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学射文言文习题及翻译

时间:2022-07-21 15:16:5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列子学射文言文习题及翻译(整理10篇)由网友“Laserquest”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列子学射文言文习题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列子学射文言文习题及翻译

篇1:列子学射文言文习题及翻译

列子学射文言文习题及翻译

列子学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办事情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它的规律,明白了为什么能做到,以后才能做的更好。列子学射文言文习题及翻译,我们来看看下文。

原文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 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对曰: 弗知也。 关尹子曰: 未可。 退②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 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列子曰: 知之矣。 关尹子曰: 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③亦皆如之。

注释

①选自《列子 说符篇》。 ②退:回去。③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精练

1.文学常识填空。

①列子,名 ,又名 ,郑国人,战国前期 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

②《列子》由东晋人搜集有关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和神话传说。我们曾学过其中的《 》,文中成功的塑造了愚公和 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 的精神。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请于关尹子  ②臣是以无请也

③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④又以报关尹子

3.翻译句子。

①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译文:

②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译文:

4.关尹子所说的 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中的 之 字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所记叙事情的含义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它适合于其他方面吗?请阐明理由。

【参考答案】

1.①寇 御寇 道 清静无为 ②《愚公移山》智叟 愚公 移山 2.①请教 ②问 ③ 的缘故,表原因 ④介词,把3.①不仅射箭,治理国家与修养自身也都该这样。 ②你知道你射中的缘故吗?4. 退而习之三年 且 守而勿失 。5.熟能生巧(同义词即可)。(略,理由要足以证明观点。)

译文

列子学射箭,已经能射中了,去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 你知道你能射中的原因吗? 列子回答: 不知道。 关尹子说: 不行! 列子回去又练习了三年,再次来报告关尹子。关尹子又问: 你知道你能射中的原因吗? 列子回答: 知道了。 关尹子说: 可以了,要牢记(学成的道理),并且不要丢掉。不仅射箭,治理国家与修养自己也都该这样。

篇2:列子文言文翻译

列子两则文言文翻译

下面请阅读列子的两篇文言文,杞人忧天和杨布打狗,以及其译文,希望可以帮到您!

杞人忧天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译文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气体在一起聚积起来的。你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空气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那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也很高兴。

杨布打狗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杨布打狗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遇到了大雨,杨布便脱下白衣,换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唤。杨布十分生气,想要打它。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你,你也会像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是白的而回来变成了黑的,你怎么能不感到奇怪呢?”

篇3:列子文言文翻译

列子文言文翻译

列子学射

原文

列子①学射,中矣,请②于关尹子。尹子曰:“子③知子之所以④中者乎?”对⑤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译文

列子学射箭,射中了,于是(列子)向关尹子请教(射箭)。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不知道。”关尹子说:“还不可以。”(列子)回去后再去练习,三年之后,又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你)要牢记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弃。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

注释

①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子:写在姓氏后,对人的尊称。

②请:请教。

③子:您。

④所以:……的原因。

⑤对:回答。

⑥顷岁:近年来。

⑦乘间:乘机,乘着间隙。

⑧工:精,妙。

《列子·天瑞》原文及翻译

原文:

林类①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垅端,面之而叹曰: “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 ”子贡曰:“寿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恶。子以死为乐,何也?”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夫子。夫子曰:“吾知其可与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②,睾如也,宰如也,坟如也,鬲如也,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赐!汝知之矣。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③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也。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

(选自《列子④天瑞》)

【注】  ①林类:古代隐士,事迹不详。②圹:坟墓。③徼:求取。④列子:战国时期郑国人,学说属于道家之流。《列子》为道教经典著作之一。

译文:

林类的年纪将近一百岁了,到了春天还穿着粗皮衣,在田地里拾取收割后遗留下来的谷穗,一面唱歌,一面往前走。孔子到卫国去,在田野上看见了他,回头对学生说:“那位老人是个值得对话的`人,试试去问问他。”子贡请求前往。在田埂的一头迎面走去,面对着他感叹道:“先生没有后悔过吗?却边走边唱地拾谷穗?”林类不停地往前走,照样唱歌不止。子贡再三追问,他才仰着头答复说:“我后悔什么呢?”子贡说:“您少年时懒惰不努力,长大了又不争取时间,到老了还没有妻子儿女,现在已经死到临头了,又有什么快乐值得拾谷穗时边走边唱歌呢?”林类笑着说:“我所以快乐的原因,人人都有,但他们却反而以此为忧。我少年时懒惰不努力,长大了又不争取时间,所以才能这样长寿。到老了还没有妻子儿女,现在又死到临头了,所以才能这样快乐。”子贡问:“长寿是人人所希望的,死亡是人人所厌恶的。您却把死亡当作快乐,为什么呢?”林类说:“死亡与出生,不过是一去一回。因此在这儿死去了,怎么知道不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出生呢?由此,我怎么知道死与生不一样呢?我又怎么知道力求生存而忙忙碌碌不是头脑糊涂呢?同时又怎么知道我现在的死亡不比过去活着更好些呢?”子贡听了,不明白他的意思,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知道他是值得对话的,果然如此;可是他懂得自然之理并不完全彻底。”

子贡对学习有些厌倦,对孔子说:“希望能休息一阵。”孔子说:“人生没有什么休息。”子贡问:“那么我也就没有休息的时候了吗?”孔子回答说:“有休息的时候。你看那空旷的原野上,有高起来的地方,好像是墓穴,又像是土丘,又像是底朝上的饭锅,就知道休息的时候了。”子贡说:“死亡真伟大啊!君子在那时休息了,小人在那时被埋葬了。”孔子说:“赐!你现在已经明白了。人们都知道活着的快乐,却不知道活着的劳苦;都知道老年的疲惫,却不知道老年的安逸;都知道死亡的可恶,却不知道死亡是休息。晏子说过:‘真好啊,自古以来就有死亡!仁慈的人在那时休息了,不仁的人在那时被埋葬了。’死亡是德所求取的事情。古人把死人叫做归人。说死人是归人,那么活着的人就是行人了。一直在外面行走而不知道回家,那是抛弃了家庭的人。一个人抛弃了家庭,所有世上的人都反对他;天下的人都抛弃了家庭,却没有人知道反对。有人离开了家乡,抛弃了亲人,荒废了家业,到处游荡而不知道回家,这是怎样的人呢?世上的人一定会说他是放荡而疯狂的人。又有人专心致志于盛世之治,自以为聪明能干,于是博取功名,到处夸夸其谈而不知道停止,这又是怎样的人呢?世上的人一定会认为他是有智慧谋略的人。这两种人都是错误的,而世上的人却赞扬一个,反对一个。只有圣人才知道什么该赞扬,什么该反对。”

篇4:《列子学射》文言文阅读答案

《列子学射》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 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对曰: 弗知也。 关尹子曰: 未可。 退②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 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列子曰: 知之矣。 关尹子曰: 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③亦皆如之。

注释

①选自《列子 说符篇》。 ②退:回去。③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精练

1.文学常识填空。

①列子,名 ,又名 ,郑国人,战国前期 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

②《列子》由东晋人搜集有关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和神话传说。我们曾学过其中的《 》,文中成功的塑造了愚公和 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 的精神。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请于关尹子 ②臣是以无请也

③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④又以报关尹子

3.翻译句子。

①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译文:

②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译文:

4.关尹子所说的 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中的. 之 字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所记叙事情的含义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它适合于其他方面吗?请阐明理由。

【参考答案】

1.①寇 御寇 道 清静无为 ②《愚公移山》智叟 愚公 移山

2.①请教 ②问 ③ 的缘故,表原因 ④介词,把

3.①不仅射箭,治理国家与修养自身也都该这样。 ②你知道你射中的缘故吗?

4. 退而习之三年 且 守而勿失 。

5.熟能生巧(同义词即可)。(略,理由要足以证明观点。)

译文

列子学射箭,已经能射中了,去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 你知道你能射中的原因吗? 列子回答: 不知道。 关尹子说: 不行! 列子回去又练习了三年,再次来报告关尹子。关尹子又问: 你知道你能射中的原因吗? 列子回答: 知道了。 关尹子说: 可以了,要牢记(学成的道理),并且不要丢掉。不仅射箭,治理国家与修养自己也都该这样。

篇5:《列子学射》文言文阅读答案

《列子学射》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

子列子常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关尹子曰:“子③知子之所以④中乎?”答⑤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⑥而习之三年,又请。关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子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以。

注释

①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子:写在姓氏后,对人的'尊称,是老子和庄子之外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

②请:请教。

③子:您。

④所以:……的原因。

⑤对:回答。

⑥退:回去。

⑦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⑧顷岁:近年来。

⑨乘间:乘机,乘着间隙。

⑩工:精,妙。

守而勿失:牢牢记住,不要忘掉。

1、文学常识填空。

①列子,名_____,又名_____,郑国人,战国前期_____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②《列子》由东晋人搜集有关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曾学过其中的《_____》,文中成功的塑造了愚公和_____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_____的精神。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请于关尹子

②臣是以无请也

③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④又以报关尹子

3、翻译句子

①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译文:

②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译文:

4、关尹子所说的“为国与身亦皆如之”中的“之”字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所记叙事情的含义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它适合于其他方面吗?请阐明理由。

【参考答案】

1、①寇、御寇、道、清静无为②《愚公移山》智叟、愚公、移山

2、①请教②问③……的缘故,表原因④介词,把

3、①不仅射箭,治理国家与修养自身也都该这样。②你知道你射中的缘故吗?

4、“退而习之三年”且“守而勿失”。

5、熟能生巧(同义词即可)。(略,理由要足以证明观点。)

篇6:射说文言文翻译

射说文言文翻译

《射说》是金朝作家元好问的一篇名作。文章表达了做事情的人没有知识,有知识的人又无法有所作为。分享了《射说》文言文的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射说

元好问(金)

晋侯觞客于柳溪,命其子婿驰射。婿佳少年也,跨蹑柳行中,胜气轩然舞于颜间,万首聚观,若果能命中而又搏取之者。已而乐作,一射而矢堕,再而贯马耳之左。马负痛而轶,人与弓矢俱坠。左右奔救,虽支体不废,而内若有损焉。

晋侯不乐,谢客,客有自下座进者,曰:“射,技也,而有道焉,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何谓得之于心?马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为一,的虽虱之微,将若车轮焉①,求为不中,不可得也。不得心则不然,身一,马一,弓矢一,而的又为一,身不暇骑,骑不暇彀②,彀不暇的,以是求中于奔驶之下,其不碎首折也幸矣,何中之望哉!走③非有得于射也,顾尝学焉。敢请外厩之下驷,以卒贤主人之欢,何如?”晋侯不许,顾谓所私曰:“一马百金,一放足百里,衔策在汝手,吾安所追汝矣。”竟罢酒。

元子闻之曰:天下事可见矣!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是可叹也。作《射说》。

翻译

晋侯在柳溪(以酒)招待宾客,让他的女婿骑马射箭(助兴)。(他的)女婿是个英俊少年,跨着步子,像柳条那样轻快地行走着,高傲不平凡的气质醒目地舞动在脸部(表情上)。大家都靠拢了来观看,(女婿)好象是能够命中又准备一搏(的样子)。过了一会儿音乐响起,(女婿)射了第一次,箭枝偏落;第二次射穿了马的左耳。马因疼痛而狂奔,女婿和弓箭都掉下马来,周围的`人奔上去救他,(他)虽然肢体完好,然而体内似乎有些损伤。

晋侯不高兴,(想要)辞别宾客。其中有个宾客从下等的座位走上来说:“射箭,是一种技术,(其中)有射箭之道的,心中没有(射箭之道)而能射中的情况是没有的。(那么)什么叫做在心里获得它(射箭之道)呢?(就是把)马匹,身躯,弓箭,靶子,这四者统一起来,(那么)即使靶子只有虱子那样小,(看起来)也会变的像车轮那样大,想不射中都不能做到。心中没有(射箭之道)就不是这样,身体是一方面,马是一方面,弓箭是一方面,靶子又是另外一方面,(控制了)身体就无暇(控制)骑马,(控制了)骑马就无暇(控制)拉弓,(控制了)拉弓由无暇(控制)中靶,就凭这想要在奔驰之中射中目标,他不摔破头、摔断身肢就很幸运了,(还)期望什么射中呢!我并非在射箭方面有什么心得,只是曾经学过(一些)。冒昧地(向您)要一匹您府上之外的马厩里的劣马,来给您尽兴,怎么样?”晋侯不答应,回头对自己的手下人说:“一匹马值好多钱,一放开的话可以跑百里,马嚼和马鞭都在你手上,我去哪里追你呢!”(晋侯)最终竟然结束了酒宴。

我听说了(这故事)以后,说:天下的情况可以得见了!做事情的人没有知识,有知识的人又无法有所作为。前者导致(事业的)失败,后者导致(人才的)荒废埋没,这(实在)值得感叹啊!(于是我)写下了《射说》。

作者资料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七月初八,卒于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年)九月初四日,其墓位于忻州市城南五公里韩岩村西北。他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词集为《遗山乐府》。《论诗三十首》绝句是元好问最有系统之论诗著作。

阅读练习

1.写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晋侯觞客于柳溪( )

再而贯马耳之左( )

而的又为一( )

以卒贤主人之欢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粗词,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顾尝学焉/顾谓所私曰

②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将若车轮焉

A.①用法意思相同②不同

B.①用法意思不同②相同

C.①②用法意思均相同

D.①②用法意思均不同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何谓得之于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常常有所叙、有所议。从本文看,所叙的事情是(用自己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议的观点是(用文中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觞:以酒款待 再:第二次 的:箭靶 卒:成全、完成

2.D

3.什么叫做心里获得它(射箭之道)?

他不摔破头、摔断射肢就很幸运了,(还)期望什么射中呢!

4.(1)晋侯子婿驰射失败,客分析原因并愿用自己的骑射证明射而“有道”,但遭晋侯拒绝。(意对即可)

(2)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心之废。

篇7:列子拒粟文言文翻译

列子拒粟文言文翻译

原文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盖有道之士也,唐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令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译文

列子穷困,容貌有饥饿之色。有人对郑国宰相子阳说:“列御寇是个有道德学问的人,住在您的国家里而受到穷困,您难道不喜欢有道之士吗?”郑子阳立即命令官吏给列子送去粮食。列子出来接见使者,两次拜谢并拒绝接受,使者只好走了。列子进屋后,他的妻子拍着胸脯埋怨说:“我听说做有道德学问的人的妻子都能得到安佚快乐。现在我们挨饿,君王派人来给你送粮食,你却不接受,难道不是我们的命吗?”列子笑着对她说:“君王不是自己知道我的,而是根据别人的话才送给我粮食的;等到他要加罪于我时,又会根据别人的话去办,这就是我所以不接受的原因。”后来,百姓们果然作乱杀掉了子阳。

篇8:《列子学射》阅读答案

《列子学射》阅读答案

列子学射①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②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③亦皆如之。”

注释

①选自《列子·说符篇》。 ②退:回去。③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1.文学常识填空。

①列子,名____,又名____,郑国人,战国前期_____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_________________

②《列子》由东晋人搜集有关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曾学过其中的《______》,文中成功的塑造了愚公和___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________的精神。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请于关尹子____ ②臣是以无请也____

③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____ ④又以报关尹子____

3.翻译句子。

①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译文:

②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译文:

4.关尹子所说的.“为国与身亦皆如之”中的“之”字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所记叙事情的含义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它适合于其他方面吗?请阐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子学射阅读答案

1.B

2.①动词,穿; 名词,衣服 ②同“返”,回来

3.先前假如你的狗是一身白色出去,又一身黑色回来,难道你能不感到奇怪吗?

4.鸡鸣狗盗 鸡零狗碎 蝇营狗苟5.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想正确地认识事物,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更不能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篇9:《列子学射》阅读答案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②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③亦皆如之。”

注释

①选自《列子·说符篇》。

②退:回去。

③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阅读训练

1、文学常识填空。

①列子,名___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___,郑国人,战国前期_____________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列子》由东晋人搜集有关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曾学过其中的《_____________》,文中成功的塑造了愚公和__________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请于关尹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臣是以无请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__________________

④又以报关尹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①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尹子所说的“为国与身亦皆如之”中的“之”字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所记叙事情的含义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它适合于其他方面吗?请阐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①动词,穿; 名词,衣服 ②同“返”,回来

3、先前假如你的狗是一身白色出去,又一身黑色回来,难道你能不感到奇怪吗?

4、鸡鸣狗盗 鸡零狗碎 蝇营狗苟5、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想正确地认识事物,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更不能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布,他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天下雨了,他脱去白色的衣服,穿着黑色的衣服回家来。他家的狗不知道,冲上来对他狂叫。杨布很生气,准备打狗。杨朱劝阻说:“请不要打它啦,你也会像它这样。先前假如你的狗是一身白色出去,又一身黑色回来,难道你能不感到奇怪吗?”

篇10:文言文阅读列子说符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列子说符习题及答案

杨朱①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②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杨朱:人名。②缁:黑色。

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衣缁衣而反

B、甚矣,汝之不惠

C、之虚所卖之

D、予默然无以应

2、下列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衣素衣而出(穿)

B、天雨 (下雨)

C、子无扑矣(孩子)

D、子亦犹是也(好像)

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小故事中,你领悟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假如你的狗出去时是白的回来时成了黑的,难道你能不觉得奇怪吗?

4、凡遇是非,切莫忙于责人,应首先从自身找原因。或:任何事情,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辨别其外在形式,更要注重其内在本质。(意对即可)

列子说符原文以及翻译

《常羊学射》阅读答案及原文

26课《*关尹子教射》教案

《列子》教学实录

《列子.汤问》阅读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关尹子教射》教案

纪昌学射的说课稿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纪昌学箭》阅读答案

列子学射文言文习题及翻译
《列子学射文言文习题及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列子学射文言文习题及翻译(整理10篇)】相关文章:

两小儿辩日的原文及翻译2022-06-29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2022-06-21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一等奖2022-06-16

《两小儿辩日》原文、翻译2024-04-09

《两小儿辩日》(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2-05-04

文言文名篇·愚公移山全文及翻译2024-01-19

熊与坎中人文言文译文2023-02-11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2022-10-08

文言文翻译《愚公移山》2022-06-13

《列子》二则2022-04-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