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韩琦传文言文翻译

时间:2023-11-03 07:31:4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宋史韩琦传文言文翻译(通用8篇)由网友“安妮玫瑰e38”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宋史韩琦传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宋史韩琦传文言文翻译

篇1:宋史韩琦传文言文翻译

韩琦字雅圭,是相州安阳人。他品格骨气很出众,二十岁左右考中进士,名列第二。而授官为将作监丞(主管土木营建的副职)、通判淄州,到集贤院办公、监管左藏库(国库之一)。当时正重视科举成绩优秀者,也有很多途径去任显要官职,唯独韩琦滞留主管库藏的职位,大家都认为很不合适,韩琦处在这个职位还像平常的样子。

他历经开封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后任命为右司谏。当时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中书省立议阐明的政事很少,韩琦接连分条陈述他们的过失,四个人同一天罢免。又请求停止皇帝直接任官,抑制侥幸求名利之人。凡是政事有不便利的',不曾不说,常常把阐明得失、端正法纪、亲近忠直、远离邪佞作为急务,而前后七十多次上疏。王曾做宰相,对他说:现在进谏的人不激切,原因是多有畏惧顾虑,而怎么能补益皇帝的品德呢?像您这样讲话,可是说是深切而不迂阔了。王曾声望正高,所赞许的人很少,韩琦听到他的话,更加自信。

后暂代知制诰之职。

韩琦很早就有很大声名,才识气度英伟,面对大事喜怒在脸色上不表现出来,评论的人认为他稳重诚厚可比汉朝的周勃,政事才能可比唐朝姚崇。他作为学士到边境地区巡察,年纪刚刚三十,天下的人已称他为韩公。嘉祐、治平间,再次决定大策略,来安定国家。在这时候,朝廷多有事故,韩琦处在危险猜疑之际,他知道该做的事没有不做的。有人劝他说:您所做的确实对,但万一失误,岂只自身保不住,恐怕家都没地方了。韩琦感叹说:这是什么话呢。作为人臣尽力侍奉君主,死生都可付出。至于成败,是天意,难道可以事先忧虑事情不成功,于是就停止不做吗?听到的人都惭愧佩服。

篇2:宋史韩琦传文言文翻译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琦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时方贵高科,多径去为显职,琦独滞箢库,众以为非宜,琦处之自若。

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谏。时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中书罕所建明,琦连疏其过,四人同日罢。又请停内降,抑侥幸。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王曾为相,谓之日:今言者不激,则多畏顾,何补上德?如君言,可谓切而不迂矣。曾闻望方崇,罕所奖与,琦闻其语,益自信。

益、利岁饥,为体量安抚使。异时郡县督赋调繁急,市上供绮绣诸物不予直,琦为缓调蠲给之,逐贪残不职吏,汰冗役数百,活饥民百九十万。

赵元昊反,琦适自蜀归,论西师形势甚悉,即命为陕西安抚使。元昊介契丹为援,强邀索无厌,宰相晏殊等厌兵,将一切从之。琦陈其不便,条所宜先行者七事,继又陈救弊八事。谓:数者之举,谤必随之,愿委计辅臣,听其注措。帝悉嘉纳。时二府合班奏事,琦必尽言,虽事属中书,亦指陈其实,、同列或不悦,帝独识之,曰:韩琦性直。

琦蚤有盛名,识量英伟,临事喜愠不见于色。论者以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其为学士临边,年甫三十,天下已称为韩公。嘉祜、治平间,再决大策,以安社稷。当是时,朝廷多故,琦处危疑之际,知无不为.或谏日:公所为诚善,万一蹉跌,岂惟身不自保,恐家无处所。琦叹曰: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闻者愧服。

篇3:宋史程颢传文言文翻译

原文:

程颢,字伯淳,世居中山,后徙河南。举进士,调鄂主薄。鄂民有借兄宅居者,发地得瘗钱①,兄之子诉曰:“父所藏。”颢问。“几何年?”曰:“四十年。”“彼借居几时?”曰:“二十年矣。”遣吏取十千视之,谓诉者曰:“今官所铸钱,不五六年即遍天下,此皆未藏前数十年所铸,何也?”其人不能答。为晋城冷,富人张氏父死,旦有老叟踵门曰:“我,汝父也。”子惊疑莫测,相与诣县。叟曰:“身为医,远出治疾,而妻生子,贫不能养,以与张。”颗质其验。取怀中一书进,其所记曰:“某年月日,抱儿与张三翁家。”颢问:“张是时才四十,安得有翁称?”叟骇谢。

民税粟多移近边载往则道远就籴则价高颢择富而可任者预使贮粟以待费大省。民以事至县者,必告以孝弟忠信,入所以事其父兄,出所以事其长上。度乡村远近为伍保,使之力役相助,患难相恤,而奸伪无所容。凡孤茕残废者,责之亲威乡党,使无失所。行旅出于其途者,疾病皆有所养。乡必有校,暇时亲至,召老与之语。儿童所读书,亲为正句读,教者不善,则为易置。择子弟之秀者,聚而教之。在县三岁,民爱之如父母。

熙宁初,用吕公著荐,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神宗素知其名,每召见,从容咨访。将退,则曰:“卿可频来求对,欲常相见耳。”一日,议论甚久,日官报午正,先生始退。中人相谓曰:“御史不知上未食邪?”尝劝帝防未萌之欲,及勿轻天下士,帝俯躬曰:“当为卿戒之。”

颢资性过人,充养有道,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亦未尝见其忿厉之容。遇事优为,虽当仓卒,不动声色。王安石执政,议更法令,中外皆不以为便,言者攻之甚力。颢被旨赴中堂议事,安石方怒言者,厉色待之。颢徐曰:“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安石为之愧屈。

哲宗立,召为宗正丞,未行而卒,年五十四。

(选自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二七·程颢传》有删改)

[注]①瘗(yì)钱:陪葬的钱币。

译文:

程颢,字伯淳,世代定居中山,后来从开封府迁到河南府。程颢录取为进士,奉调为鄂县主簿。鄂县有一平民借住兄弟的房子,挖开地下发现了埋藏的钱币,兄弟的儿子上诉说:“是我父亲藏的。”程颢问:“是哪一年藏的?”回答说:“藏了四十年。”“他们什么时候借住的呢?”回答说:“借住二十年了。”派遺官吏拿来十千钱仔细观察,对上诉的人说:“现在官府所铸的钱,不超过五六年就已经流通至天下各地,这都是没有埋藏前数十年所铸的钱,是什么原因呢?”上诉的人不能答出这个道理。程颢担任晋城县令时,富户人家张氏的'父亲死了,清早有一一年近的老人。到他的门前说。“我,就是你父亲。”那个人的儿子惊疑不已,不知所措,同他一起到晋城县衙。那个老人说:“我身为医生,因远出为别人治病,而妻子生了儿子,因为贫穷不能抚养,就送给了富人张氏。”程颢对他们进行质问、检查验证。老人取出怀中的一封书信进呈送上,这封书信上记载说:“某年,某月,某日,抱儿子送给了张三翁家里。”程颢问,“张氏当时才四十岁,哪有称他为翁的道理呢?”那个老人惊骇不已,辞谢走了。

老百姓交粟为税多送到附近边地,装载前往则道路远,就近买则价格高。程颢选择富户可以任用的人,预先令他贮藏粮粟做好准备,费用大量节省。百姓因事到县衙,程颢必然会把孝悌忠信的道义告诉他们。在家里就要服侍听从父亲、兄长的,在外面就要服侍听从年长与上辈的。(另译:百姓因事到县衙,程颢必然会把孝悌忠信的道义告诉他们,在家里可以服侍父兄,在外面可以服待尊长。)打算计划按乡村的远近建立伍保,使他们相互之间在财办、劳役上相互帮助,患难之时互相抚恤,从而邪悉、伪诈没有容身的场所。凡是孤寡残废的人,责令他的亲威、乡邻党里帮助他,使他们不至于流离失所。而在外面旅行的人,患了疾病都有人帮助照烦。乡里一定要有学校,闲暇的时候亲自去讲学,召集父老乡亲与他们交谈。儿童读的书,程颢亲自给他们校正句读。教育不好的人,就改换另外安置。选择民间优秀的子弟,聚集一起进行教育。在晋城县三年,老百姓爱戴他就像父母一样。

熙宁初年,受吕公著的推荐,任命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神宗平素就知道程颢的声名,每次召见他,就向他随口咨询访求。程颢要告退时,神宗就说:“你可多次申请来跟我晒谈,我想常常见到你。”有一天,神宗和程颢谈论了很久,报时的侍者报告正午,程颢才告退。宦官们说:“御史您不知道皇上还没有吃饭吗?”曾劝诚望上防止、抑制没有产生的欲望,以及不要轻视天下的有识之士,神宗皇帝弯腰靠近他说:“你的话,我应当作为自己的告诫。”

程颢有超过常人的天资气质,修养很好,门生故旧朋友跟他交往几十年,也从来没有见过他声色俱厉的样子。遇到什么事都很好地去做,即使是时间很仓促的时候,也没有急躁不耐烦的样子。王安石主持政务,讨论更改法律条令,朝廷内外的人都以为不好,说的人很严厉地攻击新法。程颢接受圣旨到中堂议论政事,王安石刚刚对发表意见的人怒气冲冲地予以指责,声色俱厉地对待他们。程颢慢条斯理地说:“议论国家的事情不是像哪一家来议论私人的事情,希望平心静气地来听。”王安石为此感到羞愧、理屈。

哲宗即位以后,召回任命他为宗正丞,没有上任就去世了,终年五十四岁。

篇4:宋史程颢传文言文翻译

原文:

程颢,字伯淳,世居中山,后徙河南。举进士,调鄂主薄。鄂民有借兄宅居者,发地得瘗钱①,兄之子诉曰:“父所藏。”颢问。“几何年?”曰:“四十年。”“彼借居几时?”曰:“二十年矣。”遣吏取十千视之,谓诉者曰:“今官所铸钱,不五六年即遍天下,此皆未藏前数十年所铸,何也?”其人不能答。为晋城冷,富人张氏父死,旦有老叟踵门曰:“我,汝父也。”子惊疑莫测,相与诣县。叟曰:“身为医,远出治疾,而妻生子,贫不能养,以与张。”颗质其验。取怀中一书进,其所记曰:“某年月日,抱儿与张三翁家。”颢问:“张是时才四十,安得有翁称?”叟骇谢。

民税粟多移近边载往则道远就籴则价高颢择富而可任者预使贮粟以待费大省。民以事至县者,必告以孝弟忠信,入所以事其父兄,出所以事其长上。度乡村远近为伍保,使之力役相助,患难相恤,而奸伪无所容。凡孤茕残废者,责之亲威乡党,使无失所。行旅出于其途者,疾病皆有所养。乡必有校,暇时亲至,召老与之语。儿童所读书,亲为正句读,教者不善,则为易置。择子弟之秀者,聚而教之。在县三岁,民爱之如父母。

熙宁初,用吕公著荐,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神宗素知其名,每召见,从容咨访。将退,则曰:“卿可频来求对,欲常相见耳。”一日,议论甚久,日官报午正,先生始退。中人相谓曰:“御史不知上未食邪?”尝劝帝防未萌之欲,及勿轻天下士,帝俯躬曰:“当为卿戒之。”

颢资性过人,充养有道,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亦未尝见其忿厉之容。遇事优为,虽当仓卒,不动声色。王安石执政,议更法令,中外皆不以为便,言者攻之甚力。颢被旨赴中堂议事,安石方怒言者,厉色待之。颢徐曰:“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安石为之愧屈。

哲宗立,召为宗正丞,未行而卒,年五十四。

(选自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二七·程颢传》有删改)

[注]①瘗(yì)钱:陪葬的钱币。

译文:

程颢,字伯淳,世代定居中山,后来从开封府迁到河南府。程颢录取为进士,奉调为鄂县主簿。鄂县有一平民借住兄弟的房子,挖开地下发现了埋藏的钱币,兄弟的儿子上诉说:“是我父亲藏的。”程颢问:“是哪一年藏的?”回答说:“藏了四十年。”“他们什么时候借住的呢?”回答说:“借住二十年了。”派遺官吏拿来十千钱仔细观察,对上诉的人说:“现在官府所铸的`钱,不超过五六年就已经流通至天下各地,这都是没有埋藏前数十年所铸的钱,是什么原因呢?”上诉的人不能答出这个道理。程颢担任晋城县令时,富户人家张氏的父亲死了,清早有一一年近的老人。到他的门前说。“我,就是你父亲。”那个人的儿子惊疑不已,不知所措,同他一起到晋城县衙。那个老人说:“我身为医生,因远出为别人治病,而妻子生了儿子,因为贫穷不能抚养,就送给了富人张氏。”程颢对他们进行质问、检查验证。老人取出怀中的一封书信进呈送上,这封书信上记载说:“某年,某月,某日,抱儿子送给了张三翁家里。”程颢问,“张氏当时才四十岁,哪有称他为翁的道理呢?”那个老人惊骇不已,辞谢走了。

老百姓交粟为税多送到附近边地,装载前往则道路远,就近买则价格高。程颢选择富户可以任用的人,预先令他贮藏粮粟做好准备,费用大量节省。百姓因事到县衙,程颢必然会把孝悌忠信的道义告诉他们。在家里就要服侍听从父亲、兄长的,在外面就要服侍听从年长与上辈的。(另译:百姓因事到县衙,程颢必然会把孝悌忠信的道义告诉他们,在家里可以服侍父兄,在外面可以服待尊长。)打算计划按乡村的远近建立伍保,使他们相互之间在财办、劳役上相互帮助,患难之时互相抚恤,从而邪悉、伪诈没有容身的场所。凡是孤寡残废的人,责令他的亲威、乡邻党里帮助他,使他们不至于流离失所。而在外面旅行的人,患了疾病都有人帮助照烦。乡里一定要有学校,闲暇的时候亲自去讲学,召集父老乡亲与他们交谈。儿童读的书,程颢亲自给他们校正句读。教育不好的人,就改换另外安置。选择民间优秀的子弟,聚集一起进行教育。在晋城县三年,老百姓爱戴他就像父母一样。

熙宁初年,受吕公著的推荐,任命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神宗平素就知道程颢的声名,每次召见他,就向他随口咨询访求。程颢要告退时,神宗就说:“你可多次申请来跟我晒谈,我想常常见到你。”有一天,神宗和程颢谈论了很久,报时的侍者报告正午,程颢才告退。宦官们说:“御史您不知道皇上还没有吃饭吗?”曾劝诚望上防止、抑制没有产生的欲望,以及不要轻视天下的有识之士,神宗皇帝弯腰靠近他说:“你的话,我应当作为自己的告诫。”

程颢有超过常人的天资气质,修养很好,门生故旧朋友跟他交往几十年,也从来没有见过他声色俱厉的样子。遇到什么事都很好地去做,即使是时间很仓促的时候,也没有急躁不耐烦的样子。王安石主持政务,讨论更改法律条令,朝廷内外的人都以为不好,说的人很严厉地攻击新法。程颢接受圣旨到中堂议论政事,王安石刚刚对发表意见的人怒气冲冲地予以指责,声色俱厉地对待他们。程颢慢条斯理地说:“议论国家的事情不是像哪一家来议论私人的事情,希望平心静气地来听。”王安石为此感到羞愧、理屈。

哲宗即位以后,召回任命他为宗正丞,没有上任就去世了,终年五十四岁。

篇5:宋史宋琪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宋琪传文言文翻译

原文:

宋琪,字俶宝,幽州蓟人。少好学,晋祖割燕地以奉契丹,契丹岁开贡部,琪举进士中第,署寿安王侍读,时天福六年也。幽帅赵延寿辟琪为从事,会契丹内侵,随延寿至京师。延寿子赞领河中节度,署琪为记室。赞镇庐州,表为观察判官。部有冤狱,琪辨之,免死者三人,特加朝散大夫。太宗为府尹,初甚加礼遇,琪与宰相赵普、枢密使李崇矩善,出入门下,遂恶之,乃白太祖出琪知龙州,移阆州。太宗即位,召赴阙。八年春正月,擢拜右谏议大夫、同判三司。三月,改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是秋,上将以工部尚书李昉参预国政,以琪先入,乃迁琪为刑部尚书。十月,自员外郎岁中四迁至尚书为相。九年九月,上幸景龙门外观水硙,因谓侍臣曰:“此水出于山源,清冷甘美,凡近河水味皆甘,岂非余润之所及乎?”琪等对曰:“实由地脉潜通而然,亦犹人之善恶以染习而成也。”端拱初,上亲耕籍田,以旧相进位吏部尚书。二年,将讨幽蓟,诏群臣各言边事。琪疏上,琪本燕人,以故究知蕃部兵马山川形势。上称之。俄又上奏疏奏颇采用之淳化五年蕃将李继迁寇灵武贼帅李顺攻劫州县琪又上书言边事奏入上密写其奏令边将择利而行。

至道元年春,大宴于含光殿,上问琪年,对曰:“七十有九。”上因慰抚久之。二年春,拜右仆射,特令月给实奉一百千,又以其衰老,诏许五日一朝。琪素有文学,颇谐捷。二年九月被病,令其子贻序秉笔,授辞作《多幸老民叙》,又口占遗表数百字而卒。赠司空,谥惠安。在使府前后三十年,周知人情。在相位日,百执事有所求请,多面折之,以是取怨于人。

(节选自《宋史列卷二十三》)

译文:

宋琪字叔宝,幽州蓟人。年少时好学,晋祖割让燕地送给契丹,契丹每年开贡部,宋琪进士考试及第,被任命为寿安王侍读,幽州统帅赵延寿征召宋琪为从事,适逢契丹入侵内地,跟随赵延寿来到京城。赵延寿儿子赵赞担任河中节度使,任用宋琪为记室。赵赞镇守庐州,上表奏请任命宋琪为观察判官。属下有冤案,宋琪辨明,免于处死的有三人。特别加官朝散大夫。太宗担任府尹时,一开始对宋琪以礼相待,宋琪跟宰相赵普、枢密使李崇矩关系友好,在他们的门下走动,太宗因此很是厌恶他,于是禀告太祖把宋琪外放为龙州知府,又调任阆州。太宗即位,召赴朝廷。(太平兴国)八年春正月,提拔任右谏议大夫、同判三司。三月,改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当年秋,皇上将要任用工部尚书李昉参预国政,因宋琪先入,就调任宋琪为刑部尚书。十月,从员外郎一年中连续四次提升到尚书担任宰相。九年九月,皇上到景龙门外观看水磨,对侍臣们说:“这条河自山中流出,清凉甘美,凡靠近河边之处水味都是甜的,难道不是浸润所致吗?”宋琪等回答说:“确实因地脉暗通而导致如此,也就像人的善恶是因为熏染熟习而形成的`啊。”端拱初年,皇上亲耕籍田,宋琪凭借旧任宰相的身份提升官位为吏部尚书。端拱二年,即将讨伐幽蓟,诏令大臣各自就边疆事务发表意见。宋琪上疏。宋琪本是燕人,因此深知蕃部兵马山川形势。随即又上奏。奏章进上,大多采用。淳化五年,李继迁侵犯灵武,贼帅李顺抢劫州县,宋琪又上书谈论边境事务。奏章献入,皇上密写这份奏章,让李继隆选择有利的施行。

至道元年春,在含光殿大宴群臣,皇上问宋琪年龄,回答说:“七十九岁。”皇上因而抚慰很久。二年春,授右仆射,特别下令每月供给实俸一百千,又因为他衰老,下诏准许每五天上朝一次。宋琪一向博学能文,非常诙谐,才思敏捷。二年九月患病,让儿子宋贻序执笔,口授作《多幸老民叙》,又口述遗表数百字然后去世。赠官司空,谥号惠安。在节度府前后三十年,了解世态人情,尤其通晓做官之道。任宰相时,百官有所请求,他经常当面拒绝,因此被人们怨恨。

篇6:宋史萧注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萧注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下面是宋史萧注传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宋史萧注传文言文翻译

原文

萧注,字岩夫,临江新喻人。磊落有大志,尤喜言兵。举进士,摄广州番禺令。侬智高围州数月,方舟数百攻城南,势危甚。注自围中出,募海滨壮士,得二千人,乘大舶集上流,因飓风起,纵火焚贼舟,破其众。即日发县门纳援兵,民持牛酒、刍粮相继入,城中人始有生意。自是每战以胜归。蒋偕上其功,擢礼宾副使、广南驻泊都监。贼还据邕管,余靖患其啸诱诸洞,以属注。注挺身入蛮中,施结恩信。狄青师次宾州召会诸将疑注倚贼声势为奸利欲诛之注觉托为游辞不肯往贼破青始闻注前功以知邕州。

居邕数年,阴以利啖广源群蛮,密缮兵甲,乃上疏曰:“交n虽奉朝贡,实包祸心,常以蚕食王土为事。今不取,异日必为中国忧。愿驰至京师,面陈方略。”未报,而甲洞申绍泰犯西平,五将被害。谏官论注不法致寇,李师中又劾其沮威嗜利,略智高阉民为奴,发洞丁采黄金无帐籍可考。中使按验颇有实,贬泰州团练副使。

近臣有讼注广州功者,起为右监门将军、州都监。熙宁初,以礼宾使知宁州。环庆李信败,列城皆坚壁,注独启关夜宴如平时。时有言“交人挫于占城,众不满万,可取也”。遂以注知桂州。

入觐,神宗问攻取之策,对曰:“昔者臣有是言。是时溪洞之兵,一可当十;器甲坚利,亲信之人皆可指呼而使。今两者不如昔,交人生聚教训十五年矣,谓之‘兵不满万’,妄也。”既至桂,种酋皆来谒。注延访山川曲折,老幼安否,均得其欢心。然有献征南策者,辄不听。会沈起以平蛮自任,帝使代注而罢,注归,卒于道,年六十一。

译文:

萧注,字岩夫,是临江府新喻县人。(萧注)襟怀广阔,有远大的志向,尤其喜欢谈论军事。(萧注)考中进士,代理广州番禺县令。侬智高围困广州几个月,聚集几百舰船进攻城南,形势非常危急。萧注从敌人围困中突围,招募海边的勇士,得到二千人,乘坐大船在上游聚集,趁着飓风刮起,放火焚烧敌军船只,打败了敌人的军队。当天就打开县城城门迎接援军,百姓拿着牛酒、草料粮食相继入城,城里的人才有生气。从此每次出战都得胜而回。蒋偕上奏萧注的功劳,(朝廷)提拔(萧注)担任礼宾副使、广南驻泊都监。敌人败退占据邕管,余靖担心敌人召集、引诱各洞蛮人作乱,就把(邕州事务)交付萧注办理。萧注挺身进入蛮人中,施行恩惠结以信义。狄青的军队在宾州临时驻扎,召请各位将领相见,(狄青)怀疑萧注(想)倚靠敌军的声势作奸谋利,想杀掉萧注。萧注觉察了,以出游为托词,不肯前往。敌人被打败后,狄青才听说萧注以前的功劳,(上报朝廷,让萧注)担任邕州知州。

(萧注)在邕州任职几年,暗中用利益引诱广源的各洞蛮人,(并)秘密修补、整治武器装备,于是呈上奏章说:“交n虽然(表面上)尊奉朝拜君王、敬献地方物产(的政策),实际上包藏为祸作乱的野心,常常把逐渐侵吞陛下的`土地作为急务。现在如不攻取,日后必然成为我朝的忧患。希望(陛下允许我)骑快马到京城,当面陈奏对敌策略。” (皇帝)还没有批复,而甲洞的申绍泰侵犯西平,五位将领被杀害。谏官评定萧注不守法度招致蛮人侵扰,李师中又弹劾萧注畏威图利,掠取侬智高的阉人做家奴,调发蛮洞壮丁开采黄金没有账簿可供查考。皇帝派出的使者去查验,事实很充分,(朝廷)贬(萧注)担任泰州团练副使。

皇帝身边亲近之臣中有人为萧注申辩在广州的功劳,(朝廷)起用(萧注)担任右监门将军、州都监。熙宁初年,(萧注)凭礼宾使的身份担任宁州知州。环庆路李信打了败仗,各城都加固营垒,唯独萧注打开城门像平时一样在夜间宴请宾客。当时有人说“交n人在占城受挫,士兵不足一万,可以攻取”。于是(朝廷)让萧注担任桂州知州。

入朝拜见皇帝,神宗问(萧注)攻取(交n)的策略,(萧注)回答说:“从前我说过这样的话。然而这个时候溪洞的士兵,一个人可以抵挡十个人;兵器锋利铠甲坚固,亲近信任的人都可以指派召唤来使用。现在这两点都比不上以前,交n人繁殖人口,积聚物力,教导训练士兵(已经)十五年了,(有人)说他们‘士兵不足一万’,是没有根据的。” (萧注)到桂州任职以后,各部落酋长都前来拜谒。萧注接待他们并咨询当地山川道路等弯曲回转的情况,老幼是否平安,均得到他们的欢心。但有人献上征讨南方蛮人的策略,(萧注)常常不会采纳。适逢沈起自告奋勇要平定蛮人,皇帝派(沈起)代替萧注而免去(萧注的官职),萧注回家,在路上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篇7:《宋史赵普传》文言文翻译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篇8:《宋史赵普传》文言文翻译

1、习:熟悉。

2、寡:少。

3、学术:学问。

4、及:等到。

5、太祖:指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6、以:拿。

7、为:做,担任。

8、释:放下。

9、私第:私人的住宅。

10、第,府第,大的住宅。

11、阖户启箧:关上门打开书箱。

12、阖:关闭。

13、启:打开。

14、竟日:整天。

15、及:到。

16、临政:处理政务。

17、处决如流:处理决断很快。

18、如流:像水向下淌,比喻快速。

19、既:已经。

20、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叫做“薨”。

21、发:打开。

22、性深沉:性情沉着。

23、岸谷:形容人严肃刚正。

24、虽多忌克:虽然对人嫉妒刻薄。虽,虽然。忌克,也作“忌刻”。

25、而:转折连词,但是。

26、以……为:把……当作。

27、龊龌循默:拘谨顾小节。

28、龌龊: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29、尝:曾经。

30、荐:推荐,介绍。

31、为:担任。

32、明日:第二天。

33、复:又,再。

34、颜色:脸色。

35、而:表顺承关系,然后。

36、之:代“奏牍”。

37、补缀:修补连结。

38、乃:才。

39、悟:明白

40、为:做。

41、卒:终于。

42、其: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43、拾:捡起归:放下

44、迁:官员升职

45、俞允:答应,多用于君主

《宋史林广传》的文言文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

高中文言文文化常识

高中文言文知识

高考文言文复习有效途径

《西藏》阅读答案

古文言文传记的范文

《宋史·吴充传》的原文及译文解析

苏轼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辛弃疾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韩琦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韩琦传文言文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宋史韩琦传文言文翻译(通用8篇)】相关文章:

《宋史·种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译文2023-10-20

宋史杨时传原文及翻译2023-10-03

司马光勤学文言文翻译及赏析2022-10-09

《宋史·列传第一百》阅读答案2023-05-29

《宋史·何灌传》附原文及翻译2022-08-05

《宋史·韩亿传》阅读答案及译文2023-09-26

《宋史·黄干传》原文与翻译2022-11-29

《宋史·列传第四十六》原文及翻译2023-04-15

《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阅读答案2023-06-01

《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三》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