且遗传组成基本相同,遗传性状稳定。
广东省作为我国荔枝的第一产区,种质资源之丰富为世界鲜见[1],目前已经收集和记载的优良品种、品系和单株就有 200 个以上,
其中作为商品性生产栽培面积 亩以上的主栽品种就有 26 个,包括:三月红、白糖罂、白蜡、状元红、园枝、大造、进奉、妃子笑、黑叶、怀枝、桂味、糯米糍、挂绿、雪怀子、红糯、香荔、尚枝等[2]。
目前还没有关于荔枝多糖含量与品种差异的报道,而且荔枝在品种上存在同名异物,同物异名及多名的现象比较严重。
所以,本章从广东省果树研究所荔枝资源库中选取经果树所专家鉴定的在广东省主栽的 21 个荔枝品种,研究其活性成分,以期弄清楚广东地区主栽荔枝品种间多糖含量的差别,为后续研究材料的选取提供依据。
荔枝生产季节比较集中,不容易保藏,所以大量荔枝需要通过加工消化。
目前,荔枝加工主要是荔枝干,占全部荔枝加工品的 80%以上[3]。
传统荔枝干的加工方法主要有日晒法和火焙法,这两种方法加工的荔枝干风味较淡,果肉颜色较深,烘干过程干燥不均匀等。
微波干燥起源于 20 世纪 40 年代,微波辅助干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4]。
研究发现微波干燥与传统干燥方法相比较提高了干燥速率,减少了干燥时间,提高了工业产量和产品的品质[5-7]。
目前,微波干燥技术已被应用到农产品的干燥技术的研究中[8-12],在果蔬产品干燥方面,分别对荔枝[13]、龙眼[14-15]等进行了微波干燥研究。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荔枝原料
荔枝为采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新鲜荔枝。
所采摘的荔枝大小、形状和成熟度尽可能保持均一。
根据荔枝成熟时间及栽培面积,选取广东地区21个品种,其中早熟品种包括:称砣、白蜡、妃子笑、白糖罂、园枝、黑叶、大造、状元红8个品种;
中熟品种包括:丁香、桂味、鸡嘴、青皮、田岩、水晶球6个品种;晚熟品种包括:糯米糍、红糯、玉荷包、挂绿、怀枝、尚枝、雪怀子7个品种。
干燥方法试验采用荔枝品种为黑叶,采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新鲜荔枝。
所采摘的荔枝大小、形状和成熟度尽可能保持均一。
2.2.2 主要试剂
试剂名称 规格 产地和生产厂家
重蒸酚 分析纯 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正丁醇 分析纯 广州化学试剂厂
氯仿 分析纯 广州化学试剂厂
牛血清白蛋白 分析纯 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考马斯亮蓝 G-250 分析纯 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没食子酸 分析纯 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
中心硫酸亚铁 分析纯 西安化学试剂厂
碳酸钠 分析纯 汕头市光华化学厂
葡萄糖 分析纯 广州化学试剂厂
第三章 荔枝果肉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38
3.1 引言……………………………38
3.2 材料与方法………………………38
3.3 结果与讨论……………………………42
3.4 本章小结…………………………………58
参考文献………………………………58
第四章 荔枝多糖分级沉降制备、纯化及结构表征……………62
4.1 引言…………………………………62
4.2 材料与方法……………………63
4.3 结果与分析…………………69
篇7:生物细胞论文
产生物胺酒酒球菌及葡萄酒之生物胺检测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物胺
生物胺存在于多种食品中,是由微生物对氨基酸的脱羧反应产生的含氮化合物。
多数生物胺在人体内有药理性活性(Silla ; Ten Brink 1990)。
通常摄入生物胺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因为肠内的胺氧化酶可以迅速代谢这些化合物,使它们失去毒性(Askar andTreptow 1986)。
如果新陈代谢胺的能力达到过饱和状态或者酶的代谢活性被抑制因子抑制,则会引发食品中毒现象(Joosten and Nu ez 1996)。
脱羧反应可以通过两条生物化学途径引发,食物内的脱羧酶自发反应或者来自微生物释放的外在脱羧酶介导。
在包含蛋白质和氨基酸或者处在利于微生物形成生物胺条件下的食物中,都有可能存在生物胺。
部分常见生物胺的化学结构见图 1-1:
1.2 生物胺的生理功能
一些生物胺对人和动物的一些生理学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调节体温、调节胃的蠕动、控制大脑活动等(Ten Brink 1990)。
形成生物胺的生理学作用往往是微生物抵抗酸性环境的应激机制,生物胺的产生可以使环境 pH 升高,缓解酸性压力,已经在产尸胺细菌中得到广泛的研究(Lee et al. 2007)。
生物胺的产生提供一种获得能量的方式,导致普遍的质子动力(Molenaar et al. 1993)。
多胺广泛的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体内,在细胞生长和分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Tabor1984)。
最佳生理学浓度的多胺控制多种细胞活动,包括 DNA 复制,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和充当细胞表面受体功能(Pegg 1988)。
但是在很多病理学条件下,通过不同的代谢机制例如生物合成途径的激活,胞内释放的减少,从胞外环境摄取的增加等途径,多胺浓度会大幅度增加。
高含量的多胺主要通过氧化机制对细胞造成毒性,促进细胞死亡(Morgan 1990)。
Russell(1971)首次提出癌症病人尿中的多胺含量增加,使多胺可以作为恶性肿瘤的临床生化标记。
多胺对细胞分化增殖的作用主要通过多胺合成抑制子来实现。
多胺对细胞生长和增值的作用已经得到良好的评估和确定,普遍存在于所有类型的细胞中,并且是相似的。
在缺乏多胺的细胞里,总糖基化能力没有受到影响,但是高分子量蛋白聚糖的合成被完全抑制(Parkkinen, et al )。
腐朽食品或者在不卫生条件下获得的产品,通常含有高含量的生物胺,例如组胺、酪胺、尸胺和腐胺等,因此生物胺可以作为食品腐朽的指示器。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菌种及酒样
根据赵艳卓等选择基因组中具有组氨酸脱羧酶基因和鸟氨酸脱羧酶基因的短乳杆菌 ATCC33222 (Lactobacillus sp.)
以及基因组中具有酪氨酸脱羧酶基因的短乳杆菌 ATCC367(Lactobacillus brevis)分别作为组胺、腐胺以及酪胺的阳性对照标准菌株。
供试菌株:40 株酒酒球菌(Oenococcus oeni)均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微生物实验室保存。
供试酒样:供研究的 8 个葡萄酒样品由新疆产区某酒厂提供。
在葡萄酒中的一些氨基酸可以发生脱羧反应,生成生物胺,通常是是组胺、酪胺、腐胺。
葡萄酒中生物胺的形成被认为主要是因为发酵过程中卫生条件较差并且认为葡萄酒中组胺的生成是腐朽菌(主要是片球菌而不是酒酒球菌)的作用。
在生物胺中,组胺的生理毒性最强。
许多国家已经作出了葡萄酒中组胺的`限量范围。
苹果酸乳酸发酵是酒酿造过程中重要的生物过程,因为它减少了酒中的酸度,如果由合适的乳酸菌来进行,还可以提高酒的香气和成熟过程中的微生物稳定性(Henick-Kling, 1993)。
MLF被认为对所有的红葡萄酒和一些白葡萄酒是必要的。
酒酒球菌由于它对酸的抗性,是用来进行MLF自然发酵使用最频繁的细菌。
因此,酒酒球菌被用作诱导MLF种子培养的优先菌种。
然而,酒酒球菌被发现有产生高含量生物胺的能力。
生物胺可以对人产生毒性,与生物胺的浓度和个体的敏感性有关。
近年来频繁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使人们对于食品安全越来越关心和关注。
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选择不具有氨基酸脱羧酶基因,不产生生物胺的乳酸菌进行苹果酸乳酸菌发酵,对葡萄酒的安全性是有重要意义的。
乳酸菌产生的生物胺给发酵食品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人每天都在饮用葡萄酒。
葡萄酒也渐渐被中国人接纳,喝葡萄酒的人数与日俱增。
保证葡萄酒食品安全,采用不含氨基酸脱羧酶基因的乳酸菌发酵葡萄酒,降低葡萄酒中生物胺的含量是很有意义的。
2.2 培养基
试验使用的主要培养基有 11111 培养基、ATB 培养基、改良 MRS 培养基(赵艳卓等 2011)。
含氨基酸 ATB 培养基:在体积为 1L 的 ATB 培养基中,加入组氨酸、酪氨酸和鸟氨酸各 1g,其余条件与 ATB 培养基配制相同。
文献利用引物对 JV16HC/JV17HC、TD2/TD5、AODC1/16 分别作为检测组胺、酪胺和腐胺产生菌的特异引物(Ruiz ; Izquierdo-Ca as ; Coton ; Takahashi; Costantini 2009),均能扩增出特异性的条带,且扩增效率都较高。
因此,本研究根据文献描述,委托上海生工合成 JV16HC/JV17HC、TD2/TD5、AODC1/16,作为检测生物胺产生菌的特异引物。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18
3.1 基因组 DNA 的检测..... 18
3.2 退火温度对 PCR 扩增结果的影响...... 18
3.3 酒酒球菌氨基酸脱羧酶基因检测 ....... 22
3.3.1 酒酒球菌组氨酸脱羧酶基因的检测 ........ 22
篇8:生物素质教育论文
生物素质教育论文
实施生物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摘 要:详细从六个方面谈了实施生物素质教育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生物;素质教育;科学素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通过生物课程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以思想素质为首位
把握生物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利用生物学科教学的珍贵素材和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十分重要。通过介绍
DNA的功能、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脑科学的深入发展、生物工程产业的兴起等科学发展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能增强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通过介绍我国生物学成就、生物科技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资源危机,使学生“知国、爱国、报国”,增强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通过介绍可爱大熊猫、美丽银杉银杏、稀世珍禽朱鹮等,体现我国为拯救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世界人民宝贵财富所做的贡献,增强民族责任感。通过带领学生采集动、植物标本,分析生态环境,饲养动物、种植花草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品质。
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以品德素质为重点
生物学科教学蕴含丰富的品德教育资源,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品德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素质教育。结合胚胎发育,来说明母亲的无私奉献,进行孝敬父母教育;结合通过生殖、发育和遗传实现生命的延续和种族的繁衍,感恩父母;结合环境污染、食物污染、水源污染的治理,传授预防食物中毒以及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讲述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关系,渗透二者既矛盾又统一的观点;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阐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这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以身体素质为基本
在掌握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经常进行户外体育锻炼和进行冷水浴对皮肤的作用。了解骨骼生长的基础知识和体育锻炼对骨骼的影响,鼓励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积极参加体育
锻炼。了解体育锻炼影响心率和输出量,从根本上加强呼吸功能和提高防御能力。体育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机能,增强植物性神经支配的器官活动,使动作速度、灵敏性和耐力等有显著提高,对外界各种刺激的适应能力有显著改善,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了解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进行健康公民献血义务教育。结合细胞的分化说明细胞的全能性,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探讨细胞的衰老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激励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持续科学发展观。结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结构及其遗传基本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以心理素质为取向
心理素质是人在先天性生理基础上,在个体与客观外界相互作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决定人类智慧的并非“智商”,而是“情商”。生物学科教学中应及时挖掘心理素质的教育价值,处处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如,通过介绍“鲇鱼反应”知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自然选择”知识去启发学生如何把握黄金时间去塑造自己,使自己在不同价值取向中适者生存;通过细胞的生命历程,感知生命的伟大、人生的价值,提高抗挫折、抗压力的`能力,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基因突变及育种工程教学,认识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了解遗传病的知识,更加关注科学发展与人类健康,增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通过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教学,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深刻认识生命的奥秘,培养正确看待生命、善待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正确处理亲情关系,培养对家庭的良好情感,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总之,课堂教学不仅表现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上,而且还表现在兴趣、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和熏陶上。文化知识可以重新学习,而良好的人格却很难重新塑造,生物学科教学不能忽视心理品质的潜在影响。
五、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以探究学习为着眼点
生物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而且还使学生习得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以及应用等能力,使学生着眼于严谨地完成中学所有的生物探究,获得一定的生物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促成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主动发展的过程中达到或超过大纲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参与育种、有害生物防治、生物净化技术、生物工程制药等生物探究活动,从环保的角度思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通过生物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科学,帮助学生体会生物科学与人类社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对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应注意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值得探究的问题或研究任务和
求真务实精神。从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以及教学方法模式的改进和创新,使标准规定的目标落到实处。
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以实验教学为载体
通过实验教学明确实验目的,领会实验设计的思路,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学会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掌握生物实验操作、实验记录、生物绘图、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一系列实验操作技能,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要组织好各种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环境的实验条件和虚拟环境的模拟条件,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动手,有利于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识图和绘图、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科学态度的形成。教师要重视定量实验,让学生在量的变化中了解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等科学素质。
篇9:生物实验教学论文
生物实验教学论文
摘要:生物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但如今它却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虽然生物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学生的眼中这是个“小科”,大部分学校都认为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副科”,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并没有给予该学科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定位很迷茫,缺乏学习兴趣。如何才能使学生改变对生物学科的看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现今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生物;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高中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即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延续,又是为中国未来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身教育,学生对各门学科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升学及以后的学习情况。而高中生物学以其自身的特点,在高中众多学科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如何在课堂上教好生物学,让学生们学好生物学是多么的重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素质教育,而不是千篇 一律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现今仍然统治着绝大多数高中生物课堂,学生只是围着书本、老师转,并没有多少机会进行独立的思考,这种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在潜移默化的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造成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高,生物成绩优秀率低,生物课堂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另外,这也与当今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如何做好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就成了摆在眼前的一个重要问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高中生物教学也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巴班斯基教育思想曾经指出:“最优化的教学过程是充分的考虑教学原则、方法和现代教学的特征,实现教学系统的内外统一。”为了有效的实现这一标准,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在他们之间的平等地位,这是教学模式转换的基础。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注重的是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实这种教学和生物教学是相悖的。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有86%的学生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太枯燥,容易形成厌学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处在认知年龄的学生,学校的教育应该避免让他们被动的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探究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转变教学模式,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把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实践,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造全新的生物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对生物学这一学科的正确认识。
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新教学模式在推广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困难。许多学校的生物学教学观念一直没有变化,课堂教学过于理论化,基础性的教学开展不起来,在新的课程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难以快速推广新教学模式。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许多教师和学生沟通只有一种形式,这样往往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学生也不能很快适应教师的教学思想。
其次,固化思维的教学形式。虽然许多教师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但只是停留在教学表面上,课堂中的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课堂的安排上也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第三,课堂缺乏有效的组织。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没有在课后进行有效的训练,也没有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已显得非常的重要,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当今生物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教学缺陷,使课堂生动有趣,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这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一段好的引言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之全神贯注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如在学习《伴性遗传》时,老师可先根据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给学生讲述这样的故事:在某山区,一个妇女连续生了四个女孩,邻居、婆家人都瞧不起她,她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以为自己没本事,生不了儿子,无奈之下,她便自杀了。故事讲完后老师可问:她为何要自杀,生女孩是女人的错吗?人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通过这样的一个实例引入新课,营造了一个吸引人的课堂情境,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遗传学的渴望。那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呢?
一、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实践是提高学生对生物学这门课产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前,仍然有一些学校忽略生物学科的地位,从领导到教师不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这种情况使学生对生物的厌学心理更加明显。因此,需要正视生物在学校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实现“让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同时,学校主管部门也要转变自己的理念,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也发生转变,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课后也可以让学生把他们的问题和想法写在一张小纸条与老师交流,或开展有关生物学习的班级主题活动使之有利于师生互动和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素质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了解自己的学生,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用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尊重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尊重,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高中时期正是学生走向成熟的阶段,所以教育工作不能是单纯的传授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然而教师良好的品格会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另外,大多高中生是因为喜欢哪个老师,才进而喜欢上哪门课,学生常常会被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将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学科的喜爱。最后,教师的本职工作便是传授知识,自身没有丰富的知识又如何传授他人知识,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强大,不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又如何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人才呢?所以,在这个知识更新速度如此快的年代,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接受最新最前沿的教育理解,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接受式学习,而老师则习惯于“照本宣科”,很多学习对学习生物学提不起兴趣,因此也就对这门学科比较淡漠。如何行之有效地使学生“有兴致,多关注,乐意学”,作为生物教师,这确实要引起重视。事实上,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择与实际相联系的话题,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学会去提问,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因为有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的参与性很高,普遍都能融入情境。例如在讲授“细胞的癌变”这一内容时,可并不急于介绍课本书面知识,而
是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你的周围,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癌症患者吗?和癌症患者接触过吗?觉得癌症可怕吗?你认识多少癌症知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再引导学生提问——你最感兴趣的癌症相关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问“怎么样会患癌症”,“如何预防癌症”,“癌症是否会遗传”的,也有问“为何白血病的患病率会呈上升趋势”,等等问题的。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感受生物科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养成关心生活、关心实际问题的习惯,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同时教师不断创设“因疑而学,因学而疑”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操。
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实例式教学情景
传统的教学,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开拓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实验、观察、参观和实习都是很好的实例式教学情景方法。在做好教材要求的实验的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多观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生命现象,把观察到的生命现象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从事于生命科学的热情。
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教学方式
生物学是一门实际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自然学科,所包括的内容十分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多媒体技术拥有多样信息,它所展现的图、文、声、像并茂,生动,具有剧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可以说是个得力的助手,它可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科学和技术的使用可以
清晰的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课本知识。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变笼统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变静态为动态。例如,在讲述“减数分裂”时,应用课件,把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进程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把握每个时期染色体和DNA的变化特点这一重点内容。如何打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展现有丝分裂的动画,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然后再加以说明,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很快可以把握重点知识。在解释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时,传统的教学使用多张的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本过程,有时因为光线的原因致使一些学生不能看的很清楚,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学效果很差,然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这个动态过程以Flash的形式展示出来,用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实现细胞分裂过程的直观化,教师只需要加以简单的讲解,学生就可以完全理。因此作为生物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依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绪,完善教学方式,从而使生物课堂生动有趣。
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学校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生物是一个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课程,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刻板的规定把教科书的理论被动的灌输给学生,只能是禁锢学生活跃的思想。现在的考试试题越来越开放,这些知识不全是从教科书中获得答案,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总结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应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尝试找到新的结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给学生安排一些小实验,然后对比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在实验后指导学生的汇总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集体讨论自己找出答案,再做详细的记录,独立思考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过程,学生的创新能力会有大幅度提升。
七、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课本中的生物学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可以被追溯到,所以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的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自身的现状来讲授课本中的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高一的学生刚刚从初中毕业,知识水平有限,在教学上不能急于求成。
篇10:生物教学论文
高中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即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延续,又是为中国未来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身教育,学生对各门学科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升学及以后的学习情况。而高中生物学以其自身的特点,在高中众多学科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如何在课堂上教好生物学,让学生们学好生物学是多么的重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素质教育,而不是千篇 一律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现今仍然统治着绝大多数高中生物课堂,学生只是围着书本、老师转,并没有多少机会进行独立的思考,这种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在潜移默化的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造成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高,生物成绩优秀率低,生物课堂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另外,这也与当今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如何做好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就成了摆在眼前的一个重要问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高中生物教学也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巴班斯基教育思想曾经指出:“最优化的教学过程是充分的考虑教学原则、方法和现代教学的特征,实现教学系统的内外统一。”为了有效的实现这一标准,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在他们之间的平等地位,这是教学模式转换的基础。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注重的是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实这种教学和生物教学是相悖的。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有86%的学生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太枯燥,容易形成厌学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处在认知年龄的学生,学校的教育应该避免让他们被动的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探究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转变教学模式,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把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实践,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造全新的生物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对生物学这一学科的正确认识。
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新教学模式在推广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困难。许多学校的生物学教学观念一直没有变化,课堂教学过于理论化,基础性的教学开展不起来,在新的课程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难以快速推广新教学模式。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许多教师和学生沟通只有一种形式,这样往往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学生也不能很快适应教师的教学思想。
其次,固化思维的教学形式。虽然许多教师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但只是停留在教学表面上,课堂中的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课堂的安排上也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第三,课堂缺乏有效的组织。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没有在课后进行有效的训练,也没有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已显得非常的重要,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当今生物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教学缺陷,使课堂生动有趣,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这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一段好的引言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之全神贯注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如在学习《伴性遗传》时,老师可先根据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给学生讲述这样的故事:在某山区,一个妇女连续生了四个女孩,邻居、婆家人都瞧不起她,她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以为自己没本事,生不了儿子,无奈之下,她便自杀了。故事讲完后老师可问:她为何要自杀,生女孩是女人的错吗?人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通过这样的一个实例引入新课,营造了一个吸引人的课堂情境,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遗传学的渴望。那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呢?
一、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实践是提高学生对生物学这门课产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前,仍然有一些学校忽略生物学科的地位,从领导到教师不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这种情况使学生对生物的厌学心理更加明显。因此,需要正视生物在学校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实现“让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同时,学校主管部门也要转变自己的理念,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也发生转变,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课后也可以让学生把他们的问题和想法写在一张小纸条与老师交流,或开展有关生物学习的班级主题活动使之有利于师生互动和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素质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了解自己的学生,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用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尊重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尊重,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高中时期正是学生走向成熟的阶段,所以教育工作不能是单纯的传授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然而教师良好的品格会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另外,大多高中生是因为喜欢哪个老师,才进而喜欢上哪门课,学生常常会被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将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学科的喜爱。最后,教师的本职工作便是传授知识,自身没有丰富的知识又如何传授他人知识,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强大,不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又如何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人才呢?所以,在这个知识更新速度如此快的年代,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接受最新最前沿的教育理解,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接受式学习,而老师则习惯于“照本宣科”,很多学习对学习生物学提不起兴趣,因此也就对这门学科比较淡漠。如何行之有效地使学生“有兴致,多关注,乐意学”,作为生物教师,这确实要引起重视。事实上,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择与实际相联系的话题,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学会去提问,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因为有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的参与性很高,普遍都能融入情境。例如在讲授“细胞的癌变”这一内容时,可并不急于介绍课本书面知识,而是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你的周围,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癌症患者吗?和癌症患者接触过吗?觉得癌症可怕吗?你认识多少癌症知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再引导学生提问——你最感兴趣的癌症相关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问“怎么样会患癌症”,“如何预防癌症”,“癌症是否会遗传”的,也有问“为何白血病的.患病率会呈上升趋势”,等等问题的。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感受生物科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养成关心生活、关心实际问题的习惯,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同时教师不断创设“因疑而学,因学而疑”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操。
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实例式教学情景
传统的教学,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开拓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实验、观察、参观和实习都是很好的实例式教学情景方法。在做好教材要求的实验的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多观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生命现象,把观察到的生命现象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从事于生命科学的热情。
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教学方式
生物学是一门实际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自然学科,所包括的内容十分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多媒体技术拥有多样信息,它所展现的图、文、声、像并茂,生动,具有剧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可以说是个得力的助手,它可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科学和技术的使用可以
清晰的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课本知识。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变笼统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变静态为动态。例如,在讲述“减数分裂”时,应用课件,把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进程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把握每个时期染色体和DNA的变化特点这一重点内容。如何打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展现有丝分裂的动画,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然后再加以说明,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很快可以把握重点知识。在解释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时,传统的教学使用多张的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本过程,有时因为光线的原因致使一些学生不能看的很清楚,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学效果很差,然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这个动态过程以Flash的形式展示出来,用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实现细胞分裂过程的直观化,教师只需要加以简单的讲解,学生就可以完全理。因此作为生物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依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绪,完善教学方式,从而使生物课堂生动有趣。
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学校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生物是一个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课程,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刻板的规定把教科书的理论被动的灌输给学生,只能是禁锢学生活跃的思想。现在的考试试题越来越开放,这些知识不全是从教科书中获得答案,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总结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应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尝试找到新的结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给学生安排一些小实验,然后对比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在实验后指导学生的汇总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集体讨论自己找出答案,再做详细的记录,独立思考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过程,学生的创新能力会有大幅度提升。
七、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课本中的生物学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可以被追溯到,所以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的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自身的现状来讲授课本中的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高一的学生刚刚从初中毕业,知识水平有限,在教学上不能急于求成。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让了解生物和社会。
篇11:生物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摘 要:
在中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巧妙运用合作小组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要组建中职生物合作小组,并强化小组合作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同时,教师要把握教材重、难点,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关键词:中职生物;合作小组;运用
在中职生物教学过中,教师要巧妙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强化对学生在合作小组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还要精选适合合作小组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确保高效运用合作小组进行中职生物教学,让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提升中职生物学习能力以及生物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一、组建中职生物合作小组,并强化小组合作指导
1.组建中职生物合作学习小组
毋庸置疑,中职生在进行生物学习的时候,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是不同的,学习生物的能力也是不同的。首先教师要考查本班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考查每一个学生喜欢生物知识的程度,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根据同组异质的原则按照每组四到六人组建合作小组,同时教师选择合作学习能力强、组织能力强、对生物学习感兴趣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组织学生在教师布置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组织组内合作学习。
2.强化小组合作指导,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进入到小组合作状态
目前的生物课堂中,尽管有些教师也运用合作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是收效甚微,甚至有些合作小组成了学生的“自由市场”,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甚至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因此,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强化指导,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盘散沙,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交流中来,能够在组内探究以及合作中真正提高自己。因为组内讨论人数比全班集体讨论人数精简,这就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小组中发言,都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发现自己的问题。当然,也能够让学生在其他同学肯定的目光中寻找到自信,因此更加喜欢学习生物。教师要指导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运用合作学习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学会倾听和交流。
二、在合作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1.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创新
中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中职生物的学习,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在中职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创新中发展,在合作中创新。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职《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涉及一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的生物实验,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
就要告诉学生合作探究的目标。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熟记本组内的合作学习目标,还要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探究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在探究中创新思维,乐于在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养成质疑、求实、创新以及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教师要善于把握合作时机,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在创新中发展
学生在进行生物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创新思维可以说是转瞬即逝的。作为中职生物教师,也要具备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能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要在熟悉掌握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科学观的基础上对任何创新的思维勇于把握。对于学生提出的创新观念,教师要组织学生深入合作探究,形成成型的创新思维,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1.中职生物教师要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教师在教学之前,要通过教研组的集体备课了解并掌握每一个教学单元以及每一堂生物课的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本班的导学案。在导学案上,教师要明确哪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以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哪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就可以完成。教师要精选适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不是动辄就合作,徒然浪费了课堂的时间,却不能确保高效课堂的实现。
2.课上教师要组织学生恰当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精选适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教学内容进行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准确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如,在《细胞中的无机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精选适合合作学习的内容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在这个过程中澄清概念不清的地方,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的时候,要运用平等的状态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恰当地调控。
总之,在中职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合作小组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生物合作学习能力,而且能够让班内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升自身的生物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剑芳。提高讨论学习有效性的几种策略[J]。成功:教育,
[2]黄晓侠。浅谈“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活动[J]。成才之路,
[3]张玉华。在研讨中充盈在反思中升华[J]。教育教学论坛,
篇12:生物课堂教学论文
生物课堂教学论文
摘要:生物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但如今它却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虽然生物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学生的眼中这是个“小科”,大部分学校都认为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副科”,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并没有给予该学科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定位很迷茫,缺乏学习兴趣。如何才能使学生改变对生物学科的看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现今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生物;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高中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即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延续,又是为中国未来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身教育,学生对各门学科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升学及以后的学习情况。而高中生物学以其自身的特点,在高中众多学科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如何在课堂上教好生物学,让学生们学好生物学是多么的重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素质教育,而不是千篇 一律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现今仍然统治着绝大多数高中生物课堂,学生只是围着书本、老师转,并没有多少机会进行独立的思考,这种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在潜移默化的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造成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高,生物成绩优秀率低,生物课堂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另外,这也与当今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如何做好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就成了摆在眼前的一个重要问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高中生物教学也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巴班斯基教育思想曾经指出:“最优化的教学过程是充分的考虑教学原则、方法和现代教学的特征,实现教学系统的内外统一。”为了有效的实现这一标准,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在他们之间的平等地位,这是教学模式转换的基础。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注重的是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实这种教学和生物教学是相悖的。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有86%的学生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太枯燥,容易形成厌学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处在认知年龄的学生,学校的教育应该避免让他们被动的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探究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转变教学模式,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把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实践,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造全新的生物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对生物学这一学科的正确认识。
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新教学模式在推广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困难。许多学校的生物学教学观念一直没有变化,课堂教学过于理论化,基础性的教学开展不起来,在新的课程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难以快速推广新教学模式。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许多教师和学生沟通只有一种形式,这样往往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学生也不能很快适应教师的教学思想。
其次,固化思维的教学形式。虽然许多教师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但只是停留在教学表面上,课堂中的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课堂的安排上也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第三,课堂缺乏有效的组织。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没有在课后进行有效的训练,也没有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已显得非常的重要,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当今生物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教学缺陷,使课堂生动有趣,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这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一段好的引言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之全神贯注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如在学习《伴性遗传》时,老师可先根据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给学生讲述这样的故事:在某山区,一个妇女连续生了四个女孩,邻居、婆家人都瞧不起她,她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以为自己没本事,生不了儿子,无奈之下,她便自杀了。故事讲完后老师可问:她为何要自杀,生女孩是女人的错吗?人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通过这样的一个实例引入新课,营造了一个吸引人的课堂情境,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遗传学的渴望。那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呢?
一、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实践是提高学生对生物学这门课产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前,仍然有一些学校忽略生物学科的地位,从领导到教师不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这种情况使学生对生物的厌学心理更加明显。因此,需要正视生物在学校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实现“让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同时,学校主管部门也要转变自己的理念,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也发生转变,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课后也可以让学生把他们的问题和想法写在一张小纸条与老师交流,或开展有关生物学习的班级主题活动使之有利于师生互动和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素质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了解自己的学生,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用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尊重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尊重,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高中时期正是学生走向成熟的阶段,所以教育工作不能是单纯的传授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然而教师良好的品格会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另外,大多高中生是因为喜欢哪个老师,才进而喜欢上哪门课,学生常常会被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将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学科的喜爱。最后,教师的本职工作便是传授知识,自身没有丰富的知识又如何传授他人知识,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强大,不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又如何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人才呢?所以,在这个知识更新速度如此快的年代,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接受最新最前沿的教育理解,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接受式学习,而老师则习惯于“照本宣科”,很多学习对学习生物学提不起兴趣,因此也就对这门学科比较淡漠。如何行之有效地使学生“有兴致,多关注,乐意学”,作为生物教师,这确实要引起重视。事实上,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择与实际相联系的话题,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学会去提问,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因为有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的参与性很高,普遍都能融入情境。例如在讲授“细胞的癌变”这一内容时,可并不急于介绍课本书面知识,而
是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你的周围,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癌症患者吗?和癌症患者接触过吗?觉得癌症可怕吗?你认识多少癌症知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再引导学生提问——你最感兴趣的癌症相关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问“怎么样会患癌症”,“如何预防癌症”,“癌症是否会遗传”的,也有问“为何白血病的患病率会呈上升趋势”,等等问题的。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感受生物科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养成关心生活、关心实际问题的习惯,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同时教师不断创设“因疑而学,因学而疑”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操。
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实例式教学情景
传统的教学,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开拓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实验、观察、参观和实习都是很好的实例式教学情景方法。在做好教材要求的实验的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多观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生命现象,把观察到的生命现象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从事于生命科学的热情。
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教学方式
生物学是一门实际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自然学科,所包括的内容十分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多媒体技术拥有多样信息,它所展现的图、文、声、像并茂,生动,具有剧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可以说是个得力的助手,它可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科学和技术的使用可以
清晰的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课本知识。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变笼统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变静态为动态。例如,在讲述“减数分裂”时,应用课件,把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进程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把握每个时期染色体和DNA的变化特点这一重点内容。如何打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展现有丝分裂的动画,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然后再加以说明,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很快可以把握重点知识。在解释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时,传统的教学使用多张的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本过程,有时因为光线的原因致使一些学生不能看的很清楚,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学效果很差,然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这个动态过程以Flash的形式展示出来,用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实现细胞分裂过程的直观化,教师只需要加以简单的讲解,学生就可以完全理。因此作为生物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依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绪,完善教学方式,从而使生物课堂生动有趣。
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学校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生物是一个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课程,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刻板的规定把教科书的理论被动的灌输给学生,只能是禁锢学生活跃的思想。现在的考试试题越来越开放,这些知识不全是从教科书中获得答案,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总结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应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尝试找到新的结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给学生安排一些小实验,然后对比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在实验后指导学生的汇总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集体讨论自己找出答案,再做详细的记录,独立思考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过程,学生的创新能力会有大幅度提升。
七、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课本中的生物学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可以被追溯到,所以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的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自身的现状来讲授课本中的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高一的学生刚刚从初中毕业,知识水平有限,在教学上不能急于求成。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让了解生物和社会。
篇13:生物多样性论文
生物多样性论文终稿
本文重点介绍了当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尤其是在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种种威胁。通过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来展现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并且本文还着重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为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提供参考。
0.前言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总称,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和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近代以来人类数量过快增加,人类对生物资源存在过度滥用,产生了诸如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过度利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现象[1]。生物多样性受到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威胁,因而成为了当今环境保护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1.1直接使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物质价值和精神文明价值的有机结合。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这是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价值。同时,生物多样性还具有美学价值,如大千世界色彩纷呈的植物和神态各异的动物与名山大川相配合才构成赏心悦目的美景,可以激发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
1.2间接使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无论哪种生态系统,生物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物种一旦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
1.3潜在使用价值
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他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的使用价值。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
2.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2.1物种多样性受到威胁
物种灭绝作为地球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本是正常事件。但是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开始干涉自然甚至改造自然的之后,灭绝时间表提前,物种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在我国,物种多样性同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我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物种多样性高度丰富,约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脊椎动物6347种,分别约占世界总数的10%和14%;但据统计我国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达4000到5000种,占我国高等植物总种数的15~20%。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为总数的四分之一[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既是物种多样性大国,也是濒危物种大国,面临着艰巨的保护物种多样性任务。
2.2生态系统多样性受到威胁
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系统不断遭受破坏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表现在森林减少、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水质恶化、湖泊面积减少、沿海水各地区开发热带森林的百分比质恶化、赤潮发生频繁、经济资源锐减和自然灾害加剧等方面[3]。这些破坏使得森林、草原、农田、水域等各种生态系统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丧失和退化。
3.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3.1物种入侵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外来物种被人们有意无意从一个地方带往另一地方,从而给全球生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物种入侵途径的主要是人为引进、无意间带入、自然传播等三种方式,其中除了自然传播较难避免之外,前两种都是可以人为避免的。
3.1.1人为引进
各国为了发展农业、林业、渔业,往往会有意识引进优良的动植物品种,但由于缺乏全面综合的风险评估制度,世界各国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有害生物,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水葫芦的引进:水葫芦本身因为有很强的净化污水能力而引进,但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河面而没有制约因素,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对世界各国的湖泊生态系统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所产生的损失巨大。
3.1.2无意间带入
这种途径较难以防范,并且由于出入海关检测手段局限性较大,贸易商进口设备时随木制包装箱带入,入境旅客带的水果肉类,旅客鞋底所沾泥土都有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较典型的案例是“松材线虫”随贸易商进口设备的木制包装箱进入,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4]。
3.1.3物种入侵现状
据保守估计,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范围内,中国的入侵物种有754种,其中植物265种,动物171种,菌类微生物26种。11月最新查明中国外来入侵植物有72科285属515种。在“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中国发现50种[5]。
3.2人类活动
近年来,由于人口不断地增长和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生物多样性已经遭受了严重破坏。已有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是引起生物多样性变化的首要驱动因子,且造成地球上的物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
3.2.1为获取资源破坏物种多样性
人类因为为了追求口腹之欲,大量猎杀野生生物作为食材;为了提高物质生活品质,猎杀鳄鱼等野生动物作做皮鞋、裘皮大衣等;为了满足农业的发展需求进行野生种的圈养,发展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这些行为都对于物种多样性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不计后果的采伐植物,屠杀动物,导致这些生物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
3.2.2人类过度开发改变物种多样性分布
在人类特有的社会价值观中,常将自然物种是否有用作为衡量标准,因此出现了大量捕杀野生动物、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对于“害虫害草”毁灭性清除的'行为,对于自然资源造成了一种过度开发[6]。加之在开发过程中不合理的围湖造田、沼泽开垦、森林砍伐、过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都导致了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甚至消失,影响物种的正常的生存,导致了生物多样性被破坏。
3.3工业化生产与气候变化
两次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丰富的同时,由于工业化发展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地球生物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3.3.1物种对气候的适应现象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动植物不断地改变其活动范围和行为以适应气候的变化。一个明显的后果就是物种趋向于“温凉”的地方以适应气候变暖,比如研究发现,生活在北美洲和欧洲的斑蝶分布区已经向北迁移了最多达200千米。植物因不能移动,“迁移”滞后于动物,它们主要通过改变物候期而适应逐渐升高的全球气温。
3.3.2物种无法适应气候导致的生存危机
全球气候变暖的另一个明显后果是春天提早到来导致的物种之间也出现生态失调,植物开花、卵孵化,青蛙产卵都会提前[7],生物的物候期改变,生物节律也同时被打乱,容易造成生态灾难。例如,由于迁徙鸟类到达欧洲的时间太晚,以致其产下的后代错过了毛毛虫生长旺季,导致缺少足够的食物来源,面临生存困难问题。
4.讨论
气候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因素的变化将引起生物多样性的改变。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急剧增加,使地球的气候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人类的活动和发展造成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外来物种的大量引进或侵入等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这些原因通过累加效应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的宝贵资源,是维持自然平衡的重要环节,保护物种多样性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武建勇,薛达元,赵富伟等.中国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研究进展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9(2):146-151 [2]《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3]吴建国.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10(7):60-68.
[4]谢丙炎,成新跃,石娟等.松材线虫入侵种群形成与扩张机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39(4):333-341. [5]鞠瑞亭,李慧,石正人等.近十年中国生物入侵研究进展[J].生物多样性,,20(5):581-611. [6]钱伟平.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J].生物学通报,,37(5):25-25.
[7]吴建国,吕佳佳,艾丽等.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脆弱性和适应,生态环境学报2009,18(2):693-703.
篇14:生物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生物教学。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现在有些生物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兴趣
1、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少部分学生学习生物的动机来自于力求全面发展,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来自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秀的教师不只在于他的知识占有量多少,而更重要是否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乐学、会学。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如阅读、讨论、探究、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并努力做到多种方法的最优结合,才能有效地在教学中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倡导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并要求在新课程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教材中也设计了大量的有关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内容。要使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得到发展,就应摒弃过去那种由教师代替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尽量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为学生创设一种适于探究的情景或氛围,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学生的.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不是学生要学的全部内容,也就是教师要用教材教,避免教材教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媒体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和隐性资源,这也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3、重视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堂上教师利用激励性语言,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肯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提高学习效率常用的方法。生物教师任重而道远。
4、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1)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制定合理的实验计划。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教学中实验活动的开展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教学的结果如何将势必会影响到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效果,影响到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广大生物教师而言,在学校生物实验室从无到有建成之后,教师就有义务,有必要利用好生物实验室为生物教学服务,通过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生物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在每学期之初,认真研究教材,科学的制定好学期生物实验计划,避免平时生物实验教学的随意性。教师作为生物实验活动的调控者,指导者,其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课前自己认真做几遍,确保自己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
(2)情境化教学法,提高教学时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活动。从学生身边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产实际出发或从学生关心的事情做起,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就有很多生物学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从而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讲“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让学生考虑植物体内的某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等能否用同样的原理提取?能否找到无毒性的溶液分离提取这些色素,用于食品加工?这样,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课堂,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有很多生物学问题,从而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3)教师要运用“语言的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复习“心脏的结构”时,要求学生把前一节课画的心脏结构简图拿出来,结果好几位学生紧张地在抽屉里乱翻,我很生气,因这是特意布置要夹在书里放好的,这节课还要用这张图学习“血液循环”,本想批评一顿,转而一想,批评只能使学生更紧张,更想不起放在哪,于事无补,不如幽他一默。“可能有几位同学忘了把自己的心放在哪儿?别急,慢慢找!不然,这节课就上不了了。以后可别这么粗心大意,连“心”也忘了带了!”在同学一片善意的笑声中,我又说“把‘心’带来的同学先复习一下心脏的结构。”让学生把心收了回来。用比喻加强记忆,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形象性因素,把教材中所涉及的生物形态、习性和生活环境的内容用生动形象的描绘,恰如其分的比喻,恰到好处的姿态和富有感染力的神情讲授出来,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窥其貌的感觉,从而引发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的关切。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使他们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由于初中生物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更应选择优化的教学方法,使初中生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快乐的实验课作文
★ 无线通讯技术论文
【生物论文500字范文(精选14篇)】相关文章:
物理教学研讨会会议通知2023-11-17
数学小论文作文300字2022-07-18
论文撰写攻略2023-12-18
学位申请单位介绍信2022-10-14
物理科技小论文2023-01-31
《作为生物的社会》的教案2022-05-07
初二作文议论文500字2023-09-14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论文2022-08-14
团结就是力量议论文500字2024-04-06
人工杨树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论文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