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企业的社会责任释解论文

时间:2024-04-18 07:16:10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林业企业的社会责任释解论文(集锦15篇)由网友“键盘上的宴会”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林业企业的社会责任释解论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林业企业的社会责任释解论文

篇1:林业企业的社会责任释解论文

林业企业的社会责任释解论文

林业企业更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林业企业要为消费者着想,在研究、设计和生产林业产品时做到“绿色”,提供高质量、价格合理的林木产品,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获得消费者认同,从而为企业带来稳定的利润来源。同时,林业企业的生产经营都离不开森林、土地等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对林业企业的效益和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反作用,因此,林业企业也必须要履行环境责任。

一、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

林业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组织中的一种形式,既有普通企业的共同特征,又有其独特特点。因此,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也有特殊性。

(一)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极端重要性

林业和农业一样,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林业不仅要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林业产品,还肩负着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林业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林业基础产业的地位决定了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极端重要性。林业企业的产品一般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如果林业企业提供给社会的产品存在安全问题,将给人们造成直接的伤害。因此,不管是政府还是消费者对林业企业社会责任问题都格外重视。

(二)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物质基础的薄弱性

林业与农业一样,是一个弱质行业,部分林业企业(尤其是种植型林业企业)对自然资源依赖性较强,林业企业的经营业绩除了受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影响外,还受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由于自然条件的客观性和不可控性,使得林业企业经营风险大、效益不确定,使得大部分林业企业缺乏广泛实施社会责任的物质基础,直接导致林业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物质基础薄弱性的特点。

(三)环境责任地位突出

有学者指出,林业企业社会责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蔡剑辉、张春霞认为,狭义的社会责任就是林业企业对社会和生态环境应承担的责任。由此可见环境责任在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突出地位。林业在构建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林业企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及其加工产品,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因此,保护社会生态环境是林业企业的重大责任。林业企业不仅要考虑物质财富创造问题,追求经济利益,更要考虑如何实现林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二、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分析

林业企业是现代经济组织的一种企业形式,因此,林业企业首先要承担所有企业都应该履行的共同的一般社会责任。由于林业企业的特殊性,它还应该承担一些特殊的社会责任。由此,我们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内容;从林业企业的产业链来分析其特殊内容。

(一)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内容

企业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林业企业应该追求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需要承担对股东、消费者、商业伙伴、员工、政府、社区和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内容如表1所示。

(二)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内容

在分析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时应考虑林业企业的.特殊性,林业企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产销链上。因此,笔者基于林业企业产销链角度分析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内容。我们认为,林业企业的产销链主要包括采购环节、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内容如表2所示。

三、提升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则和措施

提升林业企业社会责任,首先需要考虑林业企业自身的特点,针对林业企业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其次,需要政府完善法律、法规,需要消费者进行监督,需要企业提高认识,采取必要的行动。

(一)原则:根据林业企业的特点提升企业社会责任

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林业企业有两个典型的特点。一是林业企业以森林资源为依托。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果开发利用适当,森林资源可以做到永续利用。但是,森林资源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在整个过程中,林业企业不仅投资回报期较长、资金周转慢,而且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高,经营风险大。二是林业企业的产销链具有不同特点。如上文所述,林业企业的产销链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过程。在不同的过程,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和表现形式差距比较大。因此,在研究如何提升林业企业社会责任时,要充分考虑到林业企业的特点,要充分考虑林业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要求与特征,在行动中,要始终遵循这一原则,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最终目的是实现林业经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具体措施

政府: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负有引导和监管的责任。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企业的自觉行为,政府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林业企业进行监管。如不断完善劳动标准方面的《劳动合同法》,环境保护方面的《环境保护法》,职业安全卫生的《安全生产法》,消费者权益方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企业竞争方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特别是针对林业企业来讲,通过法律、法规遏制非法采伐是促进林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因此,在木材采伐领域,政府应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建设,通过规范性的法律法规防止破坏生态、乱砍滥伐等现象的发生;在木材贸易领域,政府应建立完善监管体系,保证市场上的木材来源合法。2.消费者:提高素质,增强维权能力。消费者、员工、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都能影响林业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其中,由于消费者可以通过产品购买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效益,因此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影响最大。首先,消费者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对所购买林产品的认识和了解,增加对林产品的辨别能力,并增强维权意识和能力,当碰到那些不讲责任的林业企业时,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消费者要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在购买林产品时,能将企业社会责任情况纳入到购买决策中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产品,使有社会责任意识的林业企业能得到经济回报,激发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3.林业企业: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首先,林业企业要提高社会责任认识,把社会责任主动纳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中。林业企业要强化内部环境建设,通过构建优秀的林业企业文化,引导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都采取合乎道德的行为,将社会责任意识融入林业企业的经营中。其次,林业企业在经营中要节约森林资源,遵循可持续的原则。

林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根据森林资源的特点,按照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要求,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林业产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产品综合能耗,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第三,林业企业要积极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林业企业主要是通过对森林资源的种植、采伐、加工实现经营目标的。因此,林业企业要格外重视生态环境责任,在消费森林资源的同时通过积极的植树造林等活动,增加森林资源的供给,维护生态环境的和谐。

篇2: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摘要】从之前的苏丹红事件、立顿红茶氟超标、三鹿奶粉事件到近期的染色馒头、爆炸西瓜、有毒黄瓜„„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被媒体频频曝光,食品安全关乎人命与国运,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不仅要对盈利负责,而且要对环境负责、对人民负责,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分类原因措施

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表明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不仅要盈利负责,还要对环境负责,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定义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它是组织管理者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保护社会利益所承担的一种管理责任。但是,随着近几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不由得让人思考:为什么现在的食品企业责任感缺失呢?这需要我们的进一步探究。

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若从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可以分为经济性社会责任,即是指以货币、实物等经济性要素为承担方式,如销售收入指标,利润指标,服务水平,净资产增加,股东回报,职工收入水平,税赋等;另一种则可分为非经济性社会责任,它是指除经济性社会责任以外的所有社会责任的总和,如员工的心理健康,工作环境的改善,承担社区义务,周边环境智力,解决就业,关注弱势群体等。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是非常有必要的,正如我们是国家的公民,我们要对国家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它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使社会的整体环境更有利于它的发展。不过,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应该遵循一些原则,不应只注重自己的利益,还应该考虑到相关利害关系人及全社会的综合利益,不要单纯追求效率,要多方面考虑经济行为的实际影响,关注综合效益。

那么,为什么近几年来,我国的部分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会缺失,甚至其中不乏我国知名的大企业。我想原因有其中几点:

(一) 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是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重要原因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最早提出的,至今不过,在这短短的19年里,虽然我们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直到现在,对如何搞好市场经济等问题上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对作为市场经济主题的企业行为的规范,至今还是存在很多空白。

(二)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及其错误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盈利至上,利润唯一”成为许多企业发展目标的功能和基本定位。而有些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许多企业对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理解不一。认识的不一致和不全面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同时某些企业管理者采用不恰当的管理方法。在9月份,腾讯公司与360公司的利益之争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两大网络巨头不顾消费者利益的恶性竞争凸显当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三) 社会诚信系统不健全必然造成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诚信是现代企业中任何组织存在的重要基础,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诚信不仅有道德价值,而且还蕴涵着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外企业管理实践证明,诚实是任何一个企业成功的法宝。,中央电视台《诚信中国》摄制组为配合拍摄需要,曾对国内部分知名厂商、企业家进行了一次匿名问卷调查。共发下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6份。此次调查结果现实,71%的被调查企业曾经遭遇过不诚不信、虚假欺骗的事件;关于诚信缺失的问题,12%的人认为在“大幅增加”,55%的人认为“有所增加”,只有15%的人为“比以前减少”;关于企业做假账的问题,31%的人认为是“普遍现实”,58%的人认为“确实存在,但不具备普遍性”。而在回答自己所在的企业是否有过做假账的行为时,69%的人选择了“据我所知,企业内部财务、对外各种报表均五假账”。由于这一问题设计私营企业的形象,因此,答案很难完全准确可靠。

(四)法律规范与社会监督尚不完善必然造成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法制是企业行为的最基本规范。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制定了大量规范企业行为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工会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对规范企业行为,推进企业履行基本的社会责任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太短,对发展市场经济也处在一种探索过程中。

例如,在长达104条的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与追究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失职责任有关的只有寥寥两条,且对“失职”的具体界定也是语焉不详,只指出需要“查明失职渎职情况”;惩罚力度也限于行政性的,只有“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即便如此,在以往一系列震惊中外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中,除了惩治几个生产、流通领域的相关责任人之外,很少有监管领域的相关责任人受到惩罚。不受惩罚的监管部门,在一波接一波的重大食品事件中,其一次次表现出的“连夜突击检查”、表决心、做总结的精神,就容易被视为只是权力的一种做秀。做秀的背后,是权力的傲慢和不真诚。

对于这些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严重问题,我们应该加强措施,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应该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制度建设。

衡量一个企业是否优秀,不仅要看它盈利的多少,还要看它是否承担了它相应的社会责任,管理者要认真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考虑我国企业的现状和实际,促进企业强化社会责任功能并完善相应制度,是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和谐企业,在企业的发展中,应该形成一种文化。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社会责任的理念灌输给各个部门以及广大员工,就能为企业管理行为和员工行为提供基本的准则,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理念和价值标准。

其次,要加强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力度

政府在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应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以政策去引导和规范企业负责任的行为,同时通过逐步建立市场激励和社会监督与服务机制来积极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把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全面落实的发展观,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

此外,企业要注重守法诚信经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一要把保证质量和满足顾客要求放在第一位,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服务宗旨,以质量和服务为依托,狠抓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一套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二要建立相应的营销服务系统,及时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反应,实现以客户满意为理念的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服务体系。三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大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力度,完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四要积极更新经营理念,推动企业诚信建设,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全员信用观念,使诚信变成员工自觉行为,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最后,企业要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经济。

企业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承担对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到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余热、余压的综合处理和循环利用。督促企业依法做好污染减排工作,自觉做到达标排放。鼓励企业在生产中应采用循环工艺,开发绿色产品,加大科技含量高节能型设施的投入,向社会和消费者提供质量好,环保型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和所在社区、政府对企业的认可和支持,其无形资产是无价的,收益大于成本投入,这也是企业的生命线。

参考文献

[1]文东伟: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选结果分析[N].南方周末,-12-18

[2]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究[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第10期

[3]覃艳华:从三鹿问题看企业社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现代企业文化》20第36期

[4]焦红静 :浅议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及其发展 企业管理第13期

[5]张银海:内地无食品安全维权组织,学者呼吁社会力量参与,凤凰网资讯

企业社会责任论文范文二:浅谈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

首先,我要先讲讲什么是社会责任。根据定义,可以知道社会责任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一个组织应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社会责任通常是指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社会责任包括企业环境保护、社会道德以及公共利益等方面,由经济责任、持续发展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等构成。

在,中国社科院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出的社会责任指的是从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等四个方面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水平。其中责任管理这一指标是指一个企业所制定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规划、反商业贿赂制度与措施等。市场责任是指企业的成长性、收益性以及产品合格率等指标。社会责任包括社保覆盖率、安全健康培训以及评估运营对企业的影响。环境责任则包含了企业的环境管理和节能减排方面的指标。

现在我觉得我们对于社会责任的概念和意义的了解都太浅薄了,就单单说产品合格率来说吧,表面上合格率很高,可是仔细的检查起来,有多少不合格的都别查出来了,最近的食品安全问题闹得沸沸扬扬的,毒胶囊、有毒蜜饯、漂白剂等等都在我们生活中,在我们的食品中出现了,可以见得我们现在的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忽视,既然讲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那我想就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谈谈我的感想。

我相信对于对于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观点认为企业不需要履行社会责任,例如韩国著名学者李哲松认为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存在的目的是盈利,如果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就违背了企业的本质,而且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本身具有模糊性,它的义务对象根本就不存在。

但也有另外的观点认为企业应当履行社会责任。譬如霍华德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按照社会的目标价值,向有关政府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具体行动的义务。哈罗德.孔茨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就是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

而我认为,企业是一定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因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它既是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又是企业用来约束企业内部包括供应商生产经营行为的一套管理和评估体系。我记得伊梅尔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话:“要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首先你必须是一家追求道德和理想的公司。”

在现下的理解中,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一、为社会提供税收。二、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三、为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而我觉得在第三条中应该加上一点,改为为市场提供安全的产品或服务。

我觉得,在中国,有些企业已经连最基本的道德忘记了,那些可怕的添加剂,那些恶心的死猪肉都在化学物质的“巧手”改造下变成美味进入了人们的胃中,甚至连那些救命的胶囊都变成了害人们的毒手,那些黑心的企业可曾想过这样的后果是什么,仅仅只是为了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钱,毒害人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的下一代,所以我深深地觉得我们国家应该制定一些关于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来让这些黑心企业得到惩罚。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我觉得不一定讲的很好,但是确实我发自内心的呼喊,在最近看到种种报道中,食品安全让我看了很愤怒,俗话说的好“名以食为天”,这些企业的管理阶层真的应该好好的了解社会责任,承担起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的幸福。

企业社会责任论文范文三:从“捐款门事件”看企业社会责任

“捐款门”事件时间表:

5月12日 地震当天万科捐款200万 网友质疑万科捐款数额太少

5月15日 王石发表博客回应“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万科普通员工的捐款以 10元为限”,遭众网友指责甚至漫骂

5月21日 万科发布公告 宣布公司以1亿元资金参与四川地震灾区重建 5月22日 王石就“捐款门”事件公开表示道歉

5月23日 潘石屹发表博客为王石“辩护” 引发新一轮讨论

6月05日 万科股东大会高票通过捐赠一亿预案,王石再次无条件道歉。 ——资料出自book.qq.com 王石在其博客里表示:“对捐出的款项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我当然表示敬佩。但作为董事长,我认为,万科捐出的200万元是合适的。”他的理由是,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今年的雪灾中,万科分批前后合计捐款100万元。在的非典中,万科未出现捐款记录。相比之下,此次汶川大地震,万科的捐款额已有大幅提高。 据有关数据显示,去年,万科销售额排名内地第一,超过523亿元,净利超过48亿元,此次捐赠的善款不足其净利润的万分之四。

王石还透露了一个细节,“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

的时候的投入要多出好几倍。

目前,世界上一些国际组织对推进企业社会责任非常重视,并成立了相关机构和组织,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正在全球迅速扩展。如联合国实施的“全球契约”计划,提倡包括人权、劳工、环境和反腐败等4个方面的十项原则,目前已有2900多家世界著名企业加入全球契约。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雇主组织等,也都积极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就如何进一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形成共识。

同时我们也深刻意识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于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时代性必要性。一个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可以引起社会公众的好感,同时促进自身自一步发展、壮大,从而产生良性循环。其实,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社会还有有许多潜在影响。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有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缓解贫富差距,消除社会不安定的隐患。

当然,其对自身的成长价值也是不言而喻。资金的筹集、公司良好形象的建立从而产生品牌效应、社会对企业的认可与信任度„„

但是,我国许多企业还未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尚有许多缺陷。作为专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权威专家,谭小芳老师提出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无视自己在社会保障方面应起的作用,尽量逃避税收以及社保缴费;

二是较少考虑社会就业问题,将包袱甩向社会;

三是较少考虑环境保护,将利润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之上; 四是一些企业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提供不合格的服务产品或虚假信息,与消费者争利或欺骗消费者,为富不仁;

五是依靠压榨企业职工的收入和福利来为所有者谋利润,企业主堕落成资本的奴隶,赚钱的机器;

六是缺乏提供公共产品的意识,对公益事业不管不问;

七是缺乏公平竞争意识,一些在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的垄断企业,大量侵吞垄断利润,并极力排斥市场竞争;

八是普遍缺少诚信,国有企业对国家缺少诚信,搞假破产逃避债务。 总之,对我国政府来讲,让企业承担七社会责任还有很多制度有待完善;对相关企业来讲,有勇气和能力承担相应责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综上所述,一个企业做得好不好,经济效益是衡量的重要指标,但并不是全部。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众多企业正在自觉地跻身社会公民行列,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它们的综合竞争实力获得了提升。在企业责任被频繁提及的今天,除了诚信守法、照章纳税、关爱员工等标准之外,消费者对企业的直观感受通常会决定企业的发展命运。面对重大社会事件时的表现也是消费者考量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因为对于社会突发重大事件的关注和奉献,一方面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对于应急事件的敏感性和及时应对能力,另外一方面也能展现出一个企业是否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积极的价值取向。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社会是经济之本体,企业也是社会的一份子;社会则是企业生长的环境应该积极承担起其应负的社会责任。企业积极关注社会发展,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做贡献,就会获得社会正向的支持力,有利于竖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这种企业形象才会基业长青,企业的发展才会经久不衰!

篇3:企业社会责任论文提纲

一、企业的经济责任

企业应该承担并履行好经济责任,要为出资者创造利润,要诚信经营,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首先是对股东的责任。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他们与企业共担风险共享利益,是企业直接利益相关者。企业对股东承担的经济责任主要是对股东的收益负责,尽可能增加股东收益,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要让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通过企业的合法经营使其投资获得丰厚的回报。其次是在经营过程中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必须要将诚信经营作为一项基本义务严格履行。诚信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通行证。企业的诚实守信日积月累就能形成良好信誉,在生意往来中处于有利地位,而这种信誉就是成为扩大交往、促进合作、走向成功的通行证。诚信经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保证。在高度商业化的现代社会中,对于企业而言诚信经营是一块金字招牌,是企业的基础和生命线。只有实现诚信经营基础上的客户认同感,企业才能长期受益。诚信经营还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利武器,商场如战场,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信誉战。谁赢得了优良的市场信誉,谁就能更好地争取客户,进而最大程度地占领市场。诚信经营是企业自我创造、建立、形成的强大的无形资产。诚信经营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它体现在企业的市场开发、品牌塑造、客户资源运用、融资、理财等多个领域,比有形资产更加可贵。在西方有“信誉就是金钱”的理念,中国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信条,可见讲诚信营是企业潜在价值最大的无形资产。再次企业是各利益相关者契约关系的总和,企业利益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公司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状况和可持续发展情况,企业的盈利状况则又必然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营、债权人的利益、职工福利待遇、纳税和就业状况,如果企业无法很好地履行经济责任,造成经营管理不善,以至出现亏损,那么,亏损的企业无疑将成为社会的“包袱”,并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二、企业的法律责任

企业要在遵纪守法方面做表率,守法经营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法律责任是企业进行任何活动的底线,依法经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所在。企业守法经营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对劳动者的法律责任。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劳动雇佣关系,现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员工的重要性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显现。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要主动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升迁机会、接受教育的机会,提供优厚的报酬和健全的福利等。企业对员工履行责任的好坏,将真接影响其经营绩效,若企业很好的履行了对员工的责任,满足其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使员工获得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上的满足,那么就必然会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现代企业中拥有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是企业竞争制胜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说,作为企业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利益应该得到优先保护,企业应当在这些方面承担强制性的义务。二是企业对消费者的法律责任。首先,诚信经营的责任,这是最根本的,具体根据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要求,如在食品行业是要求企业承担食品安全责任,这是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不同行业标准不一,但是其终极目标即为“不欺不诈”。其次是合理公平定价责任,还有诸如真实披露信息责任、保护消费者的知悉权、尊重消费者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等等。再次是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危害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因此企业在消除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世界各国都规定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从谁投资谁受益和谁破坏谁担责的原则出发,企业在享受所获利益的同时,应当对其发展中的破坏承担相当的法律责任,以使整体社会环境得到补偿和更生。

三、企业的责任

责任是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企业应努力使社会不遭受自己的运营活动、产品及服务的消极影响。现代企业既是经济实体,又是 实体,因而除了承担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外,还要承担 责任。这主要是指企业作为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应承担的义务。在当今时代,如果企业只追求利润而不考虑企业 ,则企业的经营活动就越来越为社会所不容,必定会被时代所淘汰。也就是说,如果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没有必要的 观指导,经营本身也就不能成功。树立企业 的观念,体现了重视企业经营活动中人与社会要素的理念。企业 是企业在处理好企业与内部员工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社会里,利润关系到每一个企业的命运,因此有的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不把经营事业的目光放在“永续经营”上,而着眼于“短线操作”,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不惜采取各种非法途径去达到目的:假冒仿制、欺诈行骗、商业贿赂、行业垄断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犹如商海里的一股逆流,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使企业掉入火坑,万劫不复。无视 准则,违反法律法规,不讲公众意识的不正当竞争不仅损害了诚实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企业本身也失去了公众的信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正当的市场竞争永远没有赢家。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必须加强 建设。一是制定并执行企业 守则。企业信奉的 守则应贯彻到经营决策的制定以及重要的企业行为中。在建立 法则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奖励、审核以及控制系统加以强化,并对破坏 规范的行为予以惩罚。公司必须让大家都明白,组织里决不容许违反 的行为。二是设定 目标。企业 目标强调企业行为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必须具有 价值。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的发展,其追求的经济目标中应该包含有 道德的要求,应该是经济目标与 目标的统一。企业经济目标和 目标相辅相成,两者同时并举企业才能真正兴旺发达。三是加强员工 教育,企业要参与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协助推动社会良性改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公司的向心力,激励员工士气,同时也可提升个人的品质,满足员工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会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敬业精神,从而更有利于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因此所有的企业都应当从道德 的层面担负起更宽广的企业责任,用感恩的心情来回报社会。企业的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应包括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行为都应符合道德 规范。

四、企业的慈善责任

慈善既体现了人们对构建美好社会以及美好生活的愿望,也蕴涵了人们对社会、他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作为一种营利性组织,其社会责任体系中包含着慈善责任。慈善责任在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是企业主观意识到的自主自愿承担的责任,它不具有强制性特征。企业承担社会慈善责任,符合社会的倡导与公众的期望。企业的成功与社会的进步、各方的认同分不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捐赠方和受益方平等的关系上回馈社会,是企业的责任。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只有社会发展了,企业才能有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企业参与慈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利益的再分配。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公民,享有一定的权利、占用一定的资源,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责权利是统一的。企业承担慈善责任是对社会大众、消费者、特殊群体、竞争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期望、要求的一种回应。企业参与慈善事业能够弥补政府能力的有限,实现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企业的

慈善行为是一种富有人性、同情心的表现,在社会中表达了一种仁爱的理念,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企业通过参与慈善活动,承担慈善责任,有利于增加企业的道德资本,即提升企业自身形象,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扩大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参与慈善活动,是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承担慈善责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企业在重大灾害时的捐助,企业对重大疾病防治的资助以及企业对贫困大学生的赞助。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应该认识到宣传引导公益慈善理念非常必要,积极正确的慈善观应该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参与社会慈善事业,成为优秀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要把进行慈善事业成为企业的一种标志。而企业通过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改善外部环境,进一步促进自身发展,这是一个彼此促进的良性循环。

篇4:林业集团蓝莓产业发展策略释解论文

林业集团蓝莓产业发展策略释解论文

1大兴安岭林业集团蓝莓产业的微笑扩张

本文构建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蓝莓产业的微笑曲线,如图1所示。图1中横轴是产业价值链,纵轴是价值链上价值活动的附加价值。将蓝莓产业的价值链划分为三个部分,中间部分为蓝莓的种植和粗加工,左边部分为蓝莓相关产品的研发,右边部分为蓝莓产品的营销和服务。相比较而言,这三类价值活动中蓝莓种植和粗加工的价值活动附加价值相对较低,而蓝莓相关产品研发、营销和服务的附加价值相对较高。大兴安岭林业集团蓝莓产业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局领导的注意力和主要的资源均集中在蓝莓的推广种植和粗加工上,尚未涉及蓝莓相关产品的研发、营销和服务。这反应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蓝莓产业的经营思路尚局限于关注产品的生产,没有完成向关注顾客价值方向的转变。未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蓝莓产业的发展需要在种植蓝莓和粗加工的基础上,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即逐步向上延伸从事蓝莓相关产品研发;向下延伸做蓝莓产品的营销、渠道、品牌和服务,进而让大兴安岭的蓝莓产业真正微笑起来。

1.1微笑扩张策略

1.1.1建立林下经济合作组织,推广和规范蓝莓种植森工企业有异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它同时肩负企业和政府的职能。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推广蓝莓产业也并非单纯的企业行为,因为这个行为同时也有发展区域经济、提高辖区内人民生活水平的考量。因此,广泛调动辖内人民的积极性是大力发展蓝莓产业的基础。但是由于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所限,无法成立正式的组织来引导和规范林农的热情和行为。因此采取替代性的措施,即成立林下经济合作组织成为必然。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已经成立若干蓝莓产业经济合作组织,对推广蓝莓种植起到重要作用。下一步森工集团应将这些自发形成的互助组织合法化和规范化,并积极商业银行、研发机构、下游经销商和这些互助组织建立长期的契约关系,为林农种植蓝莓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

1.1.2建立产学研研究中心,开展蓝莓相关产品的研发国有林区人力资源相对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首先体现在国有林区常住人口较少,其次体现在国有林区专业型人才,特别是研发人才较为匮乏。人力资源匮乏限制了国有林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的转型,因为其人力资源无法满足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生产型企业向全面价值链扩张转变而需要的知识和技术资源。需要明确的是资源的获取有两条途径:企业内培养和从企业外获得。企业内部培养即通过持续的投资,形成相关的资源和能力;从企业外获得即通过战略联盟、兼并收购、合同的形式从其他企业获得企业急需的资源和能力。既然国有林区人力资源所限无法通过第一种途径来获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资源,通过第二种途径来获得就成为必然。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也面临着研发能力不足的困境。大兴安岭地区常住人口在30万人左右,缺乏蓝莓产业发展的蓝莓产品研发的高层次技术人才,自身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力资源限制,无法通过企业内培养的途径培育R&D资源和能力。选择从企业外获得相关资源成为一条有效的途径:①可以选择和高校、科研机构、发达地区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展开合作,借助这些合作伙伴的知识和技术来推动蓝莓产品的技术研发,利用“产学研”的形式解决制约集团蓝莓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②也可以通过兼并和收购的方式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的蓝莓产业研发中心设在人力资本较为丰富的地区,如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和哈尔滨等地。

1.1.3建立营销渠道,缩短和消费者的距离、最大程度接触目标顾客营销渠道是联接企业和市场的桥梁,沟通产品和顾客的媒介,实现客户价值与企业价值的通道,营销渠道日益成为当前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是必须缩短和顾客的距离、最大程度的接触目标顾客。在这个方面各森工企业往往存在不足,长期以来森工企业以原木采伐和供应为主营业务,较少涉及产业链后端诸如中间产品生产、产成品生产、销售、服务等。这一方面形成了森工企业以生产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忽略对顾客的关注,无限拉大企业和顾客的距离;另一方面也造成森工企业销售能力和服务能力的'严重缺乏,无法有效服务接触目标顾客。当外部环境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顾客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后,森工企业举步维艰。要打破这类困境,需要围绕缩短和顾客的距离、最大程度的接触目标顾客来制定企业的经营策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具备较强的蓝莓种植能力,但是缺乏服务顾客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和消费者距离过大,优质产品无法有效的送达消费者手中。所以建立营销渠道成为大兴安岭地区发展蓝莓产业的必要手段。营销渠道建立后,可以突破区域障碍,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可以更好的服务目标客户,为顾客创造价值,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目前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渠道建设较为简单,以参加各种农产品展会为主,忽略了代理、超市、商场、团购、电商等其他渠道;此外渠道建设以黑龙江省为主,忽略了中国其他地区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渠道建设。因此,未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蓝莓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全方位的营销渠道,缩短和消费者的距离、最大程度接触目标顾客。

1.1.4建立品牌,培养顾客忠诚、建立和竞争对手的隔绝机制大兴安岭地区蓝莓产品品质优良,但是消费者无法有效鉴别大兴安岭蓝莓产品,这也导致消费者不会对大兴安岭蓝莓产品产生忠诚感和重复购买意愿。另外,大兴安岭地区优质的蓝莓产品会受到市场上价格较低、以次充好的相关产品打压,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为此,大兴安岭需要建立一种隔绝机制来获得顾客忠诚,并把自己和竞争对手有效区别开。隔绝机制是构建竞争优势、赢得竞争的关键,其含义是指构建一定的壁垒,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或削弱自己,进而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获胜(Rumelt,1984)。隔绝机制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形的隔绝机制有稀缺资源、资金、许可证、生产设备等。无形的隔绝机制有设计、研发、口碑和品牌等。在目前蓝莓产品市场较为混乱的情况下,建立品牌无疑是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最优的选择。品牌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标志,品牌一旦确立,可以产生巨大的外部效应。首先有利于企业和企业产品整体形象的提升,培育顾客的信任和品牌忠诚度,进而增加顾客的转移购买成本造成顾客的重复购买行为;其次可以和市场上其他企业产品区分开来,防止竞争对手的恶意模仿和恶意竞争。

2微笑扩张路径与保障措施

当然,由于企业资源限制,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无法同时开展多项价值链延伸活动,由目前的蓝莓种植向未来的全面价值链管理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扩张路径。本文认为大兴安岭森工企业的全面价值链扩张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步阶段,主要是消除内患,形成合力,全面推广蓝莓种植;第二个阶段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渠道和品牌;第三个阶段是引进来和走出去,顺利开展产品研发和有限多元化。最终的目标界定为让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蓝莓产品供应商。在微笑扩张过程中,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应该确保以下三个保障措施:

2.1协调各林业局形成区域合力

目前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是典型的诸侯经济。这是因为一直以来国有森工以下属各林业局为中心进行原木采伐和粗加工,各个林业局往往在政策指导下具有高度自治权,采用高度一致性的战略行为,由此造成森工集团下设各林业局(区)发展方向、企业功能、产品等严重趋同,一定程度上形成过度竞争,内耗严重。蓝莓产业以集团总部还是某个林业局为主体?资金如何筹措?成本收益如何核算?利润如何分配?这是形成区域合力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后,各区局才会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蓝莓种植和蓝莓产业的发展。

2.2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国有森工企业往往存在严重的政企合一现象,企业行使政府职能,政府又肩负企业职能。政企合一的现象阻碍国有森工企业的健康发展。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一方面想大力发展蓝莓产业,将蓝莓产业作为企业转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另一方面安全、民生等政府行政职责分散了集团管理者大部分精力。林业局的双重身份造成国有林区难以以现代企业方式运营。因此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成为大兴安岭林业集团蓝莓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具体而言,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成立不受各林业局钳制的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实体。具体的做法有:①在合理的股权结构基础上形成董事会的健全的机制和行为规范;②董事会选择主要经营者,主要经营者进入董事会。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由总裁提名,董事会通过;③董事会只就重大问题做出决策,日常经营放手让经营者去做,并给予支持,不多做干涉。④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从而形成造就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的机制。一方面杰出的企业家能够对蓝莓行业的发展前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预见性,能及时介入,迅速占领市场的制高点;另一方面,又能够在一些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迅速抓住机遇,比如企业转型、改制上市等,一步一个台阶地实现稳步发展。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带来这样的因果关系:制衡的股权结构决定了一个独立的董事会;有作为的董事会决定了职业经理人机制;职业经理人机制造就了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实施正确的企业战略,从而把企业带向成功。

2.3引进来与走出去

万志芳、王玉芳、吴方卫等学者均认为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国有森林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我国国有林区大都远离区域经济中心,位于较为偏远的区域,且经济较不发达。虽然国有林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缺乏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创造价值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金融资源、市场资源等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此外也和其价值链末端的目标顾客距离较远。所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必须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蓝莓产业生产与市场运作模式。获得企业发展所急需的资源和能力、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最终占领国内、国际双重市场。具体而言,①立足企业跨区域的资源、能力与市场整合,通过战略联盟、收购兼并的方式提高大兴安岭林业集团蓝莓产品市场占有率,并强化自己在研发、生产和营销等方面的整合能力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转型和升级;②立足企业现有蓝莓产品的多元化开发,采用有限多元化的战略对蓝莓产业的上下游整合,进而实现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业务在蓝莓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完成企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型,由蓝莓种植和粗加工向蓝莓产品研发、销售和服务的全面价值链升级。

3结论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已经在辖区内动员并出台多种优惠政策来引导农民、林农和集团员工积极展开蓝莓种植,拟将蓝莓产业作为木材产量调减、禁止主伐后破除经济发展的僵局、确保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基本措施。本文基于微笑曲线的观点,制定大兴安岭林业集团蓝莓产业发展策略,为大兴安岭森工集团经济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具体而言,大兴安岭林业集团需要建立林下经济合作组织,推广和规范蓝莓种植;建立产学研研究中心,开展蓝莓相关产品的研发;建立营销渠道,缩短和消费者的距离、最大程度接触目标顾客;建立品牌,培养顾客忠诚、建立和竞争对手的隔绝机制。此外由于企业资源限制,大兴安岭森工集团由目前的蓝莓种植向未来的全面价值链管理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扩张路径。①消除内患,形成合力,全面推广蓝莓种植;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渠道和品牌;③引进来和走出去,顺利开展产品研发和有限多元化。最终实现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蓝莓产品供应商的目标

篇5: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管理模式关系分析

企业管理模式并不存在孰优孰劣,只有是否合适,也就是说,判断企业管理模式的标准主要是看企业管理模式能否符合企业发展的根本利益。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就会存在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本文对于企业管理模式的讨论,是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议题导向下进行的,因此也主要结合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下的企业管理问题分析如下:

1.企业战略管理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一般都会考虑制定什么样的战略以及怎样实现这些战略,并且通过这些前期准备为后期战略目标的实现指出切实可行的实现之路。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目的服务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本目标就是要践行企业战略。然而,在企业的战略制定工作中,忽视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企业发展战略更关注如何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名誉。在当下这个时代,如果不能够树立企业社会责任并且践行,那么在企业的中长期发展中就会忽视这方面的建设。

2.企业架构中缺乏保障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

企业的组织架构通常是指企业实行内部管理的组织架构,现在企业在制定企业管理架构计划的时候主要根据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根据企业内部分工,也就是根据销售、财务、营销等工作性质划定企业管理组织架构;其次,根据企业所经营的具体项目来制定企业各个部门内部的项目管理部门,这一类管理组织具有明显的扁平化特征。于是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保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管理机构,同时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也会有所欠缺。

二、不同企业管理模式下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情况

1.企业管理模式分类

当前我国常见的企业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六种,其中最常使用的分别是亲情化管理模式,随机化管理模式以及制度化管理模式,三种模式各具特点,针对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与发展现状进行慎重选择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整体践行效果。

2.不同管理模式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情况分析

随机化管理模式是指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存在领导者独裁的情况,对于制度的遵守程度较差或者过分干预中层领导的决策,这种管理模式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企业无法很好的实现社会责任,降低信誉度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其广泛存在于一些中小型私企与个别国企中。亲情化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于各种创业初期的企业当中,由于缺乏资金再加上利益关系方面的内容较少,所以创业团队往往都是通过哥们情谊凝结在一起的,但是随着营业额的增长与利润的提升,亲情化管理的实际效果就会淡化,不利于其实现社会责任与价值。制度化管理通过建立一定的制度体系来实现企业的内部有效管理,这种管理模式通过量化劳动与收入的形式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效果,但是由于制度建设往往导致缺乏主观能动性,其运用的好坏还是要依情况而定。

三、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互推作用

1.在企业管理模式构建中体现企业社会责任

想要在企业的管理之上丰富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就必须要在理念上进行丰富。因此,在企业针对社会责任改进企业管理模式之时,首先就要创新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将企业社会责任放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子上来,找到与之相契合的企业管理模式,来有针对性的展开管理活动。企业只有根据自己的管理现状,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方式,创新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才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自觉践行社会责任,提升责任意识。

2.提升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

要想最大程度改进企业凸显社会责任的企业管理模式,就要让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树立强大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要进行企业管理模式改革无法离开企业管理模式改革,更加无法离开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管理人员与企业员工是企业管理搭建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提升思想认识,同时提升知识积累,积少成多,巩固在社会竞争大环境下树立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样就能在企业日常工作中自觉履行义务,自觉践行责任,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形成企业强大的竞争力。

3.构建新的企业管理模式要重视效率

企业在进行基于社会责任下的企业管理模式改革时,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充分证明企业在进行的.管理改革是切实有效的,是能够通过改革带给企业切实利益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采取相关管理手段,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社会利益,同时也会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改进基于社区责任下的企业管理模式改革,可以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提升企业的社会认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全社会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让企业能够更好得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竞争力。

4.转变企业经营行为

企业根据管理模式变革改变自己行为,其外在表现就是企业的经营行为发生改变。要想将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下的企业管理模式运作到实际经营中,就必须根据这些变革改变企业的经营行为。企业在经营中应当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重视社会责任的实现,不仅要实现经济目标,还要实现社会目标,要把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作为企业的重要发展目标。权益而在经营中,要重视环保和科学发展,通过自身努力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5.促进企业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

好的企业环境能够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更加促进企业履行义务,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与能力。在良好的、正能量的、科学合理的企业氛围,能够让企业责任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同时还可以促进更多新理念新方法的诞生,让企业管理走上正确高效的途径。企业要对社会责任的管理方式进行革新,就必须要合理合适的企业环境进行配合。企业要在内部构建关爱尊重员工的企业氛围,先尊重关爱自己的员工然后才能够关爱和尊重社会。良好的企业环境需要让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有建言献策的机会,要珍惜企业员工的个性,特别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员工践行社会责任的正能量行为。良好的企业环境必须要管理层和每一名员工的共同参与,只要全员都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才能够更好地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企业间的竞争也逐渐多元化、多维化,同时企业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企业应当在经营管理中增加社会责任因素,大力建设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下的企业管理模式建设,为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过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旭红.基于责任管理浅析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J].中国集体经济,,05:33-34.

[2]吴梁豪,兰善超.基于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J].经营与管理,2017,02:72-74.

[3]王舒平.企业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及其实施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3:55+60.

篇6: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论文

摘 要: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CSR)内涵的综述,着重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三个中心圈层”理论的内在机理,系统阐述“三个中心圈层”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及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的比较分析,以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发展,并理清相关重要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三个中心圈层;利益相关者;金字塔型

一、企业社会责任内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在理论和实践上进入了不断发展、多角度、多视野时期。被称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的博文在1953年的着作《商人的社会责任》中给出了商人社会责任的最初定义:“商人有义务按照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来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或采取行动”。之后,企业社会责任从关注商人个体转向了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即CSR。

二、“三个中心圈层”理论

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1971的《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出,“企业应该为美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多贡献,而不仅仅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这份报告详细阐述了“三个中心圈”的企业社会责任规定:内圈代表企业的基本责任,即为社会提供产品、工作机会并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职能;中间圈是指企业在实施经济职能时,对其行为可能影响的社会和环境变化要承担责任。

三、基于“三个中心圈层”的企业社会责任

根据上面的“三个中心圈层”理论,我们可以把这个理论的模型勾勒如下:

从模型可以看出,企业是作为一个单元存在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社会赋予了企业多重角色。那么“三个中心圈”理论和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如何?下文将重点讨论。

第一,“三个中心圈”和利益相关者理论

从“三个中心圈”理论可以看出,中心圈理论并不是把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存在于社会来研究,而是从相互联系的逻辑把企业和社会上其他集合和个体结合进行动态研究。企业作为经济职能要考虑到广大消费者、职工的利益,要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消费者提供放心购买的产品,为社会的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行为不可避免地会直接或间接对社会上的.其他利益相关者造成影响,如供应商、顾客、政府、社区、雇员等,那么企业要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同时,要保护环境,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迎合顾客的消费变化,还要为雇员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而不仅仅是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第三圈层,企业要主动通过救济灾民、消除贫困、防止城市衰败等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三个中心圈”理论通过相互联系、层层外推,由基本责任到为促进社会的其他无形责任无不隐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痕迹。从发展历程上看,“三个中心圈”理论伴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进程,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

第二,金字塔型的企业社会责任

金字塔型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是卡罗尔于1979年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的、法律上的、伦理上的和自行裁量的期望。”

企业承担着必要的法律责任;再者,虽然企业的经济和法律责任中都隐含着一定的伦理规范,公众社会仍期望企业遵循那些尚未成为法律的社会公认的伦理规范;另外,社会通常还对企业寄予了一些没有或无法明确表达的期望,是否承担或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完全由个人或企业自行判断和选择,这是一类完全自愿的行为,例如慈善捐赠、为吸毒者提供住房或提供日托中心等,卡罗尔将此称为企业自行裁量责任。从企业考虑的先后次序及重要性而言,卡罗尔认为这是金字塔型结构。

综上所述,“三个中心圈”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发展和演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蕴涵的原则是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不仅要关心利润和经济绩效,还要回应和满足社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满足社会对企业的多重期望。

参考文献:

[1] 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王碧峰.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2).

[3] 刘新民.企业社会责任若干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7).

篇7:浅谈企业社会责任论的相关论文

一、社会责任———企业无法回避的主题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考虑可以一直追溯到企业的设立。同样是新建一个企业,不同投资者建立新企业的行为驱动目标各不相同,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已打上了深深的不同责任烙印。最典型的投资者是主流经济学中提出的“经济人”,投资者建立新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利润最大化,他们赋予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追求利润,企业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是在追求利润过程中带来的联产品。除此而外,还有形形色色的“社会人”式投资者,不仅追求获得一定的利润,而且赋予企业其他的社会责任,企业厂址选择、产品市场定位等不仅考虑企业的获利水平,而且常常不同程度地考虑企业在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可提供的就业机会、为所在社区增加的社会福利、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的程度等等。

企业在从诞生直至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不得不面临这样的价值判断:本企业应当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而且,有关的价值判断不仅仅局限于是否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而且表现为各种具体的社会责任项目抉择。企业经常需要对如下问题作出回答:企业要不要对社区内的落后教育给予资助?企业是否应资助体育、科技、卫生等事业?企业在裁减富余人员时是否应在适当范围内考虑多保留一些就业岗位?企业排放的有害物质仅仅是维持在政府规定的限度内,还是从考虑环境保护和居民生活的角度出发控制在更高的标准上?对于那些虽然有市场需求,国家也允许生产,但是可能导致不良消费习惯或社会风气的产品,企业是否仍然要生产?类似的问题不胜枚举,并伴随企业生存发展全过程。一些企业在坚持追求利润的同时献身社会公益事业,而另外一些企业却在不择手段地刻意盈利最大化,强烈的社会反差迫使企业必须经常思考自身的社会责任定位问题。而且,企业社会责任的判断和定位,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并给企业带来迥然不同的结果。

在长期的企业实践和无休止的理论争论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问题逐渐演变为企业只承担追求利润的使命,还是要承担一定的除此之外的责任,即一定程度上有背于利润最大化的责任。我们不妨将这两种观点划分为一元社会责任论和多元社会责任论。

一元社会责任论认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和劳务。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坚持认为,“(企业)仅存在一种、而且是唯一的一种商业社会责任———只要它遵守职业规则,那么它的社会责任就是利用其资源,并且从事那些旨在增加其利润的活动。这也就是说,在没有诡计和欺诈的.情况下,从事公开的、且自由的竞争。”①企业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根据利润目标为(或者不为)某一经济活动,社会效益并非企业必须主动考虑的问题,企业没有“良心”可言,使企业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手段是“看不见的手”和法律法规与国家产业政策等。

多元社会责任论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远不止于追求利润,企业还必须承担其他一些社会责任。如安德鲁斯强调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还应包括:(1)公司决心自愿捐助教育事业和其他慈善事业,尽管这会减少其利润;(2)公司选择一个属于自己的经营道德标准,这个标准要高于法律和习俗所要求的最低水平;(3)在具有各种机会的业务中,公司根据内涵的社会价值进行选择;(4)为了经济报酬以外的理由(很显然仍与经济报酬有关)投资与公司内部生活质量的改善。②显而易见,这里要求企业应同自然人一样,要有自己的伦理道德,要富于同情心,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上的得失,要在减少外部不经济、增进社会福利方面做出贡献。

各类企业具体承担的社会责任各不相同,然而,在性质上总可以区分为一元社会责任论者和多元社会责任论者,所有企业都必须首先在二者之间进行选择。

二、企业必须承担多元社会责任

一元社会责任论者为支持自身的理论和观点,列举了大量依据。例如:企业承担多元化社会责任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减弱企业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社会最终因此而付出更大的代价;企业会因承担了社会成本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企业管理人员因缺少管理社会问题的经验和本领,难以胜任多元社会责任;③现实中,在口头上宣称承担了多元社会责任,在企业中却很难贯彻落实,实际上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花股东的钱而独自承担了较多的社会责任,会导致企业中对个人意见的压制,等等。

无论一元社会责任论者如何辩解,在社会各子系统日益联系紧密的现代市场经济中,一元社会责任论越来越显示出其苍白无力的一面,多元社会责任成为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

首先,一元社会责任论暗含了这样一些假设:(1)社会由具有不同职能的组织和个人构成,各组成部分都能尽职尽责地承担各自的责任;(2)企业的外部不经济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消除,一是市场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等的调节、约束和制裁,二是其他部门的活动可以消化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造成的部分不经济;(3)其他社会责任交由企业以外的组织和个人承担更有效,即社会责任通过在不同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分工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事实上,这三个假设条件都不能成立。严格分工的社会各部门并不能完美地履行各自的社会责任,教育部门在提供合格劳动力方面始终不能完全令人满意,甚至连最起码的义务教育都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保证就是典型的例证;在企业缺乏“自觉”性约束的情况下,单靠外部力量的作用并不能保证企业遵纪守法。退一步讲,就算所有企业都能合法经营,企业产生的外部不经济也不能完全由社会其他部门有效解决;事实证明,一些社会责任由企业来承担常常比由社会其他部门承担更有效。

其次,企业事实上一直都在被动地承担多元社会责任。早期的造纸厂可以随意地把污水排放到附近的田地和河流中却不必担心受到任何谴责;后来,小型的造纸厂必须关闭,大中型企业必须把污水净化达到一定的标准后方能排出;再后来,原来属于中型企业的造纸厂也开始被关闭。再如,当今许多国家的企业解雇员工已经不能单纯考虑生产经营的需要,还必须和工会谈判,甚至需征得政府部门的批准。这些都说明,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只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企业走向文明的标志。与其企业被动地承担一些社会责任,还不如企业将一些社会责任纳入主动关心的范围之列。

再次,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自身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如前所述,为了保护环境、保障生活质量、维持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普通公众等都向企业提出了种种行为限制,有时还附有严厉的惩罚性措施。企业若不能符合要求,便会受到指责或惩罚,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相反,企业若能主动适应要求,便可不必担心与此相关的检查与惩处。事实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限制条件,使决策和经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有些企业还可能因兼顾社会责任受到奖励,如投资于新型绿色食品业、节能业可以享受贷款和税收减免等优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本身处于社会环境包围之中,无论在城市或农村、市区或郊外、亦或在偏僻的山沟里,总是要和周围的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及居民个人发生前向、后向、横向或交错的联系。学校、医院、菜市场、文化娱乐场、社会治安机构等,都直接为企业服务。还有一些社会组织则为职工家属提供就业机会等服务,间接为企业服务。在企业生存的社区内,如果各方面都能保持良好的“邻里”关系,不只是社会受益,企业自身同样受益匪浅。比如,因居民厌恶企业而进行的制肘和暗中破坏活动会减少到最低限度,共同维护企业的人会越来越多,社区逐步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后勤服务,社区居民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向外界称赞企业良好的品行。

企业的受益远不止于社区内。市场是分层次的,有国际大市场、国内统一市场、区域市场等,同时,市场又呈现一体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植根于社区内的企业,产品和服务却可以延伸到非常广阔的市场领域中。企业承担多元社会责任是一种广告形式,是一种促销手段,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顾客。例如,坚持对顾客负责的企业会给顾客留下产品货真价实的印象;富于同情心的企业会赢得顾客的同情。良好的形象既有利于促进现有产品的销售,更有利于新产品占领市场。

另外,企业承担多元社会责任和追求利润最大化常常是一致的。尽管从全社会企业界的角度考察,企业承担多元社会责任意味着经济利益的部分丧失或让度,但就某一企业或企业的某一具体行为来看,企业承担多元社会责任并不总是和利润减少相联系。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或者是引导顾客向着有益消费结构变化的行为,会使企业因顾客的青睐而获得丰厚的利润。承担多元社会责任的一些行为虽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会使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而为企业获取长期利润准备了条件。

最后,企业承担多元社会责任渗透着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是最重要的资源配置手段。在企业内部,企业内部机制成为又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手段。进一步扩展,政府、社会各部门、各组织、各成员的行为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全社会范围的资源配置过程及其结果。因此,如果某一项社会责任由企业承担比由社会其他组织承担更有效,企业承担多元社会责任意味着社会成本的节约,或者说资源的配置得到了优化。

具体到中国企业,企业承担多元社会责任还有一些特殊原因。社会主义倡导并坚决肯定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对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只要由员工组成的企业都能对社会公益事业有所贡献,社会将更加和谐、进步、文明。另一方面,中国财政资金紧张,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环保等都需要企业给予一定的支持。

三、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倡导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应当是被动的过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是被动地接受

各种摊派,摊派只能使企业疲于奔命,丝毫无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不是管理者根据个人的偏好发“善心”。判断企业是否承担了应负的多元社会责任,不能以社会部门伸手向企业要钱要物时企业的接受程度来评判。在被迫中承担太多的社会责任,只会造成企业严重的负担,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从全社会来看,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得不偿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只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即企业首先认识到自己必须承担多元社会责任,然后在经营过程中身体力行。

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必须纳入到企业的战略规划中。企业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直接决定企业从事什么样的事业,立志把排污量减少的企业和决心向社会福利部门捐款的企业在经营行为上是不一致的,企业内部管理也因此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具体来说,企业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经营方向、组织结构、用工制度、利润分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和企业的产品战略、市场战略、技术战略等相类似的事关企业全局发展的一项重要职能战略。任何企业制定战略时,都必须考虑未来一段时期内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如何把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分解到中层和基层部门,如何根据企业的社会责任战略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如何实施这一战略等。

企业必须根据内外部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社会责任战略。总体来看,企业经营理念中必须加入承担多元社会责任的内容。同时,在企业某一特定时期,企业还要制定具体的社会责任,如企业向社会部门的资助额,有利于消费者的投资项目的选定,企业可增加的雇工数量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可能涉猎太多,只能有选择地列入几项。选择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性质,造纸厂必须优先考虑尽可能减少排污量,建筑公司先以提高工程安全度为目标,而不是舍近求远,优先考虑赞助足球赛;二是要考虑社会的急迫需要,要把企业有限的力量投入到社会发展中薄弱而重要的部门;最后还要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主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不能变成企业沉重的负担。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企业必须注意区别列入经营战略中的社会责任和来自企业外部不切实际的需要,确保如期完成社会责任战略,避免过度负担造成被动局面。当然,企业还必须根据变化了的企业内外社会环境适时调整其社会责任战略。

注释:①密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第50页,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②④K?P?安德鲁斯:“可以使优秀的公司有道德吗?”,《哈佛管理文集》第413—41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7月版。

③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191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3月版。

篇8:企业社会责任毕业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毕业论文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新领域,在我国的研究还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本文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含义,分析了其在我国推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和当前现状,提出了我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信息

一、引言

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新在1968年提出“社会责任会计”概念,指出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从此揭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随后,法国、德国、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也开始普及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我国会计学家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较晚,目前通常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描述为在传统的会计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探讨的是如何满足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社会公众和个人的决策提供特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把社会责任同会计学有机结合,以会计方法全面地反映和核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引起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企业不可能做到绝对独立,其经营离不开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支持。通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实现社会净效益最大化。从而有利于协调企业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抑制企业行为的短期化,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意义

(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与过去相比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其不再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管理者和参与者,而是从宏观上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当前我国正努力将社会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生态的平衡发展、环境的合理保护,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传统会计在会计目标、会计方法、会计报告和会计监督等方面都已无法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推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有助于国家宏观职能部门依据企业提供的相关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资料进行分析、汇总,掌握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社会公益事业等相关信息,从而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以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地和谐发展,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波社会责任运动,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策略。国外各种企业排名显示出当前评价公司声望的指标已不再局限于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等经济项目,而更多是侧重于创新能力、发展与吸引人才能力、产品服务质量、社区和环境责任感等方面,这些指标都体现出社会责任标准评价公司的趋势。我国企业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取得与国外跨国公司平等的竞争地位,就必须加大社会责任会计的推广力度,与国际接轨。企业通过社会责任会计披露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业绩,体现企业对社会的关爱,对环境的爱护,对职工的关怀,可以充分展示自身良好的企业文化,从而建立企业形象及信誉。同时“社会责任标准”(socialAccoumahility 8000,简称SA8000)也是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新的国际贸易标准,它强调保护企业内部劳工的权利,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一系列最低要求。企业如果通过了SAS000的认证,就能更好地证明自身履行社会责任,赢得公众的信任,突破非关税贸易壁垒,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因此,我国要加大出口力度,企业必须更新经营管理理念,兼顾局部利益和社会全局利益,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运用。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近年来的'“三鹿奶粉事件”使人们开始反思获利不应该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目标,一个企业想要长期发展,就必须兼顾经济、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取得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否则,企业的发展是不健全的,企业的成功也必然不可能持久。也就是说,要构建和谐社会,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环境、资源和员工福利等问题,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在中国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已迫在眉睫。通过科学构建中国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合理确定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灵活选择计量方法,有效建立规范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体系,从而真实记录企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浪费情况,并反映企业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支出及实际取得的成效。政府也可以利用社会责任会计提供的信息,考核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包括人才培训储备、吸收失业人员就业、职工福利改进、劳动条件保护、企业环境美化、与员工交流等方面。此外,通过社会责任会计,运用会计手段定期反映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监督企业履行对社区及政府的责任,推动企业设立社会公共事业,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现状分析

(一)理论研究

我国关于社会责任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仍然很不健全,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范围界定模糊,也尚未确立相应的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内容,缺乏独立系统的核算体系。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相关的社会责任会计准则制定也滞后。我国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整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但是却没有涉及社会责任会计方面的准则。由于缺乏强制性的准则规范,大多数企业不会主动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也不具有可比性,从而不能取信于社会公众。近年来我国理论界的众多学者也开始对社会责任会计各领域进行探索,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理论渊源、西方社会责任会计的相关情况介绍、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学科之间的比较、社会责任指标、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计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思路,初步架构了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体系。但理论方法体系尚不成熟,在许多领域的研究还是空白,高质量的文献专著也较少,很少研究是将会计学与社会学、经济学、计量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发展结合起来的。许多研究仅是借鉴国外已有成果,且往往避重就轻。与传统会计相比,社会责任会计还存在一些尚未突破的理论难题,如计量方法和报告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责任会计的应用难以推广。

(二)社会实践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局就要求企业编制报送关于企业环境基本情况的统计报表,但这类资料一般信息使用者很难获得。中国证监会在要求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在法律意见书中要注明公司是否由于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劳动安全等原因产生债权债务。财政部在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中专门增设了“综合社会贡献”指标,用以考核评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深圳交易所于20颁布实施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上海交易所于发布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均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应充分关注职工、股东、债权人、客户、消费者以及社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承担其应尽的社会责任。国资委也于20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中不仅明确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也详尽说明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但由于我国大型知名企业不多,科技含量也不高,缺少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经济基础。尤其与传统会计相比,对社会成本和效益予以确认和计量较为困难,需要企业去做大量的数据调查与核实,导致企业提供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成本偏高。因此,目前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实施仍然停留在原始的自发阶段,会计核算内容模糊不清,计量方法缺乏标准,非货币计量方法较多。同时,社会责任量化信息披露较少,基本以文字性描述为主,且往往只愿意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而鲜少揭示其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导致社会责任会计在计算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时往往存在主观臆测,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年、和年,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银行均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书,但其报告水平并未得到国际上的认可。由此可见,在我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是大势所趋,但还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

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政策建议

(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目前,各个国家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主要是依靠企业自愿性披露。然而,社会责任的履行属于企业的社会义务,当社会义务与经济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企业就可能不会履行这一责任。因此,从长远来看,为了规范社会责任信息,制定相关的社会责任会计强制性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是必然趋势。从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发展历程和实施经验来看,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和法规等方式规范社会责任会计,明确规定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强制企业执行,使企业行为得到调整,促进企业步人良好态势发展。例如,法国政府在1975年就提出了《关于公司法改革的报告》,建议各家大公司每年公布企业的“社会报告”。之后还先后制定和修改了相关法律,强制规定达到一定规模的组织要用货币金额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必须编报年度社会资产负债表。除此之外,英国制定了《工作和健康安全法》、《就业保护法》、《就业法》、《水资源安全及质量法》、《空气污染检查法》等一系列法律,美国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如《环境政策法案》、《空气质量标准法案》等。通过这些法律法规,各国政府分别规定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推动了本国社会进步。我国虽然也颁布了一些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的法规,但主要侧重于环境方面,且比较空洞,对企业社会责任规定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建议我国政府部门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制定一套具有实务可操作性的社会责任法律法规,其内容应涵盖环境资源、社保、公共事业、劳动、产品质量和税收等各方面。同时,政府还应在完善立法的基础上,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落实各执法环节,严格监督企业的社会活动,修正和规范企业的经营目标,做到奖惩分明,使企业在国家机关的监督控制之下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此外,社会责任会计也必须建立一定的准则和制度,这是企业处理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依据和原则。开展对社会责任会计准则的研究,规定社会责任成本和社会责任收益等具体内容和信息披露方式,使企业会计核算、披露信息时有相应的规范和准则可循,用以指导社会责任会计的实践。

(二)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实务上的操作往往需要经由理论知识的指导,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尤其是在计量、报告环节上的研究盲点,使得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停滞不前。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我国会计界可参考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的社会计量委员会机构,建立起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这个机构除了包括会计界的专家学者外,还应吸收经济学、社会学、人力资源学、计量学、组织行为学和企业文化理论等学科的专家或学者,集百家之长,解决社会责任会计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并结合中国国情,构建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在构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过程中,还应注意到社会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改变传统会计的思维模式。如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是社会效益,而不再仅限于经济效益;其核算内容不同于传统会计核算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而是企业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由于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的多样化,传统会计里的货币计量会计假设也不再适用;除了传统会计的核算原则外,社会责任会计还需要增加社会性、政策性和强制性等原则;由于会计核算对象的不同,社会责任会计在会计要素上也需要进行创新;与传统企业会计主要是从数量、金额方面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比,社会责任会计既可用文字叙述的形式,也可运用社会资产负债表、社会收益表、增值表和环境损益与效益对照表等数字形式,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报告。只有通过分析比较。建立起一个不同于传统会计的理论体系,社会责任会计的实务操作才能真正实现突破。

(三)加强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会计至今仍然存在较多的理论难题,且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准则的约束和监督,从而导致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自主性高。因此,企业作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其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程度就直接关系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能否披露、披露是否全面。由此可以看出,要提高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首先就必须先加强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例如,在发达国家,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会计理论界和社会公众都非常关注企业内部管理当局的社会责任意义,创造条件培养企业自愿披露意识。反观我国,普遍存在着劳动合同不规范,工作环境恶劣,频繁的生产事故,以及污染环境、资源浪费等问题,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针对这一现象,我国政府也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企业中大力宣传和倡导社会责任观,组织社会责任方面的讲座,充实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尤其要转变企业经营管理者长期形成的只重视经济利润的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如环保意识、人本意识等。教育企业管理当局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既要立足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同时又要考虑社会的整体效益。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考评,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经济目标的完成情况,还应对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考核,促使企业自觉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也是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推动。美国正是由于社会公众勇于指出企业各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掠夺式经营行为,要求他们承担必要的社会义务,从而推动了美国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因此,我国除了需要在企业界广泛开展社会责任的讨论和教育以外,也应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使社会各界意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如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相关利益者就会抵制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有维权意识的企业职工和消费者也会使得只需求经济利益的企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广大的舆论压力和新闻报道也会迫使企业不得不开始重视社会责任。这些都为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的教育

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关键,会计人员的观念、素质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效果。目前尽管有部分上市公司、国有大型企业已经开展了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披露,但其内容相对简单,且仅限于文字方面的描述,这与财务人员的相关理论和技能的欠缺不无关系。由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分支,无论是它的理论基础还是核算对象、方法均与传统会计区别很大,一些传统会计概念、原则、方法已不适用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因此,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现今我国各大高校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设有《社会责任会计》这门课程的还很少。即使是一些重点院校里面专业素质比较高的学生,对于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等专业性要求较高的知识也都几乎不了解。这也反映出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上的欠缺,从而也影响了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因此,建议我国高等教育在各层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相应提高对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视程度,规范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社会责任会计课程的重点是社会责任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核算、社会责任会计指标体系和社会责任审计,其难点也在于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社会责任会计由于其计量对象的广泛性和其计量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等,其计量模式的选择不可能单一化,多种计量模式并存是它的客观要求。针对这一学科特点,社会责任会计课程应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增加大量近期发生的、国内外真实的社会责任案例,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新理论、新工具计量和分析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的技能。同时,财政部门也应利用会计后续教育职能,开展社会责任会汁的教育与培训,采取培训、岗位学习、业务考核和交流等灵活多样方式,提高在职人员的相关技术水平,为准确反映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提供人才保障。

(五)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由于目前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尚不成熟,且在计量方法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推广应用社会责任会计不可能一步到位,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试点后推广,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如法国政府在1977年出台法律,要求员工超过750人的公司必须按年编报和披露其社会责任信息,1982年再将披露范围推广到员工超过300人的公司。我国在推行社会责任会计时,也可借鉴已经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国家的经验,分步骤、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由于社会责任会计实施效果要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如计量手段和计量方法、信息披露成本、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公众对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等,建议先在某一个地区或某一行业的某些企业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加以推广。如首先选择一些具有推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经济条件的地区,如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再考虑到每个企业的环境和条件不同,政府可先要求会计管理工作较健全的企业,如上市公司等大规模企业披露其社会责任信息,然后逐步向中小企业推广。也可以选择一些重点国有企业,或造成环境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如矿业、化工、石油企业。针对这些试点单位,制定一些临时性法规,进行强制监督,并对其在实验期间遭受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通过实际推行的效果,不断修改完善相应规范。在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方面,可以先披露容易计量的项目,然后随着计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责任会计实践的不断完善逐渐增加披露内容。披露方式也先通过文字叙述方法传统财务报表附注中列示,慢慢向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表过渡。通过这种逐步推进的方式,逐渐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

篇9: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核算的构建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核算的构建论文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核算作为现代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直是企业财务管理内容中探讨的重要话题。我国的财务核算体系还不够成熟,很多上市公司在编制财务时缺乏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账务处理方法欠缺统一性。本文以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定义及核算现状作为出发点,从计量要素、计量假设、计量方法、计量主体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一套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并就企业实施社会责任核算体系给出一些具体的途径,以期给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成本管理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社会责任成本;核算;现状;途径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社会责任成本核算在企业集团财务中运用越来越广泛。社会责任成本核算体系作为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新的管理模式,不仅是现代成本管理研究的新课题,也是对我国上市公司标志财务报表、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等信息的完整性负责。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略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当做是慈善事业追求的目标,与企业的经济目标毫无关系。因此,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员工权益得不到保障、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等一系列后果。国家针对这一情况,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为企业构建一个公平性、完整性、合法性的责任成本核算体系提供法律保障。

一、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定义及核算现状

(一)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定义

社会责任成本是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支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社会成本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社会责任可以对企业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反馈和掌控。另一方面,社会成本需要基于社会责任进行会计信息计算。总之,一个完整的责任成本核算体系需要企业履行会计职责,承担相应的成本费用,协调好企业责任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界定没有唯一的标准。按照企业社会责任发生范畴来看,社会责任成本主要分为环境污染成本、社会管理费用等;按照成本类型来看,社会责任成本分为税务成本、职工责任成本等。

(二)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核算现状

近几年,我国企业一直实行“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运用还不够到位。虽然有些大型企业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但是对会计处理过程中的相关准则、制度还没有明确规定。另外,企业在对会计处理中遇到的责任成本费用问题当做常规费用支出,直接将生产成本纳入制造费用中去,将其他费用纳入管理费用中去,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费用纳入营业外支出,没有独立的核算账户,也没有设立明细科目。这些现象导致企业的成本在实际的账面上不能明细反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不能在实际账面上得到披露。总而言之,我国企业对会计责任核算体系认识还不够到位,政府还没有出台相关的社会责任法规,企业对成本、费用的支出还不能准确计量。

二、构建社会责任成本核算体系

(一)计量要素

对会计要素内容加以延伸是社会责任成本信息的条件之一。从社会责任核算占整个成本核算体系中的比例看,社会责任能够有效反映企业经济目标、企业经济活动执行力情况。与传统的企业会计核算内容相比,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核算在形式上、结构上、内容上并没有做多大改变。但是在核算要素上增加了从宏观角度看待成本处理事项的内容,比如社会责任收益、社会责任成本、社会责任资产等等。社会责任收益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销售过程中给企业创造的纯收益,具体反映在会计账面上就是扣除社会成本之后的净收入;社会责任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销售等阶段发生的费用支出,或者是企业在履行社会义务(如向国家上缴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各种税款)时导致资金减少的行为;社会责任资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实现经济效益而投入的资金,或者其他股东的股票、基金投入。

(二)计量假设

传统的会计计量假设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传统的会计计量假设以不能满足企业社会责任核算体系对会计信息处理的综合要求。企业成本核算不能单纯从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价格机制标准来核算,也不能将货币作为唯一计量单位。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希望可以在实际会计核算中用实物量或者时间单位作为假设计量单位。相比而言,用实物量或者时间单位作为假设计量单位,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真实、更可靠、更及时的财务信息。

(三)计量方法

现行成本和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是构成传统会计计量属性的内容,货币是会计计量的单位。随着我国企业逐步走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成本信息输入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也不能全面评价企业费用支出和收益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因此,针对传统企业计量方法的不全面性、不专业性和运用过程中出现的漏洞问题,我国学者诸如周游对计量方法做出了一些调整和创新。综合归纳学者周游的计量方法主要有:替代评价法、调查分析法、生态社会责任法、其他核算方法。其中,周游对调差分析方法相当推崇,认为调查分析方法可以让企业了解博弈知识(调差分析法包括博弈法),对企业生产经营起到一个指导性作用。目前,这些方法在上市公司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计量体系,国外和国内的许多学者虽然都对社会责任核算计量方法和核算单位上有过深入研究,但是要在企业中普遍实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四)计量主体

经济组织是区分社会责任会计计量主体和传统会计计量的临界点,经济组织可以是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也可以是社会团体。计量主体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一个地区。所谓会计核算计量就是对主体企业产生的社会成本进行核算,对企业产生的社会责任收益进行计量。传统的会计计量只是对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进行资产核算,忽略了政府、地区的社会成本,从而导致国家账面总成本支出与实际支出不一致现象。

三、企业实施社会责任核算体系的途径

(一)国家设立统一的社会责任成本核算部门

我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主要是以宏观调控为主,微观调控为辅。因此,站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政府需要设立统一的社会责任核算部门,配备专门的成本核算设施,实行双重成本核算模式。所谓双重核算模式是政府设置专门核算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核算形成一个统一的核算规则制度,方便政府向企业下达指标,也让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参考依据。而企业在接到政府指标分配后,根据政府制定的相关规定计算核算成本。首先,国家管理中心要事先计量好企业的社会成本率,针对特殊企业的强制性社会责任成本根据特殊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综合计量。其次,对于有些企业采取自愿性社会责任成本计量时,国家要设立风险防控管理部门,根据企业风险防控能力来归属各生产部门对自身企业成本负责。最后,对有明确归属的社会责任成本的企业,国家根据配比原则将社会责任成本分摊到产品成本中去。例如,国家对股票、基金、证坏冉鹑谛幸党闪⒁桓鍪谐》缦粘杀究刂坪怂悴棵牛不定期抽查企业社会成本,对企业成本核算后将社会责任依次分配到股票、基金、证恍幸担市场风险成本控制核算部门计算出各行业的社会责任成本率。国家设立统一的社会责任核算部门不仅可以有效调控各行业的成本率,还可以减低社会环境对企业的危害。

(二)企业要明确核算方法

国家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成本率做出了明确指标,并在总体上对社会责任成本进行了计量,企业就可以将社会责任成本作为费用或者成本对成本进行计提、分配。企业对成本计提、分配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将社会责任成本看做是净利润的减项。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企业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可以避免出现费用在税后扣除现象,将社会责任成本当做是企业的费用,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费用可以在税前计提。对企业账户设置时专门设置一个“社会责任成本”科目和“应付社会责任成本费”科目。社会责任成本率和当期税前利润的乘积就是社会责任成本,即当期税前利润×社会责任成本率=社会责任成本。对应付社会责任成本费进行账务处理时的借贷方分别为当计提应付成本时,借方为“社会责任成本”,贷方为“应付社会责任成本费”;当对企业期末结转时,借方为“本年利润”,贷方为“社会责任成本”;当企业向国家缴费时,借方为“应付社会责任成本费”,贷方为“银行存款”。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对应付社会责任成本费纳入其他流动负债项目中,从消费者的角度使社会责任成本得到广大社会的关注。第二,将社会责任成本直接看做是一般企业成本。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将企业“本期发生的社会责任成本”当做“制造费用”处理,与将社会责任成本看做是净利润的减项处理方法是相同的。社会责任成本率和上期主营业务收入的乘积就是应付社会责任成本费,即期主营业务收入×社会责任成本率=应付社会责任成本费。将社会责任成本直接看做是一般企业成本的账务处理的借贷方分别为:借方为“制造费用”,贷方为“应付社会责任成本”。

对比分析方法一与方法二,可以明确,将社会责任成本看做是净利润的减项这种核算方法是国家提倡的,原因是应付社会责任成本费最后是要上缴国家的,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将社会责任成本直接看做是一般企业成本这种核算方法是企业提倡的,原因是社会责任成本纳入了产品成本,将社会责任成本基金留给了企业,并将社会责任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但是这种核算方法就不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国家的支出就不能从企业中得到补偿。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就要将一部分社会责任成本基金按照一定的比例上缴至国家。企业在向国家缴纳社会责任成本基金时,需要在对应的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因此,对应付社会责任成本费进行账务处理时的借贷方分别为:当提取应付社会责任成本费用时,借方为“制造费用”,贷方为“应付社会责任成本费”。当企业向国家缴纳费用时,借方为“应付社会责任成本费-上缴国家”,贷方为“银行存款”。当企业留用一部分社会责任成本基金时,借方为“应付社会责任成本费-企业留用”,贷方为“银行存款”。企业将社会责任成本看作是费用或者成本进行不同核算方法时,需要依据国家对会计成本核算率的标准进行会计责任成本的计量。传统的成本核算是将成本信息通过账簿的形式记录,但是企业当期发生的成本在上月或者上个季度没有计提、分配,使企业整体账目不明确,不便于企业对本期成本统一规划。企业将社会责任成本作为费用或者成本对成本进行计提、分配这种核算模式不仅方便企业将本期成本发生额与各期成本发生额进行对比、计量,使财务信息更加完整性;还可以加强国家对企业责任管理的宏观调控,明确各行业的会计责任,让企业更加关注社会责任这一问题,将社会责任问题当做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探讨话题,承担企业应尽的义务。

(三)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社会责任成本核算的监督是保障社会责任核算体系的有效途径之一。会计责任成本不是以一个单一的个体或者形式存在在核算体系中,在社会监督体系中还扮演着社会核算职能的角色。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社会成本核算的引导、监督力度。首先,国家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会计行为,将社会责任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得到落实。其次,立法机关要加强立法工作,监督机关要加强对社会责任核算体系的监督力度,让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各个部门都成立社会责任管理组织,对企业财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人为操控、虚假漏报等现象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做成调查报告书,最有上报给监督机关、立法机关,立法机关和监督机关通过法律手段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处理好企业短期与长期、局部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承担企业在社会环境中应尽的社会责任。最后,政府要改变单一的监督方式,采用多元化形式展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根据不同企业机构设置的不同,实施与企业核算体系的运营、监管机制,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资产和社会责任成本相匹配,实现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有效融合,从根源上调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成本的有效控制一直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中,成本的合理支出也是与一个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利润表息息相关。构建一个完整社会责任成本核算体系不仅需要国家的政府的监督,还需要企业自身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将社会责任与社会利益放在同等位置,自觉履行与社会责任相关的义务。

参考文献:

[1]付建龙.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体系的构建――从毒胶囊事件谈起[J].特区经济,,10.

[2]李姗姗,李成琪.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核算体系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16.

[3]孙静.简析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

篇10: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研究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研究论文

【摘要】

企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国家GDP的增长,我国也由此跃升世界经济总量第二名。虽然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但企业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也造成了诸如环境污染、偷税漏税、伪劣产品等社会问题。社会作为企业成长的依托,使得企业在发展的同时相应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作为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陈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社会责任;披露

一、引言

逐利是企业的本质,因此企业会把工作重心安排在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上。但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往往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比如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公益事业的履行与发展等等。本文针对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陈述,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二、社会责任报告相关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CRS),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核心产物。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战略方针、行动计划与愿景规划等非财务绩效而成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能够反应利益相关者对经济、环境、社会的社会责任信息需求,是企业树立自身形象、协调利益相关方的重要载体。

上交所规定“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以及金融类公司必须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同时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公司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和每股社会贡献值;深交所也要求深证100指数的样本股公司必须同年报一起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自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元年至今,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总量从32份增加到了1703份,标志着我国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过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反映出广大企业已经开始深刻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对未来有明确规划的企业已经将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构建商业潜力的重要砝码,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提升企业价值。

三、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披露形式不规范

目前我国对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依然处于初步阶段,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标准。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参考了各式各样的.标准,披露内容上倾向于使用文字和图片予以表述,缺少定量指标,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只能披露概念与愿望,对于使用者而言效用大大降低。如环保设备只能体现为固定资产、承担社会责任产生的成本和收益只能在营业外支出和营业外收入中列示。

(二)披露内容不全面

纵览我国上市公司已经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在选择披露内容的选择上仍然会倾向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对阻碍企业发展的信息只有寥寥几笔“问题与改进”。大部分社会责任报告都忽视了对债权人、供应商和安全生产的责任,难以树立企业形象。社会责任信息内容信息凌乱,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同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对各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具体指标不够全面。例如在员工利益中信息披露主要集中在员工待遇和培训,对于员工工作环境安全、参与工会运转情况、业绩考核与晋升渠道、带薪休假、职业病防治、事业安置等信息披露不足。

(三)缺少社会责任第三方审计

我国至今依然缺少社会责任报告强制性审计的法律法规,企业在对待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审计的问题上还是自愿的态度,只有14.2%的企业对报告进行第三方评价,并且在接受第三方评级的企业中,标准也并不统一。目前我国企业编写社会责任报告时主要参考的标准就有GRI、上交所指引、社科院指南、深交所指南等等。这使得企业在编写社会责任报告时失去了积极性、降低了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而且使企业在标准的选择上也会出现困惑。

四、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统一社会责任披露标准

总体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有很大增长,但质量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形式上,目前的社会责任报告还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报告使用者在阅读过程中花费大量精力甄别和筛选信息,所以制定社会责任报告标准时,需要从形式上进行规范;内容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需要完整统一的标准,打破目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标准多样化、碎片化的现状,建立统一标准,使得披露过程和内容有章可循。

(二)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政策制度方面,加快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配合有效的奖励和惩罚措施,改变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和有选择的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情况。

(三)加强社会责任信息的审计与监督

相较于会计报表的内审和外审监督制度,对于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也是必要的。将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与企业内部审计想结合,同时委托中介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一方面可以敦促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按评级标准执行,另一方面确保所披露的内容真实公允。通过第三方中介机构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也可以保障社会责任信息充分并且真实,提高使用者效用,以便进行相关决策。

五、结束语

无论是从企业自身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还是出于对我国宏观经济背景的考虑,统一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标准,完善企业全面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内容,加强社会责任信息的审计与监督,对改善其披露现状有着很好地效果,也有利于企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雪晨,张林.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探析[J].商业经济,,22:121-122.

[2]顾枫,张瑞.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市场论坛,2014,11:54-56.

[3]韩振宇.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问题探讨[J].中国商贸,,02:165-167.

[4]傅樵,唐越.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5,05:86-88.

篇11:企业伦理社会责任论文

关于“组织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争论在管理学领域已存在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前,这个争论始终没有一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才逐步认识到了组织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组织社会责任的认识过程至今经历了利益最大化管理阶段、信托人管理阶段、生活质量管理阶段三阶段。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还需要对社会承担的相应责任和义务——及维护并提升全社会的福利水准。组织中的伦理行为,通俗点讲就是职业道德问题。管理伦理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又是在是与非之间很难决断,更多受公众舆论和社会压力的影响,而不是与合法行为一样,有着明确的法律和法规约束。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管理学在当代中国企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社会中的一系列的任务都是由社会公共组织来承担的,而这些公共组织要取得成功,就需要进行有效率地管理。在中国当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组织应怎样承担社会责任,增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企业如何在日常经营运作中坚持正确的管理伦理观。

一、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一个企业在创造自身商业经济利润和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需要考量到其他的社会利益。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不仅需要关注股东利益,还需要关注包括债权人、职员、消费者、供应商和社会组织等利害关系人。因为这些利害相关人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运作息息相关,所以作为企业必须保护好这些利害相关人的利益。

(二)决定企业社会责任的因素

企业对待社会责任的态度是受到各种因素和干扰的,有些因素是能够促进性的,可以增强企业对社会责任承担的意愿;而另一些因素则是消极性的,这些因素会削弱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积极因素方面有企业的社会形象、长期利润、组织系统、规范行为等,这些因素可以促使企业为了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声誉,得到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增强对人才的吸引,为企业留住优秀的人才,以及避免企业遭遇违法和不道德的行为。消极因素方面有股东利益、行为衡量、成本等问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势必将增加企业的财务支出,减少股东的既得利润。有些企业在行業中处于龙头地位或者企业本身已经在经济领域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在涉及社会领域,参与处理社会问题,追逐社会地位,企业所拥有的权利就会产生过度膨胀得现象。

(三)怎样加强企业社会责任

一方面,需要要建立相对应的信息披露渠道,利用社会的舆论压力和群众监督的方式,促进企业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要通过相关的信息披露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这样不但可以使那些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得到社会的认可,提升企业及其商品的知名度,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促进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的发展。而且又能让不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批评,敦促其履行相应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不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惩处力度,一旦有企业没有履行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就必须对其追究责任。而且,政府执法部门要强化对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法律约束和管理,让损害和破坏企业和社会利益的不法企业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二、企业的管理伦理

(一)管理伦理的含义

管理伦理又称之为“商业伦理”和“经济伦理”。管理伦理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把伦理原则和伦理观念渗透和融合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环节之中,从而形成企业独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企业的管理在本质意义上是对人事的管理,所以管理就得研究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人们的行为机制。

(二)管理伦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里每一个人的参与和付出自己的努力,而且企业里的每一个人也是社会大众了解一个企业的一个渠道。所以存在一个合理的企业方向也是在企业的整个管理系统中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的重要的条件,从而达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的管理包括人力管理和物质管理,合理的管理配置是使这两个因素都发挥它们的最大的用处。这一管理的实现,很大程度上的主导于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伦理。一方面要达到人力管理的合理,这就要管理人的素质要得到提高,因为在有效认识到个体的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有了个人存在重要认识,所以能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所以才可以实现个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个人的创造,实现伦理道德关系的协调。管理人员拿伦理手段来调起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个人的创造。同时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因为一个企业的主体是员工,所以要正确地调动起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时期便成为企业的优势。相关实数据证明物质是被用来调动积极性的引火索。

(三)如何加强企业的管理伦理建设

首先要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使企业在制度下健康的发展,以法治企,来实现企业的道德建设。因为只是道德约束它是一种软约束,但是如果将我们的道德观念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用国家法来执行,可以让员工普遍认同,增加其权威性,达到到社会公众认可的东西。增强道德结构性,使其变为具体而明确法本文由论文联盟律条文,让道德达到结构化和有法可依。用法对企业道德行来限制它,让企业的道德行为结构化。其次加强企业员工道德引导,提高员工们道德水平,企业道德引导是企业道德得以转化为员工的高尚品质,对企业管理实践发生作用。当代中国企业发展迅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但是企业的社会道德伦理没有跟上,所以我们中国企业就该承担起自身的社会道德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建设做出贡献。

篇12:企业伦理社会责任论文

11月初,笔者前往美国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全美经纪人大会。和每年一样,在开幕大会上,首先隆重表彰了五位全美选出的年度经纪人。一同参加大会的中国房地产经纪人都是首次参加这个大会,甚至是首次接触美国的房地产经纪人,所以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感到诧异:这五位房地产经纪人并不是根据经营业绩选出来的。而在我们国家,评选优秀房地产经纪人几乎都是经营业绩或者是职业技能的竞争。

每年全美经纪人大会号称参会总人数都在2万人以上(包括与大会同期举行的展会人数),在这样盛大的聚会上能够走上领奖台的这五位房地产经纪人获得的称号是什么呢?是“好邻居”。在讲述获奖经纪人故事的短片中,我们看到的全是这些经纪人为邻里社区服务的各种场景和事迹,几乎完全不涉及他们的房地产经纪业务。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伦理道德是现代企业的核心价值构件。并不是伦理道德有助于企业的经营,而是伦理道德本身就应该是和企业同时存在的,或者说:企业的价值追求本身就应该包含了伦理道德的建树。

伦理道德是企业的核心价值构件,而伦理道德的外在表现就是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传统的经济学观点认为:为股东实现组织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的天职,否则就不成其为企业,增进和保护社会福利是政府和非赢利组织的责任。而现代社会经济学的共识则是:企业不只是对股东负责的独立实体,它们还要对社会负责,企业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应包括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企业的目标从最初期的股东利润最大化发展到企业整体利润最大化,再到兼顾员工利益,进而发展到追求企业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最终还要同时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企业追求的目标在不断扩展。

今年以来政府主管部门严管严查房地产行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很多房地产经纪人感叹生意不好做,但很多有见识的房地产经纪人则认为这才是行业发展的方向。现在感觉难受,正是因为过去的经营太不规范。国内一些同去参会的房地产经纪公司老板和高管表示:“要我来把员工管起来,规范他们,我也做不到,我也只能用业绩指标来考核他们。政府严查严管,就能帮我把这些经纪人管住。”

用企业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尺子来衡量这些话,当然仍然是不合格的,但从积极的一面看,他们至少不是行业净化的阻力。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尽管这些年已经有不少房地产经纪公司通过内部制度建立了真房源查验等诚信经营的模式,房地产经纪行业内部正在发生诱致性制度变迁,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仍然是很有必要的。不管是社会公众还是房地产经纪业界,都希望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能够持续下去,并由此进一步激发和激励行业内部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使房地产经纪行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使房地产经纪人成为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篇13:企业伦理社会责任论文

一、企业伦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一)企业伦理道德

企业伦理道德的提出最早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我国对于企业伦理道德的研究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走向良好發展道路的指南针,可以引导企业向符合社会认知的方向发展。企业伦理是企业经营本身的伦理,凡是从事经营活动的组织或团体都存在着企业伦理问题,其中的“伦”指的是人伦,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理”指的是行为的准则,所以企业伦理就是指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法规。很多人认为企业只以赚钱为目标,不需要考虑企业的伦理道德,因此有许多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无视法律法规,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虚假宣传,以次充好,欺诈消费者,使企业在消费者中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长久良好地发展,除了应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还需加强企业内部的伦理道德建设。

(二)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对社会履行的一种责任。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认真履行社会所赋予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可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社区责任和慈善责任等。

1、经济责任。经济责任是指企业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而获取利润的行为,这是企业的基本责任。企业作为一个盈利性的组织,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将投资变成更大的回报,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企业想要获得利润,就必须承担应当担负的责任,企业的经济责任是企业承担其他社会责任的基础。

2、法律责任。企业在市场中获得利润的前提是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不能为了获得利润就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从事违法犯罪的生产活动,所以企业的法律责任是企业获得利润的前提。企业要主动遵守国家制定的产品质量标准、排污标准等,摒弃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企业要积极主动地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缴税,不损害国家的利益。

3、环境责任。环境责任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法获得利润的同时要保护当地的环境,不能因为企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破坏,并且要协助政府来治理当地环境的一种社会责任。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严禁浪费资源,使企业生产与周围环境不产生冲突。

4、社区责任。社区责任是指企业与所在社区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要能够做到与社区紧密结合在一起,帮助所在社区解决就业问题,积极响应社区举办的公益慈善活动。企业也要主动向社区公开企业经营的相关信息,让社区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起到对企业监督的作用。

5、慈善责任。慈善责任是指企业的领导者以社会人的身份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给予金钱等帮助的一种社会责任。企业是社会组织的一部分,不仅应当追求自己的利益,还要能够带动社会及其他成员的利益。企业承担慈善责任在前期可能会损害部分损失,但从长远来看,承担慈善责任有助于企业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声誉,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伦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区别

许多人认为企业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根本就是一回事,二者并没有什么不同,鲜少有人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区分。其实这两个名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对象。

(一)背景不同

企业伦理道德的提出是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会发生违反社会道德的事情,对企业的利润造成了损失,为避免和减少这种情况造成的损失而提出的。通过在企业内提出伦理道德,使企业员工明白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并对员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构建伦理道德的防火墙。通过企业各级员工的努力,减少生产经营活动中违背社会道德事情的发生,从而避免企业遭受损失。

社会责任的思想出现于20世纪代,“企业社会责任之父” Bowen在1953年首先给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明确定义。社会责任的提出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企业的发展必然会面对一些社会上的压力,而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二)对象不同

企业伦理道德是在企业内部提出的,面对的对象是企业的各层级员工,要求各级员工要在伦理道德的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不违背社会的伦理道德,通过各级员工的努力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氛围,使企业能在良好的内部环境中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则更多地是面对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如合作者、消费者、竞争者、所在社区和政府等,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在利益相关者中树立良好的声誉和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企业在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缺失

由于我国的伦理道德建设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所以除了一些大型企业外,存在对伦理道德的意识十分模糊,管理者只注重经济发展,对于企业的道德建设认识不足等问题。有的企业内部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领导者缺乏对企业伦理道德的清楚认知,员工之间缺乏良好的氛围,造成企业中违反伦理道德的事情时有发生,对企业的文化建设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有的企业内部结构简单,没有专门负责伦理道德建设的员工,致使企业内部缺乏良好的伦理道德建设,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对环保责任的缺失

在我国传统经营理念中,企业一般只考虑自身利益,不顾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只要有利益可得,就会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取,即使破坏周围环境和过度开发资源也在所不惜。一些企业周围的环境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乱砍滥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河流被污染,许多水中生物灭绝,大气污染严重。面对这些环境问题,一些企业依然我行我素,对环境问题视而不见,为了获得利益而变本加厉的破坏环境。

(三)企业对员工责任和消费者责任的缺失

有的企业存在与员工签订不平等合同、克扣工资、非法压榨员工、性别歧视、教育歧视等现象,让员工感受到不公平的对待,造成员工不能用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工作。企业为了获取利益还会通过以次充好、抬高产品价格等方法来欺骗消费者,对产品的售后进行虚假承诺,对消费者不负责任,导致消费者对企业失去信心,使企业丧失信誉,从而造成巨大的利益损失。

(四)政府监督的缺失

政府对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和社会责任承担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很多企业只顾获取利润,而忽略了伦理道德建设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宣传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到位。

(五)法律责任的缺失

企业为了使利益最大化,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进行偷税、漏税,给国家的税收造成很大的損失,同时企业也触犯了法律,损害了企业信誉和社会利益,使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

四、加强企业伦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定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企业可以聘请道德建设较好的企业领导人开展讲座,通过讲座让企业的员工了解什么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建设的好处等。企业要成立专门负责伦理道德建设的部门,定期对员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伦理道德水平。对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以促进员工间伦理道德的建设。让员工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企业伦理道德的执行者和管理者,使员工能够自觉地提高个人的素质,以最饱满的精神和最大的积极性进行工作。

(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向人类敲醒了警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企业不能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获得利益,而应跟随时代的步伐作出策略调整。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不断开发新产品,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对环境的破坏。企业在生产产品时,要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减少各种工业污水、废气的排放。企业要积极地投入到周边环境的治理中,为环境治理提供最大的帮助,做到既能从自然中索取,也能回馈自然。

(三)善待员工与消费者

员工是企业的内部“上帝”,企业要发展必须先要有优秀的员工,企业只有让员工有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才能够获得员工的支持。因此,企业要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员工,不压榨员工的劳动,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让员工能够在企业中感受到温暖,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要借助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实现,因此企业要生产最好的产品,做到真材实料,物美价廉。在宣传产品时,要做到实事求是,不做虚假宣传,不夸大产品的效果,让消费者能够理性地选择产品,同时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四)政府要积极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政府在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和社会责任监督中起到一个执法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政府可以依据法律法规建立关于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和社会责任承担的相关制度和评估标准,依靠媒体和舆论的力量,根据评估标准定期对企业的伦理道德建设和社会责任承担进行评估,对于表现好的企业给予税收和政策优惠,以鼓励企业进行伦理道德建设和承担社会责任。对于表现不好的企业,依法进行严厉的惩罚,引导企业转变方向,朝着积极建设伦理道德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

(五)强化企业的法制建设

承担法律责任是企业获得利润的前提,要强化企业的法制建设,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从事违法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为了获得利益而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应主动遵守国家制定的产品质量标准、排污标准等,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税收进行缴纳,不损害国家的利益,不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来欺骗消费者,积极主动地承担法律责任。

篇14:企业伦理社会责任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里的内部会计监督实际上就是内部会计控制。从狭义上来看,企业内部控制实质上也就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按照《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风险》的解释,内部控制是管理当局为了确保以有序和有效方式实现管理目标,包括遵循管理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防范和发现错误与舞弊、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及时编制可信的财务信息而制定的管理政策和控制程序。从这个定义所涵盖的内容也可以看出,这里的内部控制与我们所理解的内部会计控制或内部会计监督的涵义不谋而合。

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道德自律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道德自律两者之间评价要求、标准不同,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的是“必须”、“硬性的”规定,客观上规范着会计人员及其他当事人的工作行为,会计道德自律要求是“应该、、“软性的”约束,是靠理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系的。但要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得以落实,还必须依靠会计道德自律的力量。执行制度的是人不是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好坏与否,重要的还取决于会计道德自律水准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道德是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保证。

正确处理传统内部控制方式与新型内部控制方式的关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会计技术手段全面更新,使得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准确性、效率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些传统的核对、计算、存储等内部会计控制方式都被计算机这个新型内部控制方式轻而易举地替代。但任何先进手段都是被人所指挥、所掌握,一些传统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职务分离控制、业务程序控制等仍有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仍将有效地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在采用新型内部控制手段时,要结合坚持传统有效的内部控制方式。否则,已经出现多起的利用高新技术和电脑舞弊犯罪之类的活动还会继续在我们身边发生。

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与控制成本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与成本应该是正相关的,但也并非绝对。如按职务分离控制要求,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业务程序控制要求每项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从发生到终结都要按照事先规定的授权——执行——记录——复核等互相牵制的程序进行办理,特别是执行、记录、复核不得由一人包办等等。所有这些控制效果,是建立在一定的内部控制人员成本和其它相应成本基础之上的。但也并不是内控人员愈多,耗费成本愈大,效果就愈佳,关键在于内控人员职责要明确,权限要清晰并要尽责尽力。要在实践中逐步探寻一个内控效果与内控成本的合理结构比例,同时借助于企业“外控”(外部审计和外部其它控制手段)的压力与动力支持,既取得良好的内控效果,又能尽可能地节约内控所耗费的成本。

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人员、层次增加一成,从理论上讲,企业内部经济舞弊犯罪的可能性就减少一成,内控效果就会好一些。企业内部控制经过决策、授权、执行、审批、报账、记账、出纳、审核、复核、稽核等等一系列层次(或人员),只要这些内控层次(或人员)守土有责,经济舞弊犯罪活动若想摆脱这一层层内控机制的监控,决非易事。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仅仅过于追求企业内部控制的层次形式,企图以增加层次的“人海战术”来获得较好的内控效果,结果可能因此贻误“战机”,得不偿失。而须以高效、有用为出发点,合理设置内控层次(或人员),明确各个层次的职责权限,强化各相应层次的责任心,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用性和效率性。

篇15:企业伦理社会责任论文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商业伦理建设愈发重要。本文从商业伦理的角度,对惠普质量门案例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方面得出结论。

关键词:

商业伦理 惠普质量门 社会责任

一、引言

古人曾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企业也同样需要修身。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命运不再只是单纯依靠利润的多少。商业伦理的建设愈加重要,企业更加注重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一定程度上来说,商业伦理与企业命运和前途休戚相关,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家必须高度重视商业伦理精神的塑造和企业道德规范(企业伦理)的重建。当前企业存在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赢利”,也不是简单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真正聪明的企业家、真正追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真正追求从优秀到卓越的企业必须把商业伦理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企业家的责任任重道远。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商业伦理的角度看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案例描述

2008年,惠普因“显卡门”名噪一时,大量用户投诉惠普笔记本有显卡缺陷,出现了花屏、蓝屏、黑屏、分屏等问题,代表机型为DV2000和V3000。2008年7月,惠普公开承认某些型号的电脑显卡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并向个人电脑厂商拨付一部分款项,由其处理相关的显卡问题。2009年7月惠普被媒体曝出“闪屏门”,电脑开机后屏幕下方有条亮线闪动,逐渐引发全屏闪动,有此问题的机型多达近10款,包括6531s、6530b、6535s、CQ40、CQ45等型号笔记本。2009年11月中旬,一个顾客使用了仅仅一个月的惠普4416S笔记本,在按照说明书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主板被烧,找到售后要求换机却遭到拒绝。后经记者协调,惠普才最终为用户免费换机。此事报道后,立即引来200多位该型号笔记本用户投诉,原因均是新购笔记本主板被烧。针对惠普4416S笔记本主板投诉的集中爆发,曾一度导致该型号主板全国缺货长达数月,但惠普以是个例为由,仅同意主板被烧用户更换主板后延长保修期,而在美国惠普采取了普遍的延保服务,并支付消费者的来回运费。2010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在央视1套黄金时间再次曝光惠普的“三大质量门”事件,在晚会中,央视表示惠普把消费者的权益完全抛在了脑后,仅仅按照自己一厢情愿指定的规则进行售后服务,并将其称为“潜规则”,同时声称惠普在华的售后服务与我国三包法完全背道相驰。针对央视在315晚会曝光的种种问题,惠普中国信息产品集团总经理张永利在2010年03月17日表示,惠普严格遵守执行中国有关产品质量与服务的相关规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三包规定的要求。还表示,按照用户维修记录与三包规定,对其进行延保服务,但不会对这些产品进行召回。

三、案例分析

首先,企业社会责任是惠普公司(HP)的七大经营战略之一,是公司整体架构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但恰恰是这样的企业出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三大质量门”事件。从中可以看出,惠普的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表面上宣传的那样,它存在着致命的不足。惠普并不是人们过去认为的那样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其次,惠普对“三大质量门”事件的回应也令人感到心寒,对于“三大质量门”事件,它趋利避害,避重就轻,尽可能的推卸责任,相互推诿。对于有问题的笔记本仅仅发布客户关怀计划,按照用户维修记录和三包规定对用户延期保修,并没有召回问题笔记本,被指“徒有其表”;甚至将笔记本的故障问题毫无理由的怪罪于蟑螂,遭到了冷嘲热讽;回应笔记本故障问题时都回避召回话题,被批“打太极”。“三大质量门”使惠普中国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和赞美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其实,企业好比是一个人,人犯错误(产品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面对自己的错误不去反思和改正,而是一味的逃避和推诿、推卸责任。惠普对“三大质量门”的回应给了公众虚伪、毫无诚意的印象,让消费者对惠普更加丧失了信心。这样在敷衍客户的同时,也只会遭到客户的唾弃。那么,我们如何从惠普“三大质量门”事件中汲取教训,从商业伦理角度看企业的社会责任呢?

第一,政府的引领。近年来,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愈加重视。2003年,已经强调,“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构建中国的社会诚信体系。这说明政府早已转变观念,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我国政府正努力构建一个诚信道德、商业文明的社会,并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做了很多。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政府急需完善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最强有力的监督,防止企业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对于企业而言,首先要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产品质量,关乎消费者切身利益。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脱颖而出,起码要保证质量,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其次,要坚持诚实守信,讲道德。“创建信用经济,造就新一代儒商”,这是中华儒商国际会议论坛根据现实发出的倡议。诚实守信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就没有安全高质量的产品。最后,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消费者的利益作为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第三,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发挥监督手段尤为重要,作为消费者,是企业生存赖以依靠的对象。公众的监督既可以将问题通过政府设立的咨询点或“市长热线”反映给政府,也可以通过舆论监督,当前,舆论自由已经有了极大地改善,公众可以在媒体上对现今社会存在的弊病进行揭露和评判。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加上网络平台的进一步开放,想必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伦理道德,当前,企业遵循商业伦理,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的需要。愿我们的企业管理者能够牢记中国先贤“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用实际行动为企业经营创造良好环境,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现况及策略释解论文

林业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依法行政工作的调研报告

工人年度述职报告

对通信电源的维护与优化释解论文

石油工人述职报告精选

乡镇司法所年度的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社区综治半年工作总结

乡镇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情况总结汇报

林业单位个人述职报告

林业企业的社会责任释解论文
《林业企业的社会责任释解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林业企业的社会责任释解论文(集锦15篇)】相关文章:

大型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2022-10-18

村干部下基层活动总结2022-12-18

村干部党员个人总结2024-02-11

申论工作汇报提纲范文2022-10-09

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自查报告2023-10-28

电大法学社会实践报告2022-11-17

初探科学诊释学论文2023-08-08

行政执法调查笔录范文2022-05-08

安置帮教工作总结2022-08-30

县司法局服务承诺书202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