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语”的审美》练习题(精选5篇)由网友“筱筱”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诗家语”的审美》练习题,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诗家语”的审美》练习题
《“诗家语”的审美》练习题
《“诗家语”的审美》
和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诗的语言最具特点。宋代王安石把诗歌语言称为“诗家语”是有其道理的。诗家语是诗人“借用”一般语言组成的诗的言说方式。一般语言一进入这个方式就发生质变,意义后退,意味走出;交际功能下降,抒情功能上升;成了具有音乐性、弹性、随意性的灵感语言。用西方文学家的说法,就是“精致的讲话”。从生成过程来看,诗有三种:诗人内心的诗、纸上的诗、读者内心的诗。因此,诗的传播就是从诗人内心走进读者内心。诗人内心的诗是一种悟,是无言的沉默。诗是文学,得从内心走到纸上,以言来言那无言,以开口来传达那沉默。古人说:“常语易,奇语难。”诗人寻奇觅怪,恰恰是不成熟的表现。诗人善于驾驭一般语言,才能见出他的功力。用浅近语言构成奇妙的言说方式,这是大诗人之路。
诗家语的特点是“清洗”。诗的内蕴要清洗,诗家语也要清洗。清洗杂质是诗的天性,诗是“空白”艺术。高明的诗人善于以“不说出”来传达“说不出”。诗不在连,而在断,断后之连,是时间的清洗。诗在时间上的跳跃,使诗富有巨大的张力。臧克家的`《三代》一诗只有六行,却既写出了一个农民的一生,又写出了农民的世世代代。从具象到抽象,从确定到不确定,从单纯到复 杂,皆由对时间的清洗而来。诗不在面,而在点,点外之面,是空间的清洗。余光中的《今生今世》是悼念母亲的歌。诗人只写了一生中两次“最忘情的哭声”,一次是生命开始的时候,一次是母亲去世的时候。“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诗之未言,正是诗之欲言。
一与万,简与丰,有限与无限,是诗家语的关学。诗人总是两种相反品格的统一:内心倾吐的慷慨和语言表达的吝啬。从中国诗歌史看,从中国诗歌的四言、五言、七言古诗,到近体诗、词、散曲、新诗,一个比一个追求倾吐复杂情感的更大的自由,这样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生活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相呼应。可是从语言着眼,与诗歌内容的由简到繁正相反,诗家语始终提高着它的纯度,按照由繁到简的方向发展。五言是两句四言的省约,七言是两句五言的省约。
在诗家语的生成过程中,诗人有三个基本选择。第一,是文字的选择。诗的旨趣不是叙述生活,而是歌唱生活。所以诗倾吐的是心灵的波涛,而落墨点却往往是引起这一波涛的具体事象。杜甫不讲天下太不公道,却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第二,是组合的选择。在诗里,文字的搭配有很大的自由。这种组合根本不依靠语言逻辑,而是靠抒情逻辑。“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的笔下,“愁”可以被大雁“引”去,“月”可以被山“衔”来。第三,是句法的选择。优秀的诗在句法上都是很讲究的,许多名句和句法的选择分不开。从散文的眼光看,诗句好像不通,其实诗句的妙在不通。
1.下列关于“诗家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家语”即诗歌语言,它最具特点,被西方文学家称为“精致的讲话”。
B.“诗家语”是一种由一般语言组成的,但又能使一般语言发生质变的言说方式。
C.“诗家语”是王安石为区别其他文学样式而命名的,具有音乐性、随意性等特点。
D.“诗家语”要做到一与万、简与丰、有限与无限等相对形式的统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语言进入诗歌之后,其交际功能往往被弱化;相反,抒情功能得到了强化。
B.诗从生成过程来看,有三种,即诗人内心的诗、纸上的诗、读者内心的诗。
C.杜甫选取了能引起人们内心震撼的具体事象“酒肉臭”“冻死骨”来揭露天下太不
公道。
D.中国诗歌语言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相一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浅近语言构成的奇妙的言说方 式优于诗人寻奇觅怪构成的言说方式。
B.臧克家的《三代》一诗富有巨大的张力,使得这首诗时间跨度长,跳跃性大。
C.《今生今世》通过一生中两次“最忘情的哭声”悼念母亲,是空间的清洗。
D.诗歌中文字之间的组合依靠抒情逻辑,如李白的诗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篇2:《诗》练习题
《诗四首》练习题
一、填空: 1、陶渊明,名 ,
字 ,号 , (朝 代)著名诗人。
2、李白,字 ,号 ,是 (朝代)最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3、王维, (朝代)著名的田园诗人;陈与义, (朝代)诗人。
二、诗词填空
1、种豆南山
下, 。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
2、单车欲问
边, 。 ,都护在燕然。
3、 ,来从楚国游。月下飞天镜, 。
4、洞庭之东江水
西, 。
登临吴蜀横分
地, 。
,三年多难更凭危。
,老木沧波无限悲。
5、《归园田居》中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
是 , 。
6、《使至塞上》中作者用比喻来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句子是:
, 。
7、《使至塞上》中作者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图的诗句是:
, 。
8、《渡荆门送别》中用拟人手法表达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 。
9、《渡荆门送别》的颔联
是: , 。
三、回答问题
1、《归园田居》中作者的“愿”该如何理解?
2、《使至塞上》颔联作者既言事,又写景,对文中“征蓬”、“归雁”两个意象应该如何把握?
3、《渡荆门送别》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说说你的理解。
4、《红楼梦》香菱学诗一回中,香菱说,《使至塞上》颈联“直”字似无理,
“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结合你的理解对这一句加以赏析。
最佳答案
一、填空: 1、陶渊明,名潜 ,字元亮 ,号 五柳先生 ,东晋(朝 代)著名诗人。
2、李白,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是唐朝(朝代)最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应该是浪漫主义吧)
3、王维,唐朝(朝代)著名的田园诗人;陈与义,宋朝(朝代)诗人。
二、诗词填空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3、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4、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
5、《归园田居》中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6、《使至塞上》中作者用比喻来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句子是: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7、《使至塞上》中作者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图的诗句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渡荆门送别》中用拟人手法表达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9、《渡荆门送别》的颔联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三、回答问题
1、《归园田居》中作者的“愿”该如何理解?
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2、《使至塞上》颔联作者既言事,又写景,对文中“征蓬”、“归雁”两个意象应该如何把握?
征蓬: 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
诗人自喻。
3、《渡荆门送别》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说说你的理解。
高山渐渐隐去,现出空旷的平
原,迢迢江水仿佛流入广阔的荒原, 结尾两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两句写“我”更加喜爱故乡的江水,不远万里送我渡向远方。是江水为作者送别。诗人初次离乡确有些依恋不舍,但不说破,而说故
乡水有情,不远万里,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江水在诗人笔下也富有了浓浓的感情。
4、《红楼梦》香菱学诗一回中,香菱说,《使至塞上》颈联“直”字似无理,
“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结合你的理解对这一句加以赏析。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香菱学诗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
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2.《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1.这两句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的'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二、阅读
阅读下列各首古诗,回答诗后问题。
(一)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全诗表达了作者陶渊明什么思想?
6.“但使愿无违”一句中,“愿”具体指什么?
7.说一说“带月荷锄归”一句写出了什么情境?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
8.体会一下全诗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一)5.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思想。
6.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7.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8.用语平淡自然,而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二)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
首 诗。
10.本诗首联交代
了 和 。
11.说一说本诗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两句?写出了什么意境?任选一个角度鉴赏该句。
12.找出本诗中的另一组对偶
句: , 。
9.五言律
10.出使原因 目的地
11.最精彩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构图美、线条美、色彩美任选其一。
12.对偶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三)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
的 和此行
的 。
14.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15.在颔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
16.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
17.从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13.地点 目的
14.山势随着平原渐渐消失,江水向辽阔的原野缓缓地流淌。此联写远景。
15.“随”、“入”二字,能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16.明月倒映入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17.不是。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四)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8.全诗紧扣一个“ ”字,按 推移展开叙述。
19.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
20.“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
21.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18.游 时间
19.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20.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2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篇3:诗练习题
诗五首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 岱( ) (2)决眦入归鸟 眦( )(3)白头搔更短 搔( )
(4)浑欲不胜簪 簪( ) (5)老翁逾墙走 逾( ) (6)三男邺城戍 邺( ) 戍( )
(7)如闻泣幽咽 咽( ) (8)老妪力虽衰 妪(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造化钟神秀 钟( ) (2)阴阳割昏晓 阴( ) 阳( )
(3)会当凌绝顶 会当( )(4)浑欲不胜簪 浑( )
(5)吏呼一何怒 一何( )(6)老翁逾墙走 逾( )走( )
(7)急应河阳役 应( )(8)独与老翁别 别( )
3.填空
(1)杜甫是 代大诗人,字 ,他被称作 ,其诗作被称作 ,都收集在 。
(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 、 、 ;三别是指他写的 、 、
;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 ;
《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 。
4.补写诗句。
(1)荡胸生层云, 。 ,一览众山小。
(2)国破山河在, 。感时花溅泪, 。
(3)吏呼一何怒, ! (4)夜久语声绝, 。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
6.翻译下列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7.有人认为,《石壕吏》中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像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
二、阅读
(一)望 岳(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岱宗夫如何( )(2)齐鲁青未了( )
(3)造化钟神秀( )(4)会当凌绝顶( )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 的景象。
3.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
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 。
4.《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 而 ,时间是从 至 ,并由 遥想将来的 。
5.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 )、南岳( )和西岳( )(注:括号内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 的。
(二) 石壕吏(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 。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2.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3.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 ;
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 ;
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 。
4.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5.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
参考答案:
一、1.(1)di (2)z (3)sāo (4)zān (5)y (6)y sh (7)y (8)y
2.(1)聚集 (2)山的北面 山的南面 (3)终当、终要 (4)简直 (5)多么 (6)越过 跑 (7)应征 (8)告别、离别
3.(1)唐 子美 诗圣 诗史 《杜工部集》
(2)《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独与老翁别
4.(1)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2)城春草木深 恨别鸟惊心
(3)妇啼一何苦(4)如闻泣幽咽
5.(1) (2) (3)
6.(1)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远眺,群山定会显得渺小
(2)感伤时势,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为别所恨,听到鸟儿的叫声,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3)差役吆喝得多么凶恶,老婆婆哭泣得多么悲苦
(4)活着的姑且活着,死了的永远完了
7.(答题思路)题中想像应确定在有人认为吏一步步对老妇的逼问上。两人的表情应根据文中提示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为根据展开。
二、(一)1.(1)泰山 (2)不尽 (3)指天地、大自然 (4)登、乘2.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岳 雄心和气概4.远近朝 暮 望 登 5.泰山 衡山 华山 泰山
(二)1.老翁逾墙走 存者且偷生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2.A 3.三男邺城戌 二男新战死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4.新战死‖无完裙。‖ 第一层:三男全被征。第二层:家中情况。第三层:老妇自请服役。 5.安史之乱中,差吏的横暴、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篇4:杜甫诗审美鉴赏
杜甫诗三首审美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为次第相连、首尾呼应的组诗,是杜甫的七言律诗的代表作。课本所选是第一首,为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氛围。诗歌前两联因秋起兴,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后两联由“丛菊”而引出故园之思,并引发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感。
诗歌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语简而意繁,情感浓烈而意境开阔。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咏怀古迹》组诗借古人古事寄托感慨,将自身之感、时事之情融入诗中。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之三,咏怀明妃王昭君。显然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诗人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与昭君多有相似。自己身处夔州,离家虽不像昭君那样有万里之遥,但也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现在,诗人正寓居于距昭君故乡不远之处,便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月夜归魂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一评论确是说出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夜月魂”的昭君悲剧形象,总会时时地萦绕于读者心间。
《登高》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 ,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因病戒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
此诗八句皆对。“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明人胡应麟盛誉其为“旷代之作”,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诗薮》)。
篇5:杜甫诗练习题
杜甫诗五首练习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四川剑阁以南,指梓州一带。唐朝都城长安在剑阁东北。当时以长安为中心,所以剑阁以南称剑外。蓟北:现在河北省北部和北京市一带。那里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15、解释下列词语。
⑴ 妻子: ⑵纵酒:
16、诗中哪句点明了闻讯的地点?
17、诗中哪个词语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18、诗人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诗中是如何描述这一点的?试做简要分析。
表达实践
19、独与老翁别时诗人一定会安慰老翁的,此时的诗人一定有很多感触。请你通过想象来描绘一下别后的情景,200字以上。
中考链接
20、根据提示,在划线处填上恰当的诗句。
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见证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青年时代,身处开元盛世的他有着 , (《望岳》)的远大抱负;安史之乱时,他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想;而面对朝廷昏庸、国家动荡的时局,晚年的他只能以 , (《登楼》)来抒发个人感慨。
成都杜甫草堂对联欣赏
1、清代诗人、书画家顾复初的一副对联最有名: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注释]联语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上联问龙蜷虎卧几诗客?下联说:只有伟大的诗人杜甫长留天地,不知历代有多少诗人在月白风清之夜来此吟咏,缅怀一代诗圣。
2、集诗人、作家、剧作家、书法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郭沫若来草堂后,写了一副十六个字的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注释]疮痍,创伤。指杜甫生活的年代大半是在战乱之时。圣哲,赞杜甫是诗圣、诗哲。波澜,比喻杜甫的诗如波涛汹涌,壮阔翻腾。上联意为杜甫生逢安史之乱,在民不聊生的动荡社会中,他巍然屹立于诗坛;下联说杜甫将忧国忧民之心,寄于笔墨,托于诗篇,犹如狂涛巨浪,激励人心,震撼千古。
3、叶剑英元帅题四川成都杜甫草堂(1960年作):
杜陵落笔伤豺虎,
爱国孤琮薄斗牛。
[注释]杜陵,指杜甫。杜甫曾自称杜陵野老。豺虎,比喻外敌、盗贼、、污吏等一切邪恶势力。孤悰(cng),指杜甫对国家安危的'系念。悰,心情,思念。薄,迫,靠近。斗牛:指天上的斗星、牛星。二星极高远。
上联意为杜甫一生痛恨乱臣逆贼、污吏,视他们如豺虎,并常用诗歌予以讽刺抨击。下联意为杜甫忧国忧民的心情,不能为统治者理解,但他的满腔孤愤之气,却充塞天地之间,直迫斗牛二星,与其同辉万代。
参考答案:
15、⑴妻子和儿女 ⑵纵情饮酒
16、剑外忽传收蓟北
17、收蓟北抒发了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表现了诗人渴望国家统一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18、当诗人一听收蓟北的消息后,初闻涕泪满衣裳──欢喜得泪流满面,以泪写喜,更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最生动的写照。漫卷诗书喜欲狂──由流喜泪而呈喜态,写出了此时此刻诗人内心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狂喜之情。白日放歌须纵酒──由呈喜态而放声高歌、纵酒痛饮。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由欣喜若狂到迫切思归。最后两句仍然写还乡,是想像中具体的回家路线,更让人想见诗人归心似箭的急切而喜悦的心情。全诗喜始喜终,一贯到底,给人以强烈的快意。
19、略
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 岁初喜皇甫侍御至,岁初喜皇甫侍御至严维,岁初喜皇甫侍御至的意思,岁初喜皇
★ 梦意境诗歌
★ 古代诗歌鉴赏
【《“诗家语”的审美》练习题(精选5篇)】相关文章:
写寒食节的诗歌2022-09-18
浅谈诗歌的阅读与鉴赏2024-02-06
《雨巷》高一语文难重点解析2023-04-02
古代诗歌鉴赏-“艺术技巧鉴赏”知识生成性练习教案2023-02-03
《梦微之》诗歌鉴赏2022-04-30
高考语文备考常见问题盘点2022-11-05
高考语文备考2023-03-11
如何鉴赏古诗文2023-02-12
了解下属的“语言”2022-11-19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出规整的高考作文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