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诗歌的语言变形特征(共10篇)由网友“浩浩”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如何了解诗歌的语言变形特征,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如何了解诗歌的语言变形特征
如何了解诗歌的语言变形特征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 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静夜思是个例外吧!)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
例如: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王维)、“日色冷青 松”(《过香积寺》王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破山寺后禅院》)、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 ,雨肥梅子”。
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就如“雨肥梅子”一句,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
“暗”、“饮”、“冷”、“悦”、“空”、“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2、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吴世昌先生也说,读词须有想象。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也是可能考到的一种题目。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其实,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 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诗人摆脱常境,不用 “我们两人当年相会”之类的一般说法,却拈出“一杯酒”三字。“一杯酒”,这太常见了!但惟其常见,正可给人以丰富的暗示。沈约《别范安成》云:“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杜甫《春日忆李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故 人相见,或谈心,或论文,总是要吃酒的。仅用“一杯酒”,就写出了两人相会的情景。诗人还选了“桃 李”、“春风”两个词。这两个词,也很陈熟,但正因为熟,能够把阳春烟景一下子唤到读者面前,用这两个词给“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会之乐表现出来了。
再试想,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也不那么容易。诗人却选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了动人的抒写。“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杜甫《梦李白》云:“江 湖多**,舟楫恐失坠。”“夜雨”,能引起怀人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 山夜雨涨秋池。”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接着选 了“灯”字。“灯”,这是一个常用词,而“十年灯”,则是作者的首创,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之久!、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又如温庭筠“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部是名词的连缀,“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杜牧《过华清宫》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直接拼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骑红尘”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说是妃子在“一骑红尘”之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镜头的叠印。两种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确切。诗人只是把两个具有对比性的意象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想象、补充,又不许将它凝固起来。一旦凝固下来,就失去了诗味;而诗歌的魅力,正在诗的多义。再如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联系词,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反正少妇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他的寂寞、失望和惆怅。
篇2:《离骚》语言特征
参差不齐的句子形式
《离骚》吸取楚地民歌的语言特点,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把句式加长,扩大了诗歌的容量。屈原不仅采用灵活变化的民歌句法,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了战国时散文的句法,在作品中使用了“路漫漫”、“长太息”等,从而创造了一种节奏分明而参差错落的杂言句式。《离骚》中出现了不少“言对”,即工巧的对偶:“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还出现了一些“事对”,就是上下句所用的典故相对:“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但是这类句子在屈原作品中仅占少数,参差错落的句子占着绝对的优势。从节奏效果看,《诗经》倾向于整齐匀称,屈原的'作品倾向于参差错落。一般来说,《诗经》中的诗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句中是二二节奏;《离骚》的典型句是五、六字句,句中常常是三三或三二节奏。“四言简质,句短而调未舒;七言浮靡,文繁而调易杂”。《离骚》既非四言,也非七言,而是句式灵活多变的自由体,“折繁简之衷,居文质之要”,语言节奏自有独到的妙处。交叉使用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九字句,通过字数的增加与减少,有意造成跌宕起伏的语言节奏,形成《离骚》特殊的语言节奏美。[21]
错落变化的句子结构
《离骚》与《诗经》的区别在于,当上下两句有可能形成对偶的时候,《离骚》有意识地变换词语的结构形式,使之具有错落之美,如“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蜿蜿”与“委蛇”是叠音词与连绵词相对,“掩涕”与“浪浪”是词组与叠音词相对,对应的词语或词组结构发生变化,是为了使语言形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诗歌语言的节奏变化。《离骚》“乎”和“于”的用法,很能说明屈原有意追求错落的特点。“《离骚》语法,凡二句中连用介词‘于’‘乎’时,必上句用‘于’,下句用‘乎’,‘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胥其例也。”
篇3:了解下属的“语言”
为什么下属的想法总是与你相悖?你是在同外星人讲话?其实,你只需要找到一种沟通引导的方式,
80后、90后一代人日渐成为公司主流群体,他们普遍对那些“老生常谈”的职业精神教育不感冒。往往是上级抱怨下级不能以公司为先、执行不力;下级指责上级不能以人为本、领导无方。之所以会这样,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家没有在同一个、而且是下级熟悉的思维和语言平台上交流,打的不是一路拳。对下属进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要用他们熟悉的方式说话、借他们熟悉的情景说事。
因此,经理人可以在引导方式上做一些改变,比如通过看电影、书友会之类的轻松形式传递培训内容,把组织大家观赏影片,然后一起讨论心得当作一种“授课”。本文选取大家比较熟悉的一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的部分场景为例,分析经理人如何引导下属自省和思考,近而找到解决管理过程中常见问题的答案。
常见问题一:
员工:“我总觉得我应该得到比现在更多的回报和发展机会。”
经理人:“年轻的员工总是要求得比付出得多,最好一步登天。”
电影场景(《肖申克的救赎》):入狱一个月后,一直沉默不语、表情淡漠的安迪。杜弗伦终于主动找人说话,那个人就是瑞德。瑞德能从外面买到狱友需要的任何东西,特别是香烟,他的规矩是抽两成,而且随风险的增加还可能上涨。安迪管他要了一把鹤嘴锄。
做事要求高回报本身并不是坏事,作为经理人应该引导员工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是建立在满足他人需要的基础上的,满足需要的能力越强就越有获得溢价回报的资格,笔者曾让学员在要求任何回报前先自问:“我满足了别人什么样的需要?还有什么需要是我有能力满足的?”以此来决定自己如何工作和做到什么程度,并时常征询主管、部属和其他相关人士对自己的反馈,以此为自身保值增值。
而这种训练最好的途径莫过于经理人自身愿意花费精力去了解和感受员工的需要,从部属的立场出发,协助他们走上发现并实践自身价值之路,而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你会发现身边奢望一步登天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为了自己预期的回报而努力奋斗的越来越多,而公司也将因此收益。并不是他们改变了,而是因为你正确引导避免了他们走弯路。
当然,不能任由员工无根据地高估回报。一些经理人总是把“你的收获由你的努力决定”挂在嘴边,只有上帝才有资格说这个话,因为只有上帝才拥有无限的资源和权利,而每一间公司只能在有限的预算内,面对众多员工的无穷期望拆东墙补西墙。比较能令人信服而且产生激励效果的做法是,帮员工找到个人需求与公司需求的共同部分,然后告诉他,在这个阶段内你为公司做的每一点努力都同时把自己移近目标一点。过了这个阶段,你可以重新审视你的目标,以评估自己与公司的合作是否仍然具有和前一阶段一样的效率和价值。
常见问题二:
员工:“我如何才能让人看到并重用我的才能?”
经理人:“为什么我需要的人才总是那么难找?”
电影场景:以残暴出名的狱警主管哈德勒的哥哥死了,留给他35,000美元的遗产,一片羡慕声中,他却为了要被抽重税而发愁。安迪大胆告诉哈德勒可以合理避税的办法,并凭借他曾在银行担任要职的经验为他代劳,以省去请律师费用,而回报就是请一起被派修屋顶的同事每人三瓶啤酒。于是,一群犯人在屋顶上的阳光下喝着啤酒,享受着片刻的自由感觉。
现代社会,搞定事情和抓住需求的本事是凸显能力的两大必要条件,两者缺一都不可能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展现自我。充分竞争的全球市场里,经理人需要引导员工认识工作模式呈现多样化和不确定性的趋势,言传身教,带领部属学习在机会渺茫的模糊场景中发现机会,在似曾相似甚至陌生的环境中表现灵活性和效率,同时还能对问题给出可行而高效的解决方案,以获得先发优势,正是这样的素养,令安迪即使在最不利的境地都能第一时间抓到需求信息并迅速与自己的专长挂钩,从而进入他整个越狱计划的关键转折点,
笔者每次培训前都先请学员假设自己就是身陷牢狱的安迪,然后每个人给出自己的答案:“我的长处、经验和技能在眼前的情况下能否应用?我能够对结果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经理人最愚蠢的行为莫过于信奉“屁股决定脑袋”的观念。下级对上级及全局的服从是一种本份,但这不代表下级的能力和见识一定低于上级,因此即使屁股幸运地坐到了众人之上的位置,很多时候也需要别人的智慧来补充自己脑袋的不足,压制众人的智慧就是增加自己的风险。善于调动和利用他人的智慧,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能力就是领导力。典狱长诺顿和狱警主管哈德勒尽管都用不同的暴力手段操练了安迪,但还是相信和发挥了他的能力,监狱和他们自己也因此得了不少实惠。因此,适合的人才不象想象中那样难找,前提是不要给人贴标签,好主意往往离我们不太远。
常见问题三:
员工:“环境就是这样,我能怎么办?”
经理人:“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创业热情去哪里了?”
电影场景(《肖申克的救赎》):入狱50年的图书管理员老布鲁克获准假释,他突然象疯了一样用刀挟持了赫伍,他觉得只有闯祸才能留在狱中。出狱后的社会变化之大、速度之快令他难以适应。最终老布在收容公寓悬梁自尽。身为图书管理员的老布有知识,在狱中受尊重,但出去后就是个“有关节炎,连图书馆都不会借书给他的老囚犯”。“监狱是个奇怪的地方,一开始你恨它,后来习惯它,最后就离不开它了。”
适应和习惯不是一回事。适应让人融入,习惯却让人对很多改变的机会视而不见。当所有重获自由的希望都被现实击破后,禁锢就倒过来成了理所当然;不太会有经理人承认自己有或者允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那是领导的事情”思想的存在,但事实上很多经理人就是用再三否定下属的努力、对下属的建议和提案迟迟不理和超慢反应决策等行为来助长和传播这种恶习的,这一切消磨了职场人的灵敏嗅觉和反应能力,当我们有机会为公司度过难关或长期发展贡献才智或为自己的未来创造可能时,竟然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
身为经理人,让下属学会敬畏规则和标准的同时,也要提醒他们保持自己判断、置疑和应变的能力,在不破坏大局的基础上,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寻求反馈。在可做可不做、犹豫不决时要使用这样的自我暗示:“这件事目前是这样,但不代表未来也会这样或应该这样,我有参与和改变的权利和机会。”这样,我们带领的团队才会充满灵活性和创新应变能力,称得上是一副智囊而非皮囊。
常见问题四:
员工:“给我同样的条件和机遇,我也能做到。”
经理人:“这对于他/她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电影场景:被误判谋杀囚禁了的安迪一个雨夜逃出了肖申克监狱,典狱长诺顿一早恼羞成怒地用石头扔向墙上安迪喜欢的明星海报,才发现后面是一个大洞。原来是业余爱好地质学的安迪发现了墙体的脆弱部分,找瑞德买来明星海报作掩盖,用小小的鹤嘴锄挖墙,又借放风的机会把挖出的土带到操场上撒掉而不留痕迹。瑞德确信要用6才能挖通的地道安迪用了不到就干完了。
达到目标的强烈欲望是创造力和持久行动力的源泉,只要不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或上帝的身上。经理人应该尽力去理解下属的目标,并花至少70%的时间与部属反复温习他们的目标和理想,即使有的过于“远大”,也要保护并帮助他找到与现实的接口,关键是只有自己的目标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经理人大多处心积虑把所谓公司的目标灌输给员工,并试图引导他们把那当成自己的目标,或者直接要求“把老板的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他们觉得很累,而且几乎没有什么效果,因为没有人会把别人的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不过有时我们会惊喜地看到这种改变,其实那还是员工自己的目标,只是恰好与公司或老板的一致而已。这样看来,产生高绩效只要两步:先找到个人追求与公司目标至少部分一致的员工,再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鼓励他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即可。安迪挖墙19年不需要任何激励,反而要掩人耳目、困难重重,并最后获得成功。所以,相对于选到与公司有相同或相近价值观的员工,“有效激励”只是后话。
此外,如果我们想一件事情在未来达到预期的结果,那就去关注执行的过程是否妥当,因为同样的输入经过不同的过程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只定目标不计划过程等于没有目标。很多经理人喜欢把“我只注重结果,不关心过程”挂在嘴边,他们一定经常遭遇执行不力的问题,不对部属具体的执行细节管头管脚是对的,不检查部属是否分解了目标并制订了有效的实施计划会很危险。
篇4:分析杨万里诗歌语言的审美特征
分析杨万里诗歌语言的审美特征
一、浅深相映
诚斋体给人最直接的印象就是“浅”,亦即语言浅俗、浅白。正如袁行霈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所反复指出那样:“用浅近自然的语言把他的所见所感表现出来”,“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或矢矫奇崛的结构,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致和章法,近于口语”。诚斋诗集中的许多诗作的确十分浅近流畅,明白如话。如:
坐看西日落湖滨 不是山衔不是云 寸寸低来忽全没 分明入水只无痕
《湖天暮景》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
稚子相看只笑渠 老夫亦复小胡卢(胡卢而笑) 一鸦飞立钩栏角 仔细看来还有须
《鸦》
这些小诗语言明白如话,的确显然十分“浅”,但如果我们只看到这一点显然是不全面的。诚斋诗往往在浅近的语言形式中寄寓深刻的理趣与深沉的情感,这是不可忽略的。下面试作例析: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水嫌岸窄要冲开 细荡沙痕似剪裁 荡去荡来元不觉 忽然一片岸沙摧
《岸沙》
南风融雪北风凝 晚日城头已可登 莫道雪融便无迹 雪融咸水水成冰
《郡圃残雪》
以上这些诗语言都十分浅白,但其中各自都蕴含着不同的生活哲理:《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告诉我们山外有山,岭外有岭,生活历程中处处充满艰难阻碍,不应被眼下的顺境所迷惑而丧失意志;《岸沙》提醒我们要防微杜渐,祸患常起于忽微;《郡圃残雪》阐明事物相互转化的道理,说明应该用运动变化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一切……言虽浅而理趣深。杨万里曾是位理学家,但理学思想并没有窒息他的诗情,却增添了他诗中蕴含着的哲理睿思。
有些诗作则在浅显的语言形式中寄托着深沉的情感.内涵。如:
南北休兵三十载 桑麻麦垅正连天 (过瓜洲渡》
只余鸥鹭无拘管 北去南来自在飞 《初入淮河四绝句》
却将葑草分疆界 葑外垂杨属别人 《寒食雨中同舍人约游天竺得十绝句》
道是残红何足惜 后来并恐没残红 《风花》
鹭鸶第一清高底 拂晓溪中有干无 《明发茅田见鹭有感》
以上诗句皆意在句外,极为含蓄地抒发出诗人心灵深处那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对朝廷偏安一隅不图恢复的不满;对爱国人士被陆续排挤倾轧的.痛惜; 对自身置身宦海的厌倦,等等。语浅情深,感人肺腑。“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1]。言浅旨深,浅深有致,这也是诚斋“活法”在诗歌语言表达上的审美效应。
二、疏密相宜
诚斋诗的“活法”不仅体现于语词运用的雅俗相济,还体现于语词运用的节奏变化上。他的诗句时而疏朗、时而密致,时而流畅、时而拗涩,张弛起伏,充满弹性与张力。如:
如何今夕寒 只与客子期 《宿度息》
吟虫将落叶 为我拍还歌 《雨夜》
不知蝉报夏 为复自吟风 《山居》
何人知道诚斋叟 独著驼裘破雨行 《刘村渡》
竹深林密虫吟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夏夜追凉》
以上诗句有个共同点,即两句一意。如果从语法结构上进行分析,全都是由两个格律句构成一个语法单句。如:何人知道诚斋叟独著驼裘破雨行。诗句的语义空间显得比较疏朗。而下面一组诗句则不然:
倒卧/卧不得 起行/行无处 《感秋五首》
坐来堪喜/还堪恨 看得南山/失北山 《小舟晚兴》
近岭已看/看远岭 连峰不爱/爱孤峰 《过谢家湾》
路旁野店两三家 清晓无汤/况有茶 《道旁店》
莫欺老眼/犹明在 和雾和烟数得渠 《舟过安仁》
这一组诗句与上一组正相反,都是一句含两意。如果从语法结构上分析,皆为紧缩式复句。如“清晓无汤/况有茶”为递进式复句,意谓:清晓这野店连汤也没有,茶就更不用说了。“和雾和烟数得渠”为让步式复句,意谓:即使遥山烟雾迷浸,我这老眼也数得清清楚楚。以上这二种语句语义一疏一密,在诗中相互映照,显得摇曳多姿。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一般说来,杨诗语言风格的主要特点是平易流畅,如行云流水一般。如:
河岸前头松树林 树林尽处见行人 行人又被山遮断 风肚酒家青布巾
《舟中晚望》
诗句一句紧接一句,一气呵成,十分流畅;但有时诗人也有意运用一些拗涩的句法以形成“别调”。如:
宿昔春风又 新阡去岁无 《寒食上冢》
“春风又”即“又春风”的倒装。
筒中有句在 下语更谁曾 《题湘中馆》
“下语更谁曾”即“谁曾更下语
绿池落尽红蕖却 荷叶犹开最小钱 《秋凉晚步》
“落尽红蕖却”即“落却尽红蕖” 征衣愁著尽 凭槛喜犹能 《题湘中馆》 “凭槛喜犹能”即“喜犹能凭槛” 我行安用相逢得 不得趋隅又北东 《道逢王元龟阁学》
“安用相逢得”即“安用得相逢”。 周汝昌先生在注释此句时曾明确指出:“作者惯用这类句法,以见警峭。”[2](P27)可见这种拗句也是诗人常常有意为之的,在诗句中如运用得当,能产生一种警峭顿挫的表达效果。
三、婉直相形
清代著名诗论家陈衍曾评说诚斋诗“直意曲一层说,正意反一层、侧一层说” [3]。周汝昌先生也指出:“诚斋的活法,除了包括新、奇、活、快、风趣、幽默几层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层次曲折、变化无穷。”[2](P6)这些话十分精辟地指出了诚斋诗歌语言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婉直多姿,充满曲折变化。他的诗歌,在直笔述事写景时往往笔锋忽然一转,给人一种峰回路转、别开幽径的感受。如:
袈裟著了愁多事 著了袈裟事更多 《送德轮行者》
桃花爱做春寒信 只恐桃花也自寒 《二月一日晓渡大和江》
已分忍饥度寒岁 更堪岁里闰添长 《悯农》
富贵不愁天不管 不应丘壑也关天 《送傅山人二绝句》
有些诗句描写从错觉到醒悟的过程,承转之间也常常给人出乎意料之感:
忽惊平地化为水 乃是月华光满庭 《迓使者夜归》
只怪南风吹紫雪 不知屋角楝花飞 《浅夏独行奉新县圃》
忽从平地起高城 乃是圩塘堤上行 《宿峨桥化城寺》
初疑夜雨忽朝晴 乃是山泉终夜鸣 《宿灵鹫禅寺》
篇5:中班语言小猪变形教案
中班语言小猪变形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中小猪通过模仿改变自己,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
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大胆地想象和表述。
3、初步认识到“做自己是最幸福”的道理。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动物图片、字卡“散步”、“小跑”、“跺跺脚”、“一蹦一跳”、“拍着翅膀”、“滚来滚去”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小朋友,还记得《变色龙卡罗》这本书吗?卡罗帮助很多动物改变自己,如果你也能变,你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有一只小猪长得胖胖的.很可爱,可它一点儿也不喜欢自己的模样,它决定要变一变。
2、分段欣赏故事前半部分。
(1)看!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小猪它变得怎么样了?(老师的手势动作)它是怎么变高的?你看小猪踩着高跷散步心情怎么样啊?你从哪里看出来?它踩上高跷是想变成谁呢?(幼儿讲述)
(2)演示ppt,哦!原来它是想变成高个子的长颈鹿。
(3)演示ppt,小猪长颈鹿走呀走,遇到了斑马,他说:“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长颈鹿,可以看见好几里远的地方!”斑马听了哈哈大笑,你知道斑马为什么要笑小猪?他会对小猪说什么?(幼儿讲述)小猪听了斑马的话生气的走了,一不小心
(4)演示ppt,小猪怎么了?(幼儿讲述:小猪摔了一跤)你觉得小猪适合做长颈鹿吗?小猪觉得虽然做长颈鹿站的高看得远,可是会摔倒的,不适合自己,小猪又有了好主意。
(5)这一次小猪想变成谁?演示ppt,它是怎么变的?小猪怎么想到变斑马的?(既小猪遇到谁就想办法变谁)(幼儿讲述)
(6)演示ppt,看,小猪斑马又遇到了谁?小猪会对大象说什么?大象又会怎么回答它?(幼儿讲述)师幼分角色表演:我们一起来
(7)大象说完,哗啦!就用水把小猪的斑马纹冲得一干二净,小猪虽然很生气,可它又有了好主意,猜一猜这次它想变谁?你为什么这么想?它会怎么变大象呢?(想一想大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既动物的外形特征)
(8)它变成功了吗? 看,(成功)它是怎么变的'?可是,它打了个大大的喷嚏,结果……演示ppt,哎呀,又失败了。原来当大象也不适合他。
3、大胆想象小猪的变形经历。
(1)小猪还想变成谁呢?它会怎么变呢? 请你猜一猜。
(2)小朋友的想法可真多呀,小猪到底又变成了谁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3)教师播放课件,请幼儿自由阅读。
(4)阅读后的讨论:小猪又变了几次?变成了谁和谁?谁来把小猪的这一段故事讲一讲?
4、排列小猪变形的顺序
出示黑板,请幼儿回忆故事情节,根据故事内容排列小猪变形后小动物的顺序。
师:小朋友说的棒极了!请小朋友想想,小猪一共变了几种小动物?先变得谁?然后又是谁?
5、完整阅读。
小猪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呢?我们一起来把故事完整的看一遍。(播放课件)过程中在动物卡片的下面出示字卡“散步”、“小跑”、“跺跺脚”、“一蹦一跳”、“拍着翅膀”、“滚来滚去”。
师:故事最后是怎么样的?你觉得小猪现在开心吗?为什么这么开心?
小结:是呀,现在小猪再也不会摔倒,不会被水冲,不会因打喷嚏而喷东西,他可以在泥潭里想滚多久就滚多久,多么自由啊。小猪终于找到自己真正的快乐了,原来只有做自己才是最快乐、最幸福的。
小朋友,看了这本书后,现在你还想变吗?因为这些小动物都知道:做自己,最快乐(PPT)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自由讲述故事。
篇6:语言诗歌
它千变万化穿梭在永恒之间
就是这恩惠的神典
而今却也解不了心的纠结
那时
它犹如锐利的尖刀
却找不到刺下的方位
那时
它又似神效的伤药
可是外躯却丝毫无损
那时
它作为一位解绳师
却让这绳索越缠越乱
它不知所措了
它决定闭门不出,掩饰它的失败
它忘却了曾经的'风华
它退缩到了最初的小屋
它紧扣着房门
甚至连天窗和地窖多紧闭起来
光透不进去
空气也无法渗入
窒息感开始逐渐向它袭来
黑暗也愈来愈靠近
光阴不断在流逝
时间冻结了一切
希望化作了这扇门户
勇气被制成了一把钥匙
这一切只为了等待
等待一个能唤醒它的契机
没了它
大地也变得死寂
世界变得晦暗无光
这不是休眠
这是慢慢的消亡,步入毁灭
唤醒它吧
唤醒曾经的生机吧
也唤醒世界的多彩吧
或许因为它是神恩吧
所以我们需要它
篇7:离骚的语言特征
参差不齐的句子形式
《离骚》吸取楚地民歌的语言特点,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把句式加长,扩大了诗歌的容量。屈原不仅采用灵活变化的民歌句法,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了战国时散文的句法,在作品中使用了“路漫漫”、“长太息”等,从而创造了一种节奏分明而参差错落的杂言句式。《离骚》中出现了不少“言对”,即工巧的对偶:“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还出现了一些“事对”,就是上下句所用的典故相对:“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但是这类句子在屈原作品中仅占少数,参差错落的句子占着绝对的优势。从节奏效果看,《诗经》倾向于整齐匀称,屈原的作品倾向于参差错落。一般来说,《诗经》中的诗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句中是二二节奏;《离骚》的典型句是五、六字句,句中常常是三三或三二节奏。“四言简质,句短而调未舒;七言浮靡,文繁而调易杂”。《离骚》既非四言,也非七言,而是句式灵活多变的自由体,“折繁简之衷,居文质之要”,语言节奏自有独到的妙处。交叉使用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九字句,通过字数的增加与减少,有意造成跌宕起伏的语言节奏,形成《离骚》特殊的语言节奏美。
错落变化的句子结构
《离骚》与《诗经》的区别在于,当上下两句有可能形成对偶的时候,《离骚》有意识地变换词语的结构形式,使之具有错落之美,如“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蜿蜿”与“委蛇”是叠音词与连绵词相对,“掩涕”与“浪浪”是词组与叠音词相对,对应的词语或词组结构发生变化,是为了使语言形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诗歌语言的节奏变化。《离骚》“乎”和“于”的用法,很能说明屈原有意追求错落的特点。“《离骚》语法,凡二句中连用介词‘于’‘乎’时,必上句用‘于’,下句用‘乎’,‘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胥其例也。”
《离骚》大量使用双音实义二字结构,大量使用连绵词:耿介、謇謇、冉冉、郁邑、岌岌、菲菲、歔欷、逍遥、相羊、周流、啾啾,等等。双声、叠韵、重言,错杂相间,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调美。
“兮”字的普遍使用
“兮”字在屈原的作品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离骚》中即普遍使用。“兮”字并非《楚辞》所独有,在北方文学中也较早地、大量地使用,“十五国风”中除《秦风》外,十四国风中都有“兮”字出现,而且多达236次。《诗经》中的“兮”字一般是用在句末,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兮”字的典型句式;还有用在句中的句子,如“宽兮绰兮”、“伯兮朅兮”,但是这样的用法相对来说只占少数。到屈原的.作品,“兮”字用得更为广泛,而且有比较严格的规律性,用“兮”虽然不是屈原作品的特长,但是用得奇特、富有创造性并因此成为屈原作品语言形式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屈原划时代的创造。从《离骚》来看,两句用一“兮”字,用在奇句末尾,这种用法对调整诗歌节奏起着很大作用。“兮”本来是个语助词,许慎说:“兮,语所稽也”,段玉裁说:“语于此而少驻也,此与‘哉,言之间也’相似”。从屈原作品使用的情况看,“兮”都是语气助词,如果译成现代汉语,相当于语气词“呵”。郭沫若、闻一多认为“呵”是“兮”字的本音。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凡今本《老子》的“兮”都写作“呵”,证明郭、闻二位先生的推断是有根据的。如此“兮”字的作用主要是强化情感、延长音节、调整节奏,增强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篇8:现代诗歌的语言特征
关于现代诗歌的语言特征
一、关于变异性
韦勒克、沃伦说:“诗是一种强加给日常语言的‘有组织的破坏’。”诗没有现成的媒介,需从其它语言那里借用媒介。“‘借’就是‘破坏’。没有‘破坏’诗就寻觅不到自己的媒介。”[1](P38)“借”的结果就使得语言的内涵发生了变异,从而也增加了语言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这种变异主要是通过“破坏”词义和“破坏”语法来实现的。
我是如此为疼痛所烧炼/我渴,我渴,我渴得必须咬破自己的皮肉/狂饮在动脉中涌流的自己的鲜血!
——阿垅《琴的献祭》
收割季节/麦浪和月光/洗着快镰刀
——海子《麦地》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的怒吼/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海子《春天,十个海子》
“疼痛”、“烧炼”、“渴”、“洗”、“劈开的疼痛”……这些词语的意义已遭“破坏”。它们,连同与它们相组合的诗歌语言,其指称表意功能已经微不足道,重要的是语言的意味。它们主要不是对外在世界的叙述,而是对内心世界的呈现。《琴的献祭》中的字句,表现了诗人渴望新生、渴望巨变的强烈心情;《麦地》中的“洗”字虽尚有些许原义,但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对于“麦浪”是“擦”的意义;对于“月光”则有“渡”的含义,同时反映出丰收给农民带来的喜悦和他们在割麦时的愉快心情。
类似的例子很多。如臧克家《场园上的夏夜》:“蛛网上斜挂着一眼闷热”——“闷热”本为肤体觉,但因为“斜挂”而转移为视觉;陈敬容《野火》:“我要采撷所有/春天的香气”——“香气”本来是嗅觉,也因为“采撷”而转化为视觉。
遭到“破坏”的语言,其交际功能已经退化到最低限度,而抒情功能则发展到最大限度。凭借诗中前后语言的反射,日常语言就披上了诗的色彩,蕴涵了诗的韵味,变成了诗的语言。
通常,书面语言是要遵循语法的(包括诗以外的其它文学语言),但诗常常违“法”,它在词义的搭配、词语的顺序等方面常常破“格”,以造成一种突兀、奇特的效果。“破坏”的结果,产生了特殊的语言,中国人称为“诗家语”,西方人叫做“poetic diction”。
诗是语言的超常结构,语言在诗中的地位远比在散文中重要。瓦莱利有个形象的比喻:散文如同走路,而诗则好比跳舞。走路只看中结果,不看中手段;跳舞则需要遵循舞步,而且其本身就是目的。“语言既是诗的手段,又是诗的目的。它本身就是诗歌读者的主要鉴赏内容。”[1](P41)因此,它必须变异,以求得其独具意味的个性与存在形态。正如别林斯基在《弗拉季米尔·别涅季克托夫诗集》中所言:“朴素的语言不是诗歌的独一无二的确实标志;但是精致的句法却永远是缺乏诗意的可靠标志。”
干枯/在回忆/荒凉/站起
——田间《中国,农村的故事》
现在又到了灯亮的时候/我喝了一口街上的朦胧
——卞之琳《记录》
边城。夜从城楼跳将下来/踯躅原野。
——昌耀《边城》
以上诗歌都存在着词义搭配“不当”的问题。然而这正是“诗味”存在的地方。田间最喜欢违“法”,时人对此予以批评和嘲笑,胡风却对他的努力给予了热情的肯定,说:“田间君是创造自由诗体的最勇敢的一人”,他“勇猛地打破了形式主义”的束缚,“从许多自名为诗的表现方法底庸俗性脱出了”,他的“词汇和句法含有野生的健康色泽。”[2](P407—408)《中国,农村的故事》中“干枯”、“荒凉”的名词化(它们还能够“回忆”和“站起”),既节省了语言,又拓宽了诗的.表现空间,增添了诗意的流动美,暗示出受压迫者在反思,甚至要反抗;《记录》中的“朦胧”充当了“喝”的宾语,照常规的说法,显然是词语搭配不当。然而它却写活了灯亮之后整个街道弥漫的朦胧,突出朦胧的质感;《边城》中的“踯躅”是徘徊之意,按理不能带宾语,从语法上讲,“踯躅原野”应为“在原野上踯躅”。然而倘若如此,“夜”从城楼上“跳将下来”的动态感、弥散开来的流动美以及其中蕴涵的神秘与蒙胧则就大打折扣。通过词序的颠倒以造成句子成分的错位,也是现代诗人常用的技法。它们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强调某种思想感情或情绪,有时也是为了诗的节奏: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
苏苏是痴心的女子,/像一朵野蔷薇,她的风姿。
——徐志摩《苏苏》
草原/叛逆的歌着/在北方
—— 田间的《牧场》
她笑/她笑着/在中国
——田间《史沫特莱和我们在一起》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不知归去归哪个故乡?/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余光中《寻李白》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余光中的《当我死时》,更是语法不全,多处违“法”。但如果把它的语法补齐了,将其中的“毛病”修正了,那么,整首诗歌也就没有多少诗味了(尤其是上半部分)。
二、关于写意性
诗歌本质上是一种抒情写意的艺术。它的语言不求科学、准确,但求形象、生动,不求客观描绘,但求主观写意。即使是写实性颇强的诗歌,在叙写形象时,其语言也带有很浓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就是写意性。它不求形似,而求神似,求表情达意的传神。它的语言是要经过感情的浸泡和发酵的。初期白话诗,胶着于白描和写实,但求清楚无误,少有写意抒情,因而是蹩脚的诗。
初期白话诗之后,诗人们又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以增强诗的“诗味”。他们通常的做法是:运用想象、比喻、通感等艺术手段,强化诗的写意性。这一办法大幅度提高了自由诗
的艺术质量和审美感染力。
新诗史上写意的例子很多,如: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徐志摩《沙扬娜拉》。
一阵锣鼓声里/斜阳渐黄过山去
——林庚《年里》
日头坠到鸟巢里,/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臧克家《难民》
肩上一片月,两袖稻花香
——严阵《丰收序曲》
四月的黄昏/流曳着一组组绿色的旋律/在峡谷低回/在天空游移
——舒婷《四月的黄昏》
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写日本少女的温柔,光写“一低头”的具体动作还难以表达诗人心中“温柔”的味道,他便借了外力,用了一个比喻,将少女的情态具象化了。但这种具象化并不是写实性的,而是写意性的,我们仍不知少女的温柔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水莲花的娇羞到底怎样温柔?我们也不得而知。但它很美。这是写意的功劳;林庚的《年里》,脱胎于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过”字使“黄”转化为动词,具有了动态感。这一动态化的语言,就将日落时分村野的景象同诗人的主观感受消融在一起了,并将诗人因夕阳的渐落而生发的惆怅也暗示了出来;臧克家的《难民》,后一句原为“黄昏里扇着归鸦的翅膀”,后又改为“黄昏里还辨得出归鸦的翅膀”,总觉不妥,经过反复斟酌,最
后定为“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溶尽”一词,不但勾勒了古镇由暮入夜的过程,也暗示出无家可归的难民的心情越来越暗淡的过程。这两个过程便实现了“景”与“人”的交融,增添了诗的感染力;严阵的《丰收序曲》,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轻松与喜悦,表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和谐、愉快的情景;舒婷的《四月的黄昏》展示了四月的田野流动着的色彩与旋律,渲染着一种动态的美,以暗示诗人因某种预期未能实现而产生的伤春情怀。
最令人叫绝的写意大作,是林徽音的《别丢掉》。它通篇几乎都是写意性的语言:
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林徽音,又名林徽因,新月诗人。19到英国伦敦读中学两年,回国后从事新文学创作。1923年赴美国留学,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新中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1955年病逝。早年诗歌多见于《晨报副刊》、《新月》月刊和《诗》刊、《北斗》等刊物。有《林徽音诗集》传世(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林徽音家学渊源,才情卓绝。她的诗如琴箫乐韵、菊兰幽香般的美,一如其人。读着她的诗,人们往往总会想起李清照。女性的诗,流传下来的本不多,林徽音的诗也不算多。但在现代诗人之中,林徽音却毫无疑问是独特的,她必将为后人所忆起。
《别丢掉》是一首爱情诗。是爱的一方“我”向对方“你”说话,主题是别说不爱我了,我还爱你。前8句是说“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你仍要保存着那真”(即爱我的真情)。这层意思不是空说出来的,而是借着一些事物写出来的,但这些事物全经过诗人主观的浸泡:要丢掉的是“热情”,本身就很奇,前面再加个“一把”,就更奇了,而这“一把热情”现在却“冷”了(淡了),像流水一样在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轻轻地流淌,像叹息似的“渺茫”。诗人采用形象的写法写“过往的热情”的现状,而这些形象的东西又被赋予了极浓的主观色彩,从而剥去了它们的写实功能,强化了它们的写意性。——紧接着的5句又通过具体的物象来写我们的感情,写“明月(月明)”、“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和往日我们在一起时一样,只是“你”不在(只有人不见),才“梦似的挂起”。这一句“梦似的挂起”,就把前面的几个物象写意化了。——“你向黑暗要回/那一句话——”是写诗人的臆想,没有人“向黑暗要回那句话”。因为诗人思念对方,而对方又不在此,故由想生怨,以为他要收回那句话(“那句话”显然是“我爱你”之类)。这是一个假设。即便是假设,诗人说,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你可以从“黑夜” 处要回那句话,但山谷中留着“那回音”!你算没招了,因为我爱你。在这里,诗人把爱“你”的感情推向高潮。
三、关于跳跃性
跳跃性与写意性往往是相连的,因为写意,就需要去掉过程,抽去不必要的外在联系甚至某种内在联系,故意留下联系空白(逻辑空白)或意义空白,这就形成了语言的跳跃性。
“诗歌是感情的艺术。它不像散文那样,按照逻辑顺序,依次地精确地叙述生活、描绘生活。散文如果是畅通连贯的铁道,诗就是由一个一个既相连又有距离的车站组成。两个车站之间的连结,这是诗歌读者的事。诗力求依靠感情逻辑而跳跃着(而不是一步一步地)前进。它往往随着诗人感情由一个事物迅速跳跃到另一个事物。而这些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串起这些事物的‘珠子’的感情之线,要由读者自己驰骋想象去把握它。”[1](P56)
诗人常常通过省略来造成跳跃性。省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省略词语,二是省略句子成分。
前者如:
仿佛记起那一个人的叮咛,,一句句从砧声里透。,梦回后:远塞一声鸡——,啼湿了梦中人手绣的枕头。
——吕亮耕的《索居》
“鸡啼”能打湿“枕头”么?原来省略了抒情主人公伤心的中介:是鸡啼使“他”从梦中醒来,醒来后念及梦中人不在身边,只有她绣的枕头伴自己索居,因而伤心掉泪,湿了枕头。
以被忽略的细节,以再理解了的启示,它归来了,我的热情,——以片断的诗
——舒婷的《归梦》
这是《归梦》的最后一节。“以”字句后边省略了“……的方式”,且最后又来了一个“以”字句,意为我的热情以写诗的方式被激活了。而这一句似乎又只是一种强调,诗人所说的话还是没有说“完”。
后者的例子也很多。如贺敬之的《放声歌唱》:
五月——,麦浪。,八月——,海浪。,桃花——南方。,雪花——,北方。
诗人是告诉我们:五月,到处翻滚着麦浪;八月,大海里翻腾着波浪;在桃花盛开的南方;在雪花飘飘的北国,我们伟大的祖国到处充满着勃勃生机……通过大幅度的省略,实现了诗情大幅度的跳跃,创造了一种广阔、雄浑而又空灵的诗歌境界。
而跳跃得最“惊心动魄”的是昌耀的《斯人》和邹荻帆的《蕾》。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斯人》
诗歌表现的是,诗人坐在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听地球对面密西西比河的风雨,并发出叹息。全诗仅三句,却表现了一个博大的视野和博大的境界,跳跃性极大,留下的意义空白很多,阅读时需要读者自己去填补。诗人命运坎坷,20世纪50年代,一场政治运动把他吹到青海,远离生他养他的故土和熙熙攘攘的世界,驻足于这万古寂静的高原。蜷伏于“地球这壁”,诗人的身体遭到摧残,理想遭受挫折,确实有着如杜甫当年为李白而发的叹嘘:“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但诗人的精神并没有憔悴,他虽独居一隅,却在关注着世界风云,精神不死,灵魂不灭,与浩淼无垠的宇宙相融相生,虽“无语独坐”,然气搏苍穹。同时,诗作也隐隐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地球那壁风风火火,而这壁的我却被困着,无所作为。
昌耀是西部高原的悲剧诗人。他1955年调青海省文联工作。1957年因诗作《林中试笛》被划成右派。后颠沛流离于青海垦区,在青海西部荒原度过了20多年的监禁、苦役与流徙岁月。1979年平反。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与坚强博大的生命意识融为一体,形成壮美、凝重、深沉的艺术风格。
邹荻帆的《蕾》也是一个“狂野”的跳跃者:
一个年轻的笑
一股蕴藏的爱
一坛原封的酒
一个未完成的理想
一颗正待燃烧的心
这首小诗的主体意象是“蕾”,是对花蕾的赞歌。含苞待放的花蕾给人的感觉是美丽的,但诗人并没有直接表现她的外在美,也没有正面写“蕾”的存在状态,而是一连用了5个比喻,形成5个意象,通过这5个意象来表现蕾的神情和精神内涵,进而表达了对于充满活力的青春的礼赞(这里的花蕾是年轻人的象征。因此,它又是对年轻人的赞歌,是通过花蕾来赞美年轻人)。从语法角度来看,这5个意象只是5个表语,句子的主要成分都隐匿不见了。5个表语之间也没有必然的外在联系,是一种内在的情绪与感觉让它们吸附在一起,使5个意象层层递进地流动着,从而完成了花蕾的象征性大意象。(如果我们加一些词语,将句子结构补齐,则整首诗就会走样。作为诗歌,这样做也大无必要。)
《蕾》是一种典型的意象组合式的写作方法,它没有主语,没有动词,全诗完全由具有名词作用的意象构成,而意象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统一它们的是作品的主题或题目。这种写法在新诗中常见。如舒婷的《思念》。古代也有这种写作方法。如马致远的小令《天静沙秋思》。该诗除“下”字外,全是名词。几组意象的组合,真切地表达了秋之萧条和人之思念,并清晰地呈现了诗人孤独、凄清、悲凉的心境。
篇9:《离骚》的语言特征
《离骚》的语言特征
《离骚》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现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和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人民的感情。
参差不齐的句子形式
《离骚》吸取楚地民歌的语言特点,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把句式加长,扩大了诗歌的容量。屈原不仅采用灵活变化的民歌句法,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了战国时散文的句法,在作品中使用了“路漫漫”、“长太息”等,从而创造了一种节奏分明而参差错落的杂言句式。《离骚》中出现了不少“言对”,即工巧的对偶:“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还出现了一些“事对”,就是上下句所用的典故相对:“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但是这类句子在屈原作品中仅占少数,参差错落的句子占着绝对的优势。从节奏效果看,《诗经》倾向于整齐匀称,屈原的作品倾向于参差错落。一般来说,《诗经》中的诗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句中是二二节奏;《离骚》的典型句是五、六字句,句中常常是三三或三二节奏。“四言简质,句短而调未舒;七言浮靡,文繁而调易杂”。《离骚》既非四言,也非七言,而是句式灵活多变的自由体,“折繁简之衷,居文质之要”,语言节奏自有独到的妙处。交叉使用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九字句,通过字数的增加与减少,有意造成跌宕起伏的语言节奏,形成《离骚》特殊的语言节奏美。
错落变化的句子结构
《离骚》与《诗经》的区别在于,当上下两句有可能形成对偶的时候,《离骚》有意识地变换词语的结构形式,使之具有错落之美,如“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蜿蜿”与“委蛇”是叠音词与连绵词相对,“掩涕”与“浪浪”是词组与叠音词相对,对应的词语或词组结构发生变化,是为了使语言形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诗歌语言的节奏变化。《离骚》“乎”和“于”的用法,很能说明屈原有意追求错落的特点。“《离骚》语法,凡二句中连用介词‘于’‘乎’时,必上句用‘于’,下句用‘乎’,‘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胥其例也。”
《离骚》大量使用双音实义二字结构,大量使用连绵词:耿介、謇謇、冉冉、郁邑、岌岌、菲菲、歔欷、逍遥、相羊、周流、啾啾,等等。双声、叠韵、重言,错杂相间,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调美。
“兮”字的普遍使用
“兮”字在屈原的作品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离骚》中即普遍使用。“兮”字并非《楚辞》所独有,在北方文学中也较早地、大量地使用,“十五国风”中除《秦风》外,十四国风中都有“兮”字出现,而且多达236次。《诗经》中的“兮”字一般是用在句末,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兮”字的典型句式;还有用在句中的句子,如“宽兮绰兮”、“伯兮朅兮”,但是这样的用法相对来说只占少数。到屈原的作品,“兮”字用得更为广泛,而且有比较严格的规律性,用“兮”虽然不是屈原作品的特长,但是用得奇特、富有创造性并因此成为屈原作品语言形式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屈原划时代的创造。从《离骚》来看,两句用一“兮”字,用在奇句末尾,这种用法对调整诗歌节奏起着很大作用。“兮”本来是个语助词,许慎说:“兮,语所稽也”,段玉裁说:“语于此而少驻也,此与‘哉,言之间也’相似”。从屈原作品使用的情况看,“兮”都是语气助词,如果译成现代汉语,相当于语气词“呵”。郭沫若、闻一多认为“呵”是“兮”字的本音。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凡今本《老子》的“兮”都写作“呵”,证明郭、闻二位先生的推断是有根据的。如此“兮”字的作用主要是强化情感、延长音节、调整节奏,增强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拓展阅读:《离骚》导读
据王泗原校释本,《离骚》有372句,分为93节,共2464字。这里节选的是《离骚》原诗的20节至32节,共13节,52句。
从“长太息以掩涕兮”至“固前圣之所厚”,这七节述怀,也揭示“朝谇而夕替”(朝进谏而夕见斥)的原因,表达“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发感慨,同情人民生活艰难。“民生”也可解释为“人生”,那就感慨“人生艰难”了。这两句承上启下。
屈原一心实现“美政”,改革时弊,可“朝谇而夕替”,为什么?
“余心之所善兮”,爱用香蕙作佩带,又喜采集芳芷。
“众女嫉余之蛾眉”,君王“终不察夫民心”。
“固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以追曲”。
自己从善爱美,小人投机、追曲;“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而自己“不忍为此态”,不愿同流合污。“鸷鸟”固然不群,“异道”怎能相安?屈原“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遵照前圣所厚,屈志忍辱,保持清白,献身正道。
从“悔相道之不察兮”至“岂余心之可惩”,这六节反省,检查自己的行为,表现追求美德、体解不悔的高尚品德。
“悔相道之不察”,这里有假设意味,并不是真悔,而是反省:是否没有看清道路,返回去呢?
承着反省的思路,检查自己的进退、制衣、佩饰,众人“不吾知其亦已兮”,而自己“余情其信芳”,“昭质其犹未亏”。游目反顾,自己衣饰更加“芳菲菲其弥章”,光彩照人。“余独好修以为常”,意志更加坚定,信仰更加明确。四马分体,也改变不了自己。难道“我”的好修之心是可以惩罚的吗?反省明志,斗志弥坚。这后六节以退为进,更表现出诗人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精神和品德。
诗人在述怀反省中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爱国情怀。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熟读背诵这些闪光的诗句,并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
篇10:《离骚》语言特征分析
《离骚》语言特征分析
《离骚》作为长篇巨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下面是《离骚》语言特征分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参差不齐的句子形式
《离骚》吸取楚地民歌的语言特点,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把句式加长,扩大了诗歌的容量。屈原不仅采用灵活变化的民歌句法,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了战国时散文的句法,在作品中使用了“路漫漫”、“长太息”等,从而创造了一种节奏分明而参差错落的杂言句式。《离骚》中出现了不少“言对”,即工巧的对偶:“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还出现了一些“事对”,就是上下句所用的典故相对:“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但是这类句子在屈原作品中仅占少数,参差错落的句子占着绝对的优势。从节奏效果看,《诗经》倾向于整齐匀称,屈原的作品倾向于参差错落。一般来说,《诗经》中的诗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句中是二二节奏;《离骚》的典型句是五、六字句,句中常常是三三或三二节奏。“四言简质,句短而调未舒;七言浮靡,文繁而调易杂”。《离骚》既非四言,也非七言,而是句式灵活多变的自由体,“折繁简之衷,居文质之要”,语言节奏自有独到的妙处。交叉使用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九字句,通过字数的增加与减少,有意造成跌宕起伏的语言节奏,形成《离骚》特殊的语言节奏美。
错落变化的句子结构
《离骚》与《诗经》的区别在于,当上下两句有可能形成对偶的时候,《离骚》有意识地变换词语的结构形式,使之具有错落之美,如“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蜿蜿”与“委蛇”是叠音词与连绵词相对,“掩涕”与“浪浪”是词组与叠音词相对,对应的词语或词组结构发生变化,是为了使语言形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诗歌语言的节奏变化。《离骚》“乎”和“于”的用法,很能说明屈原有意追求错落的特点。“《离骚》语法,凡二句中连用介词‘于’‘乎’时,必上句用‘于’,下句用‘乎’,‘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胥其例也。”
《离骚》大量使用双音实义二字结构,大量使用连绵词:耿介、謇謇、冉冉、郁邑、岌岌、菲菲、歔欷、逍遥、相羊、周流、啾啾,等等。双声、叠韵、重言,错杂相间,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调美。
“兮”字的普遍使用
“兮”字在屈原的作品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离骚》中即普遍使用。“兮”字并非《楚辞》所独有,在北方文学中也较早地、大量地使用,“十五国风”中除《秦风》外,十四国风中都有“兮”字出现,而且多达236次。《诗经》中的“兮”字一般是用在句末,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兮”字的典型句式;还有用在句中的句子,如“宽兮绰兮”、“伯兮朅兮”,但是这样的用法相对来说只占少数。到屈原的作品,“兮”字用得更为广泛,而且有比较严格的规律性,用“兮”虽然不是屈原作品的.特长,但是用得奇特、富有创造性并因此成为屈原作品语言形式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屈原划时代的创造。从《离骚》来看,两句用一“兮”字,用在奇句末尾,这种用法对调整诗歌节奏起着很大作用。“兮”本来是个语助词,许慎说:“兮,语所稽也”,段玉裁说:“语于此而少驻也,此与‘哉,言之间也’相似”。从屈原作品使用的情况看,“兮”都是语气助词,如果译成现代汉语,相当于语气词“呵”。郭沫若、闻一多认为“呵”是“兮”字的本音。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凡今本《老子》的“兮”都写作“呵”,证明郭、闻二位先生的推断是有根据的。如此“兮”字的作用主要是强化情感、延长音节、调整节奏,增强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拓展阅读:《离骚》的评价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 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 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又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所谓“《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王 逸《楚辞章句》),说的就是这一艺术特色。而且其中的比喻,并不仅仅停留在个别事物的类比上,还体现于整个形象体系的构思中,因而又含有整体上的象征意义。《离骚》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句和十字句,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统篇隔句句尾用 “兮”字,句中则往往配以“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也有全句不用虚字的。这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为《诗经》以后兴起的骚体文学奠定了基础。
《离骚》中又多用对偶。据统计,全篇对句在百句以上;并已出现了错综对,如“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在一句中,还往往以双声配双声,叠韵配叠韵, 前者如“郁邑而傺兮”,后者如“聊逍遥以相羊”, 等等。这就形成了《离骚》的诗句在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读来节奏谐和,音调抑扬,具有一种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同时,《离骚》又大量运用楚地的方言词汇,如“汩”、“搴”、“莽”、“冯”、“羌”、“诼”、“傺”、“阊阖”等,并常将状词冠于句首,带有浓厚的南国情调和地方特色。诗中对形容词的使用也十分恰切并具有新意,如写云霓翻腾之貌,“岌岌”喻高冠耸然之势,“蜿蜿” 状神龙游动之态,都可谓循声得貌,曲尽其妙。《离骚》在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与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 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曾赞之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汉文学史纲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 大班语言说课稿
【如何了解诗歌的语言变形特征(共10篇)】相关文章: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教案2023-10-16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石头小猪》2024-04-06
摩擦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分析论文2022-08-22
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程序框图》的优秀说课稿2022-11-04
了解下属的“语言”2022-11-19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说课教案2022-12-31
创业管理课程课件2022-11-21
美术教案-花圃第一课时2023-01-17
古代诗歌鉴赏题及参考答案2022-05-06
开题报告答辩202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