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对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时间:2022-08-15 07:32:5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情商对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合集9篇)由网友“不是江湖马扁子”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情商对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情商对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篇1:情商对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情商对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情商是一种情感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和通用数,是相对于智商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它对于当代大学生成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对情商的涵义与特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情商对大学生就业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培养和提高情商的基本途径.

作 者:张广胜 陈辉  作者单位:张广胜(湖北农学院体育教学部,湖北,荆州,434025)

陈辉(荆州市农业学校,湖北,荆州,434100)

刊 名:湖北农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AGRICULTURAL COLLEGE 年,卷(期): 22(3) 分类号:B842.6 关键词:情商   大学生就业   影响因素   对策  

篇2:大学生如何成功就业

对中国教育体制中大学生的不断扩招,这几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本科生、硕士生已不稀奇,“海归”也成了“海带”,那些学历不高的大专生、中专生更是成了职场中的蓝领一列。

那么,大学生如何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起点,成功就业呢?中国人才网提醒大学生成功就业应该注意以下内容:

一、掌握专业技能

很多行业注重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应届生的优势就是你的 专业 能力,而非学历。一般来说,学历意味着更好的理论技能。学历不高的学生,在大学时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参加与提升技能相关的社会实践,并参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培训等,他们实际的技能并不一定比学历高的人差。而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在用人方面是很实际的,在综合考虑学历和技能的情况下,一些操作性强的工作宁肯出低一点的薪水要一些学历不高的学生。所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把自己专业技能的提升作为重点来考虑,不断的强化自己,从而不断地提高就业的含金量。

二、社会实践经验

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是现在社会的普遍就业准则,公司都希望新进员工能马上胜任工作。所以,大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一定要能把理论的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多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样就能提早踏入社会实践,在毕业之后就有了更多的竞争优势来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

三、综合素质的提升

虽然学习和专业知识很重要,但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如果你的能力单一,那你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所以大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工具类的技能,如计算机、外语等。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技能方面比较薄弱,所以导致目前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眼高手底,急躁,缺乏团队合作”等不好的评价。他们在为人处事方面也不够成熟,心理年龄往往比实际年龄小。大学生应该通过几年的学习,让自己能真正独立起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人际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树立自信,以良好的素质展示在面试环境中。

四、准确的职业定位

大学生要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身优势来找工作。一般就业中会牵涉到与职业要求的契合度,包括技术专长、经历、专业资质、综合素质等。在定位时,开始的要求不能过高,尽量避免专业不对口(如果你觉得自己不适合本专业,那应该通过培训和继续学习来准备),也不要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或者从事自己不适合不擅长的工作,那是没有发展空间的。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正确定位。

大学生找工作其实并不难,关键要知道自己的优劣势,包括自己个性方面的特点和实际专业技能与经验;在求职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抱着踏实和学习的态度进入社会;其次,应以积极的心态,不断向上,意识到自己与实际要求的差距,弥补不足;最后,对 职业定位 要准确,这是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你的航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为自己的将来做出最好的规划。

篇3:大学生就业对策论文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优势

1.自身定位准确,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与一些公办学校的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学生基础略微谦逊。所以在就业观念上就会有所保守,同比公办的高校学生来说,自己就读一个名气比较大的学校,在心理上和面子上都会觉得有很大的优势,许多人甚至觉得高人一等,对自己的就业问题,寄予很大希望,不愿意进小公司、只想去发达的城市,这样无形当中他们就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而普通的民办学校学生就有更多机会找到更好的工作。

2.民办高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能根据就业市场需要培养专业人才,进一步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路线,民办高校的性质多属于教学实践性,所以它的性质就决定了地方民办高校首要立足之本是为地方培养一批专业性、应用性较强的人才。而现在的绝大部分用人单位都很注重实践能力和经验。

3.学生具有相对的经济优势。民办高校的学费要比公办学校的学费更高一些,所以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都存在家庭经济优势,这些家庭都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拥有经济优势的同时也意味着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4.创业学生较多。全国各大高校纷纷积极响应地方政府一系列面向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而民办高校的学生对自主创业更感兴趣。依托专业特色,长春建筑学院已有多名学生成立公司进驻到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走上了创业之路。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劣势

1.民办高校自身不足。毕业生不能更好地适应人才需求市场的竞争力,没有重点高校的师资力量,也没有相对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个性化指导,导致民办高校毕业生自身定位不足,很难展现出自己的专业特色。

2.无法得到社会上的公平待遇。受人才市场消费的影响,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得不到社会和就业单位的公平待遇,甚至,一些用人单位对民办院校的毕业生有歧视倾向,这样跟很多应届毕业生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负担,打消了他们的就业积极性,对社会抱有怨恨感。

3.学生基础不够扎实。民办高校的生源一般都是高考录取的后几个批次,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这样即使拥有在庞大的师资队伍,也无法提升教学质量,所以在生源上无法与公办学校相提并论,从而导致社会上对民办高校的评价不是很高,认为他们不能胜任更好的职位,所以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就失去了一定的优势。4.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民办高校的学生有一部分是来自单亲或父母相处不和谐的家庭,这些因素就深深的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他们或是憎恨这个社会,或是不愿意与人接触,甚至有些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他们一些坏的习惯,就无法给孩子带来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果他们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话,人生中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阴影,很难与人沟通、接触。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应对策

民办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学生四个方面入手,需要四者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1.从国家角度来说。应该通过宏观调控的方法来缓解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地方政府应该主动承认、鼓励地方民办高校学生自主创业,对这些自主创业的同学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民办高等学校的资助者应该是地方政府,政府可以通过承认其学历、毕业证的方法,刺激民办高校毕业生主动就业,给予处于就业劣势地位的民办高校毕业生政策上的帮助。

2.从高校角度来说。注重学生专业特长,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避免出现学生“毕业就失业”的现象,不能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培养,还要通过调整教学计划、专业设置等方式科学办学。增加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从大一入学开始就为学生规划出职业生涯。特色办学,调整招生人数,加强校企合作,适应社会用人市场竞争需求,打造教学与企业用人标准一致的教学模式。

3.从学生角度来说。一是积累经验,注重自身素质培养,不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贴近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尽量在实习中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经验相结合。二是敢于接受挑战、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心态,具备良好的、健康的心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总之,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长远的规划,创建良性的就业环境,共同提升长春建筑学院在内所有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民办高校大学生必将在合适的位置发射最耀眼的光芒。

作者:孙一平孟沙沙 单位:长春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教育与职业.,(32).

[2]董文强.大学生就业指导[J].西安:西北工业大学,.

[3]潘懋元.关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资本市场质量评估与就业现状[J].民办教育研究,.

[4]李爱良.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场域中的角色扮演[J].民办教育研究,.

篇4:大学生就业对策论文

1、引言

恢复高考制度后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完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但是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焦点。尤其是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从高速变为中高速,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2、我国经济转型对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影响

2.1积极影响

在深化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经济结构升级,也会形成一批有创新、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当然与此同时也会淘汰部分落后产能或者高污染企业。新兴产业往往对从业者自身素质要求较高,比如有着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很快接受和学习新事物等。这些要求对于大学生就业无疑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等非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放大,非国有经济更加注重员工能力和素质,这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舞台。

2.2负面影响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新兴产业的发展和落后产业的逐渐萎缩,乃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萎缩过程中必然会造成大量失业人口,这些都是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对手。如果这些从落后产业中释放的劳动力无法及时进入新兴产业,就必然引发社会失业率的.大幅上升,这通常称之为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中既有普通劳动者也必然包含部分大学生,而且会对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经过几十年粗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后,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之路,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必然会凸显多年来积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大学生就业率偏低、质量不高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仍然存在着严重依赖投资、收入分配不均、内外需失衡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GDP等经济指标快速增加的同时,并没有带来与之相对应的大规模就业机会,使得经济增长没有同促进就业同步发展。经济转型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突出体现在如下两点:首先,新兴产业出现并快速发展壮大过程中,也必然替代了部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往往科技含量较高,需要的劳动力则相对较低,提供的就业机会远不如传统产业。其次,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设置相对滞后,往往还是根据经济转型之前的就业状态来设定专业和招生人数,没有及时根据经济转型后的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因此大学生有很大的概率学习的专业就业面变窄了,无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导致就业困难。

3、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3.1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改造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过程进行的越快、新兴产业发展得越快,就能够为大学生乃至所有劳动者提供越多的就业机会。因此我国要积极推动和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积极发展低能耗、高科技产业,下决心淘汰那些高能耗、低技术含量的产业,尽可能地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合适就业岗位。针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国家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发展,逐步缩小我国东西部的发展差距,统筹全国经济能够更加协调的发展,在政策上给予去西部发展大学生更多的优惠政策。

3.2努力创造更多的大学生就业岗位

要缓解经济转型过程中大学生就业问题,最根本的也是要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此我国要大力发展经济,保证经济转型过程中能够维持中高速增长的速度,并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要努力为企业发展扫除各种制度障碍,要逐步消除所谓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各种巨大差别,加大政策和资金倾斜力度,给予那些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能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中小型企业更多的扶持。

3.3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大学生专业结构

我国的教育体制尤其是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许多就业市场急需的专业招生数量非常少,而一些需求量已经在经济转型中变少的专业仍然在延续过去的招生规模,这个现状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就业。为此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及时的专业评估和预警机制,根据当前社会的专业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高等院校的招生结构,使得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能够与就业所需相匹配。与此同时,我国也应该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对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进一步优化,使得高等教育能够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到一起,让大学生在学校能够学到能够促进其就业的各种知识。

3.4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自主创业,在政策上要给予大学生自主创业更大的优惠条件,在宣传报道上要多做这方面优秀先进典型的报道,在整个社会营造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同时,高等学校要逐步设立自主创业等相关课程,要加大大学生实践尤其是到用人单位实践的课程比例,引导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自主创业。国家要建立起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平台,要多组织各种大型招聘会尤其是校园招聘会,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所需要的资金、技术提供足够的支持。

4、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应对经济转型对大学生就业的各种消极影响,还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逐步改变过去非要进入所谓体制内、铁饭碗的思想,轻视或者不愿意去一些所谓蓝领岗位就业,造成用工荒和就业难同步存在的困境。努力转变就业观念,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帆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环宇,张树启,李静,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08:67-68.

[2]黄根兰,白玲,论经济转型时期大学生的就业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09:164-166.

篇5: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本文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是因为毕生生人数多、宏观经济不景气,但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学生就业力低,不能符合招聘企业的需求而造成的.此外,学生的就业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因此,提高学生生就业力、改变就业观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

作 者:孙舒平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100875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xx “”(7) 分类号:G64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 对策 就业力 就业观念

篇6: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一、独立院校特质

(一) 独立院校特质

独立院校是民办运作机制的高等院校,是依托普通高校的教育资源延展。独立院校基本上承担30%的本科生教育培养任务,为社会提供全方面人才。虽然独立院校是属于民营化的模式,但机制比较灵活,避免了民办、公办机制高校的弊端,具有自己的一定教学特色,也具有明确的定位,使得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及针对性。

(二)独立学院与公立学院的差异性

公立学院,公办大学,是指由国家举办的学校;民办高校是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高等学校;计划内统招的民办大学享受公立大学同等待遇。独立学院则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属民办性质,它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大学生就业趋势及现状

在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急剧增加以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直面“招生计划与生源和就业率挂钩”的现实,研究分析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于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的就业工作有重要作用。独立院校的办学质量取决于所培养的人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因此需要对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趋势进行详细分析,根据相关社会调查的数据显示,独立院校的大学生面临以下几种状况:

(一)竞争力薄弱

部分大学生表现为竞争力薄弱的状态,不利于面对就业状况去灵活反应,具体表现在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不透彻,对于实践动手方面能力不强,使得在面对就业的企业单位时,无法满足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就业地位。

(二)认同度不高

个别用人企业对于独立院校的认同度不高。这取决于独立院校的背景。独立院校属于办学条件及就学品牌未真正形成的学校,所造成的影响远远不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导致独立学院在社会的反响及认同度都不高,从而为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个别企业甚至硬性规定只招收名校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就业门槛,对于毕业的大学生来讲这是巨大的就业压力。

(三)学生择业观念差

独立院校的学生择业观念容易产生偏差。由于大部分学生家境条件良好,在就业求职中比较看重经济因素,对福利高的单位有较高期望,忽视了对实际能力的培养及对实际经验的积累,造成期望值越高失望越高的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容易在就业求职过程中丧失信心,找不准自身定位。

(四)就业信息不全

就业院校缺乏一定的专业人员对毕业生的就业趋势进行指导工作,导致学生很难运用完善的就业信息来进行分析探讨,同时也因为学校的社会知名度较低,企业对于学校的招聘需求工作较少,导致学生可选择的就业渠道也相对狭窄,造成就业被动的局面。

三、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

独立院校与公立院校是具有一定差异的,这与独立院校的建学背景及社会知名度相关,具体大学生就业现状可分析以下原因:

(一)政策支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难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中大学生就业难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在部分法制方面的制度并不算完善,导致大学生就业时有存在户口的限制,企业用人指标也有申报的限制,不能良好地去解决就业大学生档案及相关户籍派遣问题,使得就业大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造成用人单位用工荒,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特异现象。

同时有些地方还有地域的限制要求,企业并没有良好的用人自主权可以去自由选择大学生,大学生的就业市场无法达到成熟的状态,使得企业与就业大学生无法建立相关的信息发布平台,信息管理不到位也使得矛盾并存。

(二)教学定位

由于经济化发展影响,院校对于学生需求增多,广大院校开展扩招来满足教育需求,虽然一方面提升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却一方面增加了就业市场的压力及学生就业的压力,就业市场已经是大学生供大于求的现状,僧多粥少的情况不利于就业的发展,短时间内无法安排就业机会,造成就业人才极大的浪费及流失,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也会有打击积极性的影响。部分的独立院校在教学期间注重理论教学多于实践教学,导致大多毕业生在面临企业单位的需求时处于被动尴尬的地位。目前的社会企业需求除了要求就业大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要求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及综合素质。如果院校仅仅教授教学理论,直接导致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与社会出现断层是教育任务的失职。

(三)企业单位

目前就业市场大学生的比例已相对较高,曾经相关的国有事业单位是接纳毕业大学生的主要渠道,但随着企业的机构改革,大学毕业生的接纳单位变得有限,使得大学生就业渠道变得狭窄,同时受当代经济发展影响,企业对于人才的标准不断提高,甚至个别企业设立高门槛高要求来期待高人才的输入,因此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很容易被拒之门外。个别用人单位对接纳就业大学生的学历要求也较高,学历本科已经是最低级的要求,甚至有个别单位要求研究生学历上岗作为硬性条件,认为高学历等于高素质及高能力,因此大学生的就业现状非常严峻。

(四)学生原因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时代亟须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教育方式,高校只是起了一个指引的作用,真正承担的责任相对不多,况且大部分高校衡量高校就业率也往往不以大学生创业的好坏为衡量水准,在这一方面,学生往往只有靠自己。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大部分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就业定位,也是受独立院校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就业信息有关。大学生对于就业信息无法做到详细的分析规划,使得自身无法明确就业定位,那么在就业市场中就不能很好地分析自身优势,根据自身定位来选择就业,使得就业与社会出现断层,不能很好地达到就业目标。

另外个别大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对于就业存在观念偏差,对于就业的环境及薪酬的期望值过高,不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就业职位,不愿意去中小企业福利差的单位,不愿意去经济不发达地区,不愿意从事低薪岗位,不愿意从事基础性的基层工作,导致大学生对于就业机会视而不见,待价而沽往往会导致坐失良机,不切实际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相比,就业学生宁愿选择虚无的理想,导致就业情况困难。面对社会需求,大学生自身素质也是就业困难的一道门槛。往往在就业严峻情况下,大学生才意识到自己缺乏必备的相关技能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考试、从业资格证等等。对于就业单位要求的实践技能于院校教学期间也没有很好的掌握,导致自身条件不符合企业要求,一来院校的教学失去了意义,二来个人条件不成熟导致就业机会的缺失。学生欠缺一定的素质培养也是就业困境的最大问题。

四、大学生就业对策探讨

(一)政府方面

政府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使中小企业的民营业可以尽快发展,使得机制灵活、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成为接纳毕业大学生的主力军,从而解决就业岗位缺少及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档案管理及户口限制的问题管制,使得大学生的户口限制及企业的用人指标限制得以放松,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等与就业学生相关的制度改革,使得独立院校的就业学生获得更多的保障,同时政府要完善基层就业的相关措施配备,使得基层就业场所获得较大吸引力并成为学生的首要选择。政府也要落实好大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比如个体经营的小额担保贷款优惠制度等等,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先决条件,使得大学生提升创业的热情及积极性,为社会经济贡献力量。

(二)学校方面

独立院校方面要避免教育与社会的断层现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针对就业市场的趋势要进行广泛调研工作的开展,明确获取就业的全面信息,包括用人单位的意向、人才素质要求、专业限制、能力需求。针对就业市场的趋势来调整教学的方案,使得教学可以具有灵活针对性,更能合理建设教育结构来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只有真正做到教育与就业市场的契合才能真正满足用人企业对人才的需要,避免人才过剩现象。同时独立院校要了解当今社会需求,重视实践教学,真正使得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己用能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探索中对自身实践能力的自信度。

学校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一种投资方式,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但由于教育政策的约束令学费水平刚性化,在相对收入机制作用下,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收入水平下降。独立院校要多加强企业单位的合作。大多独立院校的学费较高,独立院校的学生家境较好,学校可从家长方面入手,谈成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项目,增加学生校外实习机会及就业发展的基地。利用企业的需求来定向培养人才,使得用人单位与学生达到共赢互惠互利的局面。校外实习可以使得学生利用良好的实习机会获得工作经验,也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能力进行考察;就业基地可以使得企业及大学生对双方增加了解,为企业用工及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独立学院要加强对就业方面的指导和专业的就业服务,一方面就业院校要寻求符合市场行情的就业指导材料,方便学生对就业趋势行情详细分析、找准就业定位,另一方面独立院校要构建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贯穿教学,使得学生对于就业的选择有着明确的了解及认识,从而提升自身的不足,针对性提升素质培养。

(三)企业方面

大多企业在择人方面存在学历论、实际经验论及名校论,这些不切实际的择人观念很容易导致企业好高骛远,学生人才流失的现象,造成对就业市场人才极大的浪费,拉低了社会就业的整体水平。虽然高学历、高经验素质的人才是企业的最终渴求,然而一家有女千家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工荒的问题,因此用人企业应转变就业观念,降低不切实际的要求,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做到不求最好但求合适的就业用人氛围,一来可以给予广大独立院校的毕业生广泛的就业机会,二来可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最终达到就业企业与就业人才的双赢局面。

(四)学生方面

对于现今的就业市场趋势,毕业生要建立正确的就业意识,改变天之骄子之类的就业价值观,要找准自己的就业目标做好自己的就业定位。只有真正切合自己的目标才能做到自己在就业岗位实现价值的可能。学生要结合院校给予的就业信息进行详细整合,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认清就业市场的潜在形势,同时要提升自身的能力及素质培养,努力与社会进行接轨,先进行就业再找寻自身职业方向或创业思路。随着经济发展,独立院校被社会认可会是必然的趋势,因此面对就业严峻的形势,独立院校要合理采取措施去面对就业压力,为社会贡献合格人才是独立院校的最终教学目的。

篇7: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中弱势群体的就业现状,并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的对策: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对大学生弱势群体加强职业指导;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为弱势群体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弱势群体 就业

20xx年3月,九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了“弱势群体”一词,表明弱势群体问题已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主要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残疾大学生群体、市场需求较弱专业的学生群体、女性大学生群体。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是女性就业受到歧视,我国也不例外。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形势下,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弱势群体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上更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

一、大学生就业中弱势群体的就业现状

1.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就业难。大学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之一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因为各种因素,比如社会关系、户口等的限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很难。因为他们多是来自穷乡僻壤或城镇低保家庭,经济基础薄弱,且无人脉,单枪匹马努力;如今就业成本又高,压力大。

2.女大学生就业受性别歧视。多年以来,女大学生就业率远远低于男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也比男大学生低,就业门槛又比男大学生高。究其原因是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受到用人单位或显性或隐蔽的性别歧视。面对求职受到性别歧视的压力,有些女大学生干脆当“毕婚族”,一毕业就结婚,把找到婆家当作就业了,甚至有的没毕业就辍学嫁人,甘心做家庭主妇。用人单位招聘中性别歧视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均衡发展,造成了对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于女性的保护,我国的《宪法》《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都有相关规定。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用人单位并没有真正按照这些法律法规去实行,致使女性就业机会难度很大。女大学生作为女性群体中的精英,遭遇就业歧视是不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的。

3.残疾大学生群体就业受歧视。残疾大学生劳动能力方面不如正常人群,但他们也可以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国家用法律法规保障残疾人与正常人平等上大学的机会和平等就业的权利。但他们仍受到较多用人单位的歧视。在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有绝大部分的单位明确表示不会接收一名有生理缺陷或身体疾病(非传染性)的学生。在一些招聘信息上还写有“身体健康、没有残疾”这样的字眼。这样的就业歧视会给他们带来心灵上的伤害,因此会更加消沉,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4.市场需求较弱专业的学生就业也相当的难。原因是有些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缺乏前瞻性和敏锐感,专业设置没能与市场需求连接起来,不能很好地把握目前社会的需求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所培养的学生往往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有些学校不是以市场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和调整专业,而是单纯从自身师资条件出发,从而导致学校没有自己的特色,学生没有特长,更难以就业。

二、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的相应对策

1.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对大学生弱势群体加强职业指导。广义的职业指导是指为劳动者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为其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验和技能,是择业的准备过程和选择过程,其中,准备过程更为重要。我国教育界有关人士通过对国外职业指导的称谓和工作任务的分析,认为职业指导有以下具体内涵:它是帮助择业期的学生依据个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适应的职业的一项工作;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尤其是要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和职业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的发展;它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它依据心理学、医学生理学、职业社会学、教育学的原理,对人的个性特征加以分析、判断、咨询,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高校职业指导是依据学生个人生理、心理特点,引导其培养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教育和指导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根据外在要求和内在特质选择并适应学业或职业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生涯和人生规划当中。高校应以“一切为学生成才服务”的文化理念,将学生的职业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或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特别是针对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进行个体化、专业化、全程化的指导。向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解读有关政府的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他们根据自身情况争取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学校应针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就业问题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针对市场的需求与变化进行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合格的市场需要的人才,注重培养弱势群体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对就业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学生要适时提供经济补助。

2.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为弱势群体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学校主动与有关用人单位建立机制,建立长期的供需伙伴关系,开展订单式培养,帮助弱势群体学生就业。与需求相关专业的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建立教学、科研、实习、就业“四位一体”的培养新模式,实现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双赢”局面。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多走访各种与本校培养专业相关类型的企业,通过多次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互信关系。学校给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时,就岗位的需求一起共同探讨分析,提出合适的需求条件,可适当侧重于就业弱势群体学生,让他们尽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3.建立导师制,加强师生关系,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学校老师与弱势群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能更好地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辅导员给每位弱势群体学生建立个人信息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个人信息,如家庭情况、健康情况等。学校给每位弱势群体学生安排一位就业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应全面了解他们的个人信息,在就业推荐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学习有困难的弱势群体学生,给予他们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帮助他们通过自身主动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们进行交流,帮他们分析自身的情况,指导他们如何扬长避短,调整就业期望值,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就业知识、就业技能,争取成功就业。在他们应聘失败的情况下,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及时总结。即使他们离开学校在外找工作,指导老师也要跟他们保持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帮他们分析解决就业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此外,指导老师应对就业弱势群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由于自身原因,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出现诸如紧张、焦虑、自卑等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在对其进行职业指导时应加强心理方面的辅导,解除他们的心理困惑,帮助他们克服求职时的心理障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4.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就业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政府应将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并制定一些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困难问题的细则,完善各项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对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进行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免费给他们进行创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创业精神,在银行贷款和税收等方面向他们倾斜,扶持他们通过自主创业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政府应为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提供就业见习岗位等服务,让他们与用人单位直接接触,有利于消除用人单位对他们的种种偏见,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就业能力,为之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政府可通过向企业单位提供经济补偿、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他们聘用大学生弱势群体。社会应对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进行广泛的关注,给予他们人文关怀,义务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篇8: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对高校教育而言,网络文化开阔了大学生视野,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应认真分析网络文化所带来的影响,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索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而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网络文化大学生

随着互联网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网络文化已成为一种时兴文化,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极大地丰富和改变着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成潜在的威胁。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与网络相关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如何使网络文化在开阔了大学生视野,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身心也健康发展,努力培养其成为创新型合格人才,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包括正常的认知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情绪、合理的行为、健全的人格、优良的意志品质、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和正确认识自我等方面。当代大学生追求进步、渴求知识、思想活跃,他们志向高远,这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流。

但是,目前因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休学、退学人数的比例已呈现上升的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非常令人担忧。除个体精神独立问题、恋爱问题等在青年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外,还存在考试焦虑、价值取向趋于理想化、自我评价存在光环效应、就业心理困惑等特有的问题。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推动发展大学生的独立意识

当今网络时代,是大学生趋向成熟,为自己的未来打拼的最好阶段,他们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渴望发表自己的观点,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网络信息可以很好的满足他们的欲望,可是促进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

2.有利天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健康发展

网络时代,电子波将在千里之外、素昧平生的人联系在一起,在网上交流过程中,冲突必将频繁发生。为了防止引起冲突,能够在网络中继续存活下去,就必须尊重他人,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无形中对其道德意识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3.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形成

在网上,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找到适合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领域,在宽松平等的社交环境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自我,发展观点、体现个性。

4.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校园网络文化锐角,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四大媒体集中于一网,对丰富大学生的生活起着积极作用。

5.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带来方便

网络拓宽了大学生学习的手段和渠道。通过网上学习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的进度、时间、地点,师生之间可同步进行,也可异步进行,从而使教学有更大的空间。

6.网络缓解了大学生的精神压力

我国大学生面临的教研、就业等问题,无形中形成心理压力。上网消遣成了他们缓解压力、松弛神经的渠道之一,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

7.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网络上传播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丰富的信息资源,大学生可以从中吸取。学习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并借助于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的力量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削弱了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

随着信息全球化高速传递,网络文化的虚拟性,使大学生参与网上活动自由度远大于现实社会。暴力,情感,性,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消极的,颓废的内容充斥,很多都是不健康的,风格是低级黄色淫秽的。大学生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有些学生长期访问这些内容,而自身控制力差,不能够识别对错差异,导致道德标准偏差,有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和违规行为经常出现。一些违法犯罪分子也利用网络进行网上盗窃、诈骗、贩毒、数字故意破坏、网络病毒、色情传播、制造网络恐怖等,进行一系列不道德的甚至犯罪行为。进入网络虚拟世界的'某些大学生道德责任感会逐渐减弱,法律观念逐渐淡化,会使一些约束力差的学生人格滑坡、道德沦丧。

2.导致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混乱

沉于虚拟网络的大学生,常常感到现实社会中自己的渺小与无助,不能有效的达到目的的虚拟和现实之间的转换是最容易导致心理错位的,会逃脱现实,对人际沟通抱有些恐惧,也不愿意直接与他人交谈,自我抑郁,使自己成为不正常的网络人格。千变万化的网络信息,没有时间与空间的压抑,这种亲密的力量是现实生活不可比拟的。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使得多元价值观在网上并存,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熟定型期,极易受不良信息影响,造成价值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的混乱。

3.削弱了部分大学生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网络文化快捷性造成了知识和文化结构的格式化、机械化。部分大学生学习过于依赖网络,依赖于网络搜索的方便快捷,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的弱化,不利于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索。

4.导致部分大学生受有害信息误导

网络文化的隐蔽性和匿名性,为一些不法份子宣传暴力、色情、迷信和反动言论等大开方便之门。部分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辨别垃圾信息的能力还不够强,是非判断能力较差,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不良信息影响。

四、网络文化消极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1.学习目的不明确

部分大学生只把学业当成任务,便捷的网络文化使他们存在拿来主义思想,遇到需解决的问题,只需搜索、下载、复制、粘贴,轻轻松松地就能为己所用,制约和削弱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考试焦虑 大学生上网主要占用课余活动和睡眠时间,部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往往沉溺于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看武侠小说,往往造成情绪低落、思维迟缓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佳,进而产生厌学心理、考试焦虑。

3.人际交往障碍

网络文化在扩大了大学生交流的空间的同时,也弱化了部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实际交往能力。部分大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交际的满足,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造成对近距离沟通、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下降。

4.人格障碍

网络的虚拟性使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中时常扮演与自己现生活中的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悬殊的角色,易导致现实与虚拟角色的冲突,而这种冲突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自我同一性的混乱,易出现心理危机。

5.信息与安全焦虑

网络信息包罗万象、良莠不齐,易引发大学生强烈求知欲和无所适从的心理冲突,在感到困惑、不知所措中易产生信息焦虑。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犯罪案件的增多,大学生在网络安全、个人隐私、病毒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存在的安全焦虑。

五、消除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参考性建议

1.加强校园网的建设

加强校园网络硬件建设,为学生上网提供健康场所,引导学生从环境复杂的网吧脱离出来,养成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介绍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使大学生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加强网络资源管理

每个人在网络中的言论似乎是“绝对的自由”,学校当务之急是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做好净化网络环境的工作,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对信息源和信息束及时跟踪、透视和破译。另外,要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常设机构。再次要制定网络行为准则,规范网络行为。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走进网络研究

积极发挥网络作用,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网站,抓住机遇,抢占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制高点,积极建设政治思想工作网站,发挥网络作用,丰富教育内容,拓展信息渠道,改进教育手段,创建优良的网络育人环境。建立宣传信息的咨询网络,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进教育手段,创建优良的网络育人环境。

4.加强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引导其摆正心态

大学生应能够科学的利用网络文化,充分认识到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增加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在遇到现实生活障碍和困难时,能够认真剖析原因,用从容真诚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5.建立网络内外相结合的政治思想工作机制

当前,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已造成了在形式、内容、方法以及机制和体制等方面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网络时代对青年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网络中和网络外必要的联系和呼应,从整体上推进和实现教育工作的效果。必须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资源,加强网上教育力度;必须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要求,抓紧日常教育工作;必须构建网络内外教育工作互动的机制和体制。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

总之,网络文化必会给大学生的心灵、情感、思想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因此,做好网络文化的建设工作,保证网络文化传播的正确导向,是解决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消极影响的一项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薛中国.杨秀莲.网络成瘾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及对策[J].

中国电化教育,,(06).

[2]王娟娟.网络空间大学生人格的异化及修复[J].中国成人教育,,(03).

[3]刘小表.蒋常香.关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J].职教论坛,,(07).

[4]张延芳.网络社会背景下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05).

[5]尚碧波.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与应对[J].长江师范学院学院,2010,(07).

[6]周宝桐.浅谈校园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问题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06).

篇9:就业冰河期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就业冰河期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目前,我国经济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影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形势严峻导致高职生自我职业定位偏低而出现英语学习无用的思想.这种就业冰河期的大形势下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痼疾”:生源英语基础薄弱、教师队伍数量相对不足、高职生大部分有“英语疲劳”症状等,提出应对措施:心理调整、从就业端保障学生对可靠前景的期待、重视高职师资发展、加快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等,以求走出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困境.

作 者:刘渭锋 王薇 LIU Wei-feng WANG Wei  作者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刊 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GL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2009 8(4) 分类号:G712 关键词:就业冰河期   高职英语教学   心理调整  

大学生就业招聘承诺书

大学生就业邀请函范文

国有企业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从企业需求谈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

学生幸福感在创业教育中的提升论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报告

经管类研究生论文

教育研究方法范文

情商对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情商对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情商对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合集9篇)】相关文章:

大学生创业论文题目2022-07-09

广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报告2022-11-20

大学生创业心得论文2022-04-29

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24-01-20

大学生创业论文2022-12-17

大学生创业素质论文2023-04-02

论大学生创业论文2023-10-20

教育 论文2022-12-04

浅谈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论文2022-05-08

大学生调查报告2022-07-2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