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时间:2022-10-08 07:34:09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精选18篇)由网友“maoxuan”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篇1: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封志莉

教学目标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在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教学过程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卒然(cù) 沛然(pèi) 嗜杀(shì) 枯槁(gǎo) 恶乎定(wù)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 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 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 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 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 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 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 统一

B用心一也 专一

C一鼓作气 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 往

B金就砺则利 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

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 卒同“猝”,突然。

②则苗氯恍酥矣 峦“勃”,生机盎然。

③由水之就下 由同“犹”,就像。

十.课外阅读: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有什么好处?

提示:对比、反问手法。增强了说服力。

2.这篇文章中的这种观点与哪一篇相同,具体说明。

提示:同于《庄暴见孟子》,都是阐释“与民同乐”思想。

十一.课外作业 :

1.熟读课文。

2.阅读《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 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思考讨论

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课外阅读

篇2:《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在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教学方法

自读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卒然(cù) 沛然(pèi) 嗜杀(shì) 枯槁(gǎo) 恶乎定(wù)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 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 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 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 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 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 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 统一

B用心一也 专一

C一鼓作气 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 往

B金就砺则利 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篇3:《孟子见梁襄王》公开课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公开课教案

一、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先秦第二位儒学大师,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不仅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还有着与孔子十分相似的人生经历。他的大半生都致力于游说各诸侯国,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梁襄王就是他曾经游说的诸侯之一。那么,孟子与梁襄王谈论了什么?他又给梁襄王开出了什么样的治国良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见梁襄王》。

二、温故知新(文言字词梳理):

1、归纳本课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

“卒”通“猝”,突然。

②由水之就下

“由”通“犹”,像。

2、分析下列一词多义现象: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同“猝”,突然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 死

D卒之东郭墦间 最终,终于

②一

A谁能一之 统一

B用心一也 专一

C一鼓作气 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 趋向

B就之不见所畏 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登上

3、文中出现的14个“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可归为4种用法:

①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 之”;

②结构助词,的,如:“今夫天下之人牧”;

③音节助词,不译,如:“则苗浡然兴之矣”;

④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由水之就下”。

三、问题探究:

1、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如何?为什么他会对梁襄王产生这样的印象?

明确:望之不似人君,就之不见所畏焉:孟子对梁襄王的形象不好

“卒然问曰”: 问话的突然,说明梁襄王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 言谈中流露出梁襄王既有贪图天下的野心而又惶惑、糊涂。

2、孟子敢于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对梁襄王的印象和主张,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特点?

明确:率真、耿直、刚烈,在孟子犀利、泼辣、不留情面的言辞中,流露着鲜明的爱憎感情。坚韧执著,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3、面对梁襄王的提问,孟子开出什么治国药方?

明确: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仁政”的基本精神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嗜杀人者”显然是凶残、暴戾的典型;“不嗜杀人者”乃善良、仁爱者的特征,这种人才能统一天下。这是孟子针对战国时期暴政无处不在的现实对执政者的谏言。

4、面对这样“不似人君”的梁襄王,孟子用什么方法阐述自己的主张呢?

明确:比喻论证

文中将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主来解救这一本体比作七八月间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泽如雨,一旦仁君出现,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浡然兴之”不可阻止;君施仁爱,民心如水,民之归附,则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体和喻体一一对应,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地阐述了统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紧密相联。

5、用“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结合课后练习一)

明确: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比直接说理更生动、形象、委婉,

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四、小结:

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具体措施?

明确:

①发展农业生产,使民生有保障; 养民

②轻徭薄赋,减轻百姓的负担;

③推行道德教化,使百姓知礼义; 教民

④主张统治者要自我反省,及时革除弊政,关心民生疾苦。

孟子的主张为什么不为当时的'诸侯所接受?

明确:仁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意味着排斥战争。孟子的思想主张与战国时代征战攻伐、崇尚强力的历史趋势不相吻合,在那个诸侯争霸,战乱频仍的年代,孟子的主张不会成功。孟子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原因,而是历史的原因。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规范化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鉴赏的一般方法,从而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师生进行了比较充分的互动,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活跃,预设的各教学环节全都得以在课堂时间内完成。我认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教学语言的简洁与规范,并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与课堂反应情况,对课堂节奏和教学内容进行适时、合理的调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

篇4:《孟子见梁襄王》优秀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优秀教案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在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教学方法

自读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卒然(cù)  沛然(pèi)  嗜杀(shì)  枯槁(gǎo)  恶乎定(wù)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   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   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  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  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  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  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  统一

B用心一也  专一

C一鼓作气  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  往

B金就砺则利  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

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   卒同“猝”,突然。

②则苗浡然兴之矣  浡同“勃”,生机盎然。

③由水之就下  由同“犹”,就像。

十.课外阅读: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有什么好处?

提示:对比、反问手法。增强了说服力。

2.这篇文章中的这种观点与哪一篇相同,具体说明。

提示:同于《庄暴见孟子》,都是阐释“与民同乐”思想。

十一.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

篇5:高中语文《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高中语文《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 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 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 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 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 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 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 统一

B用心一也 专一

C一鼓作气 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 往

B金就砺则利 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

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 卒同“猝”,突然。

②则苗浡然兴之矣 浡同“勃”,生机盎然。

③由水之就下 由同“犹”,就像。

十、 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

探究活动

走近《孟子》

一、提供材料专题阅读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

二、研讨主题

研讨可侧重于以下几点

1.孟子思想的研究

2.《孟子》论辩艺术的研究

3.《孟子》语言风格的研究

三、交流、评价与总结

可以在高三年级组织一次“走近孟子”为主题的论文(或者学生自作的主页)交流会。

《孟子见梁襄王》原文和译文

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熟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熟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译文:

孟子谒见梁襄王,出来以后,告诉旁人说:“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使人敬畏的表现。他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统一才会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回答:‘不喜好杀人的国君,就能统一天下。’他又问:‘那有谁来跟从他呢?’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跟从他。大王懂得禾苗的情况吗?七八月间(夏历五六月间)长时间天旱,禾苗枯萎了。只要天上黑油油地涌起乌云,哗啦啦地下起大雨,禾苗便又蓬勃生长起来了。国君如果能这样,又有谁能对抗得他了呢?如今各国的君主,却没有一个不是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一位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了!果真这样的话,百姓们归随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样,浩浩荡荡,有谁能阻挡得住呢?

《孟子见梁襄王》备课笔记

一、课文悟读

孟子爽快、耿直,掺和着火辣辣的呛味,语出惊人。对人语王“不似人君”“不见所畏”,对王言“今大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言下之意是梁襄王也在“嗜杀人者”之列。其语言犀利尖锐均毫无讳饰遮掩之态,孟子对梁襄王的藐视也可见一斑。读之,顿生快感,倍觉清爽。

孟子在转述他与梁襄王的对话时,三言两语就呈现出对话双方的内心世界,简笔勾勒,其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便活了起来。梁襄王仅三句问话就已将其性格凸现于读者眼前了;其惶惑之态,在“卒然问”中流露出来,他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还伴有些许糊涂和怯懦。三句问话还步步暗合了孟子严密的逻辑思路,即:施仁政一天下归附统一一社会安定。

两相对照中,更见孟子之儒雅风范以及挥洒自如的大气。对答中的双重否定句“天下莫不与也”与强烈的反问句“其如是,孰能御之”“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等,其言辞中充溢着不容置疑、居高临下的气势。这正是孟子文章“气充辞沛”的一种诠释。

孟子艺术化地宣扬了“仁政”的政治主张,既生动形象,又情理深至,令人信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事理来说明“仁政”(即“王道”)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增添了其说理的魅力。

二、亮点探究

1.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其本体与喻体是如何相联的?

探究学习:文中将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主来解救这一本体比作七八月间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泽如雨,一旦仁君出现,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浡然兴之”不可阻止;君施仁爱,民心如水,民之归附,则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体和喻体一一对应,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地阐述了统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紧密相联。

2.从梁襄王的三句问话中可看出其形象如何?

探究学习:梁襄王的三句问话:“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语调上扬,语气轻而短促,从中可体味出梁襄王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精神状态是低下的,“卒然”问话中流露出惶惑,表现出涉世不深的窘态。

3.孟子见梁襄王后,出来对他人说:“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反映了孟子怎样的个性?他对梁襄王的态度是怎样的?

探究学习:在孟子犀利、泼辣、不留情面的言辞中,流露着鲜明的爱憎感情,孟子的率真、耿直的性格鲜活地表现了出来。他对这个国君印象不佳,轻慢而藐视。

4.孟子主张的“仁政”思想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探究学习:孟子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回答梁襄王“孰能一之?”的问话,“嗜杀人者”显然是凶残、暴戾的典型;“不嗜杀人者”乃善良、仁爱者的特征,这种人才能统一天下。这是孟子对执政者的谏言。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孰能与之”时,力透纸背地分析社会现状“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进一步指出暴政无处不在的现实,又以“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一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施“仁政”的君主出现后,百姓拥戴的场面,且“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不可阻挡。孟子在文中是以“不嗜杀人者”的话题来抒发所主张的“仁政”思想的。

5.文中出现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探究学习:文中出现的“之”有14处,可归为4种用法:①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②结构助词,如:“今夫天下之人牧”;③补足音节助词,如:“则苗浡然兴之矣”;④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如:“由水之就下”。

三、选题设计

品评孔丘与孟轲语录体散文的魅力。

研究方法:

(1)思想内容剖析法。

(2)语言风格比较法。

(3)文体特点归因法。

(4)文学价值评价法。

参读书目:

(1)《先秦诸子散文》,载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2)《论语》

《孟子》,载《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出版社。

(3)《孟子散文》,载《中国文学》,吉林人民出版社。

(4)《战国时代的语录散文和论说散文》(同上)。

(5)姜书阁《“百家争鸣”声中的先秦诸子散文》,载《中国文学史四十讲》,湖南人民出版社。

(6)胡念贻《<孟子>的文学价值》,载《先秦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从人物形象论<论语》的文学价值》(同上)。

(8)赵则诚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

篇6:20 孟子见梁襄王①

20 孟子见梁襄王①

孟子

梁襄王是梁惠王的儿子,庸碌无为。孟子以禾苗遇旱枯遇雨兴为例,对梁襄王讲述了不嗜杀人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

学习本文,要注意体会孟子运用譬喻以增强说服力的方法。

课文: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②,就之而不见所畏焉③。

“卒然④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⑤?’

“对曰:‘不嗜⑥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⑦?’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⑧苗乎?七八月⑨之间旱,则苗槁10矣。天油然作云11,沛然12下雨,则苗浡然兴之13矣。其如是,孰能御之14?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15矣。诚如是16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17,沛然谁能御之?’”

注释:

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②〔望之不似人君〕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

③〔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走近他,看不见有什么可害怕的。意思是没有威严的仪表。就,接近、走近。畏,害怕、畏惧。这里指作国君的威严。

④〔卒然〕即“猝然”,突然。卒,通“猝”。

⑤〔孰能一之〕谁能统一天下呢?这句和下文的“孰能与之”都是梁襄王的问话。孰,谁。之,指天下。

⑥〔嗜〕爱好、喜欢。

⑦〔孰能与之〕谁能归附他呢?与,归附、跟随。之,代指统一天下的君王。

⑧〔夫〕助词。

⑨〔七八月〕这里用的是周历(周代的历法),相当于农历五六月。

10〔槁〕枯干。

11〔油然作云〕形容乌云密布。油然,兴盛的样子。作,兴起。

12〔沛然〕水势很大的样子,这里形容雨量充足。

13〔浡(bó)然兴之〕禾苗茂盛的样子。浡,同“勃”,奋发、振作。兴,起、挺起。

14〔其如是,孰能御之〕如果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其,助词。御,阻止。

15〔引领而望之〕伸长脖子盼望着他(来解救)。领,脖子。

16〔诚如是〕如果真能这样。

17〔民归之,由水之就下〕老百姓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由,通“犹”。就,趋向。

练习:

一  熟读课文,说说孟子是怎样运用譬喻阐述统一天下的道理的。

二  阅读文言文,要注意文中的通假字。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2.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3.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4.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5.盖亦反其本矣。

6.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篇7:《孟子见梁襄王》教学设计

《孟子见梁襄王》教学设计

一、《孟子见梁襄王》学习要点

(一)简介

《孟子见梁襄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全书261章中的一章。梁襄王即战国时的魏襄王(因魏国迁都大梁,即今河南开封,所以别称“梁”),他是魏惠 王的儿子。战国时。社会矛盾激烈,战争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人民困苦“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至此时者也。”孟子为宣传仁 政主张,到魏国见梁惠王(联系学过的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此后又见梁襄王(继梁惠王而成为国君),而梁襄王庸碌,更易走上贪得土地而好战之路,孟子于 是针对性很强地提出了“不嗜杀人者”能得百姓归附而统一天下。本文则是孟子见梁襄王之后,出来对人谈起他对梁襄王的印象以及他与梁襄王谈话的内容,表现了 孟子一贯的民本思想和仁政主张。

(二)课文内容

1、内容结构

课文是孟子见梁襄王后发表的一段话,根据表述思路,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谈对梁襄王的印象。

可以看出孟子是很善于观察人的,以便有针对地发表言论,而梁襄王则是远望不像个国君,没有气度,没有内在的东西而显现于外表的精神风貌;就是接近了也 见不出什么可敬畏的仪容。而下文所说的他的问话也可看他却是个贪得少谋志大才疏的庸碌之人。

第二层(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由梁襄王的突然发问“天下恶乎定”,孟子结合当时的形势。孟子则简捷地回答:“定于一”,这也是梁襄王愿意听的想做到的事,于是他问“孰能一之”,孟 子便依据当时国君已做的、正在做的和想要做的发动战争之事,针对性很强地摆出了“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的观点,这也是孟子仁政(王道)主张的具体体现。

第三层(到文末):说明不嗜杀人者得百姓归附而统一天下。

由于梁襄王问“孰能与之”,孟子便抓住机会论述自己的观点,用及时雨救活旱灾干枯禾苗为喻说明救民保民则得民归附。接着又尖锐地点明当今的君主没有 “不嗜杀人者”,而百姓盼望“不嗜杀人者”而归附他。最后说君主果真能爱民保民,百姓就会归附他,像水流到低处一样容易做到,且无敌于天下。

2、写作特点

善用譬喻,生动说理。

及时雨救旱灾干枯禾苗的比喻,极其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百姓苦难现状和当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水之就下”的比喻生动说明百姓归附爱民保民国君是极容易而自然之事。

二、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l~8题。

唐郎中李播典蕲州日,有李生称举子来谒。会播有疾病,子弟见之,览所投诗卷,咸播之诗也。既退,呈于播,惊曰:“此昔应举时所行卷也,唯易其名矣。” 明日,遣其子邀李生,从容诘之曰:“奉大人咨问,此卷莫非秀才自制乎?”李生闻语,色已 变,曰:“是吾平生苦心所著,非谬也。”子又曰:“此是大人文战时卷也,兼笺翰未更,即请秀才不妄 言。”遽曰:“某向来诚为诳耳。二十年前,实于京辇书肆中以百钱赎得,殊不知是贤尊郎中佳制, 下情不胜恐悚。”子复闻于播:笑曰:“此盖无能之辈耳,亦何怪乎!饥穷若是,实可哀也。”遂沾以生饩(沾,施与。生饩xì,指生活所用粮食类物 品),令子延食于书斋。数日后,辞他适,遗之缣 缯。是日播引见。李生拜谢前事毕,又云:“某执郎中盛卷,游于江淮间,已二十载矣,今欲希见惠,可 乎?所贵光扬旅寓。”播曰:“此乃某昔岁未成事所怀之者。今日老为郡牧,无用处,便奉献可矣。”亦无愧色,旋置袖中。播又曰:“秀才今拟何之?”生云:“将往江陵,谒表丈卢尚书耳(表丈,表叔、表 伯)。”播曰:“贤表丈任何官?”曰:“见为荆南节度使。”播曰:“名何也?”对曰:“名弘宣。”播拍手大笑曰:“秀才又错也!荆南卢尚书,是某亲表 丈。”生惭悸失次,乃复进曰:“诚若郎中之言,则并荆南表丈一时曲取。”于是再拜而走出。播叹曰: “世上有如此人耶!”蕲间悉话为笑端。(《大唐新语》)

1.下列句中红色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唐郎中李播典蕲州日 典:主管。

B.遗之缣缯 遗:留给。

C.旋置袖中 旋:随即。

D.蕲间悉话为笑端 悉:全,都。

答( )

2.下列句中红色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此是大人文战时卷也 文战:指科举考试。

B.某向来诚为诳耳 向来:指先前。

C.令子延食于书斋 延食:邀请吃饭。

D.今欲希见惠 见惠:见到恩惠。

答( )

3.对下列句中红色字的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李生闻语,色已变 ┏ 某向来诚为 诳耳

┗ 亦无愧色,旋置袖中 ┗ 诚若 郎中之言,则并荆南表丈一时曲取

A.两个“色”字相同,两个“诚”字不同。

B.两个“色”字相同,两个“诚”字也相同。

C.两个“色”字不同,两个“诚”字相同。

D.两个“色”字不同,两个“诚”字也不同。

答( )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4.①唯易其名 ②今拟何之

A.①只是换了他的名字 ②现在打算怎么办

B.①只是换了那个名称 ②现在打算怎么办

C.①只是换了那个名称 ②两个打算去哪里

D.①只是换了他的名字 ②两个打算去哪里

答( )

5.奉大人咨问,此卷莫非秀才自制乎?

A.我的父亲询问,这个诗卷是秀才您自己制作的吗?

B.我奉命询问大人,这个诗卷是秀才您自己制作的吗?

C.我奉命询问大人,这个诗卷是秀才您自己写作的吗?

D.我的父亲询问,这个诗卷是秀才您自己写作的吗?

答( )

6.殊不知是贤尊郎中佳制,下情不胜恐悚。

A.特殊原因不知这是贤良尊贵的郎中的佳作,下面的情况令人恐惧极了。

B、特殊情况不知这是贤良尊贵的郎中的佳作,我的心情恐惧极了。

C、竟不知这是您的父亲郎中的佳作,我的心情恐惧极了。

D、竟不知这是您的父亲郎中的佳作,下面的情况令人恐惧极了。

答( )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蕲间悉话为笑端”原因的一组是

①此昔应举时所行卷也,唯易其名矣。

②二十年前,实于京辇书肆中以百钱赎得。

③此盖无能之辈耳。

④今欲希见惠,可乎?

⑤将往江陵,谒表丈卢尚书。

⑥生惭悸失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答( )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生来谒李播,所投诗卷全是李播的诗,李播之子向李生点明实情后,他才被迫承认冒充欺骗之事。

B.李播认为李生是无能之辈而为此冒充欺骗之事,并哀其饥苦如此,施物接济而让儿子招待他。

C.李生辞别时,仍提出想要索回所投诗卷,李播见他还能说出真心话,便答应把诗卷给了他。

D.李播说出荆南尚书是自己的亲表丈时,李生非常惭愧,并向李播道歉,说自己不该冒犯荆南表丈。

答( )

附参考、简析及译文

1.B(遗:赠给。)

2.D(见惠:惠赠我。)

3.A(两个“色”都是“脸色”;第一个“诚”是“确实”,第二个“诚”是“果真”。)

4.D(其名:他的名字。何之:即“之何”,去哪里。)

5.D(大人:称自己的父亲。制:写作。)

6.C(殊:竟。下情:谦称自己的心情。)

7.C(③⑥是李播所说和李生的羞愧,非原因,有③⑥的项不能选。)

8.以“说自己不该冒犯荆南表丈”不合文意。)

[译文]

唐朝的郎中(皇帝的侍从官)李播主管蕲州政务时,有个姓李的书生自称举子(被荐举应试的读书人)来拜见。正赶上李播生病,让子弟接见了他,看了他所递 上的诗卷,全是李播的诗。姓李的书生走了以后,子弟把诗卷拿给李播,李播惊讶地说:“这是我过去参加科举考试时所做的卷子,只是换了他的名字了。”第二 天,李播派他的`儿子邀请姓李的书生,不慌不忙地问他说:“我的父亲询问,这个诗卷是秀才您自己写作的吗?”姓李的书生听了这话,脸色已经变了,说:“这是 我平生苦心写成的,不会错的。”李播的儿子又说:“这是我父亲参加科举考试时的诗卷,再加上纸张笔墨没改变,就请秀才您不要胡乱说。”姓李的书生急忙说: “我先前确实是说谎了。二十年前,我的确在京城书铺中用百钱换到手,竟不知这是您的父亲郎中的佳作,我的心情恐惧极了。”李播的儿子又把这些告诉李播,李 播笑着说:“这大概是无能之辈罢了,又奇怪什么呢!他饥贫困苦如此,的确很可哀怜。”于是把粮食类生活物品施与他,让儿子邀请他在书斋吃饭。几天后,姓李 的书生告辞到别处去,又赠给他绸帛。这一天李播接见他。姓李的书生行礼感谢从前的事情完毕,又说:“我拿着郎中您的大作诗卷,在江淮间交游,已二十年了, 现在希望您把它送给我,行吗?好处是它能使我一路旅途寓所都光耀。”李播说:“这是我前些年没有成就事业时所思念的诗作。现在老了做州郡官长,没有用处 了,就把它献给您吧。”姓李的书生也没有惭愧的脸色,随即放进袖中。李播又说:“秀才您现在打算去哪里?”这个书生说:“我将往江陵去,拜见我的表叔卢尚 书。李播说:“您的表叔做什么官?”他说:“现在是荆南节度使。”李播说:“名字叫什么?”他回答说:“名叫弘宣。”李播拍手大笑着说:“秀才您又错了! 荆南卢尚书是我的亲表叔。”这个书生羞惭心慌而乱了分寸,于是又说:“果真像郎中您说的,那么就连同您的荆南表叔,我一时不该而都得到了。”于是他第二次 行礼后跑出去了。李播叹道:“世上还有像这样的人呢!”蕲州之间人们全都把这件事作为笑柄来说。

那是他的一切

高二(5) 刘宇波

偶尔和朋友在电话里聊起了小时候玩什么。我想了想,觉得大抵就是在龙潭湖或是后面那片小森林里找些树枝一类的瞎比划了。不料妈妈在旁边插嘴:“还不是 整天抱着游戏机。”

猛然想起,那时有多少无聊的下午,都是以“小霸王奇乐无穷”开始;有多少时间,都是在我们的尖叫声和大笑声中淌过;有多少回忆,都装载在那个小匣子 中,装载在插拔卡带时那“咔嚓”一声中,装载在那时屏气凝神躲避敌人枪林弹雨的一张张稚气的脸上。

于是就回忆起那时的事情,不自觉地又想了她……

舅舅是最早把我领入游戏机世界的人,那会儿我只会玩俄罗斯方块。我和舅舅常常比赛,看谁打的分高。

于是,我总会为了破舅舅的“记录”,在他工作时去他那间对我充满诱惑力的卧室,摆弄那些虚拟的方块。

舅舅有一个和蔼可亲的法国妻子,每当我站在那间卧室门口时,她总像心领神会似的,帮我打开电视,接好电源,然后亲自将手柄递给我。她只是微笑,她说话 我听不懂。

有一次,又是为了打破舅舅的新记录,我来到那间卧室旁。阿姨照例帮我准备好了一切,并微笑地将手柄递给我,于是,我马上走进去,开始了“新记录之 旋。”

小时候对时间是没有概念的,总之,我在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再次刷新了舅舅的记录。

游戏机是不能保存记录的,为了向舅舅炫耀我的成绩,我只有守在电视机旁等待,直到晚饭时间,舅舅还没出没,父母拉我回去吃饭,我死活不干,最后父母只 好拨了些饭菜让我守着那显示着我“成绩单”的屏幕吃,可惜,到了该睡觉的时候,舅舅还是没有回来。

我只好作罢,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的战记”。

第二天,舅舅告诉我,他看见了我的“成绩”,我想,肯定是阿姨为我守着那个屏幕,我没有想过,她一晚上不曾看电视。

那时,我太小了。

后来,舅舅和那个阿姨一块儿去了巴黎。鬼知道在那个浪漫之都发生了怎样不浪漫的事,他们离婚了。

舅舅再次回北京的时候,我是一蹦一跳地去迎接他们的,可只有舅舅一人的身影,我隐隐感到:那个金发碧眼的阿姨,我再也见不到了。

有一天,舅舅突然问我:“你还记得你的那位法国婶婶给你做的西餐吗?”我摇摇头,说:“我只记得有一次,她帮我“守候”了一夜我的记录”。舅舅“哦” 了一声,说:“那晚我很奇怪她干嘛要这么做,她指着屏幕上你的那个分数,说:“这是他的一切”。”

这是我的一切。

我猛然意识到,那个无知的自尊自夸自傲甚至是自负的小孩儿,竟然如此地被她理解着并包含着,她不忍关掉那屏幕,是因为她不忍关掉我的梦想,不愿看到我 的失落,她明白,那是我的一切。

直到现在,我还会告诫自己: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周围人的理解与包含;没有他们,我会失去一切,他们,才是我的一切,需要我永远珍惜的一切。

舅舅告诉我,我的那位法国婶婶,叫“巴萨利亚”。

篇8:孟子见梁襄王文言文知识点

孟子见梁襄王文言文知识点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城市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语:出,语人曰(告诉,动词)

2、就: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接近,动词)

3、与:孰能与之(归附,跟随,动词)

4、莫:天下莫不与也(没有哪一个,谁,不定代词)

5、人牧:今夫天下之人牧(国君)

6、诚:诚如是也(如果,假如,副词,表假设)

7、其:其如是,孰能御之?(如果,助词,表假设语气)

1、卒:卒然二、通假字问曰(通“猝”,突然)

2、由:由水之就下(通“犹”,好象)

3、说:王说(通“悦”,快乐)

4、盖:盖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

5、浡:浡然兴之(通“勃”奋发,振作)

三、一词多义

1、就:①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接近,动词)

②由水之就下(趋向,动词)

2、望:①望之不似人君(远处看,动词)

②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盼望,动词)

四、词类活用

1、一:定于一(数作动,统一)

2、旱:七八月之间旱(名作动,发生旱情)

五、难句翻译

1、其如是,孰能御之?

译:如果这样的话,谁能阻止他呢?

2、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译:(梁襄王)突然问(我)说:“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

篇9:孟子见梁襄王原文赏析

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注释

(1)梁襄王:即魏襄王,名嗣(一说名赫),魏惠王的儿子,前318一前2在位,襄是他死后的谥号。此处所说的事,当在襄王继位后不久。

(2)语(yù预):告诉。

(3)卒:通“猝”,突然。熹《集往》概括以上描述梁襄王形态的语句云:“盖容貌辞气乃德之符,其外如此,则其中之所存者可知。”

(4)恶(Wū乌)乎:怎样,如何。(5)定于一:朱熹《集注》云:“必合于一然后定。”(一:统一。)

(6)与:此处为归顺,随从之意。

(7)油然:朱熹《集注》云:“云盛貌。”

(8)沛然:朱熹《集注》云:“雨盛貌。”

(9)浡(bó博)然:朱熹《集注》云:“兴起貌。”

(10)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

(11)领:即脖子。

(12)由:通“犹”

(13)定:安定。

(14)孰:谁。

(15)嗜:喜欢。

(16)与:归附。

译文

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

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

“谁能统一天下呢?”

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谁会归附他呢?”

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

赏析

篇10:孟子见梁襄王原文翻译

孟子见梁襄王原文翻译

原文阅读: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熟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熟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翻译译文或注释:

孟子谒见梁襄王,出来以后,告诉旁人说:“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使人敬畏的表现。他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统一才会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回答:‘不喜好杀人的国君,就能统一天下。’他又问:‘那有谁来跟从他呢?’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跟从他。大王懂得禾苗的情况吗?七八月间(夏历五六月间)长时间天旱,禾苗枯萎了。只要天上黑油油地涌起乌云,哗啦啦地下起大雨,禾苗便又蓬勃生长起来了。国君如果能这样,又有谁能对抗得他了呢?如今各国的君主,却没有一个不是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一位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了!果真这样的话,百姓们归随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样,浩浩荡荡,有谁能阻挡得住呢?’”

篇11:孟子见梁襄王原文赏析

清代刘熙载说: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艺概·文概》)我们读《孟子见梁襄王》也就可以得到印证。这一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以孟子见过梁襄王之后,向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在此并见到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孟子与梁襄王的应对,既鲜明地表明了他的观点,又表现出他高超的谈话艺术。

本文特点

善辩

孟子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都子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孟子确实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付那班见利忘义、嗜杀不仁的统治者,才施展他的辩才的。孟子对付梁襄王,首先在于善于察言观色而择言。他见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个国君不像个国君的样子,就是接近了他,也看不出什么威严。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佳,因而讲话直截了当,毫不婉转曲折。其次在于围绕中心,逐步展开论述。梁襄王的命题是天下恶乎定?怎样才能使天下安定,孟子回答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襄王的问话不如他父亲梁惠王能提出一些他面临的矛盾,步步追问的都属于治国的常识性问题,孟子也就以严密的逻辑联系,将启发与阐释相结合的言论,使之启蒙益智。作为一国之君,只有使天下归附,才得人心,这就要爱民保民,绝不嗜杀好战,那么天下归于一统,社会也就安定了。孟子循着梁襄王问题的思路,逐步揭示所要讲的内容,而不径直揭底,使对方在获得某种满足之时,又有新的不满足,这种引而不发,跃如也的讲话艺术,较之捷言尽说更能收到效果。

善喻

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比喻即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直观性,又含意丰富,具有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刻性。《孟子见梁襄王》,同样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天下莫不与也的道理。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苗槁,久旱要枯死,这时天空油然作云,沛然下雨,乌云像油一样的漫延,泛着光泽,大雨像满溢样哗哗倾泻,那么禾苗自然然兴之,蓬蓬勃勃地生长,更为茂盛。孟子以苗槁与兴的对比,说明雨对禾生死荣枯的关系,显示人民对明君与暴君的态度。孟子形容天下之民归附不嗜杀人者,犹水之就下,无法抗拒,也貌合神契。槁苗望雨孰能御之,民之归附,沛然谁能御之,反诘得让人毋庸置疑。要天下与之,都跟随君王,关键在君不嗜杀人,如甘霖惠旱苗,则民便如水归沟壑,前以天上雨水比君泽,后以地上流水比民心,两喻相衔联,又各赋其义,既自然又新颖。雨润禾苗,水向低处,生活中习见之事,易明之理,既为人熟知又深感贴切。

犀利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荀子的批判》)孟子对梁襄王的应答,也是词锋尖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而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没有一个君王不好杀人,概括战国时广阔的社会现实,也揭示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且连梁惠王、梁襄王也都一概列入嗜杀者之列。孟子看出梁襄王也属于嗜杀图霸的一类角色,也就乘机痛下针砭。他对梁惠王还申述了一番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仁者无敌的道理,而对梁襄王则劝之仍恐其愚,讥之则不畏其恼,言言作声,语语中的。孟子对梁襄王一番应答之后,梁襄王没有任何反应。孟子见在梁无法施行他的政治主张,便由梁到齐,加齐之卿相。

孟子见梁襄王时,已是七十岁左右,先前已经游历了好多国家,到梁后先和惠王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是他思想很成熟的时期,也是经验很丰富的时候。他与梁襄王仅此一次接触的记载,虽然时间短暂,言谈简要,可是由此一斑,亦可见孟子的思想核心和讲话艺术。就此,对于我们了解孟子的主张以及散文艺术,是有意义的。

(选自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篇12:孟子见梁襄王原文及翻译

孟子见梁襄王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译文

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他见了我之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

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

“谁能统一天下呢?”

我对他说:“不嗜杀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谁会归附他呢?”

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了。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

赏析

清代刘熙载说:“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艺概·文概》)我们读《孟子见梁襄王》也就可以得到印证。这一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以孟子见过梁襄王之后,向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在此并见到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孟子与梁襄王的应对中,孟子先以天上雨水比喻君泽,后以地上流水比喻民心,相互关联,又各赋其义,既自然又新颖,既为人熟知又让人深感贴切,这不仅鲜明地表明了孟子的观点,还表现出他高超的谈话艺术。

篇13:孟子见梁襄王原文和翻译

孟子见梁襄王原文和翻译

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译文

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

“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

“‘谁能统一天下呢?’

“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谁会归附他呢?’

“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

赏析

清代刘熙载说:“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艺概·文概》)我们读《孟子见梁襄王》也就可以得到印证。这一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以孟子见过梁襄王之后,向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在此并见到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孟子与梁襄王的应对,既鲜明地表明了他的观点,又表现出他高超的谈话艺术。

篇14:课文备课孟子见梁襄王备课笔记

课文备课孟子见梁襄王备课笔记

一、课文悟读

孟子爽快、耿直,掺和着火辣辣的呛味,语出惊人。对人语王“不似人君”“不见所畏”,对王言“今大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言下之意是梁襄王也在“嗜杀人者”之列。其语言犀利尖锐均毫无讳饰遮掩之态,孟子对梁襄王的藐视也可见一斑。读之,顿生快感,倍觉清爽。

孟子在转述他与梁襄王的对话时,三言两语就呈现出对话双方的内心世界,简笔勾勒,其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便活了起来。梁襄王仅三句问话就已将其性格凸现于读者眼前了;其惶惑之态,在“卒然问”中流露出来,他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还伴有些许糊涂和怯懦。三句问话还步步暗合了孟子严密的逻辑思路,即:施仁政一天下归附统一一社会安定。

两相对照中,更见孟子之儒雅风范以及挥洒自如的大气。对答中的双重否定句“天下莫不与也”与强烈的.反问句“其如是,孰能御之”“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等,其言辞中充溢着不容置疑、居高临下的气势。这正是孟子文章“气充辞沛”的一种诠释。

孟子艺术化地宣扬了“仁政”的政治主张,既生动形象,又情理深至,令人信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事理来说明“仁政”(即“王道”)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增添了其说理的魅力。

二、亮点探究

1.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其本体与喻体是如何相联的?

探究学习:文中将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主来解救这一本体比作七八月间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泽如雨,一旦仁君出现,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浡然兴之”不可阻止;君施仁爱,民心如水,民之归附,则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体和喻体一一对应,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地阐述了统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紧密相联。

2.从梁襄王的三句问话中可看出其形象如何?

探究学习:梁襄王的三句问话:“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语调上扬,语气轻而短促,从中可体味出梁襄王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精神状态是低下的,“卒然”问话中流露出惶惑,表现出涉世不深的窘态。

3.孟子见梁襄王后,出来对他人说:“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反映了孟子怎样的个性?他对梁襄王的态度是怎样的?

探究学习:在孟子犀利、泼辣、不留情面的言辞中,流露着鲜明的爱憎感情,孟子的率真、耿直的性格鲜活地表现了出来。他对这个国君印象不佳,轻慢而藐视。

4.孟子主张的“仁政”思想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探究学习:孟子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回答梁襄王“孰能一之?”的问话,“嗜杀人者”显然是凶残、暴戾的典型;“不嗜杀人者”乃善良、仁爱者的特征,这种人才能统一天下。这是孟子对执政者的谏言。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孰能与之”时,力透纸背地分析社会现状“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进一步指出暴政无处不在的现实,又以“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一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施“仁政”的君主出现后,百姓拥戴的场面,且“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不可阻挡。孟子在文中是以“不嗜杀人者”的话题来抒发所主张的“仁政”思想的。

5.文中出现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探究学习:文中出现的“之”有14处,可归为4种用法:①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②结构助词,如:“今夫天下之人牧”;③补足音节助词,如:“则苗浡然兴之矣”;④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如:“由水之就下”。

三、选题设计

品评孔丘与孟轲语录体散文的魅力。

研究方法:

(1)思想内容剖析法。

(2)语言风格比较法。

(3)文体特点归因法。

(4)文学价值评价法。

参读书目:

(1)《先秦诸子散文》,载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2)《论语》

《孟子》,载《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出版社。

(3)《孟子散文》,载《中国文学》,吉林人民出版社。

(4)《战国时代的语录散文和论说散文》(同上)。

(5)姜书阁《“百家争鸣”声中的先秦诸子散文》,载《中国文学史四十讲》,湖南人民出版社。

(6)胡念贻《的文学价值》,载《先秦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篇15:《孟子见梁襄王》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孟子见梁襄王》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语:出,语人曰(告诉,动词)

2、就: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接近,动词)

3、与:孰能与之(归附,跟随,动词)

4、莫:天下莫不与也(没有哪一个,谁,不定代词)

5、人牧:今夫天下之人牧(国君)

6、诚:诚如是也(如果,假如,副词,表假设)

7、其:其如是,孰能御之?(如果,助词,表假设语气)

二、通假字

1、卒:卒然问曰(通猝,突然)

2、由:由水之就下(通犹,好象)

3、说:王说(通悦,快乐)

4、盖:盖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

5、浡:浡然兴之(通勃奋发,振作)

三、一词多义

1、就:①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接近,动词)

②由水之就下(趋向,动词)

2、望:①望之不似人君(远处看,动词)

②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盼望,动词)

四、词类活用

1、一:定于一(数作动,统一)

2、旱:七八月之间旱(名作动,发生旱情)

五、难句翻译

1、其如是,孰能御之?

译:如果这样的话,谁能阻止他呢?

2、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译:(梁襄王)突然问(我)说: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

篇16:《孟子》短文孟子见梁襄王、弈秋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秋)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1)、背诵。(2)、复习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3)、巩固对《孟子》善于比喻说理特点的理解。

2.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目标专注、持之以恒的治学品格。(2)、学习孟子为了追求理想而推行自己学说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3.能力培养目标:(1)、翻译《孟子》的重要章节。(2)、解答具有一定难度的文言检测题。(3)、分析研讨《孟子》中的有关专题。

教学重点:巩固对《孟子》善于比喻说理特点的理解。

教学难点:解答具有一定难度的`文言检测题。

教学类型:鉴赏。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学练方法选择

1、背诵法。

背诵,一要突出语感,二要讲究技巧。语言是有声的艺术,一篇古文佳作,其字里行间不仅渗透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也回荡着作者的声音。因此,我们的背诵,一定要放开声音读出语气,读出情感和气势。音随意转,气随声动,因情用气,以情带声,口诵心惟,追求最佳感受。背诵的技巧主要是记忆的技巧,可用情节记忆法、逻辑记忆法、紧缩记忆法、提示记忆法、修辞记忆法等方法。

2、翻译法。

篇17:孟子见梁襄王(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孟子见梁襄王(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 复习有关《孟子》的知识。

教学方法

自读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自读课文,试译课文

参考对译: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熟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氯恍酥矣。其如是,熟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 孟子谒见梁襄王,出来以后,告诉旁人说:“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使人敬畏的表现。他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统一才会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回答:‘不喜好杀人的国君,就能统一天下。’他又问:‘那有谁来跟从他呢?’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跟从他。大王懂得禾苗的情况吗?七八月间(夏历五六月间)长时间天旱,禾苗枯萎了。只要天上黑油油地涌起乌云,哗啦啦地下起大雨,禾苗便又蓬勃生长起来了。国君如果能这样,又有谁能对抗得他了呢?如今各国的君主,却没有一个不是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一位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了!果真这样的话,百姓们归随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样,浩浩荡荡,有谁能阻挡得住呢?’”

二、 回答课后练习题

(一)设计此题,意在使学生通过熟读课文,复述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了解孟子运用譬喻阐述统一天下的道理。有了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特色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相信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果学生能用现代观念审视有关内容,更应该受到鼓励。此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学生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二)通假字是文言文阅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此题是本单元惟一一个有关通假字方面的练习。此题所选的通假字涉及本单元已学过的几篇课文。具体参考答案为:

1.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卒,通“猝”,突然。

2.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由,通“犹”,犹如,好像。

3.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说,通“悦”,喜悦,高兴。

4.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何不。

5.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田,通“畋”,打猎。

三、 课文阅读点拨

孟子爽快、耿直,掺和着火辣辣的呛味,语出惊人。对人语王“不似人君”“不见所畏”,对王言“今大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言下之意是梁襄王也在“嗜杀人者”之列。其语言犀利尖锐均毫无讳饰遮掩之态,孟子对梁襄王的藐视也可见一斑。读之,顿生快感,倍觉清爽。

孟子在转述他与梁襄王的对话时,三言两语就呈现出对话双方的内心世界,简笔勾勒,其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便活了起来。梁襄王仅三句问话就已将其性格凸现于读者眼前了;其惶惑之态,在“卒然问”中流露出来,他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还伴有些许糊涂和怯懦。三句问话还步步暗合了孟子严密的逻辑思路,即:施仁政一天下归附统一一社会安定。

两相对照中,更见孟子之儒雅风范以及挥洒自如的大气。对答中的双重否定句“天下莫不与也”与强烈的反问句“其如是,孰能御之”“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等,其言辞中充溢着不容置疑、居高临下的气势。这正是孟子文章“气充辞沛”的一种诠释。

孟子艺术化地宣扬了“仁政”的政治主张,既生动形象,又情理深至,令人信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事理来说明“仁政”(即“王道”)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增添了其说理的魅力。

四、思考问题:

1.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其本体与喻体是如何相联的?

探究学习:文中将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主来解救这一本体比作七八月间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泽如雨,一旦仁君出现,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氯恍酥”不可阻止;君施仁爱,民心如水,民之归附,则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体和喻体一一对应,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地阐述了统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紧密相联。

2.从梁襄王的三句问话中可看出其形象如何?

探究学习:梁襄王的三句问话:“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语调上扬,语气轻而短促,从中可体味出梁襄王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精神状态是低下的,“卒然”问话中流露出惶惑,表现出涉世不深的窘态。

3.孟子见梁襄王后,出来对他人说:“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反映了孟子怎样的个性?他对梁襄王的态度是怎样的?

探究学习:在孟子犀利、泼辣、不留情面的言辞中,流露着鲜明的爱憎感情,孟子的率真、耿直的性格鲜活地表现了出来。他对这个国君印象不佳,轻慢而藐视。

4.孟子主张的“仁政”思想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探究学习:孟子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回答梁襄王“孰能一之?”的问话,“嗜杀人者”显然是凶残、暴戾的典型;“不嗜杀人者”乃善良、仁爱者的特征,这种人才能统一天下。这是孟子对执政者的谏言。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孰能与之”时,力透纸背地分析社会现状“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进一步指出暴政无处不在的现实,又以“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一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施“仁政”的君主出现后,百姓拥戴的场面,且“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不可阻挡。孟子在文中是以“不嗜杀人者”的话题来抒发所主张的“仁政”思想的。

5.文中出现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探究学习:文中出现的“之”有14处,可归为4种用法:

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

结构助词,如:“今夫天下之人牧”;

补足音节助词,如:“则苗氯恍酥矣”;

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如:“由水之就下”。

篇18:《孟子见梁襄王》学案(高三必修教案设计)

《孟子见梁襄王》学案(人教版高三必修教案设计)

邯郸市一中高二理科实验班学案           第五册第六单元  编写 刘玉星

第20课  孟子见梁襄王

一.学习目标

1.体会孟子的治世精神。

2.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进一步体会孟子生动的语言。

二.重点难点化解

1.背景知识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感情,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并在此时见到了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于是,便有了他与梁襄王有过的仅此一次接触的记载,虽然时间短暂,言谈简要,可是,由此一斑,也可见孟子的思想核心和高超的讲话艺术。当时,孟子已经七十岁左右,先前游历过许多国家,与梁惠王也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孟子的思想是很成熟的,经验也是很丰富的。

《孟子见梁襄王》以孟子见过梁襄王后,向他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2.名家评点   清代刘熙载:“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艺概文概》)汉代赵歧《孟子题词》:“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郭沫若《十批判书》:“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

3.犀利特点在文中的体现    孟子对梁襄王的应答,词锋尖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而“今天下之人牧,示有不嗜杀人者也”。这既概括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提示了尖锐的阶级矛盾,更是毫不留情地把梁惠王、梁襄王也都一概列入嗜好杀者之列。孟子与梁襄王一番应答之后,梁襄王仍没有反应,孟子见在梁无法施行他的政治主张,便毫不犹豫地由梁到齐。孟子的言词在此文中毫不婉曲,简直是直截了当,这些表现和言语反映到《孟子》中,自然就显得犀利了。

4.引而不发的讲话艺术   梁襄王的话题是“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襄王的问话不如他父亲梁惠王能提出一些自己面临的矛盾,步步追问的都是治国的常识性问题,孟子以严密的逻辑联系,用启发与阐释相结合的言论,使之启蒙益智。作为一国之君,只有使天下归附,才得人心,这就要爱民保民,绝不嗜杀好战,那么天下归于一统,社会也就安定了。孟子循着梁襄王问题的思路,逐步提示所要讲的内容,而不径直揭底,使对方在获得满足之时,又有新的不满足,这种引而不发的讲话艺术,较之捷言尽说更能收到效果。

5.一组相互关联的比喻    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久旱苗“槁”将枯死,这时天空“油然作云,沛然作雨”,那么禾苗自然“氯恍酥”。这个比喻还暗含了对比,苗的“槁”与“兴”的对比,说明雨对禾生死荣枯的关系,显示了人民对明君与暴君的态度。孟子形容天下人民归附不嗜杀者,用“水之就下”,无法抗拒作比,真是貌合神契。另外,两个比喻相互照应,前以天上雨水比君泽,后以地上流水比民心,两喻相互关联,又各赋其义,自然又新颖,为人熟知又让人深感贴切。

三.相关知识补充

关于“七八月之间旱”:这里的七八月,用的是周历。周朝历法,以夏历十一月为正月,所以周历的七八月,即夏历的五六月。

四.基础要点扫描

1.一词多义

就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接近,走近      由水之就下    趋向

乃谢客就车             登,上

孰能御之          阻止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驾着,乘着

御    振长策而御宇内    控制,统治       以御于家邦          治理

腥臊并御          用,使用         入则御前            侍奉,侍侯

御花园            皇帝所使用的     莫之能御也          抵御,抵挡

2.通假字

卒然问曰  通“猝”;   氯恍酥  通“勃”,奋发,振作;  由水之就下  通“犹”。

3.常用虚词

其如是,孰能御之         助词   必先苦其心志             他的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它     亦各言其志也             自己的

其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你的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其中的

则齐国其庶几乎   语气词,表示推测,大概,也许

吾其还也表祈使,还是     其真无马邪  语气词,表示反诘,难道

五.随堂练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则苗氯恍酥矣    兴:生长      B.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嗜:爱好

C.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拉        D.沛然孰能御之          御:阻挡

2.比较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苗氯恍酥矣      ②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③诚如是,民归之    ④由水之就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猝然:突然)    B.天油然作云(自然而然地)

C.沛然下雨 (水势很大的样子)    &)      D.则苗氯恍酥矣 (奋发振作的样子)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B.其如是,孰能御之           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C.孰能与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则天下之民引领而望之矣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5.下列句子加点的词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孰能一之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函梁君臣之首      D.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译文:

②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译文:

③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译文: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7-9题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氯恍酥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7.下列加黑的词语古今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C.及凯旋而纳之             D.余稍为修葺

8.文中“诚如是也”的“是”,指代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B.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C.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D.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9.文中“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有何比喻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   C  D  B  D  D    6. ①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②突然问道:“天下怎样才能安定呢?”   ③人民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谁又能够阻止得了呢?   7.B   8.B   9.统治者对人民应当多施恩惠,施行仁政。

第21课  《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文中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意义。

2.  了解孟子散文托寓言以说理的特点。

3 .欣赏文章寓说理于寓言中,诙谐幽默,耐人寻味的特点。

二.学法引导

学习本文,首先要弄懂文中的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其次要在初通文意的基础上,分别把握两篇文章的主旨,并通过查资料、小组合作等方式,深刻领会其寓意和内容;再次,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要能从语言层面上更进一个层次,提高到从文学鉴赏的角度来品味、欣赏文章的巧妙设喻、寓意深刻等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进而试着写400 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本课是《孟子》单元的最后一篇,学习过程中还要能把本课所选两篇短文和前面三篇课文进行比较,深入、系统地把握孟子的思想体系和孟子散文的艺术风格,并通过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资料,培养自己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应是文章寓意的理解,可回顾“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寓言故事,并联系以前学习过的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把握先秦散文中运用寓言说理的特点。课前应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和资料查阅,写出自己对文章理解的书面材料,并能在归纳总结寓言特点的基础上,写出本文的鉴赏提纲。

四.教学步骤

(一) 整体感知

1 .导入课文

孟子散文长于议论,雄辩滔滔,纵横捭阖。《齐王晋文之事》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这一风格,《庄暴见孟子》的精辟的对比,《孟子见梁襄王》精妙的比喻又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孟子散文的风采。其实,孟老夫子不仅长于议论,他还很善于讲故事,在讲故事中阐发他的政治主张乃至人生哲理,是孟子散文的又一道风景。

2 .整体把握文意

《齐人有一妻一妾》诙谐幽默,耐人寻味,是《孟子》散文中的名篇。文章通过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种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的手段追求富贵利达的人。课文先是故事的序幕,简单地交代了背景,引出了人物。再是故事的发生,写齐人的诡秘行动和对妻妾的夸耀。然后是故事的发展,写妻子的怀疑和妻妾的商议。接着晕故事的高潮,写妻子的追踪侦察和齐人“餍酒食”的真相。最后是故事的结局,写妻妾的羞惭愤恨和齐人恬不知耻的丑态。

《弈秋》在《孟子》原文里是说“王不智”的问题,但学习下棋是否专心效果不大一样这个例子,强调做事要专心致志,却具有普遍意义。从原文中“无或乎王之不智也”看,当是有人把“王之不智”归咎为孟子辅导不力,孟子为自己辩解。孟子用培养植物来比喻培养人,一暴十寒,自然达不到培养的目的。自己接触王的机会少,而王身边却不断有人给他泼冷水,自己又能怎么样呢? 只好以下棋为喻,即使是让弈秋这样的围棋高手教人下棋,也是聚精会神的学得好,心有旁骛的学不好,这和老师没有太大的关系,也不是他不聪明,而是没有专心致志的缘故。

( 二 ) 重难点学习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黑字词,并翻译下列句子

①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②良人未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③又顾而之他

④惟弈秋之为听

⑤思援弓缴而射之

⑥为是其智弗若与?

2 .学生精读课文,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 《齐人有一妻一妾》中,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地揭示齐人的丑态的?

[ 点拨] 从五个方面来层层揭示齐人的丑态:一、齐人对妻子夸口,树起一个极度膨胀的完美形象;二、妻子的怀疑和妻妾的商量,对齐人虚托的完美形象展开第一次审视;三、妻子的追踪和齐人真面目的显露;四、妻子的羞愧和哭骂,对齐人行为的否定;五、齐人无耻得意的另一种丑态。先以齐人的言语夸张自己的正面形象,又以妻子的视线层层揭开一个丑陋的真面目。最后又一次描绘齐人“骄”言时的洋洋自得,虽再次回到开篇的状态,却给予齐人最有力的一击。以时间为序,将齐人反差强烈的'两个形象作了三次铺展,突出其虚伪的本质,有较强的讽刺意味。

(2) 两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分别是什么?

[ 点拨] 《齐人有一妻一妾》中的引文末尾省略了一句表现作者观点的话:“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稀矣! ”从作者的说理意图看,本文讽刺了那些无耻的为钻营富贵利达而抛弃人格尊严的人们。《弈秋》则讽刺了那些在修学和做事上没有恒心、不够专一的人们。

(3) 两篇短文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试分析其在文中的运用及作用。

[ 点拨] 《齐人有一妻一妾》中有两重对比。一是齐人自身行为的对比:坟场的“乞”与妻妾面前的“骄”;真相与表象的对比,人物内在的品格的委琐与外表的庄重自足形成强烈的反差,达到了美学上的滑稽效果,形成了尖锐的讽刺。二是妻妾与齐人在人生准则上的对比:齐人在坟场乞食而没有丝毫的羞耻感,甚至在足不出户的妻妾面前大吹大擂;两个妇道人家能明大理,强调在追求“利”的同时能注意采用正当的手段,要“行丈夫之道”,不能苟且,不能诡谲。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为人不齿行“妻妾之道”的却恰恰是大“丈夫”。两种道德标准的对比和冲撞,从更深层次上揭露了齐人的丑态,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立场观点。《弈秋》的对比集中体现在弈秋两个弟子学习专心程度与学习结果的差异上,揭示了作者关于态度与结果有必然因果联系的观点。

(4) 试结合《齐人有一妻一妾》,谈谈本文所体现出的幽默、诙谐的语言特点。

[ 点拨] 孟子的寓言情节简单,有时仅仅是一个情景性的设喻,却又可笑、夸张而荒诞,形成了语言风趣幽默,寓言显豁的艺术效果。《齐人有一妻一妾》中的齐人去坟场求乞祭祀剩余的食物,不至餍不返,归家时又在妻妾面前大吹大擂,一个“乞”,一个“骄”,满足可笑的虚荣心,没有丝毫的羞耻感。生活中未必有这样的人,但不能否定在求取财富与地位的时候,有人做着与齐人一样的勾当。

作者在这些寓言故事中,极尽夸张之能事,让读者在人物夸张变形、有悖于常情的举动中,领悟到作者传达的深刻道理。

( 三 ) 总结扩展

[ 总结] 这两篇短文都是孟子在论辩时穿插进来的寓言故事,故事有头有尾,叙述紧凑集中。情节勾连而下,颇富戏剧性。故事虽短,但一波三折,妙趣横生,好像一幕精彩的讽刺喜剧,引人人胜。

不论叙事还是对话,都简练准确,生动传神,有力地突出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如“必餍酒肉而后反”的“必”字,显示了齐人可耻行径的经常性。“尽富贵也”的“尽”字,表现了齐人吹嘘、夸耀的丑态。《弈秋》中的两个人物形象也是如此,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对比鲜明,使人物形象生动突出。

学习这两篇短文,要充分把握以上特点,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揣摩孟子当时的语态、语调,从而深入领会文章的寓意,领略文章的妙趣。

[ 扩展]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已,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 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 ’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 ’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 ’其仆曰:‘庾公之斯也,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 ’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伊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 ’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                                     ( 选自《孟子离娄下》)

1 .下列句子中加黑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思天下惟羿为愈己愈:超过

B .恶得无罪恶:怎么

C .薄乎云尔,恶得无罪薄:淡薄

D .其取友必端矣端:指品行正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译文:

②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

译文:

3 .当子濯孺子听说追赶他的人是庾公之斯时,他立刻下了结论:“吾生矣! ”他的依据是什么?

答:

4 .孟子为什么认为羿有罪? 他用什么方法说明这一观点。

答:

[ 参考答案]

1 .C   2 .①那个尹公之他,是个品行端正的人啊! 他所选取的学生( 友人) 也一定是品行端正的啊! ②今天的这件事情,是国家( 国君) 的大事情啊,我不敢贸然废弃。3 .庾公之斯的老师是自己的学生尹公之他,而尹公之他是个品行端正的人,他的学生也一定是个品德端正的人,学生不会射杀自己的老师,也不会射杀老师的老师。4 .因为羿本身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所以收的学生品德也低下。用了对比的方法。

( 四 ) 布置作业

1 .阅读课本《〈孟子〉简介》(P176);

2. 阅读《语文读本》P271《攘鸡》,并改编为白话文;

2 .阅读《语文读本》P287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孟子见梁襄王的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高考语文如何复习文言文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见梁襄王原文赏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孟子见梁襄王知识点

《李逵见宋江》教学设计

孟子见梁惠王答案及原文翻译

孟子少时文言文翻译

高二语文《庄暴见孟子》教案

《三峡》课文备课笔记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精选18篇)】相关文章:

儒家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2023-05-16

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翻译方法2023-06-17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 “之”2023-11-08

有物不知数-文言文中的数学2022-05-24

文言文复习2022-10-22

高中文言文重点虚词2023-02-06

幼儿必读成语故事2023-02-15

沙尘课件暴教学教案2023-03-30

刻舟求剑古文翻译2022-07-25

高中常用文言文虚词202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