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无害化施肥技术农科论文

时间:2022-05-07 13:52:43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农作物无害化施肥技术农科论文((精选15篇))由网友“梅棠微雨”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农作物无害化施肥技术农科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作物无害化施肥技术农科论文

篇1:农作物无害化施肥技术农科论文

1 有机肥料的种类

1.1人粪尿含氮较多,氮素是尿素态,易被作物吸收利用,是一种速效性肥料。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随水灌溉或对水3~5倍泼施。在施用前人粪尿应经过 5~15 d的充分腐熟,以杀死粪便中的病菌和寄生卵。

1.2畜粪中的养分主要是有机态,分解,比较慢,是迟效肥料。畜尿中的尿素等比较容易转化成速效态。畜粪中的有机质及氮素含量多,磷、钾较少。畜尿中含氮、钾多,含磷少。

厩肥是以家畜粪尿为主,加上各种垫料混合积制而成的肥料,也称栏粪或圈粪。厩肥经过堆积和熟腐,可以促进养分释放,并能消灭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厩肥大都用作基肥,充分腐熟也可用作种肥和追肥。

1.3家禽粪是鸡、鸭、鹅、鸽粪的总称。家禽粪中的养分高于家畜粪尿,其中氮素以尿酸态为主,不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并且对作物根系生长有害,因此在作肥料时应先堆腐后施用。家禽粪多施用于菜地和经济作物,每667 m2 50~100 kg,混入2~3倍土施用,也可与其他肥料配合施用。

1.4堆肥和沤肥都是利用作物秸秆。杂草、草皮、树叶、垃圾等为主要原料,加入人畜粪尿和土堆制或沤制而成。堆肥和沤肥二者的积制方法不同,沤肥是在淹水条件下以嫌气性分解为主制成的;堆肥是在通气条件下以好气性分解为主制成的.。堆肥肥效缓慢而持久,宜作基肥施用,优质腐熟的堆肥还可以作种肥和追肥。沤肥一般用作稻田基肥,也可用于旱地。

1.5凡是用作肥料的植物绿色体均称为绿肥。专作绿肥栽培的作物叫绿肥作物。绿肥除具有一般有机肥的特点外,对农业生产还有重要的意义,如改善田间小气候、净化环境、消灭农田杂草等。

2 无害化作物生产基地的选择

根据不同品种的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和肥料效应以及控氮、增磷、补钾、补素的八字方针,确定相应的施肥量和方法,实行以有机肥为主与无机肥相结合的原则,因此,在农作物无害化标准生产基地建设中应选择在生态良好、大气、土壤、水源符合农业生态环境要求,远离多种污染源,空气和土壤中二氧化碳的日平均的浓度限值≤0.15 mg/m2,灌溉水中PH值在5~8,总铬镉汞砷铅和氟化物含量等符合《无公害产品灌水质量标准》。

3 农作物无害化基地土壤管理

按照有利于水土保持,改善耕地的理化性质加大农家肥的投入量,科学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减轻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发挥农作物良种的特征特性,便于田间各生长期管理,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保护和改善基地周边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每年在春秋前后进行一次土壤肥力水平的检测,根据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配方施肥和土壤改良,同时采取合理轮作,秸秆还田和绿肥间套种。

4 农作物无害化肥料投入品管理

首先按照肥料使用必须满足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保证有机质和无机质肥料,不造成使用对象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禁止使用硝态氮,城市垃圾和污泥保持作物的营养味道,品质和植物抗性,农家肥必须高温发酵以杀灭各种寄生虫卵的病原菌,杂草种子,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对各种作物追肥最后一次必须在收获前30 d进行,如造成土壤、水源污染,要停止使用并向专门管理机构报告。

篇2:农作物无害化施肥技术农科论文

5.1玉米作物 在春秋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要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全部磷钾2/3氮肥作基肥施入的原则,坚持深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尿素做种肥施用时,必须肥料与种子隔离7~10 cm,以防烧种,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5000~6000 kg,每公顷配合施入尿素80 kg,磷酸二铵200 kg,钾肥150 kg,硫酸锌23 kg,玉米作物追肥可采用前轻后重的施肥方式,在拔节前施入追肥每公顷150~300 kg。

5.2大豆施肥 应以经济有效的原则,坚持采取配方施肥,农机农艺相结合。要以磷、氮、钾、钙、钼硼等营养元素为主,每公顷基肥使用3000 kg,配合使用尿素80 kg,磷酸二铵150 kg,钾肥90 kg,坚持种肥隔离,以免烧种苗,微量元素可使用喷施方法在苗期或采用按2~6 g钼酸铵/千克种子的用量溶解稀释冷却后拌种,掌握在大豆开花结荚期,每公顷用8 kg尿素,3~5 kg磷酸二氢钾兑水700~800 kg进行叶面喷施,实现花期补氮钾提高籽粒饱满度和产量的目的。

5.3水稻无害化施肥技术 水稻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本田施肥,应结合春秋整地,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4000公斤,坚持三年轮作制,做好根茬还田促进土壤有机质增加,要达到亩产500~600 kg稻田总的施肥量参考标准控制在纯氮12~18 kg/亩,磷肥6~10 kg/庙,钾肥6~8 kg/庙,其中磷肥克全部作为基肥,1/3氮肥和2/3的钾肥作为基肥,2/3的氮肥和1/3的钾肥作为追肥施入效果明显。在水稻基肥中施入1.5 kg硫酸锌或15.20 kg水稻专用肥硅钙肥满足水稻生长期的需求,水稻追肥应坚持早施,重施分蘖肥,在移栽返青后立即追施分蘖肥要以氮肥为主,一般掌握施用氮肥总量30%左右,追肥时要浅水施肥,然后不排不灌,待肥水渗入土中,在正常灌水并将总氮量的20 %,钾肥30 %~40 %进行配合分次施肥,同时控制水稻病害发生,保证高产、稳产。

篇3:农作物施肥技术论文

农作物施肥技术论文

1锌肥

对锌肥敏感的作物有水稻、玉米等,常用锌肥为硫酸锌,一般可基施、追施、叶面喷施、拌种和浸种。

①基施。适宜播前耕翻的作物。施硫酸锌15~30kg/hm2,拌细干土(或有机肥)150~225kg,在播前施于土壤中,基施有后效,一般可持续2年左右。

②追施。用硫酸锌15.0~22.5kg/hm2,拌细干土150~225kg,苗期至拔节期条施或穴施。

③叶面喷施。硫酸锌叶面喷施浓度一般为0.1%~0.3%。小麦0.1%,玉米0.2%,水稻、果树0.1%~0.3%。小麦在拔节期、孕穗期各喷施1次;玉米在苗期、拔节期各喷施1次,严重缺锌土壤需在大喇叭口期再喷施1次。喷液量一般为750~1125kg/hm2。

④拌种。每1kg种子用硫酸锌4~6g,先溶于水中,一般肥液占种子重量的7%~10%,均匀喷洒在种子上,阴干后播种。

⑤浸种。谷子用硫酸锌0.02%~0.05%溶液浸种6~8h;水稻种先用清水浸泡1d后,再用0.1%的硫酸锌溶液浸泡24~48h。

2硼肥

对硼敏感的作物有油菜、甜菜等,常用硼肥为硼砂。硼肥以喷施为主,也可作基肥和土壤追施用,一般不作种子处理用。

①基施。适用于严重缺硼和中度缺硼土壤,用硼砂7.5kg/hm2,如用硼酸应减少1/3的用量,拌细干土150~225kg或与氮、磷、钾化肥充分混合。条施要施于种子的一侧,不宜与种子直接接触,肥效一般持续3年左右。

②叶面喷施。一般硼酸用0.1%浓度、硼砂用0.2%浓度(果树可用0.2%~0.3%浓度),每次用肥液750~1050kg/hm2,在作物苗期至生长旺期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d。

3钼肥

主要用于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和小麦,常用钼肥为钼酸铵,可以拌种、浸种和叶面喷施,一般不作基肥用。

①拌种。每1kg豆类种子用钼酸铵1~3g,一般肥液占种子重量25%~30%。溶液过多,易造成种皮脱落,影响播种和出苗。钼酸铵要用热水溶解。

②浸种。不适宜用于花生、大豆等大粒种子,多适用于水稻、棉花、绿肥种子。一般用0.05%~0.10%的钼酸铵溶液,种子与溶液的重量比为1∶1,浸泡12~24h,捞出阴干后即可播种。

③叶面喷施。用0.05%~0.10%钼酸铵水溶液,豆科作物在苗期至花前期喷施,蔬菜在苗期至初花期连续喷2~3次,每次用液量750~1125kg/hm2,每次间隔5~7d。

4锰肥

常用锰肥为硫酸锰,主要用于小麦、水稻、棉花、花生、果树等。可以基施、叶面喷施、拌种和浸种。

①基施。用硫酸锰15~30kg/hm2,拌细干土150~225kg,也可与生理酸性肥料混合均匀,在播种时施于土中。基施硫酸锰肥效可持续1~2年。

②叶面喷施。用0.05%~0.10%的硫酸锰水溶液,在作物的'苗期、生长旺盛期或花前期喷施最为适宜,喷液量一般为750~1125kg/hm2,连喷2~3次,每次间隔7~10d。

③拌种。每1kg种子用4~8g,按种子与肥液重量比10∶1将硫酸锰溶解,均匀喷洒在种子上,阴干后即可播种。

④浸种。用0.05%~0.10%的硫酸锰溶液,种子与溶液的重量比为1∶1,浸种12~24h,捞出阴干后即可播种。

5铁肥

常用铁肥为硫酸亚铁,可以基施、喷施,多用于果树林木。

①基施。用硫酸亚铁75~150kg/hm2,与有机肥以1∶10的比例混合均匀,坑施或沟施于土壤中。

②叶面喷施。硫酸亚铁喷施浓度为0.2%~0.5%。为提高肥效,可加尿素、柠檬酸、黄腐酸等。硫酸亚铁与尿素的浓度为0.3%~0.5%,在作物缺铁症状初期连续喷2~3次,每次间隔7~10d。

6铜肥

常用铜肥为硫酸铜,可以基施、喷施和作种肥。

①基施。用硫酸铜10.5~15.0kg/hm2,拌细干土150~225kg,开沟施在播种行两侧,每隔3~4年施1次即可。

②叶面喷施。将硫酸铜配成0.02%~0.20%的溶液,在作物苗期至开花期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d,每次用肥液750~1125kg/hm2。

③拌种。每1kg种子拌硫酸铜1g,先用少量水溶解,然后均匀地喷在种子上,阴干即可播种。

④浸种。取硫酸铜加水配成0.01%~0.05%的溶液,将种子放入浸泡12~24h,捞出阴干后播种。

参考文献

[1]柏凤山,颜杜娟.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技术关键[J].民营科技,(7):106.

[2]张耀鸿.微量元素肥料的功能以及施用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19):120-121.

篇4: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建议的农科论文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建议的农科论文

1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作为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在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既能化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同时,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需要。政府要引导各方主体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开拓科技创新之路,改变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企业多以低价优势作为竞争条件的状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依靠先进的研发能力占领全球市场的做法,走科技创新之路,不断提高农业企业等相关经营主体的创新能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技术研发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撑。着力加强人才培养,为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2把生物、物理、机械防治技术作为技术研发的全新方向

顺应品质化、标准化、品牌化、精致化的绿色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功能,把生物、物理、机械防治领域技术作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和重要专利战略布局的重点方向。把具有发展前景的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作为重点领域,促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加强对相关领域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根据生物、物理、机械防治技术的扩张趋势,强化研发的导向性、针对性和应用性,提升技术研发的集成创新水平,并对技术成果及时进行专利申请,巩固技术竞争力。

3把企业作为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与专利申请的核心主体

按照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和市场决定作用的.战略思路,建立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体系。积极引导资金、人才、平台、政策等相关创新要素向农业龙头企业集聚,强化企业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性,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和农作物病虫害预警制度,推进研究技术创新成果向企业转移,引导企业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专利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促进企业作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与专利申请的核心主体地位的全面形成。

4把配套的政策支持作为病虫害防治专利发展的环境条件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特别是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专利申请具有前期投入较大、变现周期较长、准公共物品属性等典型特征,迫切需要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和扶持力度。把创造良好的配套政策、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制度环境条件作为推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的重要条件保障。从发挥政府政策导向的作用出发,把专利资助、补贴、税收、立项、贷款等配套扶持政策和产业政策、用地政策、人才政策、科技政策等配套保障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共同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提供政策支撑和激励保障。本文来自于《浙江农业科学》杂志。浙江农业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5把构建专利战略作为农作物病虫害专利发展的有效保障

结合企业作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主体和专利申请主体的定位,进一步强化企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专利战略的构建,强化和重视专利信息的检索和管理,推动企业在科技活动中重视和发挥专利信息的检索、分析和管理的作用。引导有条件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相关企业根据企业需要构建符合研发要求的专利数据库。在进行技术研发之前,通过对专利信息的检索和分析,了解该技术领域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竞争对手,发现技术研发的密集区和空白区,结合自身所具备的科研优势,确定科学研究和财务投资方向,正确定位自身的技术战略意图,做出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决策,真正把完善的专利战略作为决定企业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的决策指南、路径指向和行动指针。

篇5: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建议的农科论文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建议的农科论文

1防治效果

据调查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可提高防治效果10个百分点,农作物生长每季可减少防治次数1~2次,每667m2节约投入成本35元左右,平均可减少粮食损失30kg,可为农民增收节支100元左右。同时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净化农药市场,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粮食增产、农户增收。自以来合作社累计防治农作物面积1.93万hm2,为农民增收3532.2万元,每个防治员每天作业收入130~140元。

2发挥的`作用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合作社成立是服务“三农”工作需要,是发展现代农业基础,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1服务效益

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作物统防统治专业化工作,降低了农作物病虫害化学防治成本,用药量、用药次数减少,防治效果提高,减少化学农药对土壤、水、气造成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2解决实际问题

农作物专业合作社解决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问题。①农民进城务工,尤其是城镇附近农民进城务工后,农作物病虫害得不到及时防控,甚至不防不治,以及想防想治没时间实施,或者常常错过防控机会造成了病虫为害,粮食作物减产减收。②合作社将不便进城务工,或者留守在农村妇女劳动力组织起来,开展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即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种粮的后顾之优,又增加留守农村劳动力的经济收入。

2.3桥梁纽带作用

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开展统防统治专业服务,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有效组织留守农户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解决了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一家一户种田,你防他不防的问题,实现统防统治目标,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农村剩余劳动组织起来,全身心投入粮食生产,有效保障粮食、蔬菜等作物免受病虫害为害。

2.4科技二传手

统防统治专业组织是农业科技转化二传手。①聘请农业专家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②推广农业科技知识一站式服务,直接到户到田间,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及时有效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疑难技术问题。③避免了农民在化学防治有病有虫没病没虫都喷保险药,不认识病虫害,别人喷啥药自己喷就喷啥药;有效防治假冒伪劣农药产品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④科学种田,防病治虫有人管,能抓住防治关键,达到增收节支目标。

3问题与建议

3.1存在问题

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难点。①粮食生产与其它经济作物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对病虫草害防治投入不足。②农村一家一户土地分散经营体制不利于统防统治工作,或者增加防治成本。③防治器械落后,部分施药器械尚停留在60~70年代的水平,防治工作劳动强度大,防治功效低。④统防统治工作社会缺乏认识,得不到应有重视和政策资金扶持。

3.2建议

1)加强对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开展统防统治专业服务工作指导。各级政府要给统防统治提供优惠政策,给予物资和资金方面扶持,把植保器械纳入农机补贴范围,配合协调统防统治工作开展,把统防统治作为农业丰收重要措施来抓。2)提高防治队伍素质。对防治队员进行培训,具备农作物病、虫、草害识别、农药和药械使用技术,提高服务质量、节约生产成本,注重防治效果。3)积极研发先进、引进、推广新的植保器械,减少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4)扩大统防统治专业队伍建设,完善机构内部制度,增加防治队员工资和福利待遇。5)把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纳入政府支持农民种植补贴范围。

篇6:农作物种子生产地建设农科论文

农作物种子生产地建设农科论文

1种子生产基地认定制度执行不力

部分基地乡村干部对种子生产基地申报认定工作重视不够,认为认定不认定都没有关系,只要有企业来签制种合同就行了,在申报种子生产基地认定时,对具体情况不清楚,数据不准确;一些企业急于获得制种生产基地,不管这个基地是否经过认定,各方面条件是否具备,就与村委会签订制种合同;种子管理部门把关不严,降低种子生产基地认定标准,不能认真地进行实地考察,甚至不考察,只凭村委会的申报材料进行认定。

2种子生产基地缺乏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

土地流转机制缺乏,种子生产基地不能形成集中连片的土地;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难度较大,运行不畅;种子生产基地的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机制不健全,投融资、保险、交通运输和信息共享等服务缺乏;有些企业与种子生产基地的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种子生产基地与种子企业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时有发生。

3撬抢基地现象仍然存在

少数种子企业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对种子生产基地进行恶性无序竞争,相互撬抢基地;部分企业种子生产经营行为不规范,哄抬或压低价格、套购、变卖、倒卖种子现象屡禁不止,使制种企业的品种产权和种子生产基地、农户的经济利益均受到严重侵害;一些企业缺乏诚信意识,不严格履行合同,导致制种农户上访;有的企业对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缺乏长远打算,短期行为严重,没有稳固的种子生产基地,几乎每年都更换基地。

4发展对策

4。1科学规划和建设种子生产基地种子生产基地所在乡镇、村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按照“四化”的标准科学合理规划种子生产基地;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和农田状况、不同农作物种子生产的要求,规划布局不同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村民委员会或农民制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主动与种子企业合作,吸引投资,建设有一定规模的高标准种子生产基地;种子企业也应着眼长远,加大投入,建立稳固的种子生产基地。

4。2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甘肃省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优惠扶持政策,为加强种子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环境;通过政策扶持,加大种子生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使基地土地集中连片,保证土地平整,土质肥沃,隔离条件达标,渠路桥涵配套,有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灌溉设施,田间耕作和种子加工实现机械化作业。

4。3严格种子生产基地申报认定制度做好种子生产基地申报认定工作,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准入管理;具备种子生产基地条件的村委会或农民制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主动向县种子管理部门提出认定申请,经审核合格后颁发种子生产基地证书;种子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考察基地,严把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准入关,对不符合规定的基地实行退出制度,对管理不善,制种条件恶化、不达标的种子生产基地,撤销其种子生产基地证书,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4。4严格实行企业落实种子生产基地准入制度种子管理部门应按照《种子法》和《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认真做好生产企业资质审查和相关资料登记备案工作,对审核合格的企业,向社会和种子生产基地村组张榜公布;种子生产基地村委会或农民制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认真查验进入本区域的种子生产基地的企业资质,对不具备种子生产资质的企业,应阻止其进入种子生产基地。

4。5加强种子生产基地管理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强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坚决禁止撬抢基地、无序竞争的'行为,严禁无生产资质的企业进入基地生产种子;村委会或农民制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按照《甘肃省农作物种子基地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行使种子生产基地的协调和管理职能,代表全体制种农户与种子生产企业签订种子生产合同,并督促种子企业和制种户严格履行合同,确保种子企业和制种户实现双赢。

4。6建立和完善种子生产基地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支持种子企业通过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等方式,建立由企业直接管理的较为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完善种子生产基地管理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贯通、高效灵活、运行顺畅的管理机制;健全种子生产基地的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机制,加强投融资、保险、交通运输和信息共享等服务;完善种子企业与制种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增收与企业增效。

篇7:西红柿高产施肥技术论文

摘 要:西红柿是日常生活中需求量较大的蔬菜,合理施肥对于提高西红柿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介绍西红柿施肥相关技术,给西红柿种植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期有效提高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篇8:西红柿高产施肥技术论文

西红柿既是蔬菜,又是水果,营养丰富,口味独特,同时又具有减肥瘦身、消除疲劳、增进食欲等功效,深受人们喜欢。当前我国西红柿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合理施肥是提高西红柿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合理施肥,为西红柿提供足够的营养,使其高质高产,是种植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下面将对西红柿的施肥技术进行探讨。

1 施加基肥

基肥一般为有机肥,多为家畜的粪便发酵而成,具有大量的有机元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补充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从而调节土壤的疏松度、通气性、保水性和热状况,对决定土壤肥力的水、肥、气、热状况有良好的作用。此外,有机肥释放速度慢,持续时间长,基本一茬施加一次就足够,一般在种植之前作为基肥施加。施加时,将充分腐熟的农家粪均匀撒施地表,再把化肥充分搅拌均匀,70%均匀撒施地表,然后深翻25~30 cm,并用旋耕耙耙碎、耙平,将剩余的30%化肥集中沟施于地膜覆盖田中,基肥的施加量为667 m2 10 t左右。底肥的施加一般在西红柿定植之前的7~10 d左右进行,施肥之前最好能够开沟引水,将土地湿透,从而更好地发挥肥效。

2 施加化肥

西红柿生长过程中,对于氮、磷、钾肥的需求量大约为3:1:5,因此在施肥时考虑到各种元素的平衡,也需要大约按照这个比例施加。西红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是生长发育和生殖发育同时进行。在气候的影响下,如果营养供给不足,西红柿将会出现一些病害。另外,由于营养不足,还会出现叶片发黄、落花、落蕾等现象。因此,在西红柿的生长过程中,要保证施加足够的化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保证西红柿的正常生长需要,才能获得高产。

2.1 磷肥的施加 西红柿的苗期,是生长的旺盛阶段,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很大。在西红柿苗的生长期到花芽分化这段时间,西红柿对于磷肥的需求量较大。如果在这个阶段内磷肥的供应不足,将会使花芽分化缓慢、数量不足,从而造成产量低下。另外,磷肥的缺乏还会影响到氮肥的吸收,最终影响到西红柿的品质。也即是,苗期的西红柿如果磷肥供应不足,最终将会造成西红柿果实的产量和质量都下降。一般情况下,1 t西红柿的生长,大约需要磷元素1.5 kg,但是由于磷肥的有效吸收量比较低,大约只有20%左右。所以,在苗期可以将过磷酸钙肥0.5 kg浸泡液500倍液,叶面喷施2~3次。肥料配置方式:在施肥前一天,取一干净容器,放入500 g过磷酸钙,加入5.0 kg净水后充分搅拌,施肥当天取出上层清液,加清水稀释至500倍后喷洒叶面,每7~10 d一次,共喷洒3次。磷肥的施加一般应选择在17:00以后,光照不太强时进行。若光照太强,叶面喷洒将会对植株的生长造成影响,甚至会发生植株死亡的情况。

2.2 氮肥的施加 氮元素的供给对于植株及果实内蛋白质和叶绿素等物质的合成有重要影响。如果氮元素的供应不足,则叶绿素合成量不够,从而造成植株发黄,叶脉的颜色也较浅。此外,由于蛋白质的合成量不够,导致果实小而且数量少,大大影响整体产量。而且蛋白质是病虫害抗体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合成量的不足还会造成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弱。实践证明,每生长1 t的西红柿,需要纯的氮元素2.5 kg。因此,一般情况下,667 m2西红柿需要施加的尿素约为10.0~15.0 kg。尿素的施加可以与西红柿浇水同时进行,即在距离西红柿根部10~15 cm处开沟,然后将尿素均匀撒在沟内,随后在沟内通水,使尿素随水一起被西红柿吸收。对于一些不便于开沟的地块,可以将尿素溶于水中,一般含量为每t水中溶解尿素15.0~20.0 kg,然后将尿素溶液用施肥枪喷洒,即可达到较好的施肥效果。

2.3 钾肥的施加 与大豆等作物不同,西红柿对于钾肥的需求量最大,甚至超过了氮肥。钾元素的供应量对于西红柿植株的生长、抗病性、果实品质都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在西红柿的生长过程中,钾元素供应不足将会出现西红柿茎杆生长不健壮、抗病能力差、果实口感差、糖分及维C含量低以及果实畸形等情况。研究表明,每生产1 t西红柿,大约需要消耗4.8 kg的钾元素。由于钾元素最终影响的是果实的生长,因此一般是在开始挂果之后,在浇水的同时施加钾肥。一般667 m2需要消耗硝酸钾15.0~20.0 kg,可在10:00之前或者17:00以后,喷洒硝酸钾的水溶液。

2.4 其他微量元素的施加 在西红柿生长中后期,叶面喷施硼、锌、钙叶面肥500 g,或质量分数0.30%~0.50%尿素、0.15%~1.00%磷酸二氢钾以及0.3%~1.00%的氯化钾混合液。此法省工、省时、见效快,对于促进植株

篇9:大力推进农作物专业化防治的农科论文

大力推进农作物专业化防治的农科论文

农作物的病虫害是阻碍我国农业向市场化和专业化大步迈进的主要因素。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需要整体式、专业化推进,在传统的防治基础上进行突破式改革,进行创新式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推行与落实农作物的专业化防治对于改变目前农作物病虫害形式、保障农作物产量、质量及其生长环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1大力推进农作

1农作物专业化防治的意义

(1)农作物专业化防治针对我国农作物目前所面临严峻病虫害形式唯一有效的解决措施,尤其是在我国的北方。这里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自然环境以及种植培养形式的个不一样,这也逐渐造成农作物病虫害朝着加重的态势发展,比如北方水稻的稻飞虱病害,还有稻纵卷叶螟病害。另一方面是受到人员流动,作物产品流动的影响,这些人员或是作物产品上面有可能会寄居者某些农作物病虫害,当这些带有农作物害虫的人员或是作物产品流动到某一未感染地区是就会为该地区留下农作物病虫害的安全隐患,时机一旦成熟就会爆发大面积农作物病虫害。此外,由于我国面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的劳动力转战城市,致使从事农业劳作的人员的平均年龄趋向老龄,外加上农业活动者病虫害防治知识薄弱,农药销售厂商不尽负责,五花八门的农药宣传误导农民,造成我国农业的发展规模形式很难做到突破式发展。这里无一不显示着大力推进农作物专业化防治对于我国农业的重要性。

(2)大力推进农作物专业化防治有利于提高我国先进植保技术的推广速度。众所周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千家万户都要坚持从事农业生产。我国过去在此方面所从事的努力与汗水都不少,但是效果确是不甚明显。植保工作需要严谨的科学知识为基础,需要专业的人员用通俗易懂的将植保的相关技术知识传授给农民。而大力推进农作物的专业防治就很好的解决了植保技术的推广问题,在专业化防治推广过程中,要求做到将所有农民的农事集中到细分到相关的防治小组中,并派出专业的人员进行防治组的组织、病虫害讲解、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植保技术,是农业生产朝着市场化、效益化的方向迈进。

(3)大力推进农作物专业化防治有利于有利于保障农民粮食的产量与质量,同时也是农作拥有健康生长环境的重要保障。上文提到大量农村的劳动力转战城市,这使农作物的产量受到严重的威胁。大力推广专业化防治,采用先进的`播种等植保技术,完全可以摆脱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局面,降低农民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防治所需的费用,合理分配劳动分工,提高农作物养植过程中的科技含量,逐步增加粮食的产量。此外,农作物专业化防治有效的避免了乱用农药的现象,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大大降低高毒以及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量,不仅保护了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保障了农作物生成的质量,还有利于周边环境健康发展,使农业生产最终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方式发展。

2 农作物专业化防治的运作模式

(1)专业化防治的市场性运作

专业化的市场运作是将农作物的专业化防治视作一种产业,进行开放式、竞争式、多元式管理,实行优胜劣汰、盈利效益的组织安排。其中,农作物专业化的防治组织肩负着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生产经营以及盈利效益的责任,而农民则是自由决定是否接受专化防治组织的防治服务。农民一旦接受防治服务,则防治组织与农民双方需进行平等的协商谈判,最终签订服务合同。

农作物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形成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这其中农民个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资生产与经营的相关企业、农业产业相关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都可以参与其中。防治组织的创办形式也有多种形式,包括独资、股份制、合伙合作的形式等。不论何种的组织形成形式、创立形式,其运行的过程中都需要有效的管理、引导与监督。

(2)专业化防治的地方性运作

相对于专业防治的市场性运作,专业化防治的地方性运作也是极其有存在的必要性。专业化防治的地方性运作主要是为解决在当地专业防治推广过程中具体的如何组织、如何操作的问题。专业化防治地方性运作的防治组织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当地的,也可以是外地的,根据当地农作物种植的规模与种类,防治组织的规模大小也不确定,但一定要满足的当地或是周边的防治服务需求量。地方性运作的防治组织与市场性运作的防治组织一样,组织当地的病虫害防治人员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将防治知识、植保技术等传授给农民个人。防治组织所组织操作的防治措施必须要落实到农村的田间地头,防治过程中必须做到能够准确预报病虫害、做到能够准确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农药药剂使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得到防治结合。

3 结语

目前,农作物专业化防治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切实落实到实处,逐步提高专业化防治的组织管理措施,让农民体会到专业化防治的好处,接受专业化防治。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与支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与发展规划,加强专业化防治的宣传工作,做好监督工作,使我国农业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开宇,叶建春,陈军,刘建文,尹奇勋,刘维文,曹春梅,吴玉东,黄昌福.4种药剂组合对“两迁”害虫的防治效果评价[J]. 广西农学报. (05).

篇10:葡萄病害综合治理技术农科论文

葡萄病害综合治理技术农科论文

摘要:在葡萄种植中进行以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发生病害及时给予喷洒农药等治理与保护,可以有效的抑制或降低葡萄病害的发生率,同时提高葡萄的质量与产量等。

关键词:葡萄病患;综合治理;研究与分析

据相关的资料数据记载显示,我国安徽地区的葡萄种植业正在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常见的葡萄病害高达十余种,由于疏忽或防治不恰当、不及时等原因,导致葡萄的大面积减产,严重的还会出现植株死亡。据有关的统计数据,我国普通年份的霜霉病导致葡萄果实产量的损失就达到15%~20%,病害流行时期则更严重,损失可达到60%以上。

1 葡萄病害的预防

葡萄病害的治理以“预防为主”。发病前可以采取喷洒农药的治理方式,使发病率降低,并得到有效的控制。根据不同病害的发病时间等信息以及天气的阴晴状况,合理、适时的喷洒农药,秉承“趁早不趁晚”的原则。

2 葡萄病害的`防治

2.1 植物检疫、栽培管理技术预防、化学防治等都是防治葡萄病害的有效方法 充分、合理及恰当的运用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各种方法能够扬长避短、互相协调,取得更大的防治效果及效益。栽培管理技术的预防,指的是在管理葡萄的过程中,尽量选取对植株抗病性有增强作用,能够有效阻断病原菌繁殖、扩大、感染的有针对性的栽培技术。合理提高果穗的质量,及时摘除发病的叶子或果实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葡萄病患的出现,同时有助于果实质量及品质的提高;针对葡萄病害进行化学治疗,有利于抑制病害的发生及扩散。

2.2 葡萄病害的前期防治 包括:黑痘病、穗轴褐枯病等;中后期的病害防治分为: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全生育期的病害防治含有:灰霉病、根癌病、蔓枯病等。葡萄病害的初始发病期,应针对性地进行及时、合理的喷药治理。高温阴雨天气不利于农药的喷洒,且容易引发感染病毒,因此,可以在天晴后重新喷药一次,每日对葡萄园实行全面观察与预测等措施。

3 综合治理技术

3.1 葡萄病害是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及品质的极为严重的灾害之一 葡萄病害可以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种。不同的葡萄病害的危害情况也不同,总结其主要的发病规律我们可以发现: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病原开始于美洲,它主要对葡萄的叶片、新梢、卷须等有损害,霜霉病的发生及盛行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葡萄黑痘病的发生具有全球性,世界上很多的葡萄产区都出现过此种病害,特别是一些培植单一葡萄的欧洲区域,病害尤为严重,该病害对葡萄的果实、叶片等绿色幼嫩部位存在危害,其发生与流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雨水、空气湿度有关;葡萄白腐病有被称为腐烂病、烂穗等,其主要发生于我国北方的一些葡萄产区,其病原菌可以对葡萄的幼茎、花序及果穗等进行侵染,导致果实、叶片的大量脱落等。针对不同的病害,进行不同的治疗。

3.2 阴沉多雨的天气,容易造成肥料的严重流失 因此,合理提高施肥量可以增强葡萄的抵抗功能。果农可以根据葡萄的生长情况及土壤质量等判断是否需要增加施肥量,并合理、适当的添加钙、镁、磷等,以增强葡萄植株的抗病性;适时、合理地对土壤进行松土,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尤其是大雨或暴雨之后,葡萄园的土壤过度阴湿,表层板结,通透性不好,所以导致葡萄的根系严重缺少氧气,生长趋势被减弱,抗病性降低等。因此及时在进入雨季前或雨季间隙的晴天对葡萄园的土壤进行深度的活土;另一方面,阴雨季节,葡萄更容易出现徒长趋势,而且葡萄树干副梢的发病率极高,所以要进行及时、合理的剪枝及摘心等。对葡萄园进行全面、完整的清园工作,严密控制病害的感染及传播,尽量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等情况。

3.3 对葡萄园土壤进行地膜覆盖,可以有效阻止侵染病菌通过雨水或其他扩散 能够显着减少霜霉病、黑痘病等情况的发生;合理改良土壤,及时施肥灌溉,有利于葡萄根部的发育以及显着提高葡萄树的抗病功能;对高于地面40厘米区域的新梢、多余枝叶等进行修剪,以提高通透度,接受阳光直射,使葡萄园内土壤的湿度得到有效的降低。

3.4 对葡萄病害的防治要坚持三个原则 尽力做好葡萄果园的清洁工作,有效的防止侵染及病原;提高培植管理的相关技术,促进空气湿度的降低,提高葡萄树的自身抗病性;合理、及时的进行农药喷洒,使幼嫩部分得到良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永升. 葡萄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河北果树,(1):50-51.

[2] 秦秀军,任宝君. 辽西地区雨季葡萄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河北农业科技,(14):29.

[3] 柳友权. 夏季葡萄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2008(16):169-170.

篇11:谈园林绿化大树移植技术农科论文

谈园林绿化大树移植技术农科论文

1大树移植在园林绿化中的意义

大树移植是指移植胸径在10厘米以上,且维持树木冠形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大型树木移植。大树移植一般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但因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一个小区甚至一座城市的自然面貌,较快的发挥绿色景观效果,特别是像类似`99昆明世博会这样的重点工程,大树移植显得尤为有效和重要;另外,在

环境条件恶劣、人为影响强度大的城市中,采用大树移植不失为一种提高绿化保存率和缩短绿化景观形成周期的有效途径。

移植大树能充分地挖掘苗源,特别是利用郊区的天然林的树木以及一些闲散地上的大树;在云南,大树移植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此外,为保留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树木也需要实施大树移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大树移植将越来越易实施,也将在现代城市绿化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大树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2.1树木团根

树木团根属于大树预掘工序,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树木团根是提高树木移植成活率的主要途径,适用于一些野生大树或一些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木的移植,一般是在移植前1-2年的春季或秋季,以树干为中心,2.5-3倍胸径为半径划一个圆或方形,外挖30-40cm宽的沟(其深度则视根系分布而定,一般为50-80cm),应用锋利的锯或剪将根系齐平内壁切断,或切断侧根和须根,保留大根但环剥根皮,然后用活土(最好是沙壤土或壤土)填平,分层踩实,定期浇水,1-2个月便会在沟中长出许多须根。

2.2多次移植

较为名贵和较难移植的树木,或距离较远的地方,还可采用5―8年的时间就近多次移植的方法,或逐步向移植的过渡移植的办法,以进一步促进须根发展和适应定植地环境,确保成活后,再行定植。

2.3大树的修剪

修剪是大树移植过程中,对地上部分进行处理的主要措施,是减少植物地上部分蒸腾作用,保证树木成活的重要措施,特别是突击情况下的大树移植,此项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一般情况下大致有以下几种。

修剪枝叶这是修剪的主要方式,凡病枯枝、过密交叉徒长枝、干扰枝均应剪去。此外,修剪量也与移植季节、根系情况有关。当气温高、湿度低、带根系少时应重剪;而湿度大,根系完整时可适当轻剪;经团根处理的'轻剪,突击移植的重剪。修剪中应注意主干枝和骨干枝的保护,以利于树木景观的尽快恢复。

摘叶这是细致费工的工作,适用于少量名贵树种,移前为减少蒸腾可摘去部分树叶,移后即可再萌出新叶;摘叶的强度也与树木土球的完好、根系的损伤程度和气温湿度有关,原则同上。

摘心此法是为了促进侧枝生长,常用于常绿阔叶树种,针叶树种都不宜摘心处理。

剥芽此法是为抑制侧枝生长,控制树冠不致过大,以防风倒。

摘花摘果为减少养分的消耗,移植前后应适当地摘去一部分花、果。

2.4编号定向

当移栽大批大树时,为使施工有计划地顺利进行,可把定植坑及要栽移的大树均编上一一对应的号码。使其移植时可以对号放座,以减少现场混乱事故。

定向是在树干上标出南北方向,使其在移植时仍能保持它按原方位栽下,以满足它对蔽荫及阳光的要求;同时,树木长期在地球这个大磁场的作用下,植物细胞也有着一定的磁极性方位,维持树木原有方位有利于植物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2.5清理现场及安排运输路线

在起树前,应把树干周围2-3cm以内的碎石、瓦砾堆、灌木丛及其它障碍物清除干净,并将地面大致整平,拟定起吊工具和运输工具的停放位置,为顺利移植大树创造条件。然后按树木移植的先后次序,合理安排运输路线,以使每棵树都能顺利运出。

2.6支柱、束冠

为了防止在挖掘时由于树身不稳、倒伏引起工伤事故及损坏树木,因而在挖掘前应对需移植的大树进行支柱,一般使用3根直径15cm以上的大木桩,分立在树冠分支点的下方,然后再用粗绳将3根木桩和树干一起捆紧,与地面形成60。左右,形成三角鼎立状。

将树冠用草绳或麻绳轻轻捆扎,有利于树木的挖掘和运输时对树冠的保护。

2.7工具材料的准备

包装方法不同,所需材料也不同,应做好充分准备,并留有余地。

3 大树移植技术

3.1移植时间。“种树无时,勿使树知”,树木感觉麻痹之时,就是树木移植的最佳时机。大树移植的最佳时间是在春季树枝发芽前,即清明前后,因为这时树液流动缓慢且树木处于休眠期,其生理活动处于缓慢甚至停滞状态,此时,树木地上部分虽生长滞缓,但植物根系仍处于活跃状态,此时移植树木有利于树木根系恢复。秋季也可移植,但是移植效果不如春季好,因为秋季移植后树木很快进入休眠期,并要经过一个冬季,容易遭受不利气候、环境以及人为影响,加重了养护任务。

3.2起刨。裸根移植的起刨时要在原环状沟的外围开挖起刨沟,防止在原沟内起刨,以免碰伤新生的细根。起刨沟深挖后将大根锯断并将大树按倒至30°,将底部的橛子

根砍断,根间土带多少留多少,不加人工去除。带坨移植的起刨方法和裸根起刨一样,为了防止在装运过程中散坨,要在起刨前浇水,刨出后要进行整坨并用浸过水的草绳缠坨,要缠紧缠严,缠到以不见土为度。

3.3运输。挖掘后根据直径大小选择运输方式,如果不能人工装运的,应采用机械装运。运输过程中带土移植的大树要保护好土球,不使破碎散开,同时要防止树皮和枝条受损伤

3.4定向。大树移植,栽植方向很重要。入坑栽植时切勿转向,否则大树易枯死。主要原因是树木在条件下由幼苗长成大树,已经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其存活、生长的方向多年未变,各个方向所受的光、热、水、地、磁等条件有所差别,树木的不同部位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性状和习性。树木南面多受太阳照射,温度比北面高,树叶茂盛,树皮较光滑,年轮也较宽。北面受冬季寒风吹袭,分枝较少,树皮也较粗糙多裂。移栽时,如果阴阳面反转,原来的阴面一旦朝阳,树干的皮层会因突然变强的阳光照射而开裂或发生流伤(即树液从裂隙中流出)。这样即使当时能够移植成活,也会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而不能正常生长,或因伤流严重而死亡。因此,在移植大树时,一定要做好标记,保持原来的朝向,以保成活和正常生长。

3.5栽植。裸根移植的,将大树移放于栽植坑内,找准朝向扶正栽直,填土夯实。做好较大的树盘,立即浇1次大水。带坨移植的,栽前先往坑中灌水到坑深的3/4,然后加入表层土,用锹搅拌成浆糊状,再将带坨大树用吊车吊入树坑,按定位标记找准朝向,并将树体扶直,用木杆支撑后再收吊绳。大树入坑后要停放十几分钟,让泥浆浸入在装运过程中可能散裂的土坨裂缝中,让浆水浸入土坨后,用剪子剪断草绳,使其散落在土坨与坑壁之间的泥浆中,进行封土,封土后浇1次透水。

硫合剂涂白,二是用草绳或草袋片把树干包扎起来,还要浇足封冻水,以利树木安全越冬。

4定植后的养护

大树定植后的养护工作是非常关键的,是树木成活的保障,一般应采取下列措施:

定期检查主要是通过看树、看叶了解树木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对检查出的问题如病虫害、生长不良等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浇水保证树木正常生长的水分需求,移植初期既不但要进行根部浇灌,而且要对树干和树冠进行喷洒,多层次为树木补充水分。

遮荫和增加湿度针对名贵树种、或未经团根处理、或修剪较轻、或较大树种、或春夏季风大炎热等情况时,为降低树木的蒸发量,应在树冠周围搭荫棚或挂草帘;条件好的情况下,可于树木四周竖立高杆悬挂雾状微形喷头,定期开启,以营建一个空气湿度适宜的小环境。

摘除花序和衰叶移植初期要注意及时摘除花序和衰叶,减少树木水分和养分的消耗。

追肥和施肥移植后的大树为防止早衰和枯黄,不至于遭受病虫害侵袭,2个月后每半月应薄施尿素水溶液3-4次,2-3年春秋季施用农家肥一次,保证树木有机养分的供给。

5 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和园林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树移植技术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绿地景观、提高城市绿化质量等方面,但由于大树树龄长、主根发达、原生长地与移植地立地条件的差异、在采挖过程中根系受伤、树体失水、养护管理水平不到位等原因,致使大树移植成活率受到限制,因此掌握大树移植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篇12:设施农业科学施肥技术要点探讨论文

设施农业科学施肥技术要点探讨论文

摘要:在人为改变作物的生长环境之后,需肥规律也要有所改变,根据作物的实际情况进行施肥,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肥料利用率,确保作物能够顺利生长,并保证食用安全,因此文章主要是具体分析设施农业中土壤养分的主要特性,并分析了需注意的施肥要点以及常用的施肥方式。

【关键词】科学施肥 设施农业 技术要点

当前我国设施农业主要是以塑料大棚以及温室两种类型为主体,这是一种常用的种植生产设施,人为地控制生态环境对作物进行栽培,这种新型栽培方式具有很大的优点,它能够在人为创造的肥水条件下,栽培蔬菜、水果等产品,使全年的食品供应实现均衡,并且还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有效调整产品供应时间,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延长产品的上市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市场,而且还能够适应市场的多样化特点。在设施农业的作物种植中,除了可以对土壤条件进行有效地控制,还能对气候条件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保证生态环境符合作物的种植生长条件,使作物能够正常的生长[1]。

1设施农业中土壤养分的主要特性

1.1土壤含有丰富的营养但是分布非常不均衡

在设施农业中,由于对作物进行施肥的时候发生不合理的情况,因此肥料的利用率相对比较低,施肥量充足,土壤含有丰富的营养,但是养分分布非常不均衡。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已经超出了正常的指标,这样蔬菜的质量就会大幅度的`下降,蔬菜中所含的有机污染物超标,比如重金属,而无机污染物也会出现超标的情况,比如抗生素[2]。此外在对作物进行施肥的过程中,如果采用还没有完全腐熟的鸡粪进行施肥,这样将会产生烧根、熏叶等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如果种植人员对微肥的作用认识不充分,绝大部分的高龄大棚中的土壤所含的氮磷钾都会出现超标的情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养分均衡性问题,从而严重缺少微量元素,最终导致生理病害[3]。

1.2土壤发生酸化

在设施农业的作物种植中,土壤pH通常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从而导致土壤酸化。而经过不断的研究之后发现,出现土壤酸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施肥的时候氮肥的含量过多,氮肥在通过硝化反应之后,将会产生硝酸,这样土壤就会发生酸化;第二,施肥过程中采用生理酸性肥料对作物进行施肥;第三,植物在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之后,一般会产生大量的代谢酸。例如植物在对阳离子进行吸收的过程中,同时还需要使细胞内外的电荷不发生失衡,由此根细胞就必须需要有等量的H+进行替换,这样才能使根际的pH不升高;第四,土壤中的阴阳离子通常出现失衡情况[4]。

1.3土壤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设施农业中土壤结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主要是因为种植过程中采用了以下的几点措施:第一,对作物进行施肥的时候,采用的是有机肥;第二,采取精耕细作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土壤的熟化过程;第三,人为创造的高温高湿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土壤的黏化过程。1.4土壤微生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一般土壤相比,设施农业中的土壤微生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连续使用有机肥对作物进行施肥;第二,连续进行耕作,采取精耕细作的方法;第三,土壤中pH以及盐分对微生物群落产生很大的影响[5]。

2设施农业中需注意的施肥要点以及常用的施肥方式

2.1设施农业中需注意的施肥要点

设施农业中需注意的施肥要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必须对作物进行CO2施肥。一般来说大气中的CO2浓度在360~370mg/kg之间,而CO2饱和点主要在800~1800mg/kg之间,相差的数值相当大。露地作物生长的环境并不密闭,CO2的浓度通常都可以不断地补充,浓度的变化比较慢。而设施农业中的作物处于处于密闭的环境,CO2浓度变化非常大,当光合作用强烈的条件下,CO2浓度将会出现发幅度的下降,很有可能小于CO2补偿点数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植物的生长[6];第二,必须对作物进行灌溉施肥。在利用微灌系统的情况下,灌溉施肥必不可少,这主要是因为滴灌湿润的土壤有限,并且采取传统施肥模式的时候,如果土壤比较干燥,肥料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得的滴灌效果不明显[7]。

2.2设施农业中常用的施肥方式

常用的施肥方式主要有基肥和追肥两种,基肥主要是指在对作物进行栽植前,就把肥料放入土壤之中。通常联合使用有机肥与长效化肥,在施肥的过程中肥料的施入量要小于盆土总量;追肥主要是指根据作物的实际情况进行施肥,通常使用速效肥,并且需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此外还需要分成多次进行施肥,每次都采用不同的肥料,当作物处于生长期的时候,主要是以氮肥为主,同时采用磷、钾肥等肥料[8]。

3结语

设施农业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蔬菜和水果等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在设施农业的作物种植中,种植人员不仅需要了解作物的种植环境,而且还需要了解作物的生长条件,这样才能创造适宜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采取合理的施肥方式,进一步提升肥料的利用率,从而使作物能够正常生长,最终促进设施农业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永东,郑子成,李廷轩,张锡洲,曾礼.设施栽培对土壤结构及水分特性的影响.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0(01):100~103

[2]吴才武,赵兰坡.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中国农学通报,2013,15(11):157~160

[3]黄得志,任晓燕,吴明丽,陈年来.设施栽培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甘肃农业大学学报,,04(03):98~102

[4]张成霞,南志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研究进展.草业科学,2012,08(06):245~250

[5]王薇,袁亮.设施栽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山东农业科学,2012,05(04):267~270

[6]黄凌云,王润屹,吕剑,张彩平.设施栽培中的土壤问题及对策.吉林农业,,13(04):78~82

[7]黄霞,李廷轩,余海英.典型设施栽培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及其风险评价.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0(04):114~118

[8]钱春建,沙斌,黄冬梅.设施栽培土壤盐渍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上海蔬菜,2013,17(06):67~70

篇13:甘蓝类蔬菜优质高产施肥管理农科论文

甘蓝类蔬菜优质高产施肥管理农科论文

甘蓝类蔬菜主要包括花椰菜、结球甘蓝、青花菜、苤蓝、抱子甘蓝等,是以叶球、短缩的花蔓、球茎和侧芽供人们食用。甘蓝类蔬菜都有肥厚而呈蓝绿色的外叶,具有明显的蜡粉和波状的叶缘,都是低温长日照作物,但各变种与品种间有明显差异。甘蓝类蔬菜还有一个共同点,即只有幼苗长到一定大小时,才能接受温度感应。甘蓝类蔬菜是蔬菜中尤为喜钙的作物,需钙量很高。当土壤缺钙,或是由于其他环境条件造成生理缺乏时,都易表现出缺钙症状,发生心叶边缘干边,影响产量和品质。下面分别介绍不同类型甘蓝类蔬菜的施肥管理方法。

1 花椰菜

花椰菜的生长周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花球生长期、抽薹期、开花期和结实期。当莲座期快结束时主茎顶端发生花芽分化,继而出现花球,进入了生殖生长的初期。从花芽分化至花球形成商品成熟所经历的时间因品种而异,约20~50 d。在花椰菜幼苗期,叶片的干物质量比茎和叶柄的干物质量超过2倍,叶片中氮的含量明显地超过钾,而在茎和叶柄中钾的含量要高于氮。在未现花蕾前,主要是茎叶的生长最旺盛,大约在定植20 d以后,植株生长逐渐加快,同时孕育花蕾,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转折时期,定植后40~60 d,花球增长速度逐渐加快,此时氮、磷、钾的累积转向花球。为了保证花球发育所需的矿质营养,在花球直径长到3~5 cm时就要及时浇水追肥。欲获得1 000 kg的商品花球,约需氮(N)7.7~10.8 kg,磷(P2O5)2.1~3.2 kg,钾(K2O)9.2~12.0 kg,其比例为1∶0.3∶1.1,比结球甘蓝的吸肥量明显偏高,多达1倍以上。

在花椰菜的栽培过程中,首先要重视育苗期营养土中氮、磷、钾的施用比例,定植前每667 m2施厩肥2 500~5 000 kg作基肥。从定植到收获需追肥2~3次,每667 m2每次施人粪尿2 000~2 500 kg或氮素(N)3.0~5.0 kg。在一定范围内,施氮量增多,产量呈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在花蕾发育期,养分吸收量的影响很明显,如果此时氮素供应不足,就会使叶子中的养分向花蕾运输,下部叶片颜色变黄,甚至脱落。多雨年份中,在保证氮肥供应条件下,多施钾肥效果较好。在有机质多而肥沃的土壤中,钾的含量偏高,即使氮略少,花蕾的质量也高。花椰菜对硼、钼等微量元素反应敏感,缺硼时易引起花茎中心开裂,花球出现褐色斑点并略带苦味,缺钼时叶片呈鞭状卷曲,生长迟缓,在施肥时应予以补充。

2 结球甘蓝

结球甘蓝从播种出苗、定植到开始结球,生长量逐渐加大,氮磷钾的吸收量也逐渐增加,这一阶段约占总吸收量的15%~20%。在开始结球以后,养分的'吸收量急速增加,氮、磷的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80%~85%,而钾则占90%左右。生产1 000 kg甘蓝,吸收氮(N)3.1~4.8 kg、磷(P2O5)0.9~1.2 kg、钾(K2O)4.5~5.4 kg,钙(Ca)的吸收量与氮量相近为3.5~4.5 kg。氮磷钾的比例为1∶0.3∶1.3。在未结球前,外叶中含氮量较心叶中的含量高1倍,随着球叶的形成则外叶含氮量逐渐降低,球叶的含量则逐渐增加并超过外叶。含磷量的变化亦大致相似,到生长末期,叶球中累积的磷最多。在叶球形成之前,外叶中的含钾量逐渐增加,当叶球形成时外叶的含钾量明显降低,随着叶球的迅速发育,钾含量也急速积累,在叶球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达到了最高值。叶球是累积贮藏物质的器官。

结球甘蓝是喜肥作物,施肥量、施肥期、施肥方法与品种的生育期和栽培季节都有密切关系。结球甘蓝苗龄差异甚大,短者30~40 d,长者达150 d。若幼苗期氮、磷不足,幼苗的发育会受到显着抑制。春甘蓝育苗时易出现先期抽薹问题,为防止这一问题的出现,除要严格掌握播种期外,还要注意苗期施肥。苗期营养条件过差,易发生抽薹,施肥过多,幼苗生长快容易遭受低温冷害,所以对幼苗既要补充营养,又要适当控制施肥。在一般情况下,冬前应少施速效性氮肥。在分苗时期加施少量速效性氮肥,有利于根系恢复生长,促进缓苗。在定植起苗之前,追施一次人粪尿,对提高幼苗抗性,缩短缓苗期也有好处。结球甘蓝的底肥每667 m2用腐熟的厩肥或堆肥4 000~5 000 kg,在地面做畦前撒施60%,到幼苗定植时再沟施或穴施40%。夏播甘蓝更要重施基肥。

3 春甘蓝

春甘蓝在定植时,随水施入少量的速效氮肥,每667 m2施7~10 kg,对加速缓苗及提高抗寒能力有明显作用。当缓苗后植株进入莲座期,根系吸收能力加强,在结束蹲苗时应进行浇水追肥,促进结球。此时每667 m2可施人粪尿2 000~3 000 kg或尿素15~20 kg。结球期是整个生长期中生长量最大的时期,早熟品种由于结球期短,前期增重快,所以追肥1~2次即可。中、晚熟品种结球期长,应追肥2~3次,每次每667 m2可追施氮素(N)3~4 kg。

4 秋甘蓝

秋甘蓝的苗期正值高温季节,而结球期则是温和冷凉的气候,所以追肥的重点应放在莲座末期和结球中期以前。追肥一般分5次进行:第1次在幼苗定植新根发生时,追施一次清淡的人畜粪尿。在莲座叶形成时追施第2次肥,要提高浓度和用量,可用人粪尿加氮素化肥。在莲座叶生长盛期追施第3次,可在行间开沟埋肥,将有机肥料和氮磷化肥混合,施入后封土灌水。在结球前期和中期再各追肥1次,结球后期停止施肥。

施肥的种类和数量,不但与甘蓝产量有关,而且还影响其贮藏效果。有试验表明,将甘蓝种植于施用有机肥区(其中有机肥含纯氮8.04 kg,无机肥含纯氮2.5 kg)、中氮肥区(折合纯氮10 kg)、高肥区(折合纯氮20 kg),收获后经3个月贮存,结果发现高肥区的商品率明显低于有机肥区和中氮肥区。这与多氮肥区产品鲜度下降,干烧心病多,加工损耗大有关。适当控制氮肥用量,注意增施有机肥,有利于保持甘蓝的优良品质和延长贮藏期。

篇14: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分析论文

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分析论文

摘要:间作套种技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是指在同一田地上生长时间相似、生产季节相近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按占地宽窄比例,分行或分带种植的一种种植技术。间作套种具有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及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品质,节约能源,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优势,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围绕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农作物;间作;套作;技术要点

间作套种技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过论述,它是我国农民传统经验发展下来的产物,是农业上的一项增产措施。所谓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生长时间相似、生产季节相近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按占地宽窄比例,分行或分带种植的一种种植技术。农户一般根据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来区分间作与套种,如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几种作物前后不同时期播种的则称为套种。间作套种正是利用农作物群落的时间差、空间差及相互竞争的生态差来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及土地利用率、达到节能增效的效果。它是改善土壤品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农业的迅速发展,间作套种技术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下面笔者对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进行阐述。

1间作

所谓间作,是指同一生长季内,在同一块田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隔畦隔行隔株的种植方式。间作的农作物生长时间基本相近,但一般也有主次之分,农民会把其中一种当作主作物,另一种或几种作为间作物。间作农作物一般结构复杂,个体之间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随处可见玉米与豆类等农作物间作。除此之外还有小麦与玉米间作,甘蔗与马铃薯间作,黄瓜与大白菜、芹菜间作等。间作可利用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空间差,实施一高一矮或喜光与耐荫的合理分配,使田地间绿化面积增厚,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提高光能利用率,如黄瓜与小白菜、芹菜的间套就是运用这个原理。同时,不同作物间作还可产生互补的作用,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如春甘蓝与冬瓜间作可减少冬瓜苗被冻伤的概率,起到防寒作用;而葱或大蒜与白菜间作可大大减少白菜软腐病的发生;甘蔗与马铃薯、玉米等间作有利于补充土壤碳元素的消耗。但间作时不同作物之间也常存在着对阳光、水分、养分等的激烈竞争。因此要对株型高矮不一、生育期长短稍有参差的作物进行合理搭配,同时在田间配置管理上也要做到合理,占地宽窄要根据作物实际生长情况而定,进一步提高间作效果。

2套作

所谓套作也叫套种、串种。即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畦、行或株间播种或栽植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作的前后作物生长期是紧密衔接的,但与间作不同之处是套作的作物的作物共处期比较短,每种作物共处期都不超过其全生育期的一半,是一种解决前后季作物间季节矛盾的复种方式。套作在中国起源较早,可以说是世界上实行套作最广泛的国家之一。常见的套作方式有:小麦与玉米、红薯套种,大蒜与油菜、马铃薯套种,水稻与甘蔗、黄麻套种,苦瓜、丝瓜套种大豆等。套作使生长季不同的`两种作物一前一后结合在一起,相互互补提高了田地间叶面积指数,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使全年产量大大提高。同时,套作可以躲避旱涝或低温灾害;还有缓和农忙期间用工矛盾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已普及套作技术,使一年可种两季或三季作物,特别是对总的生长季节又嫌不足的地区来说,更为实用。实行套作后,两种作物的总产量可以说是只种一种作物的单作产量的好几倍。当然,不同的作物在其套作共生期间也可能存在相互争夺日光、水分、养分等矛盾,这就需要农户们选配适当的作物组合,或进行适当的田间配置,尽量使前后作物能各得其所地合理利用光、热、水资源。

3间作套种技术要点

3.1作物及品种的选配要适宜

首先,在生态适应性的选择上,坚持在大同的前提下允许存在小异,也就是说间套作农作物对大范围的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在共处期要大体相同。其次,作物的形态特征、生育特征要能相互适应,以利于互补缓解竞争。如高杆与矮杆搭配,尖叶与圆叶互补,深根与浅根搭配,喜光与耐阴结合等。再次,间套作搭配形成的组合应具有高于单作的经济效益。

3.2田间配置要合理

首先,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间作套种作物的生长需求情况定带型宽窄,太宽浪费光能,太窄不利于通风透光。其次,要因地制宜、因土制宜的选择间套类型,要符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需求。例如,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地区应多发展小麦、玉米、豆类等间套作,而不要把时间花在间套配置烟、油、药等作物上。再次,要合理种植提高光能利用率。小部分农作物间套作经济效益并不高,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田间密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光能,没有充分利用土地。当然过密也不行,要做到合理。最后,要缩短间套作物的共生期,减少相互争光争水争养分的矛盾。要想得到较理想的经济效益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可考虑前茬选用早熟品种,后茬选用育苗移栽等,做到前后茬双丰收。

3.3注重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

为了使间套作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在栽培技术上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适时播种,保证全苗。其次,中耕锄草,科学用水。再次,合理施肥,施用生长调节剂。最后,及时整枝、去枝,防病虫害,早熟早收。

参考文献

[1]王忠冉,谷欣,李先喜,王继峰.油用牡丹间作套种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04).

[2]孙广强.不同作物农业高效间作套种模式[J].河南农业,(21).

[3]廉雪娜.玉米、马铃薯间套作技术及其增产原因分析[J].现代农业,(02).

[4]牛凤芹,李振勇,罗丽,贾平,董承稳.山东棉花瓜菜间作套种六类模式[J].中国棉花,(08)

篇15: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

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病虫害频发的国家。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不断加快以及农作物种植方式及其技术的改变,我国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为确保国内粮食产量的相对平衡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平稳上升,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病虫害预测体系、制定了较为标准的预测方法等,但仍需要进一步的防治,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

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根据农作物的种植环境、农作物自身生长的特点以及病虫害的特点,在农作物种植之前以及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定期的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如对种子进行提前的药物浸泡以及对田地进行提前的种植清理等,以此确保种植环境的卫生,预防虫害的滋生。与此同时,在每年的秋天定时的对耕地进行翻新,不仅可以有效增强耕地的蓄水能力,改善土壤的活性,还可以加快落叶枯枝在土壤中的腐烂速度,有效降低病虫害的成活率,从而促进农民的增收。除此之外,农民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对农作物进行种植,提前避开重茬以及硬茬的位置,缩小病虫害的生存空间,做到提前预防。当病虫害已经发生时,农民则可以通过喷洒农药进行除害。在农药的使用上,要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要求、注意事项、病虫害特点、农作物特点以及土壤性质等进行喷洒,在确保农作物安全的情况下,有效杀死病虫害。

2 田间管理方式的防治

田间管理方式的防治主要是对农作物生长的各个环节进行适当的改进,创造一个适合作物生长但不适合病虫害生存的环境。这主要包括:

(1)加强耕地间的.管理工作,如及时的清除田间的枯枝败叶以及杂草等,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一个卫生的环境;

(2)对农作物进行有效地灌溉以及施肥,增强农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如在相对干旱的秋季,勤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可以有效降低螨类虫害以及蚜虫等的存活率,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作物的生长;

(3)实施合理的农作物耕作制度,如进行水旱轮作方式的种植,这种种植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寡食性以及单食性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有效恶化了病虫害的生存环境,且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3 物理方式的防治

物理方式的防治主要是借助众多的物理因素对影响农作物种植以及生长的病虫害进行处理的方法,如人工捕杀病虫害、晒种、药物浸种、毒饵诱杀病虫害、烧土消毒以及覆盖银灰色薄膜避免蚜虫侵害等。相对而言这种防治病虫害的方式简单易行,绝大多数的农作物都可以采用此种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且不用担心会对农作物本身造成伤害。

4 植物检疫

对植物进行检疫是众多防治病虫害方法中一种相对特殊的手段。随着农作物种植方式的改变以及农作物品种的不断更新,病虫害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异,其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对农作物的危害性也在逐渐的加重。因此,为确保农作物的安全,国家规定要对农作物进行整套程序的检疫。需要进行检疫防治的病虫害一般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对作物的危害性大,给人们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日常的防治工作对其无效,主要是通过人进行传播。随着国与国之间进出口物品流通的加快,对农作物进行植物检疫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有效预防境外病害侵袭我国农作物的有力手段之一。

5 化学方式的防治

化学方式的病虫害防治是现今农业种植中最为常见的方法,它具有适用范围广和见效快等特点。但是,由于病虫害的种类繁多且数量相对庞大,在用化学药物对其进行防治时,很容易出现人、畜中毒的现象,且会影响土壤的质量并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当长期使用某种药物时,病虫害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异,对药物产生抗性,造成更大的病虫侵害。因此,在进行这一方法的应用时,必须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要求并结合作物生长特点以及虫害发生的规律进行防治,也可选用抗虫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一方式的长远应用。

6 生物方式的防治

生物方式的防治主要是借助干扰激素抑或病虫害的天敌对病虫害进行处理的方法。主要有:

(1)借助昆虫不育的原理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如在作物上涂抹BT乳剂,可以有效预防食叶性病虫的的侵害;

(2)借助昆虫激素诱杀病虫害,如昆虫的性外激素可以有效干扰病虫害的繁殖并能将其诱杀,又如昆虫的保幼激素可以有效干扰病虫害的生长,从而将其扼杀于摇篮中;

(3)借助脊椎小动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如借助鸟类以及青蛙等捕食病虫害;

(4)借助益虫或其它的节肢动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如赤小蜂、七星瓢虫以及草蛉等;

(5)借助微生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如借助病菌、细菌以及真菌等诱发病虫害感染疾病,从而降低病虫害的成活率。这种生物方式的病虫害防治,对人、畜以及作物都不具有危害性,且能有效地保护环境,能够起到较为长久的效果,但适用范围相对较窄且不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7 结语

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确保作物生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种植生产中,及时进行耕地卫生的处理、适当选用抗病性的作物品种以及对作物实行一系列的防治工作,如农业方式的防治、物理方式的防治、生物方式的防治、化学方式的防治以及植物检疫等,这些方式都将有助于病虫害数量的减少以及农作物产量的增收,并能从一定程度上挑选出较为优质的作物品种,从而为今后的农作物种植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设施农业科学施肥技术要点探讨论文

农作物施肥技术论文

无公害韭菜生产技术[论文]

废旧电子电气设备无害化技术分析论文

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

农业局多经站XX年半年工作总结

农业局上半年的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农业年终总结范文大全

简述农作物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措施

科技项目工作总结

农作物无害化施肥技术农科论文
《农作物无害化施肥技术农科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农作物无害化施肥技术农科论文(精选15篇)】相关文章:

农业局农产品质检站上半年工作总结-半年总结2022-05-08

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总结2023-02-03

耕地利用效益探析论文2023-02-20

乡农技推广年终工作总结2022-05-06

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半年工作总结2022-10-14

县年度农技推广工作总结2022-09-13

梨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措施2023-10-28

农业机械节能增效发展论文2023-09-27

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措施论文2022-07-18

论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农科论文2022-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