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北京情结散文

时间:2022-07-13 05:37:2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的北京情结散文(共12篇)由网友“怯欢”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我的北京情结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北京情结散文

篇1:我的北京情结散文

我的北京情结散文

我的老家在北京的南边大约有四百来公里,不远,也不太近。但是在二十四岁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北京。那个时候,北京给的我印象就是课本上的天安门和万里长城,要不就是那神秘而古老的故宫。可以说,我对北京的印象是纯粹而天真的,是心中最美丽的向往。

虽然我小时候没有去过北京,北京给我的信息却是铺天盖地的。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都住在北京城里,这些可都是经天纬地的伟人呀;戏匣子(收音机)里、报纸上也经常说着北京的消息,天天有,时时新。我感觉,那个时候的北京离我们很远,很远,可能是我这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的地方。

其实六岁那年,我是有机会去逛北京城的。我爷爷的姐姐也就是我老姑的女儿在解放前就嫁进了北京城,听说还嫁了一个老革命,死后还进了八宝山,日子过得还可以。我六岁那年,爷爷要进北京城去看望他的姐姐。我是爷爷的大孙子,爷爷也想带我去北京城见识一下,开阔一下眼界。爷爷反复地叮嘱我,叫我准备好,和他一起去北京。

那个时候,我们农村没有公共汽车,更没有私人跑交通的个体户。要去北京,得先在村里、公社里开好证明,再早早起床,去我们地区坐通往北京的汽车。那天,爷爷是凌晨四点钟就起了床,当他叫醒我,说要去北京时,我看了一下黑乎乎的天,对爷爷说,天太黑了,我不去北京了。说完,我就又倒下睡着了。

虽然过了好多年,爷爷还一直用这一句话来开我的玩话。爷爷生前经常说,呵呵,当年叫你去北京,你被叫醒了,用手揉了一下眼,说天太黑了,不去北京了,话一说完就倒在炕上呼呼地睡着了,呵呵,呵呵。我小时候,对当年的情况还有一点印象。随着年纪的增大,我对当年的情景印象就越来越模糊了。有的时候,我都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

我的进北京情节,在没有开花时,就烟消云散了。后来,我和众多的同龄人一样,开始了紧张而艰苦的求学生涯,开始了从农村到城里的长征。小学、初中、高中,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下来,对进北京这件事也早就束之高阁,无瑕顾及了。只是到了高三,我在县高中里,碰见了一个北京来的插班生韩勇。

韩勇说一口标准的北京话,儿语音特别显眼,和我们说的话差别很大。韩勇戴一副金边近视眼镜,脸很苍白,人也很瘦,平时和我们的话也不多,上完课就走出校门,回自己在县城大街边上租住的地方睡觉。韩勇说,你们住的宿舍也太脏了,哪有二十多人一起住在一大间房里的,那是人住的地方吗?!我才不敢去你们宿舍睡觉呢。

韩勇说的话叫我们吃惊非小,因为我们当地的农村人,一家子都是睡在一个土炕上的,自古如此。就是

我们上学回家,还是这么睡的`,韩勇怎么会这么说呢。韩勇说,在北京,孩子从小就睡在自己的房子里,不和父母一起睡的。听到这些,我大吃一惊,心里想,原来北京人是这么讲究呀。

韩勇还说,你们可能感觉你们的县高中不怎么样,可是在我们北京,你们学校的名气可非同小可。韩勇还说,他之所以跑了三四百公里来这里读书,是他爸妈通过熟人走门子、托关系才来到我们学校当插班生的,当个插班生可真的不容易。后来,我听说,韩勇的爸妈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在医院里好象都是主任级的。

因为我的学习还可以,帮韩勇讲过几道数学题,因此我曾经幸运地成为极少数被邀请进入韩勇宿舍的男生之一。我至今还记得,那是一个单间,就在县城十字大街边上,好象是个二楼,位置很繁华,是当时我们县城的中心区。虽然现在想起来,那个房间也不怎么样,可是在当时我的眼里,自己能够有一间房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里简直就是天堂。

韩勇的学习成绩很是一般,一考试,我们经常在总分上把他拉下二百来分。这个成绩按照我们河北的高考成绩,什么学校也上不了的。可是,韩勇却一点也不在乎,还说自己进步太大了,考上大学一点问题也没有。高考前一个月,韩勇被他的爸妈接回了北京,并一举考上了北京医学院,这个消息把我们班的全体同学惊了一个目瞪口呆。这样的好学校,我们尖子生也不一定能够考得上,而韩勇竟然能够考上了,太不可思异了。

后来我们才明白,原来我们河北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和北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完全是两回事,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原来北京城里的孩子,比我们拥有多得多的特权。后来,我还听说韩勇大学毕业后去了德国留学,后来就回国做医疗器材生意,听说发了大财,是最早富起来的那一批人。再后来,就再也没有听说韩勇的消息了。

高考后,我去上海上大学,在我们班三十七个同学中就有三个北京同学,说话和韩勇的腔调完全一样,做派却各不相同。他们是三种性格、三种脾气、三种人品,一个孤傲,一个随和,一个好强,以至于就有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孤傲的,全班没有一个朋友,男女同学都烦他;随和的,和全班同学的关系都不错;好强的,在班里有多少朋友就不知道了。

三个北京同学的命运也各不相同。孤傲的那个,因为在大二旷课被开除了。这个同学一点也不可惜,因为他根本就不正干,绝对的一个泼皮无赖,据说现在德国流浪,音讯皆无。好强的那个,毕业后去中国公安大学教书,不久就辞职,当了律师,现在好象去加拿大陪孩子读书了,也没有什么联系了。

随和的那个,进大学一个月就因去外边饭店吃饭和一伙刚劳改回来的人打架,被学校记了四年的大过,在大学毕业前一个月,又因故与我班一个男同学打架被开除了,这个就十分可惜。因为我班的那个男同学本来就十分欠揍,人品太差。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个男生大学毕业不到一年,就因徇私枉法,收了人家的钱,被关进了班房。而这个被开除的同学,虽历经磨难,现在却也是事业有成,在全国各地开了十几个店,相当兴隆。

毕业后,我就来了海口,好象是来到了天边,离北京的距离是越来越远。可是真的没有想到,不到半年,我就有了去北京出差的机会,终于在一九九二年第一次进了北京。当时的北京,四处也是破破的、旧旧的、脏脏的、乱乱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第一次到达北京的晚上,我就喝醉了,醉了个一塌糊涂。我好象记得,第一次进北京,住的是京都饭店。

从此以后,我去北京的机会就越来越多了,也顺便逛了好多地方。北京的天安门、故宫、长城、十三陵、颐和园都已去过,可是,不论我逛多少地方,再也找不到那种童年时的感觉了。特别是近几年,北京的车越来越堵,人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污浊,雾霾越来越浓,环境越来越差,人际关系越来越淡薄。我感觉,现在的北京,早就不是我小时候一心向往的北京了。小时候的北京,早就悄悄地离我而去了。

特别是最近两年,我母亲去了北京,儿子也在北京读书,我进北京的频率越来越勤。这两年去北京的次数,几乎超过了前些年的总和。前几天我去了一趟北京,专门看母亲和儿子。可是,我没呆上几天,就感觉鼻子特别难受,头整天晕晕的难受,象喝醉了一样,一个劲地疼,连呼吸都感到困难。因为亲情使然,我还是咬着牙呆了几天,没有给母亲和儿子说。

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北京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既深爱又有恨,既熟悉又陌生,既向往又背离。我之所以仍然爱着北京,是因为北京城里有我的至亲,有我这一辈子永远也无法报答的人。我之所以恨北京,因为我对这个污染得如此厉害的城市越来越没有感觉了,因为它早就将我小时候的美好向往破坏得体无完肤、支离破碎。说实话,我对北京已经没有感觉了。

我是一个单纯而善良的人,小时候如此,长大后也如此。我喜欢读书,诸子百家,无所不喜;我也喜欢写作,各种文体,都会信笔乱来。但是,我有我的原则和底线,绝对不搞网恋,绝对不会异想天开。我喜欢我现在的生活,我也向往我心中的美好。平时有空闲的时候,我喜欢把我的所思所想付于笔端,在夜深人静时,洋洋洒洒,一蹴而就。

今天晚上突然想到了北京,就信笔把我的感想写了下来。

篇2:情结散文

情结散文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生而为人,怎能无情?既不能绝情,难免为情所困。正是:世间千结万结难解情结,英雄闯关破关独困情关。世间事,唯独一个情字,叫人无可奈何。看裴枢何等豪情,看耶律祁何等潇洒,看宫胤何等出尘,看紫微何等不羁,看孟破天何等豪爽,看姬玟何等通透,看耶律询如何等坚韧,看景横波何等慵懒,看夏紫蕊何等端庄,他们却都为为情所困,有人含恨而死,有人饮恨终生,有人天涯漂泊,有人寻觅终生。表面有多光鲜,背后就有多少黯然销魂,谁又能解谁的困局?

多少爱而不得而不得不爱,多少擦肩而过换余生苦寒,多少天涯寻觅换一枕孤凉,多少痴心辗转换人间风霜满满。那些追逐,那些寻觅,那些相护,那些牺牲,那些诀别,一樽薄酒酹心头血,到头来满目寒凉。谁的马蹄踏遍山河只为斯人一顾?谁的战袍染满鲜血只为减一分愧疚?谁的青衫沾雪只为那命运的森凉?谁的青丝转白发只为伊人如故?

那高岭雪一般的男子,那银衣魅惑的男子,那豪气干云的男子,一个昏迷六年,一个隐居深山,一个战死沙场。似乎,当年那些轰轰烈烈的.事迹就这般烟消云散,他们的风采都染了血,融了雪,留这一声唏嘘把红尘叹遍,把年华叹老。怎能忘?何能忘?那些绝世的人儿,那些痴心苦恋,那些情深不寿。

纵武功盖世,纵智慧滔天,纵掌天下权,还是不能解命运的局。那些早已写好的结局,那些人生里一次又一次的无可奈何,纵不惜性命,还是不能求一个圆满。命运的手翻雨覆雨,如此寒酷,将心撕扯凌迟,却不能消融深雪的寒凉,不过是看着那残酷的结局愈走愈近,终无能为力。

初见,动心,追随,相守,别离,寻觅,重逢。似乎很短,却需要用尽一生的力气去爱,去承受,去包容,去等待。这一刻的咫尺,下一刻的天涯。这一刻的相守,下一刻的永别。人生需要多少勇气去面对这些生生死死?人生需要多少坚执去面对这些波诡云谲?有些付出,得到回报;有些付出,却注定没有结局。孟破天的一心追寻,换来的是裴枢在生死关头的放弃;姬玟的一颗痴心,换来耶律祁一袭白衣藏雪山。漫天冰雪不抵此心寒凉,捂不热,化不了,转成人世无尽森寒,一g黄土掩风流。

哪一年的雪落在了心头从此再未暖过?江山如旧,斯人已去。爱人、知己、友朋、部属,一个个在时光里消散,留这一隅的月光独寒。然,此心如明月,莹润而通透,坚持不改,初衷不弃,纵世事翻覆,纵命运森寒。

此情不渝,此心如故,纵命运相负,纵离歌遍地,纵生死无常,吾爱终能圆满。

篇3:情结经典散文

情结经典散文

多人都有宠物情结,尤其是性格内向的人,亦或是独生子女,人都是需要陪伴的,需要知懂,需要聆听,也许,宠物多多少少填补了缺失的情感,于是,人与宠物,便建立了深厚的情感。

还记得,儿子的宠物情结是从金鱼开始的,曾经为了逗儿子开心,买回来两条大眼金鱼,一红一黑,特别漂亮,因为金鱼不易养活,那两条小东西,很快就漂浮于水面上。

儿子哭闹着还要小金鱼,所以,在随后的日子里,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换鱼。

若第一次只是为了好玩,而买回金鱼的话,那以后几次,就是为了维系那份对金鱼的情愫了。突然的失去,只有再找回,才会减轻失落感,续上之前的心欢,直到对金鱼没有了喜欢。

一个小小的例子,却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你是否也有重复再重复的找回失落的自己呢。

不知道算不算是儿子移情别恋了,还是因为金鱼已经无法满足做他伙伴的要求了,几次折腾后,代替金鱼做儿子宠物的是乌龟。依稀记得,乌龟刚刚闯进儿子世界的时候,儿子天天要和乌龟一起入眠,眼眸睁开,就要看到乌龟。

可天不遂人愿,乌龟养着养着,也离开了我们。那时候的儿子还在小学打滚,他无法接受乌龟已死的事实,拧是不让我把乌龟丢弃,还一个劲的说,乌龟在和他开玩笑,假装睡着了!过不了多久,乌龟一定会醒来。

我没办法,只得编一个谎言说,我们把乌龟放回大自然吧!那儿有很多它的小伙伴,它一定比在我们家快乐。儿子哭泣中,犹豫了好久,才勉强答应了我。后来那只乌龟,真的被他爸爸放进了运河,圆了乌龟回归自然的梦。

随后,儿子陷入了乌龟情结,重复着金鱼的故事,一只接一只的换着。只是,三四只乌龟交替着离开我们后,而儿子只为第一只乌龟,落过泪,也是对第一只乌龟情感最深。

终于在几只乌龟死后,儿子再也不提买乌龟的事了。好似,他已经长大,不需要玩伴,不再喜欢宠物了。

随着儿子长大,学习时间越来越多,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偶尔星期天,他也不愿意出门,更不想随我去任何地方,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宅男。

直到去年大年初一,我为了想办法拉儿子一起出门遛弯,赏年味。而且我还主动提出,若你陪我出门,我就送你一只小兔子,儿子心动了!那是他喜欢的动物,我一直没有允许买。

就这样,儿子半不情愿的随出了家门,我们一路走走停停,来到了文庙,来到卖兔子的地方,选中了一只黑耳朵的兔兔,兔子拿到手的那一刻,儿子才真正的'笑乐起来。

当时,只当是兔子也会如前面的金鱼和乌龟一般,过不了多久,就会离开我们,因为兔子也属于娇贵之物,若想养活,几率很小。没想到,那只兔子和我们还真是有缘,好似没用我们花什么心思,就活了。而且兔子越来越好玩,越来越活泼可爱,每天粘着这个人玩,追着那个人跑,不单单是儿子喜欢的不得了,连我也深深的喜欢上了这只可爱的小兔子,放任小兔子的破坏行为。

而他爸爸,却对我们喜欢的兔子,极其反感,因此家中小矛盾不断。他不懂那份心喜,不懂那份情感,自然也看不惯我们的喜欢,可以理解。为了家庭和睦,我和儿子商量,决定忍痛送走养了大半年的小兔子。

当时,害怕自己后悔,再次给家里制造吵闹声,刻意把小兔子送给了陌生人。当对方说要留下一个联系方式的时候,我断然拒绝了,只是不想给自己后悔的机会。家庭需要和睦,需要温馨,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

本以为,送走了小兔子,家里就可以恢复安宁!可我万万没想到,那人刚带走小兔子,消失于我眼前的时候,我就后悔了,一路情绪低落着,回了家。

刚入家门,儿子就问我,小兔子送给的那家人怎么样,小兔子会不会受委屈,我都是回答好好好,其实,自己心里也在打鼓。

半天的时间,家里少了小兔子蹦跳的身影,好似没有了活气,空荡荡的房间,连空气都是压抑的,心中好难受。

同时,也感觉到儿子也如我一般的难过,就在晚上要睡觉的时候,儿子哭着和我说,妈妈,我们再买一只小兔子好不好,有多久没有看到儿子哭泣了!儿子上一次落泪是什么时候?我已然记不清。

儿子此时此刻的心情,我深懂。就算是我太宠惯儿子吧,我允了他,告诉他,你安心睡觉,我过两天有空就去买。儿子说,不行,你明天就去吧。我同意了。然后,儿子回了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我瞒着他去选了第二只兔子。晚上,他回家,看到家里又有了一只小兔子,大发雷霆,然后,我们大吵一架。

等到儿子晚夜回归时,我依旧用若无其事的神态,迎接儿子。儿子看到小兔子,一消之前的失落心情。看到儿子重新活跃起来,我心中是开心的。

可惜的是,第二只兔子与我们只有几天的缘,就这样匆匆来,又匆匆走。在儿子的一再要求下,带回了第三只兔子,胆战心惊的呵护照看着,依旧没有逃开分离的噩梦。

儿子对养兔子心灰意冷,我何尝不是呢?害怕那样的小小生命,葬送在自己的手中。可家里因为小兔子,已经习惯有宠物的陪伴,这份情感的缺失,需要时间去抚平。

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家里迎来了新成员,一只狗狗,他叫帅帅。帅帅的到来,让家里重新点燃的温暖,我们三个人同时喜欢上了它。

这份共同的喜欢,让家里多了笑声,多了温馨和交流的话题。惟愿,不会再重复金鱼,乌龟,小兔子的命运,真的很害怕那种突然的离开,消失,再也难续今生缘。

一直觉得一个人的心很小,同一个时间,只能依恋一件事物或人,那份执着的喜欢,会排斥一切试图靠近自己内心的东西。

当内心已有炙热的欢喜或是爱时,其它事物或人,只能在自己心的外围打转。若想攻破心中那道城墙,除非你有绝对的诱惑力,可以打败城墙里面的主力军。

这个好难,除非是心,早已剩下一座空城,看似繁华,其实,城中风景,已然凋零,只是自己依旧在执念中,苦苦挣扎。

曾经听谁说过,若你为一些失去痛入心骨的时候,只有用更大的快乐,才能抚平之前的伤痛,否则,无药可医。听这话,不寒而栗。

也许,友这个话有着更广阔的解释,因为,当你为一件事,一只宠物,甚至一个人的离去而苦恼时,不一定非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找回快乐啊!

有一点是肯定的,安抚失去后的痛苦,只有用更大的快乐,和释然的心态,才能减轻疼痛。而这份快乐就是自己的另一个精神寄托,另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

篇4:老舍的北京情结

老舍的北京情结

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我爱北京,我更爱今天的北京。”这是生于北京,并在此生活和工作长达 42 年的“人民艺术家”老舍生前的一句肺腑之言。爱北京、想北京、写北京,构成了老舍浓厚的北京情结。

在北京长大成人

182月3日,老舍降生在北京西城护国寺后面的一个名叫“小羊圈”的曲折狭小的胡同。这里的居民大多一天只吃两顿饭,且住在夏漏雨、冬透风的破屋子里。他后来在《勤俭持家》一文中回忆说:“像我家,夏天佐饭的菜往往是盐拌小葱,冬天是腌白菜帮子,放点辣椒油。还有比我们更苦的,他们经常以酸豆汁度日,它是最便宜的东西,一两个铜板可以买很多,然后把所能找到的一点粮或菜叶子掺在里面,熬成稀粥,全家分而食之。从旧社会过来的卖苦力的朋友们都能证明,我说的一点不假。”自幼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使老舍能够更多地接触下层人民,体察生活的艰辛。

老舍1岁半时,在正红旗当皇宫护军的父亲,因抵御八国联军进攻,在镇守北京正阳门的巷战中负伤阵亡。最后,侵略者攻进了城,在挨家挨户烧杀抢掠时,闯入了老舍的家。只因当时熟睡中的老舍恰巧被这些洋鬼子掀翻的一只大木箱子扣在下面,才侥幸躲过了一难。

此后,老舍的母亲每月仅得到清政府发放的饷银一两五钱,比父亲在世时的薪俸少了一半,且发得越来越不准时。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计,老舍的母亲不得不拼命地洗衣、缝补,把大批的衣裳揽回来做。

母亲坚强、豪爽、勤劳、诚实、待人热忱的品格,以及爱清洁、爱整齐、守秩序的习性,给老舍以深刻的感染和影响,后来他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深怀感谢之情说:“我对一切人和事都取平和的态度,把吃亏当作当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和基本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1905 年,老舍在正觉寺开始了他近3 年的私塾生活,后转入西直门大街市立第二初等小学校、南草厂第十三小学。小学毕业后,亲友们一致认为他应该去学手艺挣钱,以减轻家庭负担。老舍却毅然坚持要继续升学,于 1913 年 1月 23 日考入北京市第三中学。只上了半年,他又偷偷地考上了一切费用全免的北京师范学校。

5年后,年仅 19 岁的老舍以品学兼优的成绩毕业,被任命为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国民小学校校长。由于工作出色,他于 199月30日被提升为北郊劝学员兼教育部京师通俗教育研究会会员、公立北郊通俗教育讲演所所长。

这期间爆发的“五四”运动,深刻地影响了老舍,正如他后来所说的:“没有‘五四’,我不可能变成个作家。‘五四’给我创造了当作家的条件。”在当时勃然兴起、势不可挡的白话文运动的冲击下,已有一定文言体散文和旧体诗词底子的他,开始着了魔似的偷偷用白话文练着写小说。不过,这些习作绝大部分没有发表过,他也没想去投稿。

19春夏之际,老舍从西山养病回来,搬到由自己兼管的京师儿童图书馆去住。当时,他志在学习英文,便参加了缸瓦市基督教堂举办的英文夜校。在夜校,他与宝广林和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许地山等结为好友,并通过宝广林结识了“伦敦会”派往燕京大学任教的牧师埃文斯。

客居英国写北京

通过已返回英国任教授的埃文斯推荐,老舍受聘为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华语讲师,聘期5年。他于1924 年9月14日乘船来到伦敦,起初与来此留学的许地山合租一套房子,整日沉溺于小说创作的许地山对老舍产生了影响。此后,老舍又搬了几次家,多是廉价的学生公寓。

像许多身在异国他乡的人一样,来伦敦还不足半年,老舍便寂寞难耐,开始想家、想母亲、想朋友、想北京、想故国。正是这种浓烈的思乡之情,激起他最原始的创作冲动。他后来回忆说:“我们幼时所熟悉的地方景物,一木一石,当追忆起来,都足以引起热烈的情感,好多小说是由这种追忆而写成的。我们所最熟悉的社会与地方,不管是多么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所以能产生好的作品……这种作品里,也许是对于一人或一事的回忆,可是地方景况的追念至少也得算写作动机之一。”

1925 年,他回忆着自己在北京教育界任职时的一幕幕经历,开始在东方学院图书馆里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断断续续一年后才完稿。有关当时的写作情景,他后来回忆说:“浮在记忆上的那些有色彩的人与事都随手取来,没等把它们安置好,又去另拉一些,人挤着人,事挨着事,全喘不过气来。”

适逢国内《小说月报》主编郑振铎正在伦敦,老舍就把《老张的哲学》原稿拿给他看,得到的评价是“很好”。不久,这部小说在《小说月报》1926年 7 月号上,以本名“舒庆春”开始连载,第二期即改署笔名“老舍”,半年后才登完。次年,这部小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因其文风幽默,“京味”十足,对北洋政府统治下的北京教育界的黑暗和混乱状况写作真实、揭露有力,故而轰动一时,销路很好。

此后,老舍继续沿着这条创作路子,又写下了第二部长篇小说《赵子曰》和第三部长篇小说《二马》。当《二马》开始在《小说月报》上连载时,老舍已离开伦敦,在欧洲大陆游历了3 个月后,于1930年春返回祖国。

成熟的“京味”作家

1930年至1937年11月,老舍在济南和青岛工作、生活期间,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创作丰收期。其中,《骆驼祥子》的问世,奠定了老舍作为一个成熟的“京味”作家的重要地位,这部作品也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骆驼祥子》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老舍与山东大学一位朋友的闲聊,这位朋友在闲谈中,说起他在北平时曾接触过的一个人力车夫的故事。朋友说这个车夫曾买了一辆人力车,后又被迫卖掉,如是者三买三卖,到头来依旧一穷二白。老舍听后脱口说道:“这可以写一篇小说。”继之,这位朋友又说,有一个车夫被军队抓了去,谁料因祸得福,他乘着军队仓促转移之际,顺手偷偷地牵回 3 匹骆驼。老舍说道:“自此,从春到夏,我心里老在盘算,怎样把那一点简单的故事扩大,成为一篇 10 多万字的小说。”

老舍开始进行资料积累工作,首先去信向生长于北平西山一带的齐铁恨先生打听骆驼的生活习惯,因为西山脚下有许多养驼人家。很快就得到了回信及有关的简单介绍。由于对骆驼没有真切的认识和感受,老舍感觉到,要写这部小说,就必须以车夫为主,而以骆驼作点缀和陪衬。于是他决定,把骆驼与人力车夫祥子结合在一块儿写,而骆驼只起到引出主要人物的作用。

老舍又分别写信给自己的哥哥、表哥、同学以及有关的专家,打听关于骆驼、洋车、车厂以及人力车夫的琐事,打听有关的口语字、词。他甚至还利用回北平给祖母操办 80大寿之机,采访熟悉上述情况的下层百姓。

在此基础上,老舍一鼓作气开始写《骆驼祥子》。这部作品从 1937 年 1 月起,始在《宇宙风》杂志上连载,一期两段,年内刊完,后来被陆续翻译成26 种文字、以 38 种不同的译本流传海内外。在这部优秀的小说中,老舍通过对主人公祥子在北平的 7 次行动路线的具体描写,使人们对书中的古都北京的认识更加立体。

一代“人民艺术家”

1949 年 7 月,客居美国纽约的老舍,收到一封来自解放了的北平的信,信末附有郭沫若、茅盾(沈雁冰)、郑振铎等30 多位知己好友的联合签名。信中说:“第一次文代会即将在北平举行,老朋友们已经全部聚在北平了,惟差兄一人,回来吧,老朋友!祖国的文艺繁荣等着我们的笔,包括你的笔……”

这封信就像是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巨大召唤,让老舍归心似箭。他刚做完手术不久,就急匆匆地辗转回国,于当年 12 月 11 日抵达北京,很快受到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亲切接见。此后,老舍担任过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务。除了继续写些小说、散文之外,他还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入大众曲艺事业和话剧创作中。

转眼到了 1957 年,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指引下,老舍开始创作《茶馆》。他从清朝光绪时期写起,写了北京的一个大茶馆,通过到该茶馆中来的形形色色的人来反映整个社会。

这年7月,《茶馆》剧本在大型文学刊物《收获》创刊号上发表。1958 年,它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搬上话剧舞台,每次演出都是观者如潮,盛况空前。

半个多世纪以来,《茶馆》一共在国内外上演了 400 多场,它不仅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保留剧目,而且还曾于20 世纪 80 年代漂洋过海,在联邦德国、法国、瑞士和日本等国上演,颇受欢迎。作为老舍的代表作之一,《茶馆》已然成为新中国话剧史上极富艺术魅力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杰作。

老舍具有浓郁的北京情结,可以说,没有在北京长期生活和工作的经历,就没有老舍那些优秀的作品。是北京古老而厚重的文化沉淀,给了老舍创作的源泉。

篇5:山核桃情结散文

山核桃情结散文

在老家,“白露”一过正是上山打山核桃的农忙季节,家家迎来丰收的喜悦。山核桃又叫“小胡桃”“小一核桃”盛产于皖浙交界天目山脉一带,是山中珍品,有“天下美果”之称。山核桃,外壳呈黄褐色,坚而脆,果仁香而酥。味道香脆,含多种氨基酸和20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是当地送礼馈赠的佳品。以前的山核桃一般只盛名于产区一带,“养在山中人未识”。但改革开放以来,山核桃,经过科学的开发和不断的推广,其加工的品种已经越来越多,其营养价值也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作为真正的“绿色食品”,她渐渐走出大山,走向杭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声播海内外。

小时候,我们村里就几户人家种植,产量也很少,特别珍贵。一到秋季,见那大树上灯笼似地挂着许多绿色的“青果”,大人便举着竹杆在上面顺势用力一颗颗打下来,那时候我们小孩子就在地上不停地帮着捡着。“青果”下地后要经过许多工序才能制成可口香脆的山核桃。有去壳,浸煮,烘炒或晒干,然后加辅料,或成咸味的,或成椒盐,或五香的,味道不一。那时候我家里还没种植山核桃树,小时候常看到别人吃,心里谗得要死。奶奶心疼我,看到邻居家有烘炒好的`山核桃的干籽,就从一抽一屉里摸几个鸡蛋或捎点其它什么干菜之类的东西跟他们换着给我吃。不过,我奶奶在村里很受大家尊敬,她去的时候别人家总会换给她,另外还送她许多带回家。看到奶奶老远笑呵呵地,腰间布兜里鼓鼓地一瘸一拐(我奶奶有脚痛病)地回来,我总是特别开心。奶奶没有牙,她是咬不动的,我呢,就张开“大”手,往她兜里使劲一揣,揣出一大把往口袋一装,然后躲一角落象小老鼠似的“咯吱咯吱”剥着吃。我感觉吃山核桃就象现在吃“五香瓜籽”一样有瘾的,越吃越想吃,最后吃得满嘴香味。不过,那时候我还算懂事,有时在“咯吱”一声咬开壳后挑几块大的核仁放奶奶嘴里吃,奶奶会抚一摸一着我小脑袋说,呵呵,还是小孙子懂事啊!这时,我看见她那皱纹多的象核桃似的下巴,不停地上下左右动起来,非常有趣。有一年,我奶奶看到邻居家有山核桃树苗,就去要回了几株来,她要我妈妈在屋后的小山坡上种起来,她说,挨上10几年,小孙子就会吃上自家种的山核桃了。那时我感觉我奶奶真的很伟大,我想她一定是为我种植的,因为我特喜欢吃,特喜欢咬起来“咯吱咯吱”香喷喷的味道。核桃树种下以后,我常常一个人跑去屋后的山坡上看那树苗,看着它们的绿叶在微风里自一由摇曳,我的心里就会默默地喊着,小树苗啊快快长!以后连做梦都盼着它快点长高。

今天,我们村里的后山坡成了有名的山核桃林区。现在每次回家我都要到屋后的小山坡上去找到那几棵核桃树,当然,20多年过去了,现在它们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枝桠纵横交错,树荫浓密,树身已经长成碗般大小,一到秋季每棵树上结满着青色的果实,灯笼似地一一团一团一地挂在树梢,特别诱人。每次站在树下,或爬上树枝,看那绿油油的叶子,看到一颗颗青涩饱满的果实,我就会想起我的奶奶。奶奶终于没吃上自家种的山核桃,树苗种下去的第5年夏天,奶奶离开了我。如今,一晃20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她去邻居家带山核桃,乐呵呵一瘸一拐地回家的样子仿佛就在我眼前------

篇6:情结老三届散文

情结老三届散文

我的大姐,是宝鸡中学高66级,插队地点在宝鸡县坪头镇。1968年那年深秋,她背着沉重的行李,赶着首批下乡的热浪,迈着准备来一番脱胎换骨改造的双脚,跨进了这个日劳动价值仅有1角7分的穷队,老实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1名知青一个家,就与贫下中农吃一锅饭,睡一个炕。满身的虱子,满手的老茧,满脚的水泡。

命运造成的磨难只能压垮弱者,却动摇不了强人。农村所有的粗细活路,她们样样学着干。下一眼泉,挑一担水得爬3个坡,过两道弯。刚去的男生3人一趟换着挑,后来两个女生也能抬回来。苦难磨练人的意志,自力更生带给她们丰收的欢快。她们用双手改变了农村的面貌,用细嫩的脚踏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背粪、拉架子车、犁地、收麦、挖土方、修梯田、上深山打柴、吃面糊糊、与猪做伴,每天夜里蜷缩在饲养室里学政治、在煤油灯下学“毛选”、批判人、记工分。以后,知青内部又闹起了矛盾;再以后,有人招工走了,留下来的人为自己的前途发愁。

工闲时候,大姐不是帮灶,就是帮男生洗补衣衫,还时不时地唱段样板戏,来首《长征组歌》。她没有埋怨,没有消沉,以顽强的意志,不仅实现了生活自理,还学会了洗衣、烧饭,还学会了织毛衣。

大返城的号角在知青中引起阵阵骚动,大姐也被几经周折涌进一家造纸厂。从那时候起,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用这双脚踏出一条坚实有力具有个性的人生路。

刚跳出农门的大姐,有玉米搅团,高粱米饭铸成的体魄,有当过妇女队长的经验,扛粮上垛、垒包运粮、保管结算,写材料、搞宣传、各样工作得心应手。在工作中,大姐也有苦闷过、彷徨过、抗争过。她在沉默中忍耐,在夹缝中求生。

众多的波折催她成熟,屡屡的逆境逼她奋起,不久,命运之神将她带进会计工作。她工作中一丝不苟,勤勤恳恳,得到了领导和职工的好评。现早已退休在家,享受儿孙之乐。她始终要求自己保持一颗善良平常的心,去对待生活,对待他人。

每当她回想当年知青生活,挑肥、锄地、收麦子、修水库,饱受生活磨砺。但她更感谢生活赋予她们这一代人坚强、吃苦耐劳、善良淳朴的优良品质,教会她们实实在在做人,勤勤奋奋工作。

人事如花,世事如水。在落花流水的人世中,大姐不止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一声“咱们都是‘老三届’的”,两颗陌生的心便不再陌生,情感的线路亦豁然贯通。你的手,我的手,他或她的'手,遂握出了悠悠岁月,拳拳真诚。诚然,由于各人的禀赋、性格、际遇的不同,其境况乃至人生姿态亦各异。但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意者,或平庸者,都不能不以饱含着沧桑中的温柔,温柔中的沧桑之目光,小心呵护那段刻骨铭心并深深渗透到以后岁月和整个生命细胞的插队生活。

尽管,在她们那一代人血管里,亦曾奔流过那个时代的狂热、迷乱、梦想、痴情乃至愚忠的赤血。在50多年后的今天,青春不再,人已经退休的她们,更愿意以过来人的宽容平和之心,在人生无味的咀嚼中,重新去读那山、那水、那天、那地、那人……

她们从苦难中筛选出成熟,从艰辛中筛选出坚韧,从寂寞中筛选出深刻,从坎坷中筛选出真诚,从炼狱中筛选出处世做人的原则……所谓“老三届”精神,就是吃过苦、受过罪,经受过磨炼。它是在一个社会不正常的岁月里,一群有相当文化科学知识的青年,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期社会底层艰辛劳苦的生活之后,而形成的一种思想境界和生活态度。“老三届”人炼就了一股刚柔相济、百折不回的坚韧之气,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转败为胜……复杂的政治氛围,艰难的生存环境,炼就了压不折,不叹息、咬紧牙关、历艰如夷的气概。“老三届”们大都具有坚韧力,顽强性。具有适应与改造、退让与不屈不挠、安分与进取、容忍与不畏险恶的综合能力。

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同样是生命的催熟剂,它砥砺了她们的意志,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她们知道求人莫如自强,热爱生活就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勿存幻想和奢望。她们视宽容为美德,知道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对社会对工作对家庭,她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篇7:中秋情结散文

中秋情结散文

我喜欢中秋节,但又怕过中秋节,过往的多少个中秋节里,一家人从未团圆过,每次总有缺席的人,留下了言不尽的遗憾。

幼时过中秋,总认为是大人们的节日,与孩子无甚关系。大人忙前忙后,折腾的不得安宁,孩子前呼后拥跟着凑热闹,忙是帮不上,倒造成了不少干扰。中秋节在孩子心里,只是个名词而已,实在没多少内涵份量。每每过中秋,母亲总在头一天和好面,蒸好硕大厚实的千层月饼和馒头,买好滚圆的西瓜,苹果,梨。中秋节当日晚饭后,母亲早早麻利做完家务,经营好牲畜肉鸡,开始着手拜月献月的准备工作。首先打一盆清水,清洗干净家人平日吃饭的小方桌,将先前备好的瓜果逐一洗净,用指甲在瓜果上划上月牙形状的痕迹,然后用水果刀沿画痕深镂,沿刀痕用手掌轻拍几下,瓜果一分为二,皆露出均匀好看的月牙。母亲用毛巾擦去瓜果流出的瓜果汁,净双手,将剜好的月牙形瓜果小心翼翼装入盘子,连同装盘的千层月饼,馒头和瓜果的盘子依次摆放在门口的方桌上,摆放齐备后恭恭敬敬的鞠一躬,表情严肃而又虔诚。献月拜月后,母亲和我们在院落赏月,聆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在皎洁的月色下,我们孩子戏嬉追逐,踢沙包捉迷藏,见母亲在里屋做针线活,迅疾偷偷扮下小小瓜牙偷吃,待献完月亮撤下贡品时,玩累的我们早已伴着溶溶月色入睡。母亲凑耳喊一声吃月牙了,我们一个个翻身下炕,竞相抢吃月牙形的瓜果,眨眼的功夫,盘里的瓜果横扫一空,仅剩瓜皮和果核,母亲在一旁乐呵呵的笑着,不作声。在我们孩子的心里,始终等待着父亲的到场,始终期望看到父亲的微笑,父亲在外工作,每次皆缺席,父亲每每缺席,我们总觉中秋节里缺少温暖。

后来,姐姐妹妹相继出嫁,每过中秋,母亲便早早托人问讯出嫁的姐妹中秋节能否回来团聚,中秋节当天,母亲格外喜悦,大早恭候女儿的光临,渐近晚饭时分,姐妹总不能如愿而至,因家庭琐事不能一一赶来,总也凑不齐,母亲便有些失落,常常一边忙活一边唉声叹息。我们作为孩子,想不了那么多,总玩的很开心很尽兴。我们外出上学后,母亲常一个人过中秋,想必母亲断然在空落的院子里等待姐妹,不住的念叨在外求学的我们,一定很失意,一定很难眠。

我成家后,在县城有了自已的家,有了自已的孩子,每至中秋,很少能去老家陪母亲过中秋,有时竞是节前节后带各式新潮月饼去看母亲。姊妹与母亲在中秋节团圆的日子越发稀少,越是稀少,越发稀罕。母亲有时也埋怨我们做子女的中秋节不回老家跟她团聚,节后见到拿去孝敬她的月饼,她总饥讽我们,母亲不是缺吃的`,啥样的月饼也没心情品尝,再好的月饼也不如看到你们的脸。中秋节希望与你们团圆,不盼你们带啥好吃的,说啥好听的话语,只愿聚在一起,能够感受一次亲情的温暖和喜乐,听后莫不感到愧疚和渺小。再后来,工作生活稳定好转了,想好好陪伴父母过中秋节,以此孝敬父母时,父亲母亲又先后别我们而去,每每中秋节,每每难团圆。伫窗仰望满满圆圆实实明亮的月亮,心里难抑涌动不安的悲情。月亮缺了,有圆的时候,家人缺了,永远没有团圆的日子。在没了亲人的日子,尽力将工作生活中的大小事宜处理妥当圆满,多一份努力多一份付出,少留一份遗憾少留一份悔恨,真真实实过好当下,让九泉之下的亲人瞑目,给健在的亲人一份安抚和慰藉,不愧对已故的亲人,不愧对健在的家眷和自已,砥砺前行,不枉活余生。

篇8:南瓜情结散文

南瓜情结散文

也许没有人会理解我,为什么那么在乎到处都有的南瓜,心里的尊崇甚至犹如一尊无处不在的神灵,这是爹妈遗留给我的好传统。爹妈未去之前,任何东西在他们的眼里、心里的地位,都没有极普通的南瓜那样至高无上的地位。小的时候,我也是很不理解爹妈的过激行为:不就是个南瓜吗?哪家没有三五个呢?谁稀罕它呀!可能这世上除了我的爹妈,不会再有人对南瓜如此顶礼膜拜了。

直到妈“走”了之后;爹,有一天也病得不轻,医生断言:“准备后事吧!”眼看着,爹也要步妈的后尘走了。

我流着泪问:“爸呀!还有什么要嘱咐我的吗?”

爹头蠕动了一下,嘴也机械地张了一下。然后他用手指指指我的书桌呢喃着说:“南-瓜-下-那张纸,你-看-看。”

爹断断续续地把话说完,就安祥地闭上了双眼“走”了。我成了没人疼爱的孩子了,在爹“走”的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突然一下子长大了。我擦干了脸上滚落的泪水,强颜欢笑,全身心地投入爹的.丧事中,这样一直坚持到五七后,我才放松了点。

一天深夜,我于睡梦中,忽然想起爹的最后嘱咐,我一下子惊醒。于是,拉亮了电灯,找到了依然压在南瓜底下的那张纸。纸上歪歪斜斜写着一些文字:“南瓜,是我家的恩人,没有南瓜,59年我们一家人早就没命了,是南瓜没命一样的疯结,是南瓜没命一样的疯长。虽说一天只吃一顿南瓜饭,但我们一家老小都没怎么饿着、更没伤着,这就是我们之所以尊崇南瓜的原因。整个乡镇,能有几户人家没有饿死过人呢。南瓜对我家的恩惠,难道不值得永远牢记心中吗?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什么神呀,灵呀,教呀,都不信的来由。之前,我们也信过神鬼之说,也信过教,也没改变过什么。你妈说,以后我们啥都不信了,就信南瓜神;因为啥都骗人,只有南瓜,不骗我们,对我们实诚,在要命的时候,是南瓜渡我们一家老小走出了罕见的大饥荒。我怕自己突然不告而别,就留下了这些文字给你;我怕我“走”后,你不再信仰南瓜神了。所以留下这些文字给你,是想告诉你,做人要实在,要懂得感恩,要知恩图报,即使滴水之恩,也要涌泉相报。至于信仰,只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安慰,这我不是不知道。有信仰,总比没信仰好呀,切记!”

看完爹的遗言,我才知道我家为什么总与人家有些异样,原来是信仰上的区别。怪不得,人家的孩子都说我家是另类,都不喜欢跟我玩。即使跟我玩,也都是不怀好意,总是想方设法地整我。久了,就有了恐惧症,从此远离了这些喜欢捉弄我的那些人,养成了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的习惯。直到我读高中,在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才逐渐地走出了孤僻的阴影。阳光男孩的称谓,就是读高一的时候,同学们送我的一个外号。班长说:“叫你阳光男孩,你从此就会与阳光同行,逐渐地会被阳光把你异化,成为大家中的普通一员,再也不会有人叫你另类。相信你,相信我,相信大家。”

也是那年,我里里外外果然都焕然一新,从此告别了孤陋寡言的时代,迎来了属于我的美丽的人生新时代。

自从知道了南瓜的秘密之后,我也一心爱上了丑陋的南瓜。所谓的南瓜脸,就是说那脸很不养眼、很难看。但在我眼里,南瓜虽然形状多样,好像不中看,但却很好吃。尤其是吃多了细米白面的人,更是视南瓜如养身的珍宝。有商家独具慧眼,利用南瓜开发、生产出了味美色艳的南瓜饼,可谓是风靡全球。

记得爹在那张纸上还写过:“不管你的生活怎么变化,你都要保持着最初的心态,去面对滚滚红尘的诱惑;也不管到何时,你都要坚守对南瓜的真心喜爱,永远不动摇;不管你生活得是好、还是不好,都不能不种一些南瓜,留着自家吃,最好坚持每天都要吃一些南瓜,只有粗粮、细粮配合着吃,才可以达到完美的营养整合。爹知道,你是说到做到、言而有信的人;爹也不担忧你的未来,因为知道你是个心中有梦、有追求的人,有梦的人,终有一天会达成心愿的,所以爹走得非常安心。你若安好,便是爹的晴天。”

于是我利用零星的时间和星期天,把房前屋后的土地都挖好、整理好,然后种上南瓜秧,秋天的时候,竟然收获了很多又甜又大又好吃的南瓜。有几个小贩暗里相中了我家的南瓜,不断地打扰我,让我割爱给我高价收购,被我三番五次地拒绝,仍是厚着脸皮纠缠着我。经不起小贩们甜言蜜语的献殷勤,我就答应出让一部分卖给他们,小贩们这才一个个心满意足地离开我家、坐着拖拉机满载而归。

等人车都走远后,我给爹妈上了一炷香。跪着,告诉了他们,我的意图:“南瓜大丰收,太多。吃,是吃不完的,与其放在家里占不少地方,不如卖给急要的小贩一部分,这样利己又利人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再说,卖了一些多余的南瓜,即换来了钱、可以购买油盐酱醋,又宽阔了家里的地方,还免去了管理它的麻烦,可谓是一举三得的大好事。相信您们若还在的话,也会像我这样做的。再说,谁跟钱有仇呢。如果放着方便不方便,我不是神经病、很亏吗!”

寒假的一天,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学,相约来我家。于是我整出了我发明的、丰盛的南瓜宴,来招待我的学兄弟姐们,大家吃过后,一个个只伸大手指夸赞我做得好,这让我很受用。我这才知道,所有的爱好,只要坚持下去都会有收获的,比如我对南瓜的情结、喜欢。本来只是遵从爹的遗训无奈地去执行的,没想到,竟然就爱上了它,而且越爱越深。我在心里决定,继续研究、开发南瓜的资源,比如南瓜素,以及南瓜做得菜品,如果开发出来,豫菜岂不是如虎添翼、更加丰盛了吗。我也知道,要达到目标,路还远着呢。但不管路途如何艰辛,我都要倾尽一生的精力、所有,奉献给南瓜事业,这就是我所谓的爱好--南瓜情结。

篇9:桑树情结经典散文

桑树情结经典散文

我们村是个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村,有着高大壮观象迷宫似的棋盘屋,还有交叉的长巷内延伸出去的条块土黄色麻石路。这些无不昭示着村里昔日的繁华和富庶。站高处瞭望,村前后又各有两棵冠华如盖的大树,村后是棵樟树,绿叶婆娑,树身四人合抱。村前是棵桑树,枝繁叶茂,树身比樟树要细,但也要俩人才合抱得过来。这两棵大树,又衬托出村子的古朴和厚实的历史底蕴!

依然记得村前这棵桑树是大哥亲手栽的。那是七十年代中叶,农村都穷,经济萧条。我们村由于没山林,柴火紧,每年秋天,家乡的田埂地岸割得像狗舔的一样干净。若想有点引火的柴火,都是大清早去十多里外都镇矶山,半偷半讨搞点松针。因此柴火和木料显得奇缺和金贵,村里人房前屋后都种树,有果树,也有苦楝树和杨树。粗直的留作制家具和农具,弯枝和树叶才当柴火烧。后来我们兄弟结婚用的家具大多是这些树木做的。

那年春天,大哥不知从哪挖来两根桑树和枣树苗,可乐坏了我们兄弟五个,看见桑树和枣树苗就好像有大把的桑葚和青枣吃。那年月小孩的`零食少得可怜,大多是自己到野外找吃的。比如春天掐刺凤摘麦萢,夏天摘桑葚采莲蓬摘菱角,秋天采毛栗摘涩铃铛,冬天拿竹篙捅瓦下的冰挂吃。当然最有意思的还是摘桑葚吃,我们村西北新屋猴子老哥有一棵老桑树,每年结很多紫红的桑葚,但我们很难摘得到吃,因为他家有一条很嚣张的黄狗,总对行人呲牙咧嘴狂叫,使我们无法靠近老桑树。想吃桑葚的话,我们只得跑到两里外富峦里向家摘,桑葚吃在口里甜甜的,但总是把衣服弄得紫紫的,挨了大人不少的责骂。

我们拿着铁锹正在门前打树洞时,奶奶和母亲都拦着说,枣树可以栽在门口,桑树不能栽。结果枣树留在门口,桑树移栽到池塘边的一块瓦砾空地上,那地每年夹生洋芋头,奶奶开春时还会在那打几个南瓜墩,种南瓜。由于枣树满是刺,我们喜欢桑树更甚些。为了能早日吃到桑葚,我们种的时候把瓦砾扒开,挖了很多糖泥放在树洞周边。后来大哥不知从哪里搞来一棵花生苗,也种在塘泥上。后来我们天天在洋芋头杆里钻进钻出,轮流着来回跑去看,长出第一颗米芽,我们就兴奋不已;长出一片嫩叶,我们就手舞足蹈。高兴之余不时偷偷地从奶奶的粪缸,舀几勺粪水浇到树下,恨不得小桑树苗两三天就长成参天大树。到秋天时,那棵花生藤蔓已长得铺天盖地,挖的时候却没扒出几节花生,倒是那修直的桑苗从筷子粗一下长成拇指粗,有一人高了。

父亲没阻拦我们爱桑树,在父亲眼里,桑木性柔韧,适合做多种农具。父亲寻思着:让桑树再长两年,砍了能做一根好锄头棍!我们都不做声,在为我们心中的桑葚难过。

第二年春天,我们为了破坏父亲锄头棍的设想,偷偷地把桑树顶心掐掉了,不久后桑树就分两枝桠,长势仍是喜人。但我们老担心桑树被父亲砍掉做锄头棍,战战兢兢中过了三四年,守到的是桑树只开花却没结一颗桑果,我们失望至极!桑树也早长过了锄头棍的用材标准。父亲说,这是一棵公树,不结果,让它长两年,蓄条扁担坯得,桑树扁担好,不怕你们力气大,挑不断。原来大哥二哥此时已是血气方刚的后生,农忙时能帮家里挑谷子,但挑担没经验,走路一冲一冲的,老把扁担挑爆或挑断。

但父亲的话依然没兑现,因为父亲只是个会摆弄竹子的篾匠,若是木匠的话,桑树早变成锄头棍或扁担了。由于不长桑葚,我们就很少关注它,但桑树生长依然旺盛。后来几年,农村养猪很火,栽桑树的那块地建了几个猪舍,桑树根把那些粪池全胀破,加上靠近池塘,足够的养料水份,让桑树长势更猛更粗。父亲想拿它做农具的想法也不断地在修正:由主干做锄头棍到扁担,然后主干锯板,两枝干做扁担,最后变成做辆农田灌溉用的手摇龙骨水车,柔韧的桑木是做水车龙骨、大小轴栓、摇臂的绝佳材料。但后来随着小型抽水机的推广普及,加上我们兄弟先后成家,走出了农村,不再仰仗土地为生,父亲做龙骨水车的计划也不了了之。

再后来随着胶合板的上市风行,煤气也走进农村,村前屋后的树就变得可有可无,我们对桑树也日渐疏忽。一晃一二十年过去了,城乡面貌发生剧烈改变。桑树不因无人问津而停顿,长势越发葱茏,密密匝匝的树叶遮云蔽日,树身须两人合抱。

“树大招风”这话一点都不错,听父亲说,去年县园林局的人盯上了桑树,有人找上门,想花两千块钱买走这棵桑树,移栽到县城的公园里去,父母便找我们兄弟商量。虽说这些年忙于生计,没认真看过这棵桑树,但想到突然要把树连根挖走,小时候和这树有关的点点滴滴如同幻灯片在眼前掠过。三十多年来,村里大变样,棋盘屋倒塌殆尽,条块麻石路改成水泥路,很多东西都不存在,同栽的那棵枣树都不记得是哪一年没了,家里的老房子也拆掉重修了,只留下这棵桑树和村后的大樟树没有变动。从栽下这棵桑树算起,到现在这些年,家里一切顺利平安,八十多岁的父亲已是四世同堂,我们兄弟五人也是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此间唯一逝去的奶奶,也是九十多岁高龄走的。

我们决定留下这棵枝繁叶茂的桑树,为家乡蓄一份绿韵,为我们古老的村庄多撑起一片荫凉。我们儿孙创业的过程中需要在这荫凉下休整,然后心中揣着这片荫凉下休整过的梦走四方,就算走出去得再久再远,也会对故乡念念不忘!

篇10:草木情结散文

草木情结散文

一直很喜欢《诗经》《楚辞》中那些念起来拗口的草木,不为别的,只因一种陌生而熟悉的情结。陌生,是因为它们所在的时空离我太遥远,熟悉,是因为它们的身影从未离开我的视线。恰好前段时间师傅让我去读《诗经》,我听话地每天捧一本《诗经》在那里看啊看啊,可就是进不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种苍茫浪漫的意境。是我心不够诚,打动不了那文字里的萋萋草木?还是我真的骨子里缺乏诗意,和它们没共同语言?我曾为此苦恼了好多天,但是苦恼归苦恼,时间一久,我也想明白了,草木一旦入了诗词,那就不再是草木了,那是成了精、有了魂魄的灵物,它们的世界岂是我这种凡尘浊物能够轻易进入的?既然我无法深入它们的世界,那我邀请它们来我的世界总可以吧。《诗经》里的草木太多,不认识的自然没办法邀请,太熟悉的这次就不用来了,等下次吧。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卷耳

这里的卷耳,今名苍耳、羊带来,据说是古时候穷苦人家食用的菜蔬,或年岁歉收时的救荒食草。可百度百科上说这是一种全株有毒的植物,幼芽和果实毒性最大,那我就不明白了,古人是怎么把它当菜食用的呢?不会中毒?现代人种植它多半是为了药用,我不懂药理,亦无需拿它当食物,可因为它那布满倒钩刺的果实,它在我的童年记忆中一直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

苍耳在《楚辞》中叫苔木耳,因其繁殖能力极强,被视为杂草归入恶草一类。小时候,随便路过一条乡间小道,都能在路旁偶遇一排排结着果实的苍耳。那时候还不知道它有个“苍耳”这么好听的名字,我们都叫它“粘毛子”,顾名思义就是它那有倒钩刺的果实遇到有毛的东西就会附着在上面。惹上这样的“无赖”,如果是一般的衣物倒容易处理,拔下来扔掉就算了,如果是毛发可就难缠了,有时不得不用上剪刀等工具才能摆脱它的困扰。

对女孩子来说,和苍耳有关的记忆多是不愉快的,这都拜那些调皮的小男孩儿所赐。他们玩儿“打仗”游戏的时候,会摘一大把一大把的苍耳果实放在身上,小伙伴之间互相投掷着玩耍。苍耳果实很小很轻,不会砸伤人,但它的刺落在皮肤上也会使人产生轻微的疼痛,这样的效果正是他们需要的。有时女孩子误入他们的阵地,头上不小心挨那么一下,苍耳果实就粘在头发上了。淡定的女孩子知道让别人替她小心翼翼地摘下来,有的小女孩儿一慌神,小手往头上一抹,头发迅速和倒钩刺缠绕在一起,怎么也弄不下来,只能急得哇哇大哭。有些调皮的男生见这么容易就能把小姑娘逗哭,没事儿就故意摘两个苍耳果实握在手里,若无其事地晃到他们想要捉弄的女孩子身边,顺手将手往女孩子头上一扣,再揉上几下,然后跑到远处去看笑话。

我也曾被这么捉弄过一回,但我当时没哭,我是看到一大戳头发随着剪刀卡擦一声掉在地上才哭的。神奇的是,那个捉弄我的男生后来成了我整个小学阶段最好的朋友。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芣苢

《周南》里的芣苢是轻松快乐的韵脚,采呀采呀采起来,像我们幼儿园时唱的歌谣,“找呀找呀找朋友”,简单的旋律,一如我们彼时简单的心境,空灵清澈得如同雨后晴空,可以照出我们落在地上的身影。

这种叫芣苢的'植物,现在被我们称为车前草,常成群生长在牛马迹中,所以叫做“车前”或“牛遗”;在路上或路边的开阔处也经常见,因此也叫“当道”。车前草的叶子呈椭圆形,紧贴着地面生长,看起来像一片片的招风耳,又大又笨,可就是这么一种并不出众的植物,它却是个把数学天赋发挥到极致的天才,至少比我这个看见数字就头疼的数学白痴厉害。为了获得最好的采风和光照,它上下层中相邻的两片叶子之间约成137.5°角,这样的黄金分割角在自然界虽不是独一无二,可也体现了它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的生存智慧。

传说西汉的将士被匈奴围困,人马患病,孤立无援之际,是车前草的突然出现拯救了将士们的生命。传说可信度有多少我不知道,但车前草这种悲天悯人的精神我是深信不疑的。在农村,似乎所有的植物都能入药,农民们虽然说不出那些草木治病救人的原理,可是凭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他们确实从这些平凡的草木身上获益匪浅。小时候我们家就一直备着晒干的车前草,说是要用来泡水喝,不过我好像从来没见他们泡过,只是每年一如既往地储存这种植物。

对于小孩子来说,我们更喜欢车前草的茎,它和牛筋草一起被我们称为官司草,即把两根车前草茎或者牛筋草对折交叉互拉,比赛输赢,谁的草先断掉谁就输。车前草的茎远比牛筋草结实,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会允许使用牛筋草的人再加三到五根牛筋草,和在一起对抗车前草茎。比赛久了,积累了经验,孩子们便想出了许多取巧的法子。比如把牛筋草的结扣处揉一揉,挤出一些水分,或者直接用牙齿轻咬,以此增强牛筋草的韧性。

今年暑假和弟弟一起回家,七岁的弟弟走着走着忽然在路边停了下来,不知道蹲在那里做什么。我走过去一看,他正在拔一株车前草。我说:“你拔来干嘛呢?”弟弟回头望着我,一脸天真地回答:“妈妈说这个可以吃的。”我再问他:“会打官司吗?”弟弟茫然地摇了摇头。想来定是妈妈平日里给弟弟普及过车前草的相关知识,却忘了交给他这些小游戏。也是,现在的孩子想要什么玩具没有,怎么可能知道我们儿时的小把戏?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苹

曾经一度以为这里的苹就是“身世浮沉雨打萍”里的萍,都是浮萍的意思。浮萍在诗文中的形象是比较悲苦的,所以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也想当然地加入了一些悲悯情怀。查过资料,辅以童年记忆,方才知晓,是我自己自作多情了。

由于这两种植物都曾在水田里见过,当时也没有仔细区分,所以我一直把田字草当浮萍看待。现在仔细想来,浮萍在我们当地的俗名叫做“浮漂”,因为根短,只能漂浮在水面上,用它来比喻漂泊无奈的心情最是生动贴切。小时候,经常见大人们用铁丝网舀来喂鸭子,舀起来的浮萍不像浮在水面那样一片碧绿,有些呈暗红色或者褐色,像钢铁生了锈,给人一种陈旧苍老之感。

这里的苹,今名田字草,相比于浮萍的沧桑陈旧,田字草就显得生机勃勃多了。田字草的根茎固定在水中泥地上,叶初生时浮在水面,长大一点后就不再依赖于水的托举,而是独立挺拔于水面上方,颇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样子。它的叶子是一种翠翠嫩嫩的绿色,清新淡雅,惹人怜爱,古代人常用来祭祀鬼神、招待王公,可见是种极其尊贵的植物了。

田字草“叶正四方,中拆如十字”,所以又叫做四叶草。当然,它不是我们以为的从三叶草中找出来的四叶草,那种四叶草没有种子,太过珍贵,,也只有在一千万株传统的三叶草中寻找才能找出一株。而田字草的繁殖能力超强,虽被现代农民视为有害杂草,然而在《楚辞》中仍属于香草一类。寻找四叶草,也就是为了寻找幸福和希望,为了给自己的心寻求一份依托,既然真正的四叶草如此虚无缥缈,为什么不能用田字草来替代四叶草寄托我们的美好祝愿呢?若心怀仁善和祝福,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能使我们不自觉地嘴角上扬。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白茅

白茅的俗名叫丝茅草,在古代是洁白、柔顺的象征,祭祀时常用来垫托或包裹祭品,然而在我的印象里,白茅却是刚柔并济、亦正亦邪的一种植物。

在我的家乡重庆乡村,白茅的覆盖面积非常广,从山顶四下望去,大片大片的茅草随风起伏,掀起层层碧波在山间荡漾。它的繁殖能力也极强,可以说,只要是有泥土的地方它就无孔不入,即便是大火烧山,它也能迅速恢复原貌,并抢占大片生育地。《离骚》中说:“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侵略性强且到处蔓生的白茅逐渐攻占香草的生存空间,屈大夫把这视为为劣币逐良币的官场写照。

白茅的根白嫩汁多,味道甘甜,挖来洗净即可生食,但是它的根状茎发达,在土中到处蔓延,与其他植物相比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且难以除净,在很多地方已发展成为有害杂草。白茅的叶子修长坚韧,不易腐烂,是古代人常用来搭盖茅屋的材料,想必“茅屋”这个词和白茅渊源不浅吧。白茅的叶子边沿还很锋利,若是赤着双腿去茅草丛中走一圈回来,原本白皙干净的小腿极有可能变得伤痕累累。白茅的花序呈圆锥状,着生许多细小种子,种子上有丝状白色绒毛,绒毛细腻柔软,成熟时自花轴断落,随风飘逸飞扬,到处传播繁衍后代,这就更加增强了它的扩张性。白茅的花絮可以止血,小时候,我见过很多农村人手脚被割伤后,只要不是太严重,都是直接勒一把白茅花絮抹在伤口上,很快便能见效,不过现在好像没人这么做了。这也是我说它亦正亦邪的原因,它的叶子能伤你,它的花絮却能帮你治伤,让你恨也不是,爱也不是。

其实,世间很多东西也如白茅一样,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当你需要它时,坏的也能变成好的,当你不需要它时,好的也有可能是坏的。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荠

我跟荠菜不是很熟,虽然从小到大打的照面不少,也跟它玩儿过一段时间,可由于它的存在感太弱,总是被我忽略,以至于到现在也不知道它的名字。在我们当地,它似乎没有名字,我从来没听大人们提起过它,只是偶尔遇到了随意瞥上一眼,也没什么好说的,所以他们大概以为它不需要名字或者称呼这种东西吧。倒是我,曾叫过它一阵子“响响草”。

荠菜的茎与叶布满了一层灰白色的绒毛,掐断了,仍有千丝万缕地联系,它会开出许多白色小花,星星点点的,可是这样的小花开在万紫千红的春天里实在是难以入眼,我之所以还有点印象,是因为它的种子。

荠菜一边开花一边长种子,一根瘦瘦弱弱的茎上,从下到上环绕着一圈圈种子,最顶端簇拥着一团儿小白花。荠菜的种子形状有点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也有点像心形,用手捏捏会发现里面空空的,总让人觉得里面似乎藏着什么东西。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经验,我折下一根长满种子的荠菜茎,把一颗颗种子从茎上剔落成欲断不断的样子,放在耳边轻轻摇一摇,就会听到踢踢踏踏的声音,所以那时候我才叫它“响响草”。当我在电脑上敲出这些文字时,一种若有似无的踢踏声正在我的脑海回荡,我知道,它来自我那已经远去的童年时光。

《诗经》里用荠菜的甘味来表达甘愿吃苦的心情,“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谁说苦菜是苦的呢,我吃着就像荠菜一样甘甜。说这话的人,应该不会想到千年后的今天,他所喜爱的荠菜会这般被人不屑一顾吧。不过也说不好,指不定哪天大家都吃腻了鸡鸭鱼肉,偏要回山里吃吃野菜野草呢?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

桑是《诗经》中出现篇数最多的植物,也是中国最早栽培的树种之一,古时民宅附近常见,属于经济作物。桑树之所以在古代有如此高的地位,和它的广泛用途不无关系。桑叶可以养蚕,桑葚可以直接食用,桑树皮可入药,可造纸,桑木可以搭成弯弓。孟子说:“五亩之田,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单提桑树而不言其他,足见桑树在古代社会的重要性。

桑树那么多的用途,我切身感受过的却并不多。我没见过养蚕,没见过桑皮造纸,没见过真正的桑木弓箭,桑树之余我,不过是满足了小孩子嘴馋的一种美食。

紫色的桑葚水灵灵地掩藏在桑叶中间,不动声色地诱惑着路过桑树身边地小孩儿,而我往往是最经不起诱惑的那个。常常是直接摘一片最大的桑叶折成袋子,专挑最大最有光泽的桑葚摘,直到装满一整袋才肯停止。记得后山上有一棵三米左右高的桑树,结的果子是白色的,这在我眼里是稀世珍宝级别的东西,无论大人看得多紧,总是会想法设法地爬到树上去摘来吃。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我到现在也觉得白桑果比紫桑果清甜,可惜的是那棵结白桑果的大桑树早已消失无踪了,后来也没再见过白桑果。桑叶也是可以吃的,小时候奶奶做点心时会采些桑叶来包在外面,点心蒸熟时,桑叶也熟了,有的桑叶粘在点心上撕不下来就只能和着点心一起吃掉。

说到桑树,我忽然想起一句俗语:门前不栽桑,屋后不种柳。回想起来,桑树一般都长在山上或者路边,在农村还真没在哪家门前见过。“桑”谐音“丧”,不吉利,这个好理解,可是柳枝作为惜别赠物,在我心里一直是种寄托着离人情思的美好植物,为什么也不能种呢?难道是因为柳枝可以用来做招魂幡?(从小说里看来的)如果是这样,那在家门前种桃树岂不是可以辟邪镇宅?

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菼

以前读这首诗,目光都集中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上,满心满眼都只有那个叫庄姜的美丽女子,总幻想着哪天能在路上邂逅这样一位女孩儿,把诗文中的美好形象鲜活地还原于现实生活中。也是受了这首诗的影响,我很爱看女子的手和眼睛,很遗憾的是,至今极少在成人中遇到令我心仪的手指和眼眸。现在转移视线,把诗中的植物还原于生活,这比还原美人容易多了,美人只能靠想象,而植物好些我都曾在田间地头见过。

菼,学名荻,家乡通常称为巴茅草,和白茅有点像,只是长得比白茅葱茏高大许多。荻花初开时是梦幻般的淡紫色,低垂柔顺的姿态现出几分含娇带羞的模样,荻花纷飞是秋日里一道动人的风景,洁白的花絮随着秋风起舞,洋洋洒洒于天地间,如果那时有人对我说,会有仙女从飘飞的荻花中走来,我想我一定会信的,我会傻傻地藏在荻草丛中,等待仙女的降临。从小就很喜欢那些随风飞舞的东西,一片落叶,一朵蒲公英,一缕发丝,甚至是被风吹起的塑料袋,我也能呆呆地看上半天。在想什么?我也不知道,似乎什么都没想,只是那么看着就已经很舒服了。

会飞的荻花是自由潇洒的,我看见它们从巴茅杆上脱落,蜻蜓点水般掠过我的头顶,是在向我告别吗?告别一道从花开到花谢一直关注着它们的目光,告别一缕从起飞到消逝一直追随着它们的视线,带着庄姜的梦,飞过高山,飞过田野,飞向那个它们自己也不知道的远方。

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会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与之相遇,如果那里没有阳光没有风,我会带它们回到故乡的原野,陪它们再发一次芽,再开一次花……

篇11:芋头情结散文

芋头情结散文

天变凉,稻金黄,又是一个丰收季节。闲暇时,牵小女逛街。她驻足水果摊,缠着要烤芋头吃。五元称了两个,个匀称、香喷喷、热腾腾、黄澄澄,确实让人唾津潜溢。但不知有没有当年小伙伴们田头架起树杈,用豆秸烧的芋头那样令人回味。看着小女馋猫样,忽然想起母亲好几次催我回家捎带芋头的嘱托。

周末回老家,母亲已准备了满满一蛇皮袋。每当此时,母亲总是感慨地说:“今年又贵了,都赶上稻子的价了。我打算拉集上去卖。”“别卖了,就那山坡上的两分开荒地能产多少啊?分给我们兄妹几家罢了。”我说。“变精贵了。不卖,不卖!每天早晨吃碗芋头稀饭就是舒坦。你三弟又来电话了,说要留点春节吃。”母亲年年说着类似的几句话。

几句朴实的话语常常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早些年,家乡的连片旱地大多插芋头。夏初,犁过的麦田须打成垄。兜垄可是辛苦活。两百多米长的田块,父母用锄头一块块兜起、捣碎。垄要大,那能多结芋头。完成这种工作,靠的是父母坚强的毅力和长满老茧的双手。但我想其中更多的因素或许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远景。

插芋头可要全家齐上阵。母亲刨坑,父亲担水,姐剪芋秧,我分秧苗,哥哥培土。为了验证父亲的'叮嘱,有时我偏把几株秧苗倒个儿放,看它们日后能不能开出粉红的喇叭状的花朵。一家人有说有笑,劳动中充满了很多乐趣。

芋头的管理是有讲究的。当藤状秧爬满垄时,需要顺着沟底把一根根秧条翻过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除去垄间杂草,另一方面也为了防止秧条生出须根吸收养分。翻秧间隙,拭去额头的汗珠,嚼着垄间刚摘的小瓜,望着伏在一侧极顺溜极碧绿的大地的“丝发”,怎能不叫人赞叹劳动改造自然的伟大。

最令人回味的是收获的季节。收获是艰辛的。砍去丝丝缕缕的秧条,刨出芋头扭去须根,再切成片状,均匀撒开晾晒。一天下来,手上沾满了浆液,很黏,总是洗不干净。遇到雨天,得连夜把芋头干一片片摸起运回。收获也是快乐的。扭须根时,弟弟“霍元甲”状用掌去劈,配以“哈、哈”的伴奏,常令父母捧腹。

食用的红心芋头须在场边挖个大窖子贮藏。窖顶成脊状,用土覆盖。那可是孩子的乐园。捉迷藏、滑滑梯、甩皮卡是常有的项目。过年时,母亲便把煮熟的芋头放在棉布里用力挤压,流出黄亮亮的汁,用劈材火慢慢熬成块状,那是我们的最爱。现在回想起来,母亲那时看着我们兄妹几个贪婪地咀嚼的动作,满脸一定洋溢着生活的甜蜜。

小小芋头,丝丝情结。如今,当人们品尝着脆如萝卜、甜似苹果的芋头,会有多少情愫萦绕其中,也未可知。

篇12:石羊情结散文

石羊情结散文

初识石羊是孩提时在母亲讲述老一辈背盐的往事中,那时石羊在我的意象中她只是一个出盐的地方;再识石羊是念小学时,在一次父亲的训话中偶然提及,原来父亲曾在那里上过学,原来那里还有孔庙、孔子铜像,原来那里还有在父亲那个时代大姚的最高学府。后来相继上了初中、高中、大学,我对石羊的认识就不再局限在以上的意象中了。然而我对她的向往却越来越强烈。

她离我的家乡桂花并不远,但俗人可能就是俗事多,多年来总未能成行,十二年前父亲的去世使我惧怕了,因为我的脆弱,我不敢去追寻他当年的脚印。这种遗憾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心里堆积,使我心头又多了一块心病,连只要有父亲的梦里就都会有石羊的影子,或许父亲到现在还经常去那里吧。我想我真的得下决心,得找出时间去一趟石羊,对,是一定要去的。

去年,我终于如愿以偿循着父亲当年的脚印踏上了这块我神往多年的故土。我的身心终于与她交融了。

站在这块土地上我才知道原来我并不是很懂她,我知道的仅仅是她的一小部分。然而在其间我能依稀的感觉到石羊的盐文化、儒教文化曾盛极一时。当被称为蛮荒之地的云南的大部分地域还在沉睡的时候,她就已经醒来,并且用她的盐文化和儒文化诠释着她的魅力。如果把她比做一位母亲的话,那么她身上的盐就是滋养周边儿女的乳汁,深厚的儒家文化便是她丰富的精神财富,她就这么年复一年不辞辛劳的哺育和培育着下一代。

如今,古老的盐都她那曾经拥有过的繁华,失落得很彻底,只能从依稀躺在路边的建筑中还能看出点。然而站在了这块土地上她的过去、现在就犹如一副画展现在眼前。岁岁年年,人事沧桑,当所有的繁华都曲终人散的时候,悠悠的香水河和石羊孔庙依然向人们讲述着石羊古镇曾有的辉煌。

石羊古称白盐井,系蒙氏时有羝(公羊)舔土,掘地取卤得石似羊而得名。关于这个地名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龙女牧羊》。追溯历史渊源,始于西汉,唐初置泸南县,后更名盐泉县,属姚州都督府统辖。天宝以后,属南诏管辖。在宋时曾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驿站,商贾云集,这里有着由财富堆积起来的繁华,现今仍有许多当年用青石板铺成的`人马驿道遗址,各种骡马蹄印清晰可见;还有那充满氤氲湿气的古盐井还能让人触摸到历史的痕迹。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孔庙和清康熙年间铸成的孔子铜像、南北相对峙的南北二塔、“封氏节井”大型浮雕、古时的“七寺、八阁、九座庵”和穿镇而过的石羊河(古称香河)上的三步两座桥无不折射出盐文化鼎盛时期的繁荣景象。

座落于石羊镇象岭山脚下的孔庙及孔子铜像是整个古镇的灵魂。整个孔庙占地面积6584平方米,建筑面积1616.8平方米,由大成殿、天子台、朱子阁、仓圣祠、明伦堂、东庑、大成门、泮池、月拱桥、照壁等建筑组成。整个建筑格局采用中国古代宫殿衙署的庭院形式布置,讲究纵横轴线,突出主体建筑,两侧对称排列次要建筑,形成一组颇具规模的建筑群。大成殿殿顶用黄、绿、蓝、三色琉璃瓦覆盖,门窗、木柱用朱漆彩画,整座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门头上有乾隆、康熙等历代皇帝、名人所题的“万世师表”、“与天共参”、“圣集大成”等匾额,红底金字,光彩夺目,殿内供奉有始铸于康熙38年,铸成于康熙47年(1709年),高2.3米,重2.5吨,世界上最大、铸造时间最早、工艺最精湛的孔子纯铜像。看着头戴冕冠,手捧朝笏,仪态威严,正额端坐的孔子铜像,使我想到当年父亲前往石羊求学的历程,父亲的仁爱、聪慧、睿智或许与石羊深厚的孔子儒家文化的底蕴有着些许的关系。我虽不才,但是我依然在心底有那么一个小小的小心事,所以从不信什么神佑的我,就在那天却在孔夫子的铜像面前就那么虔诚的跪下了,口里还念念有词。不为别的,只是想让我能更象我的父亲。

在孔庙的东西两庑供有孔子七十二贤人塑像,七十二贤人的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里面还保存有一块著名的封世节井浮雕,浮雕由6块大理石直缝拼成,高2.2米,宽4.1米,画中有人物80多个,马28匹,刻绘于道光二十一年(1842年),其画面上部为石羊名赋,中部为石羊风光,下部为明末清初张虎带兵攻石羊的历史事件。是明清时期石羊历史的一个缩影,被外界称为刻在石头上的清明上河图。

在孔庙座落地象岭山脚,香水河南北还有始于汉,盛于唐的古盐井。早在西汉,白盐井就已发现食盐并挖井取盐,先后开辟井硐百余口,各井硐一直划分为五井区:即观音井、旧井、乔井、尾井、界井等五井区,至明清时期,共有盐井56井;至1949年前,尚有涉卤井70余口。曾有诗云:观旧乔界尾五井,熬卤制盐财源开。大灶小灶鸡窝灶,桶盐盆盐佛像盐。车水马龙羊城郡,万贾云集四方交。一泓卤水千年味,两岸青山万寿青。时至今日,灵羊井和庆丰井仍在使用之中。看着这些古盐井,眼前似乎又浮现出当年我的曾祖父母们从老家出发爬山越岭前往石羊背盐的情景,心里有几许涩涩的酸楚。那是怎样的一种艰辛,现在的我们是无法体会到的。

这里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间集会较多,有“龙王会、观音会、开井节、杨梅节”。我来时并没有赶上集会,可是对一个比较好吃的人来说,在这里真的可以解解馋,古镇的风味小吃颇多,有椒盐饼,黄粉汤,酱米线,盐焖鸡,菜盒子,金钱酥,眉毛酥,油炸果,抓饼,锅贴,枣子糖等,其风味既有皇室传统,又继承滇味的精华,使人赞不绝口,深受游客喜爱。对于我来说我最情有独钟的还是椒盐饼、盐焖鸡和锅贴,当然了这里的小土饼那可是好吃的不得了,如果你真来到这里了你可千万不能错过了。

当要离开,回眸相望时,心中总还是那样的牵挂,总还是那样的不舍,我只能再次和她约定,只要有时间我还要再来。

布鞋情结的散文

部编版《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汪曾祺《我的高邮》简介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合集

赏析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端午的鸭蛋教案

情书情结短篇散文

爱家情结散文

高考作文开头结尾例说(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情书情结情感散文

我的北京情结散文
《我的北京情结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我的北京情结散文(共12篇)】相关文章:

长角辣椒情结散文2023-02-08

草根情结散文2023-08-19

桑树情结经典散文2023-03-01

红色情结的散文2023-01-05

南瓜情结散文2023-08-31

田园情结散文2023-06-22

对自行车的情结散文2023-01-10

不了的火笼情结散文2022-11-23

我的野菜情结作文2023-10-23

《春酒》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202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