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余靖传》阅读练习题(合集8篇)由网友“Satellit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文言文《余靖传》阅读练习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文言文《余靖传》阅读练习题
文言文《余靖传》阅读练习题
余靖传 朱 熹
余靖,字安道,建州人。事仁宗,官至工部尚书。范文正以言事忤大臣,贬知饶州。谏官御史缄口避祸,无敢言者。公独上书曰:陛下亲政以来,三逐言事矣。若习以为常,不甚重惜,恐钳天下之口。书既上,落职监筠州酒税。尹洙、欧阳修相继抗疏论列,又以书让谏官以得罪远谪。时天下贤士相与惜其去,号为四贤。
奉使契丹,入辞。书所奏事于笏,各用一字为目。上顾见之,问其所书者何?靖以实对。上指其字一一问之,尽而后已。
庆历四年,元昊请和,将加封册。而契丹以兵临境上,遣使言为中国讨贼,请毋与之和。朝廷患之,久议未决。公独谓中国厌兵久矣,此契丹所幸。一日使吾息兵养勇,非其利也,故用此扰我耳,是不可听。朝廷虽是公言,犹留夏册不遣,而假公谏议大夫以报。公从十余骑驰居庸关,见虏于九十九泉,从容坐账中,辨析往往复数十,卒屈其议,取其要领而还。朝廷遂发册臣元昊。西师既解严而北边亦无事。
使契丹,能为胡语,契丹爱之。及再往,虏情益亲。余作胡语诗,虏主大喜,还坐贬官。
唐之番舶装船,旧皆取税。公奏罢之,以来达商。又请立法,戒当任官吏不得市南药。及公北归,不载南海一物。
本名希古,韶州人。举进士,未预解荐,曲江主簿王仝善遇之。时知韶州者举制科,仝亦举制科。知州怒,以为玩己。捃其罪无所得,惟得仝与希古接坐。仝坐违敕停任,希古杖臀二十。仝遂闲居虔州,不复仕进,希古更名靖,取他州解放及第。范公参政,引为谏官。秘书丞茹孝标丧服未除,入京私营身计。靖上言孝标冒哀求仕不孝。孝标由是获罪,深恨靖。靖迁龙图阁直学士,王仝数书于靖求仕,靖不能应其求。孝标闻靖尝犯刑,诈匿应举,乃自诣韶州,购求其案得之。时钱子飞为谏官,方攻范党。孝标以其事诏之,子飞即以闻,诏下虔州问王仝。靖阴使人讽仝,令避去,仝辞以贫不能出。靖置银百两于茶篚中托人饷之,所托者怪其重,开视窃银而致茶于仝。仝大怒,及诏至,州官劝仝对,当日接坐者余希古今不知所在。仝不从对,称希古即靖是也。靖遂以将军分司。
(本文节选自《五朝名臣言行录》)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谏官御史缄口避祸 缄:闭口
B.又以书让谏官以得罪远谪 让:指派
C.各用一字为目 目:纲领
D.犹留夏册不遣 遣:派遣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范文正以言事忤大臣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时天下贤士相与惜其去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乃自诣韶州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靖置银百两于茶篚中托人饷之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余靖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
①不甚重惜,恐钳天下之口 ②又请立法,戒当任官吏不得市南药 ③余作胡语诗,虏主大喜 ④及公北归,不载南海一物 ⑤靖上言孝标冒哀求仕不孝 ⑥靖阴使人讽仝,令避去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篇2:余靖传二阅读答案
余靖传二阅读答案
余靖,字安道,建州人。事仁宗,官至工部尚书。范文正以言事忤大臣,贬知饶州。谏官御史缄口避祸,无敢言者。公独上书曰:“陛下亲政以来,三逐言事矣。若习以为常,不甚重惜,恐钳天下之口。”书既上,落职监筠州酒税。尹洙、欧阳修相继抗疏论列,又以书让谏官以得罪远谪。时天下贤士相与惜其去,号为“四贤”。
奉使契丹,入辞。书所奏事于笏,各用一字为目。上顾见之,问其所书者何?靖以实对。上指其字一一问之,尽而后已。
庆历四年,元昊请和,将加封册。而契丹以兵临境上,遣使言为中国讨贼,请止毋与之和。朝廷患之,久议未决。公独谓中国厌兵久矣,此契丹所幸。一日使吾息兵养勇,非其利也,故用此扰我耳,是不可听。朝廷虽是公言,犹留夏册不遣,而假公谏议大夫以报。公从十余骑驰居庸关,见虏于九十九泉,从容坐账中,辨析往往复数十,卒屈其议,取其要领而还。朝廷遂发册臣元昊。西师既解严而北边亦无事。
使契丹,能为胡语,契丹爱之。及再往,虏情益亲。余作胡语诗,虏主大喜,还坐贬官。
唐之番舶装船,旧皆取税。公奏罢之,以来达商。又请立法,戒当任官吏不得市南药。及公北归,不载南海一物。
本名希古,韶州人。举进士,未预解荐,曲江主簿王仝(tóng)善遇之。时知韶州者举制科,仝亦举制科。知州怒,以为玩己。捃其罪无所得,惟得仝与希古接坐。仝坐“违敕”停任,希古杖臀二十。仝遂闲居虔州,不复仕进,希古更名靖,取他州解放及第。范公参政,引为谏官。秘书丞茹孝标丧服未除,入京私营身计。靖上言孝标冒哀求仕不孝。孝标由是获罪,深恨靖。靖迁龙图阁直学士,王仝数书于靖求仕,靖不能应其求。孝标闻靖尝犯刑,诈匿应举,乃自诣韶州,购求其案得之。时钱子飞为谏官,方攻范党。孝标以其事诏之,子飞即以闻,诏下虔州问王仝。靖阴使人讽仝,令避去,仝辞以贫不能出。靖置银百两于茶篚中托人饷之,所托者怪其重,开视窃银而致茶于仝。仝大怒,及诏至,州官劝仝对,当日接坐者余希古今不知所在。仝不从对,称希古即靖是也。靖遂以将军分司。
(本文节选自《五朝名臣言行录》)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谏官御史缄口避祸 缄:闭口
B.又以书让谏官以得罪远谪 让:指派
C.各用一字为目 目:纲领
D.犹留夏册不遣 遣:派遣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范文正以言事忤大臣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时天下贤士相与惜其去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乃自诣韶州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靖置银百两于茶篚中托人饷之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余靖“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3分)
①不甚重惜,恐钳天下之口 ②又请立法,戒当任官吏不得市南药
③余作胡语诗,虏主大喜 ④及公北归,不载南海一物
⑤靖上言孝标冒哀求仕不孝 ⑥靖阴使人讽仝,令避去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仲淹被贬至饶州任知州后,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上书为范仲淹辩护,因此都得罪当权者而遭到贬官。当时的贤士都为他们被贬出朝而惋惜,称他们为“四贤”。
B.庆历四年,朝廷派余靖以谏议大夫的名义带着十多个随从驰往居庸关的九十九泉,见到契丹的国主,并说服了他,从而替朝廷解除北部边境的危机。
C.余靖不仅能用契丹语说话,而且能用契丹语作诗。当他第二次出使契丹时,契丹人对他更加热情,契丹国主也大为高兴,但余靖却因此而被贬官。
D.茹孝标抓住余靖隐瞒曾受过刑罚而去参加科举考试的事,让谏官钱子飞将余靖的案子上奏给仁宗,终使余靖在被贬龙图阁学士之后又被贬为将军分司。
参考答案:
4、B(让:责备)
5、D(A项第一个“以”为介词,“因”“由于”;第二个“以”为连词,可不译。B项中第一个“其”是代词,“他们”;第二个“其”为语气副词,“难道”“难道不是”。C项第一个为副词,“于是”“就”;第二个“乃”是副词,“才”“这才”。D项中“于”都是介词,“在”)
6、A(③指余靖有才艺,④写其廉洁,⑥是余靖在求助于王仝)
7、D(余靖“被贬”龙图阁学士与原文不符,当时余靖应是“升任”)
附参考译文:
余靖,字安道,是建州人。奉事仁宗,做官到工部尚书一职。范仲淹因为上书言事得罪了某些大臣,被贬至饶州任知州。谏官和御史都闭口以躲避灾祸,没有敢说话的。唯独余靖上书说:“自陛下亲政以来,已经三次贬逐敢于进谏的人。如果习以为常了,对所进的忠言不加重视珍惜,恐怕天下人都不敢进言了。”余靖的奏疏呈上去之后,就被贬到筠州任酒税监。尹洙、欧阳修等人也相继上书为范仲淹辩护,又写信责备谏官不敢犯颜直谏,因此也都得罪当权者,遭到贬官。当时天下的贤士都为他们被贬出朝而惋惜,称他们为“四贤”。
余靖奉命出使契丹,进殿向仁宗辞行。他将准备奏议的事写在笏板上,每一条用一个字点出纲领。仁宗看见笏板上有字,问他写的是什么?余靖如实地回答。仁宗便指着余靖笏板上的字,一条一条地问,直到他回答完毕为止。
庆历四年,西夏李元昊求和,仁宗准备加封他。这时契丹用大军压境,派来使者说,大军前来是为中国讨贼,请朝廷不要与西夏讲和。朝廷为此事而担忧,商议很久也没有结果。惟有余靖进言说中国不想打仗已很久了,这是契丹的幸运。中国如果一天仗也不打而息兵养勇,对辽邦就不利。所以他们故意用这个方法扰乱我们,千万不能听信。朝廷虽认为他的建议正确,仍把册封西夏的诏书留下来暂不发布,而派余靖以谏议大夫的身份去报知契丹。余靖带着十多个随从驰往居庸关的九十九泉,见到契丹的'国主。他从容地坐在军账中,与契丹人反复辩论几十次,最后终于说服他们,将会商的主要内容带回朝廷。朝廷这才派使者持诏书去册封李元昊,西部边境随即解除警报,西北部边境也没有发生什么事。
余靖出使契丹,能用契丹语说话,契丹人很喜欢他。当他第二次出使时,契丹人对他更加热情。余靖还能用契丹语作诗,契丹国主大为高兴。余靖出使归来,却因此而被贬官。
唐朝时的外国船装货时都依旧例收取装船税。他奏请朝廷免除了它,以使外商买卖顺达。又奏请朝廷立法,禁止在任的官吏购买南方药材。余靖从南方返京时,未携带南海一件土特产。
余靖的本名叫余希古,韶州人。考进士时没有被地方荐送入试,只有曲江县主簿王仝对他很好。当时的韶州知州要应试制举,王仝也要应试制举。知州认为王仝是在玩弄自己,十分生气,便动手搜集王仝的罪行,无有所得,只知道他同余希古交好。王仝被处以“违敕”的罪名停职免官,余希古被打了二十臀杖。王仝遂即赋闲居虔州,不再出来做官。而余希古却改名余靖,在别州被荐送入试,中了进士。范仲淹任参知政事时,推荐余靖为谏官。秘书丞茹孝标服丧日期未满,就到京城谋求官职。余靖上奏说,茹孝标服丧未满就急着做官,这是不孝的表现。茹孝标因此获罪,便对余靖恨入骨髓。之后,余靖升任为龙图阁学士,王仝曾数次写信给他请他代谋一官半职,余靖未能答应。茹孝标听说余靖曾受过刑罚,并将此情隐瞒去参加科举考试,于是便到韶州将余靖犯刑的案卷设法买到手。当时钱子飞任谏官,正全力攻击范党,茹孝标便将余靖的事告诉他。于是,钱子飞就将余靖以前所犯的案子上奏给仁宗。于是仁宗下诏虔州,令王仝前来对证。余靖暗中派人劝王仝,要他躲避出去,王仝以家贫无钱外出为理由回绝。余靖在茶篓子中放了一百两银子,托人给送他,所托之人感到茶篓很重,便打开来看,发现银子,便将银子偷去,只将茶送给王仝。王仝大怒,等到诏书降下,州官劝王仝回答说,不知道当时受牵连的余希古现在何处。王仝不听劝告,回答说余希古即是余靖。余靖于是被贬为将军分司。
篇3:子规余靖阅读答案
子规余靖阅读答案
子规
余靖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
【注】范仲淹上书朝廷,要求对旧制进行整顿和改革,遭到守旧派反对,被贬为陕西路宣抚使。当时诗人为集贤校理天章阁待制,与范仲淹交往甚密,于是上奏章为范仲淹辩护,也被贬。这首诗即为此事所感而作。名韁:名,功名,这里指科举考试;韁,同缰,系马绳。名韁,把追求功名富贵,看作束缚身躯的韁绳。
1.简要赏析首联中冤字的妙处。(5分)
2.这首诗是怎样抒发情感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分)一个冤字即颔联写子规申诉的环境,实质也即当时的社会背景,十个字叠用了六个名词,勾勒了一幅烟雨微茫的景色,说明作者找不到知心的人,也找不到可以尽情倾诉的人。将作者此时的心情刻画得淋淋尽致。(合理作答)
2.(6分)这首诗歌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开头两联借景抒情,作者描写了子规啼叫、疏烟明月、微雨落花等景物,写出了一幅春残之景,寄寓了自己的感情;最后两联直抒胸臆,联想到了范伸淹及自己的遭遇,诗人肝肠寸断,涕泪滂沱,惭愧为名利所缚,感叹不如及早归隐田园。
赏析
余靖贬知吉州,10(庆历五年)五月十五日接到敕命,星驰即道,迅疾赶赴任上,八月十四日到州。他带着赎罪的心情,在吉州勤询疾苦,削去苛横,求古人简易之理,做了一些亲民善政。然而,他蒙冤不白,内心不得平静,于次年暮春,写下这首诗。
作者以子规自喻,大声疾呼地申诉自己的冤屈。尽管他泪将干,魂欲断,成了封建统治集团派系斗争的牺牲品,却只字没有提及政敌,更不敢把矛头指向最高的统治者,惟有自伤自惭,自怨自艾;最后想到索性归家,一走了事,甚至卖了命,还不明死于谁手。这是余靖这一类愚忠的封建士大夫的悲剧。
不过,这首诗的构思极富艺术匠心,可以视为余靖诗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方面趋向成熟的标志。首联写子规,声嘶力竭地鸣冤叫屈,这其实是余靖自己的化身,采用暗写的手法。颔联写子规申诉的环境,实质也即当时的社会背景,十个字叠用了六个名词,勾勒了一幅烟雨微茫的景色,说明作者找不到知心的人,也找不到可以尽情倾诉的人。颈联和尾联,明写作者自己的处境和打算:除了哭向家园之外,没有别的出路。他怪责自己谬从科试,更悔恨自己孤直见进,言外之意,促人深省。虽然作者处处只说自己,但客观上也暴露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有一定的揭露和批判意义。
阅读理解技巧顺口溜
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阅读理解古诗文练习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山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①这首诗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 。
②对“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 字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③二、四句的“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指___ ,后者指____ 。
④试分析作者借诗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①不甘埋没 目光短浅
②刺 出
③未长成的小松 长成后的松树
④艺术地表现了社会上的一些人目光短浅,缺乏远见,在新事物刚刚开始的时候,往往不去关注,待到长成气候,才去重视。
篇4:余阙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余阙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余阙传
余阙,字廷心,世家河西武威。少丧父,授徒以养母,与吴澄弟子张恒游,文学日进。元统元年,赐进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俄召入,应奉翰林文字。以不阿权贵,弃官归。寻以修辽、金、宋三史召,复入翰林,为修撰。出为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会莫徭蛮反,右丞沙班当帅师,坚不往,无敢让之者。阙曰:“右丞当往,受天子命为重臣,不思执弓矢讨贼,乃欲自逸邪!”沙班曰:“郎中语固是,如刍饷不足何?”阙曰:“右丞第往,此不难致也。”阙下令趣之,三日皆集,沙班行。至正十二年,改宣慰司为都元帅府,治淮西,起阙副使、佥都元帅府事,分兵守安庆。于时南北音问隔绝,兵食俱乏,抵官十日而寇至,拒却之。乃集有司与诸将议屯田战守计,环境筑堡寨,选精甲外捍,而耕稼于中。明年,春夏大饥,人相食,乃捐俸为粥以食之,得活者甚众。民失业者数万,咸安集之。升副元帅。十五年夏,大雨,江涨,屯田禾半没,城下水涌,有物吼声如雷,阙祠以少牢,水辄缩。秋稼登,得粮三万斛。俄升都元帅,守安庆。十月,贼薄城下。戊申,贼并军攻东西二门,西门势尤急,阙身当之,徒步提戈为士卒先。士卒号哭止之,挥戈愈力,斩首无算,而阙亦被十余创。日中城陷,城中火起,阙知不可为,引刀自刭,堕清水塘中。阙妻耶卜氏及子德生、女福童皆赴井死。城中民相率登城楼,自捐其梯曰:“宁俱死此,誓不从贼。”焚死者以千计。阙号令严信,与下同甘苦,然稍有违令,即斩以徇。当出战,矢石乱下如雨,士以盾蔽阙,阙却之曰:“汝辈亦有命,何蔽我为!”。稍暇即注《周易》帅诸生谒郡学会讲立军士门外以听使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良将风烈。卒时年五十六。(节选自《元史·列传》,有删改)
阅读题目
1、对文中加点词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例如贞观、靖康、元统、至正、康熙等。
B.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后来泛指官吏。
C.古代祭祀、宴会时,牛、羊、豕(猪) 三牲具备为太牢,只有羊、豕(猪)则为少牢。
D.古代人们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如文中的戊申就指至正十五年十月。
2、下面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稍暇/即注《周易》/帅诸生谒郡学会讲/立军士门外以听/使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良将风烈
B.稍暇/即注《周易》/帅诸生谒郡学/会讲立军士门外/以听使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良将风烈
C.稍暇/即注《周易》/帅诸生谒郡学会讲/立军士门外以听/使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良将风烈
D.稍暇/即注《周易》/帅诸生谒郡学/会讲立军士门外/以听使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良将风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阙正直敢言。莫徭蛮反叛之时,右丞沙班以粮草不足为借口,不愿征讨叛军,官员们都让着他,只有余阙敢站出来,直言右丞应当出征。
B.余阙体恤民情。百姓遭遇饥荒,甚至人吃人的'时候,余阙捐出俸禄赈济灾民;洪水淹没了屯田,他祭祀祈求洪水退去,当年秋天取得丰收。
C.余阙与下属同甘苦。在战场上,余阙不理会士兵们的阻止,身先士卒,杀敌无数;余阙还拒绝士兵们用盾牌为自己遮挡落下的箭矢和垒石。
D.余阙政令严明。余阙执政泗州时,即使是经验阅历丰富的官吏们都很怕他。余阙治军也很严明,如果有人违背军令,他就会将其斩首示众。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A
3、A(“官员们都让着他”错误,原文“无敢让之”的意思是“无人敢责备他”。)
4、(1)余阙说:“右丞只管放心地出征,粮草的事是不难达成的。”他下令催促粮饷,三日后全都齐备,沙班出师。
(2)城中的老百姓相继登上城楼,然后自己撤掉了登楼的梯子,并且说:“宁愿全部死在这里,也誓不投降敌人。”
参考译文
余阙,字廷心,他的祖先居河西武威。余阙小的时候就丧父,以收授门徒的条件来赡养母亲,和吴澄弟子张恒交游,文学造诣日进。到了元统元年,赐进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执政严明,经验阅历丰富的官吏都忌惮他。不久奉诏回京,授翰林文字。因不阿谀权贵而弃官归家。不久因为朝廷修辽、金、宋三史,余阙奉诏再入翰林院为修撰。后又出京担任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适逢莫徭蛮造反,朝廷右丞沙班应当率军去镇压,但他坚持不肯去,无人敢责备他。余阙说:“右丞应当前去,你受天子之命为重臣,不想着出兵讨贼,是想图安逸吗?”沙班说:“郎中的话固然是对的,但粮草不足怎么办?”余阙说:“右丞只管出征,这粮草的事是不难达成的。”他下令催促粮饷,三日后全都齐备,沙班出师。至正十二年,朝廷改宣慰司为都元帅府,治理淮西,起任余阙为副使、辅助签批都元帅府事宜,分兵驻守安庆。当时南北音信隔绝,兵力粮草都很缺乏,余阙到任仅十日反元义军就来进攻,余阙领兵回击,敌人被击退。他召集官吏和诸将商议屯田与战守之计,(决定)环绕辖境周围修建堡寨,选精兵对外御敌,在堡寨之内耕种粮食。第二年,大闹春荒,人相食,余阙将其俸禄用来买米施粥,赈济灾民,得以存活的灾民很多。有数万失业的百姓,都得到安置。十五年夏天,天降大雨,江水上涨,屯田稻谷有一半被淹,城下江水涌入,有什么东西吼声像雷鸣一般,余阙用少牢祭祀,洪水就退去。秋粮(得以)丰收,得粮三万斛。不久,余阙升任都元帅,驻守安庆。十月,叛军逼至安庆城下。十一月八日,叛贼攻打安庆东西二门,西门形势尤其危急,阙迎敌而上,提戈抗敌,身先士卒。士卒们哭喊着想阻止他,但他更加用力地挥动长戈,斩首了无数敌人。但是余阙身受十几处创伤。中午时分,城池被攻陷,城中着起了大火,余阙知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便引刀自杀,倒落在一处清水池塘之中。余阙的妻子耶卜氏、儿子德生、女儿福童皆投井而死。城中的百姓相继登上城楼,自己撤掉了登楼的梯子,并说:“宁愿全部死在这里,也誓不投降敌人。”烧死的人以千计。余阙治军号令严明,与下属同甘共苦,但军士稍有违反军令的,就会马上处斩示众。当他出战之时,箭矢垒石纷纷落下如同下雨一般,军士们用盾牌为他挡遮,余阙回绝说:“你们也有命,为什么要挡遮保护我呢?”平时稍有空闲,就注解《周易》,率领各位学生到郡学(郡国的最高学府)集中讲授,令军士站在门外听讲,也使他们明白尊君亲上的义理,确有古代良将的遗风。余阙死的时候五十六岁。
篇5:《余靖传二》原文及译文
《余靖传二》原文及译文
原文:
余靖,字安道,建州人。事仁宗,官至工部尚书。范文正以言事忤大臣,贬知饶州。谏官御史缄口避祸,无敢言者。公独上书曰:“陛下亲政以来,三逐言事矣。若习以为常,不甚重惜,恐钳天下之口。”书既上,落职监筠州酒税。尹洙、欧阳修相继抗疏论列,又以书让谏官以得罪远谪。时天下贤士相与惜其去,号为“四贤”。
奉使契丹,入辞。书所奏事于笏,各用一字为目。上顾见之,问其所书者何?靖以实对。上指其字一一问之,尽而后已。
庆历四年,元昊请和,将加封册。而契丹以兵临境上,遣使言为中国讨贼,请止毋与之和。朝廷患之,久议未决。公独谓中国厌兵久矣,此契丹所幸。一日使吾息兵养勇,非其利也,故用此扰我耳,是不可听。朝廷虽是公言,犹留夏册不遣,而假公谏议大夫以报。公从十余骑驰居庸关,见虏于九十九泉,从容坐账中,辨析往往复数十,卒屈其议,取其要领而还。朝廷遂发册臣元昊。西师既解严而北边亦无事。
使契丹,能为胡语,契丹爱之。及再往,虏情益亲。余作胡语诗,虏主大喜,还坐贬官。
唐之番舶装船,旧皆取税。公奏罢之,以来达商。又请立法,戒当任官吏不得市南药。及公北归,不载南海一物。
本名希古,韶州人。举进士,未预解荐,曲江主簿王仝(tóng)善遇之。时知韶州者举制科,仝亦举制科。知州怒,以为玩己。捃其罪无所得,惟得仝与希古接坐。仝坐“违敕”停任,希古杖臀二十。仝遂闲居虔州,不复仕进,希古更名靖,取他州解放及第。范公参政,引为谏官。秘书丞茹孝标丧服未除,入京私营身计。靖上言孝标冒哀求仕不孝。孝标由是获罪,深恨靖。靖迁龙图阁直学士,王仝数书于靖求仕,靖不能应其求。孝标闻靖尝犯刑,诈匿应举,乃自诣韶州,购求其案得之。时钱子飞为谏官,方攻范党。孝标以其事诏之,子飞即以闻,诏下虔州问王仝。靖阴使人讽仝,令避去,仝辞以贫不能出。靖置银百两于茶篚中托人饷之,所托者怪其重,开视窃银而致茶于仝。仝大怒,及诏至,州官劝仝对,当日接坐者余希古今不知所在。仝不从对,称希古即靖是也。靖遂以将军分司。
(本文节选自《五朝名臣言行录》)
译文:
余靖,字安道,是建州人。奉事仁宗,做官到工部尚书一职。范仲淹因为上书言事得罪了某些大臣,被贬至饶州任知州。谏官和御史都闭口以躲避灾祸,没有敢说话的。唯独余靖上书说:“自陛下亲政以来,已经三次贬逐敢于进谏的人。如果习以为常了,对所进的忠言不加重视珍惜,恐怕天下人都不敢进言了。”余靖的奏疏呈上去之后,就被贬到筠州任酒税监。尹洙、欧阳修等人也相继上书为范仲淹辩护,又写信责备谏官不敢犯颜直谏,因此也都得罪当权者,遭到贬官。当时天下的贤士都为他们被贬出朝而惋惜,称他们为“四贤”。
余靖奉命出使契丹,进殿向仁宗辞行。他将准备奏议的事写在笏板上,每一条用一个字点出纲领。仁宗看见笏板上有字,问他写的是什么?余靖如实地回答。仁宗便指着余靖笏板上的`字,一条一条地问,直到他回答完毕为止。
庆历四年,西夏李元昊求和,仁宗准备加封他。这时契丹用大军压境,派来使者说,大军前来是为中国讨贼,请朝廷不要与西夏讲和。朝廷为此事而担忧,商议很久也没有结果。惟有余靖进言说中国不想打仗已很久了,这是契丹的幸运。中国如果一天仗也不打而息兵养勇,对辽邦就不利。所以他们故意用这个方法扰乱我们,千万不能听信。朝廷虽认为他的建议正确,仍把册封西夏的诏书留下来暂不发布,而派余靖以谏议大夫的身份去报知契丹。余靖带着十多个随从驰往居庸关的九十九泉,见到契丹的国主。他从容地坐在军账中,与契丹人反复辩论几十次,最后终于说服他们,将会商的主要内容带回朝廷。朝廷这才派使者持诏书去册封李元昊,西部边境随即解除警报,西北部边境也没有发生什么事。
余靖出使契丹,能用契丹语说话,契丹人很喜欢他。当他第二次出使时,契丹人对他更加热情。余靖还能用契丹语作诗,契丹国主大为高兴。余靖出使归来,却因此而被贬官。
唐朝时的外国船装货时都依旧例收取装船税。他奏请朝廷免除了它,以使外商买卖顺达。又奏请朝廷立法,禁止在任的官吏购买南方药材。余靖从南方返京时,未携带南海一件土特产。
余靖的本名叫余希古,韶州人。考进士时没有被地方荐送入试,只有曲江县主簿王仝对他很好。当时的韶州知州要应试制举,王仝也要应试制举。知州认为王仝是在玩弄自己,十分生气,便动手搜集王仝的罪行,无有所得,只知道他同余希古交好。王仝被处以“违敕”的罪名停职免官,余希古被打了二十臀杖。王仝遂即赋闲居虔州,不再出来做官。而余希古却改名余靖,在别州被荐送入试,中了进士。范仲淹任参知政事时,推荐余靖为谏官。秘书丞茹孝标服丧日期未满,就到京城谋求官职。余靖上奏说,茹孝标服丧未满就急着做官,这是不孝的表现。茹孝标因此获罪,便对余靖恨入骨髓。之后,余靖升任为龙图阁学士,王仝曾数次写信给他请他代谋一官半职,余靖未能答应。茹孝标听说余靖曾受过刑罚,并将此情隐瞒去参加科举考试,于是便到韶州将余靖犯刑的案卷设法买到手。当时钱子飞任谏官,正全力攻击范党,茹孝标便将余靖的事告诉他。于是,钱子飞就将余靖以前所犯的案子上奏给仁宗。于是仁宗下诏虔州,令王仝前来对证。余靖暗中派人劝王仝,要他躲避出去,王仝以家贫无钱外出为理由回绝。余靖在茶篓子中放了一百两银子,托人给送他,所托之人感到茶篓很重,便打开来看,发现银子,便将银子偷去,只将茶送给王仝。王仝大怒,等到诏书降下,州官劝王仝回答说,不知道当时受牵连的余希古现在何处。王仝不听劝告,回答说余希古即是余靖。余靖于是被贬为将军分司。
篇6:《宋书孔靖传》阅读练习题答案及译文
《宋书孔靖传》阅读练习题答案及译文
孔靖,字季恭,会稽山阴人也。名与高祖祖讳同,故称字。祖愉,晋车骑将军。父誾,散骑常侍。季恭始察郡孝廉,功曹史,著作佐郎,太子舍人,镇军司马,司徒左西掾。未拜,遭母忧。隆安五年,于丧中被起建威将军、山阴令,不就。高祖东征孙恩,屡至会稽,季恭曲意礼接,赡给甚厚。
高祖后讨孙恩,时桓玄篡形已著,欲于山阴建义讨之。季恭以为山阴去京邑路远,且玄未居极位,不如待其篡逆事彰,衅成恶稔,徐于京口图之,不忧不克。高祖亦谓为然。虞啸父为征东将军、会稽内史,季恭初求为府司马,不得。及帝定桓玄,以季恭为内史,使赍封板拜授,正与季恭相值,季恭便回舟夜还。至即叩扉告啸父,并令扫拂别斋,即便入郡。啸父本为桓玄所授,闻玄败,震惧,开门请罪。季恭慰勉,使且安所住,明旦乃移。季恭到任,务存治实,敕止浮华,翦罚游惰,由是寇盗衰止,境内肃清。
征为右卫将军,加给事中,不拜。寻除侍中,领本国中正,徙琅邪王大司马司马。寻出为吴兴太守,加冠军。先是,吴兴频丧太守,云项羽神为卞山王,居郡听事,二千石至,常避之;季恭居听事,竟无害也。迁尚书右仆射,固让。义熙八年,复督五郡诸军、征虏、会稽内史。修饰学校,督课诵习。十年,复为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又让不拜。顷之,除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本州大中正。十二年,致仕,拜金紫光禄大夫,常侍如故。是岁,高祖北伐,季恭求从,以为太尉军咨祭酒、后将军。从平关、洛。高祖为相国,又随府迁。
宋台初建,令书以为尚书令,加散骑常侍,又让不受,乃拜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辞事东归,高祖饯之戏马台,百僚咸赋诗以述其美。及受命,加开府仪同三司,辞让累年,终以不受。永初三年,薨,时年七十六。追赠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季恭曲意礼接,赡给甚厚 赡给: 供给
B. 时桓玄篡形已著 著: 明显
C. 修饰学校,督课诵习修饰: 修缮
D. 高祖为相国,又随府迁 迁: 迁移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欲于山阴建义讨之 ②其皆出于此乎
B.①啸父本为桓玄所授 ②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C.①且玄未居极位 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①辞让累年,终以不受 ②余船以次俱进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孔靖为官谦逊有容的'一组是
①未拜,遭母忧
②迁尚书右仆射,固让
③不如待其篡逆事彰,衅成恶捻,徐于京口图之
④季恭慰勉,使且安所住,明旦乃移
⑤复为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又让不拜
⑥加开府仪同三司,辞让累年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 ④⑤ D. 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靖起初谋求任府司马,但是桓玄却让虞啸父担任此职,因此没有办成,等到刘裕平定桓玄之后,孔靖获得该职务。
B.孔靖在吴兴郡太守任上,并没有迷信项羽之神是卞山王的说法,孔靖住在厅堂,始终没有什么祸害。
C.孔靖为官务实,讲究勤俭节约,严惩游荡懒惰的人,因此,在他管辖的境内盗贼减少,生活太平。
D.孔靖辞去官职归故乡,高祖及群臣百官都感于他美好的事迹与德行,高祖设宴为他饯行,群臣为其赋诗称赞。
5. 将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不如待其篡逆事彰,衅成恶稔,徐于京口图之,不忧不克。(4分)
(2) 季恭慰勉,使且安所住,明旦乃移。 (3分)
(3) 辞事东归,高祖饯之戏马台,百僚咸赋诗以述其美。(3分)
答案
1. D2. B 3. C
4. A. (“但是桓玄却让虞啸父担任此职”属无中生有,文中虞啸父担任征东将军和会稽内史,并未担任府司马)
5. (1) 不如等到他篡逆之事明显,罪恶已经铸成,再慢慢在京口对付他,不必担心不能制服他。
(2) 靖对他加以安慰,让他暂且安居原处,第二天天亮后再搬迁。
(3) 孔靖辞去官职回归故乡时,刘裕在戏马台为他饯行,群臣百官都赋诗称述他的美好事迹。
【参考译文】
孔靖字季恭,是会稽山阴人。他的祖父孔愉,晋朝时为车骑将军。父亲孔筒,任散骑常侍。孔靖起初被选拔为郡孝廉,功曹史,著作佐郎,太子舍人,镇军司马,多次升迁到司徒左西椽。还未及拜授,便遭逢母亲去世。隆安五年,在服丧期间被任用为建威将军、山例令,不曾就任。刘裕向东征伐孙恩,多次到会稽,孔靖尽心尽力地隆重款待,供给很是丰厚。
刘裕后来征讨孙恩,当时桓玄篡位形迹已经显露,刘裕打算在山阴发起义兵,讨伐桓玄。孔靖认为山阴距京邑路程遥远,而且桓玄还未篡居帝住,不如等到他篡逆之事明显,罪恶已经铸成,再慢慢在京口对付他,不必担心不能制服他。刘裕也认为正确,
虞啸父任征东将军、会稽内史,孔靖起初谋求任府司马,没有办成。等到刘裕平定桓玄,任命孔靖为内史,使者持文书拜授孔靖,正好与孔靖相遇,孔靖就调转船头当夜返回。到了会稽叩门告知虞啸父,并且让他打扫别的房舍,立即入郡。虞啸父的官职本是桓玄授予的,闻知桓玄败走,非常震惊,开门请罪。孔靖对他加以安慰,让他暂且安居原处,第二天天亮后再搬迁。孔靖到任后,致力管理,讲求实效,整伤禁止浮华的行为,剪除惩罚游荡懒惰的人,由此盗匪减少,境内清平。
朝廷征召孔靖为右卫将军,加给事中,他没有赴任。不久任命为侍中,领本国中正,叉转任琅邪王大司马司马。不久出任吴兴太守,加冠军在此之前,吴兴郡太守频频丧亡,说是项羽之神是卞山王,居留在郡府厅堂处理政事,棒禄二千石的官员到了,常常回避;但孔靖处在厅堂,始终没有什么祸害。朝廷提升他为尚书右仆射,他坚决辞让。义熙八年,孔靖又任督五郡诸军事、征虏将军、会稽内史。孔靖修缮学校,督察考核诵习经典。义熙十年,叉任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叉谦让没有受任。不久,任命为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本州大中正。十二年,辞去官职,拜金紫光禄大夫,常侍之位不变。这一年,刘裕北伐,孔靖请求跟随出征,任命为太尉军谱祭酒、后将军。跟随刘裕平定关中、洛阳。刘裕任相国,孔靖又随府升迁。
篇7: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文言文阅读(19分)
李化龙,字于田,长垣人。万历二年进士。除嵩县知县。年甫二十,胥吏易之。化龙阴察其奸,悉召置之法,县中大治。迁南京工部主事,历右通政使。二十二年夏,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初,总兵官李成梁破杀泰宁速把亥,其子把兔儿弟炒花据旧辽阳以北,居两河之中,益结土蛮为患。其年四月,把兔儿围辽阳,朵颜小歹青、福余伯言儿分犯锦、义,掠清细河,巡抚韩取善坐免。化龙受事甫两月,把兔儿与伯言儿等寇镇武,又约土蛮子卜言台周犯右屯。把兔儿先至吴家坟。化龙与总兵官董一元定计先击把兔、伯言儿,伯言儿中流矢死,把兔被伤。卜言台周至,攻右屯不利,亦解去。于是把兔、小歹青、卜言台周益相结,谋复前耻。化龙与一元严备之。一元又出塞:捣巢有功,而把兔伤重竟死,边塞袭服。化龙进兵部右侍郎。三十一年四月,起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与淮、扬巡抚李三才奏开淤河,由直河入洳口抵夏镇二百六十里,避黄河吕梁之险。以忧母去,未代。叙前平播功,晋兵部尚书,加少保,荫一子世锦衣指挥使。三十五年夏,起戎政尚书。化龙以京营①根本,奏陈十一滥、十二苦、十九宜,又上屯政十二事,皆置不理。兵部自二十七年后,左、右侍郎皆空署。未几,尚书萧大亨亦致仕,化龙掌部事。三十七年正月,京师讹言寇至,民争避匿,边民逃入都门者数万,九门昼闭。辅臣言兵部尚书惟一人,何以应猝变,帝亦不报。辽战士二万余皆老弱,而税监高淮肆虐,辽人切齿。化龙请停税课,且增兵万人,又条上兵食款战之策,帝皆不报。一品秩满,加柱国、少傅兼太子太保。卒官,年七十。谥襄毅,赠少师,加赠太师。
(选自《明史》,有删改)
注:①京营:明代京军编制,分设京师京营和南京京营。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化龙受事甫两月 甫:才
B.以忧母去,未代 代:代理
C.胥吏易之 易:轻视
D.巡抚韩取善坐免 坐:被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化龙勤政的一组是
①悉召置之法 ②破杀泰宁速把亥
③定计先击把兔、伯言儿④奏开淤河
⑤言兵部尚书惟一人,何以应猝变⑥请停税课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化龙担任工部右侍郎时,疏通由直河人洳口到夏镇二百六十里的河道,避免了黄河吕梁那样的.险阻,李化龙因功晋升为兵部尚书,加少保。
B.任戎政尚书期间,李化龙立足京营,向皇帝上疏提出很多兴利除弊的建议,但都没有被采纳。七十岁死于官任,谥号襄毅。 ,
C.李化龙二十岁就担任嵩县知县,明察秋毫,处置了那些奸吏,一时嵩县政治修明,局势安定。
D.二十二年夏,李化龙担任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与总兵官董一元合力,先后消灭了勾结作乱的伯言儿、把兔儿,边塞安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一元又出塞,捣巢有功,而把兔伤重竟死,边塞袭服
(2)京师讹言寇至,民争避匿,边民逃入都门者数万
篇8: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关于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文言文阅读。(6分)
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1)善回人主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中辍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皆严装已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尝得佳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小题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1)善于、擅长 (2)停止 (3)完成、结束 (4)曾
小题1:(3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
小题1:(3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分析。
★ 陈靖文座右铭
★ 齐东野语-齐东野语的故事-齐东野语的寓意-齐东野语的意思
★ 民贵君轻-民贵君轻的故事-民贵君轻的寓意-民贵君轻的意思
【文言文《余靖传》阅读练习题(合集8篇)】相关文章:
范仲淹的阅读和答案2024-01-09
《范仲淹读书》阅读答案2024-02-20
《与高司谏书》的原文及译文解析2023-06-10
宋史张咏传阅读与答案2023-01-12
女生建立自信的15个小方法2022-11-22
《与高司谏书》的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2023-07-01
宋史韩琦传文言文翻译2023-11-03
目不识丁的成语解释及近义词2023-09-16
庆“六一”表彰大会暨文艺汇演主持词2024-01-20
希芸感谢信的范文字20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