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搞吗”为你分享6篇“三伏天祛湿方法及注意事项”,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三伏天祛湿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伏天去湿气最好的方法
1、防湿健脾胃
要注意对脾胃的保养,脾胃虚的人少喝冷饮、少吃凉菜,注意肚脐不要受凉。三伏天是消化道疾病多发的时节,在饮食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冷饮冷食不宜过多,一切都应以适量为宜。
2、温水泡脚
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
3、保证良好的睡眠
充足高质量的睡眠有助机体自我修复,是保证机体良好运转的基础,是天然的祛湿药。应当顺应天时,宜晚睡早起,但晚上最好不要晚于11点入睡,中午需要午睡,但不宜超过一小时,还要切记贪凉,忌在温度很低的空调屋或潮湿的地上睡觉,也不可迎窗而睡。
4、多喝姜茶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而夏天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节。
5、常运动
防湿、祛湿的最佳运动方式是轻微的活动四肢,使身体的阳气慢慢的恢复,湿气逐渐散去,但不可大运动出大汗。
6、吃健脾化湿的食物
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辣椒虽能开胃助消化,祛湿功效却一般。
7、汗蒸
人吃五谷杂粮,身体里面难免会沉淀一些毒素,时间长了容易引起身体疾病,三伏天的时候身体毛孔是打开的,这个时候去汗蒸可以加速身体的代谢速度,对于身体湿气的排出也很有好处。
8、三伏贴
三伏贴的主要成分是中药材,还都是热性材料,有活络经脉的作用,三伏天的时候贴一个三伏贴可以帮助身体积蓄阳气,避免冬天寒冷的时候身体阳气不足而被寒气所伤,还能促进身体湿气的排出。
9、吃姜
冬天的时候天气寒冷,身体新陈代谢减慢,体内聚集的病气也比较多,而三伏天的时候,身体是毛孔是打开的,有利于进行身体排毒,如果此时吃姜可以温中养气、帮助身体散发寒气、保养身体。
10、艾灸
艾叶是中药中的性温材料,三伏天的时候气候炎热,身体毛孔都是张开的,做艾灸可以将身体中的湿寒之气给排出体外,对于湿气重的人来说,夏天做艾灸是再好不过的祛湿手段。
11、拔罐
拔罐可以将毛孔打开,将身体中的湿寒之气通过负压吸附出来,身体湿气重的,三伏天的时候可以去中医馆进行拔罐,拔除湿寒之气,让局部经脉通畅起来,让身体姿态更加年轻。
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
1、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之防晒防中暑
三伏天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温度特别高,尤其是中午的时候,预防中暑是重中之重。营养学专家提醒:当最高气温超过30°了,人就要减少运动量,不要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并保持充足的饮水。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
上午十点到下午三四点,紫外线指数最高,容易中暑,大家最好在此期间减少户外活动。要外出的话,要做好相应的防暑措施,如打遮阳伞、戴太阳镜、涂防晒霜,还可以多补充些淡盐水和绿豆汤,消暑又补充水分。同时家里还要备着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2、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之扶阳
夏令三伏,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体质特征,此时如果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食冷易致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
3、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之冷饮
三伏天人体的阳气都浮在体表,五脏六腑是寒凉的,此时再吃冰吃雪糕,相当于雪上加霜,尤其是本身寒气就重的人,再吃就更寒到骨髓了。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朴素又养生。如果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人。
篇2:三伏天祛湿的方法
1、按足三里穴
对付暑湿,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取足三里穴,也就是俗称的“老母鸡穴”,握拳轻扣两百下,以略感酸胀为度,早晚各一次,可以达到调和营卫之气的作用。
2、承山穴是祛湿大穴
每天早上起床时,将两腿伸到床外,让承山穴(微微施力垫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正好搁在床沿上,两腿左右摆动,以按摩承山穴。按揉承山穴会有明显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按揉承山穴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逃逸。
3、防湿健脾胃
要注意对脾胃的保养,脾胃虚的人少喝冷饮、少吃凉菜,注意肚脐不要受凉。三伏天是消化道疾病多发的时节,在饮食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冷饮冷食不宜过多,一切都应以适量为宜。
4、温水泡脚
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推荐泡脚祛湿方:藿香10g、佩兰10g、苏叶10g、荷叶10g、金银花10g。一剂药方配适量的水(根据脚盆大小,水量能没过脚踝为宜)煎煮30分钟,温度合适后进行泡脚,全身出汗后即可。
5、刮痧防暑
三伏天湿气重,易出现呕恶头昏等病症,可采取刮痧办法。具体是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过的纱布,上下刮背脊两侧,或肋骨两侧或额头,出现紫暗色即可,也可涂上清凉油刮。或服用藿香正气丸(水),多喝绿豆汤、荷叶、藿香代茶饮,出汗多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6、保证良好的睡眠
充足高质量的睡眠有助机体自我修复,是保证机体良好运转的基础,是天然的祛湿药。应当顺应天时,宜晚睡早起,但晚上最好不要晚于11点入睡,中午需要午睡,但不宜超过一小时,还要切记贪凉,忌在温度很低的空调屋或潮湿的地上睡觉,也不可迎窗而睡。
7、多喝姜茶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而夏天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节。
8、常运动
防湿、祛湿的最佳运动方式是轻微的活动四肢,使身体的阳气慢慢的恢复,湿气逐渐散去。不可大运动出大汗,这样气随汗泄,气受伤了,水湿的代谢受到影响,水湿虽然随着汗液散出一部分,但内湿又出来了,最终湿气还是没有去掉。
9、吃健脾化湿的食物
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辣椒虽能开胃助消化,祛湿功效却一般。
篇3:三伏天祛湿的方法
1、薏米红豆粥:材料有薏米、赤小豆,首先将准备好的材料泡上几个小时,然后放入锅中用足量的水烧开。让薏米和赤小豆在锅里焖半个小时,再开火,烧开后再焖半个小时,赤小豆粥就煮成了。此粥有利水、消肿、健脾胃等功效。
2、茯苓粥:取粳米100克,淘净,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至武火将水烧沸,水开后转用文火熬至糜烂,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成。长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
3、冬瓜粥:冬瓜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净,带皮切成小块,和粳米一起放入砂锅,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烂米熟成粥即成。冬瓜利尿祛湿,同时也是消暑佳品。
篇4:艾灸祛湿的方法
艾灸祛湿的技巧
1、谷穴艾灸祛湿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2、足三里穴艾灸祛湿
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3、丰隆穴艾灸祛湿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4、解溪穴艾灸祛湿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5、三元穴艾灸祛湿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6、中脘穴艾灸祛湿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7、池穴艾灸祛湿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来自“养生主”
8、白穴艾灸祛湿
脾经的重要穴位。和消化密切相关的两条经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分别循行和相交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
取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手法:艾条灸5-20分钟。
怎么挑选好的艾条
一般,艾灸都是选用艾条灸,所以艾条的质量决定了艾灸的效果,用高质量的艾条灸,祛湿的效果最佳。那要如何挑选好的艾条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看外观
好的艾条中的艾绒是土黄色的,非常柔软细腻;而普通的艾条的艾绒是偏青色的,看上去非常粗糙。
2、闻味道
高质量的艾条的味道是温和的,闻起来清香舒服,而普通的艾条闻起来很刺鼻,非常不舒服。
3、艾灸感觉
用好的艾条灸,皮肤感觉很温暖,温热的感觉慢慢渗入皮肤,较为舒服;而差的艾条就会有烧灼感,感觉刺痛。并且,好的艾条燃烧的时间偏长。
4、不要选无烟艾条
无烟艾条在碳化的过程中已经加入化学粘合剂,已经失去艾的药性,不能起到祛湿的作用。
篇5:祛湿消肿的方法
1、鲤鱼+冬瓜
将鲤鱼洗净,去鳞、鳃及内脏,冬瓜削皮,加水与冬瓜煮汤,熟时加生姜、蒜头,少许油、盐调味,即可服食。
2、玉米须+冬瓜皮+红豆
首先红豆放入锅内,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水烧开。煮到滚以后再加冬瓜皮,玉米须,转小火熬到红豆开花,冬瓜皮也就烂了。再加点老冰糖熬会即可。
3、冬瓜+雄鸡
首先冬瓜去皮、核、洗净,切方块,并在每块冬瓜面上切一井字,便于入味。冬菇浸软,用糖、生粉、油腌料拌匀。鸡洗净沥水切,用盐、酒、油腌料腌10分钟。之后起油锅爆香鸡及姜,下冬瓜,甘笋炒匀,加水一杯半烧滚,放入冬菇,慢火炖至鸡熟。最后将水淀粉、麻油、胡椒粉、糖、盐作好芡汁,放入锅内,下葱兜匀上盘。
4、红豆+花生+大枣
将红豆、花生仁洗净,用冷水浸泡回软。红枣洗净,剔去枣核。然后将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最后锅中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放入红豆、花生仁、粳米,旺火煮沸后,放入红枣,再改用小火慢熬至粥成,以白糖调味即可。
5、鲤鱼+红豆
将各配料洗净、浸泡并红枣去核、陈皮去瓤;鲤鱼宰洗净,去脏杂,置油镬煎至微黄,洒入少许水。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6、绿豆+薏米仁
将薏米仁浸泡一夜。将浸泡过的薏仁与绿豆加水煮半个小时。后加入白糖即成。为了增加粥的粘稠度,可以加入燕麦,口感更好。
7、冬瓜+红豆
将红豆和大米按1:1的比例洗净,泡发一夜;冬瓜去皮,切片,不要太薄;加足够的水,烧开后,熬煮红豆和大米,至红豆开裂,加入冬瓜片同煮;熬至冬瓜呈透明状即可,加盐或加糖均可。
篇6:祛湿消肿的方法
1、冬瓜
味甘、淡,性凉,入肺、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的功效。冬瓜利水作用较强,容易水肿的人应该常吃。煮汤效果好,需少加盐,淡食为佳。
2、海带
味咸,性寒,入肝、脾经,具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除此之外,海带还含有碘,对于缺碘所致的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有辅助治疗作用。海带可用来凉拌或熬汤。
3、莴
味甘、苦,性凉,入肠、胃经,具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轻度水肿、小便不利。可以凉拌或煮汤吃,最好连叶一起食用。莴笋性偏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4、黄瓜
味甘,性寒,入胃、小肠经,具有清热止渴、利水解毒的功效。黄瓜的吃法有很多,可生吃,可凉拌,可炒,可入汤。生吃,生津止渴。要想利尿消肿,最好煮汤喝。注意:黄瓜性质寒凉,胃寒者少吃。
5、赤小豆
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来熬粥或做馅。
6、薏米
味甘、淡,性凉,入脾、肺、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气的功效。南方有些地区,夏天梅雨季节,雨水多,经常喝薏米粥可以祛暑湿。需要注意的是,容易便秘的人不宜常吃。
7、绿豆
味甘,性凉,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清暑利尿的功效。喝绿豆汤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想增加清热效果,煮粥或煮汤后,连皮一起吃;第二,最好不要加糖,否则会降低绿豆清热祛湿的作用;第三,绿豆性质偏涼,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食。
★ 上海三伏天
【三伏天祛湿方法及注意事项(共6篇)】相关文章: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的介绍_芒种是什么意思2023-10-02
小暑节气民间传统习俗2022-05-08
小暑话养生杂文随笔2023-04-14
夏至科普小知识,夏至最早被确定的二十四节气2023-06-12
三伏天的伏的意思2022-09-05
芒种时的养生2022-05-07
大暑的习俗作文2022-08-17
东北人是怎么治冻疮的介绍2023-01-03
大暑科普小知识,大暑吃“苦”有讲究2022-12-22
大暑养生 大暑节气的养生策略202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