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科学诊释学论文

时间:2023-08-08 07:30:21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初探科学诊释学论文(精选13篇)由网友“梦未末蓝”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初探科学诊释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探科学诊释学论文

篇1:初探科学诊释学论文

初探科学诊释学论文

早期的诊释学是单一的关于理解与解释的学科,它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例如文学诊释学、神学诊释学、历史诊释学与艺术诊释学等等,这个时期的诊释学研究对象比较特定,诊释的技艺也一度被归结到逻辑学的范围,成为逻辑学的组成部分,直到19世纪中叶诊释学才作为与自然科学相对立的人文科学的独立的方法论,后经过本体论转向、作为理论与实践双重任务的诊释学之后,这时的诊释学不仅囊括一般的理论知识,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结合,因此,诊释学的研究对象逐渐进入科学诊释学的研究视域。

一、科学论释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涉及科学分析的科学诊释学概念的提出,意味着诊释学方法论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同样适用。按照这种划分,科学诊释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两种: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科学诊释学研究对象体现为自然科学研究—科学理论(命题)研究与科学实验;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表现为历史动因条件下富有意义的人类行为—人类活动。

(一)科学研究与人类活动

科学是寻找意义与价值基础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人类活动,科学研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即人们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有目的的科学行为,可以理解为人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实践活动。

1.科学研究—科学理论(命题)研究与科学实验

科学理论(命题)可以概括为对科学现象与事实的科学解释,由概念、原理(命题)以及对其进行论证所构成的`知识体系,是科学研究的软工具。这种以理论为主导的科学哲学观点揭示了自然科学中理论的形成与理解方式,分析了科学理论理解的基础,它们具有以下特征:(1)科学研究有一定的理论预设,从而对科学活动中概念表达、理论意义、构成四科学论释学的目标。

(二)意义的追求

科学最初的研究对象是整个自然界,一切围绕大自然这本“自然之书”进行读解。而长期以来,随着近代科学对自然界的非意义化,大自然不再被视为神旨意的表达与显露,而是作为无意义的实在领域区别于有意义的文化与精神现象领域。诊释学最初的任务是对意义的追求,抛弃了对意义的追求就相当于放弃了研究对象。近代物理学的成功在于对意义的忽视,在实证主义者眼中意义由于超出了纯粹客观事实的范畴而逃离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直到20世纪普遍诊释学的发展,关于理解与解释的诊释学方法论才重新拓展到了自然科学领域。劳斯鲜明地指出,物理学常把教科书当做简单的物理对象而不是饱含意义的文本;人类活动被描述成为动作而非根据情境所作出的有意义的反应;生命只是一种生理过程而非生活历程。外界对逻辑经验主义的证实原则以及证实原则本身的不可靠性的批判,使得后期逻辑经验主义者开始将研究重心倾向于对语言本身的研究,即从语言的分析着手,开始讨论意义问题。 从科学诊释学角度分析,自然本身作为科学家的观察对象总是充斥着意义,这当中不仅包括科学家对自然的描述,而且自然本身也富有意义。

当自然科学的数据与事实作为对大自然的人为干预的结果的时候,它们便饱含了意义。科学事实通常都是历史条件下的人类语言与文化所决定的,它蕴涵的意义是体现在语言中的社会实体,所以,我们只能依靠公众社会经验来尽可能地了解意义的各个方面。五科学论释学的应用域伽达默尔从亚里士多德道德行为现象中的实践智慧角度出发分析了适合于科学的诊释学之实践智慧与实践理性。他更倾向于把诊释学理解为人的自然能力而非一种科学的方法,并把实践哲学当成赋予精神科学转向的合理性因素。正是由于亚里士多德没有对普遍的知识和具体应用作出明显的区分,理论与实践之间对创生之始关联间的对立使伽达默尔感到困惑,也由此催生了他对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作出诊释学的反思。

从原初亚里士多德“理论本身也就是一种实践”的观点来看,实践本不应该成为理论的对立物,实践本身具有广泛的意义,实践科学不是数学形式上的理论科学而是特殊类型的科学,为了把握“实践”的概念,必须从与科学完全对立的语境中脱离出来。这种科学必须出自实践本身,并且通过意义的概括得到的意识再重返实践中去。

伽达默尔阐述到:“实践哲学的对象就不只是那些永恒变化的情境以及行为模式,它们仅凭其规则性和普遍性就提升成了知识。反之,这种典型结构的可教授的知识,仅因它可以被反复转换进具体的情境之中(技能或能知的情况也总是如此),就具有真正知识的特征。因此,实践哲学当然是“科学”:一种可教授的普遍知识。但它又是一种需要特定条件才可实现的科学。它要求学习者和教授者都与实践有着同样不可分割的关系。

早期的诊释学是人类关于理解、解释与应用的实践活动,神学与法学领域的应用都是实践的具体化。实践不仅是诊释学的纯粹方法论范式还是它的实际根据,人们理解实践就需要依靠诊释学的理解原则。近代的诊释学发展不同于古代诊释学单纯关于技术技能,而把实践哲学确切当做一种科学,是一种可传授的普遍性的知识,并且需要满足某些特定的条件。这种特性与技术领域专业性知识相像,都是需要研习者与传授者与实践保持着稳定的关系。实践的科学诊释学思想还得归功于劳斯实践诊释学的提出,劳斯认为,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只有作为社会实践和物质实践的组成部分才是可理解的。而人们经常忘却科学研究实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指“实践的技能和操作对于其自身所实现的成果而言是决定性的”与理论的诊释学思想相比,科学诊释学基本观点突出表现为对科学实践的重视,它将科学活动视做人类实践活动;科学研究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或环境下进行的,日常生活实践是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基本条件,科学研究背景预设是科学活动的基本要素,科学活动依靠科学共同体的实践智慧从而合理地实现科学研究。

诊释学思想确定了诊释学是理解、解释与应用的综合,当代科学诊释学的发展方向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当亚里士多德区分科学时就己经将实践科学融入其中,科学的诊释学思想进而成为对综合理论与实践认知的双重分析,它理应通过其理解、解释与应用的统一达到对当代科学作出批判与反J恩。正是由于诊释学与实践的交织使科学、诊释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明朗化,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进行整体研究己经表现出诊释学维度的恢复与传统诊释学的汇合。

总之,科学真理的获得既不是逻辑上前后相关的系统,也不是作为因果关系线性发展的成果,而是物质与认识的实践相结合。科学实践也表现为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科学理性的分析只有从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转向一种实践结构,才能在协调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关系的基础上,获得知识的进步与飞跃。

无论自然科学方法论获得多么大的成功,统一科学的思想仍旧不能覆盖整个科学,例如复杂的生物学概念无论如何不能够还原至物理主义所提供的描述上,而诊释学强调自我理解的必要性刚好可以提供一种更好的理解域面。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与历史现象,在科学历史与科学社会学角度作诊释学的分析、关于知觉本身的诊释学特质的研究、人脑作为诊释学“工具”的研究及科学诊释学本体论角度的争论等对科学进行诊释学的阐述仍旧留有很大发展空间。科学诊释学就是在历史和社会等多重分析角度下对科学主义绝对真理的批驳,从而把科学认识置于与人类活动的基础之上,以此来“努力恢复至今被忽略了的科学哲学的‘规范’功能”。

篇2:精心布局,巧释《祝福》论文

精心布局,巧释《祝福》论文

《祝福》写于1924年,时过境迁,距今已经八十多年。加之文章写作背景复杂,思想深刻,文笔蕴藉,篇幅较长,洋洋洒洒达万余字。因而,让生活阅历并不深厚的学生去还原鲁迅笔下的“鲁镇生活”,认知吃人的“封建礼教”,领悟鲁迅先生写作《祝福》的深意,便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从“教”的角度说,教师“讲”好这篇课文并不难,但如何引导和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相关的文字材料去感悟课文,却并不容易。教学时,老师普遍感觉到费时长,见效慢,学生学习过于被动,缺乏兴趣。然而,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教师调动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积极接受的主体,发现并领悟教材的全部意义。因此,在教学《祝福》时,我充分考虑了以上各方面的因素,运用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策略一:故布局

学习课文之前,教师要备课。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必要的准备。但这一次我有意隐藏了“准备”的目的。

《祝福》是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因此,寒假期间,我给学生留有三个作文题目:《礼教和封建礼教》、《“封建礼教”和中国妇女》和《如何理解封建礼教“吃人”》。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图书馆存书中相关的书目和网址,并说明作文的要求和目的:

①通过阅读并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使之成为一篇结构完整内容翔实的文章;

②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领悟文题中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寒假开学,我细心地翻阅着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欣喜地发现:有几名学生写《礼教和封建礼教》,竟从西周一直写到21世纪的今天;有个别学生在写《“封建礼教”和中国妇女》、《如何理解封建礼教“吃人”》的时候,竟谈到了《祝福》中的祥林嫂。

开学的第一堂语文课,我引导学生以“如何认识‘吃人’的封建礼教”为主题举行了一次讨论会。讨论会上同学们竞相发言,之后,我结合学生的发言,总结明确了几个概念:

①礼教,是指在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对人的思想道德、言行举止具有约束或教化意义的行为规范。它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有不同的特征。

②人文礼教,指礼教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所表现出来的共性,具有人文性,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人文礼教的内在精神是仁、义、礼、智、信。

③封建礼教,是封建制度、封建意识在礼教中的反映,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特殊性。封建礼教的特定内容是:等级、特权、专制、尊卑。

④封建礼教“吃人”,是指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残酷压制和迫害。

在说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时候,我抛出了课下作业:“同学们,下一堂课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作品的`主人公‘祥林嫂’――刚才有同学谈到的――就是被封建礼教‘吃’掉的,同学们回去仔细读一下,看看祥林嫂是怎样被封建礼教‘吃’掉的?”下课后,学习委员跑到我那里,大笑着说:“好啊!老师,你竟敢骗我们!”

策略二:巧设疑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选准教材的切入口,这个切入口就是教材的关键点,也是学生的兴奋点。它可以是“课眼”、“文眼”、“诗眼”,也可以是思维的“起点”,或是事理的“窥视点”、“释疑点”。

通过精心布局,我已经在学生不经意的情况下,使学生较为深刻地了解了《祝福》的写作背景,出乎意料地让学生“大开胃口”,同时也为进一步分析课文奠定了基础。

《祝福》这篇课文的分析导入,可以选择文章的结构特点――倒叙;可以通过分析文题――《祝福》的深刻意蕴;可以借助“我”的作用。这些导入方式教师常用,学生常见。而我要寻找这篇课文独有的“文眼”,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多次研读课文之后,我终于选准了切入点。在整体感知文章、理顺情节脉络之后,我引导学生找到课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我’的‘疑虑’是什幺?”

学生果真被这个问题吸引了,各学习小组展开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学生讨论之后得出一致的答案:“‘我’的‘疑虑’是‘我’因为回答了祥林嫂的三个问题总以为对祥林嫂的死‘委实该负若干责任’”。我紧接着提问:“‘我’的‘疑虑’为什幺又‘一扫而空’了呢?”学生不假思索地齐声回答:“因为‘我’明白了祥林嫂的死该谁负责任――‘吃人’的封建礼教才是罪魁祸首。”紧接着,我引导着学生分析了封建礼教将祥林嫂致死的过程。

第三堂课,我从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入手,收拢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祝福》的学习作了全面的总结。

回顾《祝福》一文的学习,作为教师,我异常兴奋而且有成就感。而我的学生们,也是同样的兴奋和得意。究其原因,就是由于我把握住了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巧施策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3:三国演义的创作释解论文

三国演义的创作释解论文

1书中人物语言与书中描写不一致

第九卷第九则至第十卷第八则,刘备始终没有直接参与赤壁之战,都是谋士、武将做的,自己坐镇樊口等候胜利的消息。然而地十四卷第一则却说关羽单刀赴会时,拒绝将三郡交给鲁肃的理由是“乌林之役左将军亲冒矢石戮力破敌,岂得徒劳,而无一块土地相资,而足下欲来收地耶”。“乌林之役即赤壁之战”,“左将军即刘备”。关羽明知刘备没有参战,可却当着鲁肃的面撒谎?当然不是,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刘备确曾与周瑜、程普等一起参加赤壁之战。所以关羽的话句句属实,但《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只是来自民间创作,将刘备排除于战场之外。罗贯中时而吸收民间口头创作,时而复述史书,弄的驴唇不对马嘴,使得关羽蒙受撒谎的嫌疑。此些例子还有,比如:三气周瑜之后杀死陈矫,后来陈矫又活了过来。还有马超为父报仇起兵反操,而杨阜却说他背父忘君。综上所述,《三国演义》的第一种成分与另外两种成分之间没有融合为一个整体,罗贯中在进行摘录、复述或改编时,往往兼收并蓄,因而第二和第三种成分的内部也不一致,这就使《三国演义》的内容呈现出异常复杂的状态。

2罗贯中的编辑思想前后不一致

孙坚对汉朝忠心耿耿,冒死围攻董卓,却因为在洛阳宫中得到传国玉玺而企图自立,这前后衔接太过突兀,转变得不自然。刘备在投降袁绍之时,只为自己安危联合袁绍对抗曹操,使得袁绍向曹操开战导致袁绍灭亡。刘备本以忠厚著称,可竟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让袁绍冒险。罗贯中只顾加强故事情节的连贯性,无意中对刘备的形象造成了损害。而且本书的中心思想是拥刘反曹的,这些在书中多处体现。比如:许田射猎、三勘吉平、赤壁之战等等。但是也有许多赞曹的画面描写。比如:官渡之战、仓亭之战、乌桓之战。这就造成了曹操人物描写的不一致性,容易误导读者。在马超为父报仇的场景描写中,马超杀的曹操割须断袍,是为了同情马超。但是在冀城之战却写了马超是一个残暴和有勇无谋的人。罗贯中只引来了故事,却没有因为故事思想倾向不同而改变。《三国演义》还引用了大量的历史传说,比如曹操杀吕伯奢、糜竺家起火、孙策怒斩于吉、望梅止渴、马跳檀溪、左慈、绝妙好辞、曹操梦中杀近侍、曹植七步诗、八阵图石伏陆逊、空城计、死诸葛走生仲达。本文来自于《华章》杂志。华章杂志简介详见

这些历史传说有的加以删改,有的直接引用,引起广大群众浓烈的兴趣。《三国演义》所吸收的.民间传说和民间曲艺,构成了这部小说的精华和核心,这些超过了小说总体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三国演义》直接取材于历史的部分篇幅较小,艺术水平较低,在书中只起辅助作用。这样,如果把《三国演义》说成罗贯中的个人艺术创造,显然不够妥当。实际上这部小说乃是群众创作与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产物,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部分仍然保持着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和流传变异性,乃是无数民间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篇4:人类聚居环境学释意论文

人类聚居环境学释意论文

一、从传统建筑学走向人类聚居环境学

人类关于生存空间的活动包括居住和聚集两大类型,居住与建筑对应,聚集则与环境场所相关。

“安得广厦千万间”,对于“居”大家都能理解,对于“聚”,我们可以形象化地把它理解为当人们走出自己的住房之外,走出带有屋顶的建筑之外,在开敞的空间环境里的活动聚集。经历了数千年的建设,人类不仅解决了造房筑屋、遮风避雨的基本需求而且从结构材料到体量形态,已是无所不能。“居”,对于人类早已不成问题。然而,尽管同样经历了数千年,对于“聚”,人类却只是刚刚开始介入。许多规律有待寻找,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一是众所周知的生存环境问题,也就是那些远比建筑大得多的开敞空间环境的保护、拓展问题,二是“以人为本”的问题,包括如何解决人口众多、需求各异、要求日益提高的人类空间活动等。这些难以一时解决的问题困扰着人类,与此同时,人类聚居环境的大背景又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恶化和严峻的未来。全球温室效应导致冰山溶化,现在每年海平面都在上升,按目前数字统计,如果人类还继续不顾生态环境地操作下去,那么到25时,整个海平面将上升8米,这意味着许多沿海城市将被淹没,目前人类的生存地带至少有一半要被毁灭,因人口剧增已相对减少了的陆地生存空间将急剧缩减。

如此险恶的前景对建筑界如何解决聚居环境问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建设规模的加速扩大导致对土地的加速占用、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极度破坏,而同古人的生存空间活动相比,现代人对于建筑及其环境的要求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挑剔。

从传统的建筑观来看,人们注重的是建筑实体本身。由于古代社会建设规模不大,环境和资源消耗并不显著,那时人口不多,对于建筑和环境的要求也不高。现代的建设连带着环境问题,以及如何满足众多人口的需求问题。因此,现在建筑界的必然趋势是要把传统建筑学的概念、传统建筑思考的范围扩大,不仅要修路筑桥、栽花种树、造几座房子,还要考虑环境保护,考虑建筑所引起的空间、材料、资源的消耗。此外,从环境生理行为到人的精神需求,人类总在发展,人的要求总是越来越高,要仔细研究和考虑人们对于环境行为的要求。当然,建设本身也需要革新发展。

如此这般,建设、环境、行为三者构成了当今建筑界的建筑观,这也就是人类聚居环境学的基本思想。这三方面就好比建筑界的三原色。蓝色是大背景问题――环境和资源,红色是人的行为活动问题――如何满足人的需求,黄色是建筑界传统的规划设计问题。

蓝色,作为人类聚居环境的大背景,包括自然环境、农林环境和生活环境,其内在的表现是人类的聚集和居住活动,其外在的表现则集中表现在建筑规划师们所熟悉的建筑、城市和景观等方面。大背景中,包含了资源、环境、生态等维持人类基本生存的要素,可称之为聚居背景;红色,作为人类聚居环境的主体――聚居活动,既与常规的建筑、城市、景观直接相关,更取决于基本的生存要素;在建筑、城市、景观中,与人类聚居环境最为密切的是有关建筑、城市、景观的建设,即黄色,可称之为聚居建设。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人类聚居环境的总体架构。

在这一基本概念中,聚居背景的核心是资源、环保的观念:要把人类聚居环境理解为一种资源,诸如空间资源、时间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聚居活动的核心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类生存的价值取向问题,是要引入价值判断:识别、判断人类聚居环境的优劣及其发展建设的导向;聚居建设的核心是标准量化:面对当今一系列的建设开发,诸如用地、建筑密度等问题,确定合理可行的量化、细化的标准,从而达到控制建设效果的目的。

二、人类生存环境演化的大势所趋

人类生存环境的演化,存在着这样的时间序列及其相应的形态:史前时期的聚落,农耕文明时代的村庄、集镇、城市,工业文明时代的村庄、集镇、城市、城乡一体地带,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村庄、集镇、城市、城乡一体地带,以及后工业文明之后的远景。这些不同时代下的聚居环境构成了所谓人类聚居环境的拓扑形态,它具有十八种要素,从聚居背景来看,包括资源消耗、聚居地点、聚居环境;从聚居活动来看,包括生活方式、交通联系、时间尺度、时间分配、空间尺度、空间分配、时空观念、理想追求、价值取向;从聚居建设来看,包括建设规模、聚居单元、聚居布局、聚居密度、建造材料、建造方式。

以这些拓扑形态的'要素为指标,我们对西安半坡村、福建永定土楼、江苏周庄、埃及卡洪城、义乌下楼宅村、常熟支塘镇、上海康乐小区、厦门黄厝农民新村、新加坡原型新镇、上海浦东锦华小区等进行了调查和量化统计,从中可以看出人类聚居环境发展演变的大势所趋――在聚居背景方面,资源消耗: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已从大量地、掠夺性地利用少数原生资源(土地、水源、动植物)发展到有组织、有选择地利用多样的自然资源,进而发展为利用次生自然资源(农田、水库中的水、培植的动植物),资源利用也加入了较多的加工与替代,改变了以往直接攫取的方式。聚居选址:随着资源利用能力的增强,人类在选择聚居地的时候,逐步从自然条件的束缚中挣脱出来,从海滨、平原、山川谷地等扩延为所有可聚居的区域,甚至开山、填海、上天、入地直至到宇宙太空中扩展人类可聚居的区域。与以往相比,人类对于聚居地的选择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聚居环境:从史前文明到工业文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口的增长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相对滞后,聚居环境呈总体恶化态势,而到了后工业文明时期,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生态技术发展,环境恶化势头呈下降趋势,但除非特别治理,环境仍然恶化。横向来看,聚居环境农村优于城镇,城镇优于城市。

在聚居活动方面,生活方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活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单纯的为生存忙碌逐步向工作、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相结合的多样化生活转变。交通联系:人类的交通工具经历了人力-畜力-机械-电力的动力转变过程,越来越趋于自动化、多样化,交通联系从单纯的平面型转向立体型,为人类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时间尺度:从只有昼夜之分到一天十二时辰,继而一天二十四小时,计时方式的改变可见人类单位时间效率增大,时间尺度逐渐增长。现在已有人提出将一天划分为二十五小时,这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时间分配:基本生存时间减少,文化娱乐时间增多。空间尺度:从单位房间的尺度逐渐增大可得人类空间尺度的逐渐增大。空间分配:总的趋势,私密空间所占比例减少,公共活动空间所占比例增大。可见人类正一步步地迈向社会化。时空观念:从几个人的团体到整个宇宙,从不知生老病死为何故到纵横几千年,人类的时空观念不断扩大,越来越清楚自己在整个时空中的位置。理想追求:注重的范围越来越大,从家庭与个人逐渐扩大到苍生社稷,即老子的“己欲达而达人”的意识。价值取向:逐渐由维持个体生存转向群体情感的联络。

在聚居建设方面,建设规模:由于人口的增长以及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到一定程度之后停止增长,这与人的认知能力、活动能力有关。由此,一定的建设规模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不能盲目求全求大。聚居单元:经历了氏族-血缘家族-家族-家庭-邻里的发展过程,逐步从血缘关系转向地缘关系。目前大多数国家处于以核心家庭为主的阶段,但由于安全、归属的心理需求,人类寻求和谐、亲和的邻里单元。聚居布局:存在着一有趣的周而复始的循环:集中(始前文明)-分散(农耕文明)-集中(工业文明)-分散(后工业文明)。聚居密度:现代高于古代,城市高于乡村,但是,我国城市人均用地面积从古至今,大多在100平方米左右,大城市不到100平方米,中小城市超过100平方米,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均用地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建造材料:人类构筑自身的居住社区的材料,已从泥巴、茅草、木材等自然材料,转变为加入了人工劳动的砖、瓦等人工材料,进而转化为玻璃幕墙、珐琅板、铝合金钢板等高科技材料。材料性能越来越好,并呈多样化趋势。建造方式:从肩挑背扛的人工方式转化为系统化的机械施工方式。建造速度加快,建设工期缩短。

三、未来的生存空间与资源利用

未来人类如何利用生存空间?回顾历史,远古时代人口稀少,聚居基本上呈点状布局;农耕文明时代人口增加,村庄增多,聚居空间的利用发展基本上呈水平向布局,没有高层(那时的宝塔算是高层,但不住人,而是作为景观标志);工业文明时代人口骤增,以大都市为标志,聚居空间向垂直方向发展。那么,我们正在经历和面临的后工业文明时代将是什么样呢?

后工业文明的建筑也好、城市也好,肯定要有一个更大的变化:要向水平和垂直结合的空间发展。垂直方向意味着向空中发展的高度和向地下开拓的深度。论高度,东京的建筑师们正在建造1000米的高层,英、德等国正在联合试验3000米的高层。这些不是为“高”而高。为了什么?为了节约土地资源。3000米高层计划,实际上最后可以形成一个空中城市。它是利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就像飞机的翅膀一样。利用风力产生负压,减轻高层荷载。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水平方向则意味着向海洋寻求聚居空间。除了垂直和水平,未来的聚居环境还要向太空发展,如美国太空总署2030年将要实现的万人太空城计划。

除了生存空间,聚居环境与其它资源也有关联。古代聚居环境建设几乎全是利用自然资源。农耕时代则以自然资源为主,人工因素为辅。什么叫做自然资源呢?对于聚居环境,阳光、风、地形、自然的河流湖泊,这些都是自然资源。与之相对,人工资源相当于自然的二次资源或三次资源,如发电、空调、降温、加热。聚居环境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很多,例如,将自然的溪水引进建筑室内及其周围环境来降低温度,最后演变成了园林中的规则式水道,这是四百年前印度莫卧儿王朝就已采用的做法。到了工业文明时代,这个做法就反过来了,导致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那么未来呢?通过各行各业的努力,我们还是要提倡尽量利用自然资源。

四、对于建筑界具有更深远意义的低技术

利用自然资源有高技术和低技术之别。对于时髦的高技术人们也许并不陌生,诸如3000米的高层、宇宙太空城市等。那么所谓低技术又是什么呢?聚居环境的低技术就是前面提到的对自然风向、阳光的利用,这是一种常规技术。如一屋坐北朝南,门前有水流过,多少年后,河床移动,门前的土地就增加了。遵循这种自然的空间规律,利用自然资源,这就是常说的“风水”.风水本质上是建筑界最为典型的低技术应用。古代匠人往往借助于风水来追求建筑的节能、城镇的通风和环境的顺畅,而现代的建筑规划师几乎把这些低技术忘得一干二净。对于21世纪的聚居环境建设来说,提倡应用低技术意义极为重大,生态化的手段往往与低技术相对应,而高技术一般都是人工性的、非自然化的。

当然,面向未来,开发应用低技术并不意味着完全回到古代,这里有一个低技术与高低技术相互结合利用的现代课题。比如现在就有人在试验,利用烟囱的拔风原理形成气流,进而用气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在沙漠地区数平方公里覆盖一片玻璃,阳光照射在玻璃上,把下面的空气加热,中间有一个拔风的烟囱,里面的空气能加热到80℃~90℃,所形成的快速气流足以发电,根据这一初步的试验结果计算,全世界只要设立五处这样的电站就足够人们使用了,如欧洲一处,玻璃覆盖面积800平方公里,中国一处,玻璃覆盖面积1000平方公里,可设在新疆的沙漠地带。这是高技术还是低技术呢?其基本能源来自阳光,但与高技术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又不同,它利用的是最传统的烟囱,其原理应是低技术,但它里面的发电机机械还是高技术的。高技术与低技术相结合,必将成为21世纪建筑界的导向。

五、把环境和绿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

人所皆知的环境保护概念中有一个文化环境保护往往被忽视。其实文化也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与人类聚居活动直接相关。人不是机器,建筑也不是“居住机器”!面对高技术及高情感的21世纪,文化环境保护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说,这个问题尤为显著。

外国游人一来上海,到浦西一走总是叹息,有历史文化的建筑都拆除了,有历史文化的环境都改变了。在建的浦东中央公园正在拆除传统的村落。为什么不保留些都市村庄呢?公园并不仅仅有树有花就行,它更要讲文化,公园应该是文化的储藏库,游乐历史的根据地。把西方不过数百年的文化拿过来,自己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却丢失了。

从绿化的角度来看,为什么现在没有大树?这有一个导向性问题,原因之一是千篇 一律地学大连。其实学习他人也要结合自己。我以为北方城市更需要阳光,而南方城市则相对多需要阴影。在南方,人们户外活动大多在炎热的夏季和秋季,需要阴影遮挡灼热的阳光,在北方,相应的季节,则多些阳光显得温馨。除了气候生理要求外,环境绿化,究其根源,最终也在于文化。欧洲是牧羊文化,需要草地,喜欢草地,我们中国江南就不同了,肯定不是牧羊文化,如果也以草皮为主,就没有自己的文化了。就拿上海外滩来说,表面上是一个绿化问题,实质上是历史文化环境保存问题。外滩改造之前,林荫繁茂,在江水、树木映衬下的各式沿岸建筑显得很漂亮。改造之后,一边是孤零零的建筑,一边是光秃秃的驳岸,夏季和秋日的曝晒自不必说,更成问题的是,丢失了近百年的文化积累,中外同行无不为之叹息。人们不禁要问,新外滩为什么不保留原有的大树?原本种大树的地方为什么成了停车库、小商店?这里能说仅仅是设计、改建上有问题吗?我们的观念是不是有偏差?

六、以“人”为本的21世纪

建筑提倡以人为本,这个“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少数的人,“人”是指具体的人,是男女老少,不同年龄、职业、种族、宗教、信仰、文化的各种各样的人。这就要求建筑和环境要具有多样性。可是,我们的建筑数十年来却千篇 一律,最为典型的是联立式住宅,它们不是根据用户喜好而设计的。如今的房地产商出于商业利益而必须考虑建筑形式多样性,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如广场设计,不应只是大空间的划分或几条轴线的连接,面积较大的广场虽然难以满足每一个人的特殊需要,但规划设计师可按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层次,设计多个空间,使之尽量丰富,活动内容尽量复杂。这一点对中国而言,尤其现实。在国外,内、外部空间同等对待,甚至于外部空间更加丰富。仅从自然性看,外部空间环境有阳光、和风、细雨、青山绿水、花草虫鱼、飞禽走兽,有各种变化,而室内仅有几盆花,几条鱼或小宠物,自然性的内容极为有限,我们相对就欠缺得多。

其实,居住仅是人类的低层次需求,人类的最高需求仍是“伊甸园”.人类天性并非独处独居,人类是一种喜欢群体聚居的动物。过去,人们工作在一起,居住分开;到了21世纪,人们工作地点亦将分离,人与人之间为此而增大的距离则要靠“聚集”来弥补,这就对“外部空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越是高度工业化的社会,人类越需要情感交流,因此,我们要强调开发聚居活动场所。中国目前多重视家庭内部装修,而轻视外部环境。上海的文明社区建设或称凝聚力工程,正在改变这样的观念,它表现出了对于聚居活动的重视。现代文明社会的聚居活动还涉及到价值观、世界观等问题,良好的聚居环境可以规范人的行为、熏陶人的道德、启迪人的灵感,有利于人的素养的提高。

总而言之,以新的角度审视当代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的种种问题,寻求有效的手段,确立崭新的建设观念,从而创造良好的聚居环境,这是我们今天对人类聚居环境进行研究与实践的最终目标。

篇5:《荀子》训释失误管窥论文

《荀子》训释失误管窥论文

摘要:前人对《荀子》注释的精义固多,却也难免还存在着缪误。通过对《荀子》各家注本失误的具体分析,侧面反映了唐代杨倞以来注释家们在理论、方法上所存在的缺陷及流弊,以期为探索传统训诂学的科学化道路提供一些反面的借鉴。

关键词:《荀子》;训释;失误

前人对于《荀子》词义的阐发、析疑与正误,多有可宝贵者,但难免还存在着缪误。他们或疏于文法,或拙于义理,或不审词例,或不明修辞、语法,或不明通假而望文生训,或增字为释,错误颇多。再加上荀子思想博大精深,《荀》书词义颇为灵活,有所谓“奥谊艰辞”之称,前人的注释往往各执一辞,众说纷纭,情况比较复杂,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眼光,能进行鉴别。现就众注家失误的情况,归纳出几点,以供商榷。

一、破假借时本字抉择不当

通假字实质上是同音字或音近字互相替代。同音字或音近字一般不止一个,因此求本字时不但要具备语音条件和有力的证据,更要审度文义,务求贯通。否则,仍不得谓之确诂。下面就是本字抉择不慎,因而顾此失彼的例子:《劝学》:“《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王引之训“交”为“姣”之借,谓“方来朝之君子不侮慢不怠缓”[1](P79),我们认为王氏语亦未当。《释名·释丧制》:“绞,交也。”《说文》:“绞,缢也。”段氏注曰:两绳相交而紧谓之绞。《小雅·采菽》中的“匪交匪舒”盖承上文“赤芾在股,邪幅在下”的“赤芾”、“邪幅”而言,“匪交匪舒”正谓“赤芾”、“邪幅”逼束适度,非紧非舒。读“交”为“绞”,训为“急”,与“舒”对文,方为允洽。

二、动辄破字,滥说假借

有些注家把《荀子》的假借现象看得过分严重,同时又错误地认为“古声同者,其义亦同”,不免滥用声训。如:《正论》:“故天子生则天下一隆致顺而治,论德而宣次。”梁启雄注:“‘论’当作‘谲’,‘谲’、‘决’古字通。谓决其德之大小而定位次。”[2]这段注解失当。《儒效》:“若夫谲德而定次。”王先谦云:“‘谲’、‘决’古字通。”《简释》显然是根据王说作注的。但在古语中“论”、“德”两字常连用。《王霸》:“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曹植《文帝诔》:“考诸先纪,寻之哲学,生若浮寄,惟德可论。”皆“论”、“德”连用。《礼记·王制》:“论定然而后官之。”文意也相近。“论德”即“根据德而论定”,意思是很清楚的,“论”字不必当作“谲”字,也就不存在“谲”、“决”通用的问题。另外还有《修身》:“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懼,其行道理也勇。”或谓“懼”通“遽”,或读曰“瞿”;《议兵》:“秦人,其生民也陿阸……隐之以阸……”谓“隐”与“殷”同,又或谓与“慇”同等等,例多不烦更举。其实这些被认为是“借字”的皆可由原字之义求之,有些注家却舍近求远,妄说通假,徒自滋扰。我们认为前人注释《荀子》一书,滥用通借的情况比较突出。

三、辗转相训,违反推理规则

辗转相训实际上就是采用逻辑学上的演绎推理推导词义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训诂手段。但是在推导过程中稍有疏忽,如在前提中出现多义词、同音词等,就容易违背逻辑,导致结论不真实。如:《修身》:“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刘师培注:“菑与淄同……淄与缁同……缁又与滋同,滋,浊也。盖字之从菑得声及与菑音相近者义均训黑,引伸之则为浑浊之貌。”[3]谨案:刘氏训“菑”为“浑浊之貌”,其公式是:因为“菑”犹“淄”,“淄”犹“缁”,“缁”犹“滋”,所以“菑”犹“滋”。但是,“菑”训“淄”,“淄”训“缁”,皆有古训为据,唯“缁”训“滋”并无古训依据,况“滋”有“浊”义,陆德明《释文》云:“滋音玄,本亦作兹,子丝反。”刘氏在这里应该说是犯了“虚假论据”的逻辑错误,因此所推导出来的结论也就不正确了。而在古汉语中,“菑”字也并没有“浊”的意思,此句中的“菑然”仍应从杨倞训为“災害在身之貌”为当。

四、随意牵合故训字说训释多义词

古人对词的多义性认识不足,解释经传,有时专主一义,不知变通,致使文义窒碍难通。清代以来的学者对此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他们懂得多义词不但有本义,而且还有引申义,并且还能对词义系统作初步分析。但是词的多义性客观上确实给主观臆测提供了某些余地,有的注家为追求“说戒雷同”,有时利用词的多义性,随意牵合故训,这样就很难真正做到“诂各有当”了。如:《修身》:“辟违而不慤,程役而不録。”杨柳桥注:“王逸《楚辞》注:‘役,贱也。’《白虎通·京师》篇:‘禄者,録也。’《广雅》:‘禄,善。’”谨案:杨柳桥训“程役而不録”为“轻贱而不善良”[4],使人费解。

“役”训为“事”,“録”训为“具”,与上句的“拘守而详”意义相对,前后照应,暗示了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截然分明的特性。杨氏不从常训,专欲求奇,解为“轻贱而不善良”,转失之迂。

五、不明假借而望文生训

《儒效》:“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億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之《荀子新注》将“举”释为“奉承”。

王念孙曰:“‘举’读为‘相与’之‘与’。‘与’古通作‘举’。……《礼运》‘选贤与能’即《大戴礼·玉言》篇‘选贤举能’也……《史记·吕后纪》‘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徐广曰:‘举一作与’。谓交其上客以求助也。”谨案:“与”属鱼部喻母,“举”属鱼部见母,当为叠韵通假,王说是。

六、涉上下文而衍,以致句读之误

《非相》:“故君子之行仁也无厌,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言君子必辩。”杨倞于“故言”下注云:“所以好言说,由此三者也。”杨说非是。王念孙指出,“故”下本无“言”字,“言”字涉上文而衍。“故君子必辩”为一句,谓君子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是以必辩。上文云:“故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是以必辩。”是其证。杨断“故言”为一句,以结上文,则“君子必辩”四字竟成赘语。杨倞不明“言”为衍文,故生句读之误。

七、不明全书的词例而误

根据同一篇的上下文以推敲词义,固然是训诂的一个好办法,但单是这样做还不够,同时还必须联系整部作品的用词,方能烛幽显微,释疑祛惑。如:《修身》:“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文中“自名”二字不可通,其中必有奥秘。王引之据《韩诗外传》作“以治生养性,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认为“自名”的`“名”字乃“强”字之误。郭在贻按:考《荀子》全书,“名”与“白”常常用在一起,如:《荣辱》:“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名弥白。”《致士》:“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乐论》:“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尧问》:“名声不白,徒与不众,光辉不大。”《君道》:“夫文王欲立贵道,欲白贵名。”由此可以知道,“以修身自名”应当是“以修身白名”,“自”乃“白”字形近之讹。

王氏虽为训诂大师,这一条却说得不确。《韩诗外传》作“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足之,乃增文成义(增“强”字),未可据以改《荀子》。

八、用句式比较机械地确定实词词义

洪诚先生在《中国历代语言文字学文选·序言》中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因为汉语的语法作用主要地表现在虚词与词序两方面。虚词能表示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也规定了结构的性质,规定了某种虚词应居的位次及其作用。所以虚词的作用可以从它的前后环境中看出来。”[7](P2)言外之意就是说简单化地运用句式比较去判别实词词义,结果往往不可靠。如:《修身》:“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懼,其行道理也勇。”王引之训“懼”为“怯”,认为与“勇”对文。如此,“怯于避辱”,恰恰与荀书原意相反。况且“略”与“早”并非对文,“勇”与“懼”也不必相对。所以说相同的句子有可能内容相似,其中对应的词语有可能含义相近,但是,通过句式比较不能准确判别实词词义,这是因为实词的意义离开句子结构能够独立存在,同一结构形式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内容。王念孙在此注重了文法,而忽略了对义理的探讨,仅仅凭着句子结构表面上的某些130相似便确认它们互文,自然会导致训诂上的失误。

通过对《荀子》各家注本失误的具体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杨倞以来注释家们在理论、方法上所存在的某些缺陷及流弊,以期为探索传统训诂学的科学化道路提供一些反面的借鉴。

篇6:形声分化字例释论文

形声分化字例释论文

摘要:大量形声字是在原字上加注意符而形成的,加注意符是为了分化原字的记词职能,提高汉字表义的区别度。

分化字的意义可以与原字意义重合,也可以是引申义或假借义。强化本义、分化引申义和假借义而引起汉字字形的孳乳、分化是形声字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正确认识形这些对于理解形声字的形成和形义关系大有裨益。

关键词:形声字;意符;分化字;引申义;假借义

中图分类号:H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3502-0119-04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汉字的发展演变有其自身规律,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受汉语的影响。从汉字构形发展史的角度看,汉字的构形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象形阶段、意化阶段和形声字阶段。在象形阶段,汉字或者通过对直观物象的描写来构形,或者用物象的复合来构形,这一阶段汉字形体具有很强的象物性。随着汉字的发展,汉字的象物性特征逐渐淡化,由象形符号逐渐发展为表意符号,即象形符号与语言的意义固定下来并与语言中的词对应,语义成为汉字所承载的内容,这是汉字构形发展的第二阶段。在汉字里,由于词义引申、文字假借等原因,一字多职的现象是十分常见的。一字身兼数职节省了汉字却影响表义的明确,为强化汉字的记词功能,提高汉字表义的区别度,必然要求造更多的字来分化汉字的记词职能。为分化汉字职能而造的新字叫分化字,分化字产生的途径之一是在已有的汉字(原字)上加注意符,从而产生大量形声字,这是汉字构形发展的第三阶段。

在原字上加注意符而成的形声字,它的意义可以与原字意义重合,也可以是原字的引申义或假借义。如:暴与曝,“暴”本义为晒,字形象双手捧着米在太阳底下晒。后来“暴”字引申出暴露、残暴等意义,本义与引申义由一字承载容易引起混乱,为了分化词义、明确本义,人们便为本义另造一个“日”旁的“曝”字。在此过程中原字充当了分化字的声符,分化字“曝”表达声符字“暴”的.本义。同样地,形声字还可以表达原字的引申义与假借义。如,取与娶,《说文》:“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取”字甲文象以手割耳之状。古时作战以割取敌方耳朵统计战果,这是“取”的本义,后来由“取耳”引申出“取妇”义。《说文》:“娶,取妇也。”如:《诗经・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终老不复取。”为了区别本义与引申义,后人特为“取妇”这个引申义造“娶”字。再如,隹与唯,“隹”字象鸟形,本义为鸟,这个意义在文献中不常用。卜辞中“隹”字常借为语气词,甲骨文中有“唯”字,是在“隹”上加注意符专门表示这个假借义的。

形声字产生的途径之一就是在原字上加注意符,前人对此研究不少,概括起来有四种意见。裘锡圭总结为三类:为明确假借义而加注意符;为明确引申义而加注意符;为明确本义而加注意符[1]154。李国英认为:“汉字孳乳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在记录源词的源字的基础上增加义符造出分化字来记录派生词。[2]37”殷寄明认为:形声字的“声符字可采用其本义、引申义、通假义、语源义与形符字的本义构成形声字所表示的词的本义。[3]99”王宁在《汉字应用通则》等著作中主要根据词义演变与分化字的记词职能,将汉字职能的分化分为三类:为明确本义另造分化字;为明确引申义另造分化字;为明确假借义另造分化字[4]126-130。以上各家论述,观察的视角不同,但在本质并无太大的区别。另外李运富《论汉字职能的演变》一文“论述了汉字的基本职能及其变化”[5],杜恒联《表达声符字本义的亦声字及声符字意义的分化》“动态地研究亦声字与声符字意义完全重合的现象及二者意义分化的原因、过程。[6]”综观前人的研究,成绩是显著的,但对声符字引申义、假借义专门论述还不是很多,本文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此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一引申义分化字

一个字除本义之外往往还有引申义,当一个字的本义和引申义都成为常用义时容易给文献阅读与理解造成障碍。为区别本义与引申义,人们常在原字上加注意符造出新字来表达原字的引申义,而原字只承载本义。

(1)解与懈。“解”是个会意字,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说:“象两手解牛角。”《说文》:“解,判,也。从刀判牛角。”《左传・宣公四年》:“宰夫将解x。”《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后由“解牛”引申为解散,又进一步引申为心理松懈,如,《诗经・大雅・丞民》:“夙夜匪解。”由于“心理松懈”成了“解”的常用义,人们便添加表示心理活动的“心”旁造出“懈”字专门表示这个引申义,读音也随之变化。

(2)秉与。《说文》:“秉,禾束也。从又持禾。”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从又持禾,会意,手持一禾为秉,手持两禾为秉。”“秉”表示手里拿着禾,以“禾”代表一把禾。《诗・小雅・大田》:“彼有遗禾,此有滞穗。”毛传:“秉,把也。”范缜《神灭论》:“友无遗秉之报。”“秉”为持禾之“把”,由此引申为一切器物上人手所秉持之处。黄侃在《声韵通例》中说:“古者,名词与动词,动静相因”,这就是说动与静本寓于一词。“秉”以“从又持禾”会意,兼有名词与动词两种词性,作为动词即“秉持”,如秉笔、秉烛,后来这个意思成为“秉”的常用义,所以就在“秉”上加注意符“木”造出“”字表示“秉持之处”这一意,字又写作“柄”,指器物的把儿。由“秉”分化出“”实为词义的动静引申的结果。

(3)景与影。“景”字本义为“光景”,《说文》:“景,光也。从日,京声。”曹操《陌上桑》:“景未移,行数千。”《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由光景之“景”引申而为阴影之“影”,这个意义本来就用“景”表示,如《颜氏家训・书证篇》中说:“凡阴景者,因光而生,故即谓为景。……至晋世葛洪《字苑》,傍始加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也说:“光所在处,物皆有阴。……后人名阳曰光,名光中之阴曰影,别制一字。”可见在“景”上加注“彡”旁分化出“影”是专为表示“景”的引申义。

(4)奉与俸。“奉”即“捧”的初文,本义是两手捧物,引申而有“供给”之义。如《潜夫论・浮侈》:“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由“供给”之义引申而有“俸禄”之义,这一意义本来就用“奉”字表示,《汉书・王莽传上》:“其令公奉、舍人赏赐皆倍故。”后来为区别本义与引申义加注意符“人”分化出“俸”字,专门表示这个引申义。

(5)竟与境。《说文》:“乐曲尽为竟。”段玉裁注:“曲之所止也。引伸之,凡事所止。土地之所止皆曰竟。毛传曰:‘疆,竟也。’俗别制境字,非。”“竟”字本义为乐曲终了之处,引申为疆界。如《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卿非君命不越竟。”《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汉书・徐乐传》:“故诸侯无竟外之助。”引申义成为常用义,所以加注意符造出“境”字来表示。段玉裁泥于本字,而以“境”字为俗,正说明从“竟”到“境”的孳乳分化。

(6)坐与座。“坐”字本义为止息的一种方式。《说文》:“坐,止也。”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椅、凳等坐具出现后,凡将臀部着于椅、凳,以支持身体的重量叫作坐。如《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执羞者坐行而入。”杜预注:“坐行,膝行。”《礼记・玉藻》:“退则坐取屦。”孔颖达疏:“坐,跪也。”由“坐”的动作而引申出“坐位”、“席位”,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郑人有且置屐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史记・刺客列传》:“家大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这和(2)一样,所谓“名词与动词,动静相因”,一个词既表示某种动作,又表示与此动作相关联的某种工具,这在词义引申中叫“动静引申”。“坐”本为动词,引申为与之相联系的“坐”的工具,这容易引起混淆,为了区别词义,所以在“坐”上加注意符造出分化字“座”字,承担“座位”“坐席”之义。

(7)府与腑。“府”字本为从“广”“付”声的形声字,本义是保存文书档案的仓库。《说文》:“府,文书藏也。”也用来泛指保存一切物品的仓库,如《尚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传统中医认为身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与仓库的储存功能相似,因此引申指人体的内部器官,这个意义本来就用“府”字表示。如《吕氏春秋・达郁》:“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藏六府。”身体与“肉”有关,于是在“府”上加注形旁“肉”,造出“腑”字专门记录“脏腑”这个引申义,清徐《说文解字注笺》:“府,人身亦有出纳藏聚,故谓之五府六藏,俗别作腑脏。”此说得之。

(8)两与辆、n。金文中“两”字象把一物平分为两个部分,引申而为表示成对的鞋的单位词和车的单位词。这两个引申义本来都用“两”字表示,如《诗・召南・雀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东汉应劭《风俗通》:“车有轮,故成为两,犹屦有两只,亦成为两。”后来分化出了专用的“n”字和“辆”字,《说文》:“n,履两枚也,一曰绞也。从糸从两,两亦声。”《段注》:“《诗经・齐风》:‘葛屦五两。’屦必双而后成用,是谓之n。”《说文》无“辆”字,今“n”字鲜用。

(9)昏与婚。“昏”字本义为日暮、黄昏,如《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说文》:“昏,日冥也。”因为上古时人们在黄昏举行婚礼,故引申有“结婚”120之义,如《诗经・邶风・谷风》:“晏尔新昏,不我屑以。”《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后来在“昏”上加注意符“女”造出分化字“婚”承载这一引申义。

(10)敬与警。“敬”的本义为恭敬、严肃。《说文》:“敬,肃也。”《易・坤卦》:“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引申而有“警戒”义。《说文》:“警,戒也。从言从敬,敬亦声。”这个引申义本来就写作“敬”,如《诗经・大雅・常武》:“既敬既戒,惠此南国。”郑笺:“敬之言警也。”后来在“敬”上加注意符“言”造出分化字“警”来表示这个引申义。《说文》还有一个“儆”字,也训为“戒也。从人,敬声。”其实也是由“敬”分化来的。

(11)反与返。“反”字本义为翻转,《说文》:“反,覆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反,谓覆其掌。”如,《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由“翻转”而引申出“返回”之义,这个意义本来就用“反”表示。如,《论语・子罕》:“吾自卫反鲁。”《列子・汤问》:“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后来加注意符“”分化出“返”字表示这个引申义。《说文》:“返,还也。”二假借义分化字一个字除记录本义之外还可能被借作它词的记词符号,因此而产生假借义。在文献中,本义和假借义都可能成为常用义。用字假借是造成古籍难读难懂的原因之一,为区别本义与假借义,人们常在原字上加注意符造出新字来表达原字的假借义,而原字只承载本义。

(12)牟与眸。“牟”字本义为牛的叫声。《说文》:“牛鸣也。从牛,象其声气从口出。”柳宗元《牛赋》:“牟然而鸣,黄钟满。”假借表示瞳人,如《说文》:“盲,目无牟子也。”《荀子・非相》:“尧舜参牟子,”杨注:“牟与眸同。”因假借义与眼睛有关,故专门造了一个加“目”旁的“眸”来表示此义。清朱《说文假借义证》:“眸字在新附,盖古只借牟为之。”此说甚是。

(13)戚与h。“戚”字本义为斧钺。《说文》:“戚,嘁病保“啵斧也。”假借为表示悲哀、忧伤义。《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诒伊戚。”毛传:“戚,忧也。”《论语・述而》:“小人常戚戚。”《易经・离卦》:“出涕沱若,戚嗟若。”孔颖达疏:“忧伤之深,所以出涕滂沱,忧戚而咨嗟也。”后因假借义与心情有关,故专门造了个加“心”旁的“h”表示此义。

(14)象与像。“象”本为兽名,《说文》:“象,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说文・人部》:“像,象也。从人,从象,象亦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假借为像。”《易经・系辞》:“象也者,像此者也。”

(15)辟与避。“辟”字甲骨文象一人跪着,背后有“辛”(刑具),即犯人受刑的形状。本义为刑法或施加刑法。《说文》:“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假借为“避”,有回避、躲避义,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汉书・武五子传》:“时上疾,辟暑甘泉宫。”后来专为假借义而造“避”字,《说文》:“避,回也。”《孙子兵法・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已尔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在古籍中原字与分化字通用。辟与嬖。在卜辞中“辟”字又借作“亲近”之义,文献中表示“宠幸”“偏爱”,如《荀子・儒效》:“事其便辟,举其上客。”杨注:“便辟谓左右小臣亲信者也。”后来在“辟”上加注意符“女”造出“嬖”字表示这个假借义。原字“辟”因假借而分化的字还有“僻”。

(16)栗与。“战栗”的“栗”本来借栗树的“栗”字表示,《论语・八佾》:“使民战栗。”《汉书・杨敞传附杨恽》:“众毁所归,不寒而栗。”颜师古注:“栗,竦缩也。”为明确本义与假借义,后来才加“心”旁造出本字“”,现在“”又作为异体并入了“栗”字。

(17)乌与呜。《说文》:“乌,孝鸟也。象形。”乌本为鸟名,就是乌鸦。后假借为感叹词“乌呼”之“乌”,如《左传・成公十八年》:“乌呼,天祸卫国也。”后加注意符“口”分化出“呜”字专门表示这个假借义。颜师古在《匡谬正俗》中说:“乌呼、呜呼,叹词也。”

(18)舍与。“舍”之本义为房屋。《说文》:“舍,市居曰舍。从、屮,象屋也。囗象筑也。”假借为“舍弃”之“舍”,《易经・贲卦》:“舍车而徒。”《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杨注:“舍与瓮。”《后汉书・李固传附李燮》:“所交皆舍短取长,好成人之美。”《说文》:“危释也。”段玉裁注:“经传多假舍为之。”后来专为假借义造“巍弊郑如《后汉书・郭躬传论》:“若乃推己议物,巫匆蕴扒椤!焙愈《与崔群书》:“或初不甚知而与之已密,其后无大恶,因不复决巍!蔽南字斜咀钟敕只字通用。

(19)与和欤。“与”之本义为“党与”“朋党”,《说文》:“与,党与也。”如《史记・张耳陈余列传》:“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汉书・燕剌王刘旦传》:“群臣连与成朋。”“与”字又常假借为语气词,如,《诗经・商颂・那》:“猗与那与!”《墨子・明鬼下》:“岂女为之与,意鲍为之与?”《盐铁论・相刺》:“意未诚与?”故在与旁加注意符“欠”另造“欤”字表示这个假借义。《说文》:“欤,安气也。从欠,与声。”段玉裁注:“今用为语末之辞,亦取安舒之意,通作‘与’。”

(20)采与彩。“采”从爪从木,本义为采摘,假借表示色彩。如《尚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蔡沈集传:“采者,青、黄、赤、白、黑也。”《礼记・月令》:“命妇官染采。”郑玄注:“采,五色。”张衡《西京赋》:“故其馆室次舍,采饰纤缛。”后来造加“彡”旁的“彩”专门表示色彩义。

(21)师与狮。“师”字本当“师众”讲,汉代人假借它121来表示狮子的“狮”,如《汉书・西域传》:“有桃拔、师子、犀牛”,《文选・班固<西都赋>》:“挟师豹。”李善注引郭璞曰:“师,即师子也。”《说文・虎部》:“,一曰师子。”段玉裁注:“别义谓师子名也。师、狮正俗字。”后来加注意符“犬”,分化出从“犬”“师”声的“狮”字专门表示这个假借义。形声字是汉字构形中最具系统的构形模式,一般认为形声字是由声符和意符组成的,但从形声字“声符”的来源看,它们承载着汉字的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强化本义、分化引申义和假借义而引起汉字字形的孳乳分化是形声字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探讨形声字“声符”表达的引申义与假借义,这对于理解形声字的形成及其形义关系是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李国英.小篆形声字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殷寄明.汉语语源义初探[M].上海:学林出版社,.

[4]王宁.汉字应用通则[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5]李运富.论汉字职能的演变[J].古汉语研究,(4):49-55.

[6]杜恒联.表达声符字本义的亦声字及声符字意义的分化[J].语言科学,(2):91-99.

篇7:试论冯友兰的“释古”论文

试论冯友兰的“释古”论文

【内容提要】论文系统考察了冯友兰“释古”的理论和实践以及与王国维“证古”的关系,认为冯友兰的“释古”与“信古”、“疑古”并非同类的问题,不能与“信古”、“疑古”相提并论;冯友兰的“释古”较胡适的“疑古”疑得有过之而无不及,现行的中国哲学史排队的错误,主要是由冯友兰系统完成的;冯友兰的“释古”与王国维的“证古”对待“历史旧说”的态度基本不同,王国维是在基本肯定“历史旧说”的前提下,以“地下之新材料”对“历史旧说”进行补充和修正,而冯友兰“释古”的基本倾向还是疑古。因此,不能高估冯友兰“释古”说的意义。

【关键词】冯友兰  释古  疑古  证古

引言

针对二三十年代学界流行的疑古思潮,冯友兰先生从1935年5月到1938年9月,多次撰文阐述了他的“释古”观[1]。其要点是:一、将中国当时研究古史的观点分为信古、疑古、释古三派。二、以信古、疑古、释古为研究中国古史“态度”“进步”的“三个阶段”。三、认为释古“介于信古与疑古之间”,“释古便是”信古与疑古“这两种态度的折衷”[2],具体说,“‘释古’一派,不如信古一派之尽信古书,亦非如疑古一派之全然推翻古代传说”,“须知历史旧说,固未可尽信,而其‘事出有因’,亦不可一概抹煞”[3]。四、认为“‘信古’、‘疑古’、‘释古’三种趋势,正代表了‘正’‘反’‘合’之辩证法,即‘信古’为‘正’,‘疑古’为‘反’,‘释古’为‘合’”[4]。

冯氏之说,在当时学界影响颇大。周予同《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概述十九世纪末期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中国史学研究的新进展,就引证了冯友兰信古、疑古、释古的三分说,并对其释古的理论和实践发表了自己的评论[5]。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基本接受了“释古”说,认为“历史家之任务,本在研究具体之历史,既得真实之史料,自当据科学史观或整个历史过程学说以为概括之解释,此释古之说之所以尚也。吾人必先‘疑古’‘考古’而后终之以‘释古’,然后史家之能事尽矣”[6]。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史学界和哲学界在反思疑古学说和评价冯友兰对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贡献时,都注意到并较高地评价了冯友兰的释古说[7]。这些评价,第一,认同了冯友兰的“释古”理论,认为冯友兰提出的“释古”说是对“信古”说和“疑古”说的超越,是“走出疑古时代”的.滥觞;第二,肯定了冯友兰的“释古”实践,认为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史料的处理,是其“释古”方法运用的典范,代表了“合的阶段”;第三,将冯友兰的“释古”说上溯至王国维和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其他导师,甚至认定“释古”是清华学派治学的特色和传统。

这些分析大多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但笔者也有另外一些不合时宜的意见,考虑再三,还是发表出来与诸位师、友商榷。

一、“释古”的实践

一种理论的正确与否,既可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进行检验,也需从实践运用的效果上进行考察。冯友兰先生的“释古”,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一些问题值得检讨。

我们先来看冯友兰先生的“释古”实践。

冯友兰先

[1] [2] [3] [4] [5] [6]

篇8:高中语文中文言文释解论文

高中语文中文言文释解论文

从字词的角度来说,同命可以理解为“同样的命运”,那如果是和敌人有同样的命运,就是和敌人拼命的意思,如果是和沛公有同样的命运,那就是和沛公同生共死的意思。持“同生死、共命运”说的论者还举了许多“同命”是“同生死、共命运”之意的古文用例,如《三国志蜀书马超传》“密书请降”,裴松之注引《典略》说“‘超捶胸吐血曰:阖门百口,一旦同命。”因为有这些较为丰富的用例作为支撑,故而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但是笔者认为这些材料也并不能充分证明此句的意思就是“与沛公同生共死”,因为如果“之”指的是刘邦的话,樊哙作为下属为何不说“与公同命”或使用其他敬称呢?因此,笔者认为两种解释都有存在的空间,也都有否定的理由。教材摒弃以往专取一端的做法,实为稳妥之举。然而,教材中也有一些注释不太合适的地方,以下将一一例举。《廉颇蔺相如列传》对“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的“嘻”注释为“苦笑声”。笔者认为这是不符语境的。蔺相如让秦王斋戒五日再接受和氏璧,但是他却趁此机会偷偷让使者送回了和氏璧,这种骗局被他亲自揭开之后,秦王和君臣知道被戏弄了,他们会不怒反而相互苦笑吗?未免不合常理。果然,从后文看,“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可见,蔺相如当时的做法确实是惹怒了众人,因此这个“苦笑”的解释也与后文不符。

那么,到底该如何解释“嘻”呢?笔者查阅众多资料,发现对此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本教材所持的“苦笑”观,理由就是后文表明秦王确实对蔺相如无可奈何,加上“嘻”前又有“相视”作状语修饰,此处就解释为“苦笑”了;一种是据《史记索隐》的观点,解释为“惊而怒之辞也”,这方面的用例有很多,《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噫嘻,亦太甚矣”,司马贞《史记索隐》对此释义:“嘻者,惊恨之声”,《汉语大字典》对“嘻”字的解释中也有“表示忿怒”的条目,并在此字条下举例“《吕氏春秋行论》:庄王方削袂,闻之曰:‘嘻’,投袂而起。高诱注:嘻,怒貌也。”两种解释都有各自的道理,这种差别其实可以用“直译”和“意译”来解释。直译是比较严格的按照原文逐字逐句的翻译,意译则主要根据原文的文意来翻译,它并不要求逐字逐句对应,对于文言文的翻译,我们应该以直译为主,只有在直译讲得不顺口的情况下,才辅之以意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笔者分析认为,教材的解释其实是采用了“意译”的方法,并且它还没能使文意变得通顺流畅,那么直译是不是讲不通呢?按照直译,译成“秦王和大臣互相看看,发出又惊又怒的声音”的话,这是非常符合当时的语境的。蔺相如说出真相之后,秦王和君臣进行了视觉和心理的交流,“互相看着对方”,体现了君臣思维的一致,然后表达出各自的惊怒之情,这于情于理都是非常正常的,也与后文的“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相一致。这样的解释避免了这种意译式解释的牵强。故而,笔者认为此处的“嘻”应该解释为“发出又惊又怒的声音”。此外,关于读音,笔者也发现了一处错讹。《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长”的注音是“cháng”,释义为“高”,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不太准确。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长”有三个注音,分别是“cháng”、“zhng”、“zhàng”,不同的.读音配对不同的意思,在释为“cháng”时,它是一个名词、副词、形容词,表“长处、长度、经常、长”等,课本注释显然取了它作名词时“长度”的含义,在释为“zhng”时,它有一个动词性的含义——“成长、增长”,还引用了如下的用例,“《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笔者认为“求木之长者”与“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的句子结构十分类似,因此,“长”也可以看成是“增长、成长”之义而用“之”来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过比较而言,笔者认为“成长”比“增长”更合适些,因为按照常理而言,“固其根本”只能保证树木的存活而不能保证其一定可以长高,比如说有的树到了一定高度就不会再长高了。带入语境当中,“成长”义又最好能用“生长”来意译,因为树木并非人类。比较而言“希望树木生长的人”难道不比比“希求树木的高度”来得顺口吗?这样的解释不仅符合语言表达习惯,也更符合常理。按照择其最优的原则,笔者认为此处的“长”应该释音为“zhng”,释义为“生长”。本文来自于《文学教育》杂志。文学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除此之外,还有一处解释,虽没有错误,但笔者认为还有完善的必要。《谏太宗十思疏》对“怨不在大,可畏惟人”的注释是“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民众”。这样的解释,听起来好像是对的,但是因其过于简省,读者却不好弄懂它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这属于“注不到位”的情况。“怨不在大”语出《尚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孔颖达疏:“人之怨不在事大,或由小事而起,亦不恒在事小,因小至大。”本文中,“怨不在大”紧承上文“貌恭而不心服”而来,意思是说凡是能招致臣民怨恨的事无论大小都不能做。“可畏惟人”就是“可畏惟民”,因避讳而当作“人”,此句承上文“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即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意思是强调民众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直译不能完整地表达意思的情况下,有必要通过意译对其进行增补,因此全句当做“不论事情大小,凡能招致臣民怨恨的都不能做,如果人民有了怨恨,那是最可怕的。这是意译与直译相结合的情况。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比课本的解释要通顺、得当得多。总体而言,本册教材的注释做到了准确、简明、稳妥,科学性和通俗性结合得很好,但也不免有有少许疏漏和失误之处,还有一些注释虽无大的错讹,却似乎未能尽善尽美,以上只是笔者一些粗浅的意见,鄙陋之处,请多指正。

篇9:科学小论文

以前,我听说有人曾用高压锅做饭,因为长时间没有注意,煮了很久,高压锅爆炸了。为了明白高压锅爆炸的原因,我查了资料,原来,高压锅里的水蒸汽积得太多,将高压锅撑破而爆炸。我想,如果用气体把瓶子上的盖子顶开,那不是很有趣吗?我很想做这个实验,可是这个实验怎么做呢,我还不知道。能不能用火来烤瓶子,让水蒸气顶开瓶盖。但这样做,会面临两个问题。第一,盖子拧得太紧的话,没等气体顶开瓶盖,瓶子就爆炸了。太松的话,气体就会从瓶口冒出来,起不到用气体顶开瓶盖的作用。第二,用玻璃瓶的话,没等水沸腾,瓶子就爆裂了。用塑料瓶的话,就更不用说了,受热就熔化了。这两个问题,我一直无法解决。

直到有一天,我不小心把一些小苏打粉和白醋倒进了一个杯子,混合了起来;这时,装着混合液的杯子冒出了许多泡泡。我想,这一定是产生了什么气体,以前我一直想做的实验就可以做了吗?

说干就干。首先,我准备了一个大玻璃瓶,一个软木塞,还有一瓶白醋和一罐小苏打粉。然后,我把白醋倒进大玻璃瓶里面,再把小苏打粉放入玻璃瓶中,并迅速将软木塞将玻璃瓶口塞紧;过了一会儿,我就听到“嘭”地一声,软木塞被“发射”了出去。

为了进一步查明软木塞被“发射”的原因,我看了一些资料,原来是这样的: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纳,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瓶中压力大增,最后把瓶盖发射出去。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我知道了一个实验。我把这个实验称作酒瓶“开炮”。

篇10:科学小论文

首先应该问问自己:真是衣服使人暖和吗?

要知道实际上不是皮袄使人暖和,恰恰相反,是人使皮袄暖和;难道不是这样吗?你知道皮袄不是炉子。“什么?”你会问。“那难道人是炉子吗?”一点不错,人是炉子!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这就是劈柴,它在我们的身体里燃烧。这时候什么火花也没有看见,我们说它在燃烧,只是因为我们身体里感觉到热。

这个热需要保护。为了不让屋子里的热散到街上去,我们筑了厚厚的墙壁,冬天还安上双重的窗,还在门上包上毡。我们穿衣服也正是同样的原因。不让我们身体的热量散失到室内的空气里或者到街上去,我们使衣服暖和,它把我们的热量保持在我们身体周圄。我们的衣服当然也要向外散热,可是比我们身体散热慢得多。

篇11:科学小论文

水压

有一天看到电视里的潜水员正从海里出来,看到他很累。我问爸爸是为什么?爸爸说:是因为水压的问题,让我们做一个实验吧!”

爸爸让我找来的材料是:1个2L的汽水罐、1卷胶带、1个钉子、1个平盘。

我放好汽水罐,用钉子在离瓶底2CM、4CM、8CM和10CM的小孔。然后用胶带把三个孔封住,将汽水罐中加灌水水,再将平盘放在有孔的侧面的下方,将胶布撕开。你知道出现什么现象了吗?三个孔的喷水有什么不同吗?当然不同。离底部2CM流出的水喷射得最远,其次是离底部4CM的水,喷得最近的是离底部10CM喷出的水。

爸爸说:“这证实了水的深度不同,水的压力不同。水越深,压力就越大;水越浅,压力就越小。所以离瓶底2CM的小孔射的最远,离瓶底10CM的小孔射得最近。”

为了知道压力还和什么因素相关。我又做了个小试验:我用一根吸管插入一个小纸盒的口,插得紧紧的。然后我通过吸管往纸盒里加水。当水快到吸管口时,小纸盒的底部裂开了。多次试验,结果都是这样。原来,水压还和重量有关。因为纸盒底部须承受水的重量最大,因此承受的水压也就最大,所以纸盒在底部裂开。

水压无处不在,不管是水龙头流出来的水还是小河里的水都有水压。如果没了水压我们现在就没自来水喝了。所以说水压无处不在!

篇12:科学小论文

蚂蚁的秘密

我家楼下花坛边的土堆里经常会有蚂蚁窝,我常和妹妹一起看着蚂蚁忙忙碌碌的从水泥地上寻找食物,瞧着蚂蚁它那“幼小”的身躯上背着“庞大”的食物,我和妹妹有时真忍不住想要帮它们把食物“运”回去。

蚂蚁是如此的团结,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为自己的朋友卖命。这个发现使我对蚂蚁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一天我在无意中看到妹妹水杯里的水不小心倒在了蚂蚁的身上,这时的我气愤极了,因为我是绝对不允许让我喜欢的小动物受到一点伤害的!心想:哎~这个可怜的小蚂蚁难道就这样悲惨的死去了么?正在这时候我却看见那只小蚂蚁奇迹般的“走”起路来,我揉了揉眼睛,哇!我大叫起来,我真不相信这是真的。妹妹却不屑一顾的说:“每个科学家在发现某中规律时都不相信是真的。可不是吗?”对啊!这说不定还是个发现呢!于是我和妹妹开始了观察蚂蚁大行动:

第一次:妹妹倒150ml水;结果:悠闲自在,好的很!

第二次:我倒250ml水;结果:慢慢散步,好的很!

第三次:妹妹倒350ml水;结果:不错

第四次:我倒400ml水;结果:不错

经过四次观察我得出了初步的结论:蚂蚁应该不怕水。可我和妹妹还是半信半疑,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蚂蚁是怕水的,于是我们开始盼着雨公公能下一场大雨,能验证这个发现。我们盼啊盼终于盼来了一场大雨,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窗外水泥地上的小坑都乘起了满满的雨水,不一会,雨过天晴,连空气都特别清新,我和妹妹乐颠颠的跑下楼去瞧个仔细,我们俯下身,看见蚂蚁也出洞了,可惜的是我发现还是有一部分死了,死了的蚂蚁安静的躺在地上像睡了似的。我不怎么高兴,但当我看见其他的蚂蚁还是忙忙碌碌的干活、劳动时,我的心里想:别不开心了,蚂蚁无处不在,又为何因为死了这些蚂蚁而伤心呢?我不禁又快乐起来。

不过从这次观察看来,我也是有些收获的,我知道了蚂蚁是不怕水的,但是如果水量真的很大它们也会死的,在水量比较小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生存。

篇13:科学小论文

一天,我在一本科学书上看到糖水可以制作隐形的墨水,于是,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起了实验。

我先把糖水调好,用毛笔蘸糖水在纸上写了“开门大吉”几个大字,然后把纸门晾干,什么都没有,我开始怀疑书了,最后,我用打火机稍微烧了一下,看见了一个“开”字呈现浅褐色的,我一见,欣喜若狂马上对正看电视的婆婆说:“婆婆,快来,我给你表演魔术!”于是,我又重新拿了一张白纸,写上“婆婆”两个大字,用吹风器把它吹干,就什么也没了,我赶忙问婆婆:“你信不信,我可以不用笔,用火能写出‘婆婆’两个字来。”婆婆,摇了摇头,显然是不信。

我找来打火机,烤了一会儿,可是烤得有点儿久,把纸不小心给烧了,婆婆笑了笑,我有点急了说:“别得意,你等一等。”我又在一张白纸在写了那两个字,然后晾干,这次我只是稍微烤了一会儿,字便显现了出来,我得意地笑着,婆婆赶快从我手中夺去纸翻来覆去地看着,就是不知道。

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不知道,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因为用糖水在纸上写了字后,晾干了,字形,图案,就会消失,火烤之后,字形图案会因糖分脱水,而呈现浅褐色。

动动脑筋,想一想除了糖水,还有哪些液体可以做隐形墨水呢?

科学神奇吧!

发热门诊的规章制度

诗意的想象创造生活的意义论文

浅谈武术美学研究的反思论文

刑法适用解释

实践美学开放性初探

德育教育论文

从结构材料来分高层结构有哪些类型、特点?

计算机方向硕士论文题目选题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结合实际对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现状的思考论文

初探科学诊释学论文
《初探科学诊释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探科学诊释学论文(精选13篇)】相关文章:

高职高专说课稿2022-06-22

德育教学论文题目2024-02-15

硕士论文选题攻略2023-05-10

历史论文的参考2022-09-17

初中历史论文2023-07-27

金融硕士论文开题报告2022-05-07

历史论文范文2022-04-30

教育叙事研究2022-12-03

论文目的意义范文2022-07-21

电气硕士论文开题报告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